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杭州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及思考
杭州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及思考
摘要:历史文化街区赋存大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在保护名城肌理,延续城市历史文化等方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更好地进行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对正处于快速城市化中的我国大多数城市来说,已成为一个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难题,杭州是首批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域,其具有的文化底蕴已无法估量,面对时代飞速发展的这一现象,对于杭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也有了一定的难度,怎样使得这座古老的城市符合现代发展的脚步,也是我们所要考虑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又该做出怎样的具有实质性的工作。
关键词:保护、改造、基础设施、文化街区
一、引言
杭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市区已公布保护历史文化街区10处,保护面积超过400公顷。自1999年开始,杭州陆续组织实施了多处历史文化街区综合保护工程1,这些街区分布在城市不同区域、文化内涵各具特色、现状情况各不相同,经过十余年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强力推进实施,这些街区的保护与整治工作均已完成。杭州市将历史文化作为城市的最大“卖点”,对城市文化保护的深度和广度已较为深人,在取得宝贵经验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教训杭州的实践体现了在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种种矛盾与无奈抉择,笔者曾经参与了多个历史街区的规划设计和实施设计工作,下面就此谈些体会。
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程及总体情况
1996年编制的《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下简称《保护规划》)首次确定了小营巷、中山路、湖边村、清河坊4个历史文化街区。随着对名城保护的加深和保护范围的扩大,2001年又增补了北山街等3个历史街区,2003年修编的《保护规划》确定了10处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还推荐了13处拟保护的历史地段。2004年11月,市政府颁布《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对历史文化街区作了明确定义: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历史建筑、古建筑集中成片,建筑样式、空间格局和外部景观较完整地体现杭州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域文化特征,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村镇或建筑群。截比到2006年10月,全市共有25处历史街区(地段)被列入保护名单,保护而积共400余hm2,其中上城区的保护而积占全市保护总而积的40%。
来江南集镇传统风貌的西兴老街、长河老街等;有南宋皇城内传统街市的代表,清河坊、中山中路等;有江南传统民居的聚集地,如五柳巷、元福巷等;有近代各种住宅形式的典范,湖边村、思鑫坊等。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市规划局先后邀请多家知名院校及
设计单位参与了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这20余处街区的保护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其中,清河坊一期保护工作已实施完毕;小营巷保护工作已部分实施;元福巷、小河直街等5处街区的保护工作已于2006年全而启动;清河坊二期保护规划已通过会审,正报批市政府。
三、杭州历史文化街区内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1.道路交通系统无法满足新时期的交通需要
杭州历史文化街区内的道路格局、街巷格局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空间特色和文化特色(见图1)。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不断更新,原有的街道尺寸、道路铺设材料等都无法满足现在的交通需要。此外,一些历史文化街区内河道污染严重,桥梁普遍存在破损情况。以北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在整治改造之前,街区交通流量过大,节假日交通拥堵严重。北山街两端的断桥与岳庙附近人车争道严重,交通秩序混乱;全线快速流动的车流严重干扰了旅游者的观光游览秩序,游人缺乏停留空间和安全感,难以驻足观景。这些问题不能通过简单的拓宽马路的方式解决,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不仅要保护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和文物建筑,还要保护好原有的街巷格局、周边的景观环境,才能实现对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的完整保护,更好地传承历史记忆。
图(1)北山路历史街区
2.给排水系统超负荷
1)给排水管道老化。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给排水系统普遍存在管道老化问题。早期的管道基本采用铸铁和镀锌的管材,由于使用时间较长,管道锈蚀严重,水垢沉积较厚,极大地影响了管道的通水能力。
2)供水量不足。
随着历史文化街区内人口增多,用水量日益增大,而原有供水管道管径过小、原有水压和供水量无法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一些蓄水设施陈旧、不卫生,如北山街栖霞岭一带还在使用山上的老式蓄水池和自建水箱,造成生活用水的二次污染。此外,一些街区内还未安装一户一表,计量设备的落后增加了供水管理的难度。
3).雨水、排污系统落后。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排水系统落后,目前还在采用雨、污合流方式,一方面,增加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量;另一方面,管道容易堵塞,既不卫生,又不环保。
3.能源系统、通信系统、环境系统不完善
1)在能源系统方面,大部分历史文化街区的总用户量还达不到一定标准,煤气管道铺设工程尚未开展,许多居民仍在使用煤炉或瓶装煤气。煤炉燃烧产生的烟雾会污染环境,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并且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瓶装煤气需要经常更换,使用不便,而且街区内老年居民占多数,容易因瓶装煤气使用不当引发火灾。
2)在通信系统方面,历史文化街区内存在电线架空布置、纵横交错、杂乱牵拉等现象,一些居民还将衣物晾晒于电线之上现图力,既破坏了街区的环境面貌,又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原有的供电线路老化,缺少漏电保护装置,且电线私拉乱接现象严重,容易导致触电和火灾。
3)在环境系统方面,历史文化街区内公共环卫设施严重不足,大部分街区垃圾清运不及时,卫生条件恶劣,生活垃圾遍布,不仅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还破坏了街区的历史风貌和景观环境。此外,街区缺乏公共绿地,导致街区绿化不达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整体水平。4.防灾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在消防通道方面,历史文化街区的道路格局无法满足现行的消防通道尺寸要求。例如,在河坊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过程中,由于街巷尺寸难以达到消防通道最小值的要求,街区改造迟迟不能获得消防部门的许可。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房屋大多是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容易引发火灾。街区内许多建筑缺乏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加上电线等设施严重老化,存在火灾隐患。
许多历史文化街区位置均临湖、临河,或处在城市低洼地段,遇到洪水、暴雨和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这些街区往往受灾最严重。在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改造中,应不断完善历史文化街区周边的河道、水渠、闸门和泵房等泄洪排涝系统设施。
图(2)街区内的电线乱拉现象 图(3)狭窄的街区道路
四、杭州历史文化街区内基础设施改造的思考
1.基础设施改造应符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总体要求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基础设施改造要以保护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的完整性为前提。针对每一处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特色,制定相应的改造方案,改造时应避免对历史文化街区内建筑及周边环境的破坏。2.历史文化街区内道路系统应合理定位和规划
历史文化街区内道路的改造应以“限制为主、疏堵结合、依靠周边、内部改善”为原则,对街区内道路系统进行合理定位,重新规划道路布局,减轻街区内道路负荷,逐步恢复原有道路的历史文化特色。
以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工程为例,由于街区空间小现图乡,老街、小巷不能承载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所以规划不考虑让机动车进入街区内部,而是通过湖墅北路、小河路与长征桥路的外围绕行,满足居民日常出行和旅游者通行的需要。
3.改善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水务管网系统和能源系统
在水务管网系统方面,对历史文化街区内原有的供水、排水管道系统进行更换和改造,结合用量预测及街区内的道路规划,合理布置区块内的供水管网系统。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方式,增加必要的污水管和雨水管,并对雨水、污水管道进行合理布置。此外,还应对水箱、水表等设施进行改造,取消原有水箱,实行一户一表制。
4.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内的通信管线、电网管线
整理现有通信管线、电网管线,将电力架改为地埋电缆,推行管线“上改下”的清理方式;对管线建设经营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有效开展通信管线集约化建设;对室内线路应包绝缘套管,以减少火灾隐患。根据历史文化街区内的电力负荷,合理进行电网建设,增加电信设施、电力管线设施,增设变电站、变电器等,满足街区内的居民生活需要。5.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内的环境系统建设
在历史文化街区内成立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统一布局垃圾站,逐步推行垃圾袋装化,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作为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街区还应在游人集中活动的公共场所增设垃圾箱、公共厕所等市政环卫设施,垃圾箱、公共厕所的造型应与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相协调。6.改善历史文化街区周边水环境系统
历史文化街区周边水环境系统直接影响到街区基础设施改造的效果,应从截污系统、泄洪系统、排涝系统3个方面加强水环境系统的建设。除了在污水排放源头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外,还可以建设截污绕行污水管道,以保证街区内水体质量。定期对河道、水渠进行清淤排污,保证水网水流畅通。在不破坏街区景观的前提下,在河道上、下游分别设置蓄洪泄洪闸门,科学控制水位,合理蓄洪泄洪。在低洼地区,在合理范围内建设排水泵站,保证汛期及时排涝,防止街区因水淹造成不可弥卒卜的损失。
五、结语
我们往往就是以这种思维定式来看待历史街区的形象,我们或许觉得历史街区就应该是墙壁斑驳、杂乱残破的面目,甚至是在实施了保护整治工程以后还要特别的穿着“破烂衣服”做秀。假古董的危害可能就是借了不该借的“躯壳”,而消极的定格方式反映的却是漠视居民生活尊严的冷漠。在我们热烈的讨论修新了还是修旧了,多少建筑拆掉重来之前,应该先明确生活在现代城市之中的历史街区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健康状态存在。历史街区应该有历史文化遗产的尊严,那种杂乱不堪,破屋残墙并不是一个健康的历史街区,因此必然需要对其进行干预,才能还其尊严。
历史街区的保护在于其建筑的群体性,在于其组合的规模的意义,在于它肌理关系、空间结构和反映的文化特征、特色面貌。除了那些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部分,历史街区内的建筑单个拿出来总是非常的“单薄”。在笔者主持的杭州历史街区建筑维修中,有的建筑外观看起来尚好,但等拆除后期搭建、装修后,仔细检查几乎无一个像样的可用的柱、梁。这样就必然全部更换新构件,而且一旦更换就必须满足基本的安全要求。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保护的内容和手段远不如保护文物那样严格,历史街区的价值历史街区本身就应是“古”而“活”的,就是动态的、变化的。
它们是属于城市的,它们既“生活”在过去也要继续在现代城市中“生活”,因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本质上是对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继承。我们保护的不仅仅是建筑、街区肌理、传统风貌,更重要的是对历史的理解、对文化的热爱和对不同生活方式的尊重。那种臆造的割裂传统与现代的随意设计与动态的、延续的、积极的还历史遗产以尊严的干预有本质的区别。我们不必为历史街区中用了多少现代材料而恐慌,毕竟它们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也可能继续属于其它的时代,“我们”也会成为历史,那些必须传承的我们做到了,有何妨留下一点这个时代的印记呢。
[参考文献] [1]杭州市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z].2005.[2]杭州市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z].2004.[3]单案翔.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城市建设阴.城市规划,2007(5)9-23 [4]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上海科学技术,2001 [5]王国平.城市论[M].人民出版社,2009(6)[6]史蒂文蒂耶德尔等.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7]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科学发展观与城市规划[叫.中国划
出版社,2007 [8]黄滋.杭州拱哀桥西历史街区的保护实践[叫.科学出版社,2009(10)[9]城市规划资料集第8分册[叫.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4)
第二篇: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思考
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思考
一、研究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8次对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强调“在城乡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城市的魅力窗口,历史文化街区是承载和延续城市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和生活特色的重要场所,是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重中之重。从理论意义上来说,目前缺乏对X省历史文化街区系统性梳理和研究;从实践意义上来说,历史文化街区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核心内容,也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提升城镇品质上来说,历史文化街区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集中区域,更是打造城市魅力街区的潜在对象。开展X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对加强我省历史文化传承,延续城市文脉,彰显城市特色,健全我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提高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历史文化街区基本情况
(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程
1.国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程。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复苏,越发重视对历史城区、街区的保护研究,从大规模粗暴的单一改造过渡到注重街区原态和本貌的保护。早期,西方国家只保护建筑单体,忽视周边环境,导致城市历史文脉切割。之后,西方一些国家和组织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宣言。如1962年,法国《马尔罗法》规定将有价值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划定为“保护区”,1964年《威尼斯宪章》提出了保护历史环境的重要性。
2.国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程。从1950年起,我国制定一系列关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后,历史文化街区取代“历史文化保护区”等概念,标志着我国真正建立了保护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的分层次历史文化保护制度。2008年出台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正式明确,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提出了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定条件。
3.X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程。2006年,省政府公布X市中南门和X县老城区为X首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016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我省制定了《X省历史建筑确定和历史文化街区核定公布工作方案》,明确从2016年起,用五年时间完成历史文化街区核定公布工作。2017年,全省开展历史文化街区资源普查,在思南、普定、X、关岭等4个非名城县划定了6片历史文化街区。2018年,印发《X省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管理。2019年,公布7片街区。2020年,新增11片街区。
(二)国家历史文化街区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全国划定历史文化街区970片,确定历史建筑4.27万处。
1.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分布情况。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共计30片)分布最多的是江苏省(5片),其次是XX省(4片)、XX省(4片)。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分布最多的省份为XX省(104片),其次为XX省(75)、XX省(74片)。XX约有44.23%集中于广州(26片)和佛山(20片);XX省约有44%集中于抚州(20片)和吉安(13片);而XX省内各城市分布更为平均,其中成都占比10.81%。城市一级中,XX与XX的历史文化街区数量最多,分别有44片、43片。XX中心城区的历史文化街区有12片,占比27%;而XX老城区的历史文化街区分布较多,共33片,占比77%。
2.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主要特征。一是街区呈现南多北少、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特征。由于平原地区交通较为发达,生活生产资源丰富,人口聚集等因素街区分布较多。二是街区较多分布在重要和发达地区。这类街区大多位于古代城市的中心地段,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等综合优势。三是因宗教、文化、产业发展等特定领域兴起的街区较多。如,广州五仙观—怀圣寺—六榕寺、XX省长春市第一汽车制造厂历史文化街区。四是居住型街区分布较多。这类街区反映了特定时期的城市风貌特征、历史建筑特色、生活方式等,如XX东四三条至八条、南京颐和路等街区。
3.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现存问题。(1)保护内容碎片化。一是保护系统性不强。重视局部、单体建筑的保护,忽视街区风貌、与城市格局的联系。二是“厚古薄今”。将历史文化保护简单理解为文物建筑保护,忽视建国以来的重要历史遗存保护、历史环境保护。三是完整性保护不足。搬离街区居民,割裂街区与居民、历史文化、城市发展的关联。(2)保护方法不科学。一是未应保尽保。未将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片区、建筑及时划定并保护。二是对街区真实性价值认识不足。拆旧建新、建假古董。三是一些历史建筑长期处于失管失修状态,存在安全隐患或坍塌毁坏的风险。四是街区利用不合理。过度商业化开发,破坏历史文化遗产价值。(3)责任落实不到位。一是刚性管控不够。当前保护管理未对保护主体责任作出要求,保护规划对保护要求和建设管控等缺乏刚性规定,保护监督管理缺乏依据。作为管理依据的保护规划被严重忽视,长期不编、编而不批、批而不用,为追求土地出让等经济效益,随意修改规划、违反规划。二是对责任主体问责力度不够。没有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和有效问责问效机制。三是对违法主体处罚力度不够。按照现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处罚规定,违法成本过低,建设性破坏行为屡禁不止。(4)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不健全。街区保护制度缺乏设计、程序不规范、保护机构和相关规章不健全等问题突出。目前只有《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标准》一项标准规范,保护修缮、活化利用、消防安全、测绘建档、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标准规范亟待制定。
(三)X历史文化街区基本情况
1.X历史文化街区发展概况
我省历史文化街区大多承载着X城镇明清时期发展至今的历史记忆。元朝形成的古驿道,尤其是湖广通往XX的南方大通道,使得处于水路交通枢纽的城镇成为货物流通聚散重地,以及明万历年间推行“一条鞭法”赋税制度,刺激商品经济发展,如盐业、木材、朱砂、水银、手工业等,推动了X市中南门、X县温泉、思南县安化、小桥沟、李家寨、镇远县府城、卫城等街区的发展。明清两次大规模移民极大促进了街区发展。明朝“移民实边”,形成了军事移民城镇,如普定县十字街街区所在的定南所,是卫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清朝“客民”到来,以“乡土之链”结为会馆,一批具有浓郁会馆文化特色的街区初具雏形,包括X县翘街、X县万寿、X县新华路和X县城老城区街区。府州县城镇大力发展的同时,人口聚集,孕育了X市古城、X县府试院和福泉市县府路街区,影响力和地位延续至今。近代以来,红色基因注入X市老城、X县翘街等街区;
“一五”计划时期,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形成了特有的粮仓文化和政治文化,催生了X县老粮仓、关岭县老县委街区等;“三线”建设背景下诞生了X市高桥街区。此外,X县奢香路等街区是展现X少数民族特色的重要窗口。
2.X历史文化街区现有成效
(1)X省历史文化街区划定情况。全省共计20片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占全国街区数量(970片)的2.06%。(2)保护规划编制及挂牌保护情况。截至2021年6月底,历史文化街区处于国家级或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内有12片,共确定了653处历史建筑(详见表1);8片街区完成保护规划编制,1片已经批复,其余12片仍处于编制过程中;13片街区完成了街区挂牌保护。
3.X历史文化街区主要类型
我省历史文化街区依据现状功能可分为四类。一是以商业或旅游功能为主的商业型街区,如X市老城、X市古城、思南县安化街、X县新华路、X县奢香路、镇远县府城、卫城和X县翘街街区。二是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居住型街区,包括X县温泉、思南县小桥沟、李家寨、X县府试院街区。三是居住与商业功能复合的商住混合型街区,主要满足街区内居民需求,包括普定县十字街、X县万寿和福泉市县府路街区。四是存留办公、仓储、生产等功能的产业型街区,如X市高桥、关岭县老县委和X县老粮仓街区。
4.X历史文化街区SWOT分析
从X省历史文化街区现状出发,对其内在优势和劣势因素,及外在机会和挑战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1)优势(S)。文化资源丰富多元。我省历史文化街区融汇了多种文化资源,如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屯堡文化。这些文化资源深刻地影响着街区的个性和发展,体现在街巷格局、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古树名木等方面,也体现在民间技艺、民俗节庆和人文精神等非物质形态方面,如X的地戏、X的乌江船工号子。历史遗存保留较好。街区内寺庙宫观、会馆祠堂、故居民宅、商铺院落,以及古井、古树名木等基本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主体建筑群建成时期从明清至今,历史延续性情况较好。历史风貌悠久独特。街区的空间肌理、建筑格局、历史风貌保存较为完整,展现了独特山水格局。如,思南县安化街留存明清时期“两街十巷”格局,功能主次分明,顺应起伏地形,十条传统巷道呈鱼骨状与主要道路相交,若干石阶梯步形成丰富的竖向空间结构;历史悠久的衙署、寺庙、盐行、商铺和民居建筑高低错落有致,疏密相间。又如,镇远县府城街区沿河地势平坦而狭长,主街沿河岸L形排开,通过众多码头与水面空间形成渗透。街区保护基础扎实。2018年,我省印发《X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明确历史文化街区的申报和保护范围内的禁建规定、建设活动要求等内容。部分市(州)出台了街区保护与管理相关办法,如《X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全省各市(州)均已制定出台了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明确了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具体要求。2019年,我省印发《省级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方案》,选取X、X作为保护利用试点开展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探索工作。
(2)劣势(W)。历史建筑数量不足。历史建筑是街区整体质量的核心支撑,但我省街区内历史建筑总量不足、空间分布离散,造成整体意象不佳。经统计,平均每片街区仅有6.6处文物保护单位建筑,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的空间密度均值分别为3.6处/hm²和9.51处/hm²。全省目前有40个市县未达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的认定10处以上历史建筑。街区物质环境衰败。一是历史建筑历经时代变迁,大部分已超过使用年限,建筑风貌亟待维护修缮。二是失管失修普遍,部分原住民外迁,导致大量历史建筑空置缺乏维护,破损较为严重,存在安全隐患或坍塌毁坏风险。三是传统建筑的内部户型和配套设施无法满足当代生活的需求,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建筑之间拥挤,缺乏公共空间及休憩场所;街巷基础设施落后,线路外露,污水乱排,道路拥挤,街道混乱。街区产权关系复杂。公产建筑的修复和功能植入较为简单,如普定县十字街的农资公司综合楼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修缮,老粮食局再利用为社区服务空间并引入新华书店;而私产房的情况就较为复杂,对将来的房屋产权认定、建筑改造、功能调整,空间的使用、租赁、转让等都存在着较大阻力。此外,居住型街区内居民自建房需求和街区保护管理存在一定的矛盾。街区活化利用不足。一是历史建筑利用不足。我省大部分街区基本进行了立面整治或修缮维护,但建筑闲置,空间利用率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缺乏针对活化利用的具体政策和鼓励机制。二是街区内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足,逐渐消逝。三是街区吸引力不足。商业型和商住混合型街区业态单一,品质较低,缺乏中华老字号商铺,无特色产业带动,部分街区仅满足居民日常需求;街区人气积聚能力较弱,严重缺乏公共活动空间,夜间活力未能激活;缺乏统一规划管理,部分街区商铺分布混乱,底层商业对街区环境和交通造成干扰。
(3)机遇(O)。生态文明建设机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求在城乡发展过程中,将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和发展有机统一,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就是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机遇,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我国历史文化遗存。历史文化保护机遇。近年来,国家愈加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不断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历史建筑的法定化保护力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多次印发通知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若干意见》,强调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性,要求
“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完善制度机制政策、统筹保护利用传承,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还要保护好历史地段、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当前,我国城镇发展模式从以增量建设为主导转变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强调城市品质提升、功能完善,更加关注人居环境、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强调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是实现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关键任务之一。我省2021年4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现提升城市品质、做强城市经济、完善城市功能等目标。
(4)挑战(T)。法规标准尚未健全。一是街区保护法规不完善。目前国家层面仅出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在省级层面,2018年印发《X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侧重于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的申报管理;在市级层面,仅部分市(州)制定并施行相关保护与管理办法。二是相关街区保护管理规范标准待制定。部分街区存在拆旧建新、建假古董现象;实施主体缺乏专业技能,街区改造后呈现出
“格式化”形象,严重破坏街区真实性。我省尚未制定街区风貌管控、保护修缮、活化利用、消防安全、测绘建档、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标准规范来指导与约束相关行为。地方主体责任缺失。一是刚性管控不够。我省现有保护管理未对保护主体责任作出要求,保护监督管理缺乏依据。保护规划被严重忽视,长期不编、编而不批、批而不用。二是对责任主体问责力度不够。没有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和有效问责问效机制。三是对违法主体处罚力度不够。根据相关法规,违法成本过低,建设性破坏行为屡禁不止。四是管理机构不健全。各部门的职责不清,执法不力,导致拆除已挂牌保护的历史建筑。资金投入缺口较大。一是无专项资金支持。目前国家和X省无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专项保护资金。在“十四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旅游提升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的申请条件为“位于国家文化公园范围内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我省无街区满足该项申报条件。二是严重依赖地方财政。目前我省地方政府筹资渠道单一,仅靠每年根据中央资金投向,如通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等申请国家资金支持。
三、政策与建议
(一)明确保护重点
一是加大普查力度。
重点加强对历史悠久但历史建筑数量偏少市县的普查认定力度,确保符合标准的建筑公布为历史建筑。二是延展年代区间。关注近现代、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的各时间段。三是扩大保护类型。文化遗产类型应包括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四是加强分类保护。将有代表性的老厂区、老校区、老居住区等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将符合标准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居住建筑和交通、水利等工程设施确定为历史建筑,及时测绘建档,推进申报工作,分级、分类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五是保护真实完整。注重保护各方面真实历史信息,要修旧如旧,保留原貌,防止建设性破坏,加大对文化遗产所依存的地形地貌、河湖水系等自然景观环境的保护力度。六是做好特色保护。各市(州)因地制宜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强化组织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省、市、县三级党委和政府要定期研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明确管理机构及职责,层层压实责任。省级层面做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统筹协调和调度工作。市县层面落实保护传承工作的主体责任。探索实行“街长制”制度,由市级人民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担任街长。二是加强考核评价。把街区保护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建立常态化约谈机制。推动将街区保护传承工作绩效作为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重要内容。三是加强监督检查。研究制定我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督查管理办法,加大对违法违纪和失职渎职行为的监督问责力度。将街区保护日常巡查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范畴。(三)健全法规标准
一是强化底线管控。
为防止在城市更新行动中出现大拆大建、过度开发、割裂历史文化传承等问题,严格贯彻落实2021年8月印发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中“除违法建筑和经专业机构鉴定为危房且无修缮保留价值的建筑外,不大规模、成片集中拆除现状建筑,原则上城市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不应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20%”等要求。二是完善相关机制规范。结合我省文化特色、保护现状和实施条件,制定完善我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建筑保护修缮、测绘建档、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活化利用等相关机制和标准规范。三是健全街区管理制度。探索建立街区保护修缮全生命周期的建筑管理制度,建立分类型、分地域活化利用项目准入正负面清单。(四)强化规划引领
一是高标准编制规划。
市县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X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等法规文件,挖掘街区内各类文化资源,提炼历史文化核心价值,编制好街区保护规划。二是高要求执行规划。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等相关法规报批保护规划,将审批通过的保护规划严格作为街区保护与利用的管理依据。(五)推进活化利用
一是以用促保。
让历史文化遗产融入社会经济发展,适应现代生产生活需要。在保持原有外观风貌、典型构件的基础上,通过加建、改建和添加设施等方式,发挥历史建筑、老房子的使用价值、社会教育和文化功能,尝试利用为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丰富业态,活化功能。加强保护对象集中地区统筹利用,串联成线、连线成网,融入绿道、绿廊,充分展示区域和城乡历史文化脉络。二是重视文化传承。梳理传统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历史文化街区所承载的文化体系,引导非遗项目落户,促进非遗活态展示,通过举办文化讲座、节庆活动等丰富街区体验。注重文化资源的创意转化,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三是探索多元化活化路径。深入开展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修复街区。结合城市更新,探索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的多元化人居环境改善路径。(六)保障资金投入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研究设立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街区保护规划编制、测绘建档、保护修缮等工作,统筹争取国家文物保护、老旧小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等方面资金,按照《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若干意见》要求,地方政府要将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大街区保护资金投入力度。二是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对于具有一定营利性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在依法合规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支持。鼓励社会力量采取捐资、投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参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工作。(七)加大人才培训
一是加强管理人才培训。
适时举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培训班,从工作实务和技术研究层面,就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历史建筑测绘建档等方面,对全省从事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二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纳入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内容。省级层面建立“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专家库”,遴选一批X省古建筑、传统文化方面的文史专家,开展技术宣讲和人才培训。教育部门在省内高校加大设立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相关专业与课程的力度。人社部门探索设立“历史建筑施工员”职业资格,允许符合条件的传统工匠、技艺传承人参与技术职称评定。三是加强技能人才培训。结合建筑工匠培训,有针对性地挖掘一批修建类、装饰类、造园类、烧造类等传统建造技术的优秀传承者和代表性人物,鼓励他们通过传帮带等方式,培训建筑工匠和古建特色工,化解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用工矛盾。建议设立“每年培训百名古建修缮工匠”等目标,通过在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相关专业、“以老带新”等方式,培育一支既有数量又有质量的传统建筑工匠队伍,完善历史建筑修缮工匠库,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储备技能人才。(八)强化公众参与
一是鼓励公众参与街区保护。
政府部门制定公众参与法规政策,引导公众主动参与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在实际中将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相关事宜全面公开征求市民意见。二是加强宣传力度。拟建议省级层面充分利用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组织我省相关部门,加大举办系列宣传展示活动的力度,选取历史文化街区为分会场,结合线上线下等方式,举办摄影展、志愿者保护活动等。建立X省历史文化街区数字博物馆,通过数字技术展现街区魅力,讲述X历史文化故事。通过在我省中小学教学计划和教学课程中加入文化遗产教育内容,进社区宣传街区保护相关知识、解释历史建筑维护等工作注意事项,加大新闻报道、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短视频、公益广告等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公众保护意识,积极参与街区保护,共享街区保护与发展成果。三是营造多方合作机制。建立政府统筹、企业合作、社区沟通、公众参与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机制。政府充分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作为街区保护与发展的组织协调和监督者。企业应充分与政府、社区和居民合作,成为具体项目的资金筹募主体和投资者。社区、街道办应为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提供有效支撑,集中收集、发布历史街区保护和改造信息,在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公众应积极参与,自下而上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第三篇:历史文化街区申报表
附件1 自治区历史文化街区申报表
2016 年3月30日
拟认定街区名称
旧**老街
所在城市(区)、旗县、村镇
**市**区**街道办事处
街区传统格局和特色简介:旧**老街是清代**区的商贸、手工业、运输、北方民族交流的集聚地;日伪时期为掠夺本区丰富的煤矿资源修建了铁路、火车站和机车维修中心,形成了民国时期的商业集散地;建国后,**区的政府与国营矿产企业都设立在此。形成了从清代、民国延续至建国后的商贸、矿藏、交通、民族交流的聚集地。
各级文物保
护单位数量
国家级
省级
县(市)级
登记不可移 动文物的数量 不可移动文物规模(M2)不可移动文物完好比率%
15000 80
已公布历史 建筑数量
历史建筑规模(M2)历史建筑完好比率%
150000 60
保护范围(ha)20 核心保护范围(ha)建筑控制范围(ha)
5
历史街区所在地人民政府意见
(签章)
盟市城乡规划、文物主管部门
推荐意见
(签章)
备
注
附件2 自治区历史文化街区基础数据表
名称:旧**老街 **盟市**区 旗县(市、区)** 街
填表人及电话: 张利军 8728313 填表时间:2016年3月30日
基本情况
分项
:
(盖章)
子项
填写栏
主要 信息
1、街区所属城市性质
(1)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省级历史文化名城□(3)非历史文化名城■
2、街区类型
(1)居住型□(2)商业型□(3)商住混合型■
3、保护范围的面积 公顷
(包括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总面积)
4、核心保护范围的面积
公顷
5、核心保护范围面积占保护范围面积的比例
%
6、街区主体建筑群的形成年代
(1)明以前□(2)明清■
(3)民国(1911-1949年)■(4)1950-1970年代■(5)1980年代以后■
7、居民情况
8、居住状况
9、街区主体建筑群的产权情况
定量评价
分项
子项
填写栏
内容及释义
保存 状况
1、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
(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处(2)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0 处(3)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
2、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
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共 12 处
占地面积共15000平方米
3、历史建筑的数量
历史建筑共 12 幢
占地面积共 150000平方米
含不可移动文物
4、传统风貌建筑的数量
传统风貌建筑共 幢
占地面积共平方米
5、文物保护单位、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的用地面积总和占核心保护范围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1)文物保护单位总用地面积
15000平方米
(2)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总用地面积
15000平方米
(3)历史建筑总用地面积 150000平方米
(4)传统风貌建筑总用地面积 的传统街巷
平方米
(5)三者面积占核心保护范围总用地面积的比例10%
6、历史街巷的数量
历史街巷有 1 条
空间尺度、走向、铺装、沿街建筑均保持历史传统的形态和风貌较好
7、历史环境要素概况
一口古井,五当沟河流域
包括古井、古桥、古牌坊、古码头、古埠头、古树名木、历史水系等
保护 规划
1、上位规划
总体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其他:
上位规划的名称
2、保护规划编制
已编制□/未编制■ 编制时间:
保护规划是否已编制,及编制的时间
3、保护规划公示
已公示□/未公示■ 已进行网上公示□
保护规划是否已向社会公示
4、保护规划批准
已批准□/未批准■
保护规划是否已批准实施
保护 实施 管理
1、保护机构及人员
有■/无□
机构名称: 北梁古建民居保护组
是否有保护管理机构,并配备保护管理专门人员
2、保护管理规章
有□/无■ 规章名称:
是否制定了街区保护管理规章
3、保护资金
有□/无■
每年投入数额(万元): 无
用于街区内建筑维修和基础设施改善的资金数量及每年投入的数量
4、标志和挂牌
街区:有□/无■ 历史建筑:有□/无■
街区是否设立保护标志,历史建筑是否挂牌
5、建筑修缮
有□/无■
修缮过的历史建筑(栋): 无 修缮过的传统风貌建筑(栋): 无
历史建筑修缮多少幢,传统风貌建筑维修了多少幢和相应的资金情况
定性评价
分项
子项
填写栏
内容及释义
价值 特色
流的聚集地。
1、街区在城市、镇(村)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清代、民国、日伪时期延续至建国后的商贸、矿藏、交通、民族交
第四篇:泉州历史文化街区资料
1.丰泽街,一个时代的落幕
丰泽街代表着泉州金融街的昔日辉煌,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一度是泉州财富的“代名词”。时过境迁,如今的泉州金融界已成长为一支影响世界的经济力量,无论企业规模、资本实力、商务形象都已今非昔比。丰泽街拥蹙的空间格局,远不能满足新时代发展要求。大批眼光卓绝的精英,开始走出丰泽街,寻求更为广阔的战略平台。
2.海峡体育中心
总占地面积达735亩,一期工程(一场一馆)于2008年建成后,是2008年第六届全国农运会主场馆。集“商业、休闲、文化及体育竞技”于一体,规划建设体育场、体育馆、游泳(跳水)馆、全民健身馆、网球馆、商务中心、接待中心和运动员公寓等设施,以及广场、道路、停车场等体育中心相关配套设施。一期工程为“一场一馆”,建设内容包括体育场、体育馆、商务中心及相应配套设施。一场一馆工程用地面积约516亩。
其中体育场可容纳观众3万多名,体育馆可容纳观众8188名,堪称一座一流的、大型的多功能综合体育场馆。海体的建设资金采用BOT(即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的方式筹集,这在福建省体育场馆建设史上还是首例。海体由经营方自负盈亏,由市海峡体育中心有限公司运营。
o 作为福建省首个采用BOT方式筹集建设资金的体育场馆,泉州市海峡体育中心建成已6年来,一直亏本运营,年成本高达上千万元,年收入仅五百万元左右;全国各地大多数体育场馆都存在运营困难题,缺乏长期运营规划是其短板
3.亚洲艺术园
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永久落户泉州, 占地1000多亩世界性的主题公园——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在此落成。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艺术公园将在原台商区百崎湖湖东城市公园基础上做整治提升,由中央美院做公共艺术策划,在主题上,以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为线索,融合亚洲各国艺术文化特色,形成文化上由点、线、面构成公园整体的艺术脉络。表现形式上,将通过雕塑、水景、建筑等艺术方式,呈现亚洲不同地域的艺术风貌,使之成为亚洲文化艺术的体验之旅。2013年开工,2015年已竣工, 规划——五湾八景构园区
园区的主要景观布局为“一脉―两湖―三区―五湾―八景”。整体设计格局将以中国文化为主导,构成的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的文化形象。“五湾”,即沿环状湖岸设置的景观与休闲为一体的五个景观水湾,分别是:月蓝湾,观澜湾,追风湾,渔人湾和流霞湾。“八景”为月之岛、灯之港、帆之滨、舵之向、思之源、风之子、浪之花、绿之林。
特色绿色建筑——“绿色山园”
由国际知名建筑师朱锫设计。它以“无用之用、顺势而为”的艺术理念,在一座普通的两层停建建筑表面布设绿植,打造为富有传统中国园林意象“成为亚洲园内闪耀的明星”!
“海丝梦”
大型主题雕塑,高达35米,在湖面的中央。洁白的帆影蕴涵着中国人放眼世界,进行友好交流和文明互鉴的意愿,传达出强烈的文化感染力。
4.后渚大桥
横跨洛阳江,连接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与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西连省道305线,东接洛秀组团东西主干道。大桥及其连接线全长4.343公里,其中主桥长2098米,主跨492米,宽25.5米,为五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两岸连接线长2270米,路基宽24.5米。
是洛秀组团与东海组团之间最短、最便捷的通道,也是泉州台商投资区通往泉州中心城区的主要通道之一,承载着泉州主城区与城市东部的跨江联系,主要服务区域性城镇快速交通,兼顾跨区中长距离机动车交通。
后渚大桥是泉州路桥建设中首座跨海域大桥,在当时创下了泉州市单座桥梁单跨最长、全长最长、施工难度最大、资产投入最多的记录。
5.涂门街
又叫“土门街”,因传储存、输送建造东西塔土石方而得名。位于泉州市区中心地带,东起温陵路,西至中山路,全长1005米,是集商贸、旅游、文化等为一体的繁荣地段,在这条长仅1000余米的街道上,有着众多的“海丝”文物群,分布着13处宋元文化遗存———清净寺、孔子文庙、通淮关岳庙、东观西台、祖闾苏、世家大厝、棋盘园、东鲁巷、三十二间巷等。涂门街的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泉州宋元时期的繁荣景象。改造后的涂门街秉承泉州闽南古建筑的风格,又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涂门街是泉州最有商机、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入选全国第一批“购物放心一条街”。现是泉州最有商机、最繁华的街道之一,每年5000多万的人流量,吸引了100多亿的商机。
6.清净寺、关帝庙
清净寺位于涂门街,是一座伊斯兰教建筑风格的寺庙。是我国现在最早的一处伊斯兰教建筑,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泉州清净寺,又称“艾苏哈卜清真寺”,创建于伊斯兰历400年,也就是公元1009年,是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建筑形式建造的,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明永乐皇帝圣旨、千年古井、清净寺里碑文
关帝庙位于涂门街,与清净寺毗邻,每年前去进香的都有数十万人,其中不少是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泉州关帝文化作为闽南文化乃至闽台文化重要的一支,为促进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7.文庙
现存占地10700平方米,是泉州古代文化教育的殿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孔庙于此,982年(太平兴国七年)建为州学,后又迁他处,1109年(北宋大观三年)迁回,1137年(南宋绍兴七年)重建。
其建筑规模宏大,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建筑群;历史悠久,规制完整,气势宏大,文化内涵丰厚,是东南地区名闻遐迩的最大的文庙建筑群;布局匀称,建筑优美,造型独特,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
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面阔7间35.3米,进深5间22.7米,斗拱抬梁式木结构,以48根白石柱承托,正面有浮雕盘龙檐柱8根,风格古朴,在全国现存文庙中甚属罕见。
8.天后宫
天后宫位于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始建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泉州是我国海外贸易最高峰--宋元时期的最大港口,妈祖因被引进至海外交通贸易繁盛的泉州港,成为泉州海神,并因漕运及海外交通的发展,成为全国性海神并远播海外,所建官庙宫址地处城南晋江之滨,“蕃舶客航聚集之地”,国际观瞻所在,所建庙宇是海内外同类建筑中礼制规格最高。
占地面积为528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341平方米。天后宫建筑群坐西朝东,由戏楼、幡杆、山门、牌楼、前殿、正殿、藏经阁、启圣祠、钟鼓楼、配殿和张仙阁组成,之后又新添建了关帝殿和财神殿。其中,正殿内的娘娘塑像高2.7米,两旁设有捧印、抱瓶、打扇恭立的四侍女和一套銮驾。天后宫的山门前矗立有两棵分别高25米和26米的幡杆。
现存建筑规模较大,保存较好,建筑群保存宋代构件和明清时代木构建筑,是海内外同类建筑中规模最高规格、年代较早、而著称于世的古迹,1987年由国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德济门遗址广场
天后宫正对面,遗址面积2000平方米,由城门、城墙、门道、墩台、内外壕沟、拱桥以及瓮城和瓮城门等组成,遗存有13~14世纪的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石刻和14-19世纪(明朝、清朝)的铁炮等。
遗址内各时期建筑遗存叠压清晰、内容丰富,完整保存了11世纪以来古刺桐城和泉南地区拓建、发展、演变的历史印迹
10.聚宝街
位于泉州旧城区南部,北起万寿路,南至厂口旱闸,长400米,宽l 2米,水泥路面。街的两旁是凤凰树和具有浓厚南方特色的古老建筑物以及带有异国风格的建筑物和教堂。宋元时代,泉州对外贸易兴盛,剌桐港对外交通贸易极其发达,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聚集在这条街上与华人交易各种金银珠宝、绸缎布匹、香料药材、茶叶瓷器等商品,故取名聚宝街。意为汇聚四面八方的奇珍异宝。
聚宝街因为毗邻顺济桥的地理优势而兴起,也终究因为顺济桥的坍圮,丧失了地理优势而没落。甚至许多见证过它鼎盛时期光景的老人们也已被儿女接走或作古,曾经的繁华旧梦确已难寻痕迹。
老街多老宅,老宅里则多住着老人,居住过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商贾的苏宅、何宅如今仍是老街上极为引人注目的“大宅门”,但曾经的芳华就如远处坍圮的顺济桥一般已沉入岁月的烟波,淡褪了光彩。
聚宝街中段的顺和药堂是“老泉州”熟知的中药堂,据说在其鼎盛时期,甚至整条街都弥漫着它家晾晒药材的独特香气,而如今来此的却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更多的商铺则早已合上了门板,只留下一些字迹模糊的招牌,让人艰难地猜测着它们曾经昭示的生意内容。
11.中山路
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初,上个世纪的20年代初,泉州贤达之士提出拆城辟路,以打破泉州古城长期闭塞的落后局面;1924年,南北大街全线贯通;随后,为了永久纪念孙中山先生,全国各城市的主要街道统一命名为“中山路”。泉州南北大街改称“中山路”。
是条传统商业街,贯穿城市南北,是古城“三片一线”保护的重要地段,其建筑风格体现了泉州多种文化融合的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价值。长达2500多米的街道上,商店林立,各类商品令人眼花缭乱,商业气息与文化氛围奇妙地交织在一起。骑楼式建筑是闽南文化和东南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2001年,泉州“中山路整治与保护”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2010-05-14 泉州中山路入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12.钟楼
泉州现有三座钟楼,最古老的是建于1934年的西街钟楼,也是泉州市民心中默认的钟楼,其他两座为近现代所建。
泉州钟楼是1934年建设东西街十字路时建的标准钟楼,于次年完工。钟楼高13.8米,由留英设计师设计,具有欧洲风格。泉州钟楼与东西塔、谯楼等成为古城独特的景色,吸引了海内外游客。
13.西街
处泉州市鲤城区,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经象征了泉州的繁荣,它还是泉州市区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现在目前西街片区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20多处,分属古建筑、古遗址、石刻等多种类别,还有未列入级别但保护较好的古建筑、古民居12处,拥有开元寺、东西塔、肃清门等景点。除古大厝、近现代骑楼洋楼外,还有不少名人宅第在小巷深处熠熠生辉。据统计,西街区域内已知历史名人故居含遗址有二三十处,自唐代欧阳詹开始,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大人物与西街结缘。西街最大的魅力自然在开元寺,14.肃清门广场
亦称西鼓楼,遗址位于泉州旧城区西街裴巷口的街道上。唐末开闽三王为加强防御,在古城内建一小城即“子城”。子城有东、西、南、北四个门,西门即今西街肃清门。肃清门抗战时为避日寇空袭而拆毁,今有肃清门广场。
旧西菜市场所在地附近是泉州古城标志性建筑之一——肃清门楼的遗址。遗址广场将主要通过搬迁旧西菜市场、工商办公楼等建筑,适当拆迁周边民房和临时搭建,结合城心塔和肃清门楼遗址来建设文化广场。建设范围为:北至西街,南至现鲤城区工商办公楼,东至会通巷,西至壕沟墘。据悉,会通巷、壕沟墘入口两侧的民居,也将按西街沿街建筑风格复建。
15.井亭巷
巷子得名于一“井”一“亭”,井指的是玉泉井,亭指的是塔堂亭。与玉泉井一墙之隔的城心塔,建造于明万历年间,象征着古代泉州之中心。如今,塔与井藏身寻常百姓家,而亭子已不复存在。
古巷又名“高桂巷”,此名由来与南宋太守王十朋有关。公元1168年,王十朋任泉州太守。为政期间,他割俸钱兴馆学,布上恩恤民隐,兴水利疏塘渠,并在肃清门内建贡院(考场),肃清门外建“高桂坊”。当时井亭巷位于肃清门外,因此又被称为“高桂巷”。
16.古榕巷
位于西街井亭巷中段以东,全长约200米,巷名的来由应与巷子曾有的古榕宫有关。古榕宫位于古榕巷西段,坐西朝东,二进三开砖木石混合结构,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
古榕巷文化积淀深厚,人物景观众多。有衙门遗址、明宣德巨富李五宅院、清嘉庆翰林许邦光府第、“天旌孝子”祠、龚氏宗祠、诸葛丞相祠、粘氏宗祠,以及近代从商致富后置建的一系列大厝。
17.旧馆驿
是泉州古代一驿站,在旧泉州肃清门外,今西街中段南侧、东塔脚斜对面,南端为东西走向的古榕巷横断。
巷长约200米,是泉州闻名的古街巷,时人讹称“牛仔驿”。南宋宝庆初年(1225~1227),巷西侧为泉州行衙所在地。巷中历史积淀丰富,文物史迹众多,有水陆寺、天室池、南外宗正司、元代驿站、明代染织房;有明嘉靖间御史汪旦、户部侍郎庄国桢府第;有清道光间翰林龚维琳胞弟举人龚维琨、刑部主事王海文、嘉庆间进士杨滨海故居、清末状元吴鲁的读书处,有汪氏宗祠以及一些近代著名的民居。
旧馆驿内有条狭窄的小巷,名叫汪衙巷,闽南汪氏族人联谊议事之所,原来是三间木结构大厝,只是历经沧桑,早已墙颓室残。2001年,泉州市政府将汪氏宗祠确定为市级文保单位,2008年宗祠修缮方案获批,重修历经三年完工。
18.开元寺
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该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开元寺。在元朝时期被立为皇家寺院,明代顺德府十二景之一的古刹春游,清代邢州八景之一的野寺钟声,都昭示着这座古刹的名望。
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1982年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轴布局,拜庭两旁古榕参天,大雄宝殿雕塑技术高超,尤其是粱槽间的24尊飞天乐伎,在中国国内古建筑中罕见。
第五篇:五一路拓宽改造要保留历史文化街区特色
五一路拓宽改造要保留历史文化街区特色;朝阳街片区改造将使服装城一带长期以来的车辆拥堵状况得到改观;杨家堡片区改造将进一步提升亲贤街地区的商贸品位……年内,这些道路、片区改造工程将陆续在太原市展开。15日,市领导带领市住建委、城管委、规划局等部门负责人,对即将展开的十多项城市道路新建和改造工程进行了前期调研。
在拥挤的朝阳街上,各商场节后陆续恢复营业,熙熙攘攘的人流,使狭窄的道路无法承受,不少商贩还将人行道占用,行人与自行车抢道,自行车与机动车抢道,整条街上乱作一团。“这条路每时每刻都在堵!”家住朝阳街铁路宿舍的宋女士这样抱怨。宋女士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她说,在这儿开车不如骑车,骑车不如步行。宋女士每天上下班,都须早出晚归,不然在路口一堵车就是一个小时。她说,这里的居民都希望朝阳街一带能快点改造,早日改善大家的出行状况。市领导对此表示,要将朝阳街片区改造列入今年的重点工程,在规划、土地等方面予以优先办理。
据介绍,这一片区改造面积达1.8平方公里,除进行临建、违建拆除外,还要对道路进行规划改造,同时对建筑立面统一整治。片区内将保留新东方商贸城、朝阳鞋城等商城,还将适度配套服务居住区的各种设施,如餐饮店、药店、银行等方便居民生活的设施。届时服装城一带不仅交通会大为改观,而且档次还会提升。目前,该片区改造工程正抓紧征地拆迁、工程招标等各项前期准备,工程将在年内展开
王总监 2011-2-18 12:34:56
太原市区将建5条地铁线之后再建2条市域线
太原市将在市区范围内新建5条地铁线路,之后还将建2条市域线路,7条线路的总长度为233.6公里。经过多次论证,《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已具备申报条件。昨日,该规划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随后将按程序逐级上报。当天,规划中的交通线路方案在市规划大厅公示,征询市民意见
市区范围5条线市区5条地铁线路全长157.9公里,近期建设的是1号线和2号线的一期工程。
1号线东西向跨越汾河,全长32公里,一期工程西起西山矿务局站,东南至马练营站,途经迎泽大街、朝阳街、太行路、马练营路,贯穿太原火车站和太原南站两个铁路交通枢纽,覆盖了东西向最大的客流走廊,建设长度24.1公里。
2号线南北向联系主城和新城,全长37.6公里,一期工程北起西涧河站,南至小店南站,途经新兰路、恒山路、解放路、长治路、人民路,覆盖了南北向的主要客流,建设长度25.1公里。
3号线联系主城区南部汾河两岸的各片区,全长22.5公里,途经南内环西街、长风街。
4号线南北向穿越汾河西侧片区,东西向跨越汾河联系汾河两岸片区,全长32公里,途经汾西路、和平路、市府北街、新晋祠路、龙城大街5号线联系主城汾河两岸的各片区,南北向覆盖城市主要客流走廊,全长33.8公里,途经兴华街、五一路、并州南路、坞城路、大运路。
在此基础上,我市又规划了2条市域线路,总长75.7公里。其中,6号线为联系中心城区与清徐之间的快线,全长48.1公里,途经迎宾路、滨河西路、南中环街。
7号线为联系太原、阳曲的快线,长27.6公里,途经迎新南三巷、大同路、中钢街。
这些地铁线路要分三个建设时段:
2012年至2017年,建设1号线和2号线的一期工程,通车里程为49.2公里。
2018年至2020年,建成3号线、4号线和2号线的二期工程,通车里程为116.2公里。
2021年至2030年,建成5号线、1号线二期工程、6号线和7号线,形成完善的轨道交通线网,通车里程为233.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