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交通运输行业是“十二五”时期“11611”发展战略
安徽交通运输行业是“十二五”时期“11611”发展战略
点击次数: 297来源:2011/01/13
构建一个体系—— 到2015年,初步构建以高速公路和高等级航道为主骨架,以国省干线公路网和干线航道为支撑,以高密度农村公路网为基础,以运输枢纽港站为节点,区域、城乡交通运输协调发展,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与铁路、民航有效衔接,运输能力、服务质量、科技创新和交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完成1600亿投资——确保“十二五”年均完成300亿元以上的投资目标,力争达到1800亿元以上。其中高速公路850亿元,国省干线公路230亿元,农村公路220亿元,内河水运200亿元,运输站场50亿元,民航机场建设50亿元。
建设十大重点工程——
一是高速公路网化工程:力争高速公路网规划内的主要路段全部开工建设,完成近500公里的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到2015年,我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200公里,力争4500公里,基本建成“四纵八横”的高速公路骨干网,省内所有县城半小时内通达高速公路。
二是干线公路升级工程:完成7000公里的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其中新改建一级公路3000公里,二级公路1500公里,路面改善2500公里,形成通畅便捷的国省干线公路网。
三是农村公路完善工程:加大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力度,基本完成2009年底在用县、乡、村道上的危桥改造民生工程,实现农村公路新建项目及县乡道受限路段的安保设施基本到位,建成纵横交织的农村公路网。
四是内河航运跨越工程:基本完成“两干三支”国家高等级航道规划建设任务,使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1500公里,积极推进重要航道建设,建成干支联动的航道网。加快我省境内的全国主要港口建设,初步形成以芜马组合港、安庆港为地区性中心港的皖江港口群,新增生产泊位80个左右,新增千吨级泊位100个左右,港口吞吐能力超过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万标箱。
五是运输场站枢纽工程:重点建设合肥综合客运枢纽站等10个综合客运枢纽和10个具有综合物流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园区),加快集装箱货运站、甩挂运输服务中心、城市公交枢纽建设,形成便捷的换乘系统和高效的货运中转系统。
六是民航机场辐射工程:合肥新桥、池州九华山机场建成并投入运营,改扩建阜阳、安庆机场,再开通异地城市候机楼5个以上,形成以合肥新桥机场为主枢纽、阜阳机场为次枢纽的机场发展格局。加密穿梭国内外的空中航线网,加强机场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大力发展通用航空,提升机场的辐射功能和综合服务能力。
七是城乡交通便捷工程:切实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进一步开放农村客运市场,鼓励城市公交向城市周边延伸覆盖,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建立农村小件快运网络,完善邮政代售客票系统。
八是节能环保绿色工程:切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注重环境保护,积极发展低碳交通。加大交通建设、营运领域节能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应用力度,逐步推广新能源车辆、标准化船舶等环保运输装备。大力发展专业化运输,提高运输组织化程度。
九是安全应急保障工程:建立省、市、县三级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监控监测,完善安全应急保障机制,提升水上搜救和应急保障能力。
十是科技信息创新工程:以建设“创新型行业”为目标,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加快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信
息化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推进公路、水运、民航、邮政和城市交通等信息资源的整合、对接和共享,初步形成数字化、信息化的综合运输支持保障系统。
创建一个品牌——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持续深入推进“微笑服务,温馨交通”创建活动,将其打造成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化建设的十大品牌之一,全面提高行业文明程度,树立行业新形象。
第二篇:市交通局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工作总结
市交通局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工作总结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交通运输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行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调结构、转方式为主线,加快推进“四个交通”建设,着力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五年来,共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230多亿元,较“十一五”增长46%,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19万公里,建成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山东省物流区域核心城市,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向好,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目标,交通运输实现六大新突破。
(一)路网现代化水平实现新突破。“十二五”期间,完成投资100余亿元,德滨高速、济乐高速先后建成通车,德上高速德州段、济齐黄河公路大桥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境内京沪高铁、德石铁路等6条铁路形成“三纵三横”铁路交通网,京台、青银等6条高速公路形成“三纵三横”高速公路网,19条国省干线四通八达。坚持建养并重,干线公路好路率达到90%,农村公路好路率达到76%。坚持交通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五年来投资20多亿元,高标准完成西北绕城、幸福大道、南部生态片区道路、两河四岸堤顶路、东风西路等市区城建工程。截至2014年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19万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211公里,居全省第一位。
(二)农村交通面貌实现新突破。“十二五”期间,全市农村公路完成建设投资32亿元,新建改造农村公路6900公里,配套新开农村客运班线231条,总数达到456条,全面实现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车。近三年投入16亿元,完成7个县的网化工程,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农村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被誉为“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的一面旗帜”。
(三)交通运输经济实力实现新突破。全市营运汽车发展到6.9万辆,较“十一五”末增加38%,中高级客车占比达到81%,重型货车、厢式货车比重分别达到41%、13%。“十二五”期间,完成投资10多亿元,中心城区汽车客运中心、京沪高铁德州综合客运站、太阳谷公交枢纽、九达物流园、金茂源物流园等一批客货运场站相继建成投入使用,积极推进德州汽车北站、快速客运站、德州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全市等级客、货运站达到114个和22个,场站总数居全省前列,XX市成为全国17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山东省五大物流区域核心城市和六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
(四)管理服务水平实现新突破。旅客运输方面,先后对25条客运线路进行集约化改造,培育了“德运快客”服务品牌,与民航、邮政等部门联合推出登机牌办理、小件快递等业务。中心城区公交车发展到436辆、公交线路39条,实现主城区残疾人和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全市驾校发展到46家,较“十一五”末增加10家,一类驾校占比达到91%,年均培训驾驶员8万人。汽车修理服务提档升级,全市二类以上汽车维修企业发展到181家,培育了“州城快修”服务品牌。城区出租车达到2405辆,年更新率保持在15%以上。“十二五”期间取消、下放行政许可类事项14项,冻结11项,取消下放行政许可事项比例在30%以上,审批事项办理完结时限压缩比例均在50%以上。安全生产以落实主体责任、构建长效防控机制为主线,行业运行持续安全稳定,平均每年出动执法人员3万余人次,检查车辆13万余辆次,查处各类违法运输车辆6000余辆次,辖区公路车辆超限率得到有效控制,治超经验在全省推广。安全生产和规范执法这两项工作连年获全省先进单位。
(五)绿色智能交通建设实现新突破。“十二五”期间淘汰营运黄标车10663辆。整合了应急指挥、市民热线办理、出行信息服务等资源,初步建成交通运输应急指挥中心。开通了“12328”交通监督服务热线,实现了交通运输服务、信息咨询、意见受理“一号通”,市民热线办结率100%,合理诉求满意率达到99%。建成交通物流信息中心,入驻运输业户达1.8万户,日发送信息2万多条。我局开发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物流信息等软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推广使用。
(六)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实现新突破。“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争取上级无偿补助资金20余亿元,交通企业融资5.6亿元,争取资金和筹融资额度始终居全省前列。推进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养护资金渠道,推广采用“bt”、路产及冠名权拍卖等融资模式助推农村公路建设。深化与邮政战略合作,推动业务融合,更好地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第三篇:福建省交通运输行业“十二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福建省交通运输行业“十二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送审稿)2011年5月
根据《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十二五”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福建省《“十二五”期间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规划》和《福建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全省交通行业实际,现制定福建省交通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十二五”规划。
一、基本思路
福建省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树文明服务形象、展海西交通风采”为主题,以文明单位创建“上升层次”和文明行业创建“保中争十”逐步推进,实现文明和谐交通为目标,以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为抓手,以“学先进、树新风、建体系、创一流”活动为载体,建设一个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系统,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让人们享受高品质的运输服务,让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充满活力,让交通与自然、与社会更加和谐。
具体抓好五个一:
一要围绕一个目标。围绕福建交通运输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建设全国交通运输强省的目标,在“十二五”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期,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转型期,构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用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做好坚定信念、激发斗志、解疑释惑、理顺情绪、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工作,发挥好团结、稳定、鼓劲的作用。
二要深入弘扬一种精神。深入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畏风险、默默奉献”的行业精神,用这种精神凝聚人心、鼓励创业、教育后人;用这种精神搞好交通运输建设管理服务;用这种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三要打造一批品牌。认真组织实施福建交通运输文化和服务“双十百”工程,通过努力,争取在“十二五”时期在我省各系统打造10个各具特色的文化和服务品牌、100个文化和服务示范单位、培育选树10个先进集体典型、100个先进个人典型。
四要树立一种人人都是文明窗口的理念。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机关要认真树立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安全便捷出行的理念,做好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工作。交通运输企业要认真抓好“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用文明微笑来服务群众,让人民在出行中享受高品质的服务,交通运输执法单位要认真坚持文明规范执法,依法行政在执法中体现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五要努力构建一批交通特色文化。交通硬件建设要善于总结行业特色,体现各类硬件建设文化底蕴;交通运输的软件建设要 注意抓传承、提炼和发扬,形成一批文化服务品牌。
二、任务要求
(一)坚持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构建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大力推进学习型行业建设
建设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十二五”要建设的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是:人便于行,货畅其流,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行业核心价值观;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畏风险、默默奉献的行业精神;发展现代交通,做好“三个服务”的行业使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建设一个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系统,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让人们享受高品质的运输服务,让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充满活力,让交通与自然、与社会更加和谐的共同愿景。在行业核心价值体系中,行业核心价值观是核心,行业使命是统领,共同愿景是主题,交通精神是精髓,职业道德是基础。
坚持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统领。要坚持行业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将行业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交通运输建设、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成为行业发展的软实力。要用行业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干部职工思想和行动,成为干部职工行为规则和规范。要贯穿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
践行行业核心价值体系。要抓学习,大力推进学习型行业建设,使全体干部职工都知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使之成为干部职工的行动指南。要抓践行,大力开展创先争优和岗位建功 立业活动,用建设和服务的成果体现践行的成效。
(二)坚持用规范标准打牢基础,大力推进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和服务
要制定和完善规范和标准。要认真修订和完善管理的规范和建设服务的标准,无论是交通运输的建设、管理和服务,没有标准的要尽快制定规范和标准,已有规范和标准的,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规范和标准,实现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和服务。所有的规范和标准必须公开上墙,接受群众的监督检查,要强化执行规范的监督和检查,将执行规范化标准化作为评先评优、企业定级、干部职工进级和提升的依据,作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评比的基本要件。
(三)加大硬件设施建设,为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文明服务场所
要方便人民群众安全便捷满意的出行,硬件设施是基础。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加大资金投入,建好和完善交通运输的各项设施。要加大道路的整治和提级改造,建好文明路;要加大车、船、站、所的服务设施建设,建好文明车、文明船、文明站、文明所等文明窗口;要在车、船、站、所设置好各类人性化的服务设施,使人民群众的出行体验到温馨的服务;要在车、船、站、所设好文明标志标识、文明宣传牌、文明公示牌等文明设施,使人民群众感受到文明氛围;要加强交通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交通动态位置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交通基础性动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交通视频监控服务平台、交通综合执法信息服务平台、全省客运联网售票服务平台、交通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平台、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为群众出行提供各类高科技的信息服务。
(四)坚持群众性创建推进,深化“学树建创”活动,提升文明创建水平
行业文明创建基础是群众性文明创建。“十二五”期间,要培育和宣传推广学习具有时代精神和行业特点的先进典型,要树立良好的政风和行风、要构建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要创建一流的队伍、一流的业绩、一流的行业。“学树建创”活动要抓好单位创建,通过“学树建创”活动培育一批文明路、文明车、文明船、文明站、文明服务区、文明征费所、文明道班、文明客运线路、文明机关。要通过“学树建创”活动,培育一批最佳路政员、最佳运政员、最佳安全监督员、最佳征费员、最佳站务员、最佳驾驶员、最佳养路工、最佳引航员、最佳建管员、最佳教练员等文明细胞。
(五)坚持典型示范引领,实施“双十百”工程,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根据交通运输部实施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十百千”工程的部署要求,结合我省交通运输行业实际,“十二五”期间,我省提出组织实施福建省交通运输文化和服务“双十百”工程,即打造10个各具特色的文化和服务品牌、100个文化和服务示范单位;培育 选树10个先进集体典型、100个先进个人典型。“双十百”工程的核心是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在“双十百”工程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发现典型。要发现默默奉献,老黄牛精神的典型,要发现勇于创新具有时代精神的改革创新典型,要发现以优质服务赢得人民群众认可的典型,要发现根据当地特色形成的当地特色品牌典型。要培育典型,注意典型内在精神的挖掘,要注意典型的传承和现在的结合,要注意典型物质和精神的结合。要大力宣传推广典型,要组织全行业进行学习和推广,使先进典型起到带动点、线、面和全行业的作用。要关心、爱护典型,给典型应有的待遇,使人人觉得典型光荣,从而争当典型。
(六)坚持特色文化提升,认真开展交通行业文化建设,培育特色交通品牌
交通文化文化是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为广大干部职工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守的,具有时代精神和行业特色的物质财富、行业精神、道德规范和发展目标等诸多因素的集中概括、提炼和升华,概括来说,交通行业文化就是交通运输行业普遍信奉和倡导,并付诸生产实践的价值理念。
要在行业文化和特色品牌建设中注意多样性,不仅要有硬件设施的文化和品牌,也要有软件管理服务的文化和品牌。要体现特色,提升内涵,注意软硬件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注重传播推广,发挥文化传播、品牌带动的作用。加强物质文化建设、打 牢行业文化的基础,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构建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为行业文化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要重点加强交通特色文化建设。福建公路建设在已有形成特色的文化,要进一步挖掘路文化、桥文化、隧道文化;福建已有的船政文化、公路、道路文化要进一步提炼。要积极推进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的公路、海事、救捞、船检、港口、航海、公安、公路执法、事业单位等交通运输子系统文化建设,升华车、船、港、站、路、桥、航道、航标、廉政等交通运输专业文化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符合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文化体系,促进全行业文化建设落地生根,统筹发展,稳步推进。
要突出海西地域特性、文化特色、行业特点和时代特征,在高速公路、普通公路、港航(地方海事)、道路运输服务、质量安全监督等各个领域大力培育交通运输文化品牌。要注重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内强素质与外塑形象的有机结合,行业文化建设与专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培育和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海西公路文化、道路运输文化、航运文化、海事文化、公交文化、出租汽车文化和机关文化,积极创建文化建设和服务示范单位。要在文化内涵丰富、管理规范、服务标准化水平高、示范效应强、社会反响好的先进集体中培育先进集体典型,大力引领全行业全面健康发展。要继续深入学习包起帆、许振超、陈刚毅等先进典型以及我省交通运输行业先模事迹的同时,继续组织开展“十佳交通运输标兵”等系列评比表彰活动,不断树立 和推出在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
(七)坚持舆论宣传造势,抓好舆论宣传,营造创建氛围 抓好舆论宣传,树立正面形象,营造创建氛围。宣传舆论具有导向作用,抓好舆论宣传能树好交通运输正面形象。要抓好正面宣传,各级交通部门和各子行业要统筹安排,要通过主流媒体,宣传交通运输发展成就、交通运输为民服务、交通运输好人好事等交通运输先进典型以及交通运输救灾抢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信息。在当地做到主流媒体月月有专题报道、周周有新闻,天天有信息,提升交通运输的正面形象和人民群众的知晓度。要抓好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对交通运输形成的突发事件,要积极组织力量回应,使人民群众感到交通运输重大突发事件处置能稳妥处置,并注意举一反三,防止突发事件发生,把突发事件的负面宣传引导到正面。
(八)建好政风行风和群众满意度排查风险防控机制,防控影响行业形象的重大事件发生
交通运输行业是个大系统、大行业,担负着经济管理、行政执法和服务多种职责,大量的建设任务与群众密切联系,使交通运输行业成为热点行业,必须抓好机制,防控问题发生。首先要抓好政风行风和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根据单位职能和岗位的情况找出风险点,针对风险点制订防控措施,从机制上保障,减少杜绝问题发生。要抓好政风行风和群众满意度的明查暗访,走访征求意见,对政风行风和群众满意度问题实 施动态监管。要针对发现和暴露出的问题,认真处置并适时公布处置情况,给人民群众一个交通运输行业重视政风行风管理群众满意的印象,并努力争取群众的理解和认可。
(九)用好思想政工调节手段,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单位和行业和谐
思想政治工作是新形势下搞好行业文明创建的一大法宝。从国家层面看进入改革发展的攻坚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从社会层面看呈现思想多元、多样、多变,各种思想文化热点多彩纷呈;行业内部也存在干部职工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受冲击和影响的问题,在转变发展方式,构建综合交通运输过程中容易引发利益矛盾和思想冲突问题。因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和单位行业和谐,是一项重要手段。要抓好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在多元中占据主导,在多样中谋求共识、在多变中把握方向,在冲突中化解矛盾,在思想文化中占据阵地。要通过个别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化解矛盾,用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凝聚人心,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体现对职工关心、关爱和尊重,促进单位和行业和谐。
(十)建立各类责任机制,保障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一要建好组织领导机制,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实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专门机构组织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体制机制。二要建好立项分解抓落实机制,通过立项分解把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这个系统工程落到各处室、各 单位、各子行业、形成齐抓共管。三要抓好监督检查机制,通过经常性的监督检查,了解行业精神文明推进的情况,推动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均衡发展。四要抓好考核奖惩机制,将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纳入各级的绩效考评、管理,实施两个文明建设同步骤、同检查、同推进、同考核、同奖惩、同落实。五要抓好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使精神文明建设能加大硬件投入,软件管理,有钱办事、有人办事、使工作层层落到实处。
第四篇:“十二五”发展战略学习体会
“十二五”发展战略学习体会
当前,党委在全体管技人员中开展了“讲纪律、提素质、保效益、献厚礼”专题活动,要求我们积极参与活动,通过自觉得学习和勤奋的工作,提高业务素质,从而使社区的管技队伍建设成“思想进步、敢于创新、求真务实、执行力强、勤奋廉洁”的高素质管技人员队伍。
党群部是党委行使职能的重要部门和做群众工作的工作机构,肩负着履行党的领导职能,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的神圣职责。对于党群部来说参与活动就要从抓自身学习开始,通过对业务知识的理解、对工作流程的掌握,对上级政策的熟悉,有效提升整体业务能力以及自身素质。
按照活动要求,本人从岗位实际出发学习了相关文件及领导讲话,学习了党建和企业文化相关知识,学习了党史知识等,并根据所学内容开展了相关工作。下面重点就学习“十二五”发展战略体会汇报如下:
今年以来,集团公司上下都掀起了学习“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的热潮,我们专门下发了文件,通过飞信、硬笔书法比赛、网页宣传、牌板宣传等形式,组织广大员工认真学习了“十二五”发展目标。本人在此基础上,还认真收看学习了董事长关于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战略解读的光盘。可以说,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战略符合开滦实际,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战略的解读,让我体会到其站位高远,思路清晰,内容具体翔实,振奋人心,并且对于企业转型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这个发展战略明确了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重点措施,使集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企业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有了一个明确的前进方向。这也使我看到,在“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引下,企业在结构调整、转型发展的道路上,一定会阔步走向下一个辉煌。
后勤系统是集团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团公司实现多元化发展、建设和谐企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兴衰直接影响着后勤系统兴衰,而后勤系统能否在以后的转型发展中还有立足之地,生存下去,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思路提出两个相关产业,一个是发展生产服务业,一个是发展生活服务和健康产业,这两个是与我们后勤系统息息相关的。后勤系统的转型发展也必将成为集团公司整体发展的重要一环。我们除了要憧憬“十二五”发展的美好前景外,还必须认识到,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除了压力还有机会,应该紧紧把握政策,寻求机会,争取在推进集团公司的全面发展中,发挥好后勤系统的作用。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节支降耗是支撑集团公司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后勤系统生存的需要。后勤系统在集团中是属于补贴型单位,每年集团公司都要从利润当中拿出大部分来补贴后勤,而补贴也是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发展。补贴的减少也是支撑集团公司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当然,生存的问题就已经是个相关严峻的问题。如果我们想要紧跟的集团发展的步伐前进,必须找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既要节支降耗又要对外创收,实现收支平衡,就有了立足之地。就节支降耗来说,后勤系统是有着很大潜能可以挖掘的,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三费”收缴,要通过大量的科学认证、技术改造和精细化的管理,切实围堵跑冒滴漏,下大力量改变历史遗留问题,把不应该浪费的水省起来,把应该收的钱收回来。而另外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降低各方面的费用消耗,把用工管理上的、工程技术上的、办公用的、业务招待的各个方面的钱都节省一点点,每个人都能够自己干的事认真负责的干好了,并积极投入到修旧利废、小革小改和技术创新中去,全员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节支降耗的目标。
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创收增效是集团公司与员工实现共同发展的客观要求。企业发展与员工最直接的关系就是工资的关系。员工最大的要求就是能够实现收入的持续增长,而企业每年也都会将提高员工收入做为企业为员工许下的其中一个承诺。随着集团公司对后勤补贴费用的逐年减少,如何保证工资收入的逐年提高?除了要坚持做好节支降耗工作外,还应该加强对外创收。从前年开始,在后勤系统就掀起了“二次创业”的新高潮,这就是要求我们能够眼睛向外寻找市场,寻找能够创收的渠道。去年来,社区也加大了对外创收的步伐,鲁各庄劳务输出、招待所房屋的出租已经向市场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今年以至于往后,我们还会继续在劳务输出和房屋出租上寻找合作伙伴,会利用污水处理厂出的中水等进行项目开发等,真正使大家意识到市场的潜能,意识到只有向市场、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才能破解发展难题,增强社区发展后劲,提高职工幸福指数。
“十二五”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我们做为开滦的一分子,也应该在这蓬勃发展的大潮中寻找到一页载着我们共同前进的偏舟,共同驶向幸福和美好的彼岸。
第五篇:交通运输行业作为一个整体已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交通运输行业作为一个整体已进入稳定发展时期,表现为行业增长速度降低,增速基本保持稳定并低于全国GDP。随着铁路网不断完善,铁路列车的提速,动车组的运营及燃油价格的上调道路运输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调整转型”、“管理创新”、“产业升级”、“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等一系列抢眼的词汇已被视为企业提升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代名词,业界精英对此更是偏爱有加。公司作为具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专业道路运输企业,几经交通运输业的兴衰沉浮和市场风雨的无情洗礼,愈发感受到上述字眼弥足珍贵。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交通运输行业政策和市场经营环境复杂多变,交通运输业再次步入新一轮的整合和全面调整时期。如何适应变化、与时俱进?如何调整创新?如何甩掉包袱、克服弊端保持企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诸多问题困扰着交通运输企业,也着实使公司感受到了市场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同时,这也激发了企业着眼未来、着眼市场、着眼自身、着眼全局的热情与勇气。公司的发展史也正是我们搏击市场风浪和战胜各种困难的创业史,是企业不断创新、实现社会价值的奋斗史。
一、着眼未来,牢固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观念一变万事兴,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的发展观要立足全局,个体服从整体,即所谓的“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可持续的发展观要着眼未来,建立企业的良性互动机制,即所谓的“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内外部的协调发展。公司新一届决策层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为此,我们从抓观念改造入手,以IBM公司、海尔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典型案例和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为载体,启发并教育员工充分认识到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性,使之成为员工工作的行动指南。各级管理人员坚持运用这两种观点去处理和解决各类问题,因此还产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公司技术安全部门针对全省路桥通行费政策的变化和行将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对公司车辆管理的影响,科学分析市场发展趋势,提出了“安全管理也是生产力”的新理念。集团公司据此改革安全管理办法,创造性地开展“效益安全管理年”活动,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安全管理工作效率,也使效益安全之风深入人心。油料供应部门通过学习先进单位的管理经验,一改多年形成的粗放型模式,用最优购货批量法合理调控库存、缩短油材料的存货周期,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和开支。为避免亦步亦趋、企业内部恶性竞争、小富即安和满足于现状,公司注重工作协调性和效率的提高。我们跳出了传统的“单打一”思维方式和“以客货运为主”的单一经营模式,逐步确立了客运、货运、三产为三大支柱的“多元发展、多轮驱动、多种经营”的战略经营新格局,积极打造企业的长效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机制,增强应变能力。目前,公司这三大块产值比例约为4:3.5:2.5,基本实现了均衡互动的良性发展态势。
二、着眼市场,做好对市场的研究和开发。市场稳定是相对的,发展变化是绝对的。市场经济没有小项目,做市场关键要做市场大潮中的有心人。明智的企业家总是目光高远,不断开辟和发展新的市场。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今天,市场外延得到了极大拓展,市场范畴进一步扩大。因此,我们从探究市场运作的基本规律出发,进一步明确了公司的“目标市场是什么”、“怎样建设目标市场”等问题,使大家清晰地意识到我们的市场并不仅仅局限于旅客等直接服务对象,企业的营运线路、营运品牌等资源也是市场。社会信息中蕴藏市场,政府决策中隐含市场,经济动态变化中产生新的市场,相关行业的调整影响市场。公司专门设立了市场研究开发部加大对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归纳。
作为转型期的道路运输企业,我们采取直间接融资等措施着力研究和开发这个市场,吸引更多的社会流动资金和合作经营者,努力形成相对稳定、不断发展壮大的高素质企业合作者群体,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处理与合作者的关系问题上,公司对原有理念进行重新审视,彻底摒弃了合作者就是单纯被管理对象的错误认识。在对待合作经营者上,企业除了坚持把好合作人员的入口关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训教育、亲情服务等提高了合作经营人员素质和企业向心力。自2002年以来,我们在客运上运用差异化策略进一步细分了线路市场,依托“村村通油路”稳步推进“村村通客车”工作,根据企业“四步走”战略,先后接收、改造和恢复了部分社会汽车站;并购了五个县级客运联营公司,并在基本保持垄断经营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县乡公交线路,从而确立了区内城乡道路客运市场的绝对优势。
三、着眼自身,积极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做大做强,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规避经营风险、迎接各方面挑战的必然选择。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充分暴露了道路运输业的微利和脆弱,暴露了企业整体经营结构存在的缺陷;同时也凸现出提升企业整体经营质量、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升企业整体经营质量,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彻底抛弃抱残守缺的观念及一味追求数量、忽视质量、效率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和粗放型增长模式,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型、资源优化配置、开辟新的经营空间等,减少产业链环节,提高产业链效率,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按照“做强主业,做精辅业,做大信息物流业”的总体思路,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综合性经营网络,稳定和发展了集团公司的市场份额。一是利用场站构建企业的客运经营网络。近几年,我们通过上级支持和企业自身积累,先后对公司所属现有11个客运站中的7个进行了改扩建或新建,并计划在今后2-3年对公司所属全部场站设施进行整修或改建。此外,公司利用二级客运企业资质,吸收和兼并毗邻市县低资质、无资质和不具备经营跨区业务的运输企业,积极开辟异地经营站点,成功实现了集团公司低成本扩张。为充分发挥客运场站的综合效益和网络经营的绝对优势,公司运用科技手段,建设和扩展了企业计算机局域网,推行网络化经营, 提供全方位服务,公司各客运场站之间实现了联网售票、联程服务。此举开全省之先河。运行的结果表明,公司客运场站网络的优势将得到有效利用。
二是在客运线路上推进品牌战略。随着人民群众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原有的车辆档次、乘车环境和服务水平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市场呼唤着精品,市场更孕育着商机。在此情况下,公司果断地决定实施高速公路客运公车公营,精心遴选部分线路,相继推出了客运品牌。品牌线路以高速公路为依托,从车辆、人员、站场等各个方面进行高起点投入建设、高标准运营管理和高要求规范服务,一经出现就立即在业内掀起波澜,引起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公司还与全省18家运输企业共同发起和组建了全省高速客运的航母“河南金象快客”。高速品牌线路秉承“陆地行走,航空服务”的服务理念,在业界和社会公众中迅速形成道路客运的高端品牌形象,为道路客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是运用电子商务,改造传统货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在前些年我们提出的“门到门”服务、“城市快运”则正是现代物流的雏形。基于这种认识,我公司早在2000年就加入了“亚之桥”全国货运信息网络,组建了洛阳市货物运输交易中心,摒弃了“发展货运就是发展货车”的肤浅认识,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信息和货源基地建设上来,努力引导货运工作由粗放型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转变。如今,公司已形成了以信息中心为纽带,以零担运输、快速配送为业务体系,初步完善了围绕关林商贸城、中原物流中心及各大型厂矿等开展商贸物流活动的经营格局。
四是创新经营理念,发展多种经营。在保证主业、主导产品优势地位的前提下,我们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开发引进、建设新项目过程中,我们遵循“上项目,不盲目求大;搞经营,不搞大而全”的原则,注重发展科学合理、优势互补的产品、产业结构。我们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坚持实行分类指导,多点并进的战略,加大市场开拓和吸收先进技术、人才的工作力度,用先进的工艺和管理手段改造我们的传统产业、产品,培育核心产品。去年,公司与宇通客车合作,建立了车架生产线,并形成了年产2000台的生产规模;与融丰公司合作,参与建设洛阳海关保税区;与金融部门合作,开辟汽车消费贷款新业务。这几个项目都将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是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全面提升经营质量。我们坚持树立与时俱进的观点,打破旧观念、旧体制及旧模式的束缚,对不适应市场的产品、产业,落后的经营机制以及过时的管理方法,坚决予以淘汰;对长期处于亏损的单位,予以撤并联合。同时,集团公司还鼓励和提倡基层单位之间实行兼并、入股、收购,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并对不良资产和企业办社会予以剥离或进行市场化改造。通过以上方式,公司先后对油料处、物资站、职工医院、子弟学校、修理分公司、汝阳汽车大修厂等单位进行了调整改组,使这些单位重新焕发了活力。
六是实施人才战略,增强竞争实力。人才是加快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建立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的企业领导干部队伍是企业发展和竞争的资本。近年来,我们不断创新选人理念,积极贯彻选人“德为先”的思想,逐步形成了“有德有才破格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的选人用人原则。企业建立了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综合评价考核体系,建立了与企业发展相适应和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绩效激励机制,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事业,帮助人才干事业。公司每年都坚持到西安、郑州等省内外大专院校,利用人才交流会等多种途径积极吸纳人才,做好后备人才储备和选拔工作,努力打造企业人才荟萃、群贤毕至的“人才高地”。
四、着眼全局,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中心是企业一以贯之所坚持的。企业做大做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牢固树立创新观念,把抓落实置于万事之要,不仅立加快发展之志、谋加快发展之策,更注重鼓加快发展之劲、求加快发展之效。公司制定和严格实行了两级考核制度,坚持月度、考核相结合,同时对中层干部实行“年薪制”和“重大责任追究制”;制定和完善了企业“员工行为规范”,并专门设立了考核办公室,使企业各项基础管理扎实有效,从而保持了企业各项政策的迅速落实和整体工作的协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时,创新也是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在与市场风浪的搏击中,洛阳一运集团公司将继续直面市场,努力实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强化企业素质,壮大企业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