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工作报告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创设》工作报告
现代英语课程内容的改革需要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情景教学法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论,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小学英语课堂上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充分利用视听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创造了浓厚的外语学习氛围,达到了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情景教学法在当今国内外的语言教学上运用很广泛,并已有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总结。情景教学法通过吸收国内外教学法的合理成分,并结合我国中学英语课堂的实际,已经成为被广泛英语的中学课堂教学方法。将情景法运用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可在教学中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应用于课程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全过程,将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高兴的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时刻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高,学习效果就好。这就要求教师联系教学内容,结合具体实例,找到问题中现实中的兴趣点,把带趣味性的问题,方法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讨论。适时地激发兴趣,这是目的。通过激发兴趣,激活教学活动,以趣促学,收到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益。基于此,我在英语课堂中引入了情境教学。
二、课题的自然情况:
本课题实验组,在研究过程中依据小学生的素质发展规律,结合英语教学发展规律及对小学生现有水平分析,制定出相应的实验措施。本课题旨在探索英语游戏教学规律,破除以往陈旧的添鸭式教学,实现语言的交流运用。人员分配情况:课题由张青老师任主持人,马玲玲、宋明明老师负责搜集、整理资料,刘晓岚老师负责研究课题的有关理论以及负责课题各阶段的计划、总结。
三、课题概念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一)概念界定:“创设情景”就是指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性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景,例如通过演示实物、卡片、简笔画、身体语言、图片,放录像或播放录音等形式对新材料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把学生带到特定的课堂艺术境界中,以引起相同的情感体验,在较短时间内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英语的时候,要努力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引发学生的思维,启动他们的认识结构,尽可能使学生全身心活动起来,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
情境、表演情境,处于积极地接受新语言信息的状态中,引发直接兴趣,以此突破语言关,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交际化。正如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所言:“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
(二)支撑性理论:我们认为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以及外语教学法如:活动教学法、功能法(The Functional Approach)、全身动作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等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1、新的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Task-based Approach),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游戏教学法就是将教材内容按其交流原貌活化于课堂,形成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师生共同投入、互相交流,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英语这个交流工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3、功能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倡导课堂教学交际化。
4、全身动作反应法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习充满乐趣,特别适合小学生。
四、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1)小学实施初级英语教学的学段;
(2)英语教学:教师把有关英语方面的知识技能传授学生的过程;
(3)情景教学就是通过设计出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行,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并活化所教语言知识;
(4)在小学英语情景教学的方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结合新课标的要求,通过教者的精心备课,尽可能多设计出符合教学要求的真实情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加强运用语言的能力。
五、研究方法:
1、成果借鉴法
通过查阅资料,学习借鉴小学英语情景教学的经验和方法。
2、行动研究法
深入研究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研究所教学生学习状况和接受能力。积极思考、善于总结,不断创新。
3、经验总结法
结合实际教学,不断尝试各种有效的方法,善于总结积累,注重研究对比,探求科学、合理、有效的情景教学方法,以此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设计,从而运用实际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六、课题的基本研究过程:
(一)本课题研究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根据教学实际,通过听课、与师生交流等方式进行研讨,制定研究课题,明确研究方向及研究任务,确定实验班级(育才双语学校二(6)班)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教师做好课题,实验研究的各项准备工作。首先,教师明确课题实验研究的中心内容,围绕情景教学这个中心,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其次,做好参加实验学时的登记造册工作,内容包括之前是否学过英语,家庭环境等情况;第三,自己参与实验的预期目标。
2、了解掌握学生目前英语学习基本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小测验、座谈会、个别交流等方式,从情感、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方面具体了解目前学生英语状况,并进行分析、分类,结合课题确定初期实验的基本思路。
3、研究教材,共同备课。根据实验课题研究方案要求,全面仔细阅读教材,集体备课。实验老师要以情景教学为中心,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要体现出语言的交际功能。
4、定期研讨,阶段检测后,上一节研讨课。根据阶段检测成绩及授课情况,召开一次实验课题研讨会,对前期实验情况进行回顾,找出优点,分析不足,为后半期矫正课题实验思路提供依据。
第三阶段反馈评估阶段
1、反思矫正
2、召开学生座谈会
3、成果延伸
4、阶段评价
5、数据收集及实验记录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大家对游戏型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并逐步运用到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了如下效果:
第一、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变被动为主动,掌握了更多的知识由于有意义的真实任务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能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的欲望,使学生有话可说。一个人只有对某事发生了兴趣,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的办法,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第二、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发现信息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教师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的,有时教师只给出一些原则上的要求,由学生自己去构想,去设计,去发现。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活动得到充分的解放。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大脑始终处于一种激活状态,他们获得的不仅是语言知识,获得了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通过亲自动手,多次实践,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
第三、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结协作能力小组讨论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口头操练的机会,而且是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过程,学生们通过互相配合,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体会到了共同攻克难关,分享快乐的愉悦。这对于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其有好处。
第四、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逐步提高 丰富多样的教学游戏活动,把英语教学和生活实际密切地联系了起来,为学生创造了运用语言的机会,营造出了浓郁温馨的英语语言气氛,激发了说的动机、交流的欲望,学得轻松,用得自如,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逐步提高。
第五、视野更加开阔,更加关注社会
第六、教师的科研能力也显著增强,教学教研相得益彰
1、提高了自身的业务能力
2、教师积极撰写论文,课题研究后我们留下的思考与困惑:通过一年的游戏教学调查发现,100%的学生喜欢做游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不学习语言规则,不掌握相当的词汇,英语的应用能力就是空中楼阁”我们体会到:语言知识本身具有的魅力,才是学生持久学习的驱动力,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绝的能源。为此,我认为游戏作为帮助学生学好英语的一种有效教学形式,要真正发挥其辅助教学的功能,达到寓教于乐,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面向全体,分层教学 在游戏教学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如何对待优中差生。设计游戏注重面向全体学生,难度适中,让大家都参与。根据个人素质,性格特点,记忆力,反应速度等,在心中把全班分三组,因材施教,分层要求,以求最有效的激励机制促学生不断上进。在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中,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无形中调动学生的言语资料库。在实践中他们学会自我评价,由此产生的成就感又转化为无穷尽的学习后继力。
二、组织得法,严谨有序 做好游戏的组织工作,做到有条不紊,活而不乱。小学生天生喜欢游戏,争强好胜,有些学生做起来容易忘乎所以,甚至在课堂上,有会情不自禁地高声喊,因此,首先,有开始游戏之前讲清规则。纪律要求,评分标准,防患未然。在游戏过程中即使还出现一些混乱,我要能理解学生的心理,不一味批评,而是积极讲清楚。
三、适时适度 不能力求面面俱到,游戏过多,而忽略了主要教学内容的讲授和训练,喧宾夺主,上游戏娱乐课。在研究中,我们也感到一些困惑:
1、如何处理班额太大的问题?由于我们学校每个班级基本上都60个学生,课堂上的40分钟往往无法保证每个学生有较多的时间交流英语。
2、如何解决小学与中学的衔接?目前小学与中学各自为政,在教学中中学较注重理论,教法也比较传统,小学课堂气氛较活跃,学生该如何适应这样的转变。
3、如何解决课时不足的矛盾?我们每周3个课时的英语教学势必要求我们每一节课都上新课。这样学生的练习时间比较少,特别是中差生,跟不上教学进度。
第二篇: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活跃英语课堂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
【摘要】语言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而交际和思维又离不开语言环境。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也离不开与之相应的语言环境。但在中国,由于多数英语教师仍未意识到这点,忽略了课堂英语学习环境以及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性,一味强调英语成绩的高低,使得学生为了考而学,并不是为了用而学。本文阐述了课堂英语学习环境的重要性,探讨了教师如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英语学习环境。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学情境
环境创设
作为一门使用频率很高的国际性语言,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现在小学开设英语课已成普遍之势,甚至幼儿园也开始出现英语特长班,英语学习呈现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引发了许多褒贬喜忧。在几年任教农村小学英语的经历中,我发现三、四年级的学生学习英语热情高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间主动用英语向老师和同学问候;而五、六年级的学生逐渐淡化学习热情,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通过走访学生,以及与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我深刻的认识到,这不仅仅是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所导致的,更是因为在多数农村学校,缺少对于校园整体英语学习环境创设的认识,学生感受不到真正的英语学习氛围。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课业繁重,升学的压力,教师更倾向于知识传授。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感受不到成就感。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积极地为孩子们开创地道的英语学习环境,使孩子们能真正的学有所用。
学校和课堂是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主要阵地,而最直接有效的英语学习环境在于课堂上,理所当然,每一位英语教师就应当认真思考这一问题:如何让孩子们在一种轻松和谐的语言氛围中学习和运用英语。
一、布置有特色的英语教室,营造学习氛围
首先,我们要考虑的就是所在的教室,我会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如何布置有班级特色的英语教室,例如在墙上贴有双语的名言警句,在教室的物品上贴上英语单词,亦或是画一系列关于动物的卡通图片,让孩子们亲手制作,并贴上相应的英语单词,不仅装饰美化了教室,而且有利于孩子们对于单词的记忆,当然可以多做几套不同系列的英文单词卡片定期进行替换。我在教室内的书架上选择和添置一些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们阅读的英文杂志,报纸和期刊,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也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到英语。我还在教室里设置一个小的英语角(English Corner),在其处 贴上标语“Welcome To Our English Corner ”,周边的墙壁上也布置了形象生动的图片,让学生进入其中,就产生一种要用英语交谈的感觉,激发了他们自觉参与其中,以便我和学生或是生生之间进行英语上的交流。
其次,在熟悉和了解了每一个孩子后,我为孩子们冠以特有的英文名字,在课堂和课外都可以使用。师生之间相互使用英文名字的时候,在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加深亲切感的同时,也让孩子们以及教师迅速地进入到英语学习的氛围中,有利于教师对于英语学习环境的创设。
二、巧妙引导孩子们进入状态,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根据注意的规律,在授课伊始,教师不宜立即进入实质性的教学内容,而应注意诱发,让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外自主地转移到课内,此时就需要教师创设一些环境,采用一些手段来引导孩子们。如放一段悦耳的英文歌曲,搞一个有趣的英语游戏,或是播放一段精彩的英语小短片。正式上课时,通过巧妙的设疑提问,或是情境引入等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唤醒孩子们的注意,使孩子们迅速进入角色,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积极勇敢地运用英语。例如:在学习牛津小学英语3A Unit2一课Colour 时,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服饰来创设一种教学情境。
T: Hello, boys and girls.Do you like to play a game with me? Ss: Yes, very much.T: Great!Please guess what colour do I like ? Ss: Orange、blue、green、pink„
T: Oh, no.I like yellow very much.Look at my clothes, this is my favourite yellow dress.三、多种形式创设丰富真实英语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并运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外语教育理论注重语言学习过程,提倡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等各种强调学习过程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Approach)是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的最新发展,是被认为在创设真实有效的英语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运用能力方面现有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这也给教师提出一个课题,如何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和创设道地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如何培养学生在此环境中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
1.游戏
科学而适当地采用游戏对教学大有裨益。一直以来,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多主张此方法。程颐曾说:“教人见意趣,心不乐学。”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也认为:游戏是儿童活动的特点。通过游戏,儿童的内心活动变为独立自主的外部自我表现,从而获得愉快、自由和满足,并保持内在与外在的平衡。游戏运用于课堂教学,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改变形式,达到不同的效果。
课前运用游戏可以活跃气氛,吸引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中运用,可以将知识融于游戏中,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联系所学的知识,寓教于乐。天性好动的小学生最乐于接受这样的教学形式。课后运用游戏则可以作为一剂调味品,让疲劳的神经得到放松,在欢声笑语中操练巩固所学的知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牛津小学英语《3A Unit 5》一课中,学了ruler,rubber,pencil,ball pen,pencil sharpener,pen等学习用品类的单词。我设计一个猜猜看游戏,用一块方巾遮住实物或将物品放入铅笔盒里,让学生闭上眼睛,老师数“ one、two、three, Open your eyes and guess what’s in my pencil-box ?”学生的好奇心马上被调动起来了,纷纷举手,猜自己所学过的单词,当学生猜错时,老师很遗憾的说:“Sorry!No!” 猜对时,老师会很开心的说:“ Yes, you are right!You are so clever!Good!Yeah!”等。然后,继续猜下一个物品,为了达到巩固单词教学的目的,要进行反复的猜测才能完成。在猜谜游戏中学生已将所学的单词熟练掌握了。
我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方位名词进行教学时,也运用了游戏的形式,将他们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如牛津小学英语《3B Unit1 My school bag》一课中学习介词 on /in 学生对此不容易分清,因为概念太书面化了。为此我引导学生做一个指令性游戏,把双手放在桌上on your desk,放在桌子里in your desk,如此反复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分清两个介词,还能听懂老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教师在学生熟练掌握要领后可以加快速度,变换顺序,使游戏富于变化,魅力无穷。
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热情,并能为词汇或句型的操练设置信息差和提供较为真实的语境。教师应注意题材的选择,游戏规则的运用以及教具和多媒体技术的配合,使游戏既具有明确的教育作用,又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在具体实施中要时刻注意反馈,做到见好就收。
2.儿歌,小韵文
小学生是活泼好动的,他们爱说、爱笑、爱唱、爱跳。我们要顺应学生的这种特点,课堂上多些变化,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每一课都有新的歌曲或韵律诗,因为他们具有趣味性,节奏感强容易上口等特点,在学生所学内容基础上适当扩展,改编创作一些儿歌,小诗,会令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学生在其中不仅掌握了发音,熟悉了单词更在无形中运用了句型;引导学生自己编唱各种儿歌、小韵文,还可以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牛津小学英语《3A Unit1》一课中,学习动物类单词时,我编了一段小韵文:喵喵cat,汪汪dog,会飞的bird,调皮的monkey,凶猛的tiger,美丽的zebre长鼻子elephant,并加上动作边说边做。
另外,小学生的注意力较差,不能长时间集中,容易疲劳,课中运用歌曲可使学生得到休息,调节情绪,根据学生熟悉的中文歌曲改编的儿歌也是很好的选择。如: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ander what you are Up above the world so high Like a diamond in the sky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琅琅上口的儿歌带给孩子们的是无穷的乐趣。引导学生自编儿歌,运用于课堂教学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如学会了Ten little Indian boys 后,可变为Ten little boys or girls并配以动作,每唱一个数字走出一个男孩或女孩,依次类推。不仅可以强化数字练习还能锻炼协调能力。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手段,通过音响、图像等方式,向小学生展示英语语音、语调的节奏美和流畅美,使孩子们爱看、爱听、爱说。教学中恰当运用儿歌的可唱性、知识性、趣味性、简易性等特点,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绘画
这是学生最乐于表现的手段之一。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们负担。”学习英语离不开一定的词汇量,但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英语单词,会让学生感到头疼,产生厌烦心理。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可以让学生回家画图片,上半部分画画,下半部分写单词,或者正面画画,反面写单词。这样,把抽象的单词和形象的图片联系起来,学生记单词就会容易很多。有些教学活动中对这些图片的运用让学生有成就感。
牛津小学英语《4BUnit 2 At a party》 一课中,学习了脸部各器官的单词ear、eye、nose、hair、head、mouth 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一幅脸部图片,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听老师的指令或看老师出示的单词卡做出反应。看哪个小组画的最快最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动心、动情将有利于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绘画无疑是让学生耳、手、脑、口等并用,记忆单词的有效方式。4.表演
每个孩子都喜欢掌声和表扬,他们希望得到认可,希望教师表扬他们,希望同学了解他们。表演就给了他们表现的机会,为他们发展自我创造了一个舞台。孩子们在虚构的情景中扮演所要求的角色,运用所的语言进行交流,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感情。
在学了打招呼的简单对话后,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表演,适当的改变扩充内容,更好的在生活中运用英语。
教师以课文内容为中心,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排演英语短剧,加深对英语语言的运用和理解。牛津小学英语《3A Unit 2 》一课中,在教学了颜色red/yellow/blue/black/green等后,为了更好地操练单词,教师引导学生在一个森林里扮演变色龙,玩“Rock Scissors Paper”的游戏,赢的人可以“变成”自己喜欢的颜色,“隐身”到森林中相应的植物或动物身上,还可以出英语难题考对方。学生们在不亦乐乎的游戏中运用到了许多句型如The „ is/are red/ yellow/„ I like „ What color is it? How about„?等。
5.竞赛
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但针对他们有很强的好胜心和表现欲,而且初步具有了集体荣誉感这些特点,竞赛已经被广泛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中。每次组织一场形式各异的竞赛,能促进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竞赛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和其它形式组合运用,发挥它的作用。如我们在学习了儿歌后进行比赛,看哪一组唱的好,给予奖励。游戏与竞赛的结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激烈的比赛中运用英语。
牛津小学英语4BUnit 2 At a party一课中,为进一步操练脸部单词,可以进行画图比赛,男女两组,每次派一个代表上台,结合“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赢的同学可以画一笔,最先完成的小组获胜。比赛中,全体学生都呐喊助威,希望本组获胜,学生中自然形成了一股凝聚力,这在平时是很难实现的。
我们在运用竞赛这种形式时不能单纯地以“玩”为中心,要有操作性、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时间限制,结合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最终目的。同时,要注意把握好奖励的度。
6.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也是当前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向。在现代教学资源里,可以把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进行整合应用,CAI(Computer-assisted Introduction)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模拟、操练、时间等全方位的英语学习的交互环境。例如: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8 At the weekends时,学习的是昆虫类的单词,通过制作精致的课件,让这些昆虫动起来,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让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记忆和学习。
学习英语离不开环境。一定的环境,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英语教学特别强调语言环境的创设,有了生动而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激发主体意识,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乐于学习英语,并产生成就感。【文献参考】
1于美荣:《创设更加自然的小学英语学习环境》,《山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报(基础英语教育)》2004年04期 蒋新群:《农村小学英语环境的创设》,《上海教育》,1996年02期 3 付道春:《教育学》,高等师范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4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5 曹莉莉;《谈小学英语活动课教学》,《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年1月 6 张丽宾:《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年7月
文中涉及的课题名,均要加上书名号,注意行文格式,大标题要进一步提炼。
第三篇:如何创设课堂教学情景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 创设课堂教学情景
讨论会
组织者;云涛 参与者:
(云涛讲稿)
精心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探索知识的方向,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快乐的事情,并且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其学习能力,诱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引起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兴趣。
一、在课的导入阶段设置悬念,创设情境。
在课的导入阶段创设情境,可以使精力旺盛。带着浓浓的兴趣进入学习状态。(1)创设游戏化情景:我在上概率时制作了一个摸球游戏: 20个乒乓球,10个标上5分、10个标10分,放在一个黑色的袋子里。游戏规则是每摸一次一元钱,每次摸10个球,若分数之和为100分或50分奖20元、95分或55分奖5元,其他为0元,若为75分则为-2元。让学生都试一试。最后总结是我赢了还是他们赢了。“要知道其中的道理吗?那就好好学习这一节的知识吧!”
(2)创设趣味化情景:在上二元一次方程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题:“黄瓜一担子,和尚一院子,一人一个差一个,一人半个多半个。问有几个黄瓜几个和尚?”没多久就有同学说出了答案。“你是怎么知道的?”“凑出来的!”“能不能用我们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呢?能!”于是分析题意列出方程,最后说;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不难,只要我们好好学“二元一次方程”就可以了。
(3)创设现代化教学情景:我在教学“乘方”时,才进入多媒体教室,那熟悉的音乐,屏幕上那滑稽的老头和小毛驴,学生们惊喜地喊起来:“阿凡提”“阿凡提”„„在一片吵闹声中放映开始了,阿凡提倒骑着毛驴、口里哼着歌一路走来,这时,教室里安静下来,当他走到大财主巴依老爷家门口时,就跳下马来上前打门:“巴依老爷,巴依老爷,有大买卖啦!”大门“吱”的一下开了。胖胖的巴依‘滚’了出来:“叫什么叫,你们这些穷鬼。”阿凡提叹了口气“唉!可惜啊可惜,这桩发财的买卖只好另找别人啦。”转身欲走。巴依一听‘发财’眼睛瞪得圆圆的,陪着笑脸,搓着手问:“什么买卖?”阿凡提只是叹息:“可惜啊可惜!”在巴依的再三追问下,阿凡提说:“有人让我帮他办件事:说若今天你给他一分钱,他就给你100元钱;明天你给他2分钱,他也给你100元;后天你给他4分钱,他同样给你100元„„就是说他每天都给你100元,而你给他的钱是在前一天的数上乘以2,时间为一个月。你同意吗?”巴依一听,跳了起来:“同意!同意!”这时放映停了,我问:“巴依会赚钱吗?”下面七嘴八舌地争吵起来:“不会,因为阿凡提是最聪明的。”“那么他陪多少呢?大家试试。”“不得了啊!巴依上当啦!”“从第14天起巴依就陪上啦!而且一天比一天多。”„„当我把230即第30天巴依要付的钱告诉大家时,教室里一片惊讶之声。“这就是这节课要讲的内容‘乘方’的魅力”。
这样的悬念激起学生想及时了解一个为什么?带着问题进入学习。
二、在新课的讲授过程中设置悬念,创设情境。
数学是一门思维严密、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但教师对所授内容的平铺直叙,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感到所学内容枯燥无味。因此,教师要研究如何在教学过程创设一些情景启发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也就是说要想方设法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迫切的要求下主动地进行学习。
(1)创设递进式情景:有这样一教学案例:一上课,老师就出示一张美丽的挂图,图上一栋刚完成的教学楼,楼前一片空地:“这就是我们后面即将完工的校园,请大家把它建设得更加美好,已知这块空地的长为1000米,宽为800米,现在要把它绿化(其间要有人行小道,小道宽1米。)”。学生高兴地开始动手设计(有的说把小道设为椭圆;有的说把它设为方形,有的又在中间加一个十字„„)。老师又说:“现在把你们设计中的绿化面积算出来。”接着要从某个城市购买花草和树苗,于是产生一道有关运输的应用题题中涉及到两种运输工具(汽车、火车)、它们的运费不同,速度不同、所用的时间也不同、而树苗的耗省(中途护理如:每5小时浇水一次,每天要翻动通风一次)却随时间而增加。让学生寻找最佳方案。树苗运到了,看教材49页“学校安排甲、乙两班学生进行绿化,如果两班合作,6天可以完成,如果单独工作,甲比乙少用5天,两班单独工作各需多少天?学生积极地去求解。”绿化好了,但我们要加强管理。“工人师傅由一个安有甲、乙两个水管的水池放水浇花,单放甲管比单用乙管少用10小时放空水池,如果两管同时开放,12小时可以把水池放空,若单独开放一个水管,各需多少小时能把水池放空?”学生又愉快地争论和求解。最后老师说:“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是我们的心血,大家要好好爱护呵!”递进式情景,使学生的学习环环相扣,高潮不断。
(2)创设随机情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常把平面上找点的坐标看作是到电影院找位置、必须同时考虑“座”与“排”两方面一样,来考虑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在巩固这一概念时,又可以把教室里的学生的座位所表示的行与列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让学生找到自己相应的位置所表达的点等等。亲历一个这样的“过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而且能获取情感体验。
(3)联系其他学科创设情景:学生所学知识往往孤立于某一学科,而不能把各学科知识进行互相渗透,如果教师巧妙地把各科知识联系起来,则可创设出良好的情境。例如,如图所示电路,电流的电动势为ε,内阻为r,R1为固定电阻,求可变电阻R2调至何值时,它所消耗的电功率最大?其最大电功率是多少? 这是一道物理题,也是一道不等式题。写出这道题后,学生就会感到惊讶:数学课怎么变成了物理课,数学老师也懂得物理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就起到了教学的艺术效果。
(4)创设问题化情景:在上合并同类项时,提出什么是同类项?而先不作正面的回答,只举一个例子“假设有几个笼子都有鸡和鸭混合在一起,你怎样有序地把鸡鸭数清?”
(5)创设故事化情景:教学无理数时插入“2的发现”“数学三大难题中的倍立方问题”(6)联系具体事物创设情景: 用具体事物创设情境,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直观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有:巧用寓言创设情景、通过动手实验创设情景、营造气氛创设情景、通过历史人物创设情景、利用数学发展史创设情景、利用场面创设情景等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也要注意一些问题,如:设置悬念要难易适当,使学生能够始终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设置悬念要联系学生实际,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新鲜感和好奇感,从而活跃其思维,始终使思维处于主动状态;设置悬念还要注意与学生的情绪相结合,在学生情绪饱满的情况下进行悬念的设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时机,适时适当地进行悬念的精心设置就一定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始终热情,在积极快乐的气氛中感受数学的奇妙,进而掌握好知识。
三、在练习过程中创设情景
在练习中创设情景可以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使所学更加牢固,常用的方法有:(1)创设求异情景:同一问题却有不同的答案;(2)创设生活化情景:在教学轴对称时安排剪纸、校服、毛衣中的花等生活中的对称、从将军饮马问题中寻找最短线段等等;(3)利用一题多解创设情景;(4)利用开放性题目创设情景;(5)利用竞赛(比一比)创设情景等。
四、在课的小结阶段设置悬念,创设情境。
每节课在小结时,也应精心设置一个小小的悬念,为下节课的内容涂上一层神奇的色彩,促进学生去思考、去研究,盼望着下节课的到来。有些学生为了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于是打开课本,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说这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预习。
“教不定法,但求得法”,我们探索的课堂教学中学习情景的创设,只不过是管中窥豹、抛砖引玉。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情景的创设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只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景创设,都是成功的。但在课堂教学中,不要为创设情景而创设情景,更注重教学目的与课堂教学实际的需要,也不是每堂课中必须有情景的创设,而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而创设一种或多种学习情景为教学目的服务。我们相信,以后教学过程中会有更多更好的创设课堂学习情景的方法出现。
第四篇:创设情景,改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小编推荐]
青竹湖湘一·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2010-4-18
创设情境,改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尽管现在的小学生学习英语接受能力都比较强,大部分课堂教学创新意识强,能够创造性地使用和整合教材,注意育人思想的渗透,为学生学习和应用英语创设语言情景,积极构建“在用中学、学以致用”的任务要求,但依然存在些许问题或不足。
陶行知先生指出: “教师应不仅关注于教,更应关注于学”。“知情意的教育是整个的、统一的。知的教育不是灌输儿童死的知识,而是同时引起儿童的社会兴趣与行动的意志。”陶行知先生的理念与现代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即在教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要引导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情感态度中进行学习。
随着小学英语新课程的改革,小学教材版本大多树使用的是外研社的新标准英语,从教材的内容看,我们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能力和应用英语的能力。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交际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情境在语言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儿童学习英语,缺乏语言环境,听说少,又缺乏情境。我们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在交际过程中学,才能使知识的系统性、活动的操作性、审美的愉悦性融为一体,从而帮助学生萌发创新意识,产生创新欲望和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但与智力水平和学习方法有关,还与其心理状态有关,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英语教学中 “创设情景”就是指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以形象性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景,例如通过演示实物、道具、卡片、简笔画、身体语言、图片,放录像或播放录音、音乐等形式对新材料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把学生带到特定的课堂艺术境界中,以引起相同的情感体验,在较短时间内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动物名称时,在学新单词之前,用动物园做背景,然后配上各种动物的叫声,让学生来猜这些都是些什么动物,用这种真实情境的导入和学习方法,学生很感兴趣,因为都是他们平时接触得比较多的或者喜欢的很熟悉的动物,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更高,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充满着好奇和新鲜感。在教学中,教师的训练内容和形式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真实的交际行为;要密切与激发学生的兴趣、自信心、合作精神等情感态度相结合;要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文化意识;要使他们在语言技能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特别是学会主动学习。我们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课堂活动交际化、多样化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敢于开口、善于开口说英语的习惯;在交际实践中激发学生潜质,张扬学生个性,体现“动中学,用中学,乐中学”的语言教学格局,这也是我们着眼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为了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取得学习的成就感,在课堂上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举的措施,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贯穿教学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激活学生的思维,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讲授英语的时候,要努力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处于积极地接受新语言信息的状态中,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交际化。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所言:“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 每当学习对话课时,总是要求学生自己和学习小组成员或者自己的搭档朋友一起,根据所学内容自编对话,可以有所更改,只要符
Qingzhuhu xiangyi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青竹湖湘一·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2010-4-18 合真实的情境就行。
例如,在学习clothes和询问价格时,会用彩纸自做所要学习的服装,上课时把自己当作是服装老板,学生是顾客,进行真实情境中的英语对话。在学生后面的表演中,他们也能把自己当做是真正老板或者顾客,顺利流利的进行主顾间的对话。
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日常生活的现象,或以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为出发点,创设一种教学情境,从而导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英语的氛围中。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设计出既让他们感兴趣,又能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的情境进行交际。在创设情境时,更多的应考虑学生本身的特点。
小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来自兴趣。每当谈论到他们自己或身边的事时,就会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所以在创设情境时要真实自然,贴近生活。小学阶段的学生好玩好动好胜心强,就应考虑创设情境多样性和趣味性,要形式多样,活泼有趣。每个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不一样,要因材施教,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要注意难度适中,照顾层次,太容易,满足不了优生的需求;太难,差生根本不知所云,会拉大优差生的距离。教师也可以从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出发模拟一定的生活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共同参与,培养其合作精神,发挥其个性和特长。例如:教师可以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创造交流情境,变“个人竞争”为“集体合作”。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思维”。
在创设真实情境中,具体操作有如下几点: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创设问题情境。(1)教师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制造悬念,创设问题情境。老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不局限于一种。在学生表达出现错误时,不要急于马上纠正,也不要马上否定他的答案,可以对他说“May be.”要给学生自己意识错误的机会,能意识自己的错误也是学习过程中的进步。还可以在提出问题后,以pairs或groups的形式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彼此之间也可以互相纠正错误。(2)可以连珠炮式地提问。(3)设置“突如其来的提问”,让学生就某个问题随便说说他们知道的东西。让学生说出他们能想到的情况,如果说不出来,教师可以提示。突如其来的提问可以使学习生动活泼,能引起学生临场发挥的冲动,获得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与信心。(4)连锁操练,学生任意提问。A---->B---->C---->D,etc.在练习时不仅让学生学会回答问题,而且要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尤其是课文教完之后,教师提示学生就所学的当堂课文的内容这种chain drill很有效。
2、模拟情境。模拟情境(simulated-scene)指设置或虚拟一种能够激发情感的场景。作为教学方法和技巧其作用在于以形象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和潜意识的认知与感染;而产生作用的机制原则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利用创设模拟情境,在认知方面具有启迪学生的可暗示性,从而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接受教育输入。我们可用以下情境:表演情景、模糊情景、图片情景等,其中包括利用实物,采用多媒体课件等。例如:利用教室的场地,座位等,去教问路。在座位上插上一些牌子,标明地点,让学生根据模拟的情境,谈论问路和指路;也可以几人一组,根据教材的题目,准备一些简易的道具、服装、到前面表演;看病,购物,借东西等都可以采用模拟情境进行,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会感觉趣味性强、难度低。我在教学“Do you use chopsticks in England?” 这一课时,使用投影仪把文中出现的两个主人公用在交谈的图片打出来,再配上聊天时才会有的标注,学生
Qingzhuhu xiangyi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青竹湖湘一·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2010-4-18 一看就知道这是两个人在问对方问题,在他们肚子饿了的时候,用了肚子饿的图像,然后拿出头饰给一个学生戴上,假设他就是Daming , Daming 现在肚子饿了,会想到什么?然后引出了hungry和noodles这些单词,情境自然合理,学生很容易消化,并且把这堂关于中西方饮食文化对比的较难内容掌握得很好。
3、创设真实的情境。利用学生所经历的事情,用英语表述或对话表演。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应为教材服务,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所学语言点。
在创设情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养学生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主动性;
2、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理解性;
3、以发展思维为中心,着眼培养学生创造性;
4、以陶冶情感为动因,渗透德育教育性;
5、以训练英语能力为手段,贯彻实践交际性。
情境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认知与情感,活动与环境,学习和应用统一起来,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丰富学生的各种体验,发展创造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情境教学不仅能使语言教材变成活生生的言语,富有生活气息,使学生产生仿佛置身于英语世界的感觉,增强运用英语的能力,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地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了语言信息输入,产生语言内化,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Qingzhuhu xiangyi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第五篇:浅谈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情景的创设
浅谈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情景的创设
论文摘要:“对话教学”是小学英语课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平日的教学中,很多老师更多的关注了词句,忽略了情景的创设以及对话的运用和整体性的引领。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的问题提出策略。
关键词: 对话教学 情景创设 有效策略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英语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目前正在使用的 PEP 小学英语教材中,情景对话和语篇阅读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些对话内容都是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中发掘出来的,因此得到了孩子们的一致喜爱。通过对问好,喜爱的动物,购物等语言材料的学习,从而培养了孩子们的交际能力。因此,对话教学在整个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情景教学的含义
情景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有情绪色彩,并且生动形象的场景,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最终帮助学生轻松、快速的对所学英语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的一种学习方法。情景教学中的情景是由“情”和“景”两部分组成。情是指具有感情色彩的各种人物角色,而景则是指各种行为或活动进行的场所、场景、氛围和背景等。两者相互依存,共同提高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对话教学效果。
二、实施英语对话教学情景创设的必要性
通过丰富的情景设计,实用易学的句型和表达法,以及与课文紧密联系的话题和内容,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交流的欲望,增强了口语表达的自信,培养了他们自如运用语言驾驭语言的能力。
三、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情景创设的特点
英语对话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提高会话技巧,最终习得并自如地驾驭语言的能力的过程。现行的 PEP 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贴近生活的话题以及创造性的运用语言的情景,为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生活化对话创新情境的创设,引起学生兴趣,引入对话主题,很自然地融入进英语的对话教学,让学生自然习得语言。
四、英语对话课堂中情景教学模式的运用现状
虽然此种模式在现代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也被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重视,但是情景创设的情况和结果却不尽人意,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种种困境:
1、由于部分教师素质偏低,设计的情景容易忽略学生的感受,个人主管成分太多,完全按照自己固有的教学理念进行情景的创设,单调枯燥,没有创新。另外就是对教材的主题、内容挖掘不够深入,无法做到教材内容与所创设情景的有机结合。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对教师所做的情景设臵也是云里雾里,无法深入到情境中去体验和学习。
2、还有些教师设臵的情景不够全面,不能够顾及班上学习成绩出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顾此失彼。这样就容易导致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班级内的成绩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3、有些教师在设臵教学情景时,只是在教学开篇时引入一个,而在后面的教学活动中,没有对其充分利用,甚至将其搁臵一边,导致情景没有真正起到实效性。
4、情景创设要有延展性。简单来讲,情景设臵要注重情景链的运用,要把各个教学板块的内容相互联系和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仅仅的跟着一条课堂主线去思考。否则,整个课堂过程都会显得杂乱无章。在情景创设的过程中可以用实物展示、连环画展示、学生分组模拟训练等各种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老师精心设臵的语言环境中来。
五、实施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情景创设的有效策略
1.创设真实的情景呈现对话
在对话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教学方法就是情境教学法,即通过教师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环境中感知学习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和掌握对话内容的能力,并和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交际。因此,课堂中教师应特别关注对话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感悟对话、习得语言。越是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贴近实际的情境,学生越是能够积极有效的开展对话学习。如,在《My favourite season》课时,我用简笔画一棵树的特征变化,即:浅绿色的嫩芽—深绿色的叶子—黄色的落叶—光秃的树干来呈现四个季节:springsummerfall 和 winter,并特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的图画的特别棒,如:My favourite season is summer.我会在图中画上湖水以及游泳的小朋友等,这个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们浓厚的兴趣,纷纷被形象的图画所吸引,积极而愉快的进入到表达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的对话当中。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I like summer best./My favourite season is summer.Why do you likesummer Because I can swim.I can eat ice-cream and watermelons.Ican wear my new T-shirt with my shorts.师生之间在真实情境的交流中进入了本课的主题。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课堂上我们可以更多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实物展台和多媒体课件,创设各种不同的教学情景和真实的交际场面,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表达欲望。
2.在情景对话中操练词句,体现整体教学理念
英语教学中提侣“词不离句,句不离景”的教学理念。教师不应孤立地操练对话中的词汇和句型,而应围绕对话来操练主要句型和词汇,为对话教学做好语言铺垫。在低中年级的对话教学中,我们也应像高年级关注语篇的整体性教学一样,关注每篇对话教学的整体理解和完整情节。通过话题这一主线,将对话中的知识点一一串连起来,使学生整体感悟对话内容,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操练巩固,达到灵活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如:在教授《Is this your skirt》这一课时,首先创设了去商店购物这一情景,通过播放商店里的对话,让学生整体感知话题内容,然后将新单词“ skirtT-shirtdressjacketshirtsweaterpantsjeans socksshoes”放在对话中进行操练,并通过游戏“模拟商店购物”对单词和句型开展巩固练习,如:Can I help you Yes please.I want to buy a sweater.What colour is it Yellow.What about this one NoI dont like thisone.What about that one Wow How pretty!Ill take it.How muchis it Its thirty yuan.Ohits very cheap.Thank youYou arewelcome.Goodbye.Bye-bye.这样既操练了词句,也操练了对话。
3.重视对话的拓展运用,丰富学生的语言信息量
小学英语教学在遵循“源于教材,尊重教材”理念的同时,还应关注如何拓展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丰富语言材料,站在更高处运用教材上的知识,将学习到的内容转化为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如在教授《Whatsyour favourite food》这一课的对话后,我设计了对“Talk about yourfavourite things,如:stardrink fruit vegetable day colouranimal book teacher subject and so on.”这一开放性话题的讨论,如:What your favourite colour I like blue.Why do you like blueIts pretty.Whats your favourite day I like Friday.Why do you likeFriday Because I have P.E.class and music class.I like music teachervery much.Her class is so much fun.从而将课堂中的对话内容延伸至实际生活,使本节课的语言知识点得到了进一步的提炼和升华。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对话教学为培养学生实际灵活运用语言交际能力提供了展示与操练的平台。作为教师,能将情景教学法更好地运用到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去,使他们在对话中不断丰富知识,发展思维,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