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县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报告
今年以来,全县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道路上的各项难题,使整个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制约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得到缓解,经济持续得到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5.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实现工业总产值54.15亿元,同比增长15.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5亿元,同比增长42.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2亿元,增长6.1%;实现财政总收入3.17亿元,增长15.8%,这些主要经济指标均反映出我县经济开局是良好的。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影响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在紧缩,不可判断因素在增强,内部制约要素进一步显现,要完成全年12%以上的经济增长目标需作更大的努力。
主要行业发展现状剖析
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建立在三大产业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要保持整体经济的良好发展,必须要做好农业、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建设工作,要分析全县经济的发展前景,也只能从三大产业入手,才能会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1、农业基础地位在削弱,生产持续多年下滑,占全县经济比重一降再降。人人都明白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抓好农业生产是一项基础性的、社会性的工作,是保证整个国民经济良好发展的前提条件。从我县农业的生产情况看,随着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生产的总量在缩减。而粮食面积已出现连续七年负增长,粮食产量更是连续八年下降。与2000年相比,表面上全县农业总产值由6.86亿元增加到8.04亿元,实际上这种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引的,真正的农业生产量并没有明显的增多,其占全县经济的比重由2000年的6.5%下降到5.3%。从农业资源看,与2000年相比,耕地面积由31.16万亩减少到29.83万亩,净减1.33万亩,若再考虑这几年中新造耕地大多为山区旱地,因此,全县良田的减少还要远超过这个数据。从农业主要产品的生产规模看,与2000年相比大宗产品呈下降趋势,其中粮食播种面积由50.94万亩减少到33.52万亩,粮食总产量由15万吨减少到10.4万吨;生猪饲养量由34.16万头下降到32.34万头,蔬菜、水果、家禽等经济型农产品虽有一定程度的扩大,但每年的增量却非常有限。因此,在我县农业资源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农产品经济效益若没有大的提升,希望农业出现大的回升是不现实的。
2、工业生产的持续快速发展难度在加大,制约要素在增多。从我县总体工业发展层面看,近几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全县工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136.45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近25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5%。我们知道,当我们的工业经济总量还处在200亿元以下的规模时,基数较低,实现年增长15%的水平相对比较容易。而当我们的工业经济总量达到近250亿元的规模时,基数增大,再要达到年增长15%的水平,年产值增量须超过37亿元,这就相当于每年要增加乌牛、桥下、沙头三镇的产值,也相当于奥康、报喜鸟、红蜻蜓三家全县最大集团企业的产值,因此,在我县工业企业家数不到2500家的前提下,要实现37亿的增量,其难度是不能与2000年前直接相对比的。从我县的皮鞋、泵阀、服装、钮扣和拉链四大主导行业来看,其中有三大是生活消费品,要知道生活消费品需求不仅受市场份额的影响,还要受到消费群体的限制,在消费市场没有很好拓展开的形势下,盲目地追求量的扩张是非常冒险的。从我县工业企业规模和产品档次看,企业规模偏小,产品档次偏低。2004年末,全县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企业约500家,仅占全县工业企业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产品科技含量普遍较低,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从我县工业的区域发展看,沿江与山区发展十分不平衡,2003年、2004年则更依赖于瓯北工业来带动,桥头、乌牛、桥下、上塘等乡镇均呈缓慢增长或下降的趋势。要知道,一个地区工业仅依靠一个乡镇的增长来带动,这种“单头挑”的发展是非常危险的,一旦瓯北工业发展出现问题,全县的工业将受到严重冲击。从工业经济的外部制约要素看,原料进价与产品售价呈“高进低出”格局。2004年,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6 %,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高达14.9%,这种状况显然有利于原材料生产行业的发展,但对加工行业造成较大压力,由于我县工业是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群,如果能源、原材料价格与工业品出厂价格继续保持反差,加工企业将面临成本提高、售价走低的双重压力,对企业经济效益造成很大的冲击,并严重影响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出口能力,对工业经济整体效益的提升和工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电力供应紧张问题也是制约我县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我县工业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一批新建工业项目陆续投产,全县工业用电需求量增多,电力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企业生产用电紧张,自备发电造成生产成本上升,部分企业订单流失。从县电业部门了解到,我县今年电量缺口仍有1亿度左右。
3、建筑企业势单力薄,社会投资拉动力较弱。2004年,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8.83亿元,比上年增长6.3%,占生产总值比值为8.4%。全县目前建筑企业只有23家,上年完成建筑业产值仅19亿元,竣工产值不足15亿元,如此小的行业规模很难对全县经济有大的贡献。从社会投资角度看,增长的空间有限。2004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9.7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增幅已连续多年出现回落。今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为33亿元,按照此目标值,我县日平均投资额要超过900万元,难度非常之大。从投资的资金来源看,我县还主要是依靠政府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来带动,企业
第二篇:关于某县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报告范文
关于某县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报告
XX年,**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措施,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开展就业工作,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及新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政策的共同推动下,XX年全县城镇就业规模扩大,劳动报酬稳步增长,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一、XX年就业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就业形势基本稳定,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XX年末,**县城镇单位就业人员7070人,其中:
(二)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稳步增长。
1、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增长18.59%。
XX年,**县经济稳步发展,地方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为全县职工工资水平的稳步增长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据年报资料显示,XX年全县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5149万元,比上年同期(下称“同比”)增长18.59%。按经济类型分组: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3087万元,同比增长18.35%;集体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362万元,同比增长29.75%;其他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700万元,同比增长18.22%。按企业、事业、机关分组:企业单位劳动报酬4650万元,同比增长19.26%;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5349万元,同比增长9.41%;机关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5150万元,同比增长29.2%。
2、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增长18.42%。
XX年年末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4369万元,同比增长18.42%。按经济类型分组:国有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2529万元,同比增长17.88%;集体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357万元,同比增长38.91%;其他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483万元,同比增长18.83%。按企业、事业、机关分组:企业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4117万元,同比增长21.16%;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5190万元,同比增长8.13%;机关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5062万元,同比增长28.61%。
3、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稳步增长。
XX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3364元,同比增长17.22%。按经济类型分组:国有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4141元,同比增
长17.53%;集体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8837元,同比增长120.8%;其他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7079元,同比增长4.93%。按企业、事业、机关分组:企业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2572元,同比增长19.29%;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1641元,同比增长8.75%;机关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6256元,同比增长25.4%。
(三)行业间人均劳动报酬差距大。
在十九个行业中,金融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人均月劳动报酬达到2565元和XX元,而传统行业中的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从业人员月人均劳动报酬仅为1036元和1073元,差距仍较大。
二、单位从业人员及劳动报酬增长的主要原因
XX年年报由于统计范围和口径与上年一致,因而单位从业人员及在岗职工人数比上年微增0.1%,机关、事业单位由于招考、录用工作人员,因而从业人员和在岗职工比上年增加。
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及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上年年底国家规范行政单位津、补贴,使机关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及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保持增长;二是事业单位由于从业人员较上年增加,因而劳动报酬也有增长;三是几个国家属、省属单位在今年一季度补发上年增资;四是部分企业在今年一季度补发上年年终奖金,另外企业减员增效,职工工资也保持较好的增幅。
三、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全县职工平均工
资保持了稳步增长,但也存在着不同行业之间、不同隶属关系之
间差距明显,高收入行业人数所占比重偏低等问题。
(一)行业之间劳动报酬差距仍然较大。从十九大行业月人均工资看,月人均工资最低的行业仅为最高行业的40.4%,差距仍然较大。
(二)低报酬人员仍占较大比重。在十九大行业中,低报酬的制造业、建筑业等行业从业人员占很
大比重。
(三)部分下岗职工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还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对自谋生路缺乏主动性,甚至抱有畏难情绪。
四、几点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具体工作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应坚决摒弃高增长低就业的发展模式,抓住经济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有利条件,选择能够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的就业发展战略,以经济发展带动就业机会的增加。
(二)加大职业培训和服务力度,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要积极引导、规范市场运作,沟通信息,牵线搭桥,跟踪服务,引导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到县外、省外务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有效地组织劳务输出,缓解就业压力。
(三)在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拓展现代服务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服务业已成为劳动力数量最庞大
的产业,也成了吸纳就业最主要的方式。服务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潜力。如果这种潜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将会带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和就业规模的扩大。
(四)教育下岗失业人员转变传统就业观念,树立“市场调节,竞争上岗”的新型就业观念。
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媒介作用,完善扩大就业再就业责任体系、考核体系和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能会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1、农业基础地位在削弱,生产持续多年下滑,占全县经济比重一降再降。人人都明白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抓好农业生产是一项基础性的、社会性的工作,是保证整个国民经济良好发展的前提条件。从我县农业的生产情况看,随着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生产的总量在缩减。而粮食面积已出现连续七年负增长,粮食产量更是连续八年下降。与XX年相比,表面上全县农业总产值由6.86亿元增加到8.04亿元,实际上这种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引的,真正的农业生产量并没有明显的增多,其占全县经济的比重由XX年的6.5%下降到5.3%。从农业资源看,与XX年相比,耕地面积由31.16万亩减少到29.83万亩,净减1.33万亩,若再考虑这几年中新造耕地大多为山区旱地,因此,全县良田的减少还要远超过这个数据。从农业主要产品的生产规模看,与XX年相比大宗产品呈下降趋势,其中粮食播种面积由50.94万亩减少到33.52万亩,粮食总产量由15万吨减少到10.4万吨;生猪饲养量由34.16万头下降到32.34万头,蔬菜、水果、家禽等经济型农产品虽有一定程度的扩大,但每年的增量却非常有限。因此,在我县农业资源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农产品经济效益若没有大的提升,希望农业出现大的回升是不现实的。
2、工业生产的持续快速发展难度在加大,制约要素在增多。从我县总体工业发展层面看,近几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全县工业总产值由XX年的136.45亿元增加到XX年的近25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5%。我们知道,当我们的工业经济总量还处在200亿元以下的规模时,基数较低,实现年增长15%的水平相对比较容易。而当我们的工业经济
总量达到近250亿元的规模时,基数增大,再要达到年增长15%的水平,年产值增量须超过37亿元,这就相当于每年要增加乌牛、桥下、沙头三镇的产值,也相当于奥康、报喜鸟、红蜻蜓三家全县最大集团企业的产值,因此,在我县工业企业家数不到2500家的前提下,要实现37亿的增量,其难度是不能与XX年前直接相对比的。从我县的皮鞋、泵阀、服装、钮扣和拉链四大主导行业来看,其中有三大是生活消费品,要知道生活消费品需求不仅受市场份额的影响,还要受到消费群体的限制,在消费市场没有很好拓展开的形势下,盲目地追求量的扩张是非常冒险的。从我县工业企业规模和产品档次看,企业规模偏小,产品档次偏低。XX年末,全县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企业约500家,仅占全县工业企业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产品科技含量普遍较低,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从我县工业的区域发展看,沿江与山区发展十分不平衡,XX年、XX年则更依赖于瓯北工业来带动,桥头、乌牛、桥下、上塘等乡镇均呈缓慢增长或下降的趋势。要知道,一个地区工业仅依靠一个乡镇的增长来带动,这种“单头挑”的发展是非常危险的,一旦瓯北工业发展出现问题,全县的工业将受到严重冲击。从工业经济的外部制约要素看,原料进价与产品售价呈“高进低出”格局。XX年,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6 %,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高达14.9%,这种状况显然有利于原材料生产行业的发展,但对加工行业造成较大压力,由于我县工业是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群,如果能源、原材料价格与工业品出厂价格继续保持反差,加工企业将面临成本提高、售价走低的双重压力,对企业经济效益造成很大的冲击,并严重影响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出口
能力,对工业经济整体效益的提升和工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电力供应紧张问题也是制约我县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我县工业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一批新建工业项目陆续投产,全县工业用电需求量增多,电力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企业生产用电紧张,自备发电造成生产成本上升,部分企业订单流失。从县电业部门了解到,我县今年电量缺口仍有1亿度左右。
3、建筑企业势单力薄,社会投资拉动力较弱。XX年,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8.83亿元,比上年增长6.3%,占生产总值比值为8.4%。全县目前建筑企业只有23家,上年完成建筑业产值仅19亿元,竣工产值不足15亿元,如此小的行业规模很难对全县经济有大的贡献。从社会投资角度看,增长的空间有限。XX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9.7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增幅已连续多年出现回落。今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为33亿元,按照此目标值,我县日平均投资额要超过900万元,难度非常之大。从投资的资金来源看,我县还主要是依靠政府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来带动,企业
开局是良好的。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影响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在紧缩,不可判断因素在增强,内部制约要素进一步显现,要完成全年12%以上的经济增长目标需作更大的努力。
主要行业发展现状剖析
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建立在三大产业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要保持整体经济的良好发展,必须要做好农业、工业、建筑业和 常有限。因此,在我县农业资源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农产品经济效益若没有大的提升,希望农业出现大的回升是不现实的。
2、工业生产的持续快速发展难度在加大,制约要素在增多。从我县总体工业发展层面看,近几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全县工业总产值由XX年的136.45亿元增加到XX年的近25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5%。我们知道,当我们的工业经济总量还处在200亿元以下的规模时,基数较低,实现年增长15%的水平相对比较容易。而当我们的工业经济总量达到近250亿元的规模时,基数增大,再要达到年增长15%的水平,年产值增量须超过37亿元,这就相当于每年要增加乌牛、桥下、沙头三镇的产值,也相当于奥康、报喜鸟、红蜻蜓三家全县最大集团企业的产值,因此,在我县工业企业家数不到2500家的前提下,要实现37亿的增量,其难度是不能与XX年前直接相对比的。从我县的皮鞋、泵阀、服装、钮扣和拉链四大主导行业来看,其中有三大是生活消费品,要知道生活消费品需求不仅受市场份额的影响,还要受到消费群体的限制,在消费市场没有很好拓展开的形势下,盲目地追求量的扩张是非常冒险的。从我县工业企业规模和产品档次看,企业规模偏小,产品档次偏低。XX年末,全县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企业约500家,仅占全县工业企业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产品科技含量普遍较低,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从我县工业的区域发展看,沿江与山区发展十分不平衡,XX年、XX年则更依赖于瓯北工业来带动,桥头、乌牛、桥下、上塘等乡镇均呈缓慢增长或下降的趋势。要知道,一个地区工业仅依靠一个乡镇的增长来带动,这种“单头挑”的发展是非常危险的,一旦瓯北工业发展出现问题,全县的工业
将受到严重冲击。从工业经济的外部制约要素看,原料进价与产品售价呈“高进低出”格局。XX年,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6 %,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高达14.9%,这种状况显然有利于原材料生产行业的发展,但对加工行业造成较大压力,由于我县工业是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群,如果能源、原材料价格与工业品出厂价格继续保持反差,加工企业将面临成本提高、售价走低的双重压力,对
企业经济效益造成很大的冲击,并严重影响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出口能力,对工业经济整体效益的提升和工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电力供应紧张问题也是制约我县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我县工业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一批新建工业项目陆续投产,全县工业用电需求量增多,电力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企业生产用电紧张,自备发电造成生产成本上升,部分企业订单流失。从县电业部门了解到,我县今年电量缺口仍有1亿度左右。
3、建筑企业势单力薄,社会投资拉动力较弱。XX年,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8.83亿元,比上年增长6.3%,占生产总值比值为8.4%。全县目前建筑企业只有23家,上年完成建筑业产值仅19亿元,竣工产值不足15亿元,如此小的行业规模很难对全县经济有大的贡献。从社会投资角度看,增长的空间有限。XX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9.7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增幅已连续多年出现回落。今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为33亿元,按照此目标值,我县日平均投资额要超过900万元,难度非常之大。从投资的资金来源看,我县还主要是依靠政府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来带动,企业、自然人等民间投资力度仍然不足。XX年,全县全部项目投资中,政府性
投资与民间投资呈“五五开”的局面。在财政收入只有10亿的县域经济条件下,政府性投资只能是导向性的,不可能每年都采取大额的政府投资。从我县当前的投资前景看,今后几年虽有“交通百亿”工程的投资,但按照统计上的口径,真正归入我县份额可能会少之又少。
4、三产中传统行业发展速度放慢,金融业势头看好,国有经济成分比重提高。在三产诸行业中占主导地位的应是交通、商贸等传统行业,XX年,两大行业占三产增加值比重达到47.8%,四年平均增长分别为10.9%、7.4%,低于三产年均增长2.6和6.1个百分点,其所占比重也下降到XX年的40.2%。交通行业发展放慢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一是近几年没有培育出大的交通企业,长运公司、联运公司、轮船公司等几家稍成型的企业,运力和运量都还很有限。二是没有开辟好的交通线路,在交通线路不变的情况下,增长只能依靠客源量和货源量的增加,在当前的处境下,这种增长潜力不大,如:县轮船公司在不能提高收费标准,没有开辟新的轮船线路的情况下,其每年的增长是非常有限的。贸易业这几年应该说是持续低迷,社会有效的消费需求始终没有大的改善,永嘉的区位优势相对贸易业而言应该是个区位劣势,一些高档消费、新型消费很容易外流,加之我县近几年农村消费渠道并没有大的拓展,部分农村潜在的社会需求没能实现。在这种状况下,全县社会消费需求提升缓慢也就不足为奇,XX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增长8.6%,增幅比XX年回落3.5个百分点。金融业的繁荣发展有着双重的意义,一是为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能推动其他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二是其自身是国民经济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部经济中占据一定的份额。与XX
年相比,金融业增加值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8.9%,高出三产平均增幅5.4个百分点,其占三产的比重也由XX年的8.1%上升到上年的9.8%。在我县教育、卫生科技及国家党政机关中有95%以上是属于国有经济性质的,随着近几年基础设施投入的加大及机构改革的深入,国有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所占比重逐年在提高。XX年,其增幅达到16.3%,所占三产的比重也由XX年的16.8%上升到上年的22%。
主要利好因素浅析
面对我县各行各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做好利好分析,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扬长避短,努力做到克服经济发展路上的各种困难,以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造就一方红土地。温州市“~”提出要将永嘉融入大都市圈,随着温州城市的北连,与市区仅一江之隔的永嘉将按照“轴线连接、组团发展、相向推进、实现联体”的思路,加快上塘、瓯北的联体发展,全力打造中心城区。对此,本就享有“温州浦东”之称的瓯北镇已成为一片投资热土,三江片的合理开发利用将极大地促进瓯北及永嘉经济的全面发展。随着“金丽温高速”、“诸永高速”、“温州绕城高速”的建设和开通,未来的瓯北乃至整个永嘉将都可能成为一片投资热土。
2、强烈的品牌意识,培育一批地方龙头企业。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
“质量立县、品牌兴业”战略,鼓励、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做好品牌扩张、品牌宣传和品牌保护工作。目前,全县已拥有中国驰名商
标3枚、中国名牌产品3个,国家免检产品19个,并培育了大批著名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在刚刚公布的温州市50强企业中,永嘉占有6家。这种政策导向将继续引导大批中档企业朝做大做强方向努力,为永嘉经济带来活力。
3、难得的宏观政策,带来难逢的市场机遇。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重工业,实施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火力发电等大批重大工程项目,给我县的泵阀产品及成套设备提供巨大的市场需求。我国当前正在积极扩大国内需求,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大对城市的煤气管道供给及污水管道排放处理等公共设施建设力度,也将为泵阀产品带来巨大潜在的市场商机。
4、合理的政策措施落实,为企业“搭台唱戏”创造良好环境。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转变观念,着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出台了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和贴息贷款、创牌奖励、规费减免等手段,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法,盘活永嘉企业的融资,顶着出口退税的巨大财政压力,积极鼓励企业开辟国外市场。永嘉政府部门可以说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舞台”,企业家们可各施才能,唱好永嘉企业戏。同时,我省提出的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为我县的工业园区建设明确了方向,使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企业能够尽快进入园区开工生产。
5、良好的宏观环境,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今年仍有一个比较好的宏观环境,支持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比较多。一是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从XX年下半年以来较快增长的势头。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XX年)》报告预测XX年和XX年世界经济增长率
均为3.2%,全球贸易量增速将分别为8.4%和7.8%,尽管比上年有所放缓,但与往年相比仍较快。二是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得到初步实现,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遏制,全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三是《xx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比较发达的温州经济发展。
《[推荐]关于我县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报告》 一降再降。人人都明白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抓好农业生产是一项基础性的、社会性的工作,是保证整个国民经济良好发展的前提条件。从我县农业的生产情况看,随着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生产的总量在缩减。而粮食面积已出现连续七年负增长,粮食产量更是连续八年下降。与XX年相比,表面上全县农业总产值由6.86亿元增加到8.04亿元,实际上这种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引的,真正的农业生产量并没有明显的增多,其占全县经济的比重由XX年的6.5%下降到5.3%。从农业资源看,与XX年相比,耕地面积由31.16万亩减少到29.83万亩,净减1.33万亩,若再考虑这几年中新造耕地大多为山区旱地,因此,全县良田的减少还要远超过这个数据。从农业主要产品的生产规模看,与XX年相比大宗产品呈下降趋势,其中粮食播种面积由50.94万亩减少到33.52万亩,粮食总产量由15万吨减少到10.4万吨;生猪饲养量由34.16万头下降到32.34万头,蔬菜、水果、家禽等经济型农产品虽有一定程度的扩大,但每年的增量却非常有限。因此,在我县农业资源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农产品经济效益若没有大的提升,希望农业出现大的回升是不现实的。
2、工业生产的持续快速发展难度在加大,制约要素在增多。从我县总体工业发展层面看,近几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全县工业总产值由XX年的136.45亿元增加到XX年的近25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5%。我们知道,当我们的工业经济总量还处在200亿元以下的规模时,基数较低,实现年增长15%的水平相对比较容易。而当我们的工业经济总量达到近250亿元的规模时,基数增大,再要达到年增长15%的水平,年产值增量须超过37亿元,这就相当于每年要增加乌牛、桥下、沙头三镇的产值,也相当于奥康、报喜鸟、红蜻蜓三家全县最大集团企业的产值,因此,在我县工业企业家数不到2500家的前提下,要实现37亿的增量,其难度是不能与XX年前直接相对比的。从我县的皮鞋、泵阀、服装、钮扣和拉链四大主导行业来看,其中有三大是生活消费品,要知道生活消费品需求不仅受市场份额的影响,还要受到消费群体的限制,在消费市场没有很好拓展开的形势下,盲目地追求量的扩张是非常冒险的。从我县工业企业规模和产品档次看,企业规模偏小,产品档次偏低。XX年末,全县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企业约500家,仅占全县工业企业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产品科技含量普遍较低,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从我县工业的区域发展看,沿江与山区发展十分不平衡,XX年、XX年则更依赖于瓯北工业来带动,桥头、乌牛、桥下、上塘等乡镇均呈缓慢增长或下降的趋势。要知道,一个地区工业仅依靠一个乡镇的增长来带动,这种“单头挑”的发展是非常危险的,一旦瓯北工业发展出现问题,全县的工业将受到严重冲击。从工业经济的外部制约要素看,原料进价与产品售价呈“高进低出”格局。XX年,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6%,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高达14.9%,这种状况显然有利于原材料生产行业的发展,但对加工行业造成较大压力,由于我县工业是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群,如果能源、原材料价格与工业品出厂价格继续保持反差,加工企业将面临成本提高、售价走低的双重压力,对企业经济效益造成很大的冲击,并严重影响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出口能力,对工业经济整体效益的提升和工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电力供应紧张问题也是制约我县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我县工业经济总
量的不断扩大,一批新建工业项目陆续投产,全县工业用电需求量增多,电力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企业生产用电紧张,自备发电造成生产成本上升,部分企业订单流失。从县电业部门了解到,我县今年电量缺口仍有1亿度左右。
3、建筑企业势单力薄,社会投资拉动力较弱。XX年,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8.83亿元,比上年增长6.3%,占生产总值比值为8.4%。全县目前建筑企业只有23家,上年完成建筑业产值仅19亿元,竣工产值不足15亿元,如此小的行业规模很难对全县经济有大的贡献。从社会投资角度看,增长的空间有限。XX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9.7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增幅已连续多年出现回落。今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为33亿元,按照此目标值,我县日平均投资额要超过900万元,难度非常之大。从投资的资金来源看,我县还主要是依靠政府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来带动,企业、自然人等民间投资力度仍然不足。XX年,全县全部项目投资中,政府性投资与民间投资呈“五五开”的局面。在财政收入只有10亿的县域经济条件下,政府性投资只能是导向性的,不可能每年都采取大额的政府投资。从我县当前的投资前景看,今后几年虽有“交通百亿”工程的投资,但按照统计上的口径,真正归入我县份额可能会少之又少。
4、三产中传统行业发展速度放慢,金融业势头看好,国有经济成分比重提高。在三产诸行业中占主导地位的应是交通、商贸等传统行业,XX年,两大行业占三产增加值比重达到47.8%,四年平均增长分别为10.9%、7.4%,低于三产年均
今年以来,全县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道路上的各项难题,使整个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制约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得到缓解,经济持续得到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5.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实现工业总产值54.15亿元,同比增长15.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5亿元,同比增长42.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2亿元,增长6.1%;实现财政总收入3.17亿元,增长15.8%,这些主要经济指标均反映出我县经济开局是良好的。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影响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在紧缩,不可判断因素在增强,内部制约要素进一步显现,要完成全年12%以上的经济增长目标需作更大的努力。
主要行业发展现状剖析
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建立在三大产业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要保持整体经济的良好发展,必须要做好农业、工业、建筑业和 的6.5%下降到5.3%。从农业资源看,与XX年相比,耕地面积由31.16万亩减少到29.83万亩,净减1.33万亩,若再考虑这几年中新造耕地大多为山区旱地,因此,全县良田的减少还要远超过这个数据。从农业主要产品的生产规模看,与XX年相比大宗产品呈下降趋势,其中粮食播种面积由50.94万亩减少到33.52万亩,粮食总产量由15万吨减少到10.4万吨;生猪饲养量由34.16万头下降到32.34万头,蔬菜、水果、家禽等经济型农产品虽有一定程度的扩大,但每年的增量却非常有限。因此,在我县农业资源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农产品经济效益若没有大的提升,希望农业出现大的回升是不现实的。
2、工业生产的持续快速发展难度在加大,制约要素在增多。从我县总体工业发展层面看,近几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全县工业总产值由XX年的136.45亿元增加到XX年的近25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5%。我们知道,当我们的工业经济总量还处在200亿元以下的规模时,基数较低,实现年增长15%的水平相对比较容易。而当我们的工业经济总量达到近250亿元的规模时,基数增大,再要达到年增长15%的水平,年产值增量须超过37亿元,这就相当于每年要增加乌牛、桥下、沙头三镇的产值,也相当于奥康、报喜鸟、红蜻蜓三家全县最大集团企业的产值,因此,在我县工业企业家数不到2500家的前提下,要实现37亿的增量,其难度是不能与XX年前直接相对比的。从我县的皮鞋、泵阀、服装、钮扣和拉链四大主导行业来看,其中有三大是生活消费品,要知道生活消费品需求不仅受市场份额的影响,还要受到消费群体的限制,在消费市场没有很好拓展开的形势下,盲目地追求量的扩张是非常冒险的。从我县工业企业规模和产品档次看,企业
规模偏小,产品档次偏低。XX年末,全县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企业约500家,仅占全县工业企业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产品科技含量普遍较低,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从我县工业的区域发展看,沿江与山区发展十分不平衡,XX年、XX年则更依赖于瓯北工业来带动,桥头、乌牛、桥下、上塘等乡镇均呈缓慢增长或下降的趋势。要知道,一个地区工业仅依靠一个乡镇的增长来带动,这种“单头挑”的发展是非常危险的,一旦瓯北工业发展出现问题,全县的工业将受到严重冲击。从工业经济的外部制约要素看,原料进价与产品售价呈“高进低出”格局。XX年,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6 %,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高达14.9%,这种状况显然有利于原材料生产行业的发展,但对加工行业造成较大压力,由于我县工业是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群,如果能源、原材料价格与工业品出厂价格继续保持反差,加工企业将面临成本提高、售价走低的双重压力,对企业经济效益造成很大的冲击,并严重影响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出口能力,对工业经济整体效益的提升和工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电力供应紧张问题也是制约我县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我县工业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一批新建工业项目陆续投产,全县工业用电需求量增多,电力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企业生产用电紧张,自备发电造成生产成本上升,部分企业订单流失。从县电业部门了解到,我县今年电量缺口仍有1亿度左右。
3、建筑企业势单力薄,社会投资拉动力较弱。XX年,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8.83亿元,比上年增长6.3%,占生产总值比值为8.4%。全县目前建筑企业只有23家,上年完成建筑业产值仅19亿元,竣工
产值不足15亿元,如此小的行业规模很难对全县经济有大的贡献。从社会投资角度看,增长的空间有限。XX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9.7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增幅已连续多年出现回落。今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为33亿元,按照此目标值,我县日平均投资额要超过900万元,难度非常之大。从投资的资金来源看,我县还主要是依靠政府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来带动,企业、自然人等民间投资力度仍然不足。XX年,全县全部项目投资中,政府性投资与民间投资呈“五五开”的局面。在财政收入只有10亿的县域经济条件下,政府性投资只能是导向性的,不可能每年都采取大额的政府投资。从我县当前的投资前景看,今后几年虽有“交通百亿”工程的投资,但按照统计上的口径,真正归入我县份额可能会少之又少。
4、三产中传统行业发展速度放慢,金融业势头看好,国有经济成分比重提高。在三产诸行业中占主导地位的应是交通、商贸等传统行业,XX年,两大行业占三产增加值比重达到47.8%,四年平均增长分别为10.9%、7.4%,低于三产年均增长2.6和6.1个百分点,其所占比重也下降到XX年的40.2%。交通行业发展放慢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一是近几年没有培育出大的交通企业,长运公司、联运公司、轮船公司等几家稍成型的企业,运力和运量都还很有限。二是没有开辟好的交通线路,在交通线路不变的情况下,增长只能依靠客源量和货源量的增加,在当前的处境下,这种增长潜力不大,如:县轮船公司在不能提高收费标准,没有开辟新的轮船线路的情况下,其每年的增长是非常有限的。贸易业这几年应该说是持续低迷,社会有效的消费需求始终没有大的改善,永嘉的区位优势相对贸易业而言应该是个区
位劣势,一些高档消费、新型消费很容易外流,加之我县近几年农村消费渠道并没有大的拓展,部分农村潜在的社会需求没能实现。在这种状况下,全县社会消费需求提升缓慢也就不足为奇,XX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增长8.6%,增幅比XX 关于某市新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目录
出,导致党内监督制度执行不够有力。在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考核与责任追究工作中,不少地方存(更多内容请访问首页)在着责任追究力度不够大,追究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对发现问题的单位或个人处理过轻,导致反面典型起不到警示教育作用。
4、乡镇纪检队伍力量不足。一些乡镇片面认为纪检工作不重要,认为发展经济才是硬的、有用的,导致纪检干部兼职较多,没有足够的时间从事纪检监察业务工作。部分乡镇纪检工作“疲软”,乡镇纪检干部业务素质不高,办案经验不足和专业知识不扎实,还存在党性原则不强,怕得罪人,怕丢选票等现象。
如果我们不及时纠正以上问题,任其发展,将直接损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各级党委、纪检监察部门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
农村越是改革开放,加快发展,越要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在我市全面掀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以乡村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为重点,着力提高其整体素质,增强他们在改革开放条件下拒腐防变的能力,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
1、加强领导,夯实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基础。
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发表三次重要讲话,他指出,进一步加大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必须在教育上下功夫,使领导干部带头廉洁自律,自觉拒腐防变。因此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我们要把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教育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
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意义,把对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上升到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上来,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农村稳定。
腐败的土壤。
二是健全民主集中制。健全并严格执行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坚持和完善乡镇党员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制度、村党员大会制度。建立“三制一监督”制度,重大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问题应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由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做到事前公示制、事后通报制、工作台帐制,切实发挥好基层民主监督小组的监督作用。强化对基层领导干部职权行为的监督制约。
三是完善和健全基层日常
5、加强队伍建设,形成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整体合力。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落脚点在于一个好的组织、好的班子、好的队伍。因此,在加强农村基层队伍建设上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抓好党支部建设。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建设新农村、实现“五新”目标的组织者、实施者。我们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乡村党支部建设成为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带领群众的坚强战斗保垒;在发展新党员上,要以发展和培养为重点,按照《党章》的要求,把好入口关,加大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努力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党员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让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路人,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抓好乡村班子建设。领导班子建设是整个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各乡镇村要以班子建设为重点,继续把“三民”活动的要求延伸
拓展到村一级,与农村党支部书记、党员“双富十带头”活动结合起来;力求乡镇班子达到为政理念正确、职能有效转变、作风明显好转、执政能力明显增强的目标。村级班子普遍达到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基本要求。
同时针对我市基层党员干部中或多或少存在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独断专行、软弱涣散等问题,针对个别党员干部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等现象。注重对基层干部的教育管理。要求乡村领导干部做到“三带头”:带头加强学习,进一步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领导艺术,提高驾驭市场经济和维护农村稳定的本领;带头严于律已,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本地的发展放在心上,学会做群众工作,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为标准;带头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真抓实干,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使我市基层干部保持优良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和学习作风,更好地带领我市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三是抓好纪检队伍建设。一要充实乡村纪检监察力量。乡镇纪委要配备专职的纪检干部,协助党委、政府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二要充实行政村纪检监察力量。建议行政村配备兼职纪检干部,监督村党支部、村委会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并及时向上级党委和主管部门反映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三要提高纪检干部素质。切实加强纪检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认真开展“执纪为民、公正廉洁”主题教育,强化纪检监察干部培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素质。
号召纪检干部学业务、学政治、学法律、学经济,力求通过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努力造就一支“思想端正靠得住、业务精通拿得起、公正廉明立得牢”的党的忠诚卫士。四要完善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机制,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严格纪检监察工作考核。通过考核促进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提高纪检监察队伍的战斗力。通过制度强化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保持队伍的纯洁性。
虽然我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素质,防微杜渐,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真正把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到实处,促进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
姓的切身利益,是xx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也是xx最大的民生问题。该类新农村社区建设侧重于交通方便、生活便利、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生态良好。现已建成形成规模的沉陷区安置社区6个,处在起步建设中的7个。三是旅游景点所在地新农村社区建设。结合旅游开发,将景点所在村与景点统一规划,共同建设,实现新农村与旅游景点相协调、相配套、相融合、相促进。4个旅游景点社区正在加紧建设中。四是乡镇政府驻地新农村社区建设。围绕宜商、宜业、宜居的目标,充分发挥乡镇政府驻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优势,将周边村纳入镇区规划,提高乡镇政府驻地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承接农村劳动力转移,建设现代化小城镇网络。xx市酂城、李寨、陈集、王集、高庄、太丘、黄口、顺和、卧龙等一批现代化小城镇社区建设在短期内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五是一般村村庄整合建设中心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对一般性村庄整合并点,建成一个个交通便利、生活方便、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中心村,推进农村社区化、城乡一体化。顺和乡高平房社区、太丘镇黄桥社区、卧龙乡浑河社区等一大批中心村象雨后春笋般纷纷拔起。
(二)着眼长远,科学编制规划。一是科学编制新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广大农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市情,xx市委托中国对外建设总公司城市规划设计院完成了新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将全市现有3600多个自然村庄规划整合为140个新农村社区(中心村)。其中,工矿所在地社区20个,采煤沉陷安置社区18个,旅游景点所在地社区4个(分别与所在政府驻地社区或中心村共同建设),乡镇政府驻地社区23个,一般中心村79个。二是科学编
制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公开招标了4家高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对确定的新农村社区实施高标准规划。在规划编制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采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体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目前,已完成新农村社区规划79个,9月底所有新农村社区规划全部完成。
(三)创新机制,搞活建设方式。xx市新农村建设“五个重点”,在建设侧重点上各不相同,在建设方式上也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形式。主要有工农共建、部门帮建、民企助建、村民联建、市场促建等五种类型。一是工农共建。工矿所在地和采煤沉陷区居民安置地的新农村建设与煤矿企业紧密相联,xx市“五个重点”新农村建设思路得到了永煤、神火两大集团的关注,他们认为该思路可以有效解决煤矿企业多年想干而干不了的事情,可以有效解决企业与地方群众沟通难、沉陷区居民搬迁难等长期不解的难题。在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投资上形成了“乡村1/3,市1/3,工矿企业1/3”的“工农共建”共识。二是部门帮建。发挥市直部门联系面广、门路多等优势,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部门帮扶工作。xx市向新农村社区派驻了市直部门帮扶工作队,发挥了很好的帮扶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xx市通过部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累计已超过14000万元。三是民企助建。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作用,鼓励民营企业家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目前已有60多家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了新农村社区建设。如,华星集团投资50万元支持了李寨镇政府驻地社区道路建设,投资30多万元为十八里镇李窑村安装了高杆路灯100套;小龙人教育集团投资16万元为芒山镇陈楼村修建了水泥路;中州棉业公司帮助酂城镇酂东社
区实施了旧房改造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四是村民联建。由村民民主选举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理事会具体负责工程预算、组织招标、资金筹集、质量监管等,所有程序公开透明,村民明明白白。如,城厢乡沱滨社区,由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公开招标施工企业、监督进料、监督质量等,农民按成本价住房,大家十分满意;酂城镇政府驻地社区建设中,通过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全程参与,农民达成了一致意见,旧村拆迁和新社区建设十分顺利。卧龙乡浑河社区、太丘镇黄桥社区、新桥乡朱楼社区等,都是通过理事会管理实现村民联建的好典型。五是市场促建。即通过市场化运作建设新农村。按照“群众有利益、政府有收益、开发商有利润、社区有形象”的原则,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入经营城市的办法,由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参与,将新农村社区建设推向市场,调动各种力量投入新农村建设。
(四)尊重民意,制定扶持政策。为强力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扶持政策,涉及财政、土地、税费、金融、待遇等方面。一是财政政策。市本级财政每年都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今年市财政预算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2880万元,较上年增长20%。二是税费政策。新农村社区建设产生的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50%以专项拨付的形式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与社区建设相关的质检费、实验费、避雷检测费、主体结构检测费、屋面防水检测费等,相关职能部门全部免收,并积极提供优质服务;到新农村社区建房或购房的农户,旧宅基拆除复垦成耕地后,市国土部门、房管部门免费为其办理相关土地使用证、房产证。三是土地政策。开展
农村土地综合治理,在拆旧建新中置换出的建设用地指标除保障新农村社区建设用地外,富余指标转让后收益全部用于整治村新农村社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对农户的拆迁补偿等。三是信贷政策。在新农村建设中符合贷款条件的,市政府协调金融部门给予小额贷款支持。今年以来,已发放新农村建设小额贷款9000多万元。四是待遇政策。入住新农村社区的农民可登记为城镇居民户口,实行双重户口(农村户口、城镇户口)政策。保留原承包土地,享受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和国家惠农政策;在养老保险、子女入学、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享受城市居民待遇等。
(五)培植产业,促进农民增收。xx市把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作为培植经济产业、促进生产发展的切入点。已建设现代种植小区23个,标准化养殖小区36个,发展各类专业村261个,发展规范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27个,建设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7家。特色产业村不断涌现,如薛湖镇聂寨村的食用菌、马牧乡西董楼村的多种经营、顺和镇高平房村的板材加工、陈集镇代井村的实木家具、王集乡蔡各村的手工饰品、条河乡李各村的铜件加工、太丘镇黄桥村的玩具加工、陈官庄乡胡庄村的畜禽屠宰与羽毛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优势十分明显,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经济支撑。
二、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xx市新农村社区建设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制约因素和问题:
(一)农户之间的现有经济基础差别影响新农村社区建设进程。
除急需建房户外,由于户与户间经济基础差别很大,富裕的农户搬入新农村社区热情很高,较穷的农户短期内很难向社区集中。
(二)现有的大量新建楼房影响新农村社区建设进度。近年来,富裕起来的农民建房积极性很高,由于缺乏规划和管理,新建房屋秩序十分混乱,同时出现了大量的沿路建房、村外建房现象,特别是在市南乡镇,这种现象占到50%以上,这些农户让他们搬迁到规划区建房难度很大。
(三)有限的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限制了新农村社区的快速发展。上级每年下达的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有限,很难满足新农村社区快速发展的需要。
(四)建设资金不足成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制约瓶颈。新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市财政每年预算的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十分有限,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能力十分有限,单纯依靠农民自身建设新农村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五)各部门支农项目投入机制不协调。近年来,国家、省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但这些投入是通过多个部门、多种渠道下达的,由于没有一个正式机构进行统筹管理、协调安排,存在各自为战、效率偏低现象。尽管xx市近年来一直在努力做好项目整合工作,由于部门利益十分严重,整合效果很不理想。
三、意见和建议
(一)树立“短期造局,长期建设”的思想。短期内,新农村社区要规划好,启动好,着力完善规划区内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形成强大的吸引力。新农村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要做好打长远丈、打攻艰战的思想准备,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户率先搬进新农村社区,不搞一刀切,走典型带动、循序渐进的路子,逐步把xx市新农村社区建设引向深入。
(二)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建设新农村社区,将多个行政村整合集聚到一起,用地问题是最大的瓶颈难题。要将新农村社区建设与“占一补一”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紧密结合,同步推进,为新农村社区建设置换充足的用地空间。
(三)创新新农村社区建设投融资机制。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农户拆迁、宅基地复垦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农户搬迁形成的建设用地节余指标收益必须在转让后才能得到,市财政、乡镇、村集体都无力提前预付。建议依托金融部门成立新农村建设投资中心,让投资中心参与新农村建设,由投资中心借付建设用地节余指标转让收益给拆旧建新村集体组织用于农户拆迁补偿、宅基地复垦、新农村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待节余指标转让后利用收益还贷投资中心,保障拆旧建新和新农村社区建设顺利进行。
(四)加大支农项目整合力度。建议由市发改委、财政局、新农村办公室等牵头成立支农项目整合机构,把各部门涉农项目有效整合,统筹管理,科学安排,按照新农村社区建设计划,集中投放,整村推进,着力打造典型,以点带面,推进xx市新农村社区建设快速发展。
XX年以来,xx县大力开展“小康示范百村带动”和“双百”(百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两年共计投入3.1亿元,实施建设项目769个,完成207个村庄建设规划,新建农民新村80个,农村文化活动场所达到240余处,新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西王村成为“省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东尉村成为“全国敬老养老模范村”、“全国生态富民家园工程典型村”;去年,xx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
XX年,xx县计划完成72个市级和78个县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任务,提出了“实施村庄有效整合,开展城中村、城边村和空心村改造,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思路,以承担“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为契机,打造社区建设试点镇和示范村。目前已有长山、魏桥、韩店、好生、明集五镇18个农村社区,按照一村一社区、多村一社区和企业社区的不同模式积极建设,已经取得可喜进展。
二、xx县部分村镇实施村企合作共建农村社区的条件已经成熟 通过调查了解得知,xx县部分村镇实施村企合作共建农村社区的条件已经相当成熟,有的已经实施,如韩店镇西王村、长山镇的东尉和光明社区;有的即将实施,如长山镇的朱家和盛苑社区。成熟的条件有六个方面:
(一)规律使然,党政领建。胡总书记提出:“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xx县去年二产比重达80%,长山、魏桥、韩店三镇分别达到70.7%、80%和 89%,工业化的程度已经很高。村企合作共建社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实施“工业反
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一项重要举措。三镇都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相应政策,确定了专人负责。党政领建,定可指日功成。
(二)追求美好,群众思建。“人往高处走”,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的本性,调查报告《新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去年,上述三镇农民人均纯收入都远高于全县(6038元)的平均水平,长山镇小牛村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过5万元的户超过1/3。腰包鼓起来的农民,也渴望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建设新农村社区,成了自下而上的强烈呼声。长山镇甘埠管理区曾发出480份调查问卷,征询农村居民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几乎是众口一词:社区早就该建!
另一方面,工业“三废”虽经治理,但仍难免污染,社区驻地可以远离污染。此外,一些城中村、城郊村,由于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原来的各种基础设施不配套,导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村民也盼望把旧村改造清洁的新社区。
(三)谋求空间,企业盼建。一些效益较好、发展较快的企业,迫切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他们对土地的需求十分强烈。XX年全国有耕地18.31亿亩,中央要求“十一五”期间必须严守18亿亩的红线,因此,5年间全国只允许年供地600万亩。而xx县,今年只争取到500余亩的供地指标。按照全县到XX年实现gdp1100亿元,每公顷建设用地产出gdp300万元的计划,则共需建设用地(含已用)55万亩,差距明显。目前,想用农田转为企业发展建设用地,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因此,企业也盼望与农村进行社区共建,以节约的空宅地供自己发展,解决村企间过去在环境、交通、安全、生活和人际关系等
方面存在的诸多矛盾,与农村实现互利双赢。
xx县村庄原占压土地面积约为18万余亩。按各村自报的新规划,占压面积至少可减少2/3(盛苑社区11个村,2624户,过去村庄占压3113亩;现在社区规划3000户,仅占480亩,为原来的23%)。如果xx县都建成新社区,便可至少腾出12万亩土地,为企业发展提供较大的空间。
(四)经济发展,实力可建。XX年,全县实现gdp400亿元,人均突破7000美元(北京7030美元),已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县财政总收入46亿元,上述三镇分别达到1.8亿元、2亿元和2.91亿元。较高的政府财政收入,使xx县有能力去反哺农业;农民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使他们有能力去实现自己的追求;企业资本的迅速膨胀,更使村企共建,甚至企业包建(如韩店镇西王村)成为可能。
(五)社会各界,帮促助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界也都把帮促新农村建设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三年来,已通过多种措施,在发展生产、转移就业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
(六)先进典型,示范带建。xx县在近年的新农村建设中,涌现了西王、东尉和实户等先进典型,这些村的做法很有借鉴、推广价值。作为一项新生事物,省内外也都在积极探索中,他们的经验也很值得学习。这些先进典型的示范,将对农村社区建设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并可使今后的社区建设少走弯路,早见成效。
三、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阻力
在调查中,基层也反映了共建社区的若干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是:
(一)多数农村,条件不足。镇(办)、村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尚有较大差距,多数农村目前尚不具备建设新型社区的条件——尤其是不具备村企共建社区的条件。具备条件的,大都是城(镇)郊村、邻企村,而且村企间彼此还要都互感兴趣,双方情愿。
补贴和村镇的变化中都可以感受得到政策的好处。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政策的宣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小的问题,可能也与目前农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有关,国家政策的宣传方式主要以开会、看新闻联播等类似口头的方式比较有效。而有些私下的口头方式的互传容易导致政策的误传,虽然调查过程中没有对此类问题做进一步了解,但感觉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小的隐患。
5目前社会上是存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大学生被称之为“蚁族”,这种现象助长了读书不如打工这种思想的成长;6就我们调查的小港村而言,小港村小学教师出现明显的断档,教师高龄化比较严重,全校150名教师,50岁以上接近百人,同时又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教师的断代成为当地小学所面临的很严重的问题,而据当地老师说,这并不是一个个例。
根据我们的调查和浅薄的分析,部分学生不想读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自己的原因,教育资源缺乏和教学质量偏低,教师的断代,还有家庭负担不起,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当然面对这个问题,除了向社会呼吁,很多方面都是我们无能为力的。但最为一个大学生我想就教师断档这个问题而言,我们还是有部分解决能力的,我们可以在各地了解情况后,通过学院爱心社,学校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组织,展开定期的支教活动,了解当地的状况,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最终以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法;教育决定一个人的观念,新农村要想进一步发展,观念的转变时势在必行的,教育便是观念改变的根基,而全民教育便要从娃娃抓起。所以我们将教育列入了阻碍新农村进一步发展重要一环。
新农村建设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各级乡政府还是为农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要不然我们也无法看到今天的成果。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感觉自己也有了很大的收获吧。我们从对农村一点都不了解开始,通过上网查资料,以国家政策为背景,做出了一份调查问卷。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这样的问卷时经不住考验的,没有人会耐心的回答完那些枯燥的问题。于是我们及时总结,重新删选了问题,做到既是我们想了解的问题,也是农民朋友们感兴趣的话题,通过反复实践和多次修改,我们终于选好了这样一份满意的问卷,这便是我 关于开展扶贫活动调查报告 关于三农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大学生课间活动调查报告
坪村镇五星村在先后召开村支两委会、党员干部会和村民代表会后,又组织村组干部分赴各组召开户主动员会,并向本村在外务工人员发出倡议书400余份。堡子镇坪见村的老党员、老同志自发组织起来,于“七·一”期间召开座谈会、组织文艺演出,宣传新农村建设政策。坪村镇毛田村退休教师张道发在自家门前制作了50余米长的宣传栏,为新农村建设做义务宣传员、政策讲解员。为进一步扩大声势,我县创办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简报»,并在县电视台、会同网站开辟了新农村建设专栏。通过广泛宣传,使新农村建设主要精神基本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据随机调查,受访农民中,约有97%的人表示对新农村建设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由于宣传发动充分,干部群众的思想高度统一,热情不断高涨。如肖家乡东岳村虽然没有被列入县以上试点村,但该村建设新农村的决心很大、干劲很足。我们与该村干部群众座谈时,村支两委领导一再表示,他们将按照试点村的高标准来抓好新农村建设,积极推动这项关系农民福祉、惠及子孙后代的宏伟事业。
2、组织领导有力,责任体系全面落实。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搭建工作班子。县里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以分管副书记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县新农村建设。从相关部门抽调5名骨干到新农村办公室,具体负责规划、指导、协调、督促工作。各乡镇、相关县直机关单位也成立了工作班子,明确一名领导专抓。村一级建立起以“ 全县三级干部会上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状。同时,先后出台了«会同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实施方案»、«关于成立新农村建设专业工作组和xx年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试点村动态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三是派驻“ 点向试点村倾斜。
4、投入力度加大,基础建设掀起热潮。我县新农村建设启动后,全县广大农村迅速掀起了一股以加快实现“五通”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热潮。据了解,今年我县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明显增多。其中列入县乡砂改油计划43公里,包括团河至金子岩、团河至长寨等两条主要线路,通乡公路计划总投资达3600万元;全县列入“通达工程”的村10个、列入“通畅工程”的村29个,计划总投资1884万元;年内还将完成团河、广坪等4个站场建设;并将投资160万元,用于建设青朗、炮团等5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据了解,全县各村特别是试点村都竞相启动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坪村镇芳园村完成土地平整60余亩,整修渠道1000余米,改善灌溉面积200余亩;林城镇洒口村投入近40万元,用于实施通畅工程等项目,其中硬化通村公路2.5公里;连山乡联合村投资17.8万元,启动了自来水改造工程,新修管道3000米;洒溪乡柿子村发动村民集资,突出抓好通畅公路建设和村部维修,并计划年内建成55户沼气池;堡子镇坪见村筹资疏通“八一”水库主干渠,解决了xx亩稻田的灌溉用水;林城镇渡头村投资19万元,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地灵乡大坡村硬化通村公路2.5公里;高椅乡高椅村投资79万元启动自来水安装工程,投资6万元对村部进行维修,并新修环村消防道2条;团河镇吊塘村筹资12万余元,义务投工xx余人次修复水毁防洪堤1000米,新筑防洪堤1000米。在此过程中,还涌现了一些带领群众抓基础设施建设的典型。如洒溪乡坪寨村“ 关于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某市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汇报
关于《某某市党风廉政建设问卷调查》情况的报告
第三篇:关于我县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报告
今年以来,全县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道路上的各项难题,使整个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制约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得到缓解,经济持续得到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5.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实现工业总产值54.15亿元,同比增长15.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5亿元,同比增长42.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2亿元,增长6.1%;实现财政总收入3.17亿元,增长15.8%,这些主要经济指标均反映出我县经济开局是良好的。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影响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在紧缩,不可判断因素在增强,内部制约要素进一步显现,要完成全年12%以上的经济增长目标需作更大的努力。
主要行业发展现状剖析
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建立在三大产业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要保持整体经济的良好发展,必须要做好农业、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建设工作,要分析全县经济的发展前景,也只能从三大产业入手,才能会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1、农业基础地位在削弱,生产持续多年下滑,占全县经济比重一降再降。人人都明白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抓好农业生产是一项基础性的、社会性的工作,是保证整个国民经济良好发展的前提条件。从我县农业的生产情况看,随着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生产的总量在缩减。而粮食面积已出现连续七年负增长,粮食产量更是连续八年下降。与2000年相比,表面上全县农业总产值由6.86亿元增加到8.04亿元,实际上这种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引的,真正的农业生产量并没有明显的增多,其占全县经济的比重由2000年的6.5%下降到5.3%。从农业资源看,与2000年相比,耕地面积由31.16万亩减少到29.83万亩,净减1.33万亩,若再考虑这几年中新造耕地大多为山区旱地,因此,全县良田的减少还要远超过这个数据。从农业主要产品的生产规模看,与2000年相比大宗产品呈下降趋势,其中粮食播种面积由50.94万亩减少到33.52万亩,粮食总产量由15万吨减少到10.4万吨;生猪饲养量由34.16万头下降到32.34万头,蔬菜、水果、家禽等经济型农产品虽有一定程度的扩大,但每年的增量却非常有限。因此,在我县农业资源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农产品经济效益若没有大的提升,希望农业出现大的回升是不现实的。
2、工业生产的持续快速发展难度在加大,制约要素在增多。从我县总体工业发展层面看,近几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全县工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136.45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近25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5%。我们知道,当我们的工业经济总量还处在200亿元以下的规模时,基数较低,实现年增长15%的水平相对比较容易。而当我们的工业经济总量达到近250亿元的规模时,基数增大,再要达到年增长15%的水平,年产值增量须超过37亿元,这就相当于每年要增加乌牛、桥下、沙头三镇的产值,也相当于奥康、报喜鸟、红蜻蜓三家全县最大集团企业的产值,因此,在我县工业企业家数不到2500家的前提下,要实现37亿的增量,其难度是不能与2000年前直接相对比的。从我县的皮鞋、泵阀、服装、钮扣和拉链四大主导行业来看,其中有三大是生活消费品,要知道生活消费品需求不仅受市场份额的影响,还要受到消费群体的限制,在消费市场没有很好拓展开的形势下,盲目地追求量的扩张是非常冒险的。从我县工业企业规模和产品档次看,企业规模偏小,产品档次偏低。2004年末,全县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企业约500家,仅占全县工业企业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产品科技含量普遍较低,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从我县工业的区域发展看,沿江与山区发展十分不平衡,2003年、2004年则更依赖于瓯北工业来带动,桥头、乌牛、桥下、上塘等乡镇均呈缓慢增长或下降的趋势。要知道,一个地区工业仅依靠一个乡镇的增长来带动,这种“单头挑”的发展是非常危险的,一旦瓯北工业发展出现问题,全县的工业将受到严重冲击。从工业经济的外部制约要素看,原料进价与产品售价呈“高进低出”格局。2004年,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6 %,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高达14.9%,这种状况显然有利于原材料生产行业的发展,但对加工行业造成较大压力,由于我县工业是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群,如果能源、原材料价格与工业品出厂价格继续保持反差,加工企业将面临成本提高、售价走低的双重压力,对企业经济效益造成很大的冲击,并严重影响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出口能力,对工业经济整体效益的提升和工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电力供应紧张问题也是制约我县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我县工业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一批新建工业项目陆续投产,全县工业用电需求量增多,电力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企业生产用电紧张,自备发电造成生产成本上升,部分企业订单流失。从县电业部门了解到,我县今年电量缺口仍有1亿度左右。
3、建筑企业势单力薄,社会投资拉动力较弱。2004年,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8.83亿元,比上年增长6.3%,占生产总值比值为8.4%。全县目前建筑企业只有23家,上年完成建筑业产值仅19亿元,竣工产值不足15亿元,如此小的行业规模很难对全县经济有大的贡献。从社会投资角度看,增长的空间有限。2004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9.7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增幅已连续多年出现回落。今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为33亿元,按照此目标值,我县日平均投资额要超过900万元,难度非常之大。从投资的资金来源看,我县还主要是依靠政府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来带动,企业、自然人等民间投资力度仍然不足。2004年,全县全部项目投资中,政府性投资与民间投资呈“五五开”的局面。在财政收入只有10亿的县域经济条件下,政府性投资只能是导向性的,不可能每年都采取大额的政府投资。从我县当前的投资前景看,今后几年虽有“交通百亿”工程的投资,但按照统计上的口径,真正归入我县份额可能会少之又少。
4、三产中传统行业发展速度放慢,金融业势头看好,国有经济成分比重提高。在三产诸行业中占主导地位的应是交通、商贸等传统行业,2000年,两大行业占三产增加值比重达到47.8%,四年平均增长分别为10.9%、7.4%,低于三产年均增长2.6和6.1个百分点,其所占比重也下降到2004年的40.2%。交通行业发展放慢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一是近几年没有培育出大的交通企业,长运公司、联运公司、轮船公司等几家稍成型的企业,运力和运量都还很有限。二是没有开辟好的交通线路,在交通线路不变的情况下,增长只能依靠客源量和货源量的增加,在当前的处境下,这种增长潜力不大,如:县轮船公司在不能提高收费标准,没有开辟新的轮船线路的情况下,其每年的增长是非常有限的。贸易业这几年应该说是持续低迷,社会有效的消费需求始终没有大的改善,永嘉的区位优势相对贸易业而言应该是个区位劣势,一些高档消费、新型消费很容易外流,加之我县近几年农村消费渠道并没有大的拓展,部分农村潜在的社会需求没能实现。在这种状况下,全县社会消费需求提升缓慢也就不足为奇,2004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增长8.6%,增幅比2003
第四篇:关于我县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报告
今年以来,全县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道路上的各项难题,使整个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制约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得到缓解,经济持续得到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5.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实现工业总产值54.15亿元,同比增长15.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5亿元,同比增长42.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2亿元,增长6.1%;实现财政总收入3.17亿元,增长15.8%,这些主要经济指标均反映出我县经济开局是良好的。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影响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在紧缩,不可判断因素在增强,内部制约要素进一步显现,要完成全年12%以上的经济增长目标需作更大的努力。
主要行业发展现状剖析
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建立在三大产业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要保持整体经济的良好发展,必须要做好农业、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建设工作,要分析全县经济的发展前景,也只能从三大产业入手,才能会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1、农业基础地位在削弱,生产持续多年下滑,占全县经济比重一降再降。人人都明白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抓好农业生产是一项基础性的、社会性的工作,是保证整个国民经济良好发展的前提条件。从我县农业的生产情况看,随着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生产的总量在缩减。而粮食面积已出现连续七年负增长,粮食产量更是连续八年下降。与2000年相比,表面上全县农业总产值由6.86亿元增加到8.04亿元,实际上这种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引的,真正的农业生产量并没有明显的增多,其占全县经济的比重由2000年的6.5%下降到5.3%。从农业资源看,与2000年相比,耕地面积由31.16万亩减少到29.83万亩,净减1.33万亩,若再考虑这几年中新造耕地大多为山区旱地,因此,全县良田的减少还要远超过这个数据。从农业主要产品的生产规模看,与2000年相比大宗产品呈下降趋势,其中粮食播种面积由50.94万亩减少到33.52万亩,粮食总产量由15万吨减少到10.4万吨;生猪饲养量由34.16万头下降到32.34万头,蔬菜、水果、家禽等经济型农产品虽有一定程度的扩大,但每年的增量却非常有限。因此,在我县农业资源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农产品经济效益若没有大的提升,希望农业出现大的回升是不现实的。
2、工业生产的持续快速发展难度在加大,制约要素在增多。从我县总体工业发展层面看,近几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全县工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136.45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近25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5%。我们知道,当我们的工业经济总量还处在200亿元以下的规模时,基数较低,实现年增长15%的水平相对比较容易。而当我们的工业经济总量达到近250亿元的规模时,基数增大,再要达到年增长15%的水平,年产值增量须超过37亿元,这就相当于每年要增加乌牛、桥下、沙头三镇的产值,也相当于奥康、报喜鸟、红蜻蜓三家全县最大集团企业的产值,因此,在我县工业企业家数不到2500家的前提下,要实现37亿的增量,其难度是不能与2000年前直接相对比的。从我县的皮鞋、泵阀、服装、钮扣和拉链四大主导行业来看,其中有三大是生活消费品,要知道生活消费品需求不仅受市场份额的影响,还要受到消费群体的限制,在消费市场没有很好拓展开的形势下,盲目地追求量的扩张是非常冒险的。从我县工业企业规模和产品档次看,企业规模偏小,产品档次偏低。2004年末,全县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企业约500家,仅占全县工业企业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产品科技含量普遍较低,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从我县工业的区域发展看,沿江与山区发展十分不平衡,2003年、2004年则更依赖于瓯北工业来带动,桥头、乌牛、桥下、上塘等乡镇均呈缓慢增长或下降的趋势。要知道,一个地区工业仅依靠一个乡镇的增长来带动,这种“单头挑”的发展是非常危险的,一旦瓯北工业发展出现问题,全县的工业将受到严重冲击。从工业经济的外部制约要素看,原料进价与产品售价呈“高进低出”格局。2004年,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6 %,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高达14.9%,这种状况显然有利于原材料生产行业的发展,但对加工行业造成较大压力,由于我县工业是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群,如果能源、原材料价格与工业品出厂价格继续保持反差,加工企业将面临成本提高、售价走低的双重压力,对
企业经济效益造成很大的冲击,并严重影响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出口能力,对工业经济整体效益的提升和工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电力供应紧张问题也是制约我县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我县工业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一批新建工业项目陆续投产,全县工业用电需求量增多,电力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企业生产用电紧张,自备发电造成生产成本上升,部分企业订单流失。从县电业部门了解到,我县今年电量缺口仍有1亿度左右。
3、建筑企业势单力薄,社会投资拉动力较弱。2004年,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8.83亿元,比上年增长6.3%,占生产总值比值为8.4%。全县目前建筑企业只有23家,上年完成建筑业产值仅19亿元,竣工产值不足15亿元,如此小的行业规模很难对全县经济有大的贡献。从社会投资角度看,增长的空间有限。2004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9.7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增幅已连续多年出现回落。今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为33亿元,按照此目标值,我县日平均投资额要超过900万元,难度非常之大。从投资的资金来源看,我县还主要是依靠政府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来带动,企业、自然人等民间投资力度仍然不足。2004年,全县全部项目投资中,政府性投资与民间投资呈“五五开”的局面。在财政收入只有10亿的县域经济条件下,政府性投资只能是导向性的,不可能每年都采取大额的政府投资。从我县当前的投资前景看,今后几年虽有“交通百亿”工程的投资,但按照统计上的口径,真正归入我县份额可能会少之又少。
4、三产中传统行业发展速度放慢,金融业势头看好,国有经济成分比重提高。在三产诸行业中占主导地位的应是交通、商贸等传统行业,2000年,两大行业占三产增加值比重达到47.8%,四年平均增长分别为10.9%、7.4%,低于三产年均增长2.6和6.1个百分点,其所占比重也下降到2004年的40.2%。交通行业发展放慢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一是近几年没有培育出大的交通企业,长运公司、联运公司、轮船公司等几家稍成型的企业,运力和运量都还很有限。二是没有开辟好的交通线路,在交通线路不变的情况下,增长只能依靠客源量和货源量的增加,在当前的处境下,这种增长潜力不大,如:县轮船公司在不能提高收费标准,没有开辟新的轮船线路的情况下,其每年的增长是非常有限的。贸易业这几年应该说是持续低迷,社会有效的消费需求始终没有大的改善,永嘉的区位优势相对贸易业而言应该是个区位劣势,一些高档消费、新型消费很容易外流,加之我县近几年农村消费渠道并没有大的拓展,部分农村潜在的社会需求没能实现。在这种状况下,全县社会消费需求提升缓慢也就不足为奇,2004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增长8.6%,增幅比2003年回落3.5个百分点。金融业的繁荣发展有着双重的意义,一是为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能推动其他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二是其自身是国民经济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部经济中占据一定的份额。与2000年相比,金融业增加值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8.9%,高出三产平均增幅5.4个百分点,其占三产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8.1%上升到上年的9.8%。在我县教育、卫生科技及国家党政机关中有95%以上是属于国有经济性质的,随着近几年基础设施投入的加大及机构改革的深入,国有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所占比重逐年在提高。2004年,其增幅达到16.3%,所占三产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16.8%上升到上年的22%。
主要利好因素浅析
面对我县各行各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做好利好分析,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扬长避短,努力做到克服经济发展路上的各种困难,以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造就一方红土地。温州市“~”提出要将永嘉融入大都市圈,随着温州城市的北连,与市区仅一江之隔的永嘉将按照“轴线连接、组团发展、相向推进、实现联体”的思路,加快上塘、瓯北的联体发展,全力打造中心城区。对此,本就享有“温州浦东”之称的瓯北镇已成为一片投资热土,三江片的合理开发利用将极大地促进瓯北及永嘉经济的全面发展。随着“金丽温高速”、“诸永高速”、“温州绕城高速”的建设和开通,未来的瓯北乃至整个永嘉将都可能成为一片投资热土。
2、强烈的品牌意识,培育一批地方龙头企业。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
“质量立县、品牌兴业”战略,鼓励、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做好品牌扩张、品牌宣传和品牌保护工作。目前,全县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枚、中国名牌产品3个,国家免检产品19个,并培育了大批著名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在刚刚公布的温州市50强企业中,永嘉占有6家。这种政策导向将继续引导大批中档企业朝做大做强方向努力,为永嘉经济带来活力。
3、难得的宏观政策,带来难逢的市场机遇。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重工业,实施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火力发电等大批重大工程项目,给我县的泵阀产品及成套设备提供巨大的市场需求。我国当前正在积极扩大国内需求,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大对城市的煤气管道供给及污水管道排放处理等公共设施建设力度,也将为泵阀产品带来巨大潜在的市场商机。
4、合理的政策措施落实,为企业“搭台唱戏”创造良好环境。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转变观念,着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出台了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和贴息贷款、创牌奖励、规费减免等手段,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法,盘活永嘉企业的融资,顶着出口退税的巨大财政压力,积极鼓励企业开辟国外市场。永嘉政府部门可以说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舞台”,企业家们可各施才能,唱好永嘉企业戏。同时,我省提出的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为我县的工业园区建设明确了方向,使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企业能够尽快进入园区开工生产。
5、良好的宏观环境,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今年仍有一个比较好的宏观环境,支持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比较多。一是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从2003年下半年以来较快增长的势头。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2005年)》报告预测2005年和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均为3.2%,全球贸易量增速将分别为8.4%和7.8%,尽管比上年有所放缓,但与往年相比仍较快。二是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得到初步实现,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遏制,全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三是《xx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比较发达的温州经济发展。
《[推荐]关于我县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报告》
第五篇:交通运输业经济发展情况及形势分析
交通运输业经济发展情况及形势分析
**县交通运输局
一、交通重点项目投资完成情况
2019年,全县计划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总投资4.8亿元,前三季度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3.35亿元,占年计划的70%。
一是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澧水三桥主桥已经合拢,正在进行桥面及路基接线施工;壶大公路瓜子尖隧道已经贯通,完成路基18公里、摊铺沥青砼路面13公里;彭岗公路完成路基17.798公里、水稳基层12.5公里;周象公路完成25.5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红土路完成总工程量的90%;石清路已完成全路段雨水、污水、给水主管及过街管埋设,过路雨水收集管完成工程量90%;安慈高速路基清表已完成,挖方设计累计完成221.6万方,完成比例78.8%、填方设计累计完成218.4万方,完成比例78.7%、桥梁工程全线钴孔灌注粧825根,开累完成646根,完成比例78.3%、通涵工程全线87道,设计3273.62延米,累计完成2432.155延米,完成比例74.3%;国道3531一级公路新关段清表已完成、完成水沟砌筑约200米、茅坪大桥桥梁桩基已完成18根、挖土石方约5万方、填土石方约2万方、完成渫水大桥钢便桥约40米;柳官公路安溪至官庄坪段(西北环线)除地质灾害点外,其余路段基本完工
。二是项目前期稳步推进。澧水航道石门至澧县段及易家渡千吨级码头省交通运输厅、省水运投基本同意启动该项目建设;炉慈高速工可方案编制已上报至交通运输部审查,正在进行设计及相关外业工作;石门通用机场工可评审正等待军方批复,正在进行土地调规、环评、稳评、财评和水保等工作;国道241清水湾至壶瓶山段正在与湖北五峰县共同推动工可、立项等工作。磨市至龙王洞段改线方案已获省交通运输厅规划办同意,正在进行工可批复;龙王洞互通连接线工可方案已报交通运输部与炉慈高速总体方案一体审查;S237皂市至牌楼公路已完成工可文本修改,正在编制资金筹措方案;安慈高速石门连接线按干线公路性质申报已基本获省交通运输厅同意,正在进行相关前期工作;澧水三桥至三星寺公路已补报并纳入“十三五”中期调整规划,已工可方案、外业审查。三是新改建农村公路项目、农村公路提质拓宽改造工程、安保工程正在稳步推进,年内可完成建设任务;危桥改造已开工建设,预计年内可完成建设任务。
二、交通投资运行分析
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季度完成投资略高于预期目标,除了交通建设投资有“前慢后快,前低后高”的运行规律之外,主要是二季度以来,天气情况持续好转,在建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和渡改桥等项目的有效施工期大大增加,为施工进度和
投资产值的完成提供有力条件。
三、四季度工作目标和措施
1、项目为先,强势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7+6+11”的交通建设总盘子,全力推进交通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壶大公路、彭岗公路、红土路、石清公路、周象公路、杨岭岗大桥、农村公路等7个完工项目,在既定时间内完工;安慈高速、国道353、梯云大桥、柳官公路、皂市至壶瓶山段大修、等6个续建及开工项目,完成建设和开工;呼南高铁襄常段、石张吉怀高铁连接线、炉慈高速、枝石高速、石门通用机场、国道241等11个推进前期项目,达到既定目标。
2、创新管理,努力提升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一是逐步规范城市公共客运。加快推进城区公交线路规划编制工作,及时调解汽车南站搬迁和澧水三桥建成后出现的城市公交线路矛盾,逐步实现县城区20公里范围内城乡公交一体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乘车需求。二是大力开展“打非治违”行动。继续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与公安、交警等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重点打击“面的、黑的、摩的”非法营运和客运经营者不按许可的线路、站点经营和擅自中断运输等违规经营行为,切实保障合法经营者的权益。三是继续大力整治出租车营运市场。在完成对全行业从业人员培训的基础上,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查处打击无证上岗、不打表计费、私自提高运价、拒载、强行拼客等违规违
章经营行为,采用定点执法和随机执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执法全覆盖。施行单车信誉质量考核办法,建立出租车行业评比表彰机制,促进出租车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3、强化措施,切实提高公路工程质量。加大巡查频率。每月对全县工地进行一次质量安全检查,每个工地开工3天或路面浇筑100米后必须进行一次督查,对发现的质量安全问题,现场下达《整改通知》,问题严重的,下达《停工整改通知》,并在全县通报。对严重不按规范施工,通报3次以上的施工单位,取消其农村公路施工资格。强化现场监管。在工程施工期间,对每个标段和路段的施工现场开展3次以上的质量检测,做到每公里钻芯取样1处进行检测,重点施工单位5次以上质量检测。从严把关。从施工单位的开工手续、资格审查、施工材料进场及检测、路基路面、现场施工的程序规范、施工安全设施情况、工程主体验收等方面从严把关,所有的竣工验收必须先进行质量检测、主体工程10项技术指标必须全部符合标准,竣工验收报告书必须由分管农村公路建设和工程质量监督的领导、现场施工质量监管人员、社会义务监督员、施工单位法人共同签订。
4、强化监督,提升行业安全管理水平。一是强化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按照“两全五无”要求,不断加大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船舶无证经营、船员无证作业、渡船超载、违章渡运、人车混渡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执行水上交通安全责任制、客渡船签单发航管理制度、农村中小学生上(放)学乘船交接制度,预防和杜绝水上交通群死群伤恶性事故发生。二是强化道路客运安全监管。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营运驾驶人从业资格关,加强对客货运输企业的监督管理,督促运输企业做好营运车辆的安全检测,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加强危化品运输管理,及时纠正驾驶人的违法行为。加强校车管理,严格车辆入门标准,定期对校车运行状况、驾驶员资格及安全行车状态进行检查,淘汰不达标车辆。三是强化工程施工安全监管。深入工地开展隐患排查行动,重点加强路基工程、路面工程和桥梁工程安全隐患排查,对边施工边通车路段,督促施工单位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和防护措施,严防出现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