第一篇: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2
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
-----从人的存在方式看可持续发展
(陕西理工学院政法系申普航陕西.汉中723001)
【摘要】 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发展史一个全新理论,有其丰富的内涵和思想实质,有必要从人的存在方式上建构其哲学基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和不断地健全主体性原则;在人与人或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上,可持续发展有必要承认互主体性原则的规范和建设作用。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主体性原则互主体性原则哲学思考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思想实质
工业文明在20世纪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带来了一系列诸如资源匮乏、能源危机、人口剧增、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等等负效应。这一系列问题已使得传统发展模式面临难以逾越的限制,可持续发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也就是“可持续发展”应当既满足人类目前需要和追求,又不对未来的需要和追求造成危害。我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至少体现了五个 方面:之中(1)可持续发展突破了狭隘的发展理论,它不仅包括经济方面的发展,也包括其他方面的发展。(2)它要求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3)它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4)它承认并要求社会体现出自然资源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体现在对经济系统的支撑的服务价值上,也体现在对生命支撑系统的存在价值。(5)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以适应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为条件,将其纳入经济、人口、环境、资源社会各项立法及重大决策。
我认为这一内涵所体现的思想实质有三个方面:(1)人与自然界共同进化的思想;(2)当代与后代利益兼顾的伦理思想;(3)效率与公平目标兼容的思想。也就是说,这种发展不能只求眼前利益而损害长期发展的基础,必须将近期效益与长期效益兼顾,决不能走“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二、可持续发展与人类主体性原则的理论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我认为人的存在是由实践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方面构成的,当要超越传统的发展观时,就有必要从哲学层面反思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以此为可持续发展观提供哲学前提。
那么,可持续发展是以人还是自然为自身的根本出发点呢?在回答这个问题曾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是主张用自然中心取代人类中心,如环境伦理学认为,应当将自然界或至少是动物看作是和人类一样的独立,平等的主体,必须承认人类以外的这些存在物的内在价值和权利。就是说,只有人的尺度置于生态平衡的尺度之下,以适应生态平衡的需要,最终才能得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反之,仅把人类视作主体,以人类为中心,就会处处以人类的尺度为唯一依据。-1-
从而不可避免地去盲目掠夺自然,造成生态失衡。这种观点的缺陷是否定人类的主体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人类被动地面对自然界,受其支配。
第二种观点是主张坚持以主体性原则为核心的人类中心主义。但同时认为,在与之存在密切联系的传统发展模式遇到困境时,有必要对主体性原则作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从实践的观点来看,我认为第二种观点既有更为合理性的一面。
首先,即便是想凭借自然中心超越人类中心,却依然要通过人类自身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理论,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坚持“自然对人的优先地位”,但同时反对像费尔巴哈那样脱离人类的历史活动去理解自然。马克思指出,“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经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1]当我们说人类需要保护生态平衡时,首先只能是那些人类已认识、把握到的生态平衡。此外,生态平衡的保护有不能脱离人类的利益。法国哲学家费里在《生态学的新秩序》一书中曾质问环境伦理学:如果绝对从自然出发“这样一来,我们不是可以认真的说,与海豹的幼子一样,生物圈也要给予艾滋病毒以生命;与森林、河流一样,它也要给予鼠疫、霍乱以生命。”[2]价值只是相对于人的需要才存在的,保护环境、重视自然价值不能失去人类生存发展这个前提,否则将得出荒唐的结论。
其次,人类的实践本性决定了人类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反对人类中心的人,可以拿传统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去指责、否认特定的人类中心思想,但否定一般的人类中心却做不到。为什么人类不能用非自我中心的方式的特殊性是其根本原因。马克思说过:“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3]人通过根本不同于动物的活动使自身从自然界提升出来,把自然界视为自己的对象,于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在物质上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实践上自然界成为人的活动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客观性和能动性通过劳动统一起来。由于人类社会的本质就是以这种特殊方式为本质内容的生成变化过程,所以,包括追求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目标在内,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全部内容都是以人与自然具有对象性关系为前提的,都离不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
第三,人类发挥主体性处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有一个从盲目的、低级的、片面性走向自觉的、高级的、全面的主体性的过程。所以人类社会的防站不仅要坚持以人类为中心的主体性原则,而且需要不断地建武安这一原则。工业文明以前,人的主体性发挥并未带来深刻的、全面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这是因为那时人的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力尚小的缘故。当人类社会发展以技术-----工业增长为基本推动力量后,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渐尖锐起来。从哲学反思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就必须批判、超越欧洲近代理性主义传统对主体性原则理解的局限性,不断去追求健全的主体性原则。
第四,近代的主体性原则在适应现代工业文明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肇始于笛卡儿的近代理性主义传统所提倡主体性原则是以认识论为基础,以人为中心并把理性等同于人的存在。这种近代的主体性原则,作为人类实践水平相适应的人类精神发展的特定阶段,曾起过十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它所固有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1)狭隘的功利主义。这种弊端
首先表现为只追求个人利益,人与自然直接化、片面化,使人类无法与自然建立起长期的物质平衡关系,直接导致人类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其次表现在内涵的简单化,把发展归结为只是经济的增长。(2)消费主义。人们囿于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使得人们沉溺于文化、社会、技术、媒体和生产的过渡消费之中不能自拔,尤其是工业文明的时代,每年消耗的水、煤炭、石油、森林等自然资源就会越来越多。其进一步的后果是不仅生产出人们生存所需要的东西,而且同时带来巨大的浪费,如大量过剩的产品,花费巨大的包装和广告等等。(3)缺少限度意识。那些盲目过度消费资源的人们,看不到经济增长必须以自然系统能够维护自我调节、自我修复为前提,或不承认这种限制的客观存在。与此相反,罗马俱乐部在1972年发表了名为《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了一个悲观的情景: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按照今天的方式延续下去,那么不出一百年就会逼近增长的极限。尽管这个报告有不足之处,悲观主义者的许多担忧也因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原因而未成为现实,但其所具有的警示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
传统发展思想带来的人与自然的全面对抗和尖锐对立的冰雪时代,呼唤有一种主体性原则能够超越近代理性主义的视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理解的主体性原则克服了近代哲学的局限,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哲学理论支点。它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参照,以科学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为指导原则,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传统发展观玉可持续发展观的主体性原则的差别从根本上说,关键要去区分开生产劳动的特定性与一般的生产劳动。健全的主体性原则不是把生产劳动视为掠夺环境,单纯追求经济利润为目的的活动,而应探寻自然多方面的价值;以自然为参照,不断建立起人与自然的最全面协调关系。从人与自然应具有多维度的关系来看,马克思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把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据为己有。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属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感觉、愿望活动等等,总之,它的个体的一切官能,正像那些在直接作为社会的器官一样,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亦即通过自己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4]在生产劳动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不仅有消费的、认知的关系,还应有审美的乃至伦理的关系。这种伦理关系是人与人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影射。
人本身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目标。可持续发展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时,总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相一致。人的存在是“为我存在”,人类以外的价值只是阶段性、局部性、外在性的价值,所以可持续发展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承认以人为中心。但一切的一切都服从、服务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
三、可持续发展观应坚持互主体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和健全主体性原则来不断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事实上,仅仅依靠主体性原则是不够的,今天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突破了各个民族、国家、地区界限而成为全球性问题,所以客观上要求将人类和环境作为整体
来思考;另一方面在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到来之前,期望靠整体一致的自觉行动应对人与自然的矛盾尚不可能。这种困境表明:可持续发展所要求建立的代际公平往往内在联系着代内公平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历史日益成为了世界历史之后,对话和交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要的组成部分。对话和交往一改单级主体的唯我独尊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主张在多元化世界当中,每个主体都应当承认并尊重其他主体作为主体的地位和权利,通过互为中介的融合而形成具有创造性的开放的存在格局意义。如果说生产劳动强调主体性原则的话,对话和交往则凸显出互主体性原则。我本人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互主体性原则的一些看法:(1)客观性,交往包括多方面,但物质交换决定精神交换;(2)辨证性,它与主体性原则共同构成了实践的两个基本维度,两者的主体关系应当结合实践所面临的客观条件和具体任务来判断;(3)属人性,不同历史形态的交往形式的内在矛盾是发育程度不同的个体与社会的矛盾。社会关系的属人性经过否定之否定的发展道路最终将克服个体与社会的对立状态,消除社会关系对个性的异化,使每个人在交往中获得自由全面发展;(4)历史性,交换形式的变化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由于历史的局限,特别是当社会追求经济、政治、文化多重的相互冲突的价值时,任何交往形式都既可能有进步性又可能有保守性,都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历史平衡点。
揭示交往活动中蕴涵着的互主体原则:为我门迎接包括环境问题在内的全球化问题提供了一个方法论指导.从互主体性视角来看可持续发展的代内关系,对话和交往是迫切需要付诸行动的.主要表现在:
首先,从客观条件看,代内公平所要求的参与各方面拥有平等的地位很难保证.我国于1994年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曾指出:“当前阻碍可持续发展的贫困现象和全球环境问题是长期国际上特别是南北之间经济技术不平衡,贸易不平等等因素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也必须摆脱贫困,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与国际贸易合作一起考虑。”在对待资源、环境的代内公平上,同样存在着这种关系。发达国家耗费大量资源以维持高速增长的经济,同时也成为地球上的污染者。这方面的不公平还表现在,由于发展水平的差异,发达国家往往借口保护环境妄图剥夺发展中国家的权利。
其次,主体集体选择的非理性化。在经济学当中,我们公共选择过程中,当个人理性未能将利益最大化追求与损害他人就是损害自己这一矛盾认识联系起来时,就会导致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人们熟知的“囚徒困境”其中的道理就是理解主体间利益冲突导致的环境问题上的非理性和破坏性。面临这类矛盾,经济学知识给我们的其实是:”解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冲突的办法不是否认个人理性,而是设计一种机制,在满足个人理性的前提下达到集体理性。”[5]使集体理性决策,应当在各个利益集团的相互制约,相互冲突中实现。与这种互主体性精神取向相一致,1987年联合国通过的《布伦特兰报考》中指出:“只有为了共同利益对公共资源的调查、开发和管理进行国际合作和达成协议,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如果没有各国对于全球公共领域的权利和义务的协商一致,公正的和可行的国际准则,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对有限资源需求造成的压力将破坏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人类的后代将陷入贫困。”
第三,交往形式的逐渐物化。由以上两方面必然带来交往形式的物化,在一定意义上,前两者就是物化交往形式的具体历史内容。应当承认,在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到来之前还不具备真正作为主体间联合的条件。但是:这并不能抹杀主体间要求平等交往的理想及其对社会历史的规范意义。这种规范力量在全球性问题上作用日益明显,正如一些普世伦理的探求者所说:“人类开始从独白的相对黑暗里走出来,走进了对话时代的曙光中。现在,对话已被理解为一种交谈,同那些基本上与我们有分歧因而我们能够学习的人交谈。因为,既然我们已逐渐认识到,我们对实在之意义的理解必然是有限的,那么,我们当然可以通过别人对实在意义的了解,而对之知道得更多。”[6]今天,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交往和对话关系也处在现实条件与理想的夹缝中,在现有条件下的各种主体间的关系中,互主体性原则仍然从属于主体性原则所以如何不断地超越物化交往形式的奴役及其相应的破坏作用,现实更多的主体间平等的理想及其相应的建设作用,应当上一可持续发展努力去遵循的一个价值原则。
四、总结语
总之,从人的存在方式上看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必须坚持;完善主体性原则,另一方面在人与人或主体的关系上,承认互主体原则是十分必要的。也就是说,健全的主体性原则与互主体性原则应是建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两个哲学论点。
【参考文献】
《自然资本论》——关于下一次工业革命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教育》 张永新 2004年3月14 新浪网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余谋昌新华文摘1994年第11期
《理性的彼岸》胡敏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环境教育》石中英、王卫东教育科学出版 北京1994年4月 注释:[1]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M]第20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2]全球化理论[M]第64页孔汉思•库舍尔成都四川人民出 1997年
[3]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M]第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4]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M]第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第53-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6]肖巍《从囚徒困境谈起》[J]哲学研究第140页有关内容
Think deeply in philosoph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atc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om people's existing way
(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d law &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aanxi.Hanzhong 723001)
【Abstrac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s a brand-new theory of human development history, there are its abundant intension and thought essence,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and construct its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from people's existing way.On people and natural rel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ust insist on and perfect the entity principle constantly;At people, people and subject and relation of subject, it is necessar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ot to acknowledge entity principle standardize and build function each other.【keywords】Sustainable developmentEntity principle
Entity principle each otherPhilosophy pondering over
第二篇: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摘要:
可持续发展观是相对于旧发展观而提出的人类发展观的新思维,它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马克思指出可持续发展应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双重和谐,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哲学思考应努力探究可持续发展观的实现方式,以求更好地指导实践。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观 人与自然 人与人 实现方式 马克思哲学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发展观的新思维当今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极为发达的物质文明,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然而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极为严重的现实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环境污染、生存破坏和能源危机等,这使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是三大理论源头的综合创新:第一大理论来源,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形态中包含的科学发展观雏形;第二大理论来源,就是当代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第三大理论来源,则是中华民族哲学智慧中蕴涵的以人为本思想、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独特萌芽。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一阶段是蒙昧阶段。在原始社会,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和影响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人类对自然存在很大的依赖性,人对自然体现出来的基本态度就是“适应”。古代中国的“天人合一”“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等哲学思想以及古希腊早期的宇宙自然哲学无不体现了人类社会早期对自然界既崇敬又探知的心态。
第二阶段是对立的阶段。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人类试图摆脱对自然界的依赖,把自己看作“主体”,把自然界作为被改造和利用的“客体”。培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笛卡儿崇尚分析的科学方法和牛顿力学的机械论的世界图景,导致人们将作为整体而存在的自然还原,拆卸,分解为各种孤立的基本单元,作为人类征服,改造,统治的对象。但人类并未关注到自身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早期的资本主义大生产的方式,人类的经济活动沿袭着资源开采,加工制造,产品流通消费,废弃物排放,废旧产品抛弃的线性或单向过程,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给人类留下了惨痛的教训。
第三阶段是和谐共存阶段。传统发展模式下人与自然的对立,导致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危机。SARS 的肆虐,禽流感的蔓延,南亚海啸的突袭等等,一系列的全球性的环境灾难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也存在缺陷:它们构造一种以自然为中心马克思指出的自然本体论哲学理论,面临着消解人的自我中心化和认同人的自我中心化的悖论。人类把理性意愿的满足作为价值标准,区分了人的感性意愿和理性意愿,肯定满足人的意愿的合理性,但要依据合理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这种意愿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以防止人对自然界的随意破坏。这种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要求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从利用化石资源向可再生资源的转变,改变人们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这个阶段的思想是包含“主体-客体”且又超越了“主体-客体”式的新的“天人合一”。
三、哲学意蕴:人与人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包括:首先是主体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就是客体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主体和客体之间具体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的过程,它是人类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实践包含着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客体的主体化过程。人来自自然存在,受到客观世界的各种制约,因此人需要不断的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断的改变自身,以适应周围环境。马克思说:“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一方面赋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是作为秉赋和能力、作为情欲在他身上存在的;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的、有形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人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人类从“人是自然的主人”转向“人是自然的朋友”的新型价值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协调持续发展,只有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实现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人类自身社会经济的协调永恒发展。只有确定合适的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才能采取正确的行为方式。可持续发展观把人类视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确认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大系统观出发,追求整个地球生命系统的最优化演进,从最广泛,最终极的意义上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出,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可持续性,还蕴涵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可持续性。对自然界的过度索取,乱砍乱伐,大量污染排放,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中断性,都是人与人的关系不协调所致。马克思指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国家排放工业生活垃圾,同时通过经济政治外交等手段掠夺欠发达国家的自然资源,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和不协调性。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取决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是否和谐。可持续发展理论包涵了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在这两对矛盾中,人与人关系的协调起着主导作用。由此看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能够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起人类对其自身生存自然和社会状况关注,控制人类战争及其规模,实现和平。通过可持续发展理论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可以教育引导人类不要孤立片面看待自己,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融为一体,把关心他人,关心后人与关爱自己置于同一位置。最终可持续发展以提高人类思想道德水平为最高境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指出,任何先进的文明,在包容了旧文明的精华以后,都无情地摧毁了落后的文明,这几乎是一个不变的规律。同时,文明发展的结果,总是在不断践踏自己所创造的成果,使自己暗淡无光;以至走向穷途末路,这时新的文明就出现了,人类伴随着新的文明又发展了,这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工业文明在创造了人类的辉煌以后,正在用它巨大的创造力摧毁自己,使自己陷入不能自拔的艰难境地,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来替代工业文明,科学发展观就是生态文明的科学理念。
四、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观本质上是关于发展的哲学研究,并把发展融入了马克思哲学人类学的新视野,旨在重建发展的元价值及其深层意义。求真、明善、审美是可持续发展观蕴涵的自然价值观。公平、合作、道义是可持续发展观包容的社会价值
观。全面发展、合理消费、生态人格是可持续发展观关于人的价值观。人类对生活价值信念与自由解放的追求必须通过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否定性的统一关系才能得以实现,这意味着,人所追求的自由幸福与真善美状态决非一蹴而就,而是建立在价值原则与历史原则相统一的基础上,无论是人与自然,还是人与人之间,都必须在实践中经过漫长发展的辩证历程才能真正实现全面丰富的一体性关系。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 ,从而使社会的发展获得可持续性。新发展观包含着生态持续性原则、经济持续性原则和社会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观为主客体关系的重构带来三方面影响 :一是主客体关系在当代的时空拓展;二是主客体关系的进一步深化 :人与自然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之间的消极互动向积极互动的转变;三是开辟了主客体关系中理性与价值双重尺度整合的可能性。可持续发展观为当代人类自我中心化的扬弃提供了逻辑和实践的契机 :马克思理论中指出一是它带来了极限意识的觉醒;二是它带来了不同地域和民族文化间的互为“他者”及“对话”关系的确立。
人类走向不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源自于自身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正是这种以机械论为代表的价值观 ,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生态哲学作为整体论世界观 ,对世界的本原、主体和客体、整体和部分 ,首要和次要进行新的阐释 ,这是马克思哲学对现代哲学的一个贡献。
五、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自我约束的自觉发展观,完全不同于以往盲目地、无节制地扩张经济规模的发展思路。它要求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要自我约束自己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既要提倡一种以保护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的有节制的生产方式,也要提倡一种以节位、适度为宗旨的消费意识。印度圣雄甘地曾经说过,地球可以满足人类的一切需求,却满足不了人的贪婪。建立自我约柬的消费方式,就是要从道德上摒弃那种奢侈、贪婪的消费观念。只有所有国家共同努力实行自我约束的生产和消费,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再次,应当树立“生态价值”和“资探价值”意识,使所有的人认识到,自然界不但具有使用价值,给我们提供衣食住行,还具有“生态价值”和“资源价值”,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而在利用开发自然界的使用价值时,必须要从全人类利益出发,共同保护它的“生态价值”和“资源价值”。
我国是后发式的国家,当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资源消耗与资源扩张型的发展阶段,向知识经济迈进时,我国正姓于工业化的浪潮之中。一方面,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不发展就无法在世界上生存,不发展就没有任何出路;另一方面,当发达国家把高能耗、高悸染的行业向我国转移时,我们又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为眼前利益去做遗祸于长远和子孙后代的事情。既要发展,又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探、控制人口,在这两难的选择中,可持续发展是唯一可行的道路。
参考文献:
《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刘向红(沈阳药科大学社科部,辽宁沈阳 110016)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专题报告中,明确地界说了“可持续发展”以后,可持续发展思想便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特别是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二十一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和政府决策部门也相继对“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探讨。我国政府于1994年便率先发布了《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的战略目标。但不可否认,无论是作为《我们共同的未来》专题报告给“可持续发展”界定的经典定义,还是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本质、内容、规律和特点等方面的认识均存在不足。有的学者认为,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就是我国古代道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人类久远以来就一再深入思考着的问题”,“道家、道教的思维方式为我们讨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学术研究1998年第3期“道家、道教思维方式与可持续发展”)有人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实质就是要强调“超越人类中心”的“自然界的价值主体地位”,认为自然界、生态环境是独立的价值主体,人的行为要符合自然界的利益,尊重自然界的权利,要“以自然为中心”。还有些学者将“可持续发展”等同于生态发展。我们认为,陷入这些认识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高度来把握“可持续发展”,未能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为指引,从思维方式、方法论、本质和内容等方面厘清“可持续发展”与以往发展思想的区别。
一
“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对以往发展思想与实践的反思而问世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以往发展思想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这是需要首先明晰的问题。任何发展观都是某种世界观的体现,而世界观实质上就是哲学思维方式。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着社会发展思想的不同,以往的发展思想依赖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可持续发展”则以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实践的思维方式为指导。
在古代社会,由于物质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无力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得不依赖自然性的关系靠天去生存。这决定了人们的思维能力也是低下的,人们认为,外在的神秘的客观力量掌握着自己的命运。这便产生了以追求绝对真理、永恒本质为目标的前定论的思维方式,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未能正确处理主体(现实的人)与客体(自然环境与社会关系环境)的辩证关系。客体成为主客体的关系的绝对重心,主体则是客体的奴仆。人们热衷于探寻事物的先在本质,从先在本质出发去演绎、推论事物的现在和未来。建立在这种思维方式基础上的社会发展观实质上只能是一种生存现,表现为人们对自然界的盲目崇拜与屈从。中国古代道家的思维方式即是如此。他们提出的“天人合一”是指人与大自然的和
一、统一或和谐,但这并不是凭借科学知识去认识自然得出来的结论。道家的“天人合一”就是追求无为的境界,他们认为自然的一切都是合理的,不应改变;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不合理的,都是对自然的破坏。这就取消了人类改造自然、谋求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是不利于社会进步的。近代以来,人们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的主体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人的个性得到极大发展,人文精神的兴起和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使人类认识到自身的巨大力量,人类不断扩展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深度与广度。在人的主体性不断得到张扬的同时,人类的思想与行为也走向了极端——人们错误地认为,自己是世界上至高无上的征服者、压迫者,人类可以摆脱自然与社会的任何限制。如培根认为,科学的目的就是“拷打出自然的奥妙”,对待自然必须“在她漫步时紧追不舍”,使她成为“奴隶”,“强制令她提供服务”。实质上,近代人的思维方式存着与古代人同样的局限性,也未能正确把握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他们虽然看到了主体对客体巨大的改造作用,却忽视甚至否认客体是主体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客体对主体也具有制约与改造作用。他们将主体作用于客体过程中凸现的主体力量加以抽象化、绝对化,顶礼膜拜,使之成为一种先验的外在权威力量,成为另一种“先在的本质”。古代人对客体力量盲目崇拜,而近代人则对主体力量盲目崇拜,同样陷入了由预设的本质去解释现存世界的前定论思维方式。以这种思维方式为指导,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思想便应运而生。近代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这一发展思想最早的代表。他把社会发展简单地归结为单一的经济增长过程,而经济增长过程就是人类不断地制服和掠夺自然,获取物质财富的过程。本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上述发展思想在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发展中一直占据支配地位。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经济增长已成为西方工业国家的“世俗宗教”和“政治溶剂”,成为个人动机的源泉、政治团体的基础,动员社会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根据。(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295-296页)以这种发展思想为指导,西方工业化国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增长,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负面影响。它引起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破坏生态平衡,又导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以享受为特征的腐朽、颓废的文化价值观念。
马克思恩格斯则既继承了前人的积极因素,又克服其局限性,立足于时代特征,开创了实践的思维方式,从而实现了发展哲学的科学变革。实践概念在哲学史上早已提出,但只有马克思恩格斯才给予了科学诠释。在欧洲哲学史上,康德正式把实践概念引入哲学,并提出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概念。但康德的“实践”局限于伦理实践范围,其他实践活动则被排斥在外。黑格尔提出了“实践理念”的概念,但他讲的“实践”在根本上是抽象的理念活动,现实的人的活动只是这种精神活动的“样式”。费尔巴哈把实践和生活联系起来,提出了“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的合理见解,但他又认为,“实践”或“生活”就是吃喝、享用对象等等。被恩格斯称为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宣告了科学的实践观的诞生。马克思指出,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具体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这一过程内含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是客体的主体化过程。人来自自然存在,受到客观世界的制约,需要不断地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断地改变自身,这即客体作用于主体的过程。二是主体的客体化过程。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能够突破自然与社会的限制,改变周围的环境,按照自己的需求、目的创造出属人的对象世界。这即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实践就是上述两方面的统一过程。“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55页)只有建立在实践的思维方式基础上的社会发展思想,才能克服其他发展思想的局限性,指导社会的发展步入正途。“可持续发展”则属于这一社会发展思想。它既不是从先验的、外在的客体出发,又不是以被抽象化、张扬至极端的主体意志,以抽象的理性、人性本质为出发点,而是将具体而现实的实践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既明晰了客体对主体的制约作用,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的基础上,又把握主体所具有的自觉能动性特征,人们通过对客体的改造而满足自身的需要与利益,而不是乞求大自然的恩赐,生活在与自然的原始统一性中。“可持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我们只有立足于实践思维方式的高度,才能从根本上将可持续发展思想同以往的发展思想区别开来。
二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们也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为理论基础,才能给予科学地解答。“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56页)通过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剖析,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发展的实质提出了全新的诠释。他们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变化也内含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的发展是社会主体的需求与愿望的满足过程和价值目标不断实现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不同,自然的发展是无意识的、无目的的,人们总是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从事社会活动,人类社会历史是主体的自觉创造活动的结果,是人类进行价值选择的进程。正如马克思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页)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又是具有客观必然性、存在内在规律的进程。因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均对主体的价值选择活动具有制约作用。主体只有不断地认识客体的本性,遵循客体的发展规律才能得以生存与发展。第一,人类社会来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的客观规律。第二,社会客体即社会关系也制约和规定着主体的活动。马克思指出:“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344页)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其发展是有内在客观规律的。第三,生产关系又受着社会生产力的制约,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人类社会的运行中,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社会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运动,使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体现了一定的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要求的规律。这决定了人类社会演变的基本趋势是前进、上升的,或者表现为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飞跃,或者表现为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社会关系的调整与改革、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意识形态的进步。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的价值选择活动提供一种客观的可能性空间,即选择的自由度。人们不能够突破和超越规律的支配和约束而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的价值追求活动与社会规律的形成、作用过程并非是外在、互斥的关系,而是内在一致、有机渗融的同一过程。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了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又制约着人类的实践活动。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这就是社会发展的本质所在。
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社会发展本质观对当代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全面地体现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及运作之中。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在于:一是主体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客体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对近代发展思想的反思与反动,一些思想家走向了另一种极端,视自然为社会发展的主体,追求“世外桃源”,抵制科学的发展,走向一种非理性的“自然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思想则批判了这一观点,并全面阐述了主体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首先,只有实现主体能力即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创造价值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弘扬人的主体能动性,才能满足主体的需求,实现主体的价值选择,从而实现社会的发展。其次,发展主体能力,必须扬弃传统的需求观,代之以全面的需求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价值选择是全面的,既有物质环境的要求,又有精神环境的需求;既有政治环境的需求,又有生态环境的需求。只有各方面的需求都得到满足,人的主体能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否则,只能造成“单向度”的片面发展的人,人类社会也只能陷入停滞甚至倒退。再次,可持续发展还克服了近代发展思想在发展主体问题上——把发展看成是少数人的发展或少数国家中的一部分人的发展;只考虑当代人的发展,而忽视后代人的发展——的认识误区,提出了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的发展主体观。它认为,发展的主体总体上分为:个体主体即个人,群体主体即民族、阶级等社会集团,社会主体即个体与群体的总和。在当代,我们既要关注个体主体与群体主体的发展,又要关注社会主体的发展。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异与对立固然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忽视甚至否认这一点。但由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所组成的人类社会生活在同一时代中,共同拥有一个地球,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全球化,人们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阶级之间存在着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与价值目标。即使对地球环境的某一局部破坏,也将造成世界性影响;任何一个自由主义的发展行动都可能对周边地区产生不可低估的副作用。任何个体与群体要达到发展自己的目的,必须提倡与实行代内主体平等思想,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和国家的发展为代价。特别是要注意维护弱发展地区和国家利益,通过协同发展,消除国家和地区间的对立或紧张关系。这样才能实现主体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保证社会发展的广泛性和持续性。同时,当代人的发展必须惠及后代或至少不应损害后代人的利益,改善和优化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代际平等。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是共时性的,又是历时性的,人的需要不仅包括当代人的需要,而且包括未来人的需要。社会发展既为当下所决定,又为未来所决定,而后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前人的发展。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代际分配中,后代人只能接受其前辈遗留下来的自然与社会条件。如果当代人只顾自身的利益,过量开采资源或破坏生态而剥夺了后代人使用资源的权利,对他们的生存就会造成不应有的消极影响。
社会主体的价值选择活动不能超越客观规律的制约,主体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客体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自然客体的发展是主体发展的首要条件。要使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必须使自然界持续发展,即社会发展不超过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使自然界通过再生或因新的开发而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环境或条件。其次,当代人类面临的灾难性困境也是由于社会客体即人类社会内部相互关系的严重失衡和损害而引起的。有许多表面上看似乎纯粹是以“天灾”形式表现出来的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究其根源则是由人类社会内部的彼此冲突和对抗而导致的。而民族纠纷、宗教冲突、种族歧视、暴力恐怖、颓废空虚等社会邪恶都是由于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失衡和社会制度不良等原因造成的。只有先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才能保住主体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
社会发展的内容是什么?以不同的发展哲学为根据,则有不同的阐述。囿于将主体的力量抽象化、终极化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近代发展思想和现代西方发展经济学、早期现代化理论都把社会发展等同于经济的增长,将社会的现代化等同于工业化,以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作为评判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准。例如,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认为,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以储蓄和投资的增加为引擎,以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发生重大变化为基本特征的经济结构的转变过程。经济学家凯恩斯则作出了“有了经济就有了一切”的总体概括。结果使许多国家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如巴西、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家,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使整个社会系统功能失调,致使原有的社会问题未能缓解,反而引发了生态恶化、能源短缺、失业人口剧增、社会**频繁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对近代发展思想提出了批评,提出了“新发展观”。他认为,增长论是一种唯经济的观点,具有相当大的片面性和狭隘性。他在其代表作《新发展观》中提出:发展要以人为中心,实行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佩鲁指出了“经济增长论”的弊端,扩展了社会发展的内容,这是正确的。但是他并没有真正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发展哲学思想,“自然”并没有作为一个重要变量纳入到发展的框架之中。而且他夸大了文化的作用,提出“在文化因素起决定作用的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各种经济与社会角色到处都会无能为力。”(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第22页)他颠倒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陷入了文化决定论的唯心史观。
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运用实践反思方法,对社会发展的内容作出了深刻而全面的阐述。人类的实践活动具体包括四种基本形式:保护和支持生态环境的实践,物质生产实践,创立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创造精神生活的实践。这四种实践产生了社会发展的基本领域,即生态系统、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和文化系统。人类社会就是由这四个系统所组成的大系统。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只有社会系统诸要素的全面而协调的发展,才能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这一社会发展最高目标。社会系统诸要素处于相关性之中,并遵循一定的秩序和规则。第一,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1-202页)离开生态环境,人类的一切活动便无从发生。同时,生态环境的优劣,通过对生产的不同影响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较为优越的国家或地区比环境较为恶劣的国家和地区在发展速度上会更快一些。所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支持问题便成为可持续发展思想与战略问世的缘起,生态环境的发展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得到了具体而全面地确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哲学。第二,在社会大系统的四大要素中,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与最终决定力量。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影响和作用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对自然条件的利用程度就越大。同时,经济的发展决定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74-375页)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第三,政治的发展在社会大系统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以自身中介性的作用协调生态支持、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的交互关系,是社会各要素发展的保障。首先,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性质。社会的政治制度不同,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的效果是不同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赖于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社会秩序的不合理决定了资本主义以及前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使生态环境得到良性发展。资本家自私自利的短视行为必然造成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其次,政治对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反作用。当社会政治的发展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时,就起着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作用;而当政治上层建筑已经腐朽衰败,并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再次,政治的发展直接决定社会文化建设的内容与性质。任何一种性质的社会制度为了本身的生存和发展,都要寻找它的“代言人”,都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伦理等思想体系。第四,文化的发展对经济、政治和生态的发展也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它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经济的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但他们不是机械论者,并不认为其余因素都是消极的。文化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能动性。首先,生态环境的发展依赖于人们生态观念的革新。人类必须摈弃人对自然的崇拜意识和征服意识。人类崇拜自然的动机,并非爱护与治理生态环境,只能使人类陷入愚味与落后,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而征服意识则产生了盲目开采资源、破坏生态的行为,将人类推向了生存危机的边缘。其次,任何经济行为并不是一种无主体的自发行为,在某种经济活动和经济模式的背后,总存在着某种人文观念和文化意识的支撑。但由于经济与文化的不平衡性,这种观念不可能自发地产生,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提倡和培育。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通过培育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新观念、新意识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再次,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必然有利于人们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增强,促进人们社会关系的规范化、有序化,从而促进社会政治的发展。很难设想,在一个教育没有普及和提高,文盲仍占人口较高比例的社会,会产生高度发展的民主政治。
从总体上讲,资本主义及其以前的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充满着矛盾,充满着危机,并且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浪费大量的自然资源、社会财富为前提。这种社会系统的结构是不协调的,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片面的、畸形的。这在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表现得更加突出,物质的富有和精神的空虚、经济的繁荣和道德的堕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共存并生的。
在当代,我们制定和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为指导,视社会为生态、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的系统,注重生态文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从而逐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我们要强调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前提作用,制定、实施各方面的环境和资源保护与支持计划,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方法创造更多的人造资源,保护非再生资源,并健全立法监督工作。经济的基础地位决定我们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此,我们要完成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性向集约性转变。同时,我们要推行积极稳妥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提高人口质量,使庞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本,使得对可持续发展的消极因素变成积极因素。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根本目标。自党的十三中全会以来稳步推进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把“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作为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民主与法治建设是一个历史过程,通过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必须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民主政治架构,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要求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为之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科学与教育事业,促进高科技水平与人才素质的飞跃。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使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成为人们思想与行动的指南,为我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只有从这四个要素来把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并明确各个要素的特点及其关系,才能走出将可持续发展局限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误区,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确运作。
第四篇:关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J]
关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 2010-03-23
李进
摘要: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做强高职教育的持续过程。做强高职教育一是强化类型、强调特色。二是强化功能、强调内涵.全面地推进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在高职领域充分而个性的展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逻辑起点可以从历史起点、理论起点、策略起点的角度思考.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依据可以从高职教育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与教育发展内部结构优化的匹配、与国际职业教育成熟经验的匹配的角度观照,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由发展基本理念、发展动力机制、发展特定方式、发展结构优化、发展资源配置、发展制度创新、发展理性追求等要素构成。关键词: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逻辑起点;现实依据:理论模型
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整体的教育发展观.也是特定的教育发展战略.它首先纳入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构架.同时又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可持续发展.直接指向高职教育所有学校、所有专业、所有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做强高职教育的持续过程.做强高职教育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不仅体现为高职教育的规模已经是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更体现为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直接为国家社会经济提供了一线技能型的人力资源支撑。做强高职教育一是强化类型、强调特色:二是强化功能、强调内涵.全面地推进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在高职领域充分而个性地展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植根于教育对于社会经济的适应、引领和调节.体现在综合利用教育资源.改善教育发展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平等公正。对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满足教育自身发展需要三个发展维度做深人思考.据此.我们从分析逻辑起点和观照现实依据出发.构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
一、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逻辑起点
首先从历史起点看,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需求以及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契机.一方面当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大量的各行各业的适需技术层面的人才时.同时也迫切需要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时高职教育应运而生.规模扩张成为发展主线;另一方面.当社会经济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和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大量高新技术在各生产领域的应用.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有了新的发展:要求T作领域进一步拓宽.具有更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高新技术应用能力.懂得更多的国际运行规则.具备更强的国际交流能力.于是.高职教育的内涵提升成为发展主旨:再一方面,高职教育也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发展就要明确“做强”的地位与作用、功能与目标.高职教育的功能定位、实践路径与政策保障成为发展的导向。
其次.从理论起点看.对于高职教育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统一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本质内涵。一方而要回答什么是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高职教育发展不仅在宏观上表现为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更在微观上具体表现为高职教育办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确立和深化学校的数量扩张和教育教学条件的改善及实训基地的拓展.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的结构优化和集聚、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要回答高职教育科学发展达成什么.可持续发展的高职教育的目的.从显性的要求看.当然是要提高人的专业技术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中技术能级提升的需求.但这只是人作为“工具”层面的需求。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在丁“以人为本”于是.高职教育发展就超越了单纯的学历教育、专业教育和技能教育.被理解为人的高层次需求得到满足、人的素质能力全面发展和
个性自我实现的过程.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把人的发展同自然与社会的发展协调起来.强调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相一致.根本目的在于人的活力和创新能力的开发也即人自身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再一方面.要回答如何科学地发展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要认识高职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以及正确处理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外部关系的规律。发展理论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遵循的基本原则,区域发展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结合点和落脚点,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综合社会、经济、教育以及人的发展理论,提炼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要素.结合我周不同区域发展的特点与战略,构建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理论体系.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类型特色.指导高职教育有序地健康地发展。
再次.从策略起点看,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和策略是高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依据。一方面.从总体上说,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发展战略和策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需要教育提高服务国家产业升级的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以及普及培训学习与文化辐射的能力.高职教育面向社会经济、面向行业就业、面向在职培训.这一教育类型必须瞄准社会经济的生长点并与其相伴生而发展。另一方面.从区域经济拉动上说.高职教育发展可在区域突破,通过先行先试.形成区域特色.不断开拓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我国的西部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东北振兴战略.东部腾飞战略,在东部腾飞战略中又有珠三角发展战略、长三角发展战略、海西区发展战略、环渤海发展战略.这些都构成了高职教育多元发展态势的区域生态。再一方面,从教育本身推进上说.高职教育发展通过国家和省级的二级示范建设.可促进教育整体水平提升。二级示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示范院校建设出发,聚焦点在专业课程改革上.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建设.构建国家的资源共享的示范平台以及省市的各具特色的共享示范平台.其目的在于以鲜明的办学理念、鲜明的职业导向、鲜明的办学路径、鲜明的改革举措、鲜明的培养方案、鲜明的管理模式做强高职教育.
二、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依据
首先,高职教育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一方面.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和短缺显现出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日趋扩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也不断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日益迫切企业员工从业的国际标准化日益明确.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求不断提高.正在加快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步伐。在这一过程中.高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因此,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力争到2020年,使我国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格局。另一方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和不足显现出来。抓高职教育就是抓经济发展、抓产业能级、抓社会和谐.这是一种超越教育本身的认识,但并未完全落实了。目前,高职教育已取得了快速发展的有效成果.但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发展战略明确但政策支持尚有缺位.规模扩张迅猛但内涵发展尚不平衡.办学理念确立但面上运作难度不小.优秀学校个案突出但社会总体认可不高.在这一发展阶段.做强高职教育.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达到良性循环互动尤为重要.
其次.高职教育发展与教育发展内部结构优化的匹配。一方面.当教育与科技一起被视为促进国家工业化、社会现代化的双引擎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理论给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那就是必须为更多的人提供高等教育的学习深造机会.就此.高等教育领域内必须实现结构性的变革.社会的人才呈金字塔型.与之相匹配.教育类型也应呈金字塔型.高职教育是基础教育、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键链接点.起着启下承上的作用.必须有一定的适度规模.必须有相应的质量要求。任何高等教育机构.给予学生的必然有两条出路:分流就业与回流深造.高职教育就是教育立交桥的不可或缺而又十分重要的中间站.另一方面.当区域发展战略日益凸显其在国家整体发展中的作用时,教育的区域布局意义也凸显出来:高
等教育面向中心城市而后走向农村.中西部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调整与开发.区域高层次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的招生制度改革与就业制度的导向.区域促进民办高校发展的政策引导。在这一布局发展过程中.高职教育成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做强高职教育成为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再次.高职教育发展趋势与国际职业教育成熟经验的匹配。一方面.高职教育的实践探索和发展愿景亟需政策运作。比如,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政府、企业、教育机构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法规要求以及税制调节高技能人才就业准入的统筹运作等等。另一方面教育实践既要借鉴国外经验.更要组合国外经验.立足于二次开发,全球劳动力和人才市场的信息显示.高职教育的受益群体越来越形成广谱的优势.因此.课程体系的灵活性和职业功能性以及实施方式的时效性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特色.教育管理的协同化和教育实施的终身化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基本方向.基于此.做强高职教育必须要有明晰的认知度鲜明的方向感.和谐的节奏感。
三、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理论模型的基本要素
做强高职教育既是教育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也是教育理论构建和创新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要不断完善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这一模型由发展基本理念、发展动力机制、发展特定方式、发展结构优化、发展资源配置、发展制度创新、发展理性追求等要素构成.
第一.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一方面,高职教育本质上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教育.而区域经济是遵循着非均衡的轨迹发展的.因此.高职教育也将通过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手段在明确的分类指导下.以发展求突破.以期与经济社会形成双向适应拉动的态势.直接融人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做强高职教育的目标设定.是通过非均衡的发展途径.达到相对均衡的发展目的.教育均衡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辩证的历史发展过程.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发展中求均衡.资源配置不仅仅是单线的“锦上添花”.更是要统筹的“雪中送炭”。另一方面.要注重非均衡发展中的增长极(Growth P0le).就经济现象而言.如果存在一个经济集聚发展的区域空间.位于这个区域空间中的某个引领性或推进性的发展单元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在一个区域空间.增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而是往往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极上.这些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渠道辐射并扩展.进而对整个经济产生由点而面的关键的拉动作用。教育也有相同的现象.高职教育可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形成增长极。一定意义上.鉴于社会需求的直接性和急迫性.高职教育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可以成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实验区:鉴于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度地区高职教育对于地区其他教育而言,可以成为高教强省、高教强市的首选点和增长点;鉴于政府积极引导投人和社会广泛响应支持.国家和省市二级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对于全国高职院校而言.可以成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样板和辐射点。第一.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教育的动力机制是系统地综合地起作用的.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发展往往由几组对应的关系相互作用拉动或推动.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高职教育快速反应,高职教育发展愿景与政府政策法规保障.行业质量要求与院校开放办学社会尊重人才尊重技术与院校改革创新。从分析的角度看,一方面,高职教育的外部拉力有相关的两端.即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企业能级提升的直接动凼和政府宏观调控与政策导向的主导动因。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行业企业的需求催生高职教育的发展.而政府则根据经济和高新技术发展的水平、区域特点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人才需求结构变化的趋势.通过行政调控.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财政投入标准.规范院校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和规模.引导高职教育适时对路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高职教育的内部推力也有相关联的两端.即高职院校为生存而自发应对与为发展而自觉做强的内驱动力和社会重视高职教育与提升高职教育社会地位的感召动力.高职教育首先是作为教育事业而存在的。我国建设创新型
国家需要培养各级各类的创新人才。创新企业服务能级提升和新技术开发和应用需要大量第一线的技术人才。办好高职教育、做强高职教育是高职院校的职责.也是高职院校的价值追求。同时,学校教学科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对接.学校多元化的办学路径与精致化的办学业绩会受到行业企业的欢迎、赢得社会的赞誉.反过来促进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的积极性.
第三.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特定方式。一方面,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具有补偿性特征,就是说,高职教育的起点较低.为弥补与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以及世界高职教育的差距.在一个时期内采取了急剧的快速的增长方式:当高职教育的增长达到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世界高职教育水平基本相当时,补偿性增长就会逐渐转化为适应性增长,按照高职教育的本质特性和自身逻辑可持续地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在补偿性发展阶段需要过渡性对策.逐步迈向适应性目标。做强高职教育的特色发展方式.是在补偿性增长的方式下.采取延用适应性增长方式的目标思路,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处理好高职教育增长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匹配关系.充分考虑区域对于发展程度的经济承受能力.适度超前但不盲目拔高,面向需求但不急功近利.建立人才需求监测预警系统.避免出现投入过度不足、人才结构失衡和人才过剩等现象。二是处理好高职教育数量规模与教学质量的互促关系.加强教学资源的统筹和师资队伍及教学条件的配置,降低稀释效应,最大程度化解质量代价.另一方面,我国高职教育具有后发性特点.就是说.高职教育的起步较晚,但可以具有后发优势。这一优势在于:立足类型教育的改革,实施赶超战略.产生蛙跳效应.特色的类型的赶超战略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方式的可行选择。这一战略的着眼点是做强高职教育.建成一流的高职教育,其路径是融合社会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充分强调建设主体作用.力求通过学习模仿创新实现追赶目标.国家示范性建设院校就是后发赶超的典型范例.
第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结构优化.一方面.就微观层面结构的综合框架.做强高职教育的结构优化是这一类型教育结构的多向优化。(1)高职教育的学校结构,指的是不同办学主体的高职院校之间的匹配.高职院校与中职院校以及职后教育机构的贯通.高职教育学校结构优化的现实意义在于建立职业教育的立交桥,使这一类型规格的人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合适的时机和节点上分流和深造其调整的相关要素是学程、学历、学力的内涵与形式的衔接和互认。(2)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指的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量标准。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现状.决定了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专科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但在西部等不发达地区.高职教育还要部分承担中专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在上海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类型上的需求.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型应用人才已经向四年制乃至七年制规格延伸。(3)高职教育的形式结构.指的是高职各类学校的体系构成。积极推进多元筹资、多元形式办学的公共政策,形成高职教育区域政府公办、行业企业公办、社会力量民办的和谐格局。同时.加强社会高技能人才教育系统的建设,发展多种学习形式.为高技能人才根据不同需要进行继续学习提供可供选择的课程菜单建立非正规学习成果的正规教育认可制度.促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间的互动发展。(4)高职教育的科类结构,指的是专业覆盖面及其针对性和适应性.学校专业设置首先要明确区域产业需求和专业发展规划,设置的基本原则不是一般地根据学科分类而是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不仅必须适应生产一线新技术应用的需要.而且必须充分考虑国家急需的艰苦行业的专业布局.其关键性的作用是引导学校及时预测人才需求。适时调整号业结构.最终形成合理的各类专业比重,科学地有绩效地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另一方面,宏观方面结构的战略框架.实际上是布局结构问题,涉及两个结构布局:一是区域产业结构布局.高职教育的结构形态必须匹配区域产业发展形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前瞻性需求。二是区域教育结构布局。高职教育的结构必须形成区域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区域教育体系,充分明确高职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比例和地位.把高职教育的发展放在强国强省的高
度、放在区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高度来认识.并上升到法规层面加以框定。同时.要存国家层面整合高职教育的整体职能,使之由结构形态深化为功能形态。高职教育首先是瞄准区经济发展需求的.其次是瞄准应用型人才规格的.再次是瞄准职业岗位群的技术提升和技能升级的.同时也是国家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高职教育根据区域发展战略需要.学校与社会形成相互作用结构.区域与区域形成相互作用结构,最终建成中国特色高职教育体系.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整体水平.
第五,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配置.一方面教育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建立完善的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力量多元的经费资源筹措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加强投人力度保证规模效益与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国家财政对高职教育投入的主渠道必须强化.财政性教育经费严格按照法定增长并要加强政府对高职教育经费的统筹力度建立规范的高职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努力改善区域经济非均衡与优秀人才流失的溢出现象公平补偿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投资的教育成本。对于区域性的高职教育尤其要鼓励教育投资的多元化.吸引社会资源的介入配置,健全税收等促进政策.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民办高职.倡导校企共建院校系所.做强高职教育的资源配置路径.应是科学的教育评价与科学的拨款机制相结合.教育质量与教育配置相适应.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经费绩效评价制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对院校而言.必须量人为出按需配置.合理安排经费资源,建设重点突出,配置重在绩效。另一方面.教育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政策导向.加强高职教育的吸引力,不断提高生源质量和师资质量。改革高职招生录取制度.实施单考等措施改变高职院校地缘化、最后批次化的现象.完善奖贷制度解决学生学习后顾之忧,建设社会公共实训中心改善实习实训条件.政府、企业、学校共同分解就业责任吸引优秀生源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走技能型人才的成长道路。政府制定建立高职院校师资标准和评聘系列.其意义在于.社会职业往往表现出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的现象.其中的规律是.职业专业化程度越高.社会地位就越高.也越受社会尊重.高职院校则要与企业共同开拓教师提高双师素质的路径.创造科技开发的平台制定教学科研的激励政策.吸引优秀师资从事高职教育。
第六.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一方面.高职教育的制度创新是发展的内源性动力.是达成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履行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求发展”的历史使命的关键。从操作层面看.对内处理高职院校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外处理高职院校与政府、社会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形成协调、规范高职教育组织的各种行为.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以有效地适应环境、提升实力的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及运行机制。做强高职教育制度创新的着眼点在于:在管理体制上,中央政府指导、地方政府为主、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建立矩阵式的部委办及行业协会的协调制度.组织行业或区域的集团化办学;在运行机制上.政府、社会多元筹资.行业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办学.融合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完善就业准人制度:在教学制度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建立职前职后贯通、教育培训一体化的教学体制。另一方面.制度创新要充分重视和发挥高职教育的群团中介组织的协调作用。这些群团中介组织往往带有行业性质和学术性质如全国及各省市的职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等。它们建立了高职院校互动的纽带,建立了高职教育与社会、企业交流合作的大平台.并通过组织条例来协调高职院校之间关系.在一定程度缓冲了高职院校、政府、行业企业、市场之间隔阂.加强了相互沟通相互支撑的关系:高职院校自觉参与其中.也强化了办学自律.从而高起点地规范地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第七.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性追求。一方面高职教育承载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开发人力资源、优化人才竞争素质、提供一线高技能人才保障的重要职能.同时肩负着推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推进社会环境和谐优化、传播先进文化理念的神圣使命。高职教育日益成为社会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源和强大牵引力.逐步从经济社会的边缘走进经济以至整个社会的中心直至成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区域轴心机构”;凭借技术、人才、信息等集聚优势.已逐步成为高新技术的辐射源、技术技能开发创新的策源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依托。高职教育在经济发展领域的价值已得到了有效确认并被寄予更广泛的期望.这就是高职教育追求的经济功能。继而.高职教育以学校作为区域基地.以文化的传递、融合、创新为基础.把传统的当代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学识、技能和品德.使德技双馨的高技能人才融入社会.对社会的物质生产、制度建设、精神文明和行为文明产生积极的广泛的影响,并在社会发展中.尤其在一个地区一所高职的特定区域背景下.承载先进文化传播和精神文明辐射的重要任务.这就是高职教育追求的文化功能。进而,高职教育作为道德价值、文化价值的工具.以大学殿堂和行业企业零距离的对接优势.在传播和培育人们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全民素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弘扬民族精神.倡导时代新风中发挥更为重要的功能.这就是高职教育追求的更为深化的政治功能。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在实现高等教育强国使命中扮演着重耍角色做强高职教育将有效地提高和显示高等教育的职能效益。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人.目标也是人它的使命就是使每一个个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潜力.离开了人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正如联合同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德里科.马约尔所说的.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予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予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我们在强调高职教育的理性追求时应该牢记这一深刻的思想.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伴随终生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不同发展阶段.其发展速度可以有快有慢.发展侧重点可以有所不同.但发展没有止境.没有终点。
(李进.上海师范大学校长.上海200234)
参考文献
[1]罗正英,彭磊增长极与区域妊济增长的外向带动[J]江南大学学报2003(02)
[2]刘芹茂,扬东建立我国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J]教育与经济1992(04)
[3]房剑森论我国高等教育的补偿性增长[J]高等教育研究,1996(04)
[4]胡汉昌,郭熙保后发优势战略与m较优势战略[J]江汉论坛,2002(09)
[5]朱国仁从高技职能发挥的角度论我目高等教育结构的问题与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98(02)
[6]刘宛晨周伟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财政政策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11)
[7]赵发旗高等教育制虚创新与高等教育发展[J]高教论坛,2005(02)
原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2期
第五篇:我思故我在(哲学论文)
我思故我在
(刘倩 公共事业管理 20120253023)
【摘要】“我思故我在”出自法国哲学家勒奈·笛卡尔(Rene Descartes)。“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原理,他正是以此作为根基而构建起整个形而上学体系的。“我思故我在”这句话说出了“我思”与“我在”之间的关系。而这句话至今仍然在沿用,并且延伸出更多的寓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且存在于各个角落。
笛卡尔生平
笛卡尔(1596—1650),笛卡尔是近代哲学的先驱,是理性哲学的开启者。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笛卡尔是欧洲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被称17世纪的欧洲哲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是西方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是理性主义和二元论的奠基人,与培根并称为近代哲学之父,在西方影响深远。在笛卡尔哲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一个命题就是“我思故我在”,也是近代哲学开启的标志,所以对这个命题含义的把握不仅对于笛卡尔思想的理解而且对于近代西方哲学的理解都有重要的意义。
笛卡尔被广泛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他第一个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哲学上,笛卡儿是一个二元论者以及理性主义者。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创立了“欧陆理性主义”哲学。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这样一句话:“笛卡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
他的代表作品有《方法谈》、《几何学》、《屈光学》、《哲学原理》、《论光》等。
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的方法是以“怀疑”开路的。他的第一步是主张在一开始时我们应该对每一件事都加以怀疑。笛卡尔声明自己从来不怀疑当前的自明,只是对过去自明的回忆,有所怀疑。我们可以对一切存在物进行怀疑,有一样东西却是不可怀疑的,那就是“我在怀疑”这件事本身。因为即使对“我在怀疑”进行怀疑,仍然证明了“我在怀疑”。怀疑就是思想。“我思”就是自明,即思想的主体,对其自身存在的意识。“我思”是第一存在真理,有了它,才允许我们演绎其它的存在。笛卡尔说:“当我怀疑一切的时候,有一件事却是不可怀疑的,就是:我在怀疑,这也就是说,我在思想。既然肯定我在思想,那么就必须也肯定‘我思’是真实的。”这里所说的“我”是一个主体,一个思想的主体。这个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我”,而“我”是极有可能怀疑即“思”的。我的思考与年龄是无关的,只是思想的简单与复杂区别而已。即使一个人疑惑,说明他在思想;一个人不管他是在梦中还是清醒的,是婴儿还是成年人,他们只要在思考,不管真实还是虚假的,都是“思”。
“我在”,这里的“我”依然是指思想的主体。“我在”不是指身体的存在,因为在“我思”时,没有考虑到身体是否存在的问题。由此“我在”应当是“思想”的存在。即怀疑的存在。指精神体、智能、或理智的存在。圣奥斯定证明思想之主体存在时说:“我们存在,我们亦知道我们存在。如果我错了,我存在。我存在才能错。”苏格拉底也曾说过:“我知道一件事,就是我知道我什么也不知道”。
灵魂与肉体。“我思”的主体,应当是“自我”存在的意识或自明,即“实体”,但只是思想的实在性,说明的确有思想这一回事。人的灵魂,不管在何处,即使在海底,也时常在思想;就如光常常照耀,热常常温暖,即使没有人注意。笛卡尔认为,当我们还不知道身体是否存在时,我们已确定我的精神存在。且还拥有灵魂的观念,说明了灵魂与肉体是相互独立的,而且还是彼此对立的。他认为“我”的存在不需要有什么地域,也不需要有什么物质为凭借。如此,这个我,即灵魂,是我之所以为我的理由。他和肉体完全不同,也比肉体更容易认识,而且,假使肉体不存在了,仍然不停止他本来的存在。
笛卡尔认为既然我在思想,那么就必须也肯定思想着的我必然应当是某种东西,这就意味着肯定我存在,因为如果肯定一个思想的东西在思想着的,可是却否定它的存在,这显然是自相矛盾的,是荒谬的。由此断定——“我思故我在”。“我思”说明“我在”是一思想的存在;比如说:“我”所看见的这座山可能不存在,但是看见这座山的“我”,是不能不存在的。所以,我们只能说“我思故我在”,不能说“我在故我思”。
“我思故我在”的影响,黑格尔曾经说过“笛卡尔事实上是近代哲学真正的创始人,他是一个彻底从头做起,带头重建哲学基础的英雄人物,哲学在奔波了一千年之后,现在才回到这个基础上,也就是每一个能够产生真理的人心”。
“我思故我在”对后世的影响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他从这一点出发确证了人类知识的合法性。也就是说:笛卡尔是唯心主义者,但并不是从此命题看出来的,我思故我在并不是唯心命题,而是纯粹认识论的内容。说笛卡尔是唯心论者是纵观他的哲学体系而得出的结论,而并不是从这一命题,它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
笛卡尔对西方哲学的贡献主要有两个:一是他主张将追求真理作为哲学的根本任务,肇启了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二是他系统提出了心身二元论的形而上学观点,成为近代以来西方关于心身问题的一切讨论的缘起。笛卡尔的上述贡献是西方哲学中不争的事实。不过,当我们理解和阐明笛卡尔的有关观点时,却不应忽视他为提出这些观点所诉诸的直觉和演绎方法。在他那里,直觉和演绎是根本的方法论选择,是哲学研究的真正起点和进路。根据这种方法,他为近代理性主义认识论奠定了方法和原则的基础,并为一切知识提供了一个形而上学的框架。可是,恰恰在这一方法的选择中,蕴涵着使笛卡尔哲学瓦解的因素。尤其当他试图进一步说明心身结合和相互作用的形而上学问题时,他陷入了与其方法论原则相背离的困境。
“我思故我在”,作为笛卡尔哲学体系的第一原理,且不论它的对或错,它对反对当时禁锢人们思想的经院哲学,“我思故我在”,这里是人的世界,神的启示让位于人的思考了。人自己要思考,要说话,要以自己的理性为自己的生活提供坚实的证明,要以清楚明白的思维去判断事物,去发现物质世界的真理,为自己谋得幸福,它使人们从各种偏见中解放出来,促进理性的解放,具有重大的意义。笛卡尔杰出地完成了历史所赋予他的扫除经院哲学,为近代,为新科学提供总原则的伟大使命。由此,笛卡尔开辟了近代主体论哲学的先河,他提出的主体性原则对后来的休谟、康德以及胡塞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此也奠定了笛卡尔在哲学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吾之“我思故我在”
我思想,所以我存在。
——笛卡尔
我思故我在。一个能够思考并且有思想的人,才能够存在于这个世界。“存在”,是指灵魂和精神的存在,而不只是作为一个肉体存在,那样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柏拉图曾说过:“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有了思维才算是有了灵魂,有了灵魂才能够证明我的存在。我思故我在,思考使我们变得更睿智,更理性,变得更开阔的学习或生活,更能领悟生命存在的真谛。
“不要以为死去的人死了/只要活人还活着/死去的人总是还活着”。这是梵高为他的作品《盛开的桃花》题写的诗句。梵高相信,一个人的精神和灵魂总会存在于世间,哪怕当人们真正意识到的时候,这个人已然不在,但他的灵魂依旧。他用他的生命和思考,创造出了一幅又一幅的真正艺术作品,虽然没有人欣赏,没有人鼓励,但他始终如一。
追溯历史,总有那么一些人,用他们睿智的思考,为我们留下了文化,辉煌的历史。黄帝的思考让我们拥有了文字,得以传承。孔子用一生的思考,创造了儒家学说,他的儒学沿用至今,并且传到世界各地;他是一个伟大的思想着和教育家,政治家;他周游列国,传学说道,他的学生建功立业。老子——生命的大智者,道家学派创始人,写出了《道德经》。庄子的“老庄哲学”。还有孟子、荀子、朱熹、王夫之等华夏民族的伟大哲学家。他们都是思考者,他们无一不向我们证明了“我思故我在”,哪怕千年万年,他们的名字和思想灵魂依然在我们的脑海里和心里。
我思故我在,修身养性,洗涤思想。因为思想,才有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因为思想,才有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因为思想,才有了司马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因为思想,才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思想就犹如大树的年轮,经过一代代的积淀,才融合成浩瀚的华夏文明,才凝聚成东方文明的璀璨,镌刻了中华文明的前进的足迹。
我思故我在。浩浩荡荡的历史中,我们一路走来,披荆斩棘。是先哲的思想,坚定的信念,让我们踏歌行,人未停。人生就像一场旅途,短暂且有终点,转眼间,便已多年,若我们不趁年轻,有活力的时候,去积累、思考,那我们的存在会有多少人记得。
“我思”,让我们用灵魂来书写人生,用心去行走,用智慧去创造;“我在”,让我们用文字和画面记录,用记忆来证明,我们的人生价值,我们的存在。“我思”故“我在”。
----------------
[参考文献] 【1】[法]笛卡尔著、尚新建等译:《笛卡尔思辨哲学》第一卷 第4节和第四卷,九州出版社,2008年版。
【2】尹星凡著:《西方哲学经典命题》,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127页。【3】邓晓芒,赵林著:《西方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1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