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研究报告(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2 00:5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教学研究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教学研究报告》。

第一篇:数学教学研究报告

关于中学教与学的研究报告

2011年10月8日我很荣幸的到观音溪初级中学进行为期12周的教育实习,我所在的班级是初三

(三)班,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数学教学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努力地工作,虚心向老师请教,同时,在实习期间我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数学这门课而言的。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结果,谈谈对中学数学教与学的一些看法。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数学教学的情况。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有的数学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数学这门课不是很重视,认为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而,大多数学生是不预习课文。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效果不错。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数学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数学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相对和谐。老师说如果气氛过于活跃,课堂就会乱哄哄,难以克制,响教学进度。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数学学习情况。

在调查中,部分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数学。他们认为数学没有用处。现在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数学还是有不少好处的。毕竟在高考时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况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还能锻炼思维灵活性。在调查中,学生希望老师能关注他们。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后进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我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发觉,只要能多关注后进生,他们会很感动、进步很大。看来老师要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多鼓励后进生。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上课时老师可以多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例子最好能贴近生活,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兴趣更进一步。

二、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老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

三、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我认为老师最好能多参加学生们组织的一些活动,在参与中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对学生的组织成果给予肯定,这样能和学生更好地融合。多主动同学生谈心,做学生的好朋友,消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鸿沟,促进教育、教学更好地展开。

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其中有些看法也许不尽正确,但毕竟这是我通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从中吸取一些老师的做法,结合自己实际的水平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坚持下去,多了解当下的教学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但愿我的想法能变成现实。

第二篇:小学生数学研究报告

数学科研小报告

研究课题:时间计算

研 究 人:临洮县第三实验小学:白仪华 研究内容:简单的经过时间计算

有一辆班车下午2时40分从临洮出发的这辆列车下午3时45分到达兰州车站,坐火车从临洮到兰州要用多长时间。研究过程:

1、计时法:将两个时钟前一个时钟调到2时40分,再将这个时钟慢慢调到3时45分,在这个过程中将这个时钟转动所用的时间一点记录下来即可知道所用的时间。

2、借助钟面模型算经过的时间:下午2时40分,转动分针,观察钟面数出所讲过的时间,下午2时40分到下午3时45分共经过了1小时5分。研究结论:

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1、可以根据钟表推算。

2、可以用终止时刻减去起始时刻。计算时如果两个时刻计时法不统一,要统一转化成24时计时法。

数学科研小报告

研究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研 究 人:临洮县第三实验小学:白仪华 研究内容:

画出出示一个长方形,提问:如何用单位面积单位来测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研究过程:

单位面积单位来测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若干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拼摆4个不同的长方形,边摆边填表 研究结论:

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长×宽表示的是长方形中所包含的面积单位的个数,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数学科研小报告

研究课题:画出条形统计图

研 究 人:临洮县第三实验小学:白仪华 研究内容:

画出条形统计图 研究过程:

1、选择我们喜欢的小动物,用“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

2、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条形统计图表。

研究结论:

统计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帮我们决策。

数学科研小报告

研究课题: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研 究 人:临洮县第三实验小学:白仪华 研究内容:

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研究过程:

1、观察这幅图,看看能不能找到四个方向。

2、研究结论:

1、积累了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积累

2、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第三篇:数学学科研究报告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1.新课标的要求

2.新的课程改革

3.高考的形式

4.我校学生的现状

5.对教师自身的要求

通过这几方面的讨论与研究,我们数学组提出了高中数学实验研究的课题。

二、什么是数学实验(我们的理解)

数学实验就是指为了获得某些数学知识,形成或检验某个数学猜想,解决某类数学问题,学生运用有关工具(如模型、测量工具、作图工具以及计算机软件平台等),在数学思维活动参与下进行的一种人人参与的实际操作为特征的数学探究或验证活动。因此在新课程下的数学实验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数学新课程的改革。

三、研究的意义

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要手段,对数学概念、定义、定理、公式通过讲解、举例引导学生学习数学,这是一种被动的单向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以“数学实验”活动为核心的数学教学,为学生们提供了主体参与,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扩展了获取知识的空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经历数学建构过程,逐步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使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得以加强,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提高,从而促进了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四、研究的内容

数学实验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基础部分:围绕数学新课标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计算机及软件的数值功能和图形功能展示基本概念与结论, 去体验如何发现、总结和应用数学规律。

第二部分是拓展部分:以高等数学为中心向边缘学科发散,可涉及到微分几何、数值方法、数理统计、图论与组合、微分方程、运筹与优化等、也可涉及到现代新兴的学科和方向。这部分的内容可以是新的,但不必强调完整性,教师介绍一点主要的思想,提出问题和任务,让学生尝试通过自己动手和观察实验结果去发现和总结其中的规律。即使总结不出来也没有关系,留待将来再学,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找参考书寻找答案。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们设计的几个研究案例

1.掷硬币实验

先让学生实验体会,然后教师通过模拟掷硬币的软件与学生共同进行,分析得出的数据,得出频率与概率的区别,突出学生对概率之一概念的理解。

2.借助教学软件做出函数图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课下教学生如何作课件y=sin(ax)让学生观察

a=1时,函数的周期T=2,0-2上反映出一个周期的图像;a=2时,函数的周期T=,0-2上反映出两个周期的图像;a=3时,0-2上反映出三个周期的图像;再让a发生变化,通过观察,可以总结出a影响函数的周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y=Asinx图像的变化规律并总结出结论。

我们初步制定了最佳拟合曲线、指数与对数函数、条件概率、数学史讲解、用二分法求解方程近似解等的实验研究。

五、研究步骤、第一阶段: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工具的准备:

波利亚的《发生认识论》、《数学教学论》、《数学方法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等大量的书籍,包含了建构性理论、自主性学习理论、研究性学习理论等。

第二阶段:高中数学实验研究课教学模式研究

研究有关高中数学实验知识,介绍课题研究策略,将数学实验和课堂教学进行整合,设计相关的数学实验课,请课题组成员观摩、研讨,请专家指导等。

第三阶段:高中数学实验研究教学内容的探讨

课题组教师针对数学知识抽象性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实验研究,引领学生动手动脑,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召开中期研究会议,研讨如何针对高中数学难点设计有效合理的数学实验。

第四阶段:数学实验内容研究优劣和有效性评估

分析每一阶段的研究结果,召开课题组会议,总结与不同难度知识相适应的学习策略。对学生通过实验生成概念的数学学习状况进行访谈,收集学生考试成绩,并与以往的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完成高中数学实验研究教学效果研究报告,编撰适用于高中数学实验研究的实施细则及效果分析汇总。

第五阶段:最终成果汇总和结题阶段

整理高中数学实验的课程设计,编辑和出版高中数学实验研究课程的校本教材。撰写和修改高中数学实验研究的研究报告。

本课题组自开题以来,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刘健萍老师的论文《提升高中学生数学自学能力——数学精选本实验》获全国一等奖、市一等奖,陶建春老师的论文《更新教学观念,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获市二等奖、《构建“数学实验”的教学模式》获区二等奖,陶建春老师作《简单的线性规划》区

研究课,刘喜荣老师作《三次函数的性质探究》,刘健萍老师作《均值不等式》区研究课。

课例展示:

在教学中开展学生动手操作的数学实验,能使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问题,且这些问题大多是亲身经历的,因此,当学生接触到具有典型意义的直观背景实验时,他们往往都会跃跃欲试,变“学会”为“会用”。

此课例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多媒体演示实验,不但解决了上面的问题,而且学生还提出如下问题:

⑴.求实数

⑵.求实数

⑶.求实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等。

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能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高一上学期英语学科研究性学习课题:

圣诞节在中国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西方节日悄然传入中国,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圣诞节等越来越受中国人青睐。而我国中学生既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圣诞节是什么样子呢?时值圣诞节前夕,各地学生正以自己独有的方式为节日准备着;各商店也不失时机,装点着圣诞树,其店员扮成圣诞老人兜售着精美小商品;一些媒体也在大肆渲染,积极营造节日气氛。鉴于此,本人认为这是一个利用圣诞节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好时机,一方面,这迎合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临近的节日又为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1.了解西方文化习俗,学习英语背景知识。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及西方人特有的风俗习惯给英语学习者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影响了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所以了解西方文化习俗,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英语背景知识,为其最终掌握这门语言做好知识铺垫。

2.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形成团结协作风貌。

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学会从实践中去获取知识,从而树立主动学习、敢于创新的学习观念。该项活动将课堂由校园内移到了校园外,求知的空间更为广大,同时亦更为艰难,这就需要学生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克服困难,从而达到培养良好学风的目的。

3.学会收集处理信息,养成科学求知态度。

该项活动的另一目的是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和推断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并要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去获取信息。同时要学会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去求得结论,并懂得尊重他人的成果。

三、课题研究的重点

该项活动的重点是比较西方圣诞节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圣诞节的差异。对于西方的圣诞节,学生大概了解一些。纵观周围的节日气氛,大家似乎在模仿西方人庆祝节日的模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中国人庆祝圣诞节的方式兼带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圣诞节在中国悄然地发生了变化,这也正是学生需要仔细了解的地方。

四、课题研究的难点

大家都知道过圣诞节时要装点圣诞树,吃圣诞大餐,唱圣诞颂歌,甚至还有圣诞老人。可这一切是怎么来的呢?这些节日特征是同时形成的吗?它又是怎样传播到中国来的?所以西方圣诞节的由来、演变与扩散的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信息查询和整理方能解决。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由于学习者是初次涉足研究领域的高中生,所以老师可以预先设计好学习的内容,并提供一定的活动建议和活动提示。为了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能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建议活动分小组进行。如果学习者是已经有了研究性学习经验的学生,可根据学生的能力,逐步减少活动建议或活动提示,直至完全由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

《圣诞节在中国》的学习者是初次涉足研究领域的高一学生,所以给出了“圣诞节文化”、“中国式的'圣诞节'”两个方面的子课题,并附上了活动建议和提示。(见附一和附二)附一

圣诞节文化

活动建议:

1.与同学们一起讨论,谈谈大家所知道的圣诞节。

2.到图书馆或网站查询相关资料。

活动提示:

1.“圣诞节”是怎么来的?它兴起于什么时候?是为了纪念谁?

2.圣诞颂歌有哪些?圣诞礼拜时必唱的歌曲是什么?

3.圣诞老人是怎样出现的?在节日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4.圣诞树是节日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为什么?它有什么象征意义?

5.常用的圣诞祝福语有哪些?

6.你吃过或见过圣诞大餐吗?其中最有代表意义的食物是什么?

7.西方人是怎样庆祝圣诞节的?

附二

中国式的圣诞节

活动建议:

1.询问亲戚朋友,了解他们过圣诞节的情况。

2.深入社区,听取群众意见。

3.上网查询其他相关资料。

活动提示:

1.圣诞节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2.全体中国人都喜欢过圣诞节吗?有没有年龄特征和区域特征?

3.中国人过圣诞节时用的圣诞树有无自己的民族特色?

4.中国人是怎样庆祝圣诞节的?会举行崇拜仪式吗?

5.有些人认为圣诞节是西方文化入侵的一部分,也有人认为这是中国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一个方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6.喜欢圣诞节都是为了享受节日的快乐吗?有没有其他的因素?比如说,商家为了赢利。

7.你对圣诞节的态度如何?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根据活动的内容和难度,整个活动时间为两个星期,大致安排如下:

1.问题提出与选定(提出所需学习的内容,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小组分工与合作(五人一组,责任到人)。

3.素材搜集与整合(上网、进图书馆、社区调查、整合)。

4.成果商讨与定稿(剪辑录音、图片,组织书面材料,写出学习心得)。5.成果展览与评价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1.从研究性学习这一角度来考虑,活动后掌握的内容要反映出来,所以要求每组学生搞一个成果展。

要求:(1)关键词及圣诞节祝福用语要求用英语表述。

(2)每个小组成员至少要展示一件成果,有引用的地方要注明出处。(3)要注意图片的排版及相应的文字说明。

2.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信息道德角度来考虑,要求学生把活动中所搜集到的所有资料都汇集在档案袋中,并标明出处。

要求:档案袋中应包括活动中搜集的所有相关资料及一份活动小结。

3.从信息的交流与讨论的角度来考虑,要求学生上一堂汇报课,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就有关内容向全班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共同分享成果,学会发现和欣赏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要求:把活动中所探索研究的新内容,用一次独具特色的汇报介绍给大家。

八、课题研究的评价

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及其在研究过程中的态度、方法和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情况都应该给出一个公正、客观、科学的评定,具体评价方法如下表。(见附三)

附三

1 活动是否积极参与,有无责任感

2 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是否团结协作,共同克服困难

3 独立查询资料的数量以及档案袋的建立(具体展示、说明)

4 个人承担的任务有无完整的记录(文字、录音和摄影均可)

5 活动中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技能(用实例加以说明)

6 活动成果的展示

7 活动成果的汇报

评价等第优 良 中 差

第四篇:教学研究报告

教学研究报告

摘要: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又是一个魅力不衰的话题,这是因为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永恒性,又具有时代性,时代不断地赋予它新的内涵。“爱生,奉献”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而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是永恒的,因为它是由教育这个专门培养人的职业所固有的本质属性和本体功能所决定的。

关键字:教师职业道德关爱学生奉献

一、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含义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永恒性——爱生·奉献

在社会分工中,教师承担的是传承文化知识、促进学生发孔子、鲁迅这些伟大的教育家都是爱生的典范。孔子的学生冉伯牛患了恶疾,别人不敢去看望他,孔子不但去了,还握着他的手安慰他。他的另一个学生子路被政敌砍死了,孔子把锅里的肉倒了,怕因此想起子路而更痛心。鲁迅先生在“四·一二”白色恐怖中,为了营救被国民党逮捕的学生,当面怒斥国民党特务,后因营救无效,他愤然辞去教务主任和系主任的职务。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性——社会工具以人为本

对于教师作为服务社会的工具价值的理解,其深刻程度莫过于我国的古人了。古人甚至把“师”与“天、地、君、亲”平起平坐地列为“五圣”,就是出于对教师工具价值的深刻认识。为什么这样高抬教师?荀子这段话是最明确不过的回答:“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放纵),人有快则法度坏。”他把教师与国家的盛衰、法度的建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含义——尊严发展

过去人们习惯把教师比做“蜡烛”“人梯”或“春蚕”,其积极意义在于它是教师职业道德中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形象解读,表达着人们对于该职业神圣性的理解和对于从事该职业的教师高期望的表达。但是同时传递着消极的信息:教师忽略了对自己的关注,失去了自豪感,丧失了幸福感,也牺牲了自身的发展,这恰恰与教师道德的新含义相违背。

二、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主要问题及基本对策

(一)主要问题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主要职责,因此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问题,主要是在教书育人中体现出来的问题,当前这些问题的表现形式多样,归根结底是树立“以人为本”的信念问题,另外还有倡导在师德中体现智慧讲求艺术的问题。

1.树立“以人为本”信念问题

(1)以人为本的信念,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发展,突出人的需要。对于教师来说,教师所做的一切都必须把学生放在首位。

(2)以人为本的信念,就是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幸福、自主和尊严,把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根本的目标。

(3)以人为本的信念,就是要充分体现人文的关怀和道德的情感,把学生的冷暖苦乐放在心上。

2.在师德中体现智慧、讲求艺术的问题

当我们大力倡导奉献精神的时候,我们深感引进“智慧”的必要。智慧是师德的科学基础,是保障教师的奉献产生最大功效的关键。通常我们常说,要苦干加巧干,在教师为教育工作呕心沥血地付出时,要倡导教师开动脑筋,创造性地、道德地、经济有效地解决问题,科学而艺术地开展工作。

(二)基本对策

1.让师德与体验同长

以往师德教育总是把师德规范作为师德教育的出发点或着力点,实际上就是把对师德规范的理解当做中心任务去投入,大量地讲道理、作报告,于是忽略了主攻方向,结果收效甚微。那么,什么是主攻方向

呢?师德的情感领域应当是师德教育的中心领域。师德情感的培养应当是师德的重点任务,而师德情感的发展更多的不是靠明理而是靠感化,更需要动心而不是动脑,更要求触及心灵而不是嵌人人脑,更强调求善求美(幸福感)而不是求知求能的。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提倡一种隐性的师德教育。这种师德教育,不是通过直接说教的,而是通过间接的、内隐的情景体验的。它使教师在优化的物质和人际环境之中,在有意义的活动中,体验着并潜移默化地内化着师德规范。

2.让师德与智慧同在通过情感的体验酿造出来的教师的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等,还需要配以教师的智慧才能在其外化过程中,在施教过程中保证产生积极的成效。这里的智慧意味着教师要科学而艺术

3.让师德与发展同行

师德教育从其根本旨趣来说是对教师生命中善与幸福的追求,它要关注教师的生存,促进教师的发展。发展必须是自主的发展,建构的发展。在师德教育中我们必须看到教师们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都积累了一些师德经验或认识,师德教育的任务是让他们在这些经验或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已有经验或认识与新要求的联系,对自己的经验或认识系统进行调整、扩充和重组。否认了这个自我建构的过程,也就否认了学员在师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为了保证学员的自我建构替代教师的灌输说教,要以案例引发反思,用问题引发思考,摆冲突引发辩论,用隐喻引发理解,尽可能调动学员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师德教育的主人。

4.让师德在互动中构建

依据社会建构的观点,教师职业道德的建构,不应是孤家寡人闭门思过,而应当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寻求共识的讨论与互动中调整与重构自己的职业品德认识。因此,师德学习应当是讨论的、交流的、互动的。师德教育要通过组织讨论,提供实际案例,设计两难问题,激发学员开动脑筋,思想碰撞,相互启发,寻求答案。

综上所述,师德在教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老师,必须做到爱生和奉献。真正的为学生考虑问题,做学生的引路者,做学生的朋友。师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第五篇:教学研究报告

教学研究报告

声乐教学作品中情感的训练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像的空间。没有想像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没有想像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音乐的声音是富于创造性的,它具有不可指向性的特点,为我们带来心灵的震撼,进而唤起无尽的遐想。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音乐美,即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只有优美的曲调,才能产生动人、感人的艺术魅力。对于一个歌唱者来说,演唱每首声乐作品,都应该有一个艺术再创的任务和过程,在演唱时,既要忠实于作曲家原本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又要在这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自我感悟,善于将这种感悟表现出来,让欣赏者感同身受,形成共鸣。

一、深刻的理解能力

我们想要真正的把握好一首歌曲的情感,首先要了解分析词曲作者的意图及作者的时代背景,从而进行理解与想象作品的思想情感,使作品的画面能够展现于眼前并要结合歌曲的情感的变化与发展。每首歌都有它产生的社会背景,有它鲜明的时代特点。比如作者的创作思想、风格、创作动机和素材。一般艺术歌曲或民歌, 我们分析理解其基本内容与主题思想并不难。《鸿雁》这首歌以其情真意切的歌词,起伏跌宕的旋律,苍凉的马头琴,一轻一重的四分之四鼓点,还有那飘渺的呼麦,表达出千千万万游子的心声。结构看,前面部分是赞美家乡草原,表达的是主人公看到鸿雁离家南飞时的心情。后面部分则是表达主人公看到鸿雁北归返家时的心情。了解了歌词的结构安排,许多困惑就容易理解了。所以有了对词意的深刻理解,加之设身处地的想象,演唱时才能表达出情真意切的感人效果。通过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深入地挖掘词意不能只停留在歌词表面肤浅的理解和表现上,而是要通过深入挖掘歌词潜在的内涵,表达和诠释蕴涵在歌词背后的真情实感。

二、丰富的想象力

音乐给能人一定的遐想空间,所以在音乐表现中,具有正确的想象力,对演唱声乐作品至关重要。歌唱家演唱的的作品打动人心,不是因为她的声音有多么的高亢,响亮,而是因为他对音乐有着正确的领悟和正确的想象能力。在演唱歌曲作品时,我们听的是音乐的“血液”,它是流动的、有情感的。演唱家的表演能让人随之振奋、随之流泪、随之沉思,这就是演唱的表现力,这就是大师的魅力。而他们为什么能把一首作品演唱的如此感人,是运用了音乐本身的抽象艺术形式———丰富的想象力。他并不是简单地传达音符,而是传达音乐内涵,更是演奏家传递给人们音乐特殊的语言。音乐的想象力不能是凭空想象,它来自于内心与作品的共鸣,它是建立在对音乐理解、体验、掌握等能力基础之上的,它要根据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作曲家的创作风格来展开的,要忠实于作曲家的创作意图的。在音乐想象中,可以有自己的个性,但绝不能出格,出格的想象是不能正确展现音乐作品风格的。音乐的想象力是可以培养的。可以在平时日常生活中积累,可以从易到难慢慢培养的。比如在演唱有情节的作品时,想象着与作品相符的画面情节,将自身作为一个角色来演绎音乐。想象是无可非议的,想象力越丰富,挖掘音乐内涵就越有深度,就越能展现音乐的表现力。

三、准确的情感基调的把握

歌曲情感与内容是密不可分的,内容决定情感,情感为内容服务一首音乐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是情绪色彩,就是歌曲的基调。它包括了音乐诗歌,作家的风格等因素。如舒伯特的《小夜曲》是描述“静夜里人的思绪”,这是静的蓝色的基调,情感是舒适的,而同样是描绘“静夜里人的思绪”的舒伯特的《魔王》就是另一种黑暗的色调,其情感是压抑的,这两种情绪孑然不同。所以我们表达作品的情感时,一定要准确判断其基调,基调对了,表达情感就获得了更高层次的意境。从以上两方面可见,声乐艺术既是审美的艺术,又是再创造的艺术。我们在演唱一首歌曲时,要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风格特点,创造出与歌曲思想内容和情感相吻合的歌曲意境。才能准确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

四、情感需要二度创作

音乐是每个阶段的人物、事件、作品及其形成的风格特点和最后产生的思想内涵和致深影响都是离不开当时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具有其深刻历史渊源的。并且创作风格的不同对于演唱风格的影响是最主要的,反之演唱者或演唱风格也会对创作风格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表演者要准确、透彻、生动地表现作品,通过二度创作体现出自身高度的艺术修养,深刻体会和领悟原创作者及其作品内涵和风格特征,不断充实和丰富自身的艺术修养。这将有助于保持、再现作品的真实性,以及进一步发挥演唱者的创造潜力进行表演创作活动。如歌剧《江姐》中的“红梅赞”为例,表面上是赞颂红梅的品格,真正的含义是歌颂革命者(江姐)对革命的忠贞,傲对反革命肖小,以及对革命必然胜利的信念。有些歌曲的创作还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或环境所限,作者不能直接明确地表明自己的观点而不得不采用比较隐晦的用词或借喻的手法。这就要求演唱者不能只是停留在词面上去理解作品,还必须对作品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

总之,情感的准确表达就是演唱者向欣赏者诠释词曲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因此,演唱者一定要注重对作品深意的挖掘,演唱要有真情实感,并极力摒弃虚假的思想内涵,把握好歌唱的表现分寸,使歌曲保持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从而唤起欣赏者的情感共鸣。

下载数学教学研究报告(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教学研究报告(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指南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指南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一)历史发展近年来,由于课程改革不断的深化,需要研究的问题也不断地深入,从关注教学五环节到作业设计品质的提升,从绿色指标的......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汇编)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概念界定 二、预设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三、研究内容设计 四、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五、研究思路 六、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七、作业设计的......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报告本学期,有四个课题要结题,分别是朱春燕《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设计的研究》,肖烈《小学高段学生“日记竞赛”的实践研究》,齐丽琴《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培养的......

    数学命题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命题能力》 【课题名称】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命题能力 【课题确立的背景】 教学测评是检查、评价学生学习状况,衡量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和素质的重......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

    在课题研究中,实验老师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所有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学到所需要的知识,都学有所得,并享受到学习数学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

    初高中数学衔接研究报告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实验与研究研究报告平舆县第一高级中学“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组 执笔人:韩雨濛 摘要: 国家教委在八十年代对初中数学教学要求和内容的......

    有效缓解小学数学教学中两极分化研究报告

    姓名:李土钦 中期作业里小课题名称:有效缓解小学数学教学中两极分化的策略研究 结业作业(请写在下面): 有效缓解小学数学教学中两极分化的策略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两极分化的......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才是活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知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