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类学的询问与记录》读书笔记
《人类学的询问与记录》读书笔记
如果不真正的去参与一次人类学田野调查,就可能对这本书的理解或者说实用性无法做出正确的认识。尽管我没有参与过田野调查,也没有做过类似的人类学研究,但是粗略地读完这本书之后,对人类学研究的对象,范围,方法,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脑海里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足见这本书的全面与庞杂。正因为琐碎庞杂,且是很多实用性的知识,所以阅读时很难从整体去把握其宗旨和要领。也许正如译者所说,这本书其实就是一个调查纲要,一本工具书,或者说是一部工作指南。
田野调查的基本途径是参与观察、深入访谈、社区研究等等,在调查者深入社区生活后,和被研究者打成一片,成功收集资料后,又顺利的走出来,这其中,成功的保持观察的中立性,需要有一本工具书作为指导。何国强教授在序言中指出,“大凡实地调查员考察某一民族某一时代的文化时,必须有他的一套据为参考的框架或概念格局,否则社会事实庞杂散乱,无从加以系统的描述。”这也许是这本书的价值或者意义所在。
编著这本书最初的目的是为探险者和殖民者服务,因为“殖民统治的前提之一是了解土著的构成、历史和风俗习惯,这就需要做调查”。在这本书的成书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有两个专业机构必须被提及:英国科学促进协会人种协会和伦敦民族协会。这两个机构最初分别隶属于自然科学组织和人文科学组织,彼此既竞争,又合作,直到1871年,这两个机构合并,成立了英国皇家人类学会。
1874年,在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的推动下,第一版《人类学的询问与记录》问世,“这是英国人类学转入实证研究的标志。”一般包括人体构造、文化事项和杂类三个部分,尽管第一版作者们所提的问题各有偏向,“但是他们的观点代表了人类学的时代精神:尽快用实证方法记录濒临绝境的种族。”此后,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断修订和补充,《人类学的询问与记录》的内容越来越充实,越来越实用,越来越科学。到1951年,前后一共出版发行了6版。这本书的中译版本就是第六版。
《人类学的询问与记录》(第六版)由四篇和一个附录组成,第一、四篇没有设置问题,仅仅是对田野观察、测量的一般方法提供了指导意见,其他两篇是以问卷形式为主讲述田野问询与记录的主要内容。
第一篇体质人类学主要讲述人体测量方法与技术,包括如何选择测量部位、采集血样和鉴别血型。
第二篇社会人类学是这本书的精华,占用了本书最大的篇幅,首先讲述了人类学者进入田野前的基本准备工作,进入田野后如何选择居住和报道人。接着在社会结构、个体的社会生活、政治组织、经济、仪式与信仰、知识和传统以及语言共七大方面,列出了1265个问题,涵盖了人口调查。个体的家庭生活、社会组织共45个小点。
第三篇物质文化共27节,涉及衣食住行、工艺美术和音乐、娱乐游戏以及矿产资源等内容,共列出了986个问题,这部分主要是根据哈登考察托雷斯海峡的经验总结提问的要点编写的,后被马林诺夫斯基补充,设计成为文化三因子的物质底层的问题格。
第四篇内容多为田野中收集古物的基本方法,包含技术设备、发现有价值的古物、地表遗物、岩画和地质特点等五大方面的内容。
最后附录部分是对19世纪摄影技术的相关问题做了解释,现在看来有些过时,但是“对资料和田野中采集的样品进行分类的基本方法仍然具有指导性价值”。
第二篇:《人类学是什么》读书笔记
《人类学是什么》读书笔记
读书散记:特纳说,我想
读书贵在体味阅读过程中某一瞬间对心灵的震撼。这一震撼不止来源于你的即时感悟,还取决于你读书时的周边环境、精神状态等多种因素。而当你读完一本书的时候,你的记录更多来源于理性的思考。我相信,人更多是感性的动物,书也是必须倾注真情实感去体味的对象。短短的一瞬间也许就会使人忘记很多事情,捧着手中这本人类学的经典《仪式过程》,我感到一阵恐惧,生怕我与人类学第一次触电中的每次震动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殆尽。所以,我决定,记下每一次翻看这本书时的领悟。也许杂乱,也许肤浅,但有谁能说
这积淀了我人生的尘埃没有价值呢?
07年10月11日周四 下午 图书馆
序中说:“特纳最为关注的就是有没有趣,好不好笑,开不开心。”
我想:很对我胃口。
特纳说:“对一个地方的人类学研究调查,不要将自己摆在一种研究者的位置,而且观察当地人的生活习俗也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将自己变成当地人,站在当地人的角度去体验、去思考、去感受。”
我想:在学习英语时,是否也可以套用他所说的方法呢:不要将英语译成中文来理解,而是要把自己当作是一个母语就是英语的幼儿来学习。
特纳说:“这本著作所要产生的效果,就是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去体验书中所描述的内容。”
我想:凡尔纳正是如此吧。他的《地底旅行》虽然已经是许多年前看过的著作,但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现在却依然
存在,闭上眼睛,似乎就又能回到那个奇妙的地底世界。特纳所要达到的目标,不正是如此么?这让我不禁感叹:一本成功的人类学著作,首先要是一本文学名著,那么一位成功的人类学家,又要用多少时间与精力来积淀他的文化底蕴呢?
有人说:“特纳的著作的阅读群体广泛,远远超过人类学家这一范畴。”
我想:“一个真正的人类学家,所能阐述的思想及精神,不单单是表现在某一特定区域或某一类群体上,而是更要抓住整个人类的心。”
有人说:“他给人带来的震撼是在讨论会过程中所经历的时刻,而不是成果。”
我想:“真正伟大的事情,是在参与过程中所感受到的那一刹那心灵的感悟,而不是要如何去套用一种理论来解释某些过程。”
07年10月27日 周六麦当劳
特纳说:“当我们把这些头脑相对
简单的民族所持守的观念翻译成我们的语言的时候,往往会把我们自己的思想移植到他们的思想中去。”
我想:明白这句话太过容易,但我们却很难不这么做。举个例子:当你的母亲觉得天冷了要穿厚衣服时,她自己穿了,也会强迫你去穿,无论你的年纪多大,不是出于对你身体状况的了解,只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冷了,你也自然就冷了。
当然我并不赞同的一点就是:“头脑相对简单”是指哪方面的简单呢?对科技知识的掌握?我们的头脑的确比他们复杂。但若是对于一些最基本的事情、行为来说,他们的头脑比我们复杂的多。正如在人生中我们所认为的“理所应当”;如母爱,于他们来说思考的更多、更复杂、更深刻。我们这种“理所应当”的头脑是否存在某种方式上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作为“人”在“人性”上的低级呢?
特纳说:“在这些思想家之中,大
多数都采取了模棱两可得神学态度来解释,宗教现象是几种最为纷繁复杂甚至彼此矛盾的心理或社会因素的产物,从而否认宗教有超乎人类之外的起源。”
我想: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死亡”是个永恒的话题。人类对一切未知事物的恐惧来源于对死亡的恐惧,而正是由于对死亡的恐惧,才会去寻找或创造出一种事物例如“宗教”来
平复心中的恐惧。
特纳说:“我十分敬重摩尔根在我们这一学科中的伟大贡献和地位,但却不能苟同他在无意之间对其后辈的挑战,并试图证明,当代的人类学家由于已经拥有了优秀的概念工具,从而完全能够把‘无文字社会’中带有神秘色彩的宗教现象清楚地揭示出来。”
我想:人类是种傲慢的动物,伟大的学者更不例外。他们中的一些人写著作否定前人完全是为了可以创造一种独特的视角去树立自己的权威,而一些继续深入肯定前人的观点更是为了维护这
种权威,并创造这样一种权威——“没人比我更拥护他”。他们似乎无辜,却刻意巩固自己的地位。在一个社会里,“权威”无疑是对进步的桎梏,对文明的亵渎。我们依然愚昧,却总是试图让别人去揭穿这层愚昧,不断解释着我们愚昧的原因,却永远不会去打破它。这也是对文化研究的可怕之处。
特纳提出“仪式的象征意义”。
我的理解:对这一概念,我认为它太过复杂又太过简单,“简单”是指:我认为它指的是人某一瞬间的一个想法,并付诸于实践,正如我突然想到我用一中指弹着面前的杯子是在许愿一样。只不过我没有原始部落中一些权威人的权力,否则这也许就会成为一种现实,成为一种祈祷的仪式。“复杂”是指:对一种仪式的设置也许只是权威者心中一瞬间的思考,想法,即使被记录下来作为一种正规而普遍的仪式流程,也许当事人就会很快遗忘当时的想法、导致一种曲解或新解释。连本人都忘了的事情,我们还按照这样一种常规的理想化情况去调查研究,得到的结论是否也只是我们想当然的呢?
07年10月28日 火车上 清晨
特纳说:“对部落仪式的研究自然就是按一个宗旨:对在英属殖民地上如何与土著人建立持久关系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他认为,“在普遍的社会科学范畴内,人们已经开始广泛认识到,宗教信仰和宗教行为并不是对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关系得奇异怪诞的反映,而是远远超乎其上。”
我想:作者似乎是在用一种委婉的方式来表达、解释这种“超乎其上”。也可以理解为这样一种思想:不管就这一时期来说还是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上来讲,西方社会价值观中对“原始部落”这种地区文化调查研究的迫切需求与日益关注根源于殖民的野心,称霸的思想,他们试图去深入了解那些他们所认为的未开化的群体以便更好地宣扬自己的思想,在观念上控制他们,进而在现实中
奴役他们。
特纳说:“如果陌生人能够怀着尊敬的心态看待他们的信仰,恩丹布人会毫不反感的展现自己的宗教行为”。
我想:这正好验证了这样一句话——即使你自己没有信仰,也要毫无偏见地去尊重任何人的信仰与行为。这不是一种公正的研究心态,更是一种为人的美德。此外,还说明这样一个事实:无论人类不同群体间的差异多大,性情如何,对善恶的感觉都是相通的,真实的善意总是能够相互传递,被人理解的。
特纳说:“一些调查者由于自身带着理论这个障碍布,总是对恩丹布的各种文化视而不见。”
我想:打个比方,会弹电子琴的人,和不会弹电子琴的人一起学钢琴,后者会更快更容易一些。也就是说,当我们进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时,更应该将自己“清零”,客观的去看待一切。
特纳说:“正如其他母系社会一样,尽管社会位置是通过母系一方所决定,但权力还是掌握在男人的手里。”
我想:虽然恩丹布部落是母系氏族社会,但依就存在这样一个无法忽略的事实,这也可以证明这样一件事情:不管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女性被摆在什么样的地位,掌握着权力的永远都是男性。因此也让我一直存在的疑惑爆发出来: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现
象?是生理原因,亦或是长久以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普遍思想?那这种思想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07年11月14日下午 雨
特纳说:“有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倾向:要么把社会规范之外的事物视为应当关注的对象,以维护最大范围内的已知群体的利益,要么就把这个异于常态的事物加以毁灭。”
我想:一种未知事物的诞生或是出现是人类联合起来的最佳时机,他们或是将它作为神,或是鬼,总会走向一个极端。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是人类的共性,当一个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诞生时,即使
没有降生在自己家中,也会本能地去思考它的出现是否会对自己产生威胁,这种本能而且共有的畏惧心理就会让这些人自然地联合在一起。而这一未知事物的好坏固然有其本身特性的原因,也决不可忽视偶然事件的作用,即:如果这一事件发生时周围频繁有对他们来说是好事的情况发生,那么这一事物就为神,若恰好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就自然成为众矢之的的鬼了。
07年11月15日周四 上午
作者简言之:“东方是吉利的方向,是赐人予生命的方向。”
我想:我们可不可以说,无论一个民族、部落、或是社会群体,他们生活的环境如何,文明程度如何,宗教信仰如何,他们对某些自然现象具有共同的反映,这是否可以称为人类的先天本性。又或者是,对某些给人们身体上带来舒适的感觉的事物,使人们构造相似的人类产生自然的共鸣。
这也许可以解释东方的含义,但是
西方呢?也许可以理解为与生相对的则为死吧。但这种相反,对应的观点是否也是人的本性呢?产生这种相反的思维模式的共性,原因又何在呢?
07年11月26日周一 下午 晴
特纳说:“在恩丹布人对二重组合的概念的认知上,并不是指两个相似的事物,而是两个对立的事物。这样的两个事物之间所形成的,是紧张状态下的统一体。这两种紧张状态是由两种无法革除的力量或现实所构成的,这两种力量或现实相对立,而且无法和解,如果这些彼此关联,不能压制的力量同属于一个人类个体或群体,那么它们也能够构成强有力的统一体。”这种情况与马克思辩证统一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当对立的一方性质发生转化,变成另一方时,矛盾的双方还会产生其它对立情况,而恩丹布人的生态环境是持续稳定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在同一矛盾中并存,并且在对立的情况下为统一体提供框架和成分。这两方并不彼此摧毁,而是在某
种程度上彼此摧化。
我想:在这一问题上,我个人觉得作者的认识有些问题。马克思的矛盾统一观点完全适用于这一社会现象,也可以说恩丹布部落中的这一矛盾统一现象就是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理论在现实中的体现。作者认为,恩丹布人的稳定环境在发生相互转化催化,并不被此催毁,但我认为,在文中表述出的例如对从夫居的理解,本身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使一种母性为尊的思想在一方面丧失。这也自然可以理解为矛盾的一方转化为另一方。而新的矛盾,在此二者的内部也必然会产生,例如多胞胎等等。
07年11月27日 周二 晚上 图书馆
特纳说:“阈限有这样一种暗示:即如果没有身处低位的人,就不可能有身处高位的人,而身处高位的人必须要体验一下身处低位的滋味。”
我想:第一句话,是一种很朴素的阶级观,但第二句话存在着另一方面的
启示——真正优秀的管理者必须能够亲身感受一下员工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才能更好的管理。
07年12月5日 周三 下午
作者说:“只要在一个社会层面上可以达到完全的平等,那么这种平等就会导致另一个社会层面上完全的不平等。”
我想:确实如此,虽然我不相信在一个社会层面上可以达到完全的平等,但如果即使做到了一大半,另一种不平等也会明显的显露出来。举个例子,相同职位的男女职员在工资上达到了平等,但发展机会也会不等,男女性在社会中有平等的权利找工作,退休的年龄却不平等。也就是说,只要有一种不平等的根本性因素存在,不论法律如何健全,思想如何进步,它都永远可以以一种方式存在。
当我将书合上的一霎那,有一种如释重负却又像身体里的某个部分被掏空的感觉。此时的我,回想不出书中的任
何内容,也根本没能弄清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但当我看着厚厚的笔记时,心一下子充得满满的:那一日日的阅读、一点点的记述,伴随着书翻过的厚度,慢慢堆积,似乎有作者伴我一起走过。那一刻,我释然了:也许是因为我的文化素养还不够,也许是因为我读得还不够认真,使我根本无法理清作者在书中表达的人类学观点。但此刻的我,却依然还能感受到在每次阅读它的某一瞬间给我带来的冲击与震撼,使我认真地去思考了一些曾经从未想过的问题:关于人生、关于社会,等等。
也许我真的不是个合格的人类学工兵,但我相信它所带给我的这渐渐累积的人生体悟,会成为我堆砌人生之墙过程中最坚固的泥浆。
第三篇:《人类学是什么》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人类学是什么
作者:王铭铭
第一章 人看人
要求人类学家从自身的文化中解放出来,这并不容易做到,因为我们容易把自幼习得的行为当作全人类都自然的、在各处都应有的。(弗兰兹.波亚士)
弗兰兹.波亚士(franz boas,或译博厄斯,1985-1942),德裔美籍人类学家,美国现代文化人类学家奠基人之一。波亚士致力于进化论历史观和种族主义的批评,提倡实地文化研究,崇尚文化相对主义,所著<种族、语言与文化》阐述了文化人类学的基本思路,《人类学与现代生活》,论述了人类学的品格及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
文化指的是将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的所有造物和特征
人类遗传学的发展,则使我们看到,全人类的基因是基本一致的,种族的差异是表面现象,不可能导致种族之间的智力、性格和文化的不同。
第二章 他者的目光
我们的学科让西方人开始理解到,只要在地球表面上还有一个种族或一个人群将被他作为研究对象来看待,他就不可能理解他自己的时候,它达到了成熟。只是到那时,人类学才得以肯定自己是一项使文艺复兴更趋完满并为之作出补偿的事业,从而使人道主义扩展为人性的标准。(克罗德.列维-特劳斯特)
克罗德.列维-特劳斯特(claude levi-strauss,1980—)法国结构人类学大师,20世纪人类学的集大成者。他主张从人群之间的交流来透视社会,为此他对亲属制度、神话、宗教展开广泛的探讨,为比较人类学提供了最精彩的范例。他著有《亲属制度的基本结构》、《结构人类学》和《神话学》等名著。
致力于人类学研究的学者都十分关心“别人的世界”。别人的世界可能指石器时代的世界,但更多的是指人类学家研究具体的人群时面对的不同于自己的文化,它在人类学中常被形容为大写的“他者”(other)。在研究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时,人类学家还十分强调区分主位(emic)和客位(etic)观察方法的区分。主位和客位法来源于语言学,原本分别指操某种语言的人对于自己语言中细微的语音区分,与外在于这种语言的人可能做的区分之间的差异。在人类学的方法中,主位的观点被延伸来代指被研究者(局内人)对自身文化的看法,客位的观点被延伸来代指一种研究态度:人类学家强调要从被研究者的观点出发来理解他们的文化,而且拒绝用我们自己的范畴将被研究的文化切割成零星的碎片。
文化的互为主体性指的是一种被人类学家视为天职的追求,这种追求要求人类学家通过亲身研究“非我族类”来反观自身,“推人及己”不是“推己及人”地对人的素质形成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解。我们老祖宗早就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这样一种常识成为一门学科的基础观念,却来之不易。
在英国,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人是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
马林诺夫斯基 :
马林诺夫斯基是波兰人,来到英国人类学界,与进化论和传播论者都有过师承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逃了兵役,跑到特罗布里恩岛去做田野,在那里提炼除了最早的现代人类学的方法论。马林诺夫斯基的主要贡献是对作为人类学基本方法的民族志进行典范例证与系统阐述。马林诺夫斯基反对老一代人类学家坐在摇椅上玄想人类的历史,他认为,基于探险家、传教士和商人撰述的日记、报道和游记来做的人类学研究,属于道听途说:作为一种“文化科学”的人类学,必须经过亲身的观察,才能有自己的资料基础,才能避免本民族对他民族的文化的偏见。
读过马林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一书的人,对于他的思路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他的研究说明一个重要的观点:对于非西方文化的研究,不能采取进化论宏观历史观念的臆断,而必须沉浸在当地生活得细微情节里,把握它的内容实质,以一个移情式的理解,来求知文化的本质。他指出,一个合格的人类学家,要先对地方文化进行深入考察,才能写出人类学的论著来。他强调,人类学加要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在一个严格定义的空间和时间的范围内,体验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想境界,通过记录人的生活得方方面面,来展示不同文化如何满足人的普遍的基本需求、社会如何构成。
马林诺夫斯基的人类学是一种“实际的人类学”,与非实际的、模糊的、理想主义的人类学不同。这种人类学的创造性很大,对20世纪人类学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马林诺夫斯基以前,很多西方人将非西方文化堪称古代奇风异俗的遗留。马林诺夫斯基人文这种看法站不住脚,他说要是人们亲自去体验非西方生活得话,就会承认所有的人类基本的需要是一致的,所有的人都要吃早饭,要跟人交往。我们到别的民族中去看的时候,不能孤立地看,要把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连在一起。同时又在考虑文化作为一种工具,是如何被人们创造出来满足他们自己的种种需要的。这种既考虑到整体又考虑到文化满足人的需要的看法,被成为“功能主义”。
马林诺夫斯基说自己的人类学是“浪漫的逃避”,他研究的小岛以前是西方探险家的乐园,而马林诺夫斯基则躲在这个很美的地方,做“桃花源式的人类学”。1942年,在他去世那年之前,他意识到自己的东西好像没有用,他当了老师,不得不告诉学生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他在伦敦经济学院办了一个研讨会,里面出了一个学生,就是弗斯这位后来被认定为“英国人类学家之父”的人类学家,他通过个人的努力为人类学与政府的合作找到了途径,主张人类学应为改良文化之间的关系、殖民地的管理等作出贡献。
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生前有很多学术争论和私怨,但他对于人类学价值观的理解,布朗也是暗自赞同的。他们都反对进化论,崇尚一种将非西方文化堪称是活的文化而不是死的历史态度。
布朗
布朗自称自己的人类学是“比较社会性”,意思是说人类学是服务于社会理论建设和经验研究和比较研究。他读了很多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很多书,相信社会科学的基本追求是做孜孜不倦的“概括”。如果说马林诺夫斯基的民族志有点以喋喋不休的故事为特征、以故事的寓言式启发为优点,那么,布朗则不满足于此,他要求民族志要以“理论概括”为目的,其最终的前景,是基于跨文化、跨社会的比较研究提出一般社会学理论。于是布朗强调“社会人类学=比较社会学”,他认为一个民族的生活情况的描述,不足以代替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这对西方社会学来说如此,对西方人类学来说也是如此,新的人类学必需综合两者,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科学。
布朗的想法,在他的《社会人类学方法》一书里得到了较全面的表述,他的理论观点大致都来自于社会学家涂尔干讲的神圣是如何与世俗生活相互对应的、互为因果的。世俗在他看来就是社会,而神圣则是社会的集体表象。他关注的是涂尔干的那个问题:社会是怎样构造的?要看社会这座大厦是怎样建设起来的,就是要看社会的结构,如同看待楼房的结构一样。结构有一个形式,美国人叫“文化的模式”,英国任教“社会的形式”。布朗认为内部的结构决定了外观的表现,而内部的结构本身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各组成部分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看法叫“结构—功能主义”。一座房子不能没有地板、天花板、墙壁,它们之间的物理学关系就是布朗要看的结构—功能关系,而布朗的社会人类学,指的就是研究不同社会如何把这个大厦建起来的过程。属于他那一派的人类学家,喜欢看实在的结构,所以也喜欢研究可见得政治制度。
在同一时期,法国涂尔干学派的社会学也引申出了一种新的人类学。英法社会人类学都受到社会学大师涂尔干的影响,两国之间人类学只是和思想的交流很频繁。但是,法国式的人类学却走了一条与英国有所不同的道路。值得一提的现代法国学派奠基人,有葛兰言、莫斯两位。葛兰言和莫斯都与涂尔干有亲戚和师承关系。
葛兰言
葛兰言是个汉学专家,但他的雄心远远超越汉学,他想从中国资料看一般人类学家的做法、看一般社会理论的可能性。他的著作很多,最主要的创新,是提出结构人类学的基本说法,为法国结构主义提供了前提。葛兰言著作很多,其中尤其有名的那本叫做《古代中国的诗歌与节庆》,讨论了《诗经》这本书对人类学的启发。《诗经》分成风、雅、颂三个部分。大体来说,“风”是春天的节庆,“雅”是知识分子的吟唱,“颂”是宫廷里的颂歌。葛兰言认为这三个部分之间有一个互动和相互演绎的关系,这个关系也是一个过程,它展现了中国礼仪的起源在什么地方。《国风》是最古老的,雅、颂都来自于风。“风”是关于性关系的委婉表现,那么雅、颂代表的“礼”文化,完全来自于古代的男女关系与群体间交换的基本关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种对歌的关系是所有个人和个人、集团和集团之间关系最原始的,而不是涂尔干的社团。这种对歌的关系,再后来被发展成为“礼”,在法国则被理解为“社会”或“总体给予”。葛兰言认为,中华帝国的辉煌文明,就是通过改造原始乡野的交换而形成的。
莫斯
莫斯研究的面涉及很宽,但他的《礼物》最为有名。典型的“权钱交易”正好说明“礼物”关系的普遍意义。“礼物”关系的基本原理是,交易双方的关系不是物本身的价值的对等性,而是人与人的关系的对等性。像“权钱交易”这种行为,可以解释为以物质的东西来抹平政治地位的差异,从而促成人本身的交换。莫斯的整个研究表面,很难用理性和不理性来区分社会行为,人情这样的东西不是不理性,它是人们交往的原初基础。
莫斯的理论针对的好像是“古老的社会”,是古代希腊、罗马、印度、中国及现存的部落民族的同类现象。但他想从这些广播的知识里面汲取的教诲,除了“古老的社会”的制度和风俗以外,还有人际关系互惠性的普遍意义。他要指出的是,“礼物”的基本要点是,每个人在礼物交换中既有责任去送人家东西,也能拒绝礼物,有责任收取,不收会遭人嫌弃。
在现代人类学中,美国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些成就与来自欧洲的犹太人移民学者有着密切关系。美国人类学的教学核研究受到英国的影响比较大,但从内在的精神来说,美国人类学的深层结构,潜在着很多德国文化理论。
波亚士
波亚士是美国现代人类性的开创者,这位人类学家与英国式的社会人类学家摩尔根不一样,他的主张叫“历史具体主义”,顾名思义就是从具体事实来看历史的做法,它不注重法权制度的历史演变状况的研究,而推崇一种细致入微的人类学的描述与评论。
波亚士对德国传播伦还是有批评的,他强调,不能只看大的文明如果传播到世界边缘地区的过程,而应该像考古学家那样看日常生活的物品怎样分布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语言学和文化理论方面也提出了一些看法,他注重文化的历史,注重从历史的具体时间和空间场景和延展开来的过程。从更高一层的理论看,历史具体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的看法是分不开的。波亚士不认为文化有一个绝对的价值,认为文化只要存在,就有它的意义。他认为,所谓人类普遍的东西,可能是西方学者自己的想象。其实,非西方的“土著”有他们一套对自己生活得看法,这些看法是相对于他们的具体生活而产生意义的,因而文化的相对性是普遍意义的。
第三章“离我远去”
现代人类学似乎还在于18世纪的哲学家们所喜欢的启蒙问题做斗争。不过,它的斗争对象已经转变成了欧洲扩张和文明的不到类似的狭隘的自我意识。确实,“文明”是西方哲学家们所发明出来的词汇,它当然指涉的是西方哲学家们自己的社会。在众多西方支配的叙述中,非西方土著人是作为一种新的、没有历史的人民而出现的。这意味着,他们自己的代理人消失了,随之他们的文化也消失了,接着欧洲人闯进了人文的原野之中(马歇尔.萨林斯)
马歇尔.萨林斯,最有影响力和创造力的美国人类学家之一,曾与新的进化论者为伍,主张多线进化的观点,后投入结构人类学,尤其在结构、历史和实践关系的研究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著《石器时代的经济》,为人类学提供了一个全面和富有理论冲击力的说嘛,后期的历史人类学著作集中考察文化接触的结构模式。
李亦园先生说了这么一段话:“人类学的研究工作有一大特色,那就是要到研究的地方去做深入的调查探索,无论是蛮荒异域还是穷乡僻壤都要住过一年半载,并美其曰叫‘参与观察’。因而李先生说,人类学家的生涯,与孤独寂寞分不开,人类学家要备尝田野的孤独寂寞,是因为田野工作引起的文化冲击和文化震撼。“经常使你终身难忘,刻骨铭心”。人类学加不仅要承受孤独寂寞和文化震撼,还会时不时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困境。马林诺夫斯基在自己的日记里,忠实的表达了作为一个平常人的困惑,他面对过的压抑、无聊、无所适从,也是其他人类学家面对过的。然而,从事实地研究的人类学家坚信,田野生涯的种种忧郁不是没有价值的,相反,它们正是特殊的人类学理解能力的发挥。
作为一个人类学家,要培养一种“离我远去”的能力,到一个自己不习惯的地方,体会人的生活面貌。所以,这里的“我”是“自己”。但不单指个人,而指人生活在其中的“自己的文化”。人类学加不像心里分析师那样,用自我剖析来“推己及人”;他们也不像哲学家那样,在自己的那海里营造一个思想的建筑来代表整个世纪。作为一个人类学家,首先要学习离开自己的技艺,让自己的习惯和思想暂时退让给他对一个遥远的世界的期望。在别的世界里体验世界的意义,获得“我”的经验,是现代人类学的一般特征。
人类学家离开自我的途径,有的是时间的隧道,有的是空间的距离。他们去的时间,是已经流逝的过去;他们去的空间,是一个“非我”的世界,“离我远去”的艺术,是一种思想生活。因而,人类学家不以肉身的离去为目的,他们带着自己的心灵,超越自己的文化,领略人如何可以使人同时又那么不一样。人类学家不一定要追求对遥远的文化的求索,不少人类学家也从事本土文化的研究。在本土研究中,“离我而去”的意思,转化为自己社会中司空见惯的生活方式形成的暂时陌生感,转化成一种第三者的眼光。它让我们能站在“客人”的角度来对待“主人”——我们本身。在这样的情形下,人类学家的肉身没有被自己搬运到别的世界中去,但他们的心灵却必须在一个远方寻找自我反观的目光,在一个想象或实在异域寻找他者对于“我”的意义。
什么是人类学的精神实质呢?我说,它就是这门学科要做到“离去之感”,而“离去之感”的发生过程,就是祛除民族中心主义世界观的过程。民族中心主义指的就是把本民族的文化价值当成全人类的价值、把本民族的精神当成全人类的精神、将自己的文化视为世界文明的最高成就的那种心态。民族中心主义有时与民族的自尊心相结合,但两者有根本的价值论差异。民族的自尊心对于很多民族来说是可以理解、可以弘扬。但民族中新中医指的不是民族的自尊心,而是一种将自己的价值强加在别人身上的观念形态。这种观念形态对别人的生活方式存在如此根深蒂固的偏见,以至于忘记了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存在理由,或忘记了“我们都是人”这个简单道理。
在近代以来的世界中,什么事最严重的民族中心主义?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来说,最严重的民族中心主义,不幸与我们希望达到的“发达目标”构成了难以割舍的关系,这种新式的民族中心主义,就是被逐步衍生出来的“现代中心主义”,它是我们今天生活得世界的最大问题之一。我们知道,“现代性”这个概念,原来也是起源于西方民族中心主义的,它表达了欧洲近代以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的近代文化的推崇,它的根源与进化的文化观一致。现代性将欧洲近代史当城市世界史的总体未来,将现代国家的预期混同为社会的现实,相信其他不同的文化传统只有接受或接近这种新的政治方式之后,才能够拥有“适者生存”的能力。
第四篇:人类学读书笔记
读书散记:特纳说,我想
读书贵在体味阅读过程中某一瞬间对心灵的震撼。这一震撼不止来源于你的即时感悟,还取决于你读书时的周边环境、精神状态等多种因素。而当你读完一本书的时候,你的记录更多来源于理性的思考。我相信,人更多是感性的动物,书也是必须倾注真情实感去体味的对象。短短的一瞬间也许就会使人忘记很多事情,捧着手中这本人类学的经典《仪式过程》,我感到一阵恐惧,生怕我与人类学第一次触电中的每次震动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殆尽。所以,我决定,记下每一次翻看这本书时的领悟。也许杂乱,也许肤浅,但有谁能说这积淀了我人生的尘埃没有价值呢?
07年10月11日周四 下午 图书馆
序中说:“特纳最为关注的就是有没有趣,好不好笑,开不开心。”
我想:很对我胃口。
特纳说:“对一个地方的人类学研究调查,不要将自己摆在一种研究者的位置,而且观察当地人的生活习俗也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将自己变成当地人,站在当地人的角度去体验、去思考、去感受。”
我想:在学习英语时,是否也可以套用他所说的方法呢:不要将英语译成中文来理解,而是要把自己当作是一个母语就是英语的幼儿来学习。
特纳说:“这本著作所要产生的效果,就是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去体验书中所描述的内容。”
我想:凡尔纳正是如此吧。他的《地底旅行》虽然已经是许多年前看过的著作,但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现在却依然存在,闭上眼睛,似乎就又能回到那个奇妙的地底世界。特纳所要达到的目标,不正是如此么?这让我不禁感叹:一本成功的人类学著作,首先要是一本文学名著,那么一位成功的人类学家,又要用多少时间与精力来积淀他的文化底蕴呢?
有人说:“特纳的著作的阅读群体广泛,远远超过人类学家这一范畴。”
我想:“一个真正的人类学家,所能阐述的思想及精神,不单单是表现在某一特定区域或某一类群体上,而是更要抓住整个人类的心。”
有人说:“他给人带来的震撼是在讨论会过程中所经历的时刻,而不是成果。”
我想:“真正伟大的事情,是在参与过程中所感受到的那一刹那心灵的感悟,而不是要如何去套用一种理论来解释某些过程。”
07年10月27日 周六麦当劳
特纳说:“当我们把这些头脑相对简单的民族所持守的观念翻译成我们的语言的时候,往往会把我们自己的思想移植到他们的思想中去。”
我想:明白这句话太过容易,但我们却很难不这么做。举个例子:当你的母亲觉得天冷了要穿厚衣服时,她自己穿了,也会强迫你去穿,无论你的年纪多大,不是出于对你身体状况的了解,只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冷了,你也自然就冷了。
当然我并不赞同的一点就是:“头脑相对简单”是指哪方面的简单呢?对科技知识的掌握?我们的头脑的确比他们复杂。但若是对于一些最基本的事情、行为来说,他们的头脑比我们复杂的多。正如在人生中我们所认为的“理所应当”;如母爱,于他们来说思考的更多、更复杂、更深刻。我们这种“理所应当”的头脑是否存在某种方式上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作为“人”在“人性”上的低级呢?
特纳说:“在这些思想家之中,大多数都采取了模棱两可得神学态度来解释,宗教现象是几种最为纷繁复杂甚至彼此矛盾的心理或社会因素的产物,从而否认宗教有超乎人类之外的起源。”
我想: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死亡”是个永恒的话题。人类对一切未知事物的恐惧来源于对死亡的恐惧,而正是由于对死亡的恐惧,才会去寻找或创造出一种事物例如“宗教”来
平复心中的恐惧。
特纳说:“我十分敬重摩尔根在我们这一学科中的伟大贡献和地位,但却不能苟同他在无意之间对其后辈的挑战,并试图证明,当代的人类学家由于已经拥有了优秀的概念工具,从而完全能够把‘无文字社会’中带有神秘色彩的宗教现象清楚地揭示出来。”
我想:人类是种傲慢的动物,伟大的学者更不例外。他们中的一些人写著作否定前人完全是为了可以创造一种独特的视角去树立自己的权威,而一些继续深入肯定前人的观点更是为了维护这种权威,并创造这样一种权威——“没人比我更拥护他”。他们似乎无辜,却刻意巩固自己的地位。在一个社会里,“权威”无疑是对进步的桎梏,对文明的亵渎。我们依然愚昧,却总是试图让别人去揭穿这层愚昧,不断解释着我们愚昧的原因,却永远不会去打破它。这也是对文化研究的可怕之处。
特纳提出“仪式的象征意义”。
我的理解:对这一概念,我认为它太过复杂又太过简单,“简单”是指:我认为它指的是人某一瞬间的一个想法,并付诸于实践,正如我突然想到我用一中指弹着面前的杯子是在许愿一样。只不过我没有原始部落中一些权威人的权力,否则这也许就会成为一种现实,成为一种祈祷的仪式。“复杂”是指:对一种仪式的设置也许只是权威者心中一瞬间的思考,想法,即使被记录下来作为一种正规而普遍的仪式流程,也许当事人就会很快遗忘当时的想法、导致一种曲解或新解释。连本人都忘了的事情,我们还按照这样一种常规的理想化情况去调查研究,得到的结论是否也只是我们想当然的呢?
07年10月28日 火车上 清晨
特纳说:“对部落仪式的研究自然就是按一个宗旨:对在英属殖民地上如何与土著人建立持久关系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他认为,“在普遍的社会科学范畴内,人们已经开始广泛认识到,宗教信仰和宗教行为并不是对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关系得奇异怪诞的反映,而是远远超乎其上。”
我想:作者似乎是在用一种委婉的方式来表达、解释这种“超乎其上”。也可以理解为这样一种思想:不管就这一时期来说还是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上来讲,西方社会价值观中对“原始部落”这种地区文化调查研究的迫切需求与日益关注根源于殖民的野心,称霸的思想,他们试图去深入了解那些他们所认为的未开化的群体以便更好地宣扬自己的思想,在观念上控制他们,进而在现实中奴役他们。
特纳说:“如果陌生人能够怀着尊敬的心态看待他们的信仰,恩丹布人会毫不反感的展现自己的宗教行为”。
我想:这正好验证了这样一句话——即使你自己没有信仰,也要毫无偏见地去尊重任何人的信仰与行为。这不是一种公正的研究心态,更是一种为人的美德。此外,还说明这样一个事实:无论人类不同群体间的差异多大,性情如何,对善恶的感觉都是相通的,真实的善意总是能够相互传递,被人理解的。
特纳说:“一些调查者由于自身带着理论这个障碍布,总是对恩丹布的各种文化视而不见。”
我想:打个比方,会弹电子琴的人,和不会弹电子琴的人一起学钢琴,后者会更快更容易一些。也就是说,当我们进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时,更应该将自己“清零”,客观的去看待一切。
特纳说:“正如其他母系社会一样,尽管社会位置是通过母系一方所决定,但权力还是掌握在男人的手里。”
我想:虽然恩丹布部落是母系氏族社会,但依就存在这样一个无法忽略的事实,这也可以证明这样一件事情:不管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女性被摆在什么样的地位,掌握着权力的永远都是男性。因此也让我一直存在的疑惑爆发出来: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现
象?是生理原因,亦或是长久以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普遍思想?那这种思想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07年11月14日下午 雨
特纳说:“有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倾向:要么把社会规范之外的事物视为应当关注的对象,以维护最大范围内的已知群体的利益,要么就把这个异于常态的事物加以毁灭。”
我想:一种未知事物的诞生或是出现是人类联合起来的最佳时机,他们或是将它作为神,或是鬼,总会走向一个极端。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是人类的共性,当一个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诞生时,即使没有降生在自己家中,也会本能地去思考它的出现是否会对自己产生威胁,这种本能而且共有的畏惧心理就会让这些人自然地联合在一起。而这一未知事物的好坏固然有其本身特性的原因,也决不可忽视偶然事件的作用,即:如果这一事件发生时周围频繁有对他们来说是好事的情况发生,那么这一事物就为神,若恰好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就自然成为众矢之的的鬼了。
07年11月15日周四 上午
作者简言之:“东方是吉利的方向,是赐人予生命的方向。”
我想:我们可不可以说,无论一个民族、部落、或是社会群体,他们生活的环境如何,文明程度如何,宗教信仰如何,他们对某些自然现象具有共同的反映,这是否可以称为人类的先天本性。又或者是,对某些给人们身体上带来舒适的感觉的事物,使人们构造相似的人类产生自然的共鸣。
这也许可以解释东方的含义,但是西方呢?也许可以理解为与生相对的则为死吧。但这种相反,对应的观点是否也是人的本性呢?产生这种相反的思维模式的共性,原因又何在呢?
07年11月26日周一 下午 晴
特纳说:“在恩丹布人对二重组合的概念的认知上,并不是指两个相似的事物,而是两个对立的事物。这样的两个事物之间所形成的,是紧张状态下的统一体。这两种紧张状态是由两种无法革除的力量或现实所构成的,这两种力量或现实相对立,而且无法和解,如果这些彼此关联,不能压制的力量同属于一个人类个体或群体,那么它们也能够构成强有力的统一体。”这种情况与马克思辩证统一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当对立的一方性质发生转化,变成另一方时,矛盾的双方还会产生其它对立情况,而恩丹布人的生态环境是持续稳定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在同一矛盾中并存,并且在对立的情况下为统一体提供框架和成分。这两方并不彼此摧毁,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彼此摧化。
我想:在这一问题上,我个人觉得作者的认识有些问题。马克思的矛盾统一观点完全适用于这一社会现象,也可以说恩丹布部落中的这一矛盾统一现象就是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理论在现实中的体现。作者认为,恩丹布人的稳定环境在发生相互转化催化,并不被此催毁,但我认为,在文中表述出的例如对从夫居的理解,本身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使一种母性为尊的思想在一方面丧失。这也自然可以理解为矛盾的一方转化为另一方。而新的矛盾,在此二者的内部也必然会产生,例如多胞胎等等。
07年11月27日 周二 晚上 图书馆
特纳说:“阈限有这样一种暗示:即如果没有身处低位的人,就不可能有身处高位的人,而身处高位的人必须要体验一下身处低位的滋味。”
我想:第一句话,是一种很朴素的阶级观,但第二句话存在着另一方面的启示——真正优秀的管理者必须能够亲身感受一下员工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才能更好的管理。
07年12月5日 周三 下午
作者说:“只要在一个社会层面上可以达到完全的平等,那么这种平等就会导致另一个社会层面上完全的不平等。”
我想:确实如此,虽然我不相信在一个社会层面上可以达到完全的平等,但如果即使做到了一大半,另一种不平等也会明显的显露出来。举个例子,相同职位的男女职员在工资上达到了平等,但发展机会也会不等,男女性在社会中有平等的权利找工作,退休的年龄却不平等。也就是说,只要有一种不平等的根本性因素存在,不论法律如何健全,思想如何进步,它都永远可以以一种方式存在。
当我将书合上的一霎那,有一种如释重负却又像身体里的某个部分被掏空的感觉。此时的我,回想不出书中的任何内容,也根本没能弄清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但当我看着厚厚的笔记时,心一下子充得满满的:那一日日的阅读、一点点的记述,伴随着书翻过的厚度,慢慢堆积,似乎有作者伴我一起走过。那一刻,我释然了:也许是因为我的文化素养还不够,也许是因为我读得还不够认真,使我根本无法理清作者在书中表达的人类学观点。但此刻的我,却依然还能感受到在每次阅读它的某一瞬间给我带来的冲击与震撼,使我认真地去思考了一些曾经从未想过的问题:关于人生、关于社会,等等。
也许我真的不是个合格的人类学工兵,但我相信它所带给我的这渐渐累积的人生体悟,会成为我堆砌人生之墙过程中最坚固的泥浆。
第五篇:询问记录单
房屋登记询问记录单
根据《物权法》第十二条,《房屋登记办法》第十八条,《福建省房屋登记工作规程》(暂行)的有关规定,漳州市房地产交易与房屋权属登记发证中心就您房屋登记申请的有关事项询问如下:
●申请人姓名,性别,身份证件号码申请人姓名,性别,身份证件号码●身份证件类型:居民身份证□ 户籍证明□ 军官证□ 士兵证□ 护照□ 通行证□其他证件□●登记类型: 权属登记□、转移登记□、抵押登记□、预告登记□、其他登记□ ●申请登记的房屋座落询问事项:
1、现申请登记事项是否是申请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答:
2、现申请登记的房屋是否为共有房屋?答:
3、申请登记的房屋的共有权人是否为夫妻关系?答:
4、除夫妻关系的共有权人外,是否存在其他共有权人? 答:
5、现申请登记的房屋是否出租?答:
6、现申请登记的房屋是否列入拆迁范围?答:
7、申请人在抵押鉴证完成后是否委托抵押权人领取上述房屋的房屋所有权证及国有土地使用证?答:
8、其他询问事项:
①②答:①②
申请人保证上述询问记录内容真实有效。同时郑重承诺:对申请登记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负责,没有隐瞒不该隐瞒的情况或提供虚假材料申请房屋权属登记。如有不实或虚假,本人愿意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申请(被询问)人:
抵押权人(公章)(签名+手印)
年月日
询问人签名:年月日
询问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