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习惯决定学习成绩(教育教学故事黄志强)
学习习惯决定学习成绩
黄志强
开学的第一天,我改变了之前的教学做法。给学生上了一节品德课。我总觉得三年级在整个小学阶段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年级。学生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思想比较单纯,老师教什么就做什么,基本上没有自己想法和见解,是被动接受知识,而且一、二年级的知识点也比较简单,思维的含量较少。以我的教学经验所知,一、二年级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差并不大。但一旦进入三年级,许多学生就不适应。原因在哪里呢?我觉得是学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曾经读过一本《学习习惯决定学习成绩》的书,在书中,让我明白一个真理:人的语言取决于他的知识,人的思维取决于他的动机,人的行动则大多取决于他的习惯。习惯是一种巨大而顽强的力量,它甚至可以主宰人生!习惯能成就一个人的事业,让你走向辉煌;习惯也能毁灭一个人的前程,让你走向颓废。对于学生而言,学习习惯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成绩的优劣,只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轻松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我在跟学生讲道理的时候,不断地给学生说: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经年累月地影响我们,左右着我们的行为方式,影响我们学业的成绩。习惯之所以称之习惯,就因为它是经过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它具有往后延续的惯性。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一个习惯容易,但要改掉一个习惯就难了。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父子两人赶牛下山卖柴的故事。父亲较有经验,坐镇驾车。而儿子眼力较好,在转弯时总是提醒“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下山,儿子一人驾车。但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引诱,牛都是一动不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它在牛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牛靠条件反射来行动,而人们则常常凭习惯来左右自己。所以,我觉得,在三年级这个转折点上,学生要注意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终生受用。
于是。我要求学生要
1、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2、堂上认真静心倾听
3、提前预习的习惯
4、多思善问的习惯
5、认真审题的习惯
6、认真检查的习惯。一个成功的人总是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我希望我的学生能明白好的习惯一旦形成,自然就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第二篇:读《学习习惯决定学习成绩》有感
读《学习习惯决定学习成绩》有感
人的语言决定于他的知识,人的思维取决于他的动机,而人的行动大多取决于他的习惯。一位成功企业家曾感触:“一个好的习惯比哈弗学位重要多了。”对于我们学生而言,学习习惯的好坏决定了学习成绩的优劣,《学习习惯决定学习成绩》教会你学习生涯中的人生哲理。
书中由三十四个习惯哲理故事组成,有“自信让你成功”,“别让嫉妒蒙蔽了你的双眼”。
“主动质疑——多问为什么”„„其中我最喜欢“自信让你成功”这个故事,其中讲述了拳王每次比赛,都在天花板写上“是的,我能行!”几个大字,令他每次在赛场上,始终相信自己,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去击跨对手,赢得比赛。仔细想想,我们是否很多时候也缺乏自信呢?是否每次考试前,都没有信心,紧张不已,使自己在考试中发挥欠佳?又或者某次画画时,都觉得自已的画画得不够完美而不敢拿出来?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养成好的习惯,在每天一点一滴中进步,才能使我们有信心去迎接明天,迎接美好的未来。同学们,要知道好习惯是人生成功的资本,是提高学习的关键,加油!
广东深圳莲南小学五年级:大婶啊
第三篇:十大习惯决定孩子的学习成绩
十大习惯决定孩子的学习成绩
一、预习习惯。
基本要求:按教师或教材要求做好课前预习,寻找听课重点、难点,提高课堂听讲的有效性。
培养目标:1.提前预习课程,每天晚上和上课前,都要对将要学习的课程做简要的预习,了解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2.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字典、查资料寻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学、家长询问,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标记出来,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地学习。3.预习时要学会用笔在课本上做不同的标记,如:重点内容在文字下面标△,有疑问的地方在文字下面画线并在旁边写上“?”等,以便在课堂学习时多留心。4.预习时要精力集中,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二、听课习惯。
基本要求: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课堂教学活动,踊跃发言,遵守课堂纪律,积极思考。倡导中高年级的学生认真做好课堂笔记。
培养目标:1.课前做好准备,自觉检查课本、课堂练习本,必须的文具按要求放好。2.课堂上认真接受教师指导,专心致志地参与探索,全身心地投入学习。3.有疑难问题时,及时举手发言。4.要善于合作学习,在进行分级实验、动手操作、课外游戏等活动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5.在功能教室上课以及放学回家,要将桌面整理干净,并摆好桌椅。
三、复习习惯。
基本要求:及时复习功课,加深对所听课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培养目标:对当天学习的内容及时复习巩固,需要记忆的字词句篇、概念、公式以及单词、语句、名人名言等理解深刻,记忆准确,提高学习效率。
四、作业习惯。
基本要求: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专心细致,认真审题,书写规范,按时缴交,及时更正。
培养目标:1.当天的作业要当天完成,在做完老师布置作业的前提下,有余力的学生要养成自主设计和完成作业的好习惯。2.独立、认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类作业,不抄袭别人的作业。没完成作业主动向老师说明理由,并及时补上。3.写完作业后把作业放人书包中,并整理书包,使学习资料在书包中分类放置有序。4.当作业本、练习本、试卷等发下之后,首先查看老师的批改,对老师指出的错误必须及时改正,不放过一个错字或错题。
五、阅读习惯。
基本要求:多读好书,每天阅读课外读物累计不少于30分钟,读书姿势正确。倡导中高年级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
培养目标:1.每天课外阅读时间累计不少于30分钟,每周背诵古诗文不少于2首。2.自己订阅的报刊应及时阅读。摘抄课外读物的精彩句段,或在精彩处圈点,记上自己的阅读体会,养成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3.边读边思考,敢于质问,不懂的地方向他人请教或查工具书解决。
六、写字习惯。
基本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和握笔姿势,掌握正确的写字规则和方法,书写规范、工整。
培养目标:1.做作业时要专心,不边玩边写,不边吃边写,书写时想好再下笔。2.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足平、臂开”,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握笔处离笔尖一寸。字迹工整,书写规范。3.不在书本上乱涂乱画,养成写字垫纸的好习惯,不随便撕作业纸,保持作业本的清洁和完整无缺。4.写完作业必须认真仔细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七、听说习惯。
基本要求:善于倾听他人的见解,养成认真倾听、分析、思考的习惯,善于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表述流利,条理清晰。
培养目标:1.养成认真倾听、分析、思考的习惯。积极踊跃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并不断修正、弥补自己的不足。说话完整,口齿清晰,声音洪亮,仪态端庄。2.与人交流时,虚心听取对方的见解,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讥笑别人的错误。
八、活动习惯。
基本要求:依据个人兴趣及特长,积极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潜能,张扬个性,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培养目标:1.依据个人实际,积极参加学校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潜能,张扬个性,磨练毅力,培养恒心。2.积极主动参与学校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等特色活动,大胆展示自我风采,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九、探究习惯。
基本要求:培养独立思考、细心观察的能力,善于质疑,勇于实践,形成主动探索的习惯。
培养目标:1.勇于实践,积极参与各学科综合活动,学习调查、访问、搜集整理文字图片资料、撰写活动报告等实践方法。2.培养独立思考、细心观察的能力,及善于质疑、形成主动探索的习惯。
十、计划习惯。
基本要求: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按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提高课内外学习效果。
培养目标:1.在家长、教师指导下制定生活、读书、活动计划,制定切合实践的每周、每月、每学期学习目标、学习计划。2.认真执行计划,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合理安排学习活动,提高课内外学习效果。
第四篇:学习成绩好坏在于学习习惯不同
学习成绩好坏在于学习习惯不同
1.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
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学生同时面对的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所以学生要学习好,除了我们老师努力提高能力水平,适应学生外,学生更要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不同层次的老师,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眼睛向内、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适应,与老师共同进步。从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2.自学预习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目前我国的高考为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对考生的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提前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3.专心上课的习惯
教与学应该同步,应该和谐,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哪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这过程中,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4.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要善于提出问题,要积极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积极思考教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得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我们观察事物,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一般要求达到:有根据、有条理、符合逻辑。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即迷惘,殆即疑惑。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所言之书,是专指《尚书》,今天可以理解为:对书本知识不可以全信,而应该批判地吸收。清代学者王夫之说:“致知之途有二,曰学,曰思。”这都是在强调养成认真思考习惯的重要性。5.善于提问的习惯
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6.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象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精华。7.独立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独立学习实践活动,也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做作业的同时也时一种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学的作业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书面的,二是看书思考或实践操作的。
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交教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有的学生做作业的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采取“拖、抄、代.……等等”,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就不动笔;有的学生好高骛远,简单的是会而不对,复杂的对而不全,这些不良习惯严重的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我们要重视做作业,在做习题时要认真思考,总结概念、原理的运用方法、解题的思路、并且尽量多记忆一些有用的中间结论。8.仔细审题的习惯
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词,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还要培养自己能从作业,考试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的能力。9.练后反思的习惯
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
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第一,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第二,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第三,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第四,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第五,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10.复习归纳的习惯
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复习也就是通过对知识,对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提炼,进行归纳整理,使零碎的知识,分散的记忆得到一个串联,从而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避免前后知识的脱离与割裂。
复习是有规律的,复习必须及时,否则超过了人的记忆极限点再去复习,将要多花几倍的时间,而且效果不好。因此必须有计划的不间断地复习。
每天尽量把当天的东西都复习一遍,每周再做总结,一章学完后再总的复习一下。对记忆性知识的复习,每一遍的用时不需多,但是反复的遍数要多,以加深印象。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归纳。
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11.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平时要把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随手拿张纸记下,经常看看,看会了、记住了才扔掉。有价值的就用专门的本子记下,并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解题的技巧和办法。12.客观评价的习惯
学生应养成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正确对待考试分数的好习惯。若学生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同学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是一种健康心理的体现。只有客观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才能评出自信,评出不足,从而达到正视自我,不断反思,追求进步的目的,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第五篇:生活习惯决定学习习惯
生活习惯决定学习习惯
贾容韬
生活习惯之所以决定学习习惯,是因为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学习习惯,都属于行为习惯的范畴。学习习惯是生活习惯的映射,同样,生活习惯的优劣也直接影响着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前提。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把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而把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放到了无关紧要的位置。他们认为,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最重要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都是小事。只要抓住西瓜,丢了芝麻无所谓。这样的观念,把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割裂开来,是一个很大的家教误区。和无数家长一样,我也曾有这样的观念。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孩子的学习问题而纠结、烦恼。孩子都上高一了,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下去怎么能行呢?怎样培养孩子严谨认真的作风,怎样让孩子的学习尽快步入健康有序的轨道,我苦苦思索着。
那时,每次我走进儿子房间,看到的都是一派脏乱差:脏袜子、脏鞋、脏衣服堆在墙角散发着怪味,各种食品袋随处可见,变质方便面放在鞋柜上,发霉小食品躺在窗台上,长毛的饮料放在桌子上,干瘪的水果丢在台灯旁。杯里的茶叶泡成了深棕色,用过的碗筷摆放在床头柜上,抽屉半开着,衣柜敞露着。杂乱无章,一片狼藉。
儿子房间里的乱象和他的学习有没有内在必然的联系呢?是不是潦草、马虎、随意的生活习惯影响了儿子的学习习惯呢?考虑到这个问题时,我的眼睛顿时一亮,决定探个究竟。
为此,我拜访了数位心理学专家,了解了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方面的有关知识,这对我启发很大。紧接着,我读了一篇名为《 生活可以贫穷,但不可以粗糙 》的文章,让我茅塞顿开。文章是这样写的:
读研究生的时候,朋友的寝室里有一个从黄土高原来的青年。据说,他要是回一次家,得先坐火车,再坐汽车,之后是马车,之后是背包步行„„总而言之,他的家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偏远。
一个散淡的黄昏,他给我们讲他母亲的故事。通过他的讲述,我看到了一个在困窘环境中生活着的消瘦而美丽的母亲。她经常说的话是:生活可以贫穷,但却不可以粗糙。她给孩子做的白衬衫、白边儿鞋,让穿着粗布衣服的孩子们在艰辛中明白什么是整洁与有序。他说,母亲的言行让他和他的手足们知道,粗劣的土地上一样可以长出美丽的花。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个养育他成人的窑洞里,会走出那么多有出息的孩子。
和这青年同一寝室的另一位同学,是富裕家庭里的“宝贝”,他的父母生了五个孩子,只有他一个男孩。他来上大学,他的母亲一下子给他买了十套衣服,可是,没一件他能穿出个模样来。他总是把衣服随随便便地一扔,想穿了就皱皱
巴巴地套上。头发总是在早晨起来变得“张牙舞爪”,怎么梳都梳不顺。他最习惯说的一句话是:一切都乱了套。他怎么也弄不明白,住在对面的室友,怎么每一天的日子都过得井井有条、有滋有味。他的床上,横看竖看都是乱;而对面那张床,洗得发白的床单总是铺得整整齐齐。
那个窑洞里走出的青年,在大家赞叹的眼神中读完了研究生,携着爱他的姑娘,到北京工作去了。听说,在他有了家庭后,他和母亲一样,把日子过得精致而又温馨。
我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儿子的不良生活习惯影响到了他的学习习惯,随意、粗糙的生活态度延伸到了学习上。而儿子这些不良习惯是我影响、熏陶的结果,是我生活习惯意识淡漠、没有刻意培养儿子这方面的习惯所致。不是吗?生活上懒散、邋遢、潦草、马虎的家长,又怎么可能培养出生活态度严谨、认真的孩子呢?生活上马马虎虎、敷衍应付的孩子,怎么可能在学习上一丝不苟呢?
粗枝大叶的人这件事做不好,另一件事往往也做不好;细心、用心的人能做好这件事情,也能做好其他事情。同样的道理,生活上毛毛糙糙的人,学习上很难不马虎;生活上懒散的人,学习上也不会勤奋;生活上没有规矩的人,学习上也不会有章法。人的行为风格是统一的,不能被简单割裂开来。一个人的思维习惯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生活习惯往往会无意识地迁移到学习上。
正确的事情不分大小,错误的事情也不分大小。面对生活中的琐碎事,好多人往往不用心去做。比如:吃完饭不收拾碗筷,用过的东西随手乱放,出门不随手关灯,上完厕所不放水冲等等。这些事情,在很多人眼里是小事。其实,正是这些小事,反映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质量。
有一句比较流行的话:“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在很多人眼里无关轻重,人们往往不愿在细节上花费心思和精力,其实这是舍本逐末。海尔总裁张瑞敏说:“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管理大师汪中术说:“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这就是细节的魅力,是水到渠成后的惊喜。‘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想做好大事是痴人说梦。只有把各种小事都做得非常漂亮的人,才能办成大事、办好大事。
一个孩子不注意生活中的小事,日积月累,身上的坏毛病必然越来越多,生活习惯也越来越差。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的,生活中的负面因素必然会延伸到求知上。他的学习习惯会越来越差,知识漏洞也越来越多,学习成绩也会越来越糟糕。
父母是孩子接触最多的人,也是接触时间最长的人,所以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现实中不乏这样的现象:父母有挖鼻孔的毛病,不经意就把坏习惯带给了孩子;父母赖床,孩子大多不会早起;父母办事习惯往后推,孩子也不会“一日事,一日毕”;父母生活上毫无秩序,孩子不可能井然有序。孩子天天和父母在一起,父母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反射到孩子大脑里,储存在孩子潜意识里,孩子做事时就会无意识地表现出来。久而久之,不良习惯就形成了。
生活习惯教育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进一步讲,是爱心、感恩心的教育,是意志力的教育,是责任心的教育,是自信心的教育,是动手能力、创造力的教育。
生活能力强的孩子,都有一定的爱心和感恩心。因为他们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生命感悟。孩子在做事过程中最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也最容易理解劳动者的艰辛。
一个热爱生活的孩子,往往能沉下心来做事情。通过周而复始地做事,他就得到了一定的磨炼,就获得了一定的定力,他的意志就会比较坚强。任何人有了坚忍不拔的毅力,他的人生砝码都会加重许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生活上会越挫越勇,学习也会迎难而上。
能把身边的事做好,无形中就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知道对自己、对父母、对老师、对学校、对社会负责任,知道为什么学习、为谁学习,他的求知潜能定能被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责任心会让孩子成为处处受欢迎的人,责任心将给他的成功人生添彩助力。
一个孩子总是把各种事情做得井井有条,就会得到父母的赏识,也会得到自己的认可,就会产生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孩子把这份自信心带到学校、带到社会,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挫折不能战胜?
能把生活中的事情做好的孩子,动手能力肯定强。一个经常动手的孩子,智力也在不断开发,肢体和大脑的协调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实践能力也一定强,创造能力也必然强。一个孩子具备了这些能力,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今天,你还愁他在学校不受欢迎?你还害怕他不能取得好成绩?你还愁他进入社会没有竞争力?
教育无小事,生活即教育。不会生活的人,不可能会学习。学习习惯决定学习成绩;生活习惯决定学习习惯;父母的生活习惯决定孩子的生活习惯。这种因果关系可以列出下面的公式:父母生活习惯=孩子生活习惯=孩子学习习惯=孩子学习成绩。
知道了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因果关系,我把培养儿子的生活习惯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找准机会,我认真地和儿子谈了一次话。我对儿子说:“老爸以前只顾在外边忙,我邋遢惯了,无形中也影响到了你的生活质量。现在我意识到了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我要过一种从外到内、表里如
一、有内在质量的生活,希望你多支持老爸。”
即日起,我把卧室、厨房整理得干干净净,把儿子的房间也搞得一尘不染。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学习,我感到心情就是不一样。我每天坚持整理不误,儿子不免还有些随意。比如:书籍、作业本随手乱放,纸团杂物也随手扔„„看到这些,我一点也不心烦。这哪能怨儿子呢?儿子生下来原本是一张白纸,是我从小没有引导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数年养成的习惯,一下子对他有过高要求,也不切合实际。儿子上学后,我会及时把他的房间整理好。我不要求孩子什么,而是在身体力行的前提下提醒儿子保持卫生。我对儿子说:“感谢你支持老爸提高生活质量,这些天你确实做了不少工作。你这么一个帅小伙,完全有理由过一种高品质生活,遗憾的是老爸以前疏忽了这一点。老爸知道你学习任务重,但东西放到该放的地方、保持清洁也是举手之劳。这几天在整洁的环境中生活学习,你一定会感到神清气爽。养成严谨、有序的生活作风不仅让你感觉良好,也会对你的学习有一定帮助。近段老爸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心情好做事效率也高。”
在我的影响、熏陶下,儿子逐渐有了生活习惯方面的意识:吃过饭及时把碗筷送到厨房,有时还帮我洗洗锅碗;从来没有洗过衣服的儿子也动手洗衣服了;床上的被子也叠得有模有样;桌子也隔三差五用毛巾擦擦。我在肯定儿子做出成绩的同时,也给儿子做些示范。慢慢地,属于儿子自己的事情他基本都能完成,用完的东西能放回原来地方,房间也不那么乱了,他洗澡、洗头也比较勤了。
有一次儿子对我说:“以前你们什么都替我做了,我感到那些不是我的事情,你们要一直包办下去,我肯定永远长不大。以后你们不要给我考虑得太周到,我的事情让我自己做,尽管有些事情可能做不好。让我吃点苦头、接受点教训,也不是坏事。我自己做点事,内心还别有一番滋味呢!”
是啊!爱美是人的天性,青少年对美的追求更加强烈。哪一个年轻人不喜欢整洁呢?哪一个孩子不爱动手呢?都是我们家长越位了,孩子的生活能力、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及时开发,闲置到一定程度就报废了。一句话,是家长错误的家教方式导致孩子生活习惯不好,也是家长的原因造成了孩子的依赖思想和十足的惰性啊!
随着儿子生活习惯的一步步改善,他的学习能力也在不断提高。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对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关系认识不到位,甚至一部分人认为二者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在咨询中,不少家长总是说孩子学习习惯有多么不好、学习成绩是如何糟糕,却很少有人谈及孩子的生活习惯。他们并不知道,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生活习惯会对学习习惯产生决定性影响。更没有人知道是自己的生活习惯影响了孩子的生活习惯,并进一步影响了孩子的学习习惯,故而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
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提升生活品位。改掉懒散、邋遢、推诿、拖沓的生活习惯,培养严谨、认真、整齐、有序的生活作风,时时事事给孩子做好表率。
第二,凡事要用心。好多人做不好事情,都是不用心所致。不论什么行业,只要用心,做到极致,都能创造辉煌。
第三,从小事做起。克服浮躁情绪,战胜惰性和随意性,沉下心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比如:一日事,一日毕;凡事往前赶,绝不后拖;东西各有其所,用后放回原处;注意个人形象,保持环境卫生;言谈举止文雅,远离粗话、脏话等等。小事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养,小事成就一个人的习惯。
第四,聚焦一些事情,把它做细、做透、做到位。一个人在一方面想明白了,在别的地方也就想明白了。把一件事做好了,就具备了做好其他事情的信心和习惯。好多人之所以处处不通、门门不精,这也做不好,那也不中用,究其原因,是因为从来没有完整地做过一件漂亮事。
第五,把在生活中积累的优良作风和优秀习惯带到学习中。要把学习当做生活必须,当做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你对“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学习的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你就知道该怎样引导孩子学习,就能给孩子实质性的帮助。还是那句老话:“身教胜于言传。”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生活是孩子最好的课堂。从为人父母自身做起,从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做起,一点一滴地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