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申报评选办法

时间:2019-05-13 02:09: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申报评选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申报评选办法》。

第一篇: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申报评选办法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镇)

和历史文化街区申报评选办法的通知

(黔府办发[2004]84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申报评选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四年九月二十三日

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申报评选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更好地挖掘、保护和继承我省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古迹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

第三条 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古迹较为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建制镇和集镇。

第四条 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街区、建筑群、村落和水系等。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五条 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历史上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军事要地,或在近代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对我省少数民族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且仍保存民族特色;传统产业发展对城市(镇)发展产生过关键性影响,并曾占有重要地位。

(二)城市(镇)格局和风貌仍然保留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特色。

(三)城市(镇)区范围内拥有一处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六条 申报省级历史文化街区须具备以下条件:

保留历史信息真实,遗存较为丰富,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或民族地方特色,并具有一定规模。

第三章 申报程序

第七条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由省人民政府审定公布。申报程序如下:

在编制完成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资源调查评价报告的基础上,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报地(州、市)人民政府(行署)审核后,由地(州、市)人民政府(行署)向省人民政府申报。

申报材料由省建设厅会同省文化厅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第八条 对符合申报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的,由省建设厅会同省文化厅督促相关地方人民政府申报。

第四章 申报材料

第九条 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申报表。

(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资源评价报告。包括:〈1〉申报城市(镇)地理位置、环境条件、规模、交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2〉历史沿革、地方与民族特色和文化价值情况。〈3〉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情况,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建筑群及其环境的原貌保存度、历史年代、现状规模、空间分布、历史价值以及地方特色等情况。〈4〉城市(镇)现状格局和风貌保护特色的情况。〈5〉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6〉保护措施。包括对原貌保存、古建筑修缮、环境整治等方面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具体办法,重点保护的具体地域范围和现状描述等。〈7〉附图。主要包括位置图(比例尺1/5000—1/20000)、现状图(比例尺1/2000—1/10000)、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图(比例尺1/2000—1/10000)。〈8〉能反映历史文化传统风貌的声像资料。〈9〉专家评审意见。

第十条 申报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申报表。

(二)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资源评价报告。包括:〈1〉所在城市(镇)地理位置、环

境条件、规模、交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2〉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镇)中的位置、规模、范围,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或民族、地方特色的情况。历史文化街区及其环境的原貌保存度、历史年代、历史价值及地方特色等状况。〈3〉城市(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状况。〈4〉保护措施。包括对原貌保存、古建筑修缮、环境整治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具体办法等。〈5〉附图。主要包括位置图(比例尺1/5000—1/10000)、现状图(比例尺1/1000—1/2000)、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图(比例尺1/1000—1/2000)、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图(比例尺1/2000—1/10000)。〈6〉能反映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的声像资料。〈7〉专家评审意见。

第五章 评价标准

第十一条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的评价标准由原貌保存度、现状规模、历史价值及地方特色等指标组成。

第十二条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的评价标准如下:

(一)原貌保存度。〈1〉城市(镇)现状格局和风貌仍然保留特定历史时期的特色。〈2〉具有一个以上较大规模历史文化街区,且历史文化街区保留历史信息真实,遗存较为丰富,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或地方民族特色。〈3〉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

(二)现状规模。城市(镇)中现存文物古迹的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及历史文化街区面积总和达到1平方公里以上。

(三)历史价值和地方特色认证。主要从历史文化名城(镇)形成的历史、自然和人文地理以及城市(镇)物质要素和功能结构等方面进行认证。具体可分以下几类:

1.古都型。以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和古都风貌为特点的城市(镇)。

2.传统风貌型。保留了某一时期及几个历史时期积淀下来的完整的建筑群体的城市(镇)。

3.风景名胜型。由传统民族建筑与山水环境叠加而呈显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镇)。

4.地方及民族特色型。受地域差异、文化环境、历史变迁影响,而显示出不同的地方民族特色或以独特个性特征、民族风情、地方文化、地域特色为城市(镇)主体风貌的城市(镇)。

5.近现代史迹型。以反映历史的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物群为显著特色的城市(镇)。

6.特殊职能型。某种职能在历史上有极其突出的地位,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城市(镇)

鲜明特征的城市(镇)。

7.一般史迹型。以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化古迹作为历史传统主要体现方式的城市(镇)。

第十三条 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的评价标准如下:

(一)原貌保存度。〈1〉历史真实性。有一定比例的真实遗存,携带着真实的历史信息。不仅包括建筑群及构筑物,还包括蕴藏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如世代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所形成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组织结构、人际关系、风俗习惯等。〈2〉生活延续性。这一地区在城镇生活中仍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记载了过去城市(镇)的大量文化信息,而且继续记载着当今城市(镇)发展的大量信息。〈3〉风貌完整性。地区范围内建筑风貌基本一致,在核心区域内没有严重破坏视觉环境和影响历史风貌、割断历史文脉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二)现状规模。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规模应达到10公顷以上。历史文化街区规模范围划分应符合历史真实性、生活延续性及风貌完整性的原则,有真实的历史遗存。街区内的建筑、街巷及院墙等反映历史面貌的物质实体应是历史遗存原物。

第六章 监管措施

第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所在地人民政府必须在两年内组织编制保护规划,并按程序报批。

第十五条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安排专项保护资金,制定管理办法,严格按规划开展保护工作,确保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第十六条 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及历史文化街区实行动态管理。省人民政府责成省建设厅会同省文化厅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保护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因保护不力而已不具备条件的,撤消其相应称号,并向社会公布。

第七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建设厅会同省文化厅负责解释。

发布部门:贵州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4年09月23日 实施日期:2004年09月23日(地方法规)

第二篇: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评选办法

附件1

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评选办法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目前,我省保存下来的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镇、村已经为数不多,将这些街区、镇、村明确为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并加以保护十分必要。对于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街区和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中的全省村镇而言,确定需要加以保护的街区、镇、村,防止大拆大建对历史文化遗存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也是迫在眉睫。

为更好地保护、继承和发扬我省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和彰显地方特色,促进文化大省建设,推动全省村镇协调、健康、科学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四条第二款关于“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七条第二款“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部门会同文物行政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规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建设厅、省文化厅决定在全省联合开展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评选认定工作。

一、评选的基本条件与评价标准

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应当具备下列四方面条件:

(一)历史价值与风貌特色

1.在历史价值和风貌特色方面应当具有下列条件之一:

(1)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推动某一地区或全省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具有地区、全省或全国范围的影响,或系当地水陆交通中心,成为闻名遐迩的客流、货流、物流集散地;(2)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建设过重大工程,并对保障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过显著效益且延续至今;(3)在革命历史上发生过重大事件,或曾为革命政权机关驻地而闻名于世;(4)历史上发生过抗击外来侵略或经历过改变战局的重大战役、以及曾为著名战役军事指挥机关驻地;(5)著名历史人物出生地,或者为全国杰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人物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6)能体现我省传统的选址和规划布局经典理论,或反映经典营造法式和精湛的建造技艺;或能集中反映某一地区特色和风情、民族特色传统建造技术。

2.现存的地上、地下历史文化实物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丰富和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民族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街区或村镇建成历史在清代以前,现存有民国以前建造或在中国革命历史中有重大影响的成片历史传统建筑群、纪念物、遗址等,传统风貌与格局保持完好。

(二)原状保存程度

街区或村镇内街道、村巷历史传统建筑群、建筑物及其建筑细部乃至周边环境基本上原貌保存完好;或因年代久远,原街道、村巷建筑群、建筑物及其周边环境虽曾倒塌破坏,但已按原貌整修恢复;或原街道、村巷建筑群及其周边环境虽部分倒塌破坏,但“骨架”尚存,部分建

筑细部亦保存完好,依据保存实物的结构、构造和样式可以整体修复原貌。

(三)现状具有一定规模

凡符合上述(一)、(二)项条件,街区、镇的总现存历史传统建筑的建筑面积须在5000平方米以上,村的现存历史传统建筑的建筑面积须在2500平方米以上。

(四)已编制了科学合理的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并设置了有效的管理机构,配备了专业人员,有专门的保护资金。

二、评选办法

(一)申报及评选程序

申报及评选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按照如下程序进行:

1.街区、镇、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按照省建设厅会省文化厅印发的《关于申报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通知》的有关要求准备材料、提出申请,报地级以上市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

2.地级以上市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会同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报省建设厅和省文化厅。

3.省建设厅会省文化厅组织有关专家和人员组成评审组,根据评选标准对各地上报的材料进行评议,从中评选出符合条件的街区、镇、村,通过实地考察后,对其提出评议意见。

4.省建设厅会省文化厅审查后,将拟选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名单报省人民政府,由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或核定后授权省建设厅、省文化厅联合公布为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

(二)上报材料要求

1.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申报表。

2.申请报告。报告除概述申报街区、镇、村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村镇规模、水陆交通以及社会经济和建设等状况外,应着重说明其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历史文化价值、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保护范围、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保护要求以及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清单。

3.填报《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评价指标表》和《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基础数据表》。

4.保护措施。包括对原貌保存、古建筑的修缮、环境整治等方面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及具体办法。

5.能反映传统建筑群风貌的照片集、VCD或多媒体光盘、电子幻灯片(Powerpoint)等。

电子幻灯片(Powerpoint)包括以下内容:

(1)概况及历史沿革。

(2)历史文化特色。

(3)能反映街区、镇、村古建筑群历史风貌照片(不少于10张,要注明照片的名称)。

(4)保护措施简介。

三、称号的公布与历史文化保护的监督管理

(一)称号的公布

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评选与公布工作,以不定期的方式进行。省建设厅和文化厅对评审组的评议意见进行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或由省人民政府核定后授权省建设厅、省文化厅联合公布为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

(二)历史文化保护的监督管理

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批准公布后,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在1年内组织编制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地级以上市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市已获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称号的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对违反保护规划进行建设的行为要及时查处。省建设厅会同文化厅将不定期组织专家对已经取得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称号的街区、镇、村进行检查,对因保护不力使其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将予以公布,并责成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限期采取补救措施,防止情况继续恶化,并完善保护制度,加强保护工作。

第三篇:历史文化街区申报表

附件1 自治区历史文化街区申报表

2016 年3月30日

拟认定街区名称

旧**老街

所在城市(区)、旗县、村镇

**市**区**街道办事处

街区传统格局和特色简介:旧**老街是清代**区的商贸、手工业、运输、北方民族交流的集聚地;日伪时期为掠夺本区丰富的煤矿资源修建了铁路、火车站和机车维修中心,形成了民国时期的商业集散地;建国后,**区的政府与国营矿产企业都设立在此。形成了从清代、民国延续至建国后的商贸、矿藏、交通、民族交流的聚集地。

各级文物保

护单位数量

国家级

省级

县(市)级

登记不可移 动文物的数量 不可移动文物规模(M2)不可移动文物完好比率%

15000 80

已公布历史 建筑数量

历史建筑规模(M2)历史建筑完好比率%

150000 60

保护范围(ha)20 核心保护范围(ha)建筑控制范围(ha)

5

历史街区所在地人民政府意见

(签章)

盟市城乡规划、文物主管部门

推荐意见

(签章)

附件2 自治区历史文化街区基础数据表

名称:旧**老街 **盟市**区 旗县(市、区)** 街

填表人及电话: 张利军 8728313 填表时间:2016年3月30日

基本情况

分项

:

(盖章)

子项

填写栏

主要 信息

1、街区所属城市性质

(1)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省级历史文化名城□(3)非历史文化名城■

2、街区类型

(1)居住型□(2)商业型□(3)商住混合型■

3、保护范围的面积 公顷

(包括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总面积)

4、核心保护范围的面积

公顷

5、核心保护范围面积占保护范围面积的比例

%

6、街区主体建筑群的形成年代

(1)明以前□(2)明清■

(3)民国(1911-1949年)■(4)1950-1970年代■(5)1980年代以后■

7、居民情况

8、居住状况

9、街区主体建筑群的产权情况

定量评价

分项

子项

填写栏

内容及释义

保存 状况

1、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

(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处(2)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0 处(3)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

2、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

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共 12 处

占地面积共15000平方米

3、历史建筑的数量

历史建筑共 12 幢

占地面积共 150000平方米

含不可移动文物

4、传统风貌建筑的数量

传统风貌建筑共 幢

占地面积共平方米

5、文物保护单位、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的用地面积总和占核心保护范围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1)文物保护单位总用地面积

15000平方米

(2)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总用地面积

15000平方米

(3)历史建筑总用地面积 150000平方米

(4)传统风貌建筑总用地面积 的传统街巷

平方米

(5)三者面积占核心保护范围总用地面积的比例10%

6、历史街巷的数量

历史街巷有 1 条

空间尺度、走向、铺装、沿街建筑均保持历史传统的形态和风貌较好

7、历史环境要素概况

一口古井,五当沟河流域

包括古井、古桥、古牌坊、古码头、古埠头、古树名木、历史水系等

保护 规划

1、上位规划

总体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其他:

上位规划的名称

2、保护规划编制

已编制□/未编制■ 编制时间:

保护规划是否已编制,及编制的时间

3、保护规划公示

已公示□/未公示■ 已进行网上公示□

保护规划是否已向社会公示

4、保护规划批准

已批准□/未批准■

保护规划是否已批准实施

保护 实施 管理

1、保护机构及人员

有■/无□

机构名称: 北梁古建民居保护组

是否有保护管理机构,并配备保护管理专门人员

2、保护管理规章

有□/无■ 规章名称:

是否制定了街区保护管理规章

3、保护资金

有□/无■

每年投入数额(万元): 无

用于街区内建筑维修和基础设施改善的资金数量及每年投入的数量

4、标志和挂牌

街区:有□/无■ 历史建筑:有□/无■

街区是否设立保护标志,历史建筑是否挂牌

5、建筑修缮

有□/无■

修缮过的历史建筑(栋): 无 修缮过的传统风貌建筑(栋): 无

历史建筑修缮多少幢,传统风貌建筑维修了多少幢和相应的资金情况

定性评价

分项

子项

填写栏

内容及释义

价值 特色

流的聚集地。

1、街区在城市、镇(村)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清代、民国、日伪时期延续至建国后的商贸、矿藏、交通、民族交

第四篇:泉州历史文化街区资料

1.丰泽街,一个时代的落幕

丰泽街代表着泉州金融街的昔日辉煌,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一度是泉州财富的“代名词”。时过境迁,如今的泉州金融界已成长为一支影响世界的经济力量,无论企业规模、资本实力、商务形象都已今非昔比。丰泽街拥蹙的空间格局,远不能满足新时代发展要求。大批眼光卓绝的精英,开始走出丰泽街,寻求更为广阔的战略平台。

2.海峡体育中心

总占地面积达735亩,一期工程(一场一馆)于2008年建成后,是2008年第六届全国农运会主场馆。集“商业、休闲、文化及体育竞技”于一体,规划建设体育场、体育馆、游泳(跳水)馆、全民健身馆、网球馆、商务中心、接待中心和运动员公寓等设施,以及广场、道路、停车场等体育中心相关配套设施。一期工程为“一场一馆”,建设内容包括体育场、体育馆、商务中心及相应配套设施。一场一馆工程用地面积约516亩。

其中体育场可容纳观众3万多名,体育馆可容纳观众8188名,堪称一座一流的、大型的多功能综合体育场馆。海体的建设资金采用BOT(即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的方式筹集,这在福建省体育场馆建设史上还是首例。海体由经营方自负盈亏,由市海峡体育中心有限公司运营。

o 作为福建省首个采用BOT方式筹集建设资金的体育场馆,泉州市海峡体育中心建成已6年来,一直亏本运营,年成本高达上千万元,年收入仅五百万元左右;全国各地大多数体育场馆都存在运营困难题,缺乏长期运营规划是其短板

3.亚洲艺术园

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永久落户泉州, 占地1000多亩世界性的主题公园——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在此落成。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艺术公园将在原台商区百崎湖湖东城市公园基础上做整治提升,由中央美院做公共艺术策划,在主题上,以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为线索,融合亚洲各国艺术文化特色,形成文化上由点、线、面构成公园整体的艺术脉络。表现形式上,将通过雕塑、水景、建筑等艺术方式,呈现亚洲不同地域的艺术风貌,使之成为亚洲文化艺术的体验之旅。2013年开工,2015年已竣工, 规划——五湾八景构园区

园区的主要景观布局为“一脉―两湖―三区―五湾―八景”。整体设计格局将以中国文化为主导,构成的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的文化形象。“五湾”,即沿环状湖岸设置的景观与休闲为一体的五个景观水湾,分别是:月蓝湾,观澜湾,追风湾,渔人湾和流霞湾。“八景”为月之岛、灯之港、帆之滨、舵之向、思之源、风之子、浪之花、绿之林。

 特色绿色建筑——“绿色山园”

由国际知名建筑师朱锫设计。它以“无用之用、顺势而为”的艺术理念,在一座普通的两层停建建筑表面布设绿植,打造为富有传统中国园林意象“成为亚洲园内闪耀的明星”!

 “海丝梦”

大型主题雕塑,高达35米,在湖面的中央。洁白的帆影蕴涵着中国人放眼世界,进行友好交流和文明互鉴的意愿,传达出强烈的文化感染力。

4.后渚大桥

横跨洛阳江,连接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与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西连省道305线,东接洛秀组团东西主干道。大桥及其连接线全长4.343公里,其中主桥长2098米,主跨492米,宽25.5米,为五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两岸连接线长2270米,路基宽24.5米。

是洛秀组团与东海组团之间最短、最便捷的通道,也是泉州台商投资区通往泉州中心城区的主要通道之一,承载着泉州主城区与城市东部的跨江联系,主要服务区域性城镇快速交通,兼顾跨区中长距离机动车交通。

后渚大桥是泉州路桥建设中首座跨海域大桥,在当时创下了泉州市单座桥梁单跨最长、全长最长、施工难度最大、资产投入最多的记录。

5.涂门街

又叫“土门街”,因传储存、输送建造东西塔土石方而得名。位于泉州市区中心地带,东起温陵路,西至中山路,全长1005米,是集商贸、旅游、文化等为一体的繁荣地段,在这条长仅1000余米的街道上,有着众多的“海丝”文物群,分布着13处宋元文化遗存———清净寺、孔子文庙、通淮关岳庙、东观西台、祖闾苏、世家大厝、棋盘园、东鲁巷、三十二间巷等。涂门街的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泉州宋元时期的繁荣景象。改造后的涂门街秉承泉州闽南古建筑的风格,又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涂门街是泉州最有商机、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入选全国第一批“购物放心一条街”。现是泉州最有商机、最繁华的街道之一,每年5000多万的人流量,吸引了100多亿的商机。

6.清净寺、关帝庙

清净寺位于涂门街,是一座伊斯兰教建筑风格的寺庙。是我国现在最早的一处伊斯兰教建筑,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泉州清净寺,又称“艾苏哈卜清真寺”,创建于伊斯兰历400年,也就是公元1009年,是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建筑形式建造的,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明永乐皇帝圣旨、千年古井、清净寺里碑文

关帝庙位于涂门街,与清净寺毗邻,每年前去进香的都有数十万人,其中不少是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泉州关帝文化作为闽南文化乃至闽台文化重要的一支,为促进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7.文庙

现存占地10700平方米,是泉州古代文化教育的殿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孔庙于此,982年(太平兴国七年)建为州学,后又迁他处,1109年(北宋大观三年)迁回,1137年(南宋绍兴七年)重建。

其建筑规模宏大,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建筑群;历史悠久,规制完整,气势宏大,文化内涵丰厚,是东南地区名闻遐迩的最大的文庙建筑群;布局匀称,建筑优美,造型独特,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

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面阔7间35.3米,进深5间22.7米,斗拱抬梁式木结构,以48根白石柱承托,正面有浮雕盘龙檐柱8根,风格古朴,在全国现存文庙中甚属罕见。

8.天后宫

天后宫位于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始建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泉州是我国海外贸易最高峰--宋元时期的最大港口,妈祖因被引进至海外交通贸易繁盛的泉州港,成为泉州海神,并因漕运及海外交通的发展,成为全国性海神并远播海外,所建官庙宫址地处城南晋江之滨,“蕃舶客航聚集之地”,国际观瞻所在,所建庙宇是海内外同类建筑中礼制规格最高。

占地面积为528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341平方米。天后宫建筑群坐西朝东,由戏楼、幡杆、山门、牌楼、前殿、正殿、藏经阁、启圣祠、钟鼓楼、配殿和张仙阁组成,之后又新添建了关帝殿和财神殿。其中,正殿内的娘娘塑像高2.7米,两旁设有捧印、抱瓶、打扇恭立的四侍女和一套銮驾。天后宫的山门前矗立有两棵分别高25米和26米的幡杆。

现存建筑规模较大,保存较好,建筑群保存宋代构件和明清时代木构建筑,是海内外同类建筑中规模最高规格、年代较早、而著称于世的古迹,1987年由国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德济门遗址广场

天后宫正对面,遗址面积2000平方米,由城门、城墙、门道、墩台、内外壕沟、拱桥以及瓮城和瓮城门等组成,遗存有13~14世纪的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石刻和14-19世纪(明朝、清朝)的铁炮等。

遗址内各时期建筑遗存叠压清晰、内容丰富,完整保存了11世纪以来古刺桐城和泉南地区拓建、发展、演变的历史印迹

10.聚宝街

位于泉州旧城区南部,北起万寿路,南至厂口旱闸,长400米,宽l 2米,水泥路面。街的两旁是凤凰树和具有浓厚南方特色的古老建筑物以及带有异国风格的建筑物和教堂。宋元时代,泉州对外贸易兴盛,剌桐港对外交通贸易极其发达,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聚集在这条街上与华人交易各种金银珠宝、绸缎布匹、香料药材、茶叶瓷器等商品,故取名聚宝街。意为汇聚四面八方的奇珍异宝。

聚宝街因为毗邻顺济桥的地理优势而兴起,也终究因为顺济桥的坍圮,丧失了地理优势而没落。甚至许多见证过它鼎盛时期光景的老人们也已被儿女接走或作古,曾经的繁华旧梦确已难寻痕迹。

老街多老宅,老宅里则多住着老人,居住过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商贾的苏宅、何宅如今仍是老街上极为引人注目的“大宅门”,但曾经的芳华就如远处坍圮的顺济桥一般已沉入岁月的烟波,淡褪了光彩。

聚宝街中段的顺和药堂是“老泉州”熟知的中药堂,据说在其鼎盛时期,甚至整条街都弥漫着它家晾晒药材的独特香气,而如今来此的却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更多的商铺则早已合上了门板,只留下一些字迹模糊的招牌,让人艰难地猜测着它们曾经昭示的生意内容。

11.中山路

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初,上个世纪的20年代初,泉州贤达之士提出拆城辟路,以打破泉州古城长期闭塞的落后局面;1924年,南北大街全线贯通;随后,为了永久纪念孙中山先生,全国各城市的主要街道统一命名为“中山路”。泉州南北大街改称“中山路”。

是条传统商业街,贯穿城市南北,是古城“三片一线”保护的重要地段,其建筑风格体现了泉州多种文化融合的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价值。长达2500多米的街道上,商店林立,各类商品令人眼花缭乱,商业气息与文化氛围奇妙地交织在一起。骑楼式建筑是闽南文化和东南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2001年,泉州“中山路整治与保护”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2010-05-14 泉州中山路入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12.钟楼

泉州现有三座钟楼,最古老的是建于1934年的西街钟楼,也是泉州市民心中默认的钟楼,其他两座为近现代所建。

泉州钟楼是1934年建设东西街十字路时建的标准钟楼,于次年完工。钟楼高13.8米,由留英设计师设计,具有欧洲风格。泉州钟楼与东西塔、谯楼等成为古城独特的景色,吸引了海内外游客。

13.西街

处泉州市鲤城区,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经象征了泉州的繁荣,它还是泉州市区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现在目前西街片区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20多处,分属古建筑、古遗址、石刻等多种类别,还有未列入级别但保护较好的古建筑、古民居12处,拥有开元寺、东西塔、肃清门等景点。除古大厝、近现代骑楼洋楼外,还有不少名人宅第在小巷深处熠熠生辉。据统计,西街区域内已知历史名人故居含遗址有二三十处,自唐代欧阳詹开始,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大人物与西街结缘。西街最大的魅力自然在开元寺,14.肃清门广场

亦称西鼓楼,遗址位于泉州旧城区西街裴巷口的街道上。唐末开闽三王为加强防御,在古城内建一小城即“子城”。子城有东、西、南、北四个门,西门即今西街肃清门。肃清门抗战时为避日寇空袭而拆毁,今有肃清门广场。

旧西菜市场所在地附近是泉州古城标志性建筑之一——肃清门楼的遗址。遗址广场将主要通过搬迁旧西菜市场、工商办公楼等建筑,适当拆迁周边民房和临时搭建,结合城心塔和肃清门楼遗址来建设文化广场。建设范围为:北至西街,南至现鲤城区工商办公楼,东至会通巷,西至壕沟墘。据悉,会通巷、壕沟墘入口两侧的民居,也将按西街沿街建筑风格复建。

15.井亭巷

巷子得名于一“井”一“亭”,井指的是玉泉井,亭指的是塔堂亭。与玉泉井一墙之隔的城心塔,建造于明万历年间,象征着古代泉州之中心。如今,塔与井藏身寻常百姓家,而亭子已不复存在。

古巷又名“高桂巷”,此名由来与南宋太守王十朋有关。公元1168年,王十朋任泉州太守。为政期间,他割俸钱兴馆学,布上恩恤民隐,兴水利疏塘渠,并在肃清门内建贡院(考场),肃清门外建“高桂坊”。当时井亭巷位于肃清门外,因此又被称为“高桂巷”。

16.古榕巷

位于西街井亭巷中段以东,全长约200米,巷名的来由应与巷子曾有的古榕宫有关。古榕宫位于古榕巷西段,坐西朝东,二进三开砖木石混合结构,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

古榕巷文化积淀深厚,人物景观众多。有衙门遗址、明宣德巨富李五宅院、清嘉庆翰林许邦光府第、“天旌孝子”祠、龚氏宗祠、诸葛丞相祠、粘氏宗祠,以及近代从商致富后置建的一系列大厝。

17.旧馆驿

是泉州古代一驿站,在旧泉州肃清门外,今西街中段南侧、东塔脚斜对面,南端为东西走向的古榕巷横断。

巷长约200米,是泉州闻名的古街巷,时人讹称“牛仔驿”。南宋宝庆初年(1225~1227),巷西侧为泉州行衙所在地。巷中历史积淀丰富,文物史迹众多,有水陆寺、天室池、南外宗正司、元代驿站、明代染织房;有明嘉靖间御史汪旦、户部侍郎庄国桢府第;有清道光间翰林龚维琳胞弟举人龚维琨、刑部主事王海文、嘉庆间进士杨滨海故居、清末状元吴鲁的读书处,有汪氏宗祠以及一些近代著名的民居。

旧馆驿内有条狭窄的小巷,名叫汪衙巷,闽南汪氏族人联谊议事之所,原来是三间木结构大厝,只是历经沧桑,早已墙颓室残。2001年,泉州市政府将汪氏宗祠确定为市级文保单位,2008年宗祠修缮方案获批,重修历经三年完工。

18.开元寺

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该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开元寺。在元朝时期被立为皇家寺院,明代顺德府十二景之一的古刹春游,清代邢州八景之一的野寺钟声,都昭示着这座古刹的名望。

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1982年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轴布局,拜庭两旁古榕参天,大雄宝殿雕塑技术高超,尤其是粱槽间的24尊飞天乐伎,在中国国内古建筑中罕见。

第五篇:山东历史文化名镇阳谷阿城镇

山东历史文化名镇阳谷阿城镇

阳谷县阿城镇位于阳谷县东部,黄河、金堤河流经镇东南部,小运河(即历史上的会通河)纵贯全境。阿城春秋时为齐之柯邑,晏子曾于此地任阿宰。秦始称东阿,汉置东阿县。元明清时期,镇为大运河所经,曾繁华一时,为运河两岸著名商埠之一。阿城镇历史上名人颇多,如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三国名将程昱、元代著名史学家曹元用等。阿城镇名胜古迹众多,如东阿故城遗址、古阿井、马湾遗址、黑土坑遗址、海慧寺等。东阿故城为春秋古城遗址,东周至汉代为城邑,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古阿井位于东阿故城遗址中,井侧原有接官厅、龙神祠等建筑,今仅存一石质碑亭,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阿城是中药瑰宝“阿胶”的发源地和主产地。

下载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申报评选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申报评选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杭州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及思考

    杭州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及思考 摘要:历史文化街区赋存大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在保护名城肌理,延续城市历史文化等方......

    历史文化名村申报材料(推荐)

    篇一: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申请报告 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申请报告一、 石佛村概况 (一)地理位置 石佛村位于河南省三门峡义马市常村镇东部,义马市东部15公里处,三面分别于渑池、新......

    关于请求申报历史文化名镇的报告

    ***历史文化名镇申报材料 一、***概况 ***位于***南部的边缘山区,距县城50公里,东与汉阴县汉阳镇接壤,南与西乡县两河口镇毗邻,西与西乡县高川镇交界,北与本县中坝乡、喜河镇相连......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发布单位】浙江省 【发布文号】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公告第10号 【发布日期】2013-04-09 【生效日期】2013-10-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杭州市人民......

    宁波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状调查范文

    宁波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状调查(我12会计2班小组对宁波月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状调查如下:)月湖历史文化街区是宁波市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为对月湖历史......

    历史文化街区智慧化管理模式分析

    历史文化街区智慧化管理模式分析摘要:城市发展由增量扩展转向存量优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治理“大城市病”的有效手段。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文化价......

    泉州历史文化街区建筑保护研究

    泉州历史文化街区建筑保护研究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特别在老城区,既有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又有传承久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

    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优秀范文5篇)

    关于开展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及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初评工作的通知 http:// 2003年3月25日 湖南建设网 湘建规〔2003〕89号 各市、州规划局(规划建设局)、建设局: 为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