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口译

时间:2019-05-12 05:57: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化类口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化类口译》。

第一篇:文化类口译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

中国有句古话是这么说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中国书法好似山上之仙,水中之龙。中国书法同其它书法形式有很大区别。汉字在其漫长的发展史中演化成许多不同的艺术形式,其中包括甲骨文、青铜器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因此书法一直是一门研究艺术;千百年来中国书法家们倾注了大量的时间研究书法艺术的形式、规则及理论。

中国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There is paradise above, and there are Suzhou and Hanghzou below.这句话毫无夸张之意,exeggeration苏杭这两座临近上海的历史名城以其秀丽的景色每年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海内外游客。Home and abroad例如迷人的苏州园林,在有限limited的空间里造就了无数limitless自然景观,是赴苏州观光客的必游之地。Must-go place

Pan Tianshou is China’s well-noted painter and art educator.He is adept at freehand brushwork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of flower-and-bird and landscape paintings.He is also good at finger-painting as well as calligraphy and published many books.He has created his own imposing, vigorous, experienced style after learning from other artists’ strong points.These are called fine brushworks.Zhang Daqian is a modern master painter of freehand work.Qi Baishi breaks new ground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by combing the techniques of freehand work with those of fine brushwork in some paining.Classical Chinese painting flourished during the Sui(581-618)and Tang(618-907)dynasties.Spring Outing by the Sui Dynasty artist Zhan Ziqian is a famous landscape in Chinese painting history.Riverside Scene on Qingming Festival by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painter Zhang Zeduan is still widely acclaimed today.The Yuan Dynasty saw great developments in the ink-and-wash brush painting.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hinese painting continued to develop further and many renowned artists and important painting appeared.

第二篇:口译文化研究

内容摘要:

要:口译是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交流时必须和必然的手段,文化传达是口译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文化传达的基本内容主要是指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异文化交流。口译实践中要进行有效的文化传达,必须注意交际中的共性文化,特别是共性礼仪文化,同时,还要注意每个民族和国家在宗教、饮食、肢体、数字等方面的独特文化。

要:口译是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交流时必须和必然的手段,文化传达是口译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文化传达的基本内容主要是指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异文化交流。口译实践中要进行有效的文化传达,必须注意交际中的共性文化,特别是共性礼仪文化,同时,还要注意每个民族和国家在宗教、饮食、肢体、数字等方面的独特文化。

关键词:口译;文化传达;实践

不同国家和民族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国与国、人与人之间要达到沟通,就必须有翻译。翻译,作为人类交往的一个必须与必然的手段,作为不同文化传播的媒体,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的翻译无论是在书面翻译还是在口译方面,长期以来大多定义为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也就是传统翻译的“转换—替换”模式。这种简单保守的翻译模式,虽然能最大限度地忠实于语言本身的含义,但在翻译过程中容易忽略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无形造成了新的隔阂和新的文化障碍。最近,对于“ 中国 龙”和“北京奥运吉祥物”翻译问题的争论,就极好地反映了在翻译过程中忽视文化背景而给翻译带来的理解差异,也体现了在翻译过程中文化理解的重要性和各国所存在的文化差异[1]。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特别是口译就是利用所学语言进行文化传播的桥梁。如果译者不能很好地理解交流双方的文化差异,交流的障碍就有可能因译者的原因而产生。本文将在概括阐述口译 历史、异文化交流以及交际功能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外语口译中文化传达的内容。

一、口译中文化传达的内容

口译伴随着人类语言的出现而诞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甚至不同民族的人在进行交流和沟通时,除了手势等肢体语言外,大多需要翻译作为交流和沟通的媒介。在社会和民族因素相对单一的时代,翻译只需要表达基本的含义,达到简单的沟通就可以了。但社会的 发展 却使各国呈现出文化发展相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各民族和国家由于出现不同的图腾崇拜,也由于地理位置和 自然 形态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文化;另一方面却是“全球化”使世界各种文化信息同享,文化资源共享,促使民族的、国家的文化融入世界,融入到人类共同的文化信息之中。这两种倾向就要求我们在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活动时,既要遵照国际共同的文化规则行事,又要尊重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这也是对口译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

异文化交流是文化的相互交流或者跨文化交际的通俗说法,是指文化背景不同的个人之间的交流[2]。在当今社会中,随着异文化接触的增加,因文化背景的不同所产生的问题也同时在增多。在交流体系方面,在不同的文化当中有不同的规则和规定,在与异文化进行接触时,有本国文化圈不能预想的“陷阱”。比如在某种文化圈内被认为是有礼貌的行为,在别的文化圈内则可能被认为是无礼的行为;善意表达的语言,因文化的不同,可能会被理解为侮辱性的语言;同样的耸肩动作,会因国家不同而表达不同的含义。

因此,没有对异文化的理解,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之间就不能真正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交际。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而单纯以本国文化的思维方式进行交流的话,不仅会很难达到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的目的,还很可能会因文化差异而产生误解和摩擦。因此,国与国(也可指狭义上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要进行的相互理解的交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文化与文化的交流。而对于在不同文化交流中起桥梁作用的口译工作者,在口译过程中对这种异文化的理解和传达具有重要的作用。

口译中的文化传达

南京 工业 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 版)我国口译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且大多局限于口译的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的理论和授课方法的研究,忽视了对文化传达方面的研究。在近年的口译理论研究中,即使意识到了口译中文化传达研究的重要性,也大多因种种原因仅仅是一提而过,很少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近年来一直作为全国高校口译教材的《实用中日口译、即席翻译、同声传译》也只能看成是大量口译实例材料的汇编,而根本没有对口译理论,特别是口译中文化传达理论进行阐述。但在我国各外语专业的教学大纲中,都或多或少地阐述了文化传达在口译中的重要性,在《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中,对口译的教学目标阐述为“口译课要通过大量的汉译日、日译汉的听说实践,训练学生在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口译能力。同时还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政策水平和涉外工作的能力”。对口译的教学要求阐述为“在无预先准备的情况下,能承担生活翻译;经过准备后,能胜任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翻译;忠实原意,语言表达流畅,并能区别各种不同的语感和说话人的心态”[3]。从该大纲的目标和要求可以看出,在口译过程中,对文化传达有明确的要求,也显示了文化传达在口译中的重要性。

二、口译中文化传达的实践

口译工作者接受异文化的普遍形式是通过外国文学和历史来了解外国文化,但是文学和历史所反映的文化一方面范围有限,另一方面和现实的文化和社会有一定的差距,而且仅仅通过一个国家的文学和历史的了解,也不能完全知道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现状。所以,口译工作者在口译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从国际交流中的共性文化(本文主要分析礼仪文化)和所学语言对象国的独特文化两个方面入手,来提高自己的异文化理解力。

1.共同礼仪文化的内涵

国际交流中共同文化主要是表现为外交活动中的礼仪文化。国际社会发展的趋势,一方面是世界的发展呈现多样化,从而使世界文化也呈现出多样化;另一方面是随着世界各国之间交流的加强,世界又表现出空前的统一化,各种局部的经济联合体以及战略伙伴关系出现,比如欧共体、上海峰会、apec等国际和地域组织也佐证了这种国际发展的趋势。当然,在各种国际交流中都有一定的行动规范,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这些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出现在公众面前时所表现的共同礼仪文化,了解这种文化是外语口译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具体来说,共同礼仪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举止。在外交场合,举止是有很多规定的。在国际交流活动中,口译工作者应保持不卑不亢的举止和态度,具有较高的语言水准却因动作滑稽等引起他人注意的不是成功的翻译[6]。口译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让听众不太注意到译者的存在。除此之外,译者还应充分注意自己的站姿或坐姿的细节问题。在 现代 国际性会议和会见中,常用的会见礼仪是握手或拥抱,口译工作者,在自己了解该采用哪一种方式的基础上,也有告知自己的服务对象该用哪种礼仪的义务。②着装。在国际交流事务中,不同的场合对着装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在政治会谈或正式商务会谈时,通常是西装;在 旅游 兼商务的会谈中,可以是相对自由的便装;在多国文化交流的联欢活动中,可以穿自己的民族服装。译者应充分考虑自己服务对象的会谈性质和会谈内容,以便采取和与会者相符的着装方式。

第三篇:笔口译类网站推荐

翻译考试类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MTI全国教育指导委员会 http://www.xiexiebang.com/

上海市外事翻译工作者协会 http://www.xiexiebang.com/ 深圳市翻译协会 http://www.xiexiebang.com/ 大连市翻译协会 http://www.xiexiebang.com/ 成都翻译协会 http://www.xiexiebang.com/ 厦门翻译协会 http://www.xiexiebang.com/

南昌翻译工作者协会 http://www.xiexiebang.com 无锡市翻译协会 http://www.xiexiebang.com/

还有其他一些重大国际机构的网站,如IAEA,NATO,ASEAN,APEC等等,也有不少重要的资料,大家多关注。

x 向我的友邻推荐小组话题:口笔译网站大全(总有一个是你钟爱的)摘要: 翻译考试类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网 http://www.xiexiebang.com/en/ 和其对应的中文版

http://www.xiexiebang.com/zh/(很多考试选材都来自联合国官方重要文件。)

2.国新办(基本上每场发布会都带交传的,可以学习其他译员的长处。)

3.catti官方论坛(打算考人事部翻译资格证的可以去逛逛,我碰巧过了笔译和口译的2级。)

4.英文巴士:http://www.xiexiebang.com/?from_com(大名鼎鼎,由三名在美国留学的清华毕业生创办,高水平的译者可与之签约。)

6.林超伦·实战口译(对外经贸大校友,英国外交部首席中文翻译,网站上有在线模拟练习。)

7.口译网:http://www.xiexiebang.com/(国内开办比较早,有一定知名度的口译站,不过,更新比较慢。)

8.北外高翻院长李长栓教授的博客(有历年北外高翻试题提供哦。)

9.周蕴仪的博客(李长栓教授的得意门生之一)

10.双子同声传译工作室(同传译员梁潇方的个人网站,广外高翻毕业,有多年大型国际会议口译经验。)

11.徐华飞的博客(此人上外毕业,很牛气,考了不少翻译证书,现为同传译员。)

12.联译网(原来的bilinguist.com网站。)

13.北大译坛(北大翻译协会办的。)

14.ECO中文论坛(主要是经济方面的时文翻译,已举办两届比赛。)

15.口译天下(其创办者 jackyhuang112 用一年时间考上了欧盟口译司,现在新加坡任职。)

16.UN Interpreters(联合国译员网,提供联合国的一些官方文件。)

17.Interpreter Training Resources(一些免费的口笔译技巧。)

18.传译在线(资料还是比较丰富,但有些需要注册才能获取。)

第四篇:口译文化研究论文

口译文化研究论文

摘要:口译是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交流时必须和必然的手段,文化传达是口译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文化传达的基本内容主要是指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异文化交流。口译实践中要进行有效的文化传达,必须注意交际中的共性文化,特别是共性礼仪文化,同时,还要注意每个民族和国家在宗教、饮食、肢体、数字等方面的独特文化。

关键词:口译;文化传达;实践

Abstract

:Interpretationisavitalandnecessarymeansofcommunicationamongnations.culturalexchangeanindispensablepartofinterpretation,mainlyreferstocommunicationofdifferentculturesamongnationsandpeopleswithdifferentculturalbackgrounds.Effectiveexchangesofculturesnecessitatenotonlymuchattentiontothesharedculturesespeciallythesharedetiquettes,butalsoagoodcommandoftheuniqueculturalelementsofanationinsuchfieldsasreligion,food,gesturesandnumbers.keywords:interpretation;culturalexchange;practice

不同国家和民族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国与国、人与人之间要达到沟通,就必须有翻译。翻译,作为人类交往的一个必须与必然的手段,作为不同文化传播的媒体,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的翻译无论是在书面翻译还是在口译方面,长期以来大多定义为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也就是传统翻译的“转换—替换”模式。这种简单保守的翻译模式,虽然能最大限度地忠实于语言本身的含义,但在翻译过程中容易忽略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无形造成了新的隔阂和新的文化障碍。最近,对于“中国龙”和“北京奥运吉祥物”翻译问题的争论,就极好地反映了在翻译过程中忽视文化背景而给翻译带来的理解差异,也体现了在翻译过程中文化理解的重要性和各国所存在的文化差异[1]。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特别是口译就是利用所学语言进行文化传播的桥梁。如果译者不能很好地理解交流双方的文化差异,交流的障碍就有可能因译者的原因而产生。本文将在概括阐述口译历史、异文化交流以及交际功能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外语口译中文化传达的内容。

一、口译中文化传达的内容

口译伴随着人类语言的出现而诞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甚至不同民族的人在进行交流和沟通时,除了手势等肢体语言外,大多需要翻译作为交流和沟通的媒介。在社会和民族因素相对单一的时代,翻译只需要表达基本的含义,达到简单的沟通就可以了。但社会的发展却使各国呈现出文化发展相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各民族和国家由于出现不同的图腾崇拜,也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形态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文化;另一方面却是“全球化”使世界各种文化信息同享,文化资源共享,促使民族的、国家的文化融入世界,融入到人类共同的文化信息之中。这两种倾向就要求我们在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活动时,既要遵照国际共同的文化规则行事,又要尊重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这也是对口译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

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口译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关注,可以说口译工作的认可是和所谓的地球村、万维网的发展分不开的,也是和口译工作者所具有的双重文化素质分不开的。随着国际交流的发展,更显现出在国际交流中不同文化交流,即异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重要性。

异文化交流是文化的相互交流或者跨文化交际的通俗说法,是指文化背景不同的个人之间的交流[2]。在当今社会中,随着异文化接触的增加,因文化背景的不同所产生的问题也同时在增多。在交流体系方面,在不同的文化当中有不同的规则和规定,在与异文化进行接触时,有本国文化圈不能预想的“陷阱”。比如在某种文化圈内被认为是有礼貌的行为,在别的文化圈内则可能被认为是无礼的行为;善意表达的语言,因文化的不同,可能会被理解为侮辱性的语言;同样的耸肩动作,会因国家不同而表达不同的含义。

因此,没有对异文化的理解,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之间就不能真正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交际。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而单纯以本国文化的思维方式进行交流的话,不仅会很难达到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的目的,还很可能会因文化差异而产生误解和摩擦。因此,国与国之间要进行的相互理解的交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文化与文化的交流。而对于在不同文化交流中起桥梁作用的口译工作者,在口译过程中对这种异文化的理解和传达具有重要的作用。

口译中的文化传达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我国口译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且大多局限于口译的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的理论和授课方法的研究,忽视了对文化传达方面的研究。在近年的口译理论研究中,即使意识到了口译中文化传达研究的重要性,也大多因种种原因仅仅是一提而过,很少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近年来一直作为全国高校口译教材的《实用中日口译、即席翻译、同声传译》也只能看成是大量口译实例材料的汇编,而根本没有对口译理论,特别是口译中文化传达理论进行阐述。但在我国各外语专业的教学大纲中,都或多或少地阐述了文化传达在口译中的重要性,在《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中,对口译的教学目标阐述为“口译课要通过大量的汉译日、日译汉的听说实践,训练学生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口译能力。同时还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政策水平和涉外工作的能力”。对口译的教学要求阐述为“在无预先准备的情况下,能承担生活翻译;经过准备后,能胜任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翻译;忠实原意,语言表达流畅,并能区别各种不同的语感和说话人的心态”[3]。从该大纲的目标和要求可以看出,在口译过程中,对文化传达有明确的要求,也显示了文化传达在口译中的重要性。

二、口译中文化传达的实践

口译工作者接受异文化的普遍形式是通过外国文学和历史来了解外国文化,但是文学和历史所反映的文化一方面范围有限,另一方面和现实的文化和社会有一定的差距,而且仅仅通过一个国家的文学和历史的了解,也不能完全知道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现状。所以,口译工作者在口译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从国际交流中的共性文化和所学语言对象国的独特文化两个方面入手,来提高自己的异文化理解力。

1.共同礼仪文化的内涵

国际交流中共同文化主要是表现为外交活动中的礼仪文化。国际社会发展的趋势,一方面是世界的发展呈现多样化,从而使世界文化也呈现出多样化;另一方面是随着世界各国之间交流的加强,世界又表现出空前的统一化,各种局部的经济联合体以及战略伙伴关系出现,比如欧共体、上海峰会、APEc等国际和地域组织也佐证了这种国际发展的趋势。当然,在各种国际交流中都有一定的行动规范,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这些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出现在公众面前时所表现的共同礼仪文化,了解这种文化是外语口译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具体来说,共同礼仪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举止。在外交场合,举止是有很多规定的。在国际交流活动中,口译工作者应保持不卑不亢的举止和态度,具有较高的语言水准却因动作滑稽等引起他人注意的不是成功的翻译[6]。口译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让听众不太注意到译者的存在。除此之外,译者还应充分注意自己的站姿或坐姿的细节问题。在现代国际性会议和会见中,常用的会见礼仪是握手或拥抱,口译工作者,在自己了解该采用哪一种方式的基础上,也有告知自己的服务对象该用哪种礼仪的义务。

②着装。在国际交流事务中,不同的场合对着装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在政治会谈或正式商务会谈时,通常是西装;在旅游兼商务的会谈中,可以是相对自由的便装;在多国文化交流的联欢活动中,可以穿自己的民族服装。译者应充分考虑自己服务对象的会谈性质和会谈内容,以便采取和与会者相符的着装方式。

③站位。在口译过程中,除会谈时的坐立翻译外,很多时候还要参加互赠礼品时的翻译,或者共餐时的翻译等。参加这些活动时,口译工作者的站位方式也很有讲究。比如在互赠礼品之后合影时,译者应该主动退后,这些看似小事却极为重要的站位方式直接关系着口译工作的成败。

虽然说国际交流的共同文化还是有分歧的,但是,任何文化规范都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共同礼仪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践过程中,外语学习者或口译工作者应保持对它的敏感性,不断地学习和总结新出现的外交礼仪文化。

2.独特文化的基本内涵

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个体文化差别的内容主要包括宗教文化、饮食文化、肢体文化、数字文化等。

①宗教文化。国家和民族不同,所信仰的宗教也有所不同,在因宗教信仰不同而引起各种社会纷争的今天,外语学习者和口译工作者应该详细了解所学语言对象国的宗教信仰和宗教习惯,特别是某些禁忌习惯。比如,对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人不能经常提及猪和猪肉,在信仰佛教的泰国不能摸小孩的头等等。如果不了解这些,不但不能进行很好的交流,甚至会在交流过程中因宗教文化的不同而产生冲突。

②饮食文化。由于宗教不同或饮食习惯的差异,饮食文化在国际交流的过程中也显得非常重要,比如: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人不吃猪肉和无鳞鱼,日本人不吃羊肉,东欧的很多国家不吃动物的内脏,阿拉伯国家做客不能喝酒等。外语学习者既要了解所学语言对象国的饮食习惯又要了解所学语言对象国有无因宗教信仰而忌讳的饮食。

③肢体文化。与人会谈时,我们一般用语言、声音和肢体语言三种方式进行沟通。有研究表明,沟通的55%是通过肢体语言进行的,38%是用声音完成的,只有7%是用语言完成的,由此可以看出肢体语言在交流时的重要性。口译过程中,口译工作者除了注意自己的站位要适当、要保持良好的眼神、双手不要放到口袋里、双臂不要交叉在胸前、不要表现得懒散没有精神等常识性肢体语言外,还要根据所服务的对象来读解交流双方的肢体语言。这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和民族不同,耸肩、树大拇指和微笑等所代表的意思也有所不同。译者只有在充分了解了所学语言国的这些肢体语言和肢体习惯后,才能在实践过程中更加准确地掌握双方所要表达的意思。

④数字文化。国家和民族不同,对数字的喜好也有很大不同,西方人认为“十三”和“星期五”是不吉利的,尤其是逢到十三日又是星期五的时候,最好不要举办任何活动。在日常工作中的编号,如门牌号、旅馆房号、楼层号、宴会桌次等,也尽量避开十三这个数字。其原因主要源于基督教传说,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犹大,为了贪图三十个银币,出卖了耶稣,结果使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在那天最后的晚餐上的第十三个人就是犹大,这天又是星期五,因此,人们将十三日又逢星期五的日子称为“黑色星期五”,有些人在这天会闭门不出,唯恐会出现不吉利的事情。日本和朝鲜、韩国以及中国人不喜欢“四”这个数字,因为在中文和日文以及韩语中,“四”的发音与“死”相近,因此,这些国家的医院里没有四号病房和病床。在国际交流过程中,大多会有赠送礼品、安排宴会桌次等活动,这时如果不知道对方的数字禁忌,势必会引起一些不愉快,好事办成坏事。

除此之外,在个性文化中,还包括了色彩文化、图案文化等等,对于这种个别国家的独等文化,外语口译工作者除了可以和文学作品相结合进行解释外,还可以通过专题的方式来理解和思考。

三、结语

口译中文化传达的理论和实践才刚刚起步,只有在口译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探索,才能真正实现口译中的文化传达。外语口译工作者不但要有很好的语言功底,还要对本国和所学对象语言国文化有的深刻理解。口译过程中忽视了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文化的传达,就会成为一种不完整的口译。

如今的世界,文化差异还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有可能是未来世界冲突的主要原因。翻译特别是口译就是要越过社会文化差异的障碍,来进行跨文化的无障碍翻译,这是翻译工作者追求的最高境界,更有助于人们的相互理解,构建和谐世界。

参考文献:

[1]陆永昌.翻译:不能再增文化障碍[j].译林,XX:211-215.[2]锅仓健悦.异文化间入门[m].东京:丸善文库,1999.[3]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3-5.[4]高见泽孟.初めての日本语教育基本用语事典[m].东京:讲谈社.1997.[5].外国人との[m].东京:岩波新书,1996:194.[6]刘连娣.职业道德与翻译资格[j].上海翻译,XX:74-77.

第五篇:口译文化研究论文

摘 要:口译是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交流时必须和必然的手段,文化传达是口译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文化传达的基本内容主要是指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异文化交流。口译实践中要进行有效的文化传达,必须注意交际中的共性文化,特别是共性礼仪文化,同时,还要注意每个民族和国家在宗教、饮食、肢体、数字等方面的独特文化。

关键词:口译;文化传达;实践

Abstract:Interpretation is a vital and necessary means of communication among nations.Cultural exchange,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interpretation,mainly refers to communication of different cultures among nations and peoples with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Effective exchanges of cultures necessitate not only much attention to the shared cultures,especially the shared etiquettes,but also a good command of the unique cultural elements of a nation in such fields as religion,food,gestures and numbers.Key words:interpretation;cultural exchange;practice

不同国家和民族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国与国、人与人之间要达到沟通,就必须有翻译。翻译,作为人类交往的一个必须与必然的手段,作为不同文化传播的媒体,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的翻译无论是在书面翻译还是在口译方面,长期以来大多定义为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也就是传统翻译的“转换—替换”模式。这种简单保守的翻译模式,虽然能最大限度地忠实于语言本身的含义,但在翻译过程中容易忽略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无形造成了新的隔阂和新的文化障碍。最近,对于“中国龙”和“北京奥运吉祥物”翻译问题的争论,就极好地反映了在翻译过程中忽视文化背景而给翻译带来的理解差异,也体现了在翻译过程中文化理解的重要性和各国所存在的文化差异[1]。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特别是口译就是利用所学语言进行文化传播的桥梁。如果译者不能很好地理解交流双方的文化差异,交流的障碍就有可能因译者的原因而产生。本文将在概括阐述口译历史、异文化交流以及交际功能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外语口译中文化传达的内容。

一、口译中文化传达的内容

口译伴随着人类语言的出现而诞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甚至不同民族的人在进行交流和沟通时,除了手势等肢体语言外,大多需要翻译作为交流和沟通的媒介。在社会和民族因素相对单一的时代,翻译只需要表达基本的含义,达到简单的沟通就可以了。但社会的发展却使各国呈现出文化发展相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各民族和国家由于出现不同的图腾崇拜,也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形态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文化;另一方面却是“全球化”使世界各种文化信息同享,文化资源共享,促使民族的、国家的文化融入世界,融入到人类共同的文化信息之中。这两种倾向就要求我们在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活动时,既要遵照国际共同的文化规则行事,又要尊重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这也是对口译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

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口译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关注,可以说口译工作的认可是和所谓的地球村、万维网的发展分不开的,也是和口译工作者所具有的双重文化素质分不开的。随着国际交流的发展,更显现出在国际交流中不同文化交流,即异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重要性。

异文化交流是文化的相互交流或者跨文化交际的通俗说法,是指文化背景不同的个人之间的交流[2]。在当今社会中,随着异文化接触的增加,因文化背景的不同所产生的问题也同时在增多。在交流体系方面,在不同的文化当中有不同的规则和规定,在与异文化进行接触时,有本国文化圈不能预想的“陷阱”。比如在某种文化圈内被认为是有礼貌的行为,在别的文化圈内则可能被认为是无礼的行为;善意表达的语言,因文化的不同,可能会被理解为侮辱性的语言;同样的耸肩动作,会因国家不同而表达不同的含义。

因此,没有对异文化的理解,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之间就不能真正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交际。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而单纯以本国文化的思维方式进行交流的话,不仅会很难达到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的目的,还很可能会因文化差异而产生误解和摩擦。因此,国与国(也可指狭义上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要进行的相互理解的交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文化与文化的交流。而对于在不同文化交流中起桥梁作用的口译工作者,在口译过程中对这种异文化的理解和传达具有重要的作用。

口译中的文化传达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我国口译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且大多局限于口译的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的理论和授课方法的研究,忽视了对文化传达方面的研究。在近年的口译理论研究中,即使意识到了口译中文化传达研究的重要性,也大多因种种原因仅仅是一提而过,很少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近年来一直作为全国高校口译教材的《实用中日口译、即席翻译、同声传译》也只能看成是大量口译实例材料的汇编,而根本没有对口译理论,特别是口译中文化传达理论进行阐述。但在我国各外语专业的教学大纲中,都或多或少地阐述了文化传达在口译中的重要性,在《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中,对口译的教学目标阐述为“口译课要通过大量的汉译日、日译汉的听说实践,训练学生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口译能力。同时还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政策水平和涉外工作的能力”。对口译的教学要求阐述为“在无预先准备的情况下,能承担生活翻译;经过准备后,能胜任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翻译;忠实原意,语言表达流畅,并能区别各种不同的语感和说话人的心态”[3]。从该大纲的目标和要求可以看出,在口译过程中,对文化传达有明确的要求,也显示了文化传达在口译中的重要性。

二、口译中文化传达的实践

口译工作者接受异文化的普遍形式是通过外国文学和历史来了解外国文化,但是文学和历史所反映的文化一方面范围有限,另一方面和现实的文化和社会有一定的差距,而且仅仅通过一个国家的文学和历史的了解,也不能完全知道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现状。所以,口译工作者在口译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从国际交流中的共性文化(本文主要分析礼仪文化)和所学语言对象国的独特文化两个方面入手,来提高自己的异文化理解力。

1.共同礼仪文化的内涵

国际交流中共同文化主要是表现为外交活动中的礼仪文化。国际社会发展的趋势,一方面是世界的发展呈现多样化,从而使世界文化也呈现出多样化;另一方面是随着世界各国之间交流的加强,世界又表现出空前的统一化,各种局部的经济联合体以及战略伙伴关系出现,比如欧共体、上海峰会、ApEC等国际和地域组织也佐证了这种国际发展的趋势。当然,在各种国际交流中都有一定的行动规范,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这些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出现在公众面前时所表现的共同礼仪文化,了解这种文化是外语口译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具体来说,共同礼仪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举止。在外交场合,举止是有很多规定的。在国际交流活动中,口译工作者应保持不卑不亢的举止和态度,具有较高的语言水准却因动作滑稽等引起他人注意的不是成功的翻译[6]。口译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让听众不太注意到译者的存在。除此之外,译者还应充分注意自己的站姿或坐姿的细节问题。在现代国际性会议和会见中,常用的会见礼仪是握手或拥抱,口译工作者,在自己了解该采用哪一种方式的基础上,也有告知自己的服务对象该用哪种礼仪的义务。②着装。在国际交流事务中,不同的场合对着装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在政治会谈或正式商务会谈时,通常是西装;在旅游兼商务的会谈中,可以是相对自由的便装;在多国文化交流的联欢活动中,可以穿自己的民族服装。译者应充分考虑自己服务对象的会谈性质和会谈内容,以便采取和与会者相符的着装方式。

③站位。在口译过程中,除会谈时的坐立翻译外,很多时候还要参加互赠礼品时的翻译,或者共餐时的翻译等。参加这些活动时,口译工作者的站位方式也很有讲究。比如在互赠礼品之后合影时,译者应该主动退后,这些看似小事却极为重要的站位方式直接关系着口译工作的成败。

虽然说国际交流的共同文化还是有分歧的,但是,任何文化规范都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共同礼仪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践过程中,外语学习者或口译工作者应保持对它的敏感性,不断地学习和总结新出现的外交礼仪文化。

2.独特文化的基本内涵

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个体文化差别的内容主要包括宗教文化、饮食文化、肢体文化、数字文化等。

①宗教文化。国家和民族不同,所信仰的宗教也有所不同,在因宗教信仰不同而引起各种社会纷争的今天,外语学习者和口译工作者应该详细了解所学语言对象国的宗教信仰和宗教习惯,特别是某些禁忌习惯。比如,对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人不能经常提及猪和猪肉,在信仰佛教的泰国不能摸小孩的头等等。如果不了解这些,不但不能进行很好的交流,甚至会在交流过程中因宗教文化的不同而产生冲突。

②饮食文化。由于宗教不同或饮食习惯的差异,饮食文化在国际交流的过程中也显得非常重要,比如: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人不吃猪肉和无鳞鱼,日本人不吃羊肉,东欧的很多国家不吃动物的内脏,阿拉伯国家做客不能喝酒等。外语学习者既要了解所学语言对象国的饮食习惯又要了解所学语言对象国有无因宗教信仰而忌讳的饮食。

③肢体文化。与人会谈时,我们一般用语言、声音和肢体语言三种方式进行沟通。有研究表明,沟通的55%是通过肢体语言进行的,38%是用声音完成的,只有7%是用语言完成的,由此可以看出肢体语言在交流时的重要性。口译过程中,口译工作者除了注意自己的站位要适当、要保持良好的眼神、双手不要放到口袋里、双臂不要交叉在胸前、不要表现得懒散没有精神等常识性肢体语言外,还要根据所服务的对象来读解交流双方的肢体语言。这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和民族不同,耸肩、树大拇指和微笑等所代表的意思也有所不同。译者只有在充分了解了所学语言国的这些肢体语言和肢体习惯后,才能在实践过程中更加准确地掌握双方所要表达的意思。

④数字文化。国家和民族不同,对数字的喜好也有很大不同,西方人认为“十三”和“星期五”是不吉利的,尤其是逢到十三日又是星期五的时候,最好不要举办任何活动。在日常工作中的编号,如门牌号、旅馆房号、楼层号、宴会桌次等,也尽量避开十三这个数字。其原因主要源于基督教传说,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犹大,为了贪图三十个银币,出卖了耶稣,结果使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在那天最后的晚餐上的第十三个人就是犹大,这天又是星期五,因此,人们将十三日又逢星期五的日子称为“黑色星期五”,有些人在这天会闭门不出,唯恐会出现不吉利的事情。日本和朝鲜、韩国以及中国人不喜欢“四”这个数字,因为在中文和日文以及韩语中,“四”的发音与“死”相近,因此,这些国家的医院里没有四号病房和病床。在国际交流过程中,大多会有赠送礼品、安排宴会桌次等活动,这时如果不知道对方的数字禁忌,势必会引起一些不愉快,好事办成坏事。

除此之外,在个性文化中,还包括了色彩文化、图案文化等等,对于这种个别国家的独等文化,外语口译工作者除了可以和文学作品相结合进行解释外,还可以通过专题的方式来理解和思考。

三、结语

口译中文化传达的理论和实践才刚刚起步,只有在口译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探索,才能真正实现口译中的文化传达。外语口译工作者不但要有很好的语言功底,还要对本国和所学对象语言国文化有的深刻理解。口译过程中忽视了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文化的传达,就会成为一种不完整的口译。

如今的世界,文化差异还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有可能是未来世界冲突的主要原因。翻译特别是口译就是要越过社会文化差异的障碍,来进行跨文化的无障碍翻译,这是翻译工作者追求的最高境界,更有助于人们的相互理解,构建和谐世界。

参考文献:

[1]陆永昌.翻译:不能再增文化障碍[J].译林,2006(3):211-215.[2]锅仓健悦.异文化间入门[M].东京:丸善文库,1999.[3]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3-5.[4]高见泽孟.初めての日本语教育基本用语事典[M].东京:讲谈社.1997.[5].外国人との[M].东京:岩波新书,1996:194.[6]刘连娣.职业道德与翻译资格[J].上海翻译,2006(1):74-77.

下载文化类口译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化类口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口译分类词汇-政治类

    1、政治类词汇 发达国家 Developed country 发展中国家 Developing country=Underdeveloped country 落后国家 The least developed country 欠发达国家The less develope......

    礼仪类口译(共五则范文)

    Ceremonial Speeches 首先,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布什总统来华访问表示热烈欢迎。I'd like to extend my warm welcome to 这是我和布什总统的第二次会晤。四个月前,我们......

    口译分类词汇-旅游类

    9、旅游观光 中国国家旅游局 China Nation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 国际旅行社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旅游管理局 tourist administration bureau 旅行社 trav......

    文化类主持词

    颍东区幸福路小学艺术节文化类节目主持词 “书香浸润心田,雅韵绽放人生”尊敬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古人云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把经典传扬;满园书......

    中级口译真题之旅游类

    中级口译真题之旅游类 Passage 1: A lot of people think that Scotland is a part of England.But,as any Scotsman will tell you,it certainly is not.In fact,until the......

    文化常识类(5篇)

    文化常识类 1. 唐代诗人中被称为“诗圣”的是谁?(杜甫) 2. 《丑小鸭》这个童话故事是谁写的?(安徒生) 3. 戏剧中的角色有生、旦、净、末、丑之分,你知道戏曲中的女演员一般被称作什......

    城市文化类论文

    广场舞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初探 摘要:随着人们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的提高和广场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广场舞受广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成为城市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和内......

    文化类-春晚报告

    走进央视春晚 ——关于央视春晚的关注度和满意度的研究报告 组长:张朦丹 组员:胡雪羚、徐丹、杜益卿、张威威指导教师:郭小平、岑光辉日期:2011-02-26 走进央视春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