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乡镇企业改革开放30年工作成就与经验
县乡镇企业改革开放30年工作成就与经验
发展乡镇企业是充分利用农村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拓展农村内部就业空间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30年来,乡镇企业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的稳定,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工作
成就方面
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1978年,全县乡镇企业316个,从业人员1172人,乡镇企业总产值234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98万元,乡镇企业增加值69万元,其中工业增加值27万元;2007年,全县乡镇企业8786个,增长2.68‰;从业人员25735人,增长2.1‰,乡镇企业总产值66187万元,增长28.19‰;其中工业总产值27596万元,增长28.06‰,乡镇企业增加值19856万元,增长28.68‰;其中工业增加值8554万元,增长31.58‰。乡镇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已成为全县经济的一大支柱。
企业规模迅速扩大。1978年,全县乡镇企业年产值1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为零;到2007年,全县乡镇企业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乡镇企业发展到45家, 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乡镇企业15家,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乡镇企业4家。
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加大了乡镇企业体制改革的力度,特别是县发(1998)20号、(2000)11号、(2000)24号和县通字(1998)37号文件出台后,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对产权界定、优惠政策作出了具体规定。全县90%以上国有集体企业完成了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多种所有制的改革,实现了产权制度、投资主体、分配方式的多元化,企业的发展活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产业产品结构日趋合理。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县乡镇企业的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在所有制结构上,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占乡镇企业总数的98.2%,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0%;在产业结构上,工业企业发展较快,比重达到42%;在产品结构上,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明显增加,开发的新产品中,创全省乡镇企业系统名牌产品5个。乡镇企业初步形成了四大产业,即以水泥、石材、建筑等为龙头的建材业;以煤、锰、铁合金等开采和冶炼为龙头的采矿冶金业;以药材、茶叶、猪、羊、鹅等为龙头的种养业;以食品、肉类、野菜、茶叶等加工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业。
社会贡献越来越大。2007年,全县乡镇企业实交税金1786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39.8%;吸纳农村劳动力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28.6%,安排下岗职工和大中专毕业生1120人;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1.5%。乡镇企业成为了全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城乡居民就业和再就业的有效途径,农民增收的稳定渠道。
主要经验
调整优化结构,促进乡镇企业产业产品结构升级。乡镇企业是一个多行业的综合部门,30年来,协调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比例关系,带动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充分利用我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粮食、蔬菜、水果、油料、禽畜产品、水产品的加工和储藏、保鲜、运销业。建筑建材业:提高了综合性工程投标能力,工程质量保证能力和机械化施工能力及工程管理水平。采矿冶金业:煤、锰、铁合金、硫铁矿等系统产品的开采和冶炼,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三废”排放,控制环境污染。
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科技兴企”战略。把乡镇企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充分利用国家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机遇,鼓励乡镇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增强持续创新能力。一是不断加大乡镇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引导企业逐步提高技术研究开发投入比重。二是运用高新技术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开发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工艺和装备,大幅度提高我县乡镇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三是引导企业积极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广泛进行各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四是乡镇企业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重点加强乡镇企业技术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注重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一是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大力发展科技先导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和产品。坚决关闭和淘汰技术落后、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二是对新上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保证投产项目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三是大力开发环保产品和技术,使环保产业成为乡镇企业新的增长点。四是加强安全生产,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检查矿山、易燃易爆物品等行业。
深化改革,大力推进乡镇企业体制创新。全县乡镇
第二篇:论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与重要表现
论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与重要表现
中国从30年前改革开放而来的伟大成就数不胜数,而我们重点论述中国在这30年中所取得的经济上的成就,这是最为伟大,也是最为重要与核心的成就之一。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从一个无足轻重的贸易小国,到如今的世界贸易大国,我国对外贸易演绎的沧桑巨变,可以从贸易规模、增长速度、贸易结构以及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得到生动的体现。
第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
1950年,我国外贸总额只有11.3亿美元。改革开放前,受制于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外贸总体增长缓慢,占全球贸易的比重先升后降。1977年我国进出口额为148.04亿美元,仅比1950年增加了136.7亿美元,同期我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0.91%降至0.64%。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结束了长期封闭状态,外贸发展增速加快。1978~2001年,我国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5.9%。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外贸进入改革开放后发展最迅速、最平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2002~2008年,我国外贸年均增长26.1%,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的年均增长率,世界排名也由全球第8位跃升至第3位,其中出口仅次于德国位列全球第2。2008年,我国进出口额达到2.56万亿美元,是新中国成立后30年贸易总量的15倍。经过60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
第二,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发生了质变,由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转向以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出口为主。
新中国成立伊始,由于产业基础薄弱,我国出口产品以粮食、生铁等初级产品为主,价值低、数量少。据统计,1950年仅肠衣一项出口就占当年出口总额的21.7%。改革开放以来,依托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我国相继形成了轻纺、机电、IT产品等优势出口产业。1981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首次超过初级产品;1986年,纺织品取代石油成为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1995年,机电产品取代纺织品成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近年来,我国采取有保有压的政策措施,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积极鼓励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2009年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所占的比重达到57.6%、农轻纺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约占31.6%,“两高一资”类产品出口仅占4%(2008年这一比例为8.3%)。
第三,我国进出口市场结构从高度集中转变为日益多元化。
改革开放前,中国主要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以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经贸往来,市场集中度高。1950年,我国的贸易伙伴只有十几个,仅俄罗斯
和香港两地贸易额就占当年出口总额的53.6%。此后,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不断深化多边和区域经贸合作,市场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中国贸易伙伴已由1978年的40余个发展到目前的220多个。2008年,前五大和前十大贸易伙伴分别占据我国贸易总额的57%和75.9%,比2000年分别下降了11.2和10.9个百分点。1978年,我国与最大贸易伙伴的贸易额仅为48亿美元,2008年我国与欧盟、美国的贸易额均超过3000亿美元。在深化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同时,中国还积极拓宽进口渠道,进口来源地也呈多元化趋势。
第四,我国贸易主体由外贸总公司专营到各类企业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与计划经济相适应,中国实行国营外贸专业总公司高度集中经营体制,当时全国只有十几家外贸专业总公司,加上各地分支机构,总数不过百余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推进外贸经营权改革,经营主体队伍不断壮大,企业活力不断迸发。截至今年4月份,中国对外贸易经营者数量达到75.5万家,其中国有企业2.4万家、外资企业32万家、民营等其他经营者41.1万家。与此同时,三大类经营主体在我国外贸总额中的比重发生了质变,国有企业从1981年的99.5%降至2008年的23.9%,外资企业从0.3%提高到55.1%,民营等其他经营者从0.2%提高到21.1%。值得一提的是,民营等其他经营者活力不断激发,2008年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7.3%,高于进出口整体增幅9.5个百分点,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是国有企业的2.6倍,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生力军。
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WTO)成员。这一天,距1986年7月中国正式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GATT)地位,已经过去了15年。
15年间,中国的“入世”谈判跌宕起伏,艰苦卓绝。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入世”一样,经历了如此多的波折和考验,“黑发人谈成了白发人”。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原因,新中国建立初期与关贸总协定失之交臂,70年代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由于认为关贸总协定等是富人俱乐部,我国仍然没有“入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需要依据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从事贸易活动、规范贸易行为,既然参与游戏,就要按规则出牌。于是,1986年7月10日,中国驻日内瓦代表团大使钱嘉东代表中国政府正式提出“复关”申请,中国政府由此踏上了斗志斗勇的坎坷谈判路。
“为了„市场经济‟这4个字,我们谈判了6年。”谈起中国曲折的“入世”谈判过程,“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感慨万千,如果把一次次的艰苦谈判和经受的挫折都讲出来,那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但如果简单地讲,15年的谈判无非谈了8
个字,那就是市场经济和开放市场。
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视角出发,“入世”不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终点,而是对外开放路线的延伸。加入WTO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必然,也是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契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将具有深远的影响。
加入WTO,中国不仅向世界打开了一扇门,开放的全球经济也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事实表明,中国出色地履行了“入世”承诺。在货物贸易领域,中国货物进口平均关税从2001年的15.3%降低到2007年的9.8%;在服务贸易领域,中国在WTO分类的160多个服务贸易部门中,已经开放了100多个,占到62.5%,接近发达国家水平;2005年底,外资保险公司可以在中国所有城市设立营业机构;到2007年底,有47个国家和地区的193家银行在华设立了代表处……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在全球经济大潮中乘风破浪,勇敢搏击。2003年以后,中国一直保持10%以上的经济增速,明显高于“入世”前8%的增长速度。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达到21738亿美元,是2002年的3.5倍。其中,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迅速上升,从2001年的-0.1%上升到2007年的21.5%,对GDP的拉动作用从0上升到2.6%,“入世”以后,外资逐渐加大了对华投资力度,2001年到2006年,外资增加值占中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16.4%提高到28%,增加了近12个百分点。
“入世”还使中国企业熟悉了市场经济的国际规则,并且在国际竞争中找到自信。在针对我国纺织品、鞋类、打火机、家具等多个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中,中国企业不再忍气吞声,而是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入世7年来,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一个负责任的世界大国形象正在逐渐树立。
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是我国从一个封闭保守的经济体向一个开放进取的新型经济体转型的真实写照,中国开始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第三篇:浅析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浅析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摘要: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改革开放的前途是光明的,而道路是曲折的。改革仍然任重道远。改革开放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关键词:改革开放;成就;存在的问题;
1978 年12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场新的伟大的革命不仅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开辟了道路,而且对当今世界格局和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
一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成就
1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体制下,中国经济平均以9.75%的速度快速增长,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 年的600 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007 年的24.66 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08 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了德国跃居世界第三位;2009 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中国的GDP 仍保持了8%以上的增长速度,并赶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人均GDP 也由1978 年不足100
美元上升到2007 年的2 200 美元以上,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2】。三峡工程,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青藏铁路,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火车第六次提速,奥运场馆建设,国家大剧院落成,2008 年奥运的成功举办,2010年的世博会的精彩呈现,都显示了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发展模式也越来越有吸引力。民主法治建设进步巨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新局面。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缺乏基本自由,只能奉旨“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单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户籍制度、票证制度、计划经济制度把人民牢牢地束缚起来; 那时没有法治,宪法不能保护国家主席,更不能保护平民百姓。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民逐渐获得了经济自由以及部分的政治自由、社会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言论自由、迁徙自由,绝大多数国民的公民权利获得保障;中国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民主政治有所进展,集体领导取代了个人专断;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事业在曲折中前行,物权法、监督法、行政许可法、反垄断法等得以实施;新闻媒体摆脱了全盘歌功颂德的局面,舆论监督、网络监督的力度不断加大;人大、政协、司法、监察、审计等的独立作用越来越明显。【3】人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增强,社会渐趋稳定和谐。
3文化体育繁荣昌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事业稳步发展,1983 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 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 万名;而到2007 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 010 万,录取新生达567 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改革开放以来,也使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1984 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 年悉尼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收获28 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2004 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 枚,位列金牌榜第二位;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中国51金21 银28 铜,获金牌榜第一名。刚刚结束的2010年亚运会,我国更是以199枚的金牌总数,稳居第一。
4民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脱贫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 亿下降到2 148 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 年占农村总人口的30.7%下降到2007 年的1.6%。来自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过去25 年全球脱贫事业成就的67%来自中国,联合国2008 年发展目标报告中称,中国通过深入有效的扶贫措施,已经提前实现绝对贫困人口和饥饿人口减半的目的,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4】。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人男女寿命分别达到71岁和74岁,比1978年提高了4岁多。中国在社会保障方面也取得了进展。2006年参加
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1.293亿、1.405亿和1.035亿(据《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9月27日报道);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2007年在全国农村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451.9万农村居民纳入保障范围。农村的新农合制度也发展的如火如荼。
二 改革开放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改革开放的前途是光明的,而道路是曲折的。改革仍然任重道远。改革开放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发展中公平与效率本末倒置。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经济发展方针。邓小平之所以没强调以公平为前提,是因为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一个民主公平的制度。在这样一个体制下,人人平等、公平乃是一个人尽皆知的事实,不需要加以强调。然而我们的经济发展却逐渐远离了这个方针的主旨。“一部分人先富”做到了,却未能“带动后富”。一部分人在更富的同时,另一部分人,却变得更穷。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不平均程度”的指标)逐年攀升,甚至远远超过了美国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模式虽然促进了发展,却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了保证中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中的公平问题亟待解决。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最大的失误是公权力失控,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约束政府和官员,以至于逐渐形成了庞大的特权利益集团,严重地阻碍了公民社会、法治国家的建立。由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特权制度及由特权引发的腐败问题、民生问题、行政性垄断问题、弱势群体问题成为当今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要加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官员的服务意识。在行政部门的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政府要主动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环境问题突出。2007年中国环境绿皮书指出:中国的生态环境“局部治理,总体恶化”。中国正在为环境污染付出沉重的代价。世界银行2001年发展报告中列举的世界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国占了16个。中国许多大城市肺癌标化死亡人数增加了8~10倍。据研究,到2020年,中国仅为燃煤污染导致的疾病就将付出3900亿美元。根据2005年3月4日发布的《中国环境危机》报告:目前火电厂是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大户,占到了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而我国每年因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千亿元;全国采煤沉陷区面积已达40万公顷,造成大量土地破坏和移民搬迁;全国1500多座煤矸石山,累计堆存30多亿吨,占地超过15万亩;全国74家重点钢铁企业,有18家建在直辖市或省会城市;34家建在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国还是粗放式的生产方式,我们每增加1元的生产总值消耗的能源是世界平均的4倍,是日本的6倍。我国生产一吨钢耗水是国际先进水平的10~40
倍,开采一吨原油耗水是国际先进水平的6~26倍,生产一吨纸耗水是国际先进水平的3~10倍; 企业的高消耗、落后的生产方式,必然导致高污染。【5】追求片面发展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的矛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改革不全面。如户籍制度。户籍制度与市场经济完全相悖离、相冲突,成为“三农”问题的祸根,严重阻碍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户籍的制度安排,使得城市可以无限度地榨取农村的财富、富裕地区可以无限度地掠夺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而无须负责。迁徙自由本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在我国却得到了限制。诚然,实行户籍制度是出于我国特殊国情的考虑,是为了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更好的发展。然而,除了户籍制度,难道没有更好管理方式吗?就像是计划生育一样,日本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密度也远大于我国,日本的发展也很成功。发展不能以牺牲人民的利益为代价,发展是为了人民。在民主化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户籍制度急需改革。
三十年的激荡改革,成绩斐然,暴露的问题也很多。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的改革开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1 2-1 9(1).【2】魏杰.30
2008/10 年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变革———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J].理论前沿,【3】【5】胡星斗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与问题总结-兼论建立中国的改革开放学,迎接新改革开放时代【J】 《社会科学论坛》2008/11
【4】形势与政策指导[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第四篇:题目:浅谈如何正确认识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与问题
浅谈如何正确认识30年改革开放的
成就与问题
目录:
一、内容摘要 ………………………………………………3页
二、关键词、论点 …………………………………………4页
三、绪论 ……………………………………………………5页
四、正文 ……………………………………………………6页
五、结束语 …………………………………………………12页
六、参考资料及注释 ………………………………………12页
浅谈如何正确认识30年改革开放的
成就与问题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实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多次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的历史性转变,同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也形成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这三大理论成果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文就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历程中所产生的三次历史转变和形成的主要理论成果及其历史进程中的内在问题做一些基本的回顾、总结和思考。
浅谈如何正确认识30年改革开放的
成就与问题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历史转变 理论成果 内在问题
浅谈如何正确认识30年改革开放的
成就与问题
绪论: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目标进程中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辉煌的成绩。在取得这些巨大历史进步的各个不同历史阶段过程中,经过我们党和人民的艰辛探索和创新实践,实现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多次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的历史转变,同时形成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这三大理论成果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重大的历史性转变和理论成就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最大的历史遗产和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正文:
一、改革开放进程中实现的三大历史转变及其意义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勇于开拓,锐意进取,谱写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篇章。在这一波澜壮阔历史过程中,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实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多次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的历史转变。当然,在不同历史阶段实现的各个转变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作用,而其中最重要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以下三次重大历史性转变:
(一)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
在经历了十年的文革浩劫和“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影响,经济社会长期停滞的背景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这次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大会做出了一系列的重大决策,开始实现党在思想、政治、组织路线以及重大历史是非问题上的拨乱反正,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我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转变。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标志着我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历史转变的最终成熟。党的基本路线以法律的形式将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写进了党的章程及国家宪法,最终实现了这一历史转变的法律化、制度化和权威性。实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这一历史转变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它是重新启动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和基础。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实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这一历史性转变,就谈不上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就不会有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局面。
(二)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建国后的建设实践证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已经与当时的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和需要不相适应,严重阻碍了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在明确了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后,我们党面临的新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和模式,才能更好更有效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在此问题上,我们党经过长期艰辛的探索和实践,在广泛吸取国内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实现了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又一次重大历史转变。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 6
性作用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它能更好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并能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是我们党进行理论探索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之一,也是社会主义认识史上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和建立,给中国的经济社会注入了巨大的能量,国民经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正如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实践表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继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后来的经济改革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三)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转变
我国在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由于受具体的历史和实践条件的制约,尤其是传统发展观念本身的局限性,我国国内的改革和发展主要是促进了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张,而在经济整体素质和质量的提升以及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方面并没有实现明显改善,我国在取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的同时,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例如: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等等。尽管早在1981年我们党就提出了要探索经济建设新路子的任务,并于1995年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
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但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压力问题不但没有改观反而是越来越严重,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和障碍。
在新的历史挑战面前,中国面临着必须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的历史新课题。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新特点和新要求,结合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和发展趋势,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这个重大问题,成为新时期指导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基本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实现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转变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又一次重大的历史转变。它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成熟发展的新阶段。
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上述三大转变,是历史的、系统的、发展的,是我国社会发展主线上的关键点,支撑着我国社会发展实现了一次深刻的历史性蜕变,即从传统社会主义社会转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巨变。
二、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的三大理论成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整个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围绕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的探索和回答,逐渐形成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三大理论成果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三大理论是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结合当时我国的现实状况、具体实践和时代需要而提出来的,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成果。
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三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它们产生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如十七大报告总结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也必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
三、关于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问题的理论思考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走过的历史轨迹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并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是有其内在问题的。
首先,改革开放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并指导实践。9
实践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科学的理论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同时又成为了指导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并取得成功的思想理论武器。实践的发展推动着理论的发展,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就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它们都是对改革开放的历史的、科学的总结。因此,我们不能因为今天讲科学发展观,就去怀疑和否定之前的发展成果,更不能因为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就去怀疑和否定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的历史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
其次,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解放思想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得于不断顺利推进根本思想武器,也是贯穿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灵魂。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无论是解放思想,还是实事求是都是为了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邓小平说过:“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就在于在这一历史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当前,我国改革发展仍处在关键阶段,要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同样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再次,改革开放是社会发展过程的历史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最根本的 10
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了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潮流,符合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其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同时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与勇气的充分体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实践历程和伟大成就,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勇于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体现了社会发展过程的历史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结束语: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光辉的三十年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和努力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必将能够取得更加灿烂辉煌的新胜利。
参考资料:
[1]江泽民,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 [2]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 [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 11
[4]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认识,2008
第五篇: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成就与启示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成就与启示
时间:2009-2-20
来源: 农村网
作者:
进入百姓问答
资源圃、野外台站、科研协作网络等一大批科技创新平台。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农科院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开放30年为新的起点,加快发展步伐,为使我国农业科技到2020年走在世界前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而努力奋斗。
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要求,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加强作物科学、畜牧兽医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等九大学科群建设;从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战略前沿高新技术开发、重大应用基础研究三个层面统筹布局全院科技创新工作,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争取在种质资源收集挖掘利用与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农产品高效生产与质量安全、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等领域,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选题,创新一批关键技术,带动全国农业科技及农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发挥中国农科院的综合优势,加快成果培育与推广;加强与地方、尤其是重点农产品主产区的科技合作,促进区域农业发展;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把科技成果产业化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做大做强;
因地制宜,开展直接面向农民、基层推广单位、农业企业的科技推广服务工作;积极配合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为跨出国门的农业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加快自主创新团队建设。坚持人才强院战略,围绕国家重点科研任务和学科建设,集聚和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农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科学家、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骨干力量;培养造就一批技术精湛、业务一流、兢兢业业的科研辅助人才;形成一批具有攻坚能力和较高水平的创新团队;搭建人才梯队,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队伍。
加强科研条件平台建设。围绕中国农业科学院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重大科学设施和重点实验室,完善种质资源库圃、科学实验基地和野外观测台站,建设完善一批国际一流的农业科学数据库,形成完善的网络科技环境,为全院及全国农业科技工作者打造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深入推动农业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巩固和拓展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渠道,加强与国际农业科研机构和国外农业大国、农业科技强国的科技合作,组织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参与国际重大合作计划,承担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发挥中国农科院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交流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积极开展全国农业科研大联合大协作。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的小麦水稻育种协作网、航天育种协作网、矮败小麦育种协作网、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等科研协作网络,创新合作机制,从联合攻关、人员交流、学科共建、平台建设等多个层次,充分发挥中央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的优势,全面加强与全国各农业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协作,推进全国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整体提升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潜心科研的执着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倡导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营造鼓励创新、促进合作、诚实守信、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
万个基因。
农业资源调查和宏观战略研究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系统的和多学科的调查研究,对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作了科学评价。研究提出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战略、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等。
30年来,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使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跃升发展中
国家前列,一些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领先水平,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27%提高到48%,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38%;超级稻、杂交玉米、转基因抗虫棉、杂交油菜、地膜覆盖技术等一大批突破性科技成果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大大提高了粮棉油等大宗农作物的生产能力,粮食总产量从6000亿斤跃上了1万亿斤的台阶。畜禽品种改良和规模化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技术的进步,使我国畜牧、水产养殖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肉类、禽蛋和水产品总产量跃居世界首位。
深刻启示
解放思想,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指导文件,为我国农业科技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证和政策支持。农业科技界合力攻关,实现了科技先行、科技引领、科技支撑。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是解决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增收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根本途径。
立足国情,坚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30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始终坚持立足国情,围绕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取
得了一大批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成果,为实现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解决不同时期的重大农业问题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实践证明,农业科技发展坚持立足国情、自主创新,是在农业发展中掌握主动,引领农业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支撑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
服务“三农”,坚持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30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始终坚持面向农业农村经济主战场,围绕农业生产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加强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和集成。在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展开大规模的科技下乡、科技入户和农民科技培训,促进多渠道、多形式的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实践证明,农业科技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是依靠科技解决农业发展的实际问题,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效率,实现科技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基本要求。
联合协作,坚持科技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创新。30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为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供制度保障。基本形成了“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造就了一支专业水平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农业科研队伍;调整和完善了农业学科体系,有力推动了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的建设与发展。实践证明,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是促进农业科技事业进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再创辉煌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农业科研的国家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了4000多项科技成果,已形成一支有十多名院士,5000多名农业科研人才的科技队伍;建成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科学中心、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2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39个国家及部级质检中心,16个国家动植物改良中心(分中心),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种质库、资源圃、野外台站、科研协作网络等一大批科技创新平台。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农科院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开放30年为新的起点,加快发展步伐,为使我国农业科技到2020年走在世界前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而努力奋斗。
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要求,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加强作物科学、畜牧兽医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等九大学科群建设;从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战略前沿高新技术开发、重大应用基础研究三个层面统筹布局全院科技创新工作,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争取在种质资源收集挖掘利用与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农产品高效生产与质量安全、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等领域,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选题,创新一批关键技术,带动全国农业科技及农业产业 的跨越式发展。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发挥中国农科院的综合优势,加快成果培育与推广;加强与地方、尤其是重点农产品主产区的科技合作,促进区域农业发展;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把科技成果产业化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做大做强;因地制宜,开展直接面向农民、基层推广单位、农业企业的科技推广服务工作;积极配合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为跨出国门的农业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加快自主创新团队建设。坚持人才强院战略,围绕国家重点科研任务和学科建设,集聚和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农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科学家、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骨干力量;培养造就一批技术精湛、业务一流、兢兢业业的科研辅助人才;形成一批具有攻坚能力和较高水平的创新团队;搭建人才梯队,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队伍。
加强科研条件平台建设。围绕中国农业科学院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重大科学设施和重点实验室,完善种质资源库圃、科学实验基地和野外观测台站,建设完善一批国际一流的农业科学数据库,形成完善的网络科技环境,为全院及全国农业科技工作者打造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深入推动农业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巩固和拓展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渠道,加强与国际农业科研机构和国外农业大国、农业科技强国的科技合作,组织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参与国际重大合作计划,承担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发挥中国农科院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交流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积极开展全国农业科研大联合大协作。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的小麦水稻育种协作网、航天育种协作网、矮败小麦育种协作网、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等科研协作网络,创新合作机制,从联合攻关、人员交流、学科共建、平台建设等多个层次,充分发挥中央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的优势,全面加强与全国各农业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协作,推进全国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整体提升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潜心科研的执着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倡导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营造鼓励创新、促进合作、诚实守信、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