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营销的三大误区5篇

时间:2019-05-12 06:29: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维码营销的三大误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维码营销的三大误区》。

第一篇:二维码营销的三大误区

广州市弹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二维码营销的三大误区

自从微信诞生之后,“扫一扫”便成了功能强大的方式之一,只要有二维码的地方,用户只要轻松的在上面扫一扫,就可以获得相关内容。而它也成为了企业进行移动互联网营销的杀手锏。可是,有些企业在进行二维码营销时存在着不少的误区。二维码营销的误区有哪些,请看以下分享:

误区一:以为扫微信就是二维码营销

把微信等同于二维码营销,会出现以下不利的影响:

1、用手机扫微信二维码,那些用APP、QQ、微博、360,甚至上网者几乎必备的UC二维码扫描,统统扫不进去,只有用微信本身的“扫一扫”才能扫进,浪费了众多热情的目标受众的资源。

2、用微信“扫一扫”扫进的也只是出现“加关注”页面,让许多扫到这里的目标受众“望而却步”,因为二维码置放方还没有更大的吸引力让自己一定去关注它,受众需要的扫一扫结果是出现很明了的信息内容页,而不是“加关注”。

误区二:以为传统网站就能搞二维码营销

二维码作为一个信息载体,本身是可以放置在任何地方的,包括传统PC端电脑界面的网页上,不过,如果企业把自己营销利器二维码放在传统的互联网上,那效果就不只是“大打折扣”了,可以说几乎是大大地浪费了企业的精力、时间,更为可怕的是会让企业失去一个本来可以让自己在有了手机二维码营销,在市场不振的大环境下超越其它企业的大好机会。传统互联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在这个以手机二维码营销为主力军的网络营销时代,早以失去了过去的荣光,它已不适应在智能手机的终端应用。问题是还有相当部分的企业家把二维码“嫁接”在PC网上,从而去实现所谓的营销。

误区三:以为只有广告主才适合做二维码营销

对大多数小微企业来说,“营销推广”并不等同于“打广告”。只要是有效扩大自己品牌的影响力,有效增加产品或服务销售的,都称之为“推广”或手机二维码推广。再看看以下对比,企业相关人员的名片背面上印上自己移动官网的二维码,肯定比在名片上印传统网站网址的推广来得直接与有效;企业在店面的玻璃窗上贴上大大的二维码,并在二维码下方打上能吸引眼球的„引扫语‟,肯定能增加„店面原有的营销面积‟;企业手机网站二维码比只能写“扫一扫,加关注”的微信二维码更能吸引人;企业印制一些文宣传单也是做推广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某培训机构在本城市的目标人群集中的地方去发送宣传单页,扫进的客户就超过之前4年公司服务总客的户量。而这些企业没有在传统媒体花过一分钱打广告和做推广,那家培训机构甚至是因为二维码这个稻草把自己从面临破产的边缘救活,让自己梅开二度,再创了辉煌。”

二维码营销已然成为了国内中小企业抗衡大企业的一种有效利器,以致企业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移动官网也成为了一种趋势。想要打造联系传统渠道到移动网络的桥梁,那就要利用好移动互联网营销,让企业快速成为微信营销的获利者,掌握移动时代保持不败的杀手锏。不过,不充分让识二维码营销中的上述三大误区,也许,许多企业在开展移动互联网营销的时候会错失本应是美好的机会。

弹指弹指服务民企弹指移动业绩倍增

第二篇:企业营销QQ三大误区

很多人申请了企业QQ,但是发现并不是腾讯说的那么好,今天给大家解释一下人们对企业QQ的一些误区。

一、10万好友。很多人认为有了企业QQ就拥有10万好友了,其实不是这样的,企业QQ可容纳10万好友,并不是有了企业QQ里面就有10万好友了,这10万好友是你根据自己的需要而添加的,如果腾讯随便给你加上10万个好友,你觉得对你的公司有用吗?10万好友并不难,如果你想利用好企业QQ,那么自己有针对性的添加吧,而且可以导入好友,把你个人QQ的好友导入到你的企业QQ里,日积月累,10好友唾手可得。

二、群发消息。企业QQ支持一键群发消息,很多人认为我的个人QQ也可以群发消息啊,企业QQ的群发消息是把一条消息同时发送给N个人,消息是一对一的,非常的有针对性,你的群发是指在群里发消息,那是不一样的,在群里发广告之类的信息,我相信很快你就会被群主或者管理员踢掉了,而且群里说话的人多的话,很快你的消息就看不见了,这个差别还是蛮大的。

三、一个号码多人登录。企业QQ支持一个号码多人登录,很多人对这个不是很理解,大家都同时上一个QQ号,不会把另一个人挤掉线吗?这个是不会的,这是企业QQ独有的功能,一个QQ号,可以多个人同时登录,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工号,工号不同他的权限也不同,1001权限最大,其它工号的功能全部都是1001超级管理员设置的,腾讯开发这个功能,是为了公司多个员工、多个部门协同工作,这就相当于你打中国移动客服10086,同一个号码,话务人员却不同。

第三篇:二维码营销

1.二维码营销案例

1、美诺币创意二维码 在刚刚结束的2012年广州网货交易会上,美诺彩妆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刺激的“抢钱”活动。众所周知,网交会是从线上走到线下再回到线上的O2O创新展会,是厂商发展网上分销商的重要平台,显然,对于分销商来说最关心的就是“财富”。抓住分销商心里诉求,美诺彩妆奇思妙想——现场发钱,不过,发的不是人民币,而是独创的美诺财富币。

2、Emart超市隐形二维码 超市在中午的时候,人流量和销售量总是很低,于是韩国Emart超市别出心裁,在户外设置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QR二维码装置,正常情况下,扫描不出这个QR二维码链接,只有在正午时分,当阳光照射到它上面产生相应投影后,这个QR二维码才会正常显现。而此时用智能手机扫描这个QR二维码,可获得超市的优惠券,如果在线购买了商品,只需等超市物流人员送到用户方便的地址即可。

3、维多利亚内衣“诱惑”二维码 著名内衣品牌维多利亚做了一个很有范儿的户外广告,在模特前胸盖上二维码,广告文案更是赤裸裸地充满诱惑——“Reveal Lily’s secret”(Lily的真实秘密),让你亟不可待地拿起手机拍摄二维码,原来二维码的后面是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真的如广告语所说的那样,“比肌肤更性感”。

4、JCPenney商店个性化送礼二维码 在刚过去的假日季里,零售商JCPenney让顾客在礼物上添加个性化的元素。从任意一家JCPenney商店购买礼物后,你都会获得一个“圣诞标签(Santa Tag)”以及相应的二维码。扫描该二维码后,赠予人可以为接收人录制一段个性化的语音信息,然后赠予人把该标签像礼品卡一样塞在包装上。

5、星巴克简化与顾客互动 星巴克等商店利用二维码简化与顾客互动的方式。顾客不用再大排长龙等待付款,而只需把预付费卡和手机应用绑定,就可以更快捷地完成支付,还能更多地了解产品和商店的信息。

2.利用二维码为南湖街商场进行宣传推广

1.重新创造购物体验

鼓励购物者用智能手机扫描产品的二维码,并把它们加入到购物车里。他们所下的订单将被直接送到顾客的家门口,而免去携带大而沉的购物袋的麻烦。

2.增强用户体验

3.简化与顾客互动的方式

利用二维码简化与顾客互动的方式。顾客不用再大排长龙等待付款,而只需把预付费卡和手机应用绑定,就可以更快捷地完成支付,还能更多地了解产品和商店的信息。4.把你喜欢的东西记录下来 直接扫描二维码图标就可以更详细地了解该产品的有关信息

5.给顾客一些他们想要的东西

6.提供实时信息

7.发起值得分享的比赛

8.个性化送礼 店内顾客扫描二维码后,在朋友圈分享他们的比赛信息。假如有朋友通过该链接购买了一件衣服,原顾客就有机会赢得优惠。

9.帮助顾客拓展业务

用户可以扫描该二维码以了解更多的商家信息、阅读评论、列为最爱商家等

通过二维码的应用活动,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成功吸引顾客扫码购物,对于商家来说,提供一点折扣换来巨大的销售额是非常完美的。只要顾客现场使用手机扫描商场摆放着的二维码,并分享活动至微博,便可获得“50元购物券”一张。还结合二维码和微博推出到旗下指定商家消费可获得二维码专属折扣的活动,如到商场店铺不用消费也可获得神秘礼物一份,而到连锁店吃饭还可打9折或是满额送券的活动等等……

利用二维码,还可实现“拍码购物”、“拍码抽奖”、“拍码签到”、“拍码优惠”等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营销手段。消费者来到商场,往往会被各个店家自己的促销海报弄得眼花缭乱。商场可以把所有商家的折扣信息生成一个资讯二维码,消费者只要扫商场中的二维码,就能一目了然地掌握商场中各家店铺的折扣,更有助于消费者有针对性地扫货。拍码获得资讯,能降低商家印制宣传广告与促销广告的成本,并且还可发布在其他媒介渠道,不仅便于操作管理,更利于消费者获取信息。

推广

1、通过微博吸引订阅

比如我们酷爱导航对于已经有微博人气资源的账号,可以在微博宣传自己的二维码,引导订阅。

2、通过自己的网站推广

我是在我们自己的酷爱导航网站的二维码墙上贴出二维码,并简要的写一些描述文字,引导订阅。

3、通过微信推广

这应该是最有效的方式,加大量的微信好友,然后群发微信引导微信好友关注公共账号。利用微信做一些活动,给予一些好处引导别人订阅。

4、通过QQ、QQ群等方式推广。

5、通过社区论坛跟帖,回答问题并贴上自己的公众账号以及二维码!

6、利用微信小号的附近搜索功能不断推荐附近朋友关注!

第四篇:营销3.0时代 品牌传播三大误区

http://wensheng163.jdol.com.cn/

http://clhtdq.jdol.com.cn/

营销1.0时代,正如亨利·福特所言:“无论你需要什么颜色的汽车,福特只有黑色的。”这就是以产品为中心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核心是产品管理,营销的主要功能是为产品创造需求。麦卡锡的4P理论被奉为1.0时代的圭臬:开发产品、制定价格、进行促销和建立渠道。

随着产品的日益丰富,全球逐渐进入买方市场时代,营销也因为处于顾客需求不足的时代而愈发引起企业重视,逐渐从战术层面上升至战略层面。营销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顾客为中心,STP战略的出现即是营销2.0时代的核心标志,它强调市场细分(Segmentingmarket)——目标市场(Targetingmarket)——定位(Positioning)。这也是当下营销中最常用的营销战略模式。

随着网络化的深入,尤其是微博、SNS等社会化媒体的兴起,人类开始变得高度互联,信息和资讯空前发达,消费者的消息变得异常灵通,消费者对企业的真实情况具有最深层次全面了解的渴望,对企业营销行为更加了解,顾客不仅仅只是一个消费的人,而是具有独立思想、心灵和精神的完整的人类个体,这就是营销3.0时代,即“人文中心主义的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中,把营销理念已经提升到一个关注人类期望、价值和精神的新高度。在营销3.0时代,“消费者”被还原成“整体的人”、“丰富的人”,而不是以前简单的“目标人群”,“交换”与“交易”被提升成“互动”与“共鸣”,营销的价值主张从“功能与情感的差异化”被深化至“精神与价值观的相应”。

菲利普·科特勒指出“营销3.0”的本质是“人文关怀(human-care)”,就是人性营销中的“击中善因”,营销3.0就是要用价值观激发客户善的一面,引起共鸣。

虽然营销已经进入到3.0时代,精明的消费者对企业营销的那些小把戏已经非常了解,然而,还有许多营销人的意识停留在过去,在品牌传播上沉湎于“子弹论”,将受众只看作被动地接受信息灌输的“靶子”,在品牌传播上有三个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一味吹捧企业的好,尤其爱软文

这样的例子可谓数不胜数,就连人人网这样成熟的互联网企业也不能免俗。纵观人人网的新闻传播,《陈一舟:人人网完全可以超越facebook》、《人人网:做中国最大实名制社交网》、《人人网用户粘性远超Facebook》、《人人网入选最具价值中国品牌十强》、《人人CEO陈一舟:坚持公司“迷恋用户”哲学》等软文在人人网的传播中占据极大的比重,文中处处充满着对人人网的溢美之词,略读几段就让人觉着恶心,相信这样的吹捧只会为读者带来负面情绪,花钱做这样的传播不仅无助于品牌的美誉度建设,反而有损。

大家都知道,Facebook盈利超过十亿美金,市值约千亿美金,而人人网不仅用户热度大幅下降,还在最近实现了巨亏,两者在用户数量、影响力、市值、盈利能力、创新能力、企业愿景等方面都有着天壤之别。接着FacebookIPO的东风,人人网如果少谈些“股价飙升”、“用户粘性远超Facebook”之类的作秀传播,而是拿出真诚的态度与业内、媒体和用户深层次探讨,“为什么Facebook全球资本疯狂,人人网股价却只有几美元”、“为什么人人网成为不了中国的Facebook”、“为什么Facebook盈利十亿而人人网持续亏损”、“人人网应该怎样才能更好地吸引用户?”、“怎样才能发挥出更大的营销价值?”等等。

假如陈一舟和他的团队能够有这样的胸怀和气魄面对这些疑问,与业内、媒体和用户充分探讨,相信不仅能够赢得尊重和认同,能够获得大量的媒体深度报道,还能收获一些真正有益的真知灼见,可谓一举多得,名利双收。然而,很可惜,人人没有这么做,还是在搔首弄姿,一味的卖弄。

http://bichenying.jdol.com.cn/

http://ygqs2468.jdol.com.cn/ http://wensheng163.jdol.com.cn/

http://clhtdq.jdol.com.cn/

相比而言,华为在迅猛发展的时候,任正非发布《华为的冬天》,引起行业震动,未使用一分钱却收获了无数的报道和探讨,无数的赞扬和尊重,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思考和共鸣,影响深远。腾讯在3Q大战之后,马化腾亲自坐镇,邀集专家和意见领袖,连续召开了十场名为“诊断腾讯”的系列论坛,腾讯由此不仅收获了知识,也赢得了相当的尊重,一定程度上扭转了3Q大战的负面形象。《互联网周刊》评价“即便我们无心为马化腾戴上谦谦君子的帽子,但是企业的良性发展需要适当的反思与诊断,对于一个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的老总,能够低头倾听外界的声音,确实难能可贵。腾讯要做到的不是让同行害怕,而是敬服;腾讯需要的是用户的真诚喜爱,而不是欲罢不能。”

对比一下,高下立判。当然并不是再次鼓吹“危机论”,而是说企业在做品牌传播的时候,需要有真诚的态度,要认识到消费者是具有独立思想、心灵和精神的完整的人类个体,所以要传播有价值、有营养、消费者喜欢看、能够引起内心共鸣的内容,如果一味吹捧遭人反感,其传播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误区

二、以传播量来衡量传播效果

因为传播效果难以衡量,所以很多企业不得不以传播量,例如传播字数或篇数,来衡量传播效果。事实上,如果不是良好的组合式传播,如果未能引起传播共振效应,未能引起二次传播,那么传播效果是极其微弱的,因为消费者的遗忘速度很快,如果未能引起其内心的共鸣,即使偶尔看到了企业传播的零散的信息,也会迅速遗忘。

误区

三、品牌定位和品牌主张追求创新

企业在品牌传播的过程中,在策略上不断创新本来是一件好事,然而如果连基本定位都在不断改变,那就麻烦了,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企业方异常辛苦,而消费者会无法记住这个品牌的核心定位。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问题,人脑是一个有限的容器,能记住的品牌和概念就那么些,企业好不容易花费巨大的传播量让消费者记住了这个品牌的基本主张,如果不断的进行更改,就会让消费者的品牌记忆陷入混乱。

在品牌定位和传播方面坚持持续传播一个理念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海尔用10年的工夫将“真诚到永远”做成独特的品牌识别;耐克的“justdoit”推广了15年才众人皆知;百事可乐用50多年的时间将自己的形象与“新一代”结合起来;沃尔沃的“安全”推广了60年;宝马的“驾驶的乐趣”持续了30多年。王老吉从2002年就一直坚持“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品牌主张配合红罐装的图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可以说,要让消费者记住一个品牌的核心理念是需要时间和巨大的传播费用的,随意更改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坚持核心品牌主张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不变的情况下,在传播策略和方法上不断进行微创新,或是品牌传播之道。

http://bichenying.jdol.com.cn/

http://ygqs2468.jdol.com.cn/

第五篇:企业微信营销的三大误区

企业微信营销的三大误区

导读:移动互联时代的营销要怎么玩?很多企业看似赶在了潮流上,实际是“新瓶装旧酒”,仍然在用传统理念运营移动互联网营销。以现在大热的微信营销为例,普遍存在三大误区,现在我们一一盘点,为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指明方向。

误区一:把企业账号做成CCTV

曾有人这样比喻微博:当你的粉丝超过100人时,你就像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人,你就像个布告栏;超过1万人,你就好比一本杂志;超过10万人,你就 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0万人,你就成了CCTV。几乎每个运营企业社会化媒体的人,都是用粉丝数来衡量自己运营业绩的优劣。

每个企业都希望做一个如同CCTV的社会化媒体大号,这必然导致传播结构的大一统,最终一个企业,只有一个社会化媒体的声音。

殊不知,社会化媒体时代,大家的内容需求是分众的。企业微博、微信号天然具有商业化内容的定位,粉丝对这些内容的兴趣是有限的。相对于严肃内容,所在区域 或 周围圈子的产品、服务及活动、不同消费者与品牌相关的轶事、趣闻等内容更容易吸引用户,而这些内容往往散布在企业员工、经销商、消费者、第三方合作伙伴等 企业广泛的商业生态结构的社会化媒体中。

希望有一个大一统的社会化媒体传播结构,做成CCTV,且不谈实现可能性有多大,就传播结构本身而言,它又从去中心的趋势中复辟到中心化的结构趋势了。

既然去中心化的媒体结构更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趋势,为什么不建立多元的社会化媒体传播结构体系呢?除了企业官方帐号以外,企业的经销商、员工、消费者、股民、第三方等都成为你的传播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的结构,才是符合社会化传播规律的结构!

当然,这样的结构,它的监管、引导和激励一定会更复杂,如果没有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是难以想像的。

误区二:绞尽脑汁做精品内容

按照把企业账号做成CCTV的传统思维模式,自然会沿用传统的内容生产方式——走精品路线。企业的账号运营人员想破脑袋都在琢磨内容,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但往往都是皓首穷经的投入,掌声寥寥的回报。

显然,单枪匹马的企业社会化媒体运营人员既不是央视内容创作的豪华班底,也不是4A公司的金牌文案,内容质量显然很难称得上“精品”内容。所以,大多数粉丝都不买账,活跃度有限。反过来,谈及企业微博微信为何运营不好时,企业往往还是归咎于“内容!内容!还是内容!”。

其实,社会化媒体是去中心化,内容完全没有必要精品化。去精品化,讲和社会化媒体定位匹配的内容,就足够了。以微信为例,个人发在朋友圈的内容,哪怕 low到完全是流水账记录,都可能有若干个闺蜜或死党给你点 赞,这就是社会化媒体的本质形态——有限的人通过他们感兴趣有限的内容来交互(当然,如果内容质量更高,交互的人会更多)。

所以,企业社会化媒体运营的内容定位应该是明确定位,针对有限数量的目标人群,努力做匹配自身能力的内容就足矣。

一 个生鲜企业,天天在微信上发布他的土鸡如何饲养,牛肉如何可追溯,蔬菜如何有机种植这样的话题,就成功地黏住了一大帮追求品质的吃货粉丝。所以说社会化媒 体结构多元化的搭建及管理问题解决之后,内容其实不是高大上的难事,讲你受众关心的朴素语言,就能够达到润物无声的传播效果。

误区三:移动电商就是微信商城

以中心化为特征的传统营销思维下的移动电商,往往是建立一个微信商城,然后拼命的引流。但社会化媒体时代,社会化的商业也该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商业——既然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形成去中心化的网格化交互格局,为什么一定只需要一个移动商城呢?

企业建立了社会化媒体的系统化结构之后,这个体系下的每一个“point”,无论是员工、还是经销商、合作伙伴、甚至是消费者,都可以是一个微商城,销售 产生之后,移动互联网的这个体系可以帮助你实现每一个“point”的销售利益的激励,销售产生的信息流、支付流和物流都可以通过完整而成熟的电商体系来 管理,这才是符合移动互联网的电商模式。

至此,我们可以明确一个定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其实是去中心化的营销,而去中心化的主要表现就是网格化,网格化上的每一个节点(point),可能既 是你的消费者,又是你的传播者,还可能是你的销售员。传播、购买、体验、口碑、销售在网格中可以融为一体,所以,我们把它叫做网格化营销。

传统的营销传播需要一个place网络,传统的销售陈列也需要一个place网络,并且两个place网络基本毫无关联。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营销的 两 个place网络,被一个移动互联时代的point网络所取代,尤其对于已有庞大线下渠道网络的传统厂商来说,利用已有渠道,通过移动互联网快速搭建线上 的point网络,实现真正的O2O,这或许才是网格化营销的最大魅力。

以快消品行业为例,在品牌商传统的营销运营模式中,由于品牌商无法直接将货铺到异常复杂的多级市场和管理数量庞大而细小的终端,这些工作只能通过若干个渠道商的力量进行深度分销,所以,建立庞大的渠道商的网络往往是传统营销工作的核心。

结语:在分众化、去中心化的社会化商业时代,单个品牌商的社会化营销工具显然无法深度渗透更多的目标市场时,我们为什么还在坚守一个品牌商官方的社会化媒体工具上下求索呢?

方向错了,所有看似正确的 动作都只能算错。所以,顺应社会化媒体与社会化商业的大势,建立一张基于社会化商业的渠道网络,持续运营、管理和不断调优,才是正道。

下载二维码营销的三大误区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维码营销的三大误区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维码营销十大案例

    “码”到成功:十大经典二维码营销案例“二维码”已经不是陌生的词汇,这个黑白小方格组成的矩阵图案,只需用手轻松一拍,就可获得意想不到的丰富信息。 ComScore的研究显示,截止201......

    营销案例:二维码创意营销

    营销案例:二维码创意营销 “二维码”已经不是陌生的词汇,这个黑白小方格组成的矩阵图案,只需用手轻松一拍,就可获得意想不到的丰富信息。 研究显示,截止2011年10月,在美国平均每三......

    企业文化的三大误区

    企业文化的三大误区2010/9/10/8:26企业文化的误区我们这几年一直关注企业文化建设,但是似乎跟很多管理模式一样,我们在导入的过程中往往进入了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使得很多企业......

    网络营销三大误区,值得一看~

    亚发传媒.企业视频营销专家网络营销三大误区网络营销就是以国际互联网络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威柏认为......

    激励的三大误区

    激励的三大误区 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制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虽然近年来国内企业越来越重视管理激励,并尝试着进行了激励机制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对激励的认识......

    中国企业文化三大误区

    从2001年开始,重新掀起一股文化热,大凡有些实力的企业都提出要搞企业文化建设,小型企业则跟随也做一些企业文化有关的培训,生怕落后在这股新的管理浪潮中,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些情形......

    中国企业文化三大误区

    中国企业文化三大误区出处:未知,2004-9-22,作者:未知从2001年开始,中国重新掀起一股企业文化热,大凡有些实力的企业都提出要搞企业文化建设,小型企业则跟随也做一些企业文化有关的......

    二维码营销的代理之路

    二维码营销的代理之路 随着某些二维码公司大张旗鼓地开展二维码营销的代理模式,越来越多的二维码企业开始复制这一模式。这一模式能否拯救二维码企业?未来会是如何? 中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