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教师教学随感
初中教师教学随感
刚接初一新生,老师不要总是急于赶课,在课堂上应随时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因为好习惯一旦形成,会让学生学起来轻松,老师教起来省心。我是这样做的:
1.认真书写的习惯:给学生规范格式,如在横格本上写字,字的高度约占全格的2/3,字距约2毫米,做到下笔时“心中有格”;
2.对待字词的习惯:要求会读、会写、会注音、会解释,把每课字词尽量串成一段话;
3.预习的习惯:先通读课文,标段落序号,标字词;再读课文,标出好句、好段及不理解的语句;三读课文,积累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注意题目、开头、结尾、中间过渡的作用,文章是如何起承转合的;四看并思考课后阅读题;
4.上课的习惯:教学生学会筛选记录重要的知识点;
5.及时复习的习惯:为防止遗忘,一定要及时复习,晚上睡前可将一天学过的知识在脑海中过一遍,我们称之为“过电影”;还有一周知识梳理,单元知识梳理等;
6.改错的习惯:教给学生准备红蓝两种颜色的笔,在作业本上及时改错;
7.朗诵背诵的习惯:要求学生声音适中,语速适中,吐字清晰,不重复,读(背)出感情;
8.小组合作的习惯:8人一大组,4人一小组,有正负组长,负责检查作业,收作业,每组成员组成“一帮一”互助队,做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9.小组交流的习惯:声音要轻,不影响别人,选出一名代表整合大家的意思,组织语言在全班发言;
10.课代表的习惯:为了减轻课代表的工作量,建议他们从小组长那里收取作业,自习课内容写于黑板上,并监督课堂纪律,做好老师的助手;
另外,还有回答问题的习惯;在文章中圈点勾画作批注的习惯;做练习题时圈画题干的习惯;规范答题的习惯;写随笔的习惯等等。
通过一学年的实验监督纠正,现在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怎样去做,学生已有了明确的认识,初步养成了学习习惯。课堂流畅了,学生主动了,老师省心了……
第二篇:初中地理教学随感
地理教学随笔
本学期开始,我校为了方面老师们使用多媒体工具,给每间教室的电视配了多媒体电脑。至此,用于多媒体教学的硬件基本全部到位,就看老师们是否愿意用了。
从第一节新课,我就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我教学用的课件主要来源网上下载的资源。但是这种课件不能直接应用于我的教学,还要利用资源库中丰富的图片、视频、文本资料做一个大的调整。一般而言,我“做”的多媒体课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视频或者精彩图片的导入——>教学内容——>重点、考点总结——>课堂联系。
虽然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应对期末考试,但是,如果教学中没有乐趣,师生都将感到痛苦。所以,每个新课的导入,我都使用视频和精彩图片,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当然,视频和图片不一定都是导入的全部。教学内容主要由各种地图、重要图片和必要视频、提纲和关键短语以及问题组成。教学过程完毕后,要以大字体和对比鲜明的色彩呈现本节内容的重点和会考考点。一方面,让学生明确本节内容的考点,另一方面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上述是我在教学方面的做法,下面说说我在课堂管理方面的尝试。初中的课堂,其中课堂管理至少占用了10%的时间。良好的课堂管理是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保障。我的课堂管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奖惩。我曾经尝试过以个人为单位的奖惩,其结果是优生表现地更好,而后进生则表现地越来越差。所以上学期我尝试了以小组为单位的奖惩,发现差生有所进步——至少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有所收敛。本学期因为时间很紧,不能在课堂管理上花太多的时间,所以,奖惩对象由原来的小组变为大组(约为三个小组的人数)。我的做法比较简单。上课前在黑板的右上角划出一小块区域,对应各大组的位置,写上各自序号“1234”。在上课期间,如果有人违反课堂纪律,就在他所在的大组的序号下面打一个“×”,如果问题回答正确或者任务完成较好,则打一个“√”。虽然这种评价对大组的评价只是画画“×”和“√”,但是,学生也看地很重。当某位同学因违反纪律而得了一个“×”时,该组的其它同学会批评这位同学;如果得了一个“√”时,全组都很高兴。这样做,不是教师一人单打独斗地管理课堂,而是利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他们参与到课堂管理中来。但是,这种课堂管理的作用是有限的。对纪律较好的班级而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对于纪律本来就较差的班级而言,在班级管理手册上填写“差”和在批评栏内填写个别学生的姓名几乎没有作用。是这个班级和个别学生麻木了吗?还是年级上“不作为”?也许,是这种单
一、机械的评价还有其它问题。每一个单元学习完后,都要进行单元测试。我们以前的地理教学中没有单元测试。有选择题、填空题、读图填图题、连线题、问答题等。题量不多,一般20分钟就能完成。
为了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目的,我这样让学生们完成每章的单元测试题。前15分钟根据已经发的试题自己复习,但是不能把答案写在试卷上;独立复习完成后,再给5分钟时间,小组内可以讨论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但还是不能把答案些在试题上。最后20分钟时间才闭卷考试,杜绝作弊。凡是违反纪律的人,抄写试卷两遍,凡是不及格者,抄写试卷一遍,或者补考一次。考完后,试卷交给老师,等到下节课再分发给学生,同桌交换批改。
总体而言,这种单元测试方法效果比较好。看着那些为了考高分而努力的学生,我暗自高兴——有的急匆匆地查着课本,有的在在稿纸上边写边画,有的口中念念有词,有的凑在一起热烈地讨论„„而且,从测试看,大部分学生还是掌握了基本知识。但是,这种一刀切的做法让有些后进生感到痛苦——仅靠他们的能力,他们难以达到我的要求;但是,如果他们作弊,则面临这抄写两遍试卷的痛苦。所以,有些学生干脆放弃——考试时他们睡觉,等到讲完试卷后,则“轻松”地抄写一遍。有个别学生逆反到什么也不做的地步。有一次,为了鼓励两位后进生考试,我降低了及格分数线,但引来了其他学生对我做法的不满——他们认为不公平!
尽管种种问题还未解决,但是,我们的新课已经上完,如何高效地复习,又是一个难题。
不管我怎么做,我的目的都是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啊!我知道我的做法还有问题,但是,我现在不知道如何做才能对我的学生更好。所以,读书和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就成了提高自己的主要途径。当然,还要做教学研究。提高自己的最佳途径,我认为,应该是以教学为载体,在理论的指导下,做教育科研。
第三篇:初中地理教学随感
地理教学随笔
新课标、新课改实施和推行以来,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地理课学习中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茫然和困惑,根据教学实际认为学生这些反映都是正常的,剖析其原因主要有以几个下方面:
一、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地理知识基础较差。
三、地理课特设内容所致。
四、学习还停留在“背地理”的方法上。
那么如何在地理课学习中趋利除弊,轻松愉悦地提高学习成绩:
1、增强信心是学好地理课的前提。学习中遇到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只要摆平心态,树立信心,坚持不懈,就一定会学好它。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维,弄清概念,理解原理,课后及时消化,适当巩固,这样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建立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是学好地理的关键。地理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虽然各有其特点,但每个章节学完后都必须根据所学知识认真分析、归纳、建立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一旦建立起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就会得心应手。
3、充分运用地图是学好地理的基本要求。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地理信息的浓缩和直观表达,是学地理的重要工具。学会看图、用图、画图是学好地理的基本技能,要经常多翻、多看、多记课本中的原理图、示意图。注意图形的变异,把所学知识和地理事物落实到图上,并能把一些文学表述的地理现象用示意图表示,这样有助于所学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同时有许多复杂的地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4、联系生产生活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是学好地理的必要条件。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特别是我们所学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生产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设计都与地理知识密切联系,因此平时不仅要掌握书本知识,还要广泛的认识社会,关注社会热点,用所学地理知识正确评价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和发展,分析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变化发展的原因,只有这样所学知识才会学以致用。
第四篇:初中地理教学随感
地理教学随笔
通过我在教学中的多次摸索与总结,我认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下列的教学方法让我在教学中受益匪浅,愿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
一、兴趣教学法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探究和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为了扭转当前学生不重视地理课的现象,就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为此,我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为了不使学生盲目、被动地学习地理课,首先要上好绪论课。运用丰富、生动、有力的实例,说明地理学科所要学习的内容。在学习方法上既介绍地理学科的特点和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又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学习时“左图右书”,图文对照,填图作业做到具体规范等。
其次,精心设计引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言虽不是正文,但却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如在讲“地球内部结构”时,先谈已经学过的《地球在宇宙中》、《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然后这样导入新课:“顺着前面所学课程,我们就好象乘课本这页小舟,进行了一次漫长遨游。我们出发于遥远太空,沿途观赏了银河系的外貌,访问了太阳系的家族,揭开了八大行星神秘的‘面纱’,穿过了大气层来到地球表面。那么地球内部究竟蕴藏着什么奥秘呢?今天我们就驶向地球内部考查一番。”经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兴趣盎然,都作好了接受新知识的心理准备。在地理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适当运用生动、形象、简炼的语言文字,寓地理知识于文学享受之中,能把学生引进兴趣盎然的境地,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在介绍“对流层”特征时,我用快语描述:“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强烈的阳光普照大地。转眼之间,浓云密布,闪电雷鸣,大雨倾盆,片刻之后,雨过天晴。”学生倍感兴趣,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挖掘教材的幽默因素。在讲“地球的年龄”时便说:“现在地球已经有46亿岁(年)了,再过50多亿年,太阳寿命即将终止了,太阳毁灭了,我们怎么办?(学生惊诧的目光注视着)那时我们多大年龄!”(学生大笑)。讲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可概括为:“美、加、法、澳、阿,饿了就去拉。”
其次,改变教材的组织形式。对教材进行适当加工,增加幽默因素。在讲“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到极点为零”这一现象时说:“地球母亲真偏心,同是儿女速不均,你在赤道高速转,我在极点何为零。”这样,使学生精神焕发,解除疲劳。但也要避免用低级的趣味,冲淡教学的严肃性
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诱发思维动机,就要根据学生实际和讲授内容,提出带有思考性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如讲“地球自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时,提出北半球河流右岸陡,而南半球却左岸陡,为什么及在盆池中洗完澡,放水时,北半球的水漩涡呈逆时针方向,南半球相反,这又是为什么等问题。讲“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时,我用我国明朝“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提出为什么郑和都选择在冬季出发,夏季返航?再如在讲“日界线”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一对在海轮上出生的双胞胎姐妹,按出生日期,姐姐的年龄比妹妹小一岁,这可能吗?(可能的)她们出生在何地区?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立即进入高度思维中,急于揭开其中的奥秘,这时再讲相关的知识,学生既乐于接受,又容易接受。由此可见,学生如果有了追求知识的欲望,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再到“我爱学”,形成良性循环的学习机制。
漫画,寓意深刻,其味无穷。利用其进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思考。如在讲“水资源利用”时,我选了一幅《宇宙乞儿》的漫画。画面上地球伸出两只手,哀求道:“清施舍点水给我吧!”然后让学生思考回答:这幅画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总之,要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不仅要上好绪论课,还要改进教学方法,要改变满堂灌的做法,重视学生参与意识,师生共同活动,做到既有启发,又有讲练。还要根据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地理知识竞赛等。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的知识系统成型发展,而且也开拓了一条培养学生“会学”、“爱学”地理的途径。
二、插叙教学法
在目前的社会制度流于形式、学生普遍厌学地理的情况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地理教师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我在平日的教学中,恰当地利用插叙,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地理成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地理教学的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利用谚语、成语、格言佳句以及生动有趣的事例或数字插叙,形象地描述和讲解地理事物的原理和现象,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创造一种美的境界,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讲《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重庆和拉萨纬度相近,为什么拉萨有“日光城”之称?而重庆却叫“雾都”?让学生分析解答后,我用“蜀犬吠日”这个成语进一步说明因四川盆地地势低,年降水量大,云量多,湿度大,云雾缭绕,日照时间少,所以四川的狗见天空出现了太阳而惊吠。这样,同学们就记忆深刻。
在讲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时,引用毛译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宏伟诗句说明赤道的线速度最大。在讲长江准静止锋时,引用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形象说明两股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徘徊摆动一个月左右造成阴雨连绵的“梅(霉)雨”天气,同学们如身历其境,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特点的理解和巩固。
插叙在地理课中的妙用,对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课堂效率,有着独特的作用。但在具体应用时,教师必须在备课时狠下功夫,博览众采,有的放矢。插叙的内容要紧扣教材,务求实用,切忌搞花架子,流于形式
第五篇:见习教师教学随感
光阴似箭,来到附小实习的日子已接近尾声。在这一个月的日子里,对我来说,是颇有收获的。这不仅仅是我们能够真正的站在讲台之上,体验真正的课堂,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此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甚至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缺陷。
在刚刚来到这里时候,我是有一些惊讶与担忧的,但这只是因为我被分到了二年级去见习。从我本身的性格来看,我觉得自己是不太适合这一学段的学生的,因为我看起来有些严肃,性格也是偏内向的。所以,第一天实习的早上,我们应该自己去本班和指导老师见面,可想而知,当时,我的手心攥满了汗,有一些隐隐的担忧。
带着这份担忧,我开始了我的见习生活。
我的指导老师,正好也是看起来有些严肃的,她并不常常笑,很多时候,我多想对她说,徐老师,你笑起来真的好好看,您应该多笑笑!虽然这样,从第一天开始,我并不觉得自己对她有距离感,反而是很想去亲近她,即便那时我还未曾看到她的笑容,可是我能感受到她是一个非常非常负责任的老师。还记得那一天,正好轮到徐老师做课间督导,那会儿徐老师正和我讲一些班里的情况。这时,有一个小男孩(王x)跑过来,双手环过老师的肩膀轻轻的捶着,徐老师便轻轻的俯下身体,拍拍他的背,和他说谢谢。这种现象,是我从未见过的。渐渐地,我知道更多关于我们班级的情况,才领会徐老师说的那一句话:当一名小学老师很轻松,很容易。可是,要作一名负责任的老师很难,很辛苦。我们班的学生都是外来务工子弟,是在分区规划时硬塞到我们学校的。他们的整体学习能力与其他班级来比,是比较弱后的。因为没有上过正规的幼儿园,以及家里的父母忙着赚钱并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辅导孩子学习,或是有些孩子的父母本身就没有能力辅导他们学习,导致他们的学习基础是很差。
可是当我听说,王x每天要5点多就起床,一个人从奥体坐车到鼓楼这边来上学,天天如此。不自觉,一阵心酸。当我听说,他们一年级刚来那会儿,捡东西的时候,都是跪着捡的,原因只是家里没有可以写作业的地方,只能跪着趴在床上写的时候,或许你会和我一样为他们难过。当我听说,他们有些家庭只能住地下室,好一些的也只是和别的几个家庭合租一个公寓的时候,你或许也会佩服他们的改变,佩服徐老师的耐心。因为,当我坐在教师后面听课的时候,我并不觉得他们和城里的孩子有什么两样!他们做到非常好!他们和别班的孩子比,上课更能专心听讲,举手也很踊跃,而且他们写的字也很好看呢。我们班的孩子还特别懂礼貌,几位和我一起去见习的朋友都说,在我们班的时候,感觉自己一下子变得高大了。孩子们,不会给他们扣上“实习老师”的帽子。他们的优点,在这里无法再细数了,他们的进步多亏有了徐老师的严格要求!现在,我也更加能理解,徐老师很多事情的亲力亲为,哪怕这件事很小,只要涉及到学生就该是大事了吧。
我想,作为一个班主任既要让学生畏惧,又要让学生喜爱,这该多么的难呀!而徐老师好像做到了!因此,我也更加敬爱她!
在这一个月里,她给了我很多的帮助了。在我们还未进入见习阶段之前,我们对于小学教学的概念都是学院里的老师教给我们的一些理论性的知识。不管是教学论方面,还是儿童心理方面,或是教育理念方面的知识,我们也都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因而,在刚来到附小听课的时候,我过多的关注了课堂的细节之处(一个新课的导入,以及教师在讲授内容的一个方法),而忽视了对于整体的一个把握。
所以,当我听完两节课之后,徐老师问我小学语文低年段的一个课程结构是如何安排的时候,我想当然的回答了,先怎样再怎样。可当她说的不是时,我却无言以对。经过的老师的点拨,在之后的听课时,我才知道了我应该如何去听课,我需要听哪些东西。这样,我才能对低年级的课程结构有了一个基本的掌握,也才知道真正的一节课应该包含哪些环节,每一个年级段的侧重点应该是哪些,毕竟一年级的学生和六年级的学生是不可能一概而论的。
可是,当你自以为这方面已经能够基本把握的时候。你才渐渐的发现,对于课程的流程的把握并不决定你是否能够上好一节课。我们的个人素质、语文素养、对教材的把握、对学生的了解以及教师机智等等这些都决定着你是否能驾驭语文课堂,你是否可以将需要传达的知识让学生心领神会。
在实习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是应该上一两节课作为成果呈现的。可是,我的这两节课是比较失败的,这对于初上课堂的我来说,这两节课都只是在“邯郸学步”。尽管,自己在极力模仿老师们上课的样子,可是“虚有其表”,而其精要关键之处,就显得拙劣了。因而,我这两节课中细数,缺点大致有一下几点:
(1)就教态来讲,有过多的手头动作。语言方面,则忽视了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比较生硬,枯燥。同时,口头语较多。
(2)其次,未能根据学生的学情回馈,适当的调整课程内容。
(3)再者,未能做到指导学生写字,以及学生的习惯养成。(读书和写字)
(4)对知识点的讲授,或解释,不够准确,到位。对于学生在学习中所犯的错误,也没有及时果断的指出。
(5)课堂的调控能力不够,有些环节未能面对所有学生,而过多关注个别。
(6)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文章的重点主旨不够明确。
基于这些,乃至更多还未显现的缺点,虽然完成了见习阶段的任务,可是我并不轻松,心情反而愈加的沉重。想想,在我们听其他人上课的时候,总能说出一些优缺的地方。
小学教育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可是当你真正的走进小学课堂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也没有像公开课那样那么复杂。最主要的还是你对于课堂的把握,你对整个小学语文结构的把握,你对课本的专研,以及教师用优美的语言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祖国的文化并爱上自己的祖国等。
语文是一个人学习的基础,也是我们生活的基础,而小学语文则奠定了我们学习的基础。那么,小学语文中的知识基础(字、词、句、篇),能力基础(听、说、读、写),这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前些天,徐老师问我,低年级学生应该如何培养听这一能力呢?于是我支支吾吾的,连蒙带猜的将就的说了两点。可惜,我的概念还是模糊不清的。当徐老师和我讲了以后,才有些豁然开朗的感觉。可是,不同于刚刚进附小的那种担心,我的内心出现了小小的隐患。感觉自己就像是在耕田的水牛,需要主人给我指明方向,并随时鞭策着我前进。
所以,现在每当我奔波在考编的途中,我会问自己,你真的合适吗?你确信自己真的可以胜任?
如今,我依旧迷茫,我知道,我此刻的能力是绝对不够的。可是,我想为这七年的师范生涯,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哪怕,我最终失败,我也不会遗憾,毕竟我并没有足够的自信,有一天能够做到像徐老师,辛老师,以及此刻为着教育奋身的老师们那样。
所以,只顺其自然,做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走最适合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