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播种爱心,收获真情(最终版)
播种爱心,收获真情
十几年来,在我的心中一直牢记着自己的工作承诺:“换位思考,心灵的碰撞,才会碰出智慧的火花。”十几年班主任工作的历练,让我形成了“以尊重为前提,以活动为载体,促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工作思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始终坚持知难而进、锐意进取,每走一步都扎实稳健。看着那些从刚入学时的稚嫩走向成熟,由听之任之到有主见,有思想,充满朝气的学生,那是一种超乎想象的人生享受,学生的成长过程,同样也是我这个班主任的成长历程,其间,我曾经为“学困生”焦虑、曾经为工作中的失败伤心、曾经为学生取得的优异成绩兴奋、曾经为相处中的一个个故事感动,这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平等对话,心灵与心灵的睿智碰撞。
一、爱,要以尊重为前提
每当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总这样对学生说:做为一个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就像“人”字,一撇一捺,顶天立地,堂堂正正,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只有学会做人,才能谈得上做事。在这一点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认为,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蹲下来平视孩子的眼睛,用教师真诚的爱心与不泯的童心去与一颗颗稚嫩的心对话,这份尊重如同一把金钥匙,可以破译任何心锁的密码,让孩子充分感受家庭以外的陌生世界的安全与友善,自然地表现出真实的自我,快乐自由地成长。
老师只要和学生先建立一定的师生友情,对学生多点宽容、多点尊重,多点理解,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分析问题,与他们真诚交流,他们一定是会听老师话的。所以我们老师要用真诚的师爱唤醒问题学生,他们才能够按老师的意图去学习和生活。我班里曾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叫刘成祥,本来是一个各方面都很不错的孩子,但后来一段时间,我发现他变了,天天有学生向我反映情况,说他不是说脏话骂人,就是欺负同学,要不就是值日生刚做好值日,他就乱扔废纸,甚至上课不听讲,总是不交作业,很令我头疼。这个学生不仅学习下降了,各种原本不错的习惯也没有了,怎么会这样呢?我通过了解这才知道:因为父亲去世,而哥哥又因为发生车祸而获刑入狱,使他对生活失去了希望,才发生了这样的改变。得知了这些情况,我制定了一个“缺啥给啥”的转变计划,并很快付诸实施,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找他聊天,谈他感谢兴趣的话题,上课时随时提醒他注意听课,每天总是抽时间把他单独叫到一旁耐心地辅导他把作业做完,并抓住他热爱体育运动的优点,鼓励他用自己的力量为班级争光,当他运动会上为班级取得了荣誉的时候,在全班表扬。从这以后他渐渐有改变,作业虽然不能全对,但能按时上交了;课余他也愿意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了,新学年开学还被同学评选为班里的卫生监督员。他的转化,让我深刻体会
到老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爱是多么重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表现力,这不是具有高智商和强技能的学生的专利,所有的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思维、语言,素质教育的前提就是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然后做到面向每个学生。一个表扬,一个微笑,对成绩好的学生是锦上添花,对那些需要鼓励的学生则是雪中送炭。
学生需要教师的教诲、关心和爱护,同样需要教师对他们独立意识的尊重,因此,班主任要有意识地保护他们的意识,培养他们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爱,以理解为杠杆
作为班主任,我时刻遵循“针对学生实际,耐心、细致帮助”的原则,帮助他们解除烦恼,希望他们把精力用在学习上。我通过身教和言教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教育,让他们真正看清我们老师的人格和魅力,让他们真正感到我们为他们付出的太多太多,让他们真正感到作了错事太对不起他们的老师。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同学之间互相攀比,请客过生日、送礼物、花钱大手大脚的现象日益严重,同时又有部分学生家长也向老师反映这种情况,希望在全班进行教育。针对这种情况,我没有采用讲大道理的方式,而是设计了一次家庭消费调查,让每个学生回家请家长帮助记录家庭详细开支,每周回家汇总一次,通过整理数据,孩子们发现每个月家里日常的消费不过几百元,还有相当一部分用在自己的学习和穿衣上,而家长花在自己身上的钱却少之又少,看着眼前自己调查的数据,我让学生们谈谈看到这些数据后的感受,使学生真正意识到了自己乱花钱的行为不对,应及时改正,合理地使用自己的零花钱,在吃穿上不攀比,帮助他们学会节俭,懂得每一分钱都是劳动换来的,都应该珍惜,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正所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活动中,孩子们有了切实感受,由此产生的行为才是发自内心的。
类似于这样的活动在我的班里还有很多,如:我通过“寻找最干净的桌洞”进行自理能力的训练;通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活动,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通过“手拉手”活动,进行互帮互助的教育;通过观注时事,讲各地的地震、火灾,进行防火防震安全自救的训练;通过讲“父母在家干什么”,结合感恩教育,使孩子理解父母,孝敬父母;还有“我一天大棚内的生活”、“作文园地”、“我在想什么”等活动都让学生兴奋异常。活动中,他们的自理能力、学习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活动为学生搭设了成长的大舞台。
三、爱,以公平为前提
就学生来说,老师越是信任他,他学习就越勤奋,自信心就越强,就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在我们班,我把每个同学都看成我的朋友,和他们都有一定的师生友情,我从来不用鄙视的目光看待他们。对于差生,不管是在谈心还是闲聊,我总是注意给他们心理暗示,让他们觉得老师喜欢他,认为他行,他有潜力,老师相信他学习抓得起来。我经常给我的学生讲:零分不可怕,怕的是不总结。这样学生们就很容易与我沟通和交流,很乐意帮我作事。十多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2006年我教着一个学生叫李健,因为平时学习基础处于中下游,这个时候就感到非常吃力,对学习产生了厌烦的情绪,上课不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甚至跟老师打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掌握了这个学生的心理,主动找这个孩子谈心,有时甚至跟他谈心到深夜,并在课下经常注意这个学生,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给他补课,在这个过程中,对他在学习生活中取得一点一滴的成绩,都及时给予鼓励,如果在一周内表现很好,无违纪行为,学习上有进步,就在全班宣布,对其嘉奖、表扬,并及时打电话通知家长,让学生回家能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他的快乐。这样做无疑会使家长、学生都非常高兴,因为他们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也领略到了初战告捷的喜悦,这种激励便成了他上进、转变的动力。当然,要培养一个人,仅靠学校和老师那是远远不够的,老师是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纽带,而家庭和社会才是真正影响人一生的大课堂。我经常还与学生家长联系,就是要让家长们知道,我们对他们的子女是真的很关心,是真的很用心,是真的为他们的子女操碎了心,我们老师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这些话不是要我们直接对他们家长说出来,而是要用实际行动真诚地表现出来,让那些家长自觉地配合我们工作,支持我们工作,让他们发至内心地感激我们,敬佩我们。
这样一来,无论是多“坏”的学生都应该理解老师的这份苦心。因为我坚信一个道理——“孩子,是一株幼苗,不是一段朽木”,我们经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要塑造灵魂,仅用知识是不够的,它需要心灵与心灵的撞击,需要老师用全身心的爱去温润每一颗稚嫩的心。
四、爱的付出,爱的收获
在三尺讲台上站了近二十年,当了近二十年的班主任,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坚信: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带出高素质的学生,无论是教育观念更新,还教学内容、方法的运用。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一名教师必须具备很高的业务水平,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功底,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我所教的班级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学生们能够互帮互助,团结合作,在师生不懈的努力下,学习成绩优秀,连续几年,被学校评为“优胜班级”。我也被评为寿光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十七年的班主任工作有苦也有甜,让我如此竭尽所能、无怨无悔地奋斗在这个平凡岗位上的动力,便是班主任工作的巨大魅力——辛苦付出后的精神享受。人是有感情的,学生是有良知的,他们与社会上有些人不同,只要我们舍得花时间花心血,我们完全可以用真诚的师爱唤醒学生,感化学生,转化学生,使问题学生问题更少,达到先说情再育人的理想境界。
第二篇:播种师爱收获真情
播种师爱收获真情
—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材料
第一次担任九年级班主任,我是既感荣幸又倍觉压力。我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校领导的重托,一定不辜负家长的期望。我管理班级至今仅有一个来月,没有太多经验,在领导,老师的帮助下,刚有些头绪。今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我做班主任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 学会正确关爱、营造温馨班级
高尔基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所以,以情感教育为前提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也是每位班主任应该恪守的准则。一个班级,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班主任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切和“爱”,班级工作也会顺利开展:我在平时工作中做到“偏爱”后进生,“严爱”优等生,“博爱”中等生,关爱留守生。
二.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
班干部是班主任和学生联系的桥梁,是学生的精英,是教师的助手,是自我管理体现最明显的一部分。在选择班干部时,我遵循三个原则:(1)责任心强,办事公正,品学兼优,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易于他人沟通的学生。(2)各类特色学生,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展示他们的能力。(3)发扬民主作风,使学生干部同学关系形成动态平衡,人人有机会实现自我价值。这样产生的班干部工作热情高、工作态度端正、切实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三.重视班会活动的实效
想让学生切实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就必须在思想上让他们相同,这就要求班主任要重视班会课教育。我们班的班会通常先由学生自己总结,然后是我再做个总结。
四、重视奋斗目标的确立
有目标才有动力。学校开学初我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拟定全班的远、近期目标,让每一个学生明确我们班正在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什么。然后,又对每一个学生拟定切实的个人远、近期目标,将集体的动力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帮助和鼓励每一个人进步,每个人都在明显而又易于承受的压力下自觉要求
自己。
五、重视行为规范的养成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我在平时班级管理中要求学生对照《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自己。训练采用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训练方法根据具体情况而论),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自我约束力,自觉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六、发挥多方渠道、形成教育合力
1、学会弹“钢琴”,协调各授课教师的教育工作
班主任要学会弹“钢琴”,多与各授课教师联系,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建议。我经常与授课教师交谈,及时了解学生在各门学科上的学习状况,当好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联络员,勤务员,为教师更好地相互配合,共同教育提供便利。
2、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是实施班级管理的保障。
家庭、社会和学校是教育这个系统工程的三大支柱,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必须要重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所产生的“合力”作用,要和家长时时保持联系,共同教育学生。
我在平时班级工作中,对于个别学生出现问题主动深入到家庭中与家长协调解决。针对目前学生家长外出务工多的现象,我为班上每位“留守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和联系手册,定期和外出家长们联系。就这样,我博得了家长的感动、信任和支持,这也使我工作开展得特别顺利。真心真意的付出,使我和绝大多数的家长结成了亲密的朋友关系,大家互相关心,互相配合。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探索、尝试以及不断的总结、改进。只有这样,班级管理才会从理论高度落到实处,才有收获和成效。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还将用我对学生满腔的爱继续耕耘属于我的那片园地。
第三篇:播种爱心 收获感动
播种爱心 收获感动
近日,参加了由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网举办的“有效学习指导”专题的远程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和聆听专家的讲座,受益匪浅。
特别《师德与师爱》的讲座,使我更进一步地认识到:师爱在教育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功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讲座一开始就向我们讲述了“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感人事迹。她的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我们每个人最真实的感动,她用生命诠释了高尚的师德羙。她的那种和学生之间亲近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宽容和善解人意的心胸是我们每一位当教师必备的;她的那种和学生之间难以割舍的感情,让我们感悟到这感情之源——相互理解与信赖;她的那种视他人生命如自己生命,愿为他人的生命付出自己的生命的精神令人感动。她用自己孱弱的身体、美好的心灵,向我们展示了真诚与善良的力量——无边而强大。
张丽莉的瞬间抉择绝非来自于偶然的条件反射,而是来自于她最美心灵和人性大爱,来自于她对价值观和道德心的修炼。也正是这种道德理性促使她生死时刻的自然而然之举,她的壮举彰显了爱的伟大。
我们要向张丽莉学习,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慨;学习她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品德,我们要像她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播种爱心,收获感动。
第四篇:播种爱心,收获幸福
播种爱心
收获幸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播种爱心,收获幸福》。
弹指一挥间,十几年的岁月就在绘声绘色的讲课声中,就在学生们的欢笑声中,就在上课铃与下课铃的交替声中滑过。在平凡的岗位上,我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不是最优秀的,但我用一颗慈母心播种了爱心,收获着幸福。几年前,我离开了工作十几年的原单位,来到了这里。习惯了中学的工作,突然面对一群用我自己的话说“听不懂人话”的毛孩子,我心酸,我沮丧,根本无心于工作。一声声“老师”惹得我心烦,一个个灰头土脸让我不悦。我几乎每天回家都细数学生的不是:“这种题都快讲一百遍了还不会,气死我了。我说什么他们也听不懂,叽叽喳喳,烦死了!”老公每天听着我的唠叨,终于不耐烦了:“孩子都会了,还用你教吗?不是工作适应你,而是你学会适应工作。”他的这几句话说得我张口结舌,也让我深思。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世界,有他们自己不同于成人的思维方式,如果什么都懂的话,那就不是孩子了。从此,我学会了理解与宽容,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一颗爱心一颗平常心看待这群孩子。用平和的心态对待我现在的工作。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即使一道题讲了很多遍,还有的学生不会,我会背对着学生,在心里数完“1、2、3”,静下心来再讲解,直到学生会为止。并教导学生耐心的对待他们自己的困难。慢慢地,我发现每个孩子原来是那么的可爱,那一声声稚嫩的“老师、老师、、、、、、”,也仿佛是自己的孩子叫妈妈的声音,我感觉自己也成了他们的妈妈。
教育家陶行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这世上,有一种最能体现无私意蕴的情感叫爱心,他能清除悲伤的瓦砾,推倒绝望的断壁,也能点燃希望的明灯。对待小学生更需要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因为爱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它也能使生命之树茁壮成长。
我班有一个孩子黄星是出了名的调皮大王,年龄比别的孩子大,又转过几次学,见多识广,可谓是老江湖了。学习基础差,经常不完成作业,什么坏事都有他的份。对于他我老是板着面孔,严厉地批评教育,从来不给他什么好脸色。我以为这么小的孩子会吃我这一套,可事与愿违,不但没有什么效果,他还拉别的孩子下水。我一筹莫展,几次想让他家长领回。直到有一次,数学课上,他课本竟然也丢了。我一阵枪林弹雨,随手把自己的教本给他用。那一节课,他听得是那么认真,连我自己都很惊奇。以后的日子里,他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听话了许多。他的妈妈也满含感激------孩子的书丢了,老师把自己的书都给孩子了、、、、、、我一万个没想到,老师不经意间的一个举动,就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有着这么深的烙印。这样的孩子渴望温暖,渴望关怀。他需要的不是所谓的师道尊严,而是爱的滋润,哪怕是一顶点爱的暗示,他就很容易知足,我们为什么不多加给予呢!
冰心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爱像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爱像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当然,爱这样的差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牺牲一些时间,花费一些精力。
但是这种爱更有价值,更为人称道。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记得这样一件事情:那次学生体检,我班一名女生李慧突然呕吐,溅脏了我的裤子和鞋子,当时我真有点恼怒。李慧惶恐地低垂着头,周围同学也在静观我的反应,我意识到,此时若自己表现出丝毫的不满就会伤害一颗稚嫩敏感的心,也会打破和谐的师生关系。于是,我耐着性子一边轻声安慰她没有关系,一边扶她到办公室去休息,还请来医生给她做身体检查,然后马上和他母亲取得联系。在我看来,这只是举手之劳,更微不足道,是每一位为人师者都会做的事情。可是,那天以后,我惊喜的发现,孩子们有了变化:同学摔倒了,会有人主动去搀扶;教室环境脏了,会有人抢着去打扫、、、、、、我明白,是我用爱心树立了榜样,孩子们就会把爱心来传递。这就是爱的力量。】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默默地爱的耕耘中,我体验到了人生最大的幸福。
不会忘记,前两周我生病了,当我拖着绵软的脚步走进教室时,原本乱哄哄的教师室霎时间鸦雀无声,孩子们向我投来探询的目光,一个孩子怯怯地问:“老师,你怎么了?看你不高兴、、、”“我不太舒服”我用沙哑的声音回答。开始讲课了,孩子们听得异常专心。教学间隙里,我倚门站着揉着昏重的额头,不想一个凳子悄悄摆在我身旁,抬起头,看着一双清澈的眼睛里满含着关切,一股暖流在身体里缓缓流淌!这就是在我眼里听不懂人话的孩子吗?这就是曾经让我厌烦的孩子吗?我不禁热泪盈眶,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一个小学教师特有的幸福和快乐!
有人把师爱比作春雨,滋润了孩子的心田;有人把师爱比作阳光,温暖了孩子的心房。师爱,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当你用心去爱你的学生,你收获的不仅仅是讲台上那一束束美丽的鲜花,办公桌上那两个红红的苹果,耳旁那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您好”更多的是一种为人师的幸福和自豪!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爱我们的学生呢?就让我们把爱的火炬传递给学生,为爱插上翅膀,让爱在万顷碧波、蓝天白云间飞翔!让我们用一颗慈母心,播种爱心,收获幸福!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五篇:课题播种爱心 收获希望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师培训有效模式研究”子课题
播种爱心 收获希望
——《关爱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教育实践与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 关爱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教育实践与研究 承担单位 四川省雷波县五里村悟宿苗圃希望小学 课题组长
邓长荣
成 员 邓长荣 喻 伟 樊 燕
摘要: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贫困地区的学生和留守儿童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尤其是贫困地区未来脱贫致富的主力军,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只有付出爱,尊重、宽容学生,才能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才能取得预计的效果,实现教育目的,使贫困地区的学生和留守儿童健康地成长起来。
关键词: 教育 关爱 贫困学生 留守儿童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四川省雷波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山高坡陡,交通不便,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我校是香港苗圃行动修建的学校,现有学生196人,学生们都是来自本乡的五里村、盐店村和海湾乡深堰村的农村孩子。由于家庭贫困,居住环境十分恶劣,不少学生家长选择外出务工作为脱贫的出路,导致农村留守孩子不断增多,他们小小的年纪,缺乏家庭关爱,缺少亲情教育,导致行为习惯差,文明意识弱,更无心学习。尽管国家免除了学生的学杂费,但很多贫困学生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很难保证。学生家庭的贫困程度与生存环境让我们触目惊心:有的父母长期外出,杳无音讯,家徒四壁;有外地搬迁到本村居住,但没有田土,靠打工为生的;有的父母因病返贫,一贫如洗的„„留守孩子有的寄住在亲戚家,有的小小年纪就撑起了家庭生活的全部重担„„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学校,作为教师,理所当然地成为孩子们心灵上的倚靠,教育、关心、爱护这些贫困留守孩子成为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贫困学生需要资助,留守孩子更需要关爱。经过反复论证,我们决定把关爱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作为课题来研究。在实施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关爱贫困学生留守儿童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关爱学生的前提下开展研讨工作,在研讨工作中深入开展送关爱活动,以达到以研助学,以研助教,以研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效果与目的。
由于我们这个课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2008年被确定为县级课题,2009年申报为凉山州首批教育小专题研究课题,2010年确定为雷波县县级科技计划项目。
二、研究与实践过程
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是强大无比的教育者。”理论和实践证明,一个教师只有真心实意地爱着学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教育教学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效果。
夏沔尊先生在翻译世界名著《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关爱学生不仅能教育学生,而且能教育那些正在教育别人的人。
课题确定后,课题组成员首先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学习,将《21世纪教育改革理论与实务全书》、《学校科研指南》、《做最好的老师》、《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等教育理论书籍和学习资料作为课题组成员的必读教材,深入进行学习与研讨,广泛吸收先进理论与信息,为即将开始的课题作好理论铺垫。
2010年3月29日,在县教研室、教育片区领导的指导与关怀下,课题正式开题,课题组成员分别作了题为《关爱学生、放飞希望》、《让爱延续》的专题发言。之后,为了充分掌握贫困、留守学生的具体情况,课题组深入学生家庭家访,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及家庭状况,组建爱心QQ群,发起把关爱送给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的“爱心工程”倡议,精心策划并开展爱心教育和爱心活动,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将贫困学生家庭现状和学生的照片发到爱心QQ群中,寻求社会各界对贫困及留守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资助。
从2010年4月开始,学校建立并完善了贫困学生、留守儿童档案。通过爱心QQ群,学校陆续收到来自福建、成都、连云港、香港、三峡公司溪洛渡建设部等地的爱心人士的捐赠,与贫困留守孩子形成长久的帮扶关系,共收到爱心捐赠资金达4万余元,捐赠衣服学习用品等价值2万余元,捐赠的物品有学习用品、衣服、开水器、电脑、少先队鼓号器材等。捐赠者来自企业管理者、国家干部、打工仔和农民。通过多方奔走努力,还为特困学生家庭争取到民政建房补助3000元。学校加强了与家长的沟通。学校公开了所有教师的联系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教育沟通渠道,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让家长明确,除了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安全保障外,作为家庭,应该更多地给子女以家庭亲情和温暖,使其在情感、道德、行为、心理等方面健康发展,协同学校加强对子女的教育与管理。近5年来,学校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没有出现学生结队逃学、打架等不良行为。我们又在校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利用大课间期间教会学生跳集体舞、感恩手语,组织开展美术、朗读、舞蹈、体育、音乐等各种兴趣活动小组。每年在六一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贫困留守儿童一起过节,在新年春节为他们送节日礼物,让这些平时缺少关爱的孩子真切感受到学校及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为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学校还开展了挫折教育与逆境成才教育,邀请县内成功人士到校作成才专题讲座,鼓励孩子们克服困难,正确面对挫折与困难,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决心。观看我国著名演讲家邹越《让生命充满爱》的专场演讲,让全校师生感动万分,增强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生命(自己)的意识。
与此同时,学校加强了以感恩教育为主的思想道德教育,精心组织受助学生为资助者写感谢信,寄贺年片,教会他们懂得知恩回报的道理,激励学生们勤奋学习,长大后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以此为契机,广泛实施 “爱心传递”工程。课题组成员加强与爱心人士的联系,通过对结对帮扶的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情况的了解,远方的爱心人士也不断地通过电话和网络的形式,为孩子们送生活及学习用品,关注他们的成长,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受助的孩子穿上邮寄来的新衣服,照了照片再回传到爱心人士的手中,进一步密切了相互之间的关系,让爱心捐赠彰显出大爱,在心与心之间得到永久的延续。
六年级有个叫吴全兴的孩子曾经显得有些怪异,左手总放在衣兜里,回答问题时有些结巴,几乎不参加班级任何活动。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他的父亲去世早,与母亲相依为命,日子也过得十分拮据,小时候由于无人看管,左手曾被烧坏,手背全是烧伤,食指还短了一截,因此很是自卑。得知这一情况后,班主任让同学们主动和他接触、交往,让他感受集体的温暖,再找一些反映身残志坚人物的书让他看。上课时常表扬他,鼓励他积极回答问题,并为他申请到了“爱心资助款”。慢慢地,他开始变得活泼,逐步地找到了自信,左手也不再藏藏捏捏了,成绩也提高了许多,甚至愿意去帮助那些成绩差的同学了。毕业考试时,他取得了全校数学第一的优异成绩,和正常的孩子一样顺利开始了他人生的转折。
五里村一个叫石绍蕤的小姑娘,由于家庭十分困难,每天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但她学习十分刻苦。实施爱心教育工程以来,作为首批受益的贫困学生,石绍蕤十分珍视难得的学习机会。资助她的是山东的一位名叫迟美香的阿姨,每年寄给她200元,解决她学习及生活上的困难。为了报答这位好心的阿姨,石绍蕤把迟美香的名字写在床前的墙上,提醒自己好好学习,知恩回报。天道酬勤,在小学毕业考试中,石绍蕤以优秀的成绩荣获当年全县小学优秀毕业生的桂冠,被誉为“山村里飞出的金凤凰”。
爱是教育的起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课题组的影响下,全校师生都得到了潜影默化的感染,每个教师都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对待,对学生的关爱不胜枚举,不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都高度地关注学生。每年的“六一”节,老师都自己掏钱给学生买礼物,看到贫困学生的衣服破了或者是鞋坏了,老师们会自己掏钱为他们买,或把家里适合学生的衣物或用具给孩子们穿用。学生生病了,老师会背着他们去看医生,再送回家,关怀备至,像妈妈一样„„校园内洋溢着文明和谐的氛围,学校的教学成绩也是节节上升。
通过这一系列的爱心教育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是校园的天使,学校是天使的乐园”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让学生在充满爱心的环境里健康快乐成长,学生们在勤奋学习的同时,心智得到健康的成长,学校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浓郁,教学成效十分明显。
三、成果主要内容
通过实施“爱心教育”与“感恩教育”的特色教育活动,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进一步融洽了师生关系,促进了和谐校园的建设。
1、通过实施爱心教育,教师师德师风得到提高,敬业精神更强,多名教师荣获县级以上表彰,荣获的称号有“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优秀共产党员”“县级智力支教教师”“教育宣传先进个人”等,在业务上多名教师荣获教育教学评估奖、优质课竞赛奖、演讲比赛奖。学校教育教学成绩得到提升,学校进入全县班级前10位的教师就有18人次。其中有两名教师学科成绩还位居全县第一名。由于爱心教育的推行,课题组成员邓长荣当选为中国教育新闻网四川频道主办的“四川省2011阳光教师”,课题组成员樊艳被评为雷波县优秀德育工作者,课题组成员喻伟老师还获得锦城教育片区举办的优质课竞赛三等奖,教学成绩也在全县名列前茅。
2、学生的健康文明风尚得到提高,尊师守纪、团结奋进的氛围逐步养成,多个班集体荣获县级先进班集体,多名学生荣获县级“三好学生”,并在州级、省级、国家级征文比赛中获奖。在爱的阳光沐浴下,全体学生尊敬师长,勤学奋进,诚信懂礼,懂得谦让。学生尊敬老师蔚然成风,不论在什么地方见到老师,都会向老师问好,老师的口袋里常常会有学生塞进的从家里带来的水果、土特产等。得知老师生病了,他们不顾路途遥远不约而同地前去探望。母亲节、教师节时,他们制作爱心卡片,送给妈妈和老师。有一天,有位教师到教室上课,看到黑板上写着祝老师生日快乐的字样,才记起当天是自己的生日,让她感动得热泪盈眶。学校梁冰老师父亲因病去世,几十个学生闻讯后,顶着烈日上山去采摘鲜花,做成花篮送到殡仪馆,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追悼会上,在众多的花圈中,学生们送的花篮成了一道美丽独特的风景,在前来吊唁的宾客中传为佳话。
3、通过德育工作的蓬勃开展,学校成功举办了“迎奥运、庆六一”,“红歌启动优秀节目”、“童心向党快乐成长文艺汇演”等大型文艺活动。在今年建党90周年红歌启动仪式上,我校精心编排的节目《闪闪的红星》作为全县仅有的两个节目之一送州上参评。
4、文体活动及爱心教育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两届全乡运动会场上,全校师生团结一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一个班级还囊括了全部项目的第一名,在全乡引起巨大的震动。运动会期间,还出现了许多感人的场面,为担心学生路途遥远体力不支,各班教师为学生免费带午餐。竞技场上,全校师生竭尽所能为运动员加油,喊破了嗓子。
学校努力争取家庭、社会的力量,在世界土地日、世界环境日组织学生进行环境整治,在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大地震时积极捐款,实行爱心接力,让学生懂得爱,懂得感恩,获得社会及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誉。近年来学校声名鹊起,《山村飞出金凤凰》、《爱心托起希望的太阳》等节目在雷波县电视台校园风景线栏目播出,《雷波 社会各界为五里苗圃希望小学送温暖》在凉山新闻联播播出,《播种爱心与希望的五里》在凉山电视台民生栏目播出,《远方礼物贺新春 真情暖透学子心》、《爱心助学 回馈母校》在凉山电视台今晚8 00节目中播出,《与留守儿童一起过中秋》还在四川新闻联播中播出。
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的起点,是教育的归宿。通过开展关爱贫困学生、留守儿童教育实践课题研究,学生在校园里得以快乐地生活,拥有了幸福的童年;教师得到了专业成长,品味到了精彩的人生;让学校得到了和谐发展,正在向县内村级学校第一,州内知名学校的目标奋进。
“让学生拥有幸福童年、让教师品味精彩人生、办和谐发展的育人事业”──这是我校开展爱心教育和实施感恩教育的一贯宗旨,也是开展关爱贫困学生、留守儿童课题研究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所在。实践证明,在学校教育中,从校长到教师在其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上时时、处处、事事都体现着爱,就能促使学校教育办成真正造就具有时代精神的,个性和谐发展的育人事业。
四、问题与思考
对贫困留守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让他们在校园内有了一个快乐的童年。但由于他们的贫困现状是长期的,家庭的贫困现状一时还得不到根本的转变,致使不少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小学毕业后被迫辍学打工,缺少继续学习的条件;还有不少留守孩子长期留守,缺乏家庭关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的家长带着读书的孩子四处游走,结果学习环境不变更换,导致学业延误或荒废。而这些,凭我们一所学校是难以完成的,需要全社会都来关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长效机制,为他们的成长、成人、成才提供切实的保障。所以我们呼吁并祈求各级政府和更多的相关部门与我们一起来关注贫困留守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问题。课题组联系方式
联系人姓名 邓长荣
联系电话 *** *** 电子邮箱 dcr330311@163.com QQ号 35026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