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陕西县域经济十年发展报告
陕西县域经济十年发展报告
2002年以来的十年,是陕西大发展的十年,也是县域经济发展最好最快的十年。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壮大县域经济”精神的鼓舞下,陕西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以建设西部强省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步伐为目标,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来抓,强化发展措施,丰富发展思路,扎实推进发展工作,县域经济呈现出竞相发展、科学发展的大好局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为全省发展大局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经济总量跨越式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过去十年,为改变县域经济发展的滞后状况,陕西省委省政府采取超常发展措施,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决定》、《关于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强县级领导班子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建立了科学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机制,将县域经济发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极大地激发了全省各地加快发展的积极性。特别是2009年以来,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陕西进一步细化发展措施,全省11个市区实施“一市一策”,大力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强力打造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集中力量加快重点示范镇建设,举全省之力推进扶贫避灾移民工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省县域经济实现突破性发展。十年来,全省县域GDP总量在连续突破2000亿元(2006年)、3000亿元(2008年)、4000亿元(2009年)、5000亿元(2010年)的基础上,2011年跃上6000亿元台阶,达到6671.26亿元,较2004年增加了5479.46亿元,增长了4.6倍;县域GDP占全省的比重由37.5%提高到53.8%,提升了16.3个百分点;县均GDP由14.36亿元增加到80.38亿元,增加了66.02亿元,是2004年的5.6倍。全省83个县(市)中有18个县(市)GDP超过百亿元大关,44个县超过50亿元,而2004年全省仅有2个县超过50亿元,过百亿县则没有。县域GDP最高水平从2004年的52.37亿元,发展到2011年的771亿元,增长了13.7倍。在2007年到2010年的3年里,全省先后有3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西部“百强县”从2004年的4个增加到2010年的12个,是西部“百强县”增加最快的省份,县域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过去十年,围绕县域农业成份较重、农民收入偏低的状况,陕西省委省政府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安排专项资金启动实施了粮食单产提高、果业提质增效、畜牧业收入倍增等七大农民增收工程,着力提升农业产业规模和效益。为了培育县域农业主导产业,陕西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县一业,一乡一品”振兴产业活动,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陕北的羊、薯、杂粮、枣,陕南的瘦肉型猪、中药材、茶桑蚕、食用菌、绿色食品,关中的果业、蔬菜、畜牧业等各具地域特色农业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陕西狠抓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积极引领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到2011年,全省县域三次产业之比为14.4:60.8:24.8,与2007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0.6个百分点。在农业特色产业方面,全省水果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1682万亩和1333万吨,较2004年增长了42.3%和81.1%。特别是苹果面积达到935万亩,较2004年增长了51.3%,产量达到903万吨,占到全国苹果总产的1/3和世界总产量的1/8,优果率达75%以上,实
现了面积、产量、品质全国第一;猕猴桃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75万亩和74万吨,均较2004年增长了2倍,实现面积、产量全国第一,总产量已占到世界的1/3左右,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秦岭北麓猕猴桃集中产区,农业产业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三、县域工业发展壮大,主导作用更加突出
县域工业落后一直是制约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源所在。过去十年,为加快县域工业发展,陕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工业化发展纲要
(2009-2012年)》和《关于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意见》,并设立100个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在这些政策措施的激励下,全省各地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培育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工业规模,县域工业获得快速发展。到2011年,全省县域工业实现增加值已经达到3734.61亿元,是2004年的8.5倍。十年来,全省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县域GDP的比重已经由2004年的37%大幅提高到2011年的56%,其中有14个县(市)工业比重超过70%,而2004年只有3个,县域工业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四、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城镇化步伐加速推进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是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抓手。十年来,陕西在城镇化发展上集中力量,实施重点突破,为推进县域城镇化发展进程,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纲要》、《关于加快重点镇建设推进全省县域城镇化的意见》和《加快重点示范镇建设的通知》等相关政策,启动实施了关中百镇、陕北陕南50个镇建设工程,并择优扶强在全省确定100个重点镇,赋予100个重点镇县级管理权限,安排专项资金,成立陕西省城镇建设投资公司,为100个重点镇建设搭建融资平台。2011年,陕西省政府又在全省遴选了31个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建制镇作为重点示范镇加以建设,为每个重点示范镇提供1000亩土地增减挂钩指标和1000万元专项启动资金,支持重点示范镇建设。与此同时,陕西还大力实施避灾移民搬迁工程,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推进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为抓手,加快建设农民幸福家园。在多项政策措施的共同作用下,陕西城镇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截至2011年,全省有12个县(市)城镇化率超过50%,有14个县(市)高于全省47.3%的平均水平,城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
五、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总量占据“半壁江山”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是陕西县域经济发展不活不强的主要症结。十年来,针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陕西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放宽投资领域,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财税扶持力度,改进和完善金融服务,加大信贷金融支持力度等8个方面32条措施。各地从强化鼓励、引导和扶持入手,积极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不断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推动力度,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到2011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突破6000亿元大关,达到6257.1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50.5%,较2005年提高了10.5个百分点,已占据全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全省83个县(市)有27个县(市)非公有制经济占比超过50%,较2005年增加了16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六、财政收入大幅增加,民生支出力度不断加大
十年来,伴随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陕西县域财政实力有了显著提升。到2011年,全省县域实现财政总收入825.11亿元,较2004年增加了711.69亿元,年均增长32.8%。县均财政总收入9.94亿元,是2004年的7.3倍。在财政增收的情况下,陕西省委省政府把保
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陕西省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出台了完善城乡居民养老制度,及时建立低收入群体生活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解决特殊利益群体现实问题等26项新政。在此基础上,强力推进陕南避灾移民、陕北扶贫搬迁工程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重大民生工程,2007年以来,全省用于民生的投入高达7000多亿元。到2011年,全省县域用于教、科、文、社、卫、农和住房保障支出比重达67.8%,比2004年高出23.7个百分点。县均财政支出12.66亿元,较2004年增加了11.01亿元,是2004年的7.7倍,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
七、惠民政策成效显著,居民收入快速增加
十年来,为了实现改革发展成果全省人民共享,陕西在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寻找平衡点,先后实施农民增收“七大工程”、民生“八大工程”、民生“十大工程”,通过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及时跟进国家出台调节居民收入的分配政策,重点提高农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实施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到2011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28元,较2004年增加了3161元,是2004年的2.7倍,有63个县(市)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比2004年增加了39个。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45元,较2007年增加了7482元,增加了70%,有46 个县(市)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比2007年增加了45个,为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经济强县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年来,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指导下,陕西能矿资源富集县(市)依靠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工业,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贡献不断增大。到2011年,全省“十强县”县均生产总值、县均财政总收入、县均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48.84亿元、51.40亿元和15.42亿元,是2007年全省“十强县”水平的2.5倍、3.1倍和2.8倍。位居全省“十强县”榜首的神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1亿元,是2007年的3.9倍。2011年陕西“十强县”以全省7.2%的人口,创造了全省20.1%的生产总值,比2007年高出2.1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显著的带动作用。
2002年以来,陕西县域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历了一个从深化认识、加快发展到壮大发展的历程。十年来,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陕西省委、省政府政策措施有力,全省上下攻坚克难,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局面。应该说,这十年,是陕西县域经济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十年,也是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十年。但是成绩面前,我们也应该看到,陕西县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县均经济规模较小、强县偏少偏弱、区域发展不平衡、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加快发展的任务依然很重。“十二五”是陕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西部强省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大幅提升综合实力、阔步迈向中等发达省份的重要时期。我们相信,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我们坚定县域经济发展不放松、不动摇、不懈怠,进一步深化发展措施,不断创新发展思路,有效推进发展工作,就能不断开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突破,为陕西实现既定发展目标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第二篇:银行发展十年稿
银行十年,奋斗和远方 一、十年
男:十年,我从缕缕青丝到些许白发,体重也从140到了180.女:十年,我从白衣校服到唯美婚纱,如今已是孩子妈。男:十年,领我们进门的老师有的已退休,有的依然在坚守
女:十年,过得真快,有些事,以为近在眼前,其实已三年、五年。
男:十年,**银行从一个冬日的新芽变成独挡一面的大树,用他的汁液和绿荫滋润着一个个员工。
女:十年,员工们像一粒粒的种子,将自己深埋进**银行这片多情的土地。
男:在这里,我们褪去年少的青涩,在专业务实的氛围里蜕变成为一个个职场精英。
女:在这里,我们抛却了年少的懵懂,伴随**银行的成长,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成就一个个美满家庭。
男:这是激情燃烧,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十年 女:这是开拓进取,进步,与您同步的十年。男:十年的不懈努力,十年来满载的荣誉 女:十年功勋和业绩,都变成了永恒的回忆 男:再回首,云遮归途,再回首,荆棘密布。女:十年梦,屈指犹堪惊,十年梦,晓色拨云开。男:铭记过去,是我们前行最大的动力。女:我们不会忘记
合:我们不会忘记,那辛劳憔悴的身影;
我们不会忘记,那冥思苦想的模样;
我们不会忘记那艰苦创业的奔忙;
我们不会忘记,那自立自强的希望!
二、历程
男:2008年,我们找准市场定位,抓住农村市场机遇,经营性贷款一路高歌猛进,连连奏凯。
女:贷款余额节节攀升,直到到达到现在都无法超越的巅峰
男:巅峰过后是渐退期,政策调整期,经济与下行期,2015年跌入谷底。
女:2015年,我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大情小事,接触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变化气息
男:2015年,我们携手并肩迎战罕见的风雨,靠着不服输,不怕输的倔强,一直在探索前进的方向,寻找前行的动力。
女: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是应该有所坚守的,唯有如此,所有的付出才会有出路。男:曾经,历经艰辛的我们,铭记心底;过去,一直惘然的我们,没有泄气!女:坚持不懈做好基础工作,不辱我示范行之句号; 男:集思广益谋略改革创新,不负历届领导之信任。
女:风雨成不了前进路上的阻力,坎坷只不过是沿途的小插曲。男:走过一段路,风景毕竟不相同,这段惠风和畅,那段骤雨狂风。合: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只要热爱**银行,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三、感恩
女:多少次我们带着甜美的微笑把梦笑醒 男:无数回我们含泪回望一路走来的的风光 女:历历往事萦回心间,声声叮咛那样动听
男:感恩父母,给我鲜活的生命,无私大爱伴我前行,您用心血标立我的人生,您挺立身姿不再,只剩霜染双鬓。
女:感恩领导,我黑夜中的启明星,是您谆谆教诲让我对未来无限的憧憬,您交给我们打开理想之门的钥匙,为我们冲刺明天打气鼓劲。
男:还有一些人,不会像父母标立我的人生,不会像领导给我无限憧憬,但有你们在,让我觉得我是一个很幸运的人。
女:在安宁平静的日子里,他们给我带来充实和宽慰;在艰辛困苦的日子里,他们给我带来寄托和希望。共同的事业,让我们结成了战友般的情谊 合:感谢有你,我的战友,我的姐妹兄弟!
四、展望
男: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砥砺前行 女:十年励精图治,十年戮力转型
男:不经意间,邮储银行已然成长为一家现代大型零售商业银行
女:十年间,变的是规模、形象、气质。不变的是对大型零售银行的定位和大型国企的职责坚守。
男:一流的经营管理,一流的品牌影响力,一流的企业文化
女:一个坚定的信念,践行普惠金融;一个坚守的职责,服务小微和三农 男:十年跨过千座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女:前方的路还有很远,还有很多未知的艰难,但我们心愿已定不再改变。男:开弓没有回头箭,让我们齐心协力,冲过激流险滩 女:十年,二十年,直到百年
合:**银行,我们永远与你同在,**银行,让我们再一次扬帆远航!
第三篇:全市经济转型发展调研报告
2012年11~12月,市委督查组牵头开展了全市经济转型发展情况督查调研活动,并形成《关于全市经济转型发展情况的督查调研报告》(见附件)。2013年1月29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存荣同志批示:“相关建议转各部门参考。”附件:《关于全市经济转型发展情况的督查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经济转型发展情况的督查调研报告
合肥市委督查组
2012年11~12月,市委督查组根据市委对督查组工作的要求,组织市委督查组全体成员和市委办公厅等有关部门,就全市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促进经济跨越发展专题,到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开展督查调研,并赴长沙、郑州考察学习。督查调研采取座谈研讨、查看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在督查调研中,我们感到,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积极谋划和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通过督查调研,进一步宣传了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党的十八大有关精神,提高了大家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必要性的认识,增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当前,合肥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转型发展亟待统筹谋划、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提升水平。
一、全市经济转型发展取得的成效
一年多来,全市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富民强市主线,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取得较好成效,促进了全市经济快速、健 1 康、持续发展。
(一)经济转型发展思路逐步清晰。各县市区、开发区从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出发,确定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重点,探索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路和措施。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个中心城区,围绕建设“首善之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型业态,重点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物联网、特色街区,推进城区工业向都市型产业转型,工业园区向都市产业园转型。瑶海区针对一批老工业企业即将搬迁后出现的发展空间,积极谋划发展都市科技工业园、物联网产业园。庐阳区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特色街区、生态农业。蜀山区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吸引美国传奇、香港派蒙等34家电商企业集中入驻,总投资50多亿元,发展目标是建成拥有10万个座席的全国重点电子商务区。包河区在着力构建“产城一体、业态繁荣、高端引领、功能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同时,坚持生态立区,积极推进“三圩”(大张圩、东大圩、牛角大圩)生态旅游建设。各个开发区按照工业发展主引擎、创新发展新高地的定位和产城一体的要求,不断完善功能,提升层次,加快发展。高新区围绕建设现代化科技新城,推进创新发展与城市西部组团建设双跨越,着力打造家电、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公共安全等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着力推进“一中心、三基地”和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经开区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积极提升发展四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住宅产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型产业。新站区围绕产业新城建设,实施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工业双轮驱动,推进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建设,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组团。滨湖新区努力营造交通、生态、医疗、教育、购物、休闲等“六个良好环境”,积极构建区域性金融商务、行政办公、会展旅游、文化体育、研发创意、商业居住等“六大中心”。合肥巢湖经 开区招商引资有了新的突破,一批新企业在该区落户和开建。各县市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突破,推进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的优化提升。肥西县加快推进重点园区由规模扩张向集约开发转变,产业发展由相对分散向集聚集群转变,招商引资由注重数量向量质同升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由规模不大向规模扩张转变,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肥东县实施“工业立县、产城一体、开放合作、绿色发展”四大战略,努力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联动”进程。
(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推进。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明显加快。预计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570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的28.3%;实现增加值425亿元以上,同比增长21%。新型平板显示、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国领先。“双千工程”、“两化融合”深入推进,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六大主导产业”加速集聚发展,家用电器、装备制造产业双双突破千亿产值大关,家电产能跃居全国三大家电基地之首。服务经济快速发展,服务业产值和就业比重明显提升。2012年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48.93亿元,同比增长11%,占GDP比重为37.4%;现代服务业引资960.6亿元,占全市引资总量的一半,新引进大项目41个;1-11月份,服务业投资2193.69亿元,同比增长21.4%。服务外包快速发展,集聚企业253家,累计接包合同执行金额超过3亿美元。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入驻机构已达14家。环巢湖旅游开发强力推进,全市5亿元以上在建旅游项目63个;2012年前三季度,旅游业总收入304.5亿元,同比增长58.1%。
(三)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推动政府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产学研合作形式越来越多,领域越来越宽,层次越来越高。示范核心区“一中心、三基地”基本建成,十大战略性产业研究院建设不断完善,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加快推进,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建设正在谋 划,高科技园区创新功能和产业承载力显著增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日益突出,安凯、三联获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2年新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133个。全市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累计已达233个,其中国家级26个。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2年前三季度,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达3028件、892件,同比增长32.7%、60.1%;技术交易合同额30.97亿元,同比增长72%。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累计达938家,同比增长20%;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超过900亿元,居省会城市前十位。不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32家企业参与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科技文化融合重点实施项目10个,支持语音、动漫、出版等基地建设。高层次创新人才加速集聚,新组建安徽硒谷生物等3家企业院士工作站,集聚院士团队118人,在肥服务院士总数达62人;新引进国家4个千人计划及其投资创业团队,全市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累计达33人。
(四)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加快。以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理念和建设标准,统一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促进了城乡经济同步发展,城乡面貌明显改变。城市基础设施大建设继续强力推进,2012年,新建、续建大建设项目840项,完成投资217亿元;滨湖新区完工和在建项目33项,工程总投资121.5亿元。长丰县高起点建设北城组团,打造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新亮点,投资170亿元的世纪金源和投资70亿元的恒大城市综合体项目加快推进,商业广场、五星级酒店、运动中心、影视城2013年将全面建成营业。开发区、县区互动发展,高新区、经开区、新站区与县区合作共建的柏堰科技园、新港工业园、南岗科技园等,取得了发展双赢。现代农业与工业、旅游业融合发展。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471家,其中国家级7家。预计全年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24.9%。4 环巢湖生态农业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总投资56.6亿元的234个生态农业项目,已完工159个、完成投资28.52亿元,建成了包河大圩等一批国家、省级旅游休闲农业示范点(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预计2012年,县域生产总值达13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1.7%,比去年同期提高2.6百分点;肥东、长丰成为中部百强县;肥西县第3次跻身全国百强县,位次比2010上升1位。
(五)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现。围绕巢湖综合治理,高起点规划建设环巢湖生态示范区,一期总投资502.5亿元的113个环巢湖生态示范区项目已全面展开。《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和国家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批准实施,环巢湖乡镇污水处理总体方案已编制完成。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倒逼经济转型,在连续4年获得省节能超额完成奖的基础上,2012年前三季度,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4.67%,超过省政府下达的全年能耗降幅目标。推进落后产能淘汰,2012年1—11月份,六大高能耗行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巢湖、肥东等地以铁的手腕推进矿山整治和生态修复。巢湖市截止目前已关闭67家矿山、57家轮窑厂、169座石灰窑,完成39万平方米生态修复工作。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开展城区绿化大会战和农村大规模植树造林,城区绿化投入14.45亿元,完成绿化面积1212.9万平方米,其中滨湖新区绿地率达44.8%、绿化覆盖率达57.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5、8.2个百分点;农村造林投入30亿元,完成植树造林24.4万亩。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启动实施美好乡村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六)工作推进机制初步形成。各地各部门以效能的提升推进转型发展思路和举措的落实,把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加快转型、又好又快发展上。长丰县重点工作由县四大班子领导成员分别担任组长,乡镇、开发区和县直部门 5 责任捆绑、上下联动、同奖同罚,实行战役式推进、派单式分解、专题片式前后对比汇报、曝光式督查,加大了工作落实力度,并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全县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巢湖市严格考核、严格奖惩、严格问责,全年通报批评单位30个次、通报批评个人31人次、行政免职8人、实行离岗拆迁7人、在媒体上表态发言6人,在各级干部中产生了很大震动,形成了“以快速度赢得快转型、以快节奏推动快见效”的风气,促进了经济转型和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庐江县实施“工业立市推进年”和“城市建设提升年”,建立项目推进双向约束和“五个一”制度(一名县干负责、一套班子服务、一张推进时间表、一块任务倒计时牌和一份责任书),加快了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市发改、经信、科技、农业、商务等部门,加强调查研究和具体指导,积极研究支持新型工业化、自主创新、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的政策措施,认真履行各自职能,主动服务基层,在推进全市转型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前合肥经济转型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
根据调研中基层反映的情况,综合分析合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内外部条件,我们认为,当前合肥推进转型发展,主要面临着五对矛盾:
一是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型的矛盾。对于合肥来说,当前仍处在跨越赶超阶段,虽然“十一五”以来发展变化巨大,但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不高,发展相对不足,仍然是合肥现阶段最基本的市情和最大矛盾。要实现“新跨越、进十强”,不仅要稳增长,而且要快增长。转型不是不要增长,而是为了更好更长远的增长。但从国内外发展经验看,转型发展中调整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必定要牺牲一定的速度,有时要付出经济增长放缓的代价。上海近几年在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经济增速就明显放缓(今年回升)。合肥近几年虽然发展速度较快、经济总量增大,但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发展质量的提升,与发展速度、经济总 6 量的提升之间仍然存在落差,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核心竞争力不强。特别是老城区和有的开发区,受发展空间和承载能力的影响,传统的发展模式几乎要走到尽头,转型发展更加迫切。要提升合肥持续的竞争力,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即使一时增速受到影响,也应该坚定不移地推进,为更长时期又好又快发展打基础,增创合肥科学发展新优势。当前,尤其需要引导各级干部正确认识和处理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型的矛盾,统一思想认识,消除各种疑虑。
二是低端产业被调整与新兴产业过程化的矛盾。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既需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不能忽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我市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化工、冶金、建材、轻纺4个传统产业的工业产值和增加值,目前仍占全市工业的四分之一。转型发展需要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产业竞争力,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同时部分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低端传统产业将会逐步被淘汰。随着转型发展的推进,传统产业比重必将进一步缩小,新兴产业比重将会进一步扩大。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几年虽有较快发展,但许多产业项目还处在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一定规模,市场竞争力还不强,新一轮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尚待培育。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找准加快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平衡点,防范产业转型出现真空和断档,出现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风险。
三是转型发展依靠创新驱动与创新能力提升不足的矛盾。合肥是全国科教资源比较密集的城市之一,是科技部确定的全国唯一科技创新试点市,是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去年又成为国家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市。“十一五”以来,合肥把科技创新摆在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推出了一系列突破性举措,初步走出了一条依靠自主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子。但目前合肥创新能力还存 在诸多不足,产学研合作总体上规模还不大,层次也不高,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机制还不通畅;高新技术企业数虽居省会城市第8位,但与排名前三的杭州、广州、成都相比,相差一倍以上,而且像京东方这样有规模、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项目还不多;合肥2011年发明专利授权量760件,虽增长较快,但与周边省会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仅为杭州的16.9%、南京的21%、武汉市的29.4%、长沙的43%。科技要作为未来合肥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驱动力和战略支撑,还需要作出很大的努力。
四是经济加快转型与制度环境尚不完善的矛盾。实现转型发展,需要有一个有利于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制度环境。“十一五”以来,合肥大力开展效能建设,深入推进一系列改革,不少举措在中部乃至全国“领风气之先”,投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但从转型发展的要求来说,制度环境还存在许多不足。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政府职能转变还未完全到位,多头监管和条块分割没有根本改变,基层对行政审批慢等方面的反映仍然不少。在要素市场建设方面,市场化改革还不够,市场体系培育机制尚不健全。在产业发展方面,产业培育的发展创新机制尚不完善,对牵动性强、技术水平高、投资规模大的重大项目有时还需要一事一议;产业关联度还不高,产业链未能有效形成。在制造业内部、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大多处于自发和培育阶段,成熟且紧密的产业配套和企业协作不多。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还不完善,特别是现行税收制度导致服务业税赋偏重,制约了服务经济的发展。在考核机制方面,与促进转型发展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
五是生产要素供给制约与转型发展要素需求的矛盾。随着合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的供给矛盾越来越突出。经开区反映,因 8 缺少发展用地,不少项目转移到了其他地方落地;巢湖市反映,非常缺少城市规划建设、招商引资、投资融资等方面专业人才;许多企业反映一些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很难招到。合肥要加快转型发展,不仅要推进先进制造业优化升级,而且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城市经济的竞争力。这种产业转型和升级必然带来就业结构的转变,对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合肥的劳动就业人口素质和人力资本的储备情况还远不能适应,技术人才缺乏,高端人才偏少,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中进入合肥的大量农村人口,大多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基本技能。人力资本的约束将是合肥转型发展的一大制约。
三、推进合肥转型发展的几点建议
合肥目前正处在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重要时期,经济、社会、城市发展进入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呈现以下一些阶段性特征:
一是经济增长处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阶段。初级生产要素和投资驱动是合肥“十一五”以来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但面对传统要素供求关系的变化,面对土地、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重的局面,这种传统外延式发展很难长期持续下去。因此,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动力,将成为未来合肥城市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二是产业结构处在二产带动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转变的重要阶段。合肥“十一五”以来工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服务业及其他新兴业态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能否推动产业服务化和融合化,强化产业发展的高端环节,将是优化合肥经济结构、提升城市综合功能的关键因素。三是城市发展处在区域中心城市向区域性特大城市转变的重要阶段。合肥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十一五”以来的跨越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特别是2011年区划调整后,合肥已经具备建设继沪宁杭之后的现代化新兴 9 中心城市,朝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方向迈进的环境和条件。因此,未来几年将是合肥实现城市转型,全面实施城市空间拓展和功能提升的关键阶段。
根据对全市转型发展的督查调研和深入思考,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转型发展的战略研究和规划,加大经济转型升级的工作力度。经济转型升级是一项探索性、开创性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任务,需要从战略高度,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时制定和调整产业规划,创新体制机制,总结推广经验,科学指导和引导全市经济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市在区域发展、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和规划,但总体上看,全市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转型发展指导意见和推进方案,各地的转型发展基本上处于自发探索状态。一要抓紧进行全市转型发展的战略研究和规划。要对全市经济转型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和总结,对国内外的转型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理清我市转型发展的思路,增强转型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按照“1331”市域空间发展战略,尽快编制出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对各个区域功能进行划分,明确各个区域的产业定位、发展方向,明确工业、服务业、农业的产业空间布局,引导各地确定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错位发展、集聚发展。二要加强对各县市区、开发区转型发展的分类指导。各县市区、开发区发展阶段不同,转型发展的具体要求和目标也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各县市区、开发区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和阶段性任务,进行分类指导。三要改进经济发展和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要把转型发展的任务要求纳入对城区、开发区、县市考核评价体系,体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发挥其在促进转型发展中的导向作用。
(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产业提升促进经济转型。产业转型是经济转型的核心。要围绕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制造 10 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变。一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已具有领先优势和一定规模的新型平板显示、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从研发到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和配套产业群,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集群发展。二是提升服务业的层次。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制定产业规划和配套措施,着力发展会展、软件外包、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和体育、旅游、保健、养老等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集中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着力打造服务业知名品牌。三是推进优势主导产业的高端化。以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推进家电、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等优势主导产业的结构向高端提升,向智能化发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提高食品工业水平,推动现代农业与二产、三产融合发展。
(三)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支撑经济转型。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推进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不断增强合肥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加强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加快推进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以及战略性产业研究院的建设,充分发挥“一中心三基地”的作用,紧贴主导产业推进研发机构、孵化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加强科技园区的建设和体制创新,不断增强科技园区的产业承载力和创新要素的集聚能力。二是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瞄准高新技术产业前沿,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高科技企业,同时大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推动企业成为研发投入主体、创新活动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鼓励规模以上企业设立高水平研发机构,支持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重点产业建设产业技术联盟。三是大力加强人才工作,切实做好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工作,积极构筑创新人才高地。适应转型发展需要,围绕我市重 点产业,全力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资源。拓展引才育才渠道,创新完善人才引进、评价、激励等政策,优化人才的服务环境,全方位培养和引进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群体,引进一批我市重点产业、重大项目以及新兴产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继续推进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可在环境优越地段(如蜀山区山、水之间)兴建一个高级人才综合服务区,配套建设高级周转住宅、学术交流中心、学校(能开展国际教育)和幼儿园、医疗保健、文化体育、休闲娱乐、餐饮服务、商业服务等设施,为在我市从事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国内外高级专家、高管人员提供优惠的租用服务。可开展评选表彰我市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十大功臣”活动,每年评选表彰一次,并让“十大功臣”享受市政府补贴和有关保健待遇。
(四)推进城乡一体协调发展,以新型城镇化推动经济转型。一要用现代化城市的标准来规划建设城市。要方便生产(工作)生活、生态宜居、交通顺畅、体现特色。要大力推进产城一体。要加快发展地铁、地下车库和地上立体车库,增加公交线路和电动公交车。要增设街头公园和群众文体活动场所(包括建设住宅小区时要有这方面的明确要求)。要高标准建设副中心城市,规划建设一批中心镇和镇级市,增强城镇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功能。二要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城镇化进程。研究制定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措施,积极实施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农民进城入镇的门槛,让城镇常住人口所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进城入镇定居的农民。在充分保障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的基础上,鼓励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规范进行土地流转,使更多的农民能够安心进城入镇。三要按照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原则来规划建设美好乡村。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引导城市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 型企业向县域转移,促进农村资源开发和农民就业。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社会事业范围,推动城乡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
(五)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以动力塑造保障经济转型。任何发展方式都是一种动力机制的塑造和利益分配体制的安排。推进转型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深化改革,创立与转型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必须扩大开放,吸引更多的先进生产要素,促进存量改造和增量提升。一是改革攻坚,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目前,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偏多等问题,仍然制约着市场主体的活力。必须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大力推进投融资、财税、金融、土地、招投标等改革,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二要开放提升,不断拓宽开放领域和空间。积极探索产业、基础设施、城镇建设等各领域开放的新路子,不断扩大合作交流空间,吸引更多的先进生产要素服务于我市经济发展。坚持以有效投入为重点,以项目落实为关键,加大招商选资力度,着力引进规模效益好、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引导各类投资投向产业转型的重点方向,加快推动产业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发展。三要民营突破,进一步释放全民创造力。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推动全民创业作为关键性战略,全面清理现有的各项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制定更加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加快都市产业园和县市工业园规划建设,打造民营经济的发展平台,支持民营经济扩大数量,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大品牌、大产业链,促进民营经济上规模、上质量、上水平、上效益。
(六)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以生态建设深化经济转型。一个城市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环境容量和生态可持续性。要确立以转型保障生态 13 建设,以生态建设深化转型的理念,走出一条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并行共兴的路子。要高起点规划建设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加大巢湖流域综合治理力度,实施截污减负、增容复苏、修复共生“三大路径”,力争通过3-5年能力,使巢湖水质有明显改善,努力把合肥建设成为生态宜居之城和最美丽的省会城市之一。要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深入推进绿化大会战和农村植树造林。在城市组团之间建设生态廊道,在环巢湖边岸集中造林,在农村开展村庄、道路、河渠、塘坝、农田林网绿化。要进一步做好治污工作。对污染严重的企业要进行治污改造或关停并转。要严防新的污染企业进入合肥。要继续抓好节能减排。强化企业节能降耗,加大节能改造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2012年12月)
第四篇:关于发展楼宇经济调研报告
关于山阳区发展楼宇经济的调研报告
山阳区政协委员:黄春林
一.什么是楼宇经济
楼宇经济是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涌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所谓楼宇经济是以商务楼、功能性板块和区域性设施为主要载体,体现集约型、高密度特点的一种现代经济形态。楼宇经济野是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涌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这里所说的“楼宇”,一般指城市内占地面积较小,容积率较高、建筑面积较大并用于经营性的写字楼、商务楼和工业楼房。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凡是以写字楼、商务楼和都市型工业楼宇为重要物质载体的经济活动,通称为“楼宇经济”。
二.楼宇经济的特点
1、高产出。楼宇经济实现税收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据发达地区有关方面统计,一幢高级商务楼所创造的效益,与城郊几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商户所产生的效益相等,因而被称为垂直的商务街、金融街。
2、集约利用土地。楼宇经济集约利用土地和资源,实现了城市经济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深化转变的新型经济形态,通过把平面土地和空间概念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空间
资源,使土地要素得以拓展,提高了土地使用率和产出率。
3、具有环保特点。支撑楼宇经济的产业非常广泛,但主要是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业、各种咨询业、广告策划、影视制作、网络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咨询中介公司、高科技企业、娱乐服务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旅游服务企业、交通通讯企业等国内外各类企业、公司。
三.发展楼宇经济的必要性
1、发展楼宇经济,有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山阳区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发展楼宇经济,可以变平面发展为立体发展,变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向空间求发展,向楼宇要效益。楼宇经济所依托的商务写字楼汇聚大量的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一方面可促使城市化加速推进,同时可实现在高价位上的土地再开发,达到可观的利润空间。
2、发展楼宇经济,有利于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楼宇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较多的商务写字楼集聚在一定的区域内,产生大量的信息服务、咨询服务、中介服务和物业服务市场,形成功能良好、配套齐全的商务圈。同时楼宇中聚集的大量企业和员工所产生的知识培训、文化娱乐、交通住宿等需求,都能进一步促进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
3、发展楼宇经济,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品
位和档次。发展楼宇经济,建设一批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建筑风格鲜明的商务写字楼宇,必将大大提升城市的品位和档次。通过发展楼宇经济,大力引进大公司、研发中心和新型业态落户,可以加速信息、资金、人才、技术等关键要素在山阳区的集聚,不断提升城市服务、辐射功能,极大地改善山阳区的投资环境。
四.发展楼宇经济的现实阻碍
楼宇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集聚性商业楼宇的建设与开发,而房地产企业的结构性缺陷使得从事房地产经营的企业极少,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都只从事项目的开发,追求快速的利益回报。
原因主要是在住宅开发时可以通过预售和销售将资金回笼或获得利润,写字楼市场等收租物业面对的则是租赁市场,出租写字楼资金回收期长,还有大量的后期物业管理工作,没有相当实力的企业做不了。
由于短期高开发利润的吸引,以及房地产企业实力有限的现状,使房地产企业不得不放弃写字楼建设而选择住宅。这种缺陷所带来的局限,在大型项目操作和长期稳定的回报上显现得特别充分。
五.山阳区发展楼宇经济的几点建议
一是要做好产业战略前导和城市规划,引导开发建设智能化程度高、配套设施齐全的高档商务楼宇,通过拆旧建新、拆低建高,加快楼宇扩容和升级,提高房地产开发中写字楼所占比例。
二是完善对楼宇经济的长效服务和管理机制。建立一支由工商、税务、市容、综合执法、环保、交通支队、街道及各楼宇物业部门组成的楼宇招商服务队伍,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率,求精求细,多角度、深层次开展服务,积极协调解决楼宇建设和招商过程中的各类困难。
三是进行市场化的专业推介。召开商务楼宇展示推介会和智能化研讨会,对重点楼宇进行专题宣传和推广。策划建立山阳区楼宇经济促进服务中心,从事写字楼和商业店铺承租、买卖及楼市调查、市场咨询、信息发布、招商引资等业务,搭建起楼宇和企业对接的桥梁,促进楼宇交易。
四是功能专业化。走“打造专业楼宇平台,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的路子,引导业主进行楼宇功能定位,促进金融、物流、中介等产业的聚集,发展产业集群。鼓励开发商引进相同或关联行业入住,部分楼宇对一些不符合自身定位的企业进行了置换和交流。通过政府有效运作,力争形成一批产业特征比较明显的特色楼宇。
五是完善城区功能,营造良好的楼宇经济外部商务环境。着重解决交通压力,兴建立体停车楼。重点发展品牌性商业零售,特色楼宇餐饮、休闲、文化娱乐等服务性项目,形成区域性聚集,为楼宇经济提供配套服务,提升城市品位,丰富楼宇经济的内涵。
六是以提高入住企业质量为目标,进一步增强楼宇经济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重点商务楼宇整体包装、策划,整体招商;借助知名中介公司进行招商;采取合资、合作的方式引入品牌物业管理公司;完善行业组织,形成公平竞争的楼宇经济市场局面,增强共同抵御风险的能力。
发展楼宇经济是拓展山阳区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是山阳区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是加快山阳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以“楼宇得租金、企业得利润、政府得税收、经济得发展”为目标,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打造高端商务功能,实现山阳区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第五篇:阜新市十年经济转型掠影
坚实的脚步
——阜新市十年经济转型掠影
撰稿:张利
一
阜新,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一座有着光辉历史的英雄城市,一个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崛起的能源基地,历经了苦难与磨砺,承载着光荣与梦想,在革命与建设、改革与发展中,艰辛地走过了她的百年。
阜新的煤炭资源发现于清朝末年,然而1916年,阜新变成了日本殖民势力掠夺煤炭的重要矿区,从此,阜新蒙受了漫长的苦难和煎熬。
新中国开辟了阜新的新纪元。“一五”时期,国家实施的156个重点项目,有4个建在阜新,包括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机械化、电气化露天煤矿——海州露天煤矿和当时亚洲最大的火力发电厂——阜新发电厂,使阜新成为以煤电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城市,被誉为“煤电之城”。阜新从此进入了火热的建设年代,为年轻的共和国贡献着光和热。
1952年9月17日,我国第一台装机容量为2.5万千瓦的汽轮发电机组在阜新发电厂安装成功,毛泽东主席亲自发来了嘉勉电,红色的电波从首都北京传遍了阜新大地。
阜新的辉煌总是为历史所铭记。1954年的邮票,1960年版的五圆人民币,均以海州煤矿生产场面作背景图案印制发行。人民币上那高高扬起的电镐,成为阜新人民的光荣与自豪!
二
阜新因煤而立、因煤而兴,也因煤而衰。她的兴衰史映射出众多资源型城市的前途命运。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阜新这个以煤电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的老工业基地“英雄迟暮”,陷入了“矿竭城衰”的困境,传统体制弊端日益凸显,出现了典型的“东北现象”。“九五”期间,阜新市GDP 年均增幅仅为2.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其中,2000年经济增长速度仅为0.2%。曾经辉煌的共和国 1
“长子”,他的经济几乎“停摆”!
不仅如此,更困难的局面同时出现。到2000年底,已开采了上百年的煤炭资源逐渐枯竭,阜矿集团的主力矿井中有23对矿井相继关闭停产,全市三分之一以上地方工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全市15.6万产业工人相继下岗,19.8 万人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采空区地表下沉,棚户区拥挤成片,职工上访不断,交通主干道经常被堵,数千群众拦截国铁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城市艰难,农村困苦,阜新城乡共同困难。悲伤、无助、失望、焦虑充斥着这片土地。一时间,阜新市被列为“辽宁最不稳定的地区”。
这是当时东梁矿退休工人郭宝贵的家,一家人好不容易盖了新房,为儿子娶了媳妇,可是没过多久,房子下沉,墙体裂缝,一提起这些,老太太既悲伤又无奈。
采访(沉陷区居民)
贫困的阜新,已经走到了一个生死攸关的十字路口。是在困境中消沉,还是面对现实,寻求出路,破壁突围——这是阜新人民面对的重大抉择。
三
“失眠”的阜新在苦苦寻觅,在积极探索。
2001年5月28日,阜新市第九次党代会作出了实施“经济转型”的战略决策,提出要以“经济转型”为主线加快发展。这是阜新首次明确提出经济转型命题。
阜新的情况引起党中央的高度关注。2001年12月14日,国务院正式下发文件,确定阜新为全国唯一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这是国家给阜新“印制”的一张烫金的名片,从此,阜新手持这张名片开启了转型之旅。
阜新化危为机,乘势而起,奋力探索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全力投入了一场破解经济转型世界性难题的伟大实践。
“经济转型”这一中国历史上崭新的科学命题,迅速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波,在全国400多座资源型城市传递、覆盖。“经济转型”被正式写入“中央11号文 2
件”和“十六大”报告。“经济转型”,这个阜新人用智慧和汗水打铸出来的新词组,如今已被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辞海》收录,成为中国和世界解读阜新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见证。
经过10年艰苦奋斗,阜新国民经济低速徘徊的局面宣告结束,辽西走廊的阜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1年至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由70亿元上升到378亿元,增长了约6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4.2亿元增加到30.1亿元,10年翻了近三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9.2亿元增加到350.7亿元,年均增长28.2%。阜新以煤电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以能源工业、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多元化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接续替代产业的地位不断上升。阜新不仅走出了“矿竭城衰”的困境,而且一步步夯实了发展宏基,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势能!
检阅阜新经济转型所取得的重大阶段性成果,不难发现一个重要元素,这个元素就是经济转型与解决民生问题同步,转型成果普惠于民。阜新10年累计实现实名制就业57.8万人,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由7%下降到3.9%。20.3万名城乡困难群众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实现了应保尽保。经过8年努力,采煤沉陷区近4.3万户共8万居民告别了险房。2005年开始实施的棚户区改造,使10万多户居民得到安置。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121元增加到1271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058元增加到6372元,均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增幅。
人们看到,阜新城乡面貌发生的显著变化成为转型试点的鲜明“地标”。市中心区、阜蒙县城、新邱区“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玉龙新城建设全面展开;沈彰新城、现代皮革新城、温泉旅游新城和蒙古贞新城建设取得进展。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细河治理工程,使昔日的“臭水沟”再现碧水清波。阜新大气优良天数已由原来的146天增加到现在的337天,城市绿化覆被率达到40.5%,森林覆被率由原来的21.7%上升到32.1%。如今的阜新天蓝了、水清了、树绿了、路宽了、楼高了。昔日城市最大的污染源和地质灾害源海州露天矿经过治理,已经变成了国家级的矿山公园,被国家命名为全国首家工业遗产旅游示范区。阜新由重度污染城市晋升为省级“园林城市”。今天的阜 3
新人已重拾自信,找回了曾经属于自己的骄傲!
转型以来,交通条件的根本性改变为阜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目前阜新已建成4条高速公路连接周边城市,连接内蒙全长487.6公里的巴新地方铁路正在建设中延伸。如今的阜新,已成为连接辽宁沿海与蒙东地区,连接蒙古国及俄罗斯远东地区,连接东北三省与京津冀地区的交通节点。
采访:
纵观世界,德国鲁尔、法国洛林等著名老工业区的调整改造都历时30多年,而阜新的调整转型仅用了10年时间就已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阜新推进经济转型的过程,就是对资源型城市特点和规律认识不断深化和科学把握的过程,是对中国特色的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不断探索和升华的过程。阜新十年转型的实践证明了在中国作为欠发达城市用较低成本完全可以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
四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阜新闯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经济转型的新路子,巨大变化的背后有着极其深刻的启示。
阜新的实践证明,今天的转型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的结果。1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阜新。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13次对阜新转型工作作出重要批示,9次作出重要指示。国家在转型试点之初确定了23个重点转型项目,为阜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恢复生态体系、推进产业转型起了重要作用。辽宁省委、省政府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把阜新作为重点,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阜新市经济转型试点工作的意见》,设立阜新经济转型专项,在园区基础设施、产业项目贴息等方面为阜新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物质保障。
阜新的实践证明,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是资源型城市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解决阜新转型振兴问题,必须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即优化第一产业,壮大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培育新的接续替代产业,构筑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10年来,阜新突出建设全国重要的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新型能源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强力推进皮革、家具、液压、铸造、氟化 4
工、新型材料“六个重点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多元联动的接续替代产业,支撑起阜新工业经济大骨架。10年中,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2500多个,大大增强了发展后劲。事关阜新长远发展的大唐煤制气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太克液压、阜新发电、阜新双汇、中国风电、金山热电成为年总收入超过10亿元企业,阜矿集团的主力军作用更加明显,年总收入达到136亿元。阜新农业经济规模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并初步形成了以商贸流通、物流、旅游、房地产、创意文化等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特别是“十一五”时期,阜新一、二、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得到优化,实现了速度、效益和质量同步增长。
阜新的实践证明,树立新资源观,转变生产方式,是加快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华能、华润、大唐、中国风电集团等企业相继在阜新投资建设风力发电场,已经并网发电超过100万千瓦,占辽宁省的40%,阜新正在向“全国重要的风电之城”的目标昂首迈进。煤矸石、粉煤灰、矿井水、瓦斯等在阜新均已变废为宝。以瓦斯为例,7.2万户居民在使用瓦斯作为生活用燃气,1400多台出租车在以瓦斯为燃烧动力。利用地热资源开发地热能,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如今,一个多元化的新型能源基地正在形成。
阜新的实践证明,坚持改革开放,是推进经济转型的关键所在。阜新老工业基地存量资产有限,转型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开放吸引增量,通过开放激活存量,通过开放进一步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2008年7月阜新正式加入沈阳经济区。通过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美国凯莱英、日本住林木业等一批投资上亿元的项目建成投产。河南双汇、南京雨润、内蒙伊利、山东鲁花、山东六和、沈阳辉山等一批企业集团入驻阜新。香港力劲、香港百江、大连永盛等域外大企业参与阜新国企转制,重组后的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阜新今天的可喜局面。
阜新的实践证明,努力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阜新振兴的重要保证。10年转型,阜新历届市委在统一思想和引领行动上一脉相承。从苦干不苦熬,一步一个脚印、汗印、血印,到争做转型的“拼命三郎”,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到塑造以“创新、创业、创优”为核心的阜新精神,高度统一的意识形 5
态始终是转型的原动力。今天,推进转型振兴已经成为193万阜新人民的自觉行动。正是阜新人民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正是阜新人民的矢志不渝、顽强拼搏,才使这座城市在艰难困苦中完成一个又一个惊人之举,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
五
历经10年的艰辛实践,阜新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之路。阜新遇到的问题,可以给同类城市以警醒;阜新的成功经验,可以给同类城市以借鉴。
如今的阜新已经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为推进转型的深化和拓展,阜新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创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的重大战略决策。这将使阜新由第一个经济转型试点城市成为全国转型示范城市。由第一个试点迈向第一个示范,阜新不仅要为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探路“破冰”,阜新还要在转型发展、不断振兴中一路领跑。
从“试点”到“示范”,阜新赋予了转型新的内涵和目标。就是要从实施单一的经济转型,向推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体制机制转型的全面转型迈进;就是要通过强力实施工业强市、城镇化带动、开放创新、生态立市、文化兴市“五大战略”,实现由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向建立科学转型长效机制的跨越;就是要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为实现产业、环境和人的可持续发展不懈奋斗。到“十二五”期末,阜新将基本完成经济转型任务,使接续替代产业成为支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实现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目标。
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新的蓝图已经绘就。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辽宁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意气风发的阜新人正以坚定的信心,昂扬的斗志,拼搏的姿态,磅礴的气势,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向着全面振兴的目标,大踏步地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