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乡村历史文化保护和宣传的建议
关于加强乡村历史文化保护和宣传的建议
悠久历史长河留下了大量历经沧桑的文物古迹,涌现出代代仁人志士,流传着众多史话和传说,它们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广大乡村。这些丰富的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体现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智慧的结晶、文明的瑰宝。
乡村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乡村历史文化遗存已经或正面临着被消失的绝境,亟得我们去保护和传承。加强乡村历史文化保护和宣传,既可丰富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又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历史文化;也可挖掘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潜力,提升当地乡村品位和形象,扩大乡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重要的是让村民了解家乡村历史文化,感受家乡文化魅力,进一步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发扬光大优良历史传统。加强乡村历史文化保护和宣传,具有推进乡村社会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功效,具有极大的意义。为此,建议有关部门加强乡村历史文化保护和宣传。
1、通过村(社区)史志编撰完善发掘保护乡村历史文化。有关部门应重视村(社区)史志编撰完善工作,加强对村(社区)史志编撰完善工作的指导和支助,并将村(社区)史志编撰完善和利用情况列入有关奖惩考核。村(社区)应将本村(社区)的历史沿革、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乡村历史文化收集整理,纳入村(社区)史志,永久保存。
2、对与村(社区)史志有关的重要历史遗存标志物挂牌标识,在乡村建设中加以重点保护。对传统技艺给与积极传承。
3、将村(社区)史志中富有教育意义的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印制成册,发放给村(社)民阅读传承,并有计划的在宣传栏等处刊出。
4、将村(社区)历史沿革、村规民约等重要内容刊刻在村口要道、公园或村(社)委办公楼等人员密集场所,以扩大宣传。
第二篇:历史文化保护2014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我对祖国始终充满热爱,这是一个坚强的民族。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或者是近代革命运动和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在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地面和地下,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物与革命文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与光辉灿烂的文化。
历史长河不会停息,社会文明飞速发展;不能沉湎在绚丽的古代文明里固步自封,我们必须走向现代化;所以,必须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是一个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对于历史文化遗产来说,文物古迹是它们的生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文物古迹的破坏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经济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当然,重视保护并不是否定开发与利用,我们应该在重视文物古迹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开发与利用,在开发利用中采取相应的对策继续加以保护。按照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将发展与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得益彰,这是我们做好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关键。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是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不仅可以向世人展示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深厚积淀;又是对华夏儿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对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可产生的巨大凝聚力;做好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发展我国的旅游事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历史是人类灵魂的凝结,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历史的记录与再现,是民族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保护并发展好,是人们永恒关注的课题。让过去点亮现在,让现在告诉未来。我们今天的辉煌成就与前人作出的种种努力息息相关;故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好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原则,谱写中华文明更加辉煌的篇章,向后代交份满意的答卷。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iexiebang
xx年xx月
第三篇:文化传承和历史文化保护
文化传承和历史文化保护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很多历史文化遗产的存在都或多或少地遭遇到了一定的威胁,如何在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就城镇化与文化遗产;南京老城历史街区的现状;夫子庙的“伪文化”;评事街的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做了阐述。关键词:城镇化;文化遗产;伪文化;老城历史街区的现状;文化遗产保护 前言: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有历史价值文化内蕴的古城镇、老街区、旧建筑等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城市在大规模建设过程中,盲目改建扩建,导致有些具有文化底蕴的历史遗产被拆除,城市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传统遭到破坏;在旧城改造新城建设中,缺乏体制的规范与约束,往往缺乏“群言堂”而成为“一言堂”,既缺乏前期周密的调查,又缺少专家科学的论证;文化名城的历史街区、古老建筑,常常成为缺乏文化意识历史精神的城市规划建设的障碍,甚至认为这些残破的城镇、街区、建筑有碍于城市的发展规划。在城市的改建复建中,往往形成了城市建设难以恢复的败笔,甚至出现将真文物拆除建造假文物的境况;建筑设计缺少文化内涵·····诸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遭到破坏,不仅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古城古镇难以得到保护,甚至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也普遍存在着历史文化名城的危机与困境。
正文:历史文化遗产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中保护城市文化遗产作为城乡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是一个具有深远历史的大国,保护城市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是历史文化发展的载体,每个时代都在城市中留下自己的痕迹,如今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极大的改变着城市的面貌。然而,城市的建设会忽略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就显得迫在眉睫。
针对我们调查,分四个方面,主要探讨夫子庙的伪文化现象以及老城南评事街在各种利益博弈下的文化传承保护问题。
一、城镇化与文化遗产城镇化,又称城市化、都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 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从经济结构变迁看,城镇化过程也就是农业活动逐步向非农业活动转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从社会结构变迁看,城镇化是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人口以及城镇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从空间结构变迁看,城镇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向城镇地区聚集以及聚集后的再分散过程。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开启了中国具有现代化意义的工业化道路,也揭开了现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序幕。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国家以及地方政府都将推进城市化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予以实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我国现在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城市化率每年增长幅度约1%,2011年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1%。
我国有相当数量的文化遗产,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空间格局表现出明显的组团状特征,大致可以分为北京及周边、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西南地区四大板块,这些遗产分布地区多为自古以来适宜人口居住的地区,甚至是现如今的人口密集区。城市最重要的文化遗产是城市遗存的建筑物,这些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历史的缩影,也是民
族精神的象征。这就把文化遗产与城镇化的协调问题摆上历史的舞台,文化遗产需要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占有大量的土地,且因为保护问题导致的商业和生活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但同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要求城市的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商业服务能够跟上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的加剧了城市人口,土地,资源,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矛盾,给文化遗产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因此,如何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好文化遗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南京老城历史街区的现状南京老城南是位于明城墙以内部分,北至秦淮河中支,以门东、门西、夫子庙、南捕厅地区为核心,总面积约5.56平方公里。区内有多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夫子庙等会、秦淮河八绝、花鸟虫市场等重要历史文化资源,是南京历史最为悠久、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区域之一,是南京的“城市之根”,历史上是南京商业及居住最为发达的地区。先进综合来看,由于老城能够提供更加完善搞笑的服务体系,更多的就业机会,加上市民则聚的心理惯性,老城仍然是南京目前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虽然历史给了老城区极其大的吸引力,但是老城越来越多的问题让人难以忽视。人口和密度方面,南京老城城墙范围内居住半年以上的总人口占主城人口的一半,是人口和建筑高度密集的地区。老城的各项人均用地指标不仅远远低于国家城市建设用地标准,而且也低于现今主城的平均水平。交通方面,老城人口、功能和建设的集聚,使得交通需求不断增长,老城面临日趋严重的交通压力,一是随着新区建设加快,老城、新区通道上高峰小时交通量增长幅度较大,老城与外围片区高峰期潮汐式交通逐渐加剧,二是老城内部道路和停车设施不能满足要求,而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建设,老城的主次干道已经基本形成,且大部分地区已经实施改造,地面交通设施的增长空间已经有限。传统民居的改造方面,从住区更新的角度来看,虽然南京老城的大部分主区已经经过了一轮改造,但是由于老城改造和更新并未采用整体规划建设的方式,从而使得剩下的尚未改造的主区目前基本都是十分难啃的“骨头”。同时,这些改造难度大的地区,大部分又涉及传统居民区的保护问题,如门东、门西、南捕厅地区,他们的规模虽然在老城中有限,但却是南京老城传统民居仅剩的代表。如何在改善这些地区居民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的同时,保护、延续或者再现传统民居的特色是必须妥善区里的问题。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通过市场的调节和政府的积极引导使得老城的保护与更新能够运作成功,更是面临的难题。
三、文化保护中的“伪文化”
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伪文化”的存在。所谓“伪文化”即借“弘扬文化遗产”之名,大搞假冒伪劣文物,实质反映了一种以“政绩”和“金钱”开道的虚伪文化现象。例如南京的夫子庙。之所以称南京夫子庙为“伪文化”,主要是因为从外观上看,夫子庙的建筑很有古代的江南气息,但走进去就会发现里面全是现代的东西。现在的夫子庙早已被各种广告牌、酒楼等包围,到处都泛着浓浓的商业气息。而那些例如大成殿、瞻园、江南贡院、李香君故居、王谢故居等最能反映秦淮历史文化遗存的景点早已被周围的商业气氛所淹没。故称其为“伪文化”。
在一次调查中,问及夫子庙给人的第一印象时,15人中有6人选择了“孔庙”,选择商业小吃、综合的分别是6人、3人。在年纪大些的人印象里,夫子庙是文化,它本来是以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命名的,其中又有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贡院,徜徉其间,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但是在年轻人的印象里,夫子庙就是小吃街,是卖衣服的地方。由此可见,有很多游客不知道夫子庙是“孔庙”,是历史上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庙宇,其全称是“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庙”,简称“文庙”,又因孔子被世人尊称为“孔夫子”,故俗称“夫子庙”。现在的夫子庙的文化已被商业气息所掩盖,这是对其文化价值的贬低。
在全国十大最名副其实,十大最名不副实的经典的评选中,据说南京夫子庙成为后者中的第一名。的确南京夫子庙在外地游人中知名度很大,已成为南京的名片与代表性景点,成为外地游人必游之处。游客们对夫子庙的期望很大,但实际游过它时失望也很大,主要原因是没有达到心目中的夫子庙、秦淮河的标准,而他们心目中的夫子庙、秦淮河的美好印象又是从数目繁多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得来的。之前人们从古代文学作品里感受到的夫子庙、秦淮河,是给予他们极大文化冲击与期待的景点,而游过后他们最感到失望的也是因为这里的文化并没有达到他们心目中的标准,甚至差得还很多!那又是什么造成了今日夫子庙、秦淮河的文化景观让人如此失望的呢?那就是过份的商业化!现在的夫子庙只是一条商业街,毫无特色可言。
那么夫子庙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定位呢?在南京人看来,夫子庙应该是个雅俗共赏之地。理由是自古以来,夫子庙就有“两面性”。以文德桥为界,一面是尚儒之地,一面是歌舞升平,这就是南京夫子庙的特色,所以现在也应朝着这方面发展。但是在外地游客的观念中,夫子庙应以文化为主。他们认为夫子庙作为南京有名的景点,来南京就是看夫子庙的古代文化,但是现在夫子庙的景点全淹没在衣服和吃饭之间,所以南京应把夫子庙打造成古代的风格,不管是商业还是小吃,都要融进历史的因素,走入其中,让外地游客感受到古文化氛围。
四、评事街文化遗产保护 评事街,是古城南京有着千余年历史的一条老街,曾是南京历史上最繁华的地区之一。它位于南京城南,北至笪桥市,南至升州路,狭狭长长,与其说是街不如说是巷。无论是街是巷,评事街以其深厚的底蕴,在南京文化地理历史上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评事街中多以二层老式木房为主,现在多数的一楼经过改造成了门面房,做起了小生意,门面虽小却样样俱全,卖着各式小玩艺小食品的小摊占着两侧路牙,老人与赋闲的人三三两两地在路边聊着天,来往于这样的小巷中,你很难感受得到外面都市里的繁华与喧嚣。老街两侧多是纵深的小巷,走进去,是相连着的过道与天井,交错着,将十几户人家连成了片。
在评事街靠近升州路的这头,有一条可能是南京目前最窄的巷子了:老坊巷,不足一米的通道仅容一个人通过,不知道的人是不敢进去的,怕是一条死胡同。巷内的门户,多是青石台阶上的老式木门,住户多喜欢在屋外种上一两种绿色植物,小巷极为幽静。评事街的南段万寿宫,是城南一座很有名的建筑,为祝贺西太后寿辰而兴建的。
上世纪30年代以后,评事街人气很旺,先后有几家晚报的报馆设在评事街一带,一些著名报人、学者常在此出没,抗战前有张恨水,胜利后有卢前、张慧剑等人。
综上所述,可见评事街的文化价值是很高的。然而城镇化使旧日评事街里的那种凝缩了明、清、民国时期的井市文化将不复存在;那种民族混居的和谐文化不复存在;那种寄予世外而不灭其志特殊街巷文化也不复存在了。这是对评事街文化价值的破坏。
目前对评事街的改造遇到的几个问题有如下几个应对政策:
4.1、原住民的去留
原住民的去留问题是针对历史街区与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出的。对此,专家认为:“原住民是历史街区的一种文化,若完全迁出,历史街区就少了韵味,原住民是发展旅游和商业的根本”,所以应当适当保留。老城南旧城改造中规划混合多元的功能,结合老城南独特的传统风貌,发展特色商业、居住和旅游等,保留部分原住民,提高老城南活力。
4.2、肌理尺度的重构
所谓城市肌理,是指城市的特征,与其他城市的差异,包括形态、地质、功能等方面。具体而言,包含了城市的形态,质感色彩,路网形态,街区尺度,建筑尺度,组合方式等方面。从宏观尺度,是建筑的平面形态;从微观尺度,是空间环境场所。城市肌理的演化受到自然、经济、政策三方面的共同影响。
改造老城南,要让历史与现在融合,所以要重构肌理尺度。《名城保护机制保障》中明确指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区应确立‘整体保护、有机更新、政府主导、慎用市场’的方针,采用小规模、渐进式、院落单元修缮的有机更新方式,不得大拆大建。”
老城南更新改造中对传统街巷、历史建筑、名人故居以及非物质文化实行“全面保护、应保尽保”,放弃了资金“就地平衡”的旧模式,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市传统的尺度和肌理,对街巷体系进行保留、恢复,不满足需求的向地下要空间,已拆空的片区将按传统肌理恢复,以保护为主。民国建筑、五十年代的老厂房和八十年代的居民楼和谐共存,老城南的街巷尺 度和高度、院落边界不变,在置换功能过程中传承老城区的肌理和尺度,保护和展示城市格局。4.3、制度保障
为了进一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政府不断地健全与完善各种文化保护制度。先后制定了《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及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条例》等相关规定,并 成 立 南 京 历 史 文 化 名 城 保 护专 家 委 员会。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的《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中的第三章就是“老城格局和城市风貌的保护”;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及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条例》中指出“确需在重要建筑或者风貌区保护范围内进行新建、扩建、改建活动的,应当依照城市规划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前款规定的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应当在高度、体量、立面、材料、色彩等方面与原有建筑的空间格局、景观特征、周边环境相协调,不得破坏风貌区的历史文化风貌。”等相关内容都体现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重视。此外,还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例如结合南京实际,探索制定《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施暂行办法》;制定行动计划,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阶段性目标编制保护整治计划,并组织实施;加强公众参与,历史文化保护项目实行专家领衔制度,对批准的实施方案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监督等。
五、结语
城市化的发展对旧城来说是个挑战,如若改造旧城就是采取“全部拆除,重新建设”的的方法,那么旧城所拥有的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就会被破坏、摧毁,使其失去自身独特的魅力。另外,对于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保留其文化价值,不应该让商业气息掩盖其文化氛围,成为像夫子庙那种“外穿古装,内穿洋装”的“伪文化”。老城南作为南京有名的文化遗产,需要被保护和传承,为保护历史文化,改善人居环境,我们应该汲取成功的经验,依照保护条例相关内容,科学地改造,让城市更美好。别让历史文化名城在我们的手中沦落与颓败,应该将我们祖宗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王丽丽·南京老城南旧城更新的博弈与启示
薛伟·旧城更新中的公众参与问题及对策
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
仇保兴·城市化过程中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南京老城区原住民也是文化,应适量保留·城市在线新闻网
赵立孟·游客反映南京夫子庙景区文化气息不足·江苏新闻广播网
周岚,童本勤·现代化进程中的南京老城保护与更新·现代城市研究
第四篇: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的几点建议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的几点建议
民俗文化是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地域中逐步形成和发展演变的生活文化,是一个地方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的重要标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产品需求的日益增长,民俗文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对民俗文化进行科学保护,使之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文化财富,是实现农村稳定和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当前,全省许多地方都在积极实施美丽乡村改造工程,为改善人居生活环境做出不懈努力。但是,如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维持原有民俗文化的生态平衡?如何正确处理美丽乡村建设与民俗文化保护传承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调研组就美丽乡村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传承进行调研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美丽乡村建设对民俗文化影响的主要问题
美丽乡村是新农村发展的一次全面提升,其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美丽乡村的文化建设在这二十字方针中主要体现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上。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乡风文明中的乡风则是民俗文化的主体部分,也应该纳入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范畴。但是,从美丽乡村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传承的现实情况 1 来看,许多不利的因素不断浮出水面,有的甚至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1、传统建筑破坏严重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古村落的整体景观不协调,建设性破坏严重。许多古建筑周围的历史空间环境已被所谓的“现代建筑”空间所取代,以往古老的空间格局和传统风貌荡然无存;在许多古村落的老祠堂、老民居之间,都夹杂着一些新的建筑物;有些农民为改善生活居住条件,随意翻建或修缮古屋古院,把古栈道的路面毁坏铺成水泥路,这在相当程度上减弱和破坏了村落的古朴风貌和历史氛围。
2、民俗实物严重流失
民俗文化的很多内容是依附在传统的民俗实物之中的,但是,在美丽乡村改建、新建中,许多传统木制房屋的构件买卖、交易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商人看中了古民居的旅游开发价值,出钱收购这些古民居后迁建别处进行旅游开发。如在嘉兴的西塘古镇、桐乡的乌镇,许多古民居的构件被出售、被偷盗。还有一些外国人不惜出巨资收购古建筑,拆卸其材料后动用飞机运回国内按原型复建。还有些地方商贩在利益驱使下,受雇于外国人向各地古村落的村民收购民俗文化古器具,有的甚至将古民居木制房屋构件一件件拆下来,化整为零的出售。
3、原生态环境遭破坏
许多古村落试图通过发展旅游业来促进美丽乡村建设,而原生态的古村落开发成为游人如织的景点后,大量的游客涌入,停车场、水泥路、旅馆的修建破坏了古村落的原貌及其独有的幽静和美丽。同时,许多古村落景区不限制游客人数,大大的超过了古村落环境人口容量,对古村落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此外,有的地方在美丽乡村建设时,没有考虑到原居民所特有的文化习俗,只求商业效益,只求地价增值,不去考虑民俗文化的整体保护,无何止地将小桥拆毁、巷道损毁、池塘填埋,这么做的后果是严重地破坏了古村落及其文化生态环境。我们不敢想象,如此过度的拆建,若干年后,曾经的“小桥、流水、人家”是否依旧?
二、民俗文化保护几点对策建议
目前,民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仍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相互依存,既有传统意义的农耕文明,又有现代形式的农耕文化。推进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于优化文化生态环境、激活传统文化魅力,从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都有其深远的意义。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如何提高保护民俗文化的思想意识,切实科学有序地推进民俗文化保护工作提几点意见。
(一)要科学的认识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是在老百姓当中流传的文化,因此,做好保护工作,首要任务是加强老百姓对民俗文化的认识。而老百姓 3 的认识往往是跟着政府的导向走的,所以要改变老百姓的认识,关键在于地方政府领导和村两委干部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因此,笔者认为,在当前的行政体制下,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将民俗文化搬进党校课堂,搬进乡镇党委、政府的会堂,使他们通过学习教育、讲座会议的形式,充分认识到民俗文化所承载的“三个有利于”。对此,笔者以嘉兴市为例,对民俗文化的“三个有利于”进行阐述。
1、有利于推进社会协调发展
我国历史悠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关键的就是保护和弘扬我们国家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目前,嘉兴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随着人口的增加、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而村镇不像城市,规模小,一天就有可能被破坏掉。如果对依附其中的民俗文化不加以即时保护,很快就完,很快就会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迅速地消失。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实际上就要求我们将保护工作与社会发展协调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协调发展。同时,保护民俗文化生存、传承的特定环境,对推动生态文明与社会和谐发展,提高人们文化自觉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2、有利于传承发展传统文化
在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嘉兴地区发展并形成了别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特别是随着河港浜汊分布,孕育了江南水乡特色的耕读文 4 化、稻桑农业、手工业传统等民俗文化资源,且不少村落名人辈出,古迹丰富。可以说,大量的民俗文化蕴藏在农耕社会中,它承载着嘉兴人民秀慧工巧、崇文好学、进取求新的品德,成为一种特殊的文明标志。而随着农耕社会形态的消失,很多历史文化被割裂、遗忘,甚至变得无迹可寻。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把民俗文化资源纳入到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就是将这些文化更深刻地植入村民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中,这不仅是为了以民俗文化为代表的地域文化的长期传承,也有华夏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3、有利于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浙江的民俗文化保护工作从起步至今已经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各个部门、各级领导、各界人士为推进事业发展煞费苦心,也从中摸索出一条独具浙江特色的民俗文化保护路子。作为长三角地区核心区域的嘉兴市,应该实现借梯登高,借民俗文化之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势必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力求在工作机制和工作载体上有新的突破。如果说,前几年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现在美丽乡村建设则是一条有模式可以借鉴的路子。目前,在不论是在网络上或者是报纸上,还是在电视上,都有许多关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科学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的好例子、好做法。因此,我们应该重新整理我们的思路,争取在原有的基础上,把之前的民俗文化保护传承融合到美丽乡村建设上来,把美丽乡村建设中众多的民俗文化资源,不断地装到民俗文化保护这个“菜蓝子” 5 里来,从而实现民俗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整体推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要树立的科学保护理念
有科学的认识,才有科学的理念。有科学的理念才能推进保护事业的有序发展。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仅要有科学的态度,更要有科学的保护理念和执政理念。
1、要用科学理念编制民俗文化的保护规划
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必须要抓紧做,而且要科学、有效、持续地做。所谓科学地做,就是要以民俗文化生态理念来设计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没有一份科学的规划,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就没有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方向,因此,要抓紧制定美丽乡村建设特定的保护规划,内容包括: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对农耕文化的产生和影响);社会环境(人口状况、社会结构、民情风俗、领导和群众的保护意识等);经济形态(农业、渔业、工业、商业等以及经济状况);民俗文化遗产的数量与分布地点、生存状况;保护规划(采取属地管理办法,要定管理单位、定传承人、定项目、定活动规划、定保障措施等),如此方能保证其有效性。
2、要用科学理念处理建设与保护的关系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民俗文化保护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仅要做到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持续发展,而且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和五个方面的结合,即:处理好美丽乡村设与全面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居民区与文化区域的关系、处理好群众生活与民俗文化保护的关系、处理好设施建设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坚持将民俗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坚持将民俗文化保护与社会建设相结合、坚持将“民俗文化保护区”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相结合、坚持将民俗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合理利用相结合。
3、要用科学理念保护民俗文化外在的氛围
自然村落及田园是农耕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是农耕生产活动的主要基础,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只有完整地保护了田园风光和自然村落,才能忠实展现农耕文化的社会和文化的基本环境,使人强烈地感受到浓郁的民俗文化外在的文化氛围。一是科学保护田园风貌。要全面保护农田、林木、池塘、水网,保持以稻田为主体的农田结构,保留较古朴的耕作技术,使用水牛耕地、人工劳作、原始加工等传统农耕方式,不使用塑料大棚、大型农机等现代设施,全面体现农耕文化的总体风貌。二是科学保护村落环境。保护区内的村落用地规模要逐步缩小,不可再继续扩大;村庄建筑采用传统民居形式和传统外墙装修,不宜现代化;鼓励居民使用或部分使用农作物秸秆等传统燃料,以产生炊烟的景观效果;鼓励农户使用传统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 7 已不适用的传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仍可作为装饰性使用。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尽量使用石料或当地传统材料,慎用水泥等现代材料。
(三)要科学的强化保护责任
保护民俗文化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是文化部门叫个半死,其他部门置之不理。文化人做个半死,其他人一笑了事。出现这种局面虽然有其客观因素存在,核心则是保护责任的问题。现在的党政领导很多都是在被动地做工作,属于“见令行事”。要想使相关人员能静下心来正确认识民俗文化、安下心来认真树立科学理念,就必须要有过硬的保护责任来进行保障。
1、强化工作职责
近年来,我省的民俗文化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也形成了相应的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但是笔者坦言地讲,在乡镇党委、政府领导干部中,真正认识到民俗文化保护工作重要性的人,并不是很多,而且真正能将民俗文化保护摆上日常工作议程,从而真正从政府层面去做保护工作的并不是很多,甚至可以说是很少。我们过去的计划生育工作这么难做,但是它却能做好,而且做的很出色。其关键原因在于工作的责任问题。谁都知道,计划生育出问题任何领导都担不了责任,而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在乡镇日常工作中属于可做可不做的工作,且没有人去追究其工作结果,这样就导致他们对民俗文化的保 8 护工作可以置之不理。这说明,我们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民俗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必须强调保护的责任问题。我们不是一定要像计划生育一样实行一票否决,但至少可以从更上一级的政府层面来强化这项工作的责任主体。比如:实行责任追究制度、目标考核制度、特色工作加分制度等,以此来强化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对民俗文化保护的工作职责。
2、强化责任追究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民俗文化保护必须坚持法制化原则,走依法保护的道路。一是尽快出台《古村落保护条例》,确立古村落的法律地位;各地则结合当地的实际,制定相应的《古村落保护办法》,明确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的法律责任,为古村落保护提供一个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二是重视乡规民约和民间组织的作用。古村落的古朴纯美和其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乡规民约和民间组织的作用。所以,要实现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除了要充分发挥乡规民约和民间组织的作用外,更为关键一点就是:必须就村民自治组织的保护责任进行明确,并据此实行责任追究,只有这样,才能强化村干部带动村民进行民俗文化保护的责任意识,从而从民俗文化的最底层实现保护传承工作的有序推进。
第五篇:守好文化瑰宝 保护历史文化
守好文化瑰宝
保护历史文化
钟祥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化先进县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所在地,也是楚辞学家宋玉、楚歌舞艺术家莫愁女、明嘉靖皇帝的故乡,《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典故的诞生地。市内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山川湖泊风光秀丽,被誉为“大地博物馆”。全市共有文物保护单位49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馆藏文物26896件套。市政府先后公布市级非遗名录26项,均认定了保护单位,其中入选省级名录6项、地级名录14项;公布市级非遗传承人29名,其中入选省级传承人3名、地级传承人11名。
近年来,钟祥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悉心指导、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系列方针、政策,以历史文化保护为重点,在加大保护和利用力度的同时,努力提高文物安全执法效能,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夯实基础,落实保护责任
1、建立保护网络,完善责任机制。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全市综合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切实做到文物保护有人管事、有章可循。全市基本建成“三级责任,四级保护”的文物保护网络体系,较好地解决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责、权、利的关系。市政府每年拨出专款用于表彰和奖励先进乡镇、个人,扭转了长期以来田野文物保护责任不到位的被动局面。每年对全市文物保护单位至少巡查两次,并定期对馆藏文物、田野文物进行安防专项检查。同时,对重点古墓葬、遗址、建筑加强管理,每年从文物保护经费中拿出10万元,按每处500元的标准,落实了200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经费和责任人,并与保护人直接签订了《钟祥市文物保护管理责任书》,进一步强化了文物保护责任和重点文物安全。
2、完善文物档案,建立保护标志。圆满完成全市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26896件(套)可移动文物信息录入到国家可移动文物普查平台。完成国保单位元佑宫、文风塔记录档案的整理和上报,并比照国保单位要求,对全市20处省保单位记录档案也进行了整理收集。此外,完成了我市500余处文物点巡查记录和影像资料的整理,建立了纸质与电子档案。对全市20处省保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 四至和GPS坐标点进行了复核上报。投入30余万元为全市200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立保护标志。
3、健全管理规章,提供政策保障。按照国家有关文物保护法规的规定,结合钟祥市实际,争取政府先后出台了《钟祥市文物保护管理施行办法》、《钟祥市文物调查勘探施行办法》、《文风塔、元佑宫文物保护管理施行办法》等地方法规,为我市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法规政策保障。
4、理顺职能关系,保护地下文物。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类建设工程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地下文物的保护问题日趋突出。为有效处理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矛盾,每年争取市政府召开一次由土管、城建、国土、文化等部门参加的文物保护协调会,坚持文物保护优先的原则,强化源头把关,整体联动,对全市区域内所有基本建设、生产建设动土单位实行文物“动土许可证”制度。2014年,经市政府协调,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我市基本建设的前置审批条件,有效遏制了生产建设和城市基本建设造成的文物破坏。
二、突出重点,狠抓项目建设
1、博物馆新馆建成对外开放。为改善和提升博物馆展陈水平,加强馆藏文物保护,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政府投入8000多万元,历时三年时间在莫愁湖畔建 成了占地1万余平方米、场馆面积5157平方米的现代化博物馆,于2012年6月18日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2、文物项目维修稳步推进。《元佑宫安防设计方案》、《元佑宫消防设计方案》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向国家文物局争取到馆藏青铜器维修经费28万元,目前正在修复中。与荆州博物馆签订了馆藏清代杨夫人出土纺织品修复合同。馆藏珍贵字画已安全运抵省博物馆进行修复。馆藏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与厂商签订了文物安保储藏设施采购合同,库房文物搬迁顺利完成。石牌戏楼修缮工程开工,兴王府世子府修缮工程正在进行预算评审。完成文风塔护坡、元佑宫三洞阁加固除险工程。
3、文物景点建设开发力度加大。近年来,我们在文物景点维修及规划编制、开发利用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极大地提升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向国家发改委争取专项资金870万元,对元佑宫街区内环境、东西厢房进行了整治维修,为宫内场地铺设了地幔,使元佑宫整体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投资300余万元对少司马牌坊实施迁移保护。投资49万元对宋玉井及其周围环境进行了改造。投资200余万元对市级文保单位江汉日报社旧址和新四军医院旧址进行了维修。成功将石牌镇申报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同时,充分利用我市 文物资源,开发了镀金铜龙、“阳春白雪碑”拓片和青花高足碗等旅游纪念品,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三、努力作为,推进非遗保护
1、健全保护机制,推进工作开展。一是组建队伍机构。2009年6月,市非遗保护中心在文化馆挂牌成立,设专职人员3人,同时组建市非遗保护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制定了保护方案,完善了保护措施,全面负责全市非遗普查、保护工作。全市基本建立起协调有效的市、镇两级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二是争取资金投入。2013年来,我们积极争取省厅每年拨付5万元,市财政每年2万元,作为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去年我市又利用省人大开展《条例》执法检查之机争取将非遗保护经费5万元纳入市财政预算,为非遗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财政保障。三是注重收集调查。在全市范围开展地毯式普查和抢救性记录,收集整理非遗资源和线索。各乡镇均建立资料档案室,集结汇编一本非遗普查资料。四是建立传承人制度。建立了详细的传承人个人档案资料,经常开展走访慰问和抢救性记录,定期组织他们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并回访和考评,提高他们对传承工作的认识。
2、突出创新发展,推进活态传承。一是开办梁山调传习馆和传习班。在文化馆设立钟祥梁山调传习馆,定期开展传承人教传帮带活动。在老年大学开设“梁山调传习班”,以 《钟祥梁山调》为教材,组织学员定期系统学习,培养了聂光明、罗开春等一批新的非遗传承人。二是建立传承基地和团队。在全市建立了“中华葛文化风情园”葛粉制作技艺、市春林医院肖氏万灵膏制作技艺、市技工学校非遗传承学校蟠龙菜制作技艺等传承基地和团队,常年开展传承活动。三是开展民间文艺精品创作和展演。通过举办元宵节民间文艺形式展演、民间故事创作表演培训班、“莫愁湖杯”故事大王表演赛等多种形式,促进非遗传承和民间文艺精品创作,并多次获奖。如采用民歌民谣元素创作的歌曲《豌豆巴角》获省第十三届“楚天群星奖”银奖,根据《莫愁女的故事》创作的歌曲《莫愁谣》获全省“楚天群星奖”金奖,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创编的大型乐舞诗画剧《钟聚祥瑞》获省第七届“五个一工程”优秀奖,2015年打造梁山调小戏《新婚夜》参加了第二届湖北艺术节群文类展演。
3、采取多种形式,推进非遗宣传。一是书刊宣传。先后出版发行《钟祥民歌集》、民间舞蹈《海马舞》绘画稿本、《钟祥梁山调》等书,其中《钟祥梁山调》被省非遗中心选为2013年湖北省非遗系列丛书。去年又在《莫愁湖》杂志开辟《非遗集锦》专栏,推出非遗系统报道。二是媒体宣传。拍摄制作地方剧种钟祥《梁山调》、地方饮食文化《张集酥饼》和《钟祥米茶》等非遗专题片在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宣 6 传。三是展览培训宣传。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举办非遗讲座或非遗名录图片摄影展,营造浓厚的非遗保护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