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心理学总结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06:23: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硕士-心理学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硕士-心理学总结》。

第一篇:教育硕士-心理学总结

心理学总结

(名词解释)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

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3.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直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4.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

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5.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

析研究的方法。

6.自然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因素加以控制或改变去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

7.测验法:通过标准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一种方法。

8.标准化测验法: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过程的用测量个体差异的方法。

9.调查法: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

10.谈话:也称访谈调查,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调查,藉以

了解被试的某些心理特点。

11.问卷:一种间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它根据研究目的,以书面形式,将所要搜集的材料列成明确的、应回答的问题,控制被试回答的范围或将答案框定在卷面上,要求被试任择其一做答,然后对回答结果再进行分析研究。

12.活动产品分析:通过分析活动产品来研究被试心理的方法。

13.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也称个案法。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不应期:指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之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刺激不做反应了。

3.植物性神经系统:也叫自主神经系统。

4.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它是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所做的有规律的应

答。

5.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

6.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

7.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

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

8.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

9.第二信号系统: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

10.外抑制: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

11.超限抑制:当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这就

叫超限抑制。

12.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它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起来的,主要有消退抑制分化抑制两种。

13.消退抑制: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

14.分化抑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刺激物

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称为分化抑制。

第三章 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1.心理发展的动力:就是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

2.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3.顺应:改变内部图式,以适应环境现实。

4.平衡:同化作用服从于客体的性质。

第四章感觉与知觉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外受感觉:接受身体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

3.内受感觉:人对机体内的刺激即身体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的反映。

4.本受感觉:就是运动觉或动觉。

5.知觉:是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

6.深度知觉:又称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

7.方位知觉:是个体对自身或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的反映。

8.大小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的空间尺寸的反映。

9.时间知觉:是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10.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映。它是通过视觉、动觉、平衡觉器官的协同活动而实现的。运

动知觉的产生依赖于许多主客观条件,如物体运动的速度、运动物体离观察者的距离、运动

知觉的参照系、观察者自身的静止或运动状态等。

11.真动知觉:对物体本身真正在空间位移的知觉。

12.似动知觉:又叫似动运动知觉。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即同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这种现象叫~。

13.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14.感受性:人的各种感觉器官都有其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这种能力称为~

15.绝对感受性:是人感觉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能力。

16.感觉阈限:那种刚刚能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称为~

17.差别感受性:是对两个刺激量强度差别的感觉能力。

18.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称为~

19.适应:是感受性变化的普遍现象。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0.暗适应:是从亮处进入暗处时,由看不清到逐渐看清物体轮廓的视觉感受性的变化。

21.明适应:是从暗处到光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感到发眩耀眼,几乎什么都看不清楚,经过

几秒钟后就能看清物体的感受性变化。

22.对比:是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3.同时对比:是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

24.继时对比: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

25.知觉的选择性: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做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

事物或现象当做知觉背景。

26.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

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

27.知觉的整体性:是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故整体性是知觉的基本特征。它是指把物体或现象的各种属性

或各个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反映。

28.知觉的恒常性:就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然相对

不变。

29.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30.观察的目的性:是指善于组织知觉活动达到预期目的的品质。

31.观察的客观性:指善于实事求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

32.观察的精细性:指在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细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质。

33.观察的敏锐性:指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

第五章记忆

1.记忆: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三个基本环节。通

过记忆,个体可以反映过去经历过的事物。按信息加工理论的说法,记忆是指对输入信息通过编

码、复习而予以储存,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检索和提取的过程。

2.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3.词语记忆:是以语词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

4.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5.动作记忆:是以个体的动作、运动及其系统为内容的记忆。

6.外显记忆:是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

7.内隐记忆:是指不需要意识或不需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

来的记忆.8.记忆表象: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存的形象。

9.识记:是获得事物的映像并成为经验的过程。也就是说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的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一步。

10.有意识记:有预定的识记目的,并灵活运用一些有效方法的识记.11.无意识记: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没有有意采用任何识记方法,也不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12.机械识记: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面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其特点是基本上按照材料

呈现的时空顺序进行逐字逐句的识记/

13.意义识记:通过理解材料意义及把握材料内容进行的识记.14.保持: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贮存的过程。

15.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16.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

17.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

18.复习:多次的识记称为复习。

19.回忆: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在一定条件下能把它重新再现出来。

20.再认:曾经接触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

21.识记的敏捷性:识记同样的材料,有人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有人则可以迅速记住。人们这种识记速

度的快慢,叫~.22.识记的持久性:识记一个材料后,有人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有人则很快就遗忘了。人们这种对识

记材料保持时间的久暂,即~。

23.记忆的正确性:对于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和回忆时,没有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

24.记忆的准备性:在必要时,能够把记忆中所存储的知识迅速地提取出来,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1.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2.动作思维:又叫直觉行动思维,是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3.形象思维:又叫直观形象思维,它是依靠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4.抽象思维:借助于语词、符号来思考问题,故又称之为语词逻辑思维。

5.聚合思维:也叫集中思维.它是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6.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

7.分析: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

8.综合: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

9.比较:在思想上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

10.分类:思想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11.抽象: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与其他属性、特征分离

开来的思维过程。

12.概括:在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特征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

13.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方式。

14.概念的掌握:又叫概念的获得,是个体对社会已形成的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掌握。

15.定义: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来表达概念的内涵。

16.定势: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

17.创造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水平,是创造活动中的一种思维。

18.灵感:创造者经过长期酝酿,新假设产生或对考虑的问题豁然开朗,这种现象叫~。

19.思维的批判性: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

20.思维的深刻性: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里面去考虑的问题。

21.思维的灵活性: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22.思维的敏捷性:能在很快的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意见。

23.想象: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4.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25.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进行的想象。

26.再造想象: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等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27.创造想象: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28.幻想: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29.梦:睡眠状态下所发生的想象活动。

30.想象的综合:把各个生活领域和各种生活现象中的不同方面或特征组合在一起。

31.夸张:改变事物本来的特点,并对某些特点加以夸大或强化。

32.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去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33.拟人化:把人的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事物人格化。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

1.情绪: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是一种以需要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2.需要: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

态。

3.心境:一种较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4.激情: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

5.应激:又称应激状态,是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6.道德感: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它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

情感体验。

7.美感: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的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它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

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

8.理智感:人对认识活动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9.表情:表情动作简称表情,它是情绪在有机体的外显表现,或者指有机体通过自己身体的外显行为来表

达感情。

10.激奋水平:人或动物的神经系统在高度兴奋与高度抑制之间有不同的水平,谓之~.愈兴奋表明激奋水平

愈高;愈抑制表明激奋水平愈低.激奋水平随需要和情绪的强弱而增减.11.教师的感染力:就是教师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的情绪力量.第八章意志

1.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是

人类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也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2.意志行动:是受意识支配、调节、控制的行动。

3.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

4.本能:有机体生而具有的、程序化的行为模式或行为倾向。

5.归因:当人们进行某种活动取得成功或失败时,都有对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探究的愿望.这种对导致自己

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判断,称为~.6.自我效能感:个体根据以往成败的经验,相信自己对于处理某一方面的任务,具有较高的能力或水平.7.意志的自觉性:就是一个人能够深刻地认识行动的正确性和和重要性,并自愿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行动目的的品质.8.意志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9.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10.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第九章注意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之一.2.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3.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4.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同样清楚地知觉出来的对象的数目。

5.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能够集中在一定对象上持续的时间.6.注意的分配:指人在一定时间之内,能够同时进行不同活动的数目而言.7.注意的转移:把人们的注意有目的地从一个事物及时地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8.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

9.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一种倾向,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

10.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或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

11.间接兴趣:是对事物或活动本身没有兴趣,但对事物或活动未来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

第十章 言语与技能

1.语言:是由词汇按一定的语法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

3.对话言语:是一种最基本的言语形式、是指两个或几个人直接进行交际时的言语活动。

4.独白言语:是指一个人独自进行的、较长而连贯的言语。

5.书面言语:指人们凭借某种文字来表达自己思想的言语。

6.内部言语:是非交际性语言,是指借助语言进行思维过程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7.技能: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

8.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

9.高原现象:是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

10.技能的迁移:指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对以后的技能、技巧的学习产生的影响。

11.正迁移: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对相类似的新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影响。

12.负迁移: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对相类似的新技能的掌握产生消极的影响,阻碍新技能的学习和形成。

13.智力:又称心智技能,指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心智操作方式系统。

第十一章能力

1.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每个人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都不断地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

经验。

2. 技能:在活动中由于练习而巩固、并在活动中应用的基本动作方式。

3. 一般能力:各种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它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

4. 特殊能力:指从事某项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

5. 液态能力:受神经系统成熟影响较大,受后天文化和知识影响较小的能力。

6. 晶态能力:受后天经验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的知识或解决问题上的能力。

7.成分性智力: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有效加工处理的能力,包括三种基本成分:元成分、执行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

8.经验性智力:个体运用或改造自己的经验从而实现目标的能力。

9.情境性智力: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有效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并从中获得有用资源的能力。

第十二章气质与性格

1.气质:指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

2.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3.场独立型:这类人的认识以其本人的储存信息为参照系统,属于~

4.场依存型:这类人的认识以认识对象所处的客观场合为参照系统,属于~。

第二篇:教育管理在职硕士心理学试题

1.把意识分为感觉、意向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的。这是构造主义心理学学派的理论观点 2.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这是机能主义心理学学派的理论观点

3.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的心理学流派是格式塔心理学 4.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第三种势力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

5.在神经元的各组成部分中,用来接收其他神经元来的信息并传自细胞体的是树突 6.属于脑干的部位是延脑、中脑、脑桥

7.在脑干中,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都有双向联系,影响范围很广,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起调节作用,与睡眠和觉醒等活动密切相关的是网状结构

8.巴甫洛夫认为任何一个刺激物一旦成为条件刺激后,在初期不仅本身能引起条件反射,就是和它相近似的刺激物初次作用时,也会产生条件反射,这种现象称为泛化

9.小孩临睡前往往容易很兴奋,出现所谓的“闹觉”现象,这种现象叫正诱导

10.我们聚精会神地看书时,对周围有人走动或出现其他情况,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现象叫负诱导

11.人对身体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的反映,叫做内受感觉

12.把明度相同的一个小方块纸放在白纸的背景上,就显得比放在黑纸的背景上要暗一些。这种现象属于同时对比

13.吃了糖以后再接着吃橘子,会觉得橘子酸;吃了苦的东西后,再喝白开水也会觉得甜。这种现象属于继时对比

14.根据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影响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平衡 15.保持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秒钟的记忆是瞬时记忆

16.在回忆的时候,见到一个身高特别矮小的人,容易联想到一个身高特别高大的人,这种现象叫对比律

17.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和其他属性、特征分离开来的思维过程叫作抽象

18.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者一个最优解决方案,这个过程叫聚合式思维

19.把天上白云自然而然想象成草原上的羊群,这是无意想象

20.如果一个学生考试失败了,努力归因有助于他振作起来,面对新的挑战 21.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早系统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是《论灵魂》

22.影响人的心理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类:环境因素、机体因素、心理因素

23.皮亚杰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并着力探索智慧的性质及其结构和功能,认为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

24.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神经系统 25.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时通过进行的。它是控制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决定着信息传递的方向、范围和突触性质

26.神经元具有接收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27.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之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刺激不做反应。这种现象叫不应期

28.人在疲劳时容易困,想睡觉。这种现象叫做超限抑制 29.心理发生的标志是信号性反应

30.记忆表象有三个特点:直观形象性、概括性和模糊片断性 3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间接的反映 32.气质:指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的稳定的动力特点

33.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34.调查法: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主要包括三种形式:谈话、问卷、活动产品分析

35.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的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 36.动力定型:本来是由一连串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反应、训练巩固以后,只要开头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可以依次出现的现象

37.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后果能够满足某种需要,则以后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会提高的现象

38.知觉: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的过程 39.似动知觉:是指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一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现象

40.韦伯定律:是指差别感觉阈限与原来的刺激量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公式为K=ΔI/I。其中I表示原有的刺激量,ΔI表示增加的刺激量,K表示常数 41.人脑中的边缘系统具有哪些功能? 答案:(1)个体保存和种族保存;(2)调节内脏活动和情绪活动;(3)参与记忆活动;(4)感觉的整合

42.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条件。答案:(1)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2)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3)心理发展的动力:即环境和教育向个体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个体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

43.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答案: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人一生的发展可分为八个阶段:(1)学习信任阶段,出生到1岁,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2)成为自主者阶段,1-3岁,主要矛盾是自主性对羞怯怀疑;(3)发展主动性阶段,3-6岁,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感;(4)变得勤奋阶段,6-12岁,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5)建立个人同一性阶段,12-20岁,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6)承担社会义务阶段,20-40岁,主要矛盾是亲密感对孤独感;(7)显示创造力阶段,40-60岁,主要矛盾是创造力感和自我专注感;(8)达到完善阶段,60岁以上,主要矛盾是完善对绝望。

44.简述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对心理发展动力的观点。

答案: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成熟,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有三种方式:(1)同化,就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或丰富主体的动作;(2)顺应,就是改变内部图式,以适应环境现实;(3)平衡,就是同化和顺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暂时的状态。

45.简述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中有关“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观点。答案:(1)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看,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二者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那些仍处于形成状态的、刚刚在发展的过程。(2)从“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角度看,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主导着儿童智力的发展,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3)从“学习的最佳期限”的角度看,学习任何内容都有一个最佳年龄,否则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开始一种教学时,除了需要考虑成熟与发育,还必须让教学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46.简述深度知觉的线索有哪些。答案:深度知觉是指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深度知觉的线索包括双眼视差、双眼辐合、水晶体的调节、运动视差等生理线索;也包括对象的重叠、线条透视、空气透视、对象的纹理梯度、明暗和阴影以及熟悉物体的大小等客观条件;还包括个体的主观经验。

47.简述运动知觉的条件。

答案: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映。其产生条件包括:物体运动的速度、运动物体离观察者的距离、运动知觉参照系、观察者自身的静止或运动状态。48.简述知觉的整体性及其对教学的启示。答案:知觉的整体性是指把物体或现象的各种属性或者各个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在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整体知觉时,各个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强的部分所起的作用要大于弱的部分。如,在小学生识字教学阶段,学生对一些字形相近的字常常出现书写错误,如把“折”与“拆”混淆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多注意弱的部分,以便更清晰地反映事物的整体

49.简述工作记忆的概念及组成部分。答案:工作记忆是指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同时将信息加以存储,即它具有加工与存储的双重功能。它有三个组成成分:中央执行系统、视空间画板和语音回路。中央执行系统是工作记忆的核心成分,完成对存储信息的各种执行性加工,如果选择性注意、任务管理、计划监控等。视空间画板主要负责暂时存储视觉空间信息。语音回路负责以声音为基础的信息的存储和控制。

50.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识记的目的与任务,目的性越强识记效果越好;(2)活动的内容与性质,如果把识记对象变成活动的对象或者内容,则识记效果较好;(3)识记方法,意义识记效果好于机械识记;(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51.简述记忆遗忘的规律。

答案: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之后的许多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一些规律:如有意义的材料遗忘得慢;数量多的材料遗忘较快;两种相似的材料,前后间隔短,容易相互干扰而造成遗忘;过度学习50%的材料保持效果较好。52.简述意志行动的特点。

答案:有明确的预定目的;(2)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3)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53.试述观察的品质及观察力的培养。

答案:观察的品质包括:目的性、客观性、精细性、敏锐性。观察力的培养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2)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3)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必要知识;(4)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5)学会做观察记录;(6)观察后的归纳、总结。此外,应该培养观察兴趣、观察习惯和优良的性格特征,如坚韧性、独立性等。

54.根据遗忘原因的有关理论,结合实际谈谈应该如何提高记忆的效果。

答案:有关遗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理论:一是衰退理论,二是干扰理论。衰退理论认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就会逐渐减弱、衰退以至消失。目前普遍认为衰退时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信息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干扰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多种痕迹之间相互抑制而产生的,抑制被解除,记忆还可以恢复。干扰理论的主要表现是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

在学生学习中,往往开头和结尾部分的学习材料记忆效果比较好。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中间部分既受前摄抑制干扰,又受倒摄抑制干扰。

55.请结合实际,谈谈应该如何有效合理地组织复习。答案:(1)正确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要及时复习,善于利用间时复习;(2)在复习中尝试回忆:一部分时间复习、另一部分时间尝试回忆,二者交替进行,复习效果较好;(3)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相结合:不太长的学习材料整体复习效果好,而很长的学习材料采用部分复习效果较好;(4)复习的形式要多样化,如新旧材料对比复习,吧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复习,把学习材料组织一起来学习等效果都不错

56.请结合实际,谈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的品质。

答案:(1)实际的敏捷性;(2)保持的持久性;(3)记忆的正确性;(4)记忆的准备性。联系实际注意要把每种品质的含义写清楚,并且每种品质的培养都要有相应的例子 57.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答案: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2)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3)发展学生创造想象能力;(4)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

58.请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该如何对学生情绪进行识别并促进学生情绪的自我调节。答案:教师要掌握良好情绪的标准(1)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的影响,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2)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作出适当强度的反应;(3)有良好情绪的学生应该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4)良好情绪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会学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3)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第三篇:2011总结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简答题

1、简述刺激过程和反应过程。

答:客观事物或是以物理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或是以化学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感受器受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人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脑)的变化,这就是刺激过程。刺激过程到了中枢,还要引起效应器环节的变化,即反应过程。

2、简述反射弧及其结构。

答: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一般包括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

3、工具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关系。(1999年、2004年简答题)

答:工具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性条件反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它们的联系是:它们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反射,而最根本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强化,不强化就消退;在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而且都可以建立初级强化。工具性条件反射也有泛化和分化。工具性条件反射对理解复杂的心理现象有进一步的意义,它是对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一个很重要的补充。

它们的不同之处是:①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刺激很明确;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刺激不明显。②强化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强化是同刺激有关,并出现在反应之前;而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只同反应(操作)有关,而且出现在反应之后。③反应方式不同。在经典性条件反射时,动物往往被束缚着,是被动地接受刺激,反应是先天固有的。在工具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可以自由活动,它通过主动操作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反应是在练习过程中形成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往往既包含有经典性条件反射,也包含有工具性条件反射。

4、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答:兴奋和掏在进行活动中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有二:(1)扩散和集中。在刺激物的作用下,兴奋或抑制过程起初虽然发生于大脑皮层一定部位的神经细胞之中,但它们不是停滞不动的,而是要向邻近部位的神经细胞传递,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以后,它们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集中,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集中。刺激物所引起的神经过程的强度是决定兴奋或掏的扩散和集中的重要条件。

(2)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称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相互诱导分为正诱导和负诱导两种。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相反,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

5、什么叫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有哪两种主要类型?(1998年简答题)

答: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等动物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它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暂时建立的神经联系。

条件反射又分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

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

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几率就会提高。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形式。

四、论述题

1、联系教学实际分析强化时程表。(2000年论述题)

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他通过试验,发现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时间和次数的分配,他把这种分配叫做强化时程表。斯金纳把强化时程表主要分为五种:考试大①正确的反应每次均予以强化。这种做法不仅不经济,而且一旦不强化,很快就消退。②定比间隔强化。即正确反应不是每次出现均予以强化,而是按一定次数比率予以强化。它有利于保持反应重复频率的平稳,但也容易因不强化而消退。③定时间隔强化。即不管正确反应的次数,而是按一定时间间隔予以强化。它虽然不容易因不强化而消退,但反应频率也稳定。④不定比间隔强化。即以次数不定的间隔来强化。它的效果最好,最不容易因不强化而消退,而且反应重复的频率也稳定。⑤不定时间隔强化。即以不定长的时间间隔来强化。它也有不易消退的好处,反应得利频率的稳定性也不定比间隔强化不相上下。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很少在每次做事后都受到强化,也很少受到定时或定比的强化,而最经常受到的是既不定时也不定比的间隔强化。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斯金纳的强化时程表对学生进行了教育。例如对学生的奖励,如果每次表现好都给予奖励,则会因强化过多失去效力,只有有时对他们进行奖励,效果反而会更好,也就是采用不定、不定时间隔强化最有效。

第三章

1、简述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心理发展是一个新阶段,表现出阶段性。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就达到一个新阶段,表现出阶段性。这些阶段性是与人年龄相联系的。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有如下含义:(不同阶段不同质;有次序;前后基础;有交叉;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1)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心理具有不同的质的特征(2)心理发展阶段,是从低到高,并按一定次序进行的。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互换。

(3)前一个心理发展阶段是后一个心理发展阶段的基础。前一个阶段的心理没有发展,后一个阶段的心理就不可能发生;(4)心理发展过程中相信两个阶段不能截然划分,而有一定的交叉。同一阶段的开始和结束,心理发展表现出很大的差异;(5)心理发展阶段性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中,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2、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答:埃里克森认为,心理发展主查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了解人的心理发展时,既要考虑到他的生物学影响,也要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他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需要解决。即学习信任——成为自主——发展主动——变得勤奋——建立个人同一——承担社会义务——显示创造——达到完善。

3、简述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答:(1)在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上,皮亚杰认为主要有4个因素,即成熟、练习和习得经验、社会经验、平衡。

(2)在心理发展的动力上,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成熟,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有三种方式:同化、顺应、平衡。

(3)在心理发展的阶段上,皮亚杰提出了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主要经过四个阶段。感知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2005年简答题)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从一个水平向另一个水平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心理结构由量的积累(同化)而发生质的变化(顺应)。新的心理结构是在旧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结果。

4、谈一谈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中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朱智贤提出,儿童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儿童的那些教育条件来决定的。具体来说:(1)教育决定儿童的发展,因为教育总是不断向儿童提出新的要求,总是在指导着儿童的心理发展;(2)教育本身却又必须从儿童的实际出发,从儿童心理的水平或现状出发,才能实现它的决定作用;(3)教育并不能直接地、立刻地引起儿童心理的发展,教育引起儿童心理的发展,总是以儿童的领会作为中间环节;(4)儿童领会知识的过程是新质要素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过程,是一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过程,只有在这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过程的基础上产生比较明显的、比较稳定的新质变化时,我们才能说儿童心理真正得到了发展。

5、简述华生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主张。

答:在儿童教育方面华生主张:第一,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第二,反对体罚儿童。

第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各种习惯。第四,对儿童养护的要求。华生从行为主义观点出发,提出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五,提倡对儿童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四、论述题

1、用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谈一睛教学与发展的关系。(2003年简答题)

答: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为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斯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它表现为“在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维果斯基认为,重要的不是今天为止已经完结了的发展过程,而是那引动现在仍处于形成状态的、刚刚在发展的过程。因此,弄清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将大大促进教学对发展的作用。

第二,从“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首先,教学主导着或决定着儿童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速度上;其次,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儿童两种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

第三,从“学习的最佳期限”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学习任何内容都有一个最佳年龄。如果不考虑学习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是不利的,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因此,在开始某一种教学时,除必须以儿童垢成熟和发育为前提之外,还必须将教学建立于正在开始但尚未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即教学应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2.语言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答:

(一)语言产生的条件(1)语言为劳动所必须。第一,语言是劳动过程所必须的。第二,语言是劳动结果所必须的。(2)劳动使语言的产生有了可能性。第一,劳动使人有了语言的发音器官和共鸣器。第二,劳动使人有了能够说话和听话的大脑。

(二)语言的作用。第一,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第二,语言促使抽象思维的产生。第三,语言使人类克服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促进了心理向更为复杂的水平发展。

第四章

1、知觉的选择性及其制约条件是什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1999年简答题)

答:(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

(2)知觉的选择性受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首先是刺激物的强度。一般强度大的事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其次,事物的活动性。活动或变化的事物容易成为人的知觉对象。第三,新异刺激容易被人选择出来予以反映。最后,知觉的扶把性也受一些主观条件的制约。与人的需要、目的、兴趣有关的事物,容易被人优先选择出来予以反映。人的知识、经验、情绪也影响知觉的选择性。

(3)在教学中我们应自觉遵循知觉的特性,例如:有意使知觉对象和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有意提高知觉对象的活动性等。

2、知觉的理解性及影响因素是什么?(2003简答题)在教学中如何利用?

答:(1)知觉的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

(2)人的知觉的理解性与人的已有知识经验有密切的关系。知识经验不同,对知觉对象的理解程度也不同,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对事物知觉也就越完整、精确。人的已有知识、经验参与知觉,可促进人对事物的现。知识经验参与知觉不仅提高知觉的质量,还能提高知觉的速度。

词语在知觉的理解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词语可以唤起人们以往的知识、经验,促进对知觉对象的理解。

言语的提示和知识经验也可以补充直接知觉经验的不足或缺陷,使人对事物知觉更迅速、更完整。

(3)知觉的理解性对人的知觉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老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进知觉的理解性,提高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的知觉活动所产生的消极作用。此外,知觉的理解性不仅可提高知觉的效果,还是形成事物表象、并转为科学概念的重要条件。

3、知觉的整体性及影响因素是什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

答:(1)知觉的整体性是指把物体或现象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它是知觉对事物整体的反映,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2)在形成对客观事物整体一性知觉时,客观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强的部分所起的作用,要大于弱的部分。对象中的成分决定知觉整体性的特点,而弱的部分常常被掩盖。

(3)在教学中,由于知觉的整体性和物体组成部分的强和弱有关,因此,我们应防止事物弱的部分被掩盖,加强学生清晰反映事物整体的能力。

4、什么是观察?观察的品质有哪些?(1998年简答题)

答: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2004年名词解释)

观察的品质有:

(1)观察的目的性。它是指善于组织知觉活动达到预期观察目的的品质。

(2)观察的客观性。它是指善于实事示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

(3)观察的精细性。它是指在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细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质。

(4)观察的敏锐性。它是指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2005年选择题)

5、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答:观察力是学生学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能力。学生观察力的提高是,表现为观察类型特征的改善与优良观察品质的养成。对于擅长精细把握事物细微处或局部的分析型学生,就注意培养他们把握事物全貌的能力与技能;对于擅长把握事物全貌而对细微、局部容易忽略的综合型学生,应努力培养他们精细分析事物的能力与技能。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

(2)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

(3)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必要知识。

(4)掌握一的观察方法。

(5)学会做观察记录。

(6)观察归纳、总结

(7)老师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

(8)教会学生自觉养成观察习惯。

6.举例说明什么是感觉对比现象。

答:对比是同一感受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现象。对比分同时对比与继时对比两种。

同时对比是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而产生的对比现象。视觉的同时对比表现得较为明显。如把明度相同的一个小方块灰纸放在白纸的背景上,就显得比放在黑纸的背景上要暗些,这就是色彩的同时对比。

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继时对比,如看过放在一张白纸上的一个小黑方块半分钟后,再看一张灰纸,就会看到在这张灰纸上有一个和原先那个黑方块大小、形状相同的浅灰色的影子。继时对比在味觉中表现较明显。如吃了糖以后再接着吃橘子,就会觉得橘子酸:吃了苦的东西后,再喝白开水觉得水也甜。

四、论述题:如何根据知觉基本特征,促进教育、教学效果。

答:知觉的基本规律体现在知觉的四个基本特性之中,知觉的基本特性是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见简答题1-3)知觉的恒常性就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然相对不变。视知觉恒常性有颜色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和形状恒常性等。

第五章

1、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哪些?(2004年简答题)

答: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如下几个:

(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是否具有明确的衰亡目的与任务对衰亡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有了明确的识记目的,人们就能把全部精力集中到衰亡任务上去,并能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因而效果好。反之,则差。

(2)活动的内容和性质。如果识记的对象变成人们活动的对象和活动的内容,那么识记效果就好。另外,识记效果也有关活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要求积极思维的活动,识记效果就好。这是因为所要识记的材料成为人们智慧的对象,从而使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因而识记效果就好。

(3)识记方法。识记时采用一定的方法,会增强识记效果。意义识记比单纯重复的机械识记效果好,是由于意义识记把所要识记的材料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先理解材料的意义,再把它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这样,识记效果就好。

(4)识记的材料的数量和性质。材料的数量和性质对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增加识记材料的数量,其识记所需要的时间比材料的增加量的比例大得多。另外,识记直观形象的材料比识记抽象材料的效果好;识记课文比识记单独的句子要好;识记诗篇比散文要好。这些都说明材料性质不同其识记效果也不一样。

2、如何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组织复习。(2000年简答题)

答: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这条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即遗忘先快后慢。所以要及时复习。

四、论述题

1、联系实际说一说如何有效合理地组织复习。(1998年论述题)

答:识记是接受所要记忆的事物的刺激。多次的识记称之为复习。不是任何复习都能得到同等的良好效果。复习的效果与其说决定于复习的次数,不如说决定于复习的合理组织。

(1)正确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首先要及时复习。遗忘规律指出,识记后最初遗忘较快,以后逐渐减慢。针对这一规律,识记后应及早加以复习。其次是间时复习(即在复习中间有休息)比不间时复习的效果好。越是较难的材料,间时复习的效果越比不间时复习的好。

(2)复习中的尝试回忆。研究证明,在复习过程中,拿全部时间复习,不如只拿部分时间复习,而用另一部分时间去进行尝试回忆。尝试回忆与识记交替进行,一方面通过尝试回忆,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通过尝试回忆了解材料的难点,从而使下一次复习更有目的性,以便在难点上多下功夫。

(3)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对于不太长的材料,整体复习比部分复习效果好。但若材料很长,部分复习又比整体复习效果好。

(4)复习的形式多样化。运用多种多样的复习形式能提高复习效果。如:把新旧材料加以对比来复习;尽可能利用多种分析器的活动,把看、读、写、听结合起来复习;把所学材料加以系统地组织,自己编写提纲等。

我们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复习。例如:学生在背诵古文时,让学生看几遍以后就试着背,比用全部时间来回地读记忆效果好得多;在复习外语单词时,采取听、说、读、写多种方法比单纯用一种方法要有效。

2、记忆的品质(2002年简答题)及其培养。(2005年论述题)

答:(1)识记的敏捷性。识记速度的快慢即为识记的敏捷性。培养:首先是明确识记的目的。知道在每种场合记什么,不记什么,这样就可避免浪费时间。其次是应当集中注意。因为在由注意所引起的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区内,最容易形成暂时神经联系,也就是最容易进行识记。

(2)保持的持久性。对识记材料保持时间的久暂即为保持的持久性。培养:首先是要关于把识记的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其次是进行及时和经常的复习。

(3)记忆的正确性。这是指对于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和回忆时,没有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记忆的这种品质极为重要。培养:首先,必须进行认真的识记,在大脑皮层上建立精确的暂时神经联系。其次,在复习时要把类似的材料经常加以比较,防止混淆。再有,要把正确识记的事物同仿佛记忆的东西区别开,把所见所闻的真实材料与主观的增补臆测区别开来。

(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指在必要时能够把记忆中所存储的知识寻事地提供出来,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培养:关键是要使所掌握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才能做到从有条不紊的记忆仓库中,随时迅速提取所需要的材料。

总之,记忆的四种品质是有机联系,缺一不可的。我们不能只根据某一方面的品质去评定一个人记忆的好坏。每种品质只有和其它的品质结合起来才有价值。记忆的这些品质都是后天形成和发展的,应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培养。

第九章

1、简述注意的功能。(2002年简答题)

答:注意有3个功能。

(1)选择的功能,即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刺激,避开与之无关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并抑制对它们的反应。

(2)保持的功能,即使注意对象的映象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得到清晰、准确的反映。

(3)调节和监督的功能,即控制心理活动向着一定的方向或目标进行。

2、简述注意的特点。

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2000年选择题)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不仅表现为选取某种活动和对象,而且表现为心理活动对这些活动和对象的比较长时间的保持。注意的集中性不仅指离开一切与活动对象无关的东西,而且也指对各种干扰刺激进行抑制,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

3、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2000年简答题)

(1)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具体包括:比较强烈的刺激作用;刺激物之间显著的对比关系;刺激物质活动和变化;新异突出的刺激作用。

(2)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具体包括:当时的需要;当时的特殊情绪状态;当时的直接兴趣,即对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

趣。

4、简述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1998年简答题)

答:有意注意的发生和维持,虽也与主体的需要、兴趣、情感、知识经验有关,但这些主观因素的作用是间接表现出来的,他们都受主体当时确定的活动目的所制约,具体说,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包括:

(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先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有意注意就越容易保持。

(2)合理组织活动。活动组织得是否合理关系到有意注意的保持。如一个人有良好工作生活习惯,他就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全神贯注地完

成任务。

(3)培养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一种对活动结果的兴趣。有了这种间接兴趣,尽管活动本身枯燥,但有意注意仍能保持很长时间,使人

长久地从事这种活动,直到完成任务。

(4)排除干扰。外界的刺激物、机体的某些状态(如疾病,疲劳等)、无关的思想和情绪等都可能干扰正在进行的活动,因此要采取措

施,排除干扰。

5、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1)注意范围的大小,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知觉对象愈相似,排列愈集中或有规则,注意范围也就愈大;反之,注意范围则愈小。(2)注意范围的大小,和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分不开。阅读同一篇文章,担任编辑任务的人与从事校对工作的人,注意范围就不一样。

前者较大,后者较小。

(3)注意范围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一个人的已有经验和知识领域。经验愈多,知识愈广,就愈善于组织所感知的对象,把它们联系成一个整体来感知。因此,要想扩大注意的范围,其根本途径是增加知识和丰富经验。

6、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培养稳定的注意?

答: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

(1)一个人的注意能否集中和稳定,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有直接关系。简单而无变化的对象,注意集中的时间就很短。复杂而多变的事物,则可延长注意集中和稳定的时间。维持时间之长短又取决于事物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但任何人的注意不能以同样强度维持20分钟以

上。

(2)注意的集中和稳定,主要取决于人们有无坚定目的。当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把注意集中于某一对象时,可以保持相当的稳定性。在实际工作和学习当中,如果允许在l0一20分钟的集中注意之后,松弛几秒钟,那么注意的稳定性就可保持数小时之久。(2003年简

答题)

要想培养集中而稳定的注意必需做到:

第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当一个人对自己学习和工作的重大意义认识得越清楚,完成任务的愿望越强烈和决心越大时,他的注意就越

能集中和稳定。

第二,要有对学习和工作的浓厚兴趣。兴趣好像是一种兴奋剂。一个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兴趣的人,就会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长期

坚持下去。

第三,要与分心现象作斗争。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引起分心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周围环境嘈杂,对学习和工作有影响。这主要靠加强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去克服各种干扰。二是任务繁多,思绪万千,既干着这件事,又想着那件事,思想不能集中。面对这种情况,最好是分出轻重缓急,统一安排,作出计划,逐个解决。做到在进行每项工作时,都能集中注意和精力,专心致志。

7、影响注意分配的条件是什么?(1999年简答题)

答:第一,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它可以不需要给予更多的注意,从而有可能把注意集中在另一种

活动上。

第二,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各种活动对象的各个部分,已经在经验中形成了巩固的联系,只要感知对象的一部分,就可把全部对象反映出来。做到注意可以在几种活动上迅速地更迭,即所谓轮流注意。

第三,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如有些演员能够自拉(胡琴)自唱,或者边说边打(快板)边表演。

8、影响注意转移快慢的因素是什么?

答:第一,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灵活性强的人,注意转移就比较容易,灵活性差的人,注意转移较难。第二,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目的性不明确,语言的调节能力太弱,就既不能很快地抑制那些不该兴奋的区域,同时也不能很快地解除大脑皮层上应该解除的抑制,这样就使注意的转移表现不灵活。相反,如果一个人的注意过于容易受外界影响而

转移,这也是目的性不明确,语言的调节能力差的表现。

第三,原来注意的紧张度。原来注意的紧张度越低,转移就比较容易和迅速,反之则较困难和缓慢。

第四,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新的注意对象越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转移就越容易和迅速;反之就越困难和缓慢。

9、简述兴趣的品质。答:(1)兴趣广度与兴趣中心。

兴趣广度是指兴趣范围的广阔程度。兴趣中心是指一个人在诸多兴趣中的主要兴趣,它形成一种核心,其他兴趣则围绕着它,并与其配合,共同支配着人的行动。广泛兴趣只有和中心兴趣结合起来,才是一种良好的品质。

(2)兴趣的稳定性和兴趣转移。

兴趣的稳定性也称兴趣的持久性,是指兴趣持续时间的长短。持续时间长则稳定性强,持续时间短则稳定性弱。稳定而持久的兴趣才能推动人钻研问题,获得系统而深刻的知识。兴趣转移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对原来感兴趣的某一事物的兴趣消失,而转向对另一事物发生兴趣。兴趣转移有两种形式:一是以高层次为背景的兴趣转移,转移后的兴趣是稳定的兴趣,这种转移对人有促进作用;另一种是以低层次为背景的兴趣转移,转移后的兴趣多为不稳定的兴趣,很容易再次转移,这种兴趣转移对人的发展一般有阻碍作用。

(3)兴趣效能 兴趣效能是指兴趣对活动的推动所产生的效果。依据兴趣有无效能分为积极兴趣和消极兴趣。消极兴趣是被动的兴趣,使人处于静观状态,不能成为实际活动的动力,因而也不能产生实际效果,是一种不良的兴趣品质。积极兴趣是有效能的兴趣,它不停留在静观阶段,往往为获得兴趣的对象而积极活动,成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个性的优良的兴趣品质。

10、简述兴趣与爱好、好奇心的区别。

答:(1)兴趣与爱好的区别:①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爱好是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倾向,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②当兴趣发展成为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倾向时,就成了爱好。③在日常生活中,兴趣和爱好经常是一致的,例如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其兴趣所在,也就是其爱好所在。但有时对某事物有兴趣,并不一定有从事该活动的倾向。例如,某人对足球感兴趣,是个热心的球迷,但他不一定爱好踢足球。

(2)好奇心与兴趣的区别:①定义。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一种倾向,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②好奇心比较广泛,没有明确的方向,对任何看来新奇的事物都好奇。而兴趣则有明确的方向。即使是兴趣广泛的人,也只是对几种事物或活动感兴趣,而不是对任何事物或活动都有兴趣。③好奇心一般是容易满足的。好奇心是由于对事物的某种疑问所引起,疑问一旦解除,好奇心便得到满足而消失。兴趣则不然,它不一定由疑问产生。即使有些兴趣是由疑问产生,但它们也不会随疑问的解除而消失,相反随疑问的解除,兴趣会更加浓厚。

11、简述资源限制理论。

答:1973年,卡尼曼在《注意与努力》一书中提出了资源限制理论。该理论把注意看成是对刺激进行识别和加工的认知资源,其容量或能量是有限的。每一项认知活动都需要占用和消耗一定的认知资源。当人同时进行两种以上的活动时,就会有多项认知任务同时竞争有限的注意资源。因此,只有当这些活动需要的资源之和不超过注意的总资源时,它们才能同时进行。否则,在进行某项活动时,其他活动必然受到阻碍。该理论还认为,注意分配机制是主动而灵活的,它能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资源的配臵优先加工更为重要的任务。

五、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一谈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答:(1)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无意注意可以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既可以成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因素,又可以成为造成学生学习分心的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生的注意:一方面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如保持教室的安静、教室内布臵的简朴等;另一方面则应充分利用容易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的因素,使学生在课上轻松地集中注意听讲,如教学方法要避免单调呆板、教学形式要多样化、教学组织要生动有趣、教学内容要

丰富且逻辑性强等。

无意注意也可以由人本身的状态引起。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使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2001年简答题)

学习是经验获得及行为改变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干扰,如果学生只凭借无意注意是难以完成学习任务的,必须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一方面要经常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明确为什么学习、每一部分学习内容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目的越明确,注意就越容易集中;另一方面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具体措施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如向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刚开始注意分散时给予提示和批评,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同时还要着生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在教学中如果人们过分地要求学生以有意注意来进行学习,容易引起疲劳;反之,如果只让学生凭借无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去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无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还是在一堂课上,老师都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如在一堂中,上课之初教师就应采取措施,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停留在上一节课或课间的注意转移到本节课上,对新的一节课形成有意注意。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有时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但当讲授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时,则必须设法让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充分理解和思考问题;当学生保持一段时间的高度紧张的有意注意后,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适当放松一下,或结合教学内容讲授一些有趣的例子,使学生由有意注意转为无意注意;在课的结束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保持有意

注意,然后布臵作业。

2、联系实际谈一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答: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变幻莫测、奥妙无穷的大千世界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驱动下的探索可以转化为学习兴趣。其次,要对立远大的理想,着重发展高层次的需要。在低层次需要基础上建立的兴趣是直接、暂时的兴趣,随疑问的解决而消失;在高层次需要基础上建立的兴趣是稳定而又持久的兴趣。第三,兴趣是可以转移的。在培养学习兴趣时要合理地

运用兴趣转移规律。

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还要了解哪些事物或活动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在个人经历过的事物或活动中,曾获得成功的事物或活动容易引发人的兴趣。如学生对学习好的功课容易此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在未经过的事物或活动中,有成功希望的事物或活动容易引起兴趣。

第三,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活动最容易引起兴趣。如学生对一些略起出其智力水平的问题最感兴趣,但如果难度过大,则不会引发学生的兴趣。

第四,凡是那些能带来愉快感的事,就容易引发兴趣。如解决了某一难题而体验到喜悦感,会增强人对从事相应活动的兴趣。

第五,新奇的事物容易引发兴趣。不论是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还是新颖的教学内容,都可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用“双重加工理论”解释“一边做作业一边听音乐”的现象。

答:双重加工理论认为,人类的信息加工方式有两种: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自动加工是由刺激自动引发的无意识的加工过程,不需要有意注意,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自动加工的速度很快,由于不占用系统的加工资源,所以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控制加工是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过程,它需要注意的积极参与,要占用系统的加工资源。和自动加工相比,控制加工更为主动和灵活,它可以随客观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资源分配的策略。(2004年简答题)

在一边做作业一边听音乐的现象中,听音乐是一个自动加工的过程,是由刺激自动引发的无意识的加工过程,不需要有意注意,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自动加工的速度很快,由于不占用系统的加工资源,所以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可以将注意更多地集中于做作业这

个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过程之上。两者并不矛盾。

第十章

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1999年简答题)

答: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1)语言是由词汇(包括形、音、义)按一定的语法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地过程。

(2)语言是指某语言集团所共有的抽象的语言材料和规划;言语指个体根据其所掌握的语言知识产生和理解言语的行为。

(3)语言是社会现象,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言语是心理现象,具有个别性和多变性。

(4)语言是交际和思想的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

语言和言语的联系:

言语不能离开语言而进行,离开了语言,人不能通过言语进行交际或思维;语言也不能离开言语,离开人的言语活动,语言就不能发挥

任何功用。

2、简述乔姆斯基的言语理论。

答:乔姆斯基首先区分了语言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语言的深层结构是认识的内容;语言的表层结构则是对认识内容的表述。同样的深层结构可以用不同的表层结构来表述。另外,不同的深层结构,有时也可以用相同的表层结构来表述。

其次,乔姆斯基认为由表层结构向深层结构的转化不是通过学习,而是人先天就具备这种转化的本领。其证据是:

第一,不同民族的人,其认识常有共同之处。即语言的深层结构是一样的。但各民族表达的方式则明显不同,即语言的表层结构不同。

第二,不同民族的儿童,生活的语言环境不同,但他们掌握发音、句法结构的次序都是相同的,时间也大致一样。.

第三,语言发展的阶段和动作发展的阶段基本一致,动作发展到什么水平,语言也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哪个民族都是一样的,即语言

和动作发展是平行的。动作的发展是天生的,语言也是如此。

第四,儿童学习说话,有个关键期。过了关键期,学习语言就很困难。这一事实不能用学习来解释。因为就其它学习而言,学习能力是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的,不会因年龄增长,学习能力反而下降。

3.通过实例说明技能与习惯的区别。(2004年论述题)

答:(1)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

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2)技能是越来越向一定的标准动作体系提高,而习惯则越来越保持原来的动作组织情况。这就是说,习惯是保守的,技能则不断向一个

标准趋近。

(3)习惯没有水平高低之分,但有好坏之别。比如一个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人,不会随地吐痰,而没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人,往往随地吐痰。技能有水平高低之分。比如计算机操作水平可以通过比赛而分辨出来。

(4)技能是既和一定的情境又和一定的任务联系;习惯则只是和一定情境而不和一定任务相联系。技能是由一定任务所始动,所以它是主动的,需要时就出现,不需要时就不出现。习惯则只由一定的情境而始动,所以习惯是被动的。比如吹口哨,对党员来说,它是技能,只有在需要时才吹;而对有些人来说,是一种坏习惯,到一定场合就吹。

(5)技能要与一定的客观标准作对照;而习惯则不是,它只和先前的动觉做对照,拿这一次动作的动觉和前一次动作的动觉作比较。给技能作对照的一定是客观标准,或者是别人的示范,或者是动作的产品,或者是需求的指标。给习惯作对照的,则只是上次的动作。这就是说,技能形成中除自己的动觉反馈外,还需要别的反馈。习惯则不是这样,它只需要动作本身的动觉反馈。

4.高原现象及其成因。

答:高原现象是指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停顿的现象。

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感觉机能和中枢机能对动作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减弱;(2)提高练习成绩的新的活动结构和方法尚未形成;

(3)练习方法不当,一时无法突破困难;

(4)产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疲劳;

(5)动机强度减弱,兴趣降低,甚至产生厌倦等消极情绪;

(6)意志品质差,缺乏继续提高的勇气和信心;

(7)自满情绪;

(8)可能正在进行潜在学习,其成绩末显现出来等等。

5.简述技能形成的条件。

答:(1)动作概念的掌握: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从动作到动作表象再到具体动作这样三个阶段。动作是能够说出自己应该去怎样进行动作;动作表象就是能够在自己头脑中想象出应该如何去动作;具体动作则是自己能够根据动作表象去实际进行的动作。

(2)示范:技能学习一般要通过示范,而范例往往由视觉通道提供。

(3)反馈:有反馈才能有进步,没有反馈就没有进步。因为,只有通过反馈,才能知道自己的动作是否合乎要求,不通过反馈,动作就失去受到强化的机会,只有使合乎要求的动作受到强化,不合乎要求的动作受不到强化,自己才能辨别哪个动作正确,哪个动作不正确。

但当技能已经熟练掌握,反馈就不一定必要。

(4)练习中的时间分配:练习要有间歇,有间歇的练习效率比没有间歇的练习效率高。

6.智力技能及其特征。

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是指借助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心智操作方式系统。

智力技能的特征有:

(1)观念性。就智力技能的对象而言,其直接对象不是具有一定物质形成的客体,而是这种客体在头脑中的印象。可见,智力技能是一种

观念性的活动。

(2)内潜性。就智力技能进行的方式而言,它是在头脑中借助内部言语默默进行的,从外部很难觉察到头脑中加工改造的思维过程,可见,智力技能是一种非外显的活动。

(3)简缩性。就智力技能的结构而言,它已从完整的变为压缩、简化的。由于它是高度省略、高度压缩的,所以往往难以使人察觉到其活

动的全部过程。智力技能是一种非扩展性的自动化的过程。

第十一章

1.简述智力三维结构模型。(1999年选择题)

答: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一种智力结构没想。他认为,智力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内容、操作和产品。

这三个维度构成一个立方体,内容有五种,操作有五种,产品有六种,由此就构成了总数为150种的不同。每一种组合代表一种能力。

2.简述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答:英国心理学家弗侬继承和发展了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提出了层次结构理论。他认为,能力的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智力的最高层次是一般因素;第二层是两个大因素群,即语言和教育因素、操作和机械因素;第三层是五个小因素群,包括言语、数量、机械信息、空间能力、手工操作等;第四层为特殊因素,即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2000年填空题)

3.什么是三元智力理论。(2004年简答题)

答:三元智力理论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斯腾柏格提出的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也叫三元智力理论。三元智力理论是在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影响下形成的。该理论试图以认知过程的观点,解释认知活动中所需要的能力。根据这种理论,个体之所以有智力高低之分,主要是由于个体对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决定的。该理论设想:人的智力是由相互连接的三边关系组合而成的智力统一体。智力统一体的三边可视为智力的三种成分,各边之长度因人而异,由此造成了个体的智力差异。

智力统一体的三种成分分别是:

(1)成分性智力。指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有效加工处理的能力。

(2)经验性智力。个体运用或改造自己的经验从而实现目标的能力。

(3)情境性智力。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有效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并从中获得有用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三种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改造环境的能力和选择能力。4.简述多元智力理论。

答:加德纳认为,人类具有语言智力、音乐智力、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内省智力和人际智力七种智力。他认为,通常人们并非一种而是几种智力在相互作用。在七种智力中,他将语言智力列为第一种智力,因为”语言是最广泛最公平地在人类中得到分享的一种智力”。加德纳认为,每个人在现代社会中都能摸索到各自成功的道路,简单地说一个人是否聪明其实没有意义。关键是明白自己的才能在哪一方面。他强调入的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和探索自我、把握自己命运的重要性。

5.简述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2003年简答题)

答:人的能力在一生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能力的发展变化既有一般趋势,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人在一生中的不同时期,能力变化的一

般趋势也有所不同。

(1)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从3—4岁到12—13岁,智力与特殊能力的发展几乎是等速的。随后,智力发展呈

负加速度增长。

(2)人的智力在18—25岁之间就达到了顶峰。但是,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知觉推理能力接近成人水平的时间较早,言语理解和语词流畅性达到成人水平则较迟一些。

(3)根据对人的智力毕生发展的研究,人的液态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趋势,而人的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却是稳定上升的。(4)成年人是各种能力发展相对稳定的时期。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也常常在这个时期出现。(5)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别差异。高能力者不仅能力发展快,而且达到顶峰的时间也较晚;而低能力者能力发展慢,达到高峰的时间也相对较早。

6.能力的概念及其个别差异性的表现。(1998年简答题)答: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别差异,并且有其规律性。高能力者不仅能力发展快,而且达到顶峰的时间也较晚;而低能力者能力发展慢,达到高峰的时间也相对较早。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同一年龄层次中,能力的发展水平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2)表现早晚的差异。能力表现上的个体差异也十分明显,某些人少年早慧,某些人则大器晚成。

(3)结构的差异。能力是多种心理特性的综合,且组合方式所不同,由此就构成能力结构的差异。这也是个体能力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

五、论述题

1.根据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分析“高分低能”现象。(1999年论述题)

答:能力与知识、技能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2005年论述题)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第一,所属的范畴不同。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在活动中由于练习而巩固,并在活动中应用的基本动作方式;而能

力则是指人的修改心理特征。

第二,生理机制不同。知识、技能赖以获得的神经机制,是形成暂时神经联系和动力定型;而能力的神经基础是中枢神经系统在暂时神

经联系形成和巩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些特性。第三,概括化的内容与结果不同。知识是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中对相应经验的概括化结果,技能是在行为方式的练习巩固过程中对相应行为方式概括化结果,而能力则是调节行为活动的相应心理过程的概括化结果。

第四,迁移的范围不同。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范围都比较狭窄,它们只能在类似的活动行为或情境中发生迁移;能力则有相当广的迁移范

围,在很多场合间发生作用。

第五,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较之能力的发展,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理快一些,能力也不是永远随知识、技能的增

加而成正比地发展。

(2)能力与知识、技能又是紧密相联的。一方面,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必要前提,能力的大小,会影响到知识掌握的深浅、难易和技能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能力又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掌握系统科学的知识技能,则更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

发挥。

“高分低能”的人,他们具有比较高的知识,但在生活实践中不能氢知识灵活应用。这主要是因为在发展知识的同时没有注重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不仅要传授学生必要的知识与技能,而更重要的是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过

程中发展能力。

2.联系实际分析影响学生能力形成与发展的条件。(2001年、2002年论述题)

答:能力的形成与发燕尾服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先天素质、环境和教育、实践经验以及个人主观的努力等因素,都对能力的形成和发

展具有不同作用。(1)先天素质。

人的各种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秉赋所具有的,只有一定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其中高级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特点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们是能力发展的直接物质基础。在心理学上,把这些造成人们之间天生差异的解剖、生理特点,称为素质。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决定着能力发展的潜力。正如一个色盲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

(2)环境和教育。

环境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学前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等,都会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尤其是早期环境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更有重要影响,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都证明了这一判断的正确性。

学校教育对能力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系统性的。学生通过系统地接受教育,不仅掌握了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力也不断得到发展。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发展能力是与系统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分不开的。

(3)实践活动。

人和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虽然,掌握知识对于能力发展是重要的,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识到,个人直接经验的积累在人的能力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在多大范围内和多深程度上经历和掌握事物,也就在多大范围内和多深程度上形成应对事物的能力,人的最终能力的不同,归根结底是由于实践的性质、广度与深度不同造成的。这正如一个推销员的销售能力往往比一个农民更强,而一个农民的农业生产能力又比一个推销员更强。

(4)主观能动性。

个人自身是能力的载体。一个人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他的主观努力。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远大,付出的努力越多,经历的范围越广、程度越深,他的能力也就相应地获得越大、越多、越广和越深。一个把夺取冠军作为跑步目标的人,其赛跑能力一定比仅仅把跑步作为其健身目的的人有更大的发展;而一个刻苦训练的人也一定比不参加训练的人有更大的发展。

第十二章

1.气质在教育工作中如何利用?

答:对于教师来说,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气质特点不同,同一种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生身上实际收到的效果可能很不一样。这就必需要求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同时,气质也有可塑性,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克服不同气质类型中的消极面。如帮助抑郁质的学生克服自卑,提高自信心;帮助粘液质的学生克服迟钝性,提高反应速度;帮助胆汁的学生克服冲动性,加强稳定性等。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气质中的优点,使其在学校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2.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答:性格与气质的区别:(2000年简答题)(1)性格与气质的性质是不同的。由于性格更多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因此性格更具有社会的特点。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下,人们的性格有较大的的差异.而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中遗传色彩最浓的部分。

(2)性格与气质的生理基础不同。气质的生理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气质的特征因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而异。由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往往不受后天生活动条件的影响,故而气质具有很大的稳定性。而性格的生理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与暂时神经联系系统“合金”,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在性格中起主要作用。

性格与气质的联系:

(1)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气质,指导气质的发展,使它更有利于个体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

(2)气质又会影响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风格,使性格带上某种气质的色彩。

(3)气质还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对一定的性格特性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比如具有胆汁质与多血质特点的人更容易培养起勇敢和果

断和性格品质。

气质对性格的形成与表现虽然发生一定的影响,但它并不决定一个人最终形成什么样的性格。气质不同的人可能形成相同的性格品质,同一气质类型的人也可能形成不同性格。

3.简述性格结构特性。

答:(1)性格结构的完整性。每个人的性格都包含了多种特征,这些特征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在机能上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有机系统。这种联系的存在,使得性格的推测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比如,知道了某人具有一个或几个性格特征,人

们可以对这个人的其它性格特征作出推断。

(2)性格结构的完整性复杂性。性格虽然是完整的系统,但它的完整与统一又不是绝对的。因为:

第一,客观现实中存在着种种矛盾,这些矛盾反映到人的性格内部,就成为人的各种态度或各种性格特性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必然会

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

第二,行为方式与态度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的。

第三,性格结构的完善和完整程度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人性格完善,在各种场合下表现一致;有的人则性格矛盾,不同的场合表现不

同。

(3)性格结构的稳定性。能认识一个人的性格并对其行为作出预测,正是因为性格具有稳定性。在某种程度上,性格的稳定性取决于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有关态度与人们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联系。一个人的态度越坚定,与作为态度的理论基础的核心价值也就越稳定。(4)性格结构的可塑性。尽管性格有其稳定性的一面,但并非一成不变。社会与生活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人要想很好地适应社会与环境,就必须保持相应的变通性。如果性格中某些部分不适应特定环境,就要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进行调整,这种性格调整的变通性就是性格的可塑性。

4.简述艾森克的性格三维度说。

答:(1)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发现人们的性格差异除表现为内倾或外倾以外,还有另外两个维度,即稳定性和求实性。(2005年选择题)另外两个维度与内外倾维度相互独立,但在人的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他认为可以从内外倾、稳定性和求实性这三个维度来考察性格的差异。根据以上三个维度将人的性格分为八种类型。

(3)他把这三个维度作为坐标而构成立体坐标系,形成性格的三维度量表。根据每个人在这个三维坐标系中的位臵来确定其性格特征。

5.简述卡特尔的16种特质因素说。

答:(1)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以物质为理论基础,用因素分析方法,对人格进行研究,提出了16种因素或根源物质。其理论被称为“特

质因素分析理论”。

(2)卡特尔认为,特质是一个人相对持久的反应倾向。只有彻底了解一个人的特质,才能预测他在某种情境下将怎样行动。(3)卡特尔把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2005年填空题)。表面特质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的特质形成,并且不那么稳定和持久。根源特质是一些单一的因素,是人格的基本成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4)卡特尔提出的16种根源特质是彼此独立的,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只是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的程度有所区别。根源特质的差异,构

成了人与人之间在人格结构上的差异。6.什么是荣格的内、外倾说。(2001年简答题)答: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把性格类型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内倾者是指那类好自己琢磨、莫测高深的人,内倾者的活动主要针对外快的心理,由自己怕活动;外倾者则是指什么也装不住,所谓心直口快的那类人,外倾者的活动以客观事物为起点,主要由所面临的外界事物

引起、影响支配。

7.简述威特金的场依存与场独立说。

答: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认为人的有一个核心—认识,人是按认识来活动的。按照人认识的方式,可将人分为两类:一类人的认识是以其本人的储存信息为参照系统,属于场独立型;另一类人的认识是以认识对象所处的客观场合为参照系统,这类人属于场依存型。(2005年名词解释)个人在认识上的这种特点可以在知觉上清楚地表现出来。因此,可以借考察人知觉过程中的信息参照倾向,检测出人们的不同类型。

8.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说。(1999年简答题)

答:(1)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通过个案研究,从名人的日记、书信、自传中,分析各种具有代表性的人格特质。

(2)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特质是个体反映环境刺激时的一种内在倾向,是人格的基础。它是由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对个体的有动机作用。

(3)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种:一般特质和个别特质。(1998年填空题)一般特质是由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的,反映社会的习俗和价值,它们是人格的共同部分,不能作为个体之间相互区别的特质;个别特质是由个体生活的特定环境造成的,它是个体相互区别的主

要特质,决定个体的行为方式。

(4)奥尔波特进一步将特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首要特质代表一个人最显著的特征;中心特质是由某些具有一定独立性而又相互关联的特质构成的,它是人格物质的核心部分;次要特质是个人在特定行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相关联的物质,这些特质不决

定一个人的人格面貌。

(5)奥尔波特还将人格特质与习惯、态度区别开来。在他看来,习惯与人格特质都对行国有发动和指挥作用,但习惯对行为的影响比人格特质要狭隘得多,局限性也大得多。人格特质是综合大量个别习惯产生的。

9.气质与能力的联系。

答: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特点,如强度、速度、灵活性等,它影响 个人的能力发展,因为恰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特点,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 并且,特定的气质类型,既可能促进特定能力的发展,也可能妨碍另外一种相关能力的发展。

10.简述性格的特征。

答:(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人对现实的态度的多样性。这一类性格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与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有关的性格特征,如遵守纪律、自律等。第二,与对劳动和劳动产品有关的性格特征,如勤劳、认真、疏忽等。第三,与对自己的态度有关的性格特征,如自信、自尊、自负等。

(2)性格的意志特征。意志品质是个性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自觉性、果断性等都属于这类特征。对人们的意志特征进行评价时,需要考虑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因为人的性格的意志特征受人的价值观、信念和理想的影响。

(3)性格的情绪特征。它指影响人的活动的情绪体面向性。主要表现在情绪反应的强弱、快慢、波动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以及主体对于个人情绪的控制能力等方面。情绪体验的深刻或肤浅,情绪激发后能否驾驭都是性格的情绪特征分化出来的。

(4)性格的认知特征。它指人们在各种认识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如感知体面向、思维体面向和想象倾向的不同等。

11.简述培因的优势心理机能说。

答:英国心理学家培因等根据能力、情感和意志三种心理机能在性格中何者占势,把人分为理智型、情感绪型和意志型三种。理智型的人,常以理智衡量周围发生的事物,并以理智支配行为,他们的智力机能相对于情感和意志占优势;情绪型的人,其行为易受情绪的左右,心理机能以情感占优势;意志型的人,行为目的明确、自制力强,意志明显比理智和情感占优势。

12.斯普兰格的文化价值观说。

答:德国哲学家、教育家斯普兰格根据文化社会观点将价值分为六类:理论价值、宗教价值、社会价值、权力价值、经济价值、审美价值。并按某一种价值在人的生活方式上所占的优势,相应地把性格分为六种类型:

(一)理论型。以探索事物本质为人的最大价值,能客观、冷静地观察事物,追求各种观念和理想。

(二)宗教型。这种人大多为神秘论者。

(三)社会型。以善于与人交往、帮助别人为最大价值,对增进社会的福利最感兴趣。

(四)权力型。以利用别人、掌握权力为最高价值,有强烈的支配感。(五)经济型。以谋求利益为最大价值,对一切事物都从经济观点出发。

(六)审美型。以感受事物的美为人生的最高价值。这种人对实际生活不大关心,以如何表现所获得的感觉印象,如何使自我获得满足为

人生的根本目的。

五、论述题

1、阐述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气质说的基本内容。(1998年论述题)

答:(1)巴甫洛夫在实验研究中揭示,动物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兴奋和抑制有强度、平衡性、灵活性三种特性。

(2)根据这三种特性的结合,巴甫洛夫将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四种类型:强、不平衡(不可遏制型);强、平衡、灵活(活泼型);强、平衡、不灵活(安静型);弱(弱型)。四种不同类型动物的活动特点是:强而不平衡型的动物易激动,不易约束;强而平衡且灵活型的动物难于兴奋,迟钝而不灵活;弱型的动物难于形成条件反射,容易疲劳。

(3)高级神经活动与气质类型的关系:不可遏制型——胆汁质;活泼型——多血质;安静型——粘液质;弱型——抑郁质 2.论述班都拉的人格社会学习论。(此题也可出为“用班都拉的人格社会学习论解释为什么身教重于言教?”)(2004年论述题)答:班都拉是社会学习论的主要提出者。他认为,人的行为的获得,是由学习者在社会情境中,经观察别人行为表现的方式以及行为后果间接获得的。将这种理论用于解释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就称为人格的社会学习论。

班都拉的社会学习论提出了自我强化、观察学习和模仿等重要的概念。他认为个体的任何人格特质,都是在现实生活的社会环境中,经过耳濡目染,向别人模仿学习而形成的。在通过学习而形成人格的过程中,个体向他所喜欢的榜样人物去模仿,模仿后若自己的表现得到社会赞许而获得满足,社会赞许就起着强化的作用,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即使榜样不在场,受到强化的行为也仍然会表现。班都拉认为社会学习的强化效果有时不必直接加在行为主体上,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是否得到强化,也可以产生强化效果。由此产生的学习,就称为替代学习。

班都拉通过社会学习历程来进行价格培养的观念,在教育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身教重于言教正是这一道理的体现。

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2003年论述题)答:(一)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整个个性结构中处于统帅的地位。要培养学生健全的性格,学校就必须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正确处理好与他人及集体的关系,正确评价和引导自身的行为,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使性格得到健康发展。

(二)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性格是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的。通过学校日常教学活动的合理组织,可使学生形成勤奋、认真、守纪律等良好的性格品质。除此之外,学校还要组织各种课外、校外活动,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增加学生受锻炼的机会。在各项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行为表现,对良好的行为要及时表扬、鼓励。

(三)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榜样示范在性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利用榜样人物的影响往往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性格教育中要注意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引导学生向这些优秀人物学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性格教育中,更应该遵循“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原则,教师应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性格,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性格发展中能够

直接模仿的榜样。(四)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通过集体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的集体主义性格特征,而且其他许多优良的性格特征如诚实、助人、组织性、纪律性、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等也都能得到培养。另一方面也只有使每一个人的个性(包括性格)都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才会有真正的集体和集体教育可言。总之,教育了集体,也就教育了每一个人;教育了每一个人,也必然会影响到集体。

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五)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学生性格的发展受他们已有个性特点的影响。同一种教育措施,会因学生的个性差异而有不同的效果。因此,性格教育必须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例如,对于自暴自弃的学生,老师不应苛求和指责,而要通过暗示、表扬等给予更多的鼓励,使他看到自己的优点和取得的进步,以增强其自信心。对于自尊心强甚至自负的学生,批评时则需要顾及情面,留有余地,善于捕捉促进其发展的契机,高潮帮助其看到在工作和学习中存在的缺点,养成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性格。

(六)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优良性格特征的养成,并非简单地受客观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教育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需要通过具体的教育情境帮助他们对自身有客观、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促使他们自觉地发展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够在自我意识提高的过程中增强自觉塑造自己良好性格品质的能力。

第四篇:2011年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心理学简答题总结全部

心理学

第一章

1、简述人的心理的实质。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简述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答:研究心理,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具体而言,有如下四个原则:1)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应具备两个条件:即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有时可以测量的。2)发展性原则,就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发展中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3)系统性原则,即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4)教育性原则,研究的选题、实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害被试(即被研究者)的身心发展,而应符合教育的原则。

3、简述心理学研究的实践意义。

答:第一,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去影响人的心理;第二,能够更有准备地对待人的心理。第三,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的影响。

4、简述人的心理活动的诸因素。

答:影响人心理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类:1)环境因素,就是所接触到的周围事物的变化。2)机体因素,比如体温的高低或饥渴等。3)心理因素,即心理对心理的影响,如昨天发生的心理对今天发生的心理的影响。

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

1、什么是神经元,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答: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其功能是: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

2、简述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答:1)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脑和脊髓。2)脊髓的功能——进行反射活动和传导神经冲动。3)脑的结构与功能:结构: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前三部分合称为脑干。功能:脑干——生理活动中枢,如:呼吸、心跳。间脑——调节内脏,调节内分泌激素。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大脑——保护、调节内脏和情绪,参与记忆,感觉整合。4)大脑皮层:是脑的最高级部位,是心理活动的最重要器官。

3、简述反射弧及其结构。

答: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一般包括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暑、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

4、简述刺激过程和反应过程。

答:客观事物或是以物理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或是以化学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感受器在受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入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脑)的变化,这就是刺激过程。这个过程的关键是信息的转化。刺激过程到了中枢,还要引起效应器环节的变化,即反应过程。

5、简述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答: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兴奋和抑制在进行活动时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有二:1)扩散和集中。在刺激物的作用下,兴奋或抑制过程起初虽然发生于大脑皮层一定部位的神经细胞之间,但它们不是停滞不动的,而是要向邻近部位的神经细胞传播,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以后。它们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聚集,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集中。刺激物所引起的神经过程的强度是决定兴奋或抑制的扩散和集中的重要条件,当兴奋或抑制的强度过强或过弱时,易于扩散;当它们的强度适中时,就容易集中。2)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能够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称为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相互诱导分为负诱导和正诱导两种。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相反,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6、工具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关系。

答: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联系是: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反射,而最根本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强化,不强化就消退;在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而且都可以建立初级强化。工具性条件反射也有泛化和分化。工具性条件反射对理解复杂的心理现象有进一步的意义,它是对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一个很重要的补充。

它们的不同之处是:1)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刺激很明确;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刺激不明显。2)强化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强化视同刺激有关,并出现在反应之前:而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只同反应(操作)有关,而且出现在反应之后。3)反应方式不同。在形成经典性条件反射时,动物往往被束缚着,是被动地接受刺激,反应是先天固有的。在形成工具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可以自由活动,它通过主动操作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反应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往往既包含有经典性条件反射,也包含有工具性条件反射。

7、什么是条件反射,有哪几种类型?

答: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等动物再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它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建立起来的暂时圣经联系。条件反射可分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

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或经典性条件作用。

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工具性条件反射使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映形式。

8、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答:1)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或经典性条件作用。2)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3)除需要多次强化外,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4)在巩固的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也能形成经典性条件反射。

9、简述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答:1)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2)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映形式。3)经过多次尝试错误与偶然成功,情景与反应动作之间建立了联系,形成了条件反射。4)在这种反应过程中,有机体的行为作为获得奖赏(或逃避惩罚)的手段或工具。

10、神经系统有哪些主要的抑制过程?

答:抑制过程可分为非条件性抑制和条件性抑制两类。

1)非条件性抑制,又称无条件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它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外抑制: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称为外抑制。超限抑制:当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又称保护性抑制。2)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它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起来的,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两种。消退抑制: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分化抑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

第三章

1、简述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答:心理发展是一个量的不断积累,从而产生质变的过程。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就达到一个新阶段,表现出阶段性。这些阶段性是与人的年龄相联系的。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有如下含义:第一,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质的特征。第二,心里发展阶段,是从低到高,并按一定次序进行的。阶段即不能逾越,也不能互换。第三,前一个心理发展阶段都是后一个心理发展阶段的基础。前一个阶段的心理没有发展,后一个阶段的心理就不可能发生。第四,心里发展过程中相邻两个阶段不能截然划分,而有一定的交叉。同一阶段的开始和结束,心里发展表现出很大的差异。第五,心里发展的阶段性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中,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通常,心理学家将人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如下几个主要阶段:乳儿期、婴儿期、学前期、学龄初期、少年期、青年初期、青年中期、成人期、中年期、老年期。

2、简述人类心理发生的两个基本条件及作用。

答:人的心理的发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而是语言。劳动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1)劳动使人类心理有了产生的必要。2)劳动使人类的心理有了产生的可能。

语言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1)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2)语言促使抽象思维的产生。3)语言使人类克服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促进了心理向更为复杂的水平发展。

3、简述人类心理发展的条件。

答:1)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没有这个前提和条件,相应的心理就不能发展。“狼孩儿”就是证据。2)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遗传素质只提供心理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和教育才决定心理发展的现实性。其中,教育条件在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因为,第一,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第二,教育可以使个体的遗传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可以通过教育,弥补个体某些遗传素质的不足。3)心理发展的动力。即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环境和教育只是外因,必须通过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才有可能起作用。

4、简述华生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主要主张。

答:第一,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第二,反对提法儿童。第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各种习惯。第四,对幼儿养护的要求。第五,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5、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答:埃里克森认为,心里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了解人的心理发展时,既要考虑到他的生物学影响,也要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他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需要解决。

第一阶段:学习信任阶段(出生—1岁),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第二阶段:成为自主者阶段(1—3岁),主要矛盾是自主性对羞怯、怀疑。第三阶段:发展主动性阶段(3—6岁),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感。第四阶段:变得勤奋阶段(6—12岁),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

第五阶段:建立个人同一性阶段(12—20岁),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第六阶段:承担社会义务阶段(20—40岁)主要矛盾是亲密感对孤独感。第七阶段:显示创造力阶段(40—60岁),主要矛盾是创造力感对自我专注感。第八阶段:达到完善阶段(60岁以后),主要矛盾是完善对绝望。

6、简述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答:1)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即成熟、练习和习得经验、社会经验、平衡。2)对于心理发展的动力,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成熟,而是起源于主题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有三种:同化、顺应、平衡。3)对于心理发展阶段,他提出了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主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2—7岁)。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7—12岁)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从一个水平向另一个水平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心理结构由量的积累(同化)而发生质的变化(顺应)。新的心理结构是在旧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结果。

7、简述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答: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为即将达到的水平。维果斯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

8、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第一是成熟。主要是神经系统的成熟。皮亚杰认为,成熟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在于揭示新的可能性,但成熟本身不是心理发展的充分条件。第二是练习和习得经验。它同样是心理发展中的一个主要而必需的因素。该经验有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物理经验,第二类是逻辑--数理的经验。第三是社会经验。这种因素指的是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过程,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但不是充分条件。第四是平衡。指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即决定因素。

9、皮亚杰提出儿童青少年认知和发展主要经过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答:第一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2—7岁)。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7—12岁)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第四章

1、简述运动知觉及其种类。

答: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映。分为:真动知觉:是物体本身真正在空间位移的知觉。似动知觉:又叫似动运动知觉。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即同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知觉。

2、简述感受的分类。

答: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1)从刺激的来源来分,可分为外受感觉、内受感觉和本受感觉。2)从刺激的性质来分,感觉有可分为电磁的、机械的、热的、化学的四大类。

3、简述知觉的选择性及其制约条件。在教学中如何加以运用?

答: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2)知觉的选择性受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首先,是刺激物的强度。一般强度大的事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其次,事物的活动性。活动或变化的事物容易成为人的知觉对象。第三,新异刺激容易被人选择出来予以反映。最后,知觉的选择性也受一些主观条件的制约。与人的需要、目的、兴趣有关的事物,容易被人优先选择出来予以反映。人的知识、经验、情绪也影响知觉的选择性。3)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自觉遵循知觉的特性,可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例如,有意使知觉对象和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有意提高知觉对象的活动性,等等。

4、简述知觉的分类。

答:知觉使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根据知觉中占主导地位的分析器活动来划分,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以及视听知觉、触摸知觉等。根据知觉对象的空间、时间存在形式和运动的特性来划分,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根据知觉是否与客观事物符合,可以把它分为正确的知觉与错觉。

5、简述感受性变化规律。

答:感受性是人的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感受性变化存在以下规律:1)适应。适应是感受性变化的普遍现象。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以分为名明适应和暗适应。2)对比。是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3)感受性的练习。感受性可以通过练习、训练而提高。

6、试说明暗适应的特点及其机制。

答:1)暗适应是从亮处进入暗处时,由看不清到逐渐看清物体轮廓的视觉感受性的变化。2)这时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3)其机制一般用感受器内光化学物质的变化来解释。4)而明适应是从暗处到光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感到发眩耀眼,几乎什么都看不清楚,经过几秒钟后就能看清物体的感受性变化。这是视觉性感受降低的过程。

感觉与知觉

7、举例说明什么是感觉对比现象。

答:对比是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1)同时对比是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视觉的同时对比表现得较为明显,如把明度相同的一个小方块纸放在白纸的背景上,就显得比放在黑纸的背景上要暗些。这就是色彩的同时对比。2)继时对比就是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比如,吃了糖以后再接着吃橘子就会觉得橘子酸。

8、简述知觉的理解性及其影响因素。

答:1)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

2)人的知觉的理解性与人的已有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知识经验不同,对知觉对象的理解程度也不同,知识经验越丰富,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精确。人的已有知识、经验参与知觉,可促进人对事物的理解。知识经验参与知觉不仅提高知觉的质量,还能提高知觉的速度。

词语在知觉的理解性中起着重要作用。词语可以唤起人们以往的知识、经验,促进对知觉对象的理解;同时,言语的提示和知识经验也可补充直接知觉经验的不足或缺陷,使人对事物的知觉更迅速、更完整。

3)知觉的理解性对人的知觉既有积极作用的一面,又有效极作用的一面。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进知觉的理解性,提高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知觉活动所产生的消极定势作用。此外,知觉的理解性不仅可提高知觉的效应,还是形成事物表象,并转为科学概念的重要条件。

9、简述运动知觉及其依赖因素。

答: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映。它通过视觉、动觉、平衡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而实现的。运动知觉的产生依赖于许多主客观条件,如物体运动的速度、运动物体离观察者的距离、运动知觉的参照系、观察者自身的静止或运动状态等。

10、简述知觉的恒常性。

答:知觉的恒常性,就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不变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然相对不变。知觉恒常性在视知觉领域内研究的比较多。视知觉恒常性有颜色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和形状恒常性等。知觉的恒常性对于人的生活具有实际意义。它使人能在不同的情况下,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反映它们,从而使人能在客观环境中正确定向,并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

11、什么是观察?主要的观察品质有哪些?

答: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观察的品质有:1)观察的目的性。它是指善于组织知觉活动达到预期观察目的的品质。2)观察的客观性。它是指善于实事求是地区知觉事物的品质。3)观察的精细性。它是指在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细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质。4)观察的敏锐性。是指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

第五章

1、简述反响回路说的主要内容。

答:凡响贿赂是指神经系统的皮层与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环路的某一部分时,回路就产生神经冲动。这种神经冲动在环路中不需要进一步的外界刺激也能持续下去,信息就在反复传递中被保持下来。由于在这种情况下,神经冲动的传递不能持久,反响活动持续时间不会很长。所以有些心理学家将这种脑电活动的反响效应作为短时记忆的神经基础。反响回路说得到了贾维和埃思曼所做的白鼠跳台实验的证实。

2、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答: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如下几个:!)识记的目的与任务。是否具有明确的识记目的与任务,对识记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有了明确的识记目的,人们就能把全部精力集中到识记任务上去,并能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因而识记效果好。反之,则差。2)活动的内容与性质。如果把识记的对象变成人们活动的内容,那么

记忆 识记效果就好。另外,识记效果也随着活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要求积极思维的活动,记忆效果就越好。3)识记方法。识记时采用一定的方法,会增强识记效果。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材料的数量和性质对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3、如何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组织复习。

答: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的关系。这条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这就是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针对这一规律,首先要及时复习,识记后应及早加以复习。其次是间时复习(即在复习中间有休息)比不间时复习的效果好。越是较难的材料,间时复习的效果越比不间时复习的好。

4、简述遗忘的衰退理论和干扰理论。

答:1)衰退理论认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就会逐渐减弱、衰退以至消失。2)干扰理论指遗忘是由于多种痕迹之间相互引起抑制而产生的,抑制被解除,记忆还可恢复。

干扰理论可采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证实。这一理论与衰退理论的不同点在于记忆痕迹并没有在头脑中消失,只是因为相互抑制而造成遗忘。

5、简述联想的规律。

答:联想是只有一事物的映像、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映像、观念的心理过程。联想遵循的规律有:1)接近律:如果两个刺激在人的经验中曾经接近(时空接近),那么当遇到其中一个时往往能回忆起另一个。2)类似律:如某一次见到一个人,就想起跟此人面孔相似的另一个人。3)对比律:如见到一个个子特别矮小的人,就想到一个个子特别高大的人。虽然这两个人在经验中并没有联系过。4)多因律:是指同样的刺激,接近次数越多,联想越巩固。5)强因律:是指有关的刺激越强烈,联想越巩固。6)近因律:是指一样的联想,昨天形成的比前天形成的巩固。

第六章

1、简述思维的分类。

答:根据思维的不同形态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分为:聚合式思维与发散式思维。根据思维的创造性可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2、简述分析与综合的三种水平。

答:分析与综合有三种水平:1)知觉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2)表象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3)语词符号的分析与综合。

3、简述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答: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综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

分析和综合在认识过程中总是相互联系的。1)没有分析就不可能有综合;通过对事物的分析,人的认识才能深入。离开了分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也是肤浅、空洞的。2)只有分析,没有综合,分析的材料将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因而也不可能形成事物完整、全面的认识。3)分析与综合相互依存关系还表现在分析为最初的综合认识所指引,分析又是进一步综合的手段、途径和方法,从而导致综合更加完整及对事物整体性认识更加深化。

总之,人的思维活动总是按照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而不断深入展开进行的。

4、简述思维的过程。

答:死亡的过程有:1)分析与综合2)比较与分类3)抽象概括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5、常用的比较方式有哪些?

答:1)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比较;2)对事物发展进行纵向比较3)对事物的各种关系进行比较。

6、简述概念掌握的途径。

答:概念的掌握有较概念获得,是个体对社会已形成的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掌握。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掌握概念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与积累经验。如在日常生活中,儿童看到麻雀、思维与想象 燕子等,通过一定的分析、综合而形成“鸟”的概念。这种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的概念称为日常概念前科学概念。另一条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也包括个人自学),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这一类概念一般属于科学概念。

7、简述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

答:日常概念的掌握与儿童生活领域、个人经验有密切关系。在教学条件下,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有:1)过去经验。即日常概念的影响。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基本一致时,日常概念会促进科学概念的掌握。反之,日常概念对科学概念的掌握产生消极作用。2)变式。变式是事物的变换样式。客观事物常常有多种表现样式。如果教学中所提供的变式不充分或不正确,往往会引起缩小概念内涵或扩大概念外延的错误。多提供具有本质属性的变式,有助于科学概念的掌握。3)词语的运用。掌握科学概念需要丰富的感性知识作基础。借助于词可以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与概括,揭露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直观教学中,通过词的说明可以使直观材料更鲜明、更突出,并且还可以补充直观材料的不足,揭示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则更需要通过语言描述来提供某些感性的情境,以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概念。4)定义。定义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来表达概念的内涵。通过下定义可以把概念的内涵固定化,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实质,即掌握概念所标志的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并以此去辨认事物。在教学中下定义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知识水平。

8、简述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答:问题解决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前提。2)分析问题。分析问题就是将问题明确或加以具体化的过程。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是问题解决的最后阶段。

9、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答:1)人的知觉特点。2)定势3)已有知识经验与动机。4)个性差异。

10、怎样才能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答:能否善于发现与提出问题,取决于以下几个条件:1)人对活动的态度。人对所从事活动的态度越积极,即人对活动的意义、价值与必要性认识越深刻,并对活动持肯定态度,则人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就会发挥得越充分,也就越容易发现活动中的问题。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教育学生不断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2)人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具有较强求知欲和认识兴趣的人,能在别人不能发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或在被人熟知、极为平常的现象中发现新的问题。强烈的学习动机是人发现问题的内在力量。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实践活动中发展他们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3)人的知识经验。人是否善于并及时发现问题,与人的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丰富的知识经验会使人从不同方面或角度去思考问题。因为丰富的知识经验会使人看到事物的复杂性,从而有利于发现问题。相反,知识经验不足的人易把事物看得简单,因而不善于发现问题。但应指出,如果一个人知识经验不足但具有强烈的认识兴趣时,又会激发他提出问题。

11、简述创造思维的过程。

答:创造思维与创造活动紧密相连,一般经历四个阶段:1)准备期。在这一阶段,创造着搜集、整理材料,即搜集创造所必需的各种信息,组织已有的旧经验,掌握必要的技能。创造活动的准备有两种,一种是一般性的基础准备,另一种是有特定目的的准备。2)酝酿期。创造者经过一段准备,充分掌握有关材料后,创造思维进入酝酿期。3)豁朗期。这是指创造者经过长期酝酿,新假设产生或对考虑的问题豁然开朗。这种现象叫灵感。豁朗期是创作活动极为重要的阶段。4)验证期。在这个阶段,创造者要把头脑中产生的新假设或新观点通过实践加以检验。验证可以对新假设或新观点加以确定或修正、补充、完善。

12、简述思维的品质。

答:1)思维的广阔性。是指能全面而细致地考虑问题。思维的广阔性是以丰富的知识为依据的。2)思维的批判性。是指能够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思维的批判性是以广阔性为基础的。3)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里面去考虑问题。思维的深刻性是以批判性为前提的。具有深刻思维的人善于钻研问题,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与核心,并作出正确的预测。4)思维的灵活性。是指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能够根据所发现的新事实,及时修改自己原来的想法,使思维从成见和教条中解放出来。5)思维的敏捷性。是指能在很快的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意见。也就是说,人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当机立断,不徘徊,不犹豫。思维的敏捷性是思维其他品质发展的结果,也是所有优良思维品质的集中表现。

13、简述想象的形成方式。

答:想象主要是借助于综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等方式形成的。1)综合。想象的综合就是把各个生活领域和各种生活现象中的不同方面或特征组合在一起。2)夸张。夸张就是改变事物本来的特点,并对某些特点加以夸大或强化。3)典型化。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去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典型化在文学创作、绘画中被广泛地运用。4)拟人化。即把人的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事物人格化。

14、简述个性差异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答:个性差异对问题解决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个性倾向性及性格特征上。一个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意志坚定、勤奋好学及创新进取精神的人,是能够克服困难,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的。反之,对问题解决往往持消极态度或容易使其工作半途而废。其次,人的智力对问题解决也有显著影响。一个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在遇到复杂而困难的问题时,善于灵活而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进行假设、推理、试验,促进问题的解决。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强的学生,问题解决不仅效率高,还会找出新途径和新方法。一个智力水平较差的学生,则往往容易受定势的消极影响或囿于书本和固定程序,导致问题解决的效率不高。

第七章

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答: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需要所引起的,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最低层是生理需要,中间层有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中,生理需要是其他各种需要的基础,只有当人们的一些低层次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才会有动力促使高一层次需要的产生和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各级需要层次的产生与个体发展密切相关。婴儿期主要是生理的需要占优势,而后产生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到了少年、青年初期,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青年中晚期以后,自我实现的需要开始占优势。但是,个人需要结构的演进是波浪式的较低一级的需要高峰过去以后,较高一级的需要才能起优势作用。

2、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答:情绪和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情绪和情感是两种难以分割而又有区别的主观体验。从广义而言,情感与情绪一样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经验。从狭义而言,它又不同于情绪,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从严格意义上讲,情感与情绪有以下区别:1)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如喜、怒、哀、乐等;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如与人交往的友谊感,与遵守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相关的道德感。2)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和动物所共有;情感则发生的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社会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3)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永远带有情境的性质;而情感则既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固性和长期性,稳固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以上区别是相对的。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情感对情绪又产生巨大影响。

3、简述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及其表现。

答:情绪与情感有四种品质,每种品质都可以表现为两个极端对立的情况。1)强度方面—强弱。2)紧张度方面—紧张与松弛3)快感度方面—快与不快。4)复杂度方面—简单与复杂。

此外,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还表现在:1)积极的与消极的体验。如果外界事物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符合人们的愿望与观点,就会使人们对之产生肯定的态度和引起满意、愉快、喜爱、羡慕等积极的内心体验;否则就使人们对之产生否定的态度和引起不满、烦闷、厌恶、轻蔑等消极的内心体验。2)增力作用和减力作用。情绪和情感的增力性表现为情绪和情感发生时,循环、呼吸、腺体分泌等系统相互配合,对人们的活动起积极的应激作用,使机体能够应付环境中的紧急变化。这就是情绪的增力性作用。情绪和情感

情绪与情感 的减力性表现为情绪和情感有时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如忧愁、悲伤、过度的焦虑和灰心失望等。

4、简述情绪、情感的种类。

答:1)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经、激情和应激。

心境:是一种较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

应激:又称应激状态,是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2)情感是和人的社会观念及评价系统分不开的。人的社会性情感组成了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可以分为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道德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它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的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5、简述叶克斯---道得生定律。

答: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说明了作业效率与激奋水平的关系,即前者先随着后者的升高而提高,达到最佳水平后,又随后者的升高而降低。总的说来,就是作业效率在适中的激奋水平下最高。但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又以作业的复杂程度为转移,作业愈简单,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应偏高;作业愈复杂,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应偏低。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表明:进行较复杂作业时,要获得最佳效率的激奋水平应适中;进行简单作业时,要获得最佳效率的激奋水平应偏高;进行高度复杂作业时,要获得最佳效率的激奋水平应偏低。

6、简述情绪、情感的功能。

答:1)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是指个体以体验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意义的认知,并对他人施加一定的影响。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包括以下几层含义:第一,人的情绪、情感一旦和有关事物结合起来,人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该事物的、具有情感色彩的记忆映像;其次,人一旦有了情绪、情感的记忆经验,不仅见到某类食物会引起相应的情绪,而且最度遇到某些表情也能领会它的含义,并对它做出积极的或消极的情绪反应及行为上的趋避动作;第三,个体对各种信息的意义性的鉴别经常是通过共鸣和移情作用进行的,情绪和情感信号也会激起相应的情绪活动或情绪共鸣。2)情绪、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绪或情感对行为活动具有支配的作用,并指引和维持活动的方向。某些行为若能引起愉快的情绪体验,就会使人发生积极的模仿或反复进行的趋势,而不愉快的情绪则会使人改变行为的趋势。情绪、情感的发生也会促使人们注意外界环境的变化,或机体内部的变化来调节行为,以适应新的情况。

7、简述良好情绪的判断标准。

答:第一,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的影响,善于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第二,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第三,有良好情绪的学生应该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第四,良好的情绪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8、怎样培养良好的情绪?

答:培养良好的情绪,首先要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对客观事物也要有正确认识。其次,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共产主义人生观和远大理想的人,就会胜不骄,败不馁,情绪稳定而深沉。个人主义严重的人,往往斤斤计较,情绪就会因此而波动。第三,锻炼身体。情绪与身体状况密切相连。身体健康的人常常表现出精神振奋,心情开朗等积极的情绪。第四,培养幽默感。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它可以活跃气氛,驱除忧愁。第五,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要消除不良情绪,一要认识到不良情绪的存在;二要找出不良情绪的产生原因;三要掌握一些控制、调节和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

第八章

1、简述意志行动的主要特点。

答:意志行动是受意识支配、调节、控制的行动。它与盲目冲动的行为不同,与熟练动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意志形态的特点主要有:第一,有明确的预定目标。意志行动是人类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人在行动前,行动的目的和结果就以明确的观念形式存在于自己的头脑中。意志行动始终是在自觉目的的支配下进行的。第二,随意运动是意志运动的基础。个体的各种运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可以有意识支配的运动,叫做随意运动。另一种是意识不能支配的运动,脚不随意运动。人的随意运动是两种信号系统

意志 协同活动的结果,第二信号系统起着主导和调节作用。第三,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没有困难的行动不能称之为意志行动。

2、什么是动机?它有什么功能?

答: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动机有激发、选择和指向、维持和调节等三种功能。1)激发功能。动机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活动。有某种动机的个体对某些刺激,特别是和当前动机有关的刺激,更易于反应。2)选择和指向功能。动机使个体的活动正对一定的目标或现象。动机不同,活动的方向和它所追求的目标也不同。3)维持和调节功能。活动产生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并调节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如果活动达到了目标,动机将使个体终止这种活动;如果活动尚未达到目标,动机将促使个体维持(或加强)这种活动,或转换活动方向以达到这种目标。在具体活动中,动机的上述功能的表现是很复杂的。

3、简述驱力——诱因理论。

答:20世纪20年代,武德沃斯提出了驱力的概念。所谓驱力,是指由机体的生理需要所唤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个体采取行动,恢复体内的平衡。心理学家赫尔认为驱力是一种动机结构,它能为机体的活动提供动力,促使机体采取行动,以消除需要唤起的紧张状态。当紧张状态得以降低或消除后,驱力的动机作用也随之减少。赫尔德理论适用于解释个体的生物性行为。驱力理论强调个体活动的内在驱力,却忽略了外在环境对行为的诱发作用。针对这种缺陷,一些心理学家又提出了诱因的概念。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活动的作用。赫尔接受了诱因这一概念,把它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之一,并将诱因(K)加入自己的行为公式。赫尔认为,驱力(D)、习惯强度(H)、诱因(K)和抑制(I)共同决定了个体有效行为的潜能(),用公式表示为:P=D×H×K-I。

4、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

答:韦纳认为,个体在完成一项重要的活动后,无论成败,都会从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部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归因。只是不同的人在对不同的事物进行归因时,以上几项因素所起的具体作用会有不同。韦纳又把这些影响因素进一步归纳为三个维度:因素源(内部的和外部的),稳定性(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可控性(可控的和不可控的)。一般说来,把行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的和不可控的因素,会降低个体的行为动机;而把行为结果归结为内部的、可控的因素,会增强个体的行为动机。例如,当学生把考试成绩好的原因归结为自身的能力和努力时,他在未来的学习中就会更有信心,同时学习动机也更强。

5、简述动机冲突的类型。

答:采取决定阶段中的动机冲突是非常复杂的,从形式上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1)双趋冲突: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能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成为双趋冲突。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此时必须从两者中取一更加高尚的目标。2)双避冲突。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中必须选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如,品学均差的学生既怕学习上的困难又怕学习不好受到处分。3)趋避冲突。对同一目的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避冲突。如既想为社会做好事有怕别人不理解等。

6、已经确定的决心和信心为什么也可以动摇?

答:执行决定过程中,已经确立起来的决心和信心也可能发生动摇。这通常在下列情况下出现:1)执行决定时遇到困难,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但与个体已形成的消极的个性品质(如懒惰、骄傲、保守、坏习惯等)或兴趣爱好产生矛盾,从而使决心和信心发生动摇。2)做出决定时,虽然选择了一种目的,其他目的仅暂时受到压抑,仍然很有吸引力。执行决定过程中,暂时受到压抑的目的又重新抬头,产生了新的心理冲突。3)执行决定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新期望、新意图和新方法,它们也可能同预定的目的发生矛盾,令人踌躇,干扰行动的进程。4)有时在做出决定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各种主客观条件,没有预见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执行决定时遇到新情况,出现新问题,但个体缺乏应付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知识和技能,也可能使人犹豫不决。

7、简述意志品质的特点。

答:1)意志的自觉性:就是一个人能够深刻地认识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自愿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行动目的的品质。2)已知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地明辨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3)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4)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

8、如何加强意志品质的自我锻炼?

答: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已经逐步形成。他们已能认识自我、评价自己,这就为学生意志的锻炼提供了前提条件。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通常采用下列方法:1)经常用榜样、名言、格言对照自己、检查自己、督促自己;2)经常与周围学习好的同学作比较,找出自己的差距,奋力直追,直到赶上或超过为止;3)坚持定好学习计划,严格执行计划,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坚持去完成;4)每天坚持写日记,检查自己当天的活动,发现缺点立即改正等。

教师应当教育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使他们养成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激励的习惯。

9、简述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主要方法。

答:人们的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主要做法是: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在组织学生活动时,教师应注意:(1)向学生提出的任务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是他们力所能及的。(2)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要给与鼓励和指导,而不要代替他们去克服困难。

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第九章

注意 1、简述注意的功能。

答:注意有三个功能:第一,选择的功能,即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刺激,避开与之无关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并抑制对它们的反应。第二,保持的功能,即使注意对象的映像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得到清晰、准确的反映。第三,调节和监督的功能,即控制心理活动向着一定的方向或目标进行。

2、简述注意的特点。

答: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不仅表现为选取某种活动和对象,而且表现为心理活动对这些活动和对象的比较长时间的保持。注意的集中性不仅指离开一切与活动对象无关的东西,而且也指对各种干扰刺激进行抑制,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

3、简述注意的外部表现。

答:人在注意时常常伴随有特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为:第一,适应性动作。第二,无关动作的停止。第三,呼吸运动的变化。第四,在紧张注意时,还会出现心跳加速,牙关紧闭,握紧拳头等现象。

4、简述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答:第一,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比较强烈的刺激作用;刺激物之间显著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新异突出的刺激作用。第二,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当时的雪要;当时的特殊情绪状态;当时的直接兴趣,即对事物本身感到雪要而产生的兴趣。

5、简述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答:有意注意的发生和维持,虽也与主体的需要、兴趣、情感、知识经验有关,但这些主观因素的作用是间接表现出来的。它们都受主体当时确定的活动目的所制约。具体来说,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包括:第一,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先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有意注意就越容易保持。第二,合理组织活动。活动组织的是否合理关系到有意注意的保持。把智力活动与外部动作结合起来,也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第三,培养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一种对活动结果的兴趣。有了这种间接兴趣,尽管活动本身枯燥,但有意注意仍能保持很长时间,使人长久地从事这种活动,直到完成任务。第四,排除干扰。外界的刺激物,机体的某种状态(如疾病,疲劳等)、无关的思想和情绪等都可能干扰正在进行的活动,因此要采取措施,排除干扰。

6、简述兴趣的品质。

答:1)兴趣的广度与兴趣中心。兴趣的广度是指兴趣范围的广阔程度。兴趣中心是指一个人在诸多兴趣中的主要兴趣,它形成一种核心,其他兴趣则围绕它,并与其配合,共同支配着人的行动。广泛兴趣只有和中心兴趣结合起来,才是一种良好的品质。2)兴趣的稳定性和兴趣的转移。兴趣的稳定性也称兴趣的持久性,是指兴趣持续时间的长短。兴趣时间长则稳定性强,持续时间短则稳定性弱。稳定而持久的兴趣才能推动人深入钻研问题,获得系统而深刻的知识。兴趣的转移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对原来感兴趣的某一事物的兴趣消失,而转向对另一事物发生兴趣。兴趣转移有两种形式:一是高层次为背景的兴趣转移,转移后的兴趣是稳定的,这种转移对人有促进作用;另一种是以低层次为背景的兴趣转移,转移后的兴趣多为不稳定的兴趣,很容易再次转移,这种兴趣转移对人的发展一般有阻碍作用3)兴趣效能。兴趣效能是指兴趣对活动的推动所产生的效果。依据兴趣有无效能分为积极兴趣和消极兴趣。消极兴趣是被动的兴趣,使人处于静观状态,不能成为实际活动的动力,因而也不能产生实际效果,是一种不良的兴趣品质。积极兴趣是有效能的兴趣,它不停留在静观阶段,往往为获得兴趣的对象而积极活动,成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个性的优良的兴趣品质。

7、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注意范围的大小,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知觉对象愈相似,排列愈集中或有规律,注意范围也愈大;反之,注意范围则愈小。第二,注意范围的大小,和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分不开。知觉任务不同,注意的范围就不一样。第三,注意的范围大小,主要决定于一个人的已有经验和知识领域。经验愈多,知识愈广,就愈善于组织所感知的对象,把它们联系成一个整体来感知。要扩大注意的范围,其根本途径是增加知识和丰富经验。

8、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培养稳定的注意?

答: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1)一个人的注意能否集中和稳定,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有直接关系。简单而无变化的对象,注意集中的时间就很短;反之,复杂而多变的事物,则可延长注意集中和稳定的时间。维持时间之长短又取决于事物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但任何人的注意不能以同样强度维持20分钟以上。2)注意的集中和稳定主要取决于人们有无坚定目的。当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把注意集中于某一对象时,可以保持相当的稳定性。

要想培养集中而稳定的注意必需做到:1)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当一个人对自己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的越清楚,完成任务的愿望越强烈和决心越大时,他的注意决越能集中和稳定。2)要有对学习和工作的浓厚兴趣。一个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兴趣的人,就会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长期坚持下去。3)要与分心现象作斗争。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引起分心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周围环境噪杂,对学习和工作有影响。这主要靠加强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去克服各种干扰。二是任务繁多,思绪万千,既干着这件事,又想着那件事,思想不能集中。面对这种情况,最好是分出轻重缓急,作出计划逐个解决。做到进行每项工作时,都能集中注意和精力,专心致志。

9、影响注意分配的条件是什么?

答:注意分配是有条件的,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第一,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它可以不需要给与更多的注意,从而有可能把注意集中在另一种活动上。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各种活动对象的各个部分,已经在经验中形成了巩固的联系,只要感知对象的一部分,就可把全部对象反映出来。做到注意可以在几种活动上迅速地更跌,即所谓轮流注意。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注意的分配能力是因人而异的,其关键在于是否通过艰苦联系,形成大脑皮层上各样牢固的暂时神经联系。

10、影响注意转移快慢的因素是什么?

答:注意的转移是主动进行的,不是被动发生的。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灵活性强的人,注意转移就比较容易,灵活性差的人,注意转移较难。2)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目的性不明确,语言的调节能力太弱,就既不能很快地抑制那些不该兴奋的区域,同时也不能很快地解除大脑皮层上应该解除的抑制,这样就使注意的转移表现不灵活。相反,如果一个人的注意过于容易受外界影响而转移,这也是目的性不明确,语言的调节能力差的表现。3)原来注意的紧张度。原来注意的紧张度越低,转移就比较容易和迅速;反之则较困难和缓慢。4)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新的注意对象越符合人的雪要和兴趣,注意转移就越容易和迅速;反之就越困难和缓慢。

11、简述注意的双重加工理论。

答:双重加工理论认为,人类的信息加工方式有两种: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自动加工是由刺激自动引发的无意识的加工过程,不需要有意注意,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自动加工的速度很快,由于不占用系统的加工资源,所以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控制加工是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过程,它需要注意的积极参与,要占用系统的加工资源。和自动加工相比,控制加工更为主动和灵活。它可以随客观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资源分配的策略。

双重加工理论是对资源限制理论的有益补充,它们共同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有时能同时做好几件事。

12、简述注意的资源限制理论。

答:1973年,卡尼曼在《注意与努力》一书中提出了资源限制理论。该理论把注意看成是对刺激进行识别和加工的认知资源,其容量和能量是有限的。每一项认知活动都需要占用和消耗一定的认知资源。当人同时进行两种以上的活动时,就会有多项认知任务同时竞争有限的注意资源。因此,只有当这些活动需要的资源之和不超过注意的总资源时,它们才能同时进行。否则,在进行某项活动时,其他活动必然受到阻碍。该理论还认为,注意分配机制是主动而灵活的,它能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资源的配置,优先加工更为重要的任务。

13、简述兴趣与爱好、好奇心的区别。

答:

一、兴趣与爱好的区别:1)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爱好是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倾向,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2)当兴趣发展成为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倾向时,就成了爱好。3)在日常生活中,兴趣与爱好经常是一致的,但有时对某事物有兴趣,并不一定有从事该活动的倾向。

二、兴趣和好奇心的区别:1)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一种倾向,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2)好奇心比较广泛,没有明确的方向,对任何看来新奇的事物都好奇。而兴趣则有明确的方向。即使是兴趣广泛的人,也只是对几种事物或活动感兴趣,而不是对任何事物或活动都有兴趣。3)好奇心一般是容易满足的。好奇心是由于对事物的某种疑问所引起,疑问一旦解除,好奇心便得到满足而消失;兴趣则不然,它不一定有疑问产生。即使有些兴趣是由疑问产生,但它们也不会随疑问的解除而消失,相反随疑问的解除,兴趣会更加浓厚。

第十章

言语与技能

1、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

答:区别:1)语言是由词汇(包括形、音、义)按一定的语法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2)语言是指某语言集团所共有的抽象的语言材料和规则;言语是指个体根据其所掌握的语言知识产生和理解言语的行为。3)语言是社会现象,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言语是心理现象,具有个别性和多变性。3)语言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

联系:言语不能离开语言而进行,离开了语言,人不能通过言语进行交际和思维;语言也不能离开言语,离开人的言语活动,语言就不能发挥任何功能。

2、简述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

答:乔姆斯基首先区分了语言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语言的深层结构是认识的内容;语言的表层结构则是对认识内容的表述。同样的深层结构可以用不同的表层结构来表述。另外,不同的深层结构,有时也可以用相同的表层结构来表述。

其次,乔姆斯基认为由表层结构向深层结构的转化不是通过学习,而是人先天就具备这种转化的本领。其根据是:第一,不同民族的人,其认识常有共同之处。即语言的深层结构是一样的,但各民族表达的方式则明显不同,即语言的表层结构不同。第二,不同民族的儿童,生活的语言环境不同,但他们掌握发音,句法结构的次序都是相同的,时间也大致一样。第三,语言发展的阶段和动作发展的阶段基本一致,动作发展到什么水平,语言也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哪个民族都是一样的。即语言和动作发展是平行的。动作的发展是天生的,语言也是如此。第四,儿童学习说话有个关键期。过了关键期,语言学习就很困难。这一事实不能用学习来解释。因为,就其他学习而言,学习能力是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的,不会因年龄增长,学习能力反而下降。

3、简述技能与习惯的区别。

答:1)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2)技能是越来越向一定的标准体系提高,而习惯则越来越保持原来的动作组织情况。这就是说,习惯是保守的,技能则不断向一个标准趋进。3)习惯没有水平高低之分,但有好坏之别。比如一个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人,不会随地吐痰,而没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人,往往随地吐痰。技能有水平高低之分。比如计算机操作水平可以通过比赛而分辨出来。4)技能是既和一定的情境,又和一定任务联系起来;习惯则只和一定情境而没有和一定任务相联系。技能是由任务始动的,所以它是主动的,需要时就出现,不需要时就不出现;习惯则只有一定的情境而始动,所以习惯是被动的。比如吹口哨,对演员来说,它是技能,只有在需要时才吹;而对有些人来说,是一种坏习惯,到一定场合就吹。5)技能要与一定的客观标准作对照;而习惯则不是,它只和先前的动觉做对照,那这一次的动觉和前一次动作的动觉做比较。给技能作对照的,一定是客观标准,或者是别人的示范,或者是动作的产品,或者是要求的指标;给习惯做对照的,则只是上次的动作。这就是说,技能形成中除自己的动觉反馈外,还需要别的反馈;习惯则不是这样,它只需要动作本身的动觉反馈。

4、简述高原现象及其成因。

答:高原现象是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干警机能和种属机能对动作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减弱;2)提高练习成绩的新的活动结构和方法尚未形成;3)练习方法不当,一时无法突破困难;4)产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疲劳;5)动机强度减弱,兴趣降低,甚至产生厌倦等消极情绪;6)意志品质差,缺乏继续提高的勇气和信心;7)自满情绪;8)可能正在进行潜在学习,其显现未显现出来等。

5、简述技能形成的条件。

1)动作概念的掌握: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从动作概念到动作表象再到具体动作这样三个阶段。动作概念就是能够说出自己应该怎样去进行动作;动作表象就是能够在自己头脑中想象出应该如何去动作;具体动作则是自己能够根据动作表象去实际进行动作。2)示范:技能学习一般要通过示范,而范例往往由视觉通道提供。3)反馈:有反馈才能有进步,没有反馈就没有进步。因为只有通过反馈,才能知道自己的动作是否合乎要求。不通过反馈,动作就失去受到强化的机会,只有使合乎要求的动作受到强化,不合乎要求得动作受不到强化,自己才能辨别哪个动作正确,那个动作不正确。但当技能已经熟练掌握后,反馈就不一定必要。4)练习中的时间分配:练习中要有间歇,有间歇的练习效率比没有间歇的练习效率高。

6、简述智力技能及其特征:

答: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是指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心智操作方式系统。其特征有:1)观念性。就智力技能的对象而言,其直接对象不是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的客体,而是这种客体在头脑中的映象。可见智力技能是一种观念性的活动。2),内潜行。就智力技能进行的方式而言,它是在头脑中借助内部言语默默地进行的,从外部很难觉察到头脑中加工改造的思维过程。可见,智力技能是一种非外显的活动。3)简缩性。就智力技能的结构而言,它已从完整的变为压缩、简化的。由于它是高度省略、高度压缩的,所以往往难以使人察觉其活动的全部过程。智力技能是一种非扩展性的自动化过程。

7、简述促进智力技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答:学生的智力技能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要促进学生智力技能的发展,使它达到灵活掌握的水平,需要创设应用这种技能去解决问题的机会与条件。以数学演算技能为例,要求学生应考虑下列三个条件:第一,识别客体类型。在解答课题时,学生若能识别课题属于哪一种类型,就能运用相应的智力技能进行解答。由于问题的性质不同,解题的智力技能也各不相同。第二,把握住全部情况。要洞察课题的本质关系,不能只抓住个别因素,而要整个地把握全部情况。学生要想形成解决课题的技能,必须养成全面观察事物的习惯,设法找出其内在的关系与规律性,并力求迅速、简便地去进行解答。第三,摆脱旧经验的影响。借以有的经验去把握课题的本质或关系,一般说来对当前课题的了解会起一定的促进作用,会产生正迁移的效果。但是由于经验具有定势作用,也常常会妨碍人们去揭示课题的本质或关系。

第十一章

能力

1、简述液态能力和晶态能力。

答:1)液态能力是指受神经系统成熟影响较大,受后天文化和知识影响较小的能力。

2)晶态能力是指受后天经验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的知识或解决问题上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并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的能力。

3)液态能力和晶态能力有不同的发展规律。个体早期,液态能力有比较明显的发展;进入成年期以后,液态能力有所衰退;晶态能力则伴随个体终生发展,到25岁以后发展速度才逐渐趋于平缓。

2、简述斯皮尔曼的能力二因素说。

答:该观点认为,能力有两种因素组成:一种是普通能力或普遍因素(G 因素),它是人的基本心理潜能,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另一种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S因素),它是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定作业所必需的。活动中包含的G 因素越多,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决越高;包含的S因素越多,成绩的正相关就越低。该学说对我们理解能力的结构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3、简述塞斯顿的能力群因素说。

答:塞斯顿通过因素分析,提出了构成能力的七种因素,它们是:词的理解力、言语流畅性、数字计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记忆能力、知觉速度、推理能力。与二因素说不同之处是塞斯顿认为能力只有有限的几种因素。

4、简述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答: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一种智力结构设想。他认为,智利可以分为三个纬度:内容、操作和产品。这三个纬度构成一个立方体,内容有五种,操作有五种,产品有六种,由此就构成了总数为一百五十种的不同组合。每一种组合代表一定能力。

5、简述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

答:英国心理学家弗侬继承和发展了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提出了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他认为,能力的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智力的最高层次是一般因素;第二层次分两大群,即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操作和机械方面的因素;第三层次是五个小因素群,包括言语、数量、机械信息、空间信息、手工操作等;第四层次为特殊因素,即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

6、简述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答:三元智力理论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斯滕伯格提出的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也叫三元智力理论。三元智力理论是在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影响下形成的。该理论试图以认知过程的观点,解释认知活动中所需要的能力。根据这种理论,个体之所以有智力高低之分,主要是由于个体对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决定的。因此,设法测量个体在认知情境中信息加工的方式,就可以鉴别个体智力的高低。该理论设想:人的智力是由相互连接的三边关系组合而成的智力统一体。智力统一体的三边可视为智力的三种成分,各边之长度因人而异,由此造成了个体的智力差异。智力统一体的三种成分分别是:1)成分性智力。指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有效加工处理的能力。2)经验型智力。指个体运用或改造自己的经验从而实现目标的能力。3)情境性智力。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有效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并从中获得有用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三种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改造环境的能力和选择能力。

7、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答:加德纳认为,人类具有语言智利、音乐智力、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内省智力和人际智力七种智力。他认为,通常人们并非一种而是几种智力在相互作用。在七种智力中,他将语言智力列为第一种智力。他认为,每个人在现代社会中都能摸索到各自成功的道路,简单地说一个人是否聪明其实没有意义,关键是明白自己的才能在哪一方面。他强调人的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和探索自我、把握自己命运的重要性。

8、简述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

答:人的能力在一生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能力的发展变化既有一般趋势,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人的一生中的不同时期,能力变化的一般趋势也有所不同。

1)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从3-4岁至12-13岁,智力与特殊能力的发展几乎是等速的。随后智力发展呈负加速度增长。2)人的智力在18-25岁之间就达到了顶峰。但是,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知觉推理能力接近成人水平的时间较早,言语理解和语词流畅性达到成人水平则较迟一些。3)根据对人的智力毕生发展的研究,人的液态智力在中年以后有下降趋势,而人的晶态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却是稳定上升的。4)成年人是各种能力发展相对稳定的时期,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也常常在这个时期出现。5)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别差异。高能力者不仅能力发展快,而且达到顶峰的时间较晚;而低能力者不仅能力发展慢,且达到高峰的时间也相对较早。

9、能力的概念及其个别差异的表现。

答: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效率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发展存在个别差异,并且有其规律性,如能力在量上的差异遵循正态分布;在智上的差异表现为结构不同。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同一年龄层次中,能力的发展水平有明显的个体差异。2)表现早晚的差异。能力表现早晚上个体差异也十分明显,某些人少年早慧,某些人则大器晚成。3)结构的差异。能力是多种心理特征的组合,且组合方式有所不同,由此就构成能力结构的差异。这也是个体能力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

10、简述能力测验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答:为了减少测验结果的误差,就要控制无关因素的影响,这个过程就叫做测验的标准化。1)内容标准化。2)施测过程标准化3)评分标准化。4)解释的标准化。

11、判断能力测验质量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答:1)能力测验的优劣,主要是以信度和效度两项指标来衡量的。2)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也称为可靠度。具体指标有再测信度、折半信度等。3)效度是指所测验的结果是不是所要测量的东西。具体指标有构想效度、内容效度和预测效度。

第十二章

气质与性格

1、简述气质在教育工作中如何利用。

答:对于教师来数,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气质特点不同,同一种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生身上实际收到的效果可能很不一样,这就必须要求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同时气质也有可塑性,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克服不同气质类型中的消极面。如帮助抑郁质的学生克服自卑感,提高自信心;帮助黏液质的学生克服迟钝性,提高反应速度;帮助胆汁质的学生克服冲动性,加强稳定性等。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气质中的优点,使其在学校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2、简述性格结构特征。

答:性格不是各种性格特征的简单堆砌。而是一个结构完整的有机整体。性格结构主要有以下特点:1)完整性。每个人的性格都包含了多种特征,这些特征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在机能上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有机系统。这种联系的存在,使得性格的推测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2)复杂性。性格虽然是完整的系统,但它的完整与统一不是绝对的。这是因为客观现实中存在着种种矛盾,这些矛盾反映到人的性格内部,就成了人的各种态度或各种性格特征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必然会通过人的行为表现于外。另一方面,行为方式与态度之间并不一一对应。此外,性格结构的完善和完整的程度存在着个体差异。3)稳定性。认识一个人的性格并对其行为作出预测,正是因为性格具有稳定性。在某种程度上,性格的稳定性取决于人对于现实的态度以及有关态度与人们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联系。一个人的态度越坚定,与作为态度理性基础的核心价值观联系越紧密,表现在行为方面的相应性格特征也就越稳定。4)可塑性。虽然性格有其稳定的一面,但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与生活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个人要想很好地适应社会与环境,保持自己对于外界的最佳适应,就必须进行必要的挑战,维持适当的适应性。如果性格中某些部分不适应特定环境,就需要对它们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这种性格调整的灵活性就是性格的可塑性。

3、简述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答:性格与气质的区别:1)性格与气质的性质是不同的。由于性格更多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具有较为明星的社会化的特征,在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下,人们的性格有较大的差异。而气质是人们心理活动和行为稳定的动力特点,受遗传影响较大,人们生来的气质差异就比较明显。2)性格与气质的生理基础不同。气质的生理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征,气质的特点也源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由于高级神经系统不受生活条件的影响,故而气质具有很大的稳定性。而性格的生理基础是两方面的“合金”。一方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对性格具有影响作用;另一方面是通过经验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对性格发挥着主导作用。性格的基本机制是在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基础上后天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性格与气质的联系:性格与气质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1)基于后天经验的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气质,直到气质的发展,使它更有利于个体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2)气质又会影响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风格,使性格带上某种气质的色彩。3)气质还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对一定的性格特征起着促进和阻碍的作用。比如具有胆汁质和多血质特点的人,更容易培养起勇敢和果断的性格品质。

气质对性格的形成与表现虽然发生一定的影响,但它并不决定一个人最终形成什么样的性格。气质不同的人可能形成相同的性格品质,同一气质类型的人也可能形成不同性格。

4、简述气质的体液说。

答:古希腊最著名的气质学说是希波克拉特提出的气质体液说。希波克拉特认为,人体含有四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有机体的状态取决于这四种体液的适当搭配。

这种观点经过不断演化,逐步形成气质按体液特征可以划分为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四种类型的学说。四种气质类型分化的原因是占优势的体液不同。血液占优势的称为多血质,黏液占优势的称为黏液质,黄胆汁占优势的称为胆汁质,黑胆汁占优势的称为抑郁质。

四种基本气质类型在行为方式上有着不同的典型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少数人具有某种气质类型的典型特征,多数人属于不同气质类型的混合型。体液说仅仅是一种思维的假定,但它反映了古代医学的唯物主义倾向,并且有关知识是从生活中总结而来的,比较符合人们的常识。因此,体液说在气质问题的研究中仍然有它的价值。

5、简述气质的体型说。

答:德国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克瑞其米尔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与气质及所患精神病种类是紧密关联的,体型决定人的气质。经过总结,他把人的体型划分成三类:肥胖型、细长型、筋骨型。每一类易患的精神病分别为:肥胖型易患躁狂症;细长型易患精神分裂症;筋骨型易患癫痫症。

美国心理学家谢尔顿也是体型说的代表之一。他通过分析几千张大学生的照片,提出划分体型的三个维度:内胚叶型(柔软、丰满)、中胚叶型(发达、健壮)和外胚叶型(高大、细瘦),并发现气质与体型之间的相关达0.8。

由于人的体型在一生中不断变化,并且相关并不能说明因果关系,因此体型说并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6、简述气质的激素理论。

答:这种理论认为气质特点是有不同的内分泌所致,根据内分泌腺的发达情况,把人分成各种类型:甲状腺型、脑垂体型、肾上腺型、副甲状腺型、性腺型。

尽管内分泌的活动与人的气质有一定的关系,但内分泌腺是在高级神经系统的调节下活动的,因此将气质简单归结为是内分泌活动活动的结果是不合适的。内分泌腺的活动不是气质差异的唯一原因。

7、什么是荣格的内、外倾说?

答:1)荣格的人格理论帮助人们从内外倾的角度理解性格的差异。荣格根据力比多(心理能量)作用的方向不同,把人分为外倾与内倾(或外向与内向)两种基本类型。力比多作用指向外部的属于外部人格,力比多作用指向内部的属于内倾人格。2)他还提出四种思想机能,即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3)与内外倾相结合,荣格提出了八种人格类型:思维外倾性、情感外倾性、感觉外倾性、直觉外倾性、思维内倾性、情感内倾性、感觉内倾性、直觉内倾性。

8、简述威特警特金的场依存与场独立说。

答: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认为,人的活动有一个核心,即认识,人是按认识来活动的。按照人认识的基本方式,可将人分为两类:一类人的认识是以其本人的储存信息为参照系统,属于场独立性:另一类人的认识是以认识对象所处的客观场合为参照系统,属于场依存性。个人在认识上的这种特点可以在知觉上清楚地表现出来。因此,可以借考察人的知觉过程中的信息参照倾向,检测出人们的不同类型。

9、简述艾森克的性格三维度说。

答:1)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发现,性格差异除表现为内外倾以外,还有另外两个纬度:稳定性和求实性。两个纬度与内外倾纬度相互独立,但在人的活动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2)艾克森认为可以从内外倾、稳定性和求实性这三个维度来考虑性格的差异。根据以上三个维度将人的性格分为八种类型。3)艾森克把这三个维度作为坐标而构成一个立体坐标系,以求实性为横坐标,稳定性为纵坐标,内外倾为第三维坐标,形成性格的三维度量表。并根据每个人在这个三维坐标系中的位置来确定其性格特征。

10、简述卡特尔的16种特质因素说。

答:1)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以特质概念为理论基础,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16种因素或根源特质。其理论被称为“特质因素分析理论”。2)卡特尔认为,特质是一个人相对持久的反应倾向。只有彻底了解一个人的特质,才能预测他在某种情境下将怎样行动。3)卡特尔把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的特质形成,它表现了若干因素的重叠影响,这些特质不那么稳定和持久,对了解人格不重要;根源特质是一些单一的因素,是人格的基本成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4)卡特尔提出了16种根源特质,16种根源特质是彼此独立的,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只是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的程度有所区别。根源特质的差异,构成了人与人之间在人格结构上的差异。

11、简述斯金纳德人格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答:斯金纳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否定人格是一个虚幻的结构,认为人格即非被动的结构,也非由人性自主决定的,人格是一组反应的行为方式。在斯金纳看来,人类的一切重要反应,均是经由操作性条件学习历程建立的。

在人格有学习而形成的过程中,个体在情境中自发性的反应,以及该反应所引起的后果是关键的因素。反应后果对个体能否带来满足,将决定个体将来在同样情境中是否再度反应。凡是后果对行为起强化作用,代表后果的事物就是强化物。个体在某情境中的固定反应,既由强化作用而建立,由反应组合成的行为和行为方式,也是经由强化作用形成的。个体在某种情境下经常表现同样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即可视为他的人格特质。从操作条件反射学习建立人格特质的历程看,人格的发展与形成并非自主的,而是由环境中强化因素的影响塑造而成的。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性反射理论在解释人格形成过程中环境的巨大影响作用方面有重要价值,但这一理论否定人的主动性对性格形成的影响,显然是失之偏颇的。

12、简述性格的特征。

答:性格是由多种心理特征组成的。一种性格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之中。综合性格各方面的特征,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性格的态度特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与对社会、集体、他人态度有关的性格特征。第二,与对劳动和劳动产品态度有关的性格特征。第三,与对自己态度有关的性格特征。人们常把品德看成个性或性格中的核心品质。2)性格的意志特征。意志品格是个性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人们性格的意志特征进行评价时,需要考虑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因为人的性格的意志特征高度受人的价值观、信念和理想的影响。3)性格的情绪特征。指影响人的活动的情绪倾向性。主要表现在情绪反应的强弱、快慢、波动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以及主体对于个人情绪的控制能力等方面。4)性格的认知特征。指人们在各种认识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

13、简述测评性格的方法。

答:1)行为评定法:在自然条件下观察、评定一个人的性格,一方面有真切、客观的特点,但是要保证观察的可靠性,就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实施起来比较费时。2)访谈法:就是通过与被试谈话直接了解人的性格特征的方法。交谈法有两种:一种是由组织的,一种是无组织的。3)问卷法:是比较常用的测量性格的方法。4)投射法:最早的投射法测验是采用自由联想方法实施的,著名的投射测验还有罗夏墨渍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投射法是充分的自主反应,能够真实地反应被试的性格特征,避免了问卷法中强迫选择。同时适合对没有阅读能力的被试进行测验,不足之处是测验结果难以解释,对将来的行为不能提供较好的预测。

第五篇:2012年全国联考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一、概念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它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体。

3、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心理特征——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

5、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注意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6、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学科。

7、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它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特性。

8、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性原则——就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发展中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9、观察法;在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在一定条件下的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10、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应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时,需要考虑三个主量: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11、调查法: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常用来发解个体和群体的基本情况。即谈话、问卷、活动产品分析。

12、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也称个案法。

13、测验法: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一种方法,标准化测验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过程的用来测量个体差异的工具。包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能力测验等。

14、活动产品分析:通过分析活动产品来研究被试心理特点的方法。它不仅研究活动产品(如日记、作文、试卷、图画、自制教具、手工作品及其他劳动产品),而且还要分析产品创作的过程。

15、系统性原则:对心里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根据系统性原则,必须研究各个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不能把心理现象看成是孤立存在的内容去研究。

16、问卷法:一种间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它根据研究目的,以书面形式,将所要搜集的材料列成明确的、应回答的问题,控制被试回答的范围或将答案框定在卷面上,要求被试任择其一作答,然后对回答结果再进行分析研究。

17、情感过程——人对各种事物产生的主观的态度体验如:热爱憎恨喜欢讨厌高兴难过。

18、意志过程——自觉的确定行动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二、填空题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灵魂论》被认为是最早系统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

2.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的。3.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认为:心理学有一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短暂的历史。4.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探索心理学规律。

5.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种主观能动的反映。

6、应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时,应该有三个变量,一是自变量,二是因变量,三是无关变量。

7、实验法可以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8.构造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第一个理论流派,创始人为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冯特首创了实验内省法。这个理论为冯特的学生铁钦纳继承和发展。

9. 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代表人物有杜威、安吉尔等,强调意识的功能和作用,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10.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华生,主张研究行为,把刺激-反应(S-R)作为解释行为的公式。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曾试图引进中间变量,但斯金纳反对任何形式的内因论,拒绝中间变量。认为强化和改变行为的主要动力是有机体操作环境的结果。11.行为主义完全否定了对人的心理、意识的研究,以行为和生理反应代替心理现象。华生 12.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是韦太海默等,后期的代表任务是勒温,强调心理的整体性。

13.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构造主义、机能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主要重视意识经验的研究,行为主义重视正常行为的分析,而精神分析则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1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被视为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强调人有自由意志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15.认知心理学又叫信息加工心理学。广义的认知心理学包括皮亚杰学派,皮亚杰创立了发生认识论,着力探索智慧的性质,认为智力的本质就是适应。纽厄尔、西蒙、奈瑟。

16.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科学。

三、问答题:

1、简述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关系。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的总体。(1)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

① 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② 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2)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

① 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② 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3)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关系:

① 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② 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

2、简述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诸因素。

影响人的心理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类:①环境因素,就是周围所接触到的事物的变化;②机体因素,比如体温的高低或饥渴等等;③心理因素,即心理对心理的影响,如昨天发生的心理对今天发生的心理的影响。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心理学真正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西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算起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心理学在发展方向上出现了以下特点: 1.各心理学学派之间协调、互补

2.呈现了一种汇合的趋势。3.转向解释某种心理现象的小型理论模型。4.重视应用。

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科学。简答题1人的心理现象

人的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在心理学中,人们通常从两个方面去研究心理现象。一个方面是心理过程,它是探讨人的心理的共同性;另一个方面是个性心理特征,它探讨人的心理的差异性。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联系或关系的过程。人在各种心理活动中,还伴随着一种心理状态,就是注意。

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是密切联系和互相影响的。个性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个性一旦形成后又制约着心理过程的进行和发展,并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

第二节 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

一、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就是探索心理规律,所谓探索心理规律,就是要查明影响人的心理因素(包括环境因素、机体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变化与心理变化的确定关系。

二、人的心理的实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比心脏更重要。中国人早在十六世纪就认识到这一点,而西方在十九世纪初才认识到。真正用科学方法鉴定出脑是心理的器官是在1861年法国医生布洛卡通过对失语症患者的尸体解剖,在大脑左半球发现言语中枢为标志的。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如果没有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人脑自身不能单独产生心理活动,所以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机械、被动的反映,而是一种主观能动的反映。

三、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1、研究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1).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的依据,同唯心主义作斗争,具体论证和丰富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命题。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学科如文学、艺术、美学、管理学等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这些学科更加深入地认识其研究对象。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教育学、各科教学法等教育学科都是以心理学为理论根据的。

2、研究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1).根据心理规律去影响人的心理,2).通过控制影响心理的因素来控制心理。3).能够更有准备地对待人的心理。4).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的影响。第三节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的原则:研究心理学,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这是最高原则和指导思想。

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应该具有下列条件; 1)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是应该可以得到共证的。2)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测量的,可以被科学地观察和记录。

2、发展性原则:就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不仅要求阐明人已经形成的心理品质,而且还要求阐明那些刚刚产生、处于形成状态的新的心理品质。

3、系统性原则:必须研究各个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4、教育性原则:研究的选题、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坏被试(即被研究者)的身心发展,而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特别是对儿童。

二、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在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在一定条件下的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应用观察法时必须遵循的一些规则: 1)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2)观察必须是系统的。3)观察时必须随时作记录。

4)应该在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况下进行观察。观察法的主要优点:被观察者的行为比较片段。观察法的不足之处:

1)观察者处于被动状态。

2)观察积累的资料只能说明“是什么”,不能解释“为什么”。

2、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应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时,需要考虑三个主量: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实验法有以下三个特点: 1)主试处于主动地位。

2)可以精确地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3)可以反复验证。

实验示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在特定的实验室中,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因素进行实验,以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点:结果客观可靠,能够精确的测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室实验法的不足之处:目前还不能对一些复杂的心理现象如性格进行研究,人为因素较大,往往离实际情况较远。自然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因素加以控制或改变去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所得的结果比较切合实际,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实践。自然实验法的不足之处:实验情景不易控制,容易受无关变量的影响。

3、测验法: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的一种方法,标准化测验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过程的用来测量个体差异的工具。测量法的优点:

1)所使用的标准化测验编制十分严谨、效果可靠。2)结果的量化程度高,结果处理十分方便。3)有常模进行比较。4)简便省力。

测量法的不足之处:

1)是一种间接测量,即通过对行为的测量,来推断要测量的心理。如果行为样本未选准,项目所引起的反应就难以推断所要测量的心理。2)不可避免地受到经验和文化条件的影响。3)对施测者要求较高。

4)测验成绩只表明“结果”,不能反映过程。

4、调查法: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常用来发解个体和群体的基本情况。为了研究那些不能从外部观察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特征时,也可以用调查法。

调查法有五个特点:其中1)3)4)为优点,2)5)为不足之处。即“三优二不足” 1)有许多现象或行为很难或无法由研究者在短时间内直接感知,需要采用调查法。2)不能确定现象或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3)基本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4)涉及的范围广,惧资料速度快。

5)调查结果的可靠性依赖于回答者的合作。调查法通常采用如下几种具体的方法:

谈话:也称访谈调查,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调查,藉以了解被试的某些心理特点。要使谈话取得较好的效果,首先要创设一种宽松、坦诚、信任的良好气氛。其次,调查者应该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尽量使谈话标准化,记录保持一致。谈话的优点: 1)可以直接向被调查者说明谈话目的,提高回答问题的准确程度。2)研究者还可以控制谈话过程,通过补充提问、临时提问来多方面了解被调查者回答 问题的水平。谈话的缺点:

1)比较费时间,而且费用高。

2)研究者的言行不当或被调查的某种心态都会影响回答的真实性。

问卷:一种间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问卷的优点: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问卷的缺点:

1)回收率比较低时,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不一定能够如实回答问题,影响问卷的可信度。3)问卷不是一种很严密的方法。

活动产品分析:通过分析活动产品来研究被试心理特点的方法。它不仅研究活动产品(如日记、作文、试卷、图画、自制教具、手工作品等),而且还要分析产品创作的过程。

5、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也称个案法。个案研究法的优点:

1)便于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2)可以适当结合其他方法(如实验、问卷等)个案研究法的缺点:

1)所获结果缺乏代表性。

2)缺乏可供比较的个体或小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科学性。3)进行非控制性观察,所提供的材料往往是粗略的,描述性的。

以上心理学中比较常用的5种研究方法,它们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在实际研究中应采用多种方法,使之相互补充和验证。第三节心理学过去与现在 一心理学研究现状?

1多学科交叉和多层次整合。2应用心理学分支发展速度。

3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上心理学日程。4心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认知过程的心理机制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 智力与脑的关系 意识和无意识问题 儿童认知发展 学习过程 人力资源开发 认知工程心理学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

一、概念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一个典型的神经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组成。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2、突触——两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是控制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突触进行的,它决定着信息传递的方向、范围和作用。

3、大脑中枢——人的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最大结构,大脑皮层是脑的最高级部位,是心理活动的最重要器官。大脑半球表面有三条重要的沟裂:外侧裂、中央沟、顶枕裂,这三条沟裂将大脑皮层划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四个大区。

4、听觉中枢——位于颞叶。视觉中枢位于枕叶。

5、反射和反射弧——反射是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最基本的方式。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一般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

6、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等动物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暂时建立起来的神经联系,可分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

7、第一信号系统(吃梅子):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8、第二信号系统(谈梅生津)——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它是人所特有的。

9、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有机体的一切反射活动都由这两种神经过程的相互关系决定。10、1)扩散和集中:在刺激物的作用下,兴奋或抑制过程起初虽然发生于大脑一定部位的神经细胞之中,但它们不是停止不动的,而是要向临近部位的神经细胞传布,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程度后,它们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聚集,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集中。10、2)相互诱导(正、负诱导)——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之一。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就是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相互诱导分为正诱导和负诱导。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相反,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小孩闹觉是正诱导,视而不见是负诱导

11、不应期:指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之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刺激不做反应了。

12、无条件反射: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又称非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机体和环境之间的比较恒定的联系。它是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建立并遗传下来的,它只是那些为数有限的固定的直接刺激作用于一定的感受器引起的恒定的活动,基本上是皮层下中枢的活动。

13、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或经典性条件作用。

14、条件反射的泛化:指任何一个刺激物一旦成为条件刺激物后,在初期不仅本身能引起条件反射,而且和它相近似的刺激物初次作用时,也会产生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泛化。

15、分化:条件反射形成的后期,用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物不再能引起同样的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做分化。

16、强化: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叫强化。

17、动力定型——本来是由一连串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反应,训练巩固以后,只要开头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可以依次出现,巴甫洛夫把这种现象叫做动力定型。

18、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几率就会提高。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

19、强化时程表——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通过试验,发现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时间和次数的分配,他把这种分配叫做强化时程表。

20、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它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起来的。条件性抑制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两种。1)消退抑制。消退抑制是指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

2)分化抑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

21、外抑制——是指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

22、超限抑制又叫保护性抑制。

——是指当刺激物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它能使神经细胞免于因兴奋过度而耗尽,因而又叫保护性抑制。

23、反应过程:刺激过程到了中枢,还要引起效应器环节的变化,即反应过程。反应过程也是能量转化,如神经冲动转到肌肉就转化为肌肉的机械运动。

24、刺激过程——客观事物或是以物理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或是以化学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感受器受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人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脑)的变化,这就是刺激过程。

25、兴奋过程——神经活动同有机体的骨骼肌肉内脏和腺体活动的激发或加强相互联系的过程

26、抑制过程——神经活动同有机体的骨骼肌肉内脏和腺体活动的减弱或停止相互联系的过程。

27植物性神经系统也叫自主神经系统,从脑也脊髓出发,广泛地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主管内脏、血管和腺体的活动。植物性神经系统又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机能上是相互颉亢页的

28、极化状态——神经细胞膜内因负离子占优势形成负电位,膜外因正离子占优势形成正电位,神经细胞的膜有一定的通透性,在一般情况下,它不让正离子进入,也不让负离子出去,保持膜内外的电位差,叫做极化状态。

29、去极化状态——如果有一个刺激物,刺激到膜的一定部位,这时膜上受到刺激的部位的通透性就会发生改变,允许膜外的正离子进入,于是膜内外的正负离子就大多可以通过了。这时,原来膜内外的电位差发生变化,即原来的电位差由减小到消失。这种状态叫去极化状态。30、大脑皮层——人的大脑的两个半球表面覆盖着面积很大的灰质,称为大脑皮层。

31、听觉性失语症——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叶的颞上回的后方。它能调整自己的语言和理解别人的语言。当其受伤后,病人虽能讲话,但言语混乱而割裂:能听到别人的话,但不能理解讲话的意思。因此这种病人与人谈话时常答非所问,称为听觉性失语症。

32、视觉性失语症——视觉性语言中枢受损伤的病人,不能理解过去已知的文字符号,阅读发生障碍,称为视觉性失语症

33、失写症——书写中枢紧靠中央前回,它是管理上肢特别是手的运动区。该区受损伤则书写、绘画等精细运动发生障碍,称为失写症。

34、神经冲动——当出现去极化状态时,神经细胞膜受刺激的某处A和临近部位B相形之下就会产生一个电位差。这个电位差又改变B处的膜的通透性,从而使B处的电位也变为负的,于是负电位就这样传导开。另一方面,随着膜的通透性的迅速复原,原来受刺激点A处膜内外的极化状态又重新形成,它B处的电位差也就消失。这就叫做一次神经冲动。

35、二级条件反射——在巩固的条件发射基础上也能形成条件发射。在巩固的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的条件发射称为二级条件发射。

二、填空题

1.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的一切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2。轴突通常又称为神经纤维。

3。神经元根据其功能特性,可以分为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

4。人的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型神经。5。人的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和协调人的随意运动的能力。

6。反射有同时进行的两条渠道:反射弧的特殊通路和非特殊通路。非特殊通路是通过脑干网状结构来实现的。

7。人脑包括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通常把前三部分合称为脑干。网状结构在脑干中占很大比例,它由灰质和白质相混杂而成。8.间脑被称为在脑的中间,包括丘脑和下丘脑。

9.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他发现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时间和次数的分配,他把这种分配叫做强化时程表。10.抑制过程可以分为非条件抑制(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和条件抑制(又称内抑制,包括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三、简答题

1、斯金纳把强化时程表分为哪几种? ①正确的反应每次都予以强化 ②定比间隔强化 ③定时间隔强化

④不定比间隔强化,它的效果最好。

⑤不定时间隔强化在实际生活中,最经常受到的是既不定时也不定比的间隔强化

第一节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指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

一、神经元来源:

(一)、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种类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构造: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细胞体——提供能量。树突——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细胞体。轴突——将神经冲动由细胞体传至远处,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肌肉与腺体。

机能:接受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

功能特性分类:感觉(传人)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三种。

突触:两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信息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突触是控制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它决定着信息传递的方向、范围和作用。

(二)神经冲动的产生及其传导过程

极化状态:在平时,神经细胞膜内因负离子占优势形成负电位,膜外因正离子占优势形成正电位,膜内外产生一定的电位差,这就叫做极化状态。不应期:指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之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刺激不做反应了。膜的通透性在复原之前,它是不能再接受刺激的。因此,神经细胞冲动是脉冲式的,即使刺激是连续的,它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也是间断的。(三)刺激过程和反应过程:

刺激过程:客观事物或是以物理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或是以化学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感受器受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人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脑)的变化,这就是刺激过程。这个过程的关键是信息的转化。

反应过程:刺激过程到了中枢,还要引起效应器环节的变化,即反应过程。反应过程也是能量转化,如神经冲动转到肌肉就转化为肌肉的机械运动

二、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一)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1.脊髓及其功能。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脊髓的基本功能是进行反射活动(如排泄、膝跳反射等)和传导神经冲动。2.脑的结构和功能。

六部分: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六部分。通常把前三部分合称为脑干。延脑:脑干的最下部,是脑的最后部分。

脑桥:延脑的上方,它位于延脑与中脑之间,是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之间传递信息的必经之地。它对人的睡眠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中脑:丘脑底部,小脑和脑桥之间。它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起调节作用,与睡眠、觉醒等活动有密切关系。

间脑:中脑上方,主要包括丘脑和下丘脑。丘脑是人体传人冲动的转换站。又称低级感觉中枢。下丘脑是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皮下中枢,调节内脏活动,也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主要环节,下丘脑有些部位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的一些部位与觉醒和睡眠的节律有关。小脑:大脑的后下方和脑桥的背侧,分左右两半球。它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和协调入的随意运动的机能。边缘系统功能:①个体保存和种族保存;②调节内脏活动和情绪活动;③参与记忆活动;④感觉的整合。3.大脑皮层。脑的最高级部位,心理活动的最重要器官。大脑皮层的主要机能中枢有:

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视觉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二)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系统。

脑神经有12对,与头、面部的运动和感觉有关。脊神经有31对,与躯体感觉和身体运动有关。

植物性神经系统也叫自主神经系统,从脑也脊髓出发,广泛地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主管内脏、血管和腺体的活动。植物性神经系统又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机能上是相互颉亢页的 第二节 反射和反射弧

一、反射

反射:神经系统活动最基本的方式,是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活动。

二、反射弧及其结构

反射弧: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由五个部分组成的,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感受器:直接接受刺激作用的器官。效应器:执行反射动作的器官。

三、反射弧的特殊通路和非特殊通路

特殊通路:由特定的神经纤维,把感受器中特定的感受细胞与大脑皮层相应中枢的特定神经细胞联系起来,使感受器与大脑皮层相对应中枢形成了空间对应关系。这种由一定刺激经过一定神经纤维通到脑的一定部位的神经联系就叫做特殊的传人通路。非特殊通路:通过脑干的网状结构来实现的。

四、反射弧的环形通路

任何一个比较复杂的反射活动,都不是一次就能完成单方向的传导,而是在传人或传出,以致高、低中枢之间都要往返传递好几遍,使感受器更好的接收刺激。第三节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一、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又称非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机体和环境之间的比较恒定的联系。它是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建立并遗传下来的,它只是那些为数有限的固定的直接刺激作用于一定的感受器引起的恒定的活动,基本上是皮层下中枢的活动。

无条件反射对每个个体来说是生来具有、不学而能的。它的反射弧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固定的神经联系。所谓无条件反射就是在遇到某种刺激时一定发生某种反应。无条件反射是动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

二、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分成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一)经典性条件反射

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或经典性条件作用。条件反射的泛化:指任何一个刺激物一旦成为条件刺激物后,在初期不仅本身能引起条件反射,而且和它相近似的刺激物初次作用时,也会产生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泛化。

分化:条件反射形成的后期,用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物不再能引起同样的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做分化。

强化: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叫强化本来是由一连串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反应,训练巩固以后,只要开头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可以依次出现,巴甫洛夫把这种现象叫做动力定型。(二)工具性条件反射

1.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几率就会提高。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2.工具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关系。

二者的共同点:它们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反射,而最根本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强化,不强化就消退,在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

二者不同之处:①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②强化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强化是同刺激有关,并出现在反应之前;而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只同反应(操作)有关,而且出现在反应之后。③反应方式不同。在经典性条件反射时,动物往往被束缚着,是被动地接受刺激,反应是先天固有的。在工具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可以自由活动,它通过主动操作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反应是在练习过程中形成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往往既包含有经典性条件反射,也包含有工具性条件反射。3.强化时程表。

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通过试验,发现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时间和次数的分配,他把这种分配叫做强化时程表。斯金纳把强化时程表主要分为五种:①正确的反应每次均予以强化。②定比间隔强化。即正确反应不是每次出现均予以强化,而是按一定次数比率予以强化。③定时间隔强化。即不管正确反应的次数,而是按一定时间间隔予以强化。④不定比间隔强化。即以次数不定的间隔来强化。它的效果最好。⑤不定时间隔强化。即以不定长的时间间隔来强化。

三、两种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又称现实信号,指的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具体的条件刺激物。

第二信号,指人类特有的言语文字,它可以代替第一信号引起条件反射,是第一信号的信号。(一)第一信号系统

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它是人与动物先天具有的。(二)第二信号系统

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它是人所特有的。

词与具体刺激物密切联系着。掌握语词的人,在一般情况下,总是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其中,第二信号系统以第一信号系统为基础,第一信号系统又受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与支配。通过这两个信号系统密切联系的协同的活动,才得以实现人的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第四节 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

一、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抑制过程是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的。兴奋过程是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或加强相联系的。尽管它们的作用是完全对立的,但是它们却是相互依存,可以相互转化的。

抑制过程可以分为非条件性抑制和条件性抑制两大类。(一)非条件性抑制来源:

非条件性抑制(又称无条件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它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1、外抑制。外抑制是指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

2、超限抑制。超限抑制是指当刺激物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它能使神经细胞免于因兴奋过度而耗尽,因而又叫保护性抑制。(二)条件性抑制

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它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起来的。条件性抑制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两种。

1、消退抑制。消退抑制是指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

2、分化抑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

二、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基本规律有二:

(1)扩散和集中:在刺激物的作用下,兴奋或抑制过程起初虽然发生于大脑一定部位的神经细胞之中,但它们不是停止不动的,而是要向临近部位的神经细胞传布,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程度后,它们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聚集,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集中。

(2)相互诱导(正、负诱导)——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之一。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就是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相互诱导分为正诱导和负诱导。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相反,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小孩闹觉是正诱导,视而不见是负诱导

第三章 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一、概念

1、反映——是指一个物体受到外界的影响,就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回答外界的影响。

2、感应性——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感应性是有生命的标志。

3、信号性反应——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当动物能够把一个刺激变成另一个刺激的信号,我们就说它不仅有生命,而且还有心理。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4、遗传素质—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例如机体形态、构造、神经系统的特征等,这些遗传生物特征性就是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5、主观能动性——是指人能够根据目的和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使客观事物服务于自己。

6、心理发展——心理发展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或种系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过程;狭义的心理发展则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7、同化——是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8、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9、顺应——是指改变内部图式,以适应环境现实。

10、最近发展区——在进行教学时,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斯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它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二、填空题

1、动物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是: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

2、人类心理发生的基本条件是:一是劳动,二是语言。

3、人类心理发展的条件是:①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②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③人的内在需要与外界环境要求之间的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动力。

4、人类心理的基本特点主要包括概括性(凡这样必那样)、目的性(预见性)(要那样就这样)、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

5、心理发生的标志:信号性反应 第一节:动物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一、动物心理的发生:反映——感应性——信号性反映 生命的标志——心理的标志

扁虫最低级能够建立条件反射动物,有心理

二、动物心理的发展

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高等脊椎动物 第二节:人类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一、人类心理的发生 两个条件:劳动和语言

劳动:1)必要性: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劳动,而要劳动就必须在心理上发生为劳动所需要的变化,表现在概括性、预见性和目的性。

2)可能性:手足分工:获得以前没有过的信息;对物体进行变革,揭示出客观事物的内部信息;可以观察到事务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概括性认识。3)社会集体性:促进了知识经验的传递;促进了人的自我意识的发生

语言:1)产生条件:语言为劳动所必须【语言是劳动过程所必须;语言为劳动结果锁必须】;劳动使语言有了可能【劳动使人类有了语言的发音器和共鸣器;劳动使人类有了能够说话和听话的大脑】。

2)作用:语言使思想的直接实现;语言促使抽象思维的产生;语言使人类克服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促进了心理向更为复杂的水平发展。

二、人类心理的发展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含义:不同阶段不同质;有次序;前后基础;有交叉;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阶段:乳儿期——婴儿期——学前期——学龄初期——少年期——青年初期——青年中期——成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1——3——

6、7——

11、12——

14、15——

17、18——25——40——60 心理发展的条件: 遗传素质:生物前提 环境教育:决定作用

心理发展的动力:内因或内部矛盾,教育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与个体已有的心理水平和心理状态 第三节 人类心理的基本特点

一、概括性

二、目的性

三、主观能动性

四、社会制约性【社会历史时期;社会实践活动水平;阶级地位】 第四节 个体心理发展理论

行为主意心理发展理论--华生

环境决定论的发展观,行为的产生来源于客观的刺激。

儿童教育方面的主张: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反对体罚儿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各种习惯;对幼儿养护的要求;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弗洛伊德

人的心理发展是原我,本我,超我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

心理发展阶段:口唇期——肛门期——前生殖器期——潜伏期——生殖器期(1——3——6——

11、12)埃里克森

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

人的一生八个阶段:学习信任——成为自主——发展主动——变得勤奋——建立个人同一——承担社会义务——显示创造——达到完善。矛盾:信任不信任——自主性羞怯、怀疑——主动性内疚感——勤奋自卑——同一角色混乱——亲密孤独——创造力自我专注——完善绝望 年龄:1——3——6——

11、12——20——40——60 皮亚杰心理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四因素:成熟、练习和习得经验、社会经验、平衡。

心理发展得动力: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三种方式:同化、顺应、平衡。心理发展阶段:感知——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2——7——12)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

社会文化历史学说:五点标志:心里活动的随意机能;心里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形成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性;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心里发展的原因: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词、符号;高级心理机能不断内化。教学于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教育应当走再发展的前面;学习最佳期限;智力形成内化。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

先天与后天的关系:承认先天的因素提供了前提和可能;环境和教育将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决定方向和内容;承认遗传但不能夸大;强调环境和教育但也不能夸大。

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心理发展的动力:教育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与个体已有的心理水平和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具体:活动是基础;需要是动力;已有水平代表稳定;新旧是动力;活动中的新需要与已有水平是主要矛盾。

教育于发展的关系:教育决定发展;教育要从儿童本身出发;儿童领会为环节;领会的过程是质量变化过程 年龄与个别特征的关系:儿童心理发展的质的变化,就表现为年龄特征。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一、概念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人脑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的过程。

3、感受性——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人的每一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感受性通常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绝对感受性——是人对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感受能力。绝对感受域限是绝对感受性的客观指标

4、感觉阈限——是指持续一定的时间并刚刚能引起某种感觉的刺激量,它是对感受性的度量。

5、差别感受性——是对两个刺激量强度差别的感觉能力。

6、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7、适应——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适应有的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有的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明适应——是从暗处到光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感到发眩耀眼,几乎什么都看不清楚,经过几秒钟后就能看清物体的感受性变化。这是视觉感受性逐渐降低的过程。

暗适应——是从亮处进入暗处时,由看不清到逐渐看清物体轮廓的视觉感受性的变化。这是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

8、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9、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

10、继时对比——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

11、知觉恒常性——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然相对不变。

12、*观察——又称“思维的知觉”,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13、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14、感受野——20世纪60年代后期,研究者采用微电极技术研究神经系统的感觉信息加工,发现当呈现某种特定刺激的时候,可记录到感觉神经通路及大脑皮质各水平上单个神经细胞的放电现象,据此可以揭示该个神经细胞所管辖的刺激区域。这个区域称为该神经细胞的感受野。而每个神经细胞的感受野都有其侦察特定特征的功能,又称为特征侦察器。

15、特征侦察器——每个神经细胞的感受野都有其侦察特定特征的功能,又称为特征侦察器。

16绝对感受域限——那种刚刚能够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域限是绝对感受性的客观指标,两者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

17、知觉的整体性——整体性是知觉的基本特征。它是指把事物或现象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

18、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

19、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

20、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1、空间知觉——个体对物体的空间特性即形状、深度、方位、大小等的知觉。1)形状知觉——个体对物体各个部分排列组合的反映 2)大小知觉——个体对空间尺寸的反映

3)深度知觉——又叫立体知觉或距离知觉,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注意双眼线索和单眼线索:除水晶球调节、运动视差和两个双眼外,其余都是单眼线索。

4)方位知觉——个体对自身或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的反映

22、时间知觉——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是没有感觉器官的

23、运动知觉——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映。它是通过视觉、动觉、平衡觉等多种器官协同活动而实现的。1)真动知觉——对物体真正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下域和上域之间能够看清】

2)似动知觉——又叫似动运动知觉。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即同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知觉。24、1)外受感觉——接受身体外部的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等; 2)内受感觉——人对机体内的刺激即身体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的反映,包括饥饿觉渴觉内脏痛觉等 3)本受感觉——就是运动觉或动觉,它接受的刺激是人在运动时肌肉的活动情况。

二、填空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受阈限在数量上成 反比 关系。可以用公式E=1/R表示。其中,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

2、对两个刺激量强度差别的感觉能力是:差别感受性。

3、暗适应是感受性提高的过程;明适应是感受性降低的过程。

4、吃了糖再吃桔子会觉桔酸,这种味觉现象是:继时对比。

5、视觉恒常性包括:颜色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

6、空间知觉分为:形状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又称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

7、运动知觉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8、知觉的基本特征有: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

9、观察的品质有: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精细性、观察的敏锐性。10、19世纪60年代初,费希纳根据等距量表的实验结果,提出了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符合对数定律。

11、作为视觉特征侦察器的大脑相应皮层细胞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简单细胞,二是复杂细胞,三是超复杂细胞。12、19世纪前半期韦伯发现差别感觉阈限与原来的刺激量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公式K=△I/I表示。其中,I代表原有刺激量,△I代表增加的刺激量,K代表常数,这个公式叫韦伯定律。

三、问题

1、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力是学生学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能力。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一般从一下几方面入手: ①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 ②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

③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必要知识; ④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⑤学会做观察记录; ⑥观察后的归纳和总结;

⑦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

2、*论述知觉的基本特征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知觉作为对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其基本特征有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认识知觉的基本特征对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1)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知觉的选择性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如刺激强的事物、变化着的事物等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有意使知觉对象和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有意提高知觉对象的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2)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人的知觉的理解性与人的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进知觉的理解性,提高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已有知识经验对当前知觉活动产生的消极定势作用。

(3)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是指把事物或现象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在形成对客观事物整体性知觉时,客观事物各个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强的部分所起的作用,要大于弱的部分,知觉中强的成分决定着知觉整体性特点。如在小学生的识字教学中,学生容易将字型相近的字写错,如容易将“折”、“析”、“拆”三个字混淆,就是由于“、”在整个字型中是弱的部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强化这一“、”,使学生能更清晰地反映事物的整体性。

(4)知觉地恒常性:知觉地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然相对不变。如视知觉恒常性有颜色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和形状恒常性。知觉恒常性使人能在不同的情况下,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它们,从而使人能在客观环境中正确定向,并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的概述

一、感觉概述

1、什么是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直接性,个别属性】

2、感觉的种类

从刺激来源:外受感觉——接受身体外部的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内受感觉——人对机体内的刺激即身体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的反映;本受感觉——运动觉或动觉,接受的是人在运动时肌肉的活动情况。从刺激性质:电磁、热、化学、机械

3、感受野与特征侦察

感受野——神经细胞所管辖的刺激区域,又称为特征侦察器;on——off;off——on。

二、知觉概述

1、知觉概念: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的反映,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的过程。有知识经验的参与。

2、知觉的分类:

根据知觉对象的空间、时间存在形式和运动的特性: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空间知觉——个体对物体的空间特性即形状、深度、方位、大小等的知觉。形状知觉——个体对物体各个部分排列组合的反映 大小知觉——个体对空间尺寸的反映

深度知觉——又叫立体知觉或距离知觉,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注意双眼线索和单眼线索:除水晶球调节、运动视差和两个双眼外,其余都是单眼线索。

方位知觉——个体对自身或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的反映

时间知觉——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是没有感觉器官的 运动知觉——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映多种器官协同

真动知觉——对物体真正空间位移的知觉【下域和上域之间能够看清】

似动知觉——两个静态物体,按照一定的时间一次出现,使人感觉是一个动态的物体,即同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根据知觉是否域客观事物符合:正确的知觉和错觉

错觉——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分大小错觉;方向错觉;线条弯曲错觉;线段长短错觉等等,主要记住例子,没有明确的概念。

第二节 感觉与知觉的规律

一、感觉的一般规律

(一)感受性与感觉域限

1、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受域限

绝对感受性——人感觉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受域限——刚刚能够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 关系:E=1/R

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受域限

差别感受性——对两个刺激量强度差别的感觉能力

差别感受域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关系:韦伯定律K=△I/ 费西纳:心力量和物理量的关系

(二)感受性变化规律

1、适应: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除暗适应以外,基本上都是感受性降低)

2、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3、感受性练习:通过练习,可以提高

第三节 观察

一、观察概念——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最高形式。

二、观察的品质

1、观察的目的性:善于组织知觉活动达到预期目的的品质

2、观察的客观性——善于实事求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

3、观察的精细性——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的细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质

4、观察的敏锐性——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

三、观察力的培养【简述:名词+培养】

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提高的表现为观察类型特征的改善和优良品质的养成。

培养: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具备观察事物和想象的必要知识;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学会观察记录;观察后有归纳、总结。另外:培养兴趣和优良的性格特征,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第五章 记 忆

一、概念

1、记忆——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按信息加工理论的说法,记忆是人脑对信息的编码、储存、检索和提取的过程。

2、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为“表象记忆”

3、词语记忆——是以语词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亦即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内容的记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

4、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具有鲜明、生动、深刻和情境性等特点。

5、动作记忆——以个体的动作、运动及其系统为内容的记忆。其特点是容易保持和恢复。

6、短时记忆——是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具有意识性、操作性、按原始信息的感觉通道编码等特点,其容量约为7±2个组块。

7、长时记忆——是指学习过的材料在人脑中保持1分钟以上乃至终身的记忆。长时记忆具有组织性、备用性等特点,其容量几乎无限。瞬时记忆——又叫感觉登记,凡是进入人的感觉器官的信息,都得到暂时的存贮,这种形式叫感觉登记,保持时间不超过一秒钟。

8、识记——识记就是去记,即与所要记忆的事物接触,接受它的刺激作用并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就信息加工理论而言,识记即为编码。

9、回忆——是经验恢复的过程。即对所保持的东西能够回想起来。

10、再认——是经验恢复的过程。就是当曾经接触过的事物再出现时,能认出它。

11、记忆表象——是指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存的形象。(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简称表象。)记忆表象特点:直观形象性、概括性和模糊片断性。

12、有意识记——是指有预定的识记目的,并灵活运用一些有效的方法的识记。

13、无意识记——是指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不有意采用任何识记方法,也不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识记。

14、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

15、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

16、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17、保持——就是把所识记的东西纳入到自己的经验体系中,以备后用。就信息加工理论而言,保持即为储存。

18、复习——多次的识记称为复习,复习不是单纯地机械重复,复习的作用是给信息加工提供机会,对所学材料不断地进行再编码,不断提高编码的适宜性。就信息加工理论而言,编码在识记中起决定性作用。

19、识记的敏捷性——识记速度的快慢。

20保持的持久性: 对识记材料保持时间的久暂。

21、记忆的正确性——对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和回忆时,没有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

22、记忆的准备性——在必要时,能够把记忆中所储存的知识迅速地提取出来,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

23、工作记忆——由短时记忆扩展而来,是指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同时将信息加以储存,即它具有加工与存储双重功能。它有三个组成成分:中央执行系统、视空间画板和语音回路。

24、情景记忆——关于个人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

25、语义记忆——关于世界各种知识的记忆。

26、程序记忆——关于怎样作的记忆,是通过熟练行为和认知程序来表达的。与意识分离。

27、外显记忆——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搜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它是有意识提取信息的记忆。

28、内隐记忆——指不需要意识或不需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它是无意识提取的记忆。

29、机械识记——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和表面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识记。30、意义识记——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及把握材料内容进行的识记

31、遗忘曲线——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又称保持曲线。这条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这就是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

32、联想——由一事物的映象、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映象、观念的心理过程

二、填空

1、[反响回路]是指神经系统的皮层与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

2、根据记忆内容不同,记忆可分为: 形象记忆、词语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3、根据记忆信息加工与保持时间长短,记忆可分为: 瞬时记忆(感觉登记)、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4、记忆表象的特点有: 直观形象性、概括性和模糊片断性。

5、根据识记材料和方法不同,把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6、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是:前摄抑制。

7、*记忆的品质有: 识记的敏捷性、保持的持久性、记忆的正确性、记忆的准备性。

8、遗忘变量与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是:遗忘曲线,遗忘规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

9、由李白想到杜甫,由春天想到繁荣是联想律的 类似律。10短时记忆的容量是:其容量约为7±2个组块。11、20世纪80年代后,心理学家将短时记忆扩展为工作记忆。

12.心理学家将长时记忆扩展为情景记忆、语义记忆和程序记忆,主要是根据3类记忆所存储的知识在性质上的不同划分的。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均属于有意识记忆,可归为知道什么的记忆,而程序记忆是关于怎样做的记忆,与意识分离。

13、根据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记忆是大脑皮质上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巩固和恢复。

14、加拿大神经外科医生潘菲尔德提出了记忆的定位说。认为有关听觉的记忆在听觉中枢产生,视觉记忆在视觉中枢产生、语言记忆在语言中枢产生。

15、瑞典神经生理学家海登提出了记忆的化学分子说。认为个人的长时记忆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内核糖核酸(RNA)的作用,核糖核酸被看作是记忆分子。

三、问题

1、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如下几个

①识记的目的与任务;②活动的内容与性质;③识记的方法;④材料的数量与性质。

2、如何有效合理地组织复习?

不是任何复习,都能得到同等的良好效果。复习的效果决定于复习的合理组织。

①正确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首先要及时复习;其次是间时复习比不间时复习的效果好。

②复习中的尝试回忆:尝试回忆与识记交替进行,通过尝试回忆了解材料的难点。

③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的合理运用:对于不太长的材料,整体复习比部分复习效果好。但若材料很长,部分复习又比整体复习效果好。

④复习的形式多样化:把新旧材料加以对比来复习,尽可能利用多种分析器的活动,把看、读、写、听结合起来复习。

3、简述记忆表象及其特点。

记忆表象是指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存的形象。但不能把表象看成是知觉的翻版或重复。记忆表象有三个特点:①直观形象性。②概括性:表象反映同一事物或同一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多次感知过的一般特点,因而它比知觉形象有更高的概括性。③模糊片断性:表象的形象没有知觉形象那样鲜明、完整和稳定。

4. 简述巴甫洛夫的关于记忆的生理机制的理论。

根据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记忆被认为是大脑皮质上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巩固和恢复。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就是识记。暂时神经联系一旦形成便会在大脑皮质上留下痕迹。这些痕迹因受到强化而巩固,因不强化而消退,这就是保持和遗忘。暂时神经联系痕迹在一定条件下的重新活动,就是回忆和再认。

5.遗忘规律的内容。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又称保持曲线。这条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这就是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以后的很多研究又丰富了遗忘过程的规律:有意义材料较无意义材料遗忘得慢;数量多的材料遗忘较快;两种相似的材料前后间隔短,则容易相互干扰而造成遗忘;学习程度不够的材料容易遗忘;过度学习50%的材料保持得好一些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一、记忆概念

一般概念: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会议与再认三个环节。信息加工理论:输入信息通过编码、复习予以储存,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检索和提取的过程。

二、记忆分类与特点:

(一)形象记忆,词语记忆、情绪记忆与动作记忆(内容)

形象——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又称表象记忆,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词语——以语词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即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内容的记忆,具有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情绪——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具有鲜明、生动、深刻和情景性等特点。动作——以个体的动作、运动及其系统为内容的记忆

(二)瞬时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信息加工与保持时间长短)

瞬时——又叫感觉登记,凡是进入人的感觉器官的信息,都得到暂时的存贮,这种形式叫感觉登记,保持时间不超过一秒钟。短时——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容量约为7±2个模块,具有意识性,按照原始信息编码等特点。长时——学习过的材料在人脑中保持1分钟以上乃至终生的记忆。具有组织性,备用性,其容量几乎无限。

(三)工作记忆

短时记忆的扩展,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同时将信息加以存储,即具有加工与存储双重功能。有三个组成部分:中央执行系统,视空间画板和语音回路

(四)情景记忆、语义记忆和程序记忆(长时记忆扩展)情景——关于个人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 语义——关于世界各种知识的记忆

前两者有意识的参与,可以归纳为“知道什么”的记忆。

程序——通过熟练行为和认知程序来表达,是关于“怎样做”的记忆,与意识相分离。

(五)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是有意识提取信息的记忆。

内隐记忆——不需要意识或不需要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是未意识到其存在又无意识提取的记忆。

三、记忆表象

记忆表象——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留的形象

特点:直观形象性,概括性和模糊片段性

四、记忆生理机制【记人物和理论】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论 潘菲尔德——定位说

贾维和埃斯曼白鼠跳台试验——反响回路说 海登——记忆分子说 第二节 记忆过程

一、识记:

(一)识记定义:获得事物德映象并成为经验的过程。也就是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的过程。

(二)识记分类及特点

根据识记的目的性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有意识记——有预定目的,并灵活运用一些有效方法的记忆。特点:具有高度的自觉性,要付出艰巨的智力劳动,采取一定方法。无意识记——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没有有意采取任何识记方法,也不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根据识记材料和方法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和表面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识记。意义识记——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及把握材料内容进行的识记

(三)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

2、活动的内容和性质

3、识记方法:

4、识记的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二、保持和遗忘:

(一)保持和遗忘的定义

保持——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贮存的过程

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99、2005名词)

(二)保持中信息加工

(三)遗忘曲线(保持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 艾宾浩斯首创,揭示了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遗忘先快后慢。所以要及时复习。

其他人的研究:是否有意义有不易遗忘;数量多易遗忘;相似材料容易干扰;学习程度不够易忘;过度学习保持好。

(四)遗忘原因:

衰退理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就会减弱、衰退以致消失。

干扰理论由于多种痕迹之间相互引起抑制产生遗忘,抑制解除,记忆还可以恢复。前摄抑制:后摄抑制:

(五)复习

1、复习的作用 多次的识记——复习

复习的作用——给信息加工提供机会

2、有效合理的组织复习【论述,要展开,基本意思说明白】

及时复习——间时复习——复习中尝试回忆——处理好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复习形式要多样。

三、回忆和再认:

(一)回忆和再认的定义

回忆——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在一定条件下把它重新再现出来 再认——曾经接触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

(二)联想及其规律:

联想——由一事物的映象、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映象、观念的心理过程

规律:接近律——类似律——对比律——多因律——强因律——近因律『实例判断』 第三节 记忆品质与培养

一、识记的准备性

识记速度的快慢——明确目的,集中注意

二、保持的持久性

保持时间的久暂——把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及时和经常的复习

三、记忆的正确性

回忆和再认时没有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认真识记,经常比较,正确记住的和仿佛记住的分开。

四、记忆的准备性:

必要时,能够把记忆中所存储的知识迅速的提取出来,以解决当前实际问题——掌握的知识系统化 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

一、概念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2、动作思维——又叫直觉行动思维,是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它的特点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直观的、具体的,解决问题依赖于实际动作。

3、形象思维——又叫直观形象思维,它是依靠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4、抽象思维——是依赖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是借助于语词、符号来思考问题,故又叫语词逻辑思维。

5、集中性思维——也叫聚合式思维,即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6、发散性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赖常规寻找变异的思维。

7、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也是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单位。

8、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功能固定”上。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9、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10、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等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11、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12、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13、常规思维——运用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14、创造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水平,是创造活动中的一种思维,创造思维具有新异或独特性,它既是发散思维与聚合式思维的统一,又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创造思维是一种连续的思维品质,是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独创性、敏捷性的综合表现。

15、梦——睡眠状态下所发生的想象活动。

16、功能固定——当一个人了解到某物体的某种作用时,很难看出它还有其它作用,特别是最初看到的它的功能影响最大。功能固定作用,对问题解决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17、变式——是事物的变换样式。

18、定义——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来表达概念的内涵。

19、常规思维——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着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20、分析——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

21、综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

22、抽象——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与其他属性、特征分离开来的思维过程。

23、概括——在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特征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

24、具体化——同抽象和概括相反,将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运用到具体对象上去。

25、有意想象——即随意相象,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无意想象——即不随意想象,无预定目的、不自觉进行的想象。

26、比较——在思想上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

27、分类——思想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他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28、知觉定势——即先前知觉活动所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影响人的当前知觉。

29、思维定势——即先前思维活动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准备状态。

30、功能固定——是指当一个人了解到某物体的某种作用时,很难看出它还有其他作用,特别是最初受到的它的功能影响更大。

31、前科学概念——这种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的概念称为日常概念或前科学概念。

32、灵感——是指创造者经过长期酝酿,新假设产生或对考虑的问题豁然开朗。

二、填空

1、按思维的不同形态分,把思维分为: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2、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概括与具体化。

3、分析综合的三种水平是: ①知觉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②表象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③语词符号的分析与综合。

4、思维的基本形式是: 概念。

5、掌握概念的两条途径是:一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与积累经验;另一条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也包括个人自学),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6、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的阶段有:①提出问题;②分析问题;③提出假设;④检验假设。

7、创造性思维经历的阶段有: 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8、想象的形成方式有: ①综合 ②夸张 ③拟人化 ④典型化。

9、发散性思维的指标有: ①灵活性 ②独特性 ③流畅性。

10、比较是分类的基础。

11、具体化是同抽象和概括相反的思维过程。

三、问题

1、思维与感觉、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一、相同点

①感知和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②感知和思维都是人的认识活动(过程)。

二、不同点

①感觉和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和整体属性的反映,具有直接性;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反映,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

②感觉和知觉反映的是当前事物;思维不仅反映当前,还能反映过去,并能预见未来。

三、联系

①感、知觉所提供的信息或认识是思维活动的基础;

②思维是在感觉和知觉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事物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必须通过思维活动才能实现。

2、举例说明影响学生掌握科学概念的因素。

在教学条件下,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有:

①过去经验,即日常概念的影响。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基本一致时,日常概念会促进科学概念的掌握。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相邻”概念,对学习邻角、邻边具有促进作用。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不一致时,日常概念对科学概念的掌握产生消极作用。如“垂”的概念,日常理解为自上而下,所以在学习几何中“垂线”概念时,也只理解为自上而下。

②变式。变式是事物的变换样式。客观事物常常有多种表现形式。教学中,多提供具有本质属性的变式,有助于科学概念的掌握。相反如果提供的变式不充分或不正确,则会引起缩小概念内涵或扩大概念外延的错误。如直角三角形的教学中,可以提供多种直角三角形的变式,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掌握。

③词语的运用。掌握科学概念需要丰富的感性知识作基础。借助于词可以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与概括,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共同特征。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通过语词描述来提供某些感性的情境,以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概念。

④定义。定义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来表达概念的内涵。通过下定义可以把概念的内涵固定化,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实质。在教学中下定义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知识水平。??

3、试述创造思维及其创造思维的特点。

创造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水平,是创造活动的一种思维。创造思维具有一般思维的特点,又不同于一般思维。它有以下特点:

①创造思维一般是与创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文艺创作、科学发现或技术革新等活动都需要创作思维。创造思维具有新异或独特性。

②创造思维既是发散式思维与聚合式思维的统一,又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创造思维过程是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构思,因而它又是思维与想象的有机统一。

③创造思维往往具有突发性,即灵感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⑤ 创造思维是一种连续的思维品质,是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独创性、敏捷性的综合表现。

4、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两者在认识过程中总是相互联系的。

①没有分析就不可能有综合,通过对事物的分析,人的认识才能够深入;离开了分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是肤浅的。

②只有分析没有综合。分析的材料将是孤立的没有联系的,也不能形成对事物完整全面的认识。

③此外,分析为最初的综合所指引,分析又是进一步综合的手段、途径和方法。

5、常用的比较方式有哪几种?

① 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比较

② 对事物的发展进行纵向比较

③ 对事物的各种关系进行比较

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① 人的知觉特点,主要是知觉的整体性

② 定势,包括知觉定势和思维定势,突出表现在功能固定上

③ 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动机,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与问题的解决。解决比较容易问题时,动机强度应该偏高;在解决很困难的问题时,要获得最佳效率,动机程度应偏低。

④ 个性差异,表现在个性倾向性性格特征以及智力等方面。

7、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① 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②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思维

③ 发展学生创造想象能力

④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

8、思维的品质。

① 思维的广阔性,能全面细致地考虑问题

② 思维的批判性,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是以思维的广阔性为基础的③ 思维的深刻性,深入到事物的本质里面去考虑问题,是以批判性为前提的④ 思维的灵活性,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够根据客观情况变化而变化

⑤ 思维的敏捷性,能在很快的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准确意见。敏捷性是思维其它品质发展的结果。

第一节 思维概述

一、思维定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简介的反映。简答:思维和感知觉的关系:

回答思路:明确概念:思维,感觉,知觉;联系与区别:同属于认识过程,只不过所处的阶段不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外部联系与内部联系,直接与间接。

二、思维分类及特点

(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依据:思维的不同形态)

动作思维:又叫直觉行动思维,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或在动作中进行思考、发现与解决问题。特点:问题是直观的、具体的,解决问题依赖实际动作。

形象思维:又叫直观形象思维,是依靠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抽象思维:依赖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思维,主要是借助语词、符号来思考问题,又叫语词逻辑思维。

(二)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依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

聚合式思维:也叫集中思维,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发散式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者假说。

(三)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依据:思维的创造性)

常规思维: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着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缺乏创造性,一般不会有新的思维结果。创造思维:用创造性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能产生新的思维结果,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三、思维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二节 思维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

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综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

两者关系:相互联系,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认识因分析而深入,因综合而完整。思维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不断发展。三种水平:知觉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表象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语词符号的分析与综合。

二、比较与分类:

(一)比较——在思想上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

应用:在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比较,比较要先确定标准。常用的比较方式:比较特征;纵向比较;关系比较。

(二)分类——思想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他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应用:先确定标准,然后分类,依据比较共同点归并大类,依据差异划分小类。在教学中的应用:要引导学生学会按照事物的本质属性及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类;要及时纠正学生分类过程中的逻辑错误;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科学概念,即运用标志某类事物的科学术语进行分类。

三、抽象概括与具体化

抽象——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与其他属性、特征分离开来的思维过程。概括——在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特征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具体化——同抽象和概括相反,将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运用到具体对象上去。第三节 概念的形成与掌握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

二、概念的形成

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三、概念的掌握

概念的掌握又叫概念获得,是个体对社会已形成的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掌握。掌握概念即掌握了这一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共同特征,也掌握了具有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同类事物。

两种途径:日常概念——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与积累经验;通过课堂或自学。

四、影响掌握概念的因素

过去经验——日常概念的影响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变式——事物的变换样式。充分?不充分? 词语的运用

定义——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来表达概念的内涵

第四节 问题的解决

一、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一)提出问题——前提【影响因素:态度,求知欲和认识兴趣,知识经验】

(二)分析问题

(三)提出假设

(四)检验假设: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一)人的知觉特点——要克服先入为主的倾向

(二)定势——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对问题解决主要影响在“功能定位”

(三)已有知识经验与动机——适度的动机:

(四)个性差异——首先表现在个性倾向性及性格特征上,其次,人的智力对问题的解决也有显著的影响。

第五节 创造思维

一什么是创造思维

创造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水平,是创造活动中的一种思维。与一般思维的区别:

1、创造思维一般是与创造活动联系在一起

2、创造思维既是发散式思维与聚合式思维的统一,又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

3、创造思维往往具有突发性,即灵感在其中其重要作用

4、创造思维是一种连续的思维品质,是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独创性、敏捷性的综合表现

二、创造思维的过程

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三、创造思维的培养

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2、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3、发展学生创造想象能力

4、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

第六节 思维品质

一、思维的广阔性——全面细致地考虑采问题

二、思维的批判性——能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

三、思维的深刻性——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里面去考虑问题

四、思维的灵活性——一个人的思维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五、思维的敏捷性——能够在很快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意见

第七节 想象

一、什么是想象

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二、想象的分类

(一)有意想象与无意想象(依据:有无目的)

有意:随意,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无意:不随意,无预定目的、不自觉进行的想象。

(二)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有意想象的特殊形式)

再造: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等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三)幻想(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四)梦(无意想象的特殊形式)睡眠状态下所发生的想象活动

三、想象的形成方式

(一)综合——把各个生活领域和各种生活现象中的不同方面或特征组合在一起

(二)夸张——改变事物本来的特点。并对某些特点加以夸大或强化

(三)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去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四)拟人化——把人的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是事物人格化

第七章 情绪与情感

一、概念

1、情绪——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产生的根源在于客观现实本身。

2、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3、心境——是一种较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其特点是:第一,缓和而又微弱;第二,持续时间较长;第三,是一种非定向的弥散性的情绪体验。

4、*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又短促的情绪状态。如欣喜若狂。

5、*应激——又称应激状态,是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6、道德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它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7、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的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它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

8、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它属于高级情感,与人的认识成就的获得,需要、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索追求及思维活动的解决相联系。

10、激奋水平——人或动物的神经系统在高度兴奋和高度抑制之间有不同的水平,叫激奋水平。愈兴奋表明激奋水平愈高;愈抑制表明激奋水平愈低。激奋水平随需要和情绪的强弱而增减。

11、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12、社会需要——是对维持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事物的反映。

13、表情动作——简称表情,是情绪在有机体上的外显表现,或者指有机体通过自身的外显行为来表达感情。

14、动作表情——情绪在身体姿态、四肢活动方面的表现

15、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说明了作业效益与激奋水平之间得关系:前者先随后者得升高而提高,达到最佳水平后,又随后者得提高而降低。总的来说,就是作业效率在适中的激奋下最高。这种适中得激奋水平又以作业得复杂程度为转移,作业越简单,这种适中得激奋水平应偏高;作业越复杂,这种适中得激奋水平应偏低。

16、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个体以体验得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意义的认知,并对他人施加一定的影响。

17、情绪情感的调节功能——情绪或情感对行为活动具有支配的作用,并指引和维持活动的方向

18、教师的感染力——教师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的情绪力量

19、心身性疾病——有的人,经受长期的紧张、焦虑后,就会使这种心理上的痛苦转化为身体上的疾病,这类疾病叫做心身性疾病或心理疾病。

二、填空

1、按需要对象的性质分,把需要分为: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2、情绪状态有: 心境、激情和应激。

3、情感状态有: 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4、*表情动作简称表情。表情的动作分为: 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动作表情。

5、情绪、情感具有 信号功能 和 调节功能。

6、情绪、情感的两极性还表现为情绪情感可以分为积极的与消极的体验;增力作用与减力作用。

7、当个体缺乏某种依赖条件时,就会体验到缺乏感的心理状态。若这种状态被意识到,称为愿望;未被明显意识到,称之为意向。

三、问题

1、论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

①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情感是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②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是人类与动物所共有的;情感发生较晚,是人类独有的。③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带有环境性;情感既有环境性,又有稳定性和长期性。④从表现角度看,情绪带有冲动性,情感有意识性,始终在意识的控制之下。

(二)联系

①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产生的,情感对情绪有巨大反作用。②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③同一种情感在不同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情绪表现。

2、联系实际谈谈情绪、情感的心理学知识在教学中的作用。

3、简述叶克斯—道得生定律。

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说明了作业效率与激奋水平的关系,即前者先随着后者的升高而提高,达到最佳水平后,又随后者的升高而降低。总的说来,就是作业效率在适中的激奋水平下最高。但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又以作业的复杂程度为转移,作业愈简单,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应偏高;作业愈复杂,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应偏低。

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是其它各种需要的基础。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需要的产生与个体发展密切相关。婴儿期主要是生理需要;而后产生安全需要和归属的需要;到了少年青年初期,尊重需要日益强烈;青年中晚期,自我实现需要占优势。5.各种情绪理论。第一节 情绪与需要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产生的根源在于客观现实本身。情绪与有机体的需要密切联系着,是一种以需要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二、需要——个体与社会的客观需求艾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三、需要分类——总的方面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生理需要——对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所需求的事物的反映 社会需要——对维持社会发展所需求事物的反映。按照需求对象的性质可以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所引起的,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图』 生理是基础,只有一些低层次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之后,才会促使高一层次需要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 情绪与情感

一、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表略】

二、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及其表现

四种品质都有两极性:强度;紧张度;快感度;复杂度。还表现:积极与消极的体验;增力作用与减力作用。

三、情绪和情感的种类【雷区:主要是填空和选择,注意理解并记住例子】

(一)情绪的种类:

1、心境——一种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

2、激情——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

3、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景所引起情绪状态

(二)情感的种类

1、道德感——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2、美感——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的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

3、理智感——对认识活动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第三节 情绪的机体变化与外部表现

一、表情动作的三种表现形式

表情动作——简称表情,是情绪在有机体上的外显表现,或者指有机体通过自身的外显行为来表达感情。面部表情——指面部的表情动作

言语表情——情绪在音调、节奏和言语速度方面的表现 动作表情——情绪在身体姿态、四肢活动方面的表现

二、情绪发生时伴随的内部生理变化

1、内脏器官的变化

2、腺体分泌活动的变化

第四节 情绪理论【雷区:论简】

一、詹姆士-郎格的机体知觉理论【图略】

二、凯农的丘脑情绪理论【图略】

三、阿诺德情绪认识-评估说【图略】

四、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该理论萌生于60年代,至今已成为很有影响的情绪理论之一。

汤姆金斯和伊扎德都认为情绪具有重要的动机性和适应性的功能,汤姆金斯认为,情绪就是动机,他否定了把动机归结为内驱力的看法,着重指出内驱力信号需要一种放大的媒介才能激发有机体去行动,起这种放大作用的正是情绪过程;而且情绪是比内驱力更加灵活和强有力的驱动因素,它本身可以离开内驱力信号而起到动机作用。

伊扎德的动机论则容纳了更复杂的内涵,他提出,情绪是一种基本的动机系统,他从整个人格系统出发建立了情绪-动机体系。伊扎德提出人格具有6个子系统:内稳态、内驱力、情绪、知觉、认知、动作。人格子系统组合成4种类型的动机结构:内驱力、情绪、情绪-认知相互作用、情绪-认知结构。在这庞大的动机系统中,情绪是核心,无论是与内驱力相联系的情绪,或是同知觉、认知相联系的情绪,抑或是蕴含在人格结构中的情绪特质,都起重要的动机作用。伊扎德进一步指出,情绪的主观成分--体验正是起动机作用的心理机构,各种情绪体验是驱策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力量。

伊扎德的情绪理论还包容着更完整的内容,他从进化的观点出发,提出大脑新皮质体积的增长和功能的分化同面部骨胳肌肉系统的分化以及情绪的分化是平行的、同步的。多种情绪的分化是进化过程的产物,因此,才具有灵活多样的适应功能,从而导致情绪在有机体的适应和生存上起着核心的作用。每种具体的情绪都有其发生的渊源,都有特定的意识品性和适应功能。

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继承和发展了达尔文关于表情的学说。从情绪的分化观出发,十分强调面部表情的重要性。他们指出,人类基本情绪的面部表情是先天程序化的模式,而且先天的面部表情参与到情绪发生的整个机制之中,面部运动的感觉反馈激活情绪体验。伊扎德详细阐述了这一过程,描述了外界刺激事件引起感觉皮层和边缘系统的兴奋,激活在下丘脑或杏仁核内贮存的先天情绪模式,从而在面孔上显露为一种具体情绪的表情。这一表情活动向脑内的感觉反馈引起皮层的整合活动,从而产生情绪体验。这就是表情的“面部反馈”功能。

在对情绪性质的阐述上,动机-分化理论既说明了情绪的产生根源,又说明了情绪的功能,为情绪在心理现象中确立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尤其在对人类婴儿情绪发生和功能的阐释上,具有创新性和极大的说服力。但是动机-分化理论对情绪与认知的联系缺乏具体的论证和阐述,这不失为其理论不足之处。

五、刺激情境、生理变化、情绪经验三因素的关系——情绪归因理论

情绪的发生与变化涉及到三个因素:即刺激情境、生理变化、情绪经验。心理学家沙赫特做了个情绪归因论的试验说明:外界情境或生理变化,虽然也是产生情绪的因素,但人对自己状态的认知,对于情绪反映起着决定作用,或者说主要因素。第五节 情绪的效用

一、激奋水平与心理活动的关系

1、激奋水平人或动物的神经系统在高度兴奋与高度抑制之间有不同的水平,谓之激奋水平。

2、[叶克斯-道得生定律] 作业效益与激奋水平之间得关系:前者先随后者得升高而提高,达到最佳水平后,又随后者得提高而降低。总的来说,就是作业效率在适中的激奋下最高。这种适中得激奋水平又以作业得复杂程度为转移,作业越简单,这种适中得激奋水平应偏高;作业越复杂,这种适中得激奋水平应偏低。

二、情绪和情感的信号功能和调节功能

信号功能——个体以体验得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意义的认知,并对他人施加一定的影响。包括几层含义:

1、人的情绪或情感一旦和有关事物结合起来,人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该事物的、具有感情色彩的记忆映象;

2、人一旦又了情绪、情感的记忆经验,不仅见到见到某类事物能够引起相应的情绪,而且再度遇到某些表情,也能领会它的含义,并对它作出积极的或消极的情绪反应及行动上的趋避动作;

3、个体对各种信息的意义性的鉴别经常是通过共鸣和移情作用进行的。

调节功能——情绪或情感对行为活动具有支配的作用,并指引和维持活动的方向

三、情绪与身心健康

第六节 情绪、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

一、教师的感染力及其作用

教师的感染力——教师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的情绪力量 表现:

1、教师的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需要

2、能使学生更易于积累情绪学习的经验

3、能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

二、情绪与学习效率: 用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说明

三、教师对学生情绪的识别和学生情绪的自我调控

(一)教师要掌握良好情绪的标准

1、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正确反映一定的环境的影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2、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3、有良好情绪的学生应该具备情绪反映的转移能力

4、良好的情绪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教会学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1、教会学生形成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培养学生正确的看待问题

四、良好情绪的培养途径

1、要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

2、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3、锻炼身体:

4、培养幽默感

5、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认识存在,分析原因,掌握控制和消除的一些方法)第八章 意志

一、概念

1、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也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2、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或: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它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动机有激发功能、选择和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3、意志的自觉性——是一个人能够深刻地认识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自愿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行动目的的品质。

4、意志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

5、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

6、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

7、*双趋冲突——一个人以同样强度的两个动机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同时达到。这种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能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双趋冲突。

8、双避冲突——一个人同时遇到两种都想躲避的威胁,而他又必须接受其一。这种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者中必须选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

9、随意运动——可以由意识支配的运动。意识不能支配的运动叫不随意运动。

10、不随意运动——意识不能支配的运动

11、驱力——是指由机体的生理需要所唤起的一种紧张状态能激发个体采取行动,恢复体内的平衡。

12、归因——当人们进行某种活动取得成功或失败时,都有对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探究的愿望,导致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推断叫归因。

13、趋避冲突——一个人对同一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象这种°同一目的兼有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避冲突。

14、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认为,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某种任务的判断和知觉。

15、主导动机——人的复杂活动往往受多种动机的推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动机就叫做主导动机

16、次要动机——人的复杂活动往往受多种动机的推动,其中起次要作用的动机就叫做次要动机

17、需要—即个体因某种东西缺乏而引起的内部紧张状态和不舒服感。

18、诱因——指凡能引起个体活动并能满足个体需求的外在刺激。

二、填空

1、意志行动的特点有:①有明确的预定目的;②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③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2、意志对行动的支配表现在: 一是发动,二是制止。

3、意志行动的基础是 随意运动,其重要特征是 克服困难。

4、引起动机的条件有: 一是内在条件(需要),二是外在条件(主体之外的各种物质刺激)。

5、动机的功能有 ①激发功能 ②选择和指向功能 ③维持和调节功能。

6、意志行动过程分为:(1)采取决定阶段 ①确定行动目的 ②制定行动计划 ③作出行动决定。(2)执行决定阶段

三、问题

1、简述意志与认识、情绪情感活动的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

①认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情感过程是人脑对自身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态度的反映。意志过程是人脑自觉确定目的,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反映。

②认识过程是对客观事物属性(本质属性)的反映,情感过程是对自身的态度体验。意志过程是实现目的的心理活动过程。

(一)联系

①认识是意志活动的基础,离开认识,意志无法产生。

②情感对意志有重要作用,它既可能是意志活动的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③人的意志能影响或调节人的情感。

2、简述意志行动的特点。

意志行动是受意识支配、调节、控制的行动。它具有以下特点:

①有明确的预定目的。意志行动是人类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它始终是在自觉目的的支配下进行的。

②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意志行动的机制,就是在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下所进行的运动分析器的活动。

③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人在确立目的和实现目的的过程中,都可能遇到各种困难。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点,没有困难的行动不能称之为意志行动

3、论述意志行动品质和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主要做法。

一)、意志的基本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四个方面。

①意志的自觉性:就是一个人能够深刻地认识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自愿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行动目的的品质。

②意志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

③意志地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

④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

二)、意志品质的培养

人们的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主要做法是:

①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用科学的世界观武装青少年是培养他们具有良好意志品质的基本条件。只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才能使学生正确地确立自己的行动目的,才能是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明确生活目的,追求崇高理想。

②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坚强的意志是在克服困难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师除结合教学内容或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讲述意志锻炼的意义、锻炼的方法外,还应当组织好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

③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如对于怯懦的学生,则应多鼓励他们去克服困难,以增强其信心和勇气;对于任性和固执的学生,应该从目的性和原则性方面着手培养,使他们理解固执与顽强的区别。

④ 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过程中,周围人们的影响、集体的委派任务、榜样的教育等,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我锻炼才能真正起作用。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已逐步形成,他们能认识自我、评价自己,这就为学生意志的锻炼提供了前提条件。

4、各种动机理论。

5、学习动机的培养。第一节 意志概述

一、什么是意志

1、意志是人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意志与认识、情绪情感活动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1、认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情感过程是人脑对自身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态度的反映。意志过程是人脑自觉确定目的,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反映。

2、认识过程是对客观事物属性(本质属性)的反映,情感过程是对自身的态度体验。意志过程是实现目的的心理活动过程。

联系:

1、认识是意志活动的基础,离开认识,意志无法产生。

2、情感对意志有重要作用,它既可能是意志活动的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3、人的意志能影响或调节人的情感。

3、第二信号系统在意志行动中,起着调节作用。

二、意志行动及其特点:

意志行动——受意识支配、调节、控制的行动

特点:有明确的预定目的;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第二节 动机

一、动机

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引起动机的条件一是内在条件(需要),二是外在条件(主体之外的各种物质刺激)。

二、动机的功能

动机有激发功能、选择和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三、动机分类

1、起源分类: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2、内容分类:高尚的动机和卑劣的动机

3、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短暂的、具体的动机

4、对活动的支配作用:主导动机和次要动机

四、动机理论

(一)本能理论。(主要人物:詹姆士,麦独孤,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原动力。他提出人类最基本的本能就是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二)驱力~诱因理论。

武德沃斯提出所谓驱力,是指由机体的生理需要所唤起的一种紧张状态能激发个体采取行动,恢复体内的平衡。赫尔是驱力理论的重要支持者,认为驱力是一种动机结构,它能为机体的活动提供动力,促使机体采取行动,以消除需要唤起的紧张状态。P=D×H-I(潜能P 驱力D习惯强度H 抑制I)P=D×H×K-I(K诱因)

(三)认知理论。

1、期望。弗洛姆认为,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动力,取决于行为目标的价值以及他对达到该目标可能性的期望。

2、归因。导致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推断叫归因。最早研究归因的心理学家:海德,韦纳把这些影响因素归纳为三个维度:因素源、稳定性、可控性。归因类别: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部环境。稳定的是能力和任务难度;唯一可控的是努力。

3、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认为,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某种任务的判断和知觉。

五、学习动机的培养

三条途径:创设外部条件,激发学习动机;引起内部需要,转化学习动机;强化内外因素,维持学习动机。

六个方法: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远景性学习目的教育;提高教学艺术,发展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及时、有效的反馈;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三节 意志行动过程

一、采取行动阶段:

(一)确定行动目的

双趋冲突:一个人以同样强度的两个动机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同时达到。这种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能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一个人同时遇到两种都想躲避的威胁,而他又必须接受其一。这种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者中必须选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趋避冲突:一个人对同一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象这种°同一目的兼有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避冲突。

(二)制定行动计划

(三)作出行动决定

二、执行决定阶段

第四节 意志品质及其培养

一、意志品质

① 意志的自觉性:就是一个人能够深刻地认识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自愿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行动目的的品质。② 意志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③ 意志地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

④ 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

二、意志品质的培养 人们的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主要做法是:

① 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用科学的世界观武装青少年是培养他们具有良好意志品质的基本条件。只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才能使学生正确地确立自己的行动目的,才能是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明确生活目的,追求崇高理想。

② 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坚强的意志是在克服困难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师除结合教学内容或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讲述意志锻炼的意义、锻炼的方法外,还应当组织好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

③ 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如对于怯懦的学生,则应多鼓励他们去克服困难,以增强其信心和勇气;对于任性和固执的学生,应该从目的性和原则性方面着手培养,使他们理解固执与顽强的区别。

④ 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过程中,周围人们的影响、集体的委派任务、榜样的教育等,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我锻炼才能真正起作用。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已逐步形成,他们能认识自我、评价自己,这就为学生意志的锻炼提供了前提条件

第九章 注意

一、概念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2、注意分配——是指人在一定时间之内,能够同时进行不同活动。这就叫注意的分配。即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3、注意转移——人们的注意有目的地从一个事物及时地转移到另一个事物身上。它是主动进行的,不是被动发生的。叫注意的转移。从生理机制上看,注意的转移是大脑皮层上优势兴奋中心的转移。

4、兴趣——是力求认识、探求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兴趣以需要为基础,稳定的兴趣是后天形成的。

5、间接兴趣——对事物或活动本身没有兴趣,但对事物或活动的未来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在一定条件下,间接兴趣可以转化为直接兴趣。

6、直接兴趣——对事物或活动本身感到有需要而产生的兴趣。

7、注意范围——又称注意的广度,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来的对象的数目。

8、注意的稳定性——注意能够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持续时间愈长,注意就愈稳定。反之,稳定性就差。

9、爱好——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倾向,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

10、好奇心——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倾向,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是兴趣的先导。

11、兴趣效能——兴趣对活动的推动所产生的效果。依据兴趣有无效能,分为积极兴趣和消极兴趣。

12、定向反射是由情景的新异性所引起的一种反射,它为人和动物所共有。

13、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14、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15、兴趣转移——兴趣转移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对原来感兴趣的某一事物的兴趣消失,而转向对另一事物发生兴趣。

16、注意的过滤器理论——过滤器理论认为,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存在着过滤器,它以某种方式对外界刺激信息进行选择。一些信息能通过过滤器被识别和进一步的加工,其余的信息则被阻断在人的认知系统之外。

17、兴趣中心——是指一个人在诸多兴趣中的主要兴趣,它形成一种核心,其他兴趣则围绕着它,并与其配合,共同支配着人的行动。

二、填空

1、注意的特点有: 指向性和集中性。

2、注意的功能有: ①选择的功能;②保持的功能;③调节和监督的功能。

3、注意的基本品质有: ①注意的范围;②注意的稳定性;③注意的分配;④注意的转移。

4、以兴趣的倾向性,把兴趣分为: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5、*兴趣的品质有: ①兴趣广度和兴趣中心;②兴趣的稳定性和兴趣转移;③兴趣效能。

三、问题

1、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无意注意时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由一些主客观条件所引起的。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包括: ①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比较强烈的刺激作用;刺激物之间显著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新异突出的刺激作用等。

②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当时的需要;当时的特殊情绪状态;当时的直接兴趣。

2、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有意注意的发生和维持,虽也与主体的需要、兴趣、情感、知识经验有关,但这些主观因素的作用是间接表现出来的。它们都受主体当时确定的活动目的所制约。具体说来,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包括:

①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先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有意注意就越容易保持。

②合理组织活动。活动组织得是否合理关系到有意注意的保持。

③培养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一种对活动结果的兴趣。有了这种间接兴趣,尽管活动本身枯燥,但有意注意仍能保持很长时间。

④排除干扰。外界的刺激物、机体的某些状态(如疾病、疲劳等)、无关的思想和情绪等都可能干扰正在进行的活动,因此要采取措施,排除干扰。

3、简述如何培养集中而稳定的注意。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够集中在一定的对象上的持续时间。一个人的注意能否集中和稳定,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有直接关系,同时也取决于人们有无坚定的目的。

集中而稳定的注意,是进行学习和搞好工作的必要条件。怎样培养集中而稳定的注意呢?

①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当一个人对自己学习和工作的重大意义认识得越清楚,完成任务的愿望越强烈和决心越大时,他的注意就越能集中和稳定。

②要有对学习和工作的浓厚兴趣。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的人,就会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长期坚持下去。

③要与分心现象作斗争。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引起分心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周围环境嘈杂,二是任务繁多。面对这种情况,要分出轻重缓急,统一安排,逐个解决。

4、简述兴趣与爱好的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

兴趣是力求认识、探求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人想熟识某种对象、积极探究它、领会它的一种认识倾向;爱好则是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倾向。如某人对足球感兴趣,不一定爱好踢足球。

(二)联系

①兴趣和爱好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②当兴趣发展成为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倾向时,就成了爱好。③在日常生活中,兴趣和爱好经常是一致的,其兴趣所在,也就是其爱好所在。

5、试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不是天生的,它可以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建立,兴趣产生于认识的需要。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了解哪些事物或活动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在个人经历过的事物或活动中,曾获得成功的事物或活动容易引发人的兴趣。如学生对学习好的功课容易感兴趣。第二,在未经历过的事物或活动中,有成功希望的事物或活动容易引起兴趣。第三,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活动最容易引起兴趣。如学生对那些略超出其智力水平的问题最感兴趣,但如果难度过大,则不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凡是那些能带来愉快感的事,就容易引发兴趣。如解决了某一难题而体验到喜悦感,会增强人对相应活动的兴趣。第五,新奇的事物容易引发兴趣。不论是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还是新颖的教学内容,都可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举例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生的注意:

①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如保持教室安静、教室内布置的简朴等;

②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使学生在课上轻轻松松地集中注意听讲,如教学方法要避免单调呆板、教学形式要多样化、教学组织要生动有趣、教学内容要丰富且逻辑性强等。

③ 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使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学习是一种复杂的活动,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干扰,如果学生只凭借无意注意是难以完成学习任务的,必须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①要经常地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明确为什么学习、每部分学习内容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目的越明确,注意就越集中。

②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具体措施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如向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刚开始注意分散时给予提示和批评等。

③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意志的品质。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还是一堂课上,教师都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①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有时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但当讲授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时,则必须设法让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充分理解和思考问题;

②当学生保持一段时间的高度紧张的有意注意后,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适当放松一下,或结合教学内容讲授一些有趣的事例,使学生由有意注意转为无意注意;在课结束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教学任务,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然后布置作业。

7、注意的各种理论。

第一节注意的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不仅表现为选取某种活动和对象,而且表现为心理活动对这些活动和对象的比较长时间的保持。注意的集中性不仅指离开一切与活动对象无关的东西,而且也指对各种干扰刺激进行抑制,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

注意与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难以分开,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一)注意的功能 第一,选择的功能,第二,保持的功能,第三,调节和监督的功能,(二)注意的外部表现

人在注意时常常伴随有特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为: 第一,适应性动作。第二,无关动作的停止。第三,呼吸运动的变化。

第四,在紧张注意时,还会出现心跳加速,牙关紧闭,握紧拳头等现象。二,注意的分类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一)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无意注意时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由一些主客观条件所引起的。

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包括:

第一,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第二,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

无意注意因为无需意志努力,所以在工作、学习中可以减少脑力的消耗,避免身心过度疲劳。但由于这种注意是自发产生的,人们不可能获得系统知识和完成艰巨的工作任务。(二)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第一,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第二,合理组织活动。第三,培养间接兴趣。第四,排除干扰。

(三)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关系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注意,但在实际工作中两种注意都需要。

如果只有有意注意,长时间工作会使人疲劳,注意就容易分散,使工作进行不下去;如果只有无意注意,稍遇困难或干扰,注意就容易分散,同样也不能做好工作。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常常交替发生,一些简单的、不重要的活动只需要无意注意,而对于复杂的重要的活动则必须有意注意。

第二节注意的生理基础

一、定向反射

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有机体的一种定向反射。

定向反射是由情景的新异性所引起的一种反射,它为人和动物所共有。最初的定向反射是一种无条件反射,它是注意的最初级的基础。当环境中出现某种新异刺激物时,人们不由自主地去注意它,这是无条件性定向反射。以后,在无条件性定向反射的基础上可以发展出条件性定向反射,如对周围环境的主动搜索、探究等。在这种情况下,主体的需要与动机以及它所确定的活动目的与任务,都能推动人们对周围环境的定向活动。

二、注意的大脑皮层机制

第三节注意的品质与培养

一、注意的范围

(一)注意的范围的定义。

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同样清楚地知觉出来的对象的数目。(二)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注意范围的大小,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知觉对象愈相似,排列愈集中或有规则,注意范围也就愈大;反之,注意范围则愈小。

第二,注意范围的大小,和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分不开。阅读同一篇文章,担任编辑任务的人与从事校对工作的人,注意范围就不一样。前者较大,后者较小。

第三,注意范围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一个人的已有经验和知识领域。经验愈多,知识愈广,就愈善于组织所感知的对象,把它们联系成一个整体来感知。因此,要想扩大注意的范围,其根本途径是增加知识和丰富经验。

在现实生活中,某些职业和工作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如印刷排字工人、报务员、领航员、驾驶员等等。对于一般人来说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也需要扩大阅读时的注意范围。可见,注意范围的扩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二,注意的稳定性

(一)注意的稳定性的定义: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够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持续时间愈长,注意就愈稳定。反之,稳定性就差。(二)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1.一个人的注意能否集中和稳定,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有直接关系。2.注意的集中和稳定,主要取决于人们有无坚定目的。(三)如何培养集中而稳定的注意

第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当一个人对自己学习和工作的重大意义认识得越清楚,完成任务的愿望越强烈和决心越大时,他的注意就越能集中和稳定。第二,要有对学习和工作的浓厚兴趣。兴趣好像是一种兴奋剂。一个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兴趣的人,就会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长期坚持下去。

第三,要与分心现象作斗争。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引起分心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周围环境嘈杂,对学习和工作有影响。这主要靠加强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去克服各种干扰。二是任务繁多,思绪万千,既干着这件事,又想着那件事,思想不能集中。面对这种情况,最好是分出轻重缓急,统一安排,作出计划,逐个解决。

做到在进行每项工作时,都能集中注意和精力,专心致志。

三、注意的分配

(一)注意分配的定义:

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一定时间之内,能够同时进行不同活动的数目而言。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注意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指向和集中于一定的事物。这就是所谓的“一心不能二用”。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经常要求人们同时去注意更多的事物,即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二)注意的分配的三种情况:

第一,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它可以不需要给予更多的注意,从而有可能把注意集中在另一种活动上。

第二,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各种活动对象的各个部分,已经在经验中形成了巩固的联系,只要感知对象的一部分,就可把全部对象反映出来。做到注意可以在几种活动上迅速地更迭,即所谓轮流注意。

第三,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如有些演员能够自拉(胡琴)自唱,或者边说边打(快板)边表演。

注意分配的能力是因人而异的。有人能够毫不紊乱地同时进行几种活动,有人则感到很困难。其关键在于是否通过艰苦练习,形成大脑皮层上各种各样牢固的暂时神经联系。四,注意的转移

(一)注意转移的定义:

人们把注意有目的地从一个事物及时地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这叫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主动进行的,不是被动发生的。(二)影响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的因素:

第一,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灵活性强的人,注意转移就比较容易,灵活性差的人,注意转移较难。

第二,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目的性不明确,语言的调节能力太弱,就既不能很快地抑制那些不该兴奋的区域,同时也不能很快地解除大脑皮层上应该解除的抑制,这样就使注意的转移表现不灵活。相反,如果一个人的注意过于容易受外界影响而转移,这也是目的性不明确,语言的调节能力差的表现。

第三,原来注意的紧张度。原来注意的紧张度越低,转移就比较容易和迅速,反之则较困难和缓慢。.

第四,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新的注意对象越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转移就越容易和迅速;反之就越困难和缓慢。

第四节注意的理论

一、过滤器理论

过滤器理论认为,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存在着过滤器,它以某种方式对外界刺激信息进行选择。一些信息能通过过滤器被识别和进一步的加工,其余的信息则被阻断在人的认知系统之外。主要有布鲁德本特的早期选择模型,特瑞斯曼的中期选择模型,以及德尤奇和诺曼的晚期选择模型。过滤器理论主要解释注意的选择性问题,因此也被称为注意的选择性理论。(一)早期选择模型

布鲁德本特最早提出了注意的过滤器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从外界进人感觉通道的信息是大量的,但大脑加工信息的能力却是有限的。为了避免阻塞,就需要有一个过滤器对输入信息进行选择,使其中的一部分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被识别、储存和加工,而其余的信息则迅速消退。

布鲁德本特设想的过滤器位于语意分析之前,外界信息经感觉器官到达短时贮存器中进行暂存,然后经过选择性过滤,将无用的信息“滤掉”,进入知觉系统的仅是要进行认知分析的信息。输入的信息是否能通过过滤器,完全是由刺激的物理属性决定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信息筛选不起作用。这种观点被称为过滤器理论的早期选择模型。(二)中期选择模型

在双耳分听实验中,事先规定被试只对一只耳(追随耳)输入的信息进行追踪,而忽略从另一耳(非追随耳)输入的信息。通常被试能较好地记住追随耳输入的信息,而对非追随耳输入的信息无法识别。但假若非追随耳输入的信息对个体有特殊意义(如被试的名字),却往往能被觉察到。这是早期选择模型无法解释的。

据此,特瑞斯曼提出:过滤器不是按“全或无”的方式工作,而是按衰减的方式工作的。过滤器有两种,一种位于语意分析之前,称为外周过滤器,它根据刺激信息的特点而对它们给予不同程度的衰减;另一种在语意分析之后,称为中枢过滤器,它是根据语意特征来选择信息的。从追随耳输入的信息受到的衰减很少,能顺利激活长时记忆中的有关项目而被识别;非追随耳输入的信息经过过滤器大多数被衰减,不能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取得联系,因而难于识别。但有的信息(如个体的名字)激活阈值很低,所以即使从非追随耳输入,也能被识别。因此,信息的选择不仅依赖于感觉特征,而且依赖于语意特征。这种理论强调了中枢过滤器的语意分析作用,所以被称为中期选择模型。(三)晚期选择模型

晚期选择模型是由德尤奇和诺曼等人提出的。该模型认为,所有的选择性注意都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晚期,信息的选择依赖于刺激的知觉强度和意义,因而称为晚期选择模型。它假定所有的信息都到达了长时记忆,并激活了其中的有关项目,然后竞争工作记忆的加工。选择性注意属于中枢控制过程的一部分,它是一种主动的机制,通过它,某些信息被选择出来作进一步的加工。晚期选择模型能较好地解释注意分配现象,因为输入的信息都得到了加工。但这个模型假设所有的信息都进人中枢加工机制,看起来颇不经济,也不能很好地解释早期选择现象。

以上三种关于注意选择性的理论,都假定注意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信息加工的特定阶段。这样的选择机制显得较为刻板。目前,很多认知心理学家认为,选择过程可以发生在信息加工的不同阶段,这种观点被称为多阶段选择模型。多阶段选择模型是对前面三种选择性模型的综合,它强调信息选择的时段依赖于任务的具体要求,因此更具灵活性。二,认知资源理论(一)资源限制理论

1973年,卡尼曼在《注意与努力》一书中提出了资源限制理论。与过滤器理论致力于解释注意的选择性机制不同,资源限制理论着重考虑注意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

资源限制理论把注意看成是对刺激进行识别和加工的认知资源,其容量或能量是有限的。每一项认知活动都需要占用和消耗一定的认知资源。当人同时进行两种以上的活动时,就会有多项认知任务同时竞争有限的注意资源。因此,只有当这些活动需要的资源之和不超过注意的总资源时,它们才能同时进行。否则,在进行某项活动时,其他活动必然受到阻碍。该理论还认为,注意分配机制是主动而灵活的,它能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资源的配置优先加工更为重要的任务。

(二)双重加工理论来源:考试大

在资源限制理论的基础上,谢夫林等人进一步提出了双重加工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信息加工方式有两种: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自动加工是由刺激自动引发的无意识的加工过程,不需要有意注意,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自动加工的速度很快,由于不占用系统的加工资源,所以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控制加工是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过程,它需要注意的积极参与,要占用系统的加工资源。和自动加工相比,控制加工更为主动和灵活,它可以随客观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资源分配的策略。

双重加工理论是对资源限制理论的有益补充,它们共同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有时能同时做好几件事,如一边做作业一边听音乐,或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等。因为人类认知加工系统的资源是有限的,在同时执行两种以上的加工任务时,往往会发生困难。而如果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加工已经变得自动化了,不需要占用加工资源,个体就可以将注:意更多地集中于其他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过程之上。

控制加工经过充分的练习之后,有可能转化为自动加工。熟练技能的形成过程,就是动作信息由控制加工向自动加工转化的过程。例如,人在初学骑自行车的时候,注意高度集中于自身,动作僵硬,全身紧张。这时,头脑中对骑车动作的控制属于控制加工。经过充分的练习,骑车技能达到熟练后,头脑中对骑车动作的控制变为自动加工。这时骑车者的部分注意资源就可以分配于其他活动。第五节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无意注意可以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既可以成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因素,又可以成为造成学生学习分心的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生的注意:一方面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如保持教室的安静、教室内布置的简朴等;另一方面则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使学生在课上比较轻松地集中注意听讲,如教学方法要避免单调呆板、教学形式要多样化、教学组织要生动有趣、教学内容要丰富且逻辑性强等。

无意注意也可以由人本身的状态引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使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学习是经验获得及行为改变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干扰,如果学生只凭借无意注意是难以完成学习任务的,必须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因此,一方面要经常地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明确为什么学习、每一部分学习内容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目的越明确,注意就越容易集中。另一方面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具体措施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如向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刚开始注意分散时给予提示和批评,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等。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三、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在教学中如果人们过分地要求学生以有意注意来进行学习,容易引起疲劳;反之,如果只让学生凭借无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去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无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还是在一堂课上,教师都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如在一堂课中,上课之初教师就应采取措施,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停留在上一节课或课间的注意转移到本节课上来,对新的一节课形成有意注意。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有时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但当讲授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时,则必须设法让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充分理解和思考问题;当学生保持一段时间的高度紧张的有意注意后,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适当放松一下,或结合教学内容讲授一些有趣的例子,在课要结束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然后布置作业。

第六节兴趣

一、兴趣、爱好和好奇心:(一)兴趣的定义及特点

1.兴趣的定义: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

2.兴趣的特点:第一,兴趣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个人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地位不同,他所感兴趣的内容及其价值标准也不同。兴趣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也随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而改变。第二,兴趣以需要为基础,是对客观事物需要的一种情绪色彩的表现。(二)爱好的定义

爱好是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倾向,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三)兴趣与爱好的区别与联系

1.兴趣是人想熟识某种对象、积极探究它、领会它的一种认识倾向;爱好则是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倾向。当兴趣发展成为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倾向时,就成了爱好。

2.在日常生活中,兴趣和爱好经常是一致的,例如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其兴趣所在,也就是其爱好所在。但有时对某事物有兴趣,并不一定有从事该活动的倾向。例如,某人对足球感兴趣,是个热心的球迷,但他不一定爱好踢足球。(四)好奇心的定义

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一种倾向,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五)好奇心与兴趣的区别

第一,好奇心比较广泛,没有明确的方向,对任何看来新奇的事物都好奇。而兴趣则有明确的方向。即使是兴趣广泛的人,也只是对几种事物或活动感兴趣,而不是对任何事物或活动都有兴趣。

第二,好奇心一般是容易满足的。好奇心是由于对事物的某种疑问所引起,疑问一旦解除,好奇心便得到满足而消失。兴趣则不然,它不一定由疑问产生。即使有些兴趣是由疑问产生,但它们也不会随疑问的解除而消失,相反随疑问的解除,兴趣会更加浓厚。

二、兴趣的分类

由于人的需要复杂多样,人的兴趣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兴趣进行分类。(一)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根据兴趣的内容,可以把兴趣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1.物质兴趣是以人的物质需要为基础的兴趣,主要表现在对物质生活用品的兴趣上。

2.精神兴趣是以人的精神需要为基础的兴趣,主要表现为对科学、文化、艺术、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兴趣。(二)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根据兴趣的倾向性,可以把它们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1.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或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由于使人产生直接兴趣的活动本身足以满足人的需要,因而产生一定的愉快的体验。在产生直接兴趣的活动中,不需要意志努力或较少需要意志努力。

2.间接兴趣是对事物或活动本身没有兴趣,但对事物或活动的未来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由于对活动本身缺乏兴趣,在活动中一般都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在一定的条件下,间接兴趣可以转化为直接兴趣。(三)短暂兴趣和稳定兴趣 依据兴趣持续的时间,可以把兴趣分为短暂兴趣和稳定兴趣。短暂兴趣是和某种活动紧密联系的兴趣,它产生于活动中,并伴随着某种活动的结束而消失。稳定兴趣具有稳固性,它不会因活动的结束而消失。它使个性上留下痕迹,成为个人活动的特点,使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兴趣的品质:

(一)兴趣广度与兴趣中心

1.兴趣广度:兴趣广度是指兴趣范围的广阔程度。兴趣广度存在个别差异,有的人兴趣范围大,人们称之为兴趣广泛;有的人兴趣范围小,人们称之为兴趣狭窄。

2.兴趣中心:兴趣中心是指一个人在诸多兴趣中的主要兴趣,它形成一种核心,其他兴趣则围绕着它,并与其配合,共同支配着人的行动。

3.二者关系:广泛的兴趣与中心的兴趣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在对多种事物广泛兴趣的基础上,对某一或某两种事物特别感兴趣,就可以形成中心兴趣。在中心兴趣的引导下,发展其他各种兴趣,使广泛的兴趣为中心兴趣服务,中心兴趣也可以反过来刺激和发展兴趣的广度。广泛兴趣只有和中心兴趣结合起来,、才是一种良好的品质。(二)兴趣的稳定性和兴趣转移

1.兴趣稳定性:兴趣的稳定性也称兴趣的持久性,是指兴趣持续时间的长短。持续时间长则稳定性强,持续时间短则稳定性弱。兴趣的稳定性和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直接相联系。

2.兴趣转移:兴趣转移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对原来感兴趣的某一事物的兴趣消失,而转向对另一事物发生兴趣。兴趣转移有两种形式:一是以高层次为背景的兴趣转移,转移后的兴趣是稳定的兴趣,这种转移对人有促进作用;另一种是以低层次为背景的兴趣转移,转移后的兴趣多为不稳定的兴趣,很容易再次转移,这种兴趣转移对人的发展一般有阻碍作用。(三)兴趣效能

1.定义:兴趣效能是指兴趣对活动的推动所产生的效果。2.依据兴趣有无效能分为积极兴趣和消极兴趣。

消极兴趣:消极兴趣是被动的兴趣,使人处于静观状态,不能成为实际活动的动力,因而也不能产生实际效果,是一种不良的兴趣品质。

积极兴趣:积极兴趣是有效能的兴趣,它不停留在静观阶段,往往为获得兴趣的对象而积极活动,成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个性的优良的兴趣品质。

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一)如何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

首先要丰富自己的生活。变幻莫测、奥妙无穷的大干世界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的探索可以转化为学习兴趣。其次,要树立远大的理想,着重发展高层次的需要。第三,兴趣是可以转移的。在培养学习兴趣时要合理地运用兴趣转移规律。(二)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事物或活动

第一,在个人经历过事物或活动中,曾获得成功的事物或活动容易引发人的兴趣。第二,在未经历过的事物或活动中,有成功希望的事物或活动容易引起兴趣。第三,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活动最容易引起兴趣。第四,凡是那些能带来愉快感的事,就容易引发兴趣。如解决了某一难题而体验到喜悦感,会增强人对从事相应活动的兴趣。

第五,新奇的事物容易引发兴趣。不论是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还是新颖的教学内容,都可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十章 言语和技能

一、概念

*语言——由词汇(包括音、形、义)按一定的语法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

2、独白言语——是指一个人独自进行的、较长而连贯的言语,如演说。

3、技能——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称为技能。技能包括在知识经验基础上,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或由于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技能,也包括按一定方式经多次练习使活动方式的基本成分达到自动话水平的高级技能,即技巧性技能或熟练技能。

4、动作技能——是指在学习活动、体育活动和生产劳动中外部行为的操作方式系统,包括体操、书写等。动作技能主要是借助于骨骼肌和相应的神经过程而实现的。

5、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是指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心智操作方式系统。

6、*练习曲线——是练习进程与练习效果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图。练习曲线因练习者的能力、练习内容的复杂程度和困难程度、练习方法及计算方法不同而异。

7、*技能的迁移——技能的迁移是指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对以后的技能、技巧的学习产生的影响,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情况。

8、高原现象——在复杂机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它在练习曲线上表现为两次上升之间一段近似水平的线段。

9、外部言语是进行交际的言语,可分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其中口头言语又包括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

10、书面言语是指人们凭借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借助阅读来接受别人言语的影响,书面言语是口头言语的提炼和加工,它在语法、逻辑、修辞上的要求高于口头言语。

11、内部言语是非交际性言语,是指借助语言进行思维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

12、习惯——是人在—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

13、技能的正迁移: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对相类似的新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影响,称作技能的正迁移。

14、技能的负迁移(技能的干扰)——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对相类似的新技能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阻碍新技能的学习和形成,称作技能的负迁移,也称技能的干扰。

15、巴甫洛夫的[动力定型说]——认为技能是通过一连串条件反射所建立起来的若干固定动作的组织体系,其中每一个先行动作都可以作为后继动作的信号。

二、填空

1、*按技能的性质和特点,把技能分为 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两种。

2、会骑自行车者骑不好三轮车主要受 负迁移的 影响。

3、技能形成的条件有 ①动作概念的掌握;②示范;③反馈;④练习中的时间分配。

4、智力技能的特征有 ①观念性;②内潜性;③简缩性。

三、问题

1、简述技能与习惯的区别。

从表面上看,习惯和技能都是若干动作的组织体系,但两者有着根本的区别:

①技能是越来越向一定的标准动作体系提高,而习惯则越来越保持原来的动作组织情况。即习惯是保守的,技能则向一个标准趋近。

②习惯没有水平高低之分,但有好坏之别。

③技能是既和一定的情境,又和一定任务联系起来的;习惯则只和一定情境而没有和一定任务相联系。

④技能要与一定的客观标准作对照;而习惯则不是,它只和先前的动觉作对照,拿这一次动作的动觉和前一次动作的动觉作比较。

2、简述促进智力技能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学生的智力技能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要促进学生智力技能的发展,使它达到灵活掌握的水平,需要创设应用这种技能去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

①识别课题类型。在解答课题时,学生若能识别课题属于那一种类型,就能运用相应的智力技能进行解答。②把握全部情况。要洞察课题的本质关系,不能只抓住个别因素,而要整个儿地把握全部情况。

③摆脱旧经验的影响。由于经验具有定势作用,常常会阻碍人们揭示课题的本质或关系。

3、简述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

第一节言语

一、语言和言语

(一)语育和言语的概念【名词】 语言——由词汇(包括音、形、义)按一定的语法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二)语言和言语的关系【简答于论述,思路:两个名词+区别+联系】 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1)【规则与行为】语言是指某语言集团所共有的抽象的语言材料和规则;而言语是指个体根据其所掌握的语言知识产生和理解言语的行为。(2)【社会现象vs心里现象】语言是社会现象,因而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言语是心理现象,具有个别性和多变性。3)【工具vs运用】语言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2.语言和言语的联系。

(1)语言离不开言语,离开人的言语活动,语言就不能发挥任何功用。人们的言语活动及其产物,是语言客观存在的基础。(2)言语不能离开语言而进行,离开了语言,人就不能通过言语进行交际或思维。

二、言语的种类

在心理学上一般把言语分为两大类: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一)外部言语

外部言语是进行交际的言语,可分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其中口头言语又包括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1.口头言语(1)对话言语

①对话言语概念:对话言语是一种最基本的言语形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直接进行交际时的言语活动。如聊天、座谈、辩论等。它们是通过相互谈话、插话的形式进行的。②对话言语的特点:

首先,对话言语是一种情境性言语。它与交谈双方当时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是“前呼后应”的。离开了对话情境,往往就难以理解。

其次,对话言语是一种简略的言语。在对话言语中,说话的双方往往只用简单的句子,甚至个别单词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虽然在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上不完善和不严谨,但不妨碍双方进行交谈。

再次,对话言语是一种反应性言语,是对话双方针对某种特定的情境及对方的言语而进行的,不是有计划的言语行为。

最后,对话言语是对话双方的直接交际。对话言语是由对话双方互相支持的言语。参加对话的人既是听众,又是说话者。在对话言语中,交谈双方必须正确理解彼此所说的内容,并作出恰当的反应,对话才能继续下去。(2)独白言语

①独自言语概念:独自言语是个人独自进行的、较长而连贯的言语。它表现为报告、讲演、讲课等形式。②独自言语的特点是:

首先,独自言语是说话者独自进行的言语活动,而其他人则作为他的听众,是水平较高的口头言语。

其次,独自言语是预计性和开展性的言语,要预先考虑听众的情况,明确发言目的,系统的组织发言内容,准确流畅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它要求说话者用词准确、发音清晰,符合语法和修辞的要求,注意语流、速度和语调的变化,并适应辅以表情和手势,以便加强言语的表现力。2.书面言语

1)书面言语的概念:书面言语是指人们凭借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借助阅读来接受别人言语的影响,书面言语是口头言语的提炼和加工,它在语法、逻辑、修辞上的要求高于口头言语。2)书面言语的特点:

第一,随意性,书面言语不受时空的限制,书面言语对写作者来说,可以反复修改;对阅读者来说,可以反复阅读以领会作品的内容。

第二,开展性,它不能直接得到来自读者的反应,所以只能凭借言语本身的艺术,阐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通过自己的反复修改、补充和润色使之趋于完善

第三,计划性,书面言语和独白言语一样,也是一种计划性较强的言语形式。这种计划常常以腹稿、提纲等形式表现出来。(二)内部言语 1.内部言语的概念:内部言语是非交际性言语,是指借助语言进行思维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2.内部言语的特点:

首先,发音器官活动的隐蔽性。

其次,言语结构具有不定型性,即言语高度简略。内部言语不直接用于交际,只是个人自己的言语活动,不存在别人是否理解的问题,因而在内部言语中,句子的大量成分常常被省略。

三、语言和思维【略,这是芝麻】

四、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专家预测,此处只要记住主要观点就可以了】 美国心理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一种新的语言理论。乔姆斯基首先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向深层结构的转化是怎样实现的呢?乔姆斯基认为,这个转化不是通过学习,而是人先天就具备这种转化的本领。其证据是:

第一,不同民族的人,其认识常有共同之处。即语言的深层结构是一样的,但各民族表达的方式则明显不同,即语言的表层结构不同。第二,不同民族的儿童,生活的语言环境不同,但他们掌握发音、句法结构的次序都是相同的,时间也大致一样。

第三,语言发展的阶段和动作发展的阶段基本一致,动作发展到什么水平,语言也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哪个民族都是一样。即语言和动作发展是平行的。动作的发展是天生的,语言也是如此。

第四,儿童学习说话,有个关键期。过了关键期,学习语言就很困难。这一事实不能用学习来解释。因为,就其他学习而言,学习能力是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的,不会因年龄增长,学习能力反而下降。

第二节技能

一、技能与习惯(一)技能

1.技能的概念——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称为技能。

2.技能分类:技能包括在知识经验基础上,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或由于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技能,也包括按一定的方式经多次练习使活动方式的基本成分达到自动化水平的高级技能,即技巧性技能或熟练技能。技能按其性质和特点可分为智力技能(心智技能)、动作技能两种,但通常所说的技能是指动作技能。

3.技能的特点:

第一,准确性。技能形成后,动作越来越准确。

第二,动作的速度与自动化。速度快慢可以反映人的动作技能的熟练程度。速度所以快,主要靠外受感觉的省略。外受感觉省略得越多,人的动作速度就越快。

第三,多余动作的减省。多余动作的减省和准确性的提高是同一件事的两个方面。准确是因为分化。多余动作的减少,可用巴甫洛夫的分化抑制来解释:即多余动作因受不到强化而消退,有用动作因受强化而保留下来。.

第四,灵活性。技能形成后绝不是固定的,绝不是一个动作和另一个动作的固定衔接,而是有灵活性的。

4.技能的生理机制:技能最初可以根据巴甫洛夫的动力定型学说来解释,即认为技能是通过二连串条件反射所建立起来的若干固定动作的组织体系,其中每一个先行动作都可以作为后继动作的信号。信息加工理论问世后,提出了所谓非语言抽象的问题,即认为动作中也有概括和抽象。按照这种观点,技能并不是若干固定动作的组织体系,而是若干动作原型(即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动作)的组织体系。(二)习惯

1.习惯的概念:习惯是在—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

2.习惯的评价:习惯有好坏之分,对习惯的评价涉及道德问题。习惯鲜明地体现着一个人的性格。积极的、良好的习惯对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对人的学习和劳动活动,以及对集体和社会都有积极的影响。习惯并非一成不变,人能在一定条件下有意识地养成某种良好的习惯,而改变某种不良的习惯。

(三)技能与习惯的区别

从表面上看,习惯和技能都是若干动作的组织体系,但两者有着根本的区别:

第一,技能是越来越向一定的标准动作体系提高,而习惯则越来越保持原来的动作组织情况。这就是说,习惯是保守的,技能则不断向一个标准趋近。第二,习惯没有水平高低之分,但有好坏之别。习惯是把某种动作的组织情况越来越固定化。所以养成好习惯,不用走脑子就去做符合规范的好事;形成坏习惯,不知不觉就做了不符合规范的坏事。

第三,技能是既和一定的情境,又和一定任务联系起来的;习惯则只和一定情境而没有和一定任务相联系。由于技能和一定任务相联系,所以需要时才那样做,不需要时就不那么做。也就是说,技能是由任务始动的,所以它是主动的,需要时就出现,不需要时就不出现。习惯则只由一定情境而始动,所以习惯是被动的。有些动作既可能是技能,也可能是习惯。

第四,技能要与一定的客观标准作对照;而习惯则不是,它只和先前的动觉做对照,拿这一次动作的动觉和前一次动作的动觉作比较。给技能作对照的,一定是客观标准,或者是别人的示范,或者是动作的产品,或者是要求的指标。给习惯作对照的,则只是上次的动作。这就是说,技能形成中除自己的动觉反馈外,还需要别的反馈,如外受感觉(视、听觉等等)的反馈。只有这些外受感觉的反馈;才能使人拿自己的动作或动作产品,去与标准动作或标准动作的产品进行对照(因为标准动作或标准动作的产品需要靠外受感觉才能被感知)。习惯则不是这样。它只需要动作本身的动觉反馈。即只要觉得这次动作所产生的动觉,和以前动作所产生的动觉相同,就会感到舒服。如果觉得不相同,就感到不舒服。

二、动作技能

(一)动作技能及其分类

1.动作技能——指在学习活动、体育活动和生产劳动中外部行为的操作方式系统。动作技能主要是借助于骨骼肌和相应的神经过程而实现的。

2.动作技能的分类:动作技能按动作是否连贯可分为连贯的动作技能和不连贯的动作技能。如说话、打字属于连贯的动作技能,而射箭则属不连贯的动作技能。动作技能又可按进行过程中情境是否变化分为封闭的动作技能和开放的动作技能。封闭的动作技能是指外部情境在本质上相同的情况下,动作始终如一的技能,如发扑克牌;开放的动作技能是指动作随外部情境改变而作相应的变化的技能,如打乒乓球。(二)练习曲线

技能形成必须经过一定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可以用练习曲线来表示。练习曲线是练习进程与练习效果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图。在练习曲线上可以看出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工作效率、活动速度和准确性的变化,也可以看到各种技能在形成过程中的共同处和差异性。练习曲线因练习者的能力、练习内容的复杂程度和困难程度、练习方法及计算方法不同而异,但各种练习曲线在形成过程中都有共同趋势,如练习成绩逐步提高、练习成绩的起伏、练习成绩的暂时停顿现象等。(三)高原现象

1.高原现象——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现象。它在练才曲线上表现为两次上升之间出现一段水平相近的线段。

2.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①感觉机能和中枢机能对动作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减弱;②提高练习成绩的新的活动结构和方法尚未形成;③练习方法不当,一时无法突破困难;④产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疲劳;⑤动机强度减弱,兴趣降低,甚至产生厌倦等消极情绪;⑥意志品质差,缺乏继续提高的勇气和信心;⑦自满情绪;⑧可能正在进行潜在学习,其成绩未显现出来等等。就学生而言,由于学习兴趣下降,或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或因身体疲劳、疾病等情况,成绩也会出现停顿状态。

高原现象并不是技能形成过程的普遍规律,若技能结构比较简单,或者不具备以上各种原因,练习中可能不会出现高原现象。(四)技能的迁移与干扰

1.技能的迁移:技能的迁移是指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对以后的技能、技巧的学习产生的影响。

2.正迁移与负迁移: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对相类似的新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影响,称作技能的正迁移。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对相类似的新技能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阻碍新技能的学习和形成,称作技能的负迁移,也称技能的干扰。

3.迁移发生的条件:研究表明,凡是新活动和旧活动的反应相同,而刺激不同时,容易发生正迁移;凡是新活动和旧活动刺激相同而反应不同时,容易发生负迁移。

(五)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人们通过练习掌握动作技能,一般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1.动作的认知和定向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对所学的动作技能有初步认识,也就是使学习者对动作方式有所了解,在头脑中形成动作的映象,以便对所学的动作进行定向。在本阶段,动作尚忙乱紧张,呆板而不协调,并出现多余动作,也难以察觉自己动作的全部情况,因此自己不易发现错误。2.动作的联系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经过反复练习使个别动作联系起来。由于练习,使个体通过实际行动获得来自效应器官活动的反馈信息,原有的动作映象在本阶段进一步得到充实和完善,并有利于对动作的联系和调节。3.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

本阶段意识的调节作用已大大降低,肌肉运动感觉作用占主导地位,视觉对动作的控制进一步减弱。因此,本阶段坚持动觉控制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动作技能在本阶段已协调和完善,意识参与减少到最低限度,人们的紧张状态消失,注意范围大了,并能根据情境变化,适当的调整动作技能。(六)技能形成的条件

①动作概念的掌握: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从动作概念到动作表象再到具体动作这样三个阶段。动作概念就是能够说出自己应该怎样去进行动作;动作表象就是能够在自己头脑中想象出应该如何去动作;具体动作则是自己能够根据动作表象去实际进行动作。②示范:技能学习一般要通过示范,而范例往往由视觉通道提供。

③反馈:有反馈才能有进步,没有反馈就没有进步。因为只有通过反馈,才能知道自己的动作是否合乎要求。不通过反馈,动作就失去受到强化的机会。只有使合乎要求的动作受到强化,不合乎要求的动作受不到强化,自己才能辨别哪个动作正确,哪个动作不正确。

但当技能已经熟练掌握后,反馈就不一定必要。有一个实验表明:当被试所受强化愈少时,如果一旦取消强化,退步马上就会出现;但若已经受过足够次数的强化,则当强化取消时不会出现退步。关键在于必须经过足够次数的强化。

④练习中的时间分配:练习中要有间歇,有间歇的练习效率比没有间歇的练习效率高。三,智力技能

(一)智力技能的概念

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是指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心智操作方式系统。(二)智力技能的特征

第一,观念性。就智力技能的对象而言,其直接对象不是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的客体,而是这种客体在头脑中的映象。可见,智力技能是一种观念性的活动。第二,内潜性。就智力技能进行的方式而言,它是在头脑中借助内部言语默默地进行的,从外部很难觉察到头脑中加工改造的思维过程。可见,智力技能是一种非外显的活动。

第三,简缩性。就智力技能的结构而言,它已从完整的变为压缩、简化的。由于它是高度省略、高度压缩的,所以往往难以使人察觉其活动的全部过程。智力技能是一种非扩展性的自动化过程。(三)促进智力技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学生的智力技能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要促进学生智力技能的发展,使它达到灵活掌握的水平,需要创设应用这种技能去解决问题的机会与条件。以数学演算技能为例,要求学生应考虑下列三个条件:

第一,识别课题类型。在解答课题时,学生若能识别课题属于哪一种类型,就能运用相应的智力技能进行解答。由于问题的性质不同,解题的智力技能也各不相同。

第二,把握住全部情况。要洞察课题的本质关系,不能只抓住个别因素,而要整个地把握全部情况。学生要想形成解决课题的技能,必须养成全面观察事物的习惯,设法找出其内在的关系与规律性,并力求迅速、简便地去进行解答。

第三,摆脱旧经验的影响。借已有的经验去把握课题的本质或关系,一般说来对当前课题的了解会起一定的促进作用,会产生正迁移的效果。但是由于经验具有定势作用,也常常妨碍人们去揭示课题的本质或关系。

①动作概念的掌握: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从动作概念到动作表象再到具体动作这样三个阶段。动作概念就是能够说出自己应该怎样去进行动作;动作表象就是能够在自己头脑中想象出应该如何去动作;具体动作则是自己能够根据动作表象去实际进行动作。②示范:技能学习一般要通过示范,而范例往往由视觉通道提供。

③反馈:有反馈才能有进步,没有反馈就没有进步。因为只有通过反馈,才能知道自己的动作是否合乎要求。不通过反馈,动作就失去受到强化的机会。只有使合乎要求的动作受到强化,不合乎要求的动作受不到强化,自己才能辨别哪个动作正确,哪个动作不正确。

但当技能已经熟练掌握后,反馈就不一定必要。有一个实验表明:当被试所受强化愈少时,如果一旦取消强化,退步马上就会出现;但若已经受过足够次数的强化,则当强化取消时不会出现退步。关键在于必须经过足够次数的强化。

④练习中的时间分配:练习中要有间歇,有间歇的练习效率比没有间歇的练习效率高。三,智力技能

(一)智力技能的概念

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是指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心智操作方式系统。(二)智力技能的特征

第一,观念性。就智力技能的对象而言,其直接对象不是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的客体,而是这种客体在头脑中的映象。可见,智力技能是一种观念性的活动。第二,内潜性。就智力技能进行的方式而言,它是在头脑中借助内部言语默默地进行的,从外部很难觉察到头脑中加工改造的思维过程。可见,智力技能是一种非外显的活动。

第三,简缩性。就智力技能的结构而言,它已从完整的变为压缩、简化的。由于它是高度省略、高度压缩的,所以往往难以使人察觉其活动的全部过程。智力技能是一种非扩展性的自动化过程。(三)促进智力技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学生的智力技能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要促进学生智力技能的发展,使它达到灵活掌握的水平,需要创设应用这种技能去解决问题的机会与条件。以数学演算技能为例,要求学生应考虑下列三个条件:

第一,识别课题类型。在解答课题时,学生若能识别课题属于哪一种类型,就能运用相应的智力技能进行解答。由于问题的性质不同,解题的智力技能也各不相同。

第二,把握住全部情况。要洞察课题的本质关系,不能只抓住个别因素,而要整个地把握全部情况。学生要想形成解决课题的技能,必须养成全面观察事物的习惯,设法找出其内在的关系与规律性,并力求迅速、简便地去进行解答。

第三,摆脱旧经验的影响。借已有的经验去把握课题的本质或关系,一般说来对当前课题的了解会起一定的促进作用,会产生正迁移的效果。但是由于经验具有定势作用,也常常妨碍人们去揭示课题的本质或关系。

第十一章 能力

一、概念

1、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与活动是紧密相联的。

2、才能——是一个人各种能力的独特结合。

3、天才——日常生活中,少数人的多种能力在活动中达到了最完备的发展与结合,能够高水平、开创性地完成多种活动任务,或完成某一领域中人们通常难于完成的特殊活动任务,这种高度发展的才能通常被称为天才。

4、*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它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5、液态(流体)能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较少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而主要依赖于个人的先天秉赋。

6、*晶态能力——是指与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的能力,它取决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

7、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它是人们完成活动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条件,即我们一般所讲的智力。

8、社交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有人际关系敏感性、人际关系调整能力和自我协调能力。

9、模仿能力——模仿能力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然后以相同的方式作出反应的能力。

10、特殊能力——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项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

11、操作能力——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纵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种活动的能力。人们通过操作能力与外界发生联系。

12、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指按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利用一切已知的信息,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个人或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13、离差智商——为了避免比率智商的不足,美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韦克斯勒创制了新的智力量表,来衡量人们的智力水平,即离差智商。离差智商的依据是人群总体的智力水平呈正态分布,每一年龄都有一个分数为100的平均智商。智商分布的标准差约为15。用公式表示:IQ=100+15Z。

14、信度——是衡量心理测验的好坏的指标之一,指多次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也可称可靠度。

15、效度——效度是指测验所测得的结果是不是所要测量的东西。

16、常模——常模就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它是依据测验适用对象总体的平均成绩来确定的。

17、成分性智力——指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有效加工处理的能力,包括三种基本的智力成分:元成分(元认知能力)、执行成分(认知能力)和知识获得成分(通过学习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18、经验性智力,个体运用或改造自己的经验从而实现目标的能力。它包括两种能力: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造旧经验创造新经验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19、情境性智力,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有效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并从中获得有用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三种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改造环境的能力和选择能力。

20、比率智商——用智龄和实足年龄的比率来代表的智商,称作比率智商。智商=智龄/实龄×100

21、测验的标准化——为了减少误差,就要控制无关因素对测验目的的影响,这个控制过程就叫做标准化。

二、填空

1、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表现在 ①发展水平的差异;②表现早晚的差异;③结构的差异。

2、某同学测验得分100分,其同龄同学平均分为95分,标准差为5,智商为 115。??????

3、标准化测验包括 ①内容标准化;②施测过程标准化;③评分标准化;④解释的标准化。

4、能力群因素说是 美国心理学家塞斯顿 提出的。

三、问题

1、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和联系。

2、试述能力形成的条件。

能力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先天素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实践的经验以及个人主观的努力,都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

①先天素质。人的各种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高级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特点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们是能力发展的直接物质基础。在心理学上,把这些造成人们之间天生差异的解剖、生理特点,称为素质。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决定着能力发展的潜力。

②环境和教育。学前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尤其是早期环境。学校教育对能力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系统的。

③实践活动的影响。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事实证明,个人直接经验的积累在人的能力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在多大范围内和多深的程度上经历和掌握事物,也就在多大范围内和多深程度上形成应对事物的能力。

④主观能动性。个人自身是能力的载体。一个人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他的主观努力。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远大,付出的努力越多,经历的范围越广、程度越深,他的能力也就相应地获得越大、越多、越广和越深的发展。

第一节能力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能力

(一)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二)能力与活动的区别与联系

能力与活动是紧密相连的。能力表现在人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当然,能力与活动之间,并非完全一一对应的关系。一种能力可能会对多种活动起作用,一种活动也会需要多种能力。(三)能力的分类

能力包括已有能力和潜在能力。

1.已有能力:已有能力亦即现实能力,指已经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并可以通过活动显现的能力。

2.潜在能力:潜在能力指个人能力发展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在外部环境或教育条件许可时,可以通过一定的经验发展成为现实能力。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与联系(一)知识与技能的概念

1.知识: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每个人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都不断地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2.技能:技能是在活动中由于练习而巩固、并在活动中应用的基本动作方式。(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和联系

第一,所属的范畴不同。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能是在活动中由于练习而巩固、并在活动中应用的基本动作方式;而能力则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第二,生理机制不同。知识、技能赖以获得的神经机制,是形成暂时神经联系和动力定型,而能力的神经基础是中枢神经系统在暂时神经联系形成和巩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些特性。

第三,概括化的内容与结果不同。知识是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中对相应经验的概括化结果,技能是在行为方式的练习巩固过程中对相应行为方式的概括化结果,而能力则是调节行为、活动的相应心理过程的概括化结果。

第四,迁移的范围不同。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范围都比较狭窄,它们只能在类似的活动、行为或情境中发生迁移;能力则有相当广的迁移范围,可以在很多场合间(即使它们并不很相似)发生作用。

第五,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较之能力的发展,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快一些,能力也不是永远随知识、技能的增加而成正比地发展。能力与知识、技能又是紧密相联的。一方面,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必要前提,能力的大小,会影响到知识掌握的深浅、难易和技能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能力又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掌握系统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则更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把知识、技能的传授与发展学生的能力简单地等同起来,也不能仅仅依据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来衡量他们的能力高低。同时,也要注意通过教学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使能力得到发展。

三、才能与天才(一)才能的概念:

才能是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通常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现实事件的过程中体现。完成任何活动,单凭一种能力是不够的,而是需要多种能力的合理结合。(二)天才的概念:

日常生活中,少数人的多种能力在活动中达到了最完备的发展与结合,能够高水平、开创性地完成多种活动任务,或完成某一领域中人们通常难于完成的特殊活动任务,这种高度发展的才能通常被称为天才。第二节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一,能力的种类

(一)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1.一般能力:一般能力是指各种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它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这里需要作出说明的是,目前国内一般学术著作中所出现的智力概念,其含义是指一般能力的综合。

2.特殊能力: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项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如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数学能力等等。它是顺利完成某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

3.二者关系: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特殊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内部条件;特殊能力的发展也有助于一般能力的提高。(二)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

1.模仿能力:模仿能力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然后以相同的方式作出反应的能力。模仿是动物和人类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2.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指按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利用一切已知的信息,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个人或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3.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关系:模仿能力一般包含了创造性的因素;创造性活动也包含有模仿活动,创造能力是在模仿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液态能力与晶态能力

1.液态能力:液态能力是指受神经系统成熟影响较大,受后天文化和知识影响较小的能力。

2.晶态能力:晶态能力是指受后天经验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的知识或解决问题上的能力。

3.二者关系:液态能力和晶态能力有不同的发展规律。个体早期时候,液态能力有比较明显的发展;进入成年期以后,液态能力有所衰退。晶态能力则不然,它伴随个体终生发展,到25岁以后发展速度才逐渐趋于平缓。(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

1.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它是人们完成活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条件。2.操作能力: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纵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种活动的能力。人们通过操作能力与外界发生联系。

3.社交能力:社交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性、人际关系调整能力和自我协调能力。

4.三者关系: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人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发展认知能力;认知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二、能力的结构

心理学领域中关于能力的各种学说主要源自国外,下面就各种学说作一简要的介绍。(一)因素构成理论 1.二因素说

能力的二因素说是由英国心理学家和统计学家斯皮尔曼提出的。这种观点认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一种是普通能力或普遍因素(G因素),它是人的基本心理潜能,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另一种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S因素),它是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定作业所必需的。活动中包含的G因素越多,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就越高;包含的S因素越多,成绩的正相关就越低。

斯皮尔曼的学说对我们理解能力的结构具有重要启发意义。能力包含了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种不同因素的观点,为我们研究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制定测查这些能力的手段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2.群因素说

通过因素分析,美国心理学家塞斯顿提出了构成能力的七种因素。它们分别是:词的理解力、言语流畅性、数字计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记忆能力、知觉速度、推理能力。塞斯顿后来根据自己的理论编制了一套《基本能力测验》。

群因素说与二因素说不同之处在于:斯皮尔曼认为,能力除了G因素外、还有很多S因素;塞斯顿则认为只有有限的几种基本因素。

目前,心理学领域倾向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能力既有一种共同因素、又有为数不多的几种基本因素。这种观点将斯皮尔曼和塞斯顿的看法综合在了一起。(二)三维结构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内容、操作和产品。内容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行为;

操作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集中思维、评价; 产品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化、蕴含(应用)。

这三个维度构成一个立方体。由于内容有五种、操作有五种、产品有六种,由此就构成了总数为5×5×6=150种的不同组合。每一种组合代表一种能力。(三)层次结构理论

英国心理学家弗侬继承和发展了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提出了能力的层次结构理

论。他认为,能力的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智力的最高层次是一般因素(G);第二层次分两大群,即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操作和机械方面的因素,该层次称作大因素群;第三层次为小因素群,包括言语、数量、机械信息、空间信息、用手操作等;第四层为特殊因素,即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四)三元智力理论

三元智力理论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斯腾柏格提出的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也叫三元智力理论。三元智力理论是在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影响下形成的。该理论试图以认知过程的观点,解释认知活动中所需要的能力。根据这种理论,个体之所以有智力高低之分,主要是由于个体对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决定的。因此,设法测量个体在认知情境中信息加工的方式,就可以鉴别个体智力的高低。

三元智力理论设想:人的智力是由相互连接的三边关系组合而成的智力统一体。智力统一体的三边可视为智力的三种成分,各边之长度因人而异,由此造成了个体的智力差异。智力统一体的三种成分分别是:

1.成分性智力,指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有效加工处理的能力,包括三种基本的智力成分:元成分(元认知能力)、执行成分(认知能力)和知识获得成分(通过学习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2.经验性智力,个体运用或改造自己的经验从而实现目标的能力。它包括两种能力: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造旧经验创造新经验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情境性智力,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有效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并从中获得有用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三种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改造环境的能力和选择能力。而所谓的选择能力是指在多种可能性中选择其中之一以达到目的的能力。

很显然,三元智力理论在理论上把智力的观念扩大了,传统智力测验测量的只是学习知识的认知能力。该理论强调适应环境和改造经验乃是人类智力的重要表现,这对于引导学生学好课堂内外的知识,让学生接触现实生活以培养其适应环境和创造新经验的能力,是有启发价值的。(五)多元智力理论

按照加德纳的观点,人类具有语言智力、音乐智力、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内省智力和人际智力七种智力。他认为,通常人们并非一种而是几种智力在相互作用。在七种智力中,他将语言智力列为第一种智力,因为”语言是最广泛最公平地在人类中得到分享的一种智力”。加德纳认为,每个人在现代社会中都能摸索到各自成功的道路,简单地说一个人是否聪明其实没有意义。关键是明白自己的才能在哪一方面。他强调入的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和探索自我、把握自己命运的重要性。第三节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与测量

一、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人的能力在一生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能力的发展变化既有一般趋势,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人在一生中的不同时期,能力变化的一般趋势也有所不同。1.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从3—4岁到12—13岁,智力与特殊能力的发展几乎是等速的。随后,智力发展呈负加速度增长。2.根据目前的心理学研究结果,人的智力在18—25岁之间就达到了顶峰。但是,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知觉推理能力接近成人水平的时间较早,言语理解和语词流畅性达到成人水平则较迟一些。

3.根据对人的智力毕生发展的研究,人的液态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趋势,而人的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却是稳定上升的。

4.成年人是各种能力发展相对稳定的时期。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也常常在这个时期出现。5.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别差异。高能力者不仅能力发展快,而且达到顶峰的时间也较晚;而低能力者能力发展慢,达到高峰的时间也相对较早。

二、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

一般而言,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发展水平的差异(二)表现早晚的差异(三)结构的差异

三、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一)先天素质

先天素质是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素质是人们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决定着人能力的发展潜力。(二)环境和教育

环境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产前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对人们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三)实践活动的影响

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虽然,掌握知识对于能力发展是重要的,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个人直接经验的积累在人的能力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四)主观能动性

个人自身是能力的载体。一个人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他的主观努力和主观能动性。

他追求的目标越远大,付出的努力越多,经历的范围越广、程度越深,他的能力也会相应地获得越大、越多、越广和越深的发展。

四、能力的测量(一)能力测量的方法

目前测量能力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观察法

活动是能力表现的途径,很自然地,通过观察活动中任务完成的情况,就成了判断能力的高低的良好方法。不过,观察通常是一种粗略的方法,并且难于系统化和标准化,而且,活动与能力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2.实验法

由于任何能力都有自己的独特结构,人们可以根据已有的关于某种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成果,设计出专门的实验去测定某种特殊能力。3.测验法

测验法是目前能力测量领域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方法。这种方法通常是通过一套系统的反应项目,测量受测者某一方面的能力水平,并且以定量的形式表示测量的结果。

能力测验按照内容和种类,可以分为一般能力测验,即通常的智力测验;综合能力测验,即测量个人多方面能力的测验;特殊能力倾向测验,用来测量个人某个特定方面的潜在能力。(1)一般能力测验

一般能力测验亦即智力测验。智力测验目前在世界上较为普遍,它系统测量人的智力水平。最早的智力测验是1905年由法国心理学家比内和西蒙编制,并称为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后经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的翻译和修订,改名为斯坦福一比内量表。这是当前世界上广泛流传的智力测验之一。斯坦福一比内量表测量人的智力时,首先要计算出人的智力年龄或心理年龄,简称智龄。智龄是由通过哪一年龄组的测验项目来确定的。斯坦福一比内量表用智商代表智力水平,它所反映的是智龄和实足年龄的关系。智商=智龄/实龄×100

用智龄和实足年龄的比率来代表的智商,称作比率智商。比率智商的缺点是,当人们的智力稳定时,仍采用这种方法将会得出智商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与智力实际发展水平不相符合。后来发展起来的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简称韦氏智力量表)为了避免比率智商的不足,放弃了智力年龄概念,改用离差智商来衡量人们的智力水平。韦氏智力量表的离差智商是以100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的一种标准分数,代表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偏离本年龄组平均水平的方向和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IQ=100+15Z Z=X-X/S Z代表个体的标准分,J表示个体测验得分(原始分数),又代表相应年龄群体平均分,S则为群体得分的标准差。

离差智商反映一个人在同龄人中智力所处的位置,其依据是每个年龄组人群总体的智力水平呈正态分布。1960年斯坦福一比内量表修订时,也改用离差智商来衡量智力水平。(2)特殊能力测验

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分工日益细化,智力测验提供的对人的一般能力的了解,已经远远跟不上实际需要了。不同的实践领域需要了解人们的特殊能力。于是,基于对某种特殊能力结构的分析,并采取标准化的系统方法,人们编制了各种特殊能力测验。例如,通过测定一个人对音调、音高、和谐、节奏的感受性与分辨力,可以了解其音乐能力。

由于特殊能力测验针对性较强,因而对于职业定向指导,人员安置和选拔从业人员,以及发现具有特殊能力的儿童等目的,都具有重要意义。(3)创造力测验

创造力测验与智力测验有很大差别。智力测验涉及的一般是常识性的、并且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因此测量的结果主要反映个人的记忆、理解和一般推理能力。创造力测验则不然,它强调思维的流畅性、精巧性、变通性与别具一格的独特性。根据吉尔福特的观点,创造力作为一种心理能力,来源于发散思维。就目前创造力测验看,多数测验都把发散性思维作为创造力的核心内容,并将发散思维能力作为评定创造力的主要依据。(二)能力测验的信度、效度与常模能力测验的优劣,主要是以信度和效度两项指标来衡量的。

1.信度:信度是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也可称作可靠度。用前后两次测验得分之间的相关来确定的信度叫再测信度。另一种确定信度的方法是将测验题目按奇偶次序分为两套,分别实测同一群体,然后计算两套题的得分叫拆半信度或分半信度。

2.效度:效度是指测验所测得的结果是不是所要测量的东西。如果测验在很大程度上正确验证了编制测验的理论构想,即有较高的构想效度;测验题目若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所要测量的内容范围,即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如果一个测验的得分能很好地预测个体未来的工作成绩,即有较高预测效度。对于一个测验来说,效度比信度更为重要。

3.常模:常模就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它是依据测验适用对象总体的平均成绩来确定的。特定测验标准化样本群体的分数分布,就是该测验的常模。常模可因标准化时选取样本的标准不同而有不同的类别。常见的有年龄常模、年级常模、性别常模、民族常模、职业常模等等。(三)测验的标准化

为了使能力测验能够得到预期的信度和效度指标,需要对能力测验进行标准化,使测验的编制、施测和评分过程都有统一的标准。

有一套好题目的测验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好的测验。测验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可靠。为了减少误差,就要控制无关因素对测验目的的影响,这个控制过程就叫做标准化。1.内容标准化

标准化的首要条件是对受测者施测相同的或等值的题目。测验的内容不同,所得的结果便无法比较。2.施测过程标准化

尽管对受测者使用了相同的题目,但如果在施测时各行其是,使受测者在不相同的环境下完成测验,所得的分数同样不能进行比较。为了使测验条件相同,

下载教育硕士-心理学总结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硕士-心理学总结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心理学总结

    填空: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学习过程 2.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

    教育心理学总结

    教育心理学  心理学的起源: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学是......

    教育心理学总结

    一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

    教育心理学总结

    心理学简答 1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 (2) (3) (4) 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2心理发展的含义及特......

    教育心理学总结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 教......

    教育心理学 总结

    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2 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的正式出版标志着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产生了教育心理学 3 教师的教学行为包括()环节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

    教育心理学总结

    识记: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是研究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人的心理,包括学的心理和教的心理。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是揭示......

    教育心理学总结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教师心理 学生心理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四)教育性原则 教育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