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考语文阅读题型及答题策略(五)

时间:2019-05-12 08:22: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中考语文阅读题型及答题策略(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中考语文阅读题型及答题策略(五)》。

第一篇:2010中考语文阅读题型及答题策略(五)

2010中考语文阅读题型及答题策略

(五)第五课时

小说阅读的考点及答题技巧(前面已经涉及的题型本章节不再重复)

一、人物形象分析的题型及答题要点

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一)你认为主要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

例1:

4.纵观全文,从车夫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8、三轮车夫》

答案:4.勤劳、机智、善良、助人为乐等。

例2:

2.文中“老爹”和陈双喜各是怎样性格的人?

24、父子》

答案:2.“老爹”:勤劳善良,节俭,爱子,善解人意,教子有方等。陈双喜:热爱父亲,爱慕虚荣,知错能改。

例3:

4.读了本文,你一定会喜欢姚老师的,请你谈谈对她的评价。

27、杀手锏》

答案:4.知识丰富,教学本领过硬,热爱(关心)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才能。

(二)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类题的答题步骤:

①答出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描写等)

②答出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③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

例1:

3.认真品味文中第④段加线句子,说说这句话表现了母亲怎样的特点。(2分)

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2009年湖北襄樊《

10、布鞋》)

答案:3.细节描写,“牢牢地、细细地”表现了母亲勤劳(舍得吃苦)、细心、认真、关爱(疼爱、爱护)孩子。(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分)

概括人物形象(性格品质)的词语汇集

宽容忠诚真诚诚实谨慎廉洁无私正直慷慨清高勤奋刻苦专心公正严明节俭俭朴节约体贴厚道仁慈和善忍耐团结创新勇敢 开朗大方自然乐观热情善良自尊自爱果断宽容亲切镇静朴素憨厚淳朴 诚实 忠诚 诚恳 谦虚 谦卑虚心 果断 天真活泼 机智坚强顽强(钢铁般的意志)不屈刚毅务实老练有志气有远见有耐心有主见百折不挠威武不屈 坚强不屈 坚贞不屈 宁死不屈不屈不挠意志坚定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坚定不移成熟稳重善解人意 风趣幽默积极进取正义正直 处事洒脱淡泊名利循规蹈矩热心助人豪放不羁积极负责勇敢正义聪明好学实事求是精明强干足智多谋大智若愚嫉恶如仇愤世嫉俗心直口快不拘小节心灵手巧 心直口快 谨小慎微表里如一 刚正不阿 光明磊落 一视同仁大公无私义无反顾 正气凛然 正直无私 执法如山刚正不阿严于律己 两袖清风 忍辱负重谦虚谨慎廉洁奉公豁达大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舍己为人 舍生忘死 舍生取义一丝不苟发愤图强自强不息安贫乐道大公无私 大义凛然见义勇为超然物外特立独行废寝忘食 分秒必争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奋不顾身身先士卒与世无争不屈不挠 百折不挠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安分守己随遇而安温柔敦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知书达礼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和衷共济齐心协力 群策群力同心协力相濡以沫患难与共 同甘共苦 同舟共济休戚相关 休戚与共多才多艺智勇双全神机妙算 神通广大 文韬武略运筹帷幄足智多谋见机行事明察秋毫随机应变博学多才见多识广高瞻远瞩深思远虑先见之明独具匠心 独树一帜持之以恒雷厉风行心胸宽广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沉着冷静与人为善助人为乐考虑周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不为五斗米折腰众人拾柴火焰高同呼吸,共命运

三)发挥想象,补写人物心理活动。

①心理活动的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

出现问题:

①缺要素

②心理活动不符合人物性格。

原因分析:

①答题时随意,说的话不符合人物性格。

②不注意联系上下文,忽略了文中人物的潜台词。

这类题的答题方法: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分析人物的心理过程。第一人称写。例1:

第⑤段中,“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请自己的语言分别描写当时情境中“我”和母亲的心理。(各不超过40个字)

《30、抽打心中的樱桃花》

答案:2.示例:我:看,我的那一棵果实那么多,幸亏我执意保护;哼,你那棵就少多了,后悔了吧?(说的话要符合人物性格)母亲:毕竟是小孩子,不知道樱桃树疯结的后果,过些日子你就会明白了。(注意潜台词:摇了摇头)

例2:

23.第④段中“妻在厨房看着那堆粗糙的维修工具禁不住落泪”,请你揣摩妻子这时心里想些什么?(2分)

答案:略(说的话要符合人物性格,注意联系上下文)

25、孩子,你那边有雨》

例3:

3.“王小路看看四周,低下头不说话”,请你揣摩当时王小路的心理。

27、杀手锏》

答案:3.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我都完全学会(掌握)了,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去听你的课?(注意联系上下文)

4.体会人物感情的变化。

例1:

3.摘取文中的词语,梳理“我”对网络游戏的态度变化过程(均限用两个字)。→→→

23、火柴天堂》

答案:3.迷恋 厌倦 厌恶 彻悟。

例2:

4.在父亲寻找打“我”的家伙的过程中,“我”的神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呆呆地看着

答案:4.吓得半死 哭着求饶 破涕为笑

4.在父亲寻找打“我”的家伙的过程中,“我”的神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呆呆地看着

(2008年莆田卷《

22、棉花糖》)

例3:

4.根据这篇小说的内容,依次填写出“我”对蚂蚱情感态度变化的词语。

答:→难以想象→→→鞠躬

(2009年湖北恩施州卷《

4、向生命鞠躬》)

答案:4.认为它是害虫轻视→难以想象→对蚂蚱求生的毅力感到惊讶→被强烈震撼→鞠躬

第二篇:中考语文阅读题型及答题策略

中考语文阅读题型及答题策略

第三课时

文学性作品阅读主要题型

题型一:概括主要内容

(一)短语型

答题策略: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谁干什么”或“谁怎么样”或“什么怎么样”。答题时要注意所给例子,有没有规定字数,这种类型的题目,在回答时往往省略主语。

例1:

9.阅读原文(4)-(10)段,分别用四字短语依次概括作者找到的童年踪迹。(3分)

(1)▲(2)▲(3)敬畏红字(4)▲

(2008年温州卷《

35、惟有少年心》)

答案:勤做笔记 当众朗读 画简笔画

例2:

10、本文记叙了作者回访老屋的经过。请摘录文中语句,把作者的行踪补充完整。(3分)

站在村口远远望去→(1)→(2)→默默地坐在堂屋里→(3)→站在老屋门口

(2009年温州卷《

19、老屋》)

答案:(1)默默走近老屋(2)抬脚跨进门槛(3)在老屋的里里外外转来转去

例3:2.请将男孩归还女士丢失物件的两个情节,按顺序填人下列空格。(2分)

拾提包--()--()

(2009年黄冈卷《

14、无价的奖赏》)

答案:2.还空包--送票据(每空l分)。

例4: 1.从“不慎掉进陷阱”到“爬到井口”,“他”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请根据提示作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警觉地应对危险--_______________

(2009年武汉卷《

18、父爱陷阱》)

答案:

1、消极地等待救援(被动地等待救援)积极地设法自救(主动地设法自救)

(二)句子型

答题策略: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谁,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情况下)干什么。”或“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情况下)谁干什么。”

例1: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2009年河南卷《

12、北京时间不到点》)

答案示例:

1、在德克士,乡下父子错过了“买一送一”优惠活动的时间,在我和顾客的帮助下如愿以偿买到优惠汉堡的故事。

例2:

1.(2分)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这个感人的小故事。

(2009年湖北荆州卷《

5、最美丽的谎言》)

答案:1.为了让患脑瘤的的妻子能安心治疗,丈夫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谎言--用一个手机模具和家里沟通,从而表现出一种质朴真切、入骨入髓的爱(应抓住“美丽的谎言”这个核心来回答,大意相同即可,2分)

题型二:赏析句子

(一)抓修辞手法。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拟人答题格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什么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了什么怎么样(的情态)。有时还需加上作者的情感。

比喻答题格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有时还需加上作者的情感。

注意:一句话中是否这两种修辞都有,要会分辨。

例如: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茂盛的藤萝比做瀑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藤萝的茂盛。表达了作者对藤萝花的赞美之情。

又如:小草偷偷得从土里钻出来。

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草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小草不经意间长出的情态和旺盛的生命力。

2、排比:可增强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答题格式: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强调了+对象+特性+“使条理分明”或“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富有气势”或“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例如: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似雪。

答案:采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花的鲜艳美丽,句式整齐、音律和谐、气势如虹,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的喜爱之情。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运用设问,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例如: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金钱观?(首先……)

答案: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对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金钱观注意和思考,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答题格式:运用反问,加强语气,意思是说(改成陈述句),强烈地表达了(什么)之情。

例如:这能全怪我吗?

答案: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意思是说这不能全怪我,父母也有责任,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责备之情。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答题格式:运用对比手法,把 和 进行对比,突出了+对象+特性。

例如:比较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

(1)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

(2)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答案: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胡屠户的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典型市侩的性格。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答题格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强调了什么,强烈表达了什么之情。

例如: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

答案: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强调了“盼望”,强烈表达了作者渴望春天来到的急切心情,同时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写活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临近了。

7、夸张: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夸张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

答题格式: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怎么样,启发读者联想,使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例如:教室里静得出奇,连针掉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答案: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教室的特别安静,启发读者联想,使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8、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答题格式:运用了叠词(具体指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怎么样,“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加强语气,强化感情,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例如: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海底世界》)

答案:运用叠词,“嗡嗡”、“啾啾”、“汪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不同的声音,给人听觉的感受,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典型练习:

例1:

12、文中描写细腻感人。参考示例,从第(7)段描写父亲的【A】【B】两个画线句中选择一句加以品析。(4分)【A】像春燕衔泥般,几经周折,终于盖起了这个属于自己的窝。

(2009年温州卷《

19、老屋》)

答案:A,“春燕衔泥”这个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父亲建造新房时的不辞劳苦,满怀憧憬,读来真切感人。

例2:

19.品味语言,回答问题。(4分)

(1)第④段说霍金“犹如秋天的一片落叶”,结合全段,说说这个比喻好在哪里。

(2)“身子斜斜的,脖子斜斜的,连他的微笑也都是斜着的,我猜想他看到的人与物也都是斜着的,惟独他的心笔直地立在那里。”具体说说“斜”和“笔直”放在一起的表达作用。

(2009年太原卷《

13、约会荷花》)

答案:(1)这个比喻生动(或形象)地写出了霍金面对荣誉时的从容(或实现人生价值后的无悔)。(2)(2)形成对比,突出了霍金在身体残疾时表现出的坚强乐观(或从容高洁)的精神品质。

例3:

(2009年广东汕头卷《

2、寻石记》)

2.任选一句品味语言,注意加点词句。(5分)

A.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像那石头是它下的蛋似的。

答案:2.提示A 鸡“叽叽咯咯”地叫着,运用拟声词,使读者如闻其声,语言生动;石头好像它下的“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石头可爱,富于想象力,充满童趣。

例4:

3.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5分)

(1)赏析句子。(3分)

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

(2009年南京卷《

16、蔷薇几度花》)

答案:(1)运用拟人及叠词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并增强语言的韵律感。(3分,手法1分,表达效果2分。意对即可)

例5:

3.按照要求品读、赏析下面的句子。(1)从修辞的角度:

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2009年烟台卷《

21、绝唱》)

答案:3.(1)示例:句中将“绿叶”比喻成“透明的翡翠”,将绿叶上“汪汪点点的水露”比喻成“珍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绿叶的青翠、晶莹,水露的圆润、灵动。

例6:赏析句子。

“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答案: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我”与于勒的血缘关系,表现了“我”对于勒的深切同情,刻画了“我”的矛盾心理。

例7:文中描写细腻感人。参考示例,从第(7)段描写父亲的【A】【B】两个画线句中选择一句加以品析。(4分)【B】那时候,每当亲友上门,父亲总会喜形于色地拍拍门窗,或者指指屋上的椽皮、横梁,夸他这房子坚固耐用。

(2009年温州卷《

19、老屋》)

答案:“拍拍”、“指指”,运用叠词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父亲造好房子后的喜悦、自豪。

例8: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一样,每天都要眨着眼睛释放温暖”一句意蕴丰富,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此句进行评析。

(2008年黄冈卷《

37、会唱歌的炉火》)

答案: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火炉的重要,驱走了冬日的严寒,带来了温暖;并且把炉火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炉火跳动的情态。

(二)抓关键字词。

答题策略:

每个句子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或表现了文章的主旨。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答题格式:

赏析句子注意点:指出具体字词,(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表现了)什么怎样(情感或品质等)。

例1:

11.结合语境品析第(7)段中。“眉色飞舞”一词的妙处。(4分)

(2008年温州卷《

35、惟有少年心》)

答案:11.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朗读时痛快淋漓地展示自己,投入感情忘我表演的情态。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朗读时抑扬顿挫,神采飞扬的情态。

例2:

4.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4分)

(1)乡下父亲“啊”了一声,掏钱的手便不动了,失望凝固在脸上。

(2)乡下父亲从服务员手里接过热乎乎的两个汉堡,转过身,用手背揩了下眼睛。

(2009年河南卷《

12、北京时间不到点》)

答案:4(1)“凝固”是固定不动的意思。形象地刻画出父子得知时间已过,不能享受优惠时的失望又无助的表情。(2)“揩”是擦的意思,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父子对众人善意谎言的由衷感激之情。

例3:

11、本文画线的两处都是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请说说它们的作用。

(1)好一会儿,我感觉到她抓住我的那只手有了力度,她攥住了我的三根手指头,紧紧地攥住,两颗晶莹的泪珠,从她的眼角滚落而下。

(2)当我把这个结果告诉女儿时,她一下子就搂紧了我的脖子,搂得很紧。

(2009鄂州卷《

32、女儿的“遗产”》)

答案:

11、(1)一个“攥”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儿抓妈妈手指头的力度,刻画出了女儿对妈妈的难割难舍的依恋;(2)一个“搂”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儿死里逃生的庆幸与激动,真实地再现了人物复杂的心理。

作业:从文章中找出比喻、拟人、对比句,及精彩句子(抓关键词)进行赏析,各两句。本讲义中已出现题目不可重复。

(三)其它类型

1、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答题格式:通过写,从侧面衬托了 的 性格/思想/感情等。或以什么衬托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

例如:

《口技》一文,写简单的道具和观众的反应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口技》一文,通过写简单的道具和观众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出了口技艺人技艺的高超。

再如: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答案: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了作者对统治阶级的不满之情。

又如:

9.第(1)段中有关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对刻画老人形象起什么作用?(2分)

(2006年温州卷《

36、不落别处》)

答案:以外表的丑陋、怪异反衬老人内心的美丽、善良。

还如:

1.文章用了一定的笔墨写另一个丢包人,这对表现丢包的女士起什么作用?(2分)

(2009年黄冈卷《

14、无价的奖赏》)

答案:1.另一个丢包人的无端猜忌、怀疑与丢包的女士形成对比(说对丢包的女士起“衬托”、“反衬”或“烘托”作用亦可)(1分),突出了丢包的女士的真诚待人和尊重他人的鲜明个性(1分)。

2、讽刺手法

综合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语言辛辣幽默,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

答题格式:运用讽刺手法,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强烈表达了什么之情。语言辛辣幽默,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

例如:学校的屋顶上,鸽子低声地咕咕地叫着,我一边听,一边寻思:“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用德语唱歌吧?”

答案:运用讽刺手法,对(侵略者)进行(嘲笑),强烈表达了“我”对侵略者愤懑之情,语言辛辣幽默,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

又如:这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口袋,另一个装满了钱柜。然后勾肩搭臂,眉开眼笑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

运用讽刺手法,对(英法联军)进行(批判和嘲笑),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强盗行径批判之情,语言辛辣幽默,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

3反语:反语也叫倒反,就是说反话,使用同本语相反的词语以表达本意。反语的作用是产生幽默感与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

答题格式:运用反语手法,意思是(正说),强烈表达了(什么)之情,语言辛辣幽默,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

例如:先生,这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赞美之辞。《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

答案:运用反语手法,意思是这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批判之辞,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谴责,语言辛辣幽默,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

答案:运用反语手法,意思是侵略者罪恶滔天,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揭露和谴责,语言辛辣幽默,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

4、抑扬法:欲扬先抑(先抑后扬)、欲抑先扬(先扬后抑)

答题格式:运用了先抑后扬(先扬后抑)手法,先,后。上下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

例如:《列夫·托尔斯泰》一文运用了先抑后扬手法,先写托尔斯泰丑陋粗鄙的外貌,后写蕴情丰富,有威力的眼睛,上下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又如:老舍《母鸡》

开头: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结没完,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微微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起个小疙瘩来。

结尾: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文章开头为什么写我讨厌母鸡?

答案:运用了先抑后扬手法,先写母鸡令人讨厌,后写“我”对母鸡不再讨厌,上下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的形象。

5、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答题格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写了什么(相对应的事物),前后照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更加突出(什么)思想感情。

例如:《紫藤萝瀑布》开头第一自然段: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只此一句。结尾: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步伐。

答案:文章的开头写“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写“我不觉加快了步伐”,前后照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更加突出“我”从悲痛中走出来,重新投入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6、托物言志(同时适合古诗文阅读)

答题格式: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

的吟咏,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怀/情感/志向。

例题:《爱莲说》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试简析。

答:《爱莲说》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通过对莲花高洁形象的吟咏,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不与封建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

7、以小见大

答题格式: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从 这一件小事中,反映了 这一重大主题,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发人深思。

例如:请你谈谈本文以《散步》为题的妙处。

答案:文章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从 散步 这一件小事中,反映了“中年人要担当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的责任 ”这一重大主题,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发人深思。

8、虚实结合(同时适合古诗文阅读)

答题格式: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实写,虚写,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像,使文章如梦如幻,表达了作者 之情。

例如:

李清照的《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答案: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上阕实写女词人被无情的风雨锁在家中,十分苦闷;天放晴后,落花已化为尘土,令人惋惜。下阕虚写女词人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正春光明媚、游人如织,也来了出游之兴,准备划船前往。但又担心舴艋“轻舟”太小,载不动自己那许许多多的忧愁。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像,使文章如梦如幻,表达了作者流离异乡,无依无靠的悲愁之深重。

9、动静结合(同时适合古诗文阅读)

答题格式: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是写动景,是写静景,动静相间,充分显示出了什么怎么样,使文章相映成趣,多姿多彩。

例如: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阴下散步。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斓、争奇斗研的牡丹花和金盏草。《窗》

答案: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情侣手挽着手散步是写动景,盛开的鲜花是写静景,动静相间,充分显示出了公园宁静而极富生气活力,使文章相映成趣,多姿多彩。

又如: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答案:动静结合,“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是静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是动景,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同时侧面描写,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10、白描(同时适合古诗文阅读)

专指那种不用比喻、不尚修饰、以叙述为主的描写手法。它用简洁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能清晰地勾勒出事物的特征,于平淡中见神奇。

①答题格式:采用了白描的手法,简洁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能清晰地勾勒出事物+特征,同时字里行间,表露了蕴含在作者内心深处的(什么)情感。(环境描写)

例如: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故乡》

答案:采用了白描的手法,简洁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能清晰地勾勒出故乡的深冬阴晦天色笼罩的原野;同时字里行间,表露了蕴含在作者内心深处的深沉的悲凉。

②答题格式:环境描写,采用了白描的手法,简洁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能清晰地勾勒出人物+特征。(人物描写)

又如:“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答案:肖像描写,采用了白描的手法,简洁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能清晰地勾勒出孔乙己的身份、社会地位以及性格。

还如:“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清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而“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答案:动作,外貌描写,采用了白描的手法,简洁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能清晰地勾勒出父亲对儿子深深的关爱。

11、倒叙、插叙的作用。

一般来说,倒叙的作用是设置悬念,为下文铺设,吸引读者。

插叙是指作者在叙写主要情节线索时,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插叙的主要作用是使作品内容丰富,充实;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完整。可以明白某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或了解某一事物的来历。使文章结构紧凑。

例1:

4.文中第④段能否删去,为什么?(2008年襄樊市《

26、你在伞里吗》)

答案:4.不能删。因为本段是插叙,交代了拮据的经济背景,解释了我的心“一阵阵颤栗”的原因,有利于更好地展开情节,描写人物。

12、铺垫

答题格式:采,用(具体内容)是为下文写 做铺垫,突出人物或事件(怎么样),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例如:

《羚羊木雕》为什么要花较多笔墨介绍“我”与万芳关系好呢?

答案:介绍“我”与万芳关系好为下文自己要回羚羊木雕做铺垫,突出我要回羚羊木雕时十分犹豫的心里,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12、伏笔(铺垫)

伏笔--叙述的一种手法。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其作用是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答题格式:用(具体内容)是为下文写 埋下伏笔,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文中多次使用伏笔,暗示爸爸已经病得很重,可能将不久于人世。比如文章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望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这是一处伏笔。又如当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妈妈爸爸,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是在暗示妈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将去世很悲痛。而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赶回家去,这恐怕是一种预感,在文中也成为爸爸即将离开人世的伏笔。至于写她进家门以后看到“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将丧父的伤痛推到极致。

例1:

4.关于“小火柴”的真实身份,小说在前半部分有多处伏笔,请找出一处简要分析。

23、火柴天堂》

答案:4.可以分析的伏笔,如:开头交代妈妈的职业以及对“我”的理解;“小火柴”成为“我”的徒弟后对“我”沉迷游戏的劝告;“小火柴”挺身而出保护“我”;“小火柴”说自己买号的原因是“我是不愿看到你被欺负”;当“我”提出视频时她说“你会吃惊的”,这些都暗示着“小火柴”的真实身份,表现出妈妈对“我”的关心和教育方式的现代,为后文的情节逆转作了充分的铺垫。(分析不必要求与以上文字相同,表达与此相近即可)

例2:

3.父亲说,“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踏草丛,制造声音”,文章在前面为此埋下了哪几处伏笔?(4分)

(2009年武汉卷《

18、父爱陷阱》)

答案:

3、埋下了四处伏笔:(1)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是井边的草丛在响。(2)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重新提高了警惕。(3)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又振作起来。(4)父亲……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

一、什么是伏笔和铺垫 ?

据《现代汉语词典》,铺垫指陪衬、衬托;而伏笔指文章里前文为后文埋伏的线索。

铺垫和伏笔都是为下文服务的,铺垫、设伏笔,都是解释某句或某段话在结构上的作用。

1、铺垫:对行将来临的事物的衬托。

铺垫,也称铺叙衬垫,是为了突出后面要出场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发生的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来烘托、引出重要的情节和内容的一种表现手法。通俗地说,先描述的内容就是为主要内容做准备、打基础、作陪衬和烘托,为主要情节蓄积酝酿气势。一般是起铺垫作用的这段文字交代完之后,下面要写的主要内容马上就是紧承前一段文字而来的,是上一段文字刻意强调的。

例如,《孔乙己》一文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又如《明湖居听书》中在王小玉出场前写戏场氛围、琴师的演奏、黑妞说书(次要)都是为王小玉(主要)说书作铺垫。

【铺垫的特点】是为主要情节蓄积酝酿的过程。

【铺垫的作用】铺垫是主要情节的基石,能突出主要人物、事件,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铺垫的原则】要引而不发、自然合理。

【铺垫的种类】

1)背景式铺垫,即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或环境。如《皇帝的新装》第一段极力描述皇帝如何喜爱新衣服,这就交代了他被两个装成织工的骗子所骗,最后光着身子举行游行大典的原因,为故事的发生作了铺垫。文章中的环境描写一般是为故事作铺垫,背景式铺垫使故事更真实合理。

2)衬托式铺垫,即用次要情节正面衬托主要情节。如刘鹗的《明湖居听书》主要表现白妞出神入化的说书艺术,但文章先写琴师的弹奏和黑妞的演唱。俩人的精彩演出更衬托出白妞说书技艺的高超,为主角白妞的出场作了绝好的铺垫。衬托式铺垫使文章收到“水涨船高”的艺术效果。

3)反差式铺垫,即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相反。如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开头浓墨重彩地描述“我”一家人如何日夜盼望“发了财”的于勒回来,如何对于勒的钱拟定上千种计划,然后笔锋一转,写全家人意外地发现于勒竟是个靠卖牡蛎为生的穷水手。这样,前面的铺垫与后面的情节形成巨大的反差,情节跌宕,意味深长,艺术效果强烈。

4)铺陈式铺垫,在抒情散文中,对景物的描写、铺排往往是为下文的抒情、议论作铺垫。

2、伏笔:是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文为后文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所谓伏笔,可以理解为前文为后文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前文对后文所作的提示或的暗示。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伏笔是为了前后照应,在看到后面情节后恍然明白前面写一些看似闲笔的内容原来是为此服务的。在小说中用得多。如果说被铺垫与用来铺垫的人或事物之间有主次之分,那么打下伏笔可以说前面的伏笔和最后的结果同样重要。比如说一部侦探小说,前面大部分的笔墨作者都是欲说还休,比如逐渐出现的证据、征兆,这种就是“伏笔”,但不是铺垫,因为作者要突出的是整个过程,而不是最后那个结果。

伏笔既有一条主线,又使这条主线只是隐约可见,具体展开时,预先对读者作些暗示,使情节渐渐隐隐而起,让读者从表面看来无任何直接的联系中发现其中存在着各种“暗示/遥应”,面对一些重大情节的发展,不致感到突然。

伏笔的意思是,在写文章的过程中有意的穿插些情节,以为后文出现的情节做前兆,让人看到后面时,能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这样读者在读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疑问,直到作者把伏笔揭开,才能真正使整个文章联系起来,让人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曹雪芹是用伏笔的高手,《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在书中都有伏笔。我们不妨来看看第五回中的判词。第一首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这里就为第七十八回晴雯的死埋下了伏笔,她的死因是毁谤,为什么有人毁谤?是因为风流灵巧招人怨。

再看下一首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又是一个伏笔。这个伏笔和其它的判词不一样:其它都是一词一人,这个是写的两个人,即林黛玉和薛宝钗。她们的结局都很凄凉。

伏笔的感觉像是提前隐藏一些与后文相关的信息,但这个信息在后文的哪里出现,就不得而知了。但总之不会马上出现。例如,《社戏》里,月下航行时,鲁迅写到了碧绿的豆麦田,这就是伏笔,为后文看戏归来偷豆吃埋下伏笔。《项链》文中有三处为文末说项链是假的埋下了伏笔。

使用伏笔应注意:

(1)有伏必应,如果你在开头提到了枪,那么在后文就要提到开枪,不伏不应是败笔,只伏不应同样也是败笔。

(2)伏笔要伏得巧妙,切忌刻意、显露。伏笔一般做到别人无法轻易觉察到,要做到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3)伏笔要有照应,前后不宜紧贴。如果伏笔前后贴得过近,反而会使文章显得呆板,读起来反而显得枯燥。

二、伏笔与铺垫的区别

1、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是衬托。作者尽管是在次要人物或事件上下功夫,其着眼点却是主要的人物或事件。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提示或暗示,使下文的情节不使读者感到疑惑,以求前后呼应。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2、从形态上看,为了达到衬托的目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惟恐读者不见,因此,铺垫可以说是“显性”的;而伏笔呢,一般说来,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因而,伏笔是“隐性”的。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3、从位置上看,铺垫一般在文章开头,伏笔常见于文章中间。

4、铺垫所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可谓浓墨重彩(当然,其程度不及对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描写);而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

判断一篇文章是否运用了铺垫手法,首先要弄清文章的主旨,再根据主旨判断文中哪些是主要材料,哪些是次要材料,用在前面的次要材料往往是铺垫,比如那些交代缘由、描写环境、陪衬烘托、铺陈渲染的文字。但我们不能简单的回答“用来作铺垫”,而应具体地答出“用什么内容作铺垫”。

第三篇:中考语文阅读题型及答题策略(最终版)

让世界充满爱》观后感

今天上午考完试后,我们到多媒体室去看节目。本来去的时候高高兴兴的,但当走出多媒体时一个个痛哭流涕。事情是这个样子的:

电视上的邹老师说了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国旗的象征和意义;第二大部分是师生情;第三大部分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和付出。

当说到“当国旗升起来的时候,要记住我是中国人”这句话时,我想到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因为祖国是我们的母亲,她哺育了我们,中国人是有血性的。说到黑人坚持不懈地向着终点前行,我想到学习是无止境的,学生第一做到的就是学习,不放松,奋发图强,学习气氛会逐渐上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说的这个道理。“老师”这个称呼叫起来很轻松,但是这两个字却包含了老师对学生那种浓浓的情谊。邹老师说的那段话让我更深一步懂得老师的辛勤耕耘。实际上我也没有想到,当我在家里玩时,在和同学谈笑时,在操场上打闹时,都没有发现老师正在家里或办公室批改学生的作业。当我们嬉戏时,怎能比得上老师对学生的那种爱呢?当我们流泪的时候,怎能比得上老师那金子般的汗水呢?当我们打开课本用那细嫩的小手写作业的时候,怎能比得上老师那粗糙的手呢?老师对学生的那种爱无与伦比,只得用自己真实而凝聚着自己心血的成绩来报答老师。在这里,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我爱你!”

老师的爱无与伦比,但也比不上父母对儿女的那种无私、深沉的爱。我小时候就知道玩,也没想着父母,在我长大了的时候,我才知道这十几年都是父母把我一点一滴地哺育我长大,不让我的生活太单调、乏味。我哭了,我无法报答父母对我的爱,无法挽回那十几年父母陪伴我的日子。我心酸,我特后悔,如果当初多帮父母干点儿活,不让他们这么辛苦,不就可以了吗?天情、地情也比不上父母情,友情、亲情也比不上师生情。

老师、爸爸、妈妈,无论哪一方都给了自己纯真又纯洁的爱,这是永恒的爱,也是每一个小学生对爱的追求和向往。人可以死亡,但人和人的心灵是永远不灭的。

看完这张光盘后,我的心情无比沉重,让我的灵魂受到了一次完美的洗礼,由此,让我懂得了人生的道路漫长而又艰难,懂得了爱是多么的伟大!

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爸爸、妈妈、老师,你们辛苦了!我永远爱你们!祖**亲,你永远是我的骄傲!”

第四篇:2014广州中考语文答题策略

广州中考语文答题策略

一、常识篇

总分:150分

题量:22小题

试卷结构:第一部分,基础与积累(语文知识,古诗文);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说明议论文章,记叙类文章);第三部分,写作与表达。

二、时间篇

考试时间:120分钟

1、语文知识积累(基础)【1—6题,20分】:10分钟

2、古诗文积累(默写及文言词语解释)【7—8题,15分】:7分钟

3、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及古诗鉴赏)【9—12题,15分】:8分钟

4、现代文阅读(说明文或议论文阅读)【13—17题,18分】:20分钟

5、现代文阅读(记叙文阅读)【18—22题,22分】:25分钟

6、作文【23题,60分】:50分钟

三、策略篇

(一)语文知识积累

1.前3题,字音、字形、成语题:重在课内积累。

2.第4题,语病:语感+排除(典型语病类型积累)。

3.第5、6题,综合性学习(语言表达):重在审题(显性+隐性),分解分值。注意:选择题答案要看重第一印象,没有充分的依据,不要擅自改动。

(二)古诗文积累

4.第7题,默写

(1)选做题,有附加分

(2)选择题+识记默写+语境默写(运用)

(3)拿满分,检查一遍,不要出现低级错误,拿不准时相信第一感觉。

5.第8题,解释词语:重在积累(涉及考点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此类活用)

(三)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6.第9—11题,文言文阅读:重在积累。第9题,辅以词性分析法;翻译题注意字字落实。

7.第12题,古诗鉴赏:重在课内积累,注意情感、词语解释、意境画面。注意:古诗文阅读都是课内的,建议直接做题,不需看原材料,有模糊处再回头看。

(四)现代文阅读(说明文或议论文)

8.第13—14题,为选择题,回到原文,筛选信息,一一对应,可以稍慢些,保证正确率。

9.第15—17题,简答题,要注意文体特征(说明文、议论的文体特征考点,熟悉答题方向及答题规范化的模式)。原则上:

(1)怎么问怎么答;(2)分点作答;(3)依据分值分点;(4)用原文(字词或语句)回答。

注意:现代文阅读,答案一般都在原文中,不要抛弃文本,只凭感觉答题。

(五)现代文阅读(记叙文)

10.第18—22题,简答题,要注意题型分析+答题方向+答题格式(有的话): 词语含义或赏析,语段作用,人物心理或特点分析,情节概括,环境(景物描写)作用,标题理解,手法分析(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过渡照应、人称作用等)。

原则上:

(1)怎么问怎么答;(2)分点作答;(3)依据分值分点;(4)用原文(字词或语句)回答;(5)看分值答题;(6)答满,多写。

注意:现代文阅读,答案一般都在原文中,不要抛弃文本,只凭感觉答题。

(六)作文

1.审题是王道;

2.写满是基本;

3.字迹是保证;

4.亮点是差距:审题立意(不落俗套);时刻点题(开头、结尾、中间);细节描写(人物,景物,情节,抓住典型);开头结尾。

第五篇:英语各题型答题策略

英语各题型答题策略

一、听力理解

1.预读试题,大胆猜测。考生拿到试卷后应该快速读题,对将可能听到的信息或考核内容进行预测,带着问题听,带着预测去搜索答案。

2.整体把握,适当记录。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语段,理解语篇,弄清谈话双方的身份,谈话的地点以及主要内容,然后有意识地去听。听时可适当记录,记录要简略。

3.平心静气,大胆地放。在听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听不懂的词或单句,不要着急,放过去。听力答题的良好发挥,也将帮助考生更镇静沉着。

二、单项选择题

1.直接法。即直接利用相关语法知识,通过题干中的已供信息,捕捉到解题线索,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解题方法。

2.关键词法。找到句中的关键词,也就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3.类推法。如果对题目的备选答案没有十分把握或把握很小,不妨利用“如果A对,那么B也对”的类推法,从而可将A、B予以否定。

4.前后照应法。此方法多用于两个以上句子或对话形式命题的题目。解题前,透彻理解,然后联系上下文,捕捉隐含信息,方能准确找出答案。

5.排除法。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先把一眼就看出的干扰项排除,缩小选择范围,然后将剩余的选项填入空白处进行检验,辨别真伪。

6.交际法。此方法可用交际用语,联系上下文直接解题。

三、完形填空题

1.略读全文,掌握大意。完形填空首先是测试理解能力,所有题目只有在比较准确地理解短文意思,了解文章结构和句子结构后,才能有把握地去填选。很多考生为了节省时间,边读边选,这样做容易出错。最好先花1-2分钟把文章略读一下,对文章的内容、结构及文章的主要线索,都要心中有数。

2.瞻前顾后,谨慎选择。文意既明,就开始选择。完形填空的每个空格究竟选哪个选项才恰当,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境,即上下文。第二,语法知识。第三,必要的常识。第四,注意同义词、近义词的细微区别和一些固定搭配。

3.复读全文,仔细检查。完成选择后,最好再将短文从头看一遍。为了使这一遍阅读顺畅,建议考生第二步就把选择的词语填在空格中。阅读时,对感觉不恰当的,进行反思并修正。

四、阅读理解

1.通读全文。通读全文时应采用快速阅读的方法,准确理解短文的大意获得整体印象。读题时还应找出文中的关键词、中心句。要特别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因为它们能提供主要的信息。

2.逐项选择,答易留难。在掌握了文章的大意后,考生可以带着问题第二次细读题。对于知识清楚、答案明确的直接选择。对似是而非、不好确定的疑难题先留下。应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还应注意文章的整体性、逻辑性,前后意思兼顾,不得将句子拿出来单独考虑。

3.反复斟酌,全盘检查。第三次读题时,携带成果回归原文,要充满信心地复查。考生应对各个被选答案进行分析对比,去伪存真。即使无从判断时,也要猜测出一个答案,切不可留下难题不填。

五、选词填空

此类题需先将所给单词逐一浏览,就词义与词性做到全面掌握。然后可按照做完形填空的方法去完成。总之,判断正确答案要从多角度去考虑,把语境、语法、词法、常识、固定搭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是做选词填空题的最佳方法。

六、任务型阅读理解

完成这一题型应非常细致,应认真地到原材料中收集有用的信息,并且经过整理输出信息。在明白题意和文义的基础上,仔细阅读后面的题目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去完成所要求的任务。另外,任务型阅读题型涉及到写,应特别注意大小写及书写规范问题,做到每个细节都能万无一失,保证做题的准确性和得分率。

七、情景交际

“情景交际”作为阅读理解类题型成了必考题,用来考查学生的情景交际能力。因此对于考生而言,一定要熟悉日常交际用语及对话话题。语言是灵活多变的,所以一定要注意根据语言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做好这类题,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仔细审题。明确大意首先要仔细审题,即在对话不完整的情况下,尽量弄懂该篇对话的大意和情景(如购物、看病、问路和应答、约会、口语应用等)。

2.分析对话。试填答案在解题过程中,要根据具体语境和上下文,分析对话中所缺部分、判断所缺的句子。

3.全文复读。融会贯通在试填好答案之后,应从头至尾再把对话读一遍,按照对话情境,中心内容,推理判断。

八、词汇考查

单词拼写要拿高分,就要做到1-6册课本中多个单词都会背、会写。平时还可以多翻译一些英语句子,先用英文念一遍,然后再用中文表述一遍。答题时不能脱离句子单看单词,应该先弄清楚句子的意思,不然会背再多的单词也徒劳无用。

九、按要求完成句子

首先,通读浏览。浏览整个句子,根据所缺失部分大致判断需要选择的词语的方向(词性)。第二,层层筛选。将不同词性单词的易考点分层细化是提高此类题准确率的实用技巧。第三,检查整句。当作答完毕后,将所填词语放入句子,整体浏览,从时态、语态、词形、数的一致性等方面检查。

十、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从三个方面考查学生:内容分主要考查文章主题是否明确、内容是否紧扣命题、语言是否精炼。语言分主要考查学生单词的拼写能力、标点符号的使用、句子语法的运用是否正确等。结构分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熟练恰当地运用所学单词、词组和各类句型,行文是否流畅,衔接是否合理。

(1)写作前先仔细审题,分析题目与要求,搞清题意。研究题目要求与关键词或要点提示之间的关系,确定主题、中心思想和要写的主要内容以及写作思路与框架。

(2)确定文章的时态,注意时态前后一致,动笔之前根据题意把需要的句型、动词短语等罗列出来备用。

(3)组织运用语言,运用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依据素材形成初稿,要做到语言表达准确、规范、地道,文理通顺,尽量使用学过的、最熟悉也最有把握的句型和结构,应尽量避免长句和中国式英语。

(4)仔细阅读全文,从整体上检查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并做修正。最后注意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下载2010中考语文阅读题型及答题策略(五)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中考语文阅读题型及答题策略(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物传记阅读题型及答题策略

    2014年高考人物传记题型及答题策略 读书贵读人 一本优秀的传记不仅能让我们认识世界,还会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人生。优秀的传记作品,具有无可比拟的教育功能、历史意义和文学......

    小学语文考试题型分析与答题策略

    名大教育 六年级语文讲义 小学语文考试题型分析与答题策略 一、看拼音写词语。 (拼音要拼全,还要想想是哪篇课文里的。) 二、组词(包括多音字组词)或选择正确读音(看清用什么符号......

    中考考场答题策略

    中考考场答题策略中考既是对同学们所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又是对同学们应变能力的检验。考场如战场,中考不仅是智力因素的角逐,也是非智力元素的鏖战,谁取得中考的高分,谁就是胜......

    中考语文题型解析及答题技巧例谈

    中考语文题型解析及答题技巧例谈心理准备:在考试之前要对考好语文有信心,在语文学习的世界里,任何一个同学都有机会取得最理想的成绩。要相信只要认真审题,细心答题一定会考好的......

    中考语文考场答题注意事项及高分策略

    中考语文考场答题注意事项及高分策略 来源:e度访谈 2011-05-10 11:17:25 考试成绩与考场答题的临场发挥紧密相连,考场答题大有学问,中考语文专家教考生考场答题注意事项及答题......

    2018考研数学各大题型答题策略

    2018考研数学各大题型答题策略 来源:智阅网 考研数学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科目,因为一旦数学拉开差距,那势必会拥有绝对性的优势,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数学......

    英语,按题型选择答题策略

    英语,按题型选择答题策略 一、听力理解1.预读试题,大胆猜测。考生拿到试卷后应该快速读题,对将可能听到的信息或考核内容进行预测,带着问题听,带着预测去搜索答案。2.整体把握,适......

    中考对联题型应对策略初探

    中考对联题型应对策略初探 摘 要: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是近几年中考的一个热点题型,很多初中生都对这种题型一筹莫展,无从下手。初中语文教师应对此高度重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