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

时间:2019-05-12 07:28: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

第一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

摘要:经济全球化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挑战应对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人力资源管理

经济全球化是20 世纪末和21 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趋势, 是指在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 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 阻碍生产要素(包括商品、劳务和资本等)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正在不断被削弱,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更加频繁和密切, 范围更加扩大。中国企业在工业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适逢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 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而竞争的焦点是资源, 尤其是优质的人力资源。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1、稀缺人才的“零距离”国际竞争问题

全球性人力资源竞争势必体现在高层次稀缺人才的争夺上, 经济全球化已彻底改变了市场竞争的边界, 使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和开放国门的国内背景之下,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咨询机构、研发机构进驻中国, 它们往往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用人战略而与国内组织进行人才争夺, 因此, 全球性紧缺人才的竞争所表现的空间形式已是短兵相接的“零距离”竞争, 即国际化人才竞争的国内化。

2、企业跨国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问题

企业并购是为了寻求资源互补, 实现更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生产力的诸多要素中, 人是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 因此企业并购后如何对并购双方的人力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和有效整合, 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是企业并购后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不同的企业有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管理风格以及不同的组合结构, 企业在兼并和收购过程中能否取长补短、做到优势互补、实现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的优化, 是决定企业并购成败的关键。

3、企业国际化中的跨文化管理问题

跨国公司的扩展加快了人力资源配置的全球化进程, 使跨国公司的员工结构呈现多元化特征, 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员在一起工作, 这是企业国际化的一个内在标志。企业的不断国际化使得跨文化管理问题日益凸现。如何在一个员工来自不同国度的企业中形成一种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企业文化, 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个全新课题。

二、全球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建议

1、培养全球观念

经济全球化蕴含着对新市场、新产品、新观念、新的企业竞争力和经营方式的新思考, 企业的管理者需要以一种新的思维重新思考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角色与价值培植问题, 建立新的模式来培养竞争力。在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 一个企业不仅在国际市场上, 而且在国内市场上也同样面对国外企业的持久挑战。企业经济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大, 经济自由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越大, 为竞争提供的人力越多, 就越显竞争力, 在全球化的经济浪潮中就能站稳脚。同时全球化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的组织形式内容和行为规范, 管理的选择范围从国内到国外, 再到全球。因此, 全球化为我们的企业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利用全球化的资源、培养员工的全球化意识, 使员工从全球的角度考虑企业的发展, 成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首要解决的问题。

2、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人才争夺愈演愈烈, 国际人才的本地化竞争使得人才的流动越来越容易, 因此建立健全“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激励机制, 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的重点。制度改革, 确定了职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培育与使用相结合的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3、快速高效整合人力资源

企业并购后的人力资源整合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快速高效原则。并购企业的整合速度太慢必然会导致目标企业的人力资源慢慢的流失, 削弱并购交易的战略意义及经济价值。同时,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也要讲求效率。二是通盘考虑原则。并购后不但要安排好管理人员, 而且要安排好技术人员和普通员工, 在考虑人的选、留、裁、用等问题时, 还必须与技术整合、组织整合、文化整合密切配合, 并结合企业的未来发展加以综合考虑。三是人才互补原则。一方面并购企业将关键人才输送到被并购企业, 另一方面, 还要尽可能地发挥被并购企业原有人才的作用, 挑选和任用被并购企业管理人员, 这有利于双方并购企业文化的融合,减少其对外来文化的抵触情绪。只有双方密切配合, 真正实现了人才优势的互补, 并购才会取得更好的绩效。

4、重视员工跨文化培训

全球化是企业谋求长足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全球化扩张在为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为企业带来了一系列发展的问题,全球化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其中一个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跨国企业在国外拓展业务, 在很大程度上倚重员工的能力, 但是文化、经济制度、劳动力成本、劳资关系等因素在管理国际员工时具有特殊性, 因此跨文化培训就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点。组织的决策者要认识到不仅驻外人员需要跨文化培训, 而且组织内的其他成员也需要培养文化敏感性, 即使是国内的经理和员工也会接触到来自国内外的不同文化的人, 如国外的客户、供应商

等。当国内的经理和员工出差到国外时, 也会遇到文化适应的问题。另外, 组织的经理人员要意识到跨文化培训的重要性, 只有组织的经理人员意识到跨文化培训的重要性, 才能使组织内的跨文化培训更有效率, 而不是走过场。

二、全球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趋势一: 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

信息技术正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人力资源管理亦然。

1.信息发布。信息技术使企业能够高效率、低成本地发布信息。比如, 企业采用网上“先内后外”的招聘方式,规模较大的公司若没有网络, 向分布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员工及时公布 这些信息会很不方便。再如, 发布公司管理细则, 以往是每个员工发一本制度汇编, 不仅成本高而且无法反映动态信息, 如今, 只要在企业内部网上建几个网页就可以了。

2.薪酬管理。因企业经营范围不断扩展及“在家中工作”方式的流行, 员工工作地点越来越分散, 这样就产生了新问题, 如员工薪酬发放, 企业如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有分支机构, 传统做法是三地各设一个机构负责该地的工资发放, 这样做不仅成本高而且效率低。而通过与银行合作进行网络服务后, 就可以完成多个地区员工工资的发放。

3.培训革命。很多培训内容可以通过网络完成, 不用租场地、请老师、印资料、准备设备及支付外地员工路费、食宿费等;同时, 传统培训方式由于受训人员要离开工作岗位一段时间, 会丧失一些商业机会, 这种机会成本有时非常高昂。据北大方正人力资源部数据统计, 与传统授课方式比较, 网络培训能节约60%的费用。

趋势二: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化

对许多国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说, 人力资源部毫无专业性可言。外部原因是, 中国高等教育体系还没有建立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序列,管理咨询业还处于发展初期;而根本

原因是, 国内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决定了与欧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差距。特别是企业规模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化程度的要求差别很大, 小企业通过经验性管理尚能应付, 但是在大型企 业乃至跨国公司管理中, 经验管理显然不能胜任。因此,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化是必然发展趋势。

1.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1)结合企业总体发展计划, 在与业务部门沟通的基础上设计人力资源中长期规划;(2)设计职务说明书;(3)与业务部门合作, 设计并实施招聘方案;(4)对新员工进行辅导, 使之熟悉公司组织文化和部门业务;(5)设计合理薪酬, 实行有效激励;(6)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2.外围知识。与人力资源管理密切相关的外围知识有信息处理技术、劳动法律法规等。专业内容只有在外围知识的支持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趋势三: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

很多企业已把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招聘事务外包, 这样既有利于企业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 也可以充分利用外包服务商的专业化服务获得规模效益。同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越来越 多的人通过网络寻求就业机会。随着中国金融服务业的逐步成熟, 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养老、公积金等员工福利方面的事务性工作也可外包给相应的保险公司、银行等, 这样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就可以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培训方案设计、福利方案设计等更重要的战略性事务上来。

趋势四: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内部直线化

在组织扁平化导致管理层次减少、员工素质提高及人力资源管理大量事务性业务外包等因素的作用下, 不同层次管理者掌握必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这不仅是人 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 而且是每个部门经理工作的组成部分。由于员工素质的提高, 对业务部门管理者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业务部门的直线管理者将面对越来越 多的管理任务。

1.部门裁员。裁员的整个过程涉及教育培训、绩效考核、劳动法律、经济补偿等方面, 被裁减员工可能提出很多疑问,管理者要考虑裁员后的工作应怎样去做, 谁来接替被裁减员工的职务。失败的裁员过程会对企业名誉产生不利的影响, 部门经理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经理须分享双方掌握的信息, 以尽快完成裁员过程, 减少裁员的不利影响。而在中小企业裁员过程中, 直接负责裁员的部门经理更需要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 如裁员过程中一些细节处理, 通知裁员消息的时间、地点等。

2.角色重塑: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日益突出, 各业务部门出现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单一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已不能胜任, 不得不由业务部门自己去实现一部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同时, 把非核心事务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 以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将工作集中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经理人 员要从过去的行政、总务、福利委员会等角色转变为学习型组织的推动者、高层主管咨询顾问、战略业务伙伴、管理职能专家和变革倡导者, 实现这一角色转变的关键是, 在企业经营目标指导下,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保持良好沟通, 采用最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用全局性眼光审视局部性问题。

3.跳槽率。如果人力资源管理者没有全局视野, 那么只能记住员工进来多少、走了多少。如果进行深入分析,就会挖掘出更富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关注更具战略性的问题, 加强部门间的协作, 对直线部门管理者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开发, 将会体现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价值。

张蕊人力资源管理240616142

第二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

一、两个转变

1.单一结构的层次组织向相互依赖的网络组织转变;

2.“老三样”(岗位、绩效与薪酬)向“新三样”(组织再造、领导力的开发与长效激励)转变。

二、三个概念

1.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性资本、顾客资本和心理资本的总和;

2.两大战略:生长性战略(改善成本结构,提高资产利用率)和增长型战略(增加收入机会,提高客户价值);

3.第三代战略:全球化、知识型企业、学习组织。

三、四大支柱和六大系统

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的四大支柱:制度、机制、流程与技术;

2.人力资源六的运行系统:规划、潜能评价、行为评价、考核、培训开发、薪酬分配。

四、重点关注

1.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以电脑为基础,全面了解及掌握各类信息,善于系统分析并发现问题,寻求技术上的管理);

2.体制决定人的心态,心态决定生产关系;

3.每位主管都是人力资源的见证者与管理者;

4.强调创新(适应环境、创造环境),强调双赢沟通与领导力的培养(用人的最高境界就是领导及培养一批比自己更有能力的人)。

第三篇: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浅论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抉择,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些国家应该加快国内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使之更适应全球市场规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扩大对外贸易;注重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战略;树立全球化发展战略,积极培育跨国公司;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 经济体制 对外贸易 科技 人才 跨国公司

世上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柄“双刃剑”,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任何一个国家既无法反对,又无法回避,惟一的办法是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既是严峻挑战,更是巨大机遇。墨西哥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就是一个例证。10年前,墨西哥经济是典型封闭式的,1994年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之后,大量的美国企业进入墨西哥。墨西哥经济却并没有成为美国的,附庸,反而呈现出自主发展的巨大活力。1999年其出口额达到了1200亿美元,在世界的排名从签约前的第26位上升到第8位。在充分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之后,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更为重要的问题是: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各国又该如何做出自己的战略选择。

(一)加快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的步伐,使之更适应全球市场规则无论是在经济全球化中逐利,还是为最终推动整体经济发展,制度改革都是必要的。

首先,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制度变革的方向是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法律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等。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竞争优势的概念不仅由企业竞争力体现,而且涉及整个国家的方方面面,是需要动员各个领域的力量才能完成的行为,必须有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和配合;政府必须从宏观上对如何发挥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进行研究,制定政策,并加以规

划和指导。具体说来,发展中国家在制订一个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时,必须首先从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发展的时序性,不能急于求成。

其次,要保护民族产业并适时地实现经济结构的转换。结构转换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产业结构的调整、转换,往往已经不取决于一个国家本身,而取决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充分考虑全球化的因素。一方面积极扶植本国的支柱产业,通过WTO的保护幼稚产业条款和保障措施来对重点产业给予一定的保护。另一方面抓住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从而加快经济的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扩大对外贸易

发达国家利用其垄断优势,提高工业制成品价格,压低初级产品价格,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为改善贸易条件,发展中国家扩大对外贸易时,必须注意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减少国际市场上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带来的损失;同时大力发展进口替代产业,减少进口开支;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减少因主要贸易对象国经济的波动对本国经济造成的影响;还应从本国国情出发,实行灵活的贸易政策调节进出口贸易,并利用优势,大力发展对外劳务贸易及国际旅游服务等。总之,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必须充分利用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比较优势,努力扩大对外商品贸易,积极发展对外服务贸易,以增强综合竞争力。

(三)注重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战略

科学技术在全球的高速发展和加速传递,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机会。发展中国家可以从发达国家那里吸取技术发展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可以根据客观需要和现实可能,直接从比较高的起点开始,在技术水平、生产组织形式等方面利用和借鉴一些现代化国家已有的较为成熟的文明成果,并且注重自主吸收与创新,从而实观生产力的跨越。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21世纪的全球竞争实质是科技、教育和人才的竞争。各民族国家竞争力的提高更多地依靠人为创造的生产要素,如

科学、技术、人才的比较优势。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成为新的稀缺资源,特别是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等领域的人才出现了世界性的短缺。因此,加大对科技的投入、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对发展中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中国家必须树立人是最重要的资源的观念。一方面,有组织地进行人才开发,把对人才的投资看作是使经济真正现代化的投资;另一方面,积极地保护人才,把对人才的保护看作是对民族经济的保护。只有把人才的开发与保护放到重要的战略位置,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四)树立全球化发展战略,积极培育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也是国际竞争重要的组织形式。一国的国际竞争力,甚至一国的国际政治地位,从长期看,取决于他是否拥有世界级的跨国公司和世界级的产品。所以,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的迫切任务之一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引导和扶持有竞争力的企业组建大型跨国公司,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开展竞争。通过培育和壮大本国的跨国公司,以全世界为市场来安排投资、开发、生产、销售,并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以获取全球化的最大利益。经过跨国公司的国外直接投资行为,把对国内市场的消极保护转变为对全球市场的积极参与,并据此分享经济全球化中国际分工专业化、精细化所带来的利益。

(五)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

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薄弱,单个发展中国家根本就不具备同发达国家相抗衡的能力。要想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使本国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地域相同或情况相似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团结起来,实行地区经济一体化,彼此开放市场,以求实现更大规模经济和强化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贸易的能力,共同抵御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探寻经济发展的出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家更深刻地认识到联合自强的重要性。亚、非、拉广大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建立了许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这一方面还应该加强,以地区经济一体化应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是发展中国家谋求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于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中国家无论谴责或者回避它都是没有用的。许多学者强调,发展中国家应采取对策,趋利避害,寻求发展,首先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发展中国家要切实加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包括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提高科技水平,改革观念和体制,发展对外贸易,积极与国际接轨。针对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一系列冲击和风险,有学者提出建立新的经济金融秩序与制度,防止或降低世界经济金融不稳定因素造成的冲击,在地区范围内,考虑创建地区性货币基金组织等应对之策。

参考文献

1.白树强.全球竞争论: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竞争理论与政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2000

2.陈叔红.经济全球化起势下,国家经济安全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3.刘力.经济全球化:中国的出路何在.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4.刘力.章彰.经济全球化:福兮?祸兮.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0

5.孙若彦.经济全球化与墨西哥对外战略转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王述祖.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

社.2003

7.张泽慧.周望.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第四篇:《综合探究__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教案

综合探究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教学前沿】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国际分工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已从原来的商品交换广泛渗透到生产协作、技术交流与研发、信息传播、资金融通和劳务合作等各个领域,经济全球化的格局越来越明显。这既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大好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怎么办?带着这个问题,本次综合探究的主题是: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探究意图】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抓住各种机遇,勇敢迎接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本次探究展示的正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各种机遇与挑战。

2.通过综合探究,希望学生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实际,针对具体问题,在充分收集材料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建议,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本领和责任感。【活动策划】

将全班学生分为五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探究一个问题。

第一小组:收集跨国公司跨国兼并的案例,分析哪些行业的兼并比较活跃。结合国内或本地的产业结构调整,为迎接这场全球化的产业大转移提出建议。

第二小组:收集我国在参与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主要的成绩?区域集团外的国家不能享受区域集团内部的特殊优惠政策,这种内外有别的做法妨碍了其他国家对该区域集团的出口。我国的企业应当如何克服这一困难?

第三小组:搜集与“数字鸿沟”有关的材料,了解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针对我国如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数字鸿沟”,提出建议。

第四小组:搜集我国出口产品绿色壁垒的典型案例。为我国出口企业应对绿色壁垒提出建议。

第五小组:搜集我国企业成功应诉反倾销的案例,总结它们的成功经验。如果与世贸成员发生贸易摩擦,怎样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己的权益?

/ 5

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获取本探究的资料:上网,书刊、报纸、杂志,实地考察、调研。

每个小组必须就自己负责的问题,提出一份探究报告,以供课堂交流。在课堂交流完毕后,全班应当结合本地的经济建设实际,形成一份综合性的、完整的方案。

进行本探究,最忌泛泛而谈,说大话、空话,光讲抽象的道理,要求结合实际,提出具体的、有操作性的、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活动方式】

自由论坛(模拟《财富》论坛的形式,各小组交流自己的报告,教师主持)。【课时安排】

一课时 【备课资料】

一、跨国并购的类型

跨国并购可以分为领域加强型、领域扩张型和领域开拓型三种类型。

领域加强型并购,又称纵向并购,指处于同一产业的不同生产和经营阶段的企业并购。被购方可以是收购方的上游企业,也可以是其下游企业。这类并购在建材、电子、家用电器等行业较为常见。它对于强化企业的核心和整体竞争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领域扩张型并购,它包括横向并购和集中并购两种类型。前者是指收购方与被购方拥有的产品系列和市场基本相同或类似。后者是指收购方与被购方的市场相同,但生产技术不同,或者技术相同而市场不同。领域扩张型并购为企业顺利进入目标市场、扩大市场覆盖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领域开拓型并购,又称混合型并购,指收购方对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实施的并购。这种并购不仅使收购方的业务领域得到有效拓展,有时还会导致收购方的行业属性发生变化。

二、区域贸易协定知多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发展。截至2003年10月,向世界贸易组织(含关贸总协定)通报的区域贸易协定数量已经达到了285项,其中尚在实施的有189项。此外,有60项协定虽然没有向世贸组织通报,但已经开

/ 5 始实施。

欧洲是区域贸易协定最集中的地区,占全球已实施数量的50%以上。过去10年间,美洲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最快的地区。目前,全球已有45%以上的贸易属于区域内贸易,预计35年后将超过50%。这意味着全球贸易的一半以上将不再属于多边贸易体制所管辖。

三、我国的信息鸿沟

在我国,不同地区、人群使用信息技术的程度存在鸿沟,表现为:东部沿海城市信息化程度相对来说比较高,而中西部地区信息化程度较低。无论是实际上网人数,还是上网人数所占人口比例,东部省区都大大超过中西部地区。农民的信息化程度大大低于城市居民。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2003年山东省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在627万名山东网民中,农民由于上网用户过少竟然被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山东农民仍然可以说与互联网无缘。在山东上网用户中,高居榜首的是学生,接近1/5。另外几个比较集中的群体有专业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人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教师、国家机关和党群组织工作人员,所占比例均在1/10以上。作为东部沿海的一个经济大省,山东农民尚且如此,中西部地区农民上网情况可想而知。

四、绿色壁垒的特征

绿色壁垒具有其他非关税壁垒所不具有的特征。其一,表现内容上具有合理性。以保护环境、自然资源和生命健康为借口,表面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潮流,也迎合了绿色消费的需要,而且以国际公约和国别法律、法规等公开立法为依据。其二,保护对象上具有广泛性。不仅包括初级产品,而且还包括所有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等几乎所有的产品。不仅对产品本身的质量,而且对产品从生产前的设计一直到消费后的最终处理都有限制。其三,保护方式上具有隐蔽性。不像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虽然限制贸易,但有一定的透明性。绿色壁垒是利用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使出口方难以预见其内容及变化而难以对付和适应,但又不易产生贸易摩擦。其四,实施效果上具有歧视性。有些国家根据自身与其他国家的具体贸易状况采取不同的手段,使国民待遇原则受到扭曲。而且,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上差异明显,绿色壁垒主要方便发达国家使用。

/ 5

五、我国反倾销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于2001年10月31日国务院第46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对外贸易秩序和公平竞争。进口产品以倾销方式进入我国市场,并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调查,采取反倾销措施。

六、“入世”3年,中国经济真正成为“入世”获益者

3年间,中国的GDP增长了25%,进出口总额翻了一番,创造了罕见的历史奇迹。具体表现在:

1.农业、汽车、电信、金融、证券等重要行业稳健发展。

2.“阳光政务”全面推行。3年来,中国政府各个部门全面清理各种法规和部门规章,根据WTO规则和中国“入世”的承诺分别进行了修改和废止,政府提高了法律的透明度,忠实地履行了我们的承诺。

3.外贸发展速度全球罕见。2004年,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1万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德两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4.中国利用外资额稳步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外商投资已遍及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目前来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近190个,全球最大500家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在华投资,外商投资设立的研发中心超过600家。

5.“入世”3年来,最大的变化是观念的变化。人们普遍树立起了规则意识,接受了国际上通行的一些基本规则,以确保我国的经济法律法规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和国际通行的做法相一致。这些都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条件。总之,“入世”3年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WTO的其他成员国也从中国的改革开放中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可以说是取得了“双赢”的结果。

但是,随着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同时受到“非市场经济地位”身份的限制,中国企业不断受到反倾销诉讼与调查的困扰,目前中国是WTO成员中受到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之一。根据中国“入世”协定,从2004年1月1日至所承诺的行业全部开放为止,中国将进入“WTO后过渡期”,“后过渡期”意味着目前中国主要产业的所有非关税保护措施将逐渐减少直到完全取

/ 5 消,中国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 5

第五篇:专题:经济全球化

2012年初中历史专题复习(第二轮)

专题: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及其表现

1、原因:

(1)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2)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促进经济的发展。

(3)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不断更新,生产力迅速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4)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2、表现:

(1)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2)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3)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4)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5)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6)国际组织的建立;如: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3、影响:

有利:经济往来障碍减少,企业可更多自由在世界范围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引进资金、技术发展本国经济是良好机遇。

不利: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贸易中常处于劣势:跨国公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影响加大;拉大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差距。

二、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外国资本与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我国民族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较弱,技术相对落后,市场发育不够成熟,加上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制约,增加了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难度。

三、全球化的应对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

3、大力引进外资与技术设备,借鸡生蛋,增强国力;

4、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快速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让科技成为经济腾飞的翅膀;

5、大力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参与国际的竞争;

6、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7、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8、重视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共建和谐社会;

9、努力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提升民族整体素质。

四、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与对策

2012年初中历史专题复习(第二轮)

共同的问题:资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毒品问题,恐怖主义问题,核武扩散问题,战争威协问题,网络犯罪问题。

对 策:

1、坚持可持续发展,这是帮助人类社会从工业化弊端中摆脱出来,走向新文明的一个有效途径;

2、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努力,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充分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

4、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策略: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顺应潮流积极加入,抢抓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四、世界近现代史上资本主义经济有四次快速发展,是哪四次?原因分别是什么?分别造成什么影响?

1、第一次:19世纪中期

原因: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新兴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特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影响:①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掀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②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对外侵略扩张,最终东方从属于西方

③促进社会进步,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

2、第二次:1870~1913年

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帝国主义疯狂瓜分世界,促进经济的发展。③欧美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时期 ④资本主义产生了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德经济迅速发展,英法相对缓慢,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俄日发展较快,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影响:①列强疯狂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体系最终形成②帝国主义矛盾加深,最终引发一战

3、第三次:1923~1929年

原因: ①欧美各国重视技术的革新,注重调整政策

②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对殖民地进行瓜分

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世界形势相对和平

特点:美、日发展突出,美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德国经济重新崛起

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最终爆发1929-1933年经济危机

4、第四次:20世纪50~70年代

原因: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②发达国家利用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掠夺。③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在一定时期内使世界局势相对安定 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特点:日本、西欧发展迅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影响:①70年代,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形成

②西方大国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干预

③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科技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下载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球化与管理

    全球化与管理本章纲要本章共分三节,在考研试题中,可能会在案例分析中涉及。在第一节中,从不同层面上对全球化内涵进行分析;在第二节中,介绍了全球化经营的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的具......

    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推荐]

    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评阅人签名: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任课教师 姓名 学号 所学专业 所在院系 经济......

    经济全球化带给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经济全球化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论文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挑战与机遇;全球金融危机论文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抉择,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是面临着......

    经济全球化与工业化城镇化

    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 摘要:经济全球化正在推动全球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是对于发展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利用机遇探索......

    经济全球化与食品安全问题

    经济全球化与食品安全问题 2008年11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分别在北京、广州、上海设立办事处。据美国公众与卫生服务部(HHS)提供的资料显示,在中国设办事处之后,FDA还计划在印......

    第八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24. 全球化的内涵与特征 内涵:生产要素流动全球化、市场规则全球化、金融运作全球化、科技开发利用全球化 特征: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全球化市场体系的形成为标志 ①国际间的商......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教案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2)跨国公司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1)对外开放 (2)国际经济组织 (3)国际经济合作 (4)......

    论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对策

    第 1 页 共 4 页 论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诸环节趋于全球一体化,各国经济相互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