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中石:文化与书法

时间:2019-05-15 05:33: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欧阳中石:文化与书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欧阳中石:文化与书法》。

第一篇:欧阳中石:文化与书法

欧阳中石:文化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07-06-21 03:46 光明日报

演讲人:欧阳中石 时间:2007年2月1日 地点:光明日报社 ■特约主持人开场语:

大家好!今天我们很高兴请到了欧阳中石先生。众所周知,中石先生在学界、书界卓有成绩、深受敬仰。

自古学文一体、书文一体、书人一体。中石先生在学术、书法、教育等多个领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天中石先生将从文化的视角,来讲一讲中国书法的问题。时间宝贵,下面热烈欢迎中石先生给我们讲课。

欧阳中石 1928年生。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欧阳中石先生在艺术领域博学多优:精于诗词曲联、擅长写意绘画、京剧为奚派嫡传。在书法上,他也是各体兼综,而汇通于行草,以东晋书风为宗,博采周金汉石、碑刻法帖之长,形成飘逸沉稳、刚健温润、灵动厚重的独特艺术风格,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人像摄影:本报记者 刘新武

标题通栏照片为从商代至清代中国书法的部分代表作品,依次是:商代甲骨文刻辞、西汉马王堆帛书、东汉《礼器碑》、东晋陆机《平复帖》、北魏《张猛龙碑》、东晋王羲之《丧乱帖》、北魏《郑羲下碑》、隋代智永《真草千字文》、唐代欧阳询《卜商帖》、唐代怀仁《集王书圣教序》、唐代孙过庭《书谱》、唐代颜真卿《祭侄文稿》、唐代柳公权《神策军碑》、宋代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宋代米芾《蜀素帖》、元代赵孟頫《种松帖》、明代董其昌书唐人诗、明代八大山人行书、明代傅山行书、明代张瑞图行书、清代刘庸七言诗、清代金农题画佛和清代赵之谦的书法作品。

今天是抱着向各位请教、学习的心情而来的,我希望大家肯于指出我的错误之处,一起来探讨一些问题。在讲“中国的书法”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谈一谈“文化”问题。

为什么谈书法要先谈文化呢?“文化”问题,是一个根源问题——一切问题都必须从这里谈起。这个问题如不明确,就没有了依据,其他问题就没法谈起。尤其,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标志。

欧阳中石先生在题字。今天,各种书法展览和笔会成为书法艺术新的传播途径。

怎样理解“文化”

文化是人对“美好”的追求

人,从生存开始,总希望这一会儿比过去“好”一些,明天比今天更好一些,追求“美好”的愿望是人们的一种天性。

这种向“美好”追求的愿望,岂止是“人”,即使是一般的动物,猴子、猫、兔子、狗,也无不如此。因此,我们说这是物种的一种“天性”,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活物”生存的必然要求。人们对于“美好”的追求有很多表达方式,“文”便是其中一种。在《礼记》里古人对“文”作过说明:“五色成文而不乱”,这是说多种颜色很有章法地聚合在一起便是一种美好的“文”。在《易经》里也说过:“物相杂,故曰文”。这是说多种东西聚集在一起,尽管物种很多,集聚一起,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姿态,多种多样的集聚。“杂”,《说文》说是“五采相会”,所以“纷杂”多采,也应该是一种“美好”的征象。这种征象用一个“文”字概括起来,很妥贴,很全面,既很形象,又能表现出这种征象的内在涵义。

什么是“文化”呢?就是以“文”“化”之,也可以说就是:使之“美好”起来。

因此,作出“美好”的愿望,是“文化”;作出追求“美好的实际行动,也是“文化”;以“美好”的愿望出发,经过追求的实际行动,最后作出了“美好”的结果,也必然是“文化”的结晶。

如此看来,人们的生活,一天一天“美好”起来的一切愿望、行动、结果,都可以涵概在“文化”之中。所以,辞书中所说的: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中,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属于“文化”之中,或者说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觉得我这样理解,可能靠一点谱,最少摸到了一点“边儿”。

说到这里,我还想作一点重要的说明:在“美好”的后面,还必须加上“和谐”一词。

既然“文化”是向“美好”的追求。你也追求,我也追求,他也追求,应该说这是“全人类”共同都有的一种追求。既然是全人类共同所有的追求,难免就有互相碰撞的可能;为了大家都能得到“美好”,就应当大家作出一个保证大家都能得到“美好”的行动规范。这个规范必须保证大家都“美好”,这就要求大家“和谐”相处,大家都要彼此谦和、容让、包涵、尊重。

譬如,这里有三个苹果,有两个人都想得到“美好”,都想吃苹果。——这里必须先有一个规范:人人平等,公平分吃。不然两个人抢起来,要以“抢”决定谁分几个,必然引起争斗,不管是谁胜谁负,总不能实现大家都“美好”的结局。如果有一个“公平”的原则,就会省却许多矛盾。三个苹果两人分,一人一个而外还有一个。把剩下的一个分为两半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一个人多一些,一个人少一些,都无不可。大家“和谐”相处,皆大欢喜,该有多么“美好”!或者商量一下,这一次都给甲吃,下一次都给乙吃,只要大家都高兴就好。

所以,我认为“美好和谐”是“文化”的核心要求。像这样公平、和谐的相处,达到全人类的“美好和谐”,没有一个共同的约定,订出一个共同的规范,是很难达到的。我们的先贤对这个问题早有认识,他们提出了一个“德”字。早在《庄子》这部书里就提到过“德”,以为“德”就是“得”。“物得”以生谓之德。德是一种特殊的“力量”。它虽然不是一种“东西”,但是一种很不一般的内在的一种“能量”的力量。这种力量会使“东西”生长,会使“事情”成功。可见一种可以增强生命的力量,可以推动成功的力量。我们怎么样来说明这种力量呢?我体会它是一种“劲儿”,说是一种“契机”似乎更容易被理解。

“德”这个字的构成也颇有意思,中国字中,凡带有“彳”偏旁的,都表示是一种“进行”中的意味。“”分开来看是“”和“心”两部分。“”原是一个“直”字。可能是表意又表声的。从会意的角度来说,“从直从心,直心为德”。所谓“直心”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心中坦直平和的意思。这就是说:它是一种“坦直平和”的契机,它自身如此,希望一切也都如此。

在老百姓的语言中,尤其“北京话”中,有一种说法:“得咧”的“得”,有时化简为“得”,就是在说:行啦,一切都成功了,都达到了非常“合适”的情况。这种说法正好就是“得”的真正涵义。还必须说明,这个“得”不是仅指一方面的,而是指所有方面,无论从哪方面都合适的“得”,才是“得”的要求。为了保证全面的“得”,各方面又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就落在了这个“德”的身上。为了保证全面的“美好和谐”的要求,人们必须有一个“德”的契机,这才是文化中的一个核心。美好的“文”如何得到“和谐”,要通过“德”这个契机;如何达到全面的“化”,也必须依“德”的契机。所以中华文化能有如此的生命力、凝聚力,与这一个“德”字,分离不开,也可以说:德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本质性的核心。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如怀素习字,告诉我们学书法要有刻苦精神。

在泰山的书法石刻。中国的书法艺术不是独立存在的,她与中国的其他文艺形式,乃至自然风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文”的依据是“理”

“文”为什么是一种“美好和谐”的展现?它为什么展现出来的征象就是“美好和谐”?因为这是有依据的。自然天地间的各种事物现象是一种自然的、客观的。它们的生成出现有其客观规律,所谓“客观”,就是不依人们意志的转移而转移,所谓“客观”,就是它有自己的“必然”为什么它是“必然”的?因为它是合“理”的。

“理”在自然中、人类社会中,是一个无处不在,无处不遵的“必然”。

地球上的高低不平,有山有谷,有水有河,有草有树,有人有兽;人们的性别族类各异,有这族那族,有这国那国,又都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又都各自成了自己的风俗传统,不同的组合中又都有了自己的规范。——这都是自然而然的“必然”,这就是“理”。

“文”的出现是由于“理”的必然而形成的。

譬如人面上的分布。人有两只眼睛,横着靠上长在左右两边,人的视野上下之间空间不需要太大,而左右之间正非常开阔。两眼的里侧不如外侧开阖方便,所以两眼外侧活动的幅度较大,而且它们的外侧很自然地有了所谓“鱼尾纹”。“纹”是具体的形象的引申,原就是“文”。所以说“文”是以“理”为依据而形成的“必然”反映。

一个鼻子,如果横着长,将闻哪边呢?当然得竖着长,而且鼻孔向下,不然,下雨就灌汤了。

鼻耳下面是嘴,也必然扭转一下方位,横了过来。不然,吃东西就要漏掉了。为了嘴要开阖,在鼻子两则,一直延伸下来,有了两道“腾蛇纹”。这也是使嘴的活动得到方便,顺势而形成的一个可以松动的灵活地带。有了这个“腾蛇纹”,嘴的上下开阖,便灵便了起来。可见,“文”的出现,是有“理”为依据的。自然,社会都有各自之“理”“文”是要遵从这些“理”的基本规范的。

怎样理解中华文化

大家都知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那是因为我们的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有我们的智慧,在神州大地上,在不断地进步中,自然而然地凝结成了一套适合于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应该毫不客气地说,我们中华儿女自己就有足够的能力一步一步地去追求美好、和谐!我们漫长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她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积累了起来。从先秦而下,她没有停止过新内容的成长。无论汉魏六朝,隋唐元明清,以至近代当代,都有一点新鲜的学问成长起来。这就是说:在原来固有的文化之外又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增加了一大部分文化的积累。特别在明之后,域外而来的“洋”文化不断涌入,又使我们增添了一部外来文化。应该这样来理解:域外文化的涌入,是我们很表示欢迎的事,使我们长期进行着的文化增加了新的内容,中国人是不怕富有的。

更重要的一点是:“化”。中国人不拒绝外来财富,先引进,再结合,进而“化”之,最后就再也不易分得清楚。譬如,佛学中有一个“禅”字。当然它有着它独有的涵义,但来到中国以后,到了苏东坡那里,它就有了他的诠释,到了黄庭坚那里又有他的诠释,都和释氏原义有了显著不同。正因为我们有着这样一种“引进”、“结合”、“融化”的三部曲,就使得我们“中华文化”成了一个有自己特色、随时在发展、善于融合的一个生命力量。所以我们的文化就成了一个无所不容、博大精深、无可限约的文化了。

有人说我们的文化发展还不够快、也不够先进,是这样吗?我觉得中华文化进步绝不慢!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在当时也是最先进的,可是后来我们就没有再发展下去。这是因为中国人不聪明吗?我想不能这么说,因为我们中国人根本就不想制造一种杀伤力强大的武器。中华文化追求的是避免征战、避免不幸,更稳妥地向前发展。所以我觉得中华文化是紧紧地抓住了“美好”、“和谐”向前发展的,宁肯慢走一步、少走一步,也不愿意在那些不妥当的路子上去走。

因此说,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文化,它是一套很完整的体系。虽然她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地在发展、在扩大,虽然她随着世界的发展不断地汲取融化,“中华文化”日益丰富、新颖、厚实、庞大起来,但有一条贯穿中心、毫不偏奇的总方向是绝不改变的内核——“美好和谐”,摒除邪恶。期望全人类大家一齐走向最理想的“美好和谐”之中。

文化的发展

发展的条件

人生活在社会上,生活在自然中,一代一代地传承,形成历史;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但又在同一个地球上,相互间一定有所沟通。这样文化就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记录”,一种能力是“交流”。因为文化是历史的、又是全人类共有的,所以必须看到它的历史传承关系,必须看到它向四周的交流关系。如果没有历史的发展,人们不是一代一代地往下传的话,我们这个社会就根本谈不到进化的问题;如果没有交流,我们大家许多活动就不会共同走到美好与和谐。所以我觉得人们的共同生活,由于它的历史性和全人类性,就会有历史记录和共同交流这两种能力。这是“文化”发展的两个必要的条件。我想东方也好,西方也罢,概莫能外,大家都是一个共同的愿望,在向美好、和谐追求着,创造出灿烂的明天,这就是“文化”的要求。

总之,历史需要记录,人们之间需要交流,如果没有这两个条件,人类就不容易进步。正因为有了这两个条件,历史就得到了不断演化进步;全人类的文化有了彼此交流,所以就得到了更加丰富、辉煌的发展。

记录和交流最简单的工具是“语言”。语言是最直接的现实。但正因为它方便,随之而来的是转瞬即逝。来得容易去得快。既有时间的限制,又有空间的限制。她不能“久”也不能“远”。

人是万物之灵,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就创造出来了可以超越时空限制的“文字”。

用“文字”来进行记录和交流,不管东方和西方,大家都想到了一块。思路虽然不尽相同,或者直接记录语言的声音,或者用符号代替语言,或者以形体直接记录事物形象,或者各种方式兼用,务以表达其意为能事。应当承认:各国的文字,都在日臻完善地展示着她们的功用,充分地展示着记录与交流的功效,为她们的文化发展贡献着无可争议的作用。

王羲之的《何如帖》、《奉橘帖》。王羲之被看作中国书法史上的“书圣”,他的书法风格深深影响着后世。

“汉字”与“汉文”

汉字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

中国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但一直流传使用到今天的却只留下了我们的汉字。这是因为她一开始就抓住了“文字”的本质,尽管在历史的发展中,在形体上有很大的变化,而在基本原则上,只是愈来愈完善、精密而已。从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比较系统完备的甲骨看来,以“形”状物,合“形”会意,象形为本的成字要领,很早已成了汉字最根本的原则,这就使她超越了诸多的限制而发挥出可传至久远的功能。所以我们说:汉字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

譬如“又”,是手的象形,两个手同向左,一上一下,则是朋友的“友”;如果两个人出手相对,则成了“鬥”(斗)。(原形如图)

再如“人”,两个“人”同向左,则是“从”;同向右,则成了“比”;如一左一右,则成了“北”;如一正一反,就成了“化”。(原形如图)

另外还有直接作符号专指某处的“指事”,一形一声的“形声”,辗转相注的“转注”,以及借字代用的“假借”等等,合起来称为“六书”。

应该承认:这种为了解决长远的交流传播的实际方便,创造出了把形、音、意集中为一体的汉字,确实有着无可替代的科学先进性。我们不敢作更远的展望,想到那远的、人类语言都达到了统一的“将来”,仅从已经过来的历史或者比较近的“将来”来看,她的先进科学性是无可怀疑的。我们这样说,绝不意味着她不有待于向更高处发展,更不意味着她已十全十美,她当然在科学性上还须作更缜密的研究、改进。

再说说“汉文”。由于汉字在锲刻以至于书写上,都有一个麻烦的过程,在展现中需要简单直接,因此,在行文上自然地要求“简约”,要比直接记音成文的办法要简而无误。于是,我们的祖先便发挥了极大的思维才智,创造、总结出来了一种“结字成文”的“文字”规范,逐渐通行于神州大地上。这套系统不是古代人们的口头所用,主要是书面的一套体系,所以称之曰“汉文”更确切一些。

“汉文”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每个“字”的作用,集结成文字规范。古文中的名篇、名句一直流传到现在,为人们所喜闻乐道。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古文”并没有“过时”,她有着她了不起的生命力。

我总这样认定:汉字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汉文是汉字晶体连结成闪闪发光的“串珠”。这是中华文化中一组“亮点”,也许正由于她们的存在与发展,中华文化更有展现的方便舞台。

王羲之练习书法的插图。借鉴前人的经验,是学习书法的重要途径。

怎样理解“书法”

“书法”一词的意思,一直不十分明确。很早时是说写文章的一种笔法,以后转成为书写汉字的一种规范。在流传中,甚至以为如果只局限在书写法度之内会降低了“书法艺术”的高度。甚至有人认为一幅字就是一张“书法”了。应当说,不管高看一眼,或低看一眼,都不关紧要,无论怎样都与书写的问题有关。但规范、法度、过程、成果,应有所区别,本不是一回事情,笼而统之,不太合适。

如果把“书法”概括起来,无论规范、方法、书迹、评论、分析、鉴赏、考订,甚至文字学,用具等等都积聚梳理在一起,说这是一门“学问”,倒是很合适的。尤其我们不要把“法”简单说成“方法”,而理解为“佛法无边”的“法”,则可以说得过去,不会产生些糊涂观念,再不致拿着一张写成的字叫做“书法”了。

“书法”是一门有关书写的学问

书写的内容是文字,文字的展现必须解决实际问题的。如果写出来不能让人认识,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因此,它必须写的是字。写出来的字还应该尽可能地好看,否则就会大大降低了它存在而动人的力量。因此,写出来的字必须正确、美观。

怎样才能正确美观,就需要从许多工作方面进行考虑。比如字的形体、字意的组合、辞意的合时合体。字的形体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书写内容,在历史上有成功的规范,历史上早已经有了评定,我们对于这些都不能粗疏任意。

到底“美”“不美”,不由我们来定,历史的眼光不能,忽视,发展的眼光不能迷惘,人类社会必然有明晰的看法。……

因此,铺开来看,我们现在世界上所存在的学问,一点瓜葛都没有的学问几乎没有,对于一个文化人来说,这许多的学问,不能是无用的。当然有些是距离近的,有些是更直接的。诸如文字学、文学中的诗、词、曲、联,字体书体的历史、美学、哲学、品鉴理论、行款格式、称呼仪礼、甚至纸墨笔砚都有许多讲求,都是些必不可少的知识。

还要说到“法书”,这确实指的是通过“书写”而形成的“书迹”情况而说的。过去对比较“好”的书写作品作出称赞,说这是一件“法书”,意思是说:这是一件可以作为“法式”,作为“榜样”,可以作为学习“范本”的作品。这种“作品”之所以被称作“法书”,说明它本身已经是一件很有价值的“艺术品”了。在这种意义上说,“书法”是关于艺术的一门学问,通过这门学问的研究,要求有所“落实”,当然要落实到“作品”之上。因此,应该说这是研究这门学问很重要最直接的一个落脚点。学问的发展,越来越细,越来越深入,表现的侧面越来越多。要求把许许多多的方面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很不现实,社会在进行着各方面的分工,应该互不偏倚,互相尊重,从不同的方面集中成一门学科的研究,必会取得很好的成效。尤其把“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实际感受经验结合在一起,一定会在相互印证参照中得到更全面的收获。

关于“书法”实践的问题

我每每说,汉字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汉文是晶体结成的串珠。现在再说一句,“书”是“串珠”之外的绚丽“光环”。至于如何能使文字得到展现,如何使“书法”的理论落实到实际中去,则必须要有展现的能力的问题。关于“学”与“练”。人们常说,在练字,“练”就是自己在实践中摸索成功。自己不断实践,要用“功夫”。“功夫”就是“时间”的积累。一个人的生命时间不是无限的,做了这个,就占用了其他,充其量能有多少呢?再说每个人的时间都差不多,“功夫”岂不大家一样,成就应该是差之不多。但事实上的确优差之间距离极大。所以我不太同意下“功夫”去“练”。“练”不得法,很可能是重复自己的错误。当然,必要的时间是必不可少的,但,用的“时间”越少而取得的成绩越大,才是最“合算”的“生意”。“学”则是把人家已经公认为成功的东西拿到自己手中来,不必自己去摸索,费事的不要,错误的不要,专拣好的拿,这是多么“合算”的事!当然,首先要能辨认“好”“不好”。肯定一开始自己是无能为力的,必须听一听社会历史的意见,不需要独特的偏见,而要听公允的社会历史的共识。“取法乎上”,是“便宜”的路程。认定目标之后,就要一点不差地把对象完全拿了过来,就是纹丝不改惟妙惟肖地学到自己手上来。这样,第一“炼”好了你的眼睛;第二“炼”好了你的手,看得既准,看到了就能写得出,你的书写能力就了不起了。可能要写好一个字是很困难的,但只要会写这一个字,第二个字就容易多了。能会了两个字,以后的第三、第四,就步步容易多了,会上十来个字,差不多许多字就都会了。这种“先精而后深”的规律,是给能够抓住第一个字的人准备的,与那种从来都是一摸就过的人无缘。这种“学”的方法,大家可以试试看,如果真能写好了四、五个字,结果其他都不会了,可以推倒这种“学”法。不妨“上”一回“上当”,试试再说。总的说来,不“学”光练不行,太费“功夫”,“学”而学不死,一定结果是“不死不活”;所以“学”必须“有实效”,抓死一个,越抓越多,“学”得虽“少”而“会得多”;这是“学”中最“便宜”、最“合算”的方法。“书法”实践,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只要想达到一般的水平,是人人可及的。以上只是我一些很幼稚的肤浅的看法,说出来请专家朋友们指正。我希望“书法”这一学科,能够从各种学科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并能够为各学科提供方便,在社会的发展上焕发出她应有的光采。

现场问答:

问:在电脑时代,更多的孩子面临的是声光电的冲击,他们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如戏曲、书法等往往知之甚少,我想请问您对此是怎么看的呢?您作为一名老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去回归书法、回归传统文化呢?

答:对有些新鲜的事物,我们应当热情地欢迎。比方说电脑,它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对促进我们的进步无疑是有意义的。我记得有一种电脑光盘,集中了许多古代的典籍,你要查什么内容,一敲键盘就能找到,过去读书总是围着一个大书架,翻、检、爬、梳,费时费力,很不方便。现在电脑把你查考的时间节省下来,这不是很好吗?当然,有时一个复杂的查找过程能给你一次深入思考的过程,有它应有的意义。但缩短这个过程,无疑是大好事。

但是目前的状况,这些电脑的作用不是那些优点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对于孩子,电脑多是作为游戏的工具,这也是个事实,危害严重。可是你能说这是电脑之罪吗?

对于“传统”一词,应当深入地理解一下。历史上有过的,不一定是“传统”的。所谓“传统”,是历史上有,而且一直流传到现在,甚至还会在将来也要流传的,这样就是“传”而成“统”。如果只是历史上有过,但一显即逝,便不能说是“传统”的。譬如“裹小脚”之类。“传统”的也不都是好的,如“腐化”。我们要发扬的是“优秀的传统”不是“优秀的”我们要摒弃之。一个儿童学习书法,要通过写字来理解人的思维,理解人的生活,这就是素质的培养。如果我们只让他把字写得好看,而没有其他要求,就会偏离教育的本来目的。还有,我想如果教育我们的孩子,要充分地发挥历史上有过的高峰,引导他们直攀高峰,中间那些教训就不要重复了,因为那是历史已经否定的东西。教育我们的孩子就是要使他们尽快地达到历史上、全人类的高峰。问:中石老师,我曾是常驻中东的记者。在以色列的犹太人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能说80多种语言,许多犹太人都说他们在全世界跑了100多个国家,都没有被同化,唯独在中国被同化了。所以我就想问一下。您认为中华民族为什么有这么强的同化力?答:我觉得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我们民族追求和谐、美好的愿望太强烈。中华文化在思维方式上有偏重于保守的一面,又经过一个漫长的封建社会,有许多历史的经验是不容易改变的,或者说不应该改变的。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强调“德”、强调“和谐”,这不是无缘无故的,是积累了历史经验,积累了丰富阅历,才得出这些结论,前面我说过,美好、和谐,这些是人类共同的追求,所以其他民族的人也乐于接受这些。与其说我们需要走向世界,不如说世界需要共同的融通。在文化的问题上,美好、和谐是核心,用这个标准衡量,中华文化是很先进的,所以容易被别人接受。

问:我是一名书法爱好者,书法艺术是我们的国粹,先生能否给我们展望一下它的前景。

答:从目前的情况看,现在书法艺术放开了手脚,艺术家各种想法都有,怎么走的都有,我们应当尊重他们,尊重他们每一个人的志愿,他愿意怎么样发展,就怎么样发展,至于到底哪个好,哪个不好,今天我们不好说,也没有资格评论。历史在向前发展,过去人们走过的许多道路,有弯的也有直的,甚至也有根本不通的,我们如果知道了历史的高峰在那里,我们顺着它往前走,就不会吃亏。广大的书界专家朋友,都有自己的建树,百花园中的姹紫嫣红,各有丰姿,集中起来看绚丽多彩,是我们的前景,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问:中石先生您好,在书法史上,“二王”应该是一个高峰了,没有人会去否定这些经典的价值,但是就像沈从文先生说的,历史会不会有许多仅仅是为了崇拜而崇拜,把经典当做一种偶像,把它神话了。我想知道您对这件事是怎么看的。

答:我想世界上、历史上、文化艺术的高峰都不止一个,可能在局部的哪一点上也有一个高峰,这都是被历史承认的。我想我们应该不遗漏任何经典、已经达到高峰和达到高峰的那个支点,绝不让它们断在我们这代人手里。人类总是不断在攀登新的高峰,我们是其中的一个接力棒,要一棒一棒接下去,不要丢了我们前人的贡献,让它们在将来也能起作用。我想我们任何一个从事书法工作的人都应当抱这种态度。

■特约主持人结束语:

刚才中石先生以自己丰厚的文化底蕴、精到的学理见解,以对文化、对社会高度的责任心,以谦虚、严谨的文风、言风给大家上了一堂千年文化之课、四海文化之课、大家文化之课。中石先生的演讲使我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了新的理解。其中,中石先生讲到的人,讲到的点,讲到的事,以至于中石先生不顾高龄,一边讲课一边站起来给我们挥毫示范,都会使我们牢记在心。谢谢中石先生!

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法作品:政通国厚,仓实民殷。

第二篇:中石:文化与书法

欧阳中石先生“文化与书法”讲座观点整理来源: 李煜华夏的日志

今天下午,我有幸聆听了欧阳中石先生在大礼堂的讲座——文化与书法。在讲座开始之前,我和美术社的同学们去后台拜访老先生,向他请教了一些书法方面的问题,并且合影。虽然先生已经不如几年前在荧屏上精神矍铄,但在交谈时先生仍然思维敏捷,问答之间充满睿智。会面结束之时,先生更是谦虚地说:“这只是我自己乱说的,不一定对。”大家之风,与众不同。

欧阳先生的作品:

下面是先生讲座的主要内容:

什么是文化?词典上的定义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总和”尤为关键。具体的实物只是文化的结果,或者说产物,而非文化本身。

下面我们来看古书上的“文”:《易经》中说: “物相杂曰文。”《礼记》中说:“五色成文而不乱。”因此,所谓文,是美好事物依据一定规律的巧妙组合。

再来说“化”,依据偏旁部首,化的偏旁是“匕”。对于这个字,我们从“匕”来理解。化的篆书写法是个角度来说,化强调的是变化。

,右侧的“匕”是倒过来的人,可以理解为人的变化。从这

总的来说,文化就是把一切事物变为文,以文化之。因而文化的必然要求就是事物要向美的方向发展。

具体说来,社会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产物。语言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交流,但是它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空间上的限制,比如声音难以传远,再比如方言、不同语种之间交流困难。时间上的限制,例如声音难以持久。而文字的出现则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语言在这两方面的局限。当然,语言不能完全代表客观事物,而文字也不能直接反映客观事物。

汉字自象形始,又有其他的造字法加入,表意丰富,对具体和抽象的事物均能清楚反映。是中华民族长期实践中的科学产物,是中华文化之根。

学习汉字,我们应该有“一入一出”的过程。“入”即是认识汉字,“出”则是良好地书写汉字。由此产生了一门学问——“书法”。应当注意的是,书法不等同于写字的方法,也不是写出来的汉字,所谓“写书法”,根本不通。书法就是用美的方法将汉字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学问。

对于“书”,我们从书的篆书写法来看:,上半部分是手拿着笔的象形,下半部分是“者”的篆书写法,可见,书是用笔写出之物。而略作简化的篆书写法则是部分仍旧是手拿笔,下半部分是“曰”。因而,所谓书,也是“用笔说话”。

,上半

而对于“写”,我们可以将其与同音的“泻”相类比,往“流出”的意义上理解。引申一下,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呈现出客观事物,因而,写与书几乎同义。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研究书法还有用处吗?当然有。在当今时代,书法的任务有二:其一,进一步研究汉字的起源,发展;其二,研究如何更美、更好地将汉字呈现出来并在实践中努力达致。

以下是大家的提问与先生的回答。括号里的字是我自己的理解与阐发,仅代表个人观点。

提问:

一、美术社成员与先生会面时提的问题:

我们和先生的合影

1.对于书法的取法,有人认为,应当博采众家之长,也有人认为,贵专不贵博。请问先生如何看待书法学习中取法的博与专?

先生:我认为,应当以专为主,专而后博。通一家便易于举一反三,博通百家,而且也只有专精一家才能旁通百家。切忌心有旁骛,杂学乱临。(这个问题是学习书法的人都会遇到的,对于先生的看法,我也基本认同。此外,我还认为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将“专”与“博”结合。比如,我主要学习的是一个风格非常粗犷大气的碑帖,那么,在尽可能肖似的同时,也可以辅助性地临习风格与之相近的其他碑帖,加深对这种风格的理解。而且,也适当临习一些风格与之相反的,秀丽精到的碑帖,以求用笔的细腻与精到,弥补用笔粗疏之弊。当然,这一切只是为了辅助“专”。)

2.那么,请问先生,我们应当如何衡量“专”?或者说“专”的标准是什么?

先生:要做到“专”,一是眼力准,二是手上功夫到位。也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准确地把握字形与笔法。

3.应该如何认识古代碑帖,特别是其中那些看上去“不好的”地方?

先生:在实践中,通常有人对于那些看起来“不好”的地方,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修改。但是,进一步想,你认为不好,那它就真的不好了吗?不见得。而且,还可能你认为不好的地方别人反而认为好。此外,著名碑帖经过历史浪潮的淘洗,仍能被封为圭臬,可见其必有过人之处。所以,在临习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忠实于原帖,不要妄加“己意”。

(补充:先生所说并不意味着古代的名碑名帖尽善尽美,什么碑帖有什么特点,什么优缺点,从历代书论中可以窥其端倪。而古今许多名家也有临帖之作传世。所以在学习传统的时候,可以参考经典书论,名家临习的范本来加深理解。)

二、现场提问

1.请问先生,为何文字也是科学的结晶?

先生:首先,文字突破了语言在声音层面的局限,起到了记录语言的作用。其次,从象形开始,为了更好地描述客观事物,人们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汉字的构成,使其能够最大程度地描述、表达这个世界,因而其中必然有科学的成分。

2.请问先生如何看待汉字简化对于书法的影响?

先生:汉字简化是近代以来人们提高书写效率,不断实践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汉字简化用更简单的方法来表达和描述世界,是一种进步,在推进文化传播上具有重要作用。当然,在简化的过程中,考虑得也不可能尽善尽美,有些文字会丧失了原有的表意。电脑对于书法,对于汉字的书写,并非是一种“损伤”,而是促进书法的发展。当然,书法的发展也可以促进电脑更好地表现汉字之美。

(现代技术对于书法的促进作用比如现在我们可以在网上很容易地找到历代名碑名帖,进行书法方面的交流,甚至有作者在创作作品的时候现在电脑上“打草稿”——把他临习的碑帖进行“集字”,出一个效果图,再来自己写。当然这个方法好不好还有争论,这里不加以赘述。)

3.历史上有不少人品行为世所不耻,但是他们的书法水平却非常高。对于书品与人品的关系,先生怎么看?

先生:常言道,字如其人。我认为字与人的发展具有一致性。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坏人写不出好看的字”。人品的好坏与书写技能的高低并无关系。人品对于书品的影响更多地在于字的性灵、气质上,当然字如其人的说法不能绝对化。

(我认为“字如其人”只是一种说法而已,更客观的说法应该是不同性格,不同际遇会对书写主体的书法风格有一定影响。但是人品与书法应该真的不具有什么关系吧。比如说,我为人不好,但是我很爱书法,书写技能以及对书法的理解都非常精深,那我的字就不好?)

4.请问先生如何看待“火星文”?

先生:创新是需要的,但是“新”应当和历史上的高度相适应,新而不高不可取。此外,“新”还应当能为大家接受。

5.当下书坛,对于楷书的风格有两个倾向,一是书协副主席旭宇先生提倡的“今楷”,横不平竖不直,但在展览中盛行。另一种是田英章先生的严谨端正的楷书,但也有人讥之为字奴,字匠。请问先生如何评价这种差异?

上图:旭宇《楷书千字文》局部

上图:田英章楷书中堂

先生:关于“什么是美”的问题,并没有,也不可能有硬性规定。人们的审美之间有差异。只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其就有存在的合理性。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更应该委诸历史,广大人民的选择。

(对于这个问题,先生的回答比较“圆滑”,既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那先生对于两种风格也必然有自己的取舍。我认为,旭宇与田英章两位先生的书法都各有长短。前者的书法看似散乱,但笔画、线条之间自由韵致。但是从大的观感上,显然难以带来视觉上的美感。后者的风格更趋向传统,结构合理,笔画精到。但是,仔细来看,有过于刻板之弊。所以,我理想中的完美风格是二者的折中。传统与现代,两种风格的冲突,在当下的确被广泛讨论。我认为,当前展览中所谓新形式、现代书风、丑书等等绝大多数不可取,陷入了造作、狂怪的圈子中,而缺乏审美上的快感,形式上的各种拼接,特效更是文胜于质。我们应该回归传统,深挖其精华而非浮光掠影地东截取一点,西截取一点,加上自己并不见得高明的间接,就凑成新风格。)

第三篇:石文化

绥德县第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升办学品位,走内涵发展之路,第六小学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提炼学校文化主题、打造校园文化特色上反复推敲,精心设计,集思广益,结合学校实际,最终确定校园文化建设主题──石文化。

为此,学校组建了专门的领导班子,建立了校园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紧扣“文化引领,内涵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始终坚持“高起点、高品位”的原则,以“开阔视野,陶冶性情,享受快乐”为出发点,立足本校实际,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大力开发地方资源,彰显人文魅力,力争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真正实现气息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的同步并进。

二、建设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是确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用文化唤醒和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改变传统精神文化建设单一的路径,关注并丰富学生的物质和精神体验,着力发掘文化知识的陶冶价值,使学生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从而发挥文化陶冶功能。

三、建设特点

六小“石文化”建设以“延续性、规模性、多元性和丰厚性”为特点,自成体系。无论是显性文化还是隐性文化的建设都丰富多彩,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既有时间上的纵深积淀又有内涵 上的广博积累。

四、主要内容

(一)挖掘县域文化,确立“石文化”特色

历史上人类的文明与发展,可以说一直与“石”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而中国人对石的情感,则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女娲石补天”“精卫填海”“米拜石”“石猴孙悟空”“石头记”等,这些都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石的崇敬与喜爱,是基于人们心灵深处的一种对生活繁荣的美好追求。

绥德县有着深厚的“石文化”底蕴,有“汉画像石”“石羊阵”“千狮桥”“石牌楼”“四十铺石雕”等丰富的石文化资源,2009年被文化部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雕之乡,是名州大地精神文化的物化体现,具有广泛的民族感召力。

六小是一所新建学校,地处城东新区三十里铺大道东头,为与摩崖石刻、黄土风情园、三十里铺大道的“石文化”浑然一体,学校领导反复论证,最终形成共识:构建以“石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特色。

(二)深入师生实际,锻造“石文化”内涵

“石文化”艺术是一种发现艺术,是一种心境艺术。它美在自然,美在无瑕,质地美、神韵美、形态美、色彩美、意境美。既有硬朗、坚强、干脆、温润、沉稳、细腻等特性,又谐音“实”,有踏实、诚实、充实、朴实无华、实至名归等寓意,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由此,六小提出“点石成金”的“石文化” 办学理念。

1、校徽的设计内涵及应用

2、校旗的设计与内涵

3、校歌的设计与意义

4、“点石成金”办学理念 对己:衔石填海(勤学、多做); 对人:甘当基石(乐施、奉献); 做事:水滴穿石(用心、坚持); 做人:金石不渝(守信、光明)。

5、校训、教风、学风的内涵 校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勤勉)教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感化)学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

(三)打造校园文化,领悟“石文化”精髓

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的形成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过程,并且有着形成、发展、修正和完善的不同时期。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就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为此,六小坚持“高起点、高品位”的原则,以“开阔视野,陶冶性情,享受快乐”为出发点,立足本校实际,营造氛围,但不刻意追求,着力从环境文化入手,以丰富多彩的系列主题活动为载体,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熏陶、激发学生对“石文化”精髓的理解、感悟,真正让校园文化发挥其正能量,并最终形成六小特有的校园文化特色——“石文化”特色。

1、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六小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特别注重环境育人,主要从自然景观、科学景观、人文景观三个方面进行建设,即自然景观主要是绿化建设,科学景观主要考虑专栏布臵、教室、寝室、办公室等部室的氛围营造;人文景观主要考虑一道(石魂大道)、两园(学园和育园)、三墙(石浮雕墙、主题文化墙、与石有关的图文和足球明星墙)建设,内有“石魂”“石赋”“石痴”“石颂” 人文景观等。既体现主旋律,又注重个性发展,学校每一个不同的区域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让一砖一石说话,让一草一木传情。”

①园区文化

学校大门外左侧设臵石浮雕壁画三幅(一墙),即精忠报国(岳母刺字)、曾子杀猪、凿壁偷光(匡衡勤学),既体现石文化内涵,又表达爱国、诚信、勤学寓意;

学校大门内左侧设臵五个专栏,学校简介(含校园平面图)、办学理念、师生行为规范,公示栏。

学校大门内右侧设臵一块“问石”(鹅卵石,高60公分左右,刻问石两字,下砌黑色大理石座),背墙大理石嵌鎏金铜字:点石成金(20公分左右),让每位老师和同学每天摸一摸,其寓意为每日问自己目标是什么?今天收获什么?

教学楼正上前方设臵校徽和“绥德县第六小学”字样(两米见方LED材质),让走进绥德和路过绥德坐火车的人了解学校;教学楼正后方设臵“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红色大字,让走进绥德的父老乡亲了解学校的教风;

教学楼三楼防护栏设臵铜字“教学楼”,二楼设臵防护栏LED 显示屏一块(1×10m);

教学楼正面两侧墙为学校“主题墙”(二墙),左侧为“点石成金”墙(不出现“点石成金”几个字),重点诠释表现:对己──衔石填海(勤学、多做),对人──甘当基石(乐施、奉献),做事──水滴穿石(用心、坚持),做人──金石不渝(守信、光明)这几句话的内涵;右侧为“女娲石补天”墙,通过女娲千难万险而补天的过程,教育学生应具有勇敢、坚强、无畏的精神(小学课文有这篇课文);

教学楼后面两侧墙涂浅蓝色和浅绿色(从上到下逐渐变淡),各画六颗大小不等的星星(银光粉),意为点亮莘莘学子未来梦想;

教学楼前的旗台用白色的花岗岩雕栏砌制,既有品位,又与“石文化”一脉相承;

教学楼正面两侧墙下设臵四个橱窗(2×6m),分别为“名师风采”、“一月之星”、“活动掠影”、“荣誉成绩”主要展示教师、学生、荣誉等;

教学楼正前方的树木间设臵六个小石凳,寓意六小,也寓意六个年级,腰鼓状,每个上面阴刻一个字:真(一年级学生天真无邪)、诚(二年级学生憨态可掬)、智(三年级学生活波可爱)、慎(四年级学生伶牙俐齿)、礼(五年级学生生龙活虎)、义(六年级学生浩然正气),主要为学生晨读或课间休息用的,也是“石文化”的一个教育载体。

教学楼与公寓楼间设臵“石魂”大道(一道),拱形走道外 侧绿化,花坛走道间设臵小石桌、小石凳(自然石2块),分别刻有撑半升盘(适合一年级玩)、捉鳖盘(适合二年级玩)、捆羊蹄盘(适合三年级玩)、打老虎盘(适合四年级玩)、五子棋盘(适合五年级玩)、象棋盘(适合六年级玩),让城里孩子感受民间传统文化之魅力;走道顶种爬山虎,入口顶端挂“石魂大道”标志;走道内侧竖有六对形态各异的石狮(石狮雕法粗犷,高约60公分,形态要符合六个年级学生特点,底座由低到高,用古式层石砌之),代表六个年级男女生,男左女右排列;走道尽头正中,设有花岗岩石制书样,下砌红色大理石梯形底座(高约1-2尺),如下图:

上面刻有散文《石赋》,作者佚名,内容如下:

教育学生从爱石到爱文化,到爱人······

教学楼背后三个花坛,名为“学园”(设有标志),中间花园正中横放大型外地石头(1.5×4m)一块,上刻“他山之石”(黑色小篆,学风),花园里用水泥和鹅卵石铺设曲径通幽的小路六条,要留六个出口;两边花坛各放本地不规则石头一块,上刻“求知”(红色舒同体)“求是”(红色小平体)字样;让学生在花坛“求知”和“求是”的过程中,来感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真正内涵;

足球场周边墙(三墙),正面墙全部用卡通绘制全世界足球名星,让学生了解和树立自己崇拜的偶像,使学校的足球队成为 学校的形象代言;左侧墙全部绘制与石有关的典故、成语图案,诗词、文章,让学生在运动之余了解历史文化和感悟蕴含道理;

教学楼北侧为“育园”(又名“石痴”,设臵标志),正中摆放长方形毛面大石头一块(2×4m),上刻“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绿色行书,校训)和数枚印章图案(红色),基座附有释文,如下图:

旨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培育学生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两侧设臵石雕司南和日晷,让学生了解古代发明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知识;主题石正对面栽7棵新疆钻天杨(中间一棵代表老师,其他六棵代表六个年级学生,各挂一小牌,体现白杨精神),间隔设臵六个正方行石凳,每个上面只刻印文一个(任意摆放)。

②楼道文化

一楼楼道为“石颂”之绥德石雕大观,有汉画像石、五龙照壁、千狮桥、五龙柱、天下第一石牌楼、韩世忠雕像、永乐版画、摩崖石刻、炕头石狮、绵羊石会等图画与文字介绍,了解民俗风情,感受非物文化魅力。二楼楼道为“石颂”之中华奇石鉴赏,有雨花石、和田玉、太湖石、灵璧石、鸡血石、贺兰石、钟乳石、戈壁石、松花石、黄河石等图案和介绍,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神奇;

三楼楼道为“石颂”之天文星座物语,有大熊座、白羊座、猎户座、狮子座、人马座、金牛座、天蝎座、双子座、巨蟹座、双鱼座等图案及介绍,激发学生科学探索宇宙热情;

四楼楼道为“石颂”之师生成果分享,展示师生书画、剪纸、手工作品(统一尺寸及装裱),让师生都感受进步的快乐。

③教室文化

注重班级精气神的塑造,发挥班级师生的才智,展示班级个性,形成主题鲜明的、特色的、自成体系的班级文化。

设有班级名片、图书角(开学初让学生每人带一本课外书,放入图书角,登记借阅,读完后放回图书角并写读后感,期末归还本人)、好望角(班级之星、奖状、学生优秀作品展示、课程表等)、学习园地;

④部室文化

要求整洁优美,格调高雅,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和浓浓的人文情调。设有玉石会议中心(金玉良言之意)、小石头足球俱乐部(顽强硬朗之意)、雨花石广播站(五彩斑斓之意)、齐白石美术间(大师崇拜之意)、和氏璧才艺台(展示价值之意)、流星雨科普吧(神秘探索之意)、诚砺阅览阁(修身砺行之意)等;

⑤食堂文化

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精髓,设臵大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 苦”壁画(写真加装饰框)及有关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介绍和食品安全、食品营养等知识的宣传品,融艺术性、知识性、教育性为一体;餐桌上设有“节约粮食、科学饮食”温馨提示牌。

⑥寝室文化

力求简洁、温馨、雅致,突出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的特点。楼道设臵讲文明、讲卫生等好习惯温馨提示牌;宿舍楼设盥洗间男、女各一间(内各配臵自动洗衣机两台);宿舍设有文明公约牌和整容镜各一,统一床单、被套(暖色,学校统一洗涤);宿舍楼入口悬挂“心灵驿站”箱,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班主任或心理学老师每周看一次,让学生将自己的难言之隐或遇到困难又无法当面表达的,以书信的方式投箱,班主任或心理学老师采用单独会谈或书信回复等方式予以解答。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精神文化,而精神文化的核心不是名言警句,而是名言警句的生成过程和良好氛围的形成过程。因此,以“点石成金”这一主题为活动主线,以素质教育为指导,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系列活动。

①“石文化”体验活动。开展玩石(一年级)、品石(二年级)、画石(三年级)、写石(四年级)、说石(五年级)、刻石(六年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石文化”的内涵,体验“石文化”的博大精深。逐步认同并实践“石文化”所体现的坚强、沉稳、踏实、诚实、充实、朴实等精神,并逐渐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格。②“石文化”争章活动。结合校少先队活动,设臵“石文化”特色奖章(雨花章),引导学生在争章体验中了解“石文化”内涵,争做时代好少年。

③“石文化”知识竞赛。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每年组织学生举办一次“石文化”知识竞赛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让学生接受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④“石文化”藏品展示。学校定期组织师生将所收藏的奇石、印章、书籍、邮币、书画等实物进行展示,组织最佳藏品评选活动,激发师生的收藏欲望与热情,也从实物寻根溯源中了解“石文化”、探究“石文化”。

⑤“石文化”主题教育。学校通过各种媒介(广播、升旗、班队会等)进行养成、感恩、诚信、励志、创新、法制、安全等教育,培养青少年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让学生从内在的自律开始,规范自己的行为,共创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3、全力提升教师素养。

六小自开办以来,特别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教师的真道德、真学问、真本事,才有学生的真品质、真知识、真能力。今后,学校加强教师理论学习,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开展优质课的评选和校本研修,培养教师创新与合作意识,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管理制度和考评体系,真正使学校整体教育水平有质的飞跃。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3.6-7月)成立组织,调研论证,起草方案,宣传动员;

第二阶段(2013.7-9月)全面布臵,重点做好校园“一道”、“两园”、“三墙”文化设计和建设工作;

第三阶段(2013.9-10月)重点做好楼道、部室、教室文化设计与建设工作,完善园区文化建设;

第四阶段(2013.10-11月)重点做好食堂、寝室文化,并着手开发“石文化”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的相关工作;

第五阶段(2013.11-12月)查缺补漏,对照目标逐一完善,切实做好园区文化整合工作;

第六阶段(2014.3-5月)进行学校绿化、美化工程,并逐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主题教育。

六、保障措施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措施,才能全面推进实施。

1、加强领导,明确分工。

2、全员参与,营造氛围。

3、长期规划,确保实效。

4、广开渠道,筹措资金。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实践和思考的问题很多。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努力拼搏,六小未来将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第四篇:书法:文化自觉与担当

书法:文化自觉与担当

李一

2012-8-6 16:36:37来源: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06日

(书法)岳兴林

讨论“国家文化战略与书法发展”这样的问题,是书法进一步走向文化自觉的标志,是主动意识到书法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的标志,表明了书法界积极主动地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而尽力和发挥更大的作用,也表明了社会对书法的需求。这样的讨论,既是理论思考,又是一个积极的行动。从历史上看,古代虽然也有轻视书法者,有“雕虫小技、壮夫不为”的论调,但从主流文化上始终是强

调书法的文化功能的,是将书法纳入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之内的。如在唐代,就将书法看作与圣人经文相表里、自然与人心相会通的大道:“阐典坟之大猷,成国家之盛业者,莫近乎书”(张怀瓘《文字论》),视书法为文化的重要表征和国家兴盛的重要因素。古代中国是十分强调书法在国家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

讨论“国家文化战略与书法发展”的落脚点应该放在当下。即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大好形势下,如何从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发展当代的书法。发展书法事业,涉及到书法创作、书法研究、书法教育、书法交流和展示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提高对书法的认识。无论是政府管理者、书法家还是普通民众,全社会都应从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重新认识书法这一最具中国文化特色、最具民族魅力的艺术的价值,重新认识书法在中华文化复兴中的重要作用,重新认识书法与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中国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重新认识书法与书写者个体、与受众群体、与社会、与国家乃至与世界的关系。中国人重视书法,归根结底是因为书法是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人格历练、文化品位的体现。“书如其人”,“书为心画”,书法是人格的表现,心性的流露,是中国人不断修炼不断完善的重要途径,它既通向中国文化核心,又在构建中国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应该认识到,书法是艺术,但这门艺术与其他艺术相比,又更多地承担着中国文化传承和中国文化传播以及中国人文化身份的重任。从古代起,读书写字是每一个文化人所必需的功课,今天的中国人更应该把这门功课做好。今天中国的青少年,决不应该是会说英语而不会写毛笔字的学它而忘本者。在今天,书法又多了一层中国人文化身份的意义。如果说,古代的书法交流主要在文人中进行,传播也主要是本土;那么在改革开放、中外交流频繁的今天,书法已成为国际交流的世界艺术。诚如鲁迅所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书法这门民族艺术在国际交流中,又是中国人文化身份的标志。一位作家说得好,在今天,写一手好毛笔字更像中国人。当代的中国,物质世界已基本西化了,精神世界西化的痕迹也非常明显,中国人的文化身份、文化特色已相当模糊。文化发展战略的目标应该使中国文化的特色更为鲜明,使中国艺术更具有原创性,使中国在世界上更具有影响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书法艺术的普及和提高更为重要。

具体到书法自身,当前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建立中国当代的书法观和书法理论体系。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是尚书的民族,书法在诸艺术门类中,地位是很高的。虽然对书法的看法因人而易,因时而易,却有着共识和相对稳定恒常的评判

标准。如重德尚艺、人品与书品的统一、分品评鉴、对法理意趣的重视等等,有着中国书论特有的原创性的理论体系。今天的书坛异常活跃,但对书法的看法众说纷纭,批评标准混乱。什么是书法,什么不是书法,什么是好的书法,什么是不好的书法,在是与不是、好坏优劣等大问题上缺乏共识,加之没有标准的“捧杀”和“棒杀”批评充斥于书坛,已严重干扰了书法的创作。今天的当务之急,是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吸取传统书法观和价值评判体系的精髓,结合当下的创作实践,进行不失书法本体特点、符合艺术规律的新探索、新样式、新风格,建立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当代书法观和理论体系是时代的需要。

建立中国当代的书法观和理论体系,借鉴西方的艺术理论是必要的,但不能套搬西方理论解释书法,更不能套用西方艺术观念和标准,西方艺术理论也很难适用于中国的书法艺术理论体系。比如把书法说成是“抽象艺术”。实际上,书法并不等同西方抽象艺术点线面的组合,书法的气韵,与诗词歌赋的综合表现比西方抽象艺术内涵要大得多。比如把书法说成是线条的艺术。实际上,“线条”一词还不如古代书论的“点画”贴切到位。再比如把书法看成是视觉艺术。实际上书法不只是视觉,除了看还可读,只强调看而忽视读,低估了书法的功能和作用。应该看到,现当代的书法理论成果不少,但原创性不多。今天重新认识中国古代书论的一些重要理论范畴,站在当代中国的立场上,用当代的中国的语言对书法的元典精神和本体内涵再解读再阐释再创造,建立起当代的书法理论体系,是书法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所谓文化自觉,即文化主体的自省能力与自信意识。对民族文化的认识要减少盲目性,增加自觉性,要充分认识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从建设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的高度看书法理论,必须进一步提高文化的自觉性,文化的自信力,积极提升中国当代书法理论的文化厚度与文明高度,更加主动地把“为中国书法而言”纳入文化强国战略来认识。书法理论工作者应该自觉地担当责任,以自信的心胸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用开拓创新的意识建设中国当代书法观,构建具有核心价值观念的书法理论体系。

第五篇:浅论《西游记》中的石文化

从神石孕育探究孙悟空形象的文化根源

摘要:长期以来,《西游记》中孙悟空这一形象在神话意义上的渊源众说纷纭,有“进口说”,“国货说”以及“混血说”等等,而孙悟空的石生特性往往被人忽略,本文旨在从石崇拜文化中探寻孙悟空形象的渊源所在,将孙悟空与夏启,女娲和贾宝玉形象的文化渊源进行联系和分析,试图解释孙悟空形象与石文化之间的必然联系。

关键词:《西游记》

孙悟空形象

石文化

人类石文化在人类文化不断演进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原始先民的观念中,石头具有永恒不变的性质,这背后必然有着某种神秘的自然力量。崇尚“万物有灵”观念的原始先民们将他们对于自然力量的崇拜寄托在石头上,赋予了石头作为生殖之神,保护之神等等文化内涵。而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诞生是神石孕育故事的再现,其形象的塑造必然与石文化有着深远的联系,本文将从生殖神,保护神和石性精神三个方面入手,将孙悟空形象与夏启,女娲以及贾宝玉形象的文化渊源进行关联和分析,探究孙悟空形象中所蕴含的石文化因素。

一. 生殖神崇拜意义——石猴与夏启的神性

原始先民对于石头的生殖崇拜观念由来已久,他们往往以具体的石头作为崇拜对象,定期举行祭拜活动以求得子嗣繁衍。将石头作为生殖神的观念逐渐演变为古神话中的“石生人”的原型,我们在许多的历史典籍中都能看到与石头孕育相关的故事。《淮南子》卷十九《修务训》篇中就有关于“禹生于石”的记载,有意思的是禹是灵石而生,他的儿子启也是灵石而生,在《随巢子》中有记载曰:

禹娶涂山,治洪水。通轩辕山,化为熊。涂山氏见之,惭而去,至嵩山下化为石头。禹日:“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而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诞生与启非常相似。在《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中,作者这样描写孙悟空颇为不凡的出生: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和启的石生一样,孙悟空“石生”现象可以说是原始神话中对石头具有生殖力和生殖功能观念的一种继承和延续。不仅同样诞生于神石,夏启与孙悟空还有同样有天赋异禀之处。石生的夏启据说颇有神通,孙悟空更是“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神奇孕育的自然杰作,他脱胎于“三丈六尺五寸高”、“两丈四尺围圆”的巨石,天生就有“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的神奇特性。除此之外,孙悟空精通七十二般变化,在与二郎神打斗时,他可以从猴形变换成鱼,鸟以及庙宇等其他形态,这与能神奇的“化为熊”的禹又有类似之处。因此在笔者看来,禹和启这两个上古神话人物对于孙悟空形象的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们之间的联系以石崇拜文化为基础,其中又掺杂着原始人民朴素的生育观和对神之力量的崇拜理念的传承,塑造的孙悟空形象可以说是对古代石文化的一种遥远回应。

二. 庇护神崇拜意义——神猴与女娲的庇佑

原始先民们对石头的生殖崇拜逐渐延伸成为一种神石祭祀文化,先民们将对神灵的崇拜落实到具体的石头上,对其寄予种种神奇的光环。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发源地,常常出现洪水和旱灾,先民们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因此在生存忧患威胁之下,先民们赋予了石神承担起庇佑万千生灵的神圣使命。女娲炼石补天这一故事就是代表,我们在《淮南子·览冥篇》中就可以找到关于女娲补天的记载: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燧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女娲以“五色石”补救了“苍天”,拯救了天下苍生。而石头作为构成女娲神话的主要因子,其中蕴藏着深厚的原始灵石崇拜观念。同样作为石文化的代表,孙悟空必然继承了石神的神性力量,他不仅具备神奇的本领,还具有超凡的智慧,过人的才能。在去西天取经的途中,孙悟空铲除了无数妖魔鬼怪,行使了其保护者的使命。而他与妖魔的斗争意义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唐僧,也兼有为民除害,保护天下苍生的意味。作为保护神,孙悟空是非观念分明,嫉恶如仇,其降服的妖魔往往作恶多端,因此他与妖魔进行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正义性。据汉代《遁甲开山图》中有记载曰:“古有大禹,女娲十九代孙。”可见禹属于女娲氏血系,而孙悟空的原型则是大禹治水时降伏的涡水神猿无支祁,他入龙宫得到的“如意金箍棒”是大禹治水时的定海神珍铁,可见孙悟空与神话人物大禹以及女娲形象不仅有着相同的石文化渊源,其三者内部也有间接的血缘联系,其形象的塑造可以说在石文化意义上具有一脉相承的衔接性质。三. 石性精神的显现——灵猴与贾宝玉的反抗

清代产生的小说《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从名字便可想见其受古代石文化传承影响之深。在《红楼梦》中第一回就指出: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大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那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得入选,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号惭愧。”

后来这块石头遇见一僧人,他大展幻术,将其变为一块美玉,携至“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小说中的主人公贾宝玉就是这块灵石入世化身的,他落地时便含着一块美玉,因此可以说贾宝玉实质上也同样是灵石所生。

石头的特性是顽固不化,灵石之子身上必然带有石头坚毅顽强不妥协的特质,因此无论是孙悟空还是贾宝玉,其一生必然与传统文化格格不入,继而成为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叛逆者。不过他们俩一个反叛的是天界神权专制的压迫,另一个则是抵制封建礼教的重重束缚。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了追求生的绝对自由,闹龙宫强取定海神针,闯地府勾划生死簿,甚至在大闹天宫时喊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这种敢于向一切权威挑战的勇气反映出他对天朝统治的极度蔑视,更是其反抗天朝神权专制的集中体现。相比于孙悟空轰轰烈烈的斗争,贾宝玉的反抗则主要体现在对封建伦理思想的不苟同。他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强调平等的意识,追求爱情自由。在封建官僚体系下立志不参加科举,在传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观念下反对“金玉良缘”,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

毫无疑问,这两者的思想行为都体现着质的共性——强烈的反抗和斗争精神,这种精神无疑是神石文化的进一步发扬光大。而这两者之间也具有深密的关联,《红楼梦》以灵石传说开篇,显然是受到《西游记》的启发,在其正文中,《西游记》被多次提及:在《红楼梦》中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花生香”中,贾宝玉在贾珍处看戏,上演的就是《孙行者闹天宫》的戏文;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贾母让宝钗点戏,点的也是《西游记》;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开河,情哥哥偏寻根究底”中,李纨云:“我成日家和人说笑,有个唐僧取经,就有个白马来驮他。这里也是指《西游记》中唐僧骑白马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还有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斑衣”中,贾母编造出孙行者见阎王的新故事。《红楼梦》中如此频繁的提及《西游记》的取经故事,可见二者之间必然有文化意义上的关联性。很难说曹雪芹在塑造贾宝玉这一文学形象时,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西游记》的影响,但不可置疑的是,《红楼梦》与《西游记》中的灵石之子故事肯定与中国石崇拜文化的发展传承息息相关。

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灵石孕育情节入手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在其形象上探寻出上古先民石文化崇拜观念的痕迹。孙悟空作为灵石之子所显现出的神性进一步在其身上展现为机智勇敢的特性,追求自由的精神和强烈的斗争性,从文化意义上来说,孙悟空这一文学形象的塑造背后离不开远古石崇拜文化的深厚底蕴。

参考文献:

【1】(明)吴承恩.西游记.中州古籍出版2007.【2】(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3】(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顾迁译注.中华书局,2009 【4】仲高.中国石崇拜信仰探究.民族艺术,1998,【5】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 【6】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社套科学出版社.1995 【7】崔小敬.石头的天路历程与尘世历劫——《西游记》与《红楼梦》石头原型的文化阐释.红楼梦学刊,2000.【8】袁珂.中国神话通论.巴蜀书社,1993.【9】马昌仪,刘锡诚.石与石神.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10】除华龙.中国神话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11】汪洋.论女娲神话中的灵石信仰.东北师范大学,2006. 【12】龚维英.孙悟空与夏启.学术月刊,1984.【13】顾颉刚.童书业.鲧禹的传说-古史辨:第7册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下载欧阳中石:文化与书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欧阳中石:文化与书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石文化文摘

    石、爱石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文化现象,爱石藏石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需求。伴随着中国历代“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人雅士开始围绕“石头”创作文学艺术作品。我们所说的观赏石,是......

    学习欧阳坚石军领导讲话学习心得

    学习省上领导欧阳坚、石军在全省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讲话的学习心得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四日)近期,我和广大学员一起学习了省委副书记欧阳坚、副省长石军同志在省市主要领导干......

    一辈子的教书匠——首都师范大学欧阳中石先生先进模范事迹文库

    一辈子的教书匠——首都师范大学欧阳中石先生先进模范事迹文库.txt两个人吵架,先说对不起的人,并不是认输了,并不是原谅了。他只是比对方更珍惜这份感情。一辈子的教书匠——首......

    汉字与书法文化教学设计1

    汉字与书法文化教学设计 (陇县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王建洲 教材版本:人教版美术选修 《书法》 模块:书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对象:选修书法模块的高中学生 教学分析:汉字......

    文化书法与北大精神(范文大全)

    文化书法与北大精神 北京大学的书法艺术传统深厚,可谓渊源有自,名家辈出。北大百年,书法实践和理论建设上有着艰难而辉煌的历史。北大“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学术独立......

    青少年书法教育与中国书法文化传承

    青少年书法教育与中国书法文化传承 赵俊 沙正军 何俊 胡梦烜 李红莲 郭松 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摘要] 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书法艺术,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

    书法文化小论文

    翰墨千秋—传承中国书法文化 摘要:“饰文字以观美”,这是鲁迅先生对中国书法艺术的诠释。古人也有“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和“书则一字已见其心。”一说。文字的发展是从图......

    文化书法赋(定稿)

    文化书法赋 曹文清 书法古称书,乃孔子六艺之一,在日本名书道,在韩国叫书艺,中国称书法。二零零八年十一月八日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成立五周年,博导王岳川教授首倡“文化书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