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通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的汇报(大全)
南通市濠河历史文化保护区工作汇报
一、濠河历史文化保护保护区现状概况
濠河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大约为326.2公顷,以古城河和宋元以来的古城址为核心,区内文物古迹众多,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优秀历史建筑52处,历史风貌保存较为完整。濠河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城市中历史文化遗产最集中的地域,其中寺街和西南营历史街区相对完整,此街区中存有众多各个历史时期精美的宅第院落,留下了众多的名人遗迹,是南通城市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
90年代以来,编制了濠河风景区规划,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重点治理水体,搬迁濠河两岸工厂企业,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公园体系和绿地系统,1992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5年被江苏省政府公布为全省第一批江苏省历史文化保护区(苏政发[1995]147号文《关于公布第一批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通知》)。
二、濠河历史文化保护区相关规划编制情况
2002年,结合《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2002-2020),将濠河历史文化区保护纳入总体规划,强化了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力度,维护古城的基本格局。
2003年,从南通近代“一城三镇”的历史格局出发,委
托清华大学编制了南通近代第一城历史遗迹遗址保护规划,重点对主城区濠河历史文化保护区、唐闸、狼山、天生港的近代遗迹遗址进行了调查,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2004年,委托同济大学对濠河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寺街、西南营历史街区编制了专项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化完善寺街街坊、濠南路、环城南路近代风貌区保护规划,按文物古迹保护等级划定保护范围和环境协调区、编制相关的旧城保护控制性详细规划,强化风貌景观地段和建筑的保护措施,提出了规划的实施保障措施。同年委托同济大学编制了南通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已通过了专家论证。
在上述规划的基础上,2005年,委托南通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编制了濠河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对区内的水系、公共绿地、文物古迹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提出了蓝线、绿线、紫线的控制要求,对保护区内的建筑密度、高度、视廊控制等提出了相关要求,实施全覆盖。
三、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
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濠河位处城市中心,功能聚焦过密,用地结构不甚合理;二是开发容量过高,保护历史风貌刻不容缓;三是区内历史街区居住条件欠佳,缺少绿地等必要的公共空间,基础设施亟待改善,街巷狭窄,消防、道路交通状况令人堪忧。
四、落实措施及计划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濠河历史文化保护区组织机构设在濠河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实施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体系。二是制定历史保护区地方性法规,将濠河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利用纳入法定化、规范化管理体系。三是实施严格的蓝线、绿线、紫线规定。四是加强保护区周边环境整治,按规划逐步包装整治,达到统一、协调、美观的总体环境。五是加快实施寺街、西南营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六是多渠道筹措保护区保护资金。七是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八是提高居民的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九是加强文化遗产管理,建立文化遗产保护档案。十是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教育基地。
二〇〇六年三月三十日
第二篇: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发布单位】浙江省
【发布文号】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公告第10号 【发布日期】2013-04-09 【生效日期】2013-10-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0号
2012年12月31日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已经2013年3月28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2013年4月9日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的决定
(2013年3月28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对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进行了审议,现决定予以批准,由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2012年12月31日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13年3月28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继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促进城市建设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划、分类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可持续性,保持居民生活的延续性。第四条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提供经费保障。
第五条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内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
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机构可以受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的委托,具体负责全市历史建筑保护的专业管理及指导工作。各区、县(市)人民政府组建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负责历史文化街区的日常保护和管理工作,并受同级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城乡规划、建设、文物、文化、国土资源、旅游、财政、公安、工商、城管、环保、民族宗教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第六条 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保护资金,专项用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
保护资金的来源包括:
(一)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
(二)上级财政专项补助的资金;
(三)境内外个人、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捐赠;
(四)其他依法筹集的资金。
保护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市、县(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第七条 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由城乡规划、房产、建筑、国土资源、文物、历史、文化、社会、法律和经济等方面的专业人士组成。
专家委员会按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认定、调整、撤销以及规划、保护等有关事项的评审工作,为市、县(市)人民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义务,对破坏、损害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行为有权进行劝阻、举报和控告。
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资助、技术服务等方式参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第二章 保护名录确定
第九条 历史文化街区包括省历史文化街区和市、县(市)历史文化街区。
省历史文化街区的申报、批准的条件和程序,依照《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规定执行。
市、县(市)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市、县(市)人民政府确定公布,具有较高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或者较好地体现杭州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地域文化特征的建筑集中成片,历史遗存较为丰富,传统格局和历史文化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的区域。第十条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者文物保护点的建筑物、构筑物,经市、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确定公布为历史建筑:
(一)建筑样式、结构、材料、施工工艺或者工程技术具有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的;
(二)反映杭州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具有特定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
(三)属于在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等;
(四)属于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近代现代重要的代表性建筑物、构筑物;
(五)其他具有特殊历史文化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
第十一条 建筑所有权人、使用人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可以向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推荐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有保护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组织普查,并根据普查成果和社会推荐情况,进行历史资料挖掘和保护价值与类别的评估。评估结果应当及时告知同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第十二条 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提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建议名录,征求所在地的区、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所有权人以及社会公众意见后,经专家委员会评审,报本级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第十三条 在城市建设中发现可能有保护价值的建筑时,建设单位应当暂时停止拆除或者施工,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并立即向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告。
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组织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等有关部门进行评估论证。经评估论证具有保护价值的,建设单位或者建筑所有人、使用人应当采取先予保护的措施,再按照本条例规定申报历史建筑。经评估论证不具有保护价值的,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恢复建设活动。
建设单位及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并报告的,有关部门应当对其停工损失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市、县(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十四条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由市、县(市)人民政府设立保护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标志。第十五条 依法确定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不得擅自调整或者撤销。因不可抗力导致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灭失或损毁、确已失去保护意义的,或者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撤销的,由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提出意见,由本级人民政府组织专家委员会论证后公布。
历史建筑被依法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者文物保护点的,自公布之日起不再列入历史建筑名录。
第三章 保护措施
第一节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第十六条 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历史文化街区确定公布后一年内组织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在征求有关部门、社会公众意见后,经专家委员会评审,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第十七条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格局和历史文化风貌特色及其保护准则;
(二)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范围;
(三)历史文化街区的用地规划以及建筑空间环境、景观的保护要求;
(四)历史文化街区内建筑物、构筑物和历史环境要素维修、整改的要求;
(五)规划管理及实施的其他要求和措施。
第十八条 在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符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以及下列规定:
(一)除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
(二)对现有建筑进行整修时,应当保持或者恢复其历史文化风貌。拆除不属于历史建筑的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的,应当经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三)不得擅自改变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格局,不得擅自改变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空间环境以及建筑的外部风貌和使用性质;
(四)对现有道路进行改建时,应当保持或者恢复传统格局和空间环境,不得新建客运货运枢纽、公交停车场和维修保养场、加油站等设施;
(五)不得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场所。
第十九条 在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构筑物时,应当符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在高度、体量、色彩等方面与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相协调,不得破坏历史环境要素和景观特征,不得危及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安全。
第二十条 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活动的,市、县(市)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在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前,应当征求同级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二十一条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土地使用性质不得擅自改变。确需调整的,应当经市、县(市)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批准。
第二十二条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内的基础设施配置、绿化等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标准、规范。确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需要,无法按照标准、规范配置的,由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保障方案,明确相关布局、措施等。
在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因实施保护规划需要整修、翻建,难以符合相关建设标准和规范的,在不突破原有建筑基底、建筑高度和建筑面积且不减少相邻建筑原有日照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办理规划许可等相关手续。
第二十三条 区、县(市)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行使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市、区、县(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相关政策;
(二)组织开展历史文化街区整体风貌环境、建筑物、构筑物和历史环境要素的日常维护、巡查和管理工作,对濒危或者有损毁危险的建筑物、构筑物组织抢救性修缮;可以按照保护整修计划的要求对历史文化街区组织统一整修;
(三)指导、督促相关保护责任人履行义务,对历史文化街区内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加以劝阻,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四)做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管理的其他工作。第二节 历史建筑保护
第二十四条 根据历史建筑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以及存续年份、完好程度等,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历史建筑保护类别和相应的保护要求,实行分类保护:
(一)历史文化价值高或者科学、艺术价值高,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其建筑的外部风貌、主要平面布局、特色结构和构件不得改变;
(二)历史文化价值较高或者科学、艺术价值较高,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其建筑的外部风貌、特色结构和构件不得改变;
(三)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或者科学、艺术价值的历史建筑,其建筑的主要外部风貌、特色构件不得改变。
第二十五条 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和历史建筑所在地的区、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编制每处历史建筑的保护图则,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基本信息、风貌特色;
(二)保护范围;
(三)使用要求等。
第二十六条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历史建筑保护图则的要求,编制市区、县(市)每处历史建筑的保护使用导则,明确历史建筑的保护类别、修缮维护、保护管理等具体要求。
第二十七条 历史建筑公布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将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使用要求书面告知保护责任人。书面告知应当明确保护责任人在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的权利与义务,具体格式由市、县(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确定。
第二十八条 在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内,不得新建、扩建建筑物、构筑物。因保护历史建筑确需建造附属设施的,应当符合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和保护使用导则的规定,并报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城乡规划、文物主管部门审批前应当征求同级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的意见。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损坏历史建筑主体承重结构或者其他危害历史建筑安全的活动。第二十九条 历史建筑的使用性质不得擅自改变。确需改变使用性质的,不得违反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和保护使用导则确定的保护要求,并报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城乡规划、文物主管部门审批前应当征求同级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国土资源等部门的意见。第四章 整修利用
第三十条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历史建筑中非国有建筑的所有权人和国有建筑的使用人为保护责任人。保护责任人按照本条例规定承担相应的保护和管理责任,负责建筑的维护和修缮,并承担相应的修缮费用。使用人应当配合保护责任人做好相应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三十一条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保护规划要求,改善历史文化街区的道路、供水、排水、排污、电力、消防等基础设施条件。
第三十二条 市、县(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和实际现状,组织编制保护整修计划,指导、督促保护责任人、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实施保护整修。
区、县(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在征得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同意后,可以代为修缮历史建筑,所需费用由保护责任人承担。
第三十三条 对历史建筑进行维护和修缮的,维护修缮实施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保护使用导则的要求编制修缮方案,报市、县(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审查。市、县(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对修缮方案提出的修改意见,维护修缮实施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予以采纳。第三十四条 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确定的历史建筑以外的其他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进行修缮的,修缮实施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保护规划要求编制修缮方案,报送区、县(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备案。
第三十五条 历史建筑存在损毁危险的,保护责任人应当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并向区、县(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区、县(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协助保护责任人进行抢险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历史建筑经鉴定为危险房屋的,保护责任人应当根据鉴定报告,及时采取加固、修缮等保护措施。保护责任人不具备保护能力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第三十六条 在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历史建筑上设置户外广告、招牌、泛光照明、空调外机、雨篷等外部设施,应当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外部风貌相协调。
相关部门在编制户外广告设置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时,涉及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应当征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意见。
第三十七条 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内因实施保护规划,或者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确需征收历史建筑的,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予以补偿。被征收人选择货币补偿,或者选择房屋产权调换且安置房所在地段等级低于被征收房屋所在地段等级的,可以另行给予奖励。奖励的具体办法由市、县(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八条 经批准迁移保护历史建筑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报有关部门审批,并在领取迁移新址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实施迁移。建设单位在实施历史建筑迁移保护或者拆除时应当做好测绘、信息记录和档案资料整理工作,并及时将有关档案资料报送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
第三十九条 因实施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程需要,确需居民临时搬迁过渡的,应当给予相应的搬迁、临时安置补偿。
第四十条 在符合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对历史建筑进行合理利用。鼓励保护责任人将历史建筑对公众开放。
第四十一条 市、县(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情况进行检查评估,督促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和保护责任人加强保护措施。对达到保护管理要求的保护责任人和列入保护整修计划的项目,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资金补助。
市、县(市)人民政府可以与国有建筑使用人、非国有历史建筑所有人签订历史建筑保护协议,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义务和享受补助等事项作出约定。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关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按照相关规定处罚。本条例规定由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实施的行政处罚,属于经国务院或者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范围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负责实施。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建设单位未及时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的,由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施工、限期采取保护措施或者其他补救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建设单位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标志的,由市、县(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八条规定,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的,由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法建设行为发生在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历史建筑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七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七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县(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备案的修缮方案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确定的历史建筑以外的其他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进行修缮,致使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格局、历史文化风貌受到破坏性影响的;
(二)修缮方案未经审查、审查未通过或者未按照修缮方案审查要求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致使历史建筑受到破坏性影响的。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不依法履行审批职责的;
(二)发现违法行为不依法查处的;
(三)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
(四)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宁波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状调查范文
宁波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状调查
(我12会计2班小组对宁波月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状调查如下:)月湖历史文化街区是宁波市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为对月湖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抢救性保护和街区复兴,2012年9月,宁波市规划局会同市文广新局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宁波市月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据悉,按照保护规划,月湖历史文化街区东起镇明路、南至三支街、西至护城河西侧河岸、北至中山西路,总用地面积达到90.4公顷。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从保护历史真实载体,保护历史环境,合理利用、永续利用三条原则出发,通过对街区内每一栋建筑风貌、高度、质量、年代的细致评估,发掘区域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提炼出该区块的核心价值特色。
规划指出,月湖历史文化街区可总结为三个特征:一为景观月湖,是历代精心营造的人文胜景;二为人居月湖,是江南古城诗意的理想居所;三为人文月湖,是浙东学术兴盛的文化中心。规划认为月湖地区经千百年的涵养,融自然与人文于一体,物化于月湖历史文化街区的民居院落、书院花园中,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中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规划重点保护月湖西区整体格局、风貌特征、7段一类历史街巷、7段二类历史街巷、11处文物保护单位、44处文物保护点、114处历史建筑(建议)以及历史环境要素与地下文物(遗址)、历史人文特色等具体内容。
本次规划的一大特点在于提出建议历史建筑114处,历史建筑是指具有一定保护价值且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者文物保护点的建筑物、构筑物。本街区内的历史建筑保护应当以院落为单位保护,应保持原有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袁朝晖表示,本次规划针对保护要素的集中区域,划定了两片核心保护范围,分别为柳汀街以北部分和柳汀街以南部。其中,柳汀街以北部分东至镇明路西侧道路红线;南至柳汀街、大书院巷(西段);西至三板桥街、天一街、长
春路、太阳巷、华侨饭店东界;北至中山西路、屠氏别业北界、迎凤街,面积为31.37公顷;而柳汀街以南部则东至镇明路;南至三支街;西至原宁波城建设计院;北至柳汀街,面积为15.91公顷。两片核心保护范围的总用地面积达到47.28公顷,占街区总面积约52.3%。
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除核心保护范围以外的区域为建设控制地带,面积为43.12公顷,占街区总面积约47.7%。根据历史研究与现状分析,规划提出“以文化为导向的街区复兴计划”,兼顾社会、文化、环境和经济效益,达到遗产保护和街区复兴的双重目标。总体功能定位为,具有宁波传统文化和历史特点的高品质人文博览、文化交流、宜居生态、商业休闲、创意旅游社区。
从区域整体格局与风貌特征保护看,规划将保护“一湖十洲、南北串联;洲屿独立、自成体系”的空间格局。据悉,规划对月湖历史文化街区整体风格与风貌特征进行保护,主要是保护“一湖十洲、南北串联;洲屿独立、自成体系”的空间格局。即保护以偃月街为纵轴,惠政巷、青石街、中营巷、马衙街-马衙河、大书院巷、桂井街为横轴的“一纵六横”的“梳状”街巷结构,严格控制历史文化街区内建筑的高度和体量,强调平缓的天际轮廓线,保护各洲岛通过水系(和主要街道)分隔、自成体系的特点。此外,规划还对街区的用地、人口提出了控制要求,对交通组织和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等基础设施提出了改善性建议。“在保护的前提下,街区内部交通采用“步行为主、车行为辅”、“人车相对分离”的交通组织模式。在后续的工作中,还会针对街区的特点专门制定消防、交通等方案。
历史街巷为沿线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和历史建筑数量相对集中,历史空间特征和风貌保存较好的街巷。历史街巷是构成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验历史文化街区的主要轴线。据此,规划将历史街巷分成了两类:
第一类是街区内传统风貌保存最完整的街巷,街巷沿线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和历史建筑数量较多,历史空间特征和风貌明显。保护要求:不得改变
街巷线形、宽度、尺度,保持界面的连续性与贴线;保护两侧传统院落与建筑界面,保护街巷传统风貌特征。
第二类则是街区内传统风貌保存状况一般的街巷,即具有一定的传统风貌和原有空间特征,但局部路段或一侧界面保存状况较差、已被拆除或新建筑风貌存在较大冲突。保护要求:不得改变街巷线形、宽度、尺度,保持界面的连续性与贴线;保护两侧现存传统院落与建筑界面,修补与完善街巷传统风貌特征。
123250334杨春阳 组长123250327王银
123250335杨桂花
2013 年11月 29日
问卷调查
———宁波市月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尊敬的先生女士:
我们是宁波城市职业技术的学生,就对宁波市的月湖文化街区的相关问题进行一项问卷调查。该问卷不涉及个人隐私,请您依据自身所熟知的情况进行作答,我们将十分感谢您的合作。
一、选择
1.您的性别
A 男B 女
2.您的年龄
A 18岁以下B 18-23岁C 24-39岁D 40-60岁E 60岁以上
3.现居城市
A宁波本地B外地
4.您的职业
A 国企B 外企C 私企D 事业单位
5.您的学历
A 高中或中专以下B 高中或中专C 本科或大专D硕士以上
6.您是否熟知我国法律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政策
A 熟悉B 一般C 不熟悉D 不关心
7.您对宁波市的月湖文化街区的熟知程度
A 非常关心B 熟知C 一般
8.您是否了解政府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措施
A 非常关心B 熟知C 一般
9.您是否参加过月湖文化街区的保护行动
A 参加过B 没有但是听说过C 没有参加过
10.您认为宁波市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否有保护的价值
A 非常赞同B 赞同C 一般
11.月湖的哪一项文化因素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A 文化气息浓厚B居住功能完善C建筑形式美D 邻里单位和谐
12.您认为当下的保护措施是否得当
A 得当B 不得当C 不好
13.如果需要加强保护措施,您认为资金的问题该由谁负责
A 政府B 当地居民C 社会集资
14.您对月湖文化街区的基础设施是否满意
A 满意B 一般C 不满意
15.您认为月湖文化街区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风貌继续保留
A 维持现状,加强保护B 拆除重建C 部分维持,部分拆除
16.您对月湖周围的建筑形态是否满意
A 满意B 一般,没有太大的看法C 不满意
17.您认为月湖周围的建筑应该以何种建筑形态建设
A 低层建筑为主B 高楼林立C 没有意见
二、意见反馈
18.针对自己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熟知情况,您认为哪些项目最应该受到保护
19.请您对月湖文化街区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忠诚的建议或者意见
(保护措施、开发旅游业、重新建设等)
调查显示大多数人都认为应该保护月湖文化街区,但是大家多数没有自己参与过。
第四篇:泉州历史文化街区建筑保护研究
泉州历史文化街区建筑保护研究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特别在老城区,既有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又有传承久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保护好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恢复和展示一个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避免城市建设带来的文化趋同,有着极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此,本文在对泉州老城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进行较为深入的调研后,针对存在问题,尝试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泉州老城区的价值
泉州是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唐久视元年(700年),在今市区置武荣州;景云二年(711),武荣州改称泉州。开元六年至二十九年(718—741),泉州建城,自此,“屡广而大,屡增而高,屡培而厚,屡易而坚”,从3平方公里,扩至6.8平方公里,成为泉州乃至闽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西晋、唐末和两宋之交,伴随着社会动荡,中原先进文化和先进科学技术三次大规模南移,传入晋江流域,使泉州的历史文化具有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特点。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世界大港,呈现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海外交通高度发达带来的古代波斯、阿拉伯、印度和东南亚各国文化,与闽越本土文化以及西晋末年“衣冠南渡”后在泉州大地上传播、发育的中原文化交汇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现象,成为世界多元文化的汇合地。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泉州历史上曾人才辈出,成为名人荟萃之地,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欧阳詹、曾公亮、蔡襄、梁克家、朱熹、真德秀、蒲寿庚、蔡清、李贽、王慎中、何乔远、俞大猷、郑成功、施琅、弘一法师等名家在泉州老城区里出生成长、居住、游历或任职。这些历史人物有的立过重要功绩,有的在学术思想上有重大成就,有的为发展海交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他们都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为泉州老城区留下了一笔以海丝文化、闽南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清源山上看泉州古城清晰如鲤鱼,“山、城、江”一体架构古城城市格局,而15条历史街巷和5大历史文化街区,构成古城血脉。
□5大历史文化街区
1、开元寺—台魁巷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价值:该街区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保护以开元寺为核心。
特色保护要求:把开元寺双塔在古城的历史地位作为保护与整治的核心。《规划》要求双塔周边20米区域建筑必须控制在一层,控高4米(檐口至建筑室外地面高度)。街区内有保护建筑12幢,街区建筑高度控制在二层以下(含二层),控高7米。跨巷风雨亭,是古城唯一留下来的跨巷亭,应加以保护维修。位于跨巷风雨亭西侧的已倒塌的保护建筑应以抢修为主,若经古城保护专家组确认无法修缮,则应按原规制、原基地、原风貌复建。此外,开元寺—台魁巷街区应充分利用传统历史建筑开发文化性较强的服务业。
2、旧馆驿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价值:旧馆驿街巷已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特色保护要求:街区内有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保护建筑61幢。有泉州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会通井、玉泉井及其他位于保护建筑及居民内的水井,应严格保护这些传统历史环境要素的原真性。开发小型茶艺、棋弈等服务业,恢复街区中街巷的传统石板路面。街区的建筑控制在二层以下(含二层),控高7米,须改建的建筑原为一层的,仍按一层改建,超过二层的,在原建筑的基础上按二层改建。应保护定心塔和玉泉井。通政巷4#为一类保护建筑,奎章巷内的保护建筑13#门旁有一横跨巷内的树,为古城内巷一独特景观,应重点保护。
3、中山路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价值:中山路是泉州古城的中轴线,由它串联着开元寺、文庙、天后宫三片文物保护区,是古城商业氛围浓厚、历史建筑集中连片的街区。
特色保护要求:保护街区的商业氛围,街区应以步行为主,结合公交车服务,严格限制机动车驶入。中山路外围和几个交叉口处,应布置摩托车停放场,限制摩托车驶入。
4、文庙—后城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价值:后城街已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又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特色保护要求:保持街区的传统面貌,路面应改为传统石板路面。重点形成泉州传统戏剧、南音等无形文化的展示区,使该区成为文化气息浓厚的历史文化街区。改建建筑应在原建筑基地上建设。改建建筑原为一层的仍按一层改建,超出二层的控制在二层以下(含二层),控制高度7米。结合旅游文化街、关帝庙、清净寺和八卦沟,形成以泉州特色文化艺术精品荟萃的街区特点。
5、城南聚宝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价值:该街区是泉州古城城南片中传统历史建筑保存量多且集中的区域,聚宝街的历史背景和传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特色保护要求:1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121幢。以聚宝街的历史背景为依托,开发以珠宝和特色小商品服务为主。利用街区中传统历史建筑开发民居度假、传统民居生活体验的服务业,充分展现泉州传统文化。街区建筑应控制在二层以下(含二层),高度控制在7米。街区的街巷应保持和恢复原有的石板路面。为了保持传统历史街巷的空间格局和风貌,街巷宽在4米以下的,其两侧的建筑应控制在一层,控高4米。
□15条历史街巷
1、西街:保护范围为东起钟楼西侧106米,西至距奉圣巷东侧10米。长1227米,街宽10米,包含街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
2、裴巷:保护范围为南起裴巷与西街交会处,北至距华侨新村路南侧34米处,巷长510米,宽3~6米,包含街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
3、新路埕和花巷:保护范围为新路埕和花巷街巷的全长,以及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新路埕全长235米,街宽6~8米。花巷全长237米,巷宽6~8米。
4、玉犀巷:保护范围为巷的全长和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全长250米,巷宽5~8米。
5、新府口:保护范围为南起新府口与玉犀巷交会处,东至新府口与观东巷交会处,长180米,宽2~4米,包含街巷及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
6、后巷:保护范围为街巷的全长和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
7、镇抚巷和敷仁巷:保护范围为镇抚巷全长和巷两侧面建筑的地段,全长200米,巷宽6米。敷仁巷西起敷仁巷和镇抚巷交会处,向东至95米处,包含街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巷宽4米。
8、承天巷:保护范围为街巷全长和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全长315米,巷宽3~6米。
9、西边巷:保护范围为位于承天寺东侧。街巷全长和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均为保护范围,全长350米,巷宽二三米。
10、桂坛巷:保护范围为桂坛巷西段(西边巷以西),长240米,包含街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巷宽三四米。
11、义全后街:保护范围为南起义全街,北至义全后街与义全土地巷交会处,长115米,包含街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街宽2~6米。
12、马坂巷:保护范围为街巷的全长和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全长120米,巷宽2~4米。
13、金鱼巷:保护范围为东起金鱼巷与中山路交会处向西181米,西起金鱼巷与新华路
交会处向西384米,共长565米,包括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巷宽二三米。
二、泉州老城区文化遗产现状分析
泉州老城区主要范围包括现今鲤城区鲤中、海滨、临江、开元四个街道,总面积约6.7平方公里。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泉州拥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为我们保存了泉州当年中外文化并存、多种宗教聚集、先进科学技术与社会高度发达的风貌。现有传统建筑包括传统民居、庙宇、宗祠等,总计44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开元寺、府文庙、天后宫、德济门遗址、清净寺5处为国家级,李贽故居、施琅故宅、东观西台吴氏大宗祠、崇福寺、承天寺、闽国铸钱遗址和通淮关岳庙7处为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其中中山路、八卦沟排水系统2处为历史文化保护区,还有未列入级别的保存较好的古建筑共68处(此次文物普查遴选出的代表,其中中山路区域42处,西街26处)。这68处古建筑中有传统民居53处(含名人故居15处)、铺境庙宇6处、华侨建筑9处。同时,泉州老城区目前存留的传统音乐、传统戏剧等市级以上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八大类17项,其中国家级11项、省级4项、市级2项,大部分项目保存完好,四级保护体系日益完善。
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是经济建设中带有普遍性的不可避免的尖锐矛盾。近年来,在泉州城市建设中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毋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在泉州老城区旧城改造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诸多不足,甚或失误,经深入细致的调查,目前老城区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令人担忧。
以泉州老城区现存的传统民居等古建筑为例。古建筑量大面广、类型齐全、雕刻精美、气势恢宏,但由于保护管理力度不够,在调查的120余处散落于老城区的各条街道、巷子的居住建筑中仅20%左右保存较为完整,80%以上受损程度相当严重:有的已大部分倒塌,有的已局部倒塌,有的即将倒塌,有的虽然外观完整但内部结构、构件多已霉烂破坏。目前大部分古民居均为外来打工人员租住使用,或以本地年老和低收入家庭居多,居住密度较大。有一些甚至已经变成了“七十二家房客”式的大杂院,乱搭乱建情况严重,阴暗潮湿,肮脏不堪,甚至堆积着大量易燃易爆的杂物,对古建筑造成损坏,又成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卫生死角,严重威胁着大众的安全和健康。这部分人群收入不高,要自行修缮既无能力也缺乏积极性,导致该类古建筑的完好率最低。此外,近年来文物贩子及不法之徒非法收购、盗窃古建筑构件甚至破坏拆毁古建筑以牟利,导致古建筑中的牛腿、雀替、花窗等遭偷窃,许多构件被人为破坏,加剧了泉州老城区古建筑遗存的生存危机。
三、保护原则与做法
1.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意识。
2.增强法制意识,严格依法办事。在加强泉州老城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基础上,还应加强为古建筑保护立法的力度,研究制定古建筑保护的扶持政策。
3.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切实编制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考虑到城市发展的需要和泉州老城区的现状,泉州老城区保护工作要遵循三大要素,即原物保护、原貌保护和风貌保护。
4.加大管理力度,完善老城区文物保护管理体制,发动社会各界、全民参与老城区保护与管理。
第五篇: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思考
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思考
一、研究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8次对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强调“在城乡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城市的魅力窗口,历史文化街区是承载和延续城市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和生活特色的重要场所,是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重中之重。从理论意义上来说,目前缺乏对X省历史文化街区系统性梳理和研究;从实践意义上来说,历史文化街区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核心内容,也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提升城镇品质上来说,历史文化街区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集中区域,更是打造城市魅力街区的潜在对象。开展X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对加强我省历史文化传承,延续城市文脉,彰显城市特色,健全我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提高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历史文化街区基本情况
(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程
1.国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程。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复苏,越发重视对历史城区、街区的保护研究,从大规模粗暴的单一改造过渡到注重街区原态和本貌的保护。早期,西方国家只保护建筑单体,忽视周边环境,导致城市历史文脉切割。之后,西方一些国家和组织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宣言。如1962年,法国《马尔罗法》规定将有价值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划定为“保护区”,1964年《威尼斯宪章》提出了保护历史环境的重要性。
2.国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程。从1950年起,我国制定一系列关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后,历史文化街区取代“历史文化保护区”等概念,标志着我国真正建立了保护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的分层次历史文化保护制度。2008年出台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正式明确,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提出了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定条件。
3.X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程。2006年,省政府公布X市中南门和X县老城区为X首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016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我省制定了《X省历史建筑确定和历史文化街区核定公布工作方案》,明确从2016年起,用五年时间完成历史文化街区核定公布工作。2017年,全省开展历史文化街区资源普查,在思南、普定、X、关岭等4个非名城县划定了6片历史文化街区。2018年,印发《X省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管理。2019年,公布7片街区。2020年,新增11片街区。
(二)国家历史文化街区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全国划定历史文化街区970片,确定历史建筑4.27万处。
1.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分布情况。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共计30片)分布最多的是江苏省(5片),其次是XX省(4片)、XX省(4片)。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分布最多的省份为XX省(104片),其次为XX省(75)、XX省(74片)。XX约有44.23%集中于广州(26片)和佛山(20片);XX省约有44%集中于抚州(20片)和吉安(13片);而XX省内各城市分布更为平均,其中成都占比10.81%。城市一级中,XX与XX的历史文化街区数量最多,分别有44片、43片。XX中心城区的历史文化街区有12片,占比27%;而XX老城区的历史文化街区分布较多,共33片,占比77%。
2.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主要特征。一是街区呈现南多北少、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特征。由于平原地区交通较为发达,生活生产资源丰富,人口聚集等因素街区分布较多。二是街区较多分布在重要和发达地区。这类街区大多位于古代城市的中心地段,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等综合优势。三是因宗教、文化、产业发展等特定领域兴起的街区较多。如,广州五仙观—怀圣寺—六榕寺、XX省长春市第一汽车制造厂历史文化街区。四是居住型街区分布较多。这类街区反映了特定时期的城市风貌特征、历史建筑特色、生活方式等,如XX东四三条至八条、南京颐和路等街区。
3.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现存问题。(1)保护内容碎片化。一是保护系统性不强。重视局部、单体建筑的保护,忽视街区风貌、与城市格局的联系。二是“厚古薄今”。将历史文化保护简单理解为文物建筑保护,忽视建国以来的重要历史遗存保护、历史环境保护。三是完整性保护不足。搬离街区居民,割裂街区与居民、历史文化、城市发展的关联。(2)保护方法不科学。一是未应保尽保。未将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片区、建筑及时划定并保护。二是对街区真实性价值认识不足。拆旧建新、建假古董。三是一些历史建筑长期处于失管失修状态,存在安全隐患或坍塌毁坏的风险。四是街区利用不合理。过度商业化开发,破坏历史文化遗产价值。(3)责任落实不到位。一是刚性管控不够。当前保护管理未对保护主体责任作出要求,保护规划对保护要求和建设管控等缺乏刚性规定,保护监督管理缺乏依据。作为管理依据的保护规划被严重忽视,长期不编、编而不批、批而不用,为追求土地出让等经济效益,随意修改规划、违反规划。二是对责任主体问责力度不够。没有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和有效问责问效机制。三是对违法主体处罚力度不够。按照现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处罚规定,违法成本过低,建设性破坏行为屡禁不止。(4)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不健全。街区保护制度缺乏设计、程序不规范、保护机构和相关规章不健全等问题突出。目前只有《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标准》一项标准规范,保护修缮、活化利用、消防安全、测绘建档、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标准规范亟待制定。
(三)X历史文化街区基本情况
1.X历史文化街区发展概况
我省历史文化街区大多承载着X城镇明清时期发展至今的历史记忆。元朝形成的古驿道,尤其是湖广通往XX的南方大通道,使得处于水路交通枢纽的城镇成为货物流通聚散重地,以及明万历年间推行“一条鞭法”赋税制度,刺激商品经济发展,如盐业、木材、朱砂、水银、手工业等,推动了X市中南门、X县温泉、思南县安化、小桥沟、李家寨、镇远县府城、卫城等街区的发展。明清两次大规模移民极大促进了街区发展。明朝“移民实边”,形成了军事移民城镇,如普定县十字街街区所在的定南所,是卫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清朝“客民”到来,以“乡土之链”结为会馆,一批具有浓郁会馆文化特色的街区初具雏形,包括X县翘街、X县万寿、X县新华路和X县城老城区街区。府州县城镇大力发展的同时,人口聚集,孕育了X市古城、X县府试院和福泉市县府路街区,影响力和地位延续至今。近代以来,红色基因注入X市老城、X县翘街等街区;
“一五”计划时期,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形成了特有的粮仓文化和政治文化,催生了X县老粮仓、关岭县老县委街区等;“三线”建设背景下诞生了X市高桥街区。此外,X县奢香路等街区是展现X少数民族特色的重要窗口。
2.X历史文化街区现有成效
(1)X省历史文化街区划定情况。全省共计20片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占全国街区数量(970片)的2.06%。(2)保护规划编制及挂牌保护情况。截至2021年6月底,历史文化街区处于国家级或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内有12片,共确定了653处历史建筑(详见表1);8片街区完成保护规划编制,1片已经批复,其余12片仍处于编制过程中;13片街区完成了街区挂牌保护。
3.X历史文化街区主要类型
我省历史文化街区依据现状功能可分为四类。一是以商业或旅游功能为主的商业型街区,如X市老城、X市古城、思南县安化街、X县新华路、X县奢香路、镇远县府城、卫城和X县翘街街区。二是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居住型街区,包括X县温泉、思南县小桥沟、李家寨、X县府试院街区。三是居住与商业功能复合的商住混合型街区,主要满足街区内居民需求,包括普定县十字街、X县万寿和福泉市县府路街区。四是存留办公、仓储、生产等功能的产业型街区,如X市高桥、关岭县老县委和X县老粮仓街区。
4.X历史文化街区SWOT分析
从X省历史文化街区现状出发,对其内在优势和劣势因素,及外在机会和挑战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1)优势(S)。文化资源丰富多元。我省历史文化街区融汇了多种文化资源,如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屯堡文化。这些文化资源深刻地影响着街区的个性和发展,体现在街巷格局、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古树名木等方面,也体现在民间技艺、民俗节庆和人文精神等非物质形态方面,如X的地戏、X的乌江船工号子。历史遗存保留较好。街区内寺庙宫观、会馆祠堂、故居民宅、商铺院落,以及古井、古树名木等基本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主体建筑群建成时期从明清至今,历史延续性情况较好。历史风貌悠久独特。街区的空间肌理、建筑格局、历史风貌保存较为完整,展现了独特山水格局。如,思南县安化街留存明清时期“两街十巷”格局,功能主次分明,顺应起伏地形,十条传统巷道呈鱼骨状与主要道路相交,若干石阶梯步形成丰富的竖向空间结构;历史悠久的衙署、寺庙、盐行、商铺和民居建筑高低错落有致,疏密相间。又如,镇远县府城街区沿河地势平坦而狭长,主街沿河岸L形排开,通过众多码头与水面空间形成渗透。街区保护基础扎实。2018年,我省印发《X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明确历史文化街区的申报和保护范围内的禁建规定、建设活动要求等内容。部分市(州)出台了街区保护与管理相关办法,如《X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全省各市(州)均已制定出台了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明确了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具体要求。2019年,我省印发《省级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方案》,选取X、X作为保护利用试点开展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探索工作。
(2)劣势(W)。历史建筑数量不足。历史建筑是街区整体质量的核心支撑,但我省街区内历史建筑总量不足、空间分布离散,造成整体意象不佳。经统计,平均每片街区仅有6.6处文物保护单位建筑,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的空间密度均值分别为3.6处/hm²和9.51处/hm²。全省目前有40个市县未达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的认定10处以上历史建筑。街区物质环境衰败。一是历史建筑历经时代变迁,大部分已超过使用年限,建筑风貌亟待维护修缮。二是失管失修普遍,部分原住民外迁,导致大量历史建筑空置缺乏维护,破损较为严重,存在安全隐患或坍塌毁坏风险。三是传统建筑的内部户型和配套设施无法满足当代生活的需求,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建筑之间拥挤,缺乏公共空间及休憩场所;街巷基础设施落后,线路外露,污水乱排,道路拥挤,街道混乱。街区产权关系复杂。公产建筑的修复和功能植入较为简单,如普定县十字街的农资公司综合楼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修缮,老粮食局再利用为社区服务空间并引入新华书店;而私产房的情况就较为复杂,对将来的房屋产权认定、建筑改造、功能调整,空间的使用、租赁、转让等都存在着较大阻力。此外,居住型街区内居民自建房需求和街区保护管理存在一定的矛盾。街区活化利用不足。一是历史建筑利用不足。我省大部分街区基本进行了立面整治或修缮维护,但建筑闲置,空间利用率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缺乏针对活化利用的具体政策和鼓励机制。二是街区内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足,逐渐消逝。三是街区吸引力不足。商业型和商住混合型街区业态单一,品质较低,缺乏中华老字号商铺,无特色产业带动,部分街区仅满足居民日常需求;街区人气积聚能力较弱,严重缺乏公共活动空间,夜间活力未能激活;缺乏统一规划管理,部分街区商铺分布混乱,底层商业对街区环境和交通造成干扰。
(3)机遇(O)。生态文明建设机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求在城乡发展过程中,将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和发展有机统一,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就是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机遇,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我国历史文化遗存。历史文化保护机遇。近年来,国家愈加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不断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历史建筑的法定化保护力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多次印发通知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若干意见》,强调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性,要求
“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完善制度机制政策、统筹保护利用传承,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还要保护好历史地段、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当前,我国城镇发展模式从以增量建设为主导转变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强调城市品质提升、功能完善,更加关注人居环境、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强调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是实现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关键任务之一。我省2021年4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现提升城市品质、做强城市经济、完善城市功能等目标。
(4)挑战(T)。法规标准尚未健全。一是街区保护法规不完善。目前国家层面仅出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在省级层面,2018年印发《X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侧重于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的申报管理;在市级层面,仅部分市(州)制定并施行相关保护与管理办法。二是相关街区保护管理规范标准待制定。部分街区存在拆旧建新、建假古董现象;实施主体缺乏专业技能,街区改造后呈现出
“格式化”形象,严重破坏街区真实性。我省尚未制定街区风貌管控、保护修缮、活化利用、消防安全、测绘建档、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标准规范来指导与约束相关行为。地方主体责任缺失。一是刚性管控不够。我省现有保护管理未对保护主体责任作出要求,保护监督管理缺乏依据。保护规划被严重忽视,长期不编、编而不批、批而不用。二是对责任主体问责力度不够。没有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和有效问责问效机制。三是对违法主体处罚力度不够。根据相关法规,违法成本过低,建设性破坏行为屡禁不止。四是管理机构不健全。各部门的职责不清,执法不力,导致拆除已挂牌保护的历史建筑。资金投入缺口较大。一是无专项资金支持。目前国家和X省无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专项保护资金。在“十四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旅游提升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的申请条件为“位于国家文化公园范围内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我省无街区满足该项申报条件。二是严重依赖地方财政。目前我省地方政府筹资渠道单一,仅靠每年根据中央资金投向,如通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等申请国家资金支持。
三、政策与建议
(一)明确保护重点
一是加大普查力度。
重点加强对历史悠久但历史建筑数量偏少市县的普查认定力度,确保符合标准的建筑公布为历史建筑。二是延展年代区间。关注近现代、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的各时间段。三是扩大保护类型。文化遗产类型应包括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四是加强分类保护。将有代表性的老厂区、老校区、老居住区等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将符合标准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居住建筑和交通、水利等工程设施确定为历史建筑,及时测绘建档,推进申报工作,分级、分类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五是保护真实完整。注重保护各方面真实历史信息,要修旧如旧,保留原貌,防止建设性破坏,加大对文化遗产所依存的地形地貌、河湖水系等自然景观环境的保护力度。六是做好特色保护。各市(州)因地制宜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强化组织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省、市、县三级党委和政府要定期研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明确管理机构及职责,层层压实责任。省级层面做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统筹协调和调度工作。市县层面落实保护传承工作的主体责任。探索实行“街长制”制度,由市级人民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担任街长。二是加强考核评价。把街区保护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建立常态化约谈机制。推动将街区保护传承工作绩效作为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重要内容。三是加强监督检查。研究制定我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督查管理办法,加大对违法违纪和失职渎职行为的监督问责力度。将街区保护日常巡查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范畴。(三)健全法规标准
一是强化底线管控。
为防止在城市更新行动中出现大拆大建、过度开发、割裂历史文化传承等问题,严格贯彻落实2021年8月印发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中“除违法建筑和经专业机构鉴定为危房且无修缮保留价值的建筑外,不大规模、成片集中拆除现状建筑,原则上城市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不应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20%”等要求。二是完善相关机制规范。结合我省文化特色、保护现状和实施条件,制定完善我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建筑保护修缮、测绘建档、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活化利用等相关机制和标准规范。三是健全街区管理制度。探索建立街区保护修缮全生命周期的建筑管理制度,建立分类型、分地域活化利用项目准入正负面清单。(四)强化规划引领
一是高标准编制规划。
市县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X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等法规文件,挖掘街区内各类文化资源,提炼历史文化核心价值,编制好街区保护规划。二是高要求执行规划。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等相关法规报批保护规划,将审批通过的保护规划严格作为街区保护与利用的管理依据。(五)推进活化利用
一是以用促保。
让历史文化遗产融入社会经济发展,适应现代生产生活需要。在保持原有外观风貌、典型构件的基础上,通过加建、改建和添加设施等方式,发挥历史建筑、老房子的使用价值、社会教育和文化功能,尝试利用为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丰富业态,活化功能。加强保护对象集中地区统筹利用,串联成线、连线成网,融入绿道、绿廊,充分展示区域和城乡历史文化脉络。二是重视文化传承。梳理传统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历史文化街区所承载的文化体系,引导非遗项目落户,促进非遗活态展示,通过举办文化讲座、节庆活动等丰富街区体验。注重文化资源的创意转化,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三是探索多元化活化路径。深入开展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修复街区。结合城市更新,探索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的多元化人居环境改善路径。(六)保障资金投入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研究设立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街区保护规划编制、测绘建档、保护修缮等工作,统筹争取国家文物保护、老旧小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等方面资金,按照《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若干意见》要求,地方政府要将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大街区保护资金投入力度。二是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对于具有一定营利性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在依法合规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支持。鼓励社会力量采取捐资、投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参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工作。(七)加大人才培训
一是加强管理人才培训。
适时举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培训班,从工作实务和技术研究层面,就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历史建筑测绘建档等方面,对全省从事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二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纳入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内容。省级层面建立“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专家库”,遴选一批X省古建筑、传统文化方面的文史专家,开展技术宣讲和人才培训。教育部门在省内高校加大设立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相关专业与课程的力度。人社部门探索设立“历史建筑施工员”职业资格,允许符合条件的传统工匠、技艺传承人参与技术职称评定。三是加强技能人才培训。结合建筑工匠培训,有针对性地挖掘一批修建类、装饰类、造园类、烧造类等传统建造技术的优秀传承者和代表性人物,鼓励他们通过传帮带等方式,培训建筑工匠和古建特色工,化解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用工矛盾。建议设立“每年培训百名古建修缮工匠”等目标,通过在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相关专业、“以老带新”等方式,培育一支既有数量又有质量的传统建筑工匠队伍,完善历史建筑修缮工匠库,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储备技能人才。(八)强化公众参与
一是鼓励公众参与街区保护。
政府部门制定公众参与法规政策,引导公众主动参与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在实际中将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相关事宜全面公开征求市民意见。二是加强宣传力度。拟建议省级层面充分利用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组织我省相关部门,加大举办系列宣传展示活动的力度,选取历史文化街区为分会场,结合线上线下等方式,举办摄影展、志愿者保护活动等。建立X省历史文化街区数字博物馆,通过数字技术展现街区魅力,讲述X历史文化故事。通过在我省中小学教学计划和教学课程中加入文化遗产教育内容,进社区宣传街区保护相关知识、解释历史建筑维护等工作注意事项,加大新闻报道、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短视频、公益广告等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公众保护意识,积极参与街区保护,共享街区保护与发展成果。三是营造多方合作机制。建立政府统筹、企业合作、社区沟通、公众参与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机制。政府充分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作为街区保护与发展的组织协调和监督者。企业应充分与政府、社区和居民合作,成为具体项目的资金筹募主体和投资者。社区、街道办应为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提供有效支撑,集中收集、发布历史街区保护和改造信息,在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公众应积极参与,自下而上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