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临潭县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县人才信息库的通知
县委组发„2011‟219号
中共临潭县委组织部
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县人才信息库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县委各部委,县直各单位党组织: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州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15年)》,准确掌握全县各类人才信息,建立健全涵盖各类人才、相互衔接、功能完善、动态更新的临潭县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人才信息资源共享,进一步盘活人才资源,创新人才工作方式方法,全面提升我县人才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为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经研究,决定在全县开展各类人才信息采集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入库范围和条件
1、党政人才库: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副科级(含副科级)以上干部;(负责上报单位:各乡镇党委,县委各部委,县直各单位党组织)
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库:规模以上企业中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人员,主要包括出资人代表、经理人、部门负责人和经营管理专业人才;(负责上报单位:县工商联、县非公企业工委、县经信局)
3、专业技术人才库:全县行政、企事业单位中,取得相关专业资格证书和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负责上报单位: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教育局、县农牧局、县卫生局、县财政局、县水务水电局、县城建局、县林业局、县计生局、县司法局、县审计局、县科技局、县旅游局)
4、技能人才库:在生产、运输和服务一线岗位上,包括国家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工)的技能劳动者。在技能人才统计上,采取“比照”的办法,即对在实际工作中从事技能岗位工作,具有相应技能水平的从业人员对应国家职业资格等级划定其技能水平;(负责上报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非公企业工委、县经信局、县水务水电局)
5、实用人才库。在种植、养殖、农牧产品加工及经营流通等方面具有一定专长或领办各类经济实体的生产能手(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加工能手)、经营能人(农牧村经纪人、农牧民致富带头人)、能工巧匠(包括技能带动型和文体类人才)和获得县级以上表彰奖励的农牧民等。(县委宣传部、县农牧局、县文体广播影视局、各乡镇)
二、工作要求
1、认真组织,确保质量。人才信息采集工作涉及到的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务必精心组织,抽调专人负责,扎实运作,严格按照人才资源信息库的入库对象,深入调查摸底,认真采集信息,严格审核把关,切实做到不错、不漏、不重,确保上报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2、完善制度,建立数据更新机制。建立人才信息库数据维护更新机制,采用适时维护和定期维护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对人才信息库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库内数据真实准确。原则上每年维护、更新和上报一次,各乡镇、各单位要及时发现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各类优秀人才并及时纳入人才库,同时对涉及入库人才的工作变动、职务调整、重要奖惩等信息变动情况,要及时更新和上报。同时,各成员单位要上报近年来本系统、单位人才工作开展情况的总结。
3、注重程序,严格报送时间。各乡镇、各单位将采集准确、完整的各类人才信息表册务必于在2011年11月20日前上报县委组织部(统办楼524室),确保全县人才资源信息库整理完善工作顺利完成。表格下载邮箱为ltxwrcb @126.com,密码是09413122826,联系电话为3125006。
附:
1、《临潭县各类人才基本情况表》
2、《临潭县各类人才统计表》
2011年11月3日
第二篇:中共成都委组织部通知-成都国资委
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成组通〔2011〕102号
通知)★
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
转发《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深入学习李林森同志 先进事迹广泛开展“学先进、见行动”活动
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
各区(市)县委组织部,市级各部门组织(人事)处:
近日,省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深入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广泛开展“学先进、见行动”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川组通〔2011〕79号),现转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要高度重视,制定方案。全市各级组织部门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要全面落实省委组织部提出的开展学习讨论、学习征文、演讲比赛、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宣传和带头深化创先争优等6项具体要求,广 泛动员组工干部积极参与到各项学习和宣传活动中来。
二要突出重点,加强引导。要坚持把学习李林森同志作为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重要内容,作为组织系统带头创先争优的重要载体,作为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努力建设模范部门、过硬队伍,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当好表率,引领带动全市广大组工干部牢固树立责任心、公正心、关爱心、淡泊心,自觉做到“忠诚、公道、自律、亲和”,争做李林森式的组工干部。
三要精心组织,确保实效。各级组织部长要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带头学、负总责;分管领导同志要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杷学习活动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以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来检验学习效果。
各区(市)县和市级各部门开展活动的情况,请及时报告市委组织部。
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
2011年10月28日
印发《关于深入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广泛开展“学先进、见行动”活动 实施方案》的通知
(川组通〔2011〕79号)
各市(州)委组织部,省委各部委、省直各部门干部(人事)处,省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党委组织部:
为深入开展学习李林森同志活动,把学习先进转化为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和创先争优的实际行动,我部制定了《关于深入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广泛开展“学先进、见行动”活动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各级组织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学习李林森同志作为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重要内容,作为组织系统带头创先争优的重要载体,作为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各级组织部长要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带头学,切实负起总责;分管领导同志要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把学习活动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以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来检验 学习效果。
各地各部门开展活动的情况,请及时报告省委组织部。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
2011年10月17日
关于深入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广泛开展“学先进、见行动”活动 实施方案
李林森同志是四川组织系统涌现出的优秀代表,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得到了中央和省委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是广大组工干部的学习楷模。习近平同志在接见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时强调,各级组织部门要带头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扎扎实实推进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李源潮同志多次要求,要把学习李林森作为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重要内容,作为组织系统带头创先争优的重要抓手,作为组工干部队伍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学先进、见行动”上下功夫。刘奇葆同志要求深入学习宣传李林森同志,在全省掀起学习热潮。柯尊平同志强调全省组织系统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大力弘扬李林森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努力建设模范部门、过硬队伍。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把学习李林森活动引向深入,推动组织系统学习活动取得实效,根据中组部《印发〈关于“学先进、见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组通字〔2011〕48号)精神,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开展李林森先进事迹学习讨论。10 月上旬到 11 月 上旬,利用 1 个月左右时间,采取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以“向李林森学什么、比李林森差什么、学李林森做什么”为主题,组织广大组工干部开展专题学习讨论。省委组织部拟在 10 下旬,召开李林森先进事迹座谈会,深度解析李林森崇高精神。
二、开展学习李林森征文活动。从现在起到今年底,省委组织部在《组工信息》、“共产党人”网站、《党课》开辟专栏,刊载组工干部学习李林森体会文章。同时,省委组织部与《中国组织人事报》联合开展学习李林森征文活动,在《中国组织人事报》刊登优秀文章。今年底,进行集中评选,对获奖文章予以表彰奖励。各级组织部门要动员组织广大组工干部参与到活动中来,积极投稿,不断深化对李林森精神的认识。
三、举行学习李林森演讲比赛。省委组织部将采取层层推荐的方式,在 11 月上旬,举行全省组工干部学习李林森演讲比赛。各级组织部门要组织组工干部,特别是组织新进组织部门的年轻干部积极参与,自觉接受李林森精神的教育熏陶。
四、召开学习李林森专题民主生活会。年底前,各级组织部门要召开一次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以李林森同志为镜子,找差距、查不足,重点围绕查找公道正派原则坚持得好不好、改革创新意识强不强、服务党员干部群众的作风实不实、廉洁自律规定执行得严不严,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 批评,深入查找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各支部要专门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每一名组工干部都要对照李林森等先进典型,查找差距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有针对性地整改提高。在学习讨论和对照检查的基础上,各级组织部门和每名组工干部要广泛开展承诺践诺活动,公开向社会作出承诺,主动接受监督。
五、深入宣传李林森先进事迹。各级组织部门要把中组部举行的李林森先进事迹报告会录像,安排在当地电视台黄金时段集中播放。省委组织部将抽调优秀编导、摄像、制作人员,拍摄一部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纪录片;融汇社会资源,拍摄一部以李林森同志为原型的电影,增强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的社会影响力、感染力。做好李林森生前的音像、图片资料和有关实物的收集整理工作,为深入宣传李林森先进事迹提供生动素材。
六、带头深化创先争优。坚持把学习活动与推进工作结合起来,引导组工干部以李林森同志为榜样, 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认真组织各级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开展专题研讨,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组织工作的目标、思路和措施。以“走出机关、访问群众、帮助基层”为主题,进一步深化“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深入发现和研究解决组织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结合换届工作,继续广泛开展谈心 谈话活动,进一步树立组织部门“三个之家”的良好形象。明年“五一”前后,中组部将评选表彰一批全国组织系统“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先进集体、优秀个人、优秀标兵,各地要注意发掘总结先进典型,及时推荐上报。
主题词:学习先进
李林森
通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办公室
2011年10月28日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印40份)
第三篇:中共南京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建立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意见
中共南京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 建立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2〕22号),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创新党管人才领导体制机制,完善党管人才方式方法,有效履行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职责,不断提高全市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加快建设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系。明确市、区县委书记主抓人才,市、区县长主抓教育,市、区县专职副书记主抓科技,形成人才、教育、科技三位一体、协调高效的领导机制。市、区县和开发园区要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组成;市级机关部门、市属企事业单位要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主要承担谋划大局、把握方向、整合力量、破解难题的职能,并通过建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审议人才工作重要文件、重要活动和重点项目,重大事项报同级党委(党组)审定。
二、加强人才工作统筹协调。各级组织部门要在党委领导下,坚持牵头不包办、抓总不包揽、统筹不代替,重点做好总体规划实施、重要政策制定、重点工程策划、重大典型宣传等工作。宣传、统战、科技、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要根据各自分工,明确重点、密切配合,共同构建协同高效科学的工作落实机制。台办、侨办、外事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单位要发挥各自优势,找准定位、主动作为,推动全社会广泛支持和参与人才工作。要确保市、区县组织部门人才工作机构编制、职责、人员、经费到位,开发园区、街镇、国有企事业单位要设立人才工作处(科)室,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两新”组织设立人才专员。
三、重视人才发展理论指导。突出实践导向和城市特色,推进中国(南京)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建设,创办国家级“紫金人才发展论坛”,广泛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实践创新成果,为全市人才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开展人才与科技创业创新调研活动,市、区县和开发园区党政主要领导要定期组织开展人才工作专项调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要经常性开展人才工作调研,及时发现和解决突出问题,研究提出前瞻性、创新性思路和举措。
四、制定实施人才发展规划。市、区县和开发园区在研究制定和推进实施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和计划时,要同步研究制定和推进实施人才发展五年规划和计划,并把人才发展核心指标列入经济社会发展奋斗目标;市、区县和开发园区相关部门、单位要结合工作职责,同步制定实施人才工作专项规划,构建长期有规划、中期有计划、近期有行动方案的梯次推进体系。建立人才发展评估和公报制度,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定期对市、区县人才发展规划及重点专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以公报形式面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
五、着力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坚定不移推进国家级“紫金人才特区”创建和“321计划”、“科技九条”、“创业七策”等“1+3”重点人才工程,建立健全重点人才工程目标责任制,坚持五年目标化、目标具体化,逐年逐项细化分解重点任务和时间节点,明确责任主体和具体责任人。各地各部门要围绕“1+3”重点人才工程,结合区域特点和行业实际,统筹实施本地本部门重点人才工程,形成上下衔接、综合配套的人才工程支撑体系。各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对重点人才工程实施加强协调指导,定期召开专题汇报会,逐项听取工程进展情况汇报,统一组织重点项目验收评估,确保重点人才工程落到实处。
六、研究推进人才政策创新。在市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政策创新工作组,重点围绕市委、市政府创建国家级“紫金人才特区”的十项创新政策,研究提出实施建议,组织开展政策试点,加快实现关键突破。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加大人才投入,市、区县和省级以上开发园区要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并确保不低于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坚持积极向上争取与敢于先行先试相结合,制定更加宽松便捷的人才户籍政策及工作流程。整合优化现行人才子女入学入园政策,制定实施国际学校、国际班建设发展计划,切实改善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入园条件。大力实施人才安居“195”工程,不断完善人才购房优惠政策实施细则。强化“南京蓝卡”创新政策集成功能,建立“南京蓝卡”部门工作落实和责任倒查机制,逐步实现人才政策“一卡通”。
七、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开展职称评定改革试点,引导科研人才既重教学质量和学术成果,更重实际应用和成果转化。探索科研人才价值市场量化模式,逐步形成主要与实际贡献相挂钩的分配和激励机制。推进校地、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政产学研金合作的利益链接和分享机制。健全科技创业支持服务体系,建立区域性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制定鼓励扶持天使投资的实施办法,实行科技银行考核评估和动态管理制度,完善“321计划”首购首用实施办法。推进人才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简政放权,精简规范人才评价、人才流动和项目申报等环节审批和收费事项。制定加快发展人才服务业的意见,引导各类人才中介机构参与和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八、直接联系服务高端人才。实行市、区县和开发园区领导直接联系人才制度,挂钩领导要通过定期走访、会议座谈等多种形式,与人才建立和保持密切联系。建立市、区县委重点联系人才库,由市、区县组织部门代表党委,定期联系入库人才,组织开展集体联谊,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市、区县决策咨询通报制度,及时向重点联系人才通报党委、政府重大决策事项,并听取意见和建议。建立市、区县和开发园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信息系统,全面推行一人一档、专员服务制度。
九、严格人才工作考核监督。各级发改部门要坚持“第一资源”第一权重的原则,把人才工作列入市、区县综合考核核心内容,并确保所占分值不低于其它各项内容。组织部门要牵头制定实施人才工作专项考核办法,考核结果纳入领导班子和党政主要领导考核内容。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推进人才资金使用和管理等环节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定期开展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审计评估,努力实现公共投入效益最大化。市督察办要会同
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等部门,定期检查督促全市人才工作开展情况,督查结果在一定范围内以适当形式通报。
十、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建立人才满意度民意调查制度,定期发布区县和开发园区人才发展环境指数。完善南京人才荣誉制度,每两年以市委、市政府名义组织开展一次“紫金科技创业系列人物”评选活动,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进行表彰。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宣传,在市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人才宣传工作组,牵头负责全市人才宣传工作。市属主要媒体要积极办好人才工作专栏、专版、专刊,及时宣传推广人才工作重要政策、举措和典型。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事业环境,待遇优厚、后顾无忧的生活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敢为事业用人才,敢为人才担责任,让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办青奥盛事、创率先大业、建人文绿都”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第四篇:中共市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80后优秀年轻干部挂职管理工作的通知
中共市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80后优秀年轻干部挂职管理工作的通知
按照省委组织部培养选拔80后优秀年轻干部的相关要求,在经过集中培训后,从2010年7月开始,全市第一批选派106名80后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基层进行挂职锻炼。目前,第二批集中培训基本结束,挂职锻炼工作也将于近期启动。为了进一步增强挂职锻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挂职干部能够深入实践,认真履职,服务基层,增长才干,现就进一步加强80后优秀年轻干部挂职管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总体要求。根据当前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和年轻干部成长的需要,全市80后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总体要求为两年。第一批下派挂职的80后优秀年轻干部中,未经组织部门同意脱离挂职岗位1个月以上的,要尽快向市委组织部提交由本人所在单位负责人签署的书面说明材料,无正当理由长时间脱岗的,经核实后调整出80后优秀年轻干部名单;因个人或所在单位原因不能继续挂职的,由本人所在单位出具书面说明,经市委组织部审核同意后,可结束挂职锻炼。第二批80后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采取个人自愿与组织安排相结合的办法,有2年以上乡镇基层工作经历、本人不要求挂职的,可暂不安排挂职;缺少乡镇基层工作经历的原则上都要安排挂职,若本人或所在单位确有困难不能挂职的,由本人或所在单位出具书面说明,经同意后可暂不安排挂职。本人或单位出具的书面说明材料,务必于8月25日前报送市委组织部干部一科。其他本人自愿、由组织部门安排挂职锻炼的,必须在基层挂职单位工作满2年。
二、进一步加强考勤考核。挂职干部要严格遵守挂职单位的考勤制度,严格履行请销假程序。因病、因事请假三天以内,由挂职单位审批;连续请假三天以上,由县(区)委组织部审批;连续请假一周以上,由市委组织部审批。挂职期间的出勤考核工作由挂职单位负责,县(区)委组织部定期抽查,按季度向市委组织部反馈情况。要结合挂职岗位实际,制定科学的目标考核管理办法,明确挂职干部的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市、县(区)委组织部和挂职单位要加强联系,紧密配合,采取平时考核、半年考核、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主要考核挂职干部遵守挂职单位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情况、工作作风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并将考核结果存入干部个人档案,作为选拔任用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挂职期间不能胜任工作、作风漂浮、造成不良影响或有其它问题的挂职干部,要及时报告,市委组织部将按有关规定处理。
三、进一步强化日常管理。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挂职单位和派出单位要共同负责,形成合力,切实抓好80后优秀年轻干部挂职锻炼的管理工作。对80后优秀年轻干部既要关心爱护,又要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保证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各县(区)委组织部门负责做好挂职锻炼干部的职务安排、宏观管理、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工作,及时掌握干部挂职期间表现情况。对进入全市名单的80后优秀年轻干部,已在乡镇担任副科级领导职务的不再挂职;市、县(区)直单位下派挂职的副科级及以上干部原则上挂任乡镇(街道、开发区)党政副职;其他干部挂任乡镇(街道、开发区)行政正职助理。挂职单位具体负责挂职干部的日常管理,要为挂职干部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让挂职干部参与各项中心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给责任压担子,发挥其特长优势,在管理上要做到与本单位干部职工一视同仁。派出单位要配合组织部门和挂职单位共同做好挂职干部的管理,在干部挂职期间,不得随意抽回原单位工作或安排其他工作任务,要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消除后顾之忧,并做好挂职干部的后续培养使用工作。
四、进一步加强培养选拔。要坚持挂职锻炼和培养使用相结合,重视和加强挂职干部的使用,大力选拔符合任职条件、综合素质好、工作实绩突出、干部群众公认的挂职干部担任一定层次的领导职务。各县(区)在配备乡镇(街道、开发区)领导班子过程中,要注重选拔80后优秀年轻干部。对市直单位派出的挂职干部,经县(区)委组织部门考察考核,成绩突出、特别优秀的干部,可与市委组织部沟通后直接提拔担任乡镇党政副职,其行政、工资关系可暂时保留在原单位。市直部门(单位)在竞争选拔科级干部时,要加强与市、县(区)组织部门的沟通,采取预留岗位或适当增加职数的办法,对在基层挂职或本单位工作中表现突出的80后优秀年轻干部,打破论资排辈,优先提拔使用。对省、市及县(区)直单位因工作需要遴选的挂职干部,在办理调动手续前,由挂职单位所在县(区)委组织部征得市委组织部同意后,可出具相关鉴定,脱离挂职工作。
第五篇:中共重庆邮电大学委员会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和管理的通知
中共重庆邮电大学委员会组织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和管理的通知
校党委直属各党组织:
为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确保每个党员都能及时编入党的一个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保持先进性,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意见》(中组发„2004‟10号)文件精神,现就我校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和管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原则
(一)党员组织关系转出原则
凡正式组织关系在我校的党员调离、毕(肄)结业或外出时间6个月以上的,应开具《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转出正式组织关系;外出时间6个月及6个月以内的,应开具《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转出临时组织关系;短期外出开会、参观、学习、实习、考察等,时间在3个月及3个月以内,无需证明党员身份的,可不开具党员组织关系凭证。外出地点、时间不确定的,应办理《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
校内党员因工作、学习部门发生变动或离退休的,也应及时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我校毕业生党员在毕业前夕集中办理党组织关系转移手续。离退休党员的党组织关系一般应转入离退休管理处党总支,如原部门或其它部门返聘其承担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其组织关系保留或转到返聘单位党组织,正常参加组织生活。
(二)党员组织关系接收原则
因工作或学习等转入我校的党员,其正式组织关系和临时组织关系,由党委组织部统一接收。校党委各直属党组织只能接收党委
1组织部开具的校内组织关系介绍信。我校新生党员在入学时集中到党委组织部办理,逾期不再办理。
二、党员组织关系转出程序
(一)党员因毕业离校,工作调离或在校内学习、工作部门变动、离退休等原因需要转出正式或临时组织关系的,由所在的校党委直属党组织(以下称直属党组织)开具《重庆邮电大学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登记表》。
(二)党员本人持《重庆邮电大学党员组织关系转出登记表》到党委组织部办理组织关系介绍信(党员证明信或流动党员活动证)。
(三)党员持组织关系介绍信(证明信或流动党员活动证)在有效期内去新的党组织接转关系。
三、党员组织关系接收程序
(一)转入党员持组织关系介绍信(党员证明信或流动党员活动证)和人事处通知单(教职工党员)到校党委组织部登记备案。
1、外省、市、自治区的党员转入我校,应持原单位所在地市、县(旗)委及以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向“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干部处”开具的转出组织关系介绍信,到校党委组织部办理组织关系转入手续,由校党委组织部代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干部处办理。
2、市内的党员转入我校,应持原单位的党委组织部门向“中共重庆邮电大学委员会组织部”开具的转出组织关系介绍信,到校党委组织部办理转入组织关系手续。
3、校内的党员转移组织关系,应持《重庆邮电大学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登记表》到校党委组织部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
(二)党委组织部开具校内介绍信,由党员本人持介绍信到所去直属党组织报到。
(三)各直属党组织收到党委组织部开具的介绍信后,及时将党员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并报组织部备案。对持有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党员,还应在流动党员活动证上如实填写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交纳党费、民主评议情况等内容,并在流动党员离开时将有关材料转给其正式关系所在党组织。
(四)校内组织关系介绍信由各直属党组织统一保存,保存时间不少于5年。
四、党员出国(境)的组织关系转接
(一)因公出国(境)的党员,如时间在六个月以上且学习、工作地点固定,应转出正式组织关系。党员持《重庆邮电大学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登记表》到党委组织部办理党员组织关系,开具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干部处授权的组织关系介绍信,将组织关系转到外交部,再由外交部转至我国驻外使领馆党委。党员回国后,应立即办理组织关系转回手续。
(二)因私出国(境)的党员,其党员组织关系按照《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关于规范党员因私出国(境)管理工作的通知》(渝组发[2000]6号)文件精神办理。
五、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注意事项
(一)在全国范围内相互直接转移和接受党员组织关系的党组织权限。根据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意见》(中组发[2004]10号)和其他有关文件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可以直接相互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党组织是:1.县级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组织部;2.中央直属机关各部门、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及中央一级人民团体的机关党委;3.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机关党委(工委)组织部;4.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各工作委员会组织部(处);5.新疆建设兵团政治部组织部、各农业师(管理局)政治部(处);6.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旅)或相当于师以上政治部或
其组织部门;7.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境内企业党委(直属党委);8.铁道部部属各公司、各铁路分局及分局级公司党委;9.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组织部(处)。
(二)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是党员政治身份的证明。转移党组织关系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原则上由党员本人办理。
(三)党员应注意妥善保管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并在介绍信有效期内办完组织关系转递手续。介绍信应由党员本人携带,不得将介绍信随意涂改、丢失、撕毁、转交他人。因党员个人原因导致介绍信过期、丢失的,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四)党员离校,应及时转移党组织关系。对无正当理由,长期不转移组织关系,不到指定单位报到的党员,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视其情况,给予适当的党纪处分;若时间超过6个月,则以自行脱党处理,所在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除名,并报校党委组织部,由校党委批准。
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校党委直属各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增强服务意识,积极帮助党员解决转移组织关系中遇到的困难,积极协调和妥善解决相关问题, 防止党员组织关系“挂空”,确保每个党员都能纳入党的一个组织的教育管理之中。
附:重庆邮电大学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登记表
中共重庆邮电大学委员会组织部
二○○九年四月十日
附:
重庆邮电大学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