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交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
新交院继教院交通运输组织文化建设
实施纲要
为加强交通运输行业文化建设,提高交通运输行业职工身心素质,增强交通运输行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树立交通运输行业良好社会形象,促进交通运输事业又快又好发展,根据《新疆交通运输行业文化建设“双十双百”工程实施方案》,制定本纲要。
一、基本内容
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是:培育、总结和提炼鲜明的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观,增强行业的凝聚力;我院结合交通运输发展的战略,提炼行业理念,形成了“创新继续教育工作理念服务交通运输行业”的宗旨;完善继续教育相关制度,寓继续教育价值观和继续教育理念于制度之中,规范职工行为;美化工作环境,树立继续教育、鉴定、成教及驾培的良好社会形象;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高员工身心素质,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
二、重要意义
加强交通运输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和发展先进的交通运输文化体系,满足交通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有利于树立和强化以人为本理念,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业风尚,有利
于强化团队意识,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推进建设和谐行业的文化支撑;有利于弘扬交通精神,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推动建设创新型行业的强大精神动力;有利于树立共同价值理念和目标,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实现交通运输事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精神文化为重点,稳步推进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努力提高交通运输行业软实力。
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凝炼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观和行业理念,树立干部教育培训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营造团结和谐、充满活力的良好氛围,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四、基本原则
加强交通运输文化建设,要坚持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相统一。要继承和发扬交通运输行业优秀的文化传统,积极借鉴其它行业相关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化成果,大胆进行交通运输文化创新,使交通运输文化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性。加强交通运输文化建设,要坚持文化建设与交通运输发展相适应;要以促进交通运输事业又快又
2好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运用文化的力量促进继续教育各项工作的开展。
五、主要任务
大力加强交通精神文化建设。要以建设更舒心、更方便、更可靠、更和谐的交通运输行业继续教育体系为目标,以弘扬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重点,开展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提炼和讨论活动,并对其进行总结、提炼和宣传,使广大干部职工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更好的为交通运输行业教育培训服务。努力把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打造成新疆交通运输行业“文化品牌”和“示范单位”。
着力培育交通运输特色文化。要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积极干部教育培育和发展形成具有浓厚交通运输行业特点、体现交通运输行业精神内涵和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继续教育文化等。
六、实施步骤
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的实施步骤是:首先,要根据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其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根据各自实际,找准切入点和工作重点,确定交通运输文化建设项目;第三,提炼交通精神、核心价值观和行业理念,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行业规章制度,优化内部环境;第四,采取学习继续教育等多种宣传方式,持续不
断地对职工进行教育熏陶,使广大职工认知、认同和接受行业价值观念、交通精神,并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行为习惯;第五,在一定时间内对交通运输文化建设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及时完善,巩固提高。
七、保障措施
切实加强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列入议事日程,明确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精心组织,加强监督,狠抓落实。领导干部要积极支持和参与交通运输文化建设,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健全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的长效运行机制。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的继续教育体系、严格的绩效评估办法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组织编写文化手册,保证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工作的顺畅运行。
交通运输文化建设重在实践。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要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为载体,吸引职工参与,把交通运输文化建设融于科学有效的日常管理之中,使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真正落在实处、收到实效。
新交院继续教育学院2011年5月
第二篇: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
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讨论稿)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意义:
1、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领导层提倡、上下共同遵守的文化传统和不断革新的一套行为方式,它体现为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和全部时空文秘部落。其核心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的培育,是企业职工思想道德风貌的提高。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实施,使企业人文素质得以优化,归根结底是推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2、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企业竞争,实质是企业的竞争。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企业应不失时机地搞好企业文化建设,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行动规划和实施步骤,虚心学习优秀企业文化的经验,努力开拓创新。
3、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现代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竞争法宝。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信念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建设既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为此,应从建立现代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树立科学发展观,讲究经营之道,培养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优化企业内外环境,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特制的企业文化,为总包公司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
二、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与特点:公司重组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的探索和多方面工作,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干部职工的认识在升华,领导者的意识和主动性、自觉性以及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在不断增强。体现企业价值观念的企业精神经长期积淀业已形成,一些企业标识等经过上下多次反复征集、酝酿、修改也已确立。各分公司不断丰富和创新者企业文化,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已逐步实践探索并形成了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建设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愈加明显。但从整个系统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看还不够平衡,有些工作较为滞后,缺乏整体规划。总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呈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工作的整体性和广泛的群众性,以及与政治、经济工作的一致性和载体的多样性。根据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现状,为进一步深化并打造具有本行业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和进步,推进建设现代企业建设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实施纲要。以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和道德规范,造就出员工共有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等宝贵精神财富。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要求:
1、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新精神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本着全面建设现代化企业的要求,适应激烈市场竞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建立公司企业文化体系,突出加强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企业文化的灵魂,推进现代经营理念与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方式的结合,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融合、打造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技兴企为目标,以强化企业管理为依托,以制度建设为内容,以形象建设为载体,以文体活动为手段,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通过建立创新理念、凝练企业精神、培养好的作风、完善管理机制、营造学习气氛、建设过硬队伍、树立良好形象,构筑起“严谨、务实、创新、奉献”的企业文化氛围,形成独具特色的总包公司企业文化,成为打造国家特级施工企业、创建一流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物质文化建设(表层文化),包括生产资料文化、产品文化、环境文化,如:品牌、包装、厂容厂貌等。行为文化建设(中层文化),主要是对企业的人、财、物、事的各种动的和静的状态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定,如:行为、公关、服务等。理念文化建设(深层文化),包括变革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市场观念、服务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战略观念,还有民主意识、思维方式、经营管理思想,具体表现在劳动态度、行为取向和生活方式方面。
五、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1、确定MI(理念识别),包括:(1)确定全体职工的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决定企业的命脉,关系企业的兴衰。现代企业不仅要实现物质价值,还要是文化价值,要充分认识企业竞争不仅是经济竞争,更是人的竞争、文化的竞争、伦理智慧的竞争。企业的最终目标是服务社会,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2)确立企业精神。培育有个性的企业精神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培育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内涵的企业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内在潜力,是企业文化的首要任务和主要内容。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广大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由企业的传统、经历、文化和企业领导人的管理哲学共同孕育的,并经过有意识的概括、总结、提炼而得到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必须是集中体现一个企业独特的、具有鲜明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反映企业的信念和追求,并由企业倡导的一种精神。培养企业精神,要遵循时代性、先进性、激励性、效益性等原则,不仅要反映企业本质特征,而且要反映出行业的特点和本单位特色,体现出企业的经营理念。(3)确立符合集团实际的企业宗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目的和根本追求,它是以企业发展的目标、目的和发展方向来反映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是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社会和对人生的理解作出的评判事物的伦理准则。企业作风是企业全体干部职工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体现企业整体素质和对外形象。
2、确立VI(视觉识别),统一标识、服装、产品品牌、包装等,实施配套管理。在企业发展中还要以务实的态度不断完善企业视觉识别各要素,做到改进—否定—再改进—再确定。包含企业标识、旗帜、广告语、服装、信笺、徽章、印刷品统一模式等等。以次规范员工行为礼仪和精神风貌,在社会上建立起企业的高度信任感和良好信誉。
3、确立BI(行为识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内部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培训;另一方面是对外经营、社会责任等内容。要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将企业
确立的经营理念融入到企业的实践中,指导企业和职工行为。
4、以人为本,树立精干高效的队伍形象,打造精神文化。企业文化实质是“人的文化”,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企业职工是企业的主体,建设企业文化就必须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把着眼点放在人上,分别达到凝聚人心,树立共同理想,规范行动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形象扩大社会知名度的目的。为此要做好建立学习型组织;抓好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培育卓越的经营管理者,带动企业文化建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等相关工作。
5、内外并举,塑造品质超群的产品形象,打造物质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应与塑造企业形象相统一,实现技术创新,做到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活动持之以恒,使之具备独特的技术特色和产品特色。创品牌,教育职工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企业的品牌声誉,使企业的产品、质量在社会上叫得响、打得硬、占先机,展企业精华。要做到在经营过程中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战略的统一;做到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所有职工行为及企业活动的规范化、协调化;做到视觉信息传递的各种形式相统一,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6、目标激励,塑造严明和谐的管理形象,打造制度文化。企业管理和文化之间的联系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战略、结构、制度是硬性管理;技能、人员、作风、目标是软性管理。强化管理,要坚持把人放在企业中心地位,在管理中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确立职工主人翁地位,使之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尽其责任和义务。强化管理要搞好与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创新、市场开拓、实现优质服务等的有机结合。还要修订并完善职业道德准则,强化纪律约束机制,使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提倡团队精神,成员之间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凝聚力,有效发挥团队作用。
7、寓教于文,塑造优美整洁的环境形象,打造行为文化。人改造环境,环境也改造人,因此,要认真分析企业文化发育的环境因素,使有形的和无形的各种有利因素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采取强化措施,做到绿化、净化、美化并举,划分区域,责任明确,做到治理整顿并长期保持卫生环境。要开展各种游艺文体活动,做到大型活动制度化,即:体育活动(趣味运动)会、企业文化艺术节等;小型活动经常化,即:利用厂庆、文体活动等形式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赋予各种活动以生命干,强化视觉效应。
六、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
1、企业文化建设的认知与宣传。认识、理解、表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讨论稿)过程是认知与宣传的过程,充分理解性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完成确立企业精神等(理念识别)工作,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予以确立,为今后企业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3、做好推广典型工作,公司将及时组织学习总结推广有关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召开专题会议,以互动的方式予以研讨、交流,达到以点带面的目的,推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上的一个新台阶。
4、在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中,抓好干部职工理论学习,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宣传教育、形势任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继续开展素质工程教育。与人才建设有机结合,做好职工各种业务技能培训工作,抓好继续教育和专业证书教育。
5、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动员职工大搞技改技革,深化“合理化建议”活动,打造自身企业产品品牌,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6、在强化企业管理上注入文化内涵,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职工行为,努力塑造团队精神,使企业管理真正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7、注重经营文化与经营谋略的制定、完善以及实施,包括品牌战略、名牌战略、经营战略、人才战略、项目文化建设战略、文明工地策略、企业公共关系、市场调查等。
8、企业文化建设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更丰富,外延更扩展,形式更生动。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扩展到思想觉悟、道德规范、文化修养和人际关系等领域,形式更加多样化,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力量。
9、营造优美环境,以外在直观的视角反映企业的经济实力、精神面貌和管理水平。从企业实际出发,搞好项目文明工地建设,搞好文体活动,推进文化阵地窗口建设,促进制、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提高。
10、制定企业文化建设发展战略。此战略是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保证,是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增强凝聚力和活力的关键环节,是加强企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政治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活动的依据。发展战略既要有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又要有对目前企业文化的确认和对未来文化的展望。既要考虑目标的可行性、现实性,又要根据时代的前进步伐和企业的发展前景,着重考虑企业文化对未来企业内外环境的适应性,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发展性。
七、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与推动:公司成立企业文化建设策划委员会,公司董事长任主任,党委书记、公司经理委副主任,领导班子成员为主任委员,下设企业文化建设日常工作机构—办公室设在政工部,成员由公司工会、政工部、团委、办公室、劳人部、生产部、安技部、经营部、技质部、企管部、行政部、财务部负责人等及各分公司党总支(支部)副书记、工会主席所组成。各分公司要相应建立企业文化建设推动小组,党政一把手任组长,同时比照公司落实相关组织和人员。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推进、巩固发展的过程。从~年下半年开始,推动步骤分为三个阶段:
(一)学习宣传回顾、整理阶段:时间:7月15日至8月15日要求:
1、公司全体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讨论稿)的学习和讨论,领导带头参加,形成规模造出声势。
2、面上学习要有广度,具体讨论要有深度,回顾自身存在问题,比照著名企业成功经验,逐步提炼企业基本理念,值得全员认同。
3、组织学习观看海尔等著名企业文化建设专题片。
4、发挥部门作用,公司各部门都要把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融入到管理的工作中。
5、各单位将讨论纪录归纳整理,于8月15日前上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办公室。
(二)规划、设计阶段:时间:8月15日至9月15日要求:
1、确定十个理念内容,涉及除本单位企业文化建设规划,进行广泛宣传,全面推动。
2、领导小组有明确分工,深入实际进行指导,制定相应行
为规范,落实到岗位。
3、各单位在9月15日前将本单位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包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办公室。
(三)推动、落实阶段:时间:9月15日至年底要求:
1、确立载体,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管理、项目相结合,与企业经济发展相结合,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与企业人才建设相结合。
2、选树典型。发现典型,培养典型,宣传典型,对行之有效的经验要形成制度化进行推广,经过系统整理的经验要提炼成理念化,使企业文化建设走上发展平台。
3、公司将适时组织各单位汇报,研讨交流活动情况,力争今年内使总承包建设显现突出效果。
八、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观念:
1、团队理念
2、团队精神
3、领导理念
4、经营服务理念
5、精细核算理念
6、质量理念
7、文明工地“窗口”理念
8、名人效应理念
9、科技创新理念
10、依法治企理念以上十个理念其具体内容将层层进行征集、评定、归纳。
九、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
1、处理好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是有机结合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又不能相互取代。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对于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为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更好地为生产经营服务提供了条件,同时随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与加强,也必将对企业文化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要以党的十六大倡导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题,从解放人的思想、转变人的观念入手,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处理好虚与实、讲与做、精神与利益的关系,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为经济工作和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稳定局面。
2、加强对经营管理者的培育,以此带动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是有关企业生存发展的全局性、整体性、长远性、综合性的工作,企业经营管理者特别是主要领导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企业中的重要经营管理者,不仅应当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倡导者、组织者,还应当是模范的实践者,更应当是企业文化的直接体现者。领导者应该率先垂范,以自己的良好行为为优秀的企业文化提供可见的形象,同时特别需要企业领导以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思维、新的价值取向来倡导和配置企业文化。
3、讲求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企业文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实体和手段,在生产经营实践中表现出来,也就是企业文化的载体。企业文化载体是企业文化的表层现象,虽不等于企业文化,但有重要作用。企业文化载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加快建立企业文化的体系框架工程。包括: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把企业核心竞争力转化为市场竞争力”这一基本要求;体现“把握发展方向,具有先进性;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吸引力;塑造品牌标识,具有市场竞争力”这“三点内涵”;突出“把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融于企业发展之中,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发展理念、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市场竞争之中,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企业精神、把企业人文创造融入企业产品之中,塑造以企业品牌为核心内容的企业形象标识”三项主要任务。
5、走出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观念误区。一是鼓吹“文化功能”,认为“企业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此种说法不但搞不好企业文化,还会影响其它管理职能的正常发挥。二是曲解“以人为本”,现实中的职工切身利益和个人目的,难免出现与企业利益和宗旨不一致的问题,职工也必须遵守企业的一切准则规定,尊重客户和竞争对手,因为离开一定的前提条件,就很难取得预期效果。三是滥用“民主管理”,决策要讲民主,但经营管理一定要有权威,在职工这种权威情况下,才能更加有效发挥管理的作用。
十、企业文化的运作与管理:
1、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当代企业管理理论,在于把企业价值观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和全过程,用文化的手段、文化的功能、文化的力量,去促进企业整体素质、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文化运作包括:(1)激励机制。企业文化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其激励方式有:目标激励、参与激励、强化激励、领导者言行激励。(2)纪律约束机制。要有明确的规范,落实上不走样,将企业理念贯穿到制度、纪律与行为规范中。(3)凝聚机制。确立广大职工认同的企业价值观,确立企业目标,确立企业人际关系。
2、在企业文化管理上,一要处理好借鉴与创新的关系,把握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化;二要处理好用文化手段管理文化,坚持以文化引导人、培育人;三要处理好虚与实、无形与有形的关系,坚持内外双修、软硬管理相结合。
第三篇:安徽公路文化建设实施纲要
安徽公路文化建设实施纲要(2010—2015)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安徽公路核心价值体系,用先进的文化引领安徽公路科学发展,进一步增强行业的软实力,全面提升公路行业形象,现结合我省公路实际,制定本实施纲要。
一、安徽公路文化内涵及核心价值体系
1.安徽公路文化基本内涵:是全省公路行业在长期发展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积累的,体现时代精神和行业价值理念的各种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是公路事业发展的重要成果和行业文明程度的显著标志。在整个公路文化体系中,精神文化是公路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公路行业的核心文化;制度文化是体现行业价值理念、构建公路特色文化的重要保障;物质文化是展现公路行业建设发展成就的外在形象、工作环境和形象标识,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2.安徽公路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
――行业使命:建设和畅公路,服务安徽崛起
公为天下谓之和,大道之行谓之畅。当前安徽已步入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公路行业肩负的使命将是建设和畅公路,发展现代公路服务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安徽崛起。新的形势,要求全省公路行业应着力调整公路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自主创新、完善行业管理,加快推进公路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努力提高服务于安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于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能力和水平。
――共同愿景:公路科学发展 行业文明和谐
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服务高效、法治有序、充满活力的发展理念,建设一个适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通畅、优质经济、环保舒适的现代化公路交通网络,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让人们享受高品质的公路服务,让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充满活力,让公路与人、公路与自然、公路与社会更加和谐。
――行业精神:奉献、创新、进取、人本
大力弘扬“敬业、奉献、团结、开拓”公路行业的铺路石精神;秉承“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皖人的创新精神;践行“踏实稳健、勇往直前”徽骆驼的进取精神;体现“路畅人和、和谐共享”的人本精神。
――核心理念:修路修身,养路养心
安徽公路文化核心理念包含四个范畴:“路”——即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公共产品。公路部门承担着管理职责,修负责任的路,建负责任的行业,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提供更安全便捷舒适的公路基础设施,通过高效的管理、优质的服务实现公路行业的价值;“人”——即公路的
产生源于“人”,发展依赖“人”,目的终于“人”。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路职工队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全体公路人实现自我价值提供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身”、“心”——即品行操守和思想道德境界,是人们在不断进行内省和提升后的一种内在素质的表现方式。公路的发展离不开道德力量的支撑,要打造卓越的行业文化,使得公路通到哪里,文明就延伸到哪里。“路”是公路人实现自我价值、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而这种实现的过程体现出一种尊重“人”的品质,一种展示“身”、“心”的状态,一种追求和谐的境界。
二、公路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3.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精神文化建设为重点,以构建和谐与创新型行业为目标,积极稳步推进公路文化建设,努力建设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行业特色的公路文化,为实现安徽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4.坚持文化建设与公路发展相适应原则。立足公路实际,体现行业特色,以促进公路事业又快又好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运用文化的力量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继承和发扬公路行业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相关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化成果,勇于进行文化创新,使安徽公路文化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富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5.坚持人本理念与素质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以尊重人的个性、关注人的价值、激发人的潜能,为公路文化建设立足点。在公路文化建设中,应坚持以人为本,把提升公路行业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作为公路文化建设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为职工实现自我价值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发展机会和平台。
6.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全省各地文化背景各异,经济发展不平衡,要选择重点,抓点带面,既要整体推进,又要重点突破。以统一规范的文化引领全局。要在实践中探索,抓好典型,不断总结公路文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新鲜经验,推动全省公路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7.坚持公路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公路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两者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加强公路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是确保公路事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保证和精神动力,也是公路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公路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各种文明创建活动,陶冶职工的思想情操,鼓舞职工士气,增强行业生机与活力。
三、公路文化建设基本目标
8.总体目标:力争用五至六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地域特色和行业特点的公路文化体系。通过公路文化建设,构建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营造团结和谐、充满活力和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行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提升公路行业的软实力,促进安徽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公路文化推进年(2010-2011年)。深入推进安徽公路文化建设规划制定。公路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在全省公路系统形成共识。编写《安徽公路文化手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确定
公路文化建设项目。加强公路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和宣传骨干队伍建设,初步构建起安徽公路文化价值体系。各市公路部门和局直单位建立健全文化建设组织机构,根据本地区文化特色,制定出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深入推进公路文化硬件建设。将徽风皖韵融入公路建设之中,健全公路标志标识,完善安保工程,改善路域环境。全省每年创建1000公里左右省级文明示范路,每个市每年至少创建一条省级文明示范路。全省公路系统基层站所视觉标志标识规范化建设100%达标,全省公路系统基层站所“五小工程”(即小图书室,小食堂,小画廊,小健身房,小运动场)建设80%达标。
深入推进“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活动向纵深发展,延伸服务领域,不断提升文明服务水平,在合肥地区建成“一路一站一大队”示范工程。
深入推进文化建设“五个一”活动:策划一项安徽公路文化建设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创建一批学习型组织和书香机关,省局、各市公路局、省局直属单位机关设立职工书屋,图书数量不少于2000册,各公路分局不少于1000册,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电子书屋;成立安徽省公路管理局业余文化艺术团;成立全省公路系统书画美术协会,成立中国公路摄影协会安徽分会,并定期举办书画摄影展;创办全省公路系统核心杂志。
深入推进公路文化示范点的建设。每个市至少建成一个市公路系统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在皖北、江淮、皖南地区分别树立一个全省公路行业文化建设典型示范单位,争取申报一个部级文化示范单位。评选全省公路系统十佳模范人物。
――公路文化提升年(2012-2013年)。提升丰富安徽公路文化价值体系。结合安徽公路行业特点,深化安徽公路文化内涵,努力培育具有徽文化特色的公路文化品牌。深化安徽路文化、桥文化、公路执法文化、公路养护文化、站所文化、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各市均有一批从事公路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
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全面塑造“标识鲜明统一、布局科学合理、管理手段先进、服务措施到位、环境整洁幽雅”的公路形象。基层站所视觉标志标识进一步规范,并向各级公路机关延伸。“五小工程”建设全面达标。创建一个省部级文明示范单位。在每年创建1000公里省级文明示范路的基础上,创建文化公路,提升创建品味和层次。
提升公路服务水平。在“微笑服务 温馨交通”活动基础上,树立一个体现安徽公路行业特色的服务品牌,全省公路系统树立三个以上典型示范单位,通过与媒体合作,评选十佳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和先进模范人物。
提升“五个一”活动水平。安徽公路文化建设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对全省公路系统学习型组织和书香机关建设情况进行考核,60%以上达标;安徽省公路管理局业余文化艺术团每年巡回演出不少于2场;每年书画摄影展不少于1次;《江淮公路》杂志每年发行不少于6期。
――公路文化巩固年(2014-2015年)。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安徽公路文化建设成果。基本完成安徽公路特色文化及其子文化的设计和整合工作,基本形成具有徽文化特色和时代气息的
安徽公路文化体系,并使全体公路职工对公路文化价值体系的认同率达到90%以上。
继续巩固基层站所视觉标志标识规范化建设、“五小工程“建设、文明示范路建设、“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活动、“五个一”活动等一系列文化建设成果,逐步将之规范化、制度化。同时根据我省公路文化建设发展的实际,寻求新的载体,实现新的跨越。
在安徽公路文化得到认知认同的基础上,使文化建设由理念层、形象层向制度层渗透。归纳、整理我省既有公路管理制度,汇编成册。着力构建符合安徽公路文化理念和公路工作实际的制度体系,以科学的制度体系规范职工行为。
对我省公路文化建设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完善补充、巩固提高。认真总结六年来公路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召开公路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命名表彰先进。编辑出版一批公路文化研究成果,作为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和生动教材。根据安徽公路事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制定安徽公路文化建设新的五年实施纲要。
四、公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9.用公路文化凝聚人心。围绕安徽公路发展战略,用优秀的行业精神引导人、激励人,营造团结和谐,充满活力和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增强行业凝聚力和影响力,推进行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10、用公路文化变革管理。以全新的文化思维变革管理手段,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建设有特色的安徽公路文化,树立起管养、安全、竞争、人才等新理念,用这些先进的理念统领公路行业的各项工作,增强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益意识。
11.用公路文化规范行为。在公路文化建设中,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安徽公路职工职业道德规范准则,增强全体员工的自我道德约束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通过广泛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使全行业职工普遍增强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行为意识。
12.用公路文化打造品牌。按照安徽公路的发展战略,初期以统一公路视觉标志标识为主要工作,强化形象建设,并逐步导入行为和理念识别系统,按照高定位、高起点、高品位的战略思路,把创建“品牌”的过程作为不断提高和树立良好行业形象的过程。狠抓收费窗口服务品牌建设。不断延伸服务领域,挖掘公路文化品牌内涵,提升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公路文化品牌的生命力,推动公路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五、公路文化建设的主要活动载体
在总结我省公路系统开展的特色活动载体经验基础上,以公路文化“五大工程”为活动载体。
13.文化公路建设工程。以“文化公路”建设为抓手,展示安徽地域文化特点。“文化公路”的基本含义是建立在“畅、安、舒、美”文明示范路基础上,包含体现先进的建养管理念、地域历史文化特征、生态文明和人文理念的现代公路。“文化公路”集中体现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的最新成果,对于提升公路行业的服务理念、管理水平和职工队伍素
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总结我省近年来的文明样板路创建、基层建设年活动、公路视觉标志标识推广及“五小”建设活动的丰富经验,完善创建机制和评价标准,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和要求贯穿到公路建设养护工作中,有重点地在全省开展文化公路建设活动。“文化公路”的路段选择要有代表性,建设标准要有先进性,建设活动要有创新性,建设内容要有丰富性。逐步推行公路形象统一战略,统一规范公路行业工作场所、指示标识、公示栏、宣传牌、公务交通工具、执法装备、主要办公用品的外观,统一行业标准字、标准色。通过物质文化建设,向社会展示公路行业的良好形象。
14.精细化管理推进工程。以精细化管理建设为抓手,推进管理创新。在全省公路系统范围修订、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完善公路职业道德规范、岗位行为规范、文明服务标准,组织编写职工行为准则手册,建立科学规范的安徽公路行业管理规范体系。各部门、各单位要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针对管理体制、组织形式、队伍结构的新变化,根据自身的工作特征和服务要求,建立健全符合科学管理要求和以人为本理念的规章制度,把公路精神文化渗透到公路行业管理制度层面上,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入手,突出抓好岗位责任制落实,细化行业管理制度的编制实施、监督检查。
15.学习型组织创建工程。以学习型组织建设为抓手,夯实公路文化建设基础,加快创新型、知识型和科技型公路行业的形成。持续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认真落实交通运输部《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指导意见》。在全省公路系统开展“书香机关”创建活动,充实学习的内容,除了公路行业自身的管理知识外,还要进一步加强相关行业的业务学习,扩展横向知识面,创新管理思维,努力探索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深化公路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知识基础。以“学树创”为载体,开展向各行各业创新模范学习活动,形成创新型行业浓厚氛围,为专业科技人员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以举办合理化建议活动为载体,通过培养、树立、学习创新型先进典型,促进公路行业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6.行业服务品牌建设工程。以深化“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活动为抓手,打造公路服务品牌。按照“塑造最能反映行业文明程度精品、培育最能折射行业文明程度亮点、选树最能发挥示范作用典型”的基本要求,牢牢把握方向性、创新性、广泛性、示范性的原则,坚持典型引路、整体推进,以省内一流、国内领先为标准,不断深入开展“文明示范路”、“文明处(科)室”、“文明职工”、“文明收费示范窗口”、“文明路政执法标兵”等创建活动,打造一批行业服务品牌,真正为全社会提供通畅便捷的公路基础设施服务、尚法弘德的行政执法服务和规范礼仪的窗口服务。结合我省公路行业实际,积极培育和发展行业文化、专业文化和组织文化,努力形成具有浓厚公路行业特点、体现行业精神内涵和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机关管理文化、站所文化、企业文化、路政执法文化、廉政文化等。
17.公路文化产品创作工程。以推进基层“五小工程”建设为抓手,不断丰富基层文体生活。着力推进基层单位图书室、健身房等文化设施建设,精心组织公路职工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成立一批职工业余文化团体,办好多种形式的行业文化建设载体,开展文化研究,组织一批公路文艺作品创作,争取出版一些公路文化作品,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建公路路史馆、展览厅,全面反映公路发展历史,增强公路职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培养摄影、书法、美术、文学等方面的公路文艺人才,在机关、基层广泛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形成一批文艺爱好者团体,鼓励职工创作更多的优秀文艺作品,既宣传公路成就,又展示职工风采。通过这些行业文体活动,进一步充实广大
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构筑行业发展的和谐氛围,培养干部职工的团队意识,增强全行业的向心力和竞争力。
六、公路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18.强化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将加强公路文化建设作为实现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和基础性工程来抓,切实加强公路文化建设的领导,成立公路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制定本单位、本部门公路文化建设的具体纲要和实施方案,做到“三明确、三落实”,即明确目标、任务、职责,落实资金、措施、人员。各单位要结合实际,扎实开展公路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加强分类指导,推动基层单位公路文化建设的规范有序开展。
19.强化群众参与意识。职工群众是推动公路文化建设的主体。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拓宽群众参与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切实增强群众参与的广泛性,着力提高群众参与的有效性。通过公路文化建设活动,促进职工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更加自觉主动地参加到公路文化建设活动中来,增强活动开展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20.强化协调配合。要建立健全协调配合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的推动作用和职能部门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机关协调作用和工、青、妇组织的纽带作用,建立起公路文化建设网络体系。积极开展公路文化交流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公路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做到相互配合,整体协调,互动开放,构建起公路文化建设长效运行机制。
21.强化经费投入机制。各级公路部门要将公路文化建设经费纳入行政经费开支的总体安排,设立专项帐户,有意识地不断加大公路文化建设经费保障,逐步形成对公路文化建设多渠道投入体制,建立科学的公路文化建设经费保障机制,为推动公路文化建设工作有效开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第四篇:信州区国家税务局税收文化建设实施纲要
(2008年—2012年)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加强税收文化建设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国税良好行业形象,促进国税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适应新时期税收工作形势与任务的发展要求,贯彻落实省、市局税收文化建设实施意见,特制定本纲要。
一、总则
(一)税收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组成部份,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税收文化是税务部门在长期的税收实践活动中积累的各种物质形式、行为规范、管理制度、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的总和。加强本局文化建设,对弘扬‚勤奋学习、认真工作、开拓创新、追求完美‛的信州国税精神,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信州区国家税务局税收文化建设实施纲要
建设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税收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一个分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行业性。在新的形势下,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税务职业道德水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全体国税人员的思想道德基础,是推进和谐国税建设的核心战略和基础工作。加大文化建设力度,逐步实施文化管理,已成为全方位提升税收征收和内部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三)税收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信州国税事业持续发展的软实力和动力之源。本局国税文化建设涵盖区局机关、各科、办税服务厅、农村分局,渗透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的全过程,应统筹规划、逐步实施、整体推进。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国税为宗旨,以《上饶市国税系统税收文化建设实施意见》为统领,紧密结合信州国税工作实际,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特色的信州国税榜样文化,充分发挥榜样文化的凝聚、激励、规范、引导功能,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信州国税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促进信州国税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实施人才兴税战略,充分尊重个人人格,重视个人的发展和创造,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每个国税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国税人员整体素质,推动税收事业发展。
(二)服务中心的原则。以促进经济发展、依法组织税收收入为中心,紧密结合各项业务工作,开展有效的税收文化建设。
(三)实践创新的原则。以开展税收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为重点,立足信州国税实情,借鉴优秀传统文化,掌握新情况,探索新途径,总结新经验,扎实推进税收文化建设的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理念创新和手段创新。
(四)协调发展的原则。将税收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基层建设、业务建设和文明创建等经常性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先进的税收文化理念为先导,以先进的人文管理方式为手段,促进信州国税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总体目标
整合基本文化资源,完善基本文化设施,形成基本文化氛围,最终建设法治、文明、规范、和谐的一流工作环境,培育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一流干部队伍,形成规范有序、严密高效、良性互动、运转协调的一流管理体系,树立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高效的一流行业形象,打造“政府信任、纳税人满意”的信州国税品牌。
五、阶段目标
(一)2008年(挖掘整理阶段):确定2008年以构建和谐信州国税为主线,全面开展信州国税文化建设。其工作重点是:成立信州区国税局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初步建立税收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按照市局税收文化建设工作部署,结合信州历史人文及本局特色,提炼信州国税文化理念和信州国税精神,抓好‚一局一品‛文化建设活动,成立各类兴趣小组并积极开展活动;制定本局文化建设实施纲要、阶段规划、具体方案。
2、2009年~2010年(发展完善阶段):大力宣扬税收文化理念、行为准则,在全局形成遵从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国税精神,使思想理念与实践活动有机统一,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建成规范整洁、标识统一、功能齐备的办税服务厅、办公场所、文化活动场所,文化设施得到不断完善。举行税收文化建设和兄弟单位交流活动、网上开设具有信州国税特色的税收文化建设园地、以兴趣小组为支撑,继续大力开展各类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扩大文化建设影响力,力求文化建设一年一发展、年年出成果。
3、2011年~2012年(总结提高阶段):在认真抓好本局文化建设形成自身特色和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市局文化建设现场会和经验交流会,总结本局文化建设中的新鲜经验和特色做法,力求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加强对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创新,进一步探索文化建设的新举措、新对策,同时不断加快文化建设的前进步伐,推动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六、主要内容
(一)税收精神文化建设
建立信州国税价值理念体系,积极培育干部职工的共同价值观,树立和推介信州国税的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信州国税的工作目标、管理理念、文化精神深入人心,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归属感和使命感,使全体人员同心同德、共铸税魂。
1.深入持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国税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纲要》,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要内容,引导广大国税人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
2.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围绕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以‚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为主要内容的税务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职业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建设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国税干部队伍。
3.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通过文明创建,不断提升全系统、全员的文明意识,提高文明执法,诚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二)税收制度文化建设
完善税收征管、办税服务、勤政廉政、人事管理、内务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形成程序化、标准化、系统化的制度规范,建立一套运转协调、规范有序、良性互动的制度体系,并深植于心、体现于行。1.健全各项制度。修订和完善包括税收执法、征收管理、税收服务、队伍建设、税收信息化、基层建设等税收管理各环节的一整套规章制度。以制度的整体性、层次性、针对性规范各项国税工作,由此形成良好的组织氛围。
2.坚持制度创新。坚持税收文化发展同税收实践与制度创新相结合,积极借鉴和引入目标管理、质量管理等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不断实现制度创新。
3.完善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干部激励机制,建立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工作标准以及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三)税收物态文化建设
强化税收征管,确保税收收入的优质、高效完成,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提高税收征管的科技含量;加强基层建设,改善干部职工办公、生活、征管的环境和条件;规范办税服务厅管理,优化为纳税人办税的环境。
1.保持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制止和防止越权减免税‛原则,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努力提高税源监控能力和税收征管质量。
2.实现税收管理手段现代化。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为实现税收管理的‚规范、明晰、顺畅、简便、精细‛提供现代化管理手段。
3.加强税收文化阵地建设。成立登山、球类、摄影书法等各类兴趣小组;组建女子腰鼓队;进一步完善文化活动室、阅览室、荣誉室、健身房;开辟信州国税文化‚网页‛,提供便捷的政治理论、税收业务和文化、资讯交流平台。
4.美化工作生活环境。加强办税服务厅规范化建设,美化、绿化、净化庭院,加强安全设施、卫生设施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四)税收行为文化建设
建立职业道德规范、服务规范、日常行为规范,真正体现依法治税、以德治税,将信州国税的整体形象和干部职工的精神风貌展现给社会大众。
1.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把依法治税作为税收工作的灵魂贯穿始终,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为重点,以信息化建设为切入点,以提高税务执法队伍素质为着力点,建立健全规范的税收执法制度、科学高效的税收征管体系、严格考核的责任制度和严密的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全面提升依法治税水平。
2.优化税收服务。以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为目标,实现由单纯‚管理型‛向‚服务管理型‛的角色转变,将税收服务贯穿于税收征收、税收管理、征收监控、税务稽查、税收法制、税务执行、税源培植全过程。构建税收诚信服务体系,实施全方位‚阳光作业‛。健全服务机制,强化办税服务厅服务功能,开展以‚每月一星‛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服务竞赛活动。
3.加强行风政风建设。积极参加行风评议、政务环境评议评价活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构建对行政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两权‛监督制约机制,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网络,让政府放心,让社会满意。
4.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从国税人员的兴趣爱好出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广泛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使干部职工在参与中陶冶情操,锻炼意志,激发潜能,净化心智,强身健体,增强干部职工和谐、拼搏、向上的团队意识
七、方法步骤
(一)建全组织,明确职责。成立信州国税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文化建设工作。
组 长:石通真;
副组长:陈勋、何茂民、吴振东、严峻; 成 员:刘江、刘安俐、詹春喜、郑育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何茂民;办公室成员:刘江 李漫 刘二生 杨椿 时侠化;设置设计规划组(刘江、杨椿),文字宣传组(李漫、刘二生、时侠化)。
设计规划组工作职责:负责构思开展国税文化建设的思路及实施方案,确定文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和中长期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计划,组织人员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对区局的文化布局进行合理规划设计。
文字宣传组工作职责:负责制定信州国税文化建设的宣传方案,征集信州国税文化理念,设计信州国税文化宣传牌和宣传手册,面向社会广泛宣传信州国税文化。
(二)精心设计,科学规划。首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省、市局关于文化建设的各项意见、规划和要求,其次要广泛参观学习借鉴各地文化建设经验,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按照‚自创与借鉴‛、‚内部自我策划开发与外请专家提炼包装‛相结合的原则,内外联手、优势互补,精心谋划、全面规划,明确分工,分步实施,认真抓好落实。
(三)探索规律,放眼长效。时代在发展,税收文化建 设必须着眼于长远,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和进化,令其精神历久弥坚,成为我局进一步发展的强大支柱。如春风化雨,感而动,敏而化,达到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言为行、化外为内、化零为整、化旧为新的‚六化‛长效。化虚为实指的是把税收文化建设的目的化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实际行动;化静为动指的是化被动的工作状态为主动的工作热情;化言为行指的是化多言少行为少言多行;化外为内指的是化外在的推动力为内在的源动力;化零为整指的是化个人的力量为团队的协同奋进;化旧为新指的是化旧的面貌为与时俱进的新气象。
第五篇: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
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2004年——2010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将直接表现为文化力的竞争。电力体制改革使发电企业完全进入了市场,企业外部环境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市场上求生存求发展,已成为发电企业的唯一选择。中国**集团公司作为一个新组建的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整合、提炼、培育独具特色的企业理念,积极倡导代表企业信念、展示企业形象的团队精神,执行统一的行为规范,是走向市场的客观需要,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成就百年基业的重要保证。
根据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集团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全面进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设既有行业特点、兼具文化底蕴,又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为实现集团公司“两型、四化、三个能力”的发展战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工作思路
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总体思路:
1、围绕一个中心:集团公司“两型、四化、三个能力”的发展战略。
2、抓好两个重点:理念系统的设计和宣导;识别系统的推广和规范。
3、做好三篇文章:整合理念,引导价值取向;强化学习,提升团队素质;打造品牌,展示“**”形象。
4、培养四种意识:立足市场的竞争意识;面向未来的发展意识;放眼全球的开放意识;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
5、形成五种能力:强大的企业凝聚力;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强烈的领导感召力;旺盛的员工创造力;持久的品牌影响力。
三、总体目标
按照集团公司“打造电力航空母舰,成就**百年基业”的战略目标,整合系统各单位的文化资源,发挥优势,形成合力;提炼理念,培育精神,锻炼优秀团队;探求经营之道,促进企业经营业绩的提高;全面导入并规范实施集团公司形象识别系统(VI),初步树立起“**”品牌形象。
四、结构内容
中国**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结构由企业识别系统(CI)、物质文化、安全文化、管理文化、营销文化、企业家文化组成。
1、企业识别系统(CI)由三部分构成: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
2、物质文化包括高效洁净的能源产品、经济技术指标同类领先、高科技含量的生产技术设备装置、优美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等。
3、安全文化包括安全理念、安全机制、安全措施、安全氛围等。
4、管理文化包括企业战略、经营哲学、管理理念、企业制度、人力资源开发等。
5、营销文化包括品牌战略、营销信息、营销环境、营销预测、公关策划等。
6、企业家文化包括领导者的文化意识和素养、科学的发展观念和管理理念及组织行为特色等。
五、基本任务
1、用文化凝聚人心。实现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需要有强大感召力的精神力量把全体员工的意志统一起来,增强集团公司全体员工对“**”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企业目标和企业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和综合体现。要围绕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发动员工总结提炼出具有时代特征和鲜明个性的企业精神,用优秀的企业精神引导人,激励人,从而把人心凝聚起来,使“**”的员工队伍成为上下同心、作风过硬的优秀团队,为推动集团公司事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不竭的动力源泉。
2、用文化变革管理。电力体制改革后,发电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要求我们以全新的文化思维变革管理手段,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为集团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建设有特色的“**”文化,树立起经营、安全、营销、竞争、人才等理念,用这些先进的理念统领我们的思想和其他各项工作,增强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益意识,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3、用文化规范行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有良好的企业道德和统一的员工行为规范。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遵循企业宗旨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完善集团公司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员工行为准则,以此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增强全体员工的自我道德约束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要广泛开展各种文明建设活动,使全体员工普遍树立起爱岗敬业、勤奋工作、遵章守纪、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甘于奉献的行为意识。
4、用文化打造品牌。品牌是一种极富经济内涵的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中国**集团公司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必须逐步树立自己的品牌(**品牌=领先的规模+科学的管理
+一流的效益+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打造品牌,首先要按照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抢占先机谋发展,强化管理创效益,到2010年,实现规模和效益翻一番的目标。同时,要着力塑造集团公司在社会上“求真务实、诚信守约、依法经营、规范运作”的良好形象。初期以企业识别系统(CI)推进为主要工作,强化企业形象建设,并逐步导入行为和理念识别系统,形成一个包括优秀的领导人形象、员工形象、产品形象等为内容的系统的企业形象体系,逐步在全社会和广大员工中树立起“确保首都,服务全国”的顾全大局形象;“信守承诺,言行必果”的讲求信誉形象;“绿色产品、绿色环境”的注重环保形象;“爱岗敬业,奋发进取”的员工队伍形象;“内有亲和力,外有影响力”的卓越的企业家形象。
六、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的原则。
人是企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享有者。尊重人的个性、关注人的价值、激发人的潜能,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坚持以人为中心,把提升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作为公司文化建设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发展机会和平台。
2、坚持战略与文化互动的原则。
企业战略是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一种前瞻性、全局性、长远性的谋划,是企业发展的杠杆,对企业理念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确立有着重要影响。而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从价值体系上指导和影响企业战略制定,二者互为依托、互相影响,缺一不可。因此,必须像重视企业战略一样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用优秀文化引领和支撑公司战略的实现。
3、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
集团公司各成员单位文化背景各异,当务之急是要以统一规范的文化引领全局。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采用整体推进的方式进行。同时,企业文化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因此要抓好典型,认真总结企业文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新鲜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4、坚持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确保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保证和精神动力,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化活动,陶冶员工的思想情操,鼓舞员工士气,增强团队的生机和活力。
5、坚持领导率先垂范与员工全员参与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企业家文化,企业领导人的性格、作风、信念和行为方式,都会对企业理念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公司的各级领导要做企业文化的倡导者、设计者和实践者,用人格的力量增强集团公司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同时,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理念必须贯穿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员工的职业行为当中,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6、坚持学习借鉴和改革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网络日新月异,多元文化相互激荡,新的管理理念不断诞生。集团公司作为一个新组建的企业,要认真学习借鉴系统内外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收国内外企业文化建设的有益成果。同时,要立足于集团公司的实践,注重企业文化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努力保持“**”企业文化的先进性。
七、方法和步骤
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同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整合、设计、起步阶段(2004年)
主要工作是梳理整合文化资源;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规划;规范使用集团公司企业形象识别系统(VI);提炼并初步确立以企业精神、企业价值为主要内容的理念系统;制定员工行为规范。初步树立起集团公司及系统各单位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
1、提炼企业理念,制定员工行为规范。2004年,要组织对集团公司系统各单位原有的富有特色的物质文化、安全文化、管理文化等进行分析、梳理,从中提炼出集团公司的理念系统、行为规范系统,并编制中国**集团公司文化手册。
2、全面导入并规范使用集团公司企业形象识别系统(VI)。集团公司系统各单位都要严格应用集团公司的视觉识别系统,在系统内外树立集团公司鲜明的整体形象,增强全体员工对集团公司的向心力和归属感。
3、培训企业文化骨干,普及企业文化知识。2004年拟分期、分批举办企业文化培训班,对全系统领导干部和企业文化骨干进行培训。邀请企业文化专家、高级企业管理人员讲授企业文化理论、企业发展战略,CI理论等,使全体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内容、目标、任务等有深刻的认识,增强开展企业文化活动的自觉性。
4、运用有效载体,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在《中国**》报开展有关企业文化的征文活动;在系统内外有关报刊、网站和电视等媒体开辟企业文化专栏和专题节目;在系统各单位启动员工“素质工程”,积极开展各种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在系统各单位青年中深入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火红青春献**”的岗位成才活动;结合2004年管理年工作,开展“向管理要发展、向管理要安全、向管理要效益”的竞赛活动,使企业文化延伸、扩展,扎根到每一个员工的心中,形成上下互动的文化氛围。
5、成立中国**集团公司思想政治工作暨企业文化研究会,开展企业文化研讨活动。于2004年二季度召开一次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2004年四季度召开一次企业文化研讨会,对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初步成果进行总结交流。
第二阶段:巩固、提升阶段(2005年~2008年)
这个阶段主要是从高度、深度、广度上巩固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进一步增强集团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
1、着眼于学习型组织的创建。要立足于改进员工的思维模式,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条件和学习环境,培养员工不断超越自我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比武和劳动竞赛活动,形成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实践中创造的浓厚氛围,全面提升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2、着眼于培养集团化管理模式的文化取向。中国**集团是由集团公司系统各单位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要培养致力于集团公司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经营理念,树立资本价值观念、大成本观念,在充分发挥集团公司本部战略规划中心、资本运营中心、重大决策中心、利润中心职能的基础上,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使集团公司的各项管理工作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形成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同时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文化。
3、着眼于员工个人价值同企业价值的有机融合。要广泛宣传“**发展,我们进步”的员工信条,深化劳动、人事、工资制度改革,以实施“112人才工程”为重点,加强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引导员工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设计,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将个人的成长融于企业的发展当中,形成员工兴衰与共的局面。
4、着眼于用典型案例诠释、升华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挖掘集团公司内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事件、故事,形象生动地展现、诠释集团公司的文化理念,并将这些事件、故事和人物事迹汇编成册,在系统内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学习。
第三阶段:总结、创新阶段(2009年~2010年)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企业文化建设成果进行总结、宣传,创新企业文化理念,使集团公司企业文化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为集团公司新时期的发展提供新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1、开展企业文化调研、培训、研讨活动。全面总结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表彰一批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成果。组织一次中国**集团公司文化成果展示会,增强“**”在国内和国际上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2、制定新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结合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新形势、新
任务,在总结经验的同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制定今后三年或五年为期限的新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3、完善集团公司文化体系。要立足于集团公司未来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时代特征、内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体制改革和战略发展的需求、管理层与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进行文化创新。对企业精神、战略目标、宗旨、价值观,理念和员工行为规范进一步提炼升华,形成完善、成熟的集团公司文化体系。
八、工作要求
1、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集团公司成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总经理担任组长,副总经理担任副组长,小组成员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具体工作由思想政治工作部负责。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要按照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结合本部门的工作特点,制定具体的企业文化实施计划。系统各单位也要结合自身特点,按照集团公司企业文化战略的总体要求搞好各自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最终形成即具有集团公司“**”特色,又能充分体现各单位特色的理念、行为和视觉识别系统。为保证企业文化展流的顺利推进各单位应成立相应的企业文化建设机构,党政一把手要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组织措施到位,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领导、各个部门都要增强文化意识,把企业文化渗透到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党、政、工、团各项工作中去,形成推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文化力量。
2、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检查、考核。集团公司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列入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中。系统各单位要相应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完善相关的考评制度,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部署、指导、检查和考核力度。要及时分析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要注意抓好典型,对企业文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要给予奖励,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
3、适当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识别系统的推广,文化设施的添置,文化骨干的培训,以及各种企业文化活动的开展等,都需要投入。因此,各单位要设立专门的企业文化建设经费,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对企业文化建设予以保证。
4、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研究。系统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企业文化研究会,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和中心工作,组织研讨活动,既要总结经验又要不断创新,真正使“**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