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情况(范文模版)
九年制义务教育落实情况
我利用假期对当地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情况进行调查,从有关单位及其网站、学校、家长和学生了解了许多最新消息,掌握了大量资料。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起源于德国。宗教领袖马丁·路德是最早提出义务教育概念的人。改革胜利后,为使人们都有学习《圣经》的能力,路德颁布了义务教育法。1619年,德国魏玛公国公布的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的子女人学,这是最早的义务教育。在1763年到1819年,德国基本完善了义务教育法规。工业革命后,义务教育发挥着使人们掌握工业知识的任务,义务教育的时间也由最早的3个月至6个月,发展到6年,直至现在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9年。
在中国教育史上,1904年,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该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该法于同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一项教育法,标志着中国已确立了义务教育制度。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这为义务教育立法打下一个非常好的基础。2006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的《义务教育法》。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最终明确:“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完成了“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义务教育政府办”的真正转变。
近几年,中央拿出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实现了一系列发展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
2005年,我国首先在592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实施了“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
2006年6月29日,十界八大常委会再次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使命,并正式通过了“两免一补”政策。率先对西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分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中央财政同时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
2007年在春季开学时,国家再次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中央财政同时对中部地区和东部部分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2008年,各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全部达到该省(区、市)2005年秋季学期开学前颁布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扩大免费教科书覆盖范围。
2009年,中央出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各省(区、市)制定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低于基准定额的差额部分,当年安排50%,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照免学杂费的分担比例共同承担。
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全部落实到位。农垦、林场等所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与所在地区农村同步实施,所需经费按照现行体制予以保障。城市义务教育也应逐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具体实施方式由地方确定,所需经费由地方承担。其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与当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同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与所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同等政策。
2011年3月9日,教育部和15个省(区、市)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11日,又与广东省签署了备忘录。通过签署备忘录的形式,省部共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的重大举措,是中国义务教育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2020年战略目标的重要机制。在备忘录中,各省结合本地实际,绘制了基本实现均衡发展的蓝图,承诺在教育部的支持下,按年度逐步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为提高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水平,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该计划包括: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展试点,中央财政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试点地区农
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试点范围包括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生。初步测算,国家试点每年需资金160多亿元,由中央财政负担。鼓励各地以贫困地区、民族和边疆地区、革命老区等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营养改善试点。中央财政给予奖补。统筹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将学生食堂列为重点建设内容,切实改善学生就餐条件。将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每生每天提高1元,达到小学生每天4元、初中生每天5元。中央财政按一定比例奖补。
调查显示作为约束性指标,到2015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将从2010年的89.7%提高到93%,五年累计提高3.3个百分点。
在一份题为《“反哺”要抓住重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报告中指出,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在当前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趋势。据亚洲开发银行报告,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70多个已经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除发达国家外,亚洲绝大部分国家,包括人均GDP只有我国1/3的老挝、柬埔寨、孟加拉、尼泊尔等国都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古巴教育支出占GDP的6.3%,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仍然实行12年义务教育,学校不仅不收学杂费,还免费提供食宿和校服。古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受教育人数的57%。从国内看,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学费和杂费合计为923亿元,这与当年18904亿元的财政收入相比,所占比例并不大,以我国目前的财力状况,完全可以承担免费义务教育。目前,我国的教育投入约占GDP的3%多一点,低于世界平均5%的水平。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战略研究院在京发布《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报告2007—2012(全国版)》。报告显示,在市政建设、公共基础设施、政府部门公共服务、义务教育、环境保护、治安和司法、高等教育和科研、社会保障、医疗卫生9项公共服务中,社会公众对义务教育的满意度最高。据了解,从2008年的报告开始,社会公众对义务教育的满意度已经连续五年排名第一。而在2007年的报告中,社会公众对义务教育的满意度仅位列9项公共服务的第四位。
尽管,要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还有一段路,要实现完全免费义务教育还有更长的路。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使无数孩子圆了上学梦,也大大提高了国民素质。广大农民群众高兴地说:“种地不纳税,上学不缴费,农民得实惠,和谐好社会”。让我们一起期待中国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二篇:关于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情况调查报告
地点: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三溪桥镇
姓名:何缘缘
学号:2010002656
专业:安全工程
班级:1005班
概要:义务教育即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 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实现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但是,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农民义务教育的负担较重,城乡教育差距 还有扩大的趋势。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镇农村义务教育在 教育普及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杜绝学生中途退学还任重道远。
在此次调查报告之前,让我先来讲一讲一些社会及学校现状。(纯属个人观点,有点偏颇之处敬请谅解)
1:如今社会,教育模式愈发商业化,大学生质量严重下降,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加之某些媒体的恶意报导,以及某些学校学生“被录用”等负面新闻,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些没读过书的人通过努力成为什么大老板也被大肆宣扬,总之社会上许多有失偏颇的报导导致“读书无用论”的出现,于是许多学生甚至是家长也认为读书好没啥用,没有后台没有关系考上大学也是白扯,这就导致了许多不家长对于子女学习并没有过多的管束,导致子女厌学直到辍学。
2:据我所了解,我镇由于地理位置较好,森林资源与水资源丰富,旅游业日渐发达,近年来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导致许多家庭对于教育并不是特别重视,大多数都任孩子们自行发展,他们认为即使不读书也没什么,读了书考了大学工作一年下来还不如在家每年靠一些木材以及鱼塘赚得多,所以读书多也没太大用能识字就行,目光短浅。
3:学校周边环境也是相当的差,因为地处旅游发达地方,离学校一百米远地方有一条红灯街区,每到傍晚还繁华异常,学校周边网吧都有好些个,还有一些赌博场所一些游戏厅,这种环境之下对学习我个人认为影响非常大。
4:当地教育也是投入不大,基础设施很差,学校老师对于差学生也基本上处于不管不顾的状态,记得在我读书的时候,那时候学校宿舍一个宿舍住十二个人,基本上除了摆下床位就没有其他空余的地方了而且宿舍里连纱窗都没有,宿舍后面是一条臭水沟,每到夏天蚊子成群,很多学生都睡不着,为了怕蚊子咬,大多数人还在身上盖条毛毯,生活很苦,记得我们那个数学老师说能在我们学校宿舍睡上三天的人环游世界就不会怕没地方睡了,所以很多学生都喜欢半夜上网吧,学校食堂也是被老师们垄断承包,每天伙食就没有油水还不准学生外出吃饭,导致很多学生对于学校老师都非常不满,很多老师的课上课都没人听,学生于老师的矛盾很深,冲突也非常多,许多学生在学校胡作非为老师也不管,那时候校风非常差。很多学生中途退学:。
5:要说学生辍学老师为什么不管,其实辍学的人都是不读书调皮捣蛋的,老师巴不得他们辍学,如此恶性循环,还有许多辍学的人回家在读书的孩子面前吹牛外面多好多好,一身光鲜,这就更导致辍学学生人数的激增。
6:以我我刚进入初中的时候为例,那时候全年级总共三百一十人,我们班六十五人,等到中考的时候班上只剩下二十八号人,全年级参加中考的人只有一百三十个,辍学人数很多,能考上高中的更少了全校只有寥寥二十一个,由此可见辍学情况有多么严重。
当然导致学生辍学的因素还有很多,在此也一会说不全,还是一块来看看调查报告结果。此次调查我一共准备了一下下几个问题: 1:辍学的主要原因。2:什么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3:学校方面对于学生辍学有没有采取一些措施。4:家庭方面对于学生辍学有什么看法。5:谈谈对于读书的看法。
6:家长对于九年义务教育的看法。7:周边环境对于孩子们辍学的影响。
本次调查共花了我十五天,一共找了28位辍学学生调查,因为在暑假,许多人不在家,有十五人是我通过网络QQ联系他的,大多是我初中认识的朋友同学,通过这些调查我总结了以下一些特点:
1:如今学生辍学并没有因为家庭困难而辍学,随着缴入的深入发展学费减免已经落实到当下各个中小学校,因为经济原因导致辍学现象已经很少了,学生们表示若是他们读的进去的话经济方面已经不是问题,只要孩子们愿意学,家长方面绝对不会因为经济方面的问题让孩子们辍学。
2:辍学的孩子里面有二十五人的孩子基本上就是班上垫底或是中下游的学生,其他俩个学习成绩也是出于班上的中上游,但是他们认为考上高中已经是不可能的了,而且不喜欢读书,认为再读也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3:辍学学生中有二十二人认为在学校里读书成绩老师们也已经不在关心,大多数老师认为较好这么多差生还不如把精力放在有希望上高中的学生身上,宁吃仙桃一个,不吃烂桃一筐。
4:辍学学生中有十四人是因为迷上了网络游戏,他们认为在网上虚拟空间里让他们找到了自我,远了生活中的烦恼,摆脱了学习压力,还有七人是因为村里有同样辍学的学生在外打工帮他们找到了工作,于是就离开了学校摆脱了学习,另外好几个实在读不进书,认为坐在教室就是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一天七节课,坐着真难过,读了七八年,回家还种田,人生的希望在田野之上,就干脆退学了,还有三个在学校打架惹是生非,被学校劝退,俩个因为早恋成绩下降退学,一个因为父母离异导致厌学最终辍学。
5:学校在他们申请退学时并没有做深入调查,对于学生辍学并没有相关的处理方案,只是问了问基本情况就允许了退学,只有是八个学生的家长被问了情况,这只是司空见惯的事。
6:有很大部分学生表示窝在这个小地方很没意思,他们认为外面的世界很美好,这些学生里有七八个已经在沿海城市混了一年以上的经历,有十九人认为周边环境对学生学习有很大影响,这里的环境让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更加向往。
7:这些个在外地混了些时间的辍学学生中,只有少数几个表示了后悔,认为外边的世界并不是那么美好,有重返校园的意愿,可是如今已难如愿。
8:这些辍学学生表示当初提出退学有大多数并不是很同意,但是通过几次“反抗”家长也不得不同意了,只有少数几个父母同意他们的要求,他们的家长认为不是他们不让孩子们读书,是孩子们自己不愿读书也没办法,逼者读书也不是办法,还不如让他们出去吃吃苦。
9:大多数学生认为义务教育只是摆设,不读书也没人管,他们认为义务教育不应该强制那些自己不愿意读书学生,只管那些想上却不让上学的家长或老师就行了。
这次调查由于是暑期能找到的辍学学生少,另外地方小,毕竟不像很多地方那样客观经济原因占据一定因素,还有某些特别原因如家庭暴力等也没有出现,所以我总体认为代表性不强,只能针对某些特别地域,但是区域性调查就是这样,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要做好以下几点。
总体来讲:
1:首先社会媒体在关于教育方面报道时要多多宣扬正面信息,对于某些负面性消息不要过于夸大,过于夸张,不要以偏概全这样才不会让许多家长以及学生对教育失去信心。
2:各级政府在对教育方面的投资必须加大力度,不得克扣,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实施了免除学费,大多数学校并无造血功能,教育投入的不到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积极性,影响学校软硬件设施。
3:政府要提高认识,加大宣传,营造全社会齐抓教育的良好氛围,要从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针对我家乡中学来讲真是任重道远:
1:首先得搞好校园周边环境,加大管理力度,还学生们一个宁静的校园。
2:将强教育宣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让家长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能目光短浅。3:政府应该加大教育投入,为学校加强硬件设施,改善校园宿舍食堂等等。
4:学校应该注意教育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兴趣,对于学习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不要认为他们只会破坏校园环境,对于那些要辍学的学生予以劝告,并连同家长一起给他们帮助。
5:学校应经常举行教育讲座,让他们意识到没有知识的可怕,纠正他们不上学照样可以成功的想法,让他们认识到那些人只是很少的,只是被拿出来特别宣传让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更多的生活希望滴,没有知识注定要被社会淘汰。
只有好的环境才能孕育更多的人才,只有培养了更多的人才家乡才能更好地发展,希望政府和学校能更加注重教育,我相信家乡的明天会更好。
第三篇:落实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措施
白沙中心小学落实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措施
(2013——2014)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按区办公厅《关于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规划的通知》精神及《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规划》的要求,分阶段实现,全面提高我校义务教育水平和质量,特制定本措施。
一、指导思想
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教育观念,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师资水平,扎实作好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全面提高我校义务教育水平和质量。
二、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主要内容
1、普及程度;
2、师资水平;
3、办学条件;
4、教育经费;
5、教育管理;
6、教育质量;
7、执法要求。
(二)、预期目标
1.制定规划。调查研究,分析论证,确定工作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措施,制定规划,逐级上报。
2.实施规划。根据规划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实措施,进行检查指导,分阶段、分批次完成各自确定的目标。
3.自查自评阶段。按规划的时间进度每年分批次对实施“普九”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一次自查自检,形成完整档
案资料和汇报材料,并于每年年底前向中心学校报告。接受上级评估验收。同时,要做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总结和表彰工作。
三、具体措施、要求
1、学校建立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管理,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和质量。
2、认真按照教育厅、教育督导团关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水平” 评估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双高水平” 评估标准》的要求,坚持标准,自查自检,明确重点,积极推进,实现目标要求。
3、加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档案建设,作到清晰准确,资料健全。
4、加大投入,完善添置教学设施
(1)增添教学平台。由于我校地处农村,现在化教学设备设施较少,用1年时间再为我校增添15个计算机教学平台.013年9月完成我校的两个计算机室建设规划。
(2)、新建维修校舍,增添必要的教学设施,加强学校基础建设。改善育人环境。
5、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学历层次,专科学历达到98%以上。
第四篇:5九年义务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
科学规划,调整网点布局。2013年,明水县教育局从明水城乡中小学校办学基础差师资短缺,规模小的实际出发,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整合教育资源的构想。以坚持实事求是为原则,充分尊重家长和学生的选择。布局调整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夹着学生的支持。按省里要求,初步形成中小学调整布局三年规划征求意见稿。县政府召开了有财政局、发改局、建设局、国土局、人社局、家长和学生代表70多人参加的听证会。经过广泛的调研,充分的论证,形成并启动实施了《明水县中小学网点布局调整三年规划》(2012-2014年)。重点是加快了农村初级中学布局调整,规划设计了全县初级中学的三个发展平台:第一平台,以滨泉中学为龙头建设省级示范校,以城内4所初中为重点,建设市级示范校,在师资,设备,项目,管理上全面深化第一平台优先发展;第二平台,以区域中心乡镇初中为依托,创办县级标准化初级中学;第三平台,以实施九年一贯制学校为依托,创办县级合格学校。逐渐撤并村级办学点。明水镇中小学分别更名为滨泉中学和滨泉凤亭小学。2011年至2013年撤并村级办学点69个。实施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2所,村级办学点到目前为止除东风、友爱、远大、光华4村级办学点深学外,其余160个村级办学点已经全部撤并。2013年5、6月份,教育局先后召开农村中学师生传识会,家长座谈会,探讨研究资源整合工作方法步骤。之后,分三个情况征求意见:征求光大家长对农村办学的意见和要求;征求学生对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征求并通过在电视上进行滨泉中学招生宣传,下发家长通知书,进行办学能力的介绍,组织部分教师和家长到滨泉中学实地参观考察,了解。通过扎实细致严谨的工作,2013年9月1日,滨泉中学正式开学,9月5日县委县政府举行了滨泉中学启用仪式,共有2400名学生到新泉中学就读,有281名教师选聘到滨泉中学任教。通过整合资源,一年来已见成效。2013,重点整合了农村初级中学,将原有的14所农村初级中学,根据学生要求,在一定时间内保留区域中心乡镇双兴乡、永兴镇、崇德镇、兴仁镇4所初级中学。将明水镇中学更名为滨泉中学,其他九所初级中学包括友爱、东风、永久、树人、光荣、繁荣、育林、通泉、通达,全部实行了九年一贯制办学。截止到年末,除滨泉中学外,其他8所学校全全部完成了整合任务。现在,全县共有学校33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特殊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到目前为止,除育林乡远大小学,崇德镇光华小学2个村级办学点保留外,其余村级办学点预警全部撤并。
第五篇:浅谈九年义务教育
浅谈九年义务教育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了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的现状,并试图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发展提供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九年义务教育 农村
研究方法:网络查询法、文献资料法
引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颁布,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已经26年了。我国的义务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有很多地方是不如人意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于我国教育走向现代化以及社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许多贫困地区还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从而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以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以在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中国九年义务教育
(一)九年义务教育的概念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
(二)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社会学家对义务教育的兴办有不同的解释。社会学认为,人之所以成为某个社会成员在于这个人接受了这个社会的文化,认同于这个社会,并学会了作为这个社会成员所必须的一些生活和工作的技能。基础教育时期(中小学教育)正是实现个人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个时期,未来的社会成员接受了这个社会主要的价值观念和基本的生存技能,那么在这些人长大之后,离开社会化的主要机构——学校,有资格成为社会的正式成员之后,在学校得到的态度和价值观就成为维持和延续该社会的重要成分,而不至于威胁到这个社会的秩序。这就是每个民族、宗族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原因。
义务教育具有基础性、全民性、全面性,它面向所有适龄儿童实施全面的教育,促进他们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为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的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义务教育是提高全国人口素质的主要途径。其次,义务教育具有控制全国人口数量的功能;义务教育能够影响全国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育水平和健康水平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其中,教育对于控制人口增长、降低生育率、提高健康水平具有显著作用。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巨大力量,搞好义务教育,对于提高我国的民族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大力发展义务教育,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根本措施。
二、论述现阶段九年义务教育的现状
(一)中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情况
九十年代初,中国政府提出到20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0余年来,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截止2000年底,全国实现了中国政府提出的“普九”目标。
近年来,国家不断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政府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落实税费改革中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有关政策,“三保”工作初见成效,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改善;积极扶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采取措施减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杂费、书本费和寄宿费等。
(二)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原因,我国农村的义务教育面临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
1、经济问题
农村教育部门由于教育经费不足,在政府规定免除学费的同时,却允许增收杂费,这一规定在实质上取消了“义务”的无条件性。众所周知,中国农村最大的问题是贫困,教育支出尤其在贫困地区是多数家庭的沉重包袱,因此辍学、失学、特困生成为了农村教育的关键词,严重影响了义务教育的实施。
2、学困问题
农村孩子不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不完全出于经济原因,孩子们选择回家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是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中学布局一般分为一乡设一所学校。
(2)是农村小学教育水平低学习条件差,农村小学毕业生掌握知识少,大多难以适应中学以后的系统学习,学习失去兴趣。
(3)是我国以应试教育体制为主导。
(4)是教师职业素养不高,排斥学习差的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迫使学生离校。
3、校困问题
我国现行的教育经费负担模式是城市教育由国家负担,而农村以县级统筹为主。目前大多数县级能够投向教育的资金十分有限,这是农村学校难以为继的原因。
首先校舍不足而且简陋。如广西蒙山县的部分情况是,相当一部分小学无校门,无围墙,校园环境差;教师的办公桌高低不一,长短不齐,陈旧破烂。其次负债严重。2003国家计署审计调查的50个县,2001年底的基础教育负债为23.84亿元,2002年底上升为31亿元,增长了30%;到2006年底,仅半年又增长了25.7%,达38.98亿元。负债总额相当于这些地方的一年财政收入的80%。
再次是拖欠教师工资。据中国教育工会1998年上半年调查,中国有2/3省、自治区、直辖市拖欠教师工资。
4、师困问题
农村教师师资总体素养不高,队伍不稳。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是多数教师的工资难以养家,教师分散精力从事其他事业,影响了教师的进取精神。
(2)是学校其他收入微薄,对教师的评价不能完全与教师劳动成正比,难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3)是学校经费不足,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少,导致教师改革意识淡薄,教学质量不高。
(4)是很多乡镇经费困难,为节约资金聘请素养不高的代课教师。
5、前景贫困
孩子教育经费高,大多数农村家庭负担不起,所以在农村家长看来,只有孩子学习好,将来能考上大学,找到工作挣钱,才值得教育投资,否则不如不送孩子念书,这样不但省钱,还可以帮家里干活、养家。
三.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一)从主观角度看有:
1、学生自身未能正确认识到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性。虽然作为受教育的一员但却没有积极参与九年义务教育的行动,没有真正履行他们的义务与责任。他们的态度本来就不端正,对学习不认真对待,怀着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想法来学校度日,由于家境的贫寒,目光短浅,一心想着长大点就进城打工赚钱回来补贴,致使辍学的人越来越多,九年义务教育无法真正实施!
2、学生未能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一个人可以没有物质财富,但不可以没有文化,没文化最可怕。他们有一种读书无用论在作祟,不图读书成才。他们的意志力不够坚定,在学习上遇到一些挫折就开始灰心丧气,还没有真正去努力就想着要是考不上大学这书读了也是白读,总是患得患失。看到身边有些人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却发了横财,他们更也是跃跃欲试,这样九年义务教育在他们眼里也就一钱不值。
(二)从客观角度看有:
1、自然地理因素:在山区、牧区以及广袤的高寒地区,人类生存环境恶劣,人口密度小,义务教育适龄人口居住地极为分散,使义务教育学校难以形成适度规模,增加了教育成本。
2、人口迁移因素:上述地区的居住人口多为少数民族,其民族文化、生活习俗以及人权因素等使他们难以集体迁移到其他地区,也难以根据劳动力的市场调节而实现个人的区域流动。此外,庞大的农业人口携家在全国范围内的城镇间流动,一方面使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规模缩小或生源不稳定、布局调整困难,并由此严重影响教育成本,另一方面造成城镇义务教育学校的诸多困难。同时,农村留驻人口和流动农业人口的“超生”又加剧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共财政压力。
3、经济及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因素: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以行政区划为主的公共财政体制,虽然可以避免“平调”的平均主义,但它在客观上造成各行政区划之间公共财政资源的很大差距。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体制又建立在以行政区划为主的公共财政体制的基础之上,这就在客观上导致各行政区划之间义务教育公共财政资源的很大差距。
4、师资力量不够雄厚,教师教育力不从心。教师质量差,低水平的教师是绝对教不出高水平的学生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思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不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没有达到与时俱进。
5、农村学校必自己的学校精神不够高远,办学理念没有做到可持续发展。
6、政府的投入不够,政府表面上支持学校九年义务教育,但是雷声大雨点小,真正落到实处的没有多少项。
7、家长没有履行完成孩子九年义务教育的职责,没有督促、管理好孩子受教育的情况,不能保证让所有孩子读好书。
四、中国九年义务教育发展策略建议
(一)从主观因素上提高学生对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可以适时地通过讲座、板报或开展座谈会讨论的形式,对学生灌输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性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可以很直观、简单明了的认识到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并从中有所感悟,从而落实到行动上。
(二)从客观因素上:
1.进一步完善九年义务教育的法律制度
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明确中央和省、市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并尽早实现财政预算内义务教育拨款单列。
“以县为主”的教育经费管理体制虽然暂时和大部分地解决了农村教师工资拖欠问题,但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同时,这种新的管理体制还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例如,以县为主来发放农村教师工资虽然能保证按时,但却未能保证足额,而且部分财政困难的县仍存在教师工资拖欠问题;在县教育部门出现新的大锅饭现象,由于财权与事权不统一,学校无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县的上一级政府严控或缩减农村教师人事编制以减少财政开支,再加上师范生不愿回乡从教,造成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严重。我们认为在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投入体制、确保农村教师工资发放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用法律的形式明确中央、省、市和县(乡镇)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逐步形成农村义务教育由多级政府负责投入的机制,并通过建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法”的形式来加以保障。
另外,为了避免各级政府随意挪用、挤占义务教育经费,实现教育部门在事权和财权上的统一,调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办学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应建立起财政预算内义务教育拨款单列制度。由于农村地区政府财政较为紧张,经常出现挪用、挤占义务教育经费用于地方其它事业的发展,因此,这一点尤其对农村义务教育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2.让家长重新认识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家长对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视,尽可能保证每一个孩子都有上学的机会。
3.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给与大力的经济扶持
(1)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为农村义务教育服务,以经济的增长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制定城乡一体化的政策,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减轻农民的负担、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加快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来增加农民收入,以农民收入的增长来推动农民对教育的投入。
(2)加大对农村财政资金的投入,缓解农村义务教育长期存在的设施不足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资料显示2008年中央财政预算计划用于教育的支出1561.76亿元,比上年增长9.1%,中央下如此大的决心加大财政投入,表达了政府切实担当了“人民教育政府办”的重任。农村中小学教学设施不足、办学条件落后、校舍缺乏,这都是由于经费不足造成的。那么首先要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和图书馆建设,促进中小学教育装备投入,推进课程改革。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仅仅增加经费投入是不够的,还要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应按照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均衡义务教育发展”的要求,结合税费制改革,尽量避免资源的浪费。通过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地区之间的差距,为提高质量创造条件。
4.社会对农村义务教育给与关注,大力宣传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性。
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新义务教育法对教师的地位、职务、待遇、培训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按照法律的要求,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加强教师管理,重视并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依法落实保障教师待遇,要关注并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使教师安心于教育工作。只有这样,九年义务教育才会更好的进行。
另一方面要大力宣传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和学生彻底摆脱“读书无用论”,“没有知识文化找到的工作也可以得到可观的收入,何必浪费那么多时间去读死书”的错误观点。
5.学校鼓励学生完成九年义务学业
学校要坚持依法治校,按照法律规定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同时,要进一步强化教育督导工作,严格按照新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学生家长让孩子辍学去打工的问题。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采取有效措施,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切实把义务教育的重点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上来。学校还应该给学生适当地开展一些讲座或课外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相关内容,并适时的向学生宣传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彻底摆脱“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观点。此外,学校还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安心地完成学业。学校可以适当的制定一些奖励政策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参考文献:
中国义务教育研究——吴德刚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
中国农村敎育改革与相关政策——周明 – 2003 当代中国音像出版社 中国大陆教育研究: 政策与制度 ——庆祥颜 – 2004 五南新书出版社 义务教育谁买单——贺春兰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