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美术课堂的有效性zhangjun

时间:2019-05-12 00:40: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低年级美术课堂的有效性zhangjun》,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低年级美术课堂的有效性zhangjun》。

第一篇:低年级美术课堂的有效性zhangjun

低年级美术课堂的有效性

【内容摘要】:

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尤其是低年级美术课堂,熟知孩子们的心理特点,把握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合理的构建有效课堂急不可待。组织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自主研究,发挥主人翁精神的能动性;小组评比,争先表现彰显个性,树立自信

【关键词】:

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有效游戏讨论评价

新课标下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尤其是低年级美术课堂,熟知孩子们的心理特点,把握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合理的构建有效课堂急不可待。就现实情况,班级人数较多,稍有放松就会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就会有一部分孩子掉队。我们面对的是每一个家庭的心肝宝贝,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我们就必须挑好这个担子,不负众望,搞好课堂的有效40分钟。

组织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有关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感知觉还比较笼统,也不精确,对时间、空间的观念比较模糊。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低年级儿童集中注意大约20分钟。也就是说,通常年龄越小的学生学习注意力时间越短,而要让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时间尽可能延长,就要使其学习更有趣味性。首先,教师在语言方面儿童化,贴近儿童生活,逐步做到生动、活泼、有趣、富有幽默感,并伴有手势、姿势等,能调动学生情趣,增加观察趣味。教师应该充分好准备,这就是课外功夫(加强备课),如实物、图片、动画多媒体等图、文、声、像作品,从不同角度来刺激小学生的感知器官。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鼓励引导也很重要,因为学生对教师有种期待感,易引起学生对教师作出积极反应。教师还应启发和鼓舞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感情,同样也能有效延续学习注意力。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单一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发展。“游戏”是儿童喜欢的活动,能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需求。游戏能激发学生大脑最积极最有创意性区域,把美术活动与创新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新课程美术教材的大部分内容当中,多有一些潜在的游戏内容如湘版教材:《大嘴巴》、《玩偶大本营》、《红灯停,绿灯行》等等。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游戏成份,利用游戏教学来促使学生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

务。如在《涂色游戏》一课中,一走进教室教师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线团,问到:这是什么?学生有的猜是太阳,有的说是西瓜,还有的说是一个山洞。这样一个“猜物”的游戏使学生的积极性马上就来了,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散,想象力得到了丰富。游戏教学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能促进学生不断地学好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自主研究,发挥主人翁精神的能动性

自主研究性学习,具体的说,就是在美术教学中注重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从被动接受的传统学习方式转变为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心理学上说,惰性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本性。如果没有外在或是内在动力,人往往会变成它顺从的奴隶。常常对我们学习、生活、工作造成比较多的负面影响。要使得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其能动性,做学习的主人。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适时提问,及时鼓励。习惯了积极举手发言,好多孩子都开始学会了偷懒,既不思考,也不举手,别人回答时也不听取,总之,懒得想,懒得说,懒得听,一切都懒。那么我们就可换位调动学习积极性。如,“谁不好好看书,研究学习,我就先提问谁”。这样,孩子们就着急了,赶紧思考、学习,不是他们怕老师,是他们的自尊心起了作用,谁都不愿傻站着,什么也说不出来。这个叫“上房抽梯”,采用逼着你去做。当然,不论答的对与否,还得及时表扬,“某某同学的说法很有道理,有个人见解;你说得真好;你的说法让老师都没想到,太好了等等”。这样即掀起了回答问题的敢高潮,又激起了学习的积极性。

小组评比,争先表现彰显个性,树立自信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运用比较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从多角度地对不同作品做比较分析,便于学生认识掌握相关的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并能产生深刻印象。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这种方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应注意精心选择作品,适时进行启发、引导,讲究科学性、典型性和艺术性。运用作品比较方法,有利于释疑解难,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

进行小组评比,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即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统一认知所学知识的运用。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孩子有了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便需要和小朋友交流思想。对于他们的美术作品也是一样,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每每上课画画时,总有一些孩子在边画边和别人说话,还不时指指点点。我们把发言权归还给他们,让他们做主,去分析作品,找出美丽的,向上的作品,讲解给大家。让作品放飞,让心灵自由,那么课堂就会即

紧张又有节奏。每一个孩子都期盼着自己的作品能在大家面前展示、认可。这样就需要教师在适时让那些急于表现而没在小组中选出的作者,说说自己的作品,讲讲自己的想法。小作者们就会觉得劳有所获,辛勤的付出,有了一份肯定的答卷。彰显个性,树立了自信,对学习也就有了兴趣。

美术新课程中的评价内容是新课改中的一部分,它将随着我们的教学过程而不断的发展和充实。重视和加强正确的评价,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学生的个性特征,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与分析,不断的改进和提高教学水平,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把“我怎么教”变成“学生怎么学”。归根结底,作为美术教师应该把握好评价的基本理念,选择最有效的、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无形中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这才是美术新课程教学实施的有力保证。

山东省美术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三届二次年会论文.2009年3月

张军广饶县第一实验小学

第二篇:浅谈低年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浅谈低年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领悟到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年级,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应该都是不同的,这就叫有效提问,有效提问是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教材的理解和确定的教学目标、方法而设计的。正如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我现在教的是二年级学生,因此,我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好动,爱讲小话,课堂效率极差,针对这种情况,在上课之前我首先整顿纪律,耐心地教育他们,给他们讲学习的重要性,要求他们一定要专心听讲,或者以奖品,向谁和谁学习的方式激励他们。经过教育大部分学生能专心听讲了,还有个别学生有点反复的现象,管不住自己,我便采取点名提醒的方式。这样,纪律基本上算是整顿好了。

管好纪律只是上课的第一步,接下来就要抓住时机,巧妙设计好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把精力集中在学习知识上。低年级的学生对什么都十分好奇,有问不完的稀奇古怪的问题,有时老师正讲得津津有味时,他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问题,打断你的讲课,兴趣盎然地问了出来;有时你讲这,他问那。这时,老师千万不要烦学生,要有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饶有兴趣地和学生讨论解答。老师要保护学生可贵的求知欲,好奇心,探究问题的兴趣,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敢问,想问,这是低年级进行课堂有效提问的基础。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通过实践与理论学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课堂提问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和学习基础,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实施差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最大限度地照顾到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学习需要。语文课堂设计问题,可以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等,根据不同文体,不同教学目的,针对不同学生,遵循阅读的认识规律,逐层发问,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这样,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过了一个高峰,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了。于是他们登高的乐趣就越来越浓,课堂气氛就越来越活跃了。”如:在教学课文《坐井观天》一文时,可以让学生看着课题提出几种不同层次的问题:最易的——“谁和谁在争论,争论什么问题?”较难的——“谁说的正确,为什么?”更难的——“学习了这个寓言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这三个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跳一跳就能把果子摘下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样,课堂才能真正属于每一个孩子,才能呈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良好课堂局面。

二、依靠教材,精心设计,激发兴趣。

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对于学生来讲,只有他感兴趣的东西才会使其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角度去设计问题。用科学、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阅读,并积极思考问题,寻求答案。

我在上第二册语文园地的一篇短文时,课前设计问题:这个未来机器有哪些妙用?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短文,大脑是种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下,不断思考着,表达着自己的观点。有人回答,有人补充,积极参与,进入角色,有人情不自禁地小声说:“除了书上有的,我还想让未来机器有更多的妙用。”我马上抓住这个有价值的问题抛给同学们,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个小声说的学生这时挺高兴地和其他学生踊跃发言,这个神奇的机器还可以让人起死回生,暴雨时吸进水,干旱时喷出来抗旱,火灾时吸进火,又马上有人质疑,火和水吸在一起会打架吗?老师借势问:“那你怎么设计让他不打架呢?”有学生马上回答:“设计两层——”课堂上,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求知欲强,师问,生答,生问,生答,质疑,问难,回答,补充,由于我课前设计有效地问题,又能机智地抓住课堂生成地有效问题,真是酣畅淋漓地理解了短文,这个过程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过程,更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

问题设计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思考,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同时,要使问题贴近实际,让学生都有话可说。常用的方法是从审题、解题入手,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悬念,激发他们学习新课的兴趣。

三、抓住时机,灵活创设,形式多样。

时机对于课堂提问是很主要的。正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时机选得准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否则效果就不大。从教学的进程来说,课始,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提问要新颖有悬念,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引到课堂的教学中来,使学生能带着问题去听课,去思考。课中,当学生思维发生障碍,出现偏差,产生麻痹、倦怠心理时,提问要有启发和激发性,及时排除障碍,使之振作精神积极投入学习。课尾,要将所学的知识巩固与提高,提问要有归纳和探究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我在教学语文第三册《黄山奇石》时,课一开始我就设下悬念:“石头是我们见过的普普通通的东西,可黄山的石头却很神奇,你想知道黄山的这些石头到底神奇在哪里吗?”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老师调动起来,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眼睛”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在随后的图文结合中,在合作探究的学习中,紧紧围绕着课开始的悬念,学生深深地体会到黄山奇石的神奇,学生纷纷想像并描述“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的神奇模样。在整个课堂上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都特别浓厚,围绕着老师巧设的悬念,展开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四、层层剥笋,探究学习,突显个性。

在语文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时刻不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保护学生的创造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进行思考。教师可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像层层剥笋一样巧设探究性问题,激发和维持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兴趣,随着老师积极思考,理解课文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如我在教学苏轼的诗《赠刘景文》时,我问:诗的第一句描写深秋景色特征,荷花、菊花都开败了,但菊花还有傲霜枝,作者在这里赞美了菊花残枝的什么精神?生答:赞美菊花残枝傲霜斗寒的精神,我接着问:为什么作者又写道:“一年好景君须记,”要记住的是什么美景?学生读诗后知道:“正是橙黄橘绿时,”我又问:这行诗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斑斓,富有生气,那么作者要赞美的是深秋的什么?生答:赞美深秋是收获的季节。我追问:苏轼把这样的诗送给刘景文,能给好朋友什么美感和精神力量?生:感受到深秋丰收的美景,傲霜斗寒的气概。我总结:诗人一反悲秋的调子,在这首诗中赞美了深秋富有生气,是收获的季节,还有菊花残枝傲霜斗寒的气概。我通过这种层层剥笋的提问,让学生理解了诗意和诗人的感情。教师设计的这种层层剥笋的问题时,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问突出知识的重难点。

五、问题开放,拓展想象,激励反馈。学完课文,教师朝深处拓展,让学生展开想象,激起学生深入学习的的趣味,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如我上第二册《棉花姑娘》一课,在课尾,我提问:棉花姑娘会怎么感谢七星瓢虫呢?学生纷纷展开大胆的想像力,作出了有趣的回答:“棉花姑娘会用棉花做成被子送给七星瓢虫让他冬天盖,好暖和暖和。”我给予了学生及时有效的评价:“你真懂事,是个心怀感恩的好孩子。”孩子听了,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想像创新的能力,又教育了学生做人要知道感恩。

最后不能遗漏的是,学生的积极思维与情感,需要教师有激励性的反馈语言。例如,教师对问题回答得十分完满的学生赞一声:“你说得真棒!是否可以请你邀请好朋友再回答一次。”对以往不敢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说一句:“今天你真行!下一个问题还是留给你回答。”对问题回答得不够完满的学生说:“你说的虽不完全正确。但再想一想,你一定能回答得更好。”让学生们在老师的赞扬声中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会成功的喜悦。

低年级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课堂有效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根据课前的准备和课堂生成的问题等变化而灵活地变化,才能在课堂实践中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回答问题的乐趣,主动学习,把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关注差异,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减轻学习负担。这样的课堂提问才真正有效。今后我会在工作中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探索,寻求出更好的教学方法。

第三篇:如何提高美术教学课堂有效性

如何提高美术教学课堂有效性

文章摘要:提高美术教学课堂有效性的途径:合理的目标定位是导向,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前提,关注学生体验是关键,新颖的作业形式是动力,针对性的评价是保障,合作学习最省时,多媒体应用是锦上添花。

关键词:体验 认同 鼓励 动力 感受

推荐轻负高质,提高课堂有效性一直是学校所倡导,我们为之而努力的目标。美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美术课又有别于其他课程,他有自身的特点所在。如何做到省时高效呢?目前小学的美术课本中包括了各种类型的绘画,雕塑、工艺及生活中的美学观念等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结合自身教学的尝试,我认为:合理的目标定位是导向,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前提,关注学生体验是关键,新颖的作业形式是动力,针对性的评价是保障,合作学习最省时,多媒体应用是锦上添花。

1、合理的目标定位是导向。

美术没有语数外非常严密逻辑的知识体系,也没有他们紧密的上课密度,我们美术老师很容易把握不好知识点在整个小学体系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在上课中把握不好度,于是,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不能与学生的认知相匹配,结果事倍功半。如学习人像描绘,小学教材中就涉及第一册中的《大家成为好朋友》,第三册的《我的老师》,第九册的《为解放军叔叔画张像》,这几课都要求能把握好人的脸型、发型、五官等的特点,显然不同年段肯定应有不同的度的把握。我送给学生的一句名言就是:你不必追求优秀,只要做到良好就行。

2、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前提。

我们准备了吗?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准备什么?仔细想想,我们平时的教学遗憾,无不与我们的准备不到位有直接关系。科学务实的教学设计,松张有度的教学节奏,是教学有效的主要因素。当然与教师的自身素质,个人的教学风格也有直接关系。课前的教案设计、教具准备,相关教学资料的收集等等,都是准备的范畴和内容。公开教学为什么给人的效果好,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准备充分罢了。所以我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准备充分的学习用具,有的是必须购买的,如记号笔、油画棒、水粉颜料、毛笔、素描纸、胶水、剪刀等,有的是课余时间收集的,如牙膏盒、废弃的瓶子、瓶盖、开心果果皮、果冻盒子、衬衣盒里的白板纸、彩色画报纸、彩色小珠子等,需要用时提前通知学生就可以了。准备的充分,课堂效果自然就好。

3、关注学生体验是关键。

从真正意义上说,儿童美术作品是儿童独特的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正因为儿童具有天真率直的心灵,没有拘束,尽管他们没有具备画家的技法水平,也能把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诉诸形象,创造富有特点的美术作品。儿童个性和创造性表现在美术作品中,决定了作品的面貌人人不一样。这种不一样的存在,要求教师对每一学生的个别辅导也不一样。练习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全体学生用独特地观察、思维、想象,大胆表现各自的独特感受。同时,应俯下身去,观察每个学生的作业效果和心态,轻声地个别交谈,给以恰当的个别辅导。这样的个别辅导,应是对学生渲泄个别独特情感的渠道的沟通,是美术课特有的提供给学生发现个性、发展个性、发挥创造才能的机会。美术课有大量的练习时间,这时教师的责任是忙于不一样的个别辅导,这是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又一重要特点,是美术老师在课堂练习时间应承担的责任。

4、新颖的作业形式是动力。

美术本来就以美感人,但在实际学习中,作为我们美术老师的自己往往忽视学生作业的体现,其实,只要你一个小小的创意,就能让我们的学生欢呼雀跃,一个小小装点,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传统的纸质又薄,页数又少的美术本已经跟不上课堂需求了,我要求学生的作业全部用素描纸完成。这样做有许多好处:(1)每袋素描纸3元钱、20几张,老师统一保管发放,可以用一年,经济又节约;(2)素描纸纸制较厚,方便学生直接用记号笔作画,用水粉着色,既培养了学生的一次性造型能力,也提高了绘画水平;(3)方便了学生的作业展示,只须两块小磁铁就可以贴在黑板上自我认同,让大家欣赏了;(4)优秀作业可以直接张贴在墙上,激发学生的自豪感;(5)参加比赛时直接上交作品 ;(5)作业纸还可以用于学生办美术小报,粘贴各种图片,剪纸、撕纸、吹画、折纸、做手工等等。如果每一次的学生作业都能让我们的学生享受成功,带来愉悦,那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自然高涨,而效率与此就成正比。

5、针对性的评价是保障。

美术课的作业讲评一般都是老师拿了几张作业,讲讲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这样做本来没错。可重复多了,发现表扬批评的总是原来几位同学,讲的也总是原来的话。对此,因搞教学研究就自然会提出一些疑问: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面向全体学生?是否符合每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是否符合美术教学的特殊规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常有老师出于鼓励学生积极性的愿望,搞作业评比竞赛,其结果往往是表面的热热闹闹掩盖了有悖于美术教学规律的弊端。小孩子会因为评比的导向而改弦易辙,使自己的作品迎合得奖需要,丢弃那不一样的个体创造,却不会意识到这是一次自我意识的丢失和创造意识的封闭;小孩子会兴致盎然地为第一名拍掌称贺,却不会去为第一名打个问号——认为那是老师定的,肯定无疑。比赛的效果往往会引起这样的思考:还是不要比赛为妥,换个角度换种说法不是更好吗如前所述,儿童美术作品应是不一样的,这就使得评价很难用一根尺子量出长短来,作业讲评的确成了伤脑筋的事。但静心分析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同学们在完成作业后有一种取得成果的满足和喜悦,同时也希望得到群体的认可。面对全班不一样的作业和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如何设计讲评一环呢?我认为讲评的话题首先应注意紧扣课堂教学要求,因每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同,所以讲评也有不同的话可讲;其次要注意鼓励全体学生的自信心,据素质教育的需要,除了考虑作业的可视效果的质量外,对于那些认真参与学习、大胆表现自己的真实感受的同学都应给予肯定,给予鼓励,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比批评更能增加他们的上进信心。讲评的方式除了语言讲解外,应注意美术的形象特点,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使学生观赏其他同学的作品。展示方式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设计,如窗花展示于窗上,挂件就悬挂起来,这样做不仅创设了接触其他同学作品的机会,也使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适当展示才是最后完成。每节课上我提倡学生的每张作业首先要有勇气贴在黑板上自己认同、琢磨、欣赏这世界上独一无

二、与众不同的作品,然后再接受大家的赞赏与翘起大拇指的鼓励。在众多的讲评方式中,全体同学的作品都展示出来,不失为一种讲评的上策。展示全部作品,有利于全体同学平等地建立自信心自不待言,更有价值的是全体同学能获得一个开放交流的环境和机会,能在这么一个难得的环境和机会里感受、议论、切磋、沟通、理解、触发,其内含远远超出教师选几份作业讲评一番。实践证明这是特别值得提倡的。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作业质量,建议低段可以当堂作业当堂上交,养成准时、有效完成作业的好习惯,老师也可以及时反馈,中高段可以让一部分有绘画能力强的学生带回家完成,既保证一般学生的作业质量,又能让好学生有可以发展的空间,每种学力的学生都有自己更好的发展。

6、合作学习最省时

合作学习需要建立在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基础上,是独立学习的有益补充。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集体,小团队,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在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可取长补短。为此,我有意识地将爱动的和爱静的,反应快的和反应慢的,兴趣浓厚和兴趣淡漠的,各自特长不同的的学生编排在一起。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例如:本人在教学二年级的《头饰》时,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每个小组成员发挥各自特长,有负责设计绘画的,负责剪贴的,负责编写小故事的,负责表演的,在小组活动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从而达到了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学习目的,整个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打破学科界限,结合实际进行学科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合作学习能更好的实施学科整合教学。如在四年级《家乡的桥》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分工合作收集家乡的桥的结构特征、建筑特色、历史背景、图片资料等信息,采用上网查询、图书查询、访问查询、实地考查等各种手段获取信息,然后回到课堂,合作学习,共享信息,以记忆画的形式画出家乡的桥。同时各组成员分工合作,设计制作一张图文并茂的小报。这次教学活动,不但有效地完成了美术技能练习,而且还使学生有了许多意外的收获,如对桥梁知识,乡土历史,电脑的运用,图片的赏析等有了一定的了解,有机地融入语文、历史、电脑等学科知识,使学生得到了一次综合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机会。

7、多媒体应用是锦上添花

感觉是人发展认识的前提,儿童的认知能力大多依靠形象思维获得,美术活动主要通过视觉和触觉感受进行。因此美术教师应尽可能运用丰富的、直观的、多角度的感知材料。而网络犹如一个巨大无比的资源库,它具有全方位的开放性:首先,它的资料是动态的,处于即时更新的状态,它能推出最前沿,最流行的学习素材;其次,它的资料丰富多彩,含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为师生双方都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第三,它的资料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电脑的网络化,为我们提供了随身资源库,将美术教室扩大到了有信息海洋之称的互联网上,为提高美术教学效率,提供了前提条件。

以美术欣赏课为例:以往的美术欣赏课,教师需要搜集大量的挂图、搜罗有关幻灯片,录像带等,在讲课时要进行大量的口头解说,转换多种的教学辅助设备,教师上得辛苦,学生学得乏味。采取网络多媒体美术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备课时可根据主题内容进行搜索,选择合适的欣赏文字、图片、声、音、像等资料,也可查找素材库,然后通过 Powerpoint、Authorwai 等软件,制作成声、像、字齐全的教学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及学生的实际随机点击,伴随着图像、文字、声音的出现,学生的主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思绪随着画面的变化而变化。

美术是视觉形象。许多美术语言只能用眼睛去看,用心灵去感受,只能由美术作品去说话。美术教学必须提供直接的视觉观察,使学生产生直接的审美体验。所以,制备具有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作为教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演示学生才能清楚辨认材料性能、操作方法、制作步骤和作品效果,这是听讲解所得不到的。网络世界为课堂提供了大量的 文字、图形、图像、声音、音乐、动画、色彩、视频图像等相关的信息集合于一体,为教学提供迫真的表现效果,使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变得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极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兴趣,优化了学习过程。比如,我们要帮助学生体会劳动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艺术作品是劳动的结晶。教学仅靠现有教材当中这方面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们在课堂上通过网络带领学生参观中外的历史博物馆,使他们知道美术在人类发展史以及在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环境中的价值。如大量的洞窟壁画、岩画是我们人类最早的美术作品,它们都是以描写劳动为主题的作品。其中原始人是如何猎杀动物充饥的、如何生活和交往的,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很感兴趣的。浏览这些岩画让学生明白了绘画与劳动的关系,即劳动中产生了绘画,绘画记载了人类的劳动。更多的美术(绘画、雕刻、建筑、工艺美术)作品都反映出劳动与人类的文明息息相关。

总之,美术课上教师把由线条、形状、色彩等构成的画面与学生的情趣,心境相结合,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美的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使学生的心理结构受到感染、熏陶,在不知不觉中来感化学生的良心,使之净化升华和提高。上好美术课完全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修养,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从而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目的,使学生终身受益。

第四篇:如何提高美术教学课堂有效性

如何提高美术教学课堂有效性

文章摘要:提高美术教学课堂有效性的途径:合理的目标定位是导向,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前提,关注学生体验是关键,新颖的作业形式是动力,针对性的评价是保障,合作学习最省时,多媒体应用是锦上添花。

关键词:体验 认同 鼓励 动力 感受

推荐轻负高质,提高课堂有效性一直是学校所倡导,我们为之而努力的目标。美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美术课又有别于其他课程,他有自身的特点所在。如何做到省时高效呢?目前小学的美术课本中包括了各种类型的绘画,雕塑、工艺及生活中的美学观念等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结合自身教学的尝试,我认为:合理的目标定位是导向,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前提,关注学生体验是关键,新颖的作业形式是动力,针对性的评价是保障,合作学习最省时,多媒体应用是锦上添花。

1、合理的目标定位是导向。

美术没有语数外非常严密逻辑的知识体系,也没有他们紧密的上课密度,我们美术老师很容易把握不好知识点在整个小学体系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在上课中把握不好度,于是,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不能与学生的认知相匹配,结果事倍功半。如学习人像描绘,小学教材中就涉及第一册中的《大家成为好朋友》,第三册的《我的老师》,第九册的《为解放军叔叔画张像》,这几课都要求能把握好人的脸型、发型、五官等的特点,显然不同年段肯定应有不同的度的把握。我送给学生的一句名言就是:你不必追求优秀,只要做到良好就行。

2、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前提。

我们准备了吗?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准备什么?仔细想想,我们平时的教学遗憾,无不与我们的准备不到位有直接关系。科学务实的教学设计,松张有度的教学节奏,是教学有效的主要因素。当然与教师的自身素质,个人的教学风格也有直接关系。课前的教案设计、教具准备,相关教学资料的收集等等,都是准备的范畴和内容。公开教学为什么给人的效果好,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准备充分罢了。所以我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准备充分的学习用具,有的是必须购买的,如记号笔、油画棒、水粉颜料、毛笔、素描纸、胶水、剪刀等,有的是课余时间收集的,如牙膏盒、废弃的瓶子、瓶盖、开心果果皮、果冻盒子、衬衣盒里的白板纸、彩色画报纸、彩色小珠子等,需要用时提前通知学生就可以了。准备的充分,课堂效果自然就好。

3、关注学生体验是关键。

从真正意义上说,儿童美术作品是儿童独特的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正因为儿童具有天真率直的心灵,没有拘束,尽管他们没有具备画家的技法水平,也能把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诉诸形象,创造富有特点的美术作品。儿童个性和创造性表现在美术作品中,决定了作品的面貌人人不一样。这种不一样的存在,要求教师对每一学生的个别辅导也不一样。练习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全体学生用独特地观察、思维、想象,大胆表现各自的独特感受。同时,应俯下身去,观察每个学生的作业效果和心态,轻声地个别交谈,给以恰当的个别辅导。这样的个别辅导,应是对学生渲泄个别独特情感的渠道的沟通,是美术课特有的提供给学生发现个性、发展个性、发挥创造才能的机会。美术课有大量的练习时间,这时教师的责任是忙于不一样的个别辅导,这是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又一重要特点,是美术老师在课堂练习时间应承担的责任。

4、新颖的作业形式是动力。

美术本来就以美感人,但在实际学习中,作为我们美术老师的自己往往忽视学生作业的体现,其实,只要你一个小小的创意,就能让我们的学生欢呼雀跃,一个小小装点,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传统的纸质又薄,页数又少的美术本已经跟不上课堂需求了,我要求学生的作业全部用素描纸完成。这样做有许多好处:(1)每袋素描纸3元钱、20几张,老师统一保管发放,可以用一年,经济又节约;(2)素描纸纸制较厚,方便学生直接用记号笔作画,用水粉着色,既培养了学生的一次性造型能力,也提高了绘画水平;(3)方便了学生的作业展示,只须两块小磁铁就可以贴在黑板上自我认同,让大家欣赏了;(4)优秀作业可以直接张贴在墙上,激发学生的自豪感;(5)参加比赛时直接上交作品 ;(5)作业纸还可以用于学生办美术小报,粘贴各种图片,剪纸、撕纸、吹画、折纸、做手工等等。如果每一次的学生作业都能让我们的学生享受成功,带来愉悦,那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自然高涨,而效率与此就成正比。

5、针对性的评价是保障。

美术课的作业讲评一般都是老师拿了几张作业,讲讲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这样做本来没错。可重复多了,发现表扬批评的总是原来几位同学,讲的也总是原来的话。对此,因搞教学研究就自然会提出一些疑问: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面向全体学生?是否符合每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是否符合美术教学的特殊规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常有老师出于鼓励学生积极性的愿望,搞作业评比竞赛,其结果往往是表面的热热闹闹掩盖了有悖于美术教学规律的弊端。小孩子会因为评比的导向而改弦易辙,使自己的作品迎合得奖需要,丢弃那不一样的个体创造,却不会意识到这是一次自我意识的丢失和创造意识的封闭;小孩子会兴致盎然地为第一名拍掌称贺,却不会去为第一名打个问号——认为那是老师定的,肯定无疑。比赛的效果往往会引起这样的思考:还是不要比赛为妥,换个角度换种说法不是更好吗如前所述,儿童美术作品应是不一样的,这就使得评价很难用一根尺子量出长短来,作业讲评的确成了伤脑筋的事。但静心分析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同学们在完成作业后有一种取得成果的满足和喜悦,同时也希望得到群体的认可。面对全班不一样的作业和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如何设计讲评一环呢?我认为讲评的话题首先应注意紧扣课堂教学要求,因每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同,所以讲评也有不同的话可讲;其次要注意鼓励全体学生的自信心,据素质教育的需要,除了考虑作业的可视效果的质量外,对于那些认真参与学习、大胆表现自己的真实感受的同学都应给予肯定,给予鼓励,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比批评更能增加他们的上进信心。讲评的方式除了语言讲解外,应注意美术的形象特点,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使学生观赏其他同学的作品。展示方式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设计,如窗花展示于窗上,挂件就悬挂起来,这样做不仅创设了接触其他同学作品的机会,也使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适当展示才是最后完成。每节课上我提倡学生的每张作业首先要有勇气贴在黑板上自己认同、琢磨、欣赏这世界上独一无

二、与众不同的作品,然后再接受大家的赞赏与翘起大拇指的鼓励。在众多的讲评方式中,全体同学的作品都展示出来,不失为一种讲评的上策。展示全部作品,有利于全体同学平等地建立自信心自不待言,更有价值的是全体同学能获得一个开放交流的环境和机会,能在这么一个难得的环境和机会里感受、议论、切磋、沟通、理解、触发,其内含远远超出教师选几份作业讲评一番。实践证明这是特别值得提倡的。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作业质量,建议低段可以当堂作业当堂上交,养成准时、有效完成作业的好习惯,老师也可以及时反馈,中高段可以让一部分有绘画能力强的学生带回家完成,既保证一般学生的作业质量,又能让好学生有可以发展的空间,每种学力的学生都有自己更好的发展。

6、合作学习最省时

合作学习需要建立在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基础上,是独立学习的有益补充。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集体,小团队,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在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可取长补短。为此,我有意识地将爱动的和爱静的,反应快的和反应慢的,兴趣浓厚和兴趣淡漠的,各自特长不同的的学生编排在一起。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例如:本人在教学二年级的《头饰》时,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每个小组成员发挥各自特长,有负责设计绘画的,负责剪贴的,负责编写小故事的,负责表演的,在小组活动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从而达到了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学习目的,整个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打破学科界限,结合实际进行学科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合作学习能更好的实施学科整合教学。如在四年级《家乡的桥》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分工合作收集家乡的桥的结构特征、建筑特色、历史背景、图片资料等信息,采用上网查询、图书查询、访问查询、实地考查等各种手段获取信息,然后回到课堂,合作学习,共享信息,以记忆画的形式画出家乡的桥。同时各组成员分工合作,设计制作一张图文并茂的小报。这次教学活动,不但有效地完成了美术技能练习,而且还使学生有了许多意外的收获,如对桥梁知识,乡土历史,电脑的运用,图片的赏析等有了一定的了解,有机地融入语文、历史、电脑等学科知识,使学生得到了一次综合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机会。

7、多媒体应用是锦上添花

感觉是人发展认识的前提,儿童的认知能力大多依靠形象思维获得,美术活动主要通过视觉和触觉感受进行。因此美术教师应尽可能运用丰富的、直观的、多角度的感知材料。而网络犹如一个巨大无比的资源库,它具有全方位的开放性:首先,它的资料是动态的,处于即时更新的状态,它能推出最前沿,最流行的学习素材;其次,它的资料丰富多彩,含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为师生双方都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第三,它的资料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电脑的网络化,为我们提供了随身资源库,将美术教室扩大到了有信息海洋之称的互联网上,为提高美术教学效率,提供了前提条件。

以美术欣赏课为例:以往的美术欣赏课,教师需要搜集大量的挂图、搜罗有关幻灯片,录像带等,在讲课时要进行大量的口头解说,转换多种的教学辅助设备,教师上得辛苦,学生学得乏味。采取网络多媒体美术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备课时可根据主题内容进行搜索,选择合适的欣赏文字、图片、声、音、像等资料,也可查找素材库,然后通过 Powerpoint、Authorwai 等软件,制作成声、像、字齐全的教学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及学生的实际随机点击,伴随着图像、文字、声音的出现,学生的主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思绪随着画面的变化而变化。

美术是视觉形象。许多美术语言只能用眼睛去看,用心灵去感受,只能由美术作品去说话。美术教学必须提供直接的视觉观察,使学生产生直接的审美体验。所以,制备具有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作为教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演示学生才能清楚辨认材料性能、操作方法、制作步骤和作品效果,这是听讲解所得不到的。网络世界为课堂提供了大量的 文字、图形、图像、声音、音乐、动画、色彩、视频图像等相关的信息集合于一体,为教学提供迫真的表现效果,使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变得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极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兴趣,优化了学习过程。比如,我们要帮助学生体会劳动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艺术作品是劳动的结晶。教学仅靠现有教材当中这方面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们在课堂上通过网络带领学生参观中外的历史博物馆,使他们知道美术在人类发展史以及在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环境中的价值。如大量的洞窟壁画、岩画是我们人类最早的美术作品,它们都是以描写劳动为主题的作品。其中原始人是如何猎杀动物充饥的、如何生活和交往的,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很感兴趣的。浏览这些岩画让学生明白了绘画与劳动的关系,即劳动中产生了绘画,绘画记载了人类的劳动。更多的美术(绘画、雕刻、建筑、工艺美术)作品都反映出劳动与人类的文明息息相关。

总之,美术课上教师把由线条、形状、色彩等构成的画面与学生的情趣,心境相结合,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美的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使学生的心理结构受到感染、熏陶,在不知不觉中来感化学生的良心,使之净化升华和提高。上好美术课完全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修养,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从而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目的,使学生终身受益。

(一)充分认识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以教科书为主要蓝本展开的教与学的活动,它包括学生、教师、教材三个基本要素。只有在充分了解和运用这三个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受众,了解学生应该从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学科基础、内在需要等方面展开。比如,在美术的学习上学生对哪些内容感兴趣、美术知识和技能基础如何、哪些内容很陌生、希望通过怎样的方式学习美术、学生希望如何评价等等问题,都是教师在课前应该掌握的。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应该具备三个“力”:即亲和力、学力和驾驭力。“亲和力”主要指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对话,理解与包容等;“学力”主要指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及其水平,一个美术教师的“学力”应反映在美术专业知识、人文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及实践习得知识等方面。“驾驭力”指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与管理能力。对教材的理解与掌握则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包括教材的定位与编写思路、知识体系与逻辑线索、学习要点与提示、学习材料与方法、学习过程与评价、范例等等。因此,作为一个美术教师充实自己、了解学生、熟悉教材是顺利实施教学的前提和保障,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教学流程、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等。

(二)教学目标定位要准确

课堂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所应达成的学习任务。它区别于美术课程总目标,也区别于各学龄段的阶段目标,它更强调单位时间内的效益。同时,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因此,制订教学目标应该具体而准确,并且具有可检测性。

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应考虑三个层面: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但并非是课程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个维度,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以文字的形式把教学目标确定下来,把握“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过程、行为结果”四个因素,例如在教学湘版义教教材《傲雪梅花》一课时,其能力目标可确定为“学生能在15分钟内用中国画工具独立完成一幅简单的写意梅花图”。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应考虑主目标、亚目标才生成性目标。制定教学目标还应考虑以下因素:①充分考虑不同学习领域,美术学习中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等不同学习领域,有其不同的目标取向,如“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目标侧重于对工具、材料、方法、步骤、语言、原理等方面的认识、理解与运用,以及通过造型表达思想与情感等。②充分考虑不同学习内容。在同一学习领域下的不同学习单元、学习内容其目标也是不一样的,如湘版义教课标教材7-9年级中关于中国画的教学内容有三个课目:分别为《傲雪梅花》、《寄情山水》、《以形写神》,其教学核心目标分别对应为了解中国画的笔墨、程式、形神兼备。③充分考虑学科特点,不要“荒了自己的田去种人家的地”。④充分考虑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可接受性,例如同是剪纸的教学内容,其在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年龄段学习要求是不一样的。

(三)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这里所说的“形式”是指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流程以及学习方式、活动设置等等。“内容”是指教学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应掌握的重点、难点内容。“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就教学方法而言就有“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等等。就学习方式而言,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形式”很多,一堂课不能都用到,也不能说哪种形式就一定最好,就某一堂具体的课来说,不同的“内容”应选择不同的“形式”,“形式”应为“内容”服务。例如:在学习一些基本的作画技法和步骤时,老师的讲解与演示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再如让小学低年级学生了解一些学科性较强的知识时,采取游戏、接力赛等形式进行知识的柔化处理就比较合适。同时,“形式”的选择应考虑其利益最大化,即采取哪种“形式”对于解决“内容”更直接有效,所谓“该看的要多看,该说的要多说,该画的要多画,该演示的一定要演示”。

(四)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一堂课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也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是每一位教学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学流程设计的优化、教学时量和内容的合理安排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过程的优化应做到“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所谓“好钢”是指课堂上的主要时间和精力,所谓“刀刃”是指一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应选择最佳时机,把较多时间和主要精力投入到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上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的有效注意是有限的,很难保持四十分钟或四十五分钟的持久注意力,一般来说,一堂课开头的几分钟课堂还未安全安静,学生精力还未完全集中,不宜于马上进入重点难点的学习,而应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由于“引人入胜的开头”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注意力开始集中了,此时应花费较多时间用若干小环节学习重点、突破难点,使课堂有一个“坚实的中部”。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是如何把握好“刀刃”,即正确把握好重点和难点,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重点,比如设计课教学中学生设计意识的培养和设计思维的训练就是重点,至于制作步骤、绘制方法等显得不那么要紧了。再如制作课中,材料的选择、工具的使用、制作的流程和工艺就显得很重要。笔者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或者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对此,笔者建议教师用关键词呈现教学流程,并对表示重点和难点的关键词进行标记,这样在教学中才会有的放矢,真正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

(五)范例应具典型性

举一反三性是课程的基本特性之一,要做到“反三”,“举一”就很关键,关键在于范例应具有典型性。尤其是美术课,由于其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特点,所以范例的典型意义尤为重要。所谓范例的典型性,通俗地说就是范例与学习目标能够最好地最直接地挂钩,最能说明问题,即“用它”最能“说话”,并不是越经典就越好。美术课中的范例主要指美术名作、学生习作、教师范画等。不同类型的范例选择应考虑不同的典型意义,有的范例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方法步骤;有的范例旨在学生了解形式语言和艺术原理;还有的范例则在于引导学生感受审美特征和人文价值。

同一范例在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下,其典型意义的使用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例如有三个这样的课目:分别为《格尔尼卡赏析》、《立体主义画派》和《战争与和平》,教学中教师可能都会以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作为范例,但在这三个课目中其侧重点是应该不一样的,在《格尔尼卡赏析》一课中,范例的意义在于“就事论事”,即让学生了解作品本身的创作背景、主题、构图、色彩、方法、原理、影响等方面;在《立体主义画派》一课中,以《格尔尼卡》为代表作品旨在了解立体主义画派的产生、艺术追求、造型原理、艺术风格等;而在《战争与和平》一课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战争与和平是艺术家表达的永恒主题之一,不同艺术家的表达方式、手段与方法不尽相同,其中《格尔尼卡》运用了象征、寓意的手法,用主体主义的造型原理来表达,同样具有强烈的感憾力。

四、如何检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美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是否优化,应该通过一定的方式以一定的标准进行检测。笔者认为,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和课堂文化建设情况以及教学的负效三个方面来进行检测。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主要指学生的参与度、作业状况和学习的生成性状况。其中参与度包括问题的参与、交流与讨论的参与、思维的参与、实践的参与、评价的参与等方面的程度,可以通过问答、眼神、注意力、气氛、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来判断。作业状况包括学生作业完成的数量、作业效果、作业过程等方面的情况,可以通过巡回观察、作业展示、互动评价等方式检测,重点是通过作业状况了解学生对教学核心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生成性状况主要指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发散、类比与拓展的能力,教学中可以看看学生有没有进一步学习探索的愿望,是否有新的问题提出,能否运用本课学习所得解决实践问题。

(二)课堂文化建设情况

一堂好课除了应达成教学目标之外,形成良好的课堂文化也是很重要的方面,课堂文化包括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学科特征的凸现和健康心理情绪等。师生关系建立应体现为平等、亲和、自觉;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体现为轻松、活跃、有节奏、有秩序;美术的学科特征应体现为感性的、感观的、感觉的、感化的;健康心理情绪表现为渴望、快乐、回味。

(三)反思教学的负效应

教师的反思意识是有效教学的理念之一,而对教学的负效应的思考是教师反思的一项重要内容,课堂教师中的内容、课件、演示、评价、作品等有时可能会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或者副作用,如老师示范后学生可能完全模仿,课件等形式的“花哨”可能转移学生对内容的注意力,评价中的一味鼓励导致学生“好坏不分”等等都有负效应的具体体现。负效应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教学有效性的程度,需要在教学中对负效应进行有效的把控,让其最小化。

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我觉得首先要确认什么是课堂的有效性,学科不同,判断的依据也就不同。

就我们美术而言,我认为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或者说是学习的内容,这是最起码的,其次让学生了解一些知识或解决一些问题,这是最主要的,而作业的反馈是最有力的说明。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但就是在这里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课堂的有效性也就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首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或者说是学习的内容,这是最起码的。然而,仅仅这样做是有问题的。据我所知,绝大部分的学科都要按照教材来上课,曾经我也是严格按照教材来上的,但问题也就来了。新教材较之以往的教材,内容更为广泛,形式更为多样化。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新教材有一些内容并不很合适农村学生,而且上课的形式也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很多约束。曾经在别的学校听过几节课,给我的感觉是拘泥于教材的课堂还不如自我选择的课堂来得好。短短一节课,既要保证课堂的完整性,还要有作业的反馈,是有点难,新教材的内容较多,必须有所取舍。选择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其次让学生了解一些知识或解决一些问题,这是最主要的。看起来很简单,但理论知识在新教材上很不明确,需要教师加以充实,明确,条理化。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把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有深刻的体会,在生活中有所认识,加以应用。

最后,作业的反馈是最有力的说明。作业的设置在某种程度也对课堂的有效性有影响。合理的,吸引学生的作业,学生自然感兴趣。说到作业,让教师最为头疼的就是学生的工具准备了。如果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专门的教室,配好相应的学具,学生的作业质量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美术课堂的有效性自然就得到提高了。

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在单位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其核心问题是怎么教才是有效的,才是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讲究效益的活动。美术课堂教学也不例外。

1、寻找合适的切入点

美术欣赏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虽然美术作品在艺术形象上有一定的确定性,但在涉及到一个人感受和理解时,会因每个人的性格、爱好和知识的不同而对作品意蕴的认识有所差异。由于《美术鉴赏》教材中的许多美术作品距今都有一定的历史,而当代的中学生都是在迪斯尼卡通和日韩漫画中熏陶下长大的,所以《美术鉴赏》教材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在学生的眼里并不优秀,甚至很多学生还发出了不喜欢不欣赏的声音,所以如何有效的引导学生,拉近学生与美术作品的距离,让他们能带着鉴赏的眼光理智的评价中外美术作品,而不是一味的否定,这个艰巨的任务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我在上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五课《进入历史》这一课时,第一张出示的幻灯片不是美术作品而是网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西方艺术界认为近代中国没有自己的艺术全是抄袭》。师提问:

1、你是否同意西方艺术界对我们的评价?如不同意你能否举例说明?这一问题的设置不仅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同时也激起了他们的爱国热情。这时有学生激动的站起来说:西方有中国的剪纸艺术吗?西方有中国的皮影戏吗?西方有中国的蜡染吗?西方有中国的国画吗?西方有中国的故宫吗?师:好!同学说的非常好!同学们既然知道这么多中国传统的艺术门类,知道中国故宫也是艺术品,那你们能说出故宫它美在何处吗?有北京故宫有何艺术价值?

探究的情绪激励着学生走进了故宫的艺术世界,在探究故宫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对美术作品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绪,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此时他们知道了故宫的对称式布局,知道了故宫的建筑色彩是红、黄、青、绿的绝顶运用,知道了故宫各种各样的屋檐造型,知道了各种令人眩目的彩画,知道了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对于故宫来说又是凝固的历史。知道了艺术作品有时候就是历史,只是,这种作品不是用文字写成,而是由生动的视觉形象组成,向我们展示历史的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瞬间。以网上的一篇文章作为本课的切入点,引发学生的质疑,导入学对故宫这一建筑艺术作品了解和欣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顺利的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美术作品不仅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的同时还反映历史。师引导学生不仅要热爱和保护我们的民族艺术作品,同时要尊重和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艺术,强调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师在完成本课教学知识目标的同时,也培养学生要有一颗宽大的胸怀,接受和学习世界上所有优秀的艺术作品,此时学生的情感也得到升华。

2、引导学生阅读、归纳和总结 把课堂交给学生,师起到一个启发和引导的作用,《 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是《图象与眼睛》,在上这一课时,我给学生十分钟时间,要求他们阅读并归纳本课本内容(由于高中学生学习负担重,对美术课一般不太投入,平时他们是没有时间阅读美术教材的)。在这一过程中,师要注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防止学生慢无目的的泛泛而读,因此在这一环节中要注意课程的导入方式和设疑的准确性。师:图象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哪些?美术作品的类别?与眼睛有什么关系?由于高中学生的阅读和归纳能力都很强,经过阅读学生都能准确的说出图象的构成元素也就是美术作品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是点、线、面、色彩等基本要素,同时他们将美术作品归纳为三大类: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师指导学生再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让他们自己去研究不同美术类型的特点,并归纳出一定的欣赏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得出:具象美术把客观事物的细微之处都描绘的非常充分,空间的表现都符合眼睛看到的情形,但又不是简单地复制客观物象,美术家画什么都要与要表达的主题和目的有关。意象美术不拘泥于客观物象的真实再现,美术家主观认识和情感渗透所占的成分要多一些,这些作品不是用眼睛一下就能看懂,需要“行家”的解读。抽象美术作品中的图像不能对应客观物象,他的形成主要来自美术家的主观世界。这时本课的知识点学生已基本掌握。师继续引导并要求学生对课文中表现形式不同的美术作品发表评论,由于课文中每幅图片都配有一段文字介绍,对学生有参考作用,同时学生又能根据自己的感受,把书中尚未涉及到的作品内蕴理解表达出来,如夏加尔的《生日》除了书中讲的将真实与梦幻融合在色彩的构成中,充满了抒情的幻想,是“心理的写实”以外,有的学生还提出他感觉到画面有宁静祥和的气氛;有的学生说画面是神奇的外星世界,人处在失重状态;有的学生说有一种爱的甜蜜和快乐的感觉;还有同学说他闻到了蛋糕奶油的香味。学生多方位多层次的欣赏,本课的难点这时也得到解决。不同的见解和感受完全符合美的多义,体现了西方的一句俗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生日》夏加尔(俄)

通过同学们的讲解和讨论,已完成了课本的教学内容学生也掌握了基础知识,教学目标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已全部完成。最后师提出思考与交流:同是再现自然物象,摄影家、中国画家、西方画家传达的图像有何异同?让学生比较后写出300字的短文。这一活动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运用,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为下节课《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埋下伏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走进画家、体验感悟美术作品

走进画家、体验感悟美术作品,凡是成功的艺术家都是用心血和深情去创造艺术作品的,古人云:“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不多泪点多”(朱耷)“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板桥),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坎坷的人生道路,创作的艰辛过程及时代背景的事实材料,是鲜为人知的,仅从表面去欣赏作品,远远不及在理解艺术家的生平及创作背景之后要全面深刻。脱离事实情景的概念、法则也不及通过案例事实、背景的探究后的出的结论,形成的知识深刻而有用,学习的积极性大大超越于前者,因此走进画家与画家交流,了解画家的生平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很有必要。在《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一课《追寻美术家的视线》时,我以《追逐太阳,走进凡高》为课题,以美国乡村音乐家胡里奥的《星月之夜》歌曲做背景,向学生介绍画家凡高悲惨的一生,学生被深深的吸引,学生一旦被带入情节,情节过程会引起他们的关注,被情节中冲突所吸引,并占有整个心灵,此时课件展示梵高的作品《向日葵》,梵高共画了12幅向日葵,请同学们欣赏并分析,凡高的一生如此的悲凉,他为什么还这么热中于画向日葵?

学生已了解了凡高不幸一生,此时已能走进凡高的画中,有学生分析凡高之所以不倦地画向日葵,那是因为在他眼里向日葵不是寻常花材,而是太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是他内心翻腾感情的烈火写照,是他精神世界苦苦追求的生活。师再从美术性去分析作品内容,梵高认为绘画的重大使命是色彩,色彩不应是静止的,而应该是跳动的。在梵高的作品中,他用深厚的块面,弯曲的线条和具有节奏感的笔触神奇地表现所描绘的对象。梵高的作品中高贵的本色美深藏在朴实无华的形式里,如美玉在噗,其作品之美表现在热烈单纯的色彩和奔放旋动的笔触。向日葵是梵高的崇拜物,梵高用心灵和燃烧的情感来作画,梵高学习东方艺术,特别是日本的浮世绘艺术,在构图上摆脱了传统透视的深度,将向日葵处理成平面装饰性的,并用他那粗硬的线条勾画出叶茎和罐的轮廓,显示出向日葵那顽强的生命力。他的创作轰毁了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传统绘画的桎梏。1987年在英国伦敦苏富比拍卖行,日本安田火空海上保险公司用4000万美元抢购了梵高的《向日葵》竞拍时间仅4分30秒,这一价格更令学生感到震撼。课件展示凡高的其他作品,学生再次体会感悟美术家创造性的表现世界的独特方式。

学无定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用心去设计每一节课,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美术教师每节课都应解决的问题,以各种新的手法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定能上好高中美术欣赏课。

第五篇:低年级课堂教学有效性

谈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江滨农场学校:王虹霞

面对新课改,我们教师都在尽最大可能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就是教师们共同追求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从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优劣,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与语文教学有效性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关系非常密切,有效的阅读教学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阅读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地指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呢?结合我在低年级教学中的实践,我认为应当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一、好习惯——提高阅读的有效性的基石

叶圣陶曾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阅读习惯十分重要,一个人如果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终生受益。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要让学生乐于读,自愿读,把阅读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才能使其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为了使学生乐读,从学生们一入学我就向他们讲述阅读的重要性,阅读的好处,向学生宣传“多读书,读好书”的理念,讲明读书好的道理。如: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古今中外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无不是从小酷爱读书,从书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使自己的脑子变得日益聪明起来的。讲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使学生明白多读书,读好书的重要性,在班级中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表扬那些爱读书的孩子。从而自觉地培养阅读的兴趣。

2、让阅读成为作业

我们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孩子们把写的作业视为作业,读的背的很大一部分学生都不能按要求完成。所以从学生们一入学我就布置阅读的作业并要求记录自己的“阅读日记”,让他们把阅读当成每天必须的任务,因为刚入学的学生识字与写字能力差,所以我要求学生每天给家长朗读最少十五分钟,“阅读日记”要求记录:阅读时间、阅读的题

目、故事的作者、家长签字(此项以保证孩子阅读的真实性)。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也提高阅读的要求:阅读时间二十分钟,记录积累的好词好句等。在检查学生的“阅读日记”时,我还鼓励那些阅读时间长,内容多的孩子,让班级里其他的学生有榜样的力量更加激发他们阅读的热情。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被动的阅读中体验到读书的快乐进而养成了主动阅读的习惯。

3、让学生读能读懂的书

低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对书的选择无从下手,而父母也可能不知道该选择怎样的读物才适合自己的孩子,所以在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放任孩子自己选,这样不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质量,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能理解的,并且低年级儿童的持久性比较差,他们的文化水平、认知水平也比较差,所以必须向儿童推荐一些浅显易懂、通俗简短、情节生动,符合他们口味的读物。

绘本读物就是很适当的选择,图文并茂、故事生动。让孩子们在图中读故事,在文字中读故事,感受故事蕴含的道理。有一定思想内涵的读物,来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以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为主。我向学生推荐了绘本读物:珍惜亲情《给爸爸的吻》、《小象欧利找弟弟》,学会接纳《臭臭的比尔》、《小老鼠亚历山大》。

我还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推荐了孙幼军的《小猪唏哩呼噜》《小布头丛书—小布头新奇遇记》《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狐狸列娜的故事》《爱的教育》等故事书,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阅读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喜欢的内容进行阅读。另外推荐的内容按月定期更换出新,让学生在好奇与期待中走进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4、阅读时间的保证

阅读会给人带来好处,但并不是每一次的阅读都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阅读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是需要时间的投入和量的积累。持之以恒是非常重要的读书习惯,如果一个人在阅读的时候总是一曝十寒是不会取得好的效果的。

作为学生,可利用去读课外书的时间并不多,关键是我们每天能挤出点时间坚持阅读。可以挤的时间如每天临睡前十来分钟,可别小看这点时间,如果每天都能这样做,一年下来能读到的书也非常可观。另一个是利用双休日,做完功课,可以余出多一点时间来读书。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像我们每天吃饭穿衣那样,日久天长必然会有收获。所以,除了每天要求学生回家读书十五分中外,我还让孩子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早晨到校先把作业交,交完作业就拿出课外书静静阅读,还规定每天语文课前的五分钟为自由阅读时间。孩子长

期在一种积极、健康的阅读氛围中,对阅读产生持久的兴趣。读书让阅读成为像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孩子们自然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好方法——提高阅读有效性的关键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方法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获取知识的质与量。因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学生理解阅读内容的有效途径。

1、圈圈画画。内容可以是优美的短语、比喻句拟人句、精彩对话、感兴趣的知识、从未见过的表达方式(排比、顶真、对偶等)、成语古诗歇后语、名人名言、好的开头结尾等;方法可以是用“横线”、“波浪线”等不同的符号划出优美的词句,用“三角形”等自己喜欢的标志标出重点字词,用“?”标注此处有疑问。其实这些就是做读书笔记的先头工作。因为低年级孩子会写的字词不丰富,所以对孩子读书摘记的书面要求要尽量少些,不能让孩子对阅读望而生畏。我通过朗诵自己喜欢的片段、讲书中的故事、优美词句大接龙等形式,督促、鼓励孩子“眼记”、“耳记”、“心记”。

2、剪剪贴贴。在课外阅读中,孩子有时会遇到大量的感兴趣的知识,此时圈圈画画已经满足不了他的阅读兴奋感了。我就引导孩子在可能的情况下,根据自己需要,把感兴趣的图片或内容剪下来,收集在一起,有序地粘贴在设计好的纸片上,配上插图和注释,制作成独具个性的图画书或百宝书,这就是通常所用的积累本。孩子在整个阅读、制作的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岂不是多重享受!

3、读读想想。孩子在阅读的时候,要尽量引导其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呀?什么地方懂了?什么地方没明白呀?什么地方有趣?为什么好看啊?不一定要有答案,但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要尝试去思考,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提高理解能力,增强语感。

4、学会默读。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要“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而快速阅读最有效最常用的的办法就是默读。孩子默读能力的养成和提高有赖于识字量的不断扩大和阅历的积累。此外,还有一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浏览目录,了解读物概要;阅读课题、中心句段进行跳读,了解读物构架;书本与眼睛保持一尺,目光如聚,既扫视拼音又看清汉字,一目双行;集中思想,聚焦质疑,快速寻找答案,一目十行等。

教无定法,我们要不断创新、充实、改善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孩子们更轻松快乐的学习、阅读、成长。

三、好氛围——提高阅读有效性的动力

1、教师家长的阅读熏陶

孩子是最感性的,一切的好恶都在于他们感性的认识。营造相宜氛围能够促使学生沉浸于角色的体验,或者接纳亦或同化,在移情的作用下,主动投入活动。而师生同读一本书就是营造氛围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晨读或午休时,我常有意把我想让他们读的一些书拿到教室去读。对于一些童话、故事我自己都读得津津有味。这时,有的学生会禁不住好奇,有的悄悄地走过来看我在看什么书,有时候干脆直接问我在读什么书,无论是哪种,都有一个共同的效果——接下来,会有很多很多的学生读这本书、这个童话、这个故事了。因为在低年级,我们的阅读还是以简单、有趣的童话故事为主,还包括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然后我会主动和他们交流读书所得:你觉得怎么样?你有什么感想?„„

同里为了获得家长的配合,我还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们宣传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告诉他们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耐心地教育引导,也需要家长不断的配合督促。家长应使孩子在家里拥有自己独立的书房、书橱、小书桌,把书放在孩子随时可以看得到,拿得到的地方,让孩子能自由地阅读。一旦读书成为某种习惯,孩子想找书读,知识海洋就可任其遨游。并且对家长们提了一些要求:

1、至少每月带孩子进一次书店,买一本新书。

2、孩子在家看书的时候至少家长做到不看电视,不进行其他娱乐活动以免分散孩子注意力,如也能坐下来翻翻书报就更好了。

3、经常问问孩子这样的问题:“你在看什么书?”“书里都讲了些什么?”“好看吗?”

2、搭设展示阅读成果的舞台,人人争当“小书虫”

在学生达到一定的阅读水准之后,我开始给他们搭设展示的舞台,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因为孩子天生就是喜欢表现,喜欢得到掌声及肯定的。孩子们读书常常会囫囵吞枣,只注重故事情节,收效却甚微。我于是在教室里开辟了“精美词句园”,并告诉孩子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鼓励他们每天摘录课外书中的好词好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词句做成精美的卡片在“精美词句园”中展示。“课本剧表演”让孩子们精读故事,又锻炼了创编、表演的才能,学生兴致勃勃。“讲故事比赛”“编故事比赛”“成语故事知多少”“神话故事知多少”系列活动更是激发了学生极大的读书热情。在每次展示活动后,我都要评选几名佼佼者授予“小书虫”的光荣称号。

我们教师都在不断追求有效的做法,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让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相信从习惯、方法与氛围入手能真正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下载低年级美术课堂的有效性zhangjun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低年级美术课堂的有效性zhangjun.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低年级美术教学的课堂组织大全

    浅谈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刚刚接手一年级的美术课教学,毫无经验可言,今天只是谈谈几点感受。 是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

    低年级美术课堂趣味化教学(合集)

    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趣味化教学研究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实践证明,美术趣味教学,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从动脑、动口......

    课堂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高效性 摘要: 如何打造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怎样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这是当前教育改革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我们作为一线的体育老师们一直以来探......

    课堂有效性(大全)

    课堂有效性 【摘要】 本文主要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弊端,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一些教学观念与方法的改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和谐的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的......

    课堂有效性

    有效教学的定义 张璐 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 1.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

    课堂有效性

    课堂管理中的师生交往技巧(八) (2009-10-31 19:53:02) 转载▼ 标签: 分类: 师生交往 课堂管理 师生交往 技巧 杂谈 2.肢体语言 通过头部和肢体动作所表示的语言,包括首语和手势语......

    课堂有效性

    “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

    浅谈美术课堂中有效性教学的几个策略

    浅谈美术课堂中有效性教学的几个策略 南昌十中 薛征 作为一名教师,轻负优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但是,何为有效性呢?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