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建议
<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建议>
现代社会经济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是各个组织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竞争。更多的成功企业得益于卓越的人力资源管理,然而卓越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必备条件是拥有一名优秀的人力资源经理。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经理?人力资源经理应具备哪些素质呢?凭着个人之见,谈点粗浅体会。
第一、必须有良好的素养,具有亲合力,懂得如何沟通。举一个简单的招聘面试为例,优秀的经理人在短时间的面谈后,即能激起应聘者加盟的愿望;拙劣的管理人员往往把一个又一个人才拒之门外而不自知。
第二、必须懂得公司生产或经营业务,掌握管理技能,懂得重点管理原则。如果做为HR经理只关心自己部门的事情,将无法带领HR部门与公司战略、经营、营销、研发等各个环节实现充分融合?我认为HR经理必须对公司的营销、技术等都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在亲身的工作中体会到企业的真正需求所在。对日常事件做到能授权则授权,而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研究、预测、分析、沟通上,并能制订详细的行动计划、采取措施帮助业务部门解决棘手问题。并能为企业战略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方面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能行之有效的开展全方位的、深入到企业每个角落的人的潜能开发;不时的向高层管理人员提出建设性建议。
第三、熟练掌握营销HR技能,适时地进行部门再定位。眼下时髦的说法是人力资源部是企业战略部门,人力资源部是为企业的战略服务的,“争取发言权,做经营者的战略性伙伴,高瞻远瞩”,成为很多HR在职者追求的目标。但是对于现在国内很多企业来讲,人力资源部如果把自己定位于“战略伙伴”的角色,身处发号施令的地位,很多时候根本得不到领导的充分理解和其他部门的大力配合,处境之尴尬是可想而知的。此时的HR经理应学会带领本部门员工开展HR管理产品(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的营销工作。要让CEO、一线经理以及员工了解你有什么产品,并理解你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产品。与通常意义上的市场营销一样,人力资源营销同样也要遵循“细分市场、满足客户需求”的原则。细分市场,就是要求HR部门将自己的顾客对象按类型进行划分,并提供不同的服务。面对CEO,我们必须能够建立不同部门、不同人群的经营指标与关键的人力资源状态指标之间的关系,比较直观地掌握企业经营指标受人力资源状态指标影响的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来提升组织绩效,有效的利用人力资源会计这一新的工具向CEO们展示我们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对于一线经理,通过制定系统的HR管理的计划、流程以及策略,然后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成为HR产品的代理商,使其善于在日常管理中贯彻这些计划、流程以及策略,同时应着重培养一线经理的沟通技巧,确保上下沟通渠道的畅通;对于员工而言,人力资源部能否出台一套完整的HR管理体系,以及整个管理体系推行过程中的执行力度如何,将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因为大多数人都倾向于选择一个有序、透明的工作环境。因此,在建立与宣导HR管理体系时,应尽可能地让员工共享更多的信息,以增进员工与HR部门之间的信任度。
第四、必须熟练掌握现代HR管理技能,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家和咨询师,能在工作之余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咨询服务。企业里每个管理者都对人力资源管理负有直接与间接的责任。但是由于精力的局限性,不可能每个管理者都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也不可能每个管理者都去追逐最新、最前沿的人力资源管理资讯。因此,人力资源经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有责任、有义务为企业的管理者包括最高管理层提供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咨询和指导,帮助管理者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最新、最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方法和技巧,帮助管理者提高理论修养和实际操作能力。另外,现今很多企业在寻求人力资源解决
方案的时候比较喜欢请外来的顾问公司,因为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不惜重金聘请外部专家做企业管理的内训,做管理改革的方案设计,一味地凭借“外脑”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借“外脑”是可以的,外来的和尚也的确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借“外脑”毕竟是一时一事的事情。你不可能长期依靠外来专家,如果对外来的知识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不能很好地将专家的方案付诸实践,外来专家的影响力也只能是一段时间的事情。而且,如果对外来专家产生依赖性,企业内部的管理系统就会失效,管理效果就会变得更差,管理就会变得更加混乱。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管理对“外脑”依赖性越小越好。减少对“外脑”的依赖,就是要增强企业管理者的意识和能力,充分调动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发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作用和影响力,在企业的内部建立自己的咨询平台,使人力资源部门成为人力资源资讯的集散地,人力资源经理首先应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咨询师。
第五、必须具有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HR经理即使在平时的工作中做的很全面、很专业,但是,如果得不到公司领导的支持与理解,那么所做的一切全将归零。同样,如果HR部门的工作开展得不到其它部门或员工的配合和大多数人的支持,那么工作的开展也将深受限制。HR经理如果没有游刃于上下人员之间的能力,没有争取企业资源的本领,即便再有一身的抱负,也只是空谈。
第六、必须学会走到员工身边开展人力资源工作。未来人力资源经理的价值,在于深刻把握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有效运用人力资源方案,主动帮助公司高层和直线经理用好人。人力资源经理必须走到人力资源价值实现的广大空间之中,走到企业高层领导关心的地方,走到企业经营一线,走到直线经理身边去。多问多听,发现员工需求,解决经营问题,把握管理要点,创造绩效价值。如果我们将企业的核心人员分成三个层次:公司核心层人员、骨干层人员、关键人员。那么,一个较大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至少应该熟悉前两个层次,一个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则要掌握全部三个层次人员的情况。如何对核心人员了如指掌?人力资源经理必须要走到员工身边。要做有心人,每次与核心人员当面沟通前都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沟通目的、内容、方式等等。对公司核心人员既要重视正式的考察,也要重视日常的观察,用心利用好各种机会,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多沟通,理解公司员工期望,培养自身识才用才的能力。现在,人力资源工作的核心价值之一,是调动员工的积极主动性;而人力资源经理所面对的员工群体却越来越复杂,他们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环境,他们拥有多元化的价值观。可以想象,如果人力资源经理不了解人力资源制度的作用对象——员工,不了解他们期望从工作中获取什么、期望工作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什么,不了解他们看重或关注什么、关心或担心什么,人力资源制度就必定“有眼无珠”、“无的放矢”。例如公司常年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源经理就必须去了解和思考这些年轻人三年内的想法、期望是什么,分析、预测他们三年后的想法、期望将发生怎样变化。一般地,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后,大学毕业生期望获得职位晋升,期望获得较高收入,期望获得更高的学位等等。但不同城市、不同行业、不同学校背景,他们的期望又有差异。人力资源经理应经常走到他们中间了解、洞察和判断。也只有如此,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制度,减少具有3-5年工作经验大学生大量流失事件的发生。现实中,不少人力资源经理重视企业文化宣讲或做做问卷调查,很少在较大范围内面对面与员工进行沟通,人力资源工作将无法深得民心,不了解员工期望的人力资源管理,无论管理手段、工具多科学、多时髦,最终都将无助于公司整体价值的提升。
做好人力资源经理还需具备驾驭复杂矛盾的能力,善于处理员工闹事及各种劳资纠纷问题,能妥善处理好各种新旧矛盾,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才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取,不停的进行思想更新,方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把人力资源工作做好!
第二篇: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八大建议
对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几点建议
建议一:要围绕建筑施工的特点开展安全施工管理
建筑施工具有生产的流动性强、很难实现标准化作业、对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管理的要求较高、露天和高处作业多、机械化程度低等特点。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人员流动性大、作业场所的不固定性和作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尽管近年来,建筑施工行业整体素质有较大的提升,但由于种种原因,生产安全事故居高不下,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巨大障碍。因此,做好施工安全管理,首先要提高施工科技化水平,科学采用施工工艺及合理地安排作业工序,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减少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其次,应加强对作业区域的协调管理,减少交叉作业,实施标准化作业,控制人员的不规则流动。同时,应当借鉴其他行业以及国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预测评价体系,加强过程中的检测和监控,提高抗风险能力,从而保证安全施工。
建议二:要构建安全责任体系,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实处
要围绕施工现场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区域,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施工现场每个点,形成网架式的责任体系。施工区域的划分可以按作业区域区分,也可按事故防范类别划分,如:高空作业组、施工用电组、机械设备组、防火防爆组等,并在施工现场的各个责任区域内张挂责任人牌。通过区域的划分,施工现场的对比一目了然,促使管理人员更积极主动地抓好现场的安全管理。只要施工现场任何地点出了问题,可以马上找到这个区域的直管项目负责人、专业项目部负责人、班组长和管理人员,立即查出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从源头上制定防范措施实施控制。
建议三:要科学安排工艺工序,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有时是由工序安排不合理造成的。例如:一块安装预留孔洞盖板,如果谁也不去动它的话,它就是静态的,也是安全的。如果施工过程中总需要掀开,就变成了动态的危险源,需要及时恢复盖板并采取挂网或设置栏杆等措施。如果工序安排合理,这样的不确定因素就会减少很多。施工过程中,应确保到达每一个工作区域都有顺畅的安全通道,施工作业点要有安全可靠的工作平台。合理布局工序是建立在施工现场实践的基础上,单靠某个技术人员无法完成,需要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工程管理人员共同讨论和研究,按照首先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材料完全消除危险源,其次采用技术和管理措施降低风险级别,最后对作业人员进行屏蔽和对个体进行防护的步骤,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和措施,控制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
建议四:要编制专业性、操作性强的安全防护方案
工程项目要结合工程特点,编制专业性、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安全专项方案和技术措施。技术人员在编制安全专项方案和安措时,首先应熟知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程,安全防护设施
1不仅要有计算、材料、规格和制作样图,还应有现场布置详图和验收标准,并制定应急预案。安全专项方案和措施应执行审批程序,编制人员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特别是要交到现场安全员、施工员和班组长。由技术、安全、工程管理人员现场督促严格按照方案和措施组织实施,现场验收并签字确认,保证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施工过程中对安全防护设施应加强维护和检查,管理人员应经常深入现场,了解和掌握现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施工方案和施工工法,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建议五:做好安全教育,规范人员作业,控制人员流动
安全教育是人的管理的重中之重,应随教育对象不同、时间不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安全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在提高教育的趣味性、实效性上多下功夫,对工人的教育要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改说教式的教育为案例分析,改坐着听课为现场的实际操作讲评,开展安全技能比拼,调动作业人员积极参与其中。一些安全管理人员对于得不到其它系统管理人员的支持很是困惑,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做好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对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需要从其切身利益的关注点入手,如告知在大临及活动房工作的管理人员注意掌握防火和防坍塌的相关知识;进行案例教育时应着重分析事故存在哪些管理缺陷,讲解管理人员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这样受教育者才能主动关注安全,安全管理职责才能履行到位,安全生产工作才能抓好。
建议六:要做好班组的安全控制
施工安全管理是围绕施工现场展开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如果失去了班组这个落脚点,都将变成空中楼阁。项目经理部应与班组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召集班组长参加每天的工程例会,准确掌握各个班组的施工动态。各个施工阶段,项目经理部应对班组长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推行班组作业标准化,并对施工班组进行考核。项目经理部在对施工现场进行总体协调时,应全面掌握施工区域的动态和班组的流动性,落实责任人员和监控人员,加强危险作业的监控和交叉作业的防护,使杂乱无序的施工班组作业变成可控范围内的有序流动,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现场的作业风险。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增强定点作业、规范作业的意识,限定人的行为在动作标准之中。当施工班组超出作业范围施工前,应提前上报至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部审核批准后方能施工。
建议七:安全检查的目的重在根除隐患
安全检查的重点不在于每天查出多少隐患,最重要的是要意识到安全检查是事前预防,通过检查发现隐患,要分析原因并总结管理上的薄弱点,从源头上采取措施进行治理,改进管理方式方法,避免类似隐患的再度发生,有效地根除隐患。项目经理部应定期对隐患进行统计和分析:如果单纯的由于工人违章操作造成的,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教育;如果有的队伍出现多次违章,就应当从管理上查找漏洞;有的隐患是由于工序安排不合理引起的,应对工序进行调整;有的隐患甚至会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有可能需要采取更换管理人员或清除队伍等一系列的措施。项目经理部对待隐患应保持至始至终的关注态度,在通报事故隐患
2的同时,可以通报隐患发生的原因,触犯的法律法规、规定和章程,分析管理上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管理逐步走向正轨,隐患才会逐渐减少。
建议八:抓好关键时期的安全施工管理
大型项目施工工期较长,应抓住个几个关键时期,依据各阶段的施工特点和规律,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不仅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还能起到促进管理、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工程项目开工时,项目管理层一定要做好整个项目的安全生产策划;创建具有本项目特色的施工现场安全文化,制作、张挂一些投入不多但效果较好的宣传画和安全标语。二是春节过后,这个时期分包方会重新雇佣大量民工,同时还有一些新工人加入到建筑行业中来,一定要重新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交底,施工现场防护设施、机械设备也要全部重新验收,施工作业环境重新确认后,方可复工。三是季节性施工,每年的3、4月份和8、9月份是工伤事故高发期。应依据自然规律,对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交底,做好季节施工前的专项检查,提前将各项防范工作做在前面,重点防范火灾、触电、坍塌、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减少不利自然环境因素对现场带来的影响。四是分包队伍入场。大批量的分包队伍进场时,安全管理人员要了解劳动力使用计划,提早制定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一定要保证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后再进场。五是收尾阶段。处在这个阶段的施工人员较少、作业区域较分散、现场的管理力量不足、工人的思想也有所放松,但是安全生产不能松懈。
第三篇:做好支农资金管理的几点建议
文章标题:做好支农资金管理的几点建议
随着中央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使用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就显现出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具体工作当中,基层挪用支农资金现象较为普遍,其主要原因有:一是支农资金的指向不明。二是支农资金的来源渠道太多,管理难度很大。三是支农项目界定不准,乡镇财政无法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有
效监督。四是乡镇财政受上级财政主管部门和地方乡镇政府的双重领导,使乡镇财政不能更好地行使本质职能。现就如何加强基层支农资金的管理,谈一些看法。
一是加强支农项目的管理,认真搞好项目立项以及前期的准备工作。对每一笔支农资金,应该上下联动。建立项目库,明确项目名称,落实项目负责人。乡镇财政要做到按项目拨款,按支农项目名称分类进行会计核算,按支农项目对上级主管部门提供详实的会计资料,严格考核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是规范管理,严防虚报冒领现象,有效控制挪用支农资金现象的发生。对已立项的支农项目,首先应得到乡镇财政和审计部门的认同。对支农资金设立专用账户严格管理,对用款情况应由乡镇财政按照资金的用途统一调拨,按工程计划进度拨付资金,对资金的使用全程监控和监督,定期检查。
三是进一步完善支农资金的管理。由乡镇财政监督该项目的全面实施,参加项目的立项、审定、预算安排到使用监管,效益考核等全过程管理。对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应实行“一卡通”,设立专用账户,实行封闭式管理。对不同部门间的支农资金,应按照“资金渠道统一归口,资金使用用途不变,各负其责”的原则,把各部门性质相似、功能相近的支农资金整合起来统筹安排使用,着力解决使用分散和重复建设的问题。并对各项支农资金进行优化调整,适当归并,集中资金解决重大问题。在支持形式上,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投入方式,尽可能多运用农民公助、以物抵资、以奖代补、先干后补、投资参股、技术支持等办法,引导农民投工投劳增加劳动积累,实现自主创业。有些农村公益事业设施建设还可以与“一事一议”结合起来,对通过“一事一议”或民主议事形式选定的项目,财政要优先扶持,严禁增加农民负担,但必须把加重农民负担与农民自愿投资投劳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条件的积极性严格区分开来。在决策机制上,要尊重农民的选择权。注重农民的参与,尽可能地把选择权交给农民。在小型农田水利、人畜饮水等小型公益设施建设上可以采取“多方投资、入股共建、重点管理”的办法,更多地吸引和扩大农民投资,做到“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管理”,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归项目收益主体所有,以更好地调动农民参与支农项目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
四是明确支农资金上下核对的会计责任,以减少目前乡镇财政只拨不管以及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应对项目建设中的采购、建设部分,运用招标方式,纳入政府采购,由采购中心实行统一管理,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安全性,这节约了资金,也发挥了支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五是科学管理,预算共编。对各类建设资金,实行“先评审、后编制”的预算审核管理机制。主要对项目的投资、预期收益等内容进行客观、深入、专业的技术判断,以减少支农资金决策的随意性。通过专家审定项目,提高决策的合理性。对实施项目方案的合理性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科学论证,以确保收到经济合理的效果,杜绝支农资金决策的盲目性。
六是加强支农资金使用效果审计。对各支农资金从申请、立项到资金的使用全程审计,看资金使用效果、使用方法是否合理、合法,是否全部用在了新农村建设上,纠正支农资金使用中出现的不合理、不合法现象。用最小的投资,换回最大的效能,充分体现财政支农资金的作用,使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大地
《做好支农资金管理的几点建议》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做好支农资金管理的几点建议。
第四篇:关于如何做好餐饮基层管理的建议
关于如何做好餐饮基层管理的建议
—以川妹餐饮连锁管理有限公司为例
南宁店储干 周仕武
餐饮管理是指从客源组织、食品原材料采购、厨房生产加工到餐饮销售服务的系统管理过程。而餐饮业的管理目标就是在顾客百分百满意的情况下尽量控制成本,取得利润的最大化。餐饮企业要做大做强,要重视市场发展规律,以优质的食品饮品和专业的服务满足顾客需求,同时关心员工福利,保持员工稳定性。下面是我就如何做好餐饮基层管理的一些建议:
第一,餐饮基层管理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因地适宜,与时俱进
为什么7天连锁酒店利用微信能够在一个月内会员从30万快速倍增到100万?
为什么凯迪拉克通过公众平台30天的活动推广吸引近37万精准粉丝,轻松省去了传统宣传1000万的推广费?
为什么一个“90后”通过微博微信卖水果,没有店铺没有店员情况下,实现了月收入8万的奇迹?
这是信息化的力量,这是微营销微宣传的力量。2013年微博注册用户超过5亿,微信注册用户超过4亿,2个超级移动电商平台独占中国移动互联网95%以上的终端客户,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谁拥有终端客户谁就是胜者。作为管理者,我们应该明白错过这波趋势,我们可能错过的不是一群客户,而可能是我们事业的一个10年,甚至一个时代。
餐饮行业传统的宣传方式如传单、海报、横幅与喷绘、现场活动、广播等的效果远远弱于新型的网络宣传,后者比前者在成本上和效果上更占优势。
举个例子,每天南宁店派出前厅和后厨共4个人定点定时(一般时间为2小时)发传单,共发出传单1000张;想想如果南宁店通过企业版微博认证(认证不收费用),可以以这样一条微博针对附近广西大学、财经学院、建设学院、工学院、南职院几所高校的校园微博关注体宣传:川妹连锁火锅南宁店近期优惠活动一凭本人学生证教师证消费可享受菜金八折优惠,优惠活动二菜金消费满70元送30元代金券,满140元送60代金券„多吃多送!(两活动不可叠加使用)。此外,转发评论并@三位好友,到店报微博ID可获得价值30元代金券一张!只要有1个人转发就有3个好友知道这此活动,如果被@的3个好友评论转发并@3位好友就还会有9个好友知道此活动,以此类推,使得信息成网状散开,起到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一个人以十分钟的时间编辑一条企业版微博转发,一天后与发传单相比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微博营销与宣传不乏成功的案例,从戴尔到百思买,从诺基亚N8到凡客.....因此,根据川妹南宁店靠近多所高等院校,靠近年轻顾客群的地理区位优势,在宣传及营销管理上可以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依靠新浪微博这一终端平台,同时也起到控制成本的作用。
第二,餐饮基层管理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把好“采购—加工—餐厅服务”关
作为一个优秀连锁餐饮企业,只有在采购菜品质量、加工的技术水平、服务专业度上下功夫,让顾客坐得舒心,食得安心,吃得放心。才能够站稳脚跟,立足餐饮行业;只有诚实守信,一切以顾客为中心,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以顾客满意为准绳,才能够最终得到顾客的认可,赢得市场的青睐,获得更大的发展。在菜品的采购上,以新鲜健康为基准,对菜品的储存,做好分类分区保鲜。在加工水平上,应按照标准操作细则操作,确保汤底的口感,菜品的新鲜干净。
在餐厅服务上,秉承“造福顾客”价值观,以顾客需求导向,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解决顾客最关心的问题不断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最为基层管理者,要通过对基层工作和管理,洞察顾客最需求什么?我们能否以成本最小化来为顾客提供服务,获取更高的满意度和利润价值?就南宁店举例顾客最关心的问题而现今还无法解决的问题:(一)锅底汤为什么上锅底后许久才开?
(二)川妹专供纸杯啤酒泡沫太多,有没有玻璃杯或塑料杯?
(三)作为一个连锁企业没有免费WIFI可用?针对以上顾客最关心的三个问题,我认为如下方案具有一定可行性:
(1)热汤底供应是提高翻桌率的一个重要保证,热汤底供应设备(如电热水器,电热水锅炉)保证服务效率的硬件设施。基层管理者可以向上层管理申请采购安装电热水炉,可以保证锅底汤保持在80℃同时在量上能够保证整个门店的餐桌供应,提高服务效率,创造更大的价值。
(2)与塑料杯玻璃杯相比,倒入啤酒的的纸杯更容易产生泡沫,纸杯比玻璃杯塑料杯比纸粗糙,附着杯壁的空气比光滑的玻璃杯塑料杯多得多,二氧化碳不容易聚集起来,从而产生大量泡沫。作为基层管理人员可以将这一现象反应给大库,建议生产带川妹LOGO的一次性塑料杯,成本上比纸杯要低,从环保角度上体现节能降耗的理念。
(3)南宁店深处高等院校活动圈,以学生为最主要的目标群体,而学生又是互联网终端客户的聚集者,举个例子:如果提供免费WIFI,一位学生在店里消费,将享受到折扣以及食品的美味以文字图片或视频形式分享给人人好友微信朋友圈,客户端将会自动定位川妹地理位置,那么将会有数十数百计的人了解认识川妹(包括地址)。这将比花资金宣传门店活动地址,餐厅服务还要划算得多。作为基层管理者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提供免费的WIFI不是增加运营支出,而是“移花接木”,借助顾客之手帮我们做宣传,间接性的降低宣传成本,何乐
而不为呢?考虑到会计办公软件受影响,可另装网路提供免费WIFI!
第三,餐饮基层管理要做好“管人,用人,留人”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血脉”,如何做好“管人,用人,留人”,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像我们川妹南宁店这样的一线火锅餐厅,在管人用人留人更是具体深刻!从人力资源管理学角度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大致分为七类。即,1.人格特征;2.任务;3.角色;4.上级与同事;5.工资与福利;6.发展空间;7.企业与员工的沟通问题。基层员工“三管”问题大致可以从六方面入手:
(一)明确的门店目标 ;
门店目标不单单指分公司运营部每周发的周营业额目标,还要包括门店的服务品质,顾客对服务的满意度;以目标激发员工的智慧、激励员工的斗志、发挥员工的才能,要让每个员工都感受到门店有希望、有动力、有方向。
(二)重视员工的培训与发展 ;
一权威调查显示80%的员工认为自己留下的原因是能在公司里得到培训与发展。南宁店作为基层单位更不例外,对员工发展规划和培训是门店维持人员稳定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员工入职到前厅后厨人员的岗前培训,从见习期到正式员工,从正式员工到更高职位,通过培训,可以改变前厅后厨员工的工作态度、增长餐饮知识、提高操作标准和技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能;增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只有将每位员工的发展与培训划入门店日常工作中的每个环节,真正地满足员工的需求,这样才能保证川妹南宁店正常运营并不断发展壮大。
(三)尊重门店每位员工
川妹南宁店员工多为“90后”,在心理上有很强的自尊保护意识,更加强调尊重是相互的,基层管理人员要认真倾听员工们的意见,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对员工的价值观给予认同和肯定,要为员工服务,成为员工的“公仆”。为让员工更好的为门店服务提供必须的帮助,让员工成为门店的主人,这样,门店就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氛围融洽,员工也会为门店发展付出。像俗话说的: “良禽择木而息,良臣择主而侍”,让员工得到管理者的尊重,员工也同样会为选择的门店尽心工作。
(四)提供合理的薪酬,制定有效的绩效考核和激励制度;
员工最根本的初衷就是为了薪酬。满足这一根本要求,才是保留员工的一个基础。同时,让员工的劳动贡献与劳动报酬能获得合理的肯定,做到合情合理;以南宁店员工流失情况分析,大数员工因为薪资水平在南宁市中同行业也相对偏低,多数同行业除了提供三餐还提供了员工宿舍,川妹近段时间招聘不到服务人员,用餐和住宿问题是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由于部分员工辞职以至于门店人员减少;同等的客流量,员工的工作强度加强,员工工作更加疲惫,使得劳动贡献与劳动报酬不能同比例增长,进而有辞职的想法。因此,作为门店基层人员从全局考虑,寻找企业利益和基层员工利益的契合点,与上层沟通为基层员工争取福利。
采用人力资源管理学中科学的基层绩效考核制度,从“业绩—态度—能力”即,任务的完成率;员工的积极性、协作性、合作性还有纪律性;员工的学习力、理解力、判断力、开拓创新力;360度全方位考核员工绩效;提高基层员工的综合业务技术水平。
运用各种各样的激励活动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如对绩效考核成绩高的员工给予奖金鼓励或者授予当月“优秀员工”称号。使员工更有成就感;增强员工对门店的主人翁意识和使命感、责任感、自豪感和满足感,从而使他们更愿意为门店各项工作而努力。
(五)门店要严格实行企业管理制度;
制度管理行为,管理决定未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门店要严格实行川妹企业管理规章制度,杜绝员工的随意性,处理事情要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据科学数据分析,一个企业中20%是忠诚者,70%是中间者,10%是淘汰者。门店应该保护20%忠诚者,培训发展70%中间者,淘汰最后10%的,做到刚柔相济,留住门店的真正人才。让他们在一个公平的工作环境中得到成长与发展。
(六)基层管理人员积极与员工沟通
员工并非关注的只是工资,员工在一段时间内会关注工资,但员工如果对工作失去了兴趣,对门店失去希望,单单靠工资是不能留住他们的。解决此问题,就是要了解每位员工的心理动态,积极与员工做沟通。研究数据表明,80%的问题通过沟通可以得到解决,通过沟通发现,有些问题本来很简单,有些员工有很
好的管理建议,对门店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如何来发现这些好点子,门店可以定期举办研讨交流会,让员工与管理者全面、坦诚地进行双向沟通。同时,门店可以设立意见本或其他形式,鼓励员工多提意见和建议,并对切实可行的好意见予以肯定支持。这样,基层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不再只是一种单纯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而是一种全新的伙伴式关系,共同营造出民主、进取、合作、和谐的工作氛围,在情感上留住优秀人才。
第五篇: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基本要点
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基本要点
一、“战略导向”是关键点
很多部门管理者在对人进行管理的时候,往往只对下属强调你要做事情,你要有工作积极性,这是我们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观。更次一点的,至于下属做不做事情,“革命”全凭自觉,工作全凭良心,你爱干不干,几乎没有对人的主动管理。人上班,犹如“放羊”。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它强调把人引导到有大局观念这个层面上来。大局观念是什么?必须主动作为,而且工作到位。任何一个人所做的事情必须为总体目标服务!而不是各自为阵。比如说,企业2015年要完成5个亿,那么你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生产部门,行政部门,无论什么部门,大家都得回答清楚我要做什么、做出什么结果,才能对5个亿的实现有帮助。如果所做的事情对总体目标的实现没有贡献,你做这件事情有何意义?一个部门也好,一个人也罢,如果只会埋头拉车,但不会在适当的时候抬头看路,明辨方向要往哪里走,走错了路,企业要花多少成本为你的错误行动买单?如果完全市场化的企业,假设一帮人都这么干,不要两下,这个企业就衰亡了。
至于学校,我是这么理解的,学生就好比我们雕琢出的一个产品,每个学生走向社会,若这个产品好,则造福社会,造福企业;如果这个产品假冒伪劣,那么多少单位多少企业,会因为这个伪劣产品,由此跟着受害啊!若把学生比喻成产品,我们学校所有部门的工作都要聚焦在如何雕琢出一个好的产品上来,都得思考:我这样做是否有助于雕琢出一个成功的产品,雕琢出一个被社会广泛接纳的好的产品。如果我们的着力点都能聚焦到这个层面上来,那我们的工作就有一个基本的指向了,这个指向,我认为就是一个大局观。
所以,管理干部要带一帮人干活,包括我们自身要做任何一件事,一定要保证将事情做正确。不能蛮干,瞎干,一定要智慧的、有策略地干,围绕大局去干。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为战略服务的理念。
二、“全员参与”是基本点
一谈到人力资源管理,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是领导强调要做的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啊。我说,如果我们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意识和行动,如果没有贯穿到我们管理的日常工作当中来,我们的很多管理干部并不一定能带好团队。不懂人力资源管理的干部,他擅长的是单干。如果我们的思维、方法不改变,还是按单干的做法去领导团队,我们称之为技术型的管理干部,这种技术型的管理干部带团队,会带来两个直接的危害:
第一个危害是影响到自身的发展。为什么?因为你没办法带团队,所以部门的整体绩效做不到超越于别人的期望。不要说超越别人的期望,甚至连基本的任务可能都没有能力去完成,为什么?因为你所带领的团队形不成合力,最终它不能够转化成战斗力。任务仅靠一个部门负责人或少数几个自主能力比较强的核心骨干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所以,一个管理干部,你真正要强,真正要好,真正要有未来的发展前景,一定要能够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去带好团队,只有这样,管理才能够成功。
第二,如果我们的管理干部不会带团队,危害的是单位的发展。为什么?现在企业界有个著名定律,也普遍适用于事业、机关单位: 80%的责任由20%的人在承担。这20%的人是谁呢,就是我们各层级的管理干部,包括少数几个核心骨干。部门人很多,但没有几个人的工作到位,导致我们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企业也好,事业单位也罢,靠少数几个人,是干不出光辉前景的。
现在中国企业都在强调“执行力”,但我的观点不一样,我认为执行力不需要也不应该强调,需要强调的是“思考力”,当下很多岗位的员工、管理干部缺乏思考力!什么叫缺乏思考力?就是来到这个部门或岗位,若领导不交办做什么事,很多人不知道要做什么,做出什么结果,如何做;碰到问题,若领导不出面指点迷津,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执行力是什么?执行力是我叫你干,你一定要给我干好。我讲一个事例供大家参考。有一次我跟一位药企董事长聊天,他说我们原先是亚洲第一,现在我们国内的前十都不知能不能保得住。我们上市时初始股价一路飙升到四十几块钱,现在跌到十几块钱都没人要,整个的发展可以说举步维艰。他说你知道为什么吗,企业的经营目标在部门里面真正得以落实的,每年盘点下来有没有30-40%!执行力何其令人担忧啊,正是因为这种执行力,导致这家药企的发展困难重重。现在很多企业,在执行力这个层面,领导让你做的,你都还要拦腰一砍,打个对折下来,那我们还谈什么竞争力呢?执行力,我们本就不该强调的,这是每个职场中人当然是要做的,而且要百分百做到位的。否则,这个位置为什么是你的,你又为什么可以拿这个工资和奖金?很多人没有想明白这个道理。我们要强调的是思考力。思考力是什么,领导没叫你,你也要去主动作为。把这个位置给你,那么你就该思考,我到底应该干什么,像惠普、IBM这些跨国公司,他们的员工是什么一个思维——你来到我这边,你就该告诉我,你该怎么办。如果你告诉不了我,还要我告诉你怎么办,那我还要你干什么?如果一个企业只有几个大脑在思考,这个企业的发展还有戏吗?企业或单位至少应该让80%的人,大家都能主动作为,主动思考。让一个大脑思考或少数几个大脑思考变成人人都思考的时候,企业或单位的发展才不会变成一句空话。所以,如果我们的管理者,他不知道背后的这些东西,不知道我到了管理干部这个位置首先应该去带好团队,去承担好选人、用人、育人、留人这些事情的基本责任,那是无法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的。安卓应用
全员参与还有一个员工意识问题。很多人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这些东西,你领导们去干吧,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不知道大家对工作是怎么看的,至少在我所接触的范围内,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还没搞明白工作到底为谁干,如果搞明白了,我们很多单位那些推诿扯皮、不负责任、踢皮球等诸如此类的组织乱象不会象现在那么严重。这些,光靠制度是解决不了的,只有靠人的自觉意识和主动作为。而人的这种自觉意识和主动作为源自于他的思维,这个思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对工作怎么看,如果认为工作是为别人干,是为你领导干的,一定会出现领导交办一件我干一件,如果领导不交办我不干的现象。但是,将思维调频到工作就是为自己干,那么,领导不交办,我也要想尽办法地找工作机会,也要想尽办法地把工作做好。
如何让员工知道工作是为自己干,一定要让员工明白,工作做好了,不论大事还是小事,工作回馈给你的不是拿多少工资,多少奖金的问题,也不是职位怎么升迁的问题,而是你从工作当中积累的经验和能力,这些经验和能力是多少工资和奖金都换不来的,因为它能决定你未来的生活品质。我们每投入去做任何一件事情,工作对大家的回报,在于两方面:一个是物质利益的回报,一个是未来发展机会。未来机会要靠什么去获取?要靠你的能力。能力从何而来?就从你每一件事情干好之后累积而来。如果,我们没有自我管理的意识和主动作为的习惯,也就是说,背后若没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没有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去对接工作,就不可能有职业化的工作行为,如此,工作就不会有好结果。若干不好工作,工作本身对你的回报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大,我们很多人最终也成功不了。
人力资源管理强,企业或单位的内部运营才能顺畅;人力资源管理要强,仅靠人力资源部门是做不好的,只有让人力资源管理走出人力资源部门,让人人都承担起人力资源管理责任的时候,才能做好做强人力资源管理。
三、“系统平台”是立足点
人力资源管理若割裂运作,比如培训仅搞培训的事,考核仅搞考核的事,工资设计仅搞工资设计的事,人力资源管理是不可能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要成功,从设计这个角度而言,一要能系统设计,二要有平台思维。什么叫系统设计?比如绩效考核。搞考核为什么?它有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驱动关键任务的实现;一个目的是帮助人的成长。既然考核要能驱动关键任务的实现,那必然的,首先一定要梳理清楚关键任务;而要帮助人的成长,它和培训体系,员工职业发展体系又息息相关。所以,绩效考核不超越于考核制度设计本身,同步去连结相关联体系,通常是很难搞好的。再比如说研发部门要招聘员工,假设仅从招聘角度而言,研发部门一提出需求,人力资源部门全力以赴就为其将人员招聘到位。但事实呢?研发部门的职责不清,人招来了不知怎么用,也没有到位的考核机制,导致人浮于事。事实上是因为研发部门用人不善导致效率不高,误认为是人手不够。如果人力资源部门按研发部门的思维去走,人,势必越招越多,单位的闲人也会越来越多的。只有具备系统思维,跳出招聘的框架,从工作设计、人员管理等方面同步系统去考虑研发部门的用人需求,人力资源部门才能真正将工作做到位,进而帮助到部门及企业的成功。
什么是平台思维?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使命是搭平台,建舞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人共舞。若企业、单位或部门的人很多,但只有几个人在跳舞,其他的都是观众,甚至是裁判,在旁边指点谁跳得好,谁跳得不好,那我只能告诉大家,这个平台没有搭好。好平台是什么?人人都愿意主动作为,自主管理。这要机制和文化去匹配。
小时候,我在老家经常随大人去看木偶剧,台上,乐队在卖力,提偶人在卖力,木偶本身也惟妙惟肖。台下观众在如痴如醉欣赏一台好看的木偶剧的时候,我就在想,这搭台人才厉害呀,若没有这个舞台,台上这些人的成功从哪里去体现呢?人力资源管理者我想就是这个搭台的人。台建好了,让大家在台上尽情共舞,实现人生理想,驱动企业发展,这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最后,回顾一下我今天演讲的内容,非常荣幸与大家分享了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基本要点。第一个是战略导向,直指人力资源管理要为完成我们的关键核心任务而设计;第二个是人力资源管理一定要走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它不是某个部门的事情,它首先是我们管理者的核心责任以及我们全员都要参与实践好的一个基本工具和方法;第三个,人力资源管理要由单个模块变成一个平台,只有平台化的东西才能形成系统的力量,通过系统来帮助我们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