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破解信访难题的实践与思考
破解信访难题的实践与思考
周德祥
道县白芒铺乡共有31个村310个组9000户34570人,距县城13公里。全乡总面积105.8平方公里,耕地3.4万亩,林地5531公顷,境内属平岗区,山多地少,历来就是全县有名的干旱死角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历史原因,白芒铺乡信访事件常呈现多发快发、难以调解、极易群发的特点,近几年被市县认为是信访矛盾突出乡。特别是2009、2010年由于赴省进京非正常信访量排全县第一,直接影响了两届乡党政主要领导的调整使用。为彻底扭转白芒铺乡的对外形象,2011年10月起,新一届乡党委政府把信访综治维稳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大事,高看一等、厚爱一层,拿出治沉疴用猛药的决心和措施,基本扭转了信访维稳工作的被动局面,有效地创新了社会管理。2011年1-7月,该乡信访总量季季排名靠后,特别是3-7月没有一例对象赴省进京访,到县委群工部等部门反映情况的也很少,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县委书记唐湘林在听取该乡党政主要领导情况汇报后认为:该乡抓信访工作方法对、投入大、效果好。白芒铺乡信访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是充实维稳力量,变整体包干到底为单列专打其门。2010年以前全乡干部职工共分五个大农业组,信访维稳的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分别安排在五个农业组内。因此,信访维稳工作常受到农业组工作的牵制,遇到紧急情况无法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不能快速有效地排查、处置信访问题。由于机制不活、效率不高使白芒铺乡的信访问题顾此失彼、越积越多。乡党委、政府经慎重考虑后,决定信访维稳组单列,分管领导和司法所、办公室人员共7人不再安排驻村,在车辆使用、经费安排、电脑购置等办公设施上给予充分保证,从人力、物力、精力上重点倾斜,让该组人员集中力量调处、化解全乡矛盾纠纷,确保小问题不出
乡、大问题不出县,矛盾处置在萌芽状态、纠纷化解在基层。从近一年的运行情况看来,该组人员工作积极主动、敢干负责,深入排查、认真化解,短短的几个月就成功签定息访调解协议书47份,一些多年来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二是下移工作重心,变群众越级上访为领导到村下访。实行乡党政领导工作包干负责,特别是把主要领导的精力往基层一线倾斜。乡机关每天由党委书记、乡长、人大主席、政协工委主任轮流在办公室坐班接访。全乡按照信访工作量大小排出12个重点村由党政领导驻村,乡四大柱头必须选驻其中四个最难的村,乡党委书记周德祥选择驻公认矛盾最多的白泥山村,乡长朱海勇则驻在有赴省进京隐患的湾田村。乡人大主席周建明负责农村财务清理、高速公路事件、S323道路建设有关案件的处置;乡政协工委主任何党生负责负责计生有关后遗症事件的处置,联系何家村;分管信访维稳的领导,负责涉法涉诉案件、安全生产事件的处置,综合协调全乡的信访工作。乡党政主要领导每周最少用一天时间到信访热点村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岩口村五保户蒋广祖因与邻居的屋檐滴水过界多次到县乡上访,乡党委书记周德祥接访后,在10天内就派出人大主席周建明和乡武装部长何跃兴到现场组织双方调解,上访人蒋广祖在调解后表示息访。乡长朱海勇在接待湾田村毛永恒反映毛以安等人争其土地事项后,派出分管领导多次组织国土、规划部门前往村里了解情况,进行了依法处理。杨家村五保户周友忠被人打伤后打人者无影无踪而四处上访,乡政府从司法救济金中帮助解决了其部分住院药费。乡党委、政府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不断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发展经济来保持稳定。如建整扶贫村马垒、住兴两村,邀请县委书记唐湘林、县政协主席李显昌来村现场办公,解决了安全饮水、道路建设、林果开发、村级活动场所等多个项目建设。全乡现有水利、安全饮水、水果开发、村级活动室建设、农村文化共享、养殖业和集镇建设等项目共39个,正启动的有33个,受惠达到24个村186个组148个群众2.6万人。
三是坚持各项制度,变行政管理型政府为社会服务型政府。乡党委、政府严明纪律、严格制度,通过加强对干部的管理来改进工作作风、转变政府形象,确保干部为政勤勉清廉、为人公道正派,努力打造风清气正、政通人和的政治环境。在经济管理上,乡党政主要领导在全体乡村大会上郑重承诺:绝不克扣村级转移支付,群众的粮食直补、粮种补贴、公益林补助金、农机具补贴、家电补贴、汽车摩托车补贴、退耕还林补助、征地拆迁补偿、养老金、计生奖扶金、优抚救济金等款项保证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在干群关系上,对群众视为衣食父母,干群关系变为鱼水关系,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服务,要求来乡办事只要符合条件、必须及时办复,不得有索拿卡要的行为;对不符合办理条件的说明理由,如需要补齐手续的则开具清单让群众补齐后予以办理。全体乡工作人员必须把来乡办事人员当自己的亲人,确保来后有一杯茶水解渴、一句良言暖心、一张椅子让座、一个道理解惑,让群众满意而归。在政务公开上,公示所有的乡村领导照片、职责分工、电话号码,公开涉农项目的办理程序、收费标准、主管人员、责任人,每月的赶集日所有干部集中两天进行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找人办事。在干部考核上,按照实绩考核和群众公认两类加权,全乡评出最佳工作人员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同时评出一名最差工作人员通报批评并给予经济处罚。今年来共发出通报27期,对11名作风散漫不完成任务的工作人员和18个村进行了全体通报和经济处罚,对全乡震动很大。在廉政建设上,要信守党委政府出台的若干规定,确保为官清廉,为人清白。乡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工作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等有关文件,明确了借红白喜事敛财的、上班时间不在工作状态的属于违纪行为。在依法行政上,乡党委政府强调了各项工作都要经得起法律的检验。征缴社会扶养费时,我们提出对拒绝接受处罚但确有经济能力的,每个片组拿出至少三例作为起诉对象,申请县计生法庭执行。同时,召集了学校、卫生、国土、规划、信用社、经管、财政等十多个涉农单位清理各类收
费项目,规定不能收费的谁乱收通报谁、处罚谁,可以收费的则严格按文件和公布的标准收费。
四是正视遗留问题,变千方百计回避矛盾为鼓足勇气解决困难。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久拖不结,群众怨气增添,容易转化为不稳定因子,给社会增加不和谐因素。通过解决问题,唤回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信心,增进群众遵守信访秩序的自觉性,提高综治信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绩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善于法理情义多管齐下,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直接解决、间接解决、分期解决,千方百计把问题拿下,或把问题进一步瘦身,或把问题相对缓解。由于前些年财税体制的原因,当时白芒铺乡不少的村干部为完成县乡下达的财税任务而“提前充款缴税(没有收取农业税款而预交)”。2005年起全省免交农业税后,没有继续当村干部的所充税款就无法从农民手中收回,成为引为老村干部上访的导火索;继续当村干部的则变相从农民的粮补直补中抵扣,引发了不少群众上访。这样,在乡镇财政运转尚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这个遗留问题便成了该乡一个十分沉重的历史包袱。为了缓解老村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情绪,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工作负责、对党委政府形象负责的原则,新一届乡党委决心正视矛盾、突破难点,用更多的精力把接访变为处访。乡党政联席会议决定,对帐目不清的由乡纪委、乡经管站组织力量清好数,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清帐后确认村里尚欠老干部款项并承诺息访的人员,每年从乡村两级的转移支付中安排2-3万元,逐步解决老村干部的欠款,力争用4-5年左右的时间全部还清;对确有抵扣农民粮补直补的,钱在村干部身上,责令无条件退给村民,不在干部身上的则逐年从转移支付中解决。目前,对野竹福村老支书肖代珍的欠款没有偿还的问题,经反复协商达成协议,决定每年年终时乡村偿还2000元,力争三年左右还清。对岩口村杨平太、人和圩村吴月兴等人每年按照3000-5000元的比例偿还。另外,乡党委政府还对
历年的上访老户潘家村卢某等人,通过思想化解和政策攻心,顺利实现了其自愿息访息诉的目标。
白芒铺乡信访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是必须政策落实。党的政策是我们全部工作的生命线,坚守政策是关键。凡政策中规定必须解决的绝对不打任何折扣、全面落实,凡是政策没有的不得突破最后底线,万一需要突破也不能在本级突破,只能由上级根据具体情况突破。在信访对象面前不能随便开口子、乱表态。特别是在接访过程中,往往奉命接访的领导和人员为了能顺利带回上访对象,在接访现场承诺解决其不合理诉求,回来后就会因为无法兑现而激化矛盾,引发更加严重的重复访、缠访、闹访。如我乡潘家村卢某,接访人在北京承诺回来补偿三千元,但事后信访人因在特别防护期非法上访被拘留且没有补偿,其一直不服而重新上访。但是我们在接访黎家兴村一七九年复退军人黄某时坚持按政策讲理讲法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其提出“要解决工作,要拿公务员工资”的无理要求予以了严词拒绝。同时,明确提出,如黄某继续无理取闹、非法越级访,将依法受到打击。
二是必须人情到位。对常年上访户不能以刚克刚激化对立情绪,而是采取以柔克刚的方法,在“法理之外、情理之中”给予关爱和宽容让其息访息诉,对诉求中只要其有部分合理的都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妥善处理。对上访老户不能深恶痛绝,而是在其经济上、生活上、生产上有特殊困难时要帮助解决,让其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如白泥山村周某,常年因村级财务问题赴省进京上访,不仅农业生产没有抓好,而且上访过程中花费了大量费用,生活十分拮据。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了解情况后,在年终时走访看望,周某非常感动,主动放弃上访。何家村何某,也是坚持常年上访的其中之一。了解其有发展国外松的动向时,乡党
委政府派出专人帮他协调好种苗,并在今年的植树节组织了全体脱产干部50多人为其种树一天,何某表示不再越级上访。
三是必须奖罚兑现。通过在全乡推行信访责任包干制,狠抓工作落实和奖惩兑现,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局面。各包案领导和责任人不仅在特别防护期采取盯死看牢、严加防范的措施,而且由于建立了信访长效考核机制,平时信访工作也层层落实、责任到位。今年四月乡党委、政府专门召开了信访工作兑现大会,对在全国两会期的信访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当场兑现,全乡31个村30个村两委和49个包案领导、责任干部受奖,奖金总额达到9600元;只有一个村及该村驻村干部受罚共3600元。同时建立健全了全年的奖罚兑现制度,在大会上重新签定了信访目标管理责任状,对全年度内实现有效稳控的予以重奖,并在干部提拔使用、评选评优等予以优先考虑。
作者系永州市道县白芒铺乡党委书记
第二篇:环境信访难题破解
环境信访难题破解
环境信访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和环保部门的形象,如果处理得好,环保部门就能赢得领导和群众的双重信任,共同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但当前,由于以下制约因素,还有一些地区的环境信访问题未能得到妥善处理:
一些地方环保部门的领导对环境信访工作重视不够,对信访问题解决不力,措施落实不到位;信访处理人员工作水平不高,业务能力不强;环保为民的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还有群众投诉渠道少和环境信访情况复杂、处理难度大等原因。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做好环境信访工作应强化如下4项措施:
一要打好环境信访攻坚战。首先,提前做好预防工作。不管群众是不是上访投诉,只要是热点、焦点、难点环境污染问题,都要提前逐一排查并妥善解决。其次,主攻重复信访案件。对这类环境信访,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办理、限时解决。再次,尽快处理积压信访案件。对应办未办的、已办没办好的,都要尽快彻底处理;第四,严肃认真处理大案要案,突出解决反映集中、影响巨大、群众关注的案件。
二要从源头控制环境信访。严把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关,严格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环境标准,认真落实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和项目验收管理要求。绝不允许发生审批完一个项目,就产生一个信访事件的现象。在环境现场监管方面,各级环境监察部门要真正负起责任,坚决消除环境监察和现场管理的盲点、盲区。
三要建立环境信访奖惩机制。首先要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定期通报环保系统信访工作情况,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公布各地、各相关单位信访工作考核排名;其次要对环境信访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表现突出的干部,要优先考虑提拔重用;再次要把处理环境信访问题纳入环保系统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四要加强环境信访能力建设。首先,要配齐、配好信访工作人员,必须确保信访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特别是要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工作骨干从事信访工作;其次,要为信访工作配备必要的装备,以提高办案效率。
第三篇:破解信访难题的几点举措
破解信访难题的几点举措
作者:李宗健
笔者今年有幸参与了镇坪县安宁渡电站民情纠纷调处工作。安宁渡电站总装机容量2万KW,工程总投资1.52亿元,年发电量6300万KW.h,年售电收入1890万元,是镇坪县的重点建设项目。2009年电站隧洞施工,放炮致使周围农户房屋不同程度受损,造成农民堵洞阻扰施工,这次共组织一期赔付372户63万元资金。笔者发现,在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和农村加快发展的进程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显,信访问题逐年上升,并呈现出署名信访逐渐增多、“三访”(越级访、重复访、无理访)增多、集体访增多、重信访轻法律、上访老户居多等特点,成为影响项目建设和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基层组织执政能力薄弱。基层组织对项目建设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支持力度不够,造成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有一定差距。同时,农村干部观念淡薄、工作方式简单、工作不细致、责任心不强,加之基层组织权力有限,导致农村群众对基层干部失去信心,自然不愿向乡村组织表达自身诉求。一有矛盾,就会选择越级上访的形式,只要有人牵头炒动就会造成集体越级访。
二是诉讼成本与绩效的“市场效应”致使群众择访弃诉。很多信访群众反映若采取法律诉讼的形式解决争议纠纷,既花费了钱财,也耽误了时间,能否胜诉也不是定数,即便是胜了官司,执行也是个难题,造成成本过高,案件执行难。因此,在“胜了官司、赔了钱财、只能讨个说法”的现实面前,很多群众自然会选择信访“直通车”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是“重堵疏防”的考核机制导致群众越级访、进京访。为更好地解决信访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各地都将信访与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单位业绩考核相挂钩。造成只管有无到市赴省进京上访案例、不管信访人上访事由是否合情合法的现象存在,甚至对无理上访、缠访、闹访等不能区别对待。“重堵疏防”急功求稳的办法,实际上对群众上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直接加大了接访和防控的成本。
四是群众缺乏应有的基础教育。近年来,国家对农民群众实施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免除了各类税费,农民群众的生活逐渐富裕,但对农民群众的教育引导力度不大,造成农民群众只顾个人利益、不顾全局利益,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不支持地方建设。对建设造成个人损失时,漫天要价,违背政策信口乱说;不听劝解,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个别群众把上访当作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以访牟利、以访为业,上访过程中行为过激。
五是处置信访问题不能一视同仁。同样情况不同处理、不同情况同样处理的现象引发了新的社会矛盾,甚至使群众信“闹”不信“理”,误以为“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同时采取哄、拦、卡、压的办法,把群众“逼”上了上访之路。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夯实基础,健全机制,着力提高解决信访问题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一、加强宣传力度,规范信访行为。一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加大对《信访条例》、《治安处罚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群众依法上访意识。二要依托各种普法宣传载体,把信访宣传融入其中,辅之以图片、图像等生动形式,让群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三要利用好各种信访积案,从正反两方面强化“以法治访”理念。从而引导提高群众信访行为的自觉性,规范信访行为。
二、重视三问联解,解决信访问题。要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在法律上是否有规定、政策上是否有依据、依法处理群众心理上是否能接受这三问贯穿于处理信访问题的全过程,把法理与情理有效结合起来,在依法依规处理的同时,消除群众疑虑,达到三个目的,即“事情上给个明白、感情上开解疙瘩、法律上给个公正”。事情上给个明白,就是对人民群众提出的信访诉求,有没有道理、能不能解决、怎样解决?要详细说明原因,耐心解释,给群众一个明确的答复。感情上开解疙瘩,就是不仅要解决信访问题,而且要化解群众怨气、理顺群众情绪、调节群众心理,从感情上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群众相信、理解、依靠组织。法律上给个公正,就是对群众的信访诉求,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阳光运作、依法处理,做到不偏不倚,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增强群众法制观念和法治意识的同时,从根本上杜绝信“访”不信“法”的现象。
三、强化三基联建,完善信访机制。一要从源头上着手,加快健立和完善信访工作联系会议制度、领导信访工作责任制、信访信息事项报送和排查制度、信访事项报结和督办制度、信访工作重点管理单位制度、责任追究制度、领导接访制度等信访基本制度体系,对信访事项的提出、受理、办理、督办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使群众的信访行为有章可循,使各级机关处理信访问题有制度可依,做到保护群众的信访权力和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相得益彰。二要突出抓好信息反馈和问题处置等基础工作,完善信访工作决策机制、预警机制,强化信访工作网络建设,努力增强信访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预防在先、预警到位、预测准确、决策科学,形成工作合力,构建“大信访”工作格局。三要进一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牢记做好群众工作、处理信访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是基层组织的重要任务,把好信访关口、处理信访问题,切实提高基层组织处理信访事务、解决信访复杂问题的能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
四、推行三责联交,落实信访责任。一要认真落实业务工作责任,进一步推行党务政务公开,讲究科学方法,严格依法行政,强化工作监督检查考核,避免因工作方法不当、工作落实不到位而引发新的矛盾问题。二要认真落实群众工作责任,各级机关干部都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主动深入群众,做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关心群众疾苦,了解群众期盼,争取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最大限度的减少因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工作不知情、不理解而引发的上访。三要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严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党政机关的信访工作责任,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注重分工、密切配合、联动处置。
五、执行三调联动,处理信访积案。一要坚持和完善人民调解方式,健全县乡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尽可能使群众的信访诉求在协商、调解中得到妥善解决,降低社会成本,促进社会稳定。二要充分利用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方式上的权威性,弥补人民调解的不足。要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于一体,进一步健全完善延伸“三调联动”调解网络体系,积极推进三大调解在程序上互相延伸渗透,强化三大调解的对接,各自发挥优势,联动化解纠纷,形成用调解方式解决信访问题的强大合力,最大限度地节约行政资源和诉讼资源,达到息诉罢访之目的,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整治效果三者的完美统一。三要引导人民调解组织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及时、有效地做好人民群众的思想工作,主动介入行政纠纷的化解,处理好信访积案。
六、倡导三救联合,帮助信访群众。很多信访群众都是社会弱势群体,有的因长年累月上访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上访“专业户”,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耗费,造成经济拮据、生产荒废、家庭困难。要坚持“事要解决、人要回去、回去后人心思定”的原则,把行政救助、司法救助和社会救助有机联合起来并贯穿始终,保障他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切实提高救助实效。对信访群众为维护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经济确有困难的,要实行诉讼费用、执行费用的缓交、减交、免交和提供免费法律服务,解决人民群众“打不起官司、告不起状”的问题;对一些久拖未决、情况复杂的信访问题,要综合运用行政、司法等方式,帮助信访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要积极促成慈善机构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对生活确有实际困难的信访群众实施社会救助,让他们感受社会的温暖,彰显人文关怀,促进社会和谐。
七、采取三措联用,减少信访案件。一要在正确鉴别越级访、无理访的前提下,对信访群众适当提高门槛、增加程序,有意识地提高他们的上访成本,一定程度上遏制越级访,从制度上杜绝政府埋单的现象发生。二要对信访案例进行一定的过滤,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使之不进入信访轨道。三要严厉打击无理缠访、闹访、聚众闹事的违法犯罪行为,震慑违法犯罪分子,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篇:依靠群众参与 破解信访难题
依靠群众参与 破解信访难题
中共安阳市殷都区委书记 李南沉
近年来,安阳市殷都区始终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严格落实信访工作党委政府责任制,尤其是去年以来,针对全区信访总量居高不下,集体上访、越级上访时有发生,赴京非正常上访突出的严峻形势,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从政治文明建设的高度来把握和重视信访稳定工作,切实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创新理念,完善机制,夯实基础,信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发挥群众主体地位,促进矛盾纠纷化解。今年以来,我们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争当十大员、为民促发展”活动,“大员”就是民间大事的管理员,而“十”则代表了群众利益和诉求的方方面面。赋予群众社会问题调研员、社会问题信息员、民间问题调解员、法律政策宣传员、社会治安巡逻员等“大员”名分,让群众能够名正言顺地、积极地去排查、化解矛盾,还原了群众主体地位。目前,全区已有“十大员”43800余名,已覆盖到了全区各个村组、楼院,其中社会问题信息员、民间问题调解员和法律政策宣传员等“大员”共计2400余名,自我消除不稳定因素200余起,参与调处各类纠纷900余起。
二、推进“诚信殷都”建设,打造和谐人际环境。第一步,广泛宣传。首先建立企业、门店、老师、学生、居民等各方面的诚信标准,然后大力宣传,积极引导大家树立诚信意识,营造诚信的氛围。第二步,建立诚信档案。根据诚信标准,建立五小门店、企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各个领域的诚信档案,并统一备案。通过建立诚信档案,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织就一张覆盖全社会的网,构建一个可控的社会,为从根本上消除信访问题产生的根源,扭转社会不稳定的局面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开展“十佳标兵”评选,树立群众标杆。去年以来,大力开展了“十佳标兵”评选活动,从以前的单个部门、单个行业评选扩展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使评选出的标兵更有代表性和全面性。目前,我们评选了23个方面的标兵,包括十佳环卫工人、十佳农民、十佳婆婆、十佳儿媳、十佳少年、十佳老师等共220人,覆盖社会各个层面。这样,通过在方方面面树立标兵,发挥其影响力、感召力,使各类人群都有自己的榜样和英雄可学,让好人越来越多,榜样越来越多,从而达到引导民风、净化社会风气的目的。
四、实行“321”工作法,解决复杂疑难案件。在解决信访案件中,创新实施了“三依二助一亲自”的信访“321”工作法。“三依”指依法、依理、依感情相结合的办案理念;“二助”指司法救助、困难救助两个帮扶办法;“一亲自”指各级领导亲自办案。(河南日报农村版2010年12月13日)
第五篇:破解基层信访难题
破解基层信访难题
如何破解新形势下信访工作难题,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新课题。2007年以来,镇坪县针对信访工作新形势,大胆探索、开拓进取,在全县创新推行由上访群众根据自己需求自主选择接访领导的点名接访工作制度,着力构建阳光信访、质量信访、和谐信访工程,解民忧、顺民意、得民心,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取得了良好效果。阳光信访 权为民所用
镇坪县在推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工作中,坚持做到“三公开”,真正让群众感受到点名接访的方便快捷。
公开接访信息。各部门各单位在办公场所的显著位置设立了群众点名接访公示牌,重点公布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照片、姓名、职务、分管工作、联系电话,信访受理范围、接访流程,上访人员的权利、义务等信息。同时,向上访群众发放《镇坪县纪检监察阳光信访卡》,使上访群众方便快捷的找得到门,认得到人,办得了事。
公开办理秩序。接访工作中,接访干部仔细倾听群众诉说,认真填写《群众点名接访接待卡》、《群众点名接访告知书》和《群众点名接访登记簿》,同时将填好的《群众点名接访接待卡》回执和《群众点名接访告知书》发给来访群众,告知本次接访受理意见,并请来访人签字认可,接受上访群众监督。
公开处理结果。信访案件结束后,由接访领导协同调查组及时向来访群众送达《群众点名接访答复意见书》,将查处结果告知来访群众,并填写回访了结表,做到案结事了,息诉罢访。
质量信访 利为民所谋
在推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实践中,镇坪县注意做到“三到位”,有效提升了信访工作质量。
领导重视到位。2007年初,镇坪县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群众点名接访工作,先后印发了《关于在全县推行群众点名接访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实施过程中,镇坪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乡镇和部门调研指导,多方听取意见和建议,共同研究解决推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新格局。
责任落实到位。该县认真落实信访案件“四个一”责任机制和“四定三包一回访”落实机制,即包案领导为群众点名接访案件包抓第一责任人,办案单位领导为群众点名接访案件办理第一责任人,办案工作组长为调查处理落实第一责任人,办案单位主管信访工作领导为办案业务指导第一责任人;定办案人员、办案时间、办案纪律、办案质量;包调查处理、监督落实、稳控息访,实行一案一回访。对重要信件确定专人督办,限期查处,建立了《群众点名接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了接访质量和效率。
矛盾化解到位。对重访和越级上访突出矛盾问题,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一案一人一抓到底的领导包案制度,做好相关政策宣传和群众解释工作,迅速结案销号,做到案结事了。对缠访闹访问题,尽力做好教育引导和沟通解释工作,理顺来访人员情绪,化解心结,促其息访,避免新的问题和矛盾。
推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以来,群众点名信访问题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重访明显下降,越级访明显下降,信访结案率明显上升,大大提升了全县纪检监察信访工作质量。和谐信访 情为民所系
针对大多数上访群众在上访时情绪激动,言辞激烈的现状,镇坪县在推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从细节做起,坚持“三贴近”原则,逐步探索总结出一套人性化接访方法。
贴近生活,努力营造温馨如家的接访环境。为进一步改善基础条件,对点名接访中心进
行了改造,对桌椅板凳的摆放都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充分的考虑,精心制作的“累了请您歇歇脚、渴了请您喝口水、烦了请您细细说”温馨提示牌,让上访群众充分感受到家的温暖。
贴近感情,始终坚持热情细致的接访态度。面对来访群众,接访人员起立笑脸相迎,缓解上访人的激动情绪。重新设计更换了接访桌,接访领导和来访群众可以像家人一样围坐在桌子旁进行交流,缩短接访者与被接访者之间的距离,加深来访群众对接访人员的信任。贴近群众,积极推行便捷有效的接访方式。为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使点名接访更加便捷有效,该县制定了《镇坪县各级领导班子成员下访工作方案》,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县纪委等领导班子成员定期深入部门、乡镇、村组和农民进行走访;建立了网上举报中心,同时公开了县级领导的联系方式和邮箱;开通了免费举报热线电话,上访群众也可以通过该电话点名接访。实践证明,这些方式既可以消除群众面对面上访的顾虑,又可以在上访成本和选择上访方式上极大地满足上访群众。
郡县治,天下安。群众点名接访制度的推行,拆除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围墙,畅通了信访渠道;规范了信访流程,提升了工作质量;夯实了工作责任,提高了工作效率;化解了矛盾问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发展与和谐。
一是抓好信访隐患排查机制。加大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力度,综合分析当前农村土地纠纷、企事业单位改革、弱势群体不稳定因素等问题,全面排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未雨绸缪,采取针对性措施,把握信访工作的主动权。二是抓好信访应急调处机制。为避免矛盾升级和问题扩大,对排查出的不稳定因素,迅速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症结,研究化解问题的思路和措施,争取尽早介入,主动化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抓好信访问题解决机制。结合自身实际,落实包案领导和责任人,强化领导责任,主要领导负责一手抓到底,对每件信访案件认真梳理核查,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早介入、早化解,限期处理。四是抓好信访稳控机制。围绕全国“两会”、庆祝建国60周年等重大活动,有针对性地做好信访稳定稳控工作,坚决防止重大有影响信访问题防止。同时,依法加大对无理缠访闹访和非正常上访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依法果断处置,切实维护良好的信访工作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