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乡镇机构改革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应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建议
关于乡镇机构改革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行
会计集中核算的建议
-------我为盱眙发展献计策建议稿
尊敬的县委蔡书记:
我是维桥乡财政所的负责人,作为维桥乡机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之一,有幸全程参与和组织了维桥乡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本人在具体宣传和执行县委、县政府机构改革有关政策措施的同时,认为县委、县政府在这次机构改革工作中虽然为各个事业单位招录了专职的财务人员,但对改革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没有采取与改革相配套的管理模式。现有的财务单独核算管理方式弱化了乡镇财政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不利于维护和巩固改革成果。建议县委、政府及时出台相关文件,对乡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现就乡镇机构改革后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管理职能提出如下建议,以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改革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不利于乡镇财政统筹安排收支。我县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有条不紊,扎实地推进。经过县乡两级政府的共同努力,现已全面完成了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工作任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在总结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应该看到改革后由于乡镇事业单位的职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所有上岗人员的工资全
部由县财政直接打卡发放,最终由乡财政承担,而各个事业单位的收入仍由单位自行掌控。在这种管理方式下,乡镇财政无法对各单位的收支实行统筹安排,所以改革后使乡镇财政增加了新的负担,特别是财力本就入不敷出的乡镇更是雪上加霜,长此以往势必拖了县财政的后腿。
2、不利于发挥财政和单位财务的监督职能。机构改革后,目前所有单位的负责人都是由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或股级干部担任。很多人都存在着临时代管的思想,加之不少人缺乏财经纪律意识;对单位的财务收支随意性较大,现有的财务人员很难实施财务监督职能。
3、不利于平衡各个单位在岗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本次改革后,县委、县政府明文规定:所有上岗人员工资待遇由财政发放国标工资。但是,乡镇与乡镇之间,乡镇的单位与单位之间因经济条件、单位效益等方面的原因,经济条件好的乡镇和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势必会变相的发放一些补助和福利。这样不利于稳定改革后单位效益差的单位在岗人员人心,容易产生新的不稳定因素。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加强和改进现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实行乡镇事业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配套改革对于巩固事业单位的改革成果,加快实施政府机构服务三农意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将会起到积极性的作用。
二、实行乡镇事业单位财务集中核算的设想
1、撤销各事业单位会计职能,成立乡镇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中
心,所有账务全部由财务核算中心统一管理。
2、财务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由财政所直接管理,与各单位脱钩,从而强化财务监督职能,更好的统筹单位财务收支。
3、对所有在岗人员实行绩效挂钩的工资考核体系,在县财政打卡发放国标工资的基础上,出台新的待遇考核细则。让能干事、多干事、干好事的人能够得到公正的回报,从而达到本次机构改革的真正目的。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粗浅认识,不足和不妥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盱眙县维桥乡财政所朱志林
二0一0十二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浅析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如何强化核算单位财务管理
浅析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如何强化核算单位财务管理
卞颖
论文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建议
论文摘要:会计集中核算是融会计服务和管理监督为一体的新型会计管理模式,是对单位会计机构及人员管理体制、会计职能和部门之间利益的重大调整,如果不注意理顺关系,完善配套措施,会导致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给核算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一些新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核算单位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加强和完善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议。
会计集中核算是融会计服务和管理监督为一体的新型会计管理模式,其基本职能是:在纳入集中核算单位的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情况下,由会计核算中心代理各单位行使资金结算、会计核算职能,同时又行使其资金的监督职能。会计核算中心对各单位的财务收支采取“集中管理,分户核算”的办法。纳入集中核算单位的各项资金收支由核算中心严格按规定的标准和相应的科目进行核算,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管。实行集中核算后,有效地防止了资金相互挤占、挪用现象,加强了对核算单位日常的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由于会计集中核算是对单位会计机构及人员管理体制、会计职能和部门之间利益的重大调整,如果不注意理顺关系,完善配套措施,会导致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给核算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一些新问题。因此,如何加强和完善单位财务管理,对做好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核算单位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会计集中核算与单位财务管理脱节
一是会计核算职能从单位转至会计核算中心后,由于双方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导致认识上的错位。或有被核算单位领导对本单位财务支出接受中心的制约和监督,产生抵触情绪,有意放松或放弃财务管理。甚至想方设法规避会计监督,导致被核算单位与会计核算中心停留于简单的“报账与审核”关系,造成双方财务管理上的脱节;二是中心记账和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在时空上相脱离,中心核算会计承担了多套帐务,业务量大,任务繁重,不可能做到对每一笔会计事项都进行严格审查,基本上都是按照单位报账会计填写的收支报账汇总单的内容入账,容易造成单位的收入、支出、资产、往来等不实情况;三是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有些财务开支标准从市场要求来看,已远远背离市场供应价格,在执行中缺乏可行性,不能调动单位开展业务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单位的财务管理。这种会计核算与管理职能相互分离的状况,势必会导致单位管理弱化的问题更加突出,如果不妥善解决,必将造成更大的财务管理漏洞。
2.单位资金使用效益低
实行集中核算后,有的单位认为各项收支已由会计核算中心审核把关,大可不必再实施内部监督检查。由于对单位资金支出疏于管理,导致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低,具体表现为:一是单位资金滥支乱用,资金支出随意性大,招待费、会议费、车辆维修费、燃油费、对人员的补贴等弹性支出呈非正常性增长,而且
所占资金支出的比重较大,不仅加大单位的支出,甚至还造成资金的损失浪费;二是往来款项长期挂账,而且余额偏大,大量资金长期体外循环,不仅严重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益,而且容易形成呆账、滥帐,最终导致资金沉淀,国有资产流失。
3.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一是单位负责人对支出审批把关不严,一些明显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支出凭证仍能通过审批。没有对单位内部容易发生徇私舞弊、虚假冒领等行为的薄弱环节进行有效的监控;二是单位财产管理混乱,实行集中核算后,单位仍负责财产物资管理,按规定应健全财产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实物保管登记卡(或备查记录),并及时与会计核算中心对帐,保证帐实相符;但在实际工作中,绝大部分单位没有按规定建立相应的财产管理制度,更没有设置专门的实物保管登记卡(或备查记录),财产的增减变动没有真实完整地反映在账册上,造成了单位财产管理的漏洞;三是内部监管执行弱化,有些往来业务发生较多的单位由于各种原因,对个别往来帐发生的时间和内容含糊不清,单位财务制度形同虚设,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大。
4.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缺位
实行集中核算之前,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由单位会计、出纳具体组织实施,集中核算后单位的会计人员减少了,财务管理的衔接和研究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却没有及时处理好。而单位报账会计的工作局限于办理本单位的日常的收入解缴、支出报账、备用金的管理等一般事物性的工作,有的还兼顾单位的其他工作。待遇地位的不予肯定,影响了报账会计的工作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导致单位财务的预算、计划、分析、控制、监督等重要管理职能没有做到专人、专职、专管,造成了财务管理工作的“空档”和“缺位”,影响了单位经济业务活动健康有序进行。
二、加强和完善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议
1.完善协作机制,整合单位财务管理职能
核算单位与会计中心要切实加强横向交流联系,建立互补、互促、互动的分工协作机制,切实解决会计中心与单位财务管理脱节的问题。核算单位要主动接受会计监督,认真听取有关意见,及时进行沟通,使中心会计人员能深入了解和掌握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从而对单位的各项支出进行更为有效的核算、监督和管理。
会计中心要加强与各单位的协调沟通,切实为各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热情的会计服务,充分发挥好核算、监督、服务的职能作用,积极支持和参与单位的财务管理资金筹集、正确执行批复的部门预算以及财产物资管理、财务管理办法、业务计划的制定,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立足于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一是完善会计信息反馈制度,拓宽信息传递渠道,及时、全面、准确地将预算执行等会计信息反馈给单位领导,协助单位领导加强对资金收支的事前控制,防止资金的损失浪费;二是实行单位财务风险预警制度,切实加强对单位资金运行过程的控制和风险预警,使单位领导及时调整资金使用计划,把单位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确保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行;三是实行单位财务状况评价报告制度,要定期对单位资金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或应予重视的会计事项以及财务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为单位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促进搞好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四要积极指导和帮助单位建立或完善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单位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五是上级部门要制定一系列可行的单位支出定额或开支标准,将其刚性与弹性有效的结合起来,在厉行节约的同时,确保单位工作及业务的正常开展和运转。总之,会计核算中心应是各核算单位会计核算的承担者,财务状况的管理者,资金运行的监控者,财务关系的协调者,即
融核算、管理、监控、协调于一身,为此会计核算中心应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为核算单位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2.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将全部收入、支出列到具体项目,切实解决单位资金滥支乱用的问题,为单位财务管理提供有力保证;二要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切实加强对单位政府采购支出的事前审核控制,防止单位盲目采购、重复采购和违规采购,防单位自行采购过程中的徇私舞弊行为,严格依法实施采购,不断规范单位的政府采购支出;三是核算单位要对往来款项全面清理,对属于呆账的及时核销,对属于能够收回或支付的,中心应发挥预警作用,及时提醒单位组织清收或支付,切实解决单位资金体外循环的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完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各单位要结合自身的经济业务活动特点和内部控制的弱点,进一步制定完善相应的内部财务制度,如财务预决算制度、收支管理制度、开支标准制度、财务分析和财务监督检查制度、财产管理制度等。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控制,对支出弹性大、容易发生舞弊行为的公务活动,要严格执行授权控制,加强实施过程监督;对一些不相容职务,要严格按财务制度规定分别设置,防止舞弊行为发生;单位的财产物资管理,要完善实物保管登记卡(或备查记录),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处置、对帐制度等财产物资管理制度,实行动态管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各单位应逐步建立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内部管理控制体系,从制度上严格控制和预防各种滥支乱用、假公济私、中饱私囊等违反财经法纪行为的发生,保证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
4.加强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单位负责人作为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自觉加强自身的会计知识学习,深入学习和掌握有关财经政策法规和财务管理知识,增强财务管理意识,不断提高领导和驾驭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的水平,坚持做到依法理财。单位报账会计不仅负责日常收入解缴和支出报账工作,还肩负履行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职责。各单位要把具备业务基础扎实、政策水平高、工作能力强、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选拔到报账会计岗位上来,并保持其工作岗位相对的稳定性。会计核算中心或上级会计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大对报账会计的业务知识培训力度,使报账会计能够正确地履行职责,不断适应新形势下财务管理改革的要求,保证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篇:关于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
关于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
会计集中核算是会计委派制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以统一核算为手段、集中资金为基础、加强资金收支管理为目标的一种管理模式。各单位根据准确编制的预算,将本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上报核算中心,由核算中心集中收付,统一核算。会计核算中心的建立对提高理财能力和会计工作效率,规范会计行为,加强会计监督和廉政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是一项前景光明的改革。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就是为了加强资金收支的管理和监督力度,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公开、高效、廉洁、务实的管理运行机制。
强化了监督职能,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
纳入会计核算中心管理的单位所有收支都通过核算中心一个账户进出,进行会计统一核算。核算中心有权对各单位的收支事项和凭证进行合理性、合法性审查,对不符合政策、法规规定的收支和凭证可以要求有关单位纠正或补办手续,资金的使用管理由以前的事后监督转为事前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监控,从而将有效地阻止单位财务收支中违规违法 行为的发生,杜绝不合理的支出。
规范了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各单位的会计业务纳入核算中心统一核算,中心调配业务素质较高的专职会计人员,并运用会计电算化系统,严格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进行核算,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保证了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统一性。
强化了资金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支出单位的资金集中在会计核算中心的单一账户,及时反映了资金整体运行情况,对上级部门掌握各预算单位资金使用和拨付情况,从宏观上管理好各单位资金,搞好统一调度打下了基础。同时,通过会计中心对单位每笔资金的审核,保证了每笔资金都按预算、按项目使用,从根本上断绝了挤占、挪用、截留、浪费现象的发生,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会计监督的作用明显提高,财务人员的地位得到加强
核算中心的成立,将单位原有的算账,记账,分析等工作交由核算中心接替,将单位会计从繁琐重复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资金的使用权和监督权的分离,也使得财务人员的“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的现象得到解决。
推进了预算制度改革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能够全方位,全过程掌握和监督各 单位每笔资金的活动情况,核算中心为预算的编制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和基础的资料,也促使单位严格执行预算,保证其支出的有序性、计划性,从根本上杜绝在预算执行中的克扣、截留、挪用等现象。
二、当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主要存在的问题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在现有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约束了单位的支出行为。因此,在会计核算中心运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协调的地方。
缺乏规范的预算管理基础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改变了单位分散管理资金的现状,实现资金的统一管理和集中收付,但是由于当前的预算管理制度还不健全,还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同时,预算监督机制也很不健全,审计等部门的监督职能还较薄弱,预算执行不力的矛盾相当突出。实行集中统一核算,核算中心接受支付申请的依据是单位的预算指标,没有预算指标或超预算指标的支付申请,核算中心有权予以拒绝,从而起到强化预算约束的作用。所以,集中统一核算有赖于预算编制的相应改革,也就是说预算要细编,实行部门预算,支出预算要细化到每个部门及每个项目,核算中心根据细编的预算指标办理各项资金支出。而目前纳入核算中心管理的单位在实行部门预算规范化方面尚有差距,在支出方面随意性仍然存在,预算对支出的控制和约束非常薄弱。
缺乏可行的,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
由于现行的经费开支标准远远落后于实际,给会计人员的实际操作带来困难。比如现行的差旅费开支标准与实际支付有较大差距,会计核算中心把关较为困难,灵活性与原则性的尺度较难把握,势必造成与各预算单位之间的矛盾;各预算单位执行不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或者没有按经费开支标准规定执行,以及预算单位自立名目发放福利奖金的现象时而发生,这就经常会产生对某一支出项目预算单位请求支付与核算中心拒绝支付的矛盾,这也是摆在核算中心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会计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相脱节
集中核算将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进行了集中,而对实物、资产、合同等需要反映的经济事项分散在单位,造成会计管理职能难以深入,虽然强化了会计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但弱化了会计管理职能。如果不加强解决预算单位财产物资管理,又将造成新的腐败之源。
核算中心人员少,工作量大
建立会计核算中心后,取消了单位银行账户,由核算中心在银行开设统一核算账户,集中办理资金收付,进行统一会计核算。各单位的财务工作主要都集中在会计核算中心。从目前运行情况来看,都普遍存在着核算中心人员少,工作量过大,单位在中心报账等候时间较长,核算中心的明细科 目分类过粗,以至单位无法了解单位的财务活动的真实情况,从而使核算单位与中心之间造成一些矛盾,特别是核算业务量较大的核算中心,这些矛盾更加突出,如果核算中心人员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势必造成诸多不良的后果。
三、对完善会计核算中心的建议
强化核算管理,建立一套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
部门预算是一个涵盖部门所有资金的完整预算,其预算编制以部门为单位,将各类不同性质的各项资金均统一反映在该部门的预算之中。部门预算的编制采用综合预算形式,统筹考虑部门和单位的各项资金,将预算内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因此,要进一步推行预算管理改革,制定科学、符合实际的定员定额标准,改进和完善预算支出体系,早编细编预算。通过提前编制预算,延长预算编制时间,使预算细化到各个部门及各个项目,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预算单位所有的支出都要严格按规定标准和相应的科目列入预算,预算一经审核批准,核算中心和预算单位都要严格按预算执行;财政部门要对各部门实行从预算编制、预算下达、资金拨付到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并追踪问效,切实强化预算管理,为会计核算中心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明确经费开支批准,规范经费支出渠道
建议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经费支出标准,在各个单位统 一执行,从而在制度上遏止各单位在费用支出上互相攀比、滥发钱财的现象。
完善内外监控制度,确保资金、财产物资的安全
由于资金集中管理后,资金管理的风险也大为集中,必须加强内控,建立内部制约机制,防范风险。每一笔支出都应实行事前审核,核对金额,在保证凭证真实、准确、合理、合法后,才能通知银行付款。要建立大额费用审批制度,超指标审批制度,超用款计划审批制度,大额借款审批制度以及预算单位的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内控制度,明确责任。同时,会计核算中心还要主动接受外部监督,向预算单位反馈资金支付的信息,与单位形成相互牵制的机制,接受内部监督部门,审计等职能部门的监督,保证资金、财产物资的安全。
开通远程报账系统和远程查账系统
会计核算中心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运转机制,必须立足于电算化和网络化,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处理日常工作。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超负荷工作量,可以实行远程报账,从而大大地减少工作量,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单位的财务和预算管理工作。对单位而言,报销和凭证的输入工作可以在几天的时间里分散进行,到中心报账时可以减少报账等候时间,另外还可以根据自己单位工作的特点和需求设置一些明细科目,有利于对单位进行财务管 理。整个管理流程完全自动化,单位、前台、后台之间数据资源完全共享,避免了重复劳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开通远程查账系统,可以使单位及时了解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财务收支情况等,增进核算中心与单位之间的会计信息交流。
实践证明,尽管目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完善,但在加强资金收支管理,改变会计核算方式,预算执行情况控制等方面都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我们应充分认识集中核算改革的重要性,把这一做法大力推广。
第四篇:企业内部如何实行会计集中核算
企业内部如何实行会计集中核算
-------------------------
编辑整理: excel视频教程下载 编辑:王菲 文章来源:新浪
企业内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在规范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实践,笔者感到,会计集中核算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加深认识。为了促进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健康发展,我们应做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五篇:乡镇会计集中核算探讨
乡镇会计集中核算探讨
为适应新形势下公共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需要,需要实行集中统一核算。会计核算中心是在单位财务自主权、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和会计主体不变的情况下,对各单位的财务收支采取“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办法,让“有钱不见钱,用钱不出‘鬼’”的财会管理新体制发挥了最大效应。
一、基本做法
纳入集中核算的单位一律注销银行账号,各单位设财务经办员,作为联结核算中心和单位的纽带,负责向核算中心申请支款、经办单位财务收支具体业务,中心对单位财政资金集中进行核算和监督。各项资金的收支由核算中心严格按规定的标准和相应的科目编制综合预算,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管。单位所有开支在单位领导审核批准基础上,再经会计核算中心审核后入账,单位日常零星支出实行备用金制度,大额商品购买和劳务支出,通过政府采购由核算中心直接支付给供应商。专项资金,按部门预算所定项目,根据业务科室跟踪问效提出意见,结合收支进度拨付使用。从凭证制作、审核、记账到报表编制等均通过网络来完成,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差错。根据工作需要设置主任、总会计、统管会计、资金会计等岗位。各单位的会计档案由中心统一保管、编目、立卷、归档。
二、运作成效
1、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基本解决了过去财政资金层层拨付、流经环节多等问题,预算单位用款的各个中间环节,不会发生资金滞留、沉淀,资金支付比较快捷、通畅。另各单位的资金集中在中心的单一账户上,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资金统一调度和管理,使资金调度更加灵活,从根本上改变财政资金管理分散,各支出部门和单位多头开户、重复开户的混乱局面,提高了财政整体运行效益。
2、提高了资金使用透明度,增强了监督的公开性。会计核算过程由“暗箱操作”变成“阳光作业”,过去不管单位领导人的批示是否符合规定,会计人员都得办理,现在对于手续不全或违规违纪的支出,核算中心予以退回,并作出记录。从而保证了各预算单位开支符合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有效地遏制了以往发生的资金挤占、转移、挪用等违规问题。不仅控制资金总量,而且严格控制人员、公用、专项经费类资金指标,避免了做假账行为,置监督于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
3、从源头上预防了腐败,制止了浪费。中心有权对各单位的支出事项和凭证进行合理性、合法性审查,对不符合政策、法规规定的支出和凭证可以要求有关单位纠正或补办手续,减少了单位使用资金的随意性,给贪污和浪费亮起了红灯,把违规违纪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在治理“三乱”及私设“小金库”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4、提高了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的意识和水平。中心成立后,将原有的算账、记账、分析等工作交由核算中心接替,将单位会计从繁琐重复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资金的使用权和监督权的分离,也使得财务人员“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的现象得到彻底解决。统管单位由运行初期的被动接受,变为自觉遵守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了财政服务水平。
5、推动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改革的纵深发展。核算中心为部门预算的编制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和基础的资料,也促使单位严格执行预算,保证其支出的有序性、计划性。核算中心的运行为政府采购的纵深发展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规定是核算中心审核的重要依据,凡规定纳入政府采购的物品或劳务,统管单位违规的,核算中心将予以拒付,凡部门预算中没有纳入的采购项目,单位自行办理的,核算中心也不予报销。政府采购中心作为会计核算中心的统管单位之一,核算中心同时也监督政府采购资金的运行。核算中心使政府采购真正实现了采购权、物品使用权、资金拨付权三权分离。
三、存在问题
1、弱化了会计监督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单位内部监督、社会会计监督和国家会计监督构成了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撤销单位会计岗位,把单位经济、会计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和知情者—单位会计人员撇到一边,在实践上,会计核算中心远离原始凭证记载事项的发生环境和地点,缺乏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直接的、及时的全方位监督。一名会计人员往往要兼记多个单位账务,对单位报来的发票只要手续齐全就予入账,实际上对业务事项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知道,致使部分单位有可能开具虚假发票套取资金或部分收入不报账坐收坐支实行体外循环,会计监督职能难以真正实现。
2、降低了审计效率。实现会计集中核算后,单位的一些违反财经法纪的事项为了达到在会计核算中心顺利审核过关并报账的目的,往往会想方设法完备有关的手续,而会计核算中心审核报账后,即使这种经济事项的会计核算处理融入了繁多的核算业务之中,为真实性、合规性审计增加了难度。此外,会计核算中心的审核,因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客观上增加了审计对其审核的信赖,容易产生认同感,从而也会影响到审计人员对审计事项真实、合规性的专业判断的准确性,导致审计风险的加大。另对审计质量管理产生影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如对收入的审计,发票存根和记账联保存部门和地点不在同一处,勾稽核对不如以前方便,同时中心也进行了必要的审核,审计人员较易忽视或放弃,而进行这项工作恰恰是收入审计的关键点之一,另对审计效率和成本产生影响,实行集中核算后,单位的资料在中心,就必须从中心-单位-中心来去反反复复,中心和单位办公不在同一地点,增加了审计成本,降低了审计效率。
3、模糊了会计责任。《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会计集中核算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单位的核算和监督权,也相应地改变了会计责任主体资格。如会计财务处理出现差错,单位会计信息失真或泄密,领导挪用单位资源,责任难以确定。
4、专项资金不能专款专用。大部分单位都有专项资金,但核算中心对资金具体用途不能准确把握,往往造成被挤占、挪用,专款不能专用,致使资金使用效益较差,甚至发生挥霍浪费现象。财政部门重分配轻使用的陈旧管理理念,管理不够严格,形成资金“跑冒滴漏”。中心没有能力和条件代替财政部门实施监管,而财政部门认为单位进了中心,放松了监管,形成了新的监管死角。
5、会计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相脱节。中心对各单位的实物资产不能进行定期清理盘点,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中心只具备核算功能,而财产清查由单位实施,特别是固定资产,单位实物短少又不及时报账,导致账实不符,信息失真,如果不加以解决,又将造成新的腐败之源。
6、往来款项不能及时清理。由于核算中心人员对各单位情况了解较少,加之部分单位又不能及时报账,有的往来款项挂了一年又一年,时间长了变成了呆账死账,最终予以核销,从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7、缺乏可行、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由于现行的经费开支标准远远落后于实际,执行起来较困难。各预算单位执行不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或者没有按经费开支标准规定执行,以及单位自立名目发放福利奖金的现象时而发生。实行集中核算后,经常会产生对某一支出项目单位请求支付与中心拒绝支付的矛盾,这也是摆在核算中心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8、缺乏配套的政府采购机制。目前采购所涉及的范围太窄、规模小,主要是对专控商品实行了政府采购,而且缺乏规范管理,政府采购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存在相当的随意性。许多单位需要的商品、工程和服务等想通过政府采购往往未能实现,而只能维持原有的采购方式,这样集中核算的优势也难以得到很多的发挥。
9、备用金核定问题。如果核定标准高了,报账员提现多,则增加了路途和保管风险,而且每次报账,各种原始发票也会很多;否则不够单位正常开支,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另外,还存在报账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中心工作量大,报账员在中心报账等候时间较长,缺乏发达的银行结算体系等问题。
四、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设想
1、集中核算后审计的对策。要在审查由核算中心提供的资料基础上,注重外围调查、延伸审计、追踪审计、实物清查等工作。还要注重对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进行测试,找出薄弱环节,以确定审计的重点。规范审计操作程序,在责任界定上,对会计核算和资金核算上的问题应有中心负责,对财务决策和资金使用等其他问题应由被审计单位负责,对串通违纪违规的有双方共同负责。注重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提高计算机水平,变传统的手工操作为计算机审计、网络操作。
2、制定统一、可行的经费开支标准。兼顾需求与可能,且奉行所有单位一视同仁的原则。在发放奖金、补助等方面制定科学统一的切实可行的财务开支标准,防止各单位各自为政。出台的经费开支标准,特别是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支出数额大的项目,在事前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可行性研究。在厉行节约的同时,确保单位工作及业务的正常开展和运转,刚性与弹性有效地结合起来。
3、针对报账员等候时间长问题。我认为可以在单位设立终端,配有相应的应用软件,单位在本地数据库输入完毕后,再通过拨号上网的方式,把数据传送到中心应用服务器的数据库上,中心数据库定时接收单位传送的数据并放置临时数据库里。在单位报账员将原始单据送至中心前台窗口时,工作人员可调出临时库里的数据,经核对确认后转到正式数据库里。报账员只需负责单位数据的整理、录入、传递,中心人员只需花审核和修改的时间。这样可以分散中心部分的工作量,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单位的财务和预算管理工作。整个管理流程完全实现自动化,单位和中心之间数据资源完全共享,避免了重复劳动,提高了核算工作的效率。但对一些基础差、年纪较大的报账员,一时难以适应计算机应用的单位也可直接到中心来报销,保证了应用的灵活性。
4、积极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完善改革配套措施,处理好政府采购与集中支付的关系,要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能实行公开招标的,都要按规范的程序实施政府采购,提高透明度。
5、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健全保管制度,保证账实相符,落实责任制,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审批制度,严格清查制度,财政部门和中心通过定期全面清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变动情况。
6、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会计岗位责任制度、核算组织流程、会计档案及会计软件的保管和保护制度、单位收支流程的管理、业绩效评价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等。
7、备用金的核定问题。备用金主要根据各单位人员编制规模的大小、经济业务的多少、距离“中心”的远近来核定。一般地说,对单位人员编制规模比较大、经济业务较多、距离“中心”比较远的单位,按3-4天资金需要量核定;对距离“中心”比较近的单位,按2-3天资金需要量掌握;对单位人员编制规模比较小,业务比较少的单位,按4-5天资金需要量掌握。对一些突发或需要量较多现金的事项,特殊对待,随到随办。
8、加强报账员队伍建设。报账员可以组织在一起培训和教育,开展时间短、收效高、针对性强的岗位培训和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加强《会计法》等国家各项财政法规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提高报账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律知识,定期与中心会计核对账目,使其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9、银行结算问题。可以实行网上银行支付,省去了资金会计跑银行的过程,既节约了时间,又可使款项安全、快捷的到达各用款单位,提高了效率。
实践证明,尽管目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完善,但在加强财政资金收支管理、改变会计核算方式、预算执行情况控制等方面都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我们应充分认识集中核算改革的重要性。目前主要工作就是巩固集中核算的成果,以预算执行为主要任务,转变工作职能,理顺内外关系,尽快从以财政集中收付制为主要形式的会计核算中心改革向规范的国库集中收付制过渡。与此同时,要积极推进预算编制改革,推行部门预算和细化预算,为国库集中收付制的实施打下基础,形成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分离的机制。全面推进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