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重点复习材料

时间:2019-05-12 03:5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宏观经济重点复习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宏观经济重点复习材料》。

第一篇:宏观经济重点复习材料

2011级财务管理1,2班--《宏微观经济学》复习参考 注:

1.重要!重要!重要!首先声明本门课考试非常难,甚至可以说是挂科最多的一门,希望大家重点学好微观部分第2-7章(第7章考第1节),宏观部分第12-15章和第17章第1节,本考试特别注重对书本基本概念、理论的理解、应用考察,书本是第一位的。

2.个人建议,首先细读、反复阅读2-3遍书本,切记!切记!切记!其次参照书后章节练习答案认认真真复习2遍书本后章节练习(不排除考到章节练习原题,尤其是问答、论述、计算、图形分析),最后仔细复习我们打印的几份阶段练习(真正搞懂阶段练习非常重要,考试与平时这几份练习知识点相同!!)。

3.本考试5种题型如下:

一、单选题(共20分,每题1分)

二、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

三、画图分析题(共20分,每题10分)

四、计算题(共25分)

五、论述题(15分)

下面提供一些简答,计算、论述和画图分析题的出题范围,大家要真正搞懂这些知识,而不仅仅只是记忆,应付考试等,我们本次所选题目也是相当简单,望认真复习!!

知识点:

微观部分

需求、供给价格弹性

最高、最低限价,农产品支持价格

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的相关原理、计算及其对消费者均衡的解释

无差异曲线概念、特点、应用及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线

替代与收入效应

消费者、生产者剩余

TP,AP,MP概念及关系,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等产量线、等成本线及边际技术替代率,最优生产要素组合原理

会计成本、机会成本的概念、理解及相关计算

TFC,TVC,TC,AFC,AVC,AC,MC计算与相互关系

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需求、收益曲线,均衡,价格歧视)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MR=MC)、长期均衡(MR=LMC=SMC=LAC=SAC)及其条件和各种情况(收支相抵点、停止营业点等)

宏观部分

GDP核算方法及相关总量指标的计算(NDP,NI,DPI,PI)

储蓄——投资恒等式与计划的储蓄等于计划的投资的不同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y=AE,450曲线分析)

凯恩斯消费函数(MPC,APC)与储蓄函数(MPS,APS)理解与计算,及其他三种消费理论

定量税、比例税下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计算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中三种货币需求动机、流动性陷阱

IS曲线和LM曲线的推导、计算及其利率变动、移动分析,和均衡求解

财政和货币混合政策的配套使用、相关政策缺陷

挤出效应大小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学作用原理

“滞胀”的经济学分析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

第二篇:复习重点

复习重点

1试述国际贸易的作用

2简述国际分工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3简述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

4试述对外贸易政策积极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

5简述侵略性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及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6简述普惠制方案的主要内容

7简述进口配额制简述进口配额制

8比较分析买方信贷与卖方信贷的异同之处

9简述贸易条约和协定所依据的法律原则

10简述WTO(GATT)的基本原则

11为什么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特殊中介地位

12简述中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3简述中国对外贸易的方针

14试述中国发展外贸的主要理论依据

15试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外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各阶段的主要措施

16大经贸战略的基本概念,新内涵、指导思想、主要内容、目标及实施措施 17试述调节国际收支的主要政策措施

18试述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19试述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20简述汇票的定义及其主要票据行为

21简述本票与汇票的不同

22简述支票与汇票的不同

23简述信用证的业务流程

24比较分析国内金融市场与传统国际金融市场的不同

25比较分析传统国际金融市场与欧洲货币市场的不同

26简述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

27比较分析外汇期货交易与远期外汇交易的异同

28试述欧洲货币市场的作用与影响

29试述国际货币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

30比较分析三种国际货币制度的不

31试述欧元创立的过程

32试述欧元诞生对国际的影响

33简述IMF贷款的特点

34简述世界银行贷款的特点

35试述我国外汇管理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及主要措施

36试述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

第三篇:2013宏观经济分析

2013宏观经济分析

国内:2013—短期下行的终点,长期下行的起点

在经历了2008-2012年长达4年的经济调整后,2013年可以视为我国经济短期下行的终点。受前期政府推出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影响,基建投资成为拉动2012年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三季度以来多项经济指标均显示我国经济已逐步企稳回升,鉴于笔者仍然坚持我国经济将呈现“L型”走势的判断,2013年则是“L”那一竖的终点。但是,2013年同时也是经济长期下行的起点,去库存和补库存的动力消失后,经济很可能因需求动力不足而再次出现温和走软,中国GDP潜在增长率下降或将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即2013年也成为“L”那一横的起点。

展望2013,拉动GDP的三驾马车很可能继续沦为消费和投资双轮驱动,内需尤其是消费将逐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但短期稳增长的关键还在投资,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依旧为负。政策面上,笔者认为政府会延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随着金融创新的加速,传统的信贷已不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影子银行也随之兴起,企业债券融资和信托贷款这些直接融资模式有望在2013年进一步扩张。在货币政策工具方面,预计2013年央行会延续逆回购来调节市场资金,但鉴于资金规模和期限的考虑,2013年仍有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必要;而由于通胀的压力仍在,且利率调整对于资产价格的刺激作用较为明显,明年降息的可能性并不大。

国际:2013—持续分化

美国:2012年美国经济成功实现了触底回升,私营部门从2010年以来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就业市场有所好转,QE3推出的MBS购买计划也有望加速房地产行业的复苏,但是财政紧缩使得美国GDP增长维持在中低位。美联储力推QE4可以防范“财政悬崖”造成的国债收益率波动,减轻政府融资成本,并可以改善更广泛的金融环境,但随着多轮QE的实施,其边际效用其实是处于递减的过程中,QE4更多的是对之前宽松政策的延续,其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有限。总体而言,2013年美国经济将在宽货币、紧财政的政策下实现稳步复苏,房地产市场加速回暖,制造业稳中有升,失业率有望下降。

欧元区:短期内看,欧债危机难有令各方均感到满意的解决方案。目前唯一相对比较靠谱的做法就是紧缩财政减少赤字。但紧缩则意味着居民福利收入及相关政府私人部门消费的减少,这实际上也拖慢了通过经济增长的方式度过危机的进程。因此,2013年欧盟区经济可能将继续下行,但也很可能将成为欧债危机见底的一年。更长远的时间内,受到财政紧缩的制约,欧盟何时能重新走上回归增长之路,仍然难有明确的前景。

华泰长城期货

第四篇:2016宏观经济分析

(一)2016年中国经济发展状况

2016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各地区、各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适应引领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良好发展预期,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培育新动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好于预期。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29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7%,二季度增长6.7%,三季度增长6.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666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09415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279890亿元,增长7.6%。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

1、农业生产基本稳定,秋粮生长形势较好

全国夏粮总产量13926万吨,比上年减少162万吨,下降1.2%,是历史第二高产年。早稻总产量3278万吨,比上年减少91万吨,下降2.7%;秋粮有望获得好收成。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833万吨,同比下降1.1%,其中猪肉产量3690万吨,下降3.6%。生猪存栏43163万头,同比减少3.4%;生猪出栏47924万头,减少3.7%。

2、工业生产运行平稳,企业效益明显改善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增速与上半年持平。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集体企业增长0.7%,股份制企业增长6.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2%。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4%,制造业增长6.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3%。工业结构继续优化。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6和3.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2.2%和32.6%,比上年同期提高0.6和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85950亿元,同比下降0.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0.47%。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0584亿元,同比增长8.4%,比上半年加快2.2个百分点;其中,8月份增长19.5%,比上月加快8.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87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66%。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中趋稳,商品房待售面积持续减少

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2690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8个百分点,但7月、8月和9月当月投资分别增长3.9%、8.2%和9.0%,增速连续2个月加快。国有控股投资151617亿元,增长21.1%;民间投资261934亿元,增长2.5%,比1-8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1.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3402亿元,同比增长21.8%;第二产业投资167497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投资246008亿元,增长11.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83245亿元,增长19.4%。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442238亿元,同比增长5.9%。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67663亿元,增长22.6%。从环比看,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52%。

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459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5.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比1-8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5.1%。房屋新开工面积1226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8%,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6.7%。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51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7.1%。全国商品房销售额80208亿元,同比增长41.3%,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43.2%。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491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1%。9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9612万平方米,比6月末减少1804万平方米。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04711亿元,同比增长15.5%。

4、市场销售稳中有升,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848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08344亿元,增长7.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4940亿元,同比增长1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3542亿元,增长10.9%。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25614亿元,同比增长11.0%,商品零售212868亿元,增长10.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101785亿元,增长7.9%。通讯和居住类商品增长较快,通讯器材增长12.7%,家具增长13.9%,建筑及装潢材料增长15.4%。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85%。

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34651亿元,同比增长26.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7950亿元,增长25.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7%。

5、进出口降幅收窄,一般贸易比重上升

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175318亿元,同比下降1.9%,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00585亿元,下降1.6%,收窄1.1个百分点;进口74733亿元,下降2.3%,收窄2.4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顺差25852亿元。9月份,进出口总额21679亿元,同比下降2.4%;其中,出口12231亿元,下降5.6%;进口9448亿元,增长2.2%。贸易结构优化。前三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6%,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7%,为出口主力;民营企业出口增长2.3%,占出口总额的46.5%,继续保持出口份额首位。对一带一路部分沿线国家出口增长,前三季度对巴基斯坦、俄罗斯、波兰、孟加拉国和印度出口分别增长14.9%、14%、11.7%、9.6%和7.8%。部分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长,前三季度进口铁矿石7.63亿吨,增长9.1%;原油2.84亿吨,增长14%;煤1.8亿吨,增长15.2%;铜379万吨,增长11.8%。

6、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由负转正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2.0%,农村上涨1.8%。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4.1%,衣着上涨1.5%,居住上涨1.5%,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5%,交通和通信下降1.8%,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4%,医疗保健上涨3.6%,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4%。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0.5%,猪肉价格上涨21.2%,鲜菜价格上涨12.3%。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9%,环比上涨0.7%。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0个百分点;9月份同比上涨0.1%,结束了同比连续54个月下降的态势,环比上涨0.5%。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8%,9月份同比下降0.6%,环比上涨0.4%。

7、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差距继续缩小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35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37元,同比名义增长7.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98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2.82,比上年同期缩小0.0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5626元,同比名义增长8.1%。三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7649万人,同比增加95万人,增长0.5%。三季度,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3232元,同比增长5.9%。

8、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发展的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效。前三季度,原煤产量同比下降10.5%。工业企业和商品房库存持续减少。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下降1.6%,自4月份以来连续5个月同比下降。商品房待售面积自3月份以来连续7个月减少。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及成本均有所下降。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4%,比上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比上年同期减少0.17元。前三季度,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水利管理业、农林牧渔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3.4%、20.5%和20.1%,分别快于全部投资35.2、12.3和11.9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持续升级。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8%,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3.3个百分点。需求结构继续改善。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1.0%,比上年同期提高13.3个百分点。新经济快速成长。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10.8%,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4.8个百分点。节能降耗成效突出。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2%,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为19.3%,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引导良好发展预期的综合作用下,前三季度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仍处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下阶段,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常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科学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狠抓政策落实改革落地,努力巩固壮大积极变化,确保实现全年预期目标。

(二)“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预测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支撑发展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突出了以下六个方面。

——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工程。到2020年,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大幅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从人均8.7万元提高到12万元以上。届时,我国经济总量超过90万亿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启动一批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壮大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到2020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既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也是释放发展潜力的关键。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实施一批水利、农机、现代种业等工程,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到2020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得到更好保障,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三大战略”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城市群和增长极。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公里,实现城乡宽带网络全覆盖。

——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今后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3%、15%、18%,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特别是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

——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发展新体制。发展根本上要靠改革开放。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际产能合作实现新的突破。对外贸易向优进优出转变,服务贸易比重显著提升,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逐步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格局。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补齐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建立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工程,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23年提高到10.8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2000万套。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中华文化传承等工程。

做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着力把握好三点。一是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今后五年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阶段,各种矛盾和风险明显增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科学发展,妥善应对挑战,使中国经济这艘巨轮破浪远航。二是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当前发展中总量问题与结构性问题并存,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三是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经济发展必然会有新旧动能迭代更替的过程,当传统动能由强变弱时,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跃上新台阶。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从根本上说,发展的不竭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9亿多劳动力、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发展转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既是一个伴随阵痛的调整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升级过程。只要闯过这个关口,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够浴火重生、再创辉煌。

第五篇:宏观经济

当前我国经济的特征与走势

· 发布时间:2013/5/2 15:06:56 · 点击:6955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室主任牛犁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走过最为困难的年头,走过最为复杂的年头。到了2012年,我们虽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但形势依旧纷繁复杂。在2013年,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如何安稳度过国内外经济深度转型调整期,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7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了答案: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

一、2012年经济社会保持了稳定发展

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扑朔迷离,复苏步履明显放缓,受此影响,我国经济面临比较大的下行压力。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正确判断形势,科学果断决策,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正确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及时加大预调微调力度,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个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保持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第一,经济增长由缓中趋稳向筑底企稳转变。2012年初,我国经济一度面临比较大的下行压力,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比2011年第四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相当于上年全年经济增速回落的幅度。5月份以后,中央审时度势,根据形势变化加大预调微调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加强关系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了经济缓中趋稳。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降幅逐步收窄。9月份以来,积极因素进一步增多,企稳态势更加明显。一些重要的经济预警指标开始回暖,9—11月份的PMI指数分别为4

9.8%、50.2%和50.6%,消费者信心指数也由9月份的100.8快速上升到10月份的106.1。全年经济呈现出增速合理、结构优化、物价稳定、就业增加的良好态势。

经济增长动力中,内需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12年以来,中央坚持扩大内需的基本方针,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稳投资的政策措施,国内需求潜力得

到进一步释放。在前三季度7.7%的经济增速中,最终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5%和50.5%。一方面,扩大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得到认真落实并不断完善,消费保持了比较好的势头。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20.7万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2.1%,另一方面,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约36.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6%。特别是投资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1.4%。

在经济筑底企稳的同时,物价涨幅明显回落。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目标。2012年通胀管理取得明显成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由1月份的4.5%逐步回落到12月份的2.5%,全年同比上涨2.6%,是最近三年来最低年涨幅。特别是食品价格涨幅回落明显,前11个月上涨4.9%,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回落3.1个、2个和0.6个百分点,是带动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的主要因素。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效果进一步显现,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总体呈平缓回落态势,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不合保障性住房)同比下降的城市有41个,持平的有4个,即便是25个价格上涨的城市,涨幅也均未超过2%。

第二,经济结构在政策引导和市场倒逼机制作用下调整升级。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进一步完善政策,引导备类市场主体在比较困难的市场环境下,抓住发展机遇,把握发展方向,加快技术进步,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在经济增速放缓情况下实现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农业喜获丰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丰收。夏粮、早稻、秋粮季季增产,小麦、稻谷、玉米全面丰收,2012年粮食产量历史性地实现“九连增”。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18万亿斤。油料、糖料生产继续增加,畜牧水产业稳定发展,“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充足。

二是工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2012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重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9%,轻工业增长10.1%。特别是“一快一慢”的态势与前两年形成鲜明的对照。“快”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前11个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2个百分点:“慢”是指,高耗能行业增长速度放慢,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3个百分点。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研发投入大幅增长,财政科技支出前三季度同比增长23.1%,比2011年同期提高16.8个百分点。企业也更加积极主动立足创

新实现转型发展,前三季度,全国改建和技术改造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6.8%,增速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13.5%,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科技支撑作用继续增强,航天、海洋、信息技术等领域都取得重大创新成果,高性能中央处理器、核电超大型锻件等

填补了多项重要产品和装备空白,特别是“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首次实现载人交会对接,“蛟龙号”创造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我国在空间技术和深海勘探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四是服务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12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约23.2万亿元,同比增长8.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4.6%。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信息、创意、咨询、设计、科技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发展加快。

五是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完善并落实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从各地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制定了一批支持地区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支持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资源型城市和独立工矿区可持续发展,巩固提升中部地区“三基地、一枢纽”地位,促进东部地区转型发展。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继续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主体功能区战略顺利推进,备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陆续出台。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六是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在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和重工业增速减缓的综合作用下,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降幅比2011年同期明显扩大,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为完成全年目标任的首创精神;坚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禾口突破相促进,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允许摸着石头过河。再次,我国改革的最大特点是渐进式改革,一般很少设定时间表,而此次会议要求,“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这种提法非常振奋人心,说明今后的改革不会局限于具体事项,而是强调项层设计;不会零敲碎打,而是有通盘考虑;不仅是号召,更会有具体的实施重点和步骤。最后,关于改革的领域,此次会议并没有公开阐述,只是提出了总体要求。可能的领域应该包括:综合配套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改革、投融资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国企改革、医疗卫生、教育科技、养老体制等方面。总之,我们要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深刻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满怀信心做好2013年经济工作,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下载宏观经济重点复习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宏观经济重点复习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宏观经济分析

    (1) 宏观经济分析 今年以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投资、消费、出口稳定增长,内需......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2009级北京(燃气)班社会学专业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主持人林梅 (以下注有※的内容需要学员重点掌握,其它为一般了解) 第一讲社会心理学概述 一......

    外国文学复习重点

    《外国文学》(下)期末复习重点提要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一、基础知识 &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⑴强调个性,表现自我。 ⑵强烈的主观性和抒情性 。⑶崇尚自然,提倡想象。 ⑷鲜......

    法医学复习重点

    11卫管法医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一、法医学(forensic medicine) 是应用医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解决法律方面涉及医学问题的医学学科。 二、法医学研究对象 1 .尸体 2.活体......

    生理学复习重点

    2017级护理专升本 生理学 复习重点 一、选择题(40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 (一)A型选择题30题 (二)B型选择题6题 (三)X型选择题4题 二、名词解释(8题,每题 2.5 分,共 20 分) 负反馈:在......

    法理学复习重点

    法理学 法理学复习重点 首先,不知您的教材和我的教材是否相同,我的书的页数是这样的,如果你的不是,则按问题你可自己寻找。要点如下: 一,重点名词 1,法制(教材69页);2,法系(教材7......

    政治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一、名词 1.物质资料生产 2.劳动 3.劳动对象 4.社会生产方式 5.生产力 6.生产关系 7.经济基础 8.上层建筑 9.经济规律二、要句 1.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社会......

    政治经济学重点复习

    政治经济学重点复习第一章 商品 交换价值与两要素的关系:a,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价值量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经济的含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