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领会精神实质,打牢思想根基
王洪尧代表: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对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听了以后很受震撼、很受教育。习主席对党的军事指导理论高度重视,深刻阐明了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重大意义和指导作用。习主席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十分关心,多次亲临部队视察指导,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使命感、责任感。
刘晓江代表:习主席的重要讲话,从维护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从防范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面对安全挑战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角度,阐述了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性,深刻指出“中国梦”与“强军梦”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李长才代表:习主席提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我们要将此作为统领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坚定不移地抓好贯彻落实。要把强军目标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现实要求搞清楚,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要把贯彻强军目标的措施搞扎实,持续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要把党委机关聚焦强军目标的作用发挥好,一级带着一级干,把强军目标落实到每个官兵的具体行动上。
陈国令代表:习主席在科学总结近年来我军建设发展的成绩经验基础上,站在战略全局高度,对加强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了深层次思考,观点鲜明、思想深刻,是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我感到,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讲话,就是要进一步认清形势任务,明确目标方向,增强忧患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扎扎实实地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李世明代表: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讲话,要在理解把握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切实把官兵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主席关于国际战略格局和我国安全形势的战略判断上来,统一到习主席提出的强军目标上来,统一到习主席关于我军建设现状的科学分析上来,统一到习主席对军队建设的各项要求上来,凝聚成实现“强军梦”的坚强意志和强大力量。
张展南代表:富国和强军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两大基石。作为军人,要自觉服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阔战略视野,科学运筹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以大国军人的抱负眼界和责任担当,聚焦“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把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在党委工作指导、部队全面建设和官兵思想中立起来。
张余亭代表: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高屋建瓴、统揽全局,充分体现了对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战略思考,展示了统筹推进“中国梦”与“强军梦”的坚定决心。具体到我们第二炮兵部队,就是要按照全面建
设的思想,把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贯彻到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
钟志明代表:聆听了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深受教育鼓舞,备感责任重大。习主席提出的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强军目标,为国防和军队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听党指挥是灵魂,贯彻落实习主席的重要讲话,首要的是在坚定信念、铸牢军魂上下功夫,确保高举旗帜、听党指挥成为广大官兵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
侯继振代表:习主席的重要讲话,着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着眼适应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提出强军目标,就是建立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习主席的讲话,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主题非常鲜明,意义非常重大,蕴含了重要的治军建军思想,是新形势下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创新发展,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遵循。
宋普选代表:习主席强调,基层是部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各级要强化强基固本思想,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研究解决基层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习主席的这一重要思想,抓住了部队建设的根本,为抓建基层提供了基本遵循。
秦卫江代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国人民的“中国梦”,“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是我们的强军目标。作为军队来讲,应该始终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
意识和使命意识,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扎实推进军队全面建设。汪建新代表:习主席在讲话中指出,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讲到军队要增加使命感、责任感的时候,对战略机遇期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我觉得维护国家重要战略机遇期,军队要积极主动作为,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李志坚代表:贯彻落实习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要做到政治立场特别坚定。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官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引领官兵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听党话、跟党走。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决策指示,不打折扣,不搞变通,确保政令军令畅通,确保上级的决策指示落到实处。
第二篇:打牢执政为民的坚实根基
打牢执政为民的坚实根基
——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为谁谋利、替谁掌权,这是任何一个执政党都必须回答的问题。作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90年来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也正因此,如何不断增强为人民谋利益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人民,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永恒课题。回答好这一课题,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紧密结合群众的要求、时代的呼声,认真学习增强宗旨信念,与时俱进提高执政能力。
回顾历史,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从三湾改编到延安整风,从三讲教育到先进性教育,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我们党始终注重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学习教育,注重加强党的性质和宗旨学习教育,注重提升为人民服务能力的学习教育。正是自觉的学习和自我修正能力,让我们时刻准确把握了世情国情民情,不断打牢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铸就了与人民群众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为我们赢得事业胜利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当今中国,新的时代条件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改革深水区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面对“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我们真切地认识到,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迫切需要我们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切实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实现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巩固和扩大推动事业前进的群众基础。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特征。但把党的宗旨转化为每一名党员持之以恒的自觉追求,把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并非易事。只有不断在学习中深化、在教育中强化,这些特质才会融入广大党员干部的血液,成为我们党执政兴国、引领未来的力量源泉。我们必须更加注重价值观、历史观、执政观教育,在思想和组织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加强学习,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人民是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根本动力,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广大党员干部都应该通过学习增强宗旨意识、提高服务意识,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怀着对人民群众的谦卑与敬意执政用权,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实现党的宗旨信念添砖加瓦。
加强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最终目的。日益多元的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使群众工作的内涵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只有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以人民为师,才能在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提升政治智慧,增长执政本领。只有在加强学习中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打牢执政为民的坚实根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第三篇: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打牢社会管理根基
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打牢社会管理根基
“事在人为”,有“人”才能有“为”。村党支部没有机关,关键就在一个支部书记,带头人的作用更突出。各级党委要把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作为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下大气力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要抓选拔。选好配强村支部书记是核心之举。一要有民主办法。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进一步落实群众“四权”,完善“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程序和办法,真正把政治素质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响好的优秀党员,善谋发展、善带民富、善待百姓的能人党员,有热情、有知识、有见识的年轻党员,选拔到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提高选拔的社会公信度、群众满意度、组织认可度。二要有开阔视野。要突破“限定村内人选,固定本村任职”的思维定势,打破地域、行业、城乡、身份界限,把选人的视野放大到统筹城乡的背景下,既可在本村现有人才中选拔,也可从在外的能人中引进,既可从上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也可从高校毕业生中选聘,还可积极探索村际交流、跨村任职等做法,做到选准一人、带动一村、辐射一方。三要有长远观点。在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的基础上,着眼于基层组织建设的长远需要,及早发现苗子,下功夫培养后备力量,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从源头上解决农村普遍存在的村支书年龄偏大、后继乏人的问题。
要抓教育。教育培训要着眼于提高村党支部书记的能力素质。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去冬今春将村党支部书记全部集中轮训一遍、每年累计参加培训不少于7天的要求,形成长效机制。各地要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注重整合资源,重点解决好培训经费、师资力量和阵地建设等问题,发挥好远程教育站点、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和农技推广机构等的作用。要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条件、不同年龄村党支部书记的特点,使教育培训更贴近基层干部素质状况、贴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贴近基层工作重点难点。要注意理论与实际、思想与方法、普遍性与针对性、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创新多样化、开放式、高效率的培训模式。要坚持务实管用,围绕提高村党支部书记执行政策能力、推动科学发展能力、服务群众能力、依法办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开展教育培训,把教育培训的成效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使村党支部书记真正成为发展一方经济的排头兵、富裕一方百姓的领头雁。要特别重视新时期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他们开展党性教育,把他们的思想引导到积极维护党中央的决策,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要教育和引导他们发扬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教育和引导他们乐于奉献、敢于牺牲,把村党支部书记真正培养成为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好队伍。
要抓保障。解决好村干部待遇保障问题,不仅是现实需要,也是战略需要;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2009年中央1号文件都明确要求保障村干部待遇,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以保障村党支部书记待遇为主要精神,要求实行“一定三有”(定职责目标,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提出要“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确定村党支部书记基本报酬”。省委对村干部待遇也非常关心,2007年出台省委10号文件,提出了切合我省实际的保障标准,在职村干部每月不低于200元的误工补贴,对符合“四项条件”的离任村干部予以生活困难补助。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后,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出台积极的政策,确保村党支部书记基本报酬落实到位。各级党委务必高度重视,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不讲条件、不讲困难、不得拖延、不打折扣,尽快搞好测算,安排配套资金,确保得到兑现。同时,对办理村党支部书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组织体检等要求,对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拔乡镇领导干部、招聘事业单位人员和进行表彰奖励等意见,要结合各地实际,抓好贯彻落实,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之心、关爱之情,促使他们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
要抓监管。按照落实待遇与强化责任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科学合理、务实管用的方针,积极探索建立以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村党支部书记民主评议制度、不合格村党支部书记调整制度和县委组织部备案管理等为重点的管理监督制度,督促他们认真履职,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充分发挥作用。加强监督管理,既要靠自上而下的组织行为,又要靠自下而上的民主力量,通过乡镇定期考核和群众民主评议,对任务完成差、工作作风差、群众反映差的及时进行调整。要将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管与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教育本人、警示他人。
一个好汉三个帮。要认真处理好村党支部书记与其他村干部的关系,在突出抓好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同时,统筹抓好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整个村干部待遇保障、教育培训和管理监督,激发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使村干部队伍真正成为组织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建设新家园的骨干力量。与此同时,要切实关心乡镇干部,注重培养使用,改善工作生活条件,解决实际困难,使整个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充满活力。?
三、要书记亲自抓
抓发展必须抓党建,抓党建必须抓书记,也必须书记抓。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牵涉面很广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基础工作,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最关键是各级党委书记特别是县委书记要切实履行职责。
要强化管党意识。党要管党,体现了党对自身地位、作用、职责、使命和任务的自觉认知。只有强化管党意识,抓党的建设才会有高度的自觉和强大的动力。从党委书记职责看,赋予了一岗双责,一方面党委书记是当地执政团队带头人,要抓发展抓稳定;一方面党委书记是当地各级组织的领导人,要抓好党的建设。“郡县治,天下安”。抓党的建设,县一级同样非常关键。县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部,是承上启下、沟通条块的枢纽。县委处在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第一线,县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最基本的职责就是抓好党的建设。要牢固树立“抓党建也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出了问题就是渎职”、“不抓经济会误大事、不抓党建会出大事”的理念,防止和克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抓经济建设内行,抓党建工作外行”的倾向,更加自觉、主动地把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重要的政治职责,毫不动摇、毫不含糊地抓好责任落实。要带头抓工作部署、抓工作指导、抓投入保障、抓考核评价、抓成果运用,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有人抓、有经费、有阵地、有制度、有考核”。
要完善责任体系。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很高、任务很重,单纯靠党委部门尤其是党委组织部门抓,工作力量有限,要注重在完善责任体系上下功夫,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在横向上,各级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格局。省里建立了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市州、县市区党委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配备必要工作力量。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作出的加快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办理村支书基本养老保险、组织村支书体检等新的部署,更加需要各级财政、发改委、劳动保障等职能部门与党委组织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落实。二是在纵向上,要把“三级联创”活动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总抓手,把县、乡、村三级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统筹安排、科学分解工作任务,努力做到联责任、联目标、联奖惩,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着落、项项有成效。同时,要跳出“就农村抓农村,就基层抓基层,就党建抓党建”的思维定势,按照构建城乡统筹的党建新格局的要求,以“万个部门帮村,万名干部驻村,万家企业联村,携手共建新农村”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机关部门、高校、企业党组织和城市社区党组织的优势,帮扶农村基层组织,建立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强化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社会责任,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健全工作制度。基层组织建设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抓基层组织建设要有热情,更要讲科学;要解决当前实际问题,更要抓好长期制度建设。基层党建工作时冷时热、时松时紧和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不愿抓、应付抓的问题,也有不会抓、抓不好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靠制度最有效,也最长效。要建立起一套明确具体、科学规范的工作制度,使基层党组织明白“必须抓”,知道“怎么抓”,明确“抓什么”。当前,重点是健全完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研究、定期报告、专项述职和联系点制度,促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健全制度是基础、确保落实是关键、保持长效是根本。每一项制度出台后,都要有督促、有检查、有反馈、有评估,真正做到执行制度不变通、不走样,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向更科学、更严密、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要解决突出问题。解决突出问题,是基层组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是取信于民、凝聚民心的现实要求。今年3月和9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将转入第二、三批。参加第二、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单位,工作大都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关系越直接,问题和矛盾可能就越多,群众的反映可能就越强烈。只有下决心解决突出问题,并且真正使有条件解决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才能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要坚持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既注重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也注重解决党员和党组织中存在的“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既注重解决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又注重解决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制度机制问题,一件一件地解决,一步一步地推进。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坚持以基层组织强不强、干部作风好不好、发展环境优不优来衡量和检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成效,努力形成干部健康成长、事业兴旺发达、经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同志们,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任务,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基础工作。我们要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机遇,努力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第四篇:“七一”讲话_领会精神实质
学习“七一”讲话 领会精神实质
——学习胡主席“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提纲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文共分九部分,1.4万字,从内容上可划分为三大板块:一是对党90年来的历程进行回顾和总结;二是对党面临的情况和考验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要求;三是对今后一段时间党的工作进行部署。如用数字来概括,即为“三三、四四、五五”。“三三”就是三件大事、三大成就;“四四”就是四个根本点、四个考验和危险;所谓“五五”就是五个必须坚持、五个坚定不移。《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气势豪迈,具有鲜明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新形势下指导我们党继往开来的纲领性文献。
一、“三件大事”——开启民族进步的新纪元
《讲话》指出:“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90年伟大历程,90载峥嵘岁月。从中国共产党90年“三件大事”中可以看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唯有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才能实现国强民富。正如总书记所说,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二、“三大成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新阐释
《讲话》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这就是特色。何谓特色?就是同中立异,同是基本,异是创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我国的实现,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证就不能成功,中国的发展必须走独创之路,复制与模仿他人根本行不通,中国共产党的冶国之道,才是马克思主义最佳的实践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思想是火花,理论是燎原之火,实践就是探索火花的存在状态。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存在价值问题,我们中国人的全部尊严是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才实现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升华,它指导我们如何解决发展问题。发展是硬道理,怎么发展却是硬功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成就足以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我们建立并逐步完善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是我们在长期而广泛的实践中显现出来的,在将来的发展中,它的优越性更能凸现出来,人民的生活也将更加美好。
《讲话》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新论述,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层面的制度”的主要内容和“两个前提”及“五个有利于”重大意义。这是过去所没有的,它既为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坚定了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念。
三、“四个坚持”——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四个根本点
《讲话》在总结党90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得出了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四个根本点。这既是对90年来党保持先进性的科学总结,也是对党今后继续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重要要求。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
主要讲的是发展的观点。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党的先进性的标准和条件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运动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善于将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发展实际结合起来,与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结合起来,与基层党建和党员队伍建设的状况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勇于创新、勇于探索、勇于突破,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和行动上的先进性。
“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主要讲的是群众观点。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最终动力。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理应服务人民、造福人民。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基层党组织以及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的要求,无论是想问题、做决策、干工作,都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要把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使群众在党领导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持续得到更多的实惠。
“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
主要讲的是人才观点。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事业成败、唯在得人。要坚持党管人才,确保人尽其才。要坚信人人皆可成才,坚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待遇留人,把本地区本单位打造成积聚人才的“洼地”、人才发展的“福地”。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将各级各类优秀人才凝聚在党的周围,才能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真正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主要讲的保持党的纯洁性的观点。要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就必须保持党的纯洁性。应该说,我党的绝大多数党员是优秀的、先进的。但是毋庸讳言,党内还存在一些腐败分子和不合格党员。如果不严肃处理这些人,会影响党的纯洁性,会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会败坏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对于违反党纪国法的腐败分子,要按照组织规定和司法程序坚决处理。对于不合格党员,要按照党章和党内相关规定妥善处理。只有及时处臵这些腐败分子和不合格党员,才可以保持党的纯洁性,才可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四、“四种考验”、“四大危险”——标明党面临的新形势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讲话》指出“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这种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是总书记向全党发出的警世之言,真可谓一语中的、振聋发聩。
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判断和警醒呢?这是因为: 一是充分体现了我党高层的清醒认识和忧患意识,充分体现了我党高层直面问题的勇气与解决问题的信心。九十年来,我党一直不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保持对现实和未来的清醒认识,从而一步步茁壮成长。今天的这个认识,正是基于对现实和未来的清醒认识和准确判断,正是一种居安思危的强烈意识,正是一种自信与勇气,相信我们党有能力解决前进中的一切问题与困难。
二是说明了当前我们党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十分严峻,已经时不我待。任何一种考验或危险,如果解决得不好,都会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每一步都显得十分艰难,而由利益调整和民生建设滞后引发的社会矛盾问题更显尖锐和多发,由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引发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成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极大障碍,信仰缺失、道德崩溃等等,不得不引起高度的重视。
三是说明了加强党的建设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提出“四大考验”、“四种危险”,都是针对执政党本身所提出的,都是需要执政党首先予以解决的。概括来看,四大考验关乎“发展、改革、稳定”,四种危险关乎“信仰道德、先进性、群众性、廉洁性”,而这些都是与党的建设息息相关的,只有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只有始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建设,才能永葆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才能解决当前存在的一切现实问题,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五、“五个必须坚持”——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既是我们党90年来最为重要的历史经验,也呼应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是现实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一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坚持理论创新是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关键。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为此,我们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要通过学习,增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本领,从而开创新的事业。
二是“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把握人才集聚规律是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要看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更要看能不能让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而要选拔人才,必须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臵。“德”的问题关系到党的干部是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还是代表某一部分人甚至利益集团的特殊利益。而能否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所以,这就决定了,在人才的选拔上,“德”不能不放在首位。集聚各方英才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原则,及时发现、合理使用优秀干部,培养造就年轻干部,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和人尽其才的广阔空间。
三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执政为民理念是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基础。《讲话》强调:“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密切党群关系,《讲话》还提出了“三项基本要求”:首先,从工作方法、工作作风上,强调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其次,从干部队伍建设上,要求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引导干部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再次,从基层党组织的职责和目标定位上,要求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四是“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是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任务。《讲话》从执政党建设规律的高度,要求全党对腐败的危险性和严重性保持清醒的认识,强调“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求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反腐败的鲜明立场和重大决心。
五是“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制度建设是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好、管理好一个有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来推进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针对党内存在的“一把手”腐败和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个人独断专行现象,以及一些党员干部组织纪律观念涣散、制度执行乏力的现象,《讲话》强调,全党同志都要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认真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这些话既语重心长又振聋发聩,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性。六、五个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部署
《讲话》用了五个“坚定不移”指明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的方向,同时也彰显了我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心。
一是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理论和实践勇气,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事实充分表明,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完全有理由为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自豪,但我们没有丝毫理由因此而自满。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只有改革开放,才能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动力。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继续推进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改革创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二是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可见经济建设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保证我们的党和国家永葆生机,才能为国家发展繁荣、人民幸福安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因为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基本国情仍然没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仍然是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所以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我们仍要继续坚持经济建设这一中心,这就要求我们党站在历史的高度,准确把握住发展规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历史课题,为我国面临的各种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找到解决方法,为进一步又好又快的推进经济建设指明道路,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更为广阔的前景。
三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民主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臶。9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又带领人民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选举、民主决策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废除了实际上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建立了合理的人才流动制度;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是符合人民利益、有利于推进政治建设不断进步的正确道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对进一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需求更加强烈,但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不完全适应的地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制度还有不完善、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按照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基本要求,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使政治建设同经济社会的发展协调起来,从而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
四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臶。我们党历来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始终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回首过去,大国崛起要靠文化;展望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要靠文化。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同时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做到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让文化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
五是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首先,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教育是公民依法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的保障,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民生的安全网,医药卫生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医疗健康服务,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为社会困难群体提供基本住房保障,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走共同富裕道路等等,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基本方针。其次,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使“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指导方针。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为和谐社会建设夯实雄厚的物质基础。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办不成,已经取得成果也会失去。再次,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短期内还难以根本解决,人民内部的各种具体利益矛盾以及其他社会矛盾还会不断出现。努力解决好这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确保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讲话》结束时,总书记指出:在本世纪上半叶,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两个宏伟目标,这就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全党同志要牢记历史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更加奋发有为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第五篇:推进执法观念革命 打牢为民服务根基
[推荐]推进执法观念革命 打牢为民服务根基
推进执法观念革命,打牢为民服务根基
各位领导,同志们: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作出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重要批示,公安部和省公安厅党委理论中心组先后召开学习会,深入研讨了关于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坚持执法为民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7月31日,公安部又召开了电
视电话会,全面启动了执法为民教育整顿活动。我们县局党委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通过对中央和公安部领导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及有关文件反复认真的学习,充分领悟了精神实质,本人深受鼓舞,感触颇多。借这次学习会的机会,谈一谈个人的看法:
一、几点体会
1、执法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公安战线的具体运用。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基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对党的宗旨新的概括和发展。胡锦涛总书记“人民公安为人民”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延伸到公安战线,要求公安民警以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要求,维护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部长提出“执法为民”,是对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得的高度概括。执法为民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及“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重要指示一脉相承,同为一体,都贯穿着“亲民、爱民、为民”的思想。执法为民是对“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进一步具体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公安战线上的具体运用。因此,我们要开展好执法为民教育整顿活动,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唱响“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主旋律,并以此为思想武器解决为民执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观念革命”体现了公安部教育整顿的莫大决心。
公安部提出“在执法思想观念上来一次革命”。省公安厅也提出“推进执法思想观念新的革命”。这次革命的基本要求是:思想上拨乱反正;观念上正本清源;行为上脱胎换骨;措施上推陈出新。这些措辞十分强硬,不留余地。尤其是“革命”一词,是近一个时期以来在公安机关文件中首见。这次“革命”是公安机关自己革自己的命,进行一次自我解剖、自我调整和自我提升,目的是击碎一个脱离群众旧的形象,开辟一个执法为民的新天地。从这里我们看到公安部下了莫大决心,也给了我们基层公安机关以莫大的力量。乱世用重典,重病用猛药,要使公安机关的宗旨和性质不发生改变,开展一次出重拳、动刀子的自我革命显得十分必要。
3、强有力的措施坚定了我们必胜的信心。
公安机关存在的问题是多年来形成的,可谓积重难返,加之受社会阴暗面的影响,我们的执法环境不好,以致近年来多次整顿收效不大。鉴于此,本人对这次执法为民教育整治能否奏效有过疑虑和担心。但在认真学习了***部长给中央领导的报告及中央领导批示后,感到这次整顿有了坚强的后盾,公安机关有了“尚方宝剑”。尤其是学习公安部、省厅两个学习会基本精神后,感到公安部制定的五条措施及***部长强调的三个问题坚强有力,操作性强。感到省厅打一场“辽沈战役”的总体思想和五项措施,部署慎密,钢性突出。本人心中疑虑顿除,坚定了必胜的信心。坚信照此措施运作,一定能够取得这次教育整顿的全胜。
二、工作措施
1、转变执法观念,解决革命的认识问题。理论是革命的先导。历史上历次革命都有自己的理论。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正是有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才取得了建国、富国的成功。公安机关的这场革命,也要有正确理论来指导,这个理论就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及其他领导的重要批示,以及公安部领导讲话和有关文件。有了革命的理论,还要使革命者掌握理论,解决革命者对革命的认识问题,这是革命取得成功的又一个条件。公安机关的这场革命,需要公安队伍全警动员,组织全体民警认真学习这次革命理论,必须反复学习,认真学习,切实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这个核心问题。使每名民警在理念层面上更新执法观念,坚持执法为民,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和权力观;在意识层面上突出服务,时刻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把服务贯穿于执法全过程,摆正自己的公仆位置,克服以特权思想;在心理层面上体现保护人权、形成自觉维护公民生存、安全与自由的心理定势,杜绝滥施处罚、滥用职权现象。在此基础上,教育民警提高对这次教育整顿重要意义的认识,使他们既端正思想,做好忍受阵痛的心理准备,又卸下包袱,轻装上阵,积极参加到这场革命中来。
2、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革命的对象问题。毛主席曾说过:“谁是我们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公安机关的这场革命虽然不是解决敌我矛盾,但却是解决为民服务这个重大政治问题的尖锐斗争。所以,我们必须首先解决革谁的命的问题。这场革命的矛头所指,应当是影响警民关系的突出问题。只有找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目前公安机关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不履行法定职责,漠视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