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县乡财县管财政改革现状及对国库的影响与对策(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2 05:51: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绥德县乡财县管财政改革现状及对国库的影响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绥德县乡财县管财政改革现状及对国库的影响与对策》。

第一篇:绥德县乡财县管财政改革现状及对国库的影响与对策

绥德县“乡财县管”财政改革现状及对国库的影响与对策

内容简介

本文主要陈述了绥德县“乡财县管”改革的具体做法,提出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乡财县管”改革环境下对国库业务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乡财县管改革存在问题国库对策

随着近年来绥德县“乡财县管”财政改革的深入推进,此项改革加强了乡镇财政管理,缓解了乡镇财政困难,提高了乡镇财政的运行质量,但同时给国库业务带来新的挑战。

一、绥德县“乡财县管”改革现状现状

(一)绥德县“乡财县管”具体做法

绥德县在2003年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对全县20个乡镇推行“乡财乡用县监管”财政管理模式,坚持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资金审批权、乡镇债务债权关系”等五权不变和继续实行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下,全面强化了乡镇财政“核算统一、账户统设、工资统发、采购统办”的“四统”管理模式,由县财政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收支。具体做法:

1.取消各乡镇原有的基本户及各种支出专户,由县会计核算中心为乡镇设立统一账户,对乡镇的收入和支出进行集中核算和管理。同时乡镇增设财务报账员,负责到县会计核算中心办理相关收支结算,县会计核算中心代理会计根据乡镇收支类别、科目分别进行核算,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2.对民政、计生专项经费单独设置账薄进行核算和管理。绥德县在推进“乡财乡用县监管”改革工作中,为了防止挪用、挤占民政、计生专项经费,由县会计核算中心对其进行专设账薄、单独核算、单独编报,与乡镇日常经费分开核算。以完整反映专项经费支出情况,保证专项经费的安全运行。

3.积极实行乡镇财务支出“联签会审制”办法。根据市、县纪委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的文件精神,从源头上遏制乱支乱花现象,增强乡镇财政支出的透明度,绥德县在“乡

财乡用县监管”改革进程中,改变传统的财务支出“一支笔”审批办法,实行“联签会审制”,即乡镇的所有财务支出由书记,乡(镇)长共同审批,大额支出集体研究审批。将领导干部相互监督机制纳入财政管理监督运行之中,以达到支出更加规范化、民主化。

4.清理债权债务,严控新增债务。在对20个乡镇纳入县集中核算的同时,对乡镇的所有债权债务进行核实清查,统一登记,并报县会计核算中心备案。推行“乡财乡用县监管”后,由县财政直接监督乡镇合理使用农村税费改革资金,制止乡镇在无资金的情况下,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新增乡镇债务,加重乡镇负担。

5.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对属于政府采购目录的财产购置,由乡镇填写采购项目申请表,经财政部门审批后,县会计核算中心拨付资金,转入采购专户予以采购。

6.规范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推行“乡财乡用县监管”改革以来,绥德县明确划分乡村两级税改资金,对乡级转移支付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村级转移资金全额下拨乡会计中心,实行“村财村用乡代管”,保证村级政权的正常运行,避免乡镇截留村级运转经费。

在成功推行“乡财乡用县监管”的基础上,为了规范村级资金的收支管理,强化财政监督,彻底改变村级财务混乱,账目不清的局面,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绥德县于2004年推行了“村财村用乡代管”改革。截止目前有654个村,304所中小学的财务已纳入乡镇会计中心,分别占全县661个行政村的95.94%,占305所学校的99.67%。

推行“村财村用乡代管”改革工作中,一是认真清理村级财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清理农村财务是实行“村财村用乡代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绥德县实行“七清理七审查”制度,即:清理“三提五统”,审查管理是否规范;去向是否清楚;清理账票、现金、存款和有价证券,审查手续是否完备;清理各种往来,审查债权债务是否明确;清理承包上缴,审查合同是否兑现;清理各种罚款、集资款、捐款、征用土地补偿款,审查资金用途是否合理和入账;清理各种支农专款,审查资金用途是否合理;清理历年遗留问题,审查有无违法违纪行为。通过清理和审查,共查出不合理债务23万元,收回拖欠款68万元,采取清收还债、变现还债等措施,共化解不良债务453.1万元,占乡村债务总额3913.1万元的11.6%。同时出台了《绥德县“村财村用乡代管”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村级财务会计核算和监督工作。二是制定了《绥德县推行“村财村用乡代管”会计核算办法》、《绥德县“村财村用乡代管”会计中心报账工作细则》等规章制度。三是建立了乡会计核算中心,配备了办公设备,实行“一厅式办公,柜组式作业”,并选调了3-4名业务人员具体办理业务。四是设置“三账四簿”,严把支出审批关。200元一下的支出由村主任审批,200-500元的支出由村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500元以上的支出由村委会提出意见名村民民主理财小组研究决定。

(二)绥德县“乡财县管”改革出现的问题

“乡财乡用县监管”及“村财村用乡代管”的推行,一是进一步理顺了县乡财政权分配关系,全面推进了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和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的步伐,巩固了农村税费改革

取得的成果,二是规范了乡镇财政支出管理,保证了乡镇及村干部人员工资的正常发放,严格控制了不合理支出,切实保证了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三是划清了乡镇各项债权债务,建立了乡镇债权债务备案制度,遏制了新增债务的发生。当然在“乡财乡用县监管”及“村财村用乡代管”的推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挤占、挪用专项经费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民政、计生经费,虽然单设了账薄,但没有进行专户核算,导致挤占、挪用现象无法改变。

2.变相、虚列支出,私设“小金库”没有根除。推行“乡财乡用县监管”实行县级报账制后,一是由于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乡镇除转移支付资金外,基本无收入,但转移支付资金的大部分已指明用途,专项资金必须按规定用途报账列支。二是拒绝了“白条”列支和一些胡支乱花等不合理开支,但由于支出已成事实,故乡镇想法设法变相列支或虚报指定用途资金支出,套取现金,私设“小金库”,用于不合理开支,导致会计资料失真现象的发生。

3.各种经费支出无标准可依,导致车辆、招待等费用无法控制。农村税费改革以来,车辆费用、招待费用剧增,转移支付资金中的公用经费大部分用于招待及车辆,但会计中心因无标准可依而无法控制,影响了正常费用支出,也对政府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四是“村财村用乡代管”的推行,并未得到乡镇及村级的重视,制度流于形式,没有得到落实。目前仅核算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其他村级收支都是“体外循环”。

二、“乡财县管”改革对国库的影响及对策

“乡财县管”制度改革模式,借鉴了财政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两种管理方式,试图通过财政集中支付实现对乡镇财政收入的管理,通过会计集中核算实现对乡镇财政支出的管理,对县支行经理国库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业务上,还会体现在国库职能的发挥上,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乡财县管”对国库的影响

1.影响国库资金的缴纳。

“乡财县管”制度改革后,全面取消了乡镇职能部门的银行账户,各职能部门取得的乡镇财政收入(除国税、地税征收的收入)全部缴入乡财所“结算专户”,乡财局在县城银行为各乡镇财政开设总预算会计县级“结算专户”,核算上级各部门补助乡镇的各项收入、调度的其他资金等。两个“结算专户”的引入,会产生多种缴库方式影响国库资金的收纳:一是改变各职能机构缴纳财政收入,由乡镇“结算专户”集中缴纳,而乡镇“结算专户”核算的是乡镇职能部门的所有收入,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收入,还有上级财政的补助收入等,可能会因为金额小、种类多等原因,没有正确区分属于收入性质而缴入国库,使国库难以判断收入种类是否正确。二是改变乡镇收入缴纳的结算渠道,县乡财局“结算专户”直接向国库

缴纳乡镇收入,两个“结算专户”都是核算乡镇的收入,乡镇“结算专户”是乡镇上解收入,县级“结算专户”是下拨乡镇收入,如果出现上解收入不上解,下拨收入不下拨,实行抵减的办法实现缴库的情况,就容易发生混科目、混级次、混预算、“空转”收入等现象。

2.影响国库资金的拨付。

改革前国库资金是从人民银行县支行直接拨付到各乡镇财政所,财政所再拨到乡镇的预算部门。改革后是先将国库资金统拨到乡财局,一部分资金由乡财局实现支付,一部分资金由乡财局审核各乡镇申报的票据后再下拨财政所,由财政所实现支付。人行县支行对乡镇的拨款由分科目、分单位变成了分科目拨入乡财局一个单位,预算单位与预算科目没有了对应关系,有可能形成二次分配,降低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3.影响国库职能的发挥。

改革后的收入缴库方式,集中了乡镇所有的政府资金,为混级、混库、混科目、“空转”收入提供了经济基础,增加了国库柜面监督的困难;改革后的拨付方式,将乡镇资金集中拨付到一个账户,势必出现大量资金沉淀在乡财局账户,造成国库资金体外循环。另外新的拨款方式还模糊了预算单位与预算资金、预算科目与资金用途的对应关系,国库对拨款的监督变得困难,难以实现国库对支出的监督。

(二)“乡财县管”改革后国库的对策

1.全面参与“乡财县管”制度改革。参与“乡财县管”改革重点是把好清理乡镇部门银行账户关;把好乡财局、财政所新设立银行账户关;配合政府做好乡镇债权债务的清理,确保金融稳定;积极参与预算收入缴库的制度设计;合理制定预算拨款资金的流程;加强国库在“乡财县管”制度改革中的监督职能。

2.推行乡镇预算外收入纳入国库核算。合理确定乡镇企事业单位上缴预算外收入办法,由县财政局制定统一收费标准,取消预算外收入专户,规定凡属乡镇管理的预算外收入,必须及时足额缴存国库,增强乡镇财政实力,拓展国库反映职能。

3.推行预算收入直接缴入国库。乡镇各部门收纳的政府收入通过“零余额”收入专户直接上缴国库,该账户每日上划支库后,余额为零,加快乡镇收入入库速度。

4.推行预算支出直拨最后收款人。人民银行县支行要利用高效、面广的清算系统,对财政供给乡镇人员工资性支出、社会保障性支出、对个人家庭补助支出等,一律实行直接拨付到个人账户;对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助等国家对农民个人的补助,直接拨付到农民个人账户;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采购支出,经采购中心同意,人民银行直接拨付到供货商或服务商,实现资金审核与资金运动的分离,加快预算执行速度,防范财政资金风险。

5.调整“乡财县管”制度改革后的国库监督方式。乡镇收入缴库、拨款方式改变后,国库柜面监督的内容、方式、手段也要随着改变,人民银行县支行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办法,确保国库监督职能的履行。

参考文献:

[1] 漆玉超.“乡财县管”背景下乡镇财政管理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4)

[2] 李定春,冯梅.“乡财县管”的成功尝试[J].中国财政.2010(15)

[3] 张威,高瑞.“乡财县管”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03)

[4] 李家云.电子化下国库风险及防范[J].华南金融电脑.2010(11)

第二篇:财政国库改革实践与探讨

财政国库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胡亚迪 朱志礼

提起财政国库,在人们的脑海中会很自然地将其与神密之类的词相联系,产生这一观念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封闭式财政国库管理方式缺乏透明度、与人们的经济活动不能直接面对面所形成的。随着现代公民意识的不断提高,随着政府依法行政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改革现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推行和完善以单一账户为基础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财政支出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去年,在全省财政四项制度改革大潮的推动下,我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成功试行,已经为我们慢慢揭开了“财政国库”这个古老名词的神密面纱,它离国民生活越来越近,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将与公众直接接触。那么,财政国库是什么?财政国库为什么要改革?国库改革后对单位会带来一些什么变化?笔者就这些倍受人们关注的问题谈点浅见。

财政国库是负责办理国家财政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管理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财政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俗地说,就是运用国家的经济政策,具体组织财政预算收支执行,实现收支总量任务,在保证财政预算支出的前提下,通过对财政沉淀资金的资本运作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的执行机关。

从我县财政国库改革试点的系统设置流程不难看出,推行国库集中收付的核心,就是要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预算单位全部取消原设的收支过渡账户,目的是让所有的财政性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所有的财政性支出均由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支付到商品或者是劳务提供者,资金实现:“收入直缴,支出直拨”。改革的重点是账户体系,我们分析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原体制下账户的设置比较杂乱,一方面各征收机关及收费部门,都自行设立了为数众多的收入过渡户收缴收入;另一方面,支出单位也都在各商业银行设置帐户接受财政拨款,并从这些账户上进行开支活动。这种资金分散收付的局面,造成大量资金沉淀在征收机关和预算单位,政府实际可操控的现金很少,直接削弱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二是在收入收缴过程中,除了少数单位按规定将资金就地缴入国库外,绝大多数都通过收入过渡户收缴资金,还有的要按上下隶属关系层层汇缴后再由主管部门上缴国库,而主管部门通过收入过渡户截留收费资金的现象极其普遍,少则拖至一年半载,多则数年不缴,大量的预算外资金在各征收单位的账户上回旋。这种财政性资金长期脱离财政监督的模式,必然导致财政收支信息的严重失实,根本不能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政府宏观调控提供真实的数据,大量的预算外资金掌握在征收部门手中,也就直接控制着资金的支出权,这种资金如果不按公共财政原则支出,财政部门是很难发现的。

三是在资金拨付程序上,过去是在预算批复后,财政部门就按月或按进度向预算单位拨付资金,这些资金拨付后就脱离了财政部门的监督,资金掌握在预算单位手中,怎样用,何时用,是不是用在资金所要求的项目,都由用款单位自行决定,在监管上财政部门只能鞭长莫及。这种层层转拨容易造成资金的中途损耗,也很容易改变资金的本来用途,直接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为非法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甚至诱发腐败提供了便利条件。

所以,随着上述问题的逐步凸现,改革现行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新形势下加强预算管理的需要,也是适应现代公共财政发展的大趋势。

推行财政国库集中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为基础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对传统预算制度的根本性变革,也是对财政收支管理的一次创新。这项改革关系到各级财政预算执行能否规范,直接反映出预算执行的质量,与此同时,必将带来财政部门和各预算单位理财观念和理财方式的更新。那么,财政国库改革后究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其一,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后,改变了过去多头开户为国库单一账户,将以前的资金分散收付转变为国库集中收付,统筹了预算内外财力,逐步实现预算内外资金在收支过程中的合理配比,促进了预算编制的统一,规范了预算收支执行,强化了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依法理财的观念。

其二,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后,各项财政收入直达国库或财政专户,大额支出直接支付到商品或劳务供应者,实现直接支付,改变了以前收入层层汇集、支出层层转拨、收支资金流经环节多的局面,强化了预算执行中的财政监管职能。

其三,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后,所有财政性收支均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内运行,改变过去资金分散存放在单位为国库集中管理,有利于政府对资金的统一调度,增强了政府预算执行的可控性。同时,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之间通过现代化的电子技术传递信息,克服了以往财政性资金运行信息迟缓、透明度不高的弊端,新的国库集中收付系统流程为财政收支提供了及时、真实、可靠的反馈信息,为预算编制和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提供相对准确的决策依据。

其四,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后,财政部门内部实行了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职能的分工,财政与预算单位之间实行出纳与会计分开,从根本上改变了预算资金的管理方式和预算执行方式,使预算监督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强化了预算的约束机制,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腐败现象的发生,从这一层面讲,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加强财政管理监督行之有效的手段。

我县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注下,在各试点单位的通力协作下,经过财政部门的精心组织筹备,首批试点3个单位于2004年6月21日正式上线运行,截止到年底,完全上线的单位12个,不完全上线的单位28个,集中支付资金总量4173万元,直接支付资金3671万元,直接支付率达到88%,整个支付系统运行比较顺利。但是,随着支付业务量的逐步增加和支付范围的扩大,国库集中收付在操作过程中也渐渐凸现出其不容忽视的一面,这也正是我们今后工作应该努力的方向。

首先,加强对财政制度改革的政策宣传和业务流程培训是基础。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国库制度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改革的覆盖面广、工作量大,对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微机熟练程度要求高,是一项全新的业务,整个工程涉及到基层预算单位、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代理银行、人民银行、收款人等多个单位或个人,而自全省推行这项改革以来,从上到下缺乏系统的、规范的、专业的培训,特别是到县这一级,除开少数业务单纯的行政单位在运用中能得心应手外,多数是下设数个二、三级单位或基层站(所)的主管部门,这种管理职能延伸面宽、收入支出、往来款项、代扣代缴资金业务频繁的部门,在国库集中收付这个绝对程序化的系统中,对操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茫然无措,没有可借鉴的完整模式得以合理解决。同时,新的国库收付制度从根本上打破了单位过去现金收支的随意性,使单位用钱与过去相比显得“不方便”,对改革带来的规范化要求短时期内不适应,特别是现在正处于改革的过渡期,银行、财政、单位等各环节的业务衔接还不是十分到位,软件也处于逐步完善阶段,不免引起少数单位的反感。那么,作为占改革主导地位的财政部门,能够有组织有计划、专人负责对整个国库系统业务人员的培训显得十分重要。一是从宣传政策、营造舆论声势出发,改变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人员的认识观念,使之从传统的模式中蜕变出来,从理解到接纳改革所带来的业务变化;二是对系统业务操作流程进行指导,搞好跟踪服务,使经办人员能熟练地掌握系统软件,随时有问题随时解决,使之尽快在改革的大环境中进入角色,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国库集中收付的顺利推进铺就一条软环境通道。

其次,细化预算编制,全面推行内容完整、项目明细、定额科学、程序规范的部门预算是关键。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预算执行的过程,预算执行必须以科学规范的预算编制为基础。我县是全省29个贫困县之一,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自有财力小,预算单位之间因职能、人员、财力等因素的差异,所列支的范围和标准也不尽相同,那么在具体操作中就应该遵循定项目、定额度、定标准的编制要求,最大限度地平衡单位之间的人均支出水平,真正体现出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预算计划执行中,国库集中收付系统要求严格按部门预算为依据,只有部门预算细化到每笔支出项目,单位才能按月报出相对准确的用款计划,财政才能按部门预算编制审定计划的可行性,最终达到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相吻合。

再次,科学编制财政预算,钢化预算执行是保证。随着部门预算的实施,按照预算编制要求,部门预算必须经过“二上二下”的程序,首先由财政部门按照统一标准审核预算草案,再报同级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后执行,是一套严密的具有法律效率的预算执行文本。对预算单位而言,部门预算就是单位一年间所有收支活动的“明细账”;对财政而言,部门预算就是预算执行的“指标单”,钢化预算执行、杜绝资金拨付的随意性是维护预算严肃性的唯一途径,也是顺利实施财政预算的根本保证。

第三篇:财政国库改革实践与探讨

财政国库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胡亚迪 朱志礼

提起财政国库,在人们的脑海中会很自然地将其与神密之类的词相联系,产生这一观念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封闭式财政国库管理方式缺乏透明度、与人们的经济活动不能直接面对面所形成的。随着现代公民意识的不断提高,随着政府依法行政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改革现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推行和完善以单一账户为基础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财政支出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去年,在全省财政四项制度改革大潮的推动下,我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成功试行,已经为我们慢慢揭开了“财政国库”这个古老名词的神密面纱,它离国民生活越来越近,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将与公众直接接触。那么,财政国库是什么?财政国库为什么要改革?国库改革后对单位会带来一些什么变化?笔者就这些倍受人们关注的问题谈点浅见。

财政国库是负责办理国家财政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管理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财政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俗地说,就是运用国家的经济政策,具体组织财政预算收支执行,实现收支总量任务,在保证财政预算支出的前提下,通过对财政沉淀资金的资本运作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的执行机关。

从我县财政国库改革试点的系统设置流程不难看出,推行国库集中收付的核心,就是要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预算单位全部取消原设的收支过渡账户,目的是让所有的财政性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所有的财政性支出均由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支付到商品或者是劳务提供者,资金实现:“收入直缴,支出直拨”。改革的重点是账户体系,我们分析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原体制下账户的设置比较杂乱,一方面各征收机关及收费部门,都自行设立了为数众多的收入过渡户收缴收入;另一方面,支出单位也都在各商业银行设置帐户接受财政拨款,并从这些账户上进行开支活动。这种资金分散收付的局面,造成大量资金沉淀在征收机关和预算单位,政府实际可操控的现金很少,直接削弱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二是在收入收缴过程中,除了少数单位按规定将资金就地缴入国库外,绝大多数都通过收入过渡户收缴资金,还有的要按上下隶属关系层层汇缴后再由主管部门上缴国库,而主管部门通过收入过渡户截留收费资金的现象极其普遍,少则拖至一年半载,多则数年不缴,大量的预算外资金在各征收单位的账户上回旋。这种财政性资金长期脱离财政监督的模式,必然导致财政收支信息的严重失实,根本不能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政府宏观调控提供真实的数据,大量的预算外资金掌握在征收部门手中,也就直接控制着资金的支出权,这种资金如果不按公共财政原则支出,财政部门是很难发现的。

三是在资金拨付程序上,过去是在预算批复后,财政部门就按月或按进度向预算单位拨付资金,这些资金拨付后就脱离了财政部门的监督,资金掌握在预算单位手中,怎样用,何时用,是不是用在资金所要求的项目,都由用款单位自行决定,在监管上财政部门只能鞭长莫及。这种层层转拨容易造成资金的中途损耗,也很容易改变资金的本来用途,直接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为非法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甚至诱发腐败提供了便利条件。

 

出、往来款项、代扣代缴资金业务频繁的部门,在国库集中收付这个绝对程序化的系统中,对操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茫然无措,没有可借鉴的完整模式得以合理解决。同时,新的国库收付制度从根本上打破了单位过去现金收支的随意性,使单位用钱与过去相比显得“不方便”,对改革带来的规范化要求短时期内不适应,特别是现在正处于改革的过渡期,银行、财政、单位等各环节的业务衔接还不是十分到位,软件也处于逐步完善阶段,不免引起少数单位的反感。那么,作为占改革主导地位的财政部门,能够有组织有计划、专人负责对整个国库系统业务人员的培训显得十分重要。一是从宣传政策、营造舆论声势出发,改变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人员的认识观念,使之从传统的模式中蜕变出来,从理解到接纳改革所带来的业务变化;二是对系统业务操作流程进行指导,搞好跟踪服务,使经办人员能熟练地掌握系统软件,随时有问题随时解决,使之尽快在改革的大环境中进入角色,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国库集中收付的顺利推进铺就一条软环境通道。

其次,细化预算编制,全面推行内容完整、项目明细、定额科学、程序规范的部门预算是关键。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预算执行的过程,预算执行必须以科学规范的预算编制为基础。我县是全省29个贫困县之一,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自有财力小,预算单位之间因职能、人员、财力等因素的差异,所列支的范围和标准也不尽相同,那么在具体操作中就应该遵循定项目、定额度、定标准的编制要求,最大限度地平衡单位之间的人均支出水平,真正体现出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预算计划执行中,国库集中收付系统要求严格按部门预算为依据,只有部门预算细化到每笔支出项目,单位才能按月报出相对准确的用款计划,财政才能按部门预算编制审定计划的可行性,最终达到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相吻合。

再次,科学编制财政预算,钢化预算执行是保证。随着部门预算的实施,按照预算编制要求,部门预算必须经过“二上二下”的程序,首先由财政部门按照统一标准审核预算草案,再报同级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后执行,是一套严密的具有法律效率的预算执行文本。对预算单位而言,部门预算就是单位一年间所有收支活动的“明细账”;对财政而言,部门预算就是预算执行的“指标单”,钢化预算执行、杜绝资金拨付的随意性是维护预算严肃性的唯一途径,也是顺利实施财政预算的根本保证。

财政国库改革实践与探讨(第3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四篇:关于农村税费改革对县乡镇财政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农村税费改革对县乡镇财政的影响及对策

实行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新时期农业基础地位、保护农民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减轻农民负担、遏制农村“三乱”的治本之策。××县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第一阶段工作于2003年顺利完成后,规范了农村税费制度,取消了“三提五统”和各种专

门面向农民的收费,减轻农民负担总额××××万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尤其是我县从2005年起免征农业税后,势必给乡(镇)财政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也对乡(镇)财政收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税费改革对乡(镇)财政的影响

农村税费改革的首要目标是进一步规范农村税费制度,全面实施有利于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分配政策,确保农民实际负担总体水平减少20以上。作为辖××个乡(镇)、××*万农村人口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项改革,必然对乡(镇)财政在收入数量、收入来源、征管方式、理财思路等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可用财力大幅下降

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取消,三改革”。“两取消”即:取消农业税、农业特产税;“三改革”即:乡镇机构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从××的实际来看,取消乡统筹等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取消农村教育集资等涉及农民的政府性集资,特别是免征农业税后,每年将减少县财政收入××*万元,减少乡(镇)村农业税附加收入××*万元。这就进一步加大我县“确保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不反弹,确保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正常需要”的“三个确保”难度,对乡(镇)基层政权的运转、社会各项事业和乡(镇)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影响。

(二)财政支出更难保障

农村税费改革后,虽然通过配套的机构改革,减人、减事、减支可精减一批财政供养人员,但大部分转岗分流人员还要靠财政供养,而且村组干部工资、五保供养、农村中小学房屋维修等原来由“三提五统”解决的支出项目全部纳入财政供给范围,加之法定硬性支出、政策性增支措施不断出台,离退休人员、优抚对象还要靠财政保障,财政实际支出不但不会减少,而且呈逐步增加趋势。

(三)财政平衡难度加大

税费改革后,乡(镇)可用财力大幅减少,同时,由于上级转移支付赶不上财力减少数额,所以,实现“收支平衡,略有节余”财政平衡目标的难度加大,许多乡(镇)将面临不能平衡财政预算的困难。

(四)乡(镇)债务负担难以消化

就××而言,全县××个乡(镇)几乎都有债务,据统计,××××年前沉淀下来的乡(镇)村债务为××××万元,其中乡(镇)××*万元、村组××*万元。税费改革后,农村税费征收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斩断了其它部门乱收费的“黑手”,但同时也断了偿还债务的“财路”。面对债务包袱,由于乡(镇)财力减少,偿还债务的能力将会削弱,久拖不决的债务包袱不仅会成为制约乡(镇)财政发展的障碍,而且将成为乡(镇)工作不稳定的“导火索”,尤其是从今年起取消农业税后,我县急需加强和改进的农业基础设施、教育设施、行政管理设施建设难以开展,靠“一事一议”再向农民集资来办事极为困难。

二、对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以发展经济为重点,不断增强乡(镇)财政实力

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要走出困境,摆脱困难,最根本、最重要的是靠发展经济,培植财源,逐步增强财政实力。一是解放思想求发展。要抓住税费改革后“轻徭薄赋”的政策机遇,引导农民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固步自封思想,树立大发展、快发展的市场经济观念。二是调整结构促发展。要以农村税费改革为契机,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创税农业;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走贸、工、农,产、供、销一条龙之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夯实基础财源。三是大力发展非公经济。要按照县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的“五放并举扩总量,多管齐下提质量”的思想,把非公经济作为乡(镇)的“人民经济”来对待,制定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实行财政贴息、重点保护、多渠道融资、治理“三乱”等措施,支持非公经济发展。

(二)以推进机构改革为途径,大力压缩乡(镇)财政支出

乡(镇)村规模偏小,财政供养人员过多,运行成本过高,是难以治愈的顽症。要以农村税费改革为契机,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坚决转变乡(镇)村政府职能,实行精兵简政,分流人员。一是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按照“减人、减事、减支”的原则精兵简政,精简机构,裁减冗员。二是推进事业单位改

革。依据公益性和经营性的标准,对半公益性、半经营性的事业单位,逐步削减财政补贴;对经营性的事业单位,逐步推向市场。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要立足实际,宜合则合,宜撤则撤。三是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合理调整教育布局。要按照“规模、效益”的原则,根据生源数量和分布情况,合理调整和规划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适当合并现有乡(镇)村学校,集中办

学,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要优化教师结构,压缩非教学人员,实行教师公开竞争择优上岗,提高教师素质,确保有限的教育经费真正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同时,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创办私立学校,兴办教育事业,形成一种公平竞争的农村教育格局。

(三)以促进财政平衡为目标,合理调整乡(镇)财政支出结构

一是按照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思路和财力可能,坚持“一是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调整支出结构,合理安排支出,巩固“零户统管”(即在保持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财产支配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这些单位的帐户和会计,在乡镇财政所内设会计管理核算中心,将由财政供养的行政、事业单位纳人统管的范围,统一银行帐户,统一会计核算,统一票据管理,统一报销标准和审批)成果,进一步完善“零户统管”办法,建立工资专户,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二是加大农田水利、生态保护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做好生态保护、土壤改良、造林绿化、中低产田改造、农业新科技的引进试验推广、品种改良等各项配套的财政服务。三是禁止重复建设项目,严格控制会议费、车辆费、招待费等非生产性开支,取消各种不切实际的达标升级活动。四是对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项目,要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尊重农民意愿,实行民主决策,切实减轻乡、村财力负担。

(四)以加强债务管理为己任,努力化解乡(镇)村债务

对于××××年前沉积下来的××××万元乡(镇)村债务,要加强管理,努力化解。一是认真清理债权债务。要集中时间、组织力量,开展债权债务的清理核实工作。对于债权,要逐项认可落实到户到人,落实清收责任;对于债务,要逐项核对,制定还债计划。二是加强债务管理。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办事,积极开源节流,严防新债发生,确保乡(镇)村债务逐步减少。三是努力化解债务。对有发展经济条件的乡(镇)村,要积极采取措施,创造条件,扶持和发展集体经济,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以偿还债务。

(五)合理划分收支体系,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按照“乡财乡理、乡事乡办、统筹兼顾”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和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充分调动乡(镇)理财的积极性。上级财政部门要加大对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让乡(镇)尽快平稳渡过税费改革的“磨合期”。

《关于农村税费改革对县乡镇财政的影响及对策》完毕!

第五篇:乡财县管一种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尝试

乡财县管一种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尝试

动因

在中央集中财力的政策驱动和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财政收入锐减的双重压力下,乡镇财政不是捉襟见肘,甚至是捉襟不见膀了。了解乡镇财政内幕的业内人士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国家财政蒸蒸日上,省级财政稳稳当当,市级财政有点勉强,县级财政哭爹叫娘,乡级财政精精光光”。此言道出了县乡财政的困镜。在这样的困境下,乡镇还要正常运转,工资要保,教育要保,办公要正常,那里来钱,靠转移支付只能是杯水车薪。怎么办,一些乡镇不得不举债度日。而乡镇财政支出方面透明度不高又引起人们的质询。仅招待费一项,一般 的乡镇一年几万甚至十几万是不在话下的,可谁又能说清哪该哪不该。春节前一个由市里局级领导率领的慰问困难户的小分队,四辆车加上报道组一行十五人,到偏远地区慰问了三户困难户,每户一袋米、一袋面、一桶油,总价值不到元,但中午肯定回不了城,加上县乡领导陪同,酒、菜、烟共消费多元,肯定是乡镇埋单。这在城里绝对算不上什么层次,但对乡镇的确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乡镇领导有苦难言,人家是来慰问你的,还能不吃顿便饭。还是领导站得高“不要只算经济帐,要算政治帐,我们是冒着凛冽的寒风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贫困群众的心上,你说这样的开支值不值”。这虽然说不上多么深度的腐败,但人民群众却是看在眼里,恨在心里。更是对这种不明不白的财政收支制度疑虑重重。同时,举债又缺少规制,乡镇的部门挪用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因而,如何从制度上规范乡镇财政的收支,探索乡镇财政管理的新体制,实现

制度治腐,制度纠风,制度堵漏,便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思路

堵不住“乱进人”、“乱花钱”的口子,就治不住“乱收费”、“滥举债”的痼疾。为探索县乡财政管理的新体制,安徽省××年在部分县进行“乡财县管”的改革试点。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于××年月在全省推开。安徽是全国少数省份实行“乡财县管”的试点之一,这是深化县乡公共财政支出体制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发展县域经济,促进乡镇财政尽快走出困境的一项重大举措。这一改革的主要思路是: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乡镇财政的“三权”(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财务审批权)不变,实行由县级财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收支。县财政部门提出乡镇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性意见,报同级政府批准后,乡镇据此编制预算,经县财政部门审核后向县政府报告;取消乡镇总预算会计,由县财政会计核算

中心代理乡镇财政总会计帐务,核算乡镇各项会计业务;乡镇帐户由县会计核算中心在各乡镇金融机构统一开设县财政帐户分帐户,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专户收付;物资采购由乡镇提出申请和计划,县会计核算中心按照预算审核后,政府采购中心统一办理;乡镇使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农业税税收凭证,由县财政部门实行票款同行、以票管收,严禁坐收坐支,严禁转移和隐匿各项收入。此项改革可以概括为“预算共编、帐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财政管理方式。

效果

短期实验所能达到的长效机制一时还难以评估,从这次“乡财县管”的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的初步效果看,应该说还是明显的。一是它有可能遏制住不断攀升的乡镇负债。不管出于何种原因,乡镇债务危机已严重影响了基层政权的安全运转,将乡镇财政收回县管,至少从财政上控制了不断增加的财政开支。

二是控制住了乡镇财政,也就有可能管住长期以来乡镇由于经费不足向农民伸手的可能。三是从经费上的严格管理,有可能使乡镇真正走出越精简越膨胀,吃皇粮的人数越来越多的怪圈。

安徽省财政厅副厅长周春雨作如是评价。首先,是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重要途径。县乡财政困难最根本的原因,一个是人,一个是债,规范乡镇的收支行为,可以堵塞乡镇乱支出、乱进人的漏洞,把人和债的口子扎住并逐步消化,县乡财政走出困境才有希望。其次,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重要举措。税费改革仅仅规范了乡镇收入,更重要的还要规范支出。支出不规范,支出需求就会无限膨胀,就会形成“以支促收”。导致乡镇又回到过去“乱收费”的老路上去。最后,为重构县乡两级行政管理体制探路并创造条件。“乡财县管”是县级公共财政支出改革向乡镇延伸的需要。目前,县级财政已承担乡镇财政大部分支出职能。在承担了支出责任的同时,就必须

管住乡镇的收入。这样以规范乡镇的收支行为入手,从而规范乡镇的行政行为,为将来重构县乡行政管理体制创造条件。

濉溪县财政局局长任启峰说,“财”是“政”的基础,管好“财”,方能规范“政”。“乡财县管”在保证乡镇“三权”不变的基础上,实行县乡“预算共编”,规范了收入征管,严格了财政支出,控制了财供人员,遏制了乡镇债务,保证了工资及时拨付和发放。无为县财政局局长程松说,全县乡镇大约有辆公车,每车每年运转及保险支出万元计算,要万元。现在县里实行定额保险、定点加油、定点维修,一辆车一年节省费用万元,全县就是万元。和县××年实行“乡财县管”一年,招待费、小车费比上年减少万元,全县非生产性支出下降。和县香泉镇镇长周智林说,现在我的“一支笔”只值元,超过元的支出得提交乡理财小组,元以上的得给现里打报告。

难题

衡量一项改革的效益不能只看其带来的正面影响,任何一项改革都是一种利益关系的再调整。“乡财县管”的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同样也具有两面性,改革的着力点在节流,而不在开源,由此带来的难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由于刚性财政缺口最后都是由县里兜底,因而一些困难的乡镇认为,现在有了保障,如同进了保险箱,从而,少数困难乡镇财政增收的积极性不高;二是改革的成本加大。由于统收统支,统购统管,加大了县乡之间财务会计的工作量,进而加大了办公成本,特别是一些偏远乡镇更为明显;三是手续繁杂。由于财务运作规程的细化,现在乡镇每办理一笔资金,要在个人手中传递和审核,即经过报帐员、审核会计、财政结算员、财政所长、乡镇长、代帐员、财政局长等个环节,若某个环节发生了障碍,则更为复杂,这样,乡镇往往为了某一项开支来回折腾多少次。更根本的是县乡财政改革要与乡镇治理的制度安排一同考

虑,否则任何单项的改革都难以单独成功。

出路

改革成本的加大对其预期效果将会大打折扣。“乡财县管”的是节流堵漏,如果因此再增加开支,即便是必要的合理的,也无形中降低了改革的效益。当然,节流只是堵漏,真正要使乡镇财政活起来,节流只是治表,关键是开源,发展才是硬道理。但就如何来破解“乡财县管”的难题,不仅关系到对改革本身的评估,而且关系到下一步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为减少改革成本,又能体现改革的初衷,是否可以从如下方面加大力度。一是加强网络建设。如果建成预算网络,大量的业务如原始凭证的审核、预算报表的编制、资金的划拨等就可在网上办理。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财政结算员的工作量,方面乡镇用钱。二是开发“乡财县管”软件。有了专用软件,各种各样的表格、业务程序、科目,发个指令,乡镇就能打印出银行的单子,免去人员往来之苦,减少费用。三是预算要慎密,并严格执行。紧急情况可在预算范围内可临时支取,简化流程,但预先要有足额铺底金。

中国的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制度的变迁带有根本性、长期性。任何一项单项改革都不可能独辟溪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同样是一个关涉农村经济体制、政治上层建筑、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和谐稳定等多方面的制度性改革。“乡财县管”只是一种管理体制上的尝试,对其做终极性的评估,还为时尚早,如果与相伴而行的“县财省直”相呼应,其长效机制可能更易于通行,也便于操作。

下载绥德县乡财县管财政改革现状及对国库的影响与对策(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绥德县乡财县管财政改革现状及对国库的影响与对策(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财县管”会计集中核算体系现状及治理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乡财县管”会计集中核算体系现状及治理对策 作者:韩博 来源:《财会通讯》2012年第07期 一、“乡财县管”会计集中核算现状 (一)工作重点不突出 按照相......

    财政国库改革实践与探讨(共五则范文)

    财政国库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胡亚迪朱志礼 提起财政国库,在人们的脑海中会很自然地将其与神密之类的词相联系,产生这一观念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封闭式财政国库......

    农村税费改革对山区贫困镇财政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实行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出台的又一项重大决策。这一决策,得人心、顺民意,切实保护农民的权益,减轻农民负担,也是确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现就......

    现行乡财县管财政体制的调研(精选)

    现行乡财县管财政体制的调研自2000年开始试点的农村“税费改革”调整了中央、地方、农民三者的利益结构,农村税费改革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在规范收入征管、减轻农民负担方面,取得......

    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财政的影响及对策

    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财政的影响及对策 董凤琴 〔内容摘要〕 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消除改革带来的新问题,要从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化解乡村债务、机构改革等方面着手。 〔关 键......

    乡镇财政推行“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工作汇报

    乡镇财政推行“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工作汇报乡镇财政推行“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工作汇报各位领导:根据《xxx关于xxxx年深化农村税费xx工作的通知》(x发[xxxx]xx号文件)、《xxx办......

    某县财政管理局“乡财县管乡用”工作实施方案

    某县财政管理局“乡财县管乡用”工作实施方案 某县财政管理局“乡财县管乡用” 工作实施方案 为推进乡镇财政管理改革,全面实行“乡财县管乡用”,不断规范和加强乡镇财政收支......

    “村财乡管”的探索与思考

    “村财乡管”的探索与思考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加强村级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科学管理。根据省市县的统一部署,××乡建立了农村“三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