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复习总结

时间:2019-05-12 06:17: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全管理复习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全管理复习总结》。

第一篇:安全管理复习总结

1安全: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状态。

2安全管理:安全管理者以安全为目的,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监督、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管理的核心是控制。

3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为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则、准则、技术、使系统获取最佳的安全性。

4安全性:系统在可接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发挥其功能的一种品质,常与可靠性联系。

5可靠性: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实现规定性的可能程度。

6事故隐患:现存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

7安全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设备安全无损及生产顺利进行。

8有害因素:影响人身体健康,导致基本对物造成的损坏因素。

9危险因素:对人造成伤亡或对事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

10职业病:职工因职业性有害因素影响引起的,由国家以法规形式规定,并经国家指定医疗机构确定的疾病。

11职业病的特点:①起因复杂性②缓发性③内伤性④不可逆转性⑤群发性。

12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为获取有关事故发生原因的全面资料,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而进行的调查。

13事故统计分析:以大量的伤亡事故资料为基础,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和原理,从宏观上研究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

14“三大规程”:1956年5月25日,由国务院颁发的《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15ERG需求论:即生存(Existence)的需要、相互关系(Relatedness)的需要和成长发展(Growth)的需要。4P技术:指人(people)、部件(part)、位置(position)、文件(paper)的信息处理技术。17 3E: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事故预防与控制)。

11安全决策:是指人们针对特定的安全问题,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拟订各种安全行动方案,并从中作出满意的选择,以更好地达到安全目标的活动过程。

19四不放过:①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②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③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④事故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

20特种作业: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就是特种作业人员。

21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2009-12-1修改实施,GB18218-2009:第一类为毒物、第二类为极毒物质、第三类为高反应性物质、第四类为其它物质和工艺过程。

22内在安全技术:是指不依靠外部附加的安全装置和设备,只依靠自身的安全设计,即使发生故障或错误操作,设备和系统仍能保证安全。

23闭锁和锁定区别:闭锁是防止某事件发生或防止人、物、力或因素进入危险区域;锁定是保持某事件或状况,或避免人、物、力或因素离开安全、限定的区域。

24连锁保证在特定的情况下某事件不发生。

25安全色:分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红色是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黄色是提醒人们注意;蓝色是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绿色是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

26标志:有禁止、警告、指令、提示。

27一般单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小时。煤矿、非煤矿、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的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小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28三级安全教育:是指企业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的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安全教育。

29“五新”作业安全教育:指凡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使用新设备、试制新产品的单位,必须事先提出具体的安全要求,有使用单位对从事改作业的人进行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在未掌握基本技能、安全知识签不准单独操作。“五新”作业安全教育包括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培训、应急措施的应用等。

30四查五整顿:四查是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该;五整顿是劳动、操作、工艺、工作、施工纪律。31三同时:建设项目的安全与卫生技术措施和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32安全评价种类:安全与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专项安全评价。

33安全目标管理:在一定时期内,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

34风险管理:指面临风险者进行风险识别、风险估测、评价、控制衣减少风险负面影响的决策和行动过程。(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保障是其基本原则)

35工伤保险:对在劳动过程中遭受人身伤害的职工、遗属提供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36 5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1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以下死亡,或者50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以下死亡,或者10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的关系

(1)内容不同

安全生产是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生产,重在预防。

劳动保护是不断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合理组织劳动和休息;实行女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和保健用品。

(2)立场角度不同

安全生产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保证企业员工的安全、健康和企业财产不受损失。

劳动保护是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强调为劳动者提供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的保障。

相同之处:

二者均为安全管理范畴,有时统称为“劳动安全卫生”或“职业安全卫生或健康(国外)”。

基本观点相同,均为系统的观点;预防为主的观点;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3事故发生的直接和间接原因有哪些?

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1)物的不安全状态。①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②无防护、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③设备、设施工具附近有缺陷④个人防护用具缺少或有缺陷⑤生产环境场地不良。

(2)人的不安全行为①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②造成安全装置失效。③使用不安全设备④手代替工具操作⑤物品存放不当⑥冒险进入危险场所⑦攀坐不安全位置⑧在起吊行下停留、行走⑨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⑩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清扫等。11)忽视使用防护用具。12)不安全装束。13)对易燃爆品处理不当。

(3)、事故的间接原因。①技术上和设计上有缺陷。②教育培训不够。③身体的原因。④精神的原因。⑤管理上的缺陷。⑥学校教育原因。⑦社会历史原因。

5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区别:安全性是一种性能、品质、能力、是针对系统损失,核心是危险分析,分析对象是危险。可靠性是针对系统功能,核心是失效分析,分析对象是故障。

6重罚的情形:①对发生的重伤或死亡事故隐瞒不报,虚报或故意拖延报告的。②在事故调查中,隐瞒事情真相,弄虚作假甚至嫁祸于人的。③事故发生后,由于不负责,不积极组织抢救或抢救不力,造成更大的伤亡。④事故发生后,不认真吸取教训和采取防范措施,致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⑤用职权,擅自处理和袒护,包庇事故责任的。

7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①定期提交安全意见②编制各类措施预案③组织安全检查④参与事故抢救调查处理统计⑤组织安全教育

8实施系统安全管理的要点:①建立健全的系统安全组织机构②强调系统安全设计的重要性③风险分析是系统安全大纲的核心④系统安全大纲计划是实施大纲的关键⑤信息是系统安全工作的基础

9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要素;①职业安全健康方针②策划③实施与运行④检查与纠正措施⑤管理评审

10安全管理基本原理:

⑪系统原理①动态相关性原则②整分合原则③弹性原则④反馈原则⑤封闭原则

⑫人本原理①动力原则②能级原则③激励原则

⑬预防原理①偶然损失原则②因果关系原则③3E原则④本质安全化原则

⑭强制原理①安全第一原则②监督原则

⑮责任原理

11安全管理计划的内容:what,why,when,where,who,how.12工伤保险实施原则:①强制性实施原则②无责任赔偿原则,又称无过失补偿原则③个人不缴费原则④损失补偿与事故预防及职业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13应急救援管理过程;预防阶段→准备阶段→响应阶段→恢复阶段

14救援体系组织结构①应急指挥机构②现场指挥机构③后勤保障机构④煤体机构⑤信息管理机构 15应急救援核心要素:①方针与原则②应急策划③应急准备④应急响应⑤现场恢复⑥管理和评审 16事故应急救援文件体系:

一级文件—总预案

二级文件—程序

三级文件—说明书

四级文件—应急行动的记录

17《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9不适用哪些行业?①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②军事设施③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④危险化学品的运输⑤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18常用的伤亡事故统计相对指标:①千人死亡率②千人重伤率③伤害频率④工伤事故频率⑤伤害严重率⑥伤害平均严重率⑦百万吨钢(煤)死亡率

19事故批复: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从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作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作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不超过30天。

30、安全人员的素质和相应职责:

职责:①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②做好安全生产的安全教育工作,组织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达标活动。主持或参加各种定期安全检查,做好记录,定期上报。③掌握施工进度及生产情况,研究解决施工中的不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④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督促检查有关人员贯彻执行。⑤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新工人、特种作业人员、变换工种人员的安全技术、安全法规及安全知识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⑥对违反劳动纪律、违反安全条例、违章指挥、冒险作业行为,或遇到严重险情,有权暂停生产。⑦组织或参与进入施工现场的劳保用品防护设施、器具、机械设备的检验检测及验收工作。⑧参加安全事故调查分析会议,并作好相关记录,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安全员应具备的素质

一、良好的身体素质。

二、丰富的安全知识

三、敬业精神

四、职业道德素质

五、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意志、气质、性格三个方面。

六、安全员应树立“保护神”的观念

七、有解决矛盾冲突的能力

第二篇:项目管理复习总结

★系统的目标决定了系统的组织,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影响目标实现的因素还有人的因素、方法与工具)

1、建设工程的全寿命周期包括:项目的决策阶段、实施阶段、使用阶段(运营阶段)。

2、项目的实施阶段包括: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9策划的内容:1项目实施环境和条件的调查分析;2对项目目标的分析和再论证;3对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合同、经济、技术风险进行策划(计划)。1一业主方委托一个施工单位或多个施工单位组成的施工联合体或施工合作体作为施工总包单位,经业主同解,确定计划值2 第二步:收集实际值,并与计划值比较,存在偏差,采取措施纠偏3 第三步:如有必要,调整目标(计划值)。循环进行。投资的计划值与实际值是相对的。

二 纠偏措施: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标准和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的,应当报告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改正。工程监理人员发现施工企业有违反强条的,有权责令施工企业立即整改;发现施工活动已经或可能危及施工质量时,应当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或总监理工程师报告,有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局部暂停指令或采取其他应急措施工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和保修期。

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以使项目的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和费用目标得以实现。

4、项目立项(立项批准)是项目决策的标志。

5、决策阶段项目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确定项目的定义(做什么、谁做、在哪里做)

6、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管理使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

7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时间范畴是建设工程项目实施阶段

8、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目标控制。

9、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是该项目项目管理的核心。

10、项目各个参与方的项目管理不仅应服务于自身利益,也要服务于项目的整体利益。

11施工方项目管理主要在施工阶段涉及项目整个实施阶段 12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项目管理涉及项目实施阶段全过。13工程总承包管理应包括项目部的项目管理活动和工程总承包企业职能部门参与的项目管理活动。

14业主方项目管理任务中安全管理是最重要的任务。15项目全寿命管理包括:项目决策阶段的开发管理、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使用阶段的设施管理。

★控制项目目标的主要措施包括: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其中组织措施是最重要的。

一 组织论:主要研究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式、组织分工模式和工作流程组织。

组织结构模式:反映了一个组织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各工作部门)或各元素(各工作人员)之间的指令关系。组织分工模式:反映了一个组织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各元素的工作任务分工和管理职能分工。

组织结构模式和组织分工模式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组织关系。工作流程组织: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一种动态关系。

二 组织工具:项目结构图、组织结构图、工作任务分工表、管理职能分工表、工作流程图

一概念:通过树状图的方式对一个项目的结构进行逐层分解,以反映组成该项目的所有工作任务。二 项目结构的编码依据于项目结构图。

组织结构模式可用组织结构图来描述,组织结构图也是一个重要的组织工具,反映了一个组织系统中组成部门(组成元素)之间的组织关系(指令关系)。

组织论的三个工具是组织结构图、项目结构图、合同结构图。一 职能组织结构特点有多个指令源,影响企业管理机制运行二线性组织结构的特点:每一个工作部门只有一个指令源,指令路径过长影响系统的运行(不用于特大的组织)。三职能组织结构的特点有两个指令源,适用于大的组织系统。项目组织结构图应注意表达业主方以及项目的参与单位有关的各工作部门之间的组织关系(大图);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和工程管理咨询方的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都可用各自的项目组织结构图予以描述(小图)

★管理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包括:提出问题—筹划—决策—执行—检查(有限循环过程问题就是目标,有问题就管理)管理职能分工表使用表的形式反映项目管理班子内部项目经理、各工作部门和各工作岗位对各项工作任务的项目管理职能分工。

1工作流程图用图的形式反映了一个组织系统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可逆向)。

2合同结构图是用双箭线联系有合同关系的两个单位。3建设工程项目策划指的是通过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在充分占有信息的基础上,针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决策和实施,或决策和实施中的某个问题,进行组织、管理、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科学分析和论证,旨在为项目的决策和实施增值。4策划的本质也是一种计划,项目策划的目的是为项目建设的决策和实施增值。

5工程项目策划的过程是专家知识的组织和集成,以及信息的组织和集成的过程,其实质是知识管理的过程。8项目实施阶段策划的本质是对决策(立项)后项目制定指导性的实施方案,其主要任务是确定如何组织该项目的开发和建设。

意,施工总承包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将施工任务的一部分措施(合同措施)。

施。

分包给其他符合资质的分包人。

三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核心是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定实施建筑工程监理前,建设单位应当将委托的工程监理单2二业主方委托一个施工单位或由多个施工单位作为组期进行项目目标的计划值与实际值的比较,当发现目位、监理的内容及监理权限,书面通知被监理的建筑施工成的施工联合体或施工合作体作为施工总包管理单位,标偏离时采取纠偏措施。

企业。

业主方另委托其他施工单位作为分包单位进行施工。施1Z201081掌握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工作性质 由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局部暂停施工指令或采取其他应急工总包管理单位不参与具体工程的施工,但如施工总承在全面实施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后仍然要坚持落实项措施。

包管理单位也想承担部分工程的施工,它也可以参加该目经理岗位责任制。项目经理岗位是保证工程项目建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体系应包括组织管理层和项部分工程的投标,通过竞争取得施工任务。

设质量、安全、工期的重要岗位。

目经理部。

1施工任务委托的模式(工程发包方式)主要有:1施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是指受企业法定代表人委托1Z202011掌握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

工总承包;2施工总承包管理;3平行发包。

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全面负责的项目管理者,是建筑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有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成。2一施工总承包的特点:施工图设计全部结束后,才能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工程项目上的代表人 直接成本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或有助于进行施工总承包的招标,开工日期晚,建设周期长。1Z201083掌握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责任

工程实体形成的各项费用支出。间接成本是指为施工准★二施工总承包管理与施工总承包比较:

★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编制依据包括项目合同文件、备、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的全部费用的支出,是非直接用★1工作开展程序不同:施工总承包模式:图纸设计结组织的管理制度、项目管理规划大纲,组织的经营方于也无法直接计入工程对象。

束后,进行施工总承包单位招标,确定施工总承包单位针和目标。

施工成本管理就是要在保证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采取相开始施工。

在项目实施之前,有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与项目经应的管理措施包括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部分图纸设计结束后,进行施工理协商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

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进一步寻求最大程度的总承包管理单位招标,确定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后开始1Z201084掌握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 成本节约。

施工(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的招标只确定总承包管理费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材料管理、机械设备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和环节主要有:施工成本预测—施工而不确定工程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

管理、技术管理和资金管理。

成本计划—施工成本控制—施工成本核算—施工成本分★2 合同关系不同: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合同关系:项目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包括项目资源计划、配置、控析—施工成本考核。

分包单位与业主签订合同或分包单位与施工总承包管制和处置。

1Z202012掌握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

理单位签订施工合同。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调动所有项目参与人的积建立成本管理责任体系是施工成本管理工作最根本、最重施工总承包模式的合同关系: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极性,在项目承担组织的内部和外部建立有效的工作要的基础工作。

合同

机制,以实现项目标。

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包括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3分包商的确认: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业主可以选项目人力资源的管理全过程包括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计合同措施。

择分包商,但要经过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认可。划、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控制,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考核。★一 施工成本计划的三类指标1数量指标2质量指标(计施工总承包模式:总包单位选择分包商,业主认可。1Z201091了解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类型 划本身的质量,如成本降低率)、效益指标(成本降低额)。4分包单位的付款: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总包管理单一风险、风险量、风险等级的内涵

施工成本计划的三种类型:1 竞争性成本计划:工程项目位可以付款,业主也可付款单位;风险:损失的不确定性,对于建设工程而言,风险投标和签订合同阶段的估算成本计划;

施工总承包模式:一般由施工总承包单位付款。是可能出现的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 2 指导性成本计划:公司与项目经理部签订的责任成本目优点:1克服了设计与施工的分离致使投资增加;2施★2 风险量反映不确定损失程度和损失发生的概率 标,企业施工定额为依据;

工与设计的不协调影响建设进度。

二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类型1 组织风险2 经济与管3 实施性成本计划:以工程实施方案为依据,落实项目经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的模式的核心意义是通过设计与理风险3 工程环境风险4技术风险。

理责任目标为出发点。

施工过程的组织集成,促进设计与施工的紧密结合,以三项目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风险的管理过程包括项★三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方式有:★1 按施工成本组成编达到为建设项目增值的目的。

目实施全过程的项目风险识别、项目风险评估、项目制施工成本计划★2 按项目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3 民用建筑项目工程总承包的招标多数采用项目功能描风险响应(规避、减轻、自留、转移及其组合)和项按工程进度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述的方式,而不采用构造描述的方式

目风险控制。

★四施工预算和施工图预算的区别:★1 编制依据不同:1Z201050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监理工作的性质有如下特点1 服务性2 独立性3科施工预算依据企业施工定额;施工图预算依据国家预算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是项目实施的纲领性施工方案,学性4 公正性。

额。★2 适用的范围不同施工预算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其内容主要是5W1H(WhyWhatWho、When、Where、1Z201102了解建设监理的工作任务1 工程监理单位文件;施工图预算既适用于施工单位,又适用与建设单★How)、资金、进度等方面的分析和描述。

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3 作用不同:施工预算是组织生产、经济核算的依据;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分两类: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和项设工程承包合同,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实施监理,工图预算主要用于投标报价。

目管理实施规划。

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监理是建设单位的代理1Z202023熟悉按施工成本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方法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而进行动人)2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选派具备相应资格的总监理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以成本预测为基础,关键是确定目标态调整。

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进驻施工现场。未经监理工程师成本。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大纲(由组织管理层编制或委签字,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施工成本计划可以按成本组成分解为人工费、材料费、施托)的编制程序()1明确项目目标2 分析项目环境和用或安装,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未经工机械使用费、措施费和间接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组条件3收集项目的有关资料和信息4确定项目管理组织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建设单位不拨付工程款,不进行成表见工程经济资料)

模式、结构和职责5明确项目管理内容6编制项目目标竣工验收(监理工程师和总监理工程师的权限不同之1Z202025熟悉按工程进度编制施工成本计划的方法 计划和资源计划7汇总整理,报送审批。

处3 监理工程师(总监)应当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按工程进度编制施工成本计划时,应在充分考虑进度控制二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项目经理组织编制)的编制程求,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查等形式,对建设工程对项目划分要求的同时,还要考虑确定施工成本支出计划序1了解项目相关各方面的要求2分析项目条件和环境实施监理。

对项目划分的要求,做到二者兼顾。熟悉相关法规和文件4 组织编制5履行报批手续。★4施工验收阶段监理工作的主要任务(1)督促和检★时间—成本累计曲线(S曲线)必然包络在由全部工作一施工组织设计内容1 工程概况2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查施工单位及时整理竣工文件和验收资料,受理单位都按最早开始时间开始和全部工作都按最迟开始时间开案3施工进度计划4施工平面图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并提出意见(2)根据施工单位的竣始的曲线所组成的“香蕉图”内。二 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程序(深度:单项工程——工报告,提出工程质量检验报告(3)组织工程预验收,1Z202050施工成本控制和施工成本分析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

参加业主组织的竣工验收。

施工成本控制应贯穿于项目从投标阶段开始直至竣工验1 收集资料和图纸,进行项目特点和施工条件的调查研5 工程监理规划应有总监理工程师主持编写。收的全过程,施工成本控制可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过究2 计算主要工种工程的工程量3 确定施工的总体部6 工程建设监理实施细则应由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参与程控制)、事后控制。

署4 拟定施工方案5 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6 编制资源编制,总监理工程师批准。

成本控制的依据1工程承包合同2 施工成本计划3 进度需求量计划7 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8 施工总平面图7 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要实行旁站监理,应在施工前报;4 工程变更

设计9 计算主要经济指标。

24小时前书面通知项目监理机构。凡是旁站监理人员工成本控制的步骤比较—分析—预测—纠偏—检查。注意先有方案(4)才能有进度(5)有了进度(5)可和施工企业现场质检人员为在旁站监理记录上签字一 施工成本的过程控制方法

编制资源需求量计划(6)上述顺序是不可逆转的 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一)人工费的控制:实行 “量价分离”的原则,将作施工组织总设计是以整个建设工程项目为对象编制的 8工程监理人员认为工程施工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业用工和零星用工按定额的一定比例综合确定用工数量项目目标动态控制是项目管理最基本的方法论。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的有权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改和单价,通过劳务合同进行控制。

★一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工作程序1 第一步:目标分

正。工程监理人员发现工程设计不符合建筑工程质量

(二)材料费的控制:同样实行“量价分离”的原则,控

制材料的用量:1定额控制;2指标控制;3计量控制;4包干控制。材料价格的控制:掌握市场信息,应用招标和询价的方式控制材料和设备的采购价格。

(三)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1减少因安排不当引起的设备闲置2避免窝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3加强机械维修保养,避免停置4做好上人员与辅助人员的协调与配合,提高台班产量。

★决定分包范围因素主要是施工项目的专业性和项目规模。14天内,提出变更涉及追加合同价款的报告,经工程师确认后相应调整合同价款。如果承包人14天内未提出追加合同价款的报告,视为此项变更不涉及合同价款调整。(2)工程师在收到承包人报告后14天内,对承包人的要求予以确认或作出其他答复。工程师不答复时,自承包人的报告送达之日起14天后,视为变更价款报告已被确认。(3)工程师确认的工程变更价款作为追加合同价款,与工程款同期支付。工程师不同意承包人提月扣20万元)的方式;从未施工工程尚需的主要材料及构件的价值相当于工程预付款数额时扣起 T—起扣点(时已支付的工程款)P—合同价款M—工程预付款数额、N—材料比重 四 工程进度款

(一)工程进度款的计算主要涉及两个方面:1 工程量;2 单价。计算时分别按双方约定的单价(工料单价或综合单价)计算工程进度款。

(二)工程进度款的支付;在确认计量结果后14天内有按期中支付工程款累计超过中标合同价款扣除暂列金额后价款的10%后开始扣回,数量是每一次期中支付工程款的25%.2 材料、设备预付款:承包人将施工材料或设备运至施工现场,经工程师认可后,发包人可以支付部分预付款(一般为发票价的80%)。3 保留金:保留金的限额为合同价的5%。

1Z203011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目的:通过控制以实现工程的进度目标。

★二赢得值(挣值)法★

(一)三个基本参数:已完工作预算费用、计划工作预算费用、已完工作实际费用。★

(二)四个评价指标:进度偏差、费用偏差、进度绩效指数、费用绩效指数。

★进度偏差=已完工作预算费用-计划工作预算费用 ★费用偏差=已完工作预算费用-已完工作实际费用 ★费用绩效指数=已完工作预算费用/已完工作实际费用 ★进度绩效指数=已完工作预算费用/计划工作预算费用 三条曲线靠得很近、平稳上升、表示项目按预定计划目标进行。(最理想状态)

三 偏差分析的表达方法成本偏差的控制分析是关键,纠偏是核心。成本偏差分为局部成本偏差和累计成本偏差。★偏差分析的表达方法有:横道图法、表格法、曲线法;其中表格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施工成本分析的依据是会计核算、业务核算(范围较其他两类核算广)、统计核算。

施工成本分析贯穿于施工成本管理的全过程。

一 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计算法、比率法。

(一)比较法(指标对比分析法):1将实际指标与目标指标比较;2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比较;3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先进水平比较。

(二)因素分析法(连环置换法):分析各种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分析的步骤1确定分析的对象,并计算出实际值与目标值的差异;

2确定该指标是由哪几个因素组成的,并按其相互关系进行排序(排序规则是先实物量、后价值量先绝对值、后相对值)3以目标数为基础,将各因素的目标数相乘作为分析替代的基础;

4将各个因素的实际数按照上面的排列顺序进行替换计算,并将替换后的实际数保留下来。将每次替换所得的结果,与前一次的计算结果相比较,两者的差异即为该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应与分析对象总差异相等

(三)差额计算法(因素分析法的简化)

(四)比率法:常用的比率法有1 相关比率法(产值与工资的比率)2构成比率3动态比率(同比、环比)。二 综合成本的分析方法:

(一)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是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基础。

(二)月(季)度成本分析1通过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对比2通过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对比。1Z202056掌握施工成本的核算

施工成本核算的两个基本环节是:一是计算施工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二是计算施工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施工成本一般以单位工程为成本核算的对象(有关成本核算对象确定参考项目管理)。★形象进度、产值统计、实际成本归集三同步(误差不能太大,使用统一单位如工程量或价值等)

对竣工工程的成本核算应区分为竣工工程现场成本和竣工工程完全成本;

竣工工程现场成本是有项目经理部进行核算分析,目的是考核项目管理绩效;

竣工工程完全成本是施工企业财务部门进行核算分析,目的是考核企业经营效益。

1Z202057施工成本考核:施工成本降低额和施工成本降低率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成本考核也可分别考核组织管理层和项目经理部。

工程变更包括:工程量变更、工程项目变更、进度计划变更、施工条件变更。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条件下的工程变更

(一)工程变更的程序工程设计变更的程序1)发包人对原设计提出变更:(2)承包人原因对原设计进行变更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程序(1)承包人在工程变更确定后

出的变更价款,按合同约定的争议条款处理。支付工程进度款,如果发包人不能及时支付工程进度1Z203012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任务:控制进度 二 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

款,应与承包人协商签订延期支付工程款协议,承包1Z203013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系统的建立

(一)工程变更权:在颁发工程接收证书前的任何时间,人同意可延期支付。协议应明确延期支付的时间和从★一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系统(多个进度计划组成的工程师可通过发布指示或要求承包人提交建议书的方计量结果确认后第15天起计算应付款的贷款利息。发系统)的分类:1 不同(计划)深度的进度计划系统;2式,提出变更。

包人不安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的,承包人可停止施工,不同功能的进度计划系统;3 不同参与方的进度计划系

(二)工程变更程序:1工程师发出变更指示(如果工发包人承担违约责任。统;4不同周期的进度计划系统。

程师在发出变更指示前要求承包人提出一份建议书,承五 竣工决算

★二 不同(计划)深度的进度计划系统包括:总进度规包人应尽快做出回应或提出不能照办的理由。工程师收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经发包人认可后28天内,承包人向划(计划);项目子系统进度规划(计划);项目子系统的到建议书后,应尽快答复,在等待工程师答复期间,承发包人递交竣工结算报告及完整的结算资料,双方按单项工程的进度计划等。

包人不应延误任何工作)。2承包人确认收到该指示。照合同约定进行竣工结算。

★★三 不同功能的进度计划系统包括:控制性进度规划三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规定的工程变更程序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承包人报送竣工结算报表,总监(计划);指导性进度规划(计划);实施性(操作性)进

(一)工程变更提出:1设计单位提出的变更,编制设理工程师审定竣工结算报表;发包人与承包人协商一度计划等。

计文件;2建设单位或承包单位提出的变更应提交总监致后,签发竣工结算文件和最终的工程竣工支付证书 在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系统中各进度计划或各子系统理工程师,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发包人接到竣工结算资料后28天内核实并支付工程进度计划编制和调整时必须注意其相互间的联系和协调 审查同意后,由建设单位转交原设计单位编制设计变更款,承包人收到竣工结算价款后14天内将竣工工程交1Z203021掌握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工作内容 文件。(如变更设计安全、环境内容时,应按规定经有付发包人。

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是在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定义时关部门审定)

发包人接到竣工结算资料后28天内无正当理由不支确定的,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在项目的实施阶段对项目(二总监理工程师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施工合同的有关付工程款,从第29天起按承包人同期向银行贷款利率的目标进行控制。是业主方项目管理的任务。

款项,对工程变更的费用和工期做出评估

支付拖欠工程款的利息,并承担违约责任。★★大型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的核心工作是通

(三)总监理工程师就工程变更费用及工期的评估情况发包人接到竣工结算资料后56天内,经承包人催告仍过编制总进度刚要论证总进度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与承包人和发包人进行协调。不支付工程款的,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的工作步骤如下:

(四)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变更单。

折价,也可以由承包人申请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1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2项目结构分析3进度计划系统的(五)项目监理机构根据变更单监督承包人实施 卖,承包人对拍卖款项有优先受偿。结构分析4项目的工作编码5编制各层进度计划6协调各发包人与承包人未能就变更的费用等方面达成协议的,1Z202042熟悉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动态结算 层进度计划的关系,编制总进度计划7若所有编制的总进项目监理机构应提出一个暂定的价格,作为临时支付工几种常用的动态结算方法:按实际价格结算法、按主度计划不符合项目的进度目标,则设法调整8若经过多次程款的依据。

材计算价差、竣工调价系数法、调值公式法。调整,进度目标无法实现,则报告项目决策者。1Z202032掌握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方法

动态结算公式法:如双方约定采用动态结算法,应在1Z203032掌握工程网络计划的编制方法★常用的工程网★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约定的工程变合同中确定以下内容:

络计划类型:1双代号网络计划;2单代号网络计划;3更价款的确定方法

(一)确定计算物价指数的品种,一般确定那些对工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4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1 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按合同已有的价程款影响较大的因素(如水泥、钢材、木材和工资等); 一 双代号网络计划

(一)基本概念:是以箭线及其两端格变更合同价款;

(二)明确两个问题★1 在合同价格条款中确定调整的节点的编号表示工作的网络图。合同中只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夹价格,可以参照类似的因素:①确定的几种价格波动到何种程度才进行调1 箭线用实箭线表示的工作既消耗自资源又占用时间;虚价格变更合同价款;

整(±10%);②考核的地点和时点(地点一般是在工箭线只是表示工作间的逻辑关系,起着工作之间的联系、3 合同中没有使用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由承包人程所在地或指定的某地市场价格;时点指某月某日的区分和短路三个作用,不消耗资源、不占用时间。或发包人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对方确认后执行。市场价格),时点价格要确定两个时点价格:一个是基2节点双代号网络图中,节点应用圆圈表示,并在内标注★三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定的工程变准日期的市场价格(基础价格);二是与特定付款证书编号。一项工作应当只有惟一的一条箭线和相应的一对节更价款的确定方法

有关的期间最后一天的49天前的时点价格(意思是工点,且要求箭尾节点的编号小于其箭头节点的编号 ★1 工程量清单漏项或设计变更引起的新的工程量清程竣工应支付工程款的日期前49以前的市场价格)。3 线路:在各条线路中,有一条或几条线路的总时间最长,单项目,其相应综合单价由承包人提出,经发包人确认2取定各成本要素的系数与固定系数,各成本要素的成为关键线路。4逻辑关系:包括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后作为结算的依据;

系数要根据各成本要素对总造价的影响程度而定(可

(二)绘制规则1 正确表达已确定的逻辑关系;2 不允许★★2 由于工程量清单的工程量有误或设计变更引起以计算每个要素占总造价的比重确定系数)。各成本要出现循环回路;3 节点之间不能出现带双向或不带箭头的的工程量增减,属于合同约定幅度以内的,应执行原有素系数之和加上固定系数(不调值的因素)应该等于连线;4 不能出现没有箭头节点或没有箭尾节点的箭线;的综合单价;属于合同约定以外的,其增加部分的工程1。

5起点节点和终点节点可以使用母线法绘制;6箭线不宜量或减少后的工程量的综合单价由承包人提出,经发包

(三)价格调值公式: 交叉;7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

人确认后作为结算的依据。(原因是随着产量的增加,一工程支付的范围和条件 双代号时标网络★1 概念:以时间坐标为尺度绘制的网络产品的成本在减少,主要是因为固定成本的摊销量在减

(一)工程支付的范围

计划,以波形线表示工作的自由时差。

少而导致利润的增加)工程量清单中的费用;2 工程量清单以外的费用。★2 一般规定:以实箭线表示工作,虚工作必须以垂直方1Z202041掌握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结算方法 ★

(二)工程支付的条件1 质量合格2符合合同条件;向的虚箭线表示,有自由时差是加波形线。

一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主要结算方式

3变更项目必须有工程师的变更通知4 支付金额必须3编制时标网络计划宜按各个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编制 1 按月结算,竣工后进行竣工结算。2 竣工后一次结算,大于支付证书规定的最小限额5承包人的工作使工程★三单代号网络的特点:当网络图中有多项起点节点或多适用于工期12个月以内或承包合同价在100万元以下。师满意。

项终点时,应在网络图的两端分别设置虚工作,作为该网3 分段结算;4双方约定的其他结算方式。二 工程支付的项目

(一)工程量清单项目:一般项目、络图的起点节点(St)和终点节点(F

in)

二 工程预付款

暂列金额(没有工程师的指示不准动用)、计日工作(在★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中的搭接关系:1完成到开始时距《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中对有关工程预付投标时,计日工的报价不影响评标总价,因为其发生的连接;2完成到完成时距的连接;3开始到开始时距的款做了如下约定:实行工程预付款的,双方应当在专用具有不确定性,一般计日工报价较高,工程师会把计连接;4开始到完成时距的连接。条款中约定发包人向承包人支付工程款的时间和数额,日工的工作作为变更处理)三种由于承包人在投标时,(一)时间参数的概念及其符号

开工后按约定的时间和比例逐次扣回。预付时间不迟于计日工作的报价不影响评标总价;所以,一般计日工1工期:计算工期Tc(通过网络计算得来的工期);计划约定的开工日期前7天。

作的报价较高。在工程施工中,监理工程师会尽量少工期Tp(根据计算工期和要求工期确定的目标工期);要发包人不按约定预付,承包人在约定预付时间7天后向用或不用计日工这种形式,因为大部分采用计日 工作求工期Tr(委托人要求的工期)。

发包人发出要求预付的通知,报告人收到通知后仍不能形式实施的工程,也可以采用变更的形式网络计划中的六个时间参数:最早开始时间(ES):各按要求预付,承包人可在发出通知后7天停止施工,发

(二)工程量清单以外的项目1 动员预付款:承包人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该工作最早开始的时间; 包人应从约定应付之日起向承包人支付应付款的贷款提交银行保函,发包人可支付承包人一定数量预付款最早完成时间(EF):各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该工作最利息,并承担违约责任。(无息);保函有效期直到承包人还清预付款,如保函早完成的时间;

三 工程预付款的扣回

在预付款未还清之前到期,承包人要延期至还清预付最迟开始时间(LS):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1 双发约定采用等比率(每月扣10%)或等额扣款(每款日期。扣回预付款方法除非合同中有约定,如果没

该工作必须开始的最迟时间;

最迟完成时间(LF):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该工作必须完成的最迟时间;

总时差(TF):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自由时差(FF):是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的前提下,1Z204041掌握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目标

一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任务目标总目标是实现由建设工程项目决策、设计文件和施工合同所决定的预期使用功能和质量标准。

二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基本方式自主控制与监督控制不合格的,通过原设计单位核算能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求,通过验收。严重质量缺陷或超过检验批范围内的缺陷,经法定检测单位鉴定,认为不能满足最低限度的安全储备和使用功能,则必须加固处理,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的审批手续,对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安全预评价组织或委托有关单位进行建设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安全预评价。二工程设计阶段:在工程总概算中,应明确工程安全环保设施费、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费等。三工程施工阶段:办理各种安全和环保手续,监理安全施工制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三)关键线路和关键工作的确定★1关键工作网络计划中总时差最小的工作是关键工作自始至终全部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为关键线路,或线路上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为关键线路。

1Z203034掌握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关键工作指的是网络计划中总时差最小的工作,当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是,总是差为零的工作就是关键工作。

★当计算工期不能满足计划工期时,可以设法通过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以满足计划工期要求,在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 缩短持续时间不影响安全和质量工作;2 有充足备用的资源;3 选择缩短持续时间增加费用较少的工作。

1Z203040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措施

管理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组织措施。

★一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的一系列相关活动。

★二质量控制所致力的一系列相关活动,包括作业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

★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置(A)循环上升。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本原理就是在企业或组织的最高管理者质量方针的指引下,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1Z204021掌握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

★质量特性的指标是在建设工程项目策划、决策和设计过程中进行定义的。其基本特性概括如下1 使用功能的质量特性2安全可靠的质量特性3艺术文化的质量特性4建筑环境的质量特性

二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贯穿于整个建设项目的决策过程和各个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过程。

这一过程的质量职能在于识别建设意图和需求。其质量目标的决策是建设单位(业主)或项目法人的质量职能,业主的需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决定建设工程质量目标的主要依据 1Z204022掌握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1人的因素2技术因素3 管理因素4管理因素(★主要是决策因素和组织因素,其中组织因素包括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的管理组织和任务组织)5环境因素6社会因素。1Z204030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

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的总负责单位,负责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和运行,实施质量目标的控制。

1Z204031掌握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构成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既不是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或质量保证体系,也不是工程承包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或质量保证体系,而是建设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一个工作系统。★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涉及的质量责任自控主体是设计、施工、工程总承包企业、材料供应商等;监控主体是建设单位、监理单位。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多层次结构形态是:第一层面的质量控制系统由建设单位负责建立,实行项目总承包的由总包单位负责建立。第二层面的质量控制系统由设计总负责或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建立;第三层面承担工程设计、施工安装、材料供应承包单位负责建立。

多单元结构形态在第二层面形成的多单元结构

★建立的原则1多层次规划的原则;2总目标分解的原则;3质量责任制的原则;4系统有效性原则(岗位、人员配合、正常运行)。二建立的程序

1确定系统质量控制网络(定人);2制定系统质量控制制度(定制度);3分析系统质量的控制界面(权利义务界定);4编制系统质量控制计划(怎么干)。

三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系统建立的主体:建设单位或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的项目管理机构。

★四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运行机制:★动力机制是核心机制;约束机制取决于各主体内部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外部监控效力。

约束机制取决于各主体内部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外部的监控效力。

相结合;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相结合;动态跟踪与纠偏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度。四 项目验收试运行阶段:向有关部门申请环保设施控制相结合及以上综合应用

行验收,责任方承担经济责任。的验收工作。

1Z204042掌握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方法 4通过处理后仍不能满足安全和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1Z205021掌握建设 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主体和范围

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现阶段已经比较成熟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责施工质量计划应有自控主体即施工承包企业编制。1Z204052熟悉建设工程项目竣工质量验收

任制2安全教育制度3安全检查制度4安全措施计划制度二 现行施工质量计划的方式和内容

竣工质量验收的两层含义:一是承发包单位之间的工5安全监察制度6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处理制度7现行施工质量计划的方式主要有三种:1工程项目施工程竣工验收;二是建设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建设单三同时制度8安全预评价制度。

质量计划2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含施工质量计划)位向国家验收)。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最基本的安全管3 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含施工质量计划)★一竣工工程质量验收的依据1 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理制度,是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

三 施工质量计划的审批与执行(包括施工企业内部的2 工程施工图纸;3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4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管生产的审批和项目监理机构的审查)

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建设法律、法规、管同时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制定的。

1施工企业内部的审批应按照要求质量管理程序性文件理标准和技术规范。

二安全教育制度1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技术干部的教规定的权限和流程进行审批。通常由项目经理部主持编二竣工工程质量验收的要求★单位工程是工程项目竣育内容: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项目经理安制,报企业组织管理层批准,并报送监理机构核准确认。工工程验收的基本对象。

全生产责任;典型事故案例剖析;本系统安全及其相应的2监理工程师审查:施工单位必须填写《施工组织设计★三 竣工工程质量验收的标准1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安全技术知识。

(施工方案)报审表》并附施工组织设计,报送监理机工程质量全部合格2质量控制资料完整3单位工程所班组长和安全员的教育内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构审查,总监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经总监理工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4技术及技能、职业病和安全文化知识;本企业、本班组程师审核、签认后报建设单位。

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检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和工作岗位的危险因素、安全注意事项;本岗位的安全生四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与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点是范的规定5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产职责;典型事故案例;事故抢救与应急处理措施 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施工质量控制点的实施主要是竣工工程验收程序★验收准备初步验收正式验收 3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是:必须年满十八岁以上,通过控制点的动态设置和动态跟踪管理来实现。建设单位自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将建设工程验收从事爆破作业和煤矿井下瓦斯检验的人员,年龄不得低于1Z204043掌握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的文件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备案。二十周岁。

★主要有劳动主体的控制、劳动对象的控制(要优先采政府监督的内容:★1监督工程建设的各方主体的质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重点放在:1提高安全操作技术用节能降耗的新型建筑材料,禁止使用国家命令淘汰的量行为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各项制度的规定;(各和预防事故的实际能力上。2持证上岗。

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的控制、施工设备的控制、施工方的质量行为和质量责任制的落实情况)★2监督工4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主要有新员工上岗前的★三级安环境的控制。

程实体的施工质量,尤其是地基与基础、主体、专业全教育(★公司、项目部、班组)、改变工艺和转换岗位作业质量的控制首先是作业者的自控;其次是外部各种设备安装等设计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施工质量(工安全教育、经常性安全教育三种形式。

作业质量检查、验收和对质量行为的监督。程实体质量和质量保证资料的完整情况)。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范围包括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事故一 施工作业质量的自控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八项原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领导发生、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中毒等内容

(一)作业质量自控的程序作业技术交底——作业活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管理系统方法6持续改★6三同时制度主要是:安全生产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动的实施——作业质量的自检、互检、交接检及专职管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理人员的检查。

★二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成;1 形成文件的质量方产和使用。

作业技术交底内容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针和质量目标;2质量手册(企业质量管理的纲领性★1Z205022掌握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施工作业交底是最基层的技术和管理活动。

文件);3质量管理目标所要求的各种生产、工作和管一 两类危险源:能量和危险物质的存在是危害产生的最施工工序作业质量经验收合格后,才可进入下道工序施理的程序性文件(★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4质量根本的原因。

工。未经验收合格的工序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管理目标所要求质量记录。

第一类危险源: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二)作业质量自控的要求:1预防为主;2重点控制;★质量手册作为企业质量管理系统的纲领性文件,应第二类危险源: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3坚持标准;4 记录完整。1Z204045熟悉施工阶段质量具备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先进性、可行性可检查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控制的主要途径

三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有效期3年。

第二类危险源主要体现在设备故障或缺陷、人为失误、和主要途径:事前控制(★以施工准备工作为核心)、事1Z204080工程质量统计方法分层法、因果分析法、管管理缺陷等方面。

中控制、事后控制(如成品保护)。

理图法、分布图法、检查表法。

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类危险★成品保护可采取防护、覆盖、封闭、包裹等相应措施★分层法基本原理对工程质量的调查和质量问题的分源是事故的前提,第二类类危险源是出现第一类危险源导进行保护。

析必须分门别类的进行,以便准确有效的找出问题及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是以施工方案为核心。原因

二危险源辨识方法★1 专家调查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见证人员由建设单位及工程监理机构中的相关专业知1Z204082掌握因果分析法(鱼刺图法)

法★2安全检查表法:安全检查表法的有点:简单易懂、识的人员担任。

基本原理:对每一个问题逐层深入排查可能原因,确容易掌握,可以事先组织专家编写检查项目,使安全检查1Z204050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验收

定主要原进行处置和管理

做到系统化、完整化。缺点:职能做出定性评价 主要有施工过程的验收和工程竣工时的质量验收。1Z204083熟悉排列图法一适用范围:质量管理过程中,1Z205023掌握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Z204051掌握施工过程质量验收

通过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所得到的统计数据,以及造一安全控制1 安全控制的目标

★检验批和分项工程是质量验收的基本单元。成质量问题的原因的分析统计数据可用此法,2施工安全控制的特点:①控制面广;②控制的动态性;施工过程验收的内容

二 方法通过统计数据分别计算出每一个不合格因素③控制系统的交叉性;④控制系统的严谨性。1检验批验收: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专业技术(质出现的不合格累计频数和频率将其中累计频率在3施工安全控制的程序:定目标PDCA 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验收内容有:主控项目和一般0%~80%的定位A类问题(主要问题,重点管理)80%~1Z205024掌握安全检查

项目抽检合格;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记录完90%定位B类问题(次重点问题,次重点管理)将90%~一安全检查的类型1全面安全检查2经常性安全检查3专整。

100%的定为C类问题按照常规适当加强管

业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安全检查4季节性安全检查2分项工程验收: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专业技术正常直方图呈正态分布,其形状特征是中间高、两边5节假日检;6要害部门重点检查。

(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验收内容有:检验批合格;低、成对称。

二安全检查应注意的事项1明确检查的目的和要求2 把质量记录完整。

建设工程项目总体规划的过程包括建设方案的策划、自查与互查有机结合3检查整改结合4建立检查档案 3 分部工程验收: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决策过程和总体规划的制定过程。

★三 安全检查的内容: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分项策划和决策过程主要包括建设方案策划、项目可行性改、查事故处理。

工程质量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完整;地基与基础、主体、研究论证和建设工程项目决策三方面的工作。1Z205030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分类处理 设备安装等安全和功能检测应符合要求;观感质量验收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的目的: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一 分为两大类:职业伤害事故和职业病。

符合要求。

事故、保护产品生产者的健康与安全、保障人民的生二 按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分为:1轻伤事故肢体或器官功能★二 施工过程中质量验收不合格的处理

命和财产免受损失。

性或器质性轻度伤害,表现为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1检验批验收时,对严重的缺陷应返工,一般缺陷翻修环境管理的目的:保护生态环境,使经济的发展与人伤害休息1-105个工作日

和更换器具设备解决后重新验收;

类的生存环境相协调。

2重伤事故: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2 个别检验批发现试块强度不满足要求等难以确定是1Z205012掌握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任务 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否验收时,应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鉴定,合格通过验收;

一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办理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面

害,或者105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3死亡事故:死亡1~

2人的事故;4重大伤亡事故: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含3人)5特大伤亡事故:死亡10人以上事故(含10人)三 职业伤害的事故处理原则:★四不放过原则: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1Z205040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和措施

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措施包括大气污染的防治、水污染的防治、噪声污染的防治、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文明施工措施等 噪声控制技术可以从声源、传播途径、接收者防护方面考虑。限: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至少15日前发出2)形式:所有澄清文件必须以书面形式3)全面所有澄清文件必须直接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五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分为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 七评标★评标分为评标的准备、初步评审、详细评审、编写评标报告。

评标委员会对实质上响应招标文件要求的投标进行报价评估时,除招标文件另有约定外,应当按下述原则进行修正:1用数字表示的数额与用文字表示的数额不一理由拒付分包工程款)。

★4禁止转包与再分包:分包人不得将其分包的工程再分包或转包;分包人可以经承包人同意后将劳务作业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分包人应对再分包的劳务作业的质量等相关事宜进行督促和检查,并承担相关连带责任。

三工程保险1劳务分包人施工开始前,承包人应获得发包人为施工场地内的自有人员及第三人人员生命财产办理的保险,且不需要劳务分包人支付保险费用 ★预付款担保的主要形式是银行保函。承付款担保的金额通常与发包人的预付款是等值的。预付款一般逐月从工程付款中扣除,预付款提保的担保金额也相应逐月减少。承包人在施工期间,应当定期从发包人的处取得同意此保函减值的文件,并送交银行确认。承包人还清全部预付款后,发包人应退还预付款担保,承包人将其退回银行注销,解除担保责任。

履约担保的有效期始于工程的开工之日,终止日期则可以约定为工程竣工交付之日或保修期满之日。★凡在人口周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时,必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晚上10点到次日早6点之间停止强噪声作业。确须夜间施工时,尽量采取降低噪声措施,并会同建设单位与当地居民协调,出安民告示。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表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75 55

打桩各种打桩机85 禁止施工;结构搅拌机、振捣棒、电锯70 55;装修吊车、升降机65 55

★文明施工是指保持施工现场良好的作业环境、卫生环境和工作秩序。

1Z20505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 两个体系均设5个一级要素和17个二级要素。

一类是体现体系主体框架和基本功能的核心要素,另一类是支持体系主体框架和保证实现基本工程的辅助性要素。识别环境因素时的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和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体系文件编写主要是管理手册、程序性文件、作业文件。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是系统化、结构化、程序化的管理体系,是遵循PDCA管理模式并以文件支持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

1Z206011掌握建设工程施工招标的程序和要求

建设工程施工招标应具备的条件包括以下几项:招标人已经依法成立;初步设计及概算应当履行审批手续的已经比准;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等应当履行核准手续的,已经核准;有相应资金或资金来源已经落实;有招标所需的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 一招投标项目的确定

★按照我国的《招标投标法》规定以下项目宜采用招标方式确定承包人:1 大型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2全部或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国家融资项目3 使用国际组织或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项目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上述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必须进行招标:1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2 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3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4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1、2、3项规定的标准。单相项目总投资额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二招标方式的确定1《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分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方式。

2招标人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应当通过国家制定的报刊、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介发布招标公告,★3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可以进行邀请招标:(1)项目技术复杂或有特殊要求,只有少量几家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的;(2)受自然地域环境限制的;(3)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或者抢险救灾,适宜招标但不宜公开招标的(4拟公开招标的费用与项目的价值相比,不值得的(5)法律法规规定不宜公开招标的★招标人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应当向三个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发出投标邀请书 三自行招标和委托招标

招标人自行办理招标事宜的,应当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能力。

招标人不具备自行招标能力的,必须委托招标。招标代理机构资格分为甲、乙和暂定级。乙级只能承担工程投资额3000万元以下的工程招标代理业务。四招标信息的发布与修正

★1招标人应当按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规定的时间、地点出售招标文件或资格预审文件。自招标文件或资格预审文件出售之日起至停止出售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2招标人修改和澄清招标文件时,必须依照下列原则1)时

致时,以文字数额为准;

2运至施工场地用于劳务施工的材料和待安装设备由1Z206050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实施

2单价与工程量的乘积与总价不一致时以单价为准。若承包人办理或获得保险不需要劳务分包人支付保险费 建设工程变更程序:工程变更提出—工程变更的批准—工单价有明显的小数点错位,应以总价为准,并修改单价。3承包人必须为租赁或提供给劳务分包人使用的施工程变更指令发出及执行。

详细评审是评标的核心。评标方法可以采用评议法、综机械设备办理保险,并支付保险费用。

★按照索赔目的和要求分类工期索赔,一般指承包人向业合评分法或评标价法。

4劳务分包人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主或者分包人向承包人要求延长工期;

评标结束后应该推荐中标候选人、评标委员会推荐中标害保险,并为施工场地内自有人员生命财产和施工机费用索赔,即要求补偿经济损失,调整合同价格。候选人应当限定在1至3人,并表明排列顺序。械设备办理保险并支付保险费用(法律规定总承包支★一 工程索赔成立的前提条件,应该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投标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招标人不予受理(1)逾付保险费用)。

条件,索赔才能成立:

期送达的或者未送达指定地点的;(2)未按招标文件密四劳务分包人不得将其承包的劳务作业再分包或转包1与合同对照,事件已造成了本方工程项目成本的额外的封的;

给他人。

支出,或直接工期损失(造成了损失)。

1Z206020建设工程合同的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1Z206022掌握物资采购合同的内容

2造成损失的原因,按合同约定不属于本方的行为责任或同法》规定,勘察合同、设计合同、施工承包合同属于交货期限:1供方负责送货的,以需方收货戳记的日风险责任;

建设工程合同,工程监理合同、咨询合同等属于委托合期为准;2需方提货的,以合同规定的日期为准; 3提出索赔方在规定的时间内以规定形式提交了索赔意向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有施工总承包合同和施工分包合3委托运输部门或单位运输、送货或代运的,一般以通知和索赔报告。

同之分。施工分包合同又有专业工程分包合同和劳务作供方发运产品时承运单位签发的日期为准,不是以向二索赔的依据:1合同文件;2法律、法规;3工程建设惯业分包合同之分。

承运单位提出申请的日期为准。

例(拖欠工程款)。

一施工承包合同文件

(一)各种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有以★在责任期内,应当履行约定的义务。如果因监理人★三索赔的方法(程序):提出索赔的一方应该在合同规下3个部分组成1协议书2通用条款3专用条款。的过失(不是故意叫过失,故意叫过错)而造成了委定的时限内向对方提交正式的书面索赔文件,FIDIC合同

(二)合同条款优先顺序1协议书2中标通知书3投标托人的经济损失,应当向委托人赔偿,累计赔偿总额和我国的建筑施工合同施工示范文本规定,承包人必须在书及附件4专用条款5通用条款6有关标准、规范及技不应超过监理报酬总额(除去税金)。

发出索赔文件后的28天内或经过工程师同意的其他合理术文件7图纸8工程量清单9工程报价单预算书 建设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计价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时间内向工程师递交一份详细的索赔文件和有关资料。如★

(三)示范文本中工程师含义:是工程监理单位委派是: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成本补偿合同。果干扰时间对工程的影响时间持续长,承包人则应按工程的总监理工程师或发包人指定的履行合同的代表 1Z206031掌握单价合同的应用

师要求的合理时间间隔(一般为28天),提交中间索赔报四工期的有关规定工期是承发包人在合同中约定的,按单价合同的特点:单价优先,给定的工程量是参数,告,并在干扰事件影响结束后的28天提交一份最终索赔照总日历天数(包括法定节假日)计算承包天数 实际合同价是施工后实际发生工程量乘以合同中约定报告。否则将失去该事件请求补偿的索赔权利。承发包双方必须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工期,包括工程开工的单价。分为固定单价合同和变动单价合同(因外部索赔文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总述部分2论证部分3索赔日期和竣工日期。工程竣工验收通过,实际竣工日期为条件变动而变动,如工程量)。

款项计算部分4证据部分。

承包人送交竣工验收 报告的日期;工程按发包人要求固定单价合同适用于工期短、工程里变化幅度不会太四费用索赔的计算★1机械设备窝工费用的计算,如系租修改后通过验收的,实际竣工日期为承包人修改后提请大的项目。

赁设备,按实际租金和调进调出费的分摊计算。如系承包发包人验收的日期。

1Z206032掌握总价合同的应用

商自有设备,一般按台班折旧费计算。

工程师对进度计划予以确认或者提出修改意见,并不免总价合同又分为固定总价合同和变动总价合同。★2索赔费用的计算方法:实际费用法(最常用的一种方除承包人对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进度计划本身的缺陷固定总价合同:承包商承担的风险较大;固定总价合法),总费用法和修正的总费用法。

应承担的责任。

同中可以约定因发生重大变更或工程量变化幅度进行五工期索赔★工期延误可分为可索赔延误和不可索赔延

(五)质量控制的主要条款内容1工程质量标准对方对调整

误。也可分为关键线路延误和非关键线路延误。工程质量有争议,由双方同意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鉴固定总价合同适用于以下情况:

工期索赔的计算方法:直接法、比例分析法、网络分析法定,所需的费用以及因此造成的损失由责任方承担 1工程量小、工期短、估计在施工过程中环境因素变(当影响事件发生后,或推迟或提前了某些工作的持续时2检查返工:工程师的检查检验不应影响施工的正常进化小,工程条件稳定并合理;

间,将这些工作的持续时间重新带入双方认可的网络图行。如影响施工正常进行,检查检验不合格的,影响正2工程设计详细图纸完整清楚,工程任务和范围明确 中,重新计算工期,得出的工期与原工期的差值就是索赔常施工的费用由承包人承担;除此之外,影响正常施工3工程结构和技术简单,风险小;的工期)。的追加合同价款由发包人承担,相应顺延工期 4投标期相对宽裕,承包商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详细考1Z206070国际建设工程承包合同

3隐蔽工程和中间验收:应当提前48小时以书面形式通察现场、复核工程量,分析招标文件,拟定施工计划。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一般包括协商(和解)、知工程师。

二 变动总价合同

调解、仲裁和诉讼。DAB(Dispute Adjudication Board——★4重新检验:无论工程师是否进行验收,当其提出对由于设计变更、工程量变化和其他工程条件变化所引争端裁决委员会)方式

已隐蔽的工程重新检验的要求时,承包人应按要求进行起的的费用变化也可以进行调整。通货膨胀等不可见1Z207000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目的旨在通过有效的项剥离或开孔,并在验收后重新覆盖或修复。检验合格,因素的风险由业主承担,其风险对业主而言较大。目信息传输的组织和控制为项目建设的增值服务。发包人承担由此发生的全部追加合同价款,赔偿承包人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合同约定,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包括:组织类信息、管理类信息、经损失,并相应顺延工期。检验不合格,承包人承担发生在以下条件下可对合同价款进行调整:

济类信息、技术类信息和法规类信息。的全部费用,工期不予顺延。

1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变化影响合同价款;核心手段是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处理平台。

5工程试车:试车分为单机无负荷试车、联动无负荷试2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价格调整;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计算机的项目管理的信息系车、和投料试车。单机无负荷试车由承包人组织试车;★3 一周内非承包人原因停电、停水、停气造成的停统,主要用于项目的目标控制。

联动无负荷试车由发包人组织试车;投料试车应在工程工累计超过8个小时;4双方约定的其他因素。★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竣工后有发包人组织试车。成本加酬金合同的形式:成本加固定费用合同;成本控制和合同管理。

二专业工程分包合同的内容

加固定比例费用合同;成本加奖金合同;最大成本加项目信息门户(项目网站或网页)是基于互联网的项目管★1分包人对总包合同的了解:总包人应提供总包合同费用合同

理工具,是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有关承包工程的价格除外)供分包人查阅。★在施工承包合同中如果采用成本加酬金计价方式★项目信息门户分为专用门户和公用门户。

★2分包人与发包人的关系:分包人必须服从承包人转时,业主与承包商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远程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远程合作,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发的发包人或工程师与分包工程有关的指令。未经承包1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如何承包商支付酬金的条款包括和处理分散的各系统和网络服务的组织关系。

人允许,分包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与发包人或工程师发生支付的时间和金额百分比2应该列出工程费用清单。★项目信息门户的核心功能是:1项目各参与方的信息交直接工作联系,分包人不得直接致函发包人或工程师,建设工程经常采用担保的种类有:投标担保;履约担流;2项目文档管理;3项目各参与方的共同工作。

也不得直接接受发包人或工程师的指令,如分包人与发保;支付担保、预付款担保;工程保修担保。包人或工程师发生直接工作联系,将被视为违约,并承施工投标保证金的数额一般不得超过投标总价的2%,担违约责任。

但最高不得超过80万元人民币。

★3合同价款及支付:分包合同价款与总包合同相应部勘察设计投标担保一般不超过勘察设计费投标报价的分价款无任何连带关系。(不能因发包人未付工程款为

2%,但最高不得超过20万元人民币。

第三篇:企业战略管理复习总结

企业战略管理复习总结(2008级)

题型:

1、名词解释(4-5)

2、判断题(10个)

3、单选题(10个)

4、简答题(2-3)

5、案例分析(依据理论、针对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1、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1)长期规划理论

开始时间: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出现

管理的重点是:以对环境的预测和制定长期计划为重点 前提:认为过去的情况必将持续到未来,未来是可以预测出来的 管理的程序:周期性程序(2)战略规划理论

开始时间: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出现

管理的重点:以适应环境变化、制定长远发展战略为重点

前提:认为环境发展趋势和变化均需预测和了解;环境变化的主动权在企业 管理程序:周期性程序(3)战略管理理论

开始时间: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出现

管理的重点:以主动应对环境突变及出现的机会和威胁、制定和实施战略并重为重点 前提:认为单纯周期性计划不能完全满足环境变化的需要,企业能力是个变数 管理的程序:因地制宜与周期性程序并存

2、战略管理分为哪三个不同的层次?

(1)公司战略:是企业总体的、最高层次的战略;关注的是企业整体目标和活动范围;由公司总部进行制定。制定事业部选择、公司资源分配决策、制定股利分配政策、发展的优先顺序、长期资金来源及筹措等。

(2)经营(事业部)战略:也称为竞争战略,是战略结构中的第二层次;关注的是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由具有明确市场或竞争对手的在战略经营单位制定

(3)职能战略:指在职能部门,如生产、市场营销、财会、研究与开发、人力资源等部门中,由职能管理人员制定的短期目标和战术规划,其目的是有效的利用企业的资源、流程和人员来实现公司和事业部的战略。

三个层次的战略构成了一个企业的战略层次,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紧密联系。企业中每一层次的战略构成了其下一层次的战略环境,同时又为其上一层次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障和支持。

3、战略的本质?

战略的本质是企业通过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调整资源配置而使企业取得竞争优势,涉及一个企业长期的发展方向和经营范围。战略可以是一种行动之前的计划、战胜竞争对手的一种计谋、一系列决策和行动所体现的一种模式、可以是企业面对复杂环境对自己的一种定位、可以是一种观念。

4、什么是企业的外部环境?包括哪些因素?

企业与其外部客观的经营条件、经济组织及其他外部经营因素处于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之中,这些影响企业的成败又在企业外部、非企业所能全部控制的因素就形成了企业的外部环境。

包括:微观外部环境即产业环境和宏观外部环境(间接地或潜在地对企业产生作用和影响),其中宏观外部环境因素有: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人文因素和技术因素。

5、解释PEST

企业的宏观外部环境一般包括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人文因素和技术因素等,被称为PEST分析模型,这些因素的变化对企业的发展以及企业所处的产业的发展有战略性影响。

政治-法律因素(P):指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现存的和潜在作用与影响的政治力量,同时也包括企业经营活动加以限制和要求的法律和法规等。(1)国家和企业所在地区的政局稳定状况;(2)执政党所要推行的基本政策以及这些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主要有产业政策、税收政策、政府订货及补贴政策等。

经济因素(E):包括宏观经济的总体状况、央行和专业银行的利率水平、劳动力的供给、消费者收入水平、价格指数的变化。对于跨国经营的企业还考虑:关税种类及水平、国际贸易的支付方式、东道国政府对利润的控制、税收制度等。

社会-人文因素(S):包括社会文化、社会习俗、社会道德观、社会公众的价值观、职工的工作态度以及人口统计特征等。

技术因素(T):不但指那些引起时代革命性变化的发明,而且还包括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以及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政府的研发投入、政府和行业对技术发展的关注、新技术的发明和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技术更新的速度。

6、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该模型应用于什么的分析过程中?

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企业所面临的一个直接的和微观的外部环境是企业所在的产业,一个产业中的竞争远不止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潜在的进入者、替代产品的威胁、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商的讨价还价嫩里和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其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获利的最终潜力。

该模型应用于产业竞争性分析过程中,即外部环境分析中的微观环境分析,主要分析本行业中的企业竞争格局以及本行业和其他行业的关系。行业的结构及竞争性决定着行业的竞争原则和企业采取的战略。

7、替代品从哪些方面对本行业的产品构成威胁?

替代品是指那些与本行业的产品有同样功能的其他产品。构成的威胁有:

① 替代产品在价格和性能上优于该行业的产品。替代产品的价格如果比较低,那么它投入市场就会使本行业的产品价格上限只能在较低的水平,从而限制了本行业的收益。② 替代产品产自高收益率的行业。如果替代产业中某些发展变化家具了该产业的竞争,从而引起价格下跌或其经营活动的改善,则会使替代品立即崭露头角。

③ 用户的转换成本。用户的转换成本如果低的话,则用户对于本行业产品的忠诚度则低,很容易购买其替代品。④ 替代品企业的经营战略。

8、简述战略集团之间的竞争。

战略集团是指一个产业内执行同样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征的一组企业。一个产业中如果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战略集团,则有可能出现战略集团之间的竞争,也就是说会有价格、广告、服务及其他变量的竞争。战略集团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不仅影响着整体产业的潜在利润,而且在对付潜在的产业进入者、替代产品、供应商和购买商的讨价还价能力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以下四个因素决定着一个产业中竞争的激烈程度:

① 战略集团间的市场相互牵连程度:当战略集团间的市场牵连很多时,战略集团间将导致剧烈的竞争。

② 战略集团数量以及它们的相对规模:一个产业中战略集团数量越多且各个战略集团的市场份额越相近时竞争越激烈。

③ 战略集团建立的产品差别化:如果各个集团采用各自不同的战略使顾客区分开来,并使他们各自偏爱某些商标,则竞争程度打打低于集团所销售的产品被视为可替代产品时的情况。

④ 各集团战略的差异:差异越大,集团间竞争越小。

9、核心竞争力及其判断要素?

根据美国著名管理学者加里·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的定义:核心竞争力是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的一种独有技能或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上的企业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等的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并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是有价值的、独一无二的、难于被模仿的、不可替代的企业能力。

核心竞争力的判断标准:①独特性②创造用户价值③延展性④不可模仿性和替代性⑤学习性和动态性

10、IFE矩阵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nternal Factor Evaluation Matrix,IFE矩阵),是一种对内部因素进行分析的工具,其做法是从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找出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确定权数,再按企业对各关键因素的有效反应程度对各关键因素进行评分,最后算出企业的总加权分数。通过IFE,企业就可以把自己所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汇总,来刻划出企业的全部引力。

11、价值链

波特认为企业的价值链就是企业所从事的各种活动:设计、生产、销售、发运以及支持性活动的集合体。一个价值链显示了对于消费者来说产品生产的整体价值。它是由价值活动和边际利润两部分组成。

价值链中的价值活动可以分为两大类: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

①基本活动涉及生产实体的产品、销售产品给购买者以及提供售后服务等活动;基本活动要素:进料后勤、生产、发货后勤、销售、服务

②支持性活动是通过提供生产要素投入、计划、人力资源以及公司范围内的各种职能等,来支持企业的基本活动。支持性活动要素: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

12、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基于共同价值观之上,企业全体职工共同遵循的目标、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称。企业文化既有可能支持企业的战略管理,助其成功,也有可能抵制它们,促其失败。①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具有重大影响

②企业文化在下一个十年内很有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要素 ③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起负面作用的企业文化并不罕见

④企业文化尽管不易改变,但完全有可能转化为有利于企业经营业绩增长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分析主要包括:企业文化现状分析、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分析、企业文化特色分析、企业文化与战略目标、战略及内外环境的一致性分析、企业文化形成机制分析。

13、竞争优势的构成要素

①卓越的品质②卓越的效率③卓越的创新④卓越的客户响应 最根本的两个观点:低成本和差异化

14、企业资源的分类

一、按是否容易辨识和评估划分: ①有形资源:指可见的、可量化的资产。四类:财务资源、组织资源、实物资源、人力资源

②无形资源:指那些根植于企业历史的、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不容易辨识和量化的资产。两大类:技术资源、声誉资源

二、按维持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不同划分: ①短周期资源:容易被模仿的技术、一定的市场知名度 ②标准周期的资源:大规模标准化生产、达到有效生产的过程 ③长周期的资源:专利、品牌、强有力的保护屏障

三、按暂时性或可否及时调整划分: ①流量资源:暂时性的,可以及时调整的

②存量资源:经过漫长时间积累而形成的,对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形成有很大作用。存量资源的差异构成战略不对称,随着时间的延伸,许多流量资源变成企业宝贵的存量资源。

15、内部环境分析包括哪些方面的分析

(1)企业的资源分析:分析现有资源(管理者和管理组织资源、企业员工资源、市场和营销资源、财务资源、生产资源、设备和设施资源、组织资源、企业形象资源等);分析资源的利用情况;分析资源的应变力;进行资源的平衡分析。

(2)企业能力分析:财务能力分析、营销能力分析、生产管理能力分析、组织效能分析、企业文化分析等

(3)企业核心能力分析:主营业务分析、核心产品分析、核心能力分析(4)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16、SWOT矩阵、分析方法(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SWOT分析矩阵是进行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从而寻找二者最佳可行战略组合的一种分析工具。

SWOT分析方法将环境中所存在的机会和威胁,与企业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相互匹配起来,企业战略就是利用环境中的机会发展出企业的自身优势,同时避开环境中所存在的威胁,减低企业自身的劣势。

17、SWOT含义、分析步骤

SWOT含义:S代表企业的“优势”、W代表企业的“劣势”、O代表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T代表外部环境所构成的“威胁”。SWOT分析方法步骤:

(1)进行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列出对于企业来说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和威胁。(2)进行企业内部环境分析,列出企业目前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3)绘制SWOT矩阵。

(4)进行组合分析:弱点-威胁(WT)组合(尽量避免处于这种状态)、弱点-机会(WO)组合(企业通过外在的方式来弥补企业的弱点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机会)、长处-威胁(ST)组合(企业应巧妙地利用自身的长处来对付外部环境中的威胁,发挥优势来降低威胁)、长处-机会(SO)组合(最理想的组合,凭借企业长处和资源来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环境所提供的多种发展机会)。

18、企业的使命

企业使命,就是企业在社会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企业在制定战略之前,必须先确定企业的使命。内容:(1)企业哲学(2)企业宗旨

决定因素:企业利益相关者:是指对企业有重要影响或受企业影响的人或团体。

19、企业的战略目标

企业战略目标是为完成企业使命而必须达到的行动结果。包括经济的或财务性的目标,也包括社会责任目标。战略目标构成:

(1)杜拉克的目标构成:七个主要方面四个层次机构

①获利能力②生产率-基本目标层次③公共责任-社会责任层次④革新⑤市场信誉产品-市场战略层次⑥物质资源和财力资源⑦经理的绩效和态度-结构层次

(2)贝叶斯的目标构成(四类):赢利能力;为顾客、客户或其他受益者服务;职工的需要和福利;社会责任。

制定原则:关键性、可行性、定量化、一致性、激励性、稳定性、可接受性原则。20、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利弊分析 益处:

(1)获得更大控制权:向后一体化战略可使企业对所用原材料的成本、可获得性以及质量等具有更大的控制权。

(2)将成本转化为利润:如果一个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商能获得较大利润,那么采用向后一体化企业可将成本转化为利润。

(3)改善库存和生产下降的局面:向前一体化战略可使企业控制销售和分配渠道,有助于改善库存和生产下降的局面。

(4)可增加利润:当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经销商具有很大毛利时,采用向前一体化战略企业可增加自己的利润。

(5)规模经济:通过建立全国性的市场营销组织机构以及建造大型的生产厂而从规模经济中获益。

(6)垄断控制:一些企业采用向前或向后一体化战略来扩大它们在某一特定市场或行业中的规模和势力,从而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垄断控制。风险:

(1)脱离行业非常困难:由于纵向一体化使企业规模变大,因此想要脱离这些行业就非常困难,此外,由于规模大,要使企业的效益有明显的改善,就要大量投资于新的经营业务。(2)管理上的复杂化:公司纵向规模的发展,不仅需要较多的投资,而且要求公司掌握多方面的技术,从而造成管理上的复杂化。

(3)不利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向前、向后产品的相互关联和牵制不利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

(4)各阶段生产能力不平衡:各个生产阶段最经济的生产批量或生产能力有可能大不相同,从而导致有些阶段能力不足而有些阶段能力过剩。

21、纵向一体化战略的理论依据 书上P155

22、同心多样化战略的利弊分析

利:会产生范围经济【来源于:(1)技术的匹配性(2)运营的匹配性(3)与销售和顾客相关的匹配性(4)管理的匹配性。】

(1)将专有技能、关键技能或技术由一种经营业务转移到另一经营业务中(2)将不同经营业务的相关活动合并在一起运营,以降低成本(3)在新的经营业务中借用企业品牌的信誉

(4)以能够创造有价值的竞争能力的协作方式实施相关的价值链活动 弊:

(1)增加了资本多方面投向的动作难度,会增加管理成本。(2)增加了资本短缺的风险

(3)经济不景气会危及各行各业,相关业务更是同涨同落,这使得同心多样化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大大折扣

(4)如果企业总体实力不强,各个业务又由于规模都较小,竞争力都较差,各项业务的效果可能均会不佳。

23、简述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方式

(1)内部发展:就是在企业内部依靠自身的人力物理和财力来实现企业的发展。(2)购并(选择发展战略尤其是多样化战略常用):企业经常运用并购方式进入新的或缺乏重要竞争力的领域。方式:合并、联合统一(创新合并)、控股合并、吸收合并(收购或兼并)。(3)合资经营:指一个独立的公司实体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母公司联合所有。合资经营将合伙企业的特点与公司的特点融于一体。三种:蛛网战略、结合-分离战略、逐渐一体化战略。

(4)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潜在的或实际的国际竞争企业之间,为了某一共同的特定目标形式的合作协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24、什么是蛛网战略

蛛网战略应用于具有几个大型企业和若干较小企业的行业中。一个小企业若要和一个大企业进行合资经营,为了避免被吞并,可尽量和一个或多个小企业联合起来与大企业进行合资经营,因为这些不同的联系可以形成抗衡的力量。

25、公司国际化经营战略原因和特点 原因:

(1)利用技术领先的地位(2)利用卓越而强大的商标名称(3)利用规模经济优势

(4)利用低成本的资源实现区位经济性 特点:

(1)经营空间广泛(2)经营环境复杂(3)竞争激烈(4)信息管理难度大(5)计划和组织要周密

26、影响公司进入国际市场的因素有哪些?

(1)国际贸易体制:关税、非关税壁垒、国际贸易的支付方式

(2)政治-法律环境:政治因素(对外国企业的态度、政治的稳定性、政府的官僚制度、贸易或投资条约和协定)、法律环境(与国际化经营有关的法律)

(3)经济环境: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给自足经济、原料出口经济、产业发展中的经济、产业经济)、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及分布、国际收支、集团贸易与区域性经济

(4)地理、社会、人文环境:地理环境(气候与地形、自然资源)、社会-人文环境(人口状况、基础设施、教育水平、宗教信仰)

27、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有哪些?

(1)出口进入方式:非直接出口、直接代理商或经销商、直接分支机构(子公司)(2)合同进入方式:许可证贸易、特许经营、技术协议、服务合同、管理合同、建筑或交钥匙工程合同、生产合同、合作生产协议(3)投资进入方式:独资经营、合资经营

28、国际战略联盟及建立原则

国际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潜在的或实际的国际竞争企业之间,为了某一共同的特定目标形式的合作协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形式:契约性协议、国际联合、股权参与、合资经营 动因:开拓市场、分担研究开发的风险、有利竞争、优势互补 原则:

(1)确定合适的联盟伙伴(2)明确联盟伙伴之间的关系(3)联盟各方要保持必要的弹性(4)向联盟伙伴学习(5)坚持竞争中合作

29、简述产业结构与竞争战略的选择(1)分散型产业中的企业竞争战略选择: ①建立严格管理下的分权组织结构 ②采用统一化的设备 ③增加附加价值

④产品类型或产品部分专门化 ⑤顾客类型专门化 ⑥订货类型专门化 ⑦集中于地理区域 ⑧简朴实惠

(2)新兴产业中的企业竞争战略选择: ①尽快使产业结构成型 ②进入新兴产业的时间的选择

(3)成熟产业中的企业竞争战略选择: ①产品结构的调整 ②正确定价

③改革工艺和革新制造方法 ④选择适当的顾客 ⑤购买廉价资产 ⑥开发国际市场

(4)衰退产业中的竞争战略选择: ①领先战略 ②坚壁战略 ③收获战略 ④快速放弃战略

30、成本领先战略(低成本战略)

低成本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有效的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成为同行业中最低的成本,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制定:

①确定开展成本分析的价值链、分摊成本和资产 ②了解和分析竞争对手的价值链 ③研究加之活动成本形成的机制

④控制价值活动的成本形成机制,建立成本优势

31、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向顾客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与其他竞争者相比独具特色、别具一格,从而建立起独特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核心是取得某种对顾客有价值的独特性。制定:

①确定实际购买者,弄清企业价值链对买方价值链的影响 ②确定买方的购买标准

③评估企业价值链中现有的和潜在的独特性来源 ④制定差异化战略方案 ⑤检查差异化战略的持久性

32、集中化战略

集中战略是指将企业的经营活动集中于某一特定的购买群体、产品线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地域性市场,通过为这个小市场的购买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更有效率的服务来建立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制定:

①首先检查该战略所需要的市场基础和企业基础

②依据对小市场顾客需求、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潜在进入者的威胁等深入分析进行决策,选择具体的集中化战略

33、混合型战略

混合型战略是指低成本地提供优质差异化产品,然后利用成本优势制定比竞争对手的产品更低的价格,通过为买方提供超值价值来建立竞争优势的战略。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在质量、服务、特色、性能属性上紧跟竞争对手,在成本上打败竞争对手。

34、蓝海战略

蓝海战略:企业可以开辟当今还不存在的产业,打开一个未知的市场空间,从而甩开竞争。这个亟待开发的市场空间或产业就是“蓝海”,代表这创造新的需求,代表高利润增长的机会。红海战略:企业在现存的产业内建立竞争优势,与竞争对手展开有效的竞争,竞争是通过打败对手或者与对手合作,取得双赢。

35、竞合战略

竞合战略泛指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来获得企业竞争优势或战略价值的战略。基于博弈论的竞合战略的制定:(1)改变参与者(2)改变参与者的附加值(3)改变游戏规则(4)改变策略(5)改变范围

主要实现形式:战略联盟是主要实现形式(合资企业、股权参与、契约性协议、国际联盟)

第四篇:2014年安全管理复习重点

第一章 安全管理基本理论

安全生产: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转,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安全生产管理: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相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行为,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管理,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员工,涉及到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

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

事故是指造成人员伤亡、职业危害、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

生产安全事故定义为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包括急性工业中毒分为4个等级:“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特别重大事故: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重大事故: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造成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较大事故: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3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一般事故: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事故隐患的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间接原因: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危害和整难力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重大事故隐患是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经过一定时间整治方能排除,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3)隐患的治理方案。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监察部门收到生产经营单位恢复生产的申请后应当在10日内进行现场审查。

隐患治理是企业、政府和公众等多方综合性地开展隐患辨识、评价、消除、整改、监控等活动和措施,使生产安全系统的事故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危险是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人、机、环境、管理等四类风险 海因里希法则(事故法则)在机械事故中,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的比例是1:29:300 事故法则说明: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苗头和未遂事故。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不一定是事故隐患;事故隐患一定是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决定了后果的严重程度。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及管理缺陷。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企业安全工作重点是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问题。

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设计固有的不是事后补偿的,是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包括2反面内容:失误—安全功能和故障—安全功能。

安全许可证对矿山、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实行。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内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危险预警与监测管理,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及应急管理。

管理系统6个特征: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和适应性。

系统原理:1)动态相关性原则: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如果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2)整分合原则: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3)反馈原则:控制过程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离不开灵活准确快速的反馈4)封闭原则: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中管理手段等都有一个封闭的回路。

人本原则:人的因素放在首位。1)动力原则: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2)能级原则:发挥不同的能级能量,可以按照能量的大小顺序排列,保证结构稳定,有层次有幅度。3)激励原则:能够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预防原理,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1)偶然损失原则: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无论事故大小都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停产排查后再恢复生产。2)因果关系原则:只要诱发因素的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或早或晚。3)3E原则: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4)本质安全化原则不仅用于设备设施,也可以应用于建设项目。

强制原理,绝对服从,不必经被管理者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动。原则:安全第一原则,监督原则。

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曾被称为“工业安全公理”)

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管理失误,人个原因及工作条件,不安全行为及不安全状态,事故,伤亡。1961年吉布森提出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伤释放,意外释放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第二类伤害主要指中毒窒息和冻伤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力能否产生伤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取决于能量大小,接触能量时间长短和频率以及力的集中程度。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能量转移,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有:1)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2)限制能量。3)防止能量蓄积。4)控制能量释放。5)延缓释放能量。6)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7)设置屏蔽设施。8)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置屏障,在时间或空间上把能量和人隔离。9)提高防护标准。10)改变工艺流程。11)修复或急救。

博德因果:基本原因—起源论、间接原因—征兆、事故—接触、受伤—损害—损失。

轨迹交叉理论突出的是砍断事物链,提倡可靠性,结构完整性,自动化和遥控装置。基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系统安全理论:1)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2)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通常说的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可以减少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要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消除几种选定的风险。4)有时不可能完全认识危险源和危险,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即使万一发生事故,也可以把伤害和损失控制在较轻的程度上。

系统安全基本原则从构思阶段就必须考虑安全性直到系统报废为止。

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安全优先)、预防为主(系统化、科学化、思想重视预防得当)、综合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以人为本安全发展:1)以人为本必须要以生命为本。2)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基础,前提和保障。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坚持安全发展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发展效益,降低发展风险。实现安全发展的根本落脚点是认真贯彻落实好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措施。

安全生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是安全生产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三项行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执法、安全生产治理

三项建设:法制体制机制、安全生产能力、安全生产监管队伍。三违行为: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对实施许可证管理制度的危险性作业要制定落实专项安全技术作业规程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完善企业安全保障、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安全科技支撑、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应急救援、宣传培训6大体系。

我国目前实行国家监管、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安全工作体制。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的考核指标体系目标:1)相对指标。2)绝对指标。3)较大以上事故下降指标。4)职业健康指标。5)煤矿瓦斯抽采量,安全监管部门基础设施达标率 1.总量指标是事故总死亡人数 2.绝对指标包括工矿(煤矿、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爆器材)、道路交通、火灾、水上交通、铁路、农机和渔业7项

3.相对指标包括亿元GDP、工矿商贸十万人从业人员死亡、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水上交通百万吨吞吐量死亡率、铁路交通百万公里死亡率、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特种设备万台死亡率。8项

4.重特大事故起数控制指标分为一次死亡3—9人和10人以上2项指标。

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核心是人---企业每个员工。采用PDCA “策划、实施、检查、改进”模式。实行自主评定、外部评审的方式。生产经营单位自主评定后申请外部评审。评审分一、二、三级,一级为最高。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内容:1)确定目标。2)设置组织机构,确定相关岗位职责。3)安全生产投入保证。4)法律法规的执行与完善安全管理制度。5)教育培训。6)生产设备设施管理。7)作业安全。8)隐患排查和治理。9)重大危险源监控。10)职业健康。11)应急救援。12)事故管理。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7)作业安全: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经营单位应加强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对动火作业、起重作业、受限空间、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实施作业许可管理。对吊装、爆破危险作业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2)作业行为管理。3)安全警示标志。4)相关方管理。5)变更管理。

8)隐患排查和治理:1)隐患排查和治理。2)排查范围和方法。3)隐患治理方案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隐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很重要)4)预测预警。

重大危险源监控:对本单位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1)危险源识别。2)安全评估。3)登记建档。4)公安或者安检部门备案。5)实时监控。

9)职业健康: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进行1)设置报警装置。2)制定应急预案。3)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4)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生产经营单位制至少每年1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行评定。生产单位发生死亡事故后应重新评定。

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分3个层次。1)直观表层。2)企业安全管理体制内部的组织机构、管理网络、部门分工和安全法规与制度建设。3)安全意识形态深沉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他9004-2008)定义被企业组织的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统一体。

安全文化内涵是以人为本由安全物质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精神文化组成。

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1)导向功能:为大多数所认同的价值取向,个人的价值观和理想。2)凝聚功能:产生积极而强大的群体意识。3)激励功能:典型、仪式等行为方式不断强化职工追求目标的行为。4)辐射和同化功能:对周围的群体产生强大的影响作用,并保持与传播。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要素:1)安全承诺。2)行为规范与程序。3)安全行为激励。4)安全信息传播与沟通。5)自主学习与改进。6)安全事务参与。7)审核与评估。

1)安全承诺:1)领导者应做到:提供安全工作领导力。2)各级管理者应做到:界定全体员工的岗位安全职责。3)每个员工应做到:在本职工作上始终采取的安全方法。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 9005-2008)给出安全文化评价要素、指标、减分指标、计算方式。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1)基础特征:企业状态特征、企业文化特征、企业形象特征、企业员工特征、企业技术特征、监管环境、经营环境、文化环境。2)安全承诺:安全承诺内容、安全承诺表述、安全承诺传播、安全承诺认同。3)安全管理:安全权责、管理机构、制度执行、管理效果。4)安全环境:安全指引、安全防护、环境感觉。5)安全培训与学习:重要性体现、充分性体现、有效性体现。6)安全信息传播:信息资源、信息系统、效能体现。7)安全行为激励:激励机制、激励方式、激励效果。8)安全事务参与:安全会议与活动、安全报告、安全建议、沟通交流。9)决策层行为:公开承诺、责任履行、自我完善。10)管理层行为:责任履行、指导下属、自我完善。11)员工层行为:安全态度、知识技能、行为习惯、团队合作。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减分指标:死亡事故.重伤事故.违章记录 重大危险源:指长期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大于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于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各级重大危险源应达到的受控标准是:一级危险源在A级以上;二级危险源在B级以上;三级和四级危险源在C级以上。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是危险特性及其数量。2000年颁布《重大危险源辨识》。2001年4月1日实施。

危化品源辨别GB 28218—2009 不适用于:1)核设施和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处理非放射性物质除外。2)军事设施。3)采矿业,但涉及危化品工艺和储存除外。4)危险化学运输。5)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综合性的土地使用安全规划政策,确保重大危险源与居民区、其他工作场所、机场、水库及其他危险源和公共设施安全隔离。

具有燃烧爆炸性质的危险物质7大类:1)爆炸性物质。2)气体燃烧性物质。3)液体燃烧性物质。4)固体燃烧性物质。5)自燃物质。6)遇水易燃物质。7)氧化性物质。毒性物质:毒性等级、物质的状态、气体、重度。

最大危险原则: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事故后果相差大,按后果最严重的事故形态考虑。概率求和原则: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事故后果相差不大,按统计平均原理估计事故后果。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主要由区县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建立实时监控预警系统,管理制度和监控手段,严密监视安全状态想事故临界状态转化的各种参数变化趋势。建立重大危险源监管系统,申报危险源分机评价信息,管理情况信息以及事故救援预案。

宏观监控系统包括组织制度、报告制度、监控管理制度及措施、隐患整改方案、应急措施方案。

重大危险源监管的目标和任务:1)重大危险源信息(多媒体及地理信息)的管理。2)重大危险源危险程度评价的计算机辅助分析。3)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的心想表述。4)为政府宏观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据和手段。促进规范化和科学化。

计算机预警系统的目的主要是监视正常情况下危险源对象的运行情况状态,做出超前(提前)的预警行为。1)正常阶段。2)事故临界状态。3)事故初始阶段。

安全规范性文件包括:规程、标准、规定、措施、办法、制度、指导意见。

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原则:主要负责人负责原则、系统性原则、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

安全规章制度是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地方政府的法规和标注为依据的。其核心是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控制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管理:1.起草2.会签或公开征求意见3.审核4.签发(技术规程、安全操作规程等技术性较强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一般由生产经营单位主管生产的领导或总工程师签发,涉及全局性的综合管理制度应由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签发)5.发布6.培训7.反馈8.持续改进(对安全操作规程类规章制度,除每年进行审核和修订外,每3~5年应进行一次全面修订)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分为4类:综合管理、人员管理、设备设施管理、环境管理。

(一)综合安全管理制度(必考):1)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和总体原则。2)安全生产责任制。3)安全管理定期例行工作制度。4)承包与发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度。5)安全设施和费用管理制度。6)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7)危险物品使用管理制度。8)消防安全管理制度。9)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10)交通安全管理制度。11)防害灭灾管理制度。12)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13)应急管理制度。14)安全奖惩制度。

(二)人员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教育培训制度。2)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和管理制度。3)安全工具的使用管理制度。4)特种作业及特殊危险作业管理制度。5)岗位安全规范。6)职业健康检查制度。7)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三)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1)“三同时”制度。2)定期巡视检查制度。3)定期维护检修制度。4)定期检测、检验制度。5)安全操作规程。

(四)环境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标志管理制度。2)作业环境管理制度。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组织保障包括: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保障。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保障。

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1)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存储标准:小型企业不低于30万元,中型企业不低于100万元,大型企业不低于150万元,特大型企业不低于200万元。企业累计达到600万元时,不再存储。煤矿企业风险抵押金标准:15万吨以上,以300万元为基数,每增加10万吨增加50万元。为不影响特大型、大型国有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运转,当累计达到600万元时不再存储。

25、风险抵押金使用规定:为处理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抢险、救灾费用支出,善后事宜直接发生的费用支出。

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支出。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3)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4)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5)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6)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核心就是安全技术措施。

行业划分:煤矿安全技术措施、非煤矿山、石油化工、冶金、建筑、水利水电、旅游等等。有害因素划分: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锅炉与压力容器、起重与机械、电气。导致事故原因可分: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减少事故损失安全技术措施。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1)消除危险源。2)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3)隔离。4)故障-安全设计。5)减少故障和失误:通过安全系数、增加可靠性或设置安全监控系统。

减少事故损失安全技术措施:1)隔离。2)设置薄弱环节。3)个体防护。4)避难与救援。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原则: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原则,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原则,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原则。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项目范围:安全技术措施,卫生技术措施,辅助措施,安全宣传教育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编制内容:措施应用的单位和工作场所,措施名称,措施目的和内容,经费预算及来源,实施部门和负责人,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编制方法:确定措施计划编制时间;布置措施计划编制工作;确定措施计划编制内容;编制措施计划;审批措施计划;下达措施计划;实施。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当进行论证和预评价:1)非煤矿山建设项目。2)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长输管道输送危化品)。3)生产、储存烟花爆竹。4)化工、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贸易、军工、公路、水运、轨道交通、电力的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5)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其他建设项目。

安全条件论证报告的内容:1)建设项目内在的危险和危害因素及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本身影响)。2)建设项目于周边设施(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和居民生活在安全方面的相互影响(周边影响)。3)当地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影响(自然影响)。4)其他

试运行不少于30天,最长不超过180天。国家有关规定或特殊要求除外。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或提交的资料:1)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的文件。2)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及安全专篇。3)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直辖市或者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附着于显著位置。并应在检验有效期满1个月前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定期检验。

安全教育培训基本要求: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从事的生产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与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许可证书上岗。

生产经营单位应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预案。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特种作业的范围: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登高架设作业,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压力容器作业,制冷作业,爆破作业,矿山通风作业,矿山排水作业,矿山安全检查作业,矿山提升运输作业,采掘(剥)作业,矿山救护作业,危险物品作业等

主要负责人培训及安全管理人员: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低于48学时,每年进行再培训,时间不低于16学时。其他单位不得少于32学时,再培训时间不低于12学时。

厂级安全教育培训的重点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辨识、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安全考核奖惩、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有关事故案例等。车间级安全教育培训的重点是:本岗位工作及作业环境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岗位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安全设施、个人防护用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班级安全教育培训的重点是: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作业过程的安全风险分析方法、控制对策、事故案例等。

特种操作证有效期6年,每3年复审1次。连续10年以上经原考核发证机关或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同意,可延长至6年1次。

新从业人员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新上岗从业人员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调整工作岗位和离岗后由车间组织再培训。

岗位安全教育工作包括: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安全教育培训,专题安全教育培训。三新教育培训: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

安全生产检查类型:1)定期安全检查。2)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3)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4)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5)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6)职工代表不定期对安全生产巡查。

安全检查内容: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软件:思想、意识、制度、管理、事故处理、隐患、整改;硬件:生产设备、辅助设施、安全设施、作业环境。

安全生产检查方法:1)常规检查法:纠正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完全依靠安全检查人员的经验和能力,结果受人员素质影响;2)安全检查表法包括: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检查结果及评价。3)仪器检查及数据分析法。

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程序:1)安全检查准备。2)实施安全检查:访谈;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观察;仪器测量。3)综合分析。

安全生产检查最后要提出整改要求、整改落实、信息反馈及持续改进。

劳动防护用品按照防止伤亡事故的用途可分为:防坠落用品、防冲击用品、防触电用品、防机械外伤用品、防酸碱用品、耐油用品、防水用品、防寒用品。按预防职业病的用途可分为:防尘用品、防毒用品、防噪声用品、防振动用品、防辐射用品、防高温用品。按防护性能分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劳防用品的责任:1)特种劳保用品必须有“三证”“一标志”,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和安全标志。2)用人单位教育从业人员做到“三会”,会检查护品的可靠性,会正确使用护品,会正确维护保养护品。4)按照产品说明的要求,及时更换报废过期和失效的产品。5)建立健全护品的购买、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

国家对特种劳保用品实行安全标识管理,以及日常管理工作由设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标志管理中心负责。

承包商管理主要有:1)明确双方职责。2)严格审查安全资质和专业技能。3)做好现场作业的安全风险分析。4)开展对作业现场的监督和管理。

承包商安全现场管理要求:1)工程开工前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承包方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应有完整的记录。必要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考试,提供规章、制度、要求。2)在有危险性的生产区域内作业,有可能造成火灾、爆炸、触电、中毒、窒息、机械伤害、烫伤、坠落、溺水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环境污染等事故的,应要求承包方做好安全风险分析,制定安全措施。经生产单位审核批准后,监督承包方实施。承包方应在作业现场设置安全监护人员。3)在承包商队伍进入作业现场前,发包方要对其进行消防安全、设施设备保护及社会治安方面的教育。教育培训和考试后办理准入手续,凭证件入现场。4)生产经营单位协助做好办理开工手续等工作,承包商取得经批准的开工手续后开始施工。5)发包单位、承包商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应经常深入现场,检查指导安全施工,要随时对施工安全进行监督,发现有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情况,及时纠正,按规定给予惩罚。6)同一工程项目或统一施工场所有多个承包商施工的,生产经营单位应与承包商签订专门的安全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商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发包单位对个承包商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7)承包商施工队伍严重违章作业,导致设备故障等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后果,生产经营单位要求承包商进行停工整顿,并有权终止合同。

第三章 安全生产监管监察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综合监管(国家安监局)与行业监管相结合(网格式)、国家监察(煤矿监察)和地方监管相结合(煤矿安全)、政府监督与其他监督相结合的格局。

政府方面的监督主要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监督、监察部门。其他方面的监督主要有:安全中介机构的监督、社会公众的监督、工会的监督、新闻媒体的监督、居民委员会的监督、村民委员会等组织的监督。

监督管理的基本特征:1)权威性。2)强制性。3)普遍约束性。

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1)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2)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3)预防为主。4)行为监察与技术监察相结合。5)监察与服务相结合。6)教育与惩罚相结合。作业场所监督检查程序:1)监督检查前的准备,召开有关会议通知生产经营单位。2)监督检查用人单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情况。许可证,会议记录,安全机构及人员配置情况,安全投入,安全费用提取。3)作业现场检查。4)提出意见和建议。5)发出《整改指令书》、《处罚决定书》。

颁发管理有关安全生产事项的许可程序:申请->受理->征求意见->审查和调查->作出决定->送达。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式:事前(许可证、资格证等)、事中(行为监察:规章制度建设、教育培训、责任制落实、技术监察:三同时、特殊工种场所)、事后(四不放过)3种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容:1)安全管理和技术。2)机构和安全教育培训。3)隐患治理。4)伤亡事故。5)职业危害。6)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7)行政许可。1999年12月30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正式成立,实行:垂直管理、分级监察的管理体制。归安监总局领导。

煤矿安监特点:1)实行垂直管理(人财物均有中央负责)。2)监察和管理分开。3)分区监察(不以行政区域划分为准)。4)国家监察(代表国家)。

煤矿安全监察方式:1)日常监察(常规监察)。2)重点监察(许可证、资格证)。3)专项监察(瓦斯治理停产整顿,关停情况,技术手段落实)。4)定期监察(年初年底、开停工)。

特种设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线、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我国对特种设备实行安全监察制度,具有强制性、体系性及责任追究性的特点,主要包括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体制、行政许可、监督检查、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方式:1)行政许可制度。2)监督检查制度。3)事故应对和调查处理。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内容:1)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检验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有关规定的情况2)特种设备及其操作人员及其他相应人员持证上岗情况3)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情况4)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充装、检验、修理、改造、使用、维修保养、化学清洗是否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5)参加或进行特种设备事故调查。

安全监察制度:1)特种设备市场准入制度。2)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修、改造7个环节全过程一体化制度。

第四章 安全评价

2007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颁发《安全评价通则》、《安全评价导则》、《安全验收评价导则》。按照实施阶段不同分为3类: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

安全预评价:项目建设前,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用以指导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内容包括:危险及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度评价和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安全验收评价:在建设项目竣工后正式生产运行前或工业园区建设完成后,通过检查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情况或工业园区内的安全设施、设备、装置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情况,检查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到位情况,检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健全情况,检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情况,审查确定建设项目、工业园区建设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从整体上确定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管理情况,做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的活动。

安全现状评价: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全部或局部安全生产现状进行的安全评价,查找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

安全评价的程序:1)前期准备。2)辨识与分析有害危险因素。3)划分评价单元。4)定性、定量评价。5)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6)安全评价结论。7)编写安全评价报告。

安全验收评价中的符合性评价:检查各类安全生产相关证照是否齐全,审查、确认主体工程建设、工业园区建设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要求,检查安全设施、设备、装饰是否已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检查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是否到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建立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评价方法:1)安全检查表方法:SCA;2)危险指数方法RR:通过评价人员对几种工艺现状及运行的固有属性进行比较计算,确定工艺危险特性重要性大小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安全评价方法。3)预先危险分析方法:PHA:4)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5)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定性评价方法,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化,然后分析找出偏差原因,后果即可采取的对策,侧重点是工艺部分或操作步骤各种具体值。6)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7)故障树分析FTA: 8)事故树分析。9)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JRA:10)定量风险评价法

安全评价方法分类:1)定性安全评价法2)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1)定性安全评价法:1.安全检查表法、2.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3.因素图分析法、4.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5.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6.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7.危险可操作性研究。

2)定量安全评价法:1.概率风险评价法包括: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事故树分析、逻辑树分析、统计图表分析法。2.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3.危险指数评价法。

各类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1)目的2)评价依据3)概况4)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5)评价单元的划分6)评价方法 7)安全对策措施建议8)评价结论。

安全评价报告格式:1)封面2)安全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3)著录项4)前言5)目录6)正文7)附件8)附录。

为加强对安全评价工作的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原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制定《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安全评价师不得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机构从事安全评价。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重要!)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P258)

1)人的因素:1.心里、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物的因素: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环境因素:1.室内作业环境不良。2.室外作业环境场所不良。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4.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4)管理因素: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4.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6.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二)按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类为20类。

1. 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 车辆伤害: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动的过程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 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 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等。除先触电外,所有与起重有关的伤害。5.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6.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

7.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8.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的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9.坍塌: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10.冒顶片帮。11.透水 12.火灾 放炮: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火药爆炸: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15 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 20.其他伤害

(三)按职业健康分类《职业危害因素分类目录》10类115种。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1)直观经验法:1.对照、经验法 2.类比方法 2)系统安全分析法: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法有事件树、事故树。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过程:1)厂址 2)总平面布置 3)道路及运输 4)建筑物构筑物 5)工艺过程 6)生产设备装置 7)作业环境 8)安全管理措施。

第五章 职业危害预防和管理(一、三、五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1)生产过程。2)劳动过程。3)生产环境。4)工作场所。5)职业性有害因素:也称职业性危害或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能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职业性有害因素分类:(1)按来源分类

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①化学因素。生产性粉尘,例如矽尘、煤尘、石棉尘、电焊烟尘等。化学有毒物质,例如铅、汞、锰、苯、一氧化碳、硫化氢、甲醛、甲醇等。②物理因素。例如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噪声、振动、辐射等。③生物因素。例如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原物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①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②精神性职业紧张。③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④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⑤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①自然环境中的因素,例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②作业场所建筑卫生学设计缺陷因素,例如照明不良、换气不足等。(2)按有关规定分类:

《职业病目录》十类115种:①粉尘类(13种)②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③化学物质类(56种);④物理因素(4种);⑤生物因素(3种);⑥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8种);⑦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3种);⑧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3种);⑨导致职业性肿瘤的职业危害因素(8种);⑩其他职业危害因素(5种)。

职业接触限值(OEL):1)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以时间为权数规定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粉尘)2)最高容许浓度: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有毒物质)。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在遵守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分钟)接触的浓度。(粉尘)4)超限倍数四类: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分钟)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界定法定的职业病的4个基本条件是:1)在职业活动中产生。2)接触职业危害因素。3)泪如国家职业病范围。4)与劳动用工行为联系。

职业禁忌与职业健康监护:1.职业禁忌。2.职业健康监护。包括开展职业健康体检、职业病诊疗、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桑等。3.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性病损和职业病: 1)健康:指整个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2)职业性病损:包括工伤、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疾病。3)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等而引起的疾病。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

职业病防治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遵循职业卫生“三级预防”:1)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第一级预防是理想的方法,对人群健康和福利状态均能起根本的作用。2)第二级预防:发病预防。是早期检测和发现人体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所致的疾病。3)第三级预防:在病人患病以后的康复处理。2009年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冶金。职业危害识别:

(一)粉尘与尘肺:

1)生产性粉尘: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能引起严重的职业病——矽肺。

(1)总粉尘: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尘”。技术上系用总粉尘采样器按标准方法在呼吸带测得的所有粉尘。

(2)呼吸性粉尘: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µ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µm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50%,简称“呼尘”。尘肺前3位:矽肺、煤工尘肺、铸工尘肺。P147 生产性粉尘的来源:

(1)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其所形成的尘粒(2)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气可在空气中凝结成小颗粒,或者被氧化形成颗粒状物质,其所形成的微粒直径多小于lµm(3)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其所形成的微粒直径多在0.5µm以下。生产中使用粉末状物质在进行混合、过筛、包装、搬运等操作时,也可产生多量粉尘;

(1)无机性粉尘:1)矿物性粉尘,例如煤尘、硅石、石棉、滑石等。2)金属性粉尘,例如铁、锡、铝、铅、锰等。3)人工无机性粉尘,例如水泥、金刚砂、玻璃纤维等。

(2)有机性粉尘:1)植物性粉尘,例如棉、麻、面粉、木材、烟草、茶等。2)动物性粉尘,例如兽毛、角质、骨质、毛发等。3)人工有机粉尘,例如有机燃料、炸药、人造纤维等。

(3)混合性粉尘:指上述各种粉尘混合存在。在生产环境中,最常见的是混合性粉尘。

一般认为,矽肺的发生和发展与从事接触矽尘作业的工龄、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二氧化硅的类型、生产场所粉尘浓度、分散度、防护措施以及个体条件等有关。

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职业病:(1)全身中毒性,例如铅、锰、砷化物等粉尘。(2)局部刺激性,例如生石灰、漂白粉、水泥、烟草等粉尘。(3)变态反应性,例如大麻、黄麻、面粉、羽毛、锌烟等粉尘。(4)光感应性,例如沥青粉尘。(5)感染性,例如破烂布屑、兽毛、谷粒等粉尘有时附有病原菌。(6)致癌性,例如铬、镍、砷、石棉及某些光感应性和放射性物质的粉尘。(7)尘肺,例如煤尘、矽尘、矽酸盐尘。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职业病中,以尘肺最为严重。从病因上分析,可将尘肺分为六类:矽肺、硅酸盐肺、炭尘肺、金属尘肺、混合性尘肺、有机尘肺。13种法定尘肺病,即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

(二)生产性中毒与职业中毒:

化学物质的危害程度分级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和微毒5个级别。毒物的危害性不仅取决于毒物的毒性,还受生产条件、劳动者个体差异的影响。

影响毒物毒性作用的因素:1)化学结构。2)物理特性。3)毒物剂量。4)毒物联合作用。5)生产环境与劳动条件。6)个体状态。

中毒:1)急性中毒:由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所致。多数由生产事故或违反操作规程所引起。2)慢性中毒:慢性中毒是长期小剂量毒物进入机体所致。绝大多数是由蓄积作用的毒物引起的。3)亚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在短时间内有较大量毒物进人人体所产生的中毒现象。(4)职业接触生产性毒物机会:正常生产过程。检修与抢修。意外事故。

(三)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及所致职业病: 1.噪声

(1)生产性噪声的特性:1)空气动力噪声:例如,各种风机、空气压缩机、风动工具、喷气发动机、汽轮机等,是由压力脉冲和气体排放发出的噪声。2)机械性噪声:例如,各种车床、电锯、电刨、球磨机、砂轮机、织布机等发出的噪声。3)电磁噪声:如电磁式振动台和振荡器、大型电动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等产生的噪声。

(2)生产性噪声引起的职业病——噪声聋。

2.振动:存在手臂振动的生产作业主要有以下4类。(1)使用锤打工具作业。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如凿岩机、选煤机、混凝土搅拌机、倾卸机、空气锤、筛选机、风铲、捣固机、铆钉机、铆打机等。(2)使用手持转动工具作业。如电钻、风钻、手摇钻、油锯、喷砂机、金刚砂抛光机、钻孔机等。(3)使用固定轮转工具作业。如砂轮机、抛光机、球磨机、电锯等。(4)驾驶交通运输工具或农业机械作业。3.电磁辐射:(1)非电离辐射:

1)高频作业、微波作业等。高频作业主要有高频感应加热,如金属的热处理、表面淬火、金属熔炼、热轧及高频焊接等,无屏蔽的高频输出变压器常是工人操作位的主要辐射源。射频辐射引起心血管系统变化。微波作业可选择性加热含水分组织而可造成机体热伤害,非致热效应主要表现在神经、分泌和心血管系统。2)红外线:在生产环境中,加热金属、熔融玻璃、强发光体等可成为红外线辐射源。炼钢工、铸造工、轧钢工、锻造工、玻璃熔吹工、烧瓷工、焊接工等可接触到红外线辐射。白内障。

3)紫外线:物体温度达1200℃以上辐射的电磁波谱中即可出现紫外线。辐射源有冶炼炉(高炉、平炉、电炉)电焊、氧乙炔气焊、氩弧焊、等离子焊接等。红斑反应、皮炎、毛囊炎、皮肤癌、阳光眼炎或雪盲症。4)激光:热效应和光化学效应造成,机体内活性降低、视力模糊、生永久性视力丧失、皮肤损伤。(2)电离辐射:如各种天然放射性核素和人工放射性核素、x线机。放射性仪器仪表多使用封闭源,操作不当则可造成工作人员的外照射。

放射病:国家法定职业病包括急性、慢性外照射放射病,外照射皮肤放射损伤和内照射放射病等四种 4.异常气象条件:指作业环境周围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与气压等。

异常气象条件下的作业类型: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工作场所有生产性热源,其散热量大于23 W/m3·h或84 kJ/m3·h的车间;工作场所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均属高温、强热辐射作业。2)高温高湿作业:如印染、缫丝、造纸等工业中。具有热害的煤矿深井。3)夏季露天作业:夏季从事农田、野外、建筑、搬运等露天作业以及军事训练等。4)低温作业:接触低温环境主要见于冬天在寒冷地区或极地从事野外作业。在冷库或地窖。5)高气压作业:高气压作业主要有潜水作业和潜涵作业。6)低气压作业:高空、高山、高原均属低气压环境。

异常气象条件对人体的影响:1)高温作业对机体的影响:体温调节和人体水盐代谢的紊乱,产生蓄热现象而使体温升高。2)低温作业对机体的影响: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易患感冒、肺炎、肾炎、肌痛、神经痛、关节炎、冻伤。3)高低气压作业对人体的影响:在加压过程中耳充塞感、耳鸣、头晕等,甚至造成鼓膜破裂。在减压过程中,如果减压过速,则可引起减压病。低气压作业,如高原病。

异常气象条件引起的职业病: 1)中暑: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2)减压病:急性减压病发生在潜水作业后,皮肤奇痒、关节和骨骼酸痛、头痛、眩晕、失明、听力减退等。3)高原病: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等。

(四)职业性致癌物:

确认致癌物:炼焦油、芳香胺、石棉、铬、芥子气、氯甲甲醚、氯乙烯、放射性物质

(五)生物因素: 炭疽、森林脑炎和布氏杆菌病列为法定职业病。1)炭疽病: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牧场工人、毛纺工、缝皮工及兽医等。临床分为皮肤型、肺型、肠型3种,且可继发败血症型、脑膜炎型。2)森林脑炎:林区特有疾病,传播媒介是硬蜱,从事森林工作有关的人员,以瘫痪、脑膜刺激症及意识障碍为主。3)布鲁氏杆菌病:布鲁氏杆菌病引起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传染源以羊、牛、猪为主,主要由病畜传染。

(六)职业有关疾病: 工作有关疾病:

1.人类工效学因素:为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创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效率,促进生产发展,人类工效学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类工效学又称为“工效学”、“人机工程学”等。人类工效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人体方面:通过研究劳动生理、劳动时能量代谢、劳动时机体的调节和适应、疲劳、作业能力,采取相应措施,使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动作迅速、准确,能量消耗减少,疲劳程度减轻,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2)机器设备:人机系统。使机器、设备和工具适合于人的解剖、生理和心理学特点,以便充分发挥人和机器的作用。

2.社会和经济环境因素: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相互协作配合。培养、保持健康的心理、精神状态。

职业危害评价:根据评价的目的和性质不同可分为经常性(日常)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和建设项目的职业危害评价。

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依据职业卫生有关采样、测定等法规标准的要求,在作业现场采集样品后测定分析或者直接测量,对照国家职业危害因素接触限值有关的标准要求,是评价工作环境中存在的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的基本方式。通过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可以判定职业危害因素的性质、分布、产生的原因和程度,也可以评价作业场所配备的工程防护设备设施的运行效果。

1.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煤矿除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工作场所中存在的粉尘和化学毒物的采样来:定点采样(选定的采样点、呼吸带)个体采样(前胸上部)2.职业危害因素测定分析:在现场检测时可以借助测定设备直接进行读数外,样品进一步的分析测定。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三同时”原则的体现。

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评价的主要方法:(1)检查表法:依据现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编制检查表,逐项检查建设项目在职业卫生方面的符合情况。(2)类比法:通过与拟建项目同类和相似工作场所检测、统计数据;健康检查与监护;职业病发病情况等,类推拟建项目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情况。有很好的可类比性。(3)定量法:对建设项目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职业危害因素的固有危害性、劳动者接触时间等进行综合考虑,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计算危害指数,确定劳动者作业危害程度的等级。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对建设项目的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车间建筑设计卫生、职业危害防护措施、辅助卫生用室设置、应急救援措施、个人防护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职业健康监护等进行评价分析与评价,通过职业危害预评价,识别和分析建设项目在建成投产后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主要存在环节,评价可能造成的职业危害及程度,确定建设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

建设项目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对评价范围内生产或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物理因素等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以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可能影响,对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车间建筑设计卫生、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应急救援措施、个体防护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进行评价,从而明确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措施的建议。建设项目运行中的现状评价:根据评价的目的不同,建设项目运行过程中的现状评价可针对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危害预防控制工作的多个方面,主要内容是对作业人员职业危害接触情况、职业危害预防控制的工程控制情况、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价,在掌握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危害预防控制现状的基础上,找出职业危害预防控制工作的薄弱环节或者存在的问题,并给企业提出予以改进的具体措施或建议 职业危害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工程控制技术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等。

(一)工程控制技术措施:是指应用工程技术的措施和手段(例如密闭、通风、冷却、隔离等),控制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使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降至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容许的范围之内。例如,控制作业场所中存在的粉尘,常采用湿式作业或者密闭抽风除尘的工程技术措施,以防止粉尘飞扬,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对于化学毒物的工程控制,则可以采取全面通风、局部送风和排出气体净化等措施;对于噪声危害,则可以采用隔离降噪、吸声等技术措施。

(二)个体防护措施:经工程技术治理后仍然不能达到限值要求的职业危害因素,需要为劳动者配备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针对不同类型的职业危害因素,应选用合适的防尘、防毒或者防噪等的个体防护用品。(三)组织管理等措施:通过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预防控制规章制度,确保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有关要素的良好与有效运行。

职业危害申报:煤矿企业除外,及时、如实申报职业危害,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负责申报。1.申报内容

生产经营单位申报职业危害时,应当提交《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和下列有关资料:(1)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

(2)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的情况。(3)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的情况。(4)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况。(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6)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管理情况。(7)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资料。

2.申报有关要求: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每年申报一次

(1)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的,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2)因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在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3)生产经营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生产经营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在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报告并办理相关手续。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劳动过程中的管理:

1.材料和设备管理: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不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和材料;生产经营单位原材料供应商的活动也必须符合安全健康要求;不采用有危害的技术、工艺和材料,不隐瞒其危害;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有中文说明书;在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使用、生产、经营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化学品,要有中文说明书;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材料的,要有中文说明书;不将职业危害的作业转嫁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接受不具备防护条件的有职业危害的作业;有毒物品的包装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2.作业场所管理:主要管理工作内容包括,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设置报警装置;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配置冲洗设备;对于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应设应急撤离通道;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设必要的泄险区;放射作业场所应设报警装置;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储存应配置报警装置;一般有毒作业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高毒作业场所设红色区域警示线;高毒作业应设淋浴间;高毒作业应设更衣室;高毒作业应设物品存放专用间;还应为女工设冲洗间。

3.作业环境管理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设专人负责职业危害因素日常检测。4.防护设备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5.履行告知义务: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合同中载明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载明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在醒目位置公布操作规程,公布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公布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价的结果,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健康体检结果;对于患职业病或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企业应告知本人。

6.职业健康监护:1)健康检查。2)必须有专职人员负责,并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主要管理工作内容包括,按职业卫生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组织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按规定组织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进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体检;按规定组织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进行离岗职业健康体检;禁止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职业活动;调离并妥善安置有职业健康损害的作业人员;未进行离岗职业健康体检,不得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符合要求,并妥善保管;无偿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接触矽尘作业人员在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前均应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劳动者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每2年1次;劳动者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每1年1次。矽肺患者每年检查1次。接触煤尘(包括煤矽尘)作业人员在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前均应进行职业健康体检。1)劳动者接触煤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每3年1次;劳动者接触煤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每2年1次:煤工尘肺患者每1~2年检查1次。

7.职业卫生培训: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应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对上岗前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定期对劳动者进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

8.职业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报告与处理:对遭受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及时组织救治,并承担所需费用。

人的安全可靠性指标: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技术因素。

第六章 应急管理

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预警系统主要由预警分析系统和预警对策系统2部分组成。其中预警分析系统主要由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组成

预警的目标通过对生产活动和安全管理的监测与评价,警示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危害程度。特征:1)快速性2)准确性3)公开性4)完备性5)连贯性。

预警需要完成的任务是对各种事故征兆的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构建预警机制需要遵循及时、全面、高效、引导的原则。

预警管理体系的要素:1)外部环境预警系统(自然环境突变预警、政策法规变化预警、技术变化预警)。2)内部管理不良预警系统(质量管理预警、设备管理预警、人的行为活动管理预警)。3)预警信息管理系统、事故预警系统(综合运用事故致因理论如系统安全理论、安全生产管理原理:如预防原理,以事故预防和控制为目的,通过对生产活动和安全管理过程中各种事故征兆的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给出安全风险预警级别)。

预警系统:建立预警机制的基础,由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预警分析系统主要包括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信息网、中央处理系统、信息判断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等组成。监测是预警系统的硬件部分。预警评价指标的构建应遵循的原则:灵敏性、科学性、动态性、可操作性、引导性、预见性。预警方法有指标预警、因素预警、综合预警、误警与漏警。

预警信号采用国际通用颜色表示不同的安全状况,按照事故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是: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分别代表安全、一般、严重、特别严重四种级别(Ⅳ、Ⅲ、Ⅱ、Ⅰ)。

预警分析与预控对策关系:预警分析的活动内容主要是对系统隐患的辨识,预控对策的活动内容是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纠错、治理的管理活动,两者相辅相成。预警分析预警分析完成监测、识别、诊断、评价四个过程与预控对策的三个环节,是明确的时间顺序关系和逻辑顺序关系,而这缺一不可。

一个完整的安全生产预警系统由外部环境预警系统、内部管理不良的预警系统、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和事故预警系统构成。

预警对策一般包括组织准备、日常监控、事故管理3个活动阶段,组织准备是预控对策工作的前奏。日常监控是预控对策主体,事故管理是日常监控活动的拓展。

日常监控是对预警分析所确定的主要事故征兆进行特别监控与控制的管理活动。危机管理活动是特殊情况下对日常监控活动的一种扩展。日常监控和危机管理工作都要一组织准备活动为前提,而组织准备活动不仅是联接预警分析与预警对策活动的环节,也为整个事故预警管理系统提供组织运行规范。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疏散或采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的其他人员。2)迅速控制事态,对事故造成的危害检测、检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和危害程度。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1)不确定性和突发性2)应急活动的复杂性3)后果、影响易猝变、激化、放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4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按照各类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特别重大和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4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

2007年11月1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事故应急管理过程(预防为主,常备不懈):1)预防:a、事故预防,安全本质b、假定事故必然发生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2)准备:应急体系建立、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落实、预案编制、应急队伍建设、应急设备与物资的准备和维护、预案的演练、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3)响应:报警与通报、人员的紧急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信息收集、应急决策和外部求援。4)恢复:损失评估、原因调查、清理废墟等。

应急救援体系:组织体系(管理机构、功能部门、应急指挥、救援队伍)。运作机制(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和公众动员)。法制基础(4个层次:法律法规紧急状态法、政府规章如应急管理条例、政府法令规定等、标准或管理办法)。应急保障系统(信息通信、物质装备、人力资源、经费财务)4部分构成。

应急救援活动一般划分为:应急准备、初级反应、扩大应急和应急恢复4个阶段。

响应级别:1)一级紧急情况:必须利用所有有关部门及一切资源的紧急情况,或者需要各个部门同外部机构联合处理的各种紧急情况。2)二级紧急情况:需要两个或更多个部门响应的紧急情况。3)三级紧急情况:能被一个部门正常可利用的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1)接警与响应级别确定。2)应急启动。3)救援行动。4)应急恢复。5)应急结束。

现场指挥系统的组织结构:1)事故指挥官。2)行动部:负责所有主要的应急行动,所有的战术行动都依据事故行动计划来完成3)策划部:负责收集、评价、分析及发布事故相关的战术信息,准备和起草行动计划,并对有关信息进行归档。4)后勤部:负责为事故的应急响应提供设备、设施、物资、人员、运输、服务。5)资金/行政部:所有事故费用的评估。

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1)综合预案:从整体上阚述预案的方针、政策、应急组织及相应结构。2)专项预案:具体的特定的。3)现场处置方案:如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单项预案),共三个层次。

应急预案基本结构:综合预案=基本预案+应急功能设置、特殊风险管理、标准操作程序、支持附件。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预案、程序、指导书、记录等,一个4级文件体系。

应急预案的编制:1)成立工作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2)搜集资料。3)危险源与风险分析。4)应急能力评估。5)应急预案编写。6)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本单位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评上级或安全部门,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完整的应急预案6个要素:

1.应急预案概况:首先要有明确的原则和方针来作为指导应急救援工作的纲领。2.事故预防:对潜在事故、可能的次生与衍生事故进行分析采取预防和控制。

1)危险分析:包括危险识别、脆弱分析和风险分析

2)资源分析:1.各种应急力量的组成及分布。2.各种重要应急设备、物质的准备情况。3.上级救援机构或周边可用的应急资源。

3)法律法规要求:是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3.准备程序:说明应急行动前所需采取的准备工作。

1)机构与职责。2)应急资源。3)教育、培训与演习。4)互助协议 4.应急程序

1)接警与通知。2)指挥与控制。3)警报与紧急公告。4)通信。5)事态检测与评估。6)警戒与治安。7)人群疏散与安置: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也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8)医疗与卫生。9)公共关系。10)应急人员安全:包括安全预防措施、个体防护设备、现场安全监测。明确撤离应急人员的条件和程序。11)抢险与救援。12)危险物质控制。

5.现场恢复:事故控制后进行短期恢复从应急过程来讲意味着应急救援工作的结束,进入到另一个工作阶段,恢复到基本稳定的状态。主要内容包括:宣布应急结束的程序、撤离和交接程序、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现场清理和受影响区域的连续检测、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价。6.预案管理和审评改进。

应急预案演练: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全面演练。

应急演练参与人员:参演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观摩人员。演练的结果评价:不足项、整改项、改进项。

应急演练结束后一个月内组织评估报告。演练领导小组一般由演练组织单位或其上级单位的负责人担任。一次完整的应急演练活动要包括计划、准备、实施、评估和总结、改进。评估人员主要是观察演练的进程、记录、访谈、要求提供文字材料。策划人员主要编制评估计划,列出评估的演练目标和评估准则。

第七章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分析

2007年4月9日颁布《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特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有关部门

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有关部门

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有关部门 每级上报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普通事故自发生30日内。道路交通、火灾事故自发生7日起。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应当由上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报告事故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人数和初步估算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6)事故的补报: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伤亡人数发生变化及时补报,道路交通、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及时补报。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原则:精简、效能。

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监部门、负有安监职责的有关部门、公安机关、监察机关、工会并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

事故调查组组长:有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指定,也可以由授权组织事故调查组的有关部门指定,设事故调查组副组长1-3名,一般等级的只设1名组长,不再设副组长。

事故调查组的职责:1)查明事故发生经过。2)查明事故发生原因。3)查明人员伤亡情况。4)查明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5)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6)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7)总结事故教训。8)提出事故防范措施和整改意见。9)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调查时限:事故调查组应当在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提交事故调查报告期限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可以适当延长,最长不超过60日。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主体和批复期限:特别重大事故调查报告有国务院批复,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由省级、市级、县级人民政府批复。重大、较大、一般事故批复15日内,特别重大30日内,延长不得超过30日。

第八章 安全生产统计分析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设计、收集资料:(统计报表、日常性工作、专题调查)、整理资料、统计分析。统计资料的类型:1)计量资料。2)计数资料。3)等级资料。

1)计量资料:通过度量衡的方法,测量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研究指标量的大小,得到一系列数据,如质量与长度。特点:有度量衡单位、可通过测量得到、连续性资料。

2)计数资料:将全体观测单位按照某种性质或特征分组,然后再分别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特点:没有度量衡单位、通过枚举或计数的来、多为间断性资料。

3)等级资料:介于计数与计量资料之间的一种资料。通过半定量方法测量得到。特点:每一个观察单位没有确切值,各组之间有性质上的差别或程度上的不同。

变异:同质事物个体间的差异。来源于未加控制和无法控制的甚至不明原因的因素,变异是统计学存在的基础,本质上说,统计学就是研究变异的科学。

概率:常用P来表示,大小在0-1之间,接近0发生可能性小,接近1发生可能性大。一个事件发生小于5%,就叫做小概率事件。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距。1)系统误差:数据搜集和测量过程中仪器不准确、标准不规范等原因造成观察结果呈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特点:具有累加性。2)随机误差:由于一些人为的偶然因素使得结果或大或小,是不确定不可预知的。特点:随测量次数增加而减小。分为:随机测量误差(多次测量计算平均值来减小)、抽样误差(改进抽样方法和增加样本量来减少)。统计指标:

(一)发病(中毒)率:某病发病率(中毒率)=同期内新发期内新发生例数/观察期内可能发生某病(中毒)的平均人口数×100%。

(二)患病率:某病患病率=检查时发现的现患某病的病例总数/该时点受检人数×100%。

(三)病死率:某病病死率=同期因该病死亡人数/观察期间内某病患者数×100%。

(四)粗死亡率:粗死亡率=同年死亡总数/某年平均人口数×100%。

调查方法:1)普查:适用范围1.发病率较高的疾病。2.具有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3.便于操作、易于接受。4.具有实施条件。2)抽样检查。3)典型调查。

抽样方法:1)单纯随机抽样:优点:操作简单,均数、率及相应的标准误计算简单;缺点:总体较大时难以一一编号。2)系统抽样:优点:易于理解、简便易行;缺点:总体有周期或增减趋势时,易产生偏性。3)整群抽样:优点:便于组织、节省经费;缺点抽样误差大于单纯随机抽样。4)分层抽样:优点:样本代表性好、抽样误差减少。

事故统计的步骤:1)资料收集(统计调查)。2)资料整理(统计汇总)。3)综合分析。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1)直接经济损失:人身丧亡及善后处理支出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2)间接经济损失: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

事故统计方法:1)综合分析法。2)分组分析法。3)算数平均法。4)相对指数比较法。5)统计图表法。6)排列法。7)控制图。指标:绝对指标、相对指标

绝对指标:事故起数、死亡人数、重伤人数、轻伤人数、损失工作日、直接经济损失。相对指标:相对人员:千人死亡率、万人死亡率、十万人死亡率、百万人死亡率。

相对劳动量:百万工时死亡率、百万工时伤害率。

相对产值:亿元GDP死亡率

相对产量:百万吨死亡率、万立方米死亡率、百万平米死亡率。

相对其他:万车死亡率、亿客公里死亡率、重大事故死亡率、百万机车总走行公里死亡率。

第五篇:部队安全管理复习题库

部队安全管理复习题库

1、什么是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指部队为防范和处臵事故,保证人员和装备、财产安全所进行的活动。

2、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教育和督促部队全体人员树立安全意识,履行安全管理职责,遵守安全规定,落实安全制度,开展安全教育与训练,加强安全建设,建立健全事故防范和处臵机制,防止和减少事故,及时妥善处理安全问题,保证部队防火、灭火和应急救援等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3、安全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安全教育,主要包括安全理论教育、安全形势教育、安全法规教育、安全常识教育、安全警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4、安全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有哪些? 安全教育通常运用集中授课、专题研讨、案例警示、经验交流、现场观摩、心理疏导、知识竞赛、媒体宣传等形式和方法组织实施。

5、安全训练的内容有哪些?

安全训练,主要包括安全防护技能训练、安全操作技能训练、紧急避险训练、自救互救训练、心理拓展训练等内容。

6、安全分析的方法是什么?

安全分析通常采取综合分析和专题分析的方式进行。综合分析主要是对本单位安全工作形势、特点进行总体分析和研究,专题分析主要是对安全工作存在的突出矛盾、倾向性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

7、开展安全分析的时机是如何规定的?

总队级单位每半年,支队级单位每季度,大队级以下单位每月应当至少进行一次综合分析。季节变换、任务变动、装备更新或者组织重大活动时,应当预先进行专题分析。

8、安全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安全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员的思想状态和安全意识,形势任务、驻地环境、季节气候等对安全管理的影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预防事故的重点等。

9、什么是安全风险评估? 安全风险评估,主要是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概率、危害等进行实地调查,提出规避或者降低风险的建议和应对措施。

10、什么情况下应当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组织重大活动、执行危险性较大的任务,以及制定各类灭火、救援预案,应当预先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11、安全检查的形式是如何规定的?

安全检查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可以单独组织实施,也可以与其他工作检查一并进行。总队级单位每半年,支队级单位每季度,大队级以下单位每月应当组织一次综合性安全检查。

12、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制定和执行安全管理计划、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安全教育训练、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和管理等情况,重点查找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13、安全检查中发现违反安全规定的问题时如何处理?

安全检查中发现违反安全规定的问题时,应当及时指出并纠正;发现安全隐患应当责令有关单位排除,重大安全隐患,必须进行专项治理。安全检查情况,应当及时报告和通报。

14、事故等级分为哪几种?

事故等级,按照人员伤亡数量、直接经济损失大小以及装备器材损坏程度、事故性质和影响,分为一般事故、严重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

15、一般事故如何界定?

事故所致后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事故:死亡1人的;重伤10人以下的;直接经济损失(指物资损失折款和善后处理所付出的费用)100万元以下的。

16、严重事故如何界定?

事故所致后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严重事故:死亡2人至5人的;重伤11人至19人的;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不含)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

17、重大事故如何界定?

事故所致后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事故:死亡6人至14人的;重伤20人至39人的;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不含)以上2亿元以下的。

18、特大事故如何界定?

事故所致后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大事故:死亡15人以上的;重伤40人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2亿元(不含)以上的;情节特别严重、性质特别恶劣、危害特别巨大的。

19、发生事故后如何处置?

发生事故并造成人员伤亡和装备、财产损失的,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优先救治伤员、组织人员疏散和脱险,抢救装备、物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止事态扩大,消除不良影响,并保护事故现场。发生重大事故或者特大事故,单位首长应当立即到事故现场组织抢救。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应当支持、配合事故抢救,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下载安全管理复习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全管理复习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复习重点

    1. 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食源性疾病 2、农业种植、养殖业的源头污染及农药、兽药滥用和污染 3、违法生产的劣质食品 4、滥用食品添加剂 5、工业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

    安全管理年度总结

    安全管理年度总结 回顾这一年来,在公司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工作的指导下,在和谐的工作环境中,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部门在安全生产管理上认真贯彻落实了部门经理提出的安全管......

    安全管理总结

    安全管理总结 一、运输队现状。 分别负责五个大的区域。绞车运行、皮带运行、绞车检修、皮带检修、清副井水仓,战线长、工作面广、岗位分散、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给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管理总结

    根据年初制定的2014年工作计划:以“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强力推行各种安全制度,加强各种安全检查,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为指导思想,从各班长着......

    安全管理总结范文大全

    安全管理总结 一、内业 1、山东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规程》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当地主管部门要求的制度 3、大型机械设备资料,安装(拆卸)告知、使用申请,拿到检测合......

    安全管理总结

    安全管理体系总结 1、在班组建设管理方面: ①以隐患排查为抓手,深入扎实地开展班组各项活动,倒班班组每班进行一次排查,常日班每天进行一次排查,并做好记录,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不能......

    绩效管理期末复习总结

    1绩效是组织期望的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能够被组织评价的工作行为及其结果。 2绩效管理是指组织中的各级管理者用来确保下属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产出与组织的......

    管理经济学自考复习总结

    第五章 1、相关成本 2、非相关成本 3、增量成本 4、沉没成本 5、变动成本 6、固定成本 7、成本函数 8、边际成本 9、长期 10、贡献 11、盈亏平衡的产量 简单题 1、 简述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