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阳师范学院《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一)
南阳师范学院《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人类活动或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现象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任务:
①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
②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
③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2.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包括的三大主题:
一是人地关系的系统;二是区域研究的系统;三是空间分析的系统。
(人文地理的主要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3.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现代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贡献:
①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②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和卡尔·李特尔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③拉采尔:地理环境决定论(环境学派),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
④赫特纳、哈特:区域学派的代表。
⑤施吕特尔、索尔:景观学派的代表。
⑥(法国)白兰士、白吕纳:人地相关论,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⑦(俄国)巴朗斯基、萨乌什金:区域学派费根、康斯坦丁:经济学派。
西方人文地理学对现代人文地理学的贡献:
①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②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③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④与相邻学科接触日益频繁,一些具有边缘学科特点的分支显示出勃勃的生机。
4.代表人物(填空)
英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
麦金德:大陆腹地说。罗士培:适应论。
美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
森普尔:环境决定论。索尔:文化景观学派。
(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索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区域观点的代表作《地理学的性质》。)
5.古代西方、中国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贡献:
中国:①产生了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
②积累了大量以区域人文地理论述为特色的人文地理知识
第二篇:南阳师范学院《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四)
南阳师范学院《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第四章人口、人种与民族
14.人口发展理论重点关注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
一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人口转变: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
人口再生产类型:原始型、年轻型、成年型、衰老性。
人口转变的影响因素:
①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原始阶段(高高低)、过渡阶段、现代阶段(高低高—低低低)
②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高位静止阶段。2早期扩张阶段。3 后期扩张阶段。4 低位静止阶段。5 减退阶段。
③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重新命名了五个阶段,并提出了各个阶段的数量界限。
二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给人口转变设置了障碍。
根据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的高低差别,也可将其分为多种类型。除了极端类型之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使出生率持续下降,这种转变类型代表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转变模式。
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落后给人口转变设置了障碍。和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有着根本的差异。大多数国家
实施人口控制政策,控制人口出生率。
中国人口转变模式(阶段):
中国的这种模式和发达国家相比,其特点是:经济发展水平低,控制因素作用强。生育观念的转变和生育行为的转变大体同步,但也有落后。而且内部差异也大。
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成因:历史、发展水平、内部差异、政策
15.人口迁移的机制:个人的动机,环境的变化、政治、文化、军事、生态等
16.民族 :
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斯大林:“民族不是种族的共同体,也不是部落的共同体,而是历史上形成的人们的共同体”—是历史的产物。
17.种族:
在自然体质、形态上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也称作人种。如肤色、眼色、发色、发形、身长、面型、头型、鼻型、血型等,以此为划分标志,属于体质人类学和生物学范畴。在生物学上,现在世界上的人种只是一个种,属于哺乳动物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
民族与种族区分:民族和种族,种族属于生物学范畴,是在人类历史的早期形成的;而民族则属于历史学范畴。划分种族是以体质上的某些共同的遗传和生理为特征,而民族则是以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为特征。也可以说,前者是先天的因素,后者是后天的因素。
内涵之别:种族是指在自然体质特征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眼色、发色、面型、血型等)的人群。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
外延之别:种族的外延比民族的大
标志之别:世界种族划分依据:如肤色、眼色、发色、发型、头型、血型等。民族的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心理素质、共同经济生活。
第三篇:南阳师范学院《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三)
南阳师范学院《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2.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确定研究课题 制定研究计划 收集、整理资料 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 分析研究 研究总结,成果评审
13.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四个+解释)
经验主义方法论:(观察是其重点,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
特征:重观察、强调归纳与综合。
不足之处
受研究者主观影响很大(行为、能力)。
带有局限性与片面性,建立起的只是半科学、半文学的体系。
结论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
实证主义方法论:(对任何事物合乎科学的理解必须有意义并且同实际相符,演绎由一般到特殊)
1.核心:建立科学的理论描述世界万物间的逻辑,并通过观察进行证实。
2.表现:20世纪50—60年代的计量革命与理论革命。经验到实证、定性到定量、感性到理性
3.影响
积极作用:丰富了人文地理学理论;演绎逻辑方法;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减少了模糊,增加了确定。负面影响(不足之处): 经济决定论的倾向;实证主义有强烈的普遍性原理;无视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忽视人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人本主义方法论:(以人为主体,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
1.核心:强调以人为本,把研究的主题对象放在主观的经验世界上。
2.领域:(受文化、行为、价值影响大)历史地理、文化地理、社会地理
其以人为主体,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而且弥补了实证主义研究的不足,但最大的弱点则在于它的唯心主义趋向,把客观存在看作为人的心理构造,构成人的感应行为的基础是客观环境世界。
结构主义方法论:(可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个潜在结构或秩序联系在一起时,才有意义)
结构的内涵:结构概念与系统、功能、元素等概念相联系在一起,是某一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
联系的方式。(强调用联系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交通系统,横向的联系,即五种运输方式的结构、联系;纵向的结构,全国性的快速通道系统、省域、市域
及县域等地方交通网的构建,必须用联系的观点加以解决。
其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有两点:1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2 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解释人文现象。但是它还不完善,不系统,影响力小。
第四篇:人文地理学重点总结(范文模版)
1.人类的进化过程:1古猿2猿人3直立人4智人5现代人.2.(人口变动情况)是人地关系的核心,农业和工业革命引起(人口数量大幅度增长),进而影响(土地利用)、(聚落形态)、(经济状况)、(迁移模式)和(社会变动)。
3农业革命前的人口特点:.1种群小2人口密度极低,生产活动的性质决定,利用粗放利用自然力(3高出生率,高死亡率4人口居住在朝阳、干燥、地势较高、接近水源,能够抵御外来危险(5已经分布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
4.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1农业社会能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2食物的营养和健康程度提高了人的寿命。(3农业使居住地变的固定,疾病可能更易于传播。(4剩余粮食促进的劳动分工、私有制的产生和社会阶层的分化。(5气候等自然灾害变化导致阶段性的饥荒。(6高出生、高死亡。
5.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1工业革命促进了医疗、卫生条件和技术条件的改善使人口死亡率下降。(2家庭规模变小、死亡率下降、经济因素、避孕和婚姻观念的变化使出生率下降。(3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6.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渐增大的过程。
7.人口老龄化影响:1老化的人口将给退休金、养老金、社会福利日益增加压力,产生剧烈的社会保障制度变革。2全球人口老化也将产生不同的疾病模式,需要国家医疗卫生部门做出调整。3发展中国家是未富先老,人口预期寿命的增加将使压力越来越大。
8.人口转变理论:(1).兰迪“三个序列”原始阶段:极高出生率、极高死亡率和极低自然增长率。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均较原始阶段为低)和低自然增长率。现代阶段:死亡率先下降,出生率不变、人口增长加速,然后出生率也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转低。(2).诺特斯坦将现代阶段分为三个阶段:高低高、过渡阶段和低低低阶段。(3).布莱克五阶段模式:HS高位静止阶段,EE早期扩张阶段,LE后期扩张阶段,LS低位静止阶段,D减退阶段。
9.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1)人类生存在自然环境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具有依赖性。(2)自然环境的优劣对人口发展、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会产生重大影响。(3)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程度,对人口的增长、规模以及分布等都会起到相当大的影响。
10.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11.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12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每平方公里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人口分布与自然、资源、经济分布的空间关系,又有农业人口密度、营养密度、比较密度、经济人口密度、人口重心等指标。
13世界人口分布特征与一般规律:1大洲: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是世界各国、各地区人口分布的总特征。2国家3.人口纬向分布,按纬度分布来看,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20°~60°之间4.沿海分布: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沿海是一个显著特点,各大洲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离海愈远则人口愈稀。5.人口垂直分布:世界人口分布总的趋势是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减少。6.人口城乡分布:世界人口愈来愈向城市集中,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大小不等的一些密集点和密集带。
14.世界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所施加的影响:一是通过对人口居住所提供的便利与所施加的限制;二是通过对生产所提供的便利与所施加的限制。自然环境虽不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的因素,但它是人口分布的经常和必备条件。温带地区是最适于人类生活居住的地区,世界人口分布具有纬向地带性特征。地势越高,人口愈少,特别是温带和寒温带地区。但在热带地区,人口常常集中分布在山地或高原。水资源的分布对人口分布影响极大。土壤首先是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口分布。2.社会经济环境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的影响:(1)首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供养人口自身生存和繁衍的必要物质生活资料,也决定了供养人口所必要的物质生产资料。(2)科学技术进步将改变或削弱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迁移和居住的选择性将有所增大。(3)人口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受开发历史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都长时间的持续增长,人口密度都比较高。相反,开发历史较短的地区人口都比较少,比较稀疏。如新大陆开发历史晚,至今在人口数量和密度上均低于旧大陆。
15人口移动:凡是为了某种原因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的活动行为,不论其移动的时间或长或短,移动的距离或近或远,移动的方式或是集体或是个人,移动的动机或为被迫或为自愿,移动者或者返回原地或者终身不再返回,都称为移动。总之,凡是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改变统称为人口移动。
16人口移动的主要形式是人口迁移,还有人口流动(短暂)。
17按居住的国土可分国内迁移与国际迁移,按居住地的性质可分为城镇间、城乡和乡间迁移,按人口迁移的性质可分为自发性迁移、计划性迁移和强制性迁移,按人口迁移目的可分为屯垦或开拓移民、水库移民、政治性移民等等。不论任何一种人口迁移形式,都包括在人口的国内与国际迁移之中。
18人口移动的历史演变:(1)近代社会以前的人口移动总特点是集团性的或大批的移动为主,个人移动活动极少。(2)近代社会的人口移动: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世界经济迅猛发展,新大陆的发现与垦殖,以及交通工具的进步,使人口移动达到了空前规模,对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以人口跨越大洲海洋远距离国际移动为主要形式。(3)现代社会的人口移动:一是由农村向城市移动,使城市人口比重明显提高;二是由生存条件差的地区向生存条件好的地区移动,由谋生比较困难的地区向收入高的地区移动。
19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1短距离为主,长距离迁往大的工商业城市2迁移具有扩散效应3存在回流4乡村比城市更富迁移性5短距离以女性居多,长距离以男性居多6年轻居多,带眷迁移很少7动力以经济动力为主8与距离正反比,与目的地机会成正比,与干预机会成反比.20人种划分的现代标准: 1)肤色2)毛发3)血型4)头颅形状5)眼睛6)鼻形7)指纹
最常用的划分方案: 1白色种族群2黑色种族群3棕色种族群
22地理人种: 1.亚洲(蒙古)地理人种2.欧洲地理人种3.非洲地理人种4.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5.印度地理人种6.澳大利亚地理人种7波利尼西亚人种8.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8.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9.密克罗尼西亚人种.21人种演变-----起源于同一地区的种族,经过迁移,由于环境不同,在自然形态遗传基因上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才形成了不同的种族。
23.社会环境对人种的影响: 1早期交流少,人种差异特征明显,且明显表现出地理环境的影响。2生产工具影响种族体型,中亚弓的使用使蒙古人种矮小粗壮的人多;东非矛的普及使四肢修长的人多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物质生产以巨大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条件,人类使环境适合于自己的需要,从而减轻了改造自身器官来适应环境的压力.4交流的增加也使混血人种大量出现。
23种族主义是以人在自然形态方面的外在表现的差异来解释世界各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认为白种人是高等种族,有权统治其它种族。1.今天所有有生命的人属于同一物种:智人,并共享同一血统。2.人类之间的生物差异反映了遗传因素以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3.所有的人类群体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4.世界上生活在不同地域的所有人类群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体质差异5.几个世纪以来,学者们通过对生物进行分类找到了理解自然的模式。6.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每个群体的遗传成份长期受不同修饰因子(基因)的影响。7.历史上人类在不断地进行移民、领土扩张和收缩。
8.作为异族通婚的部分结果,人类群体的遗传特征永远都在变化,具有不同地方特点的群体不断地出现和消失。9.对人类整体而言,异族通婚从未显示出生物学上的弊端。10.生物特征与文化群体没有必然的一致性。每个大陆都有在语言、经济、文化上存在差异的不同群体。
11.体质、文化和社会环境对社会中个体之间的行为差异产生影响。
25.原始农业—迁移农业:分布在热带地区.特点1对土地进行轮种而不是对作物进行轮种,以“刀耕火种”为种植方式;2多种作物杂处;充分利用空间,延长食物获得时间3主要是种植作物的土地的“迁移”,而不是人口的迁移
26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传统农业是传统社会一种生计农业。传统农业的类型:(1旱作农业(2)水稻农业(3)地中海农业(4)游牧业中国人口多,集约化农业;西欧地域与气候,形成混合农业;美国形成殖民地农业。
27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分布:概念:现代农业的产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所以,现代农业亦称为商业农业。它主要分布于工业发达
国家与地区。
28现代农业基本特征:1现代农业是商品农业2是高层次集约农业。3是高效农业。4是大规模农业5是高度社会化农业。29现代农业的类型:1种植园农业2谷物农业3牲畜育肥农业4乳品业5市场园艺农业6大牧场
30农业活动对自然的影响:①对地形的影响很小,有梯田形式,但以适应为主。②对植被以毁林开荒为主。③过度的农业开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农业资源可持续性明显降低的表现:1草原退化2水产资源生态平衡被打乱,渔汛难以形成,产量大幅度下降3自然植被的减少,致使河水暴涨暴跌,或使下游泛滥成灾,冲毁农田,淹没村庄。4.水土流失。
5、土地荒漠化。
31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有四个:(1)过度放牧,破坏草地,约占荒漠化成因的28%;(2)滥垦草原,约占荒漠化成因的25%;(3)水资源利用不当、不合理地剥离地表植被和采矿等原因约占荒漠化成因的9%。
32农业的形成对社会的影响:1.对社会的影响。衣物,食物,健康与寿命。2.带来的变化
1、流动—定居-村落
2、单位群体人数多—家庭
3、群体小—大/聚落-村落
33小麦的分布:温带作物,在世界粮食作物中居首要地位。播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除南极外,遍及世界各地。
34水稻的分布:生长在温度较高,水分充足的亚热带地区的作物。集中产区是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地带,特别是大河三角洲、冲积平原、沿海平原。
35玉米的分布:主要是饲料作物。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很强,种植范围很广。主要分布北美、欧洲的高温多雨区。、36棉花的分布:亚热带作物,20-40N。向有灌溉条件的干旱区集中。
37甘蔗:热带和亚热带,需要高温环境,生长期长。南北纬35度之间.38甜菜:适合温凉气候,以中温带种植最广泛,40-60N;主要集中在欧洲。
39.世界主要的农业区:1.赤道雨林区终年高温而大雨阵阵,因此万物兴盛,雨林蔽天。在这种自然环境下,产生了两种农业:一种是游耕,另一种是热带企业化农业。2.干旱沙漠区以畜类为生,随牧草而移动,畜类的肉为其食粮,乳为饮料,皮毛为衣与靴料和建筑材料,粪为燃料,畜类又为其交通和运输工具。衣食住行无不依靠牲畜。3.草原区此区高温而夏雨充沛,唯有明显的干季,草类十分繁盛。此间形成了放牧区。特点是土地开阔,人口稀少而多疾病。4.季风区高温多雨,而雨量集中于高温季节,最适于稻米的生产。5.地中海地中海型农业是一种农牧混合的农业。它盛行于世界上五大地中海型气候区6.山地区山岳地生长期短,作物很有限。山地移牧。
50杜能假设:第一,在此“孤立国”内土壤与气候是一样的;第二,“孤立国”内是一片平原,既无河流也无高山;第三,其中心位置是个单一的城市,四周均为旷野荒地;第四,“孤立国”内农民使用自己的交通工具运输作物,不靠运输公司之类专门的运输系统。各地通往该城的道路是一样的,即运输的价格只与距离有关。第五,农业经营者的能力和技术条件相同。
51杜能圈评价:更接近实际:现实中没有自然条件和土地条件完全相同的国家和区域,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均靠近通航河川或交通要道,且一个国家或地区往往不仅只有一座城市。
在减少假设条件,增加一条河流和一个小城市后,可使大城市环状农业圈发生变形,使用价值更高。尽管如此,杜能的学说仍有它的价值,每个城市都有此类同心圆状的作物带。
1、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以工厂制度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的过程。
2、为什么工业革命在英国而不在西班牙发生?与英国相比,西班牙在大西洋贸易上不但比英国起步早,而且许多条件优于英国。从客观条件看,如果工业革命能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也应该能在西班牙发生。并且西班牙在以下三个方面优于英国。第一、西班牙、葡萄牙早于英国从事大西洋长距离航海探险,较早掌握并拥有相对优良的航海技术和经验。可以说,这两国是整个大西洋贸易的先行者,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甚至垄断了整个大西洋贸易。第二、由于西,葡早于英国从事航海贸易,他们率先占领了自然条件优于北美的南美洲,所以西葡比英国有更好的自然资源进行国际贸易。第三、西班牙在各殖民地拥有税收权,各殖民地所收缴的税收大部分被送回祖国。英国的优点:英国的议会对皇权有相当的制衡能力,而西葡则为专制王权的国家。企业成立不需政府批准而自动注册,从事国际贸易不需要经过国家特许。英国各殖民地拥有各自的宪法并有自主的税收权利。其它财富的获得主要通过实物贸易获得。西班牙的问题:王室垄断大西洋贸易的好处,在当时除了皇室以及皇室本身特许的公司或等级拥有贸易的权利外,他人均被禁止从事国际贸易。王室从大西洋贸易获得的好处益加助长王室权力与专制地位,造成社会中不可跨越的等级越加坚强。对殖民的税收很重,喜欢掠夺金银,而认为实业贸易回报太低。
3、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1)纺织工业 2)钢铁工业3)采煤工业4)运输业5)机械工业6)化学工业7)食品工业
4、“珍妮纺纱机” 揭开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序幕,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工业生产的扩散:向欧洲北美洲扩散
5、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其次是法国。
5、工业生产出现了第二次革命。发生在德国和美国。
6、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7、地理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原材料:一是直接影响如没有煤炭资源不可能有采煤工业,二是间接影响,以农业经济活动等为中介,进而影响工业经济活动;有的影响非常不明显能源:煤炭、石油、水力等能源资源是工业经济时代最重要的工业资源;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人类开发利用工业资源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工业资源的地域组合: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区绝大多数都是煤炭、铁矿等资源地域组合较好的地区,煤炭和铁矿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形成重工业区;水:现代工业的动力(水电)来源之一,很多工业部门生产过程中都要消耗大量的水;土地:是工业布局的场所,不同工业部门用地规模和单位土地的产出率差别很大
8、工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正面影响:工业经济活动前所未有地改造着世界,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强了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扩大了人类的活动领域,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塑造着工业文明。2.负面影响:今天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均来自工业经济活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也非常突出
9、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自然条件:地形、地质、用地面积、气候、水文; 资源条件;能源条件;市场条件:市场与消费条件是从生产的目的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布局;劳动力条件:劳动力条件包括劳动力的供应数量、平均工资以及劳动力的技术状况。
10、韦伯工业区位论:确定三个一般区位因子:运费,劳动费,聚集效益
11、工业寻求最优区位3阶段;
一、寻求运费的最低点;
二、是寻求劳动费用的最低点。企业所节省的劳动费必须大于增加的运费。这个条件又称为等费用曲线。
三、聚集效应,是指由于某些工业部门向某特定地域集中所产生的成本降低的效果。
12、集聚因子的作用分为两种形态:一是由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大规模经营相对于明显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可以说是一种集聚,这种集聚一般是由“大规模经营的利益”或“大规模生产的利益”所产生。二是由多种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集聚。这种集聚利益是通过企业间的协作、分工和基础设施的共同利用所带来的。
13、廖什市场区位论 :以廖什为代表的利润最大化区位理论却从需求出发,认为最佳区位不是费用最小点也不是收入最大点,而是收入和费用的差最大点即利润最大点。
14、对产品的需求取决于4个因素:价格高低、需求强度、市场半径、单位距离的产品运输成本。
13、胡佛的区位理论:胡佛认为实际的生产区位往往是定在三角形的某一个顶点而不是三角形的内部或三角形的边上。运费包括终点费用和运行费用两部分,前者并不随距离增加,所以单位运输费用是递远递减的,总运费是一条增长逐渐放慢的曲线而不是直线。
14、工业分布的新变化:
1、钢铁工业的变化
2、纺织业与成衣业的变化
3、汽车制造业的变化
4、电子信息工业
15、当前经济空间格局: 需求不旺;生产能力过剩;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可是市场有限,与发展中国家两者之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差距拉大;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往往在于资源与劳动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经验。
16、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通常被称为居民点。它不单纯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举出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17、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地。
18、城市的起源与发展:城市的出现与三次社会大分工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首先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第二次大分工,加工业,第三次大分工,商业。
19、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的发展。第一阶段是初期发展阶段。内地、边疆城市。第二阶段是 1961年至1977年。第三阶段是从1978年到现在,沿海地区与边境口岸城市获得新的发展。
20、城市的分类:
体系类型 城市类型
行政城市 首都、首府、防御城市 要塞城市、驻军城市、海军城市
文化城市 大学城市、教堂城市、艺术城市、朝圣城市、宗教城市
生产城市 加工工业城市
交通运输城市 采集城市、运输城市、贸易城市
娱乐城市 疗养城市、旅游胜地、度假胜地
22、我国的城市职能分类:工业城市、交通城市、省和地区的中心城市、县城、特殊职能城市
21、世界各国关于城镇标准的规定
1、按居民点达到一定的人口数作为城镇的标准。2规定各级行政中心为城镇3规定首都或几个居民点为城镇,其余为乡村。
4按居民点的人口数量以及非农业人口比例5或职业构成规定城镇标准。
20、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满足其中一条可设市,一是聚居人口10万以上,二是聚居人口10万以下,但为省级国家机关所在地,或很重要工矿基地,物质集散地或边疆地区的重要城镇,并且确实有必要由省、自治区领导的。
21、设市标准调整的主要特点是设市指标趋于综合化,形成人口、经济、基础设施三类要素相结合的指标体系,体现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不同人口密度的城镇地域确定不同尺度的指标体系,增强了城市划分空间的有效性。
22、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域聚集和乡村地域转为城市地域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城市数量增多,每个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使城市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23、功能城市化是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也是城市特征强化和城市现代化过程。
24、城市化进程:(1)内部市区的城市化:1.城心地区的城市化2.中间市区的城市化(2)外围市区的城市化:1.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与城市化2.工业的扩展与城市化3.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3)郊区的城市化:1.土地利用集约化2.产业结构的高级化3.城市网络化——城乡系统。(4)逆城市化阶段
25、逆城市化是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城乡一体化。但城市核心区失去了过去的繁华景象,出现城市衰退的现象。
26、城市化的类型:1.向心型与离心型城市化。向心型城市是指城市各种商业服务设施,各种政府机构、企业、公司总部不断向城市核心区聚集,带来人口和产业向心聚集的城市发展格局。离心型城市化可分为外延型城市化和飞地型城市化两种类型。外延型城市化是指城市的建成区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和延伸,城市地域范围不断向外扩展。飞地型城市化是在城市扩展中出现了在空间上与中心域区断开,但职能上与中心城区保持密切联系的一种扩展方式。2.自力型与它力型城市化。它力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周围地域的土地被城市企业、城市设施建设征用,原来的田园环境由于城市职能扩散而转变为城市地域。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是指城市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职能型城市化是指现代城市职能在地域空间系列中发展扩散效用的过程。4.突发型城市化与渐进型城市化。突发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在其一历史时期由于外部力量的剌激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的现象。渐进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力比较均匀,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展具有渐进性、持久性、稳定性等特点。
27、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28、人口增长的压力带来的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是推动城市化的根本力量。
29、城市化的机制:
(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区域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生存的第一必要前提,区域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生存的第二必要前提。
(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城市化是工业所产生的劳动分工在空间上的反映,工业化成为城市化的核心动力,工业化是指工业生产在城市地域形成聚集的过程
(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四)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五)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30、世界城市化特征:1.城市化进程加快2.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高密集、网络化、连绵化的特大城市地区凸现。3.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4.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增加速度超过大城市,出现“逆城市化”倾向
31、中国城市化特征:
1、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下在形成4、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
33、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一)从防卫出发而选择的区位1 在利用河流方面:护城河,巴黎、重庆。2 在利用海洋方面作为防卫的有利条件有半岛、岛与内港3 制高点和隘口
(二)城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1城市与水运的关系:沿江城市,沿运河城市,河口,河流季节性(管子),上游多沿两岸排列。2:城市与陆运的关系:驿道、铁路,汽车、飞机与铁路货运。3海上交通与城市的关系:世界上20个最大的城市,有关14个位于沿海,只有6个位于内陆。
34、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一)地质环境与城市:地震是对城市造成巨大灾害的一种力量。
(二)地形与城市:平坦而地势稍高的地形是比较理想的(三)气候与城市:大城市多位于温带地区,城市小气候对城市发展有重大影响。(四)水资源与城市: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城市污水乱排乱放
(五)城市的生物环境
35、形成城市结构的动力:1 集聚力:集聚力主要由下面两方面原因引起的。第一,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交通方便、商业区位最好,服务、设施、人口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主要是知名度对人们心理的影响。2 离散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的。首先是经济条件方面,富有阶级的迁移,造成商业区营业额下降,过渡集聚导致的高地价、工资、消费使商业也发生迁移。其次是社会条件方面:富有阶级迁出后,社区为低收入的人所填补,声望下降,郊区则相反,于是分散加快。3 摩擦力:阻碍产业、家庭产生集聚或扩散动力的力量。集聚力和离散力不一定相对于城市中心点,也可相对于交通动脉线,还可以相对于一定的区域。三种力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城市结构。
36、城市地域分化是指城市各种职能在城市内部空间地域上的相对集中分布,其结果是形成城市内部不同的功能小区。
37、城市地域分化的原因:1.历史因素2.经济因素3.社会因素4.行政因素
38、城市职能区划分:1.中心业务区(商业区)2.行政中心区3.工业区4.商业区5.住宅区6.文化区7.混合职能区8.郊区
39、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一、同心圆模型:I是中心商务区Ⅱ是过渡地区Ⅲ是工人住宅区Ⅴ通勤带。这一模型基本上反映了20世纪初西方城市的带状现象,特别是过渡带。
二、扇型模型:这是同心圆模型中加入交通因素的作用而提出的,特别是私人汽车与道路的发展,离市中心的距离的影响被减弱,因而出现扇形结构。
三、多核模型:并不光是一个中心,而有多个中心。
42、中国城市结构可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和绿化区。
43、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地区之间实质上存在着固定联系与等级结构。也就是说,一定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体系。
43、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1.等级规模法则:某一城市的规模和该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城市人口规模排序中的位序关系所存在的规律叫做位序—规模律。齐夫提出了城市规模分布模型2.首位城市法则:首位度是一国或某一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是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的常用指标。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称为首位分布。3城市金字塔
第七章 语言
【填空】劳动是语言产生的唯一源泉。声音和意义是语言的两大组成部分,语言的产生必须有足够的声音材料和意义要素。语言的本质属性——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语言最重要的属性就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信息交际工具”。社会性、交际性、工具性。汉语的发展:1 北方方言的形成与发展2 吴方言的形成与发展3 湘方言的形成与发展4 粤方言的形成与发展5 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6 赣方言的形成与发展7 客家方言形成与发展。官话过去学界又称北方方言:1是汉语的一个分支.2现代的国语、普通话,也就是由官话演变而来。现代标准汉语以官话中的北京话为基础。官话的分类: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分别以北京话、西安话、成都话、扬州话为代表。华北官话、西北官话分别通行于中国北方的东部和西部,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分别通行于中国南方除吴、赣、湘、粤、闽、客家等方言区以外广大地区的西部和东部。
“八区法”:东北官话 北京官话 胶辽官话 冀鲁官话 中原官话 兰银官话 江淮官话 西南官话。语言的空间分布是过去扩散、变化和发展的结果,是衡量一个文化集团命运的因子。根据谱系分类法,世界上的语言被划分为12个左右的语系。印欧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南亚语系)汉—藏语系 闪—含语系 乌拉尔—阿尔泰语系 非洲语言(尼日利亚-刚国语系,科依桑语系和尼罗-撒哈拉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印欧语系:古人居住地是在欧洲的中部与东部。汉—藏语系:1汉语:七大方言,四大官话2藏缅语族:藏语支、缅语支、彝语支、景颇语支。藏语支:藏语、嘉戎语、门巴语。3苗瑶语族。4壮侗语族 从属未定的有日语、朝鲜语、越南语。闪—含语系世界上第二大语系。世界主要文字:汉字,阿拉伯文字,希腊文字,拉丁(罗马)文字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地名景观有以下特点:特殊性、符号性、变异性、时代性
【名词】语言是指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谱系分类法是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将世界上的语言比拟为具有生物学上的亲属关系,认为同一语系中的语言具有相同的起源,并按其亲属关系的远近、亲疏划分为不同等级的类别,列出详略不等的语言分类表。语系:分类的最大单位,一个共同的原始母语分化的若干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语族:分类的二级单位。语支:在语族单位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的单位,通常是同一语系中最小的语言群。语种:分类中的最小单位。一个语种就是一种语言。语言区是根据语言上的差异而划分的空间分布范围。
【简答】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2.语言是人类认知交流的媒介3.语言是人类进行智力开发的工具4.语言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5.语言是民族心理的寄托6.语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工具
我国地名景观:1反映自然环境方面2反映经济活动方面3反映历史方面4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5反映祥瑞或祈福意愿方面
第八章 宗教
【填空】宗教的文化作用:集中体现在建筑、绘画、诗歌、音乐、雕塑等方面。宗教的起源:无法解释那些真实而又令人恐惧,虚幻而又仿佛存在的现象。原始宗教起源于人们对地理环境事象的恐惧和崇拜。宗教的目的为求人类与自然界的融洽。成熟的宗教包括五个要素,即教会、仪式、信仰和观念、特殊的情感体验、道德规范。各地原始宗教信仰和宗教崇拜大多都是自生的,基本不存在一种信仰最初在一群人中产生,然后通过思想输出传播到其他人群中这样的现象。代表宗教 犹太教:公元前13世纪,摩西被认为是犹太教的创始人。印度教:公元8-9世纪,是印度最重要的宗教,是民族宗教中人数最多的宗教。认为现实的不平等是由前生注定。人按“法”生活,死后则能转为高级种姓。道教:起源于东汉末年,道教奉春秋时代的老子为教祖,并尊称其为“太上老君”,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儒教、神道教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基督教在公元1054 年分成东西两大流派,即东正教(希腊正教和俄罗斯正教)和西正教(罗马天主教)。新教这就是传入中国的耶稣教。基督教大概在唐代由传教士经印度传入中国,当时称“大秦景教”,景教在唐代存在了仅200年。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麦地那分为逊尼、什叶两派 伊斯兰教唐代传入我国,一般以唐永微二年(651年)大食国遣使来华为标志。佛教:大小乘都有同一的目标,这即是解脱。但两者的做法不同。小乘是自利,只为自身;大乘则是利人,兼为一切众生。中国佛教包容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三大体系,世界上最完整的佛教在中国。佛教诞生在印度,发展在中国。隋唐时到鼎盛,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华严宗、禅宗八个宗派。各宗教主要源地:基督教和犹太教:巴勒斯坦地区 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西部 拜火教:伊朗与土耳其之间的亚美尼亚高原 佛教:尼泊尔与印度的比邻地区 印度教:南亚西部和印度河中游地区 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移民 传播 领土竞争 传播:分为交流和转教、有组织的传教两种形式。宗教传教的目的是与无差别的人相联系,而不是控制商品资源与战略要地,因此传教活动常常远离商业区,这要求传教士需要经常通过宗教组织与教会保持联系,以便取得援助和指导,并将新扩展的信徒纳入统一的宗教范畴之中。主要宗教圣地:麦加、麦地那(伊斯兰教)、拉萨(喇嘛教)、印度的贝那勒斯(佛教)、耶路撒冷(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伊斯坦布尔(东正教)、梵蒂冈(天主教)。世界上三个主要一神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全都起源于中东的干旱地区。主要宗教的节日安排也反映了重要季节的变化。“天下名山僧占多”是地理环境影响宗教微观分布的典型证据。
【简答】民族宗教主要特征:1各自宗教信奉的神明有了变化,由原始的五花八门的自然崇拜,转向与人间职事对应的神灵,如战神、农神、医神等,不但出现了主神和次神的区别,且诸神共同簇拥着主神。2宗教礼仪和组织形式更加完备,有了比较系统的神学和哲学体系,后期一神崇拜的宗教影响力越来越大。(1)基督教:信仰上帝创造并主宰世界,认为人类始祖起就犯有罪,并在罪中受苦,只有信仰上帝及其儿子耶稣基督才是获救。「伊斯兰」原意是:完全服从真主旨意。安拉是唯一上帝。《可兰经》
新教共同特征:一是不承认罗马教皇的权威,各宗派独立,无统一的组织和领导,废除教阶制,信徒与教士平等,牧师可以结婚;二是简化圣礼与节日;三是不承认天主教圣传。
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1和平共处:儒、释、道和平共处。宗教观念不固定。2竞争:种族宗教在与基督教接触的过程中,表现的最不稳定。基督教先依靠科技和工艺打动上层阶级。然后向较低级的社会和经济阶层传播,福利事业是打动这一阶层的必要手段。3排斥:①宗教战争: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②宗教迫害:天主教与新教的较量。
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的关系:1神权政治:宗教组织是政府统治和施加政治力量的工具。2政府与宗教:宗教组织有时给政府提供仪式服务,是精神统治的工具,反过来又受到政府的保护。3民族与宗教:宗教常常影响着一个民族在政治上的合与分,进而改变政治地理格局。【论述】地理环境对宗教的影响:1宗教起源与地理环境:原始宗教起源于人们对地理环境事象的恐惧:和崇拜。2宗教源地与地理环境:世界上三个主要一神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全都起源于中东的干旱地区。上述地区能见度好,是观察天象的理想地区;这里大多数地区环境恶劣促使人们产生幻想,寻求精神寄托。3宗教风俗、禁忌与地理环境:(1)宗教信仰与地理环境:基督教-常青树(北欧森林繁茂);佛教-莲花和菩提树;西藏的丧葬风俗(高造成的寒冷低温)(2)宗教禁忌:犹太教和穆斯林是不吃猪肉的(在沙漠地区的游牧生活里,猪不能长途跋涉所以最重要的牲畜成为羊、牛、马、骆驼,而不是猪);印度教禁食牛肉(旱灾过后恢复和维持正常的农业生产要保持一定量的役畜)(3)宗教仪式、节日:主要宗教的节日安排也反映了重要季节的变化。4宗教的分布:“天下名山僧占多”是地理环境影响宗教微观分布的典型证据。宗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宗教影响生态环境:提倡不杀戮,保护动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对控制人口增长不利。2宗教影响文化景观:宗教影响了农村聚落的形式。各式教堂的面积、功用、式样、材料都各不相同。宗教标志不同。对死者的归宿方式也各不相同。3宗教影响人口增长、分布及迁移模式:有的宗教对人口增长起促进作用,有的相反。4宗教影响区域经济活动:某些宗教教义或传统需要某种动植物,这些动植物就随之发展起来。宗教胜地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5宗教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功能:宗教是了解该类城市形成特点的钥匙。
【名词解释】
国家:一个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入(干涉)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下,占有一定领土、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游客:指任何一个因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长住地到其他地方,连续逗
留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得报酬的人。但不包括因工作或学习在两地有规律往返的人。旅游业:指为旅游者自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的旅游活动全过程服务的全部相关企业的总和旅游资源: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民族国家:一个国家中60%以上人口属于一个种族集团的国家
【填空】
1.国是政治组织单位,家是由血缘关系组成的社会单位。2.领土是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地理结构。3.领土形状:坚实型、分离型、狭长型、延伸型、穿孔型4.国家的中心性区域:首都、核心区(①起源型核心区、②经济型核心区)5.边界的种类:自然边界、人为边界(①人为障碍②数理边界③文化国界)、海洋国界6.国家权力要素:领土空间(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国防地理位置》、领土面积、领土形态、地形与领土纵深)、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又是影响世界政局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口资源(人口是创造国家权力的物质工具,是保证国家权力的能动要素)、经济水平、军事力量(是国家实力要素中最具强制性的)、科学技术、国民士气、政府的质量(政治性质,法制化、民主化程度,机构的效能、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
【简答】国家的基本特征:1拥有确定的领土——国家存在的天然地理基础2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国家从事一切活动的行为主体3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执行国家职能的政权组织机构4拥有主权——国家不受外部任何势力控制的权力。决定政治形态的领土要素有:
1领土自然属性(位置、大小、形状、气候、地形、土壤、自然植被及动物)2人类占据该领土取得的成果3该国与其他政治单元之间存在的关系等。
海都的类型:
(一)海都向海上发展者
(二)海都向陆发展者
(三)经济性决定的海都
陆都的类型:
(一)位于大陆中心的陆都
(二)由于经济因素而成的陆都
(三)由于交通因素而成的陆都
(四)由于地势因素而成的陆都 旅游的构成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 旅游客体——旅游产品;旅游媒介——旅游业和贯穿在其中的旅游活动。
旅游交通从空间层次上分为三种:一是外部交通,指从客源地到旅游地所依托的中心城市,以航空和铁路为主。二是中心城市到旅游地或风景区,以公路和铁路为主。三层次是内部交通,以特殊交通方式为主,如索道、游艇、畜力者等。
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关系:
(一)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即是客源地又是目的地。
(二)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两者表现为距离近者相对应
(三)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
地理环境对旅游的影响 :1.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旅游动机产生的基础2.地理环境造就和烘托了旅游资源3.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导致旅游资源分布的区域性
综合国力三元要素:即国际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强制能力
从总体看,冷战后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具有以下特征:
1.多极化仍是国际战略和政治格局的长期趋势(一超多强)2.国内政治斗争和民族矛盾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3.世界政治地理背景出现三条冲突带或者三条危机弧4.世界出现三种文明互动的趋势(世界三种文明的互动是指以欧美为基地的基督教文明、以阿拉伯世界和中亚一带为活动范围的伊斯兰教文明、以东亚地区为中心的儒教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
(一)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格局形成演化的根本动因(二)国际关系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格局运作的性质
地缘政治学的主要“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1 马汉的“海权论”2 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3 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4 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5 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
地缘政治学的主要“学说”: 1.国家有机体学说2.生存空间论3.有机边疆观念4.成长尖端论马汉的“海权论”: 所谓海权是海军、基地、安全航线的综合,拥有海权,即可以海制陆。而所需控制的则有:海峡、半岛、岛屿、运河。缺点:马汉氏的海权论,未曾顾及到陆地交通的进展,可以阻止海军的进攻。2 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缺点:1.麦氏发表论文时,不曾意识到今日航空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长程飞机和洲际导弹,足以缩短世界距离,心脏地带任何一点,皆在敌人轰炸航程之内,谈不到绝对安全2.麦氏之说,受全球为墨卡托投影地图影响,对全球形状有所忽视3 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他认为边缘地带是夹在大陆和海洋的中间地区,恰好成为陆权国家与海权国家间的一个缓冲地带。反映了二战及战后的世界形势。4 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第一等级:地缘战略区,第二等级:地缘政治区5 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该体系认为美国应根据集体安全体系与地区性经济合作的成就,推动欧亚安全体系的形成。目的是加强欧亚地缘政治多元化的稳定性,排除单一占支配地位大国的出现
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
(一)国家间的联合趋势1欧洲联盟:这种发展实际上使原来的国家主权有所削弱,共同体成为超国家的组织,并向欧洲联邦方向发展。“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洲联盟。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2东南亚国家联盟:为了不受大国的左右获得共同的发展机遇3其他国际性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
(二)国家内部的分离倾向例如,英国的北爱尔兰问题、西班牙的巴斯克问题和加拿大的魁北克问题
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的人地关系:地与人的统一,其最佳结合就是一个合理的地理单元与一个单一民族,即由一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国家。因此,可以说,国家就是人地关系相对统一的政治实体。
民族国家的类型:统一种族集团分属几个国家、单一民族国家,即某个民族只在一个国家
非民族国家类型:中等非民族国家、双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
人与地的焦点所在:就“人”(即指民族)而言,易发生矛盾的①是单一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②是跨国界的民族与土著民族。③在中等非民族国家或双民族国家中,居于第二位的民族,斯里兰卡与加拿大④多民族国家。就“地”而言暴力冲突“可能发生在居住于该地区国家里的不同种族集团之间”合与分:合是主权国家的主动行为,是为了获得经济上发展较快的目的与集体安全的保证,但却要放弃一部分主权,随着形势的发展将要放弃更多的主权,另一方面,则也分享了其他国家的主权;分则是内部的解体、分裂或分治、分权。当前很多国家在这种“合”与“分”的变动中,实际上解决的就是政治格局中某种人地关系。
第五篇: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赫特纳:德国地理学家,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析,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著作有《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
2.拉采尔:德国地理学家,被称为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它为人生地理学或他创名的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导路线,他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著作有《人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3.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4.精神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这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的思维过程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5.迁移扩散: 6.人文地理学:
7.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文化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7.人口构成: 8.人口分布: 9.清洁生产:
10.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11.文化决定论: 12.城市感知: 13.第五产业:(1)第一产业:伐木业、捕捞业、采矿业;(2)第二产业:制造业(北美、欧洲、俄罗斯与乌克兰、日本等)(3)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业、电讯业、公用事业;(4)第四产业:为生产者服务的商业、保险业、法律服务、银行、广告、批发、零售、房地产等;(5)第五产业:向消费者或家庭提供服务的教育、行政管理、旅游娱乐、医疗卫生等。14.文化景观:
填空题:
1.地理学研究的特点:
2.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特定内核是什么:
3.扩展扩散可以分为几种类型:A、接触扩散;B、等级扩散;C、刺激扩散。4.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主要有哪些:(1)经验主义;(2)实证主义;(3)人本主义;(4)结构主义;(5)多学习、善思考、深入实际,新自作调查研究。4.语言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哪些特点: 5.文化区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6.汤因比对文明的起源提出的三个原则是什么: 7.一般类型的乡村按形态可以分为几种: 8.传统农业有几种类型:(1)旱作农业;(2)水稻农业;(3)地中海农业;(4)游牧业。
9.城市化的机制:*
(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四)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五)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9.人地关系研究的现实课题是什么: 10.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不定项选择题
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2.功能文化区的特点:
3.工业社会的人口增长特征: 4.人口的社会构成可以分为: 5.农业社会的人口增长特征: 6.人口的自然构成可以分为:
7.现代农业是商业农业?集约农业?高效农业?: 8.语言的本质特点:
9.目前世界上的语言被划分为: 10.世界三大宗教:(1)佛教;(2)基督教;(3)伊斯兰教。11.导致宗教传播的主要因素: 12.构成旅游的要素有:
13.聚落(居民点)形成的主要动因是什么: 14.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 15.世界流行文化主要有:(1)足球(soccer):最早出现在英国;(2)服饰:白领、蓝领;(3)快餐:汉堡包、肯德基炸鸡、麦当劳、中国快餐米饭加面条。(4)流行音乐:摇滚乐、摇摆乐、迪斯科、卡拉OK。15.我国的五大民居建筑类型:
16.按国际标准,下列属于“老年型”国家的人口形态的是: 17.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 18.影响人口变动的因素是:
简答题及论述题
1.2.3.4.5.6.7.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
形成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清洁生产的意义: 自然环境与人口增长:
人种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1)肤色:人体肤色的变化取决于人体内部色素量的变化,而色素量的多少又和光照强烈程度有关;(2)人体结构:生长于寒冷气候区的人比生长于炎热气候区的人其身体较肥大,而后者身体趋于细长;(3)鼻子、眼形、头发组织:热带人鼻孔一般是宽阔的,寒冷人较长而突出,可以将吸进的寒冷空气加以暖化而后进入肺部;黄种人由于气候干燥寒冷皮肤紧缩形成直发,黑种人由于气候炎热而潮湿皮肤松弛形成卷发隔热防晒。(4)体重与长四肢是适应环境的结果:黑人体重轻而长
肢体善于投掷长矛,汗腺多,散热快,嘴巴大,厚唇,宽鼻便于气流通畅,手掌和脚掌的汗腺多而且大,手细血管较丰富,对体温调节较完善;因纽特人体重重,脂肪厚,散热少;白种人高鼻梁狭鼻对冷空气有预热作用。8.比较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异:
9.人文地理学的区域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10.当前全国经济空间格局:
11.农业形成的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
12.文化扩散有哪些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1).扩展扩散、接触扩散(或传染散)等级扩散
刺激扩散:如南方草原驯养牛、羊——北部高寒林区驯鹿
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位于新的分布区内。(2)、迁移扩散
是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的迁移,逐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特征:传播速度快,距离远,与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如:新大陆与旧大陆文化的相似性(美国与英国)。
12.审视或评价城市景观应从哪几个方面下手?并简要说明: 13.实证主义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影响: 14.中国当代人文地理学发展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