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拥挤定价理论的合肥市城市交通现状调查及建议
基于拥挤定价理论的合肥市城市交通现状调查及建议
作者xxx
(11级资环专业
学号:xxx)
摘要:合肥市近十年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作为城市最重要基础设施的城市交通更是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在这样的迅速发展过程了也并不意外地出现了局部拥挤等城市通病。本文正是基于这一问题,根据所学的拥挤定价理论对合肥市的城市交通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合肥、拥挤、交通
一、城市拥挤定价理论概述
交通拥挤是指道路上的交通流量超过了自由同行的流量,在拥挤的状态下每一辆新增车辆都会引起其他车辆出行总成本的增加。所以在拥挤状态下收费可以通过成本控制使一些车辆不进入或者说尽量短时间短距离地进入处于拥挤状态的区域,从而缓解区域拥挤状况。实践证明,拥挤收费对于提高城市交通通行效率有良好的效果,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有应用,其中尤以新加坡最为成功。
通过对国外文献的综述,可将拥挤定价理论分成两种类型:1.一般道路最优拥挤定价,其理论基础是边际成本定价理论,代表人物为Walters(1961声);2.瓶颈路段拥挤定价,其理论基础是排队论,代表人物为viekrey(1969)。以Walters提出的边际成本定价模型为
基础,结合Meyer和Small等人的研究成果,考察经典的一般道路最优拥挤定价理论。该理论认为拥挤定价的目标在于最大化净社会效益,净社会效益等于消费者意愿支付减生产成本。认为当道路出现拥挤时,应当对道路的使用者征收拥挤费,最优拥挤费T应能够补偿新增用户附加给其他用户的时间延误和其他成本,即能够抵消交通拥挤产生的外部不经济,则T可表示为:T=Q·C为交通流量,为机动车驾驶员平均成本。1969年,Viokrey在确定性排队理论的基础上导出了一个令所有出行者具有相同交通费用的内生出发时间选择模型,即瓶颈模型。该模型认为在高峰时段,因道路需求量超过其容量而在瓶颈入口前形成车辆排队现象,即交通拥挤发生在交通瓶颈处,交通管理部门可通过拥挤定价措施消除或者减少出行车辆在瓶颈人口前排队拥挤现象。瓶颈模型是动态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形成了动态收费理论。
二、合肥市城市交通现状调查
1.合肥市城市交通概况
2010年合肥城市人口达到了388万,城市交通主要还是依靠城市道路来解决的。合肥市民可以选择的交通方式主要有步行、公共汽车、小汽车、自行车等,合肥目前也正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地铁一号线预计2015年低便可投入运行。
2.合肥市城市交通格局
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省会,地理位置接近安徽省的几何中心,处于与全省各市的交通联系需要,目前总共有九条道路与外界联系形成放射状的布局。九条道路逐渐向市中心合拢,
流量也越来越集中,为了控制流量,加强各放射线间的联系,于是又在各放射线间出现了环形的布局。然而合肥城市内各个地块之间的联系还要求更多、更细致的联系方式,所以又有了方格网状的城市道路布局。由于以上三种作用的集合,最终形成了合肥市放射、环形、方格网状的城市交通布局形态。(如下图.1所示)图.1 合肥市交通系统格局图示
3.合肥城市交通现状评价
如上所述,合肥市目前已经形成了“二环九射”的主干交通布局和各个区域间的方格网布局,而且城市之中也兴建了不少的高架桥等枢纽,总体说来合肥市的城市布局是合理的。在现实生活中我所发现的合肥的交通拥挤也只是存在于某些时间、某些地段,尤其是在古护城河中心的老城区一带的区域内。通过查阅资料,根据学者劳诚的总结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合肥以前市中心道路的修建是基于计划经济模式下的,道路的修建是根据人为规划,而西方城市是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建设的,这种差异的就表现于道路密度的稀疏上面。经济相对发达的市区、中心区域由于街边店铺可以获利更多,所以西方国家的道路都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建设的,但是以前合肥的建设过程中难以预测估计到这样的需求,所以出现了如今的局部拥挤现象。当然这个分析肯定还有部分地区道路利用不足的情况,只是相对于拥挤没有造成这样的影响罢了。
三、合肥市城市交通发展建议
合肥市目前城市交通布局基本是合理的,有效的。存在的问题表现为部分时段和局部地区的拥挤。针对这个主要的矛盾,根据自己所学知识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
(1).在部分时段和局部拥挤地区实行拥挤定价政策,引导市民合理选择公共交通方式。然而针对很多人认为合肥也应该未雨绸缪地实行限行政策,个人认为目前没有这样的必要。合肥现在的拥挤只是存在于局部地区和部分时段,而目前限行主要是北京等车辆比较饱和的市场
情况下作出的政策,合肥远远没有到达那个饱和水平,限行不只会打击合肥市汽车销售行业,更会让很多市民对在合肥买车买房的城市中产阶级梦想失去信心,他们是合肥发展的重要动力,这样会对合肥经济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
(2)倡导绿色出行,鼓励市民养成良好的出行交通习惯,能步行的就少乘车,鼓励自行车出行,增强公交车吸引力等等都可以解决目前的拥挤问题。生态文明也是当今城市社区的发展趋势,鼓励步行,培养市民骑行爱好,改善公共交通环境等除了解决拥挤问题对于城市文化生态构建也会有很好的效果。值得重点提一下的就是城市公共交通在价格方面已经没必要再靠成本来推行了,如果改善公共交通环境会有更好的效果。
(3)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系统,加强基础道路设施建设。如今存在的拥挤问题已经证实了存在以前人为规划的失误,一定引以为前车之鉴,在规划过程中注重市场的需求,加强基础道路设施的建设对于提高城市道路利用效率也有巨大的作用。国内外都已普遍采用的绿波带就是很好的证明。
由于个人知识水平有限,以上建议都只是代表个人的意见。城市的交通系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复杂不仅仅在于其数量多、质量的要求高,城市交通还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只能是提出个人的意见,希望可以为合肥市的发展添一把火,让这个美丽的城市更美丽。
参考文献:
(1).王健,胡运权,徐亚国 拥挤定价理论发展及对我国城市交通管理的启示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8.08(3)
(2).陈莉
交通拥挤定价理论模型研究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7.01(24)(3).劳 诚
试论合肥城市交通 当代建设
2001.04(4).合肥总体规划札记
1996.03
第二篇:如何改变我国城市交通拥挤的现状
《如何改变我国城市交通拥挤的现状》
如何改变我国城市交通拥挤的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很多市区面积开始逐渐扩大,道路建设不断增多,出行车辆不断增加,城市交通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很多城市市区交通却开始出现我国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很多城市市区交通拥堵状况总体已经比较严重,主要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时间规律性。很多城市市区发生交通拥堵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时间段:每天的上下班高峰期,上下班车流、政务商务车流、旅游休闲车流同时集聚在相同的路段上;周末、黄金周期间出行车辆比平常增加。
地点固定性。这些固定的交通拥堵地段包括:交通要道、商业集中区路段、红绿灯设置多的路段及行人较多穿行机动车道路段。
但是,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呢?又为什么一直根除不了呢?
1> 机动车数量增长速度过快,道路车流量日益增大。近些年来,很多城市市区私家车数量逐年增多,并呈现越来越大的增长趋势。2> 道路建设在结构和功能上无法满足交通需要。
缺少快速、便捷的环城高速线路,使得很多往来各城区的机动车被迫需要经过城市中心区。
一些交通道路功能不清,路网结构欠合理。不少道路都被用来搞商业街、步行街。导致不少道路成为断头路,无法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城市道路进行车辆分流。一些交通道路设计过窄,道路之间没有分叉路口,无法进行车辆分流。 一些人流量很大的道路没有人行道、地下通道或者人行天桥。大量行人来往于这些机动车道之间,就会造成部分车辆通行极其缓慢。 停车场建设滞后,大量车辆无成本、无序停在交通道路上,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3> 部分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交通公德意识差。
很多地方机动车违章现象突出。随意抢道、占道、掉头和停车,在没有交警管理、红绿灯的路口,各种车辆互相抢行;部分司机驾驶违反交通规则,占用停车道,阻挡了整个公交车车道,影响了整个道路交通;还有一些司机驾车时候随意左转、掉头;更有司机为了节省通行时间,本来是直行的却在红绿灯处占用左传或者右转车辆路线试图并线。
部分电动自行车、自行车和行人肆意穿行。很多行人常常行走在自行车道上,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则大都行驶在机动车道上,挤压了公交车和机动车行使空间。
4>市区道路交通管理还有很多地方不到位。
一些城市市区交通秩序疏导基本上还是依赖民警和红绿灯岗亭疏导,管理力量不足,交通管理科技手段还比较低。在交通管理上还是基本采用警力、交通灯等形式,没有大规模使用电子眼,形成严密的道路交通安全系统,无法进行科学的管理。
部分路段红绿灯过多,导致车辆通行缓慢。不少红绿灯的设计时间不合理,车辆较多的方向反而通行时间较短。
交通安全措施和责任不落实,出现交通事故,没有得到快速、有效的处理。很多时候事故双方为了保护现场,往往牺牲了整个道路交通。
一些交通道路两旁的施工单位非法占用了人行道、自行车道,挤压了行人、非机动车的通行空间。
5>公交发展相对迟缓,市民出行系统结构不合理。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市民出行距离的加大,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比例将逐步下降,若公交车不能迅速发展起来,就必然会导致交通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那么到底该如何解决呢?
一、加快我市交通道路建设,加大我市城市交通承载量。
加快城市市区环城公路建设,将越来越多的车流分流到环线,减轻市中心路段的拥堵状况。
加速建设市区道路中的机动车道、公交专用道。一些道路中的主、次干道变成机动车专用道后改造断面,其外侧作为公交专用道。
在一些路段设立单行线和分隔栏,禁止随意左转、掉头。一些交叉、转弯路口比较多的路段设立单行线,以局部的限制来保障全局的畅通。
在一些人流量较大的路段架设人行天桥或者地下通道。减少行人穿行道路中间绿化带、人行横道时给道路机动车带来的行驶压力。 加快停车场等相关设施建设,尽量减少机动车占道停放。
二、加大道路交通管理力度,提高交通管理服务水平。
加强部分路口交通管理力量和手段。合理分配有限的警力,加强交通警察和交通协管部门上岗值勤,规范车辆驾驶和行人行走;适当在市区交通道路增加安装电子警眼,以监测过往违章和超载的车辆,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合理配置部分路段、路口的红绿灯通行时间。协调好各个方向通行的车流量,避免部分车辆在等候时间、停留时间过长,提高车辆的通行速度。 提高对交通违法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严肃处理部分道路上的乱停车、乱掉头、乱左传等违章行为。适时开展交通秩序专项违章整治,严惩一些交通违法者。
加强对交通事故的处理能力,提高办事效率。加强执法设施和设备建设,配备现代化的通讯器材,增强协同作战快速化机制,及时纠正违章和处置突发事件。
城市广播电台在上下班时间增加市区交通信息播放,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让驾驶员都能随时随地得到市区主要道路车辆行使的交通信息,选择适当通行线路,减少不必要的交通拥堵。
三、鼓励市民搭乘坐公交车出行,减少行驶在路的车辆。对于人口比较密集、道路资源相对紧缺的我国很多城市市区而言,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客运系统结构是解决城市交通易堵的根本途径。适当降低城市公交车乘车费用,特别是对中小学学生、困难家庭、下岗失业人员的给予更加适当的优惠,引导更多市民乘坐公交车出行。合理配置公交车的线路和站点,加强住宅区、商业区、办公区的公交车线路,提高公交车在城市市民当中的出行分担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越来越忙碌的社会中找到是适合城市发展的道路。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障道路交通有秩序的稳定的进行下去,为城市明天靓丽的风景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关于昆明城市交通现状的调查问卷
关于昆明城市交通现状的调查问卷随着昆明城市发展的日新月益,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命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本城市中,交通拥堵的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昆明市民最关心,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我们是昆明理工大学的学生,现在正在做一项关于您对昆明城市交通状况的满意度以及交通现状的调查,希望你能就以下问题做出您自己的选择。非常感谢您填写问卷!谢谢合作!
昆明理工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同学宣
1.请问您的性别 :A 男B女
2.年龄:
A 18以下B 18-25C 26-35D 36-55E 55以上
3.受教育水平:
A小学及以下B初中C高中/中专 D大专/本科 E硕士及以上
4.您的职业:
A工人B职员C干部D私有及个体经营E军警政法人员F离退休人员G学生H其他
5.您在昆明居住的时间:
A半年以下B半年--3年C 3--5年D 5年以上
6.您日常的出行方式:
A自行车/电动车 B公共汽车 C私家车 D其他
7.您认为昆明市最不方便的交通工具
A公交车B自行车 C私家车D的士E其他
8.您对目前昆明市交通状况是否满意:
A很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E极不满意
9.堵车时上班(学)从出发点到目的地需花费多少时间?
A 10分钟及以下B 10-20分钟C 20-30分钟D 30-50分钟E 50-60分钟F 60分钟以上
10.您认为昆明市目前最主要的交通问题是那些:
A汽车增长过快B道路网能力太低C乘公交车不方便D交通管理不好E停车问题严重F其他
11.您认为目前公共交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多选)
A票价太贵B车速慢C太拥挤D不准时E换乘不方便
12.您认为造成昆明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多选)
A.车辆太多B.人口太多C.停车难D.车司机违规行驶(如:驾车随意越线)E.地摊阻碍交通F.行人素质不高(如:乱穿马路)G.管理不到位H.其它_________
13.您认为昆明交通的规划重点是?(多选)
A.优化城市道路网布局B.对违规行为予以惩罚C.搬迁位于十字路口附近的公交车站台D.改进红绿灯的设计 E.其它
14.对正在建设中的地铁您有什么看法?
15请您就对改进昆明市交通提出您的宝贵意见?(选填)
第四篇:北京城市交通的问题现状调查
北京城市交通的问题现状调查
李知凡
李青
[摘要]
近几年来政府花了很大功夫在交通问题的治理上,当然也在交通设施上投入了不少。但是人们在遭受完道路整修的同时,仍然受着交通拥堵之苦,并且该现象随着车辆的增加还将越演越激。为此我们不得不对在交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重新审视城市扩展,经济、旅游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每天的人流量也总是有增无减等情况
本次调研的范围是北京城市的地上交通。通过实地调查使用现状,从不同交通现状发现问题,并从不同出发点入手进行分析,以期探求交通设施及政策的合理运行和管理,从而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也为今后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与实证依据。
[关键词]
北京城市交通私家车公共交通 交通设施
目录
前言...............1
1.调研概况..................4
1.1社会背景............1
1.2调查核心问题...............1
2.调研信息..................2
2.1调研区域概况...............2
2.2研究对象............2 3.调研造成拥堵问题的原因及分析............2
4.总体思路..................4
5.相关建议..................4
6.结束语.................5参考文献....................5
[前言]
过去十多年,北京市在城市交通建设和治理方面付出了种种努力,城市交通总体供给水平和机动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但是,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于首都北京的期望值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问题和差距。交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城市问题,特别是在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造成交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找出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有的放矢,才能真正解决北京城市交通问题。
1、调研概况
1.1社会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迅速膨胀,城市交通、空间、人口、能源和环境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尤其是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市民出行次数增加,私人小汽车增加,出行范围扩大等原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变得十分尖锐。
根据居民出行量显示,1990年,北京市区居民交通出行总量仅53.64亿人次,到2000年,上升到69.28亿人次,增加了29%,超过了总体规划预期值(2000年63亿人次,2010年68亿人次).这就导致了私家车的增加。1993年到2003年10年间,北京汽车的数量增加了将近四倍,私人汽车在1997-2003年6年间增加了将近一倍,大大超出了总体规划预期值(2000年70万辆).在2003年8月末,车辆数量达到了200万。现在,增长率保持在17%。相比之下,自行车的增长则十分缓慢。1993-2002年间总共只增加了50%。
1.2调研核心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迅速膨胀,城市交通、空间、人口、能源和环境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尤其是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市民出行次数增加,私人小汽车增加,出行范围扩大等原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变得十分尖锐。在上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及措施,希望今后交通设施的增建及更新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2.调研信息
2.1调研区域概况
全市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1,368.32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289.3平方千米(中国城市第1名)。山地面积10,317.5平方公里,平原面积6,390.3平千米。全市常住人口2200万人(2010年初统计),全市人口密度1341人/平方公里(中国省级行政区第4名,次于澳门、香港、上海)。全市常住人口出生 率8.06‰,死亡率4.56‰,自然增长率3.5‰。北京外来和流动人口超过一亿,居全国之冠。
2.2调研对象
1、道路交通
北京老城区(二环路以内)的城市道路是棋盘式的格局,横平竖直。东西方向的道路有长安
1街(复兴门至建国门)、平安大街(东四十条豁口至车公庄)、广安大街(广安门至广渠门)。南北方向的道路有中轴线,从玉蜓桥到雍和宫的东线和开阳桥到积水潭桥的西线。东线路过方庄、红桥、崇文门、东单、东
四、北新桥和雍和宫;西线路过菜市口、宣武门、西单、西
四、新街口。因为天安门广场和紫禁城的原因,北京的中轴线分为北中轴和南中轴。北中轴从地安门向北,经鼓楼、北辰路,达奥体中心;南中轴从前门向南经天桥、永定门,达三营门。南中轴和104国道重合。
2009年,全市公路里程2067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884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07公里。年末城市道路里程6206公里。
北京外围的城市道路则是环形加放射性的格局。连接京城还有十一条国道。
2、公共交通
2009年,北京市公共交通运营里程18498公里,其中轨道交通线路长度228公里(在中国大陆仅次于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线路701条,运营车辆共2.4万辆,其中轨道交通2014辆;年客运总量65.9亿人次(其中轨道交通客运量14.2亿人次)。出租车运营车辆6.7万辆,年客运量6.41亿人次。公交车票价通常为1元起价,远郊区县为2元。
而公交卡每次乘坐的刷卡费用以0.4元起价(本地学生0.2元起),每个人只需要缴纳20元押金并储进一定金额就可以使用(第一次储值不低于20元,储值可以索要发票,押金没有)。如果您并不居住在北京,也可以买这样的公交卡,等到您要离开北京的时候,将卡退回指定的公交卡退卡点,就可以取回押金。
3.调研造成拥堵问题的原因及分析
1.道路交通拥挤,导致出行效率下降,导致更严重的拥堵如此恶性循环
市区道路交通堵塞路段增多、堵塞区域扩大、车速下降,“路上车挤车、车上人挤人”状况没有改变,交通出行时间增长,出行效率下降;支路系统不健全,交通量过于集中在干线道路而引起主要节点出现堵塞;道路网应变能力差,遇事故极易引起大范围交通瘫痪。
2.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高,人们很难放弃私家车的舒适便捷
公交换乘不便、车内拥挤、舒适度差、间隔时间长等
换乘问题突出,地面公交之间、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之间、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之间换乘距离过长,换乘不便。公共交通主要换乘点的平均换乘距离达到255米,其中30%竟超过500米。
3.停车问题突出,导致路面被占
基本停车位存在较大缺口,停车秩序混乱,占路停车现象严重,特别是占用步道现象极其普遍。
4.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环境未得到明显改善
从十多年来的城市交通发展中得到实惠最多的人群,是小汽车利用者(包括出租车),这部分人群的出行只占市区居民出行总量的约20%;而另外80%的人群的出行是采用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方式,他们的交通条件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有些反而下降,其中交通弱者的出行条件更为恶化。
以往的道路规划和建设中,路权过多地给予了机动车交通,行人和自行车交通的空间受到挤
压,安全感日益下降。市区部分道路扩建工程,被拓宽的往往只是机动车道,而步道和自行车道往往成为被压缩对象;公交车站的设臵考虑不周,不以人为本。在道路改建和交通组织管理中,出现了取消非机动车道、禁止非机动车通行的现象。随着交通量的增长,机非混行道路交通秩序日益混乱,由于未设隔离设施,造成大量机动车侵占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受到来自机动车的威胁日益增大。步行交通问题更为严重,表现为步道被任意占用、压缩和切断,无障碍化设施及盲道不规范、不成系统。行人过街需长距离绕行,行人过街设施缺乏对交通弱者的考虑,使得行人交通受限,安全得不到保障,交通弱者出行困难。
5.交通秩序混乱
行人和自行车无视交通信号,群体违章现象严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串道行驶;公共交通乘车基本上没有秩序,不分先来后到,老幼病残孕乘车安全没有保障。
4.总体思路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根据城市交通供需关系的特点,采取系统的综合对策。
首先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的角度,避免城市人口和功能过度集中,避免城市局部土地超强开发;其二是从交通结构的角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综合交通系统;其三是通过道路基础设施的调整和完善,建立合理的路网结构,提高通行能力。两个方面是指从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两个方面同时采取措施,以避免交通系统的供需关系远离平衡点。
5.相关建议
1、加强城市规划,合理、科学地进行城市布局。城市功能分区,减少因城市布局而造成的人为交通压力。
2.完善路网结构,消除交通瓶颈,提高交通设施利用率。北京应进一步调整路网结构,充分发挥支路作用,按照等通行能力原则消除交通瓶颈。合理的路网结构是充分发挥道路通行能力的基本前提,全面排查交通拥堵地点,分析原因,从硬件设施和软件措施方面综合治理,提高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3、建立和完善先进的城市交通信息管理系统,运用信息管理技术,加强车流、路况等信息的监控和广播,积极引导驾驶员进行合理选择,不断对交通指挥进行灵活调整,提高道路利用率。如每天清晨入城方向的车流明显大于出城方向的车流,那么,我们就可以临时性将出城方向的车流调整为入场而用,傍晚再反之。
4、确立和保障公交优先原则。建立起方便、快捷的公交系统将会为城市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公共交通的发展必须成为首先确保的对象,要在每个城市道路上划出连续、封闭的公交专用线,这公交专用线的地位要用法律法规的形式来加以保证。任何非公交汽车车辆不得进入或停靠在公交专用车道上,只允许执行公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车临时性借道行驶。其次是对公交路点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每条公交路线尽量只使用属于自己的站台,减少多条线路公交车集中停靠而造成的拥塞。再次,是将公交站台全部建成港湾式站台。
5、以法律的形式,允许私家车拼车,价格自行协商,增加私家车满载率。;利用网络,随时发布各种拼车信息,方便市民自由组合拼车,以提高私家车的利用率。
6、在城郊公交站台附近建设一定数量的停车场,作为有车族的中转站,上班时将私家车停放在停车场,再坐公交进入主城区,下班后再开私家车回家。
7、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加大对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交警应警速度,加快交通事故处臵速度。根据我的经验公务车是最不遵守交通管理的车型,因此,特别针对公务车等所谓的特权车要加大处罚力度。坚决制止违规使用保卫级别的情况,让官员出行不再随意扰民和影响城市交通的通畅。
6.结束语
有几座城市敢说自己没有交通拥塞的问题?但又有多少人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城市交通拥塞所要付出的巨大代价?耽误驾车人大量的时间,这算是第一条罪吧,多少人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拥塞上,而这些时间又可创造多大的经济效益?由于拥塞增加了汽车油耗,浪费了宝贵的能源;增加量汽车的磨损;增加了城市的尾气排放;影响了驾车人的心情,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机率;如果用量化的标准进行衡量,无疑城市交通拥塞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
寻找城市交通拥堵解决之道时,如何将交通堵塞逐出北京特色,让有限的交通空间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问题,真正的使人们生活在便捷的生活中,让全民享受无堵塞交通带来的快乐与舒适,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北京市统计年鉴1993-2003》
《城市交通问题之管见》 http://baike.baidu.com/view/2621.htm(北京 百度百科)
第五篇:员工素质现状调查与建议(本站推荐)
本文作者:陈志和 好范文原创投稿
关于员工素质现状的调查与建议
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员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竞争的成败。前不久,笔者借对本集团各子公司(基地)开展党群工作调研之机,通过走访、座谈、同餐等方式,对各子公司(基地)的员工素质现状进行了调查。
总体感觉是,当前多数员工的素质是好的,能
够做到勤俭自强、明礼诚信、敬业奉献,以“个人梦”牵手“天能梦”传递正能量的,但也有不少员工主人翁意识淡化,集体荣誉感不强,“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思想理念不牢,素质偏低,影响了企业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给生产经营带来了损失。
一、目前员工素质现状及形成原因
1、主人翁意识淡化。目前,不少员工把领导叫老板,把上班叫打工;有的员工在我们企业成长成才后,为了挣取高工资,私自跳槽去给别的老板打工;有的员工在企业里好岗位上安排自己的亲属工;有的员工在网上贴吧贬低企业,乱骂领导;等等。这些现象足以说明: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淡化,没有“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思想意识。
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天能从一家村办小厂发展到今天这个大的集团,经历了风风雨雨,员工的思想意识也起伏不定,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公司员工基本是长兴籍,而现在是全国各地、五湖四海,良莠不齐;以前,是高利润甚至暴利时代,而现在是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利润空间逐步缩小。这些情况的变化都促使员工主人翁意识淡化。
2、集体荣誉感不强。有些公司的有些员工参加集体活动不积极,个人应酬却很积极;为集体办事不积极,为朋友办事却很积极;公司的事情不积极,个人的事情却很积极;企业亏损不怕,只怕自己不挣钱;公司夸了,自己另谋高就;不比公司强不强,只比个人富不富;不管大河有没有水,只管小河水汪汪;这些现象表明:有的员工集体荣誉感不强,个人主义十分严重。
究其原因,主要为:有的员工不能正确处理与周围员工的人际关系,不善于正确认识工作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孤芳自赏;不能与人合作,缺乏团队精神,在工作中很难得到别人积极主动的帮助和配合;有的员工“那怕坐在宝马中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个人“拜金主义”、比富心理严重,只管个人发财致富,不管公司能不能发展;个人与个人比谁有几套房,谁坐的车好,谁用的手机高档。“60前是集体,70后是兼有,80后是自私,90后是自我”,家庭和社会的影响造就了有的员工缺乏集体荣誉感。
3、时代感不强。网络的普及没有让员工跟上新时代,倒让一些员工陷入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新员工具有高深的理论知识,会电脑,会识图、制图,天天挂在电脑上,缺乏现场经验,“电脑里干不出精品工程”;老员工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不会电脑,不会制图。新员工不愿吃苦,老员工跟不上步伐,企业员工处于“青黄不接”时代。
二、提高企业员工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按照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建设一支我们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员工队伍,是全面加强预算管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主要包括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
1、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要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树立企业做大做强了,企业发展了,个人就有发展的平台,就有发挥才能的载体,就有实现梦想的空间。没有企业这个载体,个人就很难施展能力,只能成为无本之木。要从做人的角度,从根本上培养造就人。要从群众观点的角度,从人性化管理的深层次,用科学观念和方法,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责任为魂,创新共赢”的核心价值观和“企兴我荣、企衰我耻”思想理念。企业发展了、强大了,要让员工共享企业改革发展成果;让员工明白企业强大,员工富有;让员工感觉到作为一个天能人,是企业的主人,是自豪的、光荣的、骄傲的。
推动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在员工中开展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技术的教育。通过有效方式,引导员工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的良好职业风尚。组织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捐款献爱心、向困难员工慰问以及“光彩助学”活动。为员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尽量不要让员工息工,即使临时息工了,也常和员工联系,让员工感觉到单位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从而让员工有安全感,感觉到自己是企业的一分子,是企业的主人翁。
2、提高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学习是我们每个企业员工义不容辞的职责,而新形势下树立新的学习观更是必须的。要大力弘扬学习、创新、团结、发展的精神。
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帮助员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员工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全程学习的新理念,鼓励员工在岗位上成才,在工作中创新。根据员工技术技能参差不齐的特点,开展“一带一”活动,并提倡一专多能,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的文化技术素质。加强“传帮带”工作,把天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