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党论内容摘要

时间:2019-05-12 08:1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执政党论内容摘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执政党论内容摘要》。

第一篇:执政党论内容摘要

《执政党论》的内容摘要

1.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抓住了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三个要求,很好的i体现和把握了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把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和外在形式有机地统一了起来,把深刻地认识现在和正确的走向未来统一了起来。P51

2.执政党执政的基础在于其执政的合法性。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是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核心基础。P60

3.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观念由来已久,中外很多思想家对此皆有论述。早在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其所关注的责任义务、服从和权威等概念里就包含有合法性的意思。亚里士多德之处:‘一种政体如果要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使全邦各部分的人民都能参加而怀抱着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春秋时期孔子在子贡追问政之要时答曰:“民无信不立”,P60

4.利普赛特认为,:“任何政治系统,若具有能力形成并维护一种使其成员确信现行政治制度对于该社会最为适当的信念,即具有政治的合法性。”P65

5.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的劳;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的好。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两个务必”,坚决惩治腐败,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P263

6.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同人民群众结成了亲密无间的鱼水关系。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德,保持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的基层组织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是人民群众认识、了解党的窗口,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了解人民群众愿望和要求的主要渠道。人民群众往往从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和周围党员的表现来评价党,党的基层组织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关系着党能否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只有把基层组织建设好,党才能确保战胜任何艰难险阻。P296

7.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永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坚如磐石。——引自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第二篇:论江泽民同志的执政党建设思想

江泽民同志说过,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最关注的是两大问题:一个是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个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说明,党的建设在党中央和江泽民同志的工作全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认真研读《江泽民文选》,我们看到,江泽民同志的执政党建设思想是贯穿在这部宏篇巨著之中的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强大理论武器。

江泽民同志的执政党建设思想回答了一个根本问题: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应当把自己建设成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样的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以后,面对地位、环境和历史任务的重大变化,如何加强执政党建设,使党始终经受住执政特别是长期执政的考验,是一个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国际上发生的一系列政权更迭、政党衰亡的重大事件,特别是苏东国家的共产党在执政多年以后丧失了执政地位并顷刻瓦解,把这个问题突出地摆到人们面前。是马克思主义不灵了吗?是共产党只能领导革命而领导不了建设、只能夺取政权而巩固不了政权吗?当然不是。这里的关键,是要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时代特点,自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推进党和人民事业的进程中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通过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证党的执政使命的实现。

中国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以后,对加强执政党建设进行了长期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也有失误和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往开来,创造性地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两大根本性转变,揭示了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反映出执政党不同于领导革命的党、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领导计划经济的重大区别。实践表明,执政党的建设和管理比没有执政的政党要艰难得多,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党比在封闭半封闭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建设党面临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因此,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党必须十分注重防范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维护党的队伍的纯洁。他明确提出,一定要切实解决好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正是基于对时代特征、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党肩负的执政使命的清醒认识,江泽民同志对执政党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集中全党智慧形成了执政党建设思想。胡锦涛同志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中,从十个方面概括了江泽民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发展。这些重大发展,进一步回答了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根本问题。总起来说,江泽民同志的执政党建设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毛泽东建党思想和邓小平党建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进步的要求,反映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实践的迫切需要,抓住了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根本,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成果。

江泽民同志的执政党建设思想蕴涵着一个鲜明主题: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实践反复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搞好党的建设,核心在于保持党的先进性。江泽民同志高度重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先进性问题,对党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路线纲领、奋斗目标、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干部队伍、党员素质等方面始终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他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赋予党的先进性鲜明的时代内涵,高度概括了执政党保持先进性最根本的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他鲜明阐述了党的先进性的衡量标准和实践依据,强调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首先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江泽民同志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特别是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发生新变化的实际出发明确提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是对党的性质的新表述。中国工人阶级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以中国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这是党在成立时就明确规定了的。无论党的地位、环境和历史任务如何变化,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能改变,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不能改变。同时,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忠诚地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奋斗。这是我们党最为深厚的群众基础。党只有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同时又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才能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江泽民同志关于“两个先锋队”的思想,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党的阶级性与群众性的统一,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必须始终抓住党员队伍这个主体,充分依靠全体党员共同努力。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使党员成为带领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实绩的先进分子。他特别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要体现时代要求,做到: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贡献;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努力创造一流的成绩;在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这些重要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实践证明,把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这个基础工程抓好了,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增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就有了强大而不竭的动力源泉。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的性质、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党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他特别强调,从严治党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必须全面贯彻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的各方面工作,体现到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中去。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了从严治党的五条要求,即:要严格按照党章办事,按党的制度和规定办事;要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要在党内生活中讲党性、讲原则,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弘扬正气,反对歪风;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发展党员,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五条要求涵盖了党内生活的基本内容,为从严治党提供了基本遵循。

江泽民同志的执政党建设思想坚持了一个指导方针: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心任务建设党,尤其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建设党是毛泽东建党思想和邓小平党建理论的一个重要原理,也是江泽民同志的执政党建设思想强调坚持的一个指导方针。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总结党8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这一指导方针,从根本上为执政党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党的整个事业中,党的基本路线关系全局、指导全局、决定全局,也决定着党的建设的前途。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建设党,首要的是把全党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基本路线上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我们党已经制定和形成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和一系列基本政策,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全面执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最重要的是要全面理解和正确处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经济建设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我们的经济建设,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保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的;我们的改革开放,是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的;我们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又从新的实践中不断吸取新的经验来丰富和发展的。江泽民同志强调,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包括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都不能动摇。全面把握党的基本路线的全部内容,把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我们就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在当代中国,党的建设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心任务来进行,最根本的就是要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来进行。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江泽民同志指出,我国经济能不能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思想,是对邓小平同志“发展是硬道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总结。紧紧把握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把握了共产党执政的真谛。

我们党要切实履行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增强执政本领。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的各项工作能否做好,我们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掌握主动,我们的事业最终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他在科学把握党的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思想和战略任务,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这“五种能力”构成了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提高这“五种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江泽民同志的执政党建设思想突出了一个本质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也是我们党具有先进性的根本标志。我们党80多年的历史证明,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极为重要的政治要求,关系党的兴衰成败。江泽民同志强调,政治问题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和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他特别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这是一个非常精辟、非常重要的论断。如何发挥“最大优势”,如何防止“最大危险”,确实需要认真对待。我们党在中国执政,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古今中外的大量经验教训表明,人民对一个政权、一个政党的选择不是静止的、一次性的;任何政权、政党都要不断经受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江泽民同志的执政党建设思想认真总结国际国内经验,深刻揭示了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归根到底在于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明确提出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的重要思想,并且指明了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以人民群众为本的根本途径。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以最广大人民满意不满意为根本准则。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都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他指出: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该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但是,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因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要紧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在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头实践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根本原则。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成为执政党特别是长期执政以后,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使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许多消极腐败现象,都是因为追逐不合理、非法的个人私利而起。他明确提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带头把执行党的现行政策同坚持党的最高理想和党章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统一起来,处理好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首先要支持和帮助群众富起来,而不能只考虑自己如何富,更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江泽民同志强调,要特别警惕人们所说的“既得利益”问题。他说,对我们这样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来说,党内一些干部是容易产生所谓“既得利益”的思想倾向的,希望全党同志都始终保持高度警觉,自觉地同这种错误的思想倾向进行斗争。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反对腐败。反腐倡廉、拒腐防变,是江泽民同志主持中央工作以后讲得最多、抓得最紧的一个重大问题。他反复强调,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他指出,党内不允许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对任何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决不手软。江泽民同志强调,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的工作力度,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坚持把反腐败斗争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江泽民同志的执政党建设思想提出了一个总体布局: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执政党建设是一个由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等构成的系统工程,必须着眼全局、统筹兼顾,使各方面建设相互配套、相互促进,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党的建设工作水平。基于这样的认识,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总体布局。

第一,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要有机结合起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党的思想建设为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提供思想基础,党的组织建设为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党的作风建设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提供重要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指导实践,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特别是要培养造就大批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优秀领导人才,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着力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第二,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之中。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从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入手并注重制度建设,就抓住了执政党建设这个系统工程的主要环节。江泽民同志强调,加强执政党建设,必须建立起一整套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机制,使党的各级组织对党员、干部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矛盾、解决问题,使党的肌体始终保持健康。贯彻江泽民同志的执政党建设思想,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和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制度保证。

第三,党的各方面建设既要立足于经常性工作,又要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执政党建设,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常抓不懈。同时,又要善于抓住当前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下功夫解决,以此推动经常性工作。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开展过延安整风,开展过“三讲”教育和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去年以来又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些都是通过集中教育解决突出问题的成功范例,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的执政党建设思想,把做好经常性工作与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坚持不懈地实践,不断总结新鲜经验,我们就可以探索出一条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执政党建设的有效途径。

江泽民同志的执政党建设思想贯穿着一条思想主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永不自满、永不保守、永不懈怠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改革的精神贯穿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各方面建设的实践中,既是江泽民同志的执政党建设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江泽民同志的执政党建设思想的灵魂和主线。江泽民同志有句名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他立足于对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敏锐观察和准确把握,把创新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把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能否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提到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必由之路。我们党作为领导改革开放的执政党,党的自身建设也必须贯彻改革的精神。江泽民同志着眼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大力倡导以改革的思路、改革的理念、改革的举措研究和解决改革开放条件下党的建设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他明确指出,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他强调,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必须既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又善于记取失误的教训;既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路线带领群众前进,又善于从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既善于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又善于组织引导干部和党员在实践中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这“六个善于”,是推进执政党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根本要求和根本途径。

世界在变化,中国在前进。在实践中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也是江泽民同志的政治嘱托和殷切期望。江泽民同志强调:“实践没有止境,解放思想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要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基本规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这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在未来的征途上,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指导实践,坚持用江泽民同志的执政党建设思想指导和推进党的建设,坚持江泽民同志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在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在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我们党就能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第三篇:论改革开放时期陈云执政党党风廉政建设思想

论改革开放时期陈云执政党党风廉政建设思想

摘要:陈云同志是中共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对党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执政党党风廉政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独到的见解。改革开放后,加强执政党党风廉政建设有着一定的必要性。陈云关于加强执政党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内容丰富,涉及加强党性党风教育、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等,通过学习和回顾,进而明确其执政党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陈云;党风廉政建设;必要性;主要内容;意义

1980年11月,陈云在中纪委召开的贯彻《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座谈会上明确提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这一命题的提出与党执政地位和作用的变化紧密相联。这是一个经典的政治论断,也是经典的理论论断,它准确地揭示了改革开放后抓党风问题的本质,也标志着我们党在党风廉政建设问题上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一、加强执政党党风廉政建设的必要性

(一)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陈云对党风问题有着深刻认识,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与党的生死存亡提到密切相关的高度,认为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并且永远搞下去。从现状来看,党在全国执政以后,物质条件得到了改善,在各种诱惑下,部分党员易走上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的犯罪道路。陈云认为,虽然绝大多数党员是不谋私利的,但因谋私利而犯法、犯错误的党员却不是一个很小的数目。这种状况必须警惕,决不能任其发展下去。从党的执政基础来看,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必须从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党群关系,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党风问题关系到人心的向背,陈云对这一点有深刻的认识,他主张要给予那些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人以严厉的打击,制止这股歪风。

(二)党执政环境和执政地位变化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上来,并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极易使一些领导干部腐化,如果腐败现象不及时加以整治,党风廉政建设不及时加强,那么执政党就很容易失去民心,执政地位也就得不到有效巩固。陈云对此有深刻的认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但党风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是非不分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四人帮”对我们党内生活和风气的严重破坏,以及党内“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对此,陈云指出:“要提倡坚持原则,提倡是就是是、非就是非的精神。只有我们党内首先形成是非分明的风气,党的团结才有基础,党才有战斗力,整个社会风气才会跟着好转,才会使正气上升,邪气下降”。[1](P274)

(三)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改革的成败

改革开放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并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但同时资本主义一些腐朽思想和作风也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悄然而至,腐蚀并腐化党的一些领导干部,党内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的现象也随之增多起来。如果不加以处理,就很有可能败坏我们的党风和社会风气。陈云指出,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必须注重党风建设问题。如果没有良好的党风,改革事业则很难取得预期的成效。

二、加强执政党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加强党性党风教育

要真正抓好廉政建设,党员思想问题是根本。1983年6月下旬的中纪委有关会议上,陈云明确指出了提高共产党员党性觉悟的重要意义。针对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党内存在的一系列不正之风,如是非不分,做老好人;各种以权谋私和违法乱纪现象;以及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等问题,陈云提出了端正党风的一系列根本措施。这其中就包括要在健全有关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党性党风教育。

抓党风是全党的大事,必须全党抓党风建设。陈云认为,应该对执政地位和执政环境的改变特别是改革开放给党风带来的影响和问题保持清醒的认识,一定要抓好党风建设。并提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老党员和老干部,以及普通党员都要重视党风建设,特别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决不能放松。

(二)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要务和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共产党是由千千万万党员组成的一个鲜活的有机体,党员的思想水平提高了,党风问题则自然迎刃而解;忽视党员的教育问题而强调党风建设,只能沦为无谓的空谈。陈云对这一点的认识是很透彻的,因此他将党员思想教育问题当成党风廉政建设的首要课题来抓。

共产党员能不能遵纪守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陈云把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加强执政党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途径。只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严格执行党纪、政纪,党风和社会风气才能根本好转。同时,他还要求各级党组织要积极维护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权威,把思想政治工作认真抓好。只有经常对党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才能使其始终牢记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三)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

陈云担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达9年之久(1978年12月——1987年11月),长期奋战在纪检工作的第一线,对纪检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在他看来,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必须自觉维护和遵守党规、党法,必须注重整顿党的作风,这也是执政党的职责所在。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必须建立专门的纪检队伍。党的纪检队伍的基本任务,“就是要维护党规党法,整顿党风。„„我们做好这件事,对我们这样一个在九亿人口国家中的执政党,是一种重大的工作,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是一种重大的责任”。[2](P240)

“文化大革命”期间,党和国家的各方面工作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党的纪检工作也一度陷于瘫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陈云带领着中央纪委致力于地方纪委的重建工作,为改革开放可能面临的诸种问题提前做了准备,站好了思想政治建设这一班岗。1982年,他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指出有的地方党的纪律检查机构建制不完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凡是没有建立纪律检查机构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或纪律检查组的地区,必须尽快建立和配备相应的部门和机构;已经建立了纪律检查机构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或纪律检查组的地区,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强纪检部门的力量,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这些机构。

三、加强执政党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要在健全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党性党风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形成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利益主体片面追求各自的最大利益就很容易产生不正当的竞争,进而就易出现部分不法分子运用各种手段拉拢、贿赂一些权力比较集中的领导干部的现象,以保障自己所牟取的暴力。

党风建设关乎执政党的兴衰和存亡,是个长远问题,不能“只争朝夕”,要将这项工作当成一场“持久战”,长期坚持,不能懈怠,这就要求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一定要有制度保障。“党的制度和党规党法具有理论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作用”。[3](P52)陈云深知,反对和预防腐败,制度是最根本的保障。在他身体力行和大力敦促下,一系列反腐政策法规先后出台,1980年至1985年党中央、国务院、中纪委先后下发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关于坚决打击走私活动的指示》、《关中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决定》、《关于禁止领导干部的子女、配偶经商的决定》等一大批针对腐败、整肃党风的政策和法规。这些政策法规构建了我党以及各级政府机关完善党风、加强廉政建设的基本制度体系。

(二)要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陈云在纪检队伍建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是党的建设里程中一笔可贵的财富。在党风廉政建设事业中,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承担着最主要的任务,因此,纪检干部队伍建设情况的好坏与党风建设的成败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完备而强有力的纪检队伍是开展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组织保证。

进入21世纪后,党的纪检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如在纪检人员的配备方面,基层单位也设置了纪检部门,有效推动了基层纪检工作的展开;在纪检队伍人员的素质方面,纪检队伍人员的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等得到全面提高,执法水平也不断增强。但国际和国内形势风云变化,我党纪检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如工作方式过于简单、工作缺乏主动性、纪检专职人才缺乏、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等,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坚持陈云“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的问题”[4](P275)的训诫,从严执纪,加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严打腐败,严肃处理党员的违法乱纪行为;另一方面又要铭记“纪检工作应该研究新情况,适应新

情况”[5](P275)的谆谆教诲,严守原则、积极应变,建立一支有原则、守党性、有头脑、能应变的高素质的纪检队伍,为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保驾护航。

(三)要形成党风廉政建设的民主环境,开展民主监督

1.为了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与党内民主建设的结合,要在党内形成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的氛围。陈云反复强调要“正面地坦率地辨明是非,这是应有的原则态度,不是得罪人。否则,就会助长混乱,不能解决问题”,[6](P347)因此,加强党内民主,倡导民主讨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权力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任何政党一旦成为执政党,都不免受到权力的腐蚀和侵害。老一辈革命家勘破兴亡之理,提出“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让党员的一言一行都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这样,党内民主讨论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必将大大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步伐。

2.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还须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纪律与自由的关系。民主集中制是党内民主的表现形式,在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牢牢抓住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这一问题来进行。陈云提出,只有进行广泛的民主,充分听取大家意见和建议,才会有必要的集中,才能保证集中以后作出的决策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进而避免决策出现失误。对于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说,“都有在党内发表意见、讨论问题的权利,但又必须有服从决定、积极工作的义务”。[7](P348)这些论述界定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提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员个人与党的组织、领导集团内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直至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陈云.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陈云.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房晓军,刘萍.陈云党风廉政建设思想[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陈云.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陈云.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陈云.陈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陈云.陈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第四篇:执政党思考题

七、思考题

1、腐败的实质是什么?

答:腐败,在社会政治领域内专指官场政治行为或行政行为的败坏现象。腐败的实质是权力的滥用。

2、为什么必须坚持从严治党?

答:首先,从严治党是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从严治党是坚持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现代化建设任务的决定条件。再次,从严治党还是由 我们党的现状决定的。

3、为什么领导干部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

答:对领导干部来说,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严政治防线,最根本的就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执政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4、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建设党? 答:(1)必须保证党的政治路线的正确。(2)必须保证党自身的先进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富有战斗力(3)必须保证党的 建设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建设。(4)必须按照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来进行党的自身建设的一切工作。(5)必须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践中来建设党(6)必须用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实际效果来检验党的建设工作成效。

5、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应当把握好哪些问题?

答:对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我们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在具体工作重要积极稳妥。要深入调查研究;要坚

持标准;要把好考察关;要认真总结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试点工作的经验,继续深化对重大问题和相关政策的研究,解决好党员发展和党员教育中的新问题,使这项工作得以健康发展。

6、为什么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决定因素?

答:坚持党的先进性,使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根本目的。坚持党的先进性需

要解决的思想认识前提,就是要是全党坚持正确地思想路线。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能否始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7、为什么说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答:党内民主决定党的先进性;党内民主决定党执政的合法性;党内民主是增强党执政能力的源泉;党内民主有利于保持党的团结和统一;党内民主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8、考察和识别干部应遵循那些基本原则和方法? 答:(1)要用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考察干识别(2)要坚持走群众路线(3)要着重看干部的工作实绩

七、思考题

9、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健全民主集中制? 答:(1)深刻把握“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基本原则(2)健全民主集中制,关键在领导班

子是“一把手”(3)完善民主的程序机制。

10、建立和完善党内民主的制度和机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建立和完善党员权利保障机制。(2)健全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3)健全和完善党委会制度(4)健全

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5)完善党内民主监督制度。总之,建立和完善发展党内民主的制度和机制,必须 以改革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创新

11、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用人观点是什么? 答:(1)要出以公心,从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战略的高度树立选人用人的观点。(2)要树立尊重知识、爱惜人才的观念(3)要树立干部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观念(4)要正确看待干部的资历和能力。

12、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答: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下,建立一套符合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科学分类管理体制;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健全一套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管理制度;完善一套奖励先进、鞭策后进、功过分明的激励机制;形成一套管理严格、纪律严明、制度完备的监督体系,努力实行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逐步建立其与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干部制度。

13、如何在源头上遏制腐败?

答: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属于治本之列。问题的实质就是通过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来遏制腐败现象。(1)从多方面入手,形成反腐败斗争的合力。(2)加强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的教育,构筑抵御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3)把反腐败寓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之中(4)把创新体制作为推动反腐败斗争、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5)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遏制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

14、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从层次上来看,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之分;从范围上来看有领导制度、工作制度、生活制度和督

制度等若干方面。

15、怎样提高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答:提高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必须在全党树立通过正常的制度和程序,而不是通过其他什么途径来解决问题的观念和习惯;提高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必须建立完善配套的监督机制,逐步实现党内监督工作制度化、法律化,以制度的监督保证制度的实行。提高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还必须发挥广大党员在制定制度和执行制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七、思考题

16、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目标关系? 答:(1)从理论上弄清楚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是统一的。(2)要明确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纲领、任务。(3)

从理论上明确上述两个方面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当代共产党人关于最终奋斗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的辩论关系,并在实践中处理好两者关系,即,一是要在共产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阶段的任务而奋斗;二是要现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而奋斗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主义理想。从而把最高纲领和最低纲要统一起来。

17、如何理解当代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

答:一切从实际出发,时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使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认清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乃是认清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问题的基本依据。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当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作出了明确概括。十六大指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18、什么是党的思想路线?

答:思想路线指的是一定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用以支配自己行动的思想方法,它涉及的是政党在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的过程中以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作为根本思想方法的问题。

19、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家与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20、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给执政党带来了什么样的挑战?

答:一是执政党的地位带来的挑战。对一个政党的发展来说,是不是取得执政的地位,是关系到它生存、巩固、发

展的大问题。二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挑战。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我们党的一个创举。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善,党的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必然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去解决。○

1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党的领导方式的问题○2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问题○3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党拒腐防变能力的问

题○

4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的问题。

七、思考题

21、如何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作为“两个先锋队”?

答: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是

由其产生的特点和历史使命决定的;使我们党执政使命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实践中是统一的。首先,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我们党始终成 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前提;其次,自觉 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是我们党真正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的必然要求。

“两个先锋队”的科学概括对推进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对于我们党自觉地根据中国工人阶级以及社会阶层构成的新变化,不断增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将会起到积极地导向作用;对于我们党自觉立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更好地坚持最低与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将会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对于我们党自觉依照执政党的现实使命和要求,进一步解决好“两个历史性课题”将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提出“两个先锋队”,归根结底,是要使党始终坐在时代前列,更好地保持先进性。

22、为什么说密切联系群众使党的最大优势?为什么说执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 答:(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

量;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离不开群众及其实践。(2)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民心所向是党夺取胜利的前提和基础;人民群众是党夺取胜利的主体;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是党的力量和智慧源泉。(3)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保持党与群众的密切关系,我们就能战胜各种困难,开拓前进,夺取新的胜利。

答 :人民群众使我们党赖以生存、发展和巩固的深厚基础,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胜利之本。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如果脱离群众,不代表群众利益,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党执政的根基就会动摇,执政地位就会丧失,社会至于国家就会改变颜色,历史就会大倒退。

23、党的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答:党章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这一概括,明确

了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第五篇:论文内容摘要

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的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当前,全球化浪潮把企业置身于开放的市场,其生存与发展总伴随着激烈的竞争。而中小型企业又是经济发展中一支具有特殊地位的经济力量。它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构成市场经济主体,促进了社会稳定。特别是当前,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激励机制是调动中小企业员工动力的重要杠杆,有助于激发员工潜能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许多管理者都希望在公司中实施有效的激励政策,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个公司的效率。然而,我国不少中小企业在对员工激励机制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寻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和作用,进而使中小型企业在竞争中更具优势,使之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激励机制;竞争优势

下载执政党论内容摘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执政党论内容摘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内容摘要写法

    论文摘要怎么写 摘要:简洁、具体的摘要要反映论文的实质性内容,展示论文内容足够的信息,体现论文的创新性,展现论文的重要梗概,一般由具体研究的对象、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组......

    两会主要内容摘要

    每年的两会召开了,每一次的召开都会有新的体会新的的感想,那么你对今年的两会有何体会呢?以下是由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有利于调整优化经济结......

    作文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为了培养小学生作文创新能力,我们教师往往给学生的思维时间和创新空间都有限,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21世纪的重要责任,因此,教师必须拓宽训练的时空,为学生创新能力......

    执政党建设概论

    执政党建设概论 第一单元 4.简答题(回答要点,不需论述) (1)简述当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第2页。 党的十六大报告作了明确概括。“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夺......

    浅论如何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

    浅论如何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

    学习十八大内容摘要

    学习十八大内容摘要 --务实、为民、清廉、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一、务实 讲实情、谋实效、靠实干,严求实、看落实、重务实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务实的理念,最终要靠行动的落实......

    总结报告内容摘要五篇

    總結報告內容摘要一、前言 微生物與生化學研究所係由農業化學系農產製造組衍生,以培養生化科學研究人才及生化科技產業發展人才為教學目標,教師教學認真,招收學生素質優良。經......

    学校领导讲话内容摘要

    学校领导讲话内容摘要 2015年3月23日陈小筑书记为离退休同志传达“两会”及中央有关文件精神: 今后学校仍会一如既往地关注离退休工作,努力做好老同志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