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化书法与北大精神
文化书法与北大精神
北京大学的书法艺术传统深厚,可谓渊源有自,名家辈出。北大百年,书法实践和理论建设上有着艰难而辉煌的历史。北大“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学术独立”的传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敬业精神,将切实地推动北大书法艺术教育与研究,并将为中国书法文化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的成立,这标志着北大确定了书法艺术学科,把书法艺术引入其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当中。北大书法艺术研究所的研究生教育承继北大艺术教育传统,坚持自身的人文精神和书法文化特性,显示出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特色。而北大广博的文化思想资源注入当代书法艺术领域,对当代东方书法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
大学是大师汇聚之地,是思想和艺术传承之所。大学书法强调将中国文化精神通过书法高等教育传承下去,以影响莘莘学子的文化精神编码。因此,大学书法不仅讲求书法的典雅清正,而且要求书法具有深厚的文化意味。大学书法的本质意义在于其文化根基,以传达出当代学者对汉文字的审美书写和汉字文化圈的文化传承。《礼记·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书法有其深宏的文化为背景,正惟此,文化成为了书法的底色和生命,没有文化的书法仅仅是技法的展现而没有真正的生命力。那种仅仅张扬个性的奇思怪想的所谓反美学书法,同样违背了书法的文化精神。
北大书法重视书法文化而倡导“文化书法”,因为书法是东方文化中重要的艺术文化。东方书法精简为黑的线条和白的纸面,黑白二色穷极线条流变和章法演化,暗合中国哲学最高精神“万物归一”之道。书法是“汉字文化圈”高妙的文化精神活动,走出汉字文化圈以外如欧美也可能有写字,但是它没有将文字的书写转变成用柔软毛笔书写的高妙徒手线艺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书法是东方文化精神上的高迈境界——最能代表东方艺术和汉字文化圈的文化精神形象。
“文化书法”是北大书法所强调的书法教育纲领和书法文化身份的体现。北大作为中国教育的最高学府,在一个世纪的风云中坚持着重要的价值担当工作:一是思想启蒙解放,这是百年北大的精神魅力所在;二是学术前沿探索,全面地伸展着大学独特的学术触角,推动了中国新文化运动并同世界前沿学科进行平等对话;三是文化艺术的精神重塑。二十世纪初蔡元培先生对艺术教育十分重视,不仅在北大讲授美学美育课,还在北大组织“音乐传习所”、“书法研究会”、“画法研究会”等,聘请徐悲鸿、陈师曾、陈半丁等一批著名艺术家到北大授课和指导学生接受传统文化艺术熏陶。现代艺术在中国出现时就进入北大研究视野,这使得北大成了一所传统思想与现代思想多元并存的大学,一所艺术气氛相当浓厚的大学。到二十世纪的“后新时期”,艺术学科重新受到重视,书法再次引入北大文化理论教学体系,表明北大学科分类设置和观念拓展有了新的维度,凸现了新世纪综合性大学对大学使命和人的全面发展观念的重新体认。这种文、理、艺术学科三位一体的格局,将使校园学者和学生成为活生生的、有智商、有情商、而且还有美感商的全面发展的人。
“文化书法”的提出,意味着中国书法不仅有了自己的跨文化国际眼光,而且有了文化价值担当的书法身份立场和问题意识。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一定要弄清:中国书法是否一定要变成被西化掉的东西?是否东方话语必然就只能在现代性话语中成为非我的形式?解决书法传统与现代矛盾的办法只能是:找到西方或其他民族精神内核中具有人类共同性的审美形式,如空间张力、视觉冲击力、抽象变形,或如铁划银钩的干劲清纯、枯笔渴笔的高古和超越都可以为人类所用。并不是那些已为西方现代化后现代化的狂躁的“书法”,才是现代的吸引
眼球的东西。一种完整的人类生态美学观,可以欣赏火山喷发式的壮怀激烈,也可以看到明月清风的凝练澄净,可以看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对天地时间的感悟,也可以是在流水落花中倾听到黛玉的对生命迁谢微吟。在获得世界性的审美共识的形式框架中,注入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和东方魅力,是中国传统向现代转型、现代向传统回归的必由之路。
北大书法教育的重要特点在于它能够打破那种专科院校单一的艺术史、艺术技法、艺术观念方面的教学模式,而进入全球化时代的双科、多科乃至全科的训练,使书法研究生博士生朝“双语精英”和文化艺术底蕴丰满的“学者型艺术家”方向努力。必要的学术文化训练可以修正书法界的急功近利倾向,还可以为真正的书法家提供将文史哲考古作为中国知识型阐释的文化平台,用文化的放大镜聚焦艺术的阳光,使得“依仁游艺”“立己达人”成为可能。
北大书法研究所坚持独特的书法理念,如金开诚教授所说:“我们这个研究所要办出自己的特色,不能只靠北京大学‘金字招牌’吃饭。既然书法界是个名利场,那么我们的特色就在于偏不计较名利!我们要大讲为弘扬祖国的标志性艺术——书法作奉献,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奉献。我们一无人员编制,二无经济来源,三无活动场所;但‘至少我们还有梦’,我们还有笔墨纸,我们就要拿笔墨纸来做这个奉献之梦。”
北大书法研究生班经过两年时间的培养,基本上形成三个方面的人才。一是擅长书法史、书法美学史、书法美学、书法理论、书法批评研究的史论人才;二是致力于书法创作的人才,其创作基本形成自己的特色风格;三是创作和理论兼顾的人才。三方面人才齐头并进,将提升中国书法思想的高度。如今,北大首届书法研究生班毕业作品展在首都博物馆隆重举行,同时出版《北京大学首届书法研究生班毕业展作品集》,是北大书法所向社会汇报两年的教学成果的一个窗口,诚恳地等待社会各界的批评指正。
总体上说,新世纪文化书法的内容,注重以输出中国书法文化理念以建立东方书法形象;文化书法的形式,强调以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国际审美形式普适化为旨归;文化书法的身份建立意味着,不是在国内众多书法山头上再加上一个山头,而是真切地审视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潮流;文化书法的当代意义在于,提升作为人类新感知方式的媒体平台,改造世界单一西方化的审美知觉。人类必将因为东方书法通过大学国际性的交流传播,而深切认识到生态艺术精神的重要性,并在尊重东方书法的基点上,形成新世纪东西方文化艺术平等对话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第二篇:北大-书法研究生进修班
2012年美术学(书法艺术方向)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招生简章
来源: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作者: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发布时间:2012-06-10 为帮助在职人员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进而更加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举办美术学专业(书法艺术方向)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一、招生对象及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的在职人员。
2、具有大学本科或大专毕业学历的人员,且毕业后工作三年以上。
3、参加课程班学习并拟申请硕士学位的人员,须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已获得的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为国(境)外学位的,其所获的国(境)外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二、培养方向及目标
书法艺术方向:为文化行政部门及教育、出版、传媒等部门,培养具备书法艺术专门知识和从事书法创作能力,掌握书法艺术发展的动态、趋势和特点,具有较宽知识面以及复合型、应用型知识结构和书法艺术高级人才。
三、报名方式及时间
1、报名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的人员,可到我院索取招生简章,咨询有关问题,进行报名登记,咨询报名,额满为止。
报名地点: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51号燕园资源大厦5层506室;北京大学理科五号楼428室
2、报名时间为即日起至2012年9月1日。
3、报名人员可到下列网址查询报名情况:
http://www.xiexiebang.com
四、资格审查及确认
1、我院将对报名参加学习的人员按招生条件进行资格审查。报名人员须提交的材料:①单位部门介绍信;②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③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④相关工作业绩及科研成果证明材料。⑤报名资格审查表。⑥同一底板近期正面免冠一寸照片8张及电子版。
注意:开学时必须携带学历学位证书原件、身份证原件以供复核。
2、请报名人员在我院规定的报名时间内,提交报名材料,进行资格确认。
五、业务考核及录取
1、考试方式:每位报名考生提交一篇字数在3000字的论文,论文内容须与书法艺术相关,题目自拟;同时提交两幅书法作品的照片(一幅为临帖作品,一幅为创作作品,不必装裱,大小尺幅不限,照片尺寸不小于6寸)
2、考核时间:考生必须在报名的同时提交考试论文和书法作品,即论文必须和报名表同时交(寄)到报名处。
3、我院将对拟录取人员进行面试(面试时需携带书法作品原件),以提交的书法作品为主要成绩、且参考论文,同时参考工作业绩和有关科研成果,择优录取,面试时间另行通知。
4、将初步录取名单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审查批准后,发放录取通知书。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
书法艺术方向
必修课(10门,共30学分):
美学与艺术学专题
书法美学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书法文化研究
书法艺术专题
中国美术史专题
3学分
3学分 当代文化艺术专题
艺术考古学研究
比较艺术研究
教学实习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七、教学方法及考试
1、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发讲授提纲或教材,规定必读与参考书,每学期集中2-3周,讲授3-4门专业课。每学期有一定时间安排书法创作指导,结业时将安排一段时间的书法创作集训。
2、考试方式:(1)、录取时确定了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资格的人员,专业基础课和学位核心课程(6门),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闭卷笔试,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四月和十一月,其它课程由相关院系组织考试。(2)、不申请学位的人员,全部课程由各院系组织考试。
3、开学时间为2012年10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八、学习年限及收费
1、学习年限为两年(或一年半)。
2、学费为30000元,在第一年入学时一次交清。学员注册缴费后如中途退学不再退费。学费只含上课费和正常组织的考试费,不包括申请学位人员进入论文阶段后的费用。
3、学习期间食宿自理。
九、学员结业及证书
1、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员,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60分以上)即可结业。
2、结业学员名单和成绩报经研究生院审查核准后,颁发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盖章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
十、申请学位及办法
1、申请学位按照北京大学学位办公室关于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规定办理。
2、拟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人员,须在报名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同时提出申请,我院将按照在职申请学位的有关规定进行资格审查。
3、课程考试成绩达到70分以上为合格,可获得相应学分。
4、国家统一组织的外语和综合考试,费用按规定由学员交纳。
5、我院将为学员安排教师进行学位论文的指导。
十一、联系方式及地址
1、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电话:010-58876330,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51号燕园资源大厦5层506室,邮编:100080,主页地址:http://shufa.pku.edu.cn;
2、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电话:010-62745011,地址:北京大学理科五号楼428室,100871;主页地址:http://www.xiexiebang.com/zsxx/kcbzs/
4、北京大学学位办公室,电话:62751361,2207房间,邮编:100871,主页地址:http://grs.pku.edu.cn/xwyxk/xwsy/tdxlsqxw/
地址:北京大学红二楼二层北京大学艺术学院2012年6月
第三篇: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谈北大文化与北大精神
《光明日报》: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谈北大文化与北大精神 日期: 2012-12-10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12月10日05版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既要有迎头赶上的雄心壮志和紧迫感,又要牢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切不可心浮气躁、急功近利。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把精力放在管根本、管长远的基础性工作上,始终保持深刻的定见和强大的定力,不为浮云遮望眼,不跟风。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文化建设就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各类量化的评价指标则为工具性的作用。偱本而求用,则用之不竭;以用取代本,虽能喧嚣一时,终难行远。中国的大学能否跻身世界一流行列、以什么样的面貌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究竟能在世界一流行列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最终还是要看文化建设的成效。
以文化来推动大学建设
世界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第四次重大变革,就是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重新以文化统领大学的建设和发展,防止大学变成单纯的科研工具和商业场所。
古往今来,大到文明兴衰,小到团体消长,无一不是以文化因素为根本推力和根本原因。任何社会和社会中的任何部分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自觉推进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对于大学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这种重要性,既体现在文化对于大学的意义,也体现在大学对于文化的意义。
对于当代中国的大学来讲,文化建设的任务尤为紧迫。
这种紧迫性,体现在世界高等教育回归文化本质的发展新趋向所提出的新课题。近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经历了几次深刻变革,第一次是从宗教教育机构转变成通识教育机构;第二次是从教育机构发展成教育与科研相结合的机构,标志是洪堡大学理念的提出和实践;第三次是走向产学研相结合,标志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大学的崛起;现在,世界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第四次重大变革,就是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重新以文化统领大学的建设和发展,防止大学变成单纯的科研工具和商业场所,以文化确立大学在社会体系中的核心价值。如果说前几次变革中国的大学都是后发者、追随者,那么,在目前正在进行的这一次历史性变革中,中国的大学至少是同步者,甚至还有可能、有条件成为引领者。机遇已经到来,机遇稍纵即逝,我们理应抓住机遇而不错失机遇。
这种紧迫性,体现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的新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了这个重大任务。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大学是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党和国家把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大学的四项基本职能之一,就是要求大学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大学要肩负好这个使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则是西学东渐、西强我弱的文化格局已形成一百多年,要重塑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根基,不容易;二则是当代中国正处在大变革的时代,文化日益多元多样,要在差异中重树共识,在多元多样中再立主导,更不容易。我们将交上一张怎样的答卷?国家在期待,人民在期盼,世界在瞩目。
这种紧迫性,体现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推进大学科学发展提出的新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大学的外部办学环境、内部治理方式和师生的思想特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大学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只有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凝聚全体师生和海内外校友的精神认同,激发他们的爱校荣校意识,更加自觉地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发展;才能更好地彰显大学的文化风格,塑造大学的文化品牌,提高大学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为大学的发展赢得更多的有形资源和无形支持;才能更好地明确大学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体制,为大学科学发展提供深刻的思想文化资源,使大学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什么是北大精神?
深刻的文化自觉、博大的文化关怀、高远的文化追求一直在北大生生不息。
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是着力培育大学精神,把大学精神贯穿到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和教师、学生、干部、后勤等各个群体。
人无精神不立,校无精神不兴。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文化上的旗帜,在全体师生员工中具有无可比拟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抓住了大学精神建设,就抓住了大学文化建设的制高点。
对待大学精神,一要传承,二要发展。所谓发展,就是要不断地赋予大学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同时,不断地对大学的发展历史和精神体系形成新的体会和认识。
在北大百年校庆的时候,我们形成了一个比较初步的共识,就是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来概括北大精神的核心内涵。现在来看,这四个词还是比较有准确性和适应性的。近年来,我们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常为新的姿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的内涵,使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真正成为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在此过程中,也进一步深化了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的认识,对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的基本特征作出了新的概括。
首先,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有着志存高远的特质。
北京大学创立于清末维新运动时期,是中华民族兴学图强的产物。从创办至今,深刻的文化自觉、博大的文化关怀、高远的文化追求一直在北大生生不息。
最早的《京师大学堂章程》中,就提出了“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中西并重,观其会通,无得偏废”,要把大学堂办成“各省之表率、万国所瞻仰”的理念。
民国初年,严复在《论北京大学校不可停办说帖》中,进一步提出了北大应当肩负的恢宏使命:“宗旨兼保存一切高尚之学术,以崇国家之文化。”
蔡元培主持北大期间,发出与当时的世界一流大学“平行之发展”的强烈愿望,并按照“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和“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的理念,在北大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西南联大期间,北大与兄弟高校一起,抱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信念,弦歌不辍,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北大人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在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许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据统计,1949年到1965年的北大毕业生中,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就达100多人。
上世纪80年代,北大学生率先喊出了“团结中华,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
近年来,北大师生按照中央的要求,集中精力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升。
面向未来,我们一定要始终坚持热爱祖国、服务社会、造福人民、胸怀天下的崇高情怀和远大理想,始终把个人发展、学校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与人民幸福,甚至与全人类的发展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做一个有追求、有品位、有责任、有担当、有献身精神的人,办一所能让人发自内心地感动和尊敬的大学。
第二,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有着醇厚绵长的特质。
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积淀的过程。有人说,如果说政治改革需要6个月,经济改革需要6年,文化改革至少需要60年。大学文化也是这样,必须以深厚的历史底蕴作为源泉和支撑。北大的历史非常醇厚,从而使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具有博大精深、厚积薄发的重要品质。
110多年来,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至关重要的时期。第一个时期即戊戌变法时期,是北大精神的孕育时期。第二个时期是五四时期,即北大精神的形成时期。第三时期是北大精神的发展时期,即新中国成立时期。今天北大人所坚持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传统,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和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培养人才、繁荣学术,造福人民、服务社会的理念,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代又一代北大人用心血和行动支撑起来的。每一项传统和理念背后,都有数不清的动人篇章。就像谢冕教授曾在《一百年的青春》中写道:“北大有它永恒的魅力。这魅力来自历史、更来自历史的漫长行进中形成的北大精神。”
第三,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有着海纳百川的特质。
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海纳百川的特点是由北大兼容并包的学术传统和综合、多元、均衡的学科结构决定的。
上个世纪初,蔡元培在北大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闻名遐迩的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根本方针,在于强调大学以学术为本,学术以自由为本。这一办学方针的实施,使北大成为当时全国学术、文化中心之一,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这是北京大学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写下的光辉篇章。从此,“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传统在北大牢固地确立起来。
需要说明的是,蔡元培所讲的“兼容并包”,并不是良莠不分,而是要允许不同学术派别、学术观点的争论和争鸣,为新文化战胜腐朽、落后的文化提供条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真实含义是尊重学术,倡导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允许自由探索真理,坚持真理。
从上世纪50年代,马寅初老校长在面对不合理的批判时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绝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到改革开放以来,北大学者在社会主义股份制等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勇敢无畏的探索,都充分体现了北大人“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鼓励人们自由探索、勇开新风的精神传统。
如果说“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传统确立了北大海纳百川的精神品质,那么,北大综合、多元、均衡的学科结构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精神品质。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在北大,一个院系或许可以说是全国最好的院系;但却似乎没有一个院系敢说自己是北大最好的院系。这充分反映了北大学科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作为一定观念意义上的文化,都一定是社会事实、社会基础的反映。北大学科结构的这种特点,使北大文化不像有的学校那样,由一个或某几个学科占据强势的主导地位。因此,北大的院系之间、学科之间、师生之间必须学会互相尊重和包容,平等交流和对话。这也是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一直延续着海纳百川的精神品质的重要原因。
第四,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有着与时俱新的特质。
纵观北大的诞生、成长和发展,都与改革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鲁迅先生说:“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同样地,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也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常为新的体系,具有与时俱新的重要品质。
今天,一些人对北大精神传统提出了质疑。有人说,北大文化蜕化了,北大精神失落了。那么,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究竟是封闭僵化了、蜕化失落了?还是与时俱新、生机盎然?这是北大文化建设中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
我们应当承认目前北大的确存在一些与北大优秀文化传统不相符、不相称的现象,并出现了极少数“害群之马”。同时,北大文化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但我们一定要看到,北大文化的主流是好的,北大师生整体精神风貌是昂扬向上、充满朝气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传统在北大生生不息、不断发展,每一种精神都有许多生动的事例,有力的证明。
以爱国精神为例,近年来,许多北大毕业生自愿去西部、基层、农村就业。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学校毕业生赴西部、农村、艰苦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总人数就将近800人,涌现出一批扎根西部、奉献基层的优秀毕业生代表,如“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莫锋,光荣当选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的村官陈丽娟,主动放弃读博和在北京大医院工作的机会,而选择了重庆市开县人民医院担任住院医师的朱兴旺,等等。
以进步精神为例,近年来,学校在师资人事制度、学科建设、教育改革方面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重要改革,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不断取得显著成绩。从2002年至2012年,北大进入世界前百分之一的学科从4个增加到18个,居国内首位。今年六月,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又制定了率先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进而走在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宏伟目标。这些都充分说明,北大人永不停滞,永不僵化,永不自满,不断追求进步,追求卓越,追求一流。
以民主精神为例,近年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民主精神在北大得到了很好的坚持、贯彻和发展。对于一所大学来讲,民主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的学术民主精神。在北大,学术民主主要体现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传统。今天,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精神在北大得到了认真贯彻。学校始终坚持中央提出的“学术探索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的原则,在学术研究、学术探索、学术思考上不设定任何框框,不禁止任何实事求是的独立的正常的学术研究,提倡一切认真负责、言之有据、理性平和的学术表达,保护正常的学术争论和争鸣。当然,学校也会坚决制止和反对不负责任、不计社会影响的公开言论,这并不是违背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恰恰是从根本上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
进一步来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精神在今天的北大不仅得到了坚持,更得到了极大发展。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的根基是一种互相尊重和宽容的精神。胡适先生曾讲:“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这些都是非常深刻的道理。当然,毫无原则的宽容和容忍也是不应当的,对于践踏基本社会正义和人类良知的行为,一定要坚决反对和斗争。但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在现实生活中,宽容精神总是比不宽容更为难得。1993年,世界宗教大会从各国文化经典中找到了一条最基本的伦理共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原则,就是充分表达了人类应当互相宽容、互相尊重的精神。
与此相对照,今天的北大的确是极大地发展了作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精神的根基的互相尊重和宽容的精神。比如,在今天的北大,对于卫生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司法改革等重要问题,都有不同观点和热烈争论,但这种分歧和争论,多数都是正常的学术探讨,对于帮助党和政府科学决策、防止政策的片面性起到了有益作用,也没有影响教师之间的团结。又比如,北京大学已经连续举办了九届北京论坛,在国内外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北京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总主题,倡导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所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充分反映了北大人提倡互相尊重和宽容精神的实践,已经从一所学校的内部,走向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再比如,这次党的十八大正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北京大学自2009年起就与相关单位共同举办了连续四届贵阳生态文明会议,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实际上也是把相互尊重的精神,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拓展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事例,无疑都是今天的北大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精神的极大发展。
以科学精神为例,近年来,北京大学着力推进师德、学风、学术道德规范建设,成效显著。进一步形成了潜心育人、严谨治学的风气,涌现出王选、孟二冬、姜伯驹三个全国性师德典范和一大批先进典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迄今18位得主中,有8位是北大教师或校友;2011年“两院”院士评选,北大有6人当选,是当选人数最多的高校;截至2011年,北京大学已有36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居高校首位,体现出雄厚的基础研究实力和集成创新能力;最近一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北大获奖成果总数达59项,高出第二名27项。总之,我们一定要把传承和发展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在传承和发展大学精神的过程中一定要增强文化自信,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
今后如何创建北大文化?
世界一流大学,最根本的是质量内涵一流、教风学风一流、精神文化一流。
首先,要建立健全文化建设规划和协调体系。
当前,我们对文化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对新形势下文化的地位、作用,对新时期大学文化建设的规律性特点都有待深入认识。同时,大学文化建设虽然形态丰富、亮点纷呈,但仍然普遍比较分散,缺乏整合机制,发展不平衡,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特别是师德、学风等突出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这些都需要加强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文化建设工作体制和机制。
要牢固树立文化无处不在、文化建设人人有责、文化建设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管理服务全过程的大文化建设观,反对把文化建设界定为个别部门和单位的事情的片面倾向,每一个部门、院系、单位,每一个学科、教研室、实验室,每一个党群组织、班级、团体,每一位北大人,都是文化建设的主体,都有文化建设的责任。
要健全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院系分工负责、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规划编制、政策制定、经费安排、资源配置、宣传引导等方面对文化建设给予全方位支持,形成学校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第二,要大力倡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扬大学传统、特色鲜明、贴近实际、示范引领的价值理念。
一流大学有崇高精神追求方成气象,有先进文化引领方有灵魂。世界一流大学,最根本的是质量内涵一流、教风学风一流、精神文化一流。当前,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已进入了重质量、重内涵、重文化引领的新阶段,随着我们在办学条件、设施设备、科研成果等外延方面不断逼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人才、制度、文化、质量、效益等内涵方面的建设将显得越来越重要,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对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研究,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珍惜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弘扬高尚进取的大学精神。
文化建设既要从大处着眼,也要从小处抓起。各院系、各部门都应当结合实际,从教师、学生、干部、后勤不同群体的特点出发,凝炼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准则,倡导和培育有特色的先进文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大合力和良好精神文化条件。
第三,要坚持正面宣传和加强管理两手抓,进一步纯洁校园文化氛围。
一手抓典型示范,一手抓制度管理,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要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不断发现和宣传师生先进典型,大力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风教风和清除赝品、拒绝平庸的学风,倡导清正廉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党风政风,倡导文明生活、健康成才的发展理念。
同时,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文化建设、道德建设、廉政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严肃处理个别害群之马,培育风清气正的校园思想道德环境,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校园文化。
第四,要切实履行文化传承和创新功能,推进一些重点文化建设项目。
文化建设既是贯穿在学校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全局性工作,也需要一定的项目和载体;既要润物无声,也应当有声有色。要着力推进一些重点工作,着力构建大学文化建设长效机制。例如,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找准服务国家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结合点;推动中华文化与各国文化的交流和对话;加强师德师风和医德医风建设;建设人文校园、和谐校园、绿色校园;积极倡导文明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新风尚;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等等。
我们坚信,当代中国的大学一定会在文化建设上,书写无愧于历史和先贤的新辉煌;一定能在国际高等教育发展大潮中,开辟中国气派、中国底蕴、中国格调的文化新风;一定能以文化建设上的鲜明成效,为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民族心愿筑就圆梦的坦途!
第四篇:书法:文化自觉与担当
书法:文化自觉与担当
李一
2012-8-6 16:36:37来源: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06日
(书法)岳兴林
讨论“国家文化战略与书法发展”这样的问题,是书法进一步走向文化自觉的标志,是主动意识到书法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的标志,表明了书法界积极主动地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而尽力和发挥更大的作用,也表明了社会对书法的需求。这样的讨论,既是理论思考,又是一个积极的行动。从历史上看,古代虽然也有轻视书法者,有“雕虫小技、壮夫不为”的论调,但从主流文化上始终是强
调书法的文化功能的,是将书法纳入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之内的。如在唐代,就将书法看作与圣人经文相表里、自然与人心相会通的大道:“阐典坟之大猷,成国家之盛业者,莫近乎书”(张怀瓘《文字论》),视书法为文化的重要表征和国家兴盛的重要因素。古代中国是十分强调书法在国家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
讨论“国家文化战略与书法发展”的落脚点应该放在当下。即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大好形势下,如何从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发展当代的书法。发展书法事业,涉及到书法创作、书法研究、书法教育、书法交流和展示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提高对书法的认识。无论是政府管理者、书法家还是普通民众,全社会都应从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重新认识书法这一最具中国文化特色、最具民族魅力的艺术的价值,重新认识书法在中华文化复兴中的重要作用,重新认识书法与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中国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重新认识书法与书写者个体、与受众群体、与社会、与国家乃至与世界的关系。中国人重视书法,归根结底是因为书法是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人格历练、文化品位的体现。“书如其人”,“书为心画”,书法是人格的表现,心性的流露,是中国人不断修炼不断完善的重要途径,它既通向中国文化核心,又在构建中国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应该认识到,书法是艺术,但这门艺术与其他艺术相比,又更多地承担着中国文化传承和中国文化传播以及中国人文化身份的重任。从古代起,读书写字是每一个文化人所必需的功课,今天的中国人更应该把这门功课做好。今天中国的青少年,决不应该是会说英语而不会写毛笔字的学它而忘本者。在今天,书法又多了一层中国人文化身份的意义。如果说,古代的书法交流主要在文人中进行,传播也主要是本土;那么在改革开放、中外交流频繁的今天,书法已成为国际交流的世界艺术。诚如鲁迅所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书法这门民族艺术在国际交流中,又是中国人文化身份的标志。一位作家说得好,在今天,写一手好毛笔字更像中国人。当代的中国,物质世界已基本西化了,精神世界西化的痕迹也非常明显,中国人的文化身份、文化特色已相当模糊。文化发展战略的目标应该使中国文化的特色更为鲜明,使中国艺术更具有原创性,使中国在世界上更具有影响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书法艺术的普及和提高更为重要。
具体到书法自身,当前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建立中国当代的书法观和书法理论体系。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是尚书的民族,书法在诸艺术门类中,地位是很高的。虽然对书法的看法因人而易,因时而易,却有着共识和相对稳定恒常的评判
标准。如重德尚艺、人品与书品的统一、分品评鉴、对法理意趣的重视等等,有着中国书论特有的原创性的理论体系。今天的书坛异常活跃,但对书法的看法众说纷纭,批评标准混乱。什么是书法,什么不是书法,什么是好的书法,什么是不好的书法,在是与不是、好坏优劣等大问题上缺乏共识,加之没有标准的“捧杀”和“棒杀”批评充斥于书坛,已严重干扰了书法的创作。今天的当务之急,是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吸取传统书法观和价值评判体系的精髓,结合当下的创作实践,进行不失书法本体特点、符合艺术规律的新探索、新样式、新风格,建立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当代书法观和理论体系是时代的需要。
建立中国当代的书法观和理论体系,借鉴西方的艺术理论是必要的,但不能套搬西方理论解释书法,更不能套用西方艺术观念和标准,西方艺术理论也很难适用于中国的书法艺术理论体系。比如把书法说成是“抽象艺术”。实际上,书法并不等同西方抽象艺术点线面的组合,书法的气韵,与诗词歌赋的综合表现比西方抽象艺术内涵要大得多。比如把书法说成是线条的艺术。实际上,“线条”一词还不如古代书论的“点画”贴切到位。再比如把书法看成是视觉艺术。实际上书法不只是视觉,除了看还可读,只强调看而忽视读,低估了书法的功能和作用。应该看到,现当代的书法理论成果不少,但原创性不多。今天重新认识中国古代书论的一些重要理论范畴,站在当代中国的立场上,用当代的中国的语言对书法的元典精神和本体内涵再解读再阐释再创造,建立起当代的书法理论体系,是书法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所谓文化自觉,即文化主体的自省能力与自信意识。对民族文化的认识要减少盲目性,增加自觉性,要充分认识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从建设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的高度看书法理论,必须进一步提高文化的自觉性,文化的自信力,积极提升中国当代书法理论的文化厚度与文明高度,更加主动地把“为中国书法而言”纳入文化强国战略来认识。书法理论工作者应该自觉地担当责任,以自信的心胸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用开拓创新的意识建设中国当代书法观,构建具有核心价值观念的书法理论体系。
第五篇:中石:文化与书法
欧阳中石先生“文化与书法”讲座观点整理来源: 李煜华夏的日志
今天下午,我有幸聆听了欧阳中石先生在大礼堂的讲座——文化与书法。在讲座开始之前,我和美术社的同学们去后台拜访老先生,向他请教了一些书法方面的问题,并且合影。虽然先生已经不如几年前在荧屏上精神矍铄,但在交谈时先生仍然思维敏捷,问答之间充满睿智。会面结束之时,先生更是谦虚地说:“这只是我自己乱说的,不一定对。”大家之风,与众不同。
欧阳先生的作品:
下面是先生讲座的主要内容:
什么是文化?词典上的定义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总和”尤为关键。具体的实物只是文化的结果,或者说产物,而非文化本身。
下面我们来看古书上的“文”:《易经》中说: “物相杂曰文。”《礼记》中说:“五色成文而不乱。”因此,所谓文,是美好事物依据一定规律的巧妙组合。
再来说“化”,依据偏旁部首,化的偏旁是“匕”。对于这个字,我们从“匕”来理解。化的篆书写法是个角度来说,化强调的是变化。
,右侧的“匕”是倒过来的人,可以理解为人的变化。从这
总的来说,文化就是把一切事物变为文,以文化之。因而文化的必然要求就是事物要向美的方向发展。
具体说来,社会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产物。语言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交流,但是它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空间上的限制,比如声音难以传远,再比如方言、不同语种之间交流困难。时间上的限制,例如声音难以持久。而文字的出现则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语言在这两方面的局限。当然,语言不能完全代表客观事物,而文字也不能直接反映客观事物。
汉字自象形始,又有其他的造字法加入,表意丰富,对具体和抽象的事物均能清楚反映。是中华民族长期实践中的科学产物,是中华文化之根。
学习汉字,我们应该有“一入一出”的过程。“入”即是认识汉字,“出”则是良好地书写汉字。由此产生了一门学问——“书法”。应当注意的是,书法不等同于写字的方法,也不是写出来的汉字,所谓“写书法”,根本不通。书法就是用美的方法将汉字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学问。
对于“书”,我们从书的篆书写法来看:,上半部分是手拿着笔的象形,下半部分是“者”的篆书写法,可见,书是用笔写出之物。而略作简化的篆书写法则是部分仍旧是手拿笔,下半部分是“曰”。因而,所谓书,也是“用笔说话”。
,上半
而对于“写”,我们可以将其与同音的“泻”相类比,往“流出”的意义上理解。引申一下,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呈现出客观事物,因而,写与书几乎同义。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研究书法还有用处吗?当然有。在当今时代,书法的任务有二:其一,进一步研究汉字的起源,发展;其二,研究如何更美、更好地将汉字呈现出来并在实践中努力达致。
以下是大家的提问与先生的回答。括号里的字是我自己的理解与阐发,仅代表个人观点。
提问:
一、美术社成员与先生会面时提的问题:
我们和先生的合影
1.对于书法的取法,有人认为,应当博采众家之长,也有人认为,贵专不贵博。请问先生如何看待书法学习中取法的博与专?
先生:我认为,应当以专为主,专而后博。通一家便易于举一反三,博通百家,而且也只有专精一家才能旁通百家。切忌心有旁骛,杂学乱临。(这个问题是学习书法的人都会遇到的,对于先生的看法,我也基本认同。此外,我还认为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将“专”与“博”结合。比如,我主要学习的是一个风格非常粗犷大气的碑帖,那么,在尽可能肖似的同时,也可以辅助性地临习风格与之相近的其他碑帖,加深对这种风格的理解。而且,也适当临习一些风格与之相反的,秀丽精到的碑帖,以求用笔的细腻与精到,弥补用笔粗疏之弊。当然,这一切只是为了辅助“专”。)
2.那么,请问先生,我们应当如何衡量“专”?或者说“专”的标准是什么?
先生:要做到“专”,一是眼力准,二是手上功夫到位。也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准确地把握字形与笔法。
3.应该如何认识古代碑帖,特别是其中那些看上去“不好的”地方?
先生:在实践中,通常有人对于那些看起来“不好”的地方,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修改。但是,进一步想,你认为不好,那它就真的不好了吗?不见得。而且,还可能你认为不好的地方别人反而认为好。此外,著名碑帖经过历史浪潮的淘洗,仍能被封为圭臬,可见其必有过人之处。所以,在临习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忠实于原帖,不要妄加“己意”。
(补充:先生所说并不意味着古代的名碑名帖尽善尽美,什么碑帖有什么特点,什么优缺点,从历代书论中可以窥其端倪。而古今许多名家也有临帖之作传世。所以在学习传统的时候,可以参考经典书论,名家临习的范本来加深理解。)
二、现场提问
1.请问先生,为何文字也是科学的结晶?
先生:首先,文字突破了语言在声音层面的局限,起到了记录语言的作用。其次,从象形开始,为了更好地描述客观事物,人们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汉字的构成,使其能够最大程度地描述、表达这个世界,因而其中必然有科学的成分。
2.请问先生如何看待汉字简化对于书法的影响?
先生:汉字简化是近代以来人们提高书写效率,不断实践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汉字简化用更简单的方法来表达和描述世界,是一种进步,在推进文化传播上具有重要作用。当然,在简化的过程中,考虑得也不可能尽善尽美,有些文字会丧失了原有的表意。电脑对于书法,对于汉字的书写,并非是一种“损伤”,而是促进书法的发展。当然,书法的发展也可以促进电脑更好地表现汉字之美。
(现代技术对于书法的促进作用比如现在我们可以在网上很容易地找到历代名碑名帖,进行书法方面的交流,甚至有作者在创作作品的时候现在电脑上“打草稿”——把他临习的碑帖进行“集字”,出一个效果图,再来自己写。当然这个方法好不好还有争论,这里不加以赘述。)
3.历史上有不少人品行为世所不耻,但是他们的书法水平却非常高。对于书品与人品的关系,先生怎么看?
先生:常言道,字如其人。我认为字与人的发展具有一致性。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坏人写不出好看的字”。人品的好坏与书写技能的高低并无关系。人品对于书品的影响更多地在于字的性灵、气质上,当然字如其人的说法不能绝对化。
(我认为“字如其人”只是一种说法而已,更客观的说法应该是不同性格,不同际遇会对书写主体的书法风格有一定影响。但是人品与书法应该真的不具有什么关系吧。比如说,我为人不好,但是我很爱书法,书写技能以及对书法的理解都非常精深,那我的字就不好?)
4.请问先生如何看待“火星文”?
先生:创新是需要的,但是“新”应当和历史上的高度相适应,新而不高不可取。此外,“新”还应当能为大家接受。
5.当下书坛,对于楷书的风格有两个倾向,一是书协副主席旭宇先生提倡的“今楷”,横不平竖不直,但在展览中盛行。另一种是田英章先生的严谨端正的楷书,但也有人讥之为字奴,字匠。请问先生如何评价这种差异?
上图:旭宇《楷书千字文》局部
上图:田英章楷书中堂
先生:关于“什么是美”的问题,并没有,也不可能有硬性规定。人们的审美之间有差异。只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其就有存在的合理性。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更应该委诸历史,广大人民的选择。
(对于这个问题,先生的回答比较“圆滑”,既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那先生对于两种风格也必然有自己的取舍。我认为,旭宇与田英章两位先生的书法都各有长短。前者的书法看似散乱,但笔画、线条之间自由韵致。但是从大的观感上,显然难以带来视觉上的美感。后者的风格更趋向传统,结构合理,笔画精到。但是,仔细来看,有过于刻板之弊。所以,我理想中的完美风格是二者的折中。传统与现代,两种风格的冲突,在当下的确被广泛讨论。我认为,当前展览中所谓新形式、现代书风、丑书等等绝大多数不可取,陷入了造作、狂怪的圈子中,而缺乏审美上的快感,形式上的各种拼接,特效更是文胜于质。我们应该回归传统,深挖其精华而非浮光掠影地东截取一点,西截取一点,加上自己并不见得高明的间接,就凑成新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