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城市交通的问题现状调查
北京城市交通的问题现状调查
李知凡
李青
[摘要]
近几年来政府花了很大功夫在交通问题的治理上,当然也在交通设施上投入了不少。但是人们在遭受完道路整修的同时,仍然受着交通拥堵之苦,并且该现象随着车辆的增加还将越演越激。为此我们不得不对在交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重新审视城市扩展,经济、旅游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每天的人流量也总是有增无减等情况
本次调研的范围是北京城市的地上交通。通过实地调查使用现状,从不同交通现状发现问题,并从不同出发点入手进行分析,以期探求交通设施及政策的合理运行和管理,从而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也为今后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与实证依据。
[关键词]
北京城市交通私家车公共交通 交通设施
目录
前言...............1
1.调研概况..................4
1.1社会背景............1
1.2调查核心问题...............1
2.调研信息..................2
2.1调研区域概况...............2
2.2研究对象............2 3.调研造成拥堵问题的原因及分析............2
4.总体思路..................4
5.相关建议..................4
6.结束语.................5参考文献....................5
[前言]
过去十多年,北京市在城市交通建设和治理方面付出了种种努力,城市交通总体供给水平和机动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但是,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于首都北京的期望值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问题和差距。交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城市问题,特别是在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造成交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找出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有的放矢,才能真正解决北京城市交通问题。
1、调研概况
1.1社会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迅速膨胀,城市交通、空间、人口、能源和环境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尤其是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市民出行次数增加,私人小汽车增加,出行范围扩大等原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变得十分尖锐。
根据居民出行量显示,1990年,北京市区居民交通出行总量仅53.64亿人次,到2000年,上升到69.28亿人次,增加了29%,超过了总体规划预期值(2000年63亿人次,2010年68亿人次).这就导致了私家车的增加。1993年到2003年10年间,北京汽车的数量增加了将近四倍,私人汽车在1997-2003年6年间增加了将近一倍,大大超出了总体规划预期值(2000年70万辆).在2003年8月末,车辆数量达到了200万。现在,增长率保持在17%。相比之下,自行车的增长则十分缓慢。1993-2002年间总共只增加了50%。
1.2调研核心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迅速膨胀,城市交通、空间、人口、能源和环境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尤其是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市民出行次数增加,私人小汽车增加,出行范围扩大等原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变得十分尖锐。在上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及措施,希望今后交通设施的增建及更新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2.调研信息
2.1调研区域概况
全市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1,368.32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289.3平方千米(中国城市第1名)。山地面积10,317.5平方公里,平原面积6,390.3平千米。全市常住人口2200万人(2010年初统计),全市人口密度1341人/平方公里(中国省级行政区第4名,次于澳门、香港、上海)。全市常住人口出生 率8.06‰,死亡率4.56‰,自然增长率3.5‰。北京外来和流动人口超过一亿,居全国之冠。
2.2调研对象
1、道路交通
北京老城区(二环路以内)的城市道路是棋盘式的格局,横平竖直。东西方向的道路有长安
1街(复兴门至建国门)、平安大街(东四十条豁口至车公庄)、广安大街(广安门至广渠门)。南北方向的道路有中轴线,从玉蜓桥到雍和宫的东线和开阳桥到积水潭桥的西线。东线路过方庄、红桥、崇文门、东单、东
四、北新桥和雍和宫;西线路过菜市口、宣武门、西单、西
四、新街口。因为天安门广场和紫禁城的原因,北京的中轴线分为北中轴和南中轴。北中轴从地安门向北,经鼓楼、北辰路,达奥体中心;南中轴从前门向南经天桥、永定门,达三营门。南中轴和104国道重合。
2009年,全市公路里程2067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884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07公里。年末城市道路里程6206公里。
北京外围的城市道路则是环形加放射性的格局。连接京城还有十一条国道。
2、公共交通
2009年,北京市公共交通运营里程18498公里,其中轨道交通线路长度228公里(在中国大陆仅次于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线路701条,运营车辆共2.4万辆,其中轨道交通2014辆;年客运总量65.9亿人次(其中轨道交通客运量14.2亿人次)。出租车运营车辆6.7万辆,年客运量6.41亿人次。公交车票价通常为1元起价,远郊区县为2元。
而公交卡每次乘坐的刷卡费用以0.4元起价(本地学生0.2元起),每个人只需要缴纳20元押金并储进一定金额就可以使用(第一次储值不低于20元,储值可以索要发票,押金没有)。如果您并不居住在北京,也可以买这样的公交卡,等到您要离开北京的时候,将卡退回指定的公交卡退卡点,就可以取回押金。
3.调研造成拥堵问题的原因及分析
1.道路交通拥挤,导致出行效率下降,导致更严重的拥堵如此恶性循环
市区道路交通堵塞路段增多、堵塞区域扩大、车速下降,“路上车挤车、车上人挤人”状况没有改变,交通出行时间增长,出行效率下降;支路系统不健全,交通量过于集中在干线道路而引起主要节点出现堵塞;道路网应变能力差,遇事故极易引起大范围交通瘫痪。
2.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高,人们很难放弃私家车的舒适便捷
公交换乘不便、车内拥挤、舒适度差、间隔时间长等
换乘问题突出,地面公交之间、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之间、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之间换乘距离过长,换乘不便。公共交通主要换乘点的平均换乘距离达到255米,其中30%竟超过500米。
3.停车问题突出,导致路面被占
基本停车位存在较大缺口,停车秩序混乱,占路停车现象严重,特别是占用步道现象极其普遍。
4.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环境未得到明显改善
从十多年来的城市交通发展中得到实惠最多的人群,是小汽车利用者(包括出租车),这部分人群的出行只占市区居民出行总量的约20%;而另外80%的人群的出行是采用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方式,他们的交通条件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有些反而下降,其中交通弱者的出行条件更为恶化。
以往的道路规划和建设中,路权过多地给予了机动车交通,行人和自行车交通的空间受到挤
压,安全感日益下降。市区部分道路扩建工程,被拓宽的往往只是机动车道,而步道和自行车道往往成为被压缩对象;公交车站的设臵考虑不周,不以人为本。在道路改建和交通组织管理中,出现了取消非机动车道、禁止非机动车通行的现象。随着交通量的增长,机非混行道路交通秩序日益混乱,由于未设隔离设施,造成大量机动车侵占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受到来自机动车的威胁日益增大。步行交通问题更为严重,表现为步道被任意占用、压缩和切断,无障碍化设施及盲道不规范、不成系统。行人过街需长距离绕行,行人过街设施缺乏对交通弱者的考虑,使得行人交通受限,安全得不到保障,交通弱者出行困难。
5.交通秩序混乱
行人和自行车无视交通信号,群体违章现象严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串道行驶;公共交通乘车基本上没有秩序,不分先来后到,老幼病残孕乘车安全没有保障。
4.总体思路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根据城市交通供需关系的特点,采取系统的综合对策。
首先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的角度,避免城市人口和功能过度集中,避免城市局部土地超强开发;其二是从交通结构的角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综合交通系统;其三是通过道路基础设施的调整和完善,建立合理的路网结构,提高通行能力。两个方面是指从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两个方面同时采取措施,以避免交通系统的供需关系远离平衡点。
5.相关建议
1、加强城市规划,合理、科学地进行城市布局。城市功能分区,减少因城市布局而造成的人为交通压力。
2.完善路网结构,消除交通瓶颈,提高交通设施利用率。北京应进一步调整路网结构,充分发挥支路作用,按照等通行能力原则消除交通瓶颈。合理的路网结构是充分发挥道路通行能力的基本前提,全面排查交通拥堵地点,分析原因,从硬件设施和软件措施方面综合治理,提高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3、建立和完善先进的城市交通信息管理系统,运用信息管理技术,加强车流、路况等信息的监控和广播,积极引导驾驶员进行合理选择,不断对交通指挥进行灵活调整,提高道路利用率。如每天清晨入城方向的车流明显大于出城方向的车流,那么,我们就可以临时性将出城方向的车流调整为入场而用,傍晚再反之。
4、确立和保障公交优先原则。建立起方便、快捷的公交系统将会为城市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公共交通的发展必须成为首先确保的对象,要在每个城市道路上划出连续、封闭的公交专用线,这公交专用线的地位要用法律法规的形式来加以保证。任何非公交汽车车辆不得进入或停靠在公交专用车道上,只允许执行公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车临时性借道行驶。其次是对公交路点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每条公交路线尽量只使用属于自己的站台,减少多条线路公交车集中停靠而造成的拥塞。再次,是将公交站台全部建成港湾式站台。
5、以法律的形式,允许私家车拼车,价格自行协商,增加私家车满载率。;利用网络,随时发布各种拼车信息,方便市民自由组合拼车,以提高私家车的利用率。
6、在城郊公交站台附近建设一定数量的停车场,作为有车族的中转站,上班时将私家车停放在停车场,再坐公交进入主城区,下班后再开私家车回家。
7、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加大对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交警应警速度,加快交通事故处臵速度。根据我的经验公务车是最不遵守交通管理的车型,因此,特别针对公务车等所谓的特权车要加大处罚力度。坚决制止违规使用保卫级别的情况,让官员出行不再随意扰民和影响城市交通的通畅。
6.结束语
有几座城市敢说自己没有交通拥塞的问题?但又有多少人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城市交通拥塞所要付出的巨大代价?耽误驾车人大量的时间,这算是第一条罪吧,多少人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拥塞上,而这些时间又可创造多大的经济效益?由于拥塞增加了汽车油耗,浪费了宝贵的能源;增加量汽车的磨损;增加了城市的尾气排放;影响了驾车人的心情,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机率;如果用量化的标准进行衡量,无疑城市交通拥塞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
寻找城市交通拥堵解决之道时,如何将交通堵塞逐出北京特色,让有限的交通空间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问题,真正的使人们生活在便捷的生活中,让全民享受无堵塞交通带来的快乐与舒适,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北京市统计年鉴1993-2003》
《城市交通问题之管见》 http://baike.baidu.com/view/2621.htm(北京 百度百科)
第二篇:关于城市交通问题的调查
关于城市交通问题的调查
前言
在当下,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机动车占有量也是越来越高.据太原市交警支队提供的资料显示,2005年年底太原市机动车数量为273611辆,而截止到2006今年5月底,已猛增到305400辆,并且每天还以200辆的速度增长。如果按照全国机动车排气污染的平均水平测算,太原市每年光机动车向空气中排放的二氧化氮为5.1万吨,占全市二氧化氮总排放量的26%左右。这样看来,机动车增多的问题不仅仅会对城市交通带来不利影响,也会使太原市的空气质量遭到严重破坏。从而,政府机关需要拿出更多的社会资金来进行环境治理。这样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经济在发展,同时也在倒退!
一.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堵车、堵车、还是堵车!”只要询问一下太原市民对太原市交通的意见,多半会得到这样的答案。根据前言资料显示,太原市的机动车数量已达到30多万辆。截止2006年,省城道路总里程有1572公里,总面积为2085.9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为8.2平方米。而在省城,仅有8座桥梁柴村桥、胜利桥、迎泽桥、漪汾桥、管线桥、南内环桥、长风桥、小店桥。而其中,管线桥是不可以通行机动车的,小店桥、胜利桥、迎泽桥、柴村桥、长风桥,只有这7座桥梁是较为通顺的。1997年,全国最宽的过河桥在太原建成——迎泽大桥。桥面宽50米,全长 970米,主桥长51l. 6米,宽50米,分8条机动车道、2条非机动车道和2条人行道,但是,就是这样一条使用了先进技术建造的宏伟大桥,在岁月的磨砺下已经出现了桥面开裂,桥面下沉等诸多问题。在问题面前,伴随而来的是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从而使车流量加大,使路面磨损更加严重。这就促使市规划局不得不提出城市交通改造计划。例如近日提出的将要把迎泽大街拓宽为20车道,兴建火车站前广场立交。市政府还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兴建城市轻轨,再建一座学府桥,还要投资5.756亿元,打通9条断头路,政府还安排了1.2亿专项资金对34条路实施大修……等等这些措施,使太原市的人民对未来的交通状况充满希望。也许在“十一五”末期,太原的交通将不再拥挤,将会被改造成四通八达的现代化城市立体交通网,那时我们再也不必为等不上车而烦恼,而是为出门要选择什
么样的交通工具而发愁。
二.特殊车辆的霸道行为
现在,随着特殊车辆的增多,很多霸王车也随之而来。面对这些有着特殊权利的车辆,普通汽车驾驶员也只能忍气吞声。因为他们没有办法,特殊车辆的不受某些限制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但是,那些特殊车辆的驾驶员,却严重亵渎了我国法律!违章之后美其名曰执行公务,但细查起来,又有多少车辆可以经得住检查?话又说回来,即使能查出来,那么谁会去查呢?面对那些有权有势的人,那些一句话就可以让你倾家荡产甚至家破人亡的人,有谁赶去查呢?
为了规范特殊车辆的行为,中国政府在各地方、各行政机关、军队设立了可以规范其行为的专门机构,但是我看到了这样一条网友的文章:“有次我在国内开车,看见一辆用迷彩布遮住车牌的霸道在正常行驶,后面跟了一辆军纠的车,并用扩音器让霸道停车接受检查,当时觉得这场面好玩,我就开车跟着,后来军纠的车强行超过霸道,霸道才停下,路也堵了,看见军纠下车就把霸道的迷彩布扯了,露出甲B的车牌,在我们福建,甲B是很少见的,霸道车这时候下来一个志愿炮,上前就给军纠一个耳光,这军纠是一毛二啊,边上还带了两个兵,看志愿炮跟他们说了些什么,军纠一毛二给志愿炮敬了个礼就放行了.”这说明什么,那些所谓的“专门机构”,只是形同虚设。地位高的“领导”就可以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就可以视国家的法律于不顾?那这和君主专制有什么区别?难道社会主义就只体现在经济的公有制上吗?就只是隔几年开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吗?那社会主义还有什么意义,宪法所注明的“我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还有什么意义?那这里所指代的人民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民吗?还是只对于那些高官厚禄之人所讲的呢?去年我去了一次北京,在长安街上,随时可见披着绿迷彩的军车横冲直撞。那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啊,俗话说:天子脚下,太平盛土。富贵安康,欢乐祥和。但是,自从明王朝定都北京后,也没见过几回太平盛世。从前不久的天安门广场升旗后满地的碎纸到如今的特殊车辆的霸道行为,足可见我们的社会道德与精神风貌有多么的低下!也许大家还记得,在韩日世界杯的一场比赛结束后,日本一座六万人的体育场竟没有一张碎纸屑。我们时常嚷嚷着什么抵制日货,愚蠢的认为,抵制日货是一种彰显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回头想想,我们有什么资本去抵制?我们有日本的科技发达吗?我们的企业有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吗?我们的产品有他们的技术含量高吗?我们什么都没有,请国人认清楚这一不争的事实——我们还很落后,我们并不是发达国家,就算日后成为发达国家,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因为我们曾经有屈辱的近代史。现在还不时的有人搬出陈旧的都要生锈的四大发明说:“我们有这些就足够了。”这是多么迂腐!现在哪个国家还不会造纸?哪个人还不会使用指南针?谁还不会做郑和那样的航行?瞧瞧我们的长辈们啊,都在和别人比什么? 日益密集的城市车流正成为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而道路的和谐畅通无疑需要所有人的共同维护。但在滚滚的车流中,一个极不和谐的现象正日益凸显:极个别“霸王车辆”无视交通规章,抛弃基本的行路规则,滥用特权,引发诸多争执。这一状况不仅使本已负重不堪的城市道路雪上加霜,更在很大程度上损毁了群体形象,一些百姓愤怒地将其指为“马路公害”。上午7时50分,西客站西向东方向出现轻微拥堵,交汇车辆遵循秩序渐次缓缓前行,但就在此时,一车号为北B00238的白色捷达车以极快速度,绕过两排等候掉头车队、压斑马线、强行挤入正常行驶的车道之中,整个秩序顿时为之混乱。这辆车的霸道行径引起了所有等候队伍的不满,也遭到了后车司机的指责。更为荒唐的是,一身戎装的司机居然迅速停车,冲到后车前对着司机和一女子破口大骂,满嘴脏话,语言不堪入耳。当司机指出他违章,并称其谩骂行为“与身份不符”时,他更是满脸不屑:“你们**管得着吗!”一部特殊车辆和一个特殊司机的表演也许只是一个小场景,但正是这样的小场景无情地击溃着无数社会公众苦心营造的“道路和谐”。个别“霸王车辆”横行的背后是蛮横与强权意识。在这种强权意识下:因为自恃车辆独特,便可以无视规则,自由穿行,所有人等必须恭敬“避让”。甚至在有关方面严格的三令五申下,依然我行我素。在这种意识驱使下的车辆,也自然成了“百姓不敢怒,司机不敢言,警察不敢管”的“马路怪物”。
面对这些令人不齿的行为,我们又应该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连警察都不敢管谁还能制止他们啊!去找国务院吗?去中南海吗?还是给政府写封信,痛诉衷肠?也许,你的这封信从地方上报给中央也要好几个月的时间吧。在这期间,也许又碰上什么大官,觉得你这信威胁到了他的利益,从而将信扣下,那么你的希望从此破灭!
共建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中央的倡导下,在最近两年的全国党员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代表车队一再压缩,和社会车辆交替放行,遵守信号灯指示......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显著变化,更是一个强烈的信号传递。
营造道路和谐,呼唤所有车辆的遵章和自律。管住个别“害群之马”,不仅需要更为广泛畅通的社会监督,更需要有关方面持之以恒的重拳打击。值得注意的是,已有越来越多的部门和机构开始向特权车辆和霸王行径“开刀”:在山西,2000多辆形形色色的“0”字牌照车辆被强令转挂普通地方号牌;在首都北京,一纸响亮的“做遵章守纪模范,树军车良好形象”标贴贴出了社会百姓的良好期盼,也表达了人民军队严保纪律性,共建社会和谐的坚定决心。让我们共同期待!
希望真的可以像前段所说,中央真的可以出台强有力的措施,来规范特殊车辆。再设立真正有效的部门,真正可以管的住的部门来共建我们的和谐家园,共同推进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来迎接2008年的辉煌时刻!
三.自行车、行人与机动车抢道问题
(一)2007年2月8日,一场大雪将省城装点的银装素裹,而就在这漫天飞雪的天气中,依旧有一群人监守在室外岗位上。那就是交警。
在这下雪的天气中,交通本来就乱,但是就是这样,依然有一些驾驶员乱上添乱。当日上午11时,在府西街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路段,许多行人走上机动车道,导致机动车无法正常行驶,一时间排起了长龙。在便道上,四五辆机动车则跟在行人后面不停地按着喇叭。在新建路与桃园二巷的交叉路口,欲过马路的行人等待机动车行驶过去后通过,但过路的机动车并没有避让的意思,一辆辆接踵而过。一位“的哥”告诉记者,“不光是机动车不让行人,就是机动车之间也是相互争抢。行人更是不让机动车,尤其是在有斑马线的路口,开车更得多留神,没准儿谁会向前猛冲。这说白了就是司机和行人的素质有问题。”
城市交通何以拥挤,除了硬件设施落后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就像这张图所反映的那样机动车自行车乱做一团,毫无秩序可言。然而面对日益增长的机动车数量和人口数量,如果没有一个切实有效的措施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那我们的社会将再无安宁可言。那时,城市的大街小巷将会充斥着车辆的鸣笛声与行人的叫骂声,不赶想象那种情景,所以就此打住……
(二)10日,太原市迎泽大街、建设路等6条街道的公交专用道全面启用,这标志着省城的“公交优先”方案正式实施。就此,记者走上街头进行了观察和采访。专用道频频被占
当天早晨7时30分,记者在兴华街看到,几辆公交车正在专用道内行驶。虽然当时路面上的车辆并不太多,但仍有一些机动车不时地越线进入公交专用道。
上午9时许,记者乘车沿迎泽大街由西向东,一路看到,公交车的行驶基本正常,但不少机动车在普通车道稍有不畅时,便拐入专用道行驶。
上午9时15分,记者在交警一大队辖区内的五一广场东岗看到,交警正在对一位在公交专用道内占道行驶的出租车司机进行教育。该司机说,前两天他已经知道要实施“公交优先”,只是还没养成习惯,看到专用道内车辆较少,就不由自主地拐了进来。在随后的观察中,记者发现大部分在专用道内占道行驶的驾驶人,在看到交警在前方拦车后,立即掉头或插入旁边的车道。
自行车也在抢道
我们在采访中还发现,不少自行车和行人也出于各种原因占用公交专用道。为配合公交优先,有关部门在改造学府街时专门用绿化带将公交专用道和普通车道分开了,但昨天下午,记者却在学府街看到,非机动车道上停满了机动车,从而将自行车“挤”上了公交专用道,一些公交车为此不得不“借用”普通车道。
当天下午3时50分许,在学府街靠近长治路口的公交专用道上,一位老大爷骑着自行车慢悠悠地行进着,一辆39路公交车就跟在他后面。虽然公交车多次鸣笛,可老人就是没有一点让开的意思。不得已,公交车只好拐上普通车道。
公交车也有犯规
根据有关规定,实施公交优先后,公共汽车只能在专用道内行驶,只有遇到专用道通行受阻时,才可临时借用普通车道行驶,并在确认安全驶离受阻路段后15米的地方驶回专用道。但记者在昨天的观察中发现,有个别公交车并未遵守这一规定。
当天上午11时许,在建设北路十四中附近路段,一辆826路中巴和一辆830路中巴,在公交专用道内基本没有车辆的情况下,仍并排在普通车道内行驶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其它几条街道,也有个别公交车在专用道基本通畅的情况下,仍在普通车道行驶的现象。
交警说暂不处罚
我们在当天的采访中发现,对在公交专用道内占道行驶的司机,交警只是进行批评教育,并未作处罚。交警介绍,由于公交专用道刚刚启用,许多人还不了解或尚未养成习惯,因此,交警部门目前暂以宣传和批评教育为主。当时机成熟后,将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处罚额度为100元。
尾声
城市交通是个大问题,它是一切生产生活的根本。一个城市交通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个城市的生死存亡。我曾经看到过上海的黄浦大桥,那桥的宏伟,可谓为壮丽,给我以深深的震撼。你想吧,能够拥有这样的桥的城市会不发达吗?当然,也不能妄下结论说,只要有经典的交通就会有发达的经济。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发达的交通是建立在雄厚的经济基础上的,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只是一味的想发展便利的城市交通,那岂不是天方夜谭吗?现在太原的GDP正在以每年高达16%的速度增长,太原已经有能力去改造一下自己的交通条件了,这样可以使我市的经济有更快的发展,我期待着火车站前立交的建成,也盼望着迎泽大街10车道的宽阔。总之,未来是美好的,我们总是在发展的,永远不会停下来。日后,我们的交通不仅仅会在地面上,还会在天空,海洋,太空,星系之间,到那时我们需要更高的行为准则,更强的自我约束力,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完善的法律条文。当然现在我们还是走好我们脚下的路吧,立足与现在,才可能放眼与未来!
第三篇:关于昆明城市交通现状的调查问卷
关于昆明城市交通现状的调查问卷随着昆明城市发展的日新月益,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命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本城市中,交通拥堵的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昆明市民最关心,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我们是昆明理工大学的学生,现在正在做一项关于您对昆明城市交通状况的满意度以及交通现状的调查,希望你能就以下问题做出您自己的选择。非常感谢您填写问卷!谢谢合作!
昆明理工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同学宣
1.请问您的性别 :A 男B女
2.年龄:
A 18以下B 18-25C 26-35D 36-55E 55以上
3.受教育水平:
A小学及以下B初中C高中/中专 D大专/本科 E硕士及以上
4.您的职业:
A工人B职员C干部D私有及个体经营E军警政法人员F离退休人员G学生H其他
5.您在昆明居住的时间:
A半年以下B半年--3年C 3--5年D 5年以上
6.您日常的出行方式:
A自行车/电动车 B公共汽车 C私家车 D其他
7.您认为昆明市最不方便的交通工具
A公交车B自行车 C私家车D的士E其他
8.您对目前昆明市交通状况是否满意:
A很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E极不满意
9.堵车时上班(学)从出发点到目的地需花费多少时间?
A 10分钟及以下B 10-20分钟C 20-30分钟D 30-50分钟E 50-60分钟F 60分钟以上
10.您认为昆明市目前最主要的交通问题是那些:
A汽车增长过快B道路网能力太低C乘公交车不方便D交通管理不好E停车问题严重F其他
11.您认为目前公共交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多选)
A票价太贵B车速慢C太拥挤D不准时E换乘不方便
12.您认为造成昆明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多选)
A.车辆太多B.人口太多C.停车难D.车司机违规行驶(如:驾车随意越线)E.地摊阻碍交通F.行人素质不高(如:乱穿马路)G.管理不到位H.其它_________
13.您认为昆明交通的规划重点是?(多选)
A.优化城市道路网布局B.对违规行为予以惩罚C.搬迁位于十字路口附近的公交车站台D.改进红绿灯的设计 E.其它
14.对正在建设中的地铁您有什么看法?
15请您就对改进昆明市交通提出您的宝贵意见?(选填)
第四篇:北京养老院生存现状调查
北京养老院生存现状调查:住不起的养老院
“一般来说,一个房间里两张床,带卫生间的,床位费加伙食费,至少1500-2000元/月左右。加上护理费一般为2500-3000元/月,这是一个中间水平。”北京市民政局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同时,“公开的收费标准只是一个参考价。”
我们老了怎么办?
大部分老年人需要的是家庭,6月26日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甚至明确提出“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的条款。然而,还有许多的老年人仍要依靠养老机构。
家住北京的童奶奶今年72岁,老伴几年前就去世了。原本跟儿子儿媳妇住一块的她,去年因为体质变差,生活开始不能自理。为了不给上班的孩子添麻烦,童奶奶要求儿子给她找家养老院。
“市中心的养老院,不是要排队,就是收费贵得让人受不了。”说到当初来北京市昌平区养老的原因,童奶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谁不想住‘一福’(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啊?”童奶奶说,“政府办的,条件好,价钱又便宜,还离家近。”来昌平之前,童奶奶也曾到“一福”排队。7月5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一福”获悉,“‘一福’一床难求,目前有9000多人在排号等待入住。全部满足预计要等十几年。”“要是再等十年,估计都没气儿了。”童奶奶说。
“而且,像我这样不能自理的老人,很多公办养老院压根就不愿意收。在市区,稍微好点的,一个月也得四五千块钱。我每月退休金也才2000来块,贵的养老院实在住不起。”当记者问起这边的服务时,童奶奶看了看屋外说,“大锅饭能好到哪里去?就像是翻日历,刚吃过一遍,又再吃一遍。”
“后天周六,我家人就来看我了。”说着,童奶奶抬起头看着日历。住不起,等不起
北京有多少家养老院?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致电北京民政局社会福利管理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截至2011年年底,北京市的养老机构共有401家。这401家养老机构,有的叫养老院,有的叫敬老院、福利院、护养院、老人公寓和老年社区。不过在我们的习惯中,“养老院”常常是养老机构的代名词。
床位缺口大
“当前北京正以跑步的速度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程度日趋严峻,养老形 势十分急迫。”2010年年底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民政局等部门公布的《北京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这样描述。
在该规划中,北京市政府确定了2020年“9064”养老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2000年,北京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为117万;到了2011年,这一数字则达到了248万。
上述工作人员同时指出,截至2011年年底,北京市401所养老机构的床位总数仅仅只有6.9万张。这样算来,即便是现有床位全住满,每百名老人拥有的机构养老床位仅为2.8张,即目前,北京市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仅为2.8%。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阎青春于2007年发表的一篇名为《试析养老机构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及原则性建议》的论文中提到,目前国际社会机构养老通行的一般规律是养老床位约占老年人口总数的5%左右。按“百名老人5张床位”的标准计算,北京市在2011年年底的床位缺口应该是5.5万张。
就近养老难
在床位不足的同时,床位的地域分布也不均衡。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通过一个月的调查走访发现,床位紧张的养老院基本上都集中在北京中心的“城六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具有品牌优势的北京市市属的四家养老院(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北京市第四社会福利院、北京市第五社会福利院、汇晨老年公寓)和“北京市首家四星级敬老院”——海淀区四季青镇敬老院,这五家养老机构床位都十分紧俏,排队现象严重。而在远郊区县,养老院床位却相对比较宽松,甚至床位闲置的情况广泛存在。
《北京养老设施专项规划》指出:“城六区老年人口总量和比例均高于远郊区县。但城六区拥有的养老床位总数和百名老人床位数均低于远郊区县。”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网站公布的信息显示,北京市政府今年将出台一个新的《北京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对全市养老机构进行整体规划,在空间布局、床位设置上给予指导,同时还将养老设施建设以指标形式纳入了城市社区和居民区的建设计划中,以保证市区老人就近养老。
床位价格都在涨
“一般来说,一个房间里两张床,带卫生间的这种,床位费较多的是1000-1500元/月。加上伙食费,至少得1500-2000元/月左右。根据老人的身体 状况,护理费按照等级收费不一样。加上护理费一般为2500-3000元/月,这是一个大概,一个中间水平。”据北京市民政局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在北京市民政局官方网站上的356个养老机构的基本信息,是该局于2011年10月披露的。另有45家养老机构并未按要求上报相关信息。
“公开的收费标准只是一个参考价。” 该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当时之所以把这些数据发到网上,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了解更多的信息,住不起的就选择价格便宜的;经济实力强的,就选择价格高一点的。”
《中国经济周刊》对这356家养老院信息统计发现,有148家养老院的收费标准不超过1200元/月,它们主要集中在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平谷区、密云县和延庆县等远郊区县。其中,乡镇办的养老院占了绝大多数。收费在1000元以下的养老院,以收住“五保”老人和“三无”老人为主。而如果收住其他老人,收费标准则会调高至1500元/月以上。
城六区的养老院收费绝大多数在1300-2800元/月。据记者了解,能自理的老人每月收费基本上在2000元以上;不能自理的老人加上护理费,收费基本上还得再上一个“千元台阶”。已公布的356家中,公示收费标准最高的是朝阳区康梦圆国际老年公寓,为4300-10000元/月。
然而,官方披露的收费情况似乎与人们的实际感受不太一致。记者以家属的身份联系了20多家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的养老机构,它们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北京市民政局2011年10月公布的收费标准并不是它们现在的收费标准,现在的收费标准已经“涨价”了。
有着200张床位的海淀区上庄镇敬老院,是一家二星级的公办养老院,在北京市民政局官网上,它的收费标准为800-1350元/月。
“那是老早老早以前的了。”提到这个标准,上庄镇敬老院方面表示,单间2400元/月一个床位,中档的两人间是1500元/月一个床位(包括500元/月的伙食费、900元/月的床位费和100元/月的简单护理费)。不能自理的,伙食费和床位费都不变的,护理费会跟着涨,如果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是800元/月,不能自理的是600元/月,半自理的是400元/月。冬季供暖费还得一次性单交1000元。
朝阳区东方综合养老院,一家有着3000多张床位的大型民办养老院。其在北京市民政局网站上公布的收费标准是1600-2600元/月。“那只是床位费,还是以前的,今年3月份我们统一调价,物价都在涨。”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这里的单人间5000元/月,吃住护理全包括。双人间是3600元/月,三人间和多人间3000-3300元/月。
老人自己付不起 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数据,2010年,北京市职工(多为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65元,城乡居民(多为农民)养老金每月人均400元。
今年,北京市人社局发布消息称,自1月1日起,全市198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月人均养老金水平提高到2510元。
虽然部分老人的养老金在涨,但养老院的收费也在涨,老人不见得能找到适合的养老院,找到了也不见得付得起。调查采访过程中,很多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以前办养老院的困难是老人不愿住养老院;现在的困难是老人想住养老院,但又住不起。
年过八旬的张奶奶是某报社的一位退休老员工,这些日子,她跟老伴儿一连看了几家养老院,都不太满意。最近,她在北京市和平西桥附近找到了一家带套间的养老院,环境挺好,不过收费是“一人5000元/月”。
北京红十字会颐年护老院院长王国臣向《中国经济周刊》指出,加上医疗等常规花费,以目前北京市老人的养老金,用来支付机构养老费用,还是比较难的。
公办养老院两极分化
同为公办养老院,一边床位过千,一边却仅有几十张甚至不足十张床位;一边场地开阔、风景优美、服务周到,一边却空间狭小,缺乏基本护理人员;一边排队人数近万,一边却床位闲置鲜有问津„„这就是公办养老院的“双重面孔”。
“招牌”养老院:投入大、床位少
北京市第一福利院、北京市第四福利院、北京市第五福利院,这三家市属养老院地理位置优越,共有床位2500张左右,占北京市公办养老院床位数的1/10。有一位老人的家属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三家养老院是北京市养老院的“招牌”,很难住进去。日前,记者前往北京市第一福利院采访,保安说,采访要有国家民政部和北京民政局的批准才能进去。
北京市民政局民宣教育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行政级别比较高,里边住着很多领导。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为正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由市政府投资兴建,在行政级别上与北京市民政局的处室同级。
7月5日,记者电话询问该院排队情况时,第一社会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有9000多人在排队。
北京市民政局网站信息显示,2005年,由于该院原有设施已无法满足社会养老需求,北京市当年正式启动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扩建工程。该工程总用地面积23500平方米,新增床位500床,总投资1.47亿元。算起来,这笔资金摊在每张床位上是29.4万元。按这个标准,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想要安置正在排队的9000多名老人,政府至少还需要投入26.46亿元。
朝阳区寸草春晖养老院(民办)院长王小龙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对民办来说,1000万元能建设100张养老床位。也就是说,如果1.47亿元投给民办养老院,民办养老院能够增加1470张床位。
王小龙认为,“过去,政府把很多钱,甚至90%的钱都投到了公办的养老院。但是这些养老院的服务能力毕竟是非常有限的。未来,随着北京老龄化的加剧,我们需要更多的民办养老院来承担这个社会责任。希望政府能把更多的资金和政策倾斜过来,让养老院更加市场化。”
街道养老院:规模小、条件差
跟“招牌”养老院相比,街道办的养老院却是另一番景象。
5月初,记者以家属身份走访了月坛街道办主办的一家养老机构。进入老人的房间,一股淡淡的消毒液气味夹杂着难闻的味道扑面而来,三张床紧紧地放在一起,一位老人躺在床上,脸上扣着氧气罩,边上没有护理人员,也没有家属。另一张床上睡着一位老人,一动不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老人来了就住这儿。”看着记者有些犹豫,该人员补充说,“老人身体好的话,可以跟其他老人换一下,和会说话的住在一起。”
北京市民政局网站公布的资料显示,潘家园街道办主办的一家敬老院拥有100张床位。然而,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这家养老院位于该街道的一栋小楼上,顺着窄窄的楼梯上到三楼才是老人住的地方,床位数也仅有70张。
缩水的还不仅仅是床位。记者在这家敬老院发现,这里住的都是七八十岁的高龄老人,还有一位96岁的老人住在三楼,而在这家敬老院,上下没有电梯,更不用说像北京市第一福利院和四季青敬老院所拥有的宽敞的活动室、绿化场地和医务室了。
床位少、空间小、位置偏、护理缺,几乎成了街道养老院的共性。因为入住老人少,所以收入少,资金不充裕。因为资金不充裕,所以很难改善环境,老人不愿意来。再加上宣传力度不够,街道养老院陷入了恶性循环。
上述北京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些街道养老院没有能力做宣传,也没有必要做宣传。”
有专家指出,不论是出手大方的“招牌”养老院,还是门可罗雀的街道、乡镇养老院,公办养老院现行的这种模式都不值得推崇。北京市民政局社会福利管理处处长李绍纯、副处长余翰林在2011年发表的《大民政 小政府 大社会——论适度普惠制度下政府与民办养老机构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指出,政府在 提供养老福利服务的同时确实存在许多弊端,比如:管理体制僵化、缺乏竞争、高成本低效率、资源浪费严重等。对于这些问题,非常需要社会力量的介入和弥补。“现代养老福利事业供给主体的角色结构应该是‘国退民进’、‘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在养老福利服务的供给中民间力量应占主体地位,政府居于次要和补充的地位。”
民办养老院:求生与乱象
和公办养老院不同,打开搜索引擎,民办养老院的广告算得上“铺天盖地”。为什么老人们想方设法、排队也要进公立养老院,也不愿进“笑脸相迎”、有更多空位的民办养老院?
整体而言,收费更贵、监管不力、扶持不够是主要原因。广告突围
记者实地走访四季青镇敬老院(公办)时,恰好碰上一位114大黄页的工作人员极力劝说该院办公室主任为敬老院登记电话。
“我要你们这个干吗使啊。”该办公室主任拒绝的理由是四季青镇敬老院的床位都住满了,还有几千人在排队,没必要做这样的推广。因此对于公办养老院而言,无所谓宣传推广的问题。
而对于“年轻”、知名度小的民办养老院来说,它们不得不从广告推广上寻求突围。
寸草春晖养老院去年10月18日开始营业,推广广告已经做了半年多。“广告一个月一万多块钱。”院长王小龙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寸草春晖养老院在谷歌、百度上都做了推广。在谷歌上搜索“养老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词,排在搜索结果第一位的就是寸草春晖养老院。
如果在百度上检索“养老院”、“敬老院”这些词,第一页27条链接中就有近20条链接是养老院的推广广告。
记者以养老院管理者的身份致电百度,百度推广咨询顾问王佳介绍说,养老院在百度上做推广需要开通一个百度推广的账户,开通账户要花5600元钱。其中,5000元是预付款,600元为专业服务费。最低预付金用完后,要想继续推广,还得续费,最低续费1000元。
租房费用是主要成本
对民办养老院来说,宣传推广还不是主要成本。在养老院运营过程中,主要成本是租房费和员工成本费。王小龙查阅了电脑上的数据之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部分成本大概占总成本的70%-80%。
目前,寸草春晖养老院有100个床位,收费一般在2000-2500元/月。该院每年花在租房方面的钱就有100万。这100万摊在每一张床位上,就是每张床 每年1万元的租房成本。按月折算,每张床的成本就达800多元。
在养老院的收费名目里边,几乎都有“床位费”这一项收费,“床位费”往往占据着收费的大头。而对公办养老院来说,“床位费”这一项收费几乎是净赚的。“因为公办养老院拿到了免费的资源。”王小龙认为,这对民办养老院来说,“是个很不公平的事儿”。
“民办的以市场价格拿地,成本过高,跟当下中国老百姓的收入比起来,有一定的收费门槛。所以民办养老院收费要比公办的养老院收费高。”王小龙说。
据王小龙了解,目前北京的民营养老院,大部分都需要租房,这个比例占90%左右。“要是买地建养老院的话,很难挣回成本”。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阎青春今年3月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公开指出,“政府建养老院,又盖房子、又搭屋,又添设备、又雇人,甚至提供运行经费。而民办一切都要靠自己,他怎么能竞争过你呢?你是零成本,挣一分钱都是挣。他挣十块钱都不够补偿的,长此以往民办养老机构必然举步维艰”。
负债经营
在养老院的运营成本高和入住率低的双重压力下,有的民办养老院就有点吃不消了。今年5月初,孙玉兰苦苦维持了十多年的昊德老年公寓因为长期亏损、经营困难等原因,最后不得不与北京红十字会主办的颐年护老院合并。拥有130张床位的昊德老年公寓,1999年建院。一位颐年护老院的工作人员指出,这次合并其实是一次“接管”。
位于昌平区的十三陵温馨老年公寓是北京市床位数最多的一家民办养老院,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也遇到了经营上的困难。宋玉梅称之为“艰难地活着”。
宋玉梅是十三陵温馨老年公寓的院长,在进入养老行业之前,她经营着自己的歌厅和钢材生意。那时候,她自有资金约为1.4亿元。不过,随着养老院规模的扩大,宋玉梅出现了回本困难、资金短缺的问题。2008—2009年,十三陵温馨老年公寓经历了最艰难的时刻,“差不多就要解散了”。
为了避免养老院资金断裂,她甚至把自己的歌厅、钢材市场生意都撤了。“还贷了9000多万”。因为银行不给她这样的养老院提供贷款,她不得不通过民间借贷,宋玉梅每年就得背负1000多万的利息。
宋玉梅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要是当初银行能够给她这样的养老院提供贷款,她将每年省掉400多万的利息。要是那样的话就不用像现在这样“还旧账,欠新账”了。对此,她希望政府和银行未来能够对民办养老院贷款提供便利。据宋玉梅介绍,北京目前已经有好几家养老院倒掉了。与十三陵温馨老年公寓同年踏入养老行业的绚丽阳光养老院,开始投资1亿-2亿元,床位规模与十三陵温馨老年公寓相当,不过开业不到一年,就倒闭了。至今,绚丽阳光养老院仍被挂在北京瑞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网站上拍卖。
资金扶持政策很难享受
2005年,北京市民政局制定的《北京市民政局资助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实施细则(试行)》明确,凡属资助范围内、符合资助条件的,由法人(非政府机构)、自然人及其他组织举办的,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经营的养老服务机构,按入住满一个月的托养人员实际占用床位数,每月每张床位补助100元。4年之后,北京市民政局与财政局又联合出台了《关于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运营资助办法》,将原社会办养老机构的运营补贴标准从50-100元提高至100-200元。据上述北京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民办养老院收住一个能自理的老人每人每月现在可以得到200元补贴,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每人每月可以得到300元补贴。
2008年,北京市民政局《关于资助街道乡镇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的通知》明确了对新建、扩建的乡镇(地区办事处)养老服务机构的资助办法。2009年,《北京市给予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资金支持试点单位征集文件》中提到,对符合条件的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按照养老机构类型、建设方式给予不同标准的一次性建设资金支持:新建、扩建护养型养老机构每张床资助16000元,非护养型养老机构每张床资助13000元;利用其他设施改建的护养型养老机构每张床资助10000元,非护养型养老机构每张床资助8000元。去年年底,《北京市给予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资金支持试点单位征集公告》(下称“《公告》”)里再次重申了这一政策。
然而,很多民办养老院向《中国经济周刊》反映,它们压根享受不到这一政策的资金支持。
“这个政策出来后,老百姓都以为我们民办养老院从政府那拿了很多钱,实际上我们没有拿到这个钱。”宋玉梅很想跟老人们解释清楚这个事情。
《公告》提到,要享受以上政策,申请人要具备这样一个资格条件:经市或区(县)民政部门批准设置的,由法人(非政府机构)、自然人及其他组织采用自有土地或房屋、土地使用权人和投资人合作建设、租用现有设施等方式新建、改建、扩建或装修改造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项目。
宋玉梅说,目前北京市压根就没有几个民办养老院能够享受到这个政策,因为有个门槛摆在他们面前:“土地必须自有”。
宋玉梅称这一门槛为“秘密的条件”。事实上,除了几个地产公司办的养 老院能够满足“土地自有”的条件之外,其他民办养老院基本上都不满足这一条件,因为它们的土地都是租的。
资金扶持政策的好处多半给了公办养老院和自有土地的地产公司,对此,宋玉梅有些不解。
伤不起的老人,伤不起的养老院
按接收对象划分,养老院可分为护理型养老院、助养型养老院和居养型养老院三种。其中,以接收失能、失智老人为主,提供长期照护的是护理型养老院。北京往往把护理型之外的养老院统称为普通型养老院。
不过,记者在调查时发现,护理型养老院并不多。像文章开头童奶奶那样需要护理的老人,很多养老院确实不愿意收。记者以家属的身份咨询时,甚至有养老院听说老人不能自理后,直接就把电话给挂掉了。
部分养老院也认为,护理型养老院还面临着一个道义上的风险。王小龙说,“比如老人骨质疏松,他走着走着,他可能就坐到地上,出现骨折之类的问题。这种事情如果去打官司,法官还是以弱势群体为主,不管你有理没理,对还是不对,总而言之都是你来赔钱,这个道理和医院是类似的。你说你有道理,那你也多少得赔点钱。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做养老院的原因,说的人很多,但真正做的人很少,持续做的就更少了。”
十三陵温馨老年公寓院长宋玉梅说:“家属觉得把老人送到养老院就是进了保险箱,不能出任何问题。但老人腿脚不便,要出点问题实在是很难避免。难道老人在家养老就一定不会出问题吗?可是他们在家出了问题可以,在我们养老院出了问题我们就被千夫所指。”
类似的问题,在最近上映的电影《飞越老人院》里边就有反映。
不过,更让宋玉梅心有余悸的还是她所说的“讹人的家属”。她向记者举了个例子:一位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的家属,选择的是“一对四”护理服务(即一个护工负责照顾四个不能自理的老人),护工在照管别人的时候,另一个老人大小便失禁,被其家属拍了视频。最后,合同期满,家属拿出这段视频,以“弄到网上去”相“要挟”,要老年公寓退还老人的入住费用。
在宋玉梅看来,这种道义上的风险比资金短缺还可怕。不靠养老赚钱的养老院
“入住养老院,套房需要交120万左右的押金,标准间要交70万-80万的押金,这部分押金,3年之后才能退。”这是北京市昌平区太申祥和山庄(国际敬老院)的规定。
类似的规定,在朝阳区将府庄园敬老院也存在,只不过在这里,押金有着另外一个名称——应急保证金。这样的应急保证金,“单人间20万,夫妻间30 万。”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押金高的还有此前被评为四星级养老院的太阳城银龄老年公寓。入住该老年公寓,最低需要交10万元的押金。
入住养老院为何要交这么高昂的押金呢?
“北京高档敬老院都会有押金的,不住了可以退回,老人急需用钱的话,我们可以从里边垫付。”将府庄园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解释说。
而太申祥和山庄(国际敬老院)的工作人员给出的回答却是,“不清楚,这都是领导的事”。
除去押金,这些养老院怎么收费?据太申祥和山庄的工作人员介绍,入住老人交了押金之后,每月除了500块钱左右的餐费和水电费之外,就没有别的费用了,甚至一般养老院都收的床位费都可以免去。而在将府庄园敬老院,一个能自理的老人,入住每月最低得花费6200元,其中5300元包括房间使用费,还有一些基本的服务费。餐费是额外的,每人每月900元。此外,护理费是单收的,每月在2100-5100元不等。这里还有居家型的三居室,价格在300多万,一签就签50年。不过,该养老院在北京市民政局官网上公布的收费标准却是1100-7500元/人/月。
如此高昂的押金,入住该敬老院的,又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企事业退休老干部比较多。”太申祥和山庄敬老院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据一位养老院业内人士介绍,收取高额押金的太申祥和山庄这样的运作模式其实叫“金融养老”,即在入住养老院之前,一般都需要交几十万、或者上百万的钱给敬老院做押金。走的时候,再把钱退给养老对象。“这样做是为了‘拿钱炒钱’。”该业内人士分析道,“这些钱很可能会拿去做投资,即便把钱存入银行,也有很好的收益。”
“它们是这么玩的。”该业内人士总结说。不过这还只是其中的一种“模式”,还有一种“模式”是房地产商做养老院,叫“养老地产”。“太阳城银龄老年公寓、将府庄园敬老院就是如此”。
“国内通过地产做养老院的都是把自己的房子改成养老院,里边有高尔夫球场、桑拿、会所、别墅,一般都在郊区。但它们成功的不多,因为它们做得不合老人的需求。”在该业内人士指出。
公办民营的呼声和质疑
民办养老院成本过高,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在王小龙看来,中国的养老院未来应该多发展“公办民营”模式。“比如在小区里多建一些养老院,然后让比较优秀的养老院和管理团队来经营。这样,一方面服从市场原则,同时承担社会义务,拿出一定的床位留给‘五保户’、‘军烈属’这些需要特殊保障 的老人。”
汇晨的探索
“对这样的养老院,政府还有一定的监管责任在里边。经营这一块完全委托给社会力量(专业的组织)去经营。采取委托经营和合同承包的方式。”北京市民政局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
“而现在是政府全管,政府等于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又做教练员。这个我觉得是不合适的。政府应该就做一个资源和服务的提供者及市场的监督者,而不是市场的经营者。”王小龙说。
事实上,“公办民营”养老模式也是国际社会福利服务的主流趋势。为了改变传统养老院由政府包建包管、财政高额补贴的管理模式,北京市在最近几年也在学习国外的管理模式,并对“公办民营”模式做了一些探索。
受北京市民政局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组织人员于 2005 年 12 月—2006 年 11 月就“北京市社会福利社会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课题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早在2006年,在北京市民政局备案的“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就已经达到了19家,在数量上占到了全市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总数的8.3%,涉及房山、通州、丰台、门头沟、昌平、海淀、朝阳等7 个区县,床位总数2416 张。
北京市民政局官网显示,2007年的北京汇晨老年公寓就属于“公办民营”,它与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第四社会福利院、第五社会福利院一样,都隶属于北京市民政局。
据北京市民政局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政府投资那么多公办养老院,都是财政全额拨款的编制,编制体制也不好解决。”养老院那么多人,“编办不可能给你那么多编制”。这也是当初建立汇晨老年公寓的原因。
对公办民营养老院的争议,也恰恰因汇晨老年公寓而起。背道而驰
民办养老院对“公办民营”模式翘首以盼,是希望政府将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制等形式,把经营权、管理权、服务权交由企业、社会组织等非政府部门或个人,吸收民间资本,转变经营机制,实现养老服务机构独立法人实体运营,并通过这样的模式,降低社会力量进入养老行业的“门槛”,进而压低养老院的入住价格,吸纳更多老人入住。
然而,入住汇晨老年公寓,费用并不低。记者以家属身份致电汇晨老年公寓,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能够自理的老人入住该老年公寓,一个人每个月也需要5000-6000元的花费。对此,王小龙直言,“它的收费一点也不比我们低”,而且“承担的社会义务很少”。
2005年年底,北京市就出台的《关于规范养老服务机构“公办民营”模式加强监督与管理的通知》指出,实行“公办民营”模式的养老服务机构应保持福利服务性质,“三无”、“五保”老人和孤残儿童的供养水平要符合政府有关规定,并逐步有所提高;要预留为本区域其他困难老人提供福利服务的空间。
但实际上,据汇晨老年公寓的工作人员介绍,汇晨老年公寓并没有按照《通知》的要求接收“三无”、“五保”老人或其他困难老人,甚至完全自理的老人也不一定接收。保持福利服务性质的要求,成了一纸空文。
“北京市社会福利社会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课题组在名为《加快实现北京市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对策研究报告》(下称“《报告》”)里直言:“部分社会经营者追逐经济利益的行为明显。极端的表现是:养老服务机构‘既不服务本地的老人,也不服务没钱的老人’。从对象选择看,‘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主要瞄准的是市区老人而不是辖区内的老人,是收入较高且稳定可靠的老人而不是经济拮据的老人。”
第五篇:2012北京养老机构现状调查
北京养老机构现状调查:1家公办院入住需等10年
3月22日,北京郊区一家民办养老院内,一名老人坐在走廊的长椅上。
3月25日,大兴一家老年公寓内,一位腿脚不好的老人在走廊里行走。
北京养老之【一床难求】
不久前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一份提案称,中国正经历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老龄化进程。
2011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机构的养老床位315万张,床位数占老人总数比例仅为1.77%。在北京,城区养老院“一床难求”现象凸显。北京市老龄委负责人坦言“解决养老问题迫在眉睫”。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提出,不断完善“9064”养老服务模式(到2020年,90%的老年人通过社会化服务在家庭养老,6%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在社区托老,4%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养老服务格局。
据北京市民政局数据,截至2011年年底,养老机构总数为401家,其中公办215家,民办186家,每百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为2.9张。
2011年北京市政协调研数据,北京369家养老机构中,只有100
多家内设医务室,比
例不足三分之一。
2012年2月初,北京市发改委发布通知,4月1日,北京市社会福利机构将享受和居民相同优惠的水电气价格。北京市政协社法委的调研报告显示,尽管此前各个层面出台了包括税收、水电、燃气等多个面向养老机构的优惠政策,但在实际执行中因涉及多部门利益,除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落实得比较好以外,水、电、燃气等方面未能落实。
国家正在考虑出台政策向养老地产倾斜
近日,一位知情人士在谈到养老地产对于相关规范的需求时透露,国家正在考虑出台相关养老条例,组织专家讨论。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表示,法制和标准建设与老年地产发展密切相关,有市场就要有服务,有服务就要有标准,政府需要研究出台设施标准、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这样老年地产市场管理才能规范。这种标准需要政府组织、企业参与共同制定。收费标准可以分成几等,可以根据开发、服务和配套的水平进行划分,给消费者选择。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珉指出,政府相关的尝试已展开,对比老龄事业“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也可知,国家养老方针从“以机构养老为补充”变为“以机构养老为支撑”,更强调了机构养老的重要性。
土地供应成北京养老院扩容瓶颈
北京市规委主任黄艳20 日表示,北京已规划机构养老点500 多处来解决越来越多的老人养老问题,她同时坦言,土地供应是最大的障碍。黄艳透露,目前全市有360 家注册的养老机构,但大部分以福利为主,北京已规划500 家养老机构,其中,中心城将占一半,其他新城、乡镇占一半,平均每个区县布局达到30 余个。从规划的角度看,中心城区没有合适的地点,政策力度不够导致社会投资介入有点难。
市政协社法委相关负责人称,按照有关规定,养老机构用地属于社会福利机构建设用地,可以采取划拨方式供地,并且减免土地测量费。但由于涉及国家土地使用与划拨政策调整,现在所有土地出让都需要招拍挂,这项政策属于形同虚设,如何与养老机构用地优惠政策衔接亟待完善。业内人士指出,除了土地供应外,税费减免、开发商配建等已出台政策的难以落实,同样掣肘养老机构的产业化发展,而对于老人关注的收费标准与医疗服务目前也不尽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