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三年级作文
“国培计划(2013)”——四川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简报第三期
“国培”北京大学小学语文教学团队编
2013年10月4日
本期简报针对学员问题较为集中的写话习作模块,提供基本理念方面的澄清和指导,强调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以案例展示和解析的角度来提供写话和习作教学方面的具体分析,起到丰富实践经验的作用;梳理培训中学员集中反映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北京大学小学语文教学团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回应与指导。
一、写话与习作的基本理念
目前有不少学校搞“提前量”,小学一二年级就布置写作文,是不合适的。课标修订一二年级定位为“写话”,三年级开始是“习作”,初中才是“作文”。另外强调作文教学一定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现在作文教学那种完全面向考试,只教套题作文、馅饼作文、宿构作文的做法,不但助长假大空的文风,助长文艺腔,对学生的人格成长也是有很强的负面作用的。所以这次课标修订特别注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教学中应重新强调语言运用的评价,对有新意的表达多加鼓励,但不要过份追求“文笔”。“文笔”不是写作教学的第一要义。语文教学包括作文教学主要培养表达能力,特别是书面表达能力,能写通顺、清晰的文字,这是最主要的。
有人认为,因为中考、高考还是指挥棒,课标这些要求虽好,难于实施。诸如让学生扩大阅读面,作文“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就很难做到。我们可以反过来考虑,如果连课标都不敢旗帜鲜明提倡健康的教学理念,那还有什么希望。课标作为国家的标准树立起来,就是标杆,要尽力往这里靠拢。相信中考、高考也会逐步配套改革,指挥棒也可以往健康的方向指挥。比如中考和高考作文命题和阅卷都想办法抑制“假话、空话、套话”,文风就会慢慢好起来。要有信心。
(温儒敏教授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
二、教学释疑:学生无话可写怎么办?
有老师在研修中谈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三年级是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如何打好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基础,让学生赢在作文起跑线上,是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师所面临的棘手问题。那我们该如何思考呢?
学生习作难,习作教学难这可能是不少小学老师在语文教学中的切身感受。从本期研修中我们也能感觉到老师们对于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的相关问题关注不少。如何认识、理解三年级习作教学?三年级习作教学该关注什么?我想作为第二学段的语文教师,下列两方面是不是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其一,解决对三年级习作教学目标、特点的认识问题。作为第二学段(特别是三年级)语文教师,应意识到习作在写话与作文(写作)之间的过渡、承接作用。2011修订版课标以及2001实验版课标皆把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学段开始才是“习作”,第四学段才出现“写作”、“作文”的要求,这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更体现了在学生写作起始阶段应降低难度,重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如果搞“提前量”,用写作、作文的标准要求第二、三学段的学生,学生难习作,教师难教习作也就难以避免,毕竟少年作家、天才儿童只是凤毛麟角。
其二,关注学生习作兴趣和习作欲望,习作兴趣、欲望比习作内容本身更为重要。三年级作为学生习作的起始阶段,我们应更多地关注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书面表达欲望的激活。课标在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提出“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的要求,故在三年级习作教学中,降低学生在习作内容、形式上的要求,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也愿意写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也是课标对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的要求之一。关注三年级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习作欲望的激活,这就要求我们在习作教学方法、习作训练途径、习作训练内容及形式的选择上要有利于放开学生的手脚,甚至还需教师根据校情、学情围绕单元习作训练目标对教材中的习作内容进行二度开发,使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表达欲望。
三、教学释疑: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标准》在第二学段习作目标中提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
句。”在第三学段继续提出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在“习作教学建议”中再次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可见,修改习作是学生习作的一个重要组成,而不是附加的任务。
引导学生修改习作,这一要求打破了长期习作教学中“学生写,教师改”的局面,改变了“高劳动,低效率”的习作评改模式,把“改”的优先权和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在写完初稿后,再次走进作文,欣赏、揣摩、修改、评价、完善,直至满意,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习作过程。正如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习作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权呢?”教师关注学生的主动修改,引导学生在反复修改实践中提升习作能力。
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习作修改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不少教师用一些中外名作家推词敲句的经典故事感染学生,确实鼓舞了学生修改习作的信心。学生渴望成功,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习作修改的积极性。面对学生的自主修改,教师要“大张旗鼓”地表扬,适度地放大“闪光点”,学生有了快乐的成功体验,就会“渐入佳境”,养成自觉修改的习惯。
2.教给习作修改的方法。修改习作需要引导,教师要清晰《标准》关于习作教学的年段目标,不空洞讲解作文的修改技巧,不急于求成。在一次次修改的实践中,渗透修改的方法。首先,仔细研究“修改标准”。每次习作都有具体的要求,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必然在要求的驱动下组织材料,选取习作内容。那么,习作修改也要“有法可依”,那就是习作要求。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习作,是否符合要求:哪些地方写得好,哪儿还需要改进。每次修改抓住“一点”,逐步提升学生的修改能力。其次,有效利用“读”。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在一字不落的“读”中就会显现出来。针对习作要求,反复阅读,用心揣摩,发现自己习作的“得意之处”,挖掘习作的“不尽人意”之处,进行修改。再则,充分利用“范文”。有的学生面对习作,会感到束手无策,教师要适时地为学生提供一些“范文”,让学生从范文中获取一些表达的智慧和修改的灵感,提高修改的质量。
3.实施多元评改的方式。修改习作,不仅仅是学生的自改,还可以进行多种评改,习作评改主体应多元化。学生互改,学生既是作者也是读者,在相互的学习、欣赏、修改中,可以取长补短;师生共改,在教师的引导下,会更集中快捷地发现习作的优点和问题,这在刚开始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时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我们还可以拓宽习作的修改范围,如家长点评,网络评改等,只要能使学生感受到习作修改的乐趣,达到“文不厌改”“欲罢不能”的境界,能够对学生习作起到促进作用,我们都可以尝试。
当然,在习作修改的过程中,“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这也是《标准》明确提出的。
【案例】在教师引领下的师生共改
师投影,生朗读自己的习作《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长着一头乌黑的长发,乌黑发亮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中等身材,她做事很认真,有时要求完美,她就是我们的班主任——黄老师。
三年级的一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作业,一篇作文,从一年级起我的作文就普普通通,从没有得过一个“好”,这次我一回到家,就开始苦思冥想起来,想好了就马上写下来,怕忘了,那次我非常认真,我多么想得一个“好”呀!
第二天下午,老师上课时我感到异常紧张,只见老师拿着一叠本子,准备念昨天作文得“好”的同学的名字。我的心紧张得都快飞出来了。老师开始念了,我想:“这次我的作文一定得‘好’!”只见老师已经念完一大半了。手里只还剩几本了,我叹了一口气,沮丧地想:“唉,这次又没有得‘好’!”
突然,老师大声念到(道):“肖骏翔!”当时我还没有反映(应)过来,直到同桌拍了我一下,我恨不得一下从一楼蹦到三楼。我急匆匆地跑上讲台去拿本子,走到讲台边,准备拿本子时,老师亲切地对我说:“这次不错,下次继续努力,你会写得更好,还有要注意写好细节。”顿时,我心中感到有一丝温暖。
现在我的作文经常得“好”,每次写作文时我都会想起老师说的话,那句话我永远不会忘记的!
师:修改习作,要学会看到自己习作当中闪光的地方,你觉得,你这篇习作哪些地方最闪光?看出来没有?
(生语塞了)
师:大家帮他找,找找他作文当中闪光的地方。
生:肖骏翔写老师外貌描写蛮好的,心理描写也写得很好,还有字迹也非常漂亮。
师:你说了三个优点,真厉害!
生:他的事例写得也不错。
师:肖骏翔这篇习作,大家找了这么多优点。他自己对这篇习作还不太满意,如果你帮他修改的话,你觉得,这篇习作哪些地方可以修改完善一下呢?
生:我觉得,他在讲他在写作文时可以再详细一点。
生:我觉得,黄老师在点到他名字的时候,那个惊喜的心情表达得再清楚一点,细腻一点。
生:我觉得,在黄老师在点到他名字的时候,可以着重描写一下黄老师的表情。
师:把黄老师的表情以及自己兴奋的心情都写具体。这样,你觉得他的作文就会变得更加精彩了。很多同学都想帮他提提建议,你再来。
生:我觉得,他的形容词和比喻句可以写多一点。
师:形容词和比喻句不在于多,关键在于写得细致、恰当。什么是好词好句呢?
生:就是那些比喻句、夸张句呀,还有拟人句都是好词好句。
生:就是把人物写得生动的那种句子就是好词好句。
师:说得真好。所谓的好词好句就是能够把事物的特点描写得生动具体的那些语言。肖骏翔,你真是勇敢,你读了自己的习作,大家也帮你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如果你觉得大家的这些意见对,对你有帮助的,你就听;如果你觉得提得不对,你也可以不听。知道吗?不过,我要提醒你,这篇的习作里面还有一些错别字,要仔细修改一下。比如,“大声念道”这个“道”是什么“道”?再细心一点,你一定能把这篇习作修改得更精彩的。同学们,他的这篇习作能得多少分?
(教师引导学生从习作要求的达成,敢于朗读自己的习作与大家分享以及主动修改等方面,该学生最后得105分)
【案例解读】
这是一位教师执教《我的老师》习作评改的片段实录,很好地展示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互改的本色:
1.指导无痕。学生在交流时,教师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引导学生在文中穿梭,让学生大胆地说出习作的“闪光点”和“需完善之处”。先找“优点”,给作者以肯定;再改进,既让作者受到启发,也让大家在点评中增长习作修改的才干。在学生对“好词好句”的认识有偏颇时,教师适时地点拨。这就是“指导”,而不是“说教”。
2.尊重学生。在指导学生习作修改时,应遵循“多就少改”的原则,这也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尊重。当同学的修改意见呈现在作者面前时,教师没有强求学生全部吸纳,而是尊重作者,这就让作者在宽松的氛围下走进下一步的修改;对提建议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感染,给别人建议,知无不言,采纳别人的建议,自己做主。
3.激励为主。无论是对作者,还是对读者,教师的语言始终是民主的,充溢着对学生的真情和呵护。因此,课堂上学生敢于吐露心迹,表达自己的观点,习作修改的态度真诚而热情。
四、教学释疑:三年级习作教学应该关注什么?
首先要培养学生有一双关注生活的眼睛,处处留心,时时在意,有意识地去观察生活。关注自我,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如留心路边的小树何时长出了新芽;留心同学兴奋与悲伤时的神情,语调有什么不同,留心妈妈的眉头和嘴角边的笑意等等,让大千世界与学生自我内心融会贯通,让生活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物一景成为生发学生妙文的导引,让生活成为学生写出真情的源头活水。然后,引导学生学会体验、感悟生活。外在生活靠内心生活的把握。要求学生不能做生活的旁观者,而要做生活的参与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指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之处,深切体味,并积累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生活感受力。其次指导学生体验生活,要抓住时机,适时
引导。创设宽松的写作氛围,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积累,倡导自主写作,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才可能表露真情实感,才可能去自由表达。
学生习作难,习作教学难这可能是不少小学老师在语文教学中的切身感受。从本期研修中我们也能感觉到老师们对于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的相关问题关注不少。如何认识、理解三年级习作教学?三年级习作教学该关注什么?我想作为第二学段的语文教师,下列两方面是不是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其一,解决对三年级习作教学目标、特点的认识问题。作为第二学段(特别是三年级)语文教师,应意识到习作在写话与作文(写作)之间的过渡、承接作用。2011修订版课标以及2001实验版课标皆把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学段开始才是“习作”,第四学段才出现“写作”、“作文”的要求,这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更体现了在学生写作起始阶段应降低难度,重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如果搞“提前量”,用写作、作文的标准要求第二、三学段的学生,学生难习作,教师难教习作也就难以避免,毕竟少年作家、天才儿童只是凤毛麟角。
其二,关注学生习作兴趣和习作欲望,习作兴趣、欲望比习作内容本身更为重要。三年级作为学生习作的起始阶段,我们应更多地关注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书面表达欲望的激活。课标在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提出“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的要求,故在三年级习作教学中,降低学生在习作内容、形式上的要求,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也愿意写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也是课标对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的要求之一。关注三年级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习作欲望的激活,这就要求我们在习作教学方法、习作训练途径、习作训练内容及形式的选择上要有利于放开学生的手脚,甚至还需教师根据校情、学情围绕单元习作训练目标对教材中的习作内容进行二度开发,使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表达欲望。
弄清、弄准三年级习作教学要求,教师做到心中有“习作”而不是“写作”、“作文”,不在习作技巧、内容等方面反复强化,重视三年级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和书面表达欲望的激活,在习作起始阶段,这是最重要的。
第二篇:三年级作文教学谈
三年级作文教学谈
论文摘要:学习写作方法,倡导个性张扬。深入挖掘文本,启发想象练笔。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写作兴趣。
关键词:启蒙写作
语文学习,语文就是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有意义的事有条有理地说出来,就是把自己要表达的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下来。对于学生来说,会写的水平远远低于会说的能力。在长期教学中,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疼,老师在教学中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是困扰着我们语文老师的难题。因此,我们应扎实地为学生的作文起步打好基础,清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勤写,乐写,用自己的笔来描绘精彩的生活,从而使学生热爱写作,写出最真最美的生活感受。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学生的作文起步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学习写作方法,倡导个性张扬。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深入文本的教学,客观地发现写作方法,就可以把这种方法应用在写作上,较快地提高写作水平。三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是进行段的训练,在阅读中深入文本,启发想象,充分理解阅读材料,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五册第六单元课文时,我发现这一单元训练的重点是按一定顺序来写景,在单元习作练习中要求学生从自己生活实际情况出发,自由选择,写一个自己去过的地方,也可以是想去的一个地方,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者变化写清楚,写具体。文章条理清晰,首尾呼应,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范文。教学时,在初读课文后我先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结构,随即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的?在交流后,边引导学生读书,边理解关键词句,弄清每个自然段的几句话是围绕什么写的。在课后练笔中,我带学生来到了日日走过的校园西北角的大花坛,经过细致的观察后,学习课文的写法,让学生写《校园的花坛》。大家兴致勃勃地写道“校园的西北角有一个美丽的大花坛,那儿一年四季景色美丽如画。春姑娘唱着歌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地下探出头来,嫩嫩的,绿绿的,像铺上了一层厚地毯。花坛的中间有两棵挺拔的雪松,像威武的士兵守卫着我们的校园。雪松的四周种着许多夏鹃,每当开花时,就会引来成群结队的蜜蜂和蝴蝶,在那儿翩翩起舞??冬天到了,雪花在空中跳舞。这时的花坛是我们的乐园,大家在这儿打雪仗,滚雪球,欢快的笑声传得很远很远。四角里的梅花展开了淡雅的笑脸,在枝头傲雪挺立。旁边的紫荆花摇着她仅有的几片枯叶,在静静地等待春姑娘的到来??”学生成功地学习了课文的结构和写法,并引用了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把花坛一年四季的景色写得非常生动,具体。通过这一次习作,学生明白了如何按一定的条理来写景物。初步达到了习作练习的要求。
二、深入挖掘文本,启发想象练笔。
我们人教版的教材,课文题材丰富,所选文章不仅文质优美,更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我们在教学中,应珍视学生获得个人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密切联系孩子的经验世界,激发情感,进行想象性的写作训练,可以是续写结尾,扩写等等,让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我因循教材,深挖文本,进行了小小练笔。在反复诵读课文中的对话,抓住细节描写体会人物心理后,一位和蔼可亲,爱护关心少年朋友的大文家形象跃然眼前,更感受到了少先队员对大师的敬爱。在课文结尾时,我顺势进行了迁移性写作练习,进行引导:“请大家想一想,那个小男孩会再来吗?如果他不来,高尔基会怎么做?如果他不来,少先队的墙报怎么办?选择其中一种结果,把你想到的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再写下来。说实话,对于这篇教材,我已教过好几次,原先学生都是说小男孩会再来,向高尔基道歉之列,然后拍了照,满意而归。然而这一次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大家纷纷议论,教室里就像沸腾的海洋。见此情景,我抛出了一个话题:“既然同学们都有许多话要说,那么就让我们来表决一下。请同意小男孩会再来的同学举左手,认为小男孩不再来的同学举右手。现在,我们分成正方和反方,派代表来进行辩论,好吗?”小小课堂又变成了一个辩论赛场。小组交流后,根据小组推选,正方和反方代表沉着地上场,根据课文内容,合理想象,进行口语交流。就在他们交流中,我随即把他们说话中的好词板书在黑板上??还没等两名学生下去,下面的一只只小手又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面对激昂的群情,我又顺势说:“既然大家都有那么多话要说,那么我们就把它写下来吧!”学生拿起笔,刷刷地写了起来。由于刚才的讨论,学生已经有了充足的语言基础,又有了足够的积累,充分的学习的激情?..作业交上来,这一次习作无疑是成功的。学生想象奇特合理,语言流畅。一个学生写道:“??过了几天,高尔基来到了孩子的学校,他在孩子学校的墙报上题词‘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另一个孩子写道“男孩回到学校,嚎啕大哭,他怎么也不能原谅自己。后来,老师又派了另一个小摄影师和他同去。他终于胜利完成了任务,临走时,他对高尔基说:“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今天的事,谢谢你原谅了我。”
就这样,只要学生们的思路被打开了,就能写出一篇篇动人的文章。
三、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真心地喜欢自己观察的生活,并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发自内心地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校园生活,快乐无限,精彩纷呈。一次小小的运动会,一次 春游和秋游,一节有趣的常识课,一场精彩的新年文艺演出??都是很好的写作材料。这时候,就要顺势引导,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例如,在常识课后,我看到学生兴趣盎然地在观察蚱蜢,第二天我就抓了两只蚱蜢,配合单元作文训练重点——写观察日记,进行了现场观察作文指导。我在课堂上把蚱蜢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学生纷纷议论起来:“它的翅膀是翠绿的,可是张开时是粉红的,又薄又透明,像小姑娘穿的粉红的纱裙??”就在大家专心致志地观察时,蚱蜢猛地跳了起来,落进了一边的水杯里,我正想把它捞出来,大家说:“老师,不如我们来观察一下蚱蜢在水中的活动??”这可是节外生枝呀!我把蚱蜢放在水杯里,同学们都睁大眼睛为它加油:“爬呀,赶紧爬上来??”就在细心的观察后,我说:“同学们,我们能不能把这次的观察结果写下来呢?”大家高兴地动笔,笔随心动,心随情动,高兴地把自己的观察结果写下来。这一次习作,学生不仅写得很具体,而且展开联想,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把蚱蜢的活动和外形写得栩栩如生。大家写道:“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昆虫明星——蚱蜢。它长得很漂亮??它弹跳的水平也很高,一下子能跳一米多远,并且能在水中活动,但是它似乎不是很喜欢水,因为在水中它会千方百计地往上爬??我以后长大了,要成为一名昆虫学家,揭开大自然的奥秘!”由此可见,兴趣的培养,细心的观察和生活的深入,对学生作文的选材,情感的表达是何等的重要!
四、扩展课外阅读,加强语言积累。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由此可见,我们的先人是很讲究语言的积累的。新版的大纲十分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不仅入选了大量文辞优美,启人心扉的文章,而且非常重视课外积累。规定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总量不少于一百五十万字。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各种读书方法,深入阅读领域,启迪心灵,感受到生活的真善美。为此,首先我为学生设计了“好书伴我天天长”的课外读书卡片,为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并在卡片上记载自己的阅读成果,定期进行检查和交流,比如像“我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我的读后感”,“
姐姐(或哥哥)故事会”等等。这样的活动,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随手记录,日积月累。其次,配合课文,上“宽带网”寻找与此配套的文章进行阅读。例如在教学了李白的《望天门山》以后,学生在网上纷纷去寻找李白及其他诗人写大自然美景的诗文,在“诗文擂台赛”上并进行诵读。学生激情高涨,诵读了李白《望庐山瀑布》,王维的《山居秋暝》朱自清的《春》等名篇。
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兴趣必将越发浓厚,语言积累必将更加深厚。练笔时,就不愁无话可说了,写作文,对学生来说,就不再是一件头痛苦恼的事了。轻轻松松的作文起步,必将为学生的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第三篇:谈小学三年级作文
谈小学三年级作文
三年级是小学学段的一个转折期,除了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学写作文,学习任务相对繁重。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接触篇章写作,学习的欲望还是比较强烈的,但又容易对作文产生畏惧情绪,觉得没内容可写,无从下手。老师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给学生指明方向,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使学生消除对写作的畏惧心理。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一种原动力,只要有兴趣,再难的事也敢做,都可以做好。所以,要使学生写好作文,必须从多渠道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1、培养读的兴趣。
三年级的学生词汇量比较小,因此学生在作文时常出现词穷句短的现象。为了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利用每周的阅读课组织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向学生介绍好书,让他们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此外,我还开放班级图书柜,让学生借阅图书,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现在,在课室内,走廊边随处可见三五学生围在一起看书,他们时而轻声交流,时而专心研读,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学生通过多读课外书,特别是作文书刊,卡通故事、科幻故事等,使学生能在阅读别人的作品中学习别人的长处,摘录别人文章中优美的词、句、段,并且把它运用到习作上。
2、培养写的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每次作文我都选几篇写得比较好的文章,请学生上台朗读给同学们听。除了把他们写得好的文章读出来外,还会打印好,张贴到班级公布栏中,同时还定期把优秀作品打印成“习作快报”发给全班同学阅读学习。学生对于自己的文章能够在“快报”中出版都觉得是一种荣誉,平时就爱写作文的学生更加积极写文章,更乐意去看书了;而其他同学也心向往之,羡慕之余以此为目标,尽力把文章写好。渐渐地,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氛围。
二、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怕写作文是因为没有生活事例可以写,所以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去用耳朵听、用手触摸,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多组织学生活动,以此积累作文素材。例如:为了写好活动类作文,我组织学生玩“丢手绢”、“老鹰抓小鸡”等游戏;为了写好人物作文,我组织学生给同桌,给爸妈画相,观察每个人的五官有什么不同;为了写好状物作文,我组织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回来,向同学介绍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喜欢它„„只有生活丰富了,学生才有富足的作文素材,为写作打好基础。
西方有句话: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作文,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做个有心人,通过自身留心观察,捕捉生活中的作文素材,就会有话可写。比如,在指导《我喜欢的水果》这习作之前,我布置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水果带回学校,在指导课上,我先让他们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再让学生用手触摸水果的表皮,感受水果在手中的感觉;然后让学生用鼻子闻一闻水果的气味;最后让学生亲自尝一尝水果的味道。在课堂上,我让每一个喜欢同一种水果的学生坐在一起,把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品尝后的味道在小组里交流,再到班上交流。就这样,学生们经过亲身的体验对水果的样子、颜色、味道等有了深层的了解。这样的指导,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积累了写作的素材,还降低了写作的难度,使学生有话可写。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积累写作素材,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设一本《素材积累本》,把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发生在身边的大小事情,自己的亲身感受都认真地记录下来,时间长了学生积累的素材多了,也就不愁没东西可写了。而且,不但为写作积累了素材,还达到勤练笔,多动脑的目的。写得多,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会提高。
三、树立写作的信心。
心理学认为:相信自己,才有可能成功。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作文,帮助他们树立写作的信心很重要。
1、宽泛命题范围,降低写作难度。
三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比较少,缺乏写作素材,如果作文的命题范围太狭窄,学生会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更严重,写出来的文章也会缺乏活力,内容空洞。
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该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让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比如,学完“鸟”这个单元后要求学生写一篇与鸟有关的文章,写一写自己和鸟儿的故事。为了不限制学生的发挥,我没有给学生固定题目,而是让他们从书中给出的的四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来写,可以写《我熟悉的鸟》,也可以写《我见到的鸟》或者《我想像中的鸟》。最后文章写出来了,效果还不错。一个中下生没有见过什么鸟类,所以他选了《我想像中的鸟》这个题目来写,他这样写的:我想像中的鸟是一只很威武的鸟,我给它取名“暴龙”。它有猫的耳朵,有翠鸟那锐利的眼睛,有老鹰的既锋利又尖的嘴巴。它的爪子是红色的,又尖又锋利,用来攻击和自卫,它的爪子能抓破动物最坚韧的皮„„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学生就能无拘无束地放开胆子写。
2、多用激励赏识。
霍懋征老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听表扬,可以令人奋进;挨批评,则常常使人沮丧。老师应该从孩子的错误中
筛选出积极的因素,使他们弃误就正,不断进步。”学生因为不常写作文,不完全掌握写作的技巧与方法,再加上方言的困扰,有时候写出来的文章并不精彩,而且还会相对简短。每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会抓住学生文章中的闪光点加以大力表扬。比如:“你的开头非常简洁,紧扣文章中心。”“你的句子很优美,能用上打比方的修辞手法。”“你的结尾写得很好,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在习作中加上这样一些激励性的评语的鼓励下,学生树立了写作的自信心,我发现学生变得乐写爱写了。
四、掌握基本的写作思路。
1、学会审题。
作文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个难题,是因为作文不能靠死记硬背,需要靠积累和掌握写作的方法。刚接触作文学生大多不会审题,没有读清楚题目的要求就动笔写了。针对这一情况,我注重写作前的审题方法指导:让学生先读习作的题目和要求,然后从题目和要求中寻找关键词语,明确写些什么,重点是什么,抓住什么来写,最后根据选定的素材构思写作顺序。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作《我的______》时,先让学生读题,判断这个题目可以写些什么内容。学生反馈:可以写人,例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可以写物,例如玩具、礼物„„内容众多。然后我又在题目下给出要求: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着许多人,有亲人爸爸妈妈、兄弟姐妹;有年长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有同龄的伙伴邻居、同学好友;还有教我们知识的老师„„你肯定对他们有一定的了解,请选择一两件事写一个你熟悉的人,把他(她)介绍给大家吧。要写出他(她)的外貌和爱好特点,注意语句通顺。让学生读一读,再让学生判断这个题目可以写些什么内容。学生反馈:写人。如何去写?必须抓住“请选择一两件事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要写出他(她)的外貌和爱好特点”。经过反复练习,学生的审题能力不断提高了,基本杜绝了写作走题的现象。
2、掌握文章基本结构。
审题的问题基本解决了,还要掌握文章结构,学会表达,把想说想写的东西用文字表达出来。因为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文章结构不能讲得太复杂,我就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结构方式:总——分——总。开篇要紧扣作文题目来写,引出下文;正文部分要紧扣关键词语,叙述要完整;结尾要呼应开头,总结全文,紧扣题目抒发感情。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在讲读课文中常有出现,在阅读教学课上注意指导学生如何找中心句,让学生掌握这种文章的结构特点。例如《小虾》一文中,我让学生找出能概括小虾特点的句子,学生基本能找出“小虾真有趣。”“小虾的脾气不好。”在习作指导课上,让学生根据习作题目进行开头结尾的训练,然后指名部分学生在班上读自己的习作,集体评议,点评学生开头和结尾的优劣,最后由全体学生自己修正。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基本掌握如何布局谋篇。为了降低写作难度结合课文内容,指导学生仿写。例如《小镇的早晨》一文就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写的,我让学生找出能概括小镇早晨总特点的句子,学生基本能找出“啊,多美的小镇的早晨!”这个句子总结了全文,表达了作者对小镇早晨的赞美。小镇的早晨美在哪里?抓住几个中心句——“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小镇的早晨是忙碌的。”
学完课文后我布置了小练笔作业,让学生仿照《小镇的早晨》的写作方法写一写《校园的早晨》。结果学生基本上能够仿照《小镇的早晨》的结构来写,有的学生这样写:“校园的早晨是静悄悄的。”“校园的早晨是书声琅琅的。”“校园的早晨是闹哄哄的。”结尾是“啊,多美的校园的早晨!”
第四篇:《谈三年级入门作文教学》
谈三年级入门作文教学
李 兰
新课标要求三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自接手三年级以来,如何提高本班学生的作文水平,便成了我心头的大事。作文入门是三年级写作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万丈高楼平地起,这就体现出入门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学生虽然已初步具备遣词造句、看图写话的能力,但刚刚接触“正式”作文,很多同学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写出的作文要么格式有误,要么前言不搭后语,总难登上大雅之堂。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作文入门”呢?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大家参考。
一、培养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与其逼着学生不明就理地写作文,不如放开手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乐趣。
1、游戏写作文。第一单元的作文是“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作为第一次习作,它很贴近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于是我在班上搞了一次有意思的活动——贴鼻子游戏。在室内体育课上,邀请同学们一起来玩贴鼻子游戏,大家玩得不亦乐乎,一个个胖乎乎的小手举得高高的,都想上台来为漂亮的脸蛋贴上鼻子。由于自己亲身经历,作文课上,我便请大家写下游戏的过程,使同学们既能愉快写作,又达到言之有序的效果。
2、填空写作文。教师根据习作需要写出范文,并留有适当部分,要求学生填空写作文。填空的部分,则根据自己训练的需要来自由设计。如第四单元的观察作文,我选择学生很熟悉的小猫写了一篇范文:我家有一只()的小猫。每天放学回家,我总是要逗小猫玩!小猫长得(),像一团()一样。一双()的眼睛,像两颗亮晶晶的()。它在阳光下睡觉时,身体()着,真有趣。冬天,我抱起它,放在怀里,暖烘烘的,像捧着个()一样。小猫身子圆滚滚的,真是可爱极了!
3、集体写作文。第六单元的作文是“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在口语交际中,先请同学起来说说去过哪些地方或以后最想去哪里,“说”即是把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于语言。能说者善写,既培养学生好说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接着将学生说的内容筛选后逐一写在黑板上,让大家边读边看,完整地了解活动的全过程,其目的是让学生确立言之有物写作思想。
二、培养仿写能力。模仿写作是三年级作文训练的明显特点,也是小学生练习作文的常法。
1、仿写经典课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看图学文、看图作文,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都起着重要作用。当学生对写作还是一无所知的时候,我们必须从现成的模式出发教给他们基本的作文知识,这个模式就是经典段落,仿写既能抓住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又降低了学生的心里难度,消除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如三年级的第三次习作,我就请学生以《秋天的雨》为例,让他们去补充修改原文,进行想象写作。
2、仿写经典情节。第二单元习作要求写“一个熟悉的人”,我便让学生们仿写经典的情节,如:下雨天妈妈给我送伞、老师风雨中送我回家、爸爸深夜背我去医院、伙伴助人为乐扶老人过马路„„虽然情节老套,可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又贴近生活的好材料,让真正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学生对作文模式接触得多了,运用得多了,积累的经验才会慢慢多起来,并逐渐发现出其中的规律,把握其中的特点,最终驾轻就熟,运用自如,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三、培养观察习惯。学生入门作文无话可写的根本原因是不会观察生活,缺乏写作材料,因此指导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积累素材,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眼看、耳听得来的“材料”,直接贮藏在脑子里固然好,只是有些“材料”琐碎,容易忘掉,写作又一时想不起来、写不出来。那就可以让学生把平时得来的“材料”,以写的形式保留下来。如发现一种富有特色的神态,一句耐人寻味的语言,或遇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看到一个动人的场面,都可以写下来。这样不仅可以大量积累生活素材,提高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增加很多的练笔机会,为今后写文章时做到得心应手、水到渠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一些文中佳句“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趁你没留意,轻轻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秋的声音,从远方轻轻地来,向远方轻轻地去。” „„ 如此这般,学生人人争读课内外书籍,人人摘录优美词语,人人珍藏生动章节,习作时必能提高写作水平。
四、培养读书兴趣。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自然能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在作文教学中提倡学生多读,既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加深生活体验,又能在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的同时,提高阅读水平。课文是多读的起点,读好课文,揣摩作者的思路和语言表达,奠定基本的阅读量,由此拓展开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的需要,多阅读适合少年儿童的书籍和报刊杂志,迈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在作文教学中,多读名家文章是重要的,但是,阅读学生的优秀作文也必不可少。因为这些作文都出自心理特点和生活体验大致相同的小学生之手,具有十分自然的共通性和启发性,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是学生最直接的作文借鉴。科学证明:同龄人的习作,最容易得到立意、选材、构思和语言等方面的启发。所以要支持学生们订阅《小学生优秀作文》、《百家作文指导》、《作文大王》等。总而言之,入门作文一定要降低门槛,保护和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培养观察习惯,学会搜集习作素材;培养读书兴趣,多读优秀作品。做到我口说我心,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才能使小学三年级学生顺利跨进“作文大门”,让学生在日后的作文道路上,一马平川、肆意驰骋。
第五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点滴谈
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点滴谈
长阳实小 王友春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要求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今年我教三年级,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习作提出的阶段性目标,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抓阅读教学 交给写作方法
读好书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我认为作文教学不能孤立的进行,不能只在作文课上去讲,而应该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渗透。
1.坚持说话能力的训练。坚持从说到写就能利用学生原有的口头表达能力过渡到书面表达能力。学生口齿清楚、完整的说好一段话,经过语言文字的提炼,才能把它清楚的记下来。因此,上课时,我要求学生完整地回答老师的提问,并把几个相关的问题用一段话来表达清楚。另外语文课前进行说话训练。鼓励学生讲个故事,朗读一段优美的文章都行,让学生大胆说话。
2、教给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认真观察”是写好习作关键。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 生动。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就注意交给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
3、拓宽想象空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小学阶段的孩子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采用多种方法来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有的课文结尾言犹未尽,可让续写作文。如教学:《小摄影师 》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教学《秋天的雨》后让学生仿照某一节写写自己听到的秋的声音。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生动,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学习,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可以激发写作兴趣,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二、抓课外阅读,丰富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具体做法:
1、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
2、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
3、结合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制定读书计划,每天定时定量进行课外阅读,奖励读书多的学生。
4、在每周的语文课上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运用这些做法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
三、抓习作训练 形成能力
学生产生了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之后,如何引导他们写作文,学会写作文就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首先,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作文,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所以习作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在教学中,除了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外,我经常进行周记训练,多给他们练笔的机会。此 外,在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并不高。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只要有一个词用得生动,或一句话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就给予鼓励,并给时间鼓励他们朗读自己的作文,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其次,充分利用活动,挖掘写作素材。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有益活动,扩大学生的生活面。同时,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主动获取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