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场经济下我国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对策研究
市场经济下我国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对策研究
摘要:事业单位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社会组织,是现代中国社会三大基本组织类别之一。然而,在事业单位中现行工资制度的计划经济色彩仍很浓,分配制度与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不相符,阻碍了事业单位前时的步伐。本文从分配理念、分配制度角度出发,研究了市场经济下我国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对策,为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市场经济;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
一、引言
事业单位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社会组织,是现代中国社会三大基本组织类别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改革是我国政府着重考虑的战略性问题。没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事业单位改革难以真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研究市场经济下我国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有效策略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部分,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有效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现行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计划经济色彩仍很浓,尚存在思想观念陈旧,分类分级不尽科学合理,管理体制较落后,运行机制较僵化,管理方式较陈旧,管理效率较低下等问题。
1、思想观念比较陈旧,急需转变。思想观念决定行为模式。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平均主义”、“官本位”,的思想观念主导着我们的分配领域。主要表现在事业单位在分配中对人才、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作用考虑不够;对实绩、贡献和效益因素考虑不够;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在性质、功能和社会责任上的不同经常被忽视,思想观念陈旧的现象急需转变。
2、分类、分级不太科学急需统一规划。现行事业单位工资分类存在严重缺陷。例如,机关工作人员除了工勤人员外,其余均为干部;且在公务员中只设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二个序列,未设专业技术序列,忽视了现代机关管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导致机关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在工资分级中也未体现中央和地方及其各个层次工作人员的工作差异和职责特点。对事业单位的行业分类,职业分
类,职位分类与分级也不尽科学、合理,严重阻碍事业单位的生存与发展。
3、管理体系存缺陷,尚需改革。在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管理体系上存在着严重缺陷。主要表现在工资政策的制定、管理和运作体系与财政管理、运作体系不配套并严重分离,这必然导致工资政策的执行和落实出现诸多问题和矛盾,并产生不良效应和负面作用。
4、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现行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计划经济色彩较浓,工资制度及其管理方式没有很好地体现“分类管理”的科学思想,没有反映“一次分配讲效率,二次分配讲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等分配原则,严重束缚了分配的良性发展。
三、市场经济下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事业单位中如何通过分配制度改革,增强事业单位的生机、活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如何改革传统分配制度的弊端,让干得多,干得好,贡献大的人能得到相应的薪酬等等是我国事业单位工资改革中首要解决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的功能、职责和运营目标的多元化必然要求重新构建事业单位的分配制度与运行机制。事业单位要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就必须尊重劳动力的价值规律,以市场价格取向来制定薪酬分配与支付方案,并根据人才供求状况,运用分配的导向和调节作用不断调整、优化单位内部职工结构。最后,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分配的运作规则和有效的约束、监督机制。事业单位在分配上存在的问题,己引起了内部职工的不满,影响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2]。因此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分配制度。
四、市场经济下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对策
1、更新理念—改革的必要因素。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的,薪酬分配的理念也要与时俱进。首先、要结合我国的实际,从理论上重新认识事业单位的分配问题。其次,在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中,应当更新观念,调整思路,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大胆借鉴和吸收先进的分配管理理论和成功经验,科学、合理地设计并建立起事
业单位分配的“分级调控、分类管理”体系,建立符合事业单位各自特点的分配制度与运行机制,这是改革的必要条件。
2、注重制度创新—改革的关键因素。合理而有效的分配制度既是人事管理的基础,也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程度最为重要的标志。如果分配制度有缺失,则极易造成分配不公,不仅会使各项人事业务的推动产生阻力,甚至失效,而且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在分配制度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两大要素。因此,在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中,我们要积极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要注重制度创新,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要着力解决管理体制和制度上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与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相配套的人事、财政。税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问题。
3、用人制度与分配制度同等改革—改革的前提条件。用人制度与分配制度是人事制度密不可分的二大环节,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前提是用人制度的改革。为此,事业单位必须首先实行科学设岗,竞争择优,按岗聘用的用人制度,实现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在此基础上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并通过分配制度改革去巩固用人制度改革的成果,进一步推进用人制度改革的深化。
4、改革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分类为基础—改革的保障。我国的事业单位实际上是一种承担着一定社会事业管理或运营任务的官办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既有别于机关,又不同于企业。在范围上涉及科、教、文、卫、体、农、林、牧、副、渔、交通、勘探、水利、城建、市政、民政等各行业和各领域。这些事业单位的性质、功能、职责、职级、经费来源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度等各不相同。传统体制下,对所有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基本是相同或相似的。鉴于我国事业单位的现状,事业单位的改革必须以市场为取向,以分类为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立波.事业单位改革公共事业发展新机制探析[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2] 马岩.深化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3(1).
第二篇:深化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难点及对策
分配制度改革是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事业单位增强内部活力和激发内部潜力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我县教育、卫生、广播、水电、交通等部门结合本单位的性质和工作特点,着眼于激励和调动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单位的生机与活力,在发挥工资分配的杠杆作用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也
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进一步地去研究和完善。
一、分配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难点
㈠思想认识不统一。首先是领导顾虑较多。少数行业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的领导对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疑虑重重。其表现:一是安于现状,求稳怕乱,不想自找麻烦。二是瞻前顾后,既想搞活分配,又觉得没有现成的模式,担心怕搞砸了,再走回头路,受职工埋怨。其次是职工认识不统一。有的职工认为当前领到这些工资已经不容易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担心改革后会降低收入;有的职工认为大部分岗位性质和工作量都相差无几,怕领导说了算,分配不公;还有少数事业单位尤其是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活工资部分根本没有搞活,工资按人核标,财政按人拨款,单位按人计发,平均主义、大锅饭,使职工普遍认为活工资就是自已应该得到的,不应重新分配。
㈡工作进展不平衡。从2001年起,我县转发〈宜昌市人事局关于深化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远办发200118号文件以来,到目前为止,全县207个事业单位中,已进行了分配制度改革的单位124个,占60,改革人员3065人,占事业单位总人数3664的83.65,其中,实行结构工资制度单位62个,实行绩效工资制度37个,实行岗位工资制度25个。还有83个事业单位没有搞内部分配制度改革,造成改革进展工作不平衡,离改革预期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改革工作任务还相当艰巨。
㈢分配标准难以取舍。主要表现在决定工资构成要素的量化标准难以掌握,行业不同或岗位不同的工资系数不易确定,造成部门与部门、行业与行业之间存在攀比现象;身兼数职的工作人员如何确定报酬不好把握;对年龄较大、过去为国家和单位做出过一定贡献的干部职工,当时并没有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现在通过竞争上岗,按贡献大小取酬,势必会影响这部分干部职工的收入,触及一部分人的经济利益,造成不稳定和不和谐的因素。这部分职工的工资待遇如何确定是难点。
㈣现行编制和经费管理体制存在诸多弊端。一是人员编制、单位经费来源界定、单位岗位空缺聘用人员编制管理仍然是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人员编制管理到人头。二是经费管理仍然实行增加一个人,给一个人的工资,减一个人停一个人的工资的办法,事业单位没有自主权。
二、对策及建议
㈠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改革氛围。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内容,人事部门和各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将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及通过改革取得成功经验广泛进行宣传,不断提高干部职工对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认识,消除思想顾虑,引导单位负责人积极主动地进行改革,群众支持参与改革,形成良好的改革氛围,促进改革平稳开展。
㈡部门联动,提高整体合力。一是编制部门要重新界定单位性质,要对事业单位进行细致的分类,重新审查全额拨款、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收支状况,视其创收能力确定拨款方式。定期核定单位编制数,控制单位总编数不管理到人头。二是财政部门要改革经费管理办法,对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实行经费包干,“增人不增经费,减人不减经费”;对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实行定额补贴,“定死基数、超收全留、欠收自补”;对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实行“资金分配与经济效益挂钩”。三是人事部门要加强工资总额的宏观调控,分类搞好事业单位工资总量控制,对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实行工资总额包干的办法,让单位享有充分的分配自主权;对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实行工效挂钩的办法。无论是实行工资总额包干还是实行工效挂钩的单位,其包干基数和方案均应报人事、财政部门审批,以便于加强工资宏观调控。
㈢发扬民主,科学制定分配方案。一是各事业单位要结合单位的实际,周密地制定改革办法,建立科学可行的分配机制和配套的优惠政策,使事业单位“工资总额包干”和“工效挂钩”逐步科学化、规范化。二是单位在制定分配方案时,要成立一个分配方案制定专班,以公正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合理的测评,评估每个岗位工作量的大小、责任轻重、难易程度、技术含量高低的工资构成因素比例系数,据此拟定岗位目标和工资报酬等,经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再实施。坚决摒弃不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而强迫推行的简单做法。
㈣建立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各事业单位可根据本单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自行决定执行一项或多项分配办法,搞活内部分配。
1、推行岗位工
第三篇:深化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难点及对策
分配制度改革是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事业单位增强内部活力和激发内部潜力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我县教育、卫生、广播、水电、交通等部门结合本单位的性质和工作特点,着眼于激励和调动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单位的生机与活力,在发挥工资分配的杠杆作用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进一步地去研究和完善。
一、分配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难点
㈠思想认识不统一。首先是领导顾虑较多。少数行业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的领导对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疑虑重重。其表现:一是安于现状,求稳怕乱,不想自找麻烦。二是瞻前顾后,既想搞活分配,又觉得没有现成的模式,担心怕搞砸了,再走回头路,受职工埋怨。其次是职工认识不统一。有的职工认为当前领到这些工资已经不容易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担心改革后会降低收入;有的职工认为大部分岗位性质和工作量都相差无几,怕领导说了算,分配不公;还有少数事业单位尤其是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活工资部分根本没有搞活,工资按人核标,财政按人拨款,单位按人计发,平均主义、大锅饭,使职工普遍认为活工资就是自已应该得到的,不应重新分配。
㈢分配标准难以取舍。主要表现在决定工资构成要素的量化标准难以掌握,行业不同或岗位不同的工资系数不易确定,造成部门与部门、行业与行业之间存在攀比现象;身兼数职的工作人员如何确定报酬不好把握;对年龄较大、过去为国家和单位做出过一定贡献的干部职工,当时并没有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现在通过竞争上岗,按贡献大小取酬,势必会影响这部分干部职工的收入,触及一部分人的经济利益,造成不稳定和不和谐的因素。这部分职工的工资待遇如何确定是难点。
㈣现行编制和经费管理体制存在诸多弊端。一是人员编制、单位经费来源界定、单位岗位空缺聘用人员编制管理仍然是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人员编制管理到人头。二是经费管理仍然实行增加一个人,给一个人的工资,减一个人停一个人的工资的办法,事业单位没有自主权。
二、对策及建议
㈠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改革氛围。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内容,人事部门和各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将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及通过改革取得成功经验广泛进行宣传,不断提高干部职工对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认识,消除思想顾虑,引导单位负责人积极主动地进行改革,群众支持参与改革,形成良好的改革氛围,促进改革平稳开展。
㈡部门联动,提高整体合力。一是编制部门要重新界定单位性质,要对事业单位进行细致的分类,重新审查全额拨款、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收支状况,视其创收能力确定拨款方式。定期核定单位编制数,控制单位总编数不管理到人头。二是财政部门要改革经费管理办法,对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实行经费包干,“增人不增经费,减人不减经费”;对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实行定额补贴,“定死基数、超收全留、欠收自补”;对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实行“资金分配与经济效益挂钩”。三是人事部门要加强工资总额的宏观调控,分类搞好事业单位工资总量控制,对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实行工资总额包干的办法,让单位享有充分的分配自主权;对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实行工效挂钩的办法。无论是实行工资总额包干还是实行工效挂钩的单位,其包干基数和方案均应报人事、财政部门审批,以便于加强工资宏观调控。
㈢发扬民主,科学制定分配方案。一是各事业单位要结合单位的实际,周密地制定改革办法,建立科学可行的分配机制和配套的优惠政策,使事业单位“工资总额包干”和“工效挂钩”逐步科学化、规范化。二是单位在制定分配方案时,要成立一个分配方案制定专班,以公正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合理的测评,评估每个岗位工作量的大小、责任轻重、难易程度、技术含量高低的工资构成因素比例系数,据此拟定岗位目标和工资报酬等,经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再实施。坚决摒弃不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而强迫推行的简单做法。
㈣建立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各事业单位可根据本单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自行决定执行一项或多项分配办法,搞活内部分配。
1、推行岗位工资制。在定岗、定责的基础上,制定出每个岗位的工资标准及目标考核体系,工作人员上岗后,按考核结果兑现岗位工资。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体的分配制度,要充分体现因事设岗,按岗定酬,岗变薪变,绩优薪优的原则,体现不同职位的知识(技术)含量及责任风险。
2、推行绩效工资制。以单位经营效益和人员工作业绩
为主要考核指标来确定工作人员收入。
3、推行结构工资制。将工作人员工资收入分为固定工
资、效益工资两个部分。固定部分为国家规定的职务(技术等级)工资,效益部分为津贴(指国家规定的工资中活的部分)和各项工资性、物价福利性津补贴(简称保留补贴)。效益工资根据工作人员岗位目标目标考核情况浮动。
4、积极推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鼓励事业单位以知识、技术、专利、成果、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内部分配,逐步扩大生产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含量,充分体现优秀人才的价值和地位;鼓励工作人员以资金、技术、设备等形式入股参与收益分配和利润分成,推动事业单位投资主体多元化。
5、试行年薪制度。在确保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根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的完成情况,有条件的事业单位法人代表可试行年薪制,事业单位法人代表的目标考核、管理贡献与法人代表年薪紧密结合起来。
除了以上分配模式外,各单位还可以根据单位职能、特点采用协议工资制度、成果分配、项目分配、高薪聘才、兼职兼薪或服务承包等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方式,激励各类人员,努力工作,多作贡献。
㈤加强领导,搞好协调服务。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方面,直接
关系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人事部门和各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宏观指导和协调。在推进的过程中,人事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认真加强组织领导,指导和督促事业单位在改革中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分配制度改革与人事制度改革的关系。分配制度改革的推进依赖于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效可以通过分配制度改革的成果来体现,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只有在全面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形成人尽其才、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才能全面推开分配制度改革;二是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分配制度改革中,要充分发挥工资总额计划的宏观调控与杠杆作用,坚持工资总额增长低于经济效益增长,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低于本单位人均增长的原则,实行绩效优先,兼顾公平,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原则,使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收入符合其劳动创造的价值和贡献;三是要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首先要以保证不增加国家财政负担、不减少财政收入为前提,同时要保护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收入。在内部分配中,要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四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事业的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只有加快改革才能促进事业发展。分配制度改革是经济利益的直接调整和再分配,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容易引发各种矛盾,因此,要把握好改革的策略,要从调动多数人的积极性出发,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妥善处理,确保分配制度改革平稳顺利推进。
第四篇:浅谈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浅谈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摘要:目前我国分配制度改革仍面临较多问题,从这些年的经济危机中看得更加清楚。改革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仅是刺激内需的一项关键政策,而且是确保社会公平从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制度。
近年来我国的贫富差距被逐渐拉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收入分配改革其中的一方面就是提高工资待遇,比较有代表性的提高工资待遇的方法包括“化税为薪”、“收税返薪”和“提薪让税”等。这三种方式,在可能达到的效果和操作难度方面各有利弊,每一种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而政府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一种相对完美的方案。
关键词: 收入 分配 制度 改革
近些年来,我国地区、城乡、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有所加大,分配格局失衡导致部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正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面对这一情况,一方面需要政府出面稳定物价,从而保证百姓的基本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则需要调整分配格局,拉近贫富差距,提高居民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从而增强这部分人的消费能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国家作为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理应承担起调整策略以适应发展需要的责任。自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近日国务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近期中央一系列涉及收入分配话题的密集表态,让人们看到了收入分配改革的希望,有可能促进收入分配改革早日步入实质进程。
收入分配改革渐形渐近,如何改革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有一点是肯定的,这次收入分配改革,其中的一个重点肯定要提高工资待遇。由此引出的问题是,到底是“化税为薪”还是“提薪让税”?
所谓“化税为薪”,顾名思义,就是降低企业税负,将这部分钱用于提高员工工资。“工资归工资,税收归税收,减免税收只是减免公司老板的税收。”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看法。政府的好政策成了企业及其少数人借机提高“效益”的途径。到头来是国家税收少了百姓收入没有增加,这就有失初衷了。现今中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行市场开放体制,有大量的外资企业和私有制企业。而资本家的本质就是剥削,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而从另外的角度讲,现如今企业的生存压力很大,企业的各种成本都在不断上升,如何合理避税,已经是企业的一门必修课。
“提薪让税”这样一种方式,就是将“化税为薪”流程倒过来,即政府应鼓励企业增加员工薪酬,并据此对提薪的企业采取税收减免。
我觉得,此次收入分配改革,目的就是要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从而增加中产阶级的比重,使国家更为稳定,应该不会出现高、低收入者工资同涨的局面,否则真的会让人哭笑不得。
参考文献:
[1]《改革分配制度要在战略和路径间求平衡》(《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06月09日)[2]《减税加薪是收入分配改革的当务之急》(新华网)
第五篇:如何认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如何认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一、收入分配悬殊现状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数十倍。改革开放30年以来,虽然经济迅速腾飞,但收入分配差距却日益悬殊。目前,我国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7.3倍上升到23倍,行业差距达到8倍,地域差距近3倍。胡锦涛总书记讲话多次提到“要加快调整国民收入结构”,温家宝总理谈到经济发展中仍存在“收入分配不均在不断扩大”等问题,尽管中央已推出一系列方针政策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但收入分配悬殊现象仍然存在,改革势在必行。
行业间收入差距超8倍,行业内差距数十倍。5月2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1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其中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24556元,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2452元,私营企业收入远低于非私营企业。其中,非私营单位金融业平均工资最高,达9万元以上,最低农、林、牧、渔业,每年收入只有2万元左右,两者相差4倍多。私营单位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平均工资最高,达35562元,最低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每年收入只有1万元出头,两者之比3.03:1。如果用非私营单位金融业的平均工资与私营单位的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相比,两者差距超8倍。
行业内部收入差距比较大。北京某家大型网络门户网站,新入职员工月薪2500元左右,高管年薪50万元以上,收入差距达20倍。中关村某家IT上市公司,基层员工月薪4000元,高管年薪数十万到几百万元不等,差距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行业工资水平可以也必然存在差距,由于行业技术、资本、人力资源素质等构成不一样,劳动生产率不一样,在产业链位置不一样,其工资水平当然会有差距,但应该维持在合理范围以内。而现状是,行业收入中不合理差距日益扩大。垄断行业高收入问题更为严重,比如金融业职工平均工资比城镇平均工资高出很多,垄断行业工资过快增长,更多反映了垄断利润的快速增加和向工资的转移过程。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的收入差距还会继续拉大,大企业的优势不但明显而且依然在加强,而私营单位的生存环境却在恶化。全国职工平均工资东部最高,同区域内金融业工资最高。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来看,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排列是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分别为48493元、37923元、36558元和36000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东北和中部,分别为26800元、22313元、22020元和20677元。按照全社会单位平均计算,四个地区的平均工资排名为东部、西部、东北和中部。2011年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56061元,在东部相对较高。浙江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5731元,年薪最高行业为金融业,达13万元。东部地区收入相对较低山东省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6737元。中部河南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7357元,在中部地区相对较低,其中金融业职工平均工资44210元,位列第一。居中部第一安徽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40640元,行业排名前两位是采矿业和金融业,分别66172元和64288元。黑龙江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6535元,金融业41879元,位居第二。西部四川省全部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31489元,金融行业收入最高,年均工资65873元。各省职工平均工资中,同为东部地区北京与山东之间职工平均工资比为1.526:1,同为中部地区的安徽与河南之间职工平均工资比为1.485:1。不同地区同行业人员收入也有差别,处级公务员四川省年薪不到5万元,浙江省杭州市年薪10余万元,相差2倍多。地区之间收入的差距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实行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十年来,中西部发展有了很大变化,但中西部同东部的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又有扩大。同是东部,一个县的不同乡镇间也有很大差距,如江苏省兴化县的戴南镇,同该县周益乡财政收入相差42倍。
我国居民贫富差距数十倍,基尼系数早已突破“警戒线”。财政部2009年调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达到“高度不平等”状态,10%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2012全球财富报告:恢复实力的战役》显示,中国百万美元家庭位列全球第三,达140万户,比2010年激增19.3万户。中国财富超过1亿美元的超级富翁家庭数由2010年的538户增至2011年的648户,排名全球第五,增幅一年内突破20%。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一项重要分析指标。从1978年到1984年,我国基尼系数稳定在0.16,从1984年开始一路攀升,2007年已达到0.473。一般说0.2之下叫“高度平等”,0.2到0.4叫“低度不平等”,0.4被视为“警戒线”,0.4以上叫“高度不平等”,0.473说明不平等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国家统计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2011)》指出:2010年基尼系数略高于2000年0.412。超过0.4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联合国数据估测2011年中国基尼系数或突破0.5。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回答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基尼系数是0.3897,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没有发布,原因主要是高收入阶层居民难以获取真实的收入信息。过大的收入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公,都不利于经济长期发展和社会稳定在过去,我国经济社会之所以能够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同时保持相对稳定,主要有赖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低失业水平。收入差距虽在扩大,但低收入人群收入在增长,贫困人口数量在减少。如果经济增长出现下滑或出现经济长期衰退,过大的收入差距和分配不公对社会不稳定的影响将会更加凸显。
二、收入分配问题原因探析
经济社会体制弊端强化不公。大学毕业在文化公司和金融企业工作,年收入5万元和20多万元收入差距。城镇私营单位“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年平均工资11738元,非私营单位“金融业”年平均工资91364元,两者相差8倍。收入分配制度不健全、经济社会体制弊端以及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不合理等多方面原因造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收入分配体系不健全、不合理是直接原因。2011年,全年公共财政收入1037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8%,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8.5%,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12.3%。财政收入增速远高于居民平均工资增速。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仅为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57.8%。收入分配体系不健全、不合理是造成收入分配问题的直接原因。主要表现为:
宏观分配政策不健全。统筹研究并部署全国收入分配改革及其相关配套改革的方案尚未出台,也未在政策上明确如何合理安排国家、企业、居民三者分配关系,如何合理处理资本、劳动要素的分配关系。财政税收体制不健全。在初次分配中,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具有垄断性的国有企业未建立健全利润上缴、资源占用税等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个人所得税制度也不够健全,未能更多以高收入群体为个税征收对象。
工资分配制度不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尚不普遍,效力和作用有限。国企高管薪酬管理制度尚未健全,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监管制度也不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中级别对职务过度依赖,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尚未实施。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中的绩效工资未全面实施,对制度外收入调控不力。
社会保障制度和其他要素分配等制度不健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制度与企业退休金制度不衔接、不平衡,带来两方面人员退休待遇的很大落差,成为引发企业退休人员不满的制度性原因。房地产价格一路飙升,极大加重了老百姓的购房住房压力,也进一步扰乱了分配秩序。
收入分配基础工作薄弱。银行监管制度尚未健全,现金支付行为相当普遍,容易造成分配漏洞;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使绩效薪酬的发放缺乏依据。收入分配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缺乏高层次的工资分配法律法规,现有法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足;对收入分配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够,震慑力弱。经济社会体制弊端强化收入分配不公。在二元经济和体制双重转换阶段,居民收入来源与渠道较为复杂,收入取得方式五花八门。城镇居民收入在现行统计制度下被大幅低估,并且低估隐性收入部分并非均等地分布于各收入人群。居民真实收入很大部分来自资产性或财产性收入,这部分收入分配不均等使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居民和社会所感受到的分配不公,恰好源自这部分数量庞大且来自于机会不平等的收入。经济社会体制的弊端强化了收入分配的不公,成为收入分配不公的直接源头。
一是各类要素市场很不健全,特别表现在资源配置制度问题较多,原材料、能源、矿产、土地等资源配置制度不够公平合理,导致生产经营收入来源渠道失范,收入多寡不公。二是尚未全面打破的城乡分割管理体制,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难以缩小的重要原因。三是部分地方存在的对非公有经济发展的歧视和限制,在非公有经济领域中工会组织建设不力,不利于非公经济的顺利发展,又严重制约了非公经济单位合理增加职工的工资。四是打破垄断措施不落实,对第三产业发展支持不足,不利于从根本上有效控制垄断行业的偏高过高收入,也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其职工工资的提高,进而不利于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五是政府部门转变职能不到位,对微观经济领域行政干预偏多,对宏观经济领域的有效调控不力。权力寻租、攫取非法收入的现象经常发生,严重扰乱了分配秩序。
六是中央、地方政府事权、财权不够对等,政府财政收支及其预算不够透明;受多种因素制约,人大代表监督作用发挥还不够到位;金融、国有企业等体制制度不完善,也对收入分配问题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得力,低估劳动价值贡献、忽视社会责任、缺少诚信现象较多见等,都恶化收入分配的突出问题,扩大不公平收入分配差距,成为收入分配不公的深层次根源。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不合理放大收入差距。我国劳动力结构明显不合理,呈金字塔型,劳动力总量中低端劳动力数量过多,比重过大,对收入分配形成两方面影响:一方面会对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增长形成很大的市场压力;另一方面会对促进缩小高中低端劳动者之间收入分配差距形成阻碍。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高,需要转移劳动力数量巨大;第二产业中高新技术行业比重小,低附加值行业比重大,制约第二产业职工的工资增长;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明显偏小,既加大了第二产业的就业压力,也不利于第三产业职工工资增长。我国主要依靠低成本生产要素高强度投入生产方式,致使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1/30、日本1/
18、法国1/
16、德国1/12和韩国1/7 ;农业将主要是传统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更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乡、行业、地区、群体之间分配关系的总体协调平衡。社会新增财富总量难以迅速扩大,可供有效分配“蛋糕”难以做大,促使劳动报酬和居民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空间将被压缩,较多提高劳动报酬和居民收入比重努力将受很大限制。另外,我国外贸依存度高,使经济发展受国际经济发展变化的影响很大,大量出口产品原本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很低,在产品价格上又受制于人,微薄利润和较大市场风险,对出口导向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形成严峻挑战,对这类企业员工工资收入合理增长形成严重制约。
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不合理,放大了收入分配由生产力不平衡、自然资源差异等客观条件形成的收入差距。
三、收入分配三大问题待破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和财富分布都呈现持续拉大的趋势,这是收入分配最突出问题。工资占国家GDP太低,某些行业灰色收入过多,垄断行业高管薪水畸高成百姓最反感,社会热议、诟病最多的三大突出问题。
人民网收入分配改革最希望改什么调查,排前三项:公务员津贴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28.3%),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26.8%)和工资正常增长和最低工资标准(19.2%)。公众对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及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相当关切。降低垄断企业工资,缩小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收入差距,应统筹协调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工资关系,落实公务员法实行工资水平调查制度规定,以企业为基准,建立机关、事业和企业主要岗位工资水平参照系和相应工资调整机制。以规范灰色收入、打击非法收入为主线,稳步提高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比重,扭转收入差距扩大。
工资占GDP比重太低。长时间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增速始终慢于财政收入增速,收入分配政策应更多关注居民,税收手段是可以考虑方式。目前收入分配失衡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政府、企业、居民三方利益分配中,政府财政收入比重逐年上升,而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比重却是持续下降;二是居民内部家庭与家庭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也显著拉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报告,欧洲国家1980年以来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一直在63%以上。我国初次分配中资本所有者所得畸高、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劳动所得持续下降,2011年全国从业人员总收入仅占GDP的33%。劳动报酬占我国国民收入的比重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75%左右的比重相差甚远。两大趋势日益明显: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降低,劳动者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下降。中国社会科学院数据:政府、企业和居民收入分配关系,1995—2005年11年间政府和企业收入所占比重分别上升6.6和3.2个百分点,居民收入所占比重下降9.8个百分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使测算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下降1.9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下降。
中国社科院研究数据,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总额中比重下降。1990至200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53.4%降至41.4%,下降12个百分点。清华大学测算,2007年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39.7%,比2005年下降1.7个百分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测算,2005年,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50.4%,2007年降为48.3%,下降2.1个百分点。
垄断行业工资过高。我国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垄断行业高收入问题相对更为严重。非私营单位金融业平均工资比私营单位的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超出8倍。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2011年《中国薪酬发展报告》,透露部分行业工资过高导致拉大收入差距,尤其是部分企业高管收入增长偏快,水平过高。“十一五”期间,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平均值由2005年29.1万元增加到2010年66.8万元,平均每年递增18.1%。部分行业企业高管年薪已经上千万元。现阶段部分行业收入高是拉大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削减特殊行业、高收入行业收入水平能直接缩小收入差距。
收入分配改革首先要打破部分垄断行业人员高收入现状。垄断行业工资增长过快,反映出垄断利润的快速增加和利润向工资的转移过程。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收入差距中的三分之二来自于垄断本身。一些垄断性部门为维护其高收入水平,设置行业进入壁垒,导致了部门之间和行业之间劳动力市场的严重的分割性。完善的生产要素市场是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最有效的制度因素,要在完善土地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方面下更大的力气。借助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时机,打破行业垄断引入更多民间资本,部分垄断行业的高收入问题也将得到合理解决。要规范高管人员薪酬,重点是金融、房地产行业企业。同时要以国有大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垄断行业企业为重点,探索工资总量决策机制,抑制部分行业企业工资水平过高、增长过快的趋势。
存在灰色收入监管漏洞。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工资外收入至少相当于职工全部工资收入的30%多。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表示,有的单位制度外收入占全部工资收入的100%以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认为,腐败收入带来的收入差距和社会不公问题愈发严重,亟需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收入、寻租收入和垄断性收入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公。部分用人单位制度外收入多,做假账现象比较普遍,公有单位私设‘小金库’现象仍然较多。许多事业单位、某些政府机关和有些国有企业工资制度外发放的各种收入多,其名目繁杂,渠道混乱,甚至发者和领者都说不清楚;不少垄断行业企业和部分事业单位超出国家规定标准,乱定乱发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待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表示,对礼金、红包、出场费、好处费及各种名目的“福利”等形式的灰色收入,监管存在不少漏洞。应该加大规范力度,清理规范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外收入、非货币性福利等。
制度推进收入阳光化、规范化。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尚未全面推开,公务员工资制度中级别对职务过度依赖,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尚未实施;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中绩效工资尚未全面实施,对制度外收入调控不力;机关、事业单位参照企业工资水平合理调整机制尚未建立,不利于协调平衡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薪酬分配关系。
如何遏制灰色收入?如何降低垄断行业收入?如何调整企业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之间的收入差距?从国家政策层面,“十二五”规划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提到,要清理规范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外收入、非货币性福利等,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清理规范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加快收入信息监测系统建设。缩小收入差距的措施:改革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以保底提低、调控过高和逐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灰色收入、打击非法收入为主线,积极稳步提高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比重,坚决扭转收入差距扩大。分类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工资改革,统筹协调三方面工资关系,落实公务员法关于实行工资水平调查制度的规定,以企业为基准,建立机关、事业和企业主要岗位工资水平参照系和相应的工资调整机制;在企业工资增长的基础上,合理制订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增长政策,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类职工工资水平的协调增长。除寄望于收入分配改革,当前还必须佐以养老、教育、卫生、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推进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完善符合国情、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