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怀柔区语文教研活动交流材料
怀柔区语文教研活动交流材料
真实、真挚、真招,凸显学生习作水平
----《小学高年级体验性习作的研究》阶段成果汇报
一、研究近况:
《小学高年级体验性习作的研究》课题在教科研中心小教研室宋老师帮助、指导和引领下目前课题组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读写结合、习作指导、习作评改”三位一体的体验性习作的课型。另外,习作指导课上90%的学生有了习作欲望,70%以上的学生解决了“想写”、“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
二、研究过程:
第一步:根据自身特点,确定课型
2006年4月在沙峪小学召开了第一次课题研究课,通过本次活动,根据自身特点,确定了每位教师的研究方向。
第二步:初步探究出“体验性习作” 教学的基本思路
“小学高年级学生体验性习作的研究”,就是在习作指导课上,教师根据课内外不同的习作内容和要求,巧妙地创生文本,创设情景,为学生的习作思维热身,使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认识、感受习作过程,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从而有效地解决学生“想写”、“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实现习作课真正意义上的以学定教,实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想写、爱写、有的写,进而在习作实践的体验中探寻习作规律,达到会写、写得好。
实验伊始,我们对6个实验班的 183名学生采用问卷形式进行了前测。
表一: 单位(人)
你想上作文课吗?你想写作文吗?你在作文中常常无话可说吗?你觉得写作文很难吗?
①想(16)
②一般(100)
③很想(8)
④不想(59)①想(20)
②一般(89)
③很想(11)
④不想(63)①是(50)
②不是(11)
③有时是,有时不是(122)①是(68)
②不是(64)
③有时是,有时不是(51)
表中数据统计的结果显示:六年级学生作文情况实在不理想,学生畏惧作文的现象确实令人震惊。
对此2006年9月在沙峪小学召开了第二次课题研究课。在评课研讨中,宋老师对两节语文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可喜的是通过本次活动,形成了我镇习作教学的基本思路即:
读写结合课:找准生发点 巧妙迁移
习作指导课:创设情景 激发思维
学生习作课:给足时间 自主习作
习作评改课:自主评改 相机提升
每篇课文都有读写结合的点,教师只有深挖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找准读写结合点,巧妙迁移,才能使学生产生习作的欲望;20几分钟的习作指导课的创设情景,激发了学生思维,激起了学生“想写、写什么、怎么写”,达到了为学生习作思维热身的目的;30分钟的作文评改指导了学生的习作方法,让学生在自主修改,相互评改中提高写作水平。
第三步:逐步摸索出“体验性习作”的教学方法
2007年的5月,在沙峪小学召开了课题研究会,课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区教研室宋老师和中心校有关领导的帮助下,根据习作指导的规律,研讨出了习作指导课的三种方法即:现身说法法、画图像想法和生活对接法。
1.现身说法法
所谓“现身说法法”,就是教师根据相关的习作教学内容,充分挖掘自身和学生这两大课程资源,巧妙地整合教师、学生和习作内容,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利用“现身说法”的方法,创设习作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渐入习作佳境,在妙趣横生的习作指导课上达到“想写”、“有的写”。进而,在这种写作欲望的驱使下,在具体的自我习作的体验中摸索习作规律,久而久之达到“会写”。
例如:于海花老师根据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材“练一练”的第5题的要求,上了一节习作指导课:
题目:一个 人
于老师课始的情境创设,“同学们,于老师和大家已经生活了两年多了,相信你对于老师有了很深的了解,那么就请你说说你眼中的于老师。”话题一出,学生们竞相发言,热身了学生的习作思维,从而使他们体验、萌生了习作的欲望,为动笔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解决了“想写”的问题,就是“写什么”的问题了,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评价完老师后,老师又将学生引向了生活实际,成功地架设了生活与课堂的桥梁。“你想把他的特点用文字记录下来吗?”直入主题,揭示习作的内容。实验证明,像这样写人的文章在进行习作指导中,用“现身说法法” 确实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习作意识和潜能。
2.画图想象法
所谓“画图想象法”就是教师根据有关看图想象的习作教学内容,结合教与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重组与整合,充分挖掘文本、教师自身和学生这三大课程资源,巧妙地整合教师、学生和习作内容,利用分解图画内容,分步画简笔画的形式。在分步画简笔画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在呈梯状的妙趣横生的习作指导课上达到“想写”、“有的写”,进而在这种写作动机的驱使下,在具体的习作的体验中摸索看图作文和写想象文的习作规律,达到“会写”。
刘淑明老师,根据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材练习5中的一道看图口语交际题变通的一次看图想象习作的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举例:课件。对于第一幅图:“椭圆”,学生把它想象成:鸡蛋、飞碟、桌面、古井井口……。对于第二幅图,学生竟然能把它想象成“小鹿的餐桌”“蚂蚁的宫殿”这是多么富有童话意味的想象。随着画面的逐渐丰富,画面的主题就凸现了出来,虽然主题是鲜明的,但是此时学生的思维已经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围绕着主题在学生的头脑中就形成了不同的故事情节。)在这节看图想象作文的教学指导中,老师利用“画图想象法”,采取了4画的教学方式创设了梯形的习作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习作动机,在为学生习作思维的率动、热身中,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其中,达到了“想写”、“有的写”;在教师的相机点拨中,逐渐生成了想象的3大特点:丰富、奇特、合理。使学生在体验习作的过程中感悟了“怎样写”的方法。实验证明,“画图想象法”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写看图作文时运用的一种最优的方法。
3.生活对接法
所谓“生活对接法”就是教师在短短的20分钟的习作指导课上,巧妙地创生习作内容,创设习作情境。教师以情动情,在极短的时间内或用语言,或用媒体,或演小品等教学方式,架起生活与课堂的桥梁,使学生由此及彼,达到 “情之所至,金石为开”的教学效果。
刘娜老师运用“生活对接法”成功地执教了北京市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材练习6中的第5题:围绕“即将离开小学的时候”这个意思,自命题,写一篇作文。在这节习作指导课上,刘老师依据文本中仅有的23个字,根据学生的主体实际和教师的自身实际,大胆地创生文本,创设了这样的习作情境:
课始刘老师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激情导入,以情动情:同学们还有一个月就要小学毕业了,离开这个我们生活学习六年的校园告别与我们朝夕相处六年的老师同学,解下我们佩戴了六年的红领巾,在这即将离开小学的时候,在学习之余,许多同学都在干着一件事,那就是在留言本上写留言。一个留言本全班都能传到,很多同学也不忘让老师写上一页。今天,老师给大家创造一个机会:写留言。教师随即在黑板上板书学校留言簿、老师留言簿、同学留言簿、自己留言簿。并接着说:“把你最想对他说的那句话写在相应的留言簿上,要求写之前写上对方的姓名,也就是写给谁的。你最希望谁跟你写留言,就把对方的姓名写在自己留言簿上。”学生触景生情,水满则自溢,情动而辞发。此时,学生心中那份对老师,对同学,对学校的深深的情感,已经溢满了整个心胸,学生围绕着这个话题,积淀了充盈的情感,也积累了相关的语言,这些语言储存在学生的心里,已经产生了言语的冲动和欲望,有了表达的需要,学生个体达到了不吐不快,欲罢不能的写作佳境。教师恰当地运用“生活对接法”,使语文与生活之间架起了一条快行线,使学生对“写什么”产生自然真实的情感流动,使学生在一次次难忘的情感体验中受到了做人的感染和熏陶。实验表明,多数作文的指导适合运用“生活对接法”,尤其是写人记事的作文指导。
第四步:课题阶段总结彰显“体验性习作”成果
在历时2年多的实验过程中,我们整合了习作内容、教师和学生资源,在习作指导教学中运用了“现身说法法”、“画图想象法”、“生活对接法”等指导方法,创设情景,为学生的习作思维率动、热身后,我们又用此表对相同的学生进行了复测。
表二: 单位(人)
你想上作文课吗?你想写作文吗?你在作文中常常无话可说吗?你觉得写作文很难吗?
①想(87)
②一般(63)
③很想(20)
④不想(13)①想(68)
②一般(60)
③很想(35)
④不想(20)①是(20)
②不是(102)
③有时是,有时不是(61)①是(27)
②不是(123)
③有时是,有时不是(33)
根据数据统计,结果还是比较可喜的。对此我们做了一张统计图。通过对比实验表明:实验后六年级学生想上作文课的提高了38.8%,不想上的下降了25.14%;六年级学生想写作文的提高了26.23%,不想写的下降了23.52%;在作文中常常无话可说的下降了16.39%;觉得写作文很难的下降了22.41%,觉得写作文不是很难的提高了32.24%。此课题确实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受到了多数学生的欢迎。他们不再厌烦作文课,对作文逐渐产生了兴趣。在全区教学检测中我镇的语文成绩逐年攀升。在2006年第一学期末六年级全区统一抽测中,我镇学生的作文成绩平均分达到了33分。2007年五年级的区抽测,我校的语文成绩名列山区组第一,作文平均分达到了36分的好成绩。
2007年12月20日在沙峪小学举办的“渤海小学高年级体验性习作阶段性总结”获得了圆满成功。(课件)研讨会上课题组组长刘娜老师做了《小学高年级体验性习作的研究》阶段报告,认真总结了我镇近几年在作文方面的经验与体会,并很诚恳地提出了课题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怀柔区各兄弟学校的语文教研员们对我镇《小学高年级体验性作文的研究》课题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怀柔区小学教研室宋老师对汇报展示课做了精彩地点评,用六个字概括就是“真实、真挚、真招”。宋老师的三个“真”字是对我们课题组成员的一个认可,是对我们渤海镇学生的素质一个认可,相信我们渤海镇的习作教学在《小学高年级体验性习作的研究》课题的引领下,定会出现又一个崭新的局面。
另外在本次阶段性总结中,我们课题组成员还编辑整理了四个集子:教学论文集、教学案例集、教学设计集、学生作品集。这是我们课题组扎实研究的成果,同时也为明年课题的结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2008年5月在渤海所小学再一次召开了课题的研究课。(课件:我组的王淑娥老师所带的班级学生写作能力扎实,作文生动感人,这就是当时截取的一个片段《爷爷的小布袋》,因为是真人真事,作者读到动情之处不禁潸然泪下,在场的所有老师和学生也被深深地打动了,我想这就是体验性习作的一个很好成果,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朴实的语言,就能触动读者的心弦,与作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会后,宋老师结合两节课作了精彩的点评,尤其是王淑娥老师的作文评改课,感人至深。同时宋老师再一次肯定了实验班学生的作文水平,极大地鼓舞了课题组成员。
三、课题研究的体会与收获
1.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和方法的转变
实验教师通过对课题地探究与实践,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逐步认识到: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的主体兴趣和需要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多样、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
实验教师利用多种手段,努力营造学生习作能力发展的教学氛围,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不同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感受。她们给予学生更多的是有情有味富有激励性的褒奖,教师关注学生发展的学生观正在悄然形成。
2.使习作教学成为一泓活水
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教师们时刻关注了习作的主体,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实验教师定期召开家长会,相互沟通反馈信息,共同促进学生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使习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泓活水。
3.培育了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
实验教师把研究寓于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忘我地陶醉在语言文字所表现的情感中,从而潜移默化地培育了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四、下一步研究方向
1.进一步优化体验性习作的教学策略,尤其是作文评改课中写人记事的评改策略,读后感的评改策略。
2.加大读写结合课的研究力度。
3.整理、收集课题材料。
4.推广课题经验。
第二篇:教研活动交流材料
双结对活动交流材料
在支教单位奈曼旗实验小学的典型引领和理论指导下,我们学区教学教研步入了新台阶。为更扎实落实教育教学任务,我学区探索推广王敏勤教授五环节的和谐教学法。五个环节分别为:单元导入、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大组汇报、教师点拨——变式练习、拓展提高——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这一教学模式在理论上讲适合于小学各学科教学,但是不同的学科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应灵活变通。
语文分析课文的教学模式:
1、单元导入
明确目标
2、粗读课文
整体感知
3、细读课文
赏析语言
4、归纳概括
深化主题
5、巩固练习
拓展提高
6、课堂小结
单元回归
数学新授课的教学模式:
1、单元导入
明确目标
2、提出问题
自学指导
3、大组汇报
教师点拨
4、变式练习
拓展提高
5、课堂小结
单元回归
英语新授课教学模式:
1、单元导入
明确目标
2、自学指导一:学习新词(包括自主学习、小组互查互助、大组汇报、教师点拨、变式练习等)
3、自学指导二:学习课文(包括自主学习、小组互查互助、大组汇报、教师点拨、变式练习等)
4、课堂小结
单元回归
学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是学校教学成熟的标志,教师有成功的教学模式是个人教学风格成熟的标志(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打造名师效益)。学校的高效教学应该从统一教学模式入手,因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有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可操作性强,易于模仿和操作。
下面我结合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和徐丽娜老师的语文课例,介绍一下语文分析课的教学模式。
第一环节: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为什么设计单元导入呢?语文课本的编排,“文本”和“主题”是不可缺少的两条主线,过去以文体作为主线:小说单元、诗歌单元、议论文单元等;现在以主题为主线:人间真情单元、科学幻想单元等。教师要把这些明线和暗线都整理出来,让学生看到其内在联系。如徐丽娜老师教学的第五单元以“生命”为主题选编了4篇课文,分别为《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 生命》《花的勇气》
开课时单元导入有助于正确理解单元文本主旨和主流价值观。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部分”中从“创造性地理解”改为“正确理解”也体现了这一点。如教学《三打白骨精》的教学中出,老师问学生你最佩服谁时,大多数孩子说佩服孙悟空,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佩服白骨精。白骨精足智多谋、屡败屡战、锲而不舍,有坚强的意志。这就脱离了文本的主旨和主流价值观。
明确目标: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不仅教师要知道,学生也要知道。就跟作战一样,不仅指挥员要知道战斗目标,士兵也要知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士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学也是如此。徐丽娜老师结课时出示了教学目标,在实践教学中不要机械的套用三维目标的模式,写在教案上可以,告诉学生就显得有些呆板。可尝试把目标问题化,就是把一节课要完成的目标设计成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解决了,学生也就达标了。
第二环节:粗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学生整体回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也就是再次把文章的脉络理清。为下步的赏析语言打下基础。徐丽娜老师如果在让学生浏览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效果会更好,可以照顾中等生和后进生。
第三环节:细读课文
赏析语言
本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最重要的步骤。
首先谈谈对赏析语言中的“语言”的理解。新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把“语文”改为“语言文字”并四处提到“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是语文教学从静态的语文知识性教学转变为动态的语言智慧技能的过程。指明了语文课改的主攻方向。听说读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落脚点。
徐丽娜老师在细读课文、赏析语言这个环节抓住重点句子、词语进行赏析和训练,落实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只是在朗读指导方面有些欠缺。新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建议中提到“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强调。”,“自然朗读”应以不同的文体的文体、特性为基础,先要把握好课文的总的感情基调,即课文总的感情色彩和分量,然后把“停顿、重音、语气、语调”四大朗读支柱落到实处、这样朗读就能做到“感情自然”了。
第四环节:归纳概括
深化主题
这一环节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人文性”的落实。徐丽娜老师板书的设计和结合课文内容和欣赏的图片,想一想生命的意义,这就是对主题的深化,落实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第五环节:巩固练习
拓展提高
说来是第五环节,但是我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处处落实练习这一环节,没有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环节来进行的。比如徐丽娜老师在第三环节中处处设计语言的训练、如“抓住挣扎 极力 冲破
仅仅
糟蹋 等词语进行感悟,那样
那样”说话等都体现了巩固训练这一环节。
还安排了小练笔,写自己的感受。小练笔在修订版的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有这样一段话;“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第一次为练笔正了身。2001版课标虽然没提练笔,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安排了30次小练笔。今后练笔必将成为作文教学的轻骑兵。
小练笔也是中高年段落实写字教学途径。修订版的课程标准,写字教学建议中新增了关键性建议:“第一、二、三学段,要再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子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所以到了中高年段除个别难写字的写字指导外,还要加强课内其它书写练习的指导。如课后安排的摘抄句子和段落的书写练习和课后设计了较多小练笔的作业。这些都是落实写字10分钟的途径,并使学生养成“提笔即练习”的习惯,从而达成课程中提出的“要子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
单元回归
课堂小结无疑是回顾、总结这一节课是否成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可以起到备忘录的作用,又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单元回归又是对整个单元主旨和训练重点的再次升华。(单元知识树)
我们正逐步探索推广五环节和谐教学法,我的解读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当之处希望实验小学和义隆永学区中心校的领导和老师给予指正,也希望我们学区的老师们在操作过程中逐步完善,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
第三篇:教研活动交流内容
教研活动交流内容
抬头寺中学耿俊红
一、初三历史教学
本学期世界历史的教学内容较多,要在半年完成,可以说内容多、任务重,世界史教材着眼学生的发展,重视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基于上述要求,教学中我注意一下几点:
1、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0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2、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初三毕业考力争达到98%.3、深入研究和领会毕业考试中各种题型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练习.如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重在抓他们的思维分析能力,如阅读材料分析题,采用高中生所要求的内容予以练习并作分析,便于以后考上高中,能够拥有一种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较困难者,重点让其掌握考纲所要达到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做到毕业考能顺利通过.4、加强教育科研,理论联系实际搞好历史学科研究.5、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充分利用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丰富历史课堂内容..6、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7、认真,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种教学进修活动,以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二、尖子生问题
尖子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善于抽象、概括、思考和判断,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但其成长是有规律可循的。要正确认识尖子生培养工作,坚持科学、务实的态度,创新措施,积极探索。为了更好的研究如何培养尖子生,最有效地挖掘尖子生的潜能并结合历史学科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在尖子生的培养方面,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学习动机:在这方面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树立什么远大的理想,唱高调。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学习改变命运”为载体,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积极引导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
2、磨练意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学生可能由于一次成绩的优异而沾沾自喜,也可能由于一次成绩的降低而情绪低落。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独立解决。要从思想上加以指导,提高他们抵抗压力的意志。熟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3、良好习惯:可以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如何听课,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记忆等,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书写解题步骤,规范解题过程。
二、能力培养
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及表达能力。方法是分层教学。
1、堂教学分层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在共同的基础上将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留给尖子生,让他们当先生说一说,讲一讲。习题的配置也要分层。可以每次课后布置一道思考题由尖子生完成。
2、作业分层
在共同提高的基础上每次的作业都要给尖子生留有一定难度的题目,习题当中带有星号的题目可以让他们去做。
3、第二课堂:将尖子生集中辅导。
尖子生培养八招
扎实基础+纯熟技能+良好身心+正确策略=尖子生成功增值
第一招:目标不宜过高从多拿1分做起
尖子生的培养重在平时,重在细节,重在积累。如果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一般来讲不太可能,但是“多拿一分、多对一题”却容易做到。千万不要小看卷面上的1分,高分与低分,有时就是一分之差。
很多学生意识不到“1分”的重要性,定的目标太高,结果实现不了,还打击了自信心。其实只要每科努力提高1分,总成绩就会是一个大的进步。
如何才能多拿一分、多对一题呢?
第一,要养成清算应得而未得的分数的习惯;
第二,要清除屡犯重复错误的毛病;
第三,克服答题不规范的弊端;
第四,改正审题不清、题意理解不准确的错误;
第五,留意粗心大意出错的地方;
第六,加强识记,保证记忆题的得分;
第七,训练答题的速度,学会正确用时;
第八,提高书写质量;
第九,注意答题步骤的清晰性和周密性;
第十,严格遵守题目的要求。
做到以上几点,多拿一分、多对一题就不是难事了。
第二招:重复做题没有错善于记录得高分
一些学生认为,重复做题没有意义,这其实并不全面。有些题目对自己薄弱环节有针对性,有些题目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关键,这类题目就有必要多次重复去做。
另外,上课时记录老师的“启迪”,做题时记录“实战的心得”,评改时记录老师的订正,都是非常重要的提高成绩的方法,特别是做题时遇到的难点、所需的时间,所犯的错误,这些对于提高自我、避免重复犯错非常有用。会做的题目不做错,不会做的题目要做出来。解题要想得快,算得准,写得清。
第三招:学了、知了、做了还要“拿了”
不少学生“学了”(学了知识)、“知了”(了解了知识),也“做了”(做了习题),但考试时就是拿不到高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是因为,任何知识从学习到应用、再到转化为一个人的能力,需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
要不断练习和巩固,所以学生不要以为“学了、知了、做了”就一定能“拿了”。“学了、知了、做了”只是量变的积累,而“拿了”才是质变的提升,所以考生要明确以拿分为目标,不要仅仅满足于前面的付出,而忽略了后面的收获。
解决“付出却无回报”的问题,考生要找出自己拿不到分的具体原因,究竟是掌握概念出了问题、理解原理出了问题、答题规范出了问题,还是运用过程中出了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就会收获颇丰。
一般来讲,存在这样问题的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只要突破运用这个“瓶颈”,成绩就会提高一个档次。
第四招:知识结构化、复习系统化、训练综合化
对于尖子生来说,结构化的知识、系统化的复习和综合化的训练是最为重要的。
首先要学会把零散知识变成结构知识。考察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分辨、归类并总结同类知识的特点和内在规律。其次是学会将考点知识变成题型知识。考点知识是很抽象的,要具体通过题目才能得以体现。最后就是学会把缺漏知识变新增知识,把残缺知识变成系统知识,也就是查缺补漏,综合运用。
第五招:做好信息搜集也是增值关键
平时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帮助、指导尖子生收集、整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信息、新题型。建立尖子生之间相互交流所收集、整理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信息、新题型的机制。学生对当前的时事、社会热点注意了解,在考试时对考题的理解就会有背景依托,有助于全面和深入的分析。要学会从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出发,关注他们“可能”会关注的信息,特别是近期的国内外大事和社会热点。
第六招:吃好“正餐”恰当选择资料
这里的“正餐”指的就是学习以“正课”、“正题”为主。所谓“正课”,是针对目前许多学生存在的上课内容、目标错位现象而言的。比如学生在语文课上做数学习题,不但课没有上好,做题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白白浪费时间。
其次是使用适合考生的“正题”,集中精力做“好题”。老师应按照教学计划或者所掌握的最新情况给学生编写参考资料和习题,这些习题是老师教学经验的总结,比学生自己找的其他题目更有价值。
第七招:找尖子生谈话
找尖子生谈话,不断给尖子生暗示,挖掘尖子生内在潜力,调动尖子生的非智力因素,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八招:放手让尖子生自主学习
尖子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强,按正常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尖子生吃不饱。因此培养尖子生主动找食吃、找好食吃的能力是做老师的首要任务。
尖子生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在老师的辛勤培育和学生的刻苦努力下,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教研交流材料
小学语文教学教研交流材料回顾自己多年来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感觉并没有什么经验可谈,有的只是每位老师都有的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严格而又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学工作包含的内容太广泛了,以下是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不能称之为经验,算是与在座的各位共同探讨吧。
一、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这样一说,好象同“以人为本”的理念相悖。其实不然。真正的“以人为本”,并不完全是一味的顺从和迁就。必要时,还需要有教师意志的左右。今年,我接手五年级的语文,他们的成绩在全镇来说是顶瓜瓜,但是他们养成了一种严重的依赖习惯,家里依赖家长,学校依赖老师。老师每天都要花许多时间在清理家庭作业上,甚至下午陪同完成。本期开学前两周,每天都有不完成作业的情况。怎么办?下午留吧,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啊?请家长吧,也不是上策呀。于是,我采取了比较严厉的措施。直到现在,不管什么作业,他们都能完成。
二、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严明的纪律是战胜一切的法宝,良好的班风是学生学习的保证,因此,每当新学期开学接到一个新班,我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用一些最能打动孩子们内心的话来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比如去年我刚接到三,二班以后,在师生很陌生的情况下,为了消除一部分学生心中的恐惧,也就是害怕新老师知道自己的过去,我对全班同学说了这样一番话:“同学们,我很高兴今年能教你们的语文,早就听说咱们班同学脑子聪明,上进心强,通过这几天的接触,我感觉到了,老师不爱打听你们的过去,我只看重今天,不管以前你表现怎样,那已经成为过去,从今天开始,遵守纪律,努力学习,我相信我们班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进步的。”我的这番看似寻常的话,没想到却起了很大的作用,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学习语言文字的激情。
教育的过程是知识交流的过程,是心灵沟通的过程,更是生命对话的过程。因此,离开了学生的感情,语文课是无法上的,至少是无法上好的。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学生的情感,需要引导,需要熏陶,需要结合习惯养成教育来培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同语言文字伤了感情。试想,如果学生看了课表,某节课是语文,眉头都是皱的,语文课还怎么上?我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学生对语文的情,来自于趣,要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兴趣,对美好生活充满热爱和向往。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就有了丰富的情感和激情。这样,学生的求知欲有了,主动性强了,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也能充分理解,并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教学效果自然好。当然,用什么样的语言、用什么样的方法、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我们老师的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拿识字写字来说吧,学生怎样才能掌握好呢?抄吧。但我认为“抄”不是最好的办法。在多年的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只要你会写了,就不用反复抄了。你不会写那就只有抄,而且加倍抄。孩子们都不想抄,所以就必须动脑筋想办法巧记。到了高年级,生字新词的教学根本用不着你去操心了。当然,也少不了点拨、检查。
四、有效的进行习作教学
1、生活中的作文训练。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作文是写暑期见闻。写之前我就想:这些孩子们,每天就在家里,见识有限,怎么才能写好这篇作文啊?于是在习作以前,我用一节课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说说暑期中的经历。这一说啊,还真让我吃了一惊,他们有到云南的、有到杭州的、有到广州的......他们见识了高山、平原、大海、风景名胜,经历了有趣的、有意义的事情。这一说,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习作的信心,效果当然不错了。
2、不同题材的习作训练。
在教学写人的文章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掌握了写作方法之后,从写自己开始,再写亲人,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写熟悉的人,如老师,同桌,最后练习写不熟悉但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如清洁工,售票员,交警叔叔。通过这样的层次系列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教学写读后感时,我首先把写读后感的方法教给学生,然后在课内外经常练习。今年暑假,我布置的作业就是让学生读一本古典著作并写读书笔记。孩子们都做得很好,有摘抄、感悟、疑问、想象。尽管比较肤浅,但我觉得收获还不少。
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去年刚接手五年级后的一次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孩子们好奇的问:“老师,什么是手抄报啊?”可见他们实践的太少了。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有意识的把版面设计、主题设置、题材搜集、内容展现等渗透给学生。本期的第二单元“祖国在我心中”,我要求学生用绘画、书法、手抄报的形式汇报自己的收获,效果还真不错。
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转变观念、转变行为、转变角色、丰富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成长。老师们,让我们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把小学语文工作做得更好。
第五篇:校际教研活动交流方案
紫云县四大寨民族中学到我校“校际交流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学校间教研交流
活动时间:2012年10月31日(星期三)下午2:30
地点:关岭县关索中学
活动教师:语文组、数学组、音体美组
活动方式:学校间相互上课评课,同时进行。
具体过程:
紫云四大寨中学两位教师刘成飞(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隆昌文(九年级数学:正多边形和圆)到我校并由我校安排相应的班级和课题上课,我校由王智(八年级语文《桥之美》)、张发琴(九年级数学:正多边形和圆)上课。其他教师可同时随机选择听,最后是评课、篮球友谊赛。
关索中学中学
2012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