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我国乙烯需求量预测分析
2012年我国乙烯需求量预测分析
相关专题: 乙烯
时间:2012-01-16 09:36 来源: 阿里巴巴化工价格库
乙烯工业向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园区化发展,走入“大乙烯”时代
中国石油四川80万吨/年乙烯项目即将完工,大庆60万吨/年乙烯项目全力挺进达产;中国石化武汉80万吨/年乙烯扩建项目预计2012年底投产;中国海油惠州100万吨/年乙烯项目预计2013年投产。
预计2012年我国乙烯需求量达到3500万吨,为满足国内不断膨胀的乙烯需求,三大石化公司的乙烯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做大”。乙烯工业正向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园区化发展,走入“大乙烯”时代。预计2012年,我国乙烯自给能力有较大提高,当量消费量自给率达到70%,但供应不足的状况长期存在。
需求复苏
2010年受到中东和我国乙烯及下游产品产能扩张的带动,全球市场需求开始复苏,2010年全球乙烯需求量比2009年增长4%。从地区来看,欧洲和北美的乙烯需求比例在逐年下降,而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乙烯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亚洲需求占全球总需求的25%。
随着发展中国家建材、包装、汽车等乙烯下游行业的发展,乙烯需求会进一步提升,预计到2015年,全球乙烯需求达到1.5亿吨。
2010年,我国乙烯产量比2009年增长31.7%,达到1419万吨。国内单体乙烯消费量为1496.2万吨,比2009年增长32.3%,自给能力有较大提高;当量消费量为2800万吨,我国自给能力仍然不足,需要大量进口弥补市场缺口。
目前我国石化行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国内累计生产乙烯781万吨,同比增长17.2%。我国乙烯下游产品市场需求增长速度快,市场容量为世界第二,正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石化产品市场中心,刚性需求将不断增长。
产能上马 随着国内石化产品需求的强劲增长,近几年我国将有一批新建和扩建乙烯项目,包括神华30万吨/年项目、中国海油惠州100万吨/年项目等。预计到2015年我国乙烯产能达到2300万吨。
2010年,镇海炼化和天津石化的100万吨/年乙烯均建成投产,截至该年底我国乙烯产能达到1468.5万吨,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未来几年,国内还有来自传统技术外的乙烯产能上马,比如神华集团与陶氏化学合资采用煤制烯烃工艺技术的100万吨/年乙烯装置、宁夏采用甲醇制烯烃工艺的150万吨/年乙烯装置。
“大乙烯”时代
目前国际乙烯裂解装置单线能力最高已经达到127万吨/年,乙烯装置平均规模达到54万吨/年,乙烯装置平均规模沙特为89.2万吨/年、荷兰79.3万吨/年、加拿大79万吨/年、美国74.5万吨/年,而且乙烯装置规模还继续向大型化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乙烯原料轻质化是世界乙烯发展的趋势。乙烯原料的经济性对乙烯装置的能耗、物耗至关重要。世界乙烯裂解原料以轻质原料为主,石脑油是最主要的乙烯裂解原料,占世界乙烯生产的比重为50%;乙烷是第二大类裂解原料,占世界乙烯生产的28%;余下的主要以液化石油气、凝析油和中间馏分油为原料。
就我国乙烯发展而言,整个行业正在追求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实现资源、规模、效益和环境的可持续化发展。未来,我国乙烯工业在加快沿海地区发展的同时,将统筹兼顾中西部地区的布局。
目前,我国乙烯装置国产化程度越来越高,通过自主创新和合作开发,已具备采用自主技术建设百万吨级乙烯装置的能力。比如,国产化80万吨/年乙烯成套技术LECT应用于正在建设中的武汉乙烯项目中,国产化大型裂解气压缩机和冷箱应用于正在进行的茂名乙烯技术改造项目中。
第二篇:2011我国服装市场情况分析预测
2010年服装市场情况
销售增速相比上年明显加快
2010年,我国服装市场销售势头良好,同比呈现加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8%,比上年高出5个百分点。
另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1.2%,比上年高出5.6个百分点;各类服装零售量同比增长10.2%,比上年高出2.9个百分点。
品牌服装商品价格上涨显著
2010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价格同比增长19.1%,高于2008年和2009年的增速水平。品牌服装价格的加速上涨,使其对服装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继续占据主导地位,根据计算,2010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商品单价上涨对零售额增长的贡献依旧在50%以上,为51.7%。
服装消费升级明显,高档化商品销售增长快
2010年,我国服装消费升级态势明显,主要表现在更加 青睐于高档商场消费,对高档化服装需求增长迅速。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2010年高档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超过30%,达到31.2%,明显高于中档零售企业的19.2%和低档零售企业的18.4%,比整体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
价格在2000元以上的高档女装零售额在近三年的年均增速达到50.6%,明显高于女装整体市场年均24.2%的增速水平;价格在2000元以上的男西装2010年零售量所占比重为5.8%,零售额所占比重为23.2%,均比上年有显著提升。
一线城市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销售增速加快显著
2010年,一线城市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零售额同比增长 21.5%,近四年来,首次超过全国水平,增速相比2009年涨幅高了9.6个百分点。
一线城市零售额增速加快显著,一方面,金融危机后消费提升是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消费高档化需求因素也带动了北上广深等高档化商品集中的一线城市销售的增长。
网购已经发展成为服装的重要销售渠道
服装网上销售经过连续多年的发展,很大程度地满足了当前消费者的需求刺激了消费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发展成为服装市场重要的销售渠道。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居民服装网上购物规模占居民整体服装消费支出的比重相比2009年增加3个百分点,达到9%;二是服装网上销售模式不断增多,多样化发展态势显著,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三是服装品牌企业整合渠道,大力拓展网上销售;四是越来越多的奢侈品求助于网络拉动销售增长,奢侈品网购已经势不可挡,出现了第五大道、美西时尚、YOOX集团等奢侈品零售网站。
品牌集中度比上年出现下滑,高档品牌增长快
2010年,服装市场品牌竞争明显加剧,整体集中度水平相比上年出现了明显下滑。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16类商品前十位品牌集中度平均水平为37.5%,比上年下滑0.69个百分点。
品牌集中度同比出现下滑的同时,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销售品牌结构也出现较为显著的变化,即高端服装品牌市场份额增长较快,例如,阿玛尼、杰尼亚、萨巴蒂尼、登喜路等国际一线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相比上年有明显提升。
2011年服装市场趋势预测 服装价格将明显上涨
2011年服装价格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一是2011年服装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依旧较大;二是民工荒,用工成本增加,员工工资成本上涨也将成为2011年服装价格上涨的又一推力;三是诸如渠道费用,零售终端费用等增加也会成为价格上涨的又一诱因。
网购规模将继续快速增长
随着3G技术应用的逐渐普及,“手机商务”的快速发展都将进一步颠覆消费者的服装消费习惯,逐渐弥补网上购买服装面临的无法试穿、无触摸质感等缺点,使消费者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即可选购全国各地的商品。服装网购规模仍将继续快速增长。
定制服装将在一定范围内盛行
工业流水线极大大丰富了服装商品的供给,但随着当前都市白领个性化消费需求的不断膨胀,量体裁衣、手工缝制等服装定制正在逐渐盛行开来,定制正逐渐成为身份的体现,是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的重要方式,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
国际品牌加速布局国内市场
2010年国际服装品牌继续以较高的速度增开店铺,根据统计,2010年H&M、Uniqlo、C&A等企业在华门店数均比上年 呈现较大幅度增长。国际品牌能够不断以较快的速度新增店铺,说明其销售模式、品牌商品已经得到市场的认可,市场中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可以预计,2011年国际品牌将继续加速布局国内市场,国内服装市场将出现更多的国际服装品牌专卖店。
第三篇:我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我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010178210贸二袁琛琛
学习完第二阶段课堂《形势与政策》之后,通过寒假的查询资料和总结,对我国现今经济形势与政策进行了预测和总结。
分析过去2011
去年以来,随着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物价涨幅趋稳,资产泡沫化风险降低,经济增长逐季回调,但仍处于高位,经济运行开始回归正常增长轨道。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外部发展环境总体上略好于今年,国内投资、消费有望实现较快增长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同时,应积极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中长期经济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经济运行开始回归正常增长轨道
今年以来,内需增长从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投资增长动力实现市场接替,消费增长依然强劲,出口恢复快速增长,物价涨幅趋稳,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降低。与应对金融危机初期相比,今年以来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形成了市场驱动的投资、消费和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良好格局。同时,物价涨幅出现趋稳迹象,资产泡沫化风险降低,经济运行从应对危机的特殊状态向正常增长轨道的转变有了重要进展。
(一)内需增长从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
投资增长动力实现市场接替。政府主导的投资快速扩张发挥了关键作用。而市场驱动的投资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增长依然强劲。在应对危机过程中,我国政府实施的诸多刺激消费的政策效果显著。
(二)出口恢复快速增长,占全球比重进一步提高
在世界经济复苏、外部需求恢复较快增长的拉动下,今年以来我国出口增长超出预期。我国出口恢复高速增长、出口规模占全球比重进一步提高,(三)物价涨幅趋稳,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降低
受倒春寒、洪涝灾害等特殊天气和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呈波动上升趋势,但目前已出现趋稳迹象。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放缓,大宗商品价格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输入型通胀压力有所减轻。从国内看,今年粮食产量较去年略有减产,但储备充裕、调控能力强,部分农产品价格已接近或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粮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效果初步显现,房价过快上涨的局面得到抑制.此外,货币信贷已回归适度增长区间,信贷投放节奏较为均匀,经济过热和通胀预期下降,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降低。综合看,今年以来,内需增长动力从政策推动转向市场驱动,出口恢复快速增长,显示我国经济运行已成功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进入常规增长轨道。
二、2011年经济增长将企稳回升,通胀压力趋于增强
2011年,全球经济继续温和复苏,中国出口将保持较快增长,消费实际增长稳中有降,投资增长动力依然强劲,下半年通胀压力加大,各季度GDP增速也将呈前低后高走势。但在经济增长企稳回升的同时,通胀压力趋于增强。
(一)全球经济继续温和复苏,我国出口将保持较快增长
从美、欧、日等经济体已实现连续四个季度环比正增长,按照传统经济学定义,发达经济体经济衰退已经结束,并进入复苏状态。但是,多数发达国家实体经济恢复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者信心不足,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完全消化危机冲击尚需时日。所以,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略好于今年。
(二)消费实际增长稳中有降,投资增长动力依然强劲
近几年我国居民实际收入保持较高增长,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性财政支出快速扩张,消费预期改善,消费实际增长,各项大型工程进入规划建设。
(三)通胀压力趋于增强
今年物价涨幅在达到一个高点后将趋稳,并有所回落。2011年,抑制和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同时存在,物价走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货币供给回归适度增长区间,需求拉动因素趋于弱化;今年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部分农产品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明年再度大幅度上涨的空间不大;未来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输入型通胀压力。
三、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稳定,积极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2011年,重新认识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加快价格改革步伐,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改革和完善投资项目审批制度。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经济运行基本回归正常增长轨道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十分艰巨。在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关系发生重要转变的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为保就业而保增长的压力将有所减轻。因此,2011年财政、货币政策应逐步实现由应对危机型向常规型的平稳过渡,并保持相对稳定,把更大精力放到加快推进相关领域的改革上,力争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重新认识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
从经济增长动力看,从过度依赖出口、投资转变到更多依靠消费扩张,从工业制造业的快速扩张转变到更多依靠服务业的发展,从劳动力供求格局看,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剩的压力明显缓解。上述变化意味着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关系的重要转变。宏观经济政策为保就业而保增长的压力将有所减轻,政策目标在保持必要增长速度的同时,应更加注重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二)加快价格改革步伐,依靠市场机制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应择机推进利率、汇率、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进一步理顺煤、电价格,完善天然气、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提高非农用水价格。
(三)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扩大消费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是扩大消费的有效途径。
(四)加快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
应该以市场为基础,针对各地区资源条件、产业结构和发展阶段的差异,更加公平合理分配指标,积极探索有利于结构优化、技术进步、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逐步降低的实现机制,不断巩固和提高节能减排成效。
(五)改革和完善投资项目审批制度
合理划分中央、地方政府投资审批权限,重视发挥地方政府对当地项目的监管职能。政府对投资项目的管理应集中在环保、能耗、安全、质量标准等准入条件的审核上,并应实行双向监督
(六)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机制
我国人口众多,可开发、利用的国土资源有限,在城市化快速推进阶段房价存在上涨压力,防止房地产市场泡沫化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展望未来2012
新年伊始,世界银行在展望全球经济形势时认为2012年“将是非常困难的一年”。而刚刚过去的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呈现逐季回落,四个季度分别为9.7%、9.5%、9.1%和8.9%。
在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国内外不少机构对中国经济的悲观预期似乎多了起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否发生重大变化?未来中国经济能否保持平稳快速发展态势?
增速:尽管放缓但仍领先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去年我国经济发展不乏可圈可点之处,其中,GDP增速达到9.2%。
谈到GDP增速的逐季放缓问题时,要正确分析和认识,2011年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着力点放在“调结构、转方式、控物价、惠民生”上,经济增速适度放缓在一定程度上是主动调控的结果。
与去年初确定的全年8%左右的增长目标以及“十二五”7%左右的增长目标相比,去年的速度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
去年我国GDP的增速保持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横向比较,综合有关国际组织的预测,去年世界经济增长预计在3%左右,中国是世界平均增速的两到三倍,在主要经济体的发展行列中,仍然名列前茅。质量:效益较好且民生改善
从经济效益看,虽然2011年GDP增幅在回落,但财政收入、企业利润都保持了较快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的信息,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4544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5%,集体企业增长34%,股份制企业增长31.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0.6%,私营企业增长46%。据财政部数据,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4.8%。
从结构调整看,农业发展成效明显,去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达到10408.6亿元,同比增长了21.3%,粮食产量实现了可喜的‘八连增’。”
在工业结构调整方面,据工信部公布的数字,去年全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安排150亿元作为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向各省下达的2011年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展良好,公告的2255个企业落后生产线基本已经关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步伐也在加快,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全年增长了16.5%,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13.9%的增速。
“应该看到,民生事业发展,是2011年的最大亮点。”李朴民说,在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的情况下,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创历史新高,达到1221万人,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的136%;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全国1000万套保障房如期开工;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的背景下,社会保障事业也取得重大进展。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信息,目前我国新农保试点正在加快扩大,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迅速推进,到2011年底,已有超过3.6亿人参保,超过1亿城乡老年居民领取基本养老金。今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望基本实现全覆盖,以养老、医疗、低保为重点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将基本建成。
预期:形势复杂但充满信心
谈到2012年,李朴民表示很有信心:“中国内需的潜力很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今年尽管国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但在多种有利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仍将会保持平稳快速发展态势。”
他认为信心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在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欧债危机不断恶化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着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二是来自中国内需潜力巨大。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仍然处在较快发展阶段。中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也是扩大消费需求、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过程,这将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力。同时,也需要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充沛的动力,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创造条件。三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释放出更大活力。
“中国内需的潜力很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都将会处在较快增长的区间。”但李朴民也提醒到,虽然有诸多有利条件,今年我们仍将面临一些老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新矛盾、新问题又不断出现的情况,国民经济要实现从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还需要持续不断努力。
他说,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尚未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又面临着欧债危机日趋恶化的新的冲击。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继续下行的压力不减,毫无疑问会影响我国外需的稳定增长。从国内看,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例如,农业继续稳产增产、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难度增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一些“两高”行业扩张仍然偏快,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但只要我们利用好有利条件,抓住并切实用好战略机遇期,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和方针政策,国民经济将会继续平稳较快发展。”
第四篇:我国物业公司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中国产业信息网-免费调查分析报告
我国物业公司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内容提示:运用对比法、成本法、定额法等方法,再结合地区的经济水平,参照《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等级标准》,科学制定物业管理收费标准。根据大多数业主的实际需要,提供有质量的服务,实现收费与服务同质,提高业主对服务和收费的认可。通过协商、论证,选择正确的收费方式,如可采用酬金制或包干制等。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房地产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于此同时物业管理服务的需要不断增长。但就目前我国物业公司发展的现状仍不乐观,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着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一)建议政府给予政策上的扶持
(1)完善物业服务收费定价机制制定物业费收费标准要坚持市场化,突出体收费与服务对称性的特点,完善物业服务收费定价机制[3]。据《2012-2016年中国物业管理市场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分析首先要坚持物业服务定价的科学性,同时要对物业服务成本进行监审,加强对企业经营成本核算,及时掌握物业服务成本变化状况。同时要及时、适当调整普通住宅小区前期物业服务政府指导价。近几年来劳动力等物业成本迅速上升,但物业收费标准未能真正调整到位,调整要遵循补偿合理成本以及费用与服务水平相适应。同时还要建立物业服务政府指导价收费标准与物业服务成本相联系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2)调减税收调减税收首先是降低物业服务企业的营业税税率,建议比照邮电通信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文化体育业,将物业服务企业营业税由现行5%的税率调低为3%的税率,以扶持物业管理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其次是合理确定税基,将物业服务企业的收入扣除支付给其他专业服务单位支出(如:专业消防维保、电梯维保、中央空调维保、外墙清洁、绿化养护、专业安保等外包支出)后征税,以体现合理税基,避免重复征税。
中国产业信息网-免费调查分析报告
(3)落实保险政策补贴物业行业是微利行业,物业公司给所有的职工购买保险,企业经济压力比较大,为帮助物业企业规避风险,保障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可按照员工实际工资收入确定缴纳养老保险费基数,实际工资收入低于上年最低工资标准的,按上年最低工资标准确定;缴费上险及费率等可适当进行降低。
(二)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3]。物业公司可通过以下途径对成本进行控制,如对人员实行定岗定编;进行物业管理收支预算,核定经济指标,加强成本控制意识;通过公开招标,对公司的设备配件、绿化苗木、维修材料、办公用品等进行集中采购。
(三)加强物业费的收缴
运用对比法、成本法、定额法等方法,再结合地区的经济水平,参照《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等级标准》,科学制定物业管理收费标准。根据大多数业主的实际需要,提供有质量的服务,实现收费与服务同质,提高业主对服务和收费的认可。通过协商、论证,选择正确的收费方式,如可采用酬金制或包干制等。
物业公司要走出目前的困境,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除了国家在相关政策上给予倾斜之外,主要还有加强自身管理,控制成本,打造自身的物业服务品牌。
第五篇:2014年我国煤炭消耗量将占全球煤炭需求量份额分析
由于中国、印度以及亚洲其他新兴国家对发电、炼钢和水泥生产的需求不断增加,煤炭将在五年内赶上石油,成为世界最主要能源来源。
中国煤炭消耗量到2014年将占全球煤炭需求量的50%以上,除非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否则海运煤炭量将会继续上升。数据显示,中国2011年煤炭消费量占到全球煤炭总消费量的46.2%,印度占10.8%。今后五年,全球煤炭消耗量每年将增长2.6%,低于本世纪前10年4.3%的增速。中国和印度将在今后5年里引领煤炭消费的增长。
今后五年,印度每年的煤炭消耗量增速将维持在6.3%,印度当前的煤炭开采目标为5.78亿吨,与其7.72亿吨的需求量相比,仍需进口1.94亿吨煤炭。到2016年印度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运贸易煤炭进口国,并将超越美国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煤炭消费国。而在2017年以前,中国将一直是主要的煤炭消费国,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再平衡和对其他能源资源的投资,中国煤炭需求增长将放缓。IEA表示,由于中国正在淘汰、升级高耗能行业,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预计中国煤炭需求增速将远低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今年前8月,全国电力行业累计耗煤总量达12.4亿吨,比去年同期累计下降0.5%,自2009年9月以来首次出现当年电力行业累计耗煤总量下降。
另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今年1至11月,全国煤炭产量约35亿吨,全年有望突破37亿吨;今年前11月,全国煤炭净进口量约为2.45亿吨,预计全年将达2.65亿吨,与去年相比增幅接近50%。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预计,2020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约48亿至53亿吨,中国短期煤炭供应宽松与长期总量不足的矛盾将会逐渐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