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互联网金融领域反洗钱工作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
互联网金融领域反洗钱工作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
自2012年起,互联网金融进入蓬勃发展阶段,由此衍生出的产品和交易方式等内容可谓颠覆以往人们对金融业的概念。本文拟就互联网金融领域洗钱犯罪的有关问题作初步探讨,以期对有效打击此类犯罪提供参考。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互联网金融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
理论上任何涉及到了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包括但是不限于为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的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金融电子商务等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历了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个人贷款、企业融资等多阶段,并且越来越在融通资金、资金供需双方的匹配等方面深入传统金融业务的核心。
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比较
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
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
三、互联网金融洗钱风险凸现
互联网支付中立、便捷、经济、安全的资金划拨方式不仅减少了交易成本和风险,还较好地突破了电子商务的支付瓶颈,但是也存在隐蔽转移资金、便利任意性套现、潜在跨境支付风险、隐匿现金形式的“黑钱”处置及多功能资金等洗钱风险。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互联网金融监管主体缺失,现有金融监管体系尚无法完全覆盖,存在一定的监管缺位,相关业务无明确监管部门;二是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并且对于互联网融资平台,在资金监管、借贷双方信用管理、个人信息保护、业务范围等方面均无明确规定;三是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有待加强,比如第三方支付机构对用户和交易的审查不够严格,有可能为洗钱交易提供渠道。而且,互联网金融交易主体无法确认各方合法身份,会造成虚假金融产品销售,给消费者造成财产和精神损失。
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建议国家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推动传统金融业和互联网行业的融合,搭建合作平台,让互联网金融迸发出更多生机活力,提升全社会金融服务效率。同时,也需要加强互联网金融规范管理。
一是明确监管主体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体系。包括理顺各类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业务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主体、监管对象和监管范围等。
二是从法律法规层面加大对互联网金融的立法力度,建议明确互联网金融交易主体的责权利、行业准入门槛、交易行为规范,修订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的配套法律体系,补充制定有利于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行业法规等。
三是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互联网金融监测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按照“特定非”的反洗钱监管要求,将互联网金融纳入反洗钱监管。
四是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完善相关立法,明确机构职责,强化信息披露,建立司法保护机制,切实保障消费者利益
我国应在《反洗钱法》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基础上,对非金融机构互联网支付进一步健全反洗钱的惩罚和激励机制、改进内部控制制度及加强反洗钱的国际合作。
反洗钱是当今世界经济领域的一个热点和难点。简单地说,洗钱就是将从事非法活动或
犯罪所得的脏款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中转或采取其它特殊方式掩盖其非法的性质和来源,使
之合法化,从而获得巨额利润。
传统的洗钱方法主要是通过货币走私、利用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洗钱。
洗钱的过程
主要由处置、离析和融合三个阶段组成。在处置阶段,来自犯罪活动的收入改变成便于控制
而且不易被怀疑的形式;
离析阶段中,犯罪分子通过复杂的金融交易,隐瞒或掩饰犯罪收益的真实来源和真实的所有权关系,模糊犯罪收益的非法特征;融合阶段指的是将犯罪收益与合 法资金结合在一起混入经济、金融体系中去,让非法所得以合法面目出现的过程。
网络洗钱是指借助网上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网络金融服务,以及利用电子付款系
统、开环型电子货币等电子支付工具进行洗钱的行为。
网络洗钱最初主要是通过银行间电子
资金划拨系统如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等专用网络来进行。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洗钱犯罪行为已发展到更高层次的互联网洗钱。互联网洗 钱的主要形式包括
:
网络银行、网络赌博、电子货币
(包括智能卡)
等。除了上述三种主要方
式以外,还有在互联网上开展的与电子商贸服务等结合在一起,利用网络作为资金运作通道的洗钱方式,如网络“空壳公司”和网络“前台公司”等。
央行近日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年报2013》中指出,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活动经常突破现有的监管边界,进入法律上的灰色地带,甚至可能触及非法集资、非法经营等“底线”。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小组的决定,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相关部委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监管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研究制定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第二篇:互联网金融成“反洗钱”重点领域
互联网金融成“反洗钱”重点领域
据媒体报道,反洗钱工作部际联会议在北京展开。会议中表示,当前国内恐怖融资和洗钱犯罪形势依然严峻,要加大力度防范和打击洗钱犯罪,尤其是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反洗钱”监管。
91快车理财专家:“互联网金融因其电子化交易程度高、受众广等特点,很容易成为洗钱的新模式。此前下发的《指导意见》中,也指出要坚决打击互联网金融犯罪,维护金融秩序。”
加强互联网金融反洗钱监管
此次会议中指出,为提高“反洗钱”工作的有效性,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和分工配合;二是集中精力解决主要制度性问题;三是加大力度防范和打击重点领域洗钱犯罪,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反洗钱监管;四是建立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信息披露等制度有参考价值
据相关部门调查,近年来,洗钱犯罪的特征有传统支付工具向信息化支付工具转移。尤其是我国,犯罪分子利用网络洗钱,已成常态。
91快车理财专家:“早在2013年,央行就发布相关通知,将虚拟货币定性为虚拟商品,要求防范比特币可能产生的洗钱风险。”
《指导意见》中提到的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信息披露、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信息安全、反洗钱和防范金融犯罪等对互联网金融市场制度及秩序方面的指导,对类似比特币的行业也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据有关部门表示:“互联网金融中的洗钱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类:利用网上银行实施地下钱庄违法犯罪活动;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转移、清算网络赌博、非法集资等犯罪资金;网络炒汇、炒金;网络传销;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活动;银行卡犯罪;网上制假售假。”
这就对互联网金融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既要防范因互联网金融产生的洗钱行为,又要保证用户的互联网金融理念。91快车CEO邓图东先生认为:“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份子,我们有必要联合起来,做好用户服务的同时,杜绝金融各类犯罪,维护好金融市场秩序。”
91快车团队
第三篇:反洗钱工作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反洗钱工作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随着保险业洗钱活动频率的日趋增高和洗钱规模的不断扩大,保险业已然成为我国反洗钱工作的重点领域,通过保险业进行洗钱的方式呈多样化、隐蔽化、专业化趋势。保险洗钱危害极大,不但会影响保险公司自身的长远健康发展,还直接为其上游犯罪提供了资金通道和便利,无形中助长纵容了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会对国家金融秩序和社会秩序产生多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防范和打击保险洗钱行为是当前反洗钱工作的重点之一。虽然保险业已经被正式纳入反洗钱工作范畴,但在实际工作中,保险机构存在着片面重视保险主业发展,忽视反洗钱工作,人民银行对保险业的监管要求与保险行业自身要求存在偏差,反洗钱工作成效不佳等情况,所以说保险业反洗钱工作亟待加强。
一、目前保险业反洗钱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反洗钱内控制度和操作规程还不够健全完善。具体表现为反洗钱内控制度和操作规程与日常业务办理相脱节,造成了反洗钱工作制度不能有效落实,反洗钱义务履行不够到位;没有根据反洗钱工作要求对现行的有关规章制度和业务系统进行修订,妨碍了反洗钱工作开展,如客户身份资料与业务人员相分离,业务系统的交易记录保存时间短,一些交易记录保存不全等;各机构网点主要依据各项业务规定对客户身份进行识别,而未按照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对各项业务的相关规定进行修订和完善,造成了部分客户身份基本信息的缺失;未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身份识别档案,分属于不同部门的客户身份信息资料缺乏相互之间的核对、印证,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金融机构进行洗钱活动留下了可乘之机;未建立客户身份信息登记制度,一旦业务人员离职或岗位变动,就会失去很多重要情况和线索;客户身份信息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因客户身份信息资料由专人管理,并在一定时间后上交上级单位,一线业务人员不能方便地调用客户身份信息,严重影响反洗钱工作开展;对客户身份证件的核实缺乏有效措施,目前的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大多没有规定在什么情况下采取什么措施对客户身份证件进行核实,很难确保客户身份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甚至存在客户身份证件失效后仍继续办理业务现象。
(二)保险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缺乏开展反洗钱工作的主动性。保险机构的业务人员作为反洗钱工作中客户身份识别基础工作的第一道关口,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没有履行客户身份尽职调查义务。目前,保险机构从业人员准入门槛较低,素质参差不齐,缺少反洗钱工作系统培训和学习,对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很少,又缺乏必要的业务技能,不能较好的履行反洗钱职责。同时,保险业实行个人所得和业绩挂钩的激励机制,使保险业务人员为了促成保险业务,在有限的市场中争取到更多的份额,追求最大利润,很少考虑投保人的资金性质和来源,甚至认为反洗钱工作可能引起客户流失,导致反洗钱工作积极性不高。
(三)保险业反洗钱宣传培训力度不够,缺乏畅销机制。正是因为投保客户对于保险机构反洗钱工作不理解,更加说明保险业反洗钱宣传力度不够,普通群众对反洗钱工作的基本知识及职责不了解,对反洗钱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认知匮乏,没有形成主动配合保险机构反洗钱工作的觉悟和意识,未形成全民防范洗钱犯罪,打击洗钱活动的氛围。
二、针对保险业反洗钱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端正认识,树立正确的反洗钱工作理念
我们已经清晰的看到,监管部门在早期对保险业的反洗钱工作要求较低,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保险公司的反洗钱责任和义务会越来越明确和完整。且目前保监会也强化了反洗钱监管控制。反洗钱义务履行不到位,我司此前打下的合规工作的基础可能会付之东流,关于到公司的利害。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工作主动性,脚踏实地的做好反洗钱工作。
(二)完善内控制度,认真落实
目前,保险公司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要集中在制度的细化完善和落实执行上,不但要使直保业务核保、保单管理、理赔等业务流转环节更符合反洗钱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的有关要求,还要进一步规范银行、中介机构等的代理销售行为,确保在代售过程中切实履行了相应的反洗钱义务,特别是在客户身份识别的环节上,要认真执行相关规定,不能再将客户开户时的身份识别作为客户身份识别的最终结果,必须要进一步了解投保人、被保险人以及指定受益人的真实情况,了解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情况,确保业务交易的可追踪性。
(三)形成反洗钱培训学习的长效机制 要通过为反洗钱工作人员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反洗钱知识的渠道,尽快培养一批具有反洗钱专业技能的业务骨干,全面提升公司反洗钱工作水平。一是要结合国内外反洗钱工作形势和各公司实际运营状况,编定一套《保险业反洗钱工作培训教材》,作为今后反洗钱工作的基础教材;二是要进行反洗钱专题培训,培训内容不仅要涵盖反洗钱日常工作处理,还要包含当前国际国内保险业反洗钱的理论和实践;三是要建立反洗钱内、外交流机制,鼓励和引导反洗钱工作人员自发地参与各种反洗钱工作探讨和经验交流。
(四)防范风险,统一监管
要制定《反洗钱工作内部审计方案》,针对组织机构建设、工作流程设定、关键业务点管控措施、工作人员管理等反洗钱工作要点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将反洗钱工作统一纳入公司内控管理体系。
(五)专项调研,重点整改
要在一些经济外向度高、经济结构特殊、反洗钱任务较重的区域开展专题调研,重点要解决保险公司与中介公司、保险公司与银行间如何建立反洗钱工作联动机制等,排除保险业反洗钱工作阻力和压力,争取反洗钱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
**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分公司
二零一二年七月一日
第四篇:关于反洗钱工作的问题和建议报告
市分行会出处:
二00五年是我行反洗钱工作得到大力推动的一年,在省、市分行的指导下,自年初以来,我行就加大了反洗钱工作的力度,同时结合反洗钱的宣传工作,努力提升我行员工反洗钱的意识。现将我行在反洗钱工作中存在问题及二00六年工作建议汇报如下:
一、涉及问题:
1、由于反洗钱工作一直以来未被提上平常工作的重心,现加强反洗钱工作后,不少员工仅能将该工作停留于意识形态之中,对于如何做好反洗钱工作,明显力不从心。
2、对于有关反洗钱工作的业务培训工作未跟上,反洗钱学习仅存于员工自发学习的阶段。
3、有关反洗钱的检查工作不足,同样存在检查过程中有关制度运用不熟,重点不突出的情况。
4、反洗钱的户外宣传工作的形式和次数达不到应达的要求,因而其宣传效果不够明显。
二、对二00六年反洗钱工作的建议: [本文出自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
1、加强反洗钱工作的组织工作,把反洗钱工作落到实处。
2、组织有关反洗钱工作的业务培训的经验交流,提高员工反洗钱工作的能力和临柜工作经验。
3、进一步规范反洗钱的检查工作要求,增强检查力度,扩大反洗钱的检查范围。
4、以多形式的宣传活动,营造反洗钱的社会氛围。
总之,通过认真做好反洗钱工作,我行在过去的一年中,对“反洗钱”这一概念不仅提高了认识,同时收到了一定效果,尤其是增强了员工意识;同时,对于此项工作我们明显还做得不够,因而我行将在来年更加努力,力争做得更为完善!
..支行
二00五年十二月十六日
第五篇: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冰冰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互联网加金融的新型模式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有效地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当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尚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首先给出互联网金融的含义,其次对互联网金融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目前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根据问题给出相应的可行建议并做出总结,以帮助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机制,保证该市场的健康蓬勃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 市场机制 ; 监管; 发展模式
一.互联网金融简述
互联网金融是运用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新型金融形式。既包括电商等互联网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搜素引擎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开展金融业务,也包括传统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开展金融业务。
互联网金融相对传统金融在经营理念、金融基本制度、金融产品渠道和创新产生重要影响,加速“金融脱媒”进程。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形式很好地补充了传统金融模式的不足,对服务实体经济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一是满足了实体经济网络化、信息化发展趋势下的新需求。二是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增加基础金融服务覆盖。互联网金融的生长点普遍集中在“小微”层面,往往具有“海量交易笔数、小微单笔金额”的特征,这恰恰是传统金融行业难以覆盖,或者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够丰富的客户群体。三是增强了金融业务竞争和创新活力,改善了金融服务质量。互联网金融以其强大的金融创新能力,作为新的金融服务提供者,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金融机构提高竞争和创新活力,显著改善金融服务质量。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分析
第一,普惠性。部分传统金融机构囿于网点、人员的不足,往往着力于发展“20%”的高价值客户,互联网金融则更注重发展“80%”的草根客户。现在的微借贷、微理财、微保险、微投资等,客户门槛较传统金融产品要低很多;余额宝和百度理财的最低认购额仅为一元。
第二,数字化。互联网金融企业往往具有强大的数据挖掘能力,他们通过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和搜索引擎形成庞大的数据仓库,运用云计算和行为分析理论等进行数据挖掘,大幅提高了信息使用效率。
第三,便利化。互联网时代不仅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渠道革命,也带来了全新的服务理念。余额宝产品把服务送到客户手边,客户只要轻点鼠标,后续服务都由余额宝来完成。
三.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探讨
(一)没有健全的监管模式
法律法规难以完善地监管多样性较强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尤其是信贷行业。由于目前我国对于互联网信贷业务尚未出台明确的法规,而借贷运作模式中让人眼花缭乱的债权运作行为,让法律对其借贷行为的界定极为困难。目前互联网金融涉及的很多业务实质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而借贷运作模式中让人眼花缭乱的债权运作行为,让法律对其借贷行为的界定极 为困难,监管在实施时存在很大障碍。此外,由于没有监管机构明确对其的监管职责,既无
法对从业公司的资格进行审查,也没法对其资金安全进行监督,而该行业中行业自律规范也远远未成形,不断的互联网金融问题给互联网信贷的声誉带来极坏影响。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难以规避
最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各类问题层出不穷,多个第三方支付平台老板挪用用户资金后跑路,还有P2P借贷重信誉管理机制不完善,众筹存在以假代真忽悠广大网民对假性实体投资致使多人受骗等。个人信息在平台能否被保护、操作失误引起资金转移、借助互联网平台洗钱等现象也是数字化时代下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重大的风险。比如,资金链断裂引起的产业金融危机、假公济私挪用移动互联网平台账户资金、资金诈骗和非法集资等。
(三)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事物被过度宣传
互联网公司为抢占市场、吸引用户、提高市场占有率,一方面标榜自身产品的收益高于对手,且风险更低,另一方面用“收益倒贴”的方式进行恶意竞争,即产品的真实收益可能达不到其承诺的投资收益率,但剩余部分由互联网公司倒贴给用户,这种不恰当的竞争方式显然为互联网金融产品带来系统性风险,也扭曲了互联网金融产品在公众眼中的真实形象。且大部分消费者对新兴事物并没有良好的知识去判别真假,所以非常容易被媒体的过度宣传和美化所欺骗。
四、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改进建议
(一)努力完善监管机制
第一,形成一套完整的自上而下的监管组织形式。各级监管机构在对各自监管区域实行实时监控的同时,应与上级监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从而扩大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具体产品业务的信息来源。
第二,各级监管部门内部分工合理。对互联网金融企业每笔业务完整的交易过程进行分段监管,包括信用评级、资金流向、风险监控、数据处理等。
第三,及时了解投资者的反馈信息。同时还要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建设,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标准,有望形成统一的监管体系。
第四,防范高风险产品。在互联网金融产品业务发展进程中,监管部门应对流动性风险、收益等采取动态比例监管,即评估在一定时期内该互联网金融产品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程度及暴露的风险大小,灵活地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监管形式来实行监管。对高风险,有违法倾向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及产品必须实行高强度的监管措施,而对于风险小,影响低的产品可以采取行业自律的监管方式。
(二)提高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水平
首先,加强平台建设。软硬件是整个互联网金融平台良好有序运行的基础,加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软硬件建设,一是提高平台软硬件的技术含量,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运营基础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有些平台技术含量低,漏洞比较多,很容易遭到病毒和黑客的攻击,造成系统瘫痪。二是设计完善的内部控制流程。其次,成立信用管理制度。信用管理制度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不论哪个行业,都离不开信用体系的建立,否则行业将无法健康有序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良好发展同样也需要健全的信用管理体系。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使个人资信状况日益透明化提高客户资信审核的准确性建立互联网金融平台信用体系,发展信用评级服务市场解决参与各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最后,提高流动性管理水平。随着近年来世界各地频发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整个金融行业的流动性管理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互联网金融行业同样也应该关注自身平台的流行性风险,将流动性风险管理纳入整个公司的风险管理框架,时刻监测产品交易和资金储备状况,以便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应对和化解危机。
(三)加强信息披露,切实维护金融投资者利益
当前,我国监管部门应要求互联网金融企业必须以投资者的利益为中心,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相关数据分析系统,以增强业务运营管理的透明度,让投资者充分了解相关互联网金融企业具体运营信息,如风险信息、财务信息、管理信息等,以行业自律为依托,加强信息披露可以有效地帮助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及其风险进行相应的评估,从而增强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信任度,两者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政府应该要求互联网金融吸纳的社会资金要与自有资金相区分开来,实行强制的第三方托管和结算。建立消费者金融投诉机制,相关企业和金融监管部门都要限期受理和处置投诉,给投诉者以客观公正的解决方案。要杜绝互联网金融中的虚假宣传和凭空承诺,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处置能力。要加强风险自担责任,通过互联网金融企业自身努力,增强系统抗风险能力。设立风险处置和消费者保护预案,建立客户风险赔偿制度。
五、结语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互联网金融有三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一是在支付方式方面,以移动支付为基础。二是在信息处理方面,能缓解信息超载问题,有针对性地满足信息需求,保障海量信息高速处理能力。三是在资源配置方面,资金供需信息直接在网上发布并匹配,供需双方可以直接联系和交易。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它以其便捷、低门槛、高收益的特征迅速渗入人们的生活。互联网金融在推动金融产业改革和创新、实现金融普惠性上具有积极而重要的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为消费者提供了许多的投资渠道,也为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会促使整个金融行业由一对多到多对多转型。
然而,互联网金融在发展中尚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相关法律缺乏、业务风险较大、监管不到位、过度宣传和美化等。这些问题给使互联网金融机构信誉较低,整个市场发展遭受困境,建议政府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监管体制、从不同层面加大风险预测和防范力度、加大信息透明化力度,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促进互联网金融的良好健康发展,为广大群众带来切实的福利。
参考文献
[1]王达.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中美互联网金融的比较——基于网络经济学视角的研究与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14,12:47-57.[2]郑联盛.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2014,05:103-118+6.[3]廖愉平.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风险监管研究——以P2P平台、余额宝、第三方支付为例[J].经济与管理,2015,02:51-57.[4]董昀,李鑫.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基于文献的探究[J].金融评论,2014,05:16-40+123.[5]陶娅娜.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J].金融发展评论,2013,11:58-73.[6]陈一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现状与发展建议[J].金融发展评论,2013,12:126-131.[7]袁博,李永刚,张逸龙.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12:66-70.[8]刘澜飚,沈鑫,郭步超.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影响探讨[J].经济学动
态,2013,08:73-83.[9]汤皋.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的思考[J].金融会计,2013,12:55-59.[10]袁新峰.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征信发展的思考[J].征信,2014,01:39-42.[11]王曙光,张春霞.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金融创新[J].长白学刊,2014,01:80-87.[12]张小明.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模式与发展策略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13]黄倚嘉.以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14]来继泽.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15]金熙.基于SWOT分析方法下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分析[D].云南大学,2015.[16]阳旸.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