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铺镇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新铺镇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根据《湖北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充分保障适龄少年儿童接受公平的义务教育,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要坚持“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优化教育结构,扎实推进我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保障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化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激发内在发展活力,加大布局调整力度,加快教育装备现代化进程,均衡配置公用经费、教育设施、师资力量等办学资源,逐步缩小城镇之间和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体现义务教育公平性,切实保障每一个适龄少年儿童都能接受基本相当的义务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我镇义务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具体措施
(一)、基本情况
我镇现有中心小学一所,村小2所,点小2所,现有学生980人,在一段时间内,镇小,村小,点小依然存在,这种“满天星”式的学校布局,已呈现出诸多弊端。要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针对我镇小学的具体情况从以下二个方面入手。
一),举全力建一所规模较大的寄宿制中心小学。优化教育资源配
置,舞活龙头,成为社会和领导认可的名校。具体规划如下:
1、从硬件上保证:新建校舍2栋,其中学生宿舍一栋,综合办
公楼一栋,学生厨房操作间增加1间,学生餐桌6座、建好田径场
地。以上资金向上级争取。
2、改善教学条件,添置实验器材200件,音体美器材11类
100件。添置图书10类2000件册。购买电脑10台,建音乐室、美
术室、实验室、阅览室等各一间。增加多媒体教室一间、力争建一间
语音室。从硬件上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以上资金尽量自筹。
3、开展校本教研,加强师资培训,培养学科带头人5-10名,鼓励教师业务进修,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100%,本科学历达标15%
以上。
4、提高义务教育及水平,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辍学率控
制在0以内,12周岁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100%以上。
5、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开齐
课程,开足课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重视学困生教育,确保每一名
学生受到义务教育,完善师生评价制度,规范办学行为,严格学校管
理,提高办学水平。
二)学校布局结构重新调整以后,我校教育规模适度,布局合理。
如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城镇教育均衡发展,是
我们着手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们用龙头带活龙身,让下面的村小同步发展,真正实现义务教育均衡,真正缩小城镇差距。具体从以下方面入手:
1.让学校之间均衡发展——加大中心与村小挂钩力度。充分发挥镇中心小学在学校管理及课程改革中的辐射、管理和指导作用,加强校际之间横向联动活动,即联合研究课题、联合开发校本课程、联合组织专题教研活动、联合组织校本培训等,帮助村小寻找课改的支撑平台和发展抓手。
2.让领导之间均衡发展一一校级领导挂职锻炼。好学校必须有好校长,学校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发展。为尽快提高村小的管理水平与领导能力。每学年,中心与各村小互派一名校级领导到对方学校挂职锻炼,列席各种会议,承担一定课务,履行校级领导的工作职责,全面参与学校的领导决策工作,全方位地感受对方领导班子工作态度、工作思路,工作方式以及工作作风。取长补短,从理念上、方法上获得管理精髓。
3.让学科之间均衡发展——薄弱学科优秀教师“巡回走教”。为有效解决校际之间学科教学的不平衡性,一方面联校在一起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另一方面尝试薄弱学科优秀教师巡回走教,从切实的教学实践中找出教学中的症结所在,并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弥补教学漏洞。中心派出老师到村小巡回走教,涉及英语、科学,综合实践、音乐、美术等多个学科。让村小同步发展。
4.让教师群体之间均衡发展——中心骨干教师下镇支教。指导结
对教师的备课、上课、科研等,自己也要上一节示范课,作一次专题讲座,参与一个课题研究,指导一次中心活动,从而展示自己的成功经验,凸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特色,带动挂钩学校骨干苗子共同发展。
5.让学生之间均衡发展一镇村学生手拉手。单纯的学科教育难以完成素质教育的重任,难以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从现状看,中心学校平时比较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锻炼了学生的才能,而村小由于物力和人力的限制及部分教师、家长思想观念的原因,学生活动的形式相对单调一些。联校主要以各村为单位组织开展“学生手拉手”系列活动,尽量缩小镇村差异,让村小学生的潜能也以焕发、个性得以彰显、主体性得以张扬,促进镇村学生共同发展。
四、实施步骤:
我校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工作总体分为四步骤:
(一)宣传发动、准备阶段(2009年3月至2010年4月)调整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规划。
(二)规划立项阶段(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申报规划做好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三)实施规划、项目完成阶段(2011年5月至2013年9月)。
(四)抓差补缺、申请验收阶段(2014年10月至12月)按照规划,抓差补缺,提出请验申请,接受各级评估验收。
五、保障措施
要完成以上计划一是要上级投入经费,二是在农村撤并部分村
小,对老百姓还要加大宣传力度,为了顺利实施方案,我镇从以下入手:
1.加强宣传,统一认识。运用会议、标语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宣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使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启动氛围。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镇镇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工作领导组,请党委书记、镇长负总责,请分管教育的领导具体抓,并将项目任务分解到部门与个人,从组织上保证启动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有效。
3.科学制订规划。我们在教育局的支持帮助下,对教育现状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制约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因,及时解决各种矛盾,确保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得到实现。
4、学校后勤做好资金预算规划,压缩其它各项开支,确保全年公用经费40%资金用于校舍维修、校园美化以及部分教学器材的添置上来。新建校舍申报县级主管部门,申请立项建设。
5、扎实搞好校本教研,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通过教学日志、教学反思、教学叙事、教学随笔、教学案例等方式,进行教学行动研究,提高教师施教能力和水平。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业务进修,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教师业务培训,促进我校教师队伍业务素质全面提高。
6、深化课堂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全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范办学行为。以精细化管理为
手段,以制度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创办特色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7、认真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重视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农村女童、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的入学问题,依法做好防流控辍工作。
新铺镇中心小学
第二篇: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宽川镇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甘肃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甘肃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实施细则的通知》、《礼县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新要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让人人享有均衡教育,人人享有优质教育。
二、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立足有序和实效,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对“推均”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科学部署,合理安排;结合学校实际,采取先硬后软、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办法,分工负责,责任到人,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高效落实。
(二)坚持标准,因地制宜。立足标准和实际,既严格坚持省定标准要求,确保各项指标逐一落实,又尊重学校自身客观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扎实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确保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符合实际,达到标准,取得实效。
(三)强力推进,注重特色。立足力度和特色,把省定各项评估指标中未达标项目的整改工作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对照未达标台账,细化工作内容,强化工作措施,加强督办,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强力推进,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学校特色发展,加强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努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塑造鲜明独特的学校形象。
三、工作目标
按照国家及省定基本办学标准,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一是全面改善办学条件,二是全面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三是全面规范办学行为,四是全面促进教育公平,五是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四、主要任务
(一)改善办学条件,全面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
1、全面改善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按照《礼县“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方案》,立足“保基本、兜网底”,使学校教室、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等教学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学校校舍、厕所、饮水等生活设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基本消除超大班额,逐步消除大班额;教师配置趋于合理,数量、素质和结构基本适应教育教学需要。
2、加快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重要门槛和衡量标准。要将标准化建设作为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师资配备合格、图书装备合格、校舍设施合格、学校管理合格”的要求,坚持“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原则,根据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以现阶段学校发展面临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快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
3、大力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配备,达到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基本标准。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完成与国家、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和教育管理平台联接,形成上下互联、班班畅通、人人享有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和管理环境。进一步扩大远程教育受众面,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努力使信息化管理在政务校务日常工作中得到普及应用,推动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二)统筹教师资源,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风尚,严格执行教师职业行为准则,进一步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考核和奖惩机制。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对在职教师违规举办或参与举办培训班、从事有偿家教等以教谋私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建立师德建设监督机制,通过各种途径,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师德师风状况的监督和评议。在教师职称评审、职务晋升、评优评先中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度。
2、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和培训。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继续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在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的基础上,开展松兹名师评选活动,建立名师工作室,不断打造和壮大名师队伍,并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3、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学校领导干部任职资格标准,建立健全干部培养、任用、考核机制,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精于业务、善于管理、勇于开拓的干部队伍。不断推进学校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度和中层干部到薄弱学校挂职锻炼制度,加强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培养锻炼,实行动态管理,努力形成干部队伍的梯次结构。
(三)关爱特殊群体,全面促进教育公平
1、保障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切实消除制度和政策性障碍,全面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同等享受义务教育,实现“一样就学、一样升学、一样免费”。
2、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巩固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成果,充分发挥少先队、政教处、关工委等部门的作用,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立留守儿童安全保护预警与应急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3、保障残疾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完善学校接收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办法和保障体系,确保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不低于90%。
4、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机制。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机制,帮助学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贫困、学习困难而失学。
(四)强化学校管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要开齐开足开好省颁课程计划的全部课程,不得挤占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心理健康及地方和校本课程的课时。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注重地方校本课程的研发,积极开展文明学校创建活动。全面开展校园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和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加强学生体质监测,并将其纳入到对学校教育质量的监测和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确保学生的体质健康及格率达到95%以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营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认真贯彻《甘肃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着力解决学校当前在办学行为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学校治理的法治化和规范化水平。严格实行“划片招生,免试入学”,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超大班额、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坚决杜绝利用节假日、双休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集体违规补课,坚决杜绝向学生和家长推销教辅资料和乱收费。
3、完善科学评价机制。积极参加安庆市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和问责制度。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年级和学段教育目标为基本标准、以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为主要实施途径,建立健全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和目标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教学教研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强化学校安全管理。进一步落实校园安全管理责任,细化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内容,建立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全面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所有安全工作内容和环节的目标管理责任体系。把安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认真开展“安全教育月”、“安全教育周”活动,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及卫生安全、防溺水、心理健康、法制教育等主题教育,不断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着力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五、组织领导
成立宽川镇中心小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吕四海
常务副组长:陈胜利
副 组 长:胡燕 马腾 张振 杨金瑞
成 员 :杨彦军 郝开动 辛娜 乔娟 刘彤 冯小英
王晓琪 廖斌昌
六、工作步骤
根据《礼县进一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工作步骤和要求,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动员阶段
1、制定实施方案。研究制定《宽川镇中心小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及各工作小组,明确工作思路,分解部门职责,落实工作任务。
2、召开动员会议。召开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代表会,广泛宣传,深刻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工作紧迫感。
3、营造舆论氛围。通过学校网站、条幅、标语、宣传牌等,全方位、多角度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积极营造浓厚的推进、迎评氛围。
(二)整体推进阶段
1、全面自查各工作小组对照省评估标准,对照履行职责和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自查,找出差距,进行整改,同时向学校领导小组提交自查报告。
2、整改补短各小组对照省评估标准,结合任务分解,对自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补短。
3、学校自评学校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对各小组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形成自评报告。
4、整改提高针对自评中提出的整改意见,各工作小组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开展全面整改,做好评估认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各项指标达到评估验收标准。
(三)汇报迎检阶段
1.接受县级初评,按县级初评意见进行整改。
2.接受省级督导评估,按省评估意见进一步整改。3.接受国家督导评估认定。
七、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接省级督导评估和国家认定,是教育发展的整体大势,也是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校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全体教师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
(二)明确职责,分工协作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接省级督导评估验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义务教育发展的方方面面。办公室和各工作小组要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工作责任追究制度。要按照统一分工并结合自身职能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三)明确重点,保障经费
将规范学校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将教育技术装备的“建、配、管、用”作为重要内容,将学校基础建设项目的规划、申报、审批、建设、审计作为重要环节,将师资均衡配置,建立健全干部、教师交流长效机制作为重要责任,切实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建设资金要做到合理使用,专款专用,确保学校基本设施达到省定标准。
(四)强化责任,加强监督
一要实行问题整改消号制,对整改达标的项目实行逐一消号;二要实行工作任务验收制,依照任务分解逐项验收;三要实行工作进展报告制,办公室及各工作小组要定期向领导小组书面报告当前工作进展情况。
礼县宽川镇中心小学 2018年9月1日
第三篇:鲁口镇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鲁口镇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鲁口镇中心小学
2016.5
鲁口镇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充分保障适龄少年儿童接受公平的义务教育,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要坚持“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优化教育结构,扎实推进我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保障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成立组织
组长 :何群 副组长:蒋锋
成员:朱丽、冯闪、陈丹、谷丽丽、魏虎、康立珍、张瑞、王秀秀、鲁玉娟、魏云、鲁丽、朱倩倩 均衡验收资料员:魏虎 图书管理员:王秀秀 仪器室管理员:刘飞 电脑室管理员:魏虎 班班通管理员:魏虎 学籍管理员:张瑞 安全分管校长:蒋锋
后勤主任:杨孝明 教导主任:朱丽
教导处副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卫生工作:冯闪 留守儿童管理员:魏云 心理咨询管理员:冯闪 校园文化建设:蒋锋 杨孝明
三、工作目标
通过深化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办学品位,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激发内在发展活力,加快教育装备现代化进程,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均衡配置公用经费、教育设施、师资力量等办学资源,逐步缩小城镇之间和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体现义务教育公平性,切实保障每一个适龄少年儿童都能接受基本相当的义务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具体措施
(一)、基本情况
颍上县鲁口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52年,现从以下方面简介学校基本情况:
1、占地规模
学校目前占地面积为8912亩,校舍建筑面积2816平方米,11个班班通教室,全校现有图书室、电脑室、实验室、会议室、食堂等功能室。
2、师资队伍
我校现有经过岗位培训的校长2名,教师近24名,平均年龄40岁左右,学历合格率100%,小教高级教师17人,党员7人,拥有一批政治合格,业务精揕,作风踏实的青年教师队伍和一支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成员。
三、学生来源
学校辐射鲁口镇社区、李窝村、王楼村三个大村,5个自然村,辐射人口一万多人,我校现开设一至五年级,11个班级,在校生700余人。
四、特色发展
学校经历几十年的历史积淀,历经数任校长和教职工的不懈努力,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办学精神:在传统中继承和突破,坚持“以德育人、以情育人、以美育人、以乐育人”的教育理念,立足教研、提升质量、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打造特色教育,努力构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乐园,全心全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要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针对我校的具体情况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举全力优化我校教育资源配置,舞活全镇小学教育的龙头,成为社会和领导认可的名校。具体规划如下:
1、从硬件上保证: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运动场面积、功能室等不达标,跑道没有,争取达标。以上资金向上级争取。
2、改善教学条件,购买电脑10台,争取综合楼项目,建阶梯教室、音乐室、美术室、阅览室、留守儿童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卫生室、广播室、体育器材存放室等各一间。从硬件上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以上资金尽量自筹。
3、开展校本教研,加强师资培训,培养骨干教师,鼓励教师业务进修,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100%。
4、提高义务教育及水平,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辍学率控制在0以内,12周岁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100%以上。三残儿童入学率达标。
5、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重视学困生教育,确保每一名学生受到义务教育,完善师生评价制度,规范办学行为,严格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水平。
二、教育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如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城镇教育均衡发展,是我们着手解决的关键问题。真正实现义务教育均衡,真正缩小城镇差距。具体从以下方面入手:
1.我校与兄弟学校之间均衡发展——加大我校与村小协调发展。充分发挥镇中心小学在学校管理及课程改革中的辐射、管理和指导作用,加强校际之间横向联动活动,即联合研究课题、联合开发校本课程、联合组织专题教研活动、联合组织校本培训等,帮助村小寻找课改的支撑平台和发展抓手。
2.让领导之间均衡发展一一校级领导培养锻炼。好学校必须有好
校长、好班子成员,学校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发展和班子成员的凝心聚力。为尽快提高班子成员的管理水平与领导能力。每位成员承担一定任务,履行校级领导的工作职责,全面参与学校的领导决策工作,取长补短,从理念上、方法上获得管理精髓。
3.让学科之间均衡发展——薄弱学科优秀教师专职任教。为有效解决我校学科教学的不平衡性,尝试薄弱学科优秀教师专职任教,从切实的教学实践中找出教学中的症结所在,并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弥补教学漏洞。涉及英语、音乐、美术等多个学科,各学科同步发展。
4.让教师群体之间均衡发展——骨干教师帮扶后进教师。指导结对教师的备课、上课、科研等,力争每人上一节示范课,作一次专题讲座,参与一个课题研究,指导一次中心活动,从而展示自己的成功经验,凸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特色,带动学校骨干苗子共同发展。
5.让学生之间均衡发展一学生手拉手。单纯的学科教育难以完成素质教育的重任,难以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从现状看,我校平时比较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锻炼了学生的才能,但总体上讲我校物力和人力的限制及部分教师、家长思想观念的原因,学生活动的形式相对单调一些。力争组织开展“学生手拉手”系列活动,尽量缩小全县差异,让我校学生的潜能也得以焕发、个性得以彰显、主体性得以张扬,促进农村学生发展。
四、实施步骤:
我校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工作总体分为四步骤:
(一)宣传发动、准备阶段(2016年5月至2016年8月)调整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规划。
(二)规划立项阶段(2016年9月至2016年10月)申报规划做好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三)实施规划、项目完成阶段(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
(四)抓差补缺、申请验收阶段(2017年3月至12月)按照规划,抓差补缺,提出请验申请,接受各级评估验收。
五、保障措施
要完成以上计划一是要上级投入经费,二是加大宣传力度,为了顺利实施方案,我校从以下入手:
1.加强宣传,统一认识。运用会议、标语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宣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使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启动氛围。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我校均衡验收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抓,具体抓,并将项目任务分解到部门与个人,从组织上保证启动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有效。
3.科学制订规划。我们在教育局、党委政府和中心校的支持帮助下,对教育现状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制约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因,及时解决各种矛盾,确保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得到实现。
4、学校后勤做好资金预算规划,压缩其它各项开支,确保全年公用经费40%资金用于校舍维修、校园美化以及部分教学器材的添置
上来。新建项目申报县级主管部门,申请立项建设。
5、扎实搞好校本教研,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通过教学日志、教学反思、教学叙事、教学随笔、教学案例等方式,进行教学行动研究,提高教师施教能力和水平。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业务进修,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教师业务培训,促进我校教师队伍业务素质全面提高。
6、深化课堂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全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范办学行为。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制度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创办特色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7、认真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重视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农村女童、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的入学问题,依法做好防流控辍工作。
鲁口镇中心小学
2016.5.20
第四篇:**镇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
湘小字〔2018〕
号
签发人:张爱国
湘河镇中心小学
关于呈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的报告
商南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湘河镇中心小学根据商科教体发〔2018〕92号文件精神和要求,对我镇的义务教育均衡工作进行了自查和总结,现将《湘河镇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的汇报》呈送给您们,请审阅。
附:《商南县湘河镇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的汇报》
商南县湘河镇中心小学
2018年5月23日
湘河镇中心小学
2018年8月23日印
共印3份
商南县湘河镇中心小学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的汇报
基本情况:
湘河镇中心小学地处商南县湘河镇红鱼村,临商郧路和丹江而立,与湘河镇初级中学和镇中心幼儿园毗邻。学校始建于1958年,校园占地面积8912平方米,建筑面积3218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1
人,全镇教职工39人,学历达标率100%,9个教学班,共计学生335人,所辖学校教学班14个,全镇学生总计577人,实现了零辍学率。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指标达标情况
省定义务教育学校省级评估标准指标有9项,我校实际达标情况如下:
1.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省定指标为:小学普通教室使用面积每个61㎡或生均1.35㎡;科学实验室使用面积86㎡或生均1.91㎡;图书室6个班80㎡,12个班120㎡,18个班170㎡,24个班220㎡或6个班及以下的学校生均0.29㎡,7个班及以上的学校生均0.22㎡;微机室使用面积每个86㎡或生均1.91㎡;语音室使用面积86㎡或生均1.91㎡。本校达标情况:(1)、我校共有9个教学班,每班学生不超过35人,每间教室48㎡,生均1.36㎡;(2)、科学试验和仪器室面积合计96㎡,生均2.58㎡;(3)、图书和阅览室合计96㎡,生均0.29㎡;(4)、微机和语音录播教室分别为96㎡,生均2.58㎡。结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均已达标。
2.体育运动场地。省定指标为:消除土操场;初中设200米环形跑道和100米直跑道或11个班及以下的学校生均面积5.9㎡以上,12-18个班的学校生均面积4.2㎡以上,19个班及以上的学校生均面积3.5㎡以上。小学设150米环形跑道和60米直跑道(山区农村小学体育运动场地面积至少达到标准篮球场面积420㎡)。本校达标情况:我校是一所山区农村小学,现已全部消除土操场;操场面积1800㎡,拥有环形跑道150m,直跑道60m,有标准篮球场。结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均已达标。
3.教学设备配备。省定指标为:各类教学设备配备达到《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标准(试行)》的规定。我县义务教育学校的常规通用教学设备、学科专用教学设备、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等配备全部达到指标要求。本校达标情况:结合《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标准(试行)》的规定,我校的常规通用教学设备、学科专用教学设备、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等配备全部达到指标要求。
4.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省定指标为: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15台。本校达标情况:我校拥有电脑65台,完全达到了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15台的标准。
5.生均图书数。省定指标为:生均图书小学30册、初中40册(不含电子图书)。我县初中、小学学校基本达到指标要求。本校达标情况:我校拥有图书13150册,生均39册。
6.师生比。省定指标为:教职工与在校学生编制比例,小学城市1:21、农村1:23;初中城市1:15、农村1:18。本校达标情况:我校达到1:16已达标。
7.专任教师学历。省定指标为:小学大专及以上学历85%;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75%。本校达标情况:我校专任教师均是大专及以上学历,比例为100%。
8.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省定指标为:小学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达到35%;初中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达到35%。我县初中、小学学校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基本达到指标要求。本校达标情况:我校及辖区学校共有教职工35名,专业技术人员34人,工勤人员1人,特岗教师10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6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占教师比例38%。县级骨干教师3人,占比8%
9.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比例。省定指标为:县域内小学专任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达到2%(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以全县小学专任教师人数为基数计算),或者以学校为单位县级以上骨干教师人数为基数计教师占5%。初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达到10%(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以全县初中计算)或者以学校为单位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占5%。本校达标情况:我校高级职称3人,8%已达标。
(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
1、入学机会。
1、学校按照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不举行任何选拔优生考试。确保每一位适龄儿童全部入学。
2、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关爱,由少队部牵头建立留守儿童台账。学校采取结对帮扶的形式,给予留守儿童以亲情帮扶。每位教师承包一名学生,做学生的代理家长。每逢节假日请留守儿童到家里就餐,为留守儿童赠送御寒的棉衣、手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开设绿色网吧、连心桥、亲情家园,让留守儿童通过视频和亲人对话。
3、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学校现有残疾儿童4人,其中眼疾2人,智力障碍1人,肢体残疾1人。学校进行心理疏导教育,帮助他们自理、自立、自信、自强,战胜心理障碍。
2、保障机制。
(1)、近三年来,教师工资均能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按时足额发放,一般在当月13日之前发放到教师工资专用账户上,无教师工资拖欠现象。
(2)、生均公用经费按时足额发放到位,无拖欠现象。学校经费使用(经费用于公务、业务、购置、维修、其他、对个人和家庭补助、专项项目、学生救助等方面的支出)合理;
(3)、“一补”资金(生均每学期500元)所有款项及时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无挪作他用现象。
(4)、教师绩效工资考核
学校制定较为完善的教师绩效工资考评方案,每学期每位教师每学期从工资中扣除1000元,根据教师工作的量和成绩,进行核算,给教师的绩效工资量化为分。绩效工资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真正体现了优质优酬,能者多得的用人原则。
3、教师队伍。
(1)、学校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标准(1:23)配齐配足教师,特别是注重体音美学科专任教师的配备。学校(含下辖学校)共有教职工35人,专任教师34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8人,专科学历4人、本科学历31人。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100%,中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比例为38%。
(2)、近三年来,学校根据上级行政部门的分配,自2015年以来新招录特岗教师10人,新补充教师全部为本科学历,为学校增添了新鲜的血液,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3)、积极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每位教师建立专业发展档案,明确专业发展规划。三年来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商南科教体局组织的暑期教师专业培训、新教师岗前培训、送教下乡、跟岗学习、交流学习等多种教师培训活动,进一步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开阔知识视野。组织教师参加陕西省组织的国培计划,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学校开展校本培训,业务研修,开展教师结对帮扶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让每一个教师熟练制作课件,运用课件上课。开展电子白板运用培训工作,熟练运用电子白板,提高教学效果。学校采取积极措施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教育,对进修教师从福利待遇、假期、补助等方面,给予倾斜和照顾。
4、质量与管理。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特色明显。开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足课时。
(2)、控辍保学工作
学校实施严格的控辍保学措施,防止学生辍学。学校成立了主管校长、班主任、科任教师三级控辍保学体系,每学年初学校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实行任课教师承包学生制度,每辍学一名学生,从教师的绩效工资中扣除300元,和教师的切身利益挂钩。开展教师和学生谈心活动。每周班会课后15分钟时间为教师和承包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开展任课教师晚上查寝活动,任课教师每天晚上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聊天、谈心,发现有辍学思想的学生及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3)、学生体质健康工作
学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展阳光体育及大课间活动,每天上午大课间活动时间为30分钟。大课间活动时间除组织学生做好第九套广播体操外,还开展特色的校园团体操等,加大学生训练力度。组织开展学校田径运动会,每年举行1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增强学生体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制度,不分重点班,不以任何形式下达升学指标,不单纯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排名和奖惩加强班级间教育均衡发展,选择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当年轻教师充实到班主任队伍。强化班主任培训,定期举行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丰富班级管理艺术,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5)、规范化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保证学生充分的睡眠时间。减少学生的作业量,语数英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不要求学生购买任何的教辅资料。减少考试次数,每学期只举行期中、期末两次大型考试,不举行任何考试,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收费政策,坚决杜绝一切形式的乱收费现象。从2015年秋季开始,学校未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没有统一组织学生购买任何教辅资料。
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主要措施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实施的进程中,坚持“德育治校,质量立校”的强校战略,遵循“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的教育原则,着力建设“廉洁、民主、求是、高效”的管理体系;大力培养“敬业、爱生、勤奋、奉献”的师表风范;全力铸造“勤奋、探索、守纪、诚信”的学生行为;极力营造“健康文明,生动活泼,勤奋乐学,勇敢守纪”的校园生活氛围。健全了“制度管理,档案牵引,分工协作”的管理机制,实现了“制度保障,科学管理,规范运行”的学校工作运行模式。学校办学效益日益提升,学校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
1、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安贫乐教,甘于奉献教师队伍,一直保持着良好工作作风,且工作成效显著。
2、学校按规定配齐必需的行政、教辅和工勤人员。有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并结合学校以及教师实际情况,每个教师制订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并在实践中予以指导规范自身行为,落实自身发展规划目标同时学校制订了校本教研计划,建立健全了校本教研制度,坚持每学期至少二次全校性专题性校本培训和教研组不定期业务培训,效果明显。
3、我校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经常性地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坚持抓好每周例会制度的落实,校长和教师都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几年来无体罚学生和违法犯罪问题。
4、“比教学、访万家”工作实现全覆盖,工作形成常态化。学校校长带头参与“比教学、访万家”工作,所以领导和教师都参与教学比武活动,每名教师都能做到比教学经常化,听课、评课常态化。全体教师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每位教师每学期能做到对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家庭至少走访一次。教师每人一个档案盒,专项档案资料齐全。
5、我校制定了《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教师绩效考核程序规范,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
6、学校把教师信息技术学习和提高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学校、教师均制定出培训和学习计划,学校指定领导负责教师信息技术学习和提高工作的管理、计划的落实和考核。课堂教学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进一步制度化,学校参考各学科、各任课教师开发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课节数做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并纳入学期和考核中。学校要加强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管理,及时为教师提供远程教育资源的信息,帮助教师开发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学科教学,引导教师逐步开发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7、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引导教师正确理解和挖掘教材,逐步培养教师挖掘教材的能力。制定教师间结对帮扶的制度,加大帮扶力度,让有经验、能力强的学科骨干教师帮助年轻教师和年老师理解和挖掘教材,确保这些教师每节课教学都能准确到位,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广泛的开展“课堂教学情境模拟”,组织教师互相交流、切磋,深刻的理解教材,保证有质量的进行教学。坚持开展“课堂教学质量督查”和“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达标”活动。通过学校领导的推门听课,督查指导,以及教师的汇课报,来帮助引导教师以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用新的课程理念导引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8、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收集整理有关这两科的理论知识及这两科的一些课例,组织教师学习、研究、探讨,以理论认识武装思想,从而达到指导行动的,规范开课的目的。学校课程领导小组有计划的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校本课程的观摩研讨活动,引导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成长。
三、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及努力方向
(一)问题和薄弱环节
1、学校整体规划和布局比较合理,但在校园美化方面有待提高,2、学校年轻特岗教师多,教师的学科专业化和教育教学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根据学校规模和课程标准,体育、音乐、美术器材设备还不足。
4、因学校在建设餐厅及淋浴设施,暂时学校的不能按时提供师生淋浴的场所。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改进措施
1、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
2、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优化师资队伍和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积极创建和谐校园、书香校园,使学生享受高质优效教育‘
4、加强教师的合理流动,让所有的教师有紧迫感和危机感。
5、积极争取上加大对项目投入,真正做到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的均衡。
6、真正把教学放在第一位,进一步扎实开展各种活动。
商南县湘河镇中心小学
2018年5月23日
第五篇:永安镇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永安镇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实 施 方 案
为保障适龄少年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扎实推进我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全镇义务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根据《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教基[2005]9号)、《贵州省深入推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以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为着眼点,以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改善全镇小学校办学条件为主线,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逐步实现镇内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实现“好上学、上好学”的目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原则。永安镇人民政府主导全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义务教育与经济社会、人口变动的协调发展,统筹区域、校际之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结合工业化、城镇化的新趋势,制定中小学布局与建设一体化规划,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永安镇人民政府、街道居委会要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切实履行职责,发挥重要作用。
(二)部门配合原则。结合长期与近期的需要与可能,做好人口增减趋势预测,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合理确定建设项目、合理安排建设资金、保障建设规划实施。镇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全力支持,密切配合,并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制定倾斜政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解决校际之间教育不均衡现象。
(三)协调发展原则。在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既要突出重点,紧紧抓住全镇学校的条件改善、师资建设、生源均衡等要素,着重在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不断开发、培育新的优质教育资源,又要因地制宜,区分轻重缓急,结合经济发展条件和教育基础,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推进。
(四)内涵发展原则。不仅要关注学校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相对均衡的问题,更要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积极鼓励学校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每一所学校办出特色,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五)注重效益原则。因地制宜,不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适当扩大寄宿制学校的办学规模,坚持新建与改造相结合,节约建设,集约用地,防止新增债务。
三、发展目标
用3年(2014-2016)时间,使全镇中小学在总体上基本实现: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师资配置均衡化、教育管理精细化、教育评价科学化、教育质量优质化,义务教育总体水平进入全县先进行列。
(一)学校布局合理化。在遵循教育自身规律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确定永久性保留学校,适当扩大永久性保留学校办学规模,使学校数量、规模满足生源变化的需求。
(二)办学条件标准化。按照国家规定的学校建设标准,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使镇内各小学、幼儿园校舍、常规教学设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后勤保障设施等全部达到规定的标准。
(三)师资配置均衡化。教师编制符合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各小学教师定期交流形成制度。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制度健全并得到有效落实。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四)教育管理精细化。积极构建有显著特色,符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际需要的教育管理制度体系。用精细、科学、规范、人文化的管理制度,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五)教育评价科学化。学校、学生、教师、教学四位一体的评价制度基本建立,评价结果得到有效应用。
(六)教育质量优质化。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学生课业负担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全镇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
1、统筹规划中小学校的布局和调整。按照“小学集团发展、初中扩大规模”的原则,制定学校布局调整、资源整合的规划和实施计划,确定永久性保留学校。目前,我镇已完成了布局调整,全镇小学段确定保留学校9所,其中中心小学1年、村级完小8所、中心幼儿园1所。布局规划合理。
2、大力推进全镇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镇永久性保留学校要严格遵循“统一布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装备水平”的原则进行建设。镇教育、发改、规划、建设等部门要建立建设项目库,编制设备添置预算,明确标准化学校建设进度。要优先解决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不配套、小学办学条件简陋等突出问题。有关职能部门必须严格监督和管理学校建设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确保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学校建设资金的投入要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重点投向永久性保留学校。非永久性保留学校除一般性维修、维护外,不得再投入建设资金。通过3年的建设,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全镇寄宿制学校后勤设施达到“十有八配套”。(“十有”即:有符合学生集体用餐管理规定要求的学生食堂,有与就餐学生规模相配套的餐厅,有与寄宿学生规模相适应的学生宿舍和床铺,有符合饮用标准的水源和供水设施,有水冲式卫生厕所及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有洗漱间和洗澡堂,有晒衣晒被场地及停车棚,有围墙、值班室和消防防盗设施,有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提供方便的消费服务网点,有改善寄宿制学生生活的蔬菜副食生产供应基地。“八配套”即:食堂与餐厅配套;餐厅与餐桌凳及消毒设备配套;宿舍与床铺、管理间及洗漱间配套;锅炉房与洗澡堂热水供应配套;厕所与污水净化处理配套;洗衣间与晾晒场地配套;学生劳动实践与蔬菜副食生产供应基地建设配套;校园道路硬化与绿化美化配套)。
经济适用房、周转房建设基本能满足教师住房需要。
(1)、2014年,启动天桥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规划修建二层面积为695平米的教学及辅助用房;新建一层面积为158平米的学生食堂;新建学生厕所60平米;新建开水房8平米,浴室16平米;新建40平米教师周转房;新建面积为93平米的行政办公用房;新建面积为800平米的标准化运动场;预计新增围墙1000米,扶坎600立方。以上各类建设,预计用地2亩。
(2)、2014年,启动阳光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规划修建二层面积为655平米的教学及辅助用房;新建一层面积为158平米的学生食堂;新建学生厕所60平米;新建开水房8平米,浴室16平米;新建40平米教师周转房;新建面积为113平米的行政办公用房;新建面积为1200平米的标准化运动场;预计新增围墙1000米,扶坎600立方。以上各类建设,预计用地2.2亩。(3)、2014年,启动润南完小标准化建设工程。规划修建三层面积为1473平米的教学及辅助用房;新建一层面积为158平米的学生食堂;新建学生厕所60平米;新建开水房8平米,浴室16平米;新建40平米教师周转房。
(4)、2015年,启动坪阳完小标准化建设工程。规划修建二层面积为634平米的教学及辅助用房,其中教室162平米;新建一层面积为158平米的学生食堂;新建学生厕所60平米;新建开水房8平米,浴室16平米;新建40平米教师周转房;新建面积为73平米的行政办公用房;新建面积为800平米的标准化运动场;预计新增围墙1000米,扶坎600立方。以上各类建设,预计用地3.1亩。
(5)、2015年,启动永和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规划修建三层面积为1057平米的教学及辅助用房;新建一层面积为158平米的学生食堂;新建学生厕所60平米;新建开水房8平米,浴室16平米;新建40平米教师周转房;新建面积为73平米的行政办公用房;新建面积为800平米的标准化运动场;预计新增围墙1000米,扶坎600立方。以上各类建设,预计用地5.6亩。
(6)、2015年,启动小岗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规划修建三层面积为1441平米的教学及辅助用房;新建一层面积为158平米的学生食堂;新建学生厕所60平米;新建开水房8平米,浴室16平米;新建40平米教师周转房;新建面积为53平米的行政办公用房;新建面积为800平米的标准化运动场;预计新增围墙1000米,扶坎600立方。以上各类建设,预计用地6.5亩。
3、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加快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力争在2014年全镇各小学基本实现“校校通”。加快校园网和教育城域网建设,加大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开发和整合力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重点学校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室等功能教室建设,提高应用水平。全镇义务教育永久性保留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拟投入经费108万元,分三年实施:
2014年,永安镇中心小学、永安镇天楠完小、永安镇润南完小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基本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计划投入46万元。
2015年,永安镇永和小学、永安镇天桥小学、永安镇阳光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基本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计划投入40万元。
2016年,永安镇永和小学、永安镇小岗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基本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计划投入26万元。
4、建立“校际联动、联片教研”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充分发挥优质资源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采取与薄弱学校整合、重组等方式,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实现全镇教育资源共享。探索建立学区负责制,实行“一个法人代表,多个办学实体,教师交流、校长互换、资源共享、管理一体”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大与毗邻几个乡镇的校际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二)实施“中小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1、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执行规定的干部选拔程序,把真正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人调整到相应岗位,增强学校领导干部的战斗力。制定《中小学校校长队伍建设及轮岗交流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学校校长及其班子成员培养选拔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交流机制。中小学校长每届任期3年,在同一所学校连任一般不超过2届。达到2届的校长在全镇内交流。特别优秀的校长任职时间可适当延长。优质学校的副职领导可提拔到相对薄弱学校任正职。有计划从优质学校选派管理干部充实薄弱学校领导班子。定期选派薄弱学校领导到优质学校挂职锻炼。用三年时间培养3-6名在县级以上有较高知名度的校长,校长全部持证上岗,学历均达到大专及以上。
2、进一步健全教师补充、交流和培训机制。通过完善“五大机制”(教师补充机制、岗位绩效考核机制、岗位聘用机制、名师辐射机制、轮岗流动机制)和推进“四大工程”(师德建设工程、骨干教师后备梯队工程、信息化强师工程、班主任队伍建设工程),构建优秀教师迅速成长的良好机制。每年引进一定量的资教生任教。及时补充中小学空出的教师编制,优先从招聘教师和免费教育师范生中招聘录用。建立教师定期到偏远学校支教制度。利用职称申报、优质课评选、骨干教师评选、教师评优表模等分配比例向偏远学校倾斜的办法,引导超编学校的教师积极主动地向紧缺学校流动。实行以学区为单位的教师大轮岗制度。在同学区范围内,合理利用聘用制度,促进教师在区内合理流动,使学校之间教师资源相对均衡。制定中小学教师中长期培训规划,抓好岗位培训、新任教师培训和班主任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组织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参加高层次研修。今年,全镇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合格率均达到100%,取得高一层次学历比例分别达到65%、45%以上;新补充的小学教师达到大学专科和本科及以上学历。
3、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制定并落实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规划,综合考虑寄宿制学校配备保育员与生活教师的需要,合理核定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适度放宽寄宿制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根据中小学生源变化情况和实际需要,为寄宿制学校配置专门的保育员和生活教师。县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履行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和考核等管理职能,促进全镇中小学之间的教师资源配置大体均衡。统筹部分专任教师编制和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根据需要直接调配到薄弱学校。
4、切实保障和改善中小学教师的待遇。把中小学的教师工资和国家规定的津补贴、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待遇,足额纳入区财政预算。加快农村教师经济适用房、周转房建设,改善教师的住房条件。每年表彰一批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积极组织动员广大校长、教师参与省、市、区“名校长”、“名教师”评选活动,兑现政府津贴,激励广大校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实施“中小学教学质量提高工程”
1、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和管理,提高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健全德育工作队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育人氛围。加强网络德育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作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德育工作格局。
2、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落实“三大课程”体系(国家学科课程、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渗透启发式教育思想,建立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和谐关系。坚持因材施教,尊重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深入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走进艺术”教育计划,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努力提高学生体育艺术素质。深入开展“五园” 创建活动(书香校园、艺术校园、科技校园、平安校园、快乐校园),构建素质教育的百花园,重点在创建的内涵上下功夫,做到“五园”创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与课堂教学改革结合,与学校科学管理结合。
3、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中小学生就近入学、免试入学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和分布状况,合理确定每所学校的就近接收学生范围,并向社会公布。学校应当按照区社会事务办公室的规定接收学生,不得采取或变相采取考试、测试、面试等形式选拔学生,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入学的依据。
4、深化评价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学校、学生、教师、教学四位一体的评价制度。建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效益。进一步探索并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综合评价体系,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和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素质教育导向机制,不断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5、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学校应当按照随机原则合理编班,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切实减轻课业负担,学校和教师不得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或者减少非考试科目的课时,不得利用假期、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强制补课,不得动员、组织本校学生参加社会力量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违反规定的,根据情节分别给予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行政处分的处理。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学籍电子化管理,强化“控流防辍”监控措施,保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100%;初中入学率达到100%以上,巩固率达99%以上。
(四)实施“义务教育关爱工程”
1、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认真落实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实现贫困生资助全覆盖。把贫困学生生活补助发放对象扩大到全镇中小学所有特困家庭学生、残疾学生、孤儿,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和范围。整合社会捐助资金,完善慈善救助、扶贫助学、捐资助学等管理办法,帮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义务教育。
2、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认真贯彻执行《贵州省流动人口适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暂行办法》,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教育行政部门应将流动人口适龄子女就学纳入工作规划,指定学校接收流动人口适龄子女入学就读。
3、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建立由永安镇党委、永安镇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和农村基层组织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完善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健全学校教职员工对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机制。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保育教师的配备和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整合校外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办好留守儿童托管、服务等机构,让留守学生在校外继续得到社会的关爱。
4、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完善普通教育学校接收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办法,保障特殊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建立残疾儿童检查、确认、登记和组织入学制度,提高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和水平。
五、工作措施
(一)积极构建高效运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镇上下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实现“两基”目标后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永安镇党委、永安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学校要成立以中心小学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党政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制度,努力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对全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统筹指导、整体规划、部署推动。
(二)积极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均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提高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切实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加大教育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的力度,将薄弱学校的投入纳入县财政预算,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需资金。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加强对各项教育经费的统筹,集中使用有关教育项目的经费,实现全镇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最大综合效益。完善“校财局管”的办法,完善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的编制工作,做到预算编制到学校、到项目。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拨付、支出情况、使用效益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和审计,建立义务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的定期公告制度。
(三)积极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价机制。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库,健全和完善经常性、过程性、客观性的义务教育监测评价机制,适时掌握义务教育发展动态,分析现状和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学生家长与社会各界对学校的监督评价机制,积极开展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评价学校活动。制定《永安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指标与评估方法》和《永安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常规管理检查评估与奖励办法》,每半年对全镇学校进行一次全面督导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实施奖惩,促进学校内涵提升和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四)积极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要深入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可能存在矛盾和纠纷,及早制定处理预案,妥善化解。教师绩效工资发放、教师交流、布局调整、处理学校闲置资产等工作中,都有可能出现矛盾和问题,必须事先加以调查研究,制定周密详细的处理预案,严防造成社会不稳定。特别是在布局调整工作中,要倾听群众呼声,对群众怨言多、反响强烈的学校可缓撤并,暂时保留为教学点。对撤并后学校闲置资产的处理,严格按照《习水县中小学校闲置资产管理办法》执行。
(五)积极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口援助工作机制。与相关单位搞好沟通联系,争取直单位对口援助义务教育工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制度。加大宣传力度,让镇各部门和其它单位重视教育、关心教育、支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六)积极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办督查工作机制。根据《贵州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黔教督[2013]77号,《贵州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规程》(试行)黔教督[2013]78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建立起完善的督查制度,定期对各小学开展工作的情况进行督查。
习水县永安镇中心小学 2014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