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中的应用

时间:2019-05-12 06:23: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议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中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议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中的应用》。

第一篇:浅议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中的应用

浅议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中的应用 来源:广告费发票 http://

【摘 要】随着我国融入国际舞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或有事项作为一种特殊事项已经广泛地存在于企业的日常经济生活中,并且日益受到会计理论和实务界的重视。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或有事项;不确定性

一、或有事项定义

或有事项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对象正是企业存在的或有事项,众所周知,在企业纷繁复杂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经济业务,随着经济的发展或有事项的范围一直在不断地变化着,经济环境中的不同的规制主体、不同的受制主体都对它的理论界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这些业务中明确界定或有事项会计核算的对象对整体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对或有事项的定义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

二、或有事项的特征

从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出,或有事项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确定”三个字,此外还有“过去形成”和“未来决定”两大特征,这三个特点将或有事项的范围更加准确的界定,“不确定”对应“或有”二字,而“过去形成”和“未来确定”严格的规范了或有事项中的事项是怎样的事项,体现出特点与“或有事项”的紧密相连。其一,或有事项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形成的;其二,或有事项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其三,或有事项的结果需由未来的事项决定。或有事项的结果是个动态的形成过程。

由于或有事项的影响因素很多,而且都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当中。我们应当将谨慎性贯彻或有事项的整个过程当中。

三、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中应用的提出和必要性

谨慎性原则不仅仅是理论演绎的结果,或者说是会计理论体系一致性要求,同时也是或有事项会计实践的必然选择。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不仅在理论上解决了或有事项面临的困境,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可缓解与可靠性要求之间的冲突;其二,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可缓解相关性之间的矛盾;其三,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与可比性可以兼容。

四、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现实应用中的具体体现

《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对于或有事项的处理,分别按不同的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其一,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做相应披露:(1)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2)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其二,企业不确认或有负债,但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做相应披露。所谓或有负债,是指过去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其三,不确认或有资产,通常也不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所谓或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潜在资产,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对于或有事项的处理,正是“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的谨慎性原则的具体体现。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对经营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所做出的一种反应,它要求对收入、费用或损失的确定持谨慎态度,凡是可能的费用和损失应予以充分估计,而对可能的收入和利得,尽量少记或不记。谨慎性原则的使用与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职业态度和判断能力有关,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会计人员应保持谨慎的态度,做出合理的估计和判断。

五、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的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或有事项的特殊性,在现实处理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确认标准不明确。在对或有事项加以确认时,通常需要对其发生的概率进行分析和判断。虽然准则对发生的概率区间界定得非常科学,但估计发生可能性的难度很大,主观性强,导致判断余地仍然有很大的空间。(2)或有事项计量依据不客观。当前或有事项会计惯例对可能性的划分过于主观,不同的人对同一或有事项的可能性有不同的理解,由此引起的结果缺乏可比性和一致性,而且不能真实和公允的反映企业的或有事项。(3)或有事项披露不充分、不规范。在确认、计量和披露或有事项时需要对“不确定性”做大量的估计和判断。即使统一了对“可能性”的规范,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和弹性,对同一或有事项,不同的会计人员会有不同的处理结果。(4)准则使用范围较窄。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这些工具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将逐渐普及,所以也应将与金融工具有关的一系列经济业务都考虑到或有事项准则的适用范围内,以便及时披露这些新经济业务的风险状况,以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

第二篇: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确认与披露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确认与披露中的应用 作者:刘海云 杨 蔚 王庆秀

来源:《财会通讯》2006年第02期

第三篇:谈财务管理中谨慎性原则及应用

谈财务管理中谨慎性原则及应用

财务管理中谨慎原则也称稳健原则,是指在某一会计处理方法有几种方案可供选择时,要选择对净收益和财务状况产生影响的乐观程度最小的那一种方案,即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持谨慎态度,充分估计可能的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和不计可能获取的收益,把风险和损失缩小到最小范围。具体而言,就是对于资产和收益确认倾向于“从缓认可”,计量上“宁低忽高”而对负债和费用在确认上遵循“从速认可”,计量上“宁足忽缺”的方法。对经营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的各种因素作出谨慎的反映和处理以保持企业的稳健经营,增强企业后劲。

一、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

《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八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这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一大突破。它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客观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⒄梗笠档氖谐》缦铡⒕缦铡⑼饣惴缦盏炔蝗范ㄒ蛩丶本缭龀ぃ诓莆窆芾砩隙蓟岽嬖诤芏辔侍猓渚咛灞硐衷谝韵录父龇矫妫?/span>

1、企业短期行为。

企业经营中的短期行为是个普遍问题。我国经济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拥有国有资产所有权,企业享有经营权,考核一个企业经营者的能力通常只是看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有可能造成某些企业经营者为了显示自己的业绩,只顾当前效益而忽视企业的长远利益,不对企业资产保值负责的短期行为。其表现主要有该摊的费用不摊、该提的折旧不提或少提等,导致成本不实,潜亏挂帐,利润增大,不良资产增加,资产保值增值出现虚假成分。按谨慎性原则要求进行资产计价,提足必要的准备基金,可以防止企业收入超分配,有效地遏制这种短期行为。

2、国有资产能否保持完整性。

长期以来,国有资产遭受的侵蚀十分严重表现在固定资产折旧率低,资产补偿不足,资产价值从分配渠道中流失;企业与外部债权债务关系日益复杂,呆帐坏帐损失随之增大,企业很多债权难以实现,虽已挂帐,却造成事实上的损失等等。若按谨慎性原则加以处理,不仅使资产价值得到足额补偿,而且呆帐损失也可以得到弥补,从而保证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3、会计信息质量的问题。

运用谨慎性原则,对可能发生的坏帐等潜在损失予以合理确认和反映,使会计报表等信息资料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因为,将可能发生的坏帐损失通过计提坏帐准备金,以坏帐准备的形式作为应收帐款的抵减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可以提醒报表使用者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应收帐款并不一定就能实现,或者说,该资产的实际价值有可能低于报表数字。由此使资产负债表真实地反映出了企业的债权情况。

4、应该规范会计改革方法。

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会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国家为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采取了在规定范围内适当提高折旧率扩大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资金来源;为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允许企业计提坏帐准备金等做法,都已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为上述方法提供了依据,从而使这些做法规范化、制度化。

二、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具体应用。

目前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工作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存货计价。

传统的存货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由于近几年我国的物价水平普遍处于上升状态,因此又产生了比较科学的后进先出法。由于个别计价法的适用范围小,加权平均法的作用又介于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之间,所以我们重点对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加以分析。

先进先出法是假定先购进的存货先发出,并根据这一假定的成本流转顺序,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进行计价。它的优点是存货成本流动比较接近于实际的货物流动,期末结存商品价值比较符合物价变动趋势,也使管理人员不能随意操纵收益变化,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后进先出法是假定以最后购进的存货先发出,并根据这一假定的成本流转顺序,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进行计价。他的优点是较好地使接近当期的成本与当前的收入相配比,从而计量的营业收益较为真实。

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先进先出法适用于市场价格普遍处于下降趋势的商品。因为采用先进先出法,期末存货余额按最后的进价计算,使期末存货的价格接近于当时的价格,真实的反映了企业期末资产状况;期末存货的帐面价格反映的是最后购进的较低的价格,对于市场价格处于下降趋势的产品,符合谨慎原则的要求,能抵御物价下降的影响,减少企业经营的风险,消除了潜亏隐患,从而避免了由于存货资金不实而虚增企业帐面资产。这时如果采用后进先出法,在库存物资保持一定余额的条件下,帐面的存货计价永远是最初购进的高价,这就造成了存货成本的流转与实物流转的不一致。

后进先出法适用于市场价格处于不断上涨趋势的商品。因为采用后进先出法,发出材料的单价比较接近市场价格,而企业期末存货的帐面价值反映的是最初购进或发生的存货价值对物价呈上涨趋势的产品在计价上持稳健态度这样企业的经营利润能够比较客观合理地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这时如果采用先进先出法,则使早期的低成本与现在的营业收入配比,使毛利虚计,这样势必造成企业的短期行为,在企业较高盈利水平假象的背后隐藏着很大的潜亏因素,留给企业无法消化的历史包袱,增加企业经营风险。

因此,企业采用哪种存货计价方法,要视价格变动趋势而定。从谨慎的角度出发,宁可选择少计期末存货价值,高估发出成本的方法以便保证企业的存货重置能力,确定企业的真实利润。

2、关于固定资产折旧。

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是谨慎性原则的又一典型应用。固定资产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能够连续在若干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其价值通过提取折旧的形式逐渐转移到产品中去,实现价值补偿。长期以来我国对固定资产折旧一直采取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按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或固定资产所能工作的时数平均计算折旧。忽视了由于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及物价上涨因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如符合有关规定,也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行业会计制度进一步规定某些企业经财政部门批准可以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中选定一种方法进行加速折旧。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用固定资产帐面上每期期初的折余价值乘以双倍直线折旧率计算确定各期的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加速折旧法的显著特征是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内早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计提的折旧额逐年递减但并不改变固定资产的应计提折旧总额。因此加速折旧法符合谨慎性原则它不仅使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得到补偿,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无形损耗也得到及时补偿,同时减少了货币时间价值的损失,加快了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盈利水平,而且增加国家财政收入。随着国家财政实力的增强,加速折旧法的使用范围会不断扩大,为大中小型企业创造更加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

3、关于无形资产。

所谓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可供企业长期拥有其经济效益并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特殊资产。它的高度不确定性,具体表现在无形资产的计价、摊销两个方面。因此,无形资产在这两方面的核算应贯彻谨慎性原则。

1)、关于无形资产的计价。

无形资产可以在较长时期内为企业提供经济效益,但所提供的未来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无形资产的价值使用量和使用收益不能准确计量。这一特征决定了对无形资产计价应遵循谨慎性原则。企业对无形资产的计价,应按照支出确指性、使用效益性的要求计价入帐。这样做对企业来说虽然压低了资产,抬高了费用,但也调低了企业当期利润减轻了企业当期税负,增加了企业自主财力,从而促使企业加速对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经济效益。

2)、关于无形资产的摊销。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各种无形资产应当在收益期内分期平均摊销。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入帐的无形资产是将成本、费用资本化的资产,其价值量可以确定;尽管无形资产的有效期限难以确定,但企业拥有的各种权利特权通常是有限的。依据谨慎性原则,应当对无形资产在有效使用年限内进行摊销。

目前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统一采用平均法即将无形资产的价值按有效期限平均分摊到各会计期间负担。但无形资产的内容较多,有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虽同属无形资产但各自的具体特征又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种无形资产,取得的途径也未必一致,因而摊销方法及摊销年限不应统一按上述规定来处理。象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在其有效使用期限内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基本上是稳定的,采用直线法较为合理。但若是专利权或非专利技术,就应区别情况予以处理。

4、关于坏帐准备。

现行《工业企业财务制度》规定,企业若对被投资单位拥有实际控制权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所谓权益法就是按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产权中占有的实际份额核算股票投资的方法。具体作法是:股票购入后按实际成本入“长期投资”帐,期末被投资企业盈利时,按投资比例计算出应享有的份额作为长期投资的增加;被投资企业亏损时,按投资比例计算出相应的数额减少长期投资的帐面价值,收到被投资企业分配的股利时,减少“长期投资”帐户的帐面价值。

企业长期投资的价值不取决于原始投资额而是取决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经营的好被投资企业产权增加,投资回报率增加;经营不善被投资企业产权减少,投资回报率减少甚至回报率为零。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投资,被投资企业产权的增减变动即被投资企业财务报表上损益额和股利分配额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企业“长期投资-股票投资”帐户的帐面价值的相应变化,使企业随时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对长期投资的风险作出谨慎处理。

三、正确理解和运用谨慎原则,防止过度谨慎。

随着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发展,市场机制作用的领域逐步扩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经营风险随之增大。为此,必须大力进行企业制度尤其是产权制度的改革,通过理顺产权关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同时,要切实维护国有资产的产权,使企业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客观上要求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谨慎性原则,对于过度谨慎应加以限制,以实现企业资产保值增值。

1、通过法律对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加以科学的必要的限制。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用谨慎性原则,必须服从于其价值目标和利益关系因此国家必须通过法律对其加以科学的必要的限制,使其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新企业财务制度对谨慎性原则作了相应规定。如允许企业按年末应收帐款余额3%--5%计提坏帐准备金;允许部分技术更新快的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等,这些规定为谨慎性原则的正确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过度谨慎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的经营活动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经营风险。因此,国家应加强立法,内容上应明确指出运用时的限制条件,如不允许过分提取准备金,故意压低资产或收益,故意抬高负债或费用等,以防范过度谨慎的行为,堵住违法的漏洞,同时制定对违法的处罚条例,加强执法力度。尤其是在目前市场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利用谨慎性原则作为企业增强竞争能力的手段国家必须通过法律对其加以监督和管理。

2实行谨慎性原则应以当期财政能够负担为限。

第四篇:或有事项习题

或有事项习题

本章重点:

1.或有事项、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概念和特点

或有事项强调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未来的不确定的事项;或有负债可能是潜在的义务,也可能是现时义务,作为现时义务时,未来经济利益不是很可能流出企业或者流出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

2.预计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确认条件:三个;

预计负债计量:最佳估计数;预计获得的补偿。在确定最佳估计数时要注意不同情况的处理:(1)有上下限;(2)没有上下限,是一个单一的项目;(3)不是一个单一的项目,有几种可能的情况。

3.预计负债会计处理的具体应用 未决诉讼、产品包修、亏损合同、重组义务等的处理。典型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在一项未决诉讼。根据类似案例的经验判断,该项诉讼败诉的可能性为90%。如果败诉,甲公司将须赔偿对方100万元并承担诉讼费用5万元,但很可能从第三方收到补偿款10万元。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就此项未决诉讼确认的预计负债金额为()万元。

A.90B.95

C.100D.105

【2】2009年11月,甲公司因污水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被周围居民提起诉讼。2009年12月31日,该案件尚未一审判决。根据以往类似案例及公司法律顾问的判断,甲公司很可能败诉。如败诉,预计赔偿2 000万元的可能性为70%,预计赔偿1 800万元的可能性为30%。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事项对甲公司2009年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为()万元。

A.-1 800B.-1 900

C.-1 940D.-2 000

【3】2009年1月2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不可撤销的租赁合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乙公司一台机器设备,专门用于生产M产品,租赁期为5年,年租金为120万元。因M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甲公司自2011年1月1日起停止生产该产品,当日M产品库存为零,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事项对甲公司2011利润总额的影响为()万元。

A.0B.120

C.240D.360

【4】企业因或有事项确认预计负债时,对于由第三方补偿的金额,其单独确认的条件是()。

A.发生的概率大于0%但小于或等于50%B.发生的概率大于5%但小于或等于50%

C.发生的概率大于50%但小于或等于95%D.发生的概率大于95%但小于100%

【5】2010年10月,A公司因软件版权问题起诉甲公司,要求的赔偿金额为40万元。在应诉过程中,甲公司认定关联企业乙公司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对甲公司予以赔偿。甲公司对A公司予以赔偿的可能性在 50%以上,最有可能发生的赔偿金额为30万元;从乙公司获得的补偿基本上可以确定,最有可能获得的赔偿金额为 35万元。据此,甲公司应确认的负债和资产分别是()。

A.30 万元和 30 万元B.30 万元和 35 万元

C.40 万元和 35 万元D.40 万元和 30 万元

【6】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合同购买10件商品,合同的价格是每件100元。甲公司购买的商品卖给丙公司,合同约定的单价是80元,市场上同类商品每件为70元。如果甲公司单方撤销合同,应支付的违约金为300元,商品尚未购入。在满足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下,甲公司应确认预计负债的金额为()元。

A.200B.300

C.500D.100

【7】下列有关或有事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待执行合同变为亏损合同时,可能确认预计负债B.或有负债不包括或有事项产生的现时义务

C.或有事项的结果只能由未来不确定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D.或有负债不可能确认为预计负债

【8】甲公司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决定对乙事业部进行重组,将相关业务转移到其他事业部。经履行相关报批手续,甲公司对外正式公告其重组方案。甲公司根据该重组方案预计很可能发生的下列各项支出中,不应当-1-

确认为预计负债的是()。

A.自愿遣散费B.强制遣散费

C.剩余职工岗前培训费D.不再使用厂房的租赁撤销费

二、多项选择题

【1】红星公司为甲公司、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提供了银行借款担保,下列各项中,红星公司不应确认预计负债的有()。

A.甲公司运营良好,红星公司极小可能承担连带还款责任

B.乙公司发生暂时财务困难,红星公司可能承担连带还款责任

C.丙公司发生财务困难,红星公司很可能承担连带还款责任

D.丁公司发生严重财务困难,红星公司基本确定承担还款责任

【2】下列关于或有事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或有资产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B.或有负债应在资产负债表内予以确认

C.或有资产不应在资产负债表内予以确认

D.因或有事项所确认负债的偿债时间或金额不确定

【3】下列各项关于或有事项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重组计划对外公告前不应就重组义务确认预计负债

B.因或有事项产生的潜在义务不应确认为预计负债

C.因亏损合同预计产生的损失应于合同完成时确认

D.对期限较长预计负债进行计量时应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

【4】下列关于或有事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或有事项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B.企业不应确认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

C.待执行合同转为亏损合同时,企业拥有合同标的资产的,应先对标的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按规定计提减值准备

D.与或有事项有关的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就应将其确认为一项负债

【5】下列关于或有事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企业承担的重组义务满足或有事项确认预计负债规定的,应当确认预计负债

B.企业应当按照与重组有关的直接支出确认预计负债

C.与重组有关的直接支出包括留用职工岗前的培训、市场的推广、新系统和营销网络投入的支出

D.企业在重组业务过程中承担重组义务的,应当确认预计负债

三、判断题

【1】或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潜在的资产,其存在需要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2】待执行合同变为亏损合同的,该亏损合同产生的义务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

【3】或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的义务,其存在需要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者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者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够可靠计量。()

四、计算分析题

1.甲公司为一家电生产企业,主要生产A、B、C三种家电产品。甲公司2×10有关事项如下:

(1)甲公司管理层于2×10年11月制定了一项业务重组计划。该业务重组计划的主要内容如下:从2×11年1月1日起关闭C产品生产线;从事C产品生产的员工共计250人,除部门主管及技术骨干等50人留用转入其他部门外,其他200人都将被辞退。根据被辞退员工的职位、工作年限等因素,甲公司将一次性给予被辞退员工不同标准的补偿,补偿支出共计800万元;C产品生产线关闭之日,租用的厂房将被腾空,撤销租赁合同并将其移交给出租方,用于C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等将转移至甲公司自己的仓库。上述业务重组计划已于2×10年12月2日经甲公司董事会批准,并于12月3日对外公告。

2×10年12月31日,上述业务重组计划尚未实际实施,员工补偿及相关支出尚未支付。为了实施上述业务重组计划,甲公司预计发生以下支出或损失:因辞退员工将支付补偿款800万元;因撤销厂房租赁合同将支付违约金25万元;因将用于C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等转移至仓库将发生运输费3万元;因对留用员工进行培训将发生支出1万元;因推广新款B产品将发生广告费用2500万元;因处置用于C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将发生减值损失150万元。

(2)2×10年12月15日,消费者因使用C产品造成财产损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赔偿损失560万元;

12月31日,法院尚未对该案作出判决。在咨询法律顾问后,甲公司认为该案很可能败诉。根据专业人士的测算,甲公司的赔偿金额可能在450万元至550万元之间,而且上述区间内每个金额的可能性相同。

(3)2×10年12月25日,丙公司(为甲公司的子公司)向银行借款3200万元,期限为3年。经董事会批准,甲公司为丙公司的上述银行借款提供全额担保。12月31日,丙公司经营状况良好,预计不存在还款困难。

要求:

(1)根据资料(1),判断哪些是与甲公司业务重组有关的直接支出,并计算因重组义务应确认的预计负债金额。

(2)根据资料(1),计算甲公司因业务重组计划而减少2×10利润总额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根据资料(2)和(3),判断甲公司是否应当将与这些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如确认,计算预计负债的最佳估计数,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如不确认,说明理由。

2.甲公司于2007年12月10日与乙公司签订合同,约定在2008年2月10日以每件40元的价格向乙公司提供A产品1 000件,如果违约,将向乙公司支付总价款20%的违约金。签订合同时产品尚未开始生产,甲公司准备生产产品时,材料的价格突然上涨,预计生产A产品的单位成本将超过合同单价。

要求:分别以下两种情况确认该待执行合同的预计负债,并作相关账务处理。

(1)若生产A产品的单位成本为50元;

(2)若生产A产品的单位成本为45元。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此题中企业预计需要承担的损失为105(100+5)万元,企业从第三方很可能收到的补偿金额不影响企业确认的预计负债。

2.『答案』D『解析』该事项对甲公司2009年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是可能性为70%的2 000万元的损失。

3.『答案』D 『解析』属于待执行合同转为亏损合同,且没有合同标的物,应确认的损失为120×3=360(万元)。

4.『答案』D

『解析』或有事项“可能性”的层次分为:“基本确定”指发生的可能性大于95% 但小于100%;“很可能”指发生的可能性大于50% 但小于或等于95%;“可能”指发生的可能性大于5%但小于或等于50%,“极小可能”指发生的可能性大于0但小于或等于5%。

5.『答案』A

『解析』甲公司对A公司的赔偿符合预计负债确认三个条件,应确认的负债金额为 30 万元。对于补偿金额,只能在基本确定能够收到时作为资产单独确认。确认的补偿金额不应超过所确认负债的账面价值。因此,确认的资产金额为 30 万元。

6.『答案』A

『解析』如果甲公司履行合同,那么亏损的金额是(100-80)×10=200(元);如果甲公司选择违约,违约金是300元,因此甲公司会选择履行合同,故确认预计负债200元。

7.『答案』B

『解析』或有负债既可能是潜在义务,也可能是现时义务。如果一项现时义务,未来经济利益不是很可能流出企业,或者流出的金额不能可靠计量,那么也属于或有负债。因此,选项B不正确。

8.『答案』C

『解析』企业应当按照与重组有关的直接支出确定预计负债金额。其中,直接支出是企业重组必须承担的直接支出,并且是与主体继续进行的活动无关的支出,不包括留用职工岗前培训、市场推广、新系统和营销网络投入等支出。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

『解析』对或有事项确认预计负债应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是:(1)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2)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选项A、B不满足第(2)个条件,不应确认为预计负债。

2.『答案』ACD『解析』或有负债尚未满足确认负债的条件,不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

3.『答案』ABD『解析』待执行合同变为亏损合同,在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时,应当确认预计负债。

4.『答案』ABC『解析』选项D,确认为负债应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5.『答案』AB

『解析』选项C,与重组有关的直接支出不包括留用职工岗前的培训、市场的推广、新系统和营销网络投入的支出;选项D,承担了重组义务还必须满足预计负债的其他确认条件才能确认为预计负债。

三、判断题

1.『答案』√

『解析』注意:或有负债与或有资产的定义不同。或有负债可能是潜在的义务,也可能是现时的义务,但或有资产不能讲它是一项现时的资产,它一定是一项潜在的资产。

2.『答案』×

『解析』待执行合同变为亏损合同的,首先应看企业是否存在标的资产,若存在标的资产,应先对标的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按规定计提减值准备,此时通常不需要确认预计负债。

3.『答案』√

四、计算分析题

1.『答案』

(1)甲公司有关的直接支出有:

①因辞退员工将支付补偿款800万元; ②因撤销厂房租赁合同将支付违约金25万元; 因重组义务确认的预计负债=800+25=825(万元)。注意:本题目中发生的因将用于C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等转移至仓库将发生运输费3万元、因对留用员工进行培训将发生支出1万元、因推广新款B产品将发生的广告费2500万元、因处置用于C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将发生减值损失150万元均不包括在重组有关的支出中。

(2)因重组计划而减少的2×10利润总额的金额=25+800+150=975(万元)

相关分录:

借:管理费用825

贷:应付职工薪酬800

预计负债25

借:资产减值损失15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50

(3)资料(2)需要确认预计负债,预计负债的最佳估计数=(450+550)/2=500(万元)

借:营业外支出500

贷:预计负债500

资料(3)不需要确认预计负债。

理由:由于丙公司经营状况良好、预计不存在还款困难,甲公司因该财务担保事项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不符合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故不确认预计负债。

2.『答案』

(1)若生产A产品的单位成本为50元 履行合同发生的损失 =1 000×(50-40)=10 000(元)不履行合同发生的损失 =1 000×40×20%=8 000(元)应确认预计负债8 000元。贷:预计负债8 000 支付违约金时: 借:预计负债8 000贷:银行存款8 000借:营业外支出8 000

(2)若生产A产品的单位成本为45元

履行合同发生的损失 =1 000×(45-40)=5 000(元)

不履行合同发生的损失 =1 000×40×20%=8 000(元)

应确认预计负债5000元。

借:营业外支出5 000

贷:预计负债5 000

待产品完工后:

借:预计负债5 000

贷:库存商品5 000

第五篇: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摘 要: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正确理解与应用谨慎性原则十分重要。分析了谨慎性原则的含义,介绍了谨慎性原则在中国会计核算中应用的必要性;阐述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体现,同时运用实例说明谨慎性原则的具体应用,并指出了谨慎性原则在中国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几点建议。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会计核算;应用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18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而新《企业会计制度》则更加明确地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正确理解谨慎性原则,并针对其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的阐述,对正确进行会计核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谨慎性原则的理解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在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在会计核算中应当对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作出合理预计,要求会计人员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以尽可能选用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由于谨慎性原则充分考虑了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而不考虑可能取得的收入或收益,就使得会计信息比较稳健,或比较慎重,也就是作了最坏的估计。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市场风险,比如金融**、债务人的死亡、破产、固定资产因技术进步而提前报废、恶性竞争等情况,谨慎性原则正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这样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也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但谨慎性原则若使用不当,也可能降低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同时还可能导致企业设置秘密准备,使会计信息失真。

二、谨慎性原则在中国会计核算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一)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与体现

会计核算中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体现具体会计准则的诸多方面:

1.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存货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时,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和各别计价法。在物价上涨时,发出存货的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会使本期成本接近当期水平,减少利润中水分,期末存货价值偏低,体现谨慎性原则。若采用先进先出法,则会使本期成本降低,利润中水分加大,期末存货价值升高,实现不了稳健性目的。

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平速折旧法和加速折旧法两大类,若企业选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则可使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的前几年多提折旧,从而减少利润,少交所得税,等于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又可使投入的资金尽早收回,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体现了谨慎性。

3.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中规定了企业计提的减值准备由四项增至八项。

4.设置资本公积准备项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于因接受捐赠而持有的非现金资产;对外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因被投资单位增资、扩股、接受捐赠等原因引起本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增加时,暂不确认为普通权益,而计入资本公积准备项目,待非现金资产或长期股权投资处置后,才将实现的收益转入一般公积项目。

5.债务重组。企业在进行债务重组时,只能确认重组发生的损失,不得确认重组发生的收益,不预计未来的或有收益,但预计未来的或有支出。如果存在或有收益,也只能在实际收到时,才能作为当期收益处理,完全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内涵,有利于防止企业利用债务重组调节利润的现象发生。

6.收入的确认与计量。在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中对收入区别不同情况予以确认和计量,方能充分体现谨慎性原则。

7.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对企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直接计入当期费用,不计入无形资产价值;当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企业应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转销。

8.投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对于对外投资投出非现金资产评估高于其账面价值,不确认收益;对于股权投资差额,若为借项,按不超过十年的期限摊销,若为贷项,按不低于十年的期限摊销;企业收到短期投资的股利或利息时,不确认收益,而是到处置时再体现在净损益中。

(二)谨慎性原则运用实例分析

1.案例

假设红星公司2007年2月8日以一台设备对外投资。设备原值1 000 000元,已提折旧250 000元,评估确认价值900 000元,2007年12月1日,红星公司预计该项投资可收回金额为700 000元。2008年4月1日,红星公司因为财务困难,原欠银河公司贷款950 000元无力偿还,经双方协商,红星公司同意以该项投资清偿债务。该投资的公允价值为920 000元(假设不考虑税金)。

2.相关会计处理

(1)2007年2月8日,以固定资产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规定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据此,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为750 000(1 000 000-250 000=750 000)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750 000

累计折旧 250 000

贷:固定资产1 000 000

(2)2007年12月31日,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投资准则规定,由于投资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恶化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额低于投资的账面价值,应将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全部确认为当期投资损失,即为50 000(750 000-700 000=50 000)元。

借:投资收益 50 000

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50 000

(3)2008年4月1日,以长期股权投资清偿债务

债务重组准则要求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全部计入资本公积或当期损失。在本例中,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950 000元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700 000元之间的差额250 000元全部计入“资本公积”。

借:应付账款 950 000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20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750 000

资本公积——债务重组收益 250 000

3.结论

谨慎性原则的直接体现和深入运用,避免了一些企业滥用公允价值,借关联交易和债务重组等粉饰业绩、虚增利润,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企业会计制度》对谨慎性原则的全

面体现和深入运用,将从制度规范上使会计信息更加接近企业实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为遏制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制度保证。

(三)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两面性

1.谨慎性原则的优点

为有效遏制上市公司虚增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公平、公允原则,企业会计准则修订后对资产计提项目增加了,引进了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项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生存面临风险,高估利润无疑使企业生存的风险更大,盲目乐观会使企业面临无法维持经营的局面。因此,运用谨慎性原则可以预计企业未来损失,防范经营风险,体现了资本保全制度,有利于企业提高竞争实力。

2.谨慎性原则的弊端

一是具体操作烦琐,愿意完全采用的企业数量不多;二是谨慎性原则仅是对某一时间上而言的,对于整个会计期间则无法体现。如:计提坏账准备对当期利润起了稳健作用,但对于以后的会计期间也会造成利润反弹的现象;三是上市公司利用谨慎性原则操纵利润的现象并不少见。上市公司视自身经营情况决定谨慎原则的取舍,若其需要体现公司业绩时,往往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有的公司在经营不景气时,采用稳健的做法,制造前期亏损后期经营业绩持续上升的假象,提高公众对其的期望值;四是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存在不协调,使企业因选择稳健而导致利润虚减。如:当期产品保修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可于产品销售的当期计提,但按照税法规定于实际发生时从应得税中扣减。这使得当期费用增加,所得税却未能相应抵减,造成当期利润虚减。

三、会计核算中运用谨慎性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对待谨慎性原则与相关准则的关系

从中国现有会计规范看,有些体现谨慎性原则的具体方法操作性是比较强的,如后进先出法、加速折旧的方法等,但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资产发生减值的判断标准不够明确,特别是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作为决定资产减值准备数额决定因素的“可变现净值”的确定较为困难,这为企业利用谨慎性原则进行操纵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二)正确对待谨慎性原则与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关系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为谨慎性原则的正确运用奠定基础。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主要是指会计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和企业会计政策范围作出的判断性估计和决策。鉴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可选择性”的范围日益扩大,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提高职业判断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把握谨慎性原则的实质,在对不确定性的事项进行估计和判断时,力求客观和公正,避免主观随意性。

(三)正确对待谨慎性原则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关系

现代企业管理中应强化企业内在约束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优化会计行为,从而使谨慎性原则得到合理的应用。所以适当地运用谨慎性原则需要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正确对待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度”的问题

实行谨慎性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但在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只有适度地应用谨慎性程序和方法,才能真正提示谨慎性会计的本质。从理论上讲,谨慎性会计原则虽然具有较强的倾向性,但恰当地应用它并不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影响。适度应用谨慎性原则对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是有充分保证的,它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协调一致的。

参考文献:

[1] 丁尚禄,企业会计制度与谨慎性原则[J].中国科技信息,2005,(24).[2] 杜伟堂,陈支农.权责发生制原则与谨慎性原则[EB/OL].中华会计网校,2006-02.[3] 财务管理如何运用谨慎性原则[EB/OL].中国管理传播网,2007-08.[4] 贾纬璇.浅谈谨慎性原则及其应用[J].会计研究,2007,(10).[5] 卢军.浅谈谨慎性原则的运用[J].财政监督,2008,

下载浅议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中的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议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刍议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刍议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 乌鲁木齐辦證件http:///文章来源:新浪 【摘要】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正确理解与应用谨慎......

    或有事项新旧会计准则比较[5篇]

    或有事项新旧会计准则比较 与财政部于2000年4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以下简称“旧准则”)相比,《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以下简称“新准则”)主要有......

    关于新会计准则中或有事项的探讨(写写帮推荐)

    关于新会计准则中或有事项的探讨 朱辉山东中烟工业公司济南卷烟厂财务处250014 【文章摘要】 财政部在2006年3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或有事项普遍存在于......

    浅谈会计谨慎性原则

    浅谈会计谨慎性原则 回顾中专短短两年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也因此我选择了续读大专,在中专期间本会计专业主要开设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职业道德等一系列关于会计理......

    谨慎性原则两面性

    一、谨慎性原则的概念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之一,它是指在企业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或是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度受到 影响 的情况下,应运用谨......

    或有事项中亏损合同会计处理探析(合集五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或有事项中亏损合同会计处理探析 作者:田四海 王冀宁 来源:《财会通讯》2011年第08期 一、亏损合同概念及其会计处理原则 (一)亏损合同概念 亏损合同由待......

    会议发言稿范的文谈财务管理中谨慎性原则及应用

    会议发言稿范文:谈财务管理中谨慎性原则及应用 谈财务管理中谨慎性原则及应用 财务管理中谨慎原则也称稳健原则,是指在某一会计处理方法有几种方案可供选择时,要选择对净收......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日益发展,我国的会计制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会计工作中一步步渗透谨慎性原则,就是为了减少企业的风险,保护债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