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光影人生
光影人生
人生如一首歌,有高亢的旋律也有低沉的音符;人生如一汪大海,有汹涌澎湃的瞬间也有平静如镜的时刻;人生如一幅画,有鲜艳的色彩也有暗沉的渲染。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无论是荆棘满路还是洒满阳光,我们都应该面带微笑,迎接这一切,以洒脱的人生心态走好短暂而璀璨的一生。古往今来,有无数的名人都是在困厄艰险中找到人生的真谛,从而谱写出一篇壮丽恢宏的人生乐谱。
如一代文豪大家苏轼,他踌躇满志,励志为国家百姓奉献自己的一生,却遭受其他官员的陷害而被贬谪。尽管内心苦闷,郁郁不欢,但他并没有就此颓废,而是忘情于山水之间,与友人对饮于赤壁之下,在自然风景之间寻找心灵的宁静。从而成就了他“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的豁达心境,更留下了一大批豪气万千的诗词。
再如,一代音乐大师贝多芬,他拥有世人羡慕的音乐天赋和音乐才能,但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玩笑,让他的音乐之路变得崎岖坎坷。他患上了耳疾,双耳完全失去了听力,这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但贝多芬却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对音乐的执着,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流传万世的命运交响曲。
回望历史,再看今昔。
一代伟人钱学森,在留学海外,决定回国建设祖国时,却受到美国政府的反对,遭受软禁,失去自由。但依旧无法动摇他的炽热爱国情怀,在经历种种磨难后,他终于回到了深爱的祖国。将自己的所学致力于祖国的建设上,研制出两弹一星,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所以我们要理性的看待人生路途中的顺境与逆境。当你处于鲜花满路的途中时,切不可迷恋美丽的风景,沉浸于醉人的芬芳;而当你遇见人生的风浪时,也不必惊恐。人在旅途,少不了要风雨兼程。倘若人生没有磨难与挫折,当你回首时,也许会觉得人生乏味单调。
风雨后的阳光为何会比晴天时的阳光更加诱人,正因为它是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历经艰难才得以普照大地。
挫折是人生的绊脚石,但只要运用得当,同样可以成为人生的垫脚石。我们可以在风雨的洗礼中,让意志变得坚强,让脚步变得沉稳,让心灵接受洗涤,变得勇敢,淡然的接受一切苦难和欢喜。
光明和阴影才能交织完美的人生。
第二篇:我的大学,我的光影人生
我的光影大学,我的态度人生
独自走在校园的小路上,无意当中打开了手机里的记事本,便随手翻看起来。X月X日,12:00,教学楼E101,社团开会。X月X日,下午5;00,电台开会。X月X日之前,将某某文件发到某某邮箱。X月X日,下午2;30,演讲比赛„„诸如此类的提示,像清单一样被列在了我的记事本里。我不禁无奈地笑笑,什么时候起我的生活也被这些事情占得满满的了?什么时候起我也需要这类的提醒了?
回想这即将过去的大二上学期,似乎是充斥着忙碌与挑战的半年。从一踏入大二的大门那天起,忙碌与挑战便成了我的家常便饭。最初的百团纳新,作为话剧社导编部长的我便肩负起了纳新、选骨干的重任。随后的话剧会员见面会我又作为新生话剧的导演开始夜以继日地排练。上午上课,中午排练,下午上课,晚上排练,好不容易等到教学楼内负责锁门关灯的大爷将我们“赶走”,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如行尸走肉般慢慢飘荡回宿舍。草草洗漱完毕,倒头便睡。终于到了话剧汇演的那天,在台下看着演员谢幕的那一刻,才觉得这么久以来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本以为以后会轻松点,谁知没过几天院电台又开始纳新。作为老主播的我自然也闲不下来。一个大一的学妹由我带,压力自然不言而喻。先前和搭档录完音都是由他剪辑的,这回我自己带徒弟,自然要教徒弟如何剪辑,这可难坏了我!我只得抽零碎的时间请教别人,然后晚上熄灯后在床上一遍一遍对着电脑练习。所幸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晚上以后,我终于学会了如何使用剪辑软件,除了劳累,更多的是一种成就感。
随后,一年一度的“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也提上了日程。作为演讲赛场常客的我,自然毫不犹豫地选择参赛。准备的过程是艰辛的,不仅要在课余时间写稿子、背稿子,而且还要每天早起练习语音语调和进行即兴演讲训练。但我始终坚信:付出一定会有回报。一个多星期的认真准备后,我取得了专业组第二名的成绩,又是一种劳累并快乐着的感觉。
紧接着,党校开始上课了,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开始每天晚上去上党课,连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经历了初试和复试,终于圆满完成了党课的学习。而现在,又在抓紧完成各学科的作业之余,开始全力备战期末考试。
回头看看这几个月以来的忙碌与紧张生活,我不免反问自己:我们的人生是什么?是梵高笔下那金黄的向日葵,还是他笔下那凄鸣的乌鸦呢?是徐志摩诗中那颗太空中永远不昧的明星,还是昏绿灯光下他隐约着看到的林徽因两颊的泪痕呢?其实,人生不过是个光与影的结合体,其中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与阴影构成的。也许世俗的眼光使我们贪恋于波澜不惊、顺风顺水的太平盛世,对于阴影我们避之不及。可是倘若没有黎明前的黑暗,又怎会迎来光明?
常言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倘若不曾经过近乎疯狂的训练,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又怎会影响着一代代青少年?倘若没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练习,京剧大师梅兰芳又怎会名满天下?鲜花的美丽,是因为它的叶芽上曾将沾满了鲜血。既然如此,那前段时间我所受的苦受的累又算的了什么呢?老子所谓:“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是也。当郝威尔因天降大雨而抱怨时,马克吐温淡淡的说:“所有的雨都会停的。”因为他坚信雨后的天空更加澄净,雨后的空气更加清新。
在人生道路上,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态度。阴影或许苦不堪言,但正因为阴影,所以我们才对光明倍感珍惜。光明或许来去匆匆,可正因为光明,所以我们对阴影无怨无悔。倘若今日是艰辛、泪水笼罩下的阴影,我们就不应该明日的身躯陷入今天的泥淖,否则今日的伤感便会腐蚀明日的情绪。倘若今日是荣誉、鲜花照耀下的光明,我们也不能永驻于今天的风景。一味欣赏今日的辉煌,势必影响明日的起航。无论是光明还是阴影,我们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启程、前进。毕竟人生的路很长,我们还是要坚定勇敢地走下去,不是吗?
第三篇:光影爱情故事
光影爱情故事
2012级播本 张悦宁
我是一个特别爱看电影的人,所以当老师说写一篇关于爱情的作业时,我第一个就想到的就是那些爱情电影。
在我看来,爱情戏就是戏剧中的最低级形式,因为爱情不讲道理,可以胡编乱造,就好像画鬼,怎么画都可以。这并不等于说爱情戏不好看,事实上大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都喜欢看爱情戏,它满足了人类的偷窥欲和学习欲望,也正因为如此,爱情也成为编剧最爱的一个题材,爱情电影总是会大卖。
在本次的作业里,我要写一写我看过的那些爱情电影,浅析那些光影中的爱情故事。
《初恋那件小事》
对于泰国的青春片我一点抵抗力都没有。《初恋这件小事》突然就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校园味十足的海报、言情味浓重的片名,没有任何的迹象表明这会是部好看的片子。好的电影会触动人心,当影片开头女主角的旁白响起,属于盛夏大喇喇的太阳、永恒的白衬衣、唧唧喳喳的少女、帅的耀眼的马里奥依次出场,我就知道,这次势必有很多人会沦陷了。
在我眼里这个片子分为三段,一段暗恋,一段互相暗恋,一段童话结局。“我喜欢你,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不是每个丑小鸭都会变成白天鹅,但是每个丑小鸭都曾细心的爱过:收集关于他的一切消息,记住他对你说过的每一句话,为他做让自己可以变得更好的所有事情,那些好长好长的岁月只是想让他多看你一眼。为了他改变自己,变优秀、变美丽,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能和他站在一条线上。爱的积极意义在于尽全力完善自己,那种进步的快乐是让人灵魂颤栗的喜悦,让人怀念的青葱岁月啊。如果有目标、如果你想要一个人,一定要让自己变得足够优秀。
初恋是有多美好,冒点傻气的执着,永远珍藏在心底。其实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一直都挺淡定的,唯独最后一刻他说,我一直等那个人从美国回来,眼泪真的掉下来。暗恋最迷人的地方就是没有说出口,而暗恋最欣慰的结局就是我暗恋你的时候正好你也喜欢我。可是我真的已经不相信这种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了,要知道,初恋的美好在于,它没有后来。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青春是一场大雨,即使感冒了,还盼望再回头再淋它一次。”
看这部电影我以为我会感动到哭,其实没有。我无心回顾银幕上掠过的精彩,只是纠结于电影勾起的青葱回忆中。我的故事没有电影精彩,但是比电影真实。我的那些年,没有同学上课打手枪,没有跟老师对抗而受罚,没有被大声骂过“幼稚”或者“大笨蛋”,没有人人都艳羡的女孩。不过,我还是坚定不移的给这部影片好评,因为情感,回忆,以及真诚。之后我看过了这个电影的原著小说。当读到沈佳宜收到“眼中的苹果”,终于感动的打电话给柯景腾时,我躲在被子里泣不成声。
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你是我的无价之宝。
这个美好的故事的结尾却不是童话结局。可是我必须得说,这个结局很疯狂,很帅气,很浪漫,很疯狂。但是我想知道,当沈佳宜走过红毯时,凝望柯景腾的那十秒钟在想什么? 是高中时期他故意冒着大雨剃来给她看的光头,还是大学时代他鼻青脸肿的在那个无聊的擂台上被丢在自己脚下,又或是那个惊心动魄的地震夜晚,他们像老朋友一样敞开心扉。
我不知道,但我想,坐在台下的柯景腾应该也会看见曾经的自己吧。那个用尽全力喜欢沈佳宜的自己。
那个无时无刻都在发着光的自己。那个自己也很喜欢的自己。
我当然也不是没有纠结过这个结局,明明一部爱情小说,男女主角却从来没有在一起。或许就像蔡康永说的那则寓言:在宁静无人的山谷里,有一只小鸟唱了一首有史以来最美妙的歌,然后就飞走了。没有人听到过,也没有任何证据。可是有谁能说这段歌声从来没有存在过?
反正恋爱这件事,如果你不认真,不勇敢,怕受伤,不管你爱多杀人,故事都会烂尾的。因为前路漫漫,如果你不发光,那个人怎么会看到你?
《失恋三十三天》
2011年底上映的《失恋三十三天》以890万人民币的小成本投资获得了3.5亿的票房,成为了2011年中国电影市场的黑马。这部电影的原小说来自豆瓣的鲍鲸鲸,她在失恋后,在豆瓣小组发泄失恋情绪,然后写下了这个小说。火爆了,被豆瓣文青各种膜拜,先是出版成书,然后被导演发掘,收购了版权,于是有了光棍节的《失恋三十三天》。
瞧人家这恋爱谈得,很悲剧。瞧人家这失恋失的,太TMD值了。大把的银子可劲儿挣哟~ 电影里,女主角黄小仙被劈腿了,而男友劈腿的对象是她的闺蜜。世界上还有比这更扯淡更惨绝人寰的吗?于是,一个女生开始行使其悲伤和质疑人生的权利,于是,一条失恋后自我救赎和被救赎之路铺开了。
小仙同志,爱的舍不得,然后由爱生怨,自暴自弃,颓废不堪。在“男闺蜜”王小贱的照顾和帮助下被救赎。看这个影片时,我一面感叹文章的演技足够妖娆,一面感叹王小贱泡妞的手段之高明——不说一个“爱”字而把爱之刃插在对方胸间,真的是好凶。
我在想,会不会有那么一天,王小贱也受不了小仙那冷酷的自尊。无论是嗲声嗲气的河南女,还是年近花甲的金婚夫妇,都为小仙的救赎之路指引了方向。魏XX真的会因为“简单”而娶河南女吗?这个插曲是为了说明什么?而金婚夫妇的故事也是一种残缺的、未完成的美。在金婚故事中,也曾有欺骗。但是老太太告诉小仙,问题不可怕,主要是拿一颗宽容的心,用智慧用手段去解决爱情遇到的问题。最后,老太太没熬到金婚那天,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结婚、金婚、死亡面前,失恋算老几?谁没失恋过啊喂!
爱情不是生命中的必需品,没有爱情会死吗?不会。终有一天,我们也不再会被这种小文艺的爱情恢复论而落泪,因为知道失恋是三十三天后收获的不一定是新的恋情,只会收获一个更加成熟的内心。
为什么他会因为你的自尊就抛弃你、为什么看起来很2B的河南妹会嫁给高富帅?所谓爱情,能够长久的的原因就是平和与安宁。如果依然以一个最复杂的人格,或是最完美的姿态去等待爱情,那么真的很难等到爱情。如果依然以为陆然过后会有一个王小贱从天而降,那么你只能去看电影了。
我没有看出黄小仙有什么成长。她只不过是做了大部分失恋的人都在做的事,用一个新恋人抛弃一段旧回忆。我就得,要做一个敢于面对自己失恋时候的痛楚的人,并且长久的保持一段理智的单身,好好审视自己,选择如何对待背叛,如果不去改变自己,永远也改变不了爱情。那才是崭新的自己。
当冬天的风越来越冷,空气越来越脏,黑夜越来越长,当太阳被黑暗遮住,我们也可以让自己变得温暖,发光发亮。活得开心点,就算失恋一千万次,也绝不过失态的人生。
《乱世佳人》
我为什么突然搬出来一部超级无敌经典影片?因为它是爱情电影里最经典的一部。很多很多人提到对影片中的小高潮拔萝卜片段如何难忘与感动,而我想说,真正触动到我的其实是另一个镜头:斯嘉丽牵着马车躲在桥下的沟里,下着大雨,桥上是行进的士兵,马车里是女仆、刚生完孩子的情敌和一个初生的婴儿,瑞德已在猩红的天色里与她分道扬镳,剩她独自一个女人在这战乱时刻带着一帮同样弱小无力的人前行在回家的路上,她曾经是一个富庶家族里的娇贵千金,却能在一切困难扑向她的此时如此坚韧地扛下一切担子,是何等的坚强。
这个女人打动我的地方就在于,每一次瑞德离开她,她都无法接受地喊着“你走了我该怎么办”,可面对无法逃避的绝望的现实时她又永远如压不倒折不断的蒲苇般坚韧而坚持地走下去,她强大的生命力和永不枯竭的勇气直至影片最后瑞德彻底地离开她时依然在她身上展现,她虽无助痛苦到极点,却从她终身热爱的塔拉庄园里再度获得力量。
另外,引用我认为说的非常好的一段对斯嘉丽的点评——“她自私冷酷,却在最危难时给了美兰最真诚的帮助;她喜欢在男人面前卖弄风情,却始终对艾世礼一往情深;她坚强独立,却会在午夜梦回时独自潸然泪下。然而她的迷人之处却是在此,她如此的真实”。斯嘉丽的自私、狡猾、任性,又或是坚强、专一,人性的弱点与闪光点在她身上共存,也由此塑造了如此非同常人的她。她的人生中的两次婚姻都是作为手段而嫁给完全不爱的人,她恒久专情于艾希礼,甚至只为了答应他的一句誓言而在战乱中照顾她曾仇恨的情敌,可最终换来的只是怯弱而犹豫的艾希礼对已逝前妻的无法割舍和对她的无法接受。而当她穿越迷雾喊着追赶瑞德时,她才终于明白那个反复出现在梦中的浓雾中苦苦追寻却不知为何物的东西正是瑞德,正是瑞德对她的真爱,而此刻一切皆晚矣,瑞德最终还是抛弃了她,撂下一句对她今后如何生活毫不在乎的决绝,消失于浓雾中。她没有得到所爱的,也最终失去了爱她的人。
有人说,斯嘉丽根本配不上瑞德,她太刁蛮任性。其实,任性才是一种真性情,如果斯嘉丽忽然褪掉刁蛮,变得像梅兰一样得体、完美,瑞德未必还会喜欢她。瑞德一直相信,他会用真心赢得斯嘉丽的爱,于是一直为她尽心尽力。当他认为一切都是徒劳的时候,斯嘉丽终于说爱他,他的精力却已经消磨殆尽,不再相信。他与斯嘉丽的爱情擦肩而过的那个背影让我忽然觉得,爱情真是一个真假难辨的东西。或许爱情根本就不存在,或许,爱情只是一句话,只是一个说法,无所谓真与假。
第四篇:梅操两代放映师的光影人生
梅操两代放映师的光影人生
在武大,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武大四年,有四件事是必须做的——在老图上自习,去情人坡拍拖,在樱园住一宿,最后一件,在梅操看一场电影。
这里是梅操,一个寻常的周五晚上。舞台上的大银幕正在放着的是一部香港的警匪片。台下的学生从空地到宽大的石阶分散开来,在他们的后方,有一座灯塔一样的建筑物,一束蓝光从窗口中直射而出。这个不起眼的地方便是电影的源头——梅操电影放映室。我们故事的主角,就是这座“灯塔”的守望者。一张银幕,两代放映师,光影流转六十年。
第一代放映师:肖崇文
“我只是想别人说起我的时候会这样形容:这是一个好师傅。”
——肖崇文
守望者的开始
梅操的露天电影由来已久,1951年之前,学校的电影放映还是由外面的放映队来负责。1951年,武大建立了第一支自己的放映队,利用“三反五反”运动收缴的赃款购买了武大的第一台放映机“天极号”固定放映机。今年75岁的肖崇文老师傅可以说是武大的第一代放映师。
我们见到肖老,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武大老干部活动中心,准时到了的肖老坐在门口的一张椅子上,等着我们的到来,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便是:“你是不是迟到了呀?”
眼前的肖老顶着一头白发,声音中气十足,眉眼间含着笑意,显得十分精神。他掐着指头算着:“从52年到2000年,总共48年。”48,这是肖师傅守着那张大屏幕度过的年岁,跨越了将近半个世纪。
那时候的肖师傅,在武大物理系搞机务,后来学校总务处分配任务,让他去梅操放电影。有专业背景的他,在老师傅的调教下,很快就出师了。当时,他的全职工作是电工,放电影只是他的兼职。但是,肖师傅认真的办事风格,使他对这份工作一直坚持了近50年。“学校既然有这么一码子事儿,就要有人负责。我既然负责,就要把他做好。”
过去人们把电影放映员叫做“开关师傅”,意思是说只要把拷贝放到机子上,按开关就可以完成工作。“其实哪里有这么简单,这里面可都有专业的东西。”为了把工作做好,肖师傅专门到外面去学习电影放映的知识,机子出了问题从来都是自己修,因为技术好,其他高校放映队的机子出了问题,都得来找他。退休之后的肖师傅,在外面带班,培养了100多名放映师,进了各大高校的放映队。“不过,后来基本都改行了。”肖师傅遗憾的说。毕竟,能像肖老这样一干48年的人,少之又少。
陪着武大电影的历史一起走过
说起电影的历史来,肖师傅很是自豪:“武大有很多人,都是看着我放的电影进校,看着电影毕业,看着电影留校,到现在退休了还是来看。”
50年代的时候,学校的电影是周六晚上放,那时候的电影放的多是苏联的片子,美其名曰“教育人民的有力武器”,学生看完电影还要写观后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后来六十年代才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电影。“那时候的学生穷啊,男生大半年都是打着赤脚,哪里有什么钱进电影院去,露天电影是学生唯一的娱乐方式。”于是,梅操的电影从52年10月13日第一部电影《幸福的会见》之后,就没停过。文革时期,学校为了不让学生出去游行,电影更是雷打不动。有的激进分子为了阻止放电影,甚至拿剪刀把垂挂幕布的线剪断。
肖老说:“那时候的学生看电影跟现在可大不一样。”还没有大银幕的时候,就在操场中间,用两根柱子中间搭一张白布支起来做银幕。这样的电影正反两面都可以看,有时候太挤,幕布正反两面都坐了学生,一边的银幕举右手,另一边的银幕就举左手,即使是这样颠倒,学生仍然看得津津有味。每天晚上两场的电影,场地都拿石灰线划分好,哪个院系坐哪里都是规定好的。一个班一个班的带到场地上,班长吹着哨子,喊着“一二一”的口号,齐步走进梅操,一排排很是整齐。学生的对电影热情高,经常是第一场还没有放完,第二场的人就等不及了,于是就有学生干部给放映室的肖师傅喊话:“肖师傅,可以把人带进来了么?”
说起武大电影的名声好的原因,肖师傅总结了三点:片子新,信誉好,风雨无阻。
那时候的电影拷贝通常都是全国展映,湖北省一般都在第一轮展映,于是武大放的片子都是院线正在上映的新片。同时,因为肖师傅格外讲求信誉,细心保管胶片,从来没有给胶片带来过一点儿损伤,及时归还胶片,从来没有延误过下一轮的全国展映,电影公司非常信任肖师傅,时间来不及时就让肖师傅直接去飞机场取片,等武大放完再交给电影公司,所以有的电影甚至院线还没有上映,武大就先放了出来。其他高校的放映队有不满,电影公司的人直接说:“全国能有几个武大啊?”
当时一部拷贝大约是要180块,有时候辛辛苦苦租来的拷贝如果因为下雨不放就会很浪费,所以武大的电影风雨无阻。有时候,放映中间下起了雨,肖师傅吆喝大家“都回去吧,下次再放。”学生都嚷嚷:“放完放完。”令肖老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放一部叫做《暴风骤雨》的片子,那天风雨交加,放电影的幕布被风刮倒了,学生的小板凳被淹了一半,鞋子泡在水里,仍然没有人愿意走,坚持要看完电影。
一个老人,一个好师傅
放映师这项工作,肖老干了近50年,他自己说“我热爱我的工作,我热爱电影。”他自己还写了一本《电影放映日志》,上面详细记载了每次电影放映的细节,比如“今天下了雨”“今天放了一部什么片子”之类的记载,很简单的几句话,积累起来概括了肖老的电影放映生涯。遗憾的是,这本日志有一次被学生借走之后,就没有再还回来。记者笑说:“这么有纪念意义的东西,如果留着肯定要升值。”肖师傅淡淡的笑着:“唉,我不指望赚钱,也不指望当官。我只是想别人说起我的时候会这样形容:这是一个好师傅。”
现在的肖老已经淡出放映队,脱离了这份全年无休的工作,过上了老年人的安逸生活。闲暇时就会来老年干部活动中心打打牌,唱唱歌,声音洪亮的他做了十年武大常青合唱团的团长。老人心态格外年轻,喜欢出去旅游喜欢摄影,还会一点儿PS。活动中心的老人拍照改片都信任肖师傅。他自己说:“放电影放了这么多年,对摄影也有感觉,知道要怎么构图。”
我们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活动中心的一个师傅知道我们在采访他,激动的拉着肖师傅的手说:“你们要好好听听,他可是一个好师傅呀,他肚子里的东西可多着呢。”老人听了这话,笑得合不拢嘴。
第二代放映师:余世平
“问我为什么不换一个工作?我干了二十年,我知道给武大的学生放电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余世平
这是一个枯燥的工作
看过梅操电影的人,很少有不艳羡武大电影设施的。可没有走进过放映室的人,却无法体验出另一种感受。
不足十平方的放映间:两架笨重的放映机差不多就“抢”去了一半的空间;一台现在不常用的幻灯机;一个装满外行人看着就头晕的各式工具的工具箱;一张有些破坏的操作桌再加上墙角的旧沙发,还有充斥在屋子里的类似马达工作的轰隆隆的巨大声响。
放映员余世平师傅坐在两台放映机中间,透过两个正方形的窗口注视着外面的大银幕,他的背影在蓝光的映衬下显得有些落寞。
今年近50岁的余师傅是第一代放映师肖老的弟子,1988年正式接过肖老的接力棒,成为武大放映队唯一的接班人,可以说是两代单传。比起乐观善言的肖老,余师傅略显沉默,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沉稳的性格,他在这个岗位上一干也已经有二十年。
说起自己,余师傅一字一句的强调:“我是土生土长的武大人。”因此,余师傅童年就与武大电影结下了情缘。武大的电影,自己从小的时候就看着长大的,他的父亲当时还是梅操电影的售票员。“那个时候,小孩子们每场必看。”电影的种类不多,放来放去总是那几部样板戏,后来还有《地道战》、《地雷战》之类的革命电影。只要梅操放,他就会去看,每一部余师傅都看了不下十几遍,百看不厌。有时候,拷贝来得晚,从晚上八点一直等到半夜的两三点,观众都愿意等。可能连余师傅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多年以后成为那不断变换影像的银幕后的魔术师。
与肖老一样,余师傅接手这项工作并不是什么浪漫的邂逅。当年在武大电信学院任实验老师的余世维接到学校任命,接任梅操放映任务。并且为了获取放映员的资格,余师傅还在学校要求下前往湖北电影学院特地进修一年。“当放映员要求是很高的,我们那时还要求专门考证。要学的也很多,比如光学、力学还有机械学。”
说起他的工作,余师傅并不掩饰的说:“你不能不说这确实是一项枯燥的工作啊。”放电影的周五下午三四点,余师傅就要早早来到放映室,保养机子,检查公放;放电影的时候要时刻守在放映室,换拷贝、看护机器、防止突发状况中断放映;电影放完以后还要拆卸装置、等待机器冷却。每次忙完都是晚上将近一两点的时候,第二天还要在医学部那边放一场,同样的工作要重复一遍,然后还要赶在星期天早上八点把拷贝送到电影公司。所以,余师傅和当年的肖老一样,没有节假日的休息时间。有时候实在是累了,看着天就希望下雨,下雨就可以不放电影了。可转念又会发现,武大的电影其实是风雨无阻。于是,伴随着一场一场电影,二十年就这样匆匆而过。
镶嵌在梅操电影里的人生
03年开始,武大电影正式免费。原因是当时发生了几起学生因为买不起票翻墙进来导致受伤的事情。当时的校长侯杰昌先生体恤学生,一声令下要求梅操电影免费放映。每年拨款10万给梅操电影放映事业。
时代发展了,梅操电影的内容也丰富很多。一些好莱坞大片和最新的国产影片都可以在梅操看到,比如前一段时间火爆梅操的《盗梦空间》。为了迎合当代学生的口味儿,在武大一位博士影迷的建议之下,每次放电影之前余师傅都会上百度、搜狐一些网站上看电影评价,选的片子也都是四星以上的片子。
电影免费,放的片子学生喜爱,就经常会出现“全民观影”的壮观景象。余师傅印象中,观看人数最多的一次是放《建国大业》的时候,当时有一万两千多人,很多人站着看完了全场,气氛特别震撼。1998年的《泰坦尼克号》,当时是三元钱一张票,买了一万多张,还有很多没有买票偷溜进来的学生,当时天还在下雨,上万人挤在梅操的空地上站着打着伞流着眼泪看完了这部大片,成为梅操电影的一段佳话。“还有一次放电影的时候,是冬天,突然就下起了鹅毛大雪,雪越下越大,没有学生走,等到电影放完,整个梅操都已经成了白的。我印象特别深刻,很美。”余师傅深情的回忆起来,眼睛里面有一丝动人的亮光在闪现。
梅操电影镶嵌了一代又一代武大人的青春回忆,总是有很多对梅操电影念念不忘的老校友。一次,一位57年从武大毕业的92岁的老人,09年的时候专门回到了武大,特别恳请余师傅再放一次《女大学生宿舍》。一对华师的情侣学生时期习惯周末骑车过来看电影,一直延续到现在,这对夫妇每周都还会来梅操看电影,场场不落。还有一次,余师傅在内蒙古偶遇一位香港的武大校友,听说他就是放电影的师傅,激动地拉着他的手说:“对武大,印象最深的就是梅操的电影。”还说要带自己的儿子来看一场梅操的电影。“不过已经过了三年了,还没有来。”余师傅似乎在等待,等待一个给自己的承诺,一个给梅操电影的承诺。即使是这样,来梅操看电影的学生越来越少,06年的《大灌篮》,是最凄惨的一次,只来了5、600百人,平时电影的人数也只是在2000左右。到了今年,连军训时期的看电影都组织不起来。对于这样的现状,余师傅不无失落。“现在的年轻人啊,进入不了角色。”他总是怀念以前那些热爱电影的学生,04年的文学院的学生经常给余师傅打电话要求放一些《廊桥遗梦》这样的老片子,以前电影协会的学生也会帮自己设计海报贴公告宣传梅操电影,从今年开始,这样的合作也中断了。
守望者还是终结者?
采访的过程中,正在放映的电影突然发出了刺耳的声响,从窗口望出去,屏幕上的影像也不断在颤动。余师傅赶忙起身,匆忙检查公放,检查那两台“老爷机”,这儿扳一扳,那儿弄一弄,几分钟之后,电影恢复正常,大家吁一口气。现在梅操所使用的放映机购自70年代,是那个时代“最高端”的电影放映产品。“30万!”余老师努力告诉笔者眼前的两台放映机拥有多不凡的“家庭背景”。
现在的电影院放映方法是手动放映与数码放映相结合。梅操的这两台放映机自是属于手动式的。“手动的放映效果好,而且一般的电影也只有用手动(放映机)可放映的胶片。”余老师小心地带着我们参观这两台长辈级的“大功臣”。“当初刚买来放时,质量更好,连人的毛孔都看得一清二楚。”
每次放电影,余师傅都要提前留足一小时专供检查放映机的零件部位。即便小心翼翼照顾着这两台“老爷机”,他们还是会经常不知趣地在电影放映中途“发脾气”。为此,余师傅没有少费工夫。“真应该给学校建议建议,这机器确实老了点儿。”一般的机子最多用15年,可是梅操的这两台老爷机少说也已经用了30年。
工作的环境是艰苦的,现在这所放映室也是91年以后才兴建的,在此之前放映室仅仅只是梅操厕所旁边的一间小木屋。在这所房间的一角竖立着一台巨大的空调,这台空调的作用可大了去。放映室的灯泡是特殊的灯泡,具有超大的功率,夏天的时候放映室就相当于一个巨大的烤炉。冬天的时候,空调也要把温度调到27度进行降温,保证室内正常的温度。还有那从楼梯口就听得见的轰隆隆的机器声响充斥着狭小的房间,巨大的噪音好几次中断了我们的谈话,余师傅笑说:“每次放完电影,那个声音就要在脑子里面回响一天。”
当问起余师傅的工资待遇时,余师傅苦笑了一声:“唉,我的工资在武大里面是最低的层次。”既然条件艰苦,待遇也不好,我们问他有没有想过换一个工作。他说:“年轻的时候不是没有想过,问我为什么不换一个工作?我干了二十年,我知道给武大的学生放电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这样一件有意义的工作,现在也同样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问题。“我再干几年,也就几年,就该退休了。”可是下一代的放映师,梅操电影的接班人仍然没有着落。余师傅手下也没有什么徒弟,只有一个帮忙的勤工俭学的学生,这个学生也是余师傅向工会申请了两次才要来的勤工俭学的名额。余师傅叹气:“工会不重视这个工作,再说现在的年轻人有谁愿意干这个呢?”说着话,余师傅检查着盒子里的黑色拷贝,然后关上了装着拷贝的盒子,像是关掉了装着梅操电影历史的盒子。
尾声
一场电影结束,曲终人散,唯有放映室射出的蓝光映照在深夜的梅操。“啪嗒”一声,两台笨重的机器不再发出声响,整个世界暗了下来。关于灯塔“守望者”的故事也到此结束。
梅操,夜已深。
第五篇:第一课 光影之旅(范文)
第一课 光影之旅
【教学目标】
了解图像处理的意义和流程
了解常见图像处理软件及其适用范围 了解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
【教学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机房的优势,首先由教师展示作品,确定教学主题并布置教学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加工处理图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悉Photoshop界面,体验Photoshop的功能,对其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能够实现改变图像大小和图像的纠正。
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 【学习要求】
(1)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并能协作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提倡创新。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问题设计】(能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内容的问题)
同学们,轻松愉快的暑期生活刚刚结束。在暑假,你们有没有去旅游啊?
老师旅游了一次,大家一起看看我的一些照片!
我想将一些照片作为图片素材用于网页制作,放到网络上,行不行?有什么地方不行?要如何修改?
那我们今天就利用Photoshop来修改这些照片吧!
【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交往特点等)
由于Photoshop的普及面比较广,可能有的学生以前系统学习过,有的简单接触过,有的也可能一点都没有接触过,起点差异性比较大。教师应当尽力避免单纯介绍知识或限制学生的操作过程,而应该让学生充分思考,创造性地学习Photoshop。
八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心非常强,并有强烈的表现欲望。通过这一任务让他们的想法得到实现。
教学设计
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同学们,轻松愉快的暑期生活刚刚结束。在暑假,你们有没有去旅游啊?
老师旅游了一次,大家一起看看我的一些照片!
我想将一些照片作为图片素材用于网页制作,放到网络上,行不行?有什么地方不行?要如何修改?
那我们今天就利用Photoshop来修改这些照片吧!
学生活动:倾听、欣赏并思考
初识Photoshop的操作环境
教师活动:
1、标题栏:
2、工具箱:
3、工具属性栏:可针对用户所选工具参数调整,一般工具属性栏均在菜单栏下方。所有工具的参数均可复位。
4、菜单栏:菜单栏中包含了大多数的操作命令,5、图像窗口:即为当前或已打开的各张图像,一般每张图像均有一个独立的窗口。
6、状态栏:
7、浮动面板(调板):用来显示各种编辑信息,可显示各种图层、通道、路径、历史记录、动作等。
教师简单介绍Photoshop的界面,过一会儿练习时学生们可尝试操作,特别是工具箱中的各种工具和菜单栏各菜单中的命令,尽量都试一试,在操作时注意观察标题栏、状态栏、工具选项栏和面板的变化,从实践中思考各部分的功能作用,教师可以适当加以点拨。
学生活动:体验,思考
二、photoshop文件操作
教师活动:这张照片放上网上,照片太大影响网页的布局,同时浏览速度太慢,请修改它,以适合在网上浏览。
布置任务:
1、第一张照片放到网页中要求是300*80像素;修改好这张照片并上交。
打开指定图像文件,并能改变图像文件的大小及分辩率的设定,学生根据选取的图片进行操作。并保存为另一种格式文件。
学生活动:倾听、制作自己的作品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同学发现问题,激励同学主动解决问题,加以点拨
注:
1、补充:双击图像文件的结果,如何修改打开方式。
2、知识林
像素是用来表现图像的亮度和色彩变换的一个点,是构成图像的基本单位。
分辨率是指每单位长度方向上包含的像素数量。相同的区域内包含的像素越多,图像的细节就越丰富。
3、数码相机的像素如何计算:数码相机的CCD的分辨率(或称为像素值):一幅标有1024×768像素的图像而言,就表明这幅图像的长边有1024个像素,宽边有768个像素,1024×768=786432,即这是一幅将近80万像素的图像。
三、图像的纠正
教师活动:第二张照片拍摄时没拍好,歪了,要求将它纠正。
布置任务:
(1)度量倾斜的角度;
(2)旋转画布摆正图像
教师活动:我们从建筑物底下往上拍摄时造成图像在空间上的扭曲,要求将它纠正。
布置任务:
(1)使用工具箱内“矩形选框工具”,将整个图像全部选中。
(2)点击“编辑” 板书: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