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做好农村中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衔接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做好农村中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衔接工作
-------顾家店中学吴远明
摘 要:中小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使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衔接自如,是摆在我们初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关键字:中小学数学的特点;衔接工作;学习兴趣;学习习惯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后连贯非常紧密。小学数学是学生进入高一级学府学习的基础。因此,除了要把这个基础打牢之外,还必须注意到知识间的衔接,特别是与初中的衔接。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用“教小学想中学”这种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意识,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迁移规律,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作一些有利于知识衔接上的铺垫和渗透,使中小学能顺利有效地“对接”。
关键字:数学教学 中小学衔接
中小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为了使学生能够迅速适应中学的教学,促进新课程的深入推进,高效课堂的建立,解决好中小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小学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基础,初中数学知识是小学数学知识的延伸、拓展和提高.
然而,从我所亲身经历的小学数学教学和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相比,目前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脱节现象,并且这一现象在现在特别严重.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使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衔接自如,是摆在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而艰难的任务.
我认为许多学生升入初中后,导致数学成绩很快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学习的环境和身边的老师、同学都发生了变化,没有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
2.小学阶段学科少、内容浅;进入中学科目倍增,内容不断加深,感觉学习太累.
3.小学和中学老师的教学方法存在差异,要求也不相同,很难适应.
4.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爷爷奶奶对学习停留在口头上的提醒,自己也没过多注意、没有能力注意,学生在星期天处于完全自由无人管理状态.
5.在小学就对学习产生了一种害怕的心理,感觉学习太难,从而产生过厌学思想.
上述原因就是中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教学严重脱节造成的,如果作为教师的我们不采取有利措施,对我们以后的数学教学和学生的继续学习将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怎样才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在七年级上学期一两个月时间里呢?我自己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做了高效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
一、关爱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刚步入七年级学习的新生,对过去的同学、老师总有一股留恋之情,如何使他们自觉接受新老师的教育,情感的因素十分重要.小学教师对学生是非常关爱的,因为学生年龄偏小,老师对他们处处关心.我们要把小学教师对他们的这种关爱延续下去,我们要以满腔的热情去感化学生,温暖学生的心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关爱学生的生活.特别是在课堂上,我们要以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为前提,说理深入浅出,表达形象鲜明,讲话幽默风趣,使教学始终处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诱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有很多方法:比如在课堂提问时,激励特殊生踊跃发言;在作业本上,多用激励性评语;开展班级活动时,不忘给各类学生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
加强课外交流,虚心听取学生对数学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加强辅导,在辅导中了解学生,也让学生了解自己等等.通过师生间的真情交流,既呼唤学生的信任与理解,又给教师力量和智慧,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将注意力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古人常说“亲其师,信其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创设情境,多渠道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学好数学,爱上数学,首先要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认识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新课程非常重视创设数学情境,这样有利于学生产生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数学这门学科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多渠道的:比如结合教学内容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发展史和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成就、现代数学家的贡献; 利用课内和课外有利时机,对不同层次学生开展一些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数学游戏,活跃学生的身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情景等等.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同,尽量做到问题的提出、内容的引入和拓宽应生动、自然.创设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因而形成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因而形成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三、注重教法与学法的衔接、改进、更新与完善,变“我学会”为“我会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方面学生接触的都是较为直观、简单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讲的详细,类型归纳齐全,再通过反复练习,他们一般都可以取得好成绩.而到了初中,相对来说所学知识的抽象性、严密性、深刻性、逻辑性和完整性比较强;教师讲得精,练得少,再加上学生依赖性强、独立思考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差,导致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累.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究其原因,在于教学与学法上缺少衔接、改进.
学生进入中学不适应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初中教学方法的呈现方式不同:在小学,教师讲得比较细致,教学方法也比较固定,学生练习次数较多;而中学数学教材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教学进度快,知识信息广泛,题目难度加深,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不可能像小学那样通过反复强调来排难释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深入浅出的讲解,适当增加课堂练习的次数,严格统一书写格式.对每节课的教学难点,做到心中有数,采取有效方法,或放慢进度,或分散难点,或化难为易,或铺路搭桥,因势利导.在教学中要充分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对教法进行有效地衔接与改进.
在学法方面,小学生只要记住概念、公式、及例题类型,在考试时就能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需要独立思考和进行归纳总结.学生满足于你讲我听、模仿老师,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到了中学,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善于归纳总结,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初一新生往往沿用小学学法,致使学习出现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老师应花时间在学法方面对学生进行重要指导,并花大力气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观察法、比较法、类比法、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等等.在数学教学中应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并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变“我学会”为“我会学”,从而实现叶圣陶老先生的教育思想:教是为了不教!
要因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①课前预习,指导自学: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教师可布臵一些思考题和预习作业,保证学生听课时有针对性.②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引导学生学会听课,要求做到“心到”,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眼到”,即仔细看清老师每一步板书演算;“手到”,即适当做好课堂笔记;“口到”,即随时回答老师的提问,以提高听课效率.③及时复习,温故知新: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复习时要以课本与课堂笔记为主,回顾课堂上老师所讲内容,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应与本组同学讨论,以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④独立作业,解决疑难:引导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要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忌有点小问题,或习题不会做,就不加思索地请教本组同学.⑤系统小结,课外延伸:引导学生养成系统复习小结的习惯,将所学新知识融入有关的知识体系中,以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一辈子的事情,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天天训练加强,切不可半途而废.
五、关注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学习质量的优良程度与自身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现行学制的七年级学生大都是12至13岁,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出发,结合教材和教学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给学生创设动手、动口、动脑的条件和机会,激发学生去
读一读、听一听、议一议、想一想、练一练.进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要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等着我们.比如从中小学教学内容的衔接方面;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学习品质方面;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方面以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方面等等.
总之,由于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涉及面广,给我们初中教学带来的难度较大,但是,我们要正视这一问题,逃避是没有用的.只要我们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务实的态度,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就一定能确保绝大多数初一新生成功完成由小学数学向初中数学学习的过渡,为以后初中数学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双嬴”!
第二篇:浅谈如何做好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
作者:唐美香指导老师:杨灿荣
摘 要:中小学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让学生在打好知识基础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使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衔接自如,是摆在我们初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尤其是农村教育,“留守儿童”占大数,所以做好农村中小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是教学的第一要务。
关键字:中小学数学的特点;衔接工作;学习兴趣;学习习惯
所谓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主要包含知识能力的过渡和教学方法的过渡这两个方面。因此,加强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对促进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小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为了使学生能够迅速适应中学的教学,促进新课程的深入推进,我们必须树立“大课程观”,从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视角加以研究,解决好中小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小学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基础,初中数学知识是小学数学知识的延伸、拓展和提高.然而,目前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脱节现象,这一现象在农村特别严重.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使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衔接自如,是摆在我们初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经调查研究,笔者分析许多学生升入初中后,导致数学成绩很快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学习的环境和身边的老师、同学都发生了变化,没有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
2.小学阶段学科少、内容浅;进入中学科目倍增,内容不断加深,感觉学习太累.
3.小学和中学老师的教学方法存在差异,要求也不相同,很难适应.
4.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留守儿童”偏多,爷爷奶奶对学习停留在口头上的提醒,自己也没过多注意.
5.在小学就对学习产生了一种害怕的心理,感觉学习太难,从而产生过厌学思想. 另外从德育来看,有以下一些现状:
现状一:重“智”轻“德”.对于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不难,难在真正从行动上重视起来.学校天天讲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大力抓好素质教育.而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德育教育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是以减少德育课程、挤占德育教育时间为代价.有些学校迫于社会压力,片面追求升学率,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现象,德育工作得不到落实,使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仍然是一种不争的事实.
现状二:课程的育人功效被忽视.无论是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还是初中的《思想品德》,都没有发挥出它们实施德育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现状三:家校结合工作显得十分薄弱.目前在农村中小学,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大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子女,单亲家庭、隔代看管、留守、寄养等情况较为普遍,家校联系、家庭教育这一块相当薄弱.
现状四:网络文化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信息网络的迅速扩大,虽然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手段、新技术、新条件,但是也增加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网络对学校德育、对学生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正日趋明显.
上述原因就是中小学数学教学严重脱节造成的,如果作为教师的我们不采取有利措施,对我们以后的教学将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怎样才能把这种现象扼杀在萌芽阶段呢?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
一、关爱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刚步入初一学习的新生,对过去的同学、老师总有一股留恋之情,如何使他们自觉接受新老师的教育,情感的因素十分重要.小学教师对学生是非常关爱的,因为学生年龄偏小,老师对他们处处关心.我们要把小学教师对他们的这种关爱延续下去,我们要以满腔的热情去感化学生,温暖学生的心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关爱学生的生活.特别是在课堂上,我们要以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为前提,说理深入浅出,表达形象鲜明,讲话幽默风趣,使教学始终处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诱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有很多方法:比如在课堂提问时,激励特殊生踊跃发言;在作业本上,多用激励性评语;开展班级活动时,不忘给各类学生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加强课外交流,虚心听取学生对你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加强辅导,在辅导中了解学生,也让学生了解自己等等.通过师生间的真情交流,既呼唤学生的信任与理解,又给教师力量和智慧,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将注意力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古人常说“亲其师,信其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创设情境,多渠道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学好数学,爱上数学,首先要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认识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新课程非常重视创设数学情境,这样有利于学生产生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数学这门学科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多渠道的:比如结合教学内容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发展史和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成就、现代数学家的贡献; 利用课内和课外有利时机,对不同层次学生开展一些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数学游戏,活跃学生的身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情景等等.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同,尽量做到问题的提出、内容的引入和拓宽应生动、自然.创设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因而形成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三、注重教法与学法的衔接、改进、更新与完善,变“我学会”为“我会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方面学生接触的都是较为直观、简单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讲的详细,类型归纳齐全,再通过反复练习,他们一般都可以取得好成绩.而到了初中,相对来说所学知识的抽象性、严密性、深刻性、逻辑性和完整性比较强;教师讲得精,练得少,再加上学生依赖性强、独立思考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差,导致教师教得
很累,学生学得很累.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究其原因,在于教学与学法上缺少衔接、改进.
学生进入中学不适应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初中教学方法的呈现方式不同:在小学,教师讲得比较细致,教学方法也比较固定,学生练习次数较多;而中学数学教材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教学进度快,知识信息广泛,题目难度加深,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不可能像小学那样通过反复强调来排难释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深入浅出的讲解,适当增加课堂练习的次数,严格统一书写格式.对每节课的教学难点,做到心中有数,采取有效方法,或放慢进度,或分散难点,或化难为易,或铺路搭桥,因势利导.在教学中要充分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对教法进行有效地衔接与改进.
在学法方面,小学生只要记住概念、公式、及例题类型,在考试时就能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需要独立思考和进行归纳总结.学生满足于你讲我听、模仿老师,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到了中学,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善于归纳总结,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初一新生往往沿用小学学法,致使学习出现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老师应花时间在学法方面对学生进行重要指导,并花大力气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观察法、比较法、类比法、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等等.在数学教学中应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并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变“我学会”为“我会学”,从而实现叶圣陶老先生的教育思想:教是为了不教!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小学教师比较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教师应在此基础上将学生的学习习惯内化,使之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初中数学的重要因素.初一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①课前预习,指导自学: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教师可布置一些思考题和预习作业,保证学生听课时有针对性.②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引导学生学会听课,要求做到“心到”,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眼到”,即仔细看清老师每一步板书演算;“手到”,即适当做好课堂笔记;“口到”,即随时回答老师的提问,以提高听课效率.③及时复习,温故知新: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复习时要以课本与课堂笔记为主,回顾课堂上老师所讲内容,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应与本组同学讨论,以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④独立作业,解决疑难:引导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要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忌有点小问题,或习题不会做,就不加思索地请教本组同学.⑤系统小结,课外延伸:引导学生养成系统复习小结的习惯,将所学新知识融入有关的知识体系中,以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一辈子的事情,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天天训练加强,切不可半途而废.
一、讲求练习实效,提高计算能力 目前,在小学的计算课上,教师普遍能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练习的形式较多,效果也比较好。例如,教师在新授前采用口算卡片,让学生练习基本运算题。这种练习形式,费时不多,练的量多,检查面广。学生既要算得对,又要
算得快长期坚持下去,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心算能力十分有益。为了促使学生尽快掌握计算法则,老师们比较注意课堂教学信自、的即时反馈。例如,学生集体笔练时,教师指名一、二个学生在小黑板上计算,然后拿出来让全班学生对比,评讲,订正教师通过行间巡视辅导后进生,发现典型错例,及时提出来教育全班学生,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有的教师根据教材的难点或学生易错处设计判断练习,让学生在辨析、揭谬过程中巩固正确的计算方法。
五、关注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学习质量的优良程度与自身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现行学制的初一学生大都是12至13岁,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出发,结合教材和教学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给学生创设动手、动口、动脑的条件和机会,激发学生去读一读、听一听、议一议、想一想、练一练.进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要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等着我们.比如从中小学教学内容的衔接方面;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学习品质方面;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方面以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方面等等.
因此,我们要根据这些情况和特点,注重科学的衔接。首先,家长、学校和社会要高度重视,要做到科学合理地衔接,特别是家长,且不可犯拔苗助长的错误,如今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十分普遍,这让很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在上课时常常心神不定、注意力不集中,因为课堂上的许多知识他们都学过,学习兴趣大减。如一些小学生在没有学好其自身课程时,就掺进了相当比例的应属初中一年级,甚至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其愿望是为孩子上中学后有个比较好的基础。殊不知,这样做往往会事与愿违,过了头的衔接是有许多危害的。其次要在注重教育的重点的同时,应注意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性格的塑造。我们知道,理想的中小衔接应该是二者之间,前后既没有间隙,又没有重叠。从小学生到中学生,孩子身心发展是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的。把握好了连续性,衔接过程就不会重复停滞;衔接过了头,则会忽视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科学正确的中小学衔接,是搞好义务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保证,希望有关部门、社会、学校、家庭等方方面面积极行动起来,重视中小学教学工作的衔接,抓好中小学衔接,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总之,由于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涉及面广,给我们初中教学带来的难度较大,但是,我们要正视这一问题,逃避是没有用的.只要我们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务实的态度,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就一定能确保绝大多数初一新生成功完成由小学数学向初中数学学习的过渡,为以后初中数学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双嬴”。让素质教育在农村教学中真正地“扎根”--“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数学教学中的知识、方法与思想》,陈立群,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
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李连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3.《中小学数学》(初中版)[J],中国教育学会主办,2005.12
4.《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9
第三篇:新课程背景下的幼小衔接工作
学前教育论文:新课程背景下的幼小衔接工作
由于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方面相对地不是处在同一平台上,因此幼儿园和小学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法上也有差异,毫无疑问,幼儿园的课改成功与否对小学的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交流沟通,如何在课改层面上搞好幼小教育衔接,我们听到了一些这方面的呼声和要求,同时也是我们近几年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问题。开学初我们就将此项工作再次纳入工作计划,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寻找幼小衔接的最佳途径。我们除了对幼儿进行必要的生理、心理、知识准备以外,还做些具体实质性工作,具体做法有:
1.经常带幼儿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
人民小学与我园仅一墙之隔,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便利条件经常带幼儿看小学生早操、升旗、上课等活动,让幼儿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比较详细的了解,消除幼儿可能的畏惧心理,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兴趣和向往。
2.幼儿园、小学互动开放课堂。
为更直观地向家长介绍幼儿园课改后的课堂教学情况,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幼儿园提出每天向家长开放课堂,家长对幼儿园的教学改革十分认同,但小学的课堂状况如何家长们不无担忧,在家长的已有经验中,小学的课堂与幼儿园的课堂截然不同,在小学老师的眼里,幼儿园也不外乎玩玩蹦蹦跳跳之类的娃娃家游戏。针对这个主要问题,我们主动和小学领导取得联系,让幼儿园与小学课堂互动开放,幼儿园经常邀请小学一年级的老师观摩幼儿园大班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幼儿园大班的同学、家长及老师走进小学课堂,了解小学的课堂教学情况,并参与了一些日常教学活动。许多家长对幼儿园活动与小学课堂的互动开放表示赞赏,特别是在观摩小学课堂教学后,他们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类似的讨论、参观机会,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更好地配合。
3.带幼儿园的小朋友进入小学课堂直接参与课堂活动
鼓浪屿有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与幼儿园的主题活动内容基本一致,差异仅是教育方式、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广度、深度有所不同。我们带小朋友走进小学课堂,和小学生在同一课堂学习,亲身体验小学生的课堂,不要求他们立即从理解的层面去参与课堂,仅让孩子们从视觉、听觉上初步感受小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形式。
现在,我园大班课堂教学活动和小学低年级的课堂已初步取得较为和谐的衔接,这些都体现了教师观念的转变、教材的变化,以及小学课堂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的教学形式的变革的结果。
第四篇: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广州四中聚贤中学
数学科
林结英
中小学数学的衔接教学是使学生顺利从小学适应中学学习的关键。小学数学是初中数学的基础,很多知识都是为初中做铺垫;初中数学是在小学数学基础上进行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和延伸,即从具体到抽象,从文字到符号,从静态到动态,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数学教师应注重分析中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在联系与变化,帮助学生做好中小学数学学习的衔接,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如何才能准确抓住其内在联系,做好中小学数学的教学的衔接呢? 下面就结合我个人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作以下几点思考:
一、小学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不能衔接的原因
1、小学教师不了解中学的教学内容,也不愿意承担为学生初中学习做铺垫的教学任务 绝大多数小学教师不了解中学的教学内容、要求,不清楚甚至也不去想应该从哪些方面以及怎样为小学生进入中学学习做必要的铺垫,事实上课程标准六年级教材内容,明显就是完成小学向初中过度。例如,六年级“位置”一单元是为初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做准备;下册出现了“负数”为初一进一步学习“有理数”做准备;特别是“解方程”和“应用方程解决问题”是为初中数学的学习架起了一座桥梁。在实际教学中,有些题目列算术式比列方程简单,有些列方程比列算术式简单,更何况两者的解题思路是两个完全相反的过程,因此,有些小学老师怕“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的方法越多越容易混淆,担心学生考不高分,对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做重点要求,只是轻描淡写地讲一下,却不知这正是为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铺设的一步。2.中学教师不了解小学教学内容、教学要求,高估了初一学生的学习能力
正如上面所说,“负数”,“相反数”等一些概念,其实学生在六年级的时候已经接触过,初一的教师你们都知道吗?大多数教初一的老师都是从教初三毕业班下来的,教师自身的角色还没及时转换过来,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方法了解不够,对初一学生的能力估计过高,造成教师的教学要求、方法与学生实际脱节。很多教师认为,初一的内容太过于简单,根本不知道如何教学生,我自己也有这样的体会。教师不会教,学生学习起来也总觉得自己跟不上,差异就开始慢慢呈现。
3.学生不能适应学科增多,学习内容增加,学习时间延长的因素
刚进入初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比以前增加了许多,学生自己没能在心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未能及时进行自我调整。另一方面,小学和中学教学方法存在差异,要求也不相同,学生长期在小学学习适应了小学的教学方法,到了中学有部分人不能适应。中学教师也很害怕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要意味着我们要调整教学方法,做好学生的学法指导工作。
二、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上衔接的策略
针对以上提到的几个原因,每一位中小学数学教师都要认真研究《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尤其是与初中知识衔接紧密的知识、能力要求,找到小学在知识、能力、教学中对中学教学产生迁移的教学内容,做好课程标准的衔接。不管是小学老师还是中学老师都有义务为实现学生的持续发展承担起这个责任。下面就教学内容上提以下几点:
1、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
新课标六年级下册就引入了负数,目的让学生对负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进入中学后进一步学习负数搭建了一个斜坡,从而把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领域,这就要求六年级的老师抓好这一过渡。如讲负数的概念时,先通过事实让学生认识到负数的作用,如何利用负数来表示事物,然后再形象的去归纳负数的概念。
2、数到式的衔接
七年级数学代数初步知识中,引进了代数式的概念,进而研究有理式的运算,这种由数到
式,就是从特殊的数到一般的抽象的含字母的代数式的过渡,意义十分重大。其实,在小学里学生已接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形式,如简易方程中的未知数X,一些定律和公式也用字母表示,初步体会到字母比数更具有一般性,所以教学中应揭示数与式的联系和区别,数可以看成是式的特殊情况,数的运算可以看成是式的运算的特殊情形。此外还应加深对字母的认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从式的观点来看待数的问题。有关字母表示数的问题,也是我们中考的重点,也是学生步入高中学习后的重点。
3、算术式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衔接
小学六年级里解决问题已经引入列方程来解决,但多数老师和学生还是喜欢利用算术法。进入中学后,要求用列方程来解应用题,设法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出未知量。刚开始,学生由于习惯用算术法来求解,不重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学习,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用列方程解此算术法简便的应用题作为范例,用两种方法对此讲解,使学生逐步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重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几何上的衔接
小学几何的学习是从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测量这四个方面直观的学习,中学有三个方面跟小学是一致的,也是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小学的图形与位置到中学就明确提出图形与坐标。另外中学跟小学相比有一个最明显不同的地方,就是图形与证明。小学侧重于比较单一的图形的计算,对于图形的性质就是基于直观的认识,而中学则要求推理证明,并且要求要有完整的格式。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到这些图形学生在小学到接触过,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从实际出发,从旧知识入手,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识,这样学生有兴趣也能接受新知识。
5、统计与概率上的衔接
统计与概率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从小学教材到中学教材每一册
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小学从最简单的收集和分析数据开始,目的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六年级已经会把收集到的数据用统计图表示出来,如,条形、扇形、折线统计图,并从中读取有关的信息。但到初中明显对该部分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涉及到有概率,方差,中位数等。只有将新知识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得心应手,应用自如。
打造中小学数学的衔接教学,不仅从内容上关注如何衔接的问题,方法上也应该要多加留意。
1、小学生学完新课后不断地反复地练习巩固,学生对老师有一定的依
赖性。在初中,教师教法发生了变化,此时必须做好教法和学法的衔接,既要耐心讲解引导,又要放手鼓励探究,真正做到了精讲多练,体现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
2、初中对初一新生来说具有新鲜感,在心理上普遍存在着一种上进
愿望,教师应抓住这个契机,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精心保护和培养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和由此萌发出的学习上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 的过渡阶段,培养和提高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从简单的数学问题中引导学生说出依据,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如果学生能够接受,长期坚持潜移默化,这就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我认为这些能力方面的渗透与训练,甚至比具体个别知识的渗透更为重要。
4、初中数学教师则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如
教师应当指导他们有计划地安排时间并加强督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 让他们去研讨;要逐步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 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
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改进学习的方法, 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
总之,中小学数学的教学衔接问题不能全部列举,真正能影响我们的只有中学与小学老师的意识,希望我们每位老师都得以重视,真正地做好沟通这一步,最后受益还是我们的学生。而我们初中的老师,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也应该在平时的工作和教学中做好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各方面的衔接工作,力求为学生高中的学习做铺垫,也算是为了学生的长期发展做好准备。
第五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中午好!我是来自峦庄小学的舒爱芳,今天受县教研室的委托,为大家做关于小学数学学科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的报告,我真的是诚惶诚恐,因为对于高效课堂我既没有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又没有先进的教学经验,根本谈不上报告,有的只是探索路上的点滴感悟,今天在此与大家分享共勉,纯属个人意见,说的不妥之处尽请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首先我想请大家看这样两个熟悉的教育名词: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
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教学首先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其次关注教学效益;第三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第四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最后,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高效课堂:就是让每一个学生课上有事做,让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动脑、动手、动口,使每个学生有所发展、有所收获,即在课堂3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比较这两个概念,我们不难发现,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的目的和宗旨是一样的,让每一位学生进步和发展,但他们对教师的要求是不同的,我个人认为高效课堂就像我们心中永远追求的目标和理想一定会一定要实现一样,而有效教学正是我们踏踏实实追求与改进的过程,我们作为一线 的教师,特别是今天来培训的都是骨干教师,咱们一学年下来,到底上了多少高效课,多少有效课,多少无效课,高效课的效率有多高,想想我很后怕。所以今天我想说扎扎实实的甩掉无效课,踏踏实实的上好有效课,那么我们的步伐就已经迈入了高效课堂。但是,教学是一门遗憾缺陷的艺术,一节课不可能尽善尽美,完美无缺,怎样让遗憾缺陷少一些,真的是要讲求一些策略的。
我今天谈话的题目是: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性变革,高效课堂教学正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焦点。但由于我们受根深蒂固的教育传统及新课改实施的时间还不长影响,有些教师还不能深刻地领会新课程的新理念,很好的运用教学新策略,致使目前不少的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走形式。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问而提问,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合作而合作,为了练习而练习,更多的只是因为要“体现新理念”而走走形式,做做样子而已,这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如何让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的念,掌握课堂教学高效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高效课堂教学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一)高效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应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因此,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
1、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听数学”为“做数学”。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它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新教材非常注重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师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认识规律来设计、组织操作活动,并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首先,不能把操作流于形式,要让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每一个操作活动。其次,引导学生把直观形象与抽象概括相结合,采取边说边操作,边讨论边操作等方式,让手、脑、口并用,在操作和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及时对概念、规律等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案例: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教学,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的面积教学,长方体、圆锥的体积教学等,小学几何最好的办法就是直观演示和操作。
2、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形式走向实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认识意义上的重演。让学生踏着前人的足迹部分地重新发现他们学习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这些重演或再现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索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索,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自主探索的情境,而且要关注学生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教师要处理好自主与引导、放与收、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辨证关系。对于那些估计学生通过努力能探索求得解决的问题,应大胆地放,放得真心、实在,收要收得及时、自然。如果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的热闹,收效甚微。如果失去教师有价值的引导,学生的主体性也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要真正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首先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合作技能,这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学生合作的技能包括:学会倾听;愿意并能恰当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又能够适度宽容别人的不足等。合作学习的技能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它需要长期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善于倾听是一项重要的合作技能,从一年级起,就应把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能力作为一项特殊的教学内容常抓不懈。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表现欲特强,倾向于“我要说”而不是“我要听”,很难坚持在四人或更多人的小组内坚持听完每个人的述说。因此,一年级上学期,他们一般是让同位两个说想法,互听对方的观点。教学时,教师首先跟学生交代明白:当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地听,眼睛看着对方,不东张西望,先听别人说完后自己再说,不打断别人的发言等。这样,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已基本能静静的听完其他同学的述说,然后再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再重新组建四人小组,这样培养他们善于倾听的能力,就会水到渠成。
如在教学10的加、减法时,一位老师是这样做的:她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每小组分10个苹果形图片,放手让学生先把10个苹果形图片分成两堆,再根据分的情况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比一比哪组分的方法最多。写的算式最多。角色分工是:1号为组织者、2号同学分图片,进行操作活动、3号同学负责写算式、4号汇报。由于已经有前面1--9的加减法基础,又有色彩鲜明的学具,学生的积极性高,小组也会分工协作,有的分、有的说、有的写。再根据学生记录的情况进行汇报展示。学生有的按顺序分,有的没按顺序分。这时再因势利导,让学生观察比较,哪种分法更好,为什么?学生不仅自主探索学会10的加减法,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学习的热情高,不但体现了集体共性,而且也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和自我价值,有利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合作意识。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组内分工还必须进行角色轮流交换,一定时期内互换一次角色,使每个人都能从不同的角色位置上得到体验,得到锻炼和提高,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创设生活化的高效学习情境的策略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关键词。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应该学习他们“自己的数学”。《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学生要能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所以我们要认真开展数学生活化学习,构建更开放的数学学习的平台,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感受数学的作用,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1、捕捉生活现象,引入数学问题
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我们就从他们的生活中提取数学知识、法则、概念等,使他们感受到今天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正是来自于生活之中,从而使进入学习的一开始就感到数学的价值,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案例1: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一位教师课前安排学生到附近超市帮助家长购物活动,并让同学们把购物小票带到课堂,向同伴介绍购买的商品,同时提出问题请大家合作解决。如“一枝钢笔和一个笔记本共用多少钱?”,“一支牙膏比一块香皂少多少钱?” 还有的同学提出请同学们帮忙验证一下售货员阿姨所找的钱数是否正确。这些问题来自生活中,又都涉及到了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法则。购物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了兴趣,数学法则不再是令人生畏的抽象概念,数学知识就在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中。身边的数学问题引起学生的探索兴趣,孩子们在亲身经历的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案例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导入情景创设:
1、出示图片:老师微笑的充满童趣的说:小狗和小兔要进行一次跑步比赛,他们绕上图中两个不同的场地同时出发,最后两人同时冲过了终点线。小猪裁判就判定两人并列第一名。可是小狗和小兔都认为虽然同时到达终点,但自己跑的路程要远些,自己才是第一名,于是他们就争吵了起来。这可让小猪裁判为难了。同学们,你能帮帮小猪裁判吗?这个富有童趣小故事,符合这底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所以学生的兴趣很高,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小狗和小兔吵架的原因正是本节课要探索的问题。
[思考]:小学生由于认知发展、心理年龄特点等原因,的确需要生动、有趣的情境。但“生动、有趣”并不是有效情境的标准。关键是这些情境是否符合他们的“胃口”,能否激发学习的欲望,有效促进学生“快乐、有效”的学习。
2、贴近学生实际,探索数学问题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学会学习数学,我们要把数学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地基础上,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开始,积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当中去。
案例1:学习“按比例分配”时,课前我让学生去调查生活中某些物体各组成部分的比,其中我让每个同学都去茶馆调查一下奶茶中奶和茶的比。课始,当学生汇报了奶和茶的比是2:9之后,我先让学生说一说“从奶和茶的比是2:9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接着,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同学们喜欢喝奶茶吗?”、“今天老师特意带来了一杯红茶、一杯牛奶。假定我们要配制220毫升的奶茶,请大家帮助算一算,奶取多少毫升?茶取多少毫升?”同学们听说要配制奶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不一会儿,令人惊喜的不同答案出现在老师面前,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索成功的喜悦,最后,我还请两名学生当场配制奶茶,师生共同品尝了奶茶。从上述例子可看出,真实生活情境的创设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学生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数学、用数学,在探索问题的解决中发挥了聪明才智,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案例2:“平均数的意义”的教学,某教师在本节课的前一周有意的安排了一次以小组为单位的班级歌咏比赛。在教学中,他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上周歌咏比赛的成绩已经出来了,请同学们来看看哪个小组的成绩最好。出示: 组 别 评委1 评委2 评委3 评委4 第一组 96 94 97 94 第二组 95 96 96 92 第三组 94 95 97 94 第四组 96 94 96 93,教师创设了一个学生亲自参与过的生活情境,他们一定急于知道比赛结果,这就能很好的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更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我们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把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解决数学问题。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间长5米,宽4米的客厅,妈妈准备花800元铺地砖。你和父母一起去商店挑选材料。其中有3种规格的地砖:
甲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9元 乙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7元 丙种: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8元 你能为你父母做参谋,买到适合你家的地砖吗?
买地砖,关键是要搞清楚所买的地砖应符合下列条件:(1)价格适中,总价在800元以内。(2)质量较好。那么,究竟哪一种地砖符合条件呢?只有尽快地算一算才是。首先算出家里铺甲、乙、丙三种地砖分别需要几块:用房间面积除以甲(乙或丙)的地砖面积。再分别算出铺三种地砖各需的费用,分别为720元、560元、1000元。最后通过比较知道,丙种价值太贵,甲、乙规格相同,价格均在800元以内,但乙的价钱太便宜,可能质量不够好,所以选择甲种地砖最合适。上述例子,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返回到日常生活中去,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数学问题。
(三)智慧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学策略
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它不仅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精彩的教学艺术,设计得好,应用得当,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及教研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部分教师课堂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不能很好地把握提问时机;提出的问题不够精准;缺乏提问的艺术、和技巧;或者提出的问题价值不高;缺乏对生成性问题的预设;导致课堂“低效提问”的现象时常出现。
一、要准确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和学生思考的时间
研究表明:虽然一节课中提问次数没有确定,但准确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却非常重要。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容,教师课前一定要设计好。若能在恰当的时机和火候提问,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它能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保证思维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等。研究中还发现,课堂提问的时机通常产生于下列情况:一是学生学习中有所知、有所感、意欲表达交流时;二是学生学习中有所疑、有所惑、意欲发问质疑时;三是学生学习情绪需激发、需调节、意欲表达倾诉时;四是促进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信心倍增时。教师若能准确把握好以上的提问时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将会大大提高。
此外,在提问后教师应注意停顿一会儿,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我们在听课中经常看到:教师在提问后,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总希望学生能对答如流,如果学生不能很快作答,教师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立即降低难度,甚至叫其他的同学来“帮忙”,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作出反应。实验表明,如果教师提问后能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那么他们的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变化:学生的应答兴趣就会加大,随意回答的情况就会减少,回答会更完整、更准确、更精彩,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也明显增强。
如:教师在教学《平行线》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三个问题:在创设了“学生在纸上任意画出两条直线”的情境以后,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能根据两条直线的关系把自己画出来的图形分类吗?”稍作停顿,在学生分类之后引出平行线,教师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你们能用哪些方法来说明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在多数学生得出平行线概念之后,教师又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平行线?”……课堂教学中教师较好地把握了提问的时机,紧紧围绕着这三个问题,组织了相应的活动,且保证每个环节的活动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充分地探究和交流,促进了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及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要注意课堂提问的“精”与“准”
所谓课堂提问的“精”“准”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求精确、正确、准确,力求精巧、精致、不随意。研究表明,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多做提问设计的思考,并以此作为问题设计的依据,使设计的问题既简明准确,又能突出重难点。在关键性的问题和小结性的问题设计上更要斟字酌句、反复推敲。另外,课堂提问还必须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问题的切入点,要问到关键处,问到点子上,问出精彩来,问出实效来。为此,要实现课堂提问的“精”“准”,教师还要把握好提问的“三度”:即难(易)度、精(准)度、适(量)度。
三、要处理好“预设问题”与“生成问题”之间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预设问题”和教学过程中的“生成问题”,对学生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预设问题”的设计,既要考虑对教学活动的引领作用,又要考虑到能否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从而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同时还要注意“预设问题”会诱发“生成新问题”的出现,而这些新的“生成问题”会因学习主体的特点、思维方式及个体差异而很难预料;针对课堂呈现出的丰富、多变和复杂的“生成问题”,教师应当首先不拘泥于课前的预设,应该灵活调整、整合乃至放弃预设的问题,机智生成新的问题方案,伺机而动,随机应变。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生成的新问题,多做预设;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这既是教师教学经验的体现,也是教师教学机智的显现。
由此可见,课堂“预设问题”和“生成问题”不是截然分割的两个部分,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我们应正确理解“预设问题”与“生成问题”的不同作用,恰当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并善于抓住课堂中生成的新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做深入的思考和交流,实现课堂“生成问题”对加深知识理解的积极作用,真正发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案例1:讲解按比例分配时有这样一个问题:“学校把360 本故事书分别放在上、中、下的书架上,上层的1/4等于中层的1/5,等于下层的1/6,求下层书架上放多少本书?”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都在冥思苦想,思维发生了障碍,这时教师点拨提问:“这三层书架中每一层书各有多少份?每一份的本数都相等吗?为什么?这三层共有多少份?”经这样一问,学生思路顿开:上层有4份,中层有5份,下层有 6份,所以一共有15份,下层占故事书总本数的6/15,也就是360本的6/15。这道难题就这样被解决了。可见教师这个问正是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既疏导了学生思维的障碍.解决了疑难,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案例2:二年级教材学习了“角的认识”,对于什么叫角,角各部分名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些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答道“没问题”。真的没问题了吗?“那我来问个问题”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角的大小为什么与边的长短无关呢?”经过讨论,大家明白了,角的边是射线,射线是没有长短的,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决定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示范提问题,久而久之,也就让学生有了提问题的意识,在引导学生提问题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新课标》明确指出:“老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于是与其相适应的数学组织形式—小组学习,被广泛的引入课堂,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在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一种形式上的合作。那么,如何让合作学习有效呢?
1、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能有效的提高合作的效率。如何组建?我想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性别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同时还要考虑到成绩好、中、差的搭配。其次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在一个阶段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职责,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组织者、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代表等,并在一定的时间后要进行角色的互换,以便每个成员都能在不同的位置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2、选择恰当的时机、内容
1、在教学的重难点时进行合作。
[案例6]某教师在教学“长方体体积公式”时,把全班学生分成了4人一组,让他们合作动手搭“积木”探讨用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拼出不同的长方体,说出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并填写下表。
长㎝ 宽㎝ 高㎝ 体积(立方厘米)长方体1 长方体2 长方体3
完成后,让学生观察表中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体积数据之间的关系,推导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通过合作,学生很快完成了表格,并在观察、思考之后,自主的发现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分析]:这一课的难点是:让学生把三角形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在教学的重、难点处组织了小组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己解决问题。不仅有效的突破了教学重、难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在需要操作时进行合作。
[案例7]《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师:能否把三角形转化为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从而得到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要求小组合作,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梯形转化为其他图形。不一会儿,各小组便陆续得出能转化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经过推理,得出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分析]: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可见,动手操作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的重要性。而且在训练有素、配合默契的团体合作过程中动手操作,能充分发挥各人特长,集众人智慧于一处,往往效果不错。
3、教师要进行恰当的引导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在合作学习活动之前,教师必须讲清合作学习的具体要求,每一个步骤该怎样做,目的是什么。还应该通过适当的示范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积极采取讨论、举例、引证、实验、诊断、归纳、演绎等探究形式,有效地开展小组的合作性学习。
随着新课改向纵深发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了一个战略性问题,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抛开形式主义的束缚和功利主义的诱惑,潜心钻研,勇于探索,最终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五)、数学课堂习题设计的有效性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数学课堂渐渐变活了,学习内容的开放,灵活,使学生的学习有了更多自由度。但是,有些教师为了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自主探索精神,一堂课下来只推导了一个公式或证明了一个法则,连基本的练习都没有几个,还有些教师前半堂课采用新课标理念,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可是到了习题练习的部分,采用的还是机械练习的方法。虽然我们提的是素质教育,但在某些时候,衡量一个学生是“优生”还是“差生”,一个教师是否优秀,无形当中还是以成绩为衡量的唯一标准。因此,有些教师就运用题海战术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教师都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练习的功能也应与之相匹配,把握练习设计的创新与实践原则,克服练习中存在的一些低效的,无效的问题,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练习中不断得到发展。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练习设计呢?
1、结合情景设计习题。
[案例8]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人民币后,创设了这样一个场景:在各学习小组的桌面上分别摆了许多的学习用品(标有单价),每小组设两名售货员,其余均为顾客,然后进行购物模拟实践活动。活动开始后,同学们很快的就进入了各自的角色,而且积极性非常的高。
[分析]由于该老师创设了一个极具真实的情景,学生的兴趣马上来了,都积极的投入到购物当中。卖(买)了什么?多少钱?找出(回)多少钱?都能比较迅速、准确的得到结果。有理由相信,通过此环节,学生以后在生活实际中也会独自进行购物了。当然,解决书本上的题目更应没有问题了。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学习了知识,又让学生得到了实践,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习题的内容要活。
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能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应尽可能地选择生动活泼的习题,让学生感到数学魅力无穷。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挖掘习题本身之内在力量,设计游戏,猜谜语,儿童走迷宫等活动,开展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践练习等。题型上,可以补充、匹配、补缺、画图等,习题要富有思考性,操作性、灵活性、迷惑性,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思维”飞起来,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产生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机,这时学生即便遇到困难,也会去克服困难,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使练习产生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习题的形式要多样。
教师的作业设计应不拘泥于传统的书面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口头形式的,也可以是操作演示形式的,还可以展示创作成果等等。学生完成作业时,可以采取相互竞赛,也可以采取相互合作的形式。例如,学习完利息这一知识后,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主题作业:调查目前银行利息情况并做专题小报告、帮助家长拟订一份储蓄计划、学习填写存单、计算利息税等。如此丰富的作业,一定有合适各个学生的作业内容,学生也一定会选择符合自己专长和个性的题目去完成。相信学生的解答是丰富多彩而富有创造精神的。
[案例9]学校余老师在教学“千米的认识”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具体、生动的概念,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带好米尺和卷尺,来到学校的操场上,分别量出1米、10米、100米的长度,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不同的长度(重点在100米),再问学生1千米的长度有多长(学生回答:10个100米那么长)?并让学生感受,问学生从校门口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你走1千米要几分钟?(有学生根据走完100米的时间推测出走完1千米所需时间)。你还有其它办法知道1千米有多长吗?(有学生回答说通过看摩托车的里程表可以知道1千米的长度等等)。
[评析]通过让学生到操场上量、测、算、估的方法,使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地探求知识,并有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的教学是扎实有效的。
4、习题要少而精。
有效课堂练习设计不仅要有习题数量的保证,更要有练习质量的保证。努力做到练习少而精,确保练习一步到位。心理学研究证明:第二次重复学习,识记效果提高18%,第三次重复学习,识记效果提高了7%,由此可见练习次数绝不是越多越好。
那么,要想精练,练习的设计就要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抓住有代表性,有典型性的习题来练。练一题,管一类,重在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力求以数量相对较少的练习获得知识的全面到位,方法全面掌握,智力能力有效提高,从而达到练习的优化,以少胜多的目的。实践证明,练习的份量多,势必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影响学生的学习情趣和身心健康,学生为完成作业量而草率从事,降低练习效率。反之,练习份量少些,完些作业的时间充裕,学生作业才能做到认真、仔细、工整、准确规范。
(六)高效课堂激励评价策略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及时、适度、多样的评价,既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教学过程。
1、课堂教学中,教师每时每刻都在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神态等对学生进行评价。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是多角度地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教学中教师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作出恰当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尤其在学生的智慧火花闪现时,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
3、采取措施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评价。通过自我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学习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而对他人的评价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学生能从中认识到自已的优势和不足,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4、激励性评价要注意“度”。激励不在于一味地表扬和“藏拙”。太多的表扬和超值的嘉奖不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长期下去,学生也许会迷失了自我。要注意善待学生的错误,教师要善于发现其可取之处给予鼓励,不可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同时通过教师或学生的交流指出其不足,不要为表扬而表扬,以免迁就错误而产生误导。
高效课堂改革是一个蝴蝶破茧、凤凰涅槃的过程。它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前途是光明的,但过程是曲折的。教学中,只有师生的心灵不断撞击,才会产生激情的火花;只有师生的情感不断交流,才会激发人性的快乐。只有通过我们以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尊重教育的发展规律,转变观,念提升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无限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