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市城区初中学生课外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关于##市城区初中学生课外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课外文化生活在初中学生精神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他们课外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对于了解和研究初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状况具有现实意义,对于学生家长、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也具有参考价值。
本次调查针对与初中学生课外生活最为密切的阅读书报、收看影视网络和参与各类文化娱乐活动这三项内容。调查范围包括##市一中、二中、三中和五中4所城区初级中学。调查样本通过分层随机抽样获得。共发问卷350份,实际回收330份,其中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为91%。
一、课外阅读
通过对学生平均每天阅读时间、阅读的主要目的、最爱看的书刊类型和获得课外读物的主要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平均每天阅读时间在半小时以内的占25%,在半小时到1小时的占54%,在1到2小时的占16%,在2小时以上的占5%。由于现在初中学生普遍课业负担较重,再加上各种辅导班、培训班的学习,每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普遍较少,大部分学生每天阅读时间在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在阅读的主要目的方面,为提高成绩应付考试的占13%,为拓宽知识面的占42%,为提高文化修养的占25%,纯为消遣娱乐的占20%。从中可以看出为提高成绩应付考试的学生人数最少,这可能与他们平常课业学习负担较重有关,他们认为课外阅读应该具有一定的消遣娱乐因素,但有70%的学生是为了拓宽知识面,为了提高文化修养,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求知欲和上进心还是较强的。初中学生最爱看的书刊类型为通俗文学类占40%,历史知识类的占20%,生活科技类的占20%纯文学类和政治经济类各占5%。在获得课外读物的主要途径上,自己购买的占55%,借阅别人的占30%,借阅学校图书馆的占15%。从中可以看出学生所阅读课外读物绝大部分靠自己获取,通过学校图书馆获得的为少数,说明初级中学的图书馆建设还有待加强,应多增加一些受初中学生喜爱的课外读物。
二、影视网络
尽管学生课业学习负担很重,家长也不支持,但看电视、上网等仍然是现代社会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调查显示,有69%的学生每天都看电视,36%的学生每天都上网。最爱看的电视栏目连续剧占42%,影视片占38%,新闻资讯占5%,动物世界占9%,体育文艺占6%。调查中可以了解到初中学生对学校外的世界是充满好奇心的,很想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外部的世界。最受中学生欢迎的还要算娱乐性很高的电视连续剧和电影录象,但也有一部分是受父母的影响而喜欢的。在电视剧的国别调查时,有70%的学生喜欢韩剧,这部分中又大部分是女生,可见韩剧对中学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在对上网目的的调查中,有38%是为了聊天,有36%是为了玩游戏,有16%是为了看自己喜欢的娱乐节目,有5%是为了浏览新闻,有5%是为了学习。可见大部分学生上网的目的是为了消遣娱乐,聊天玩游戏的占了绝大多数,真正用来学习的只占极少数。在调查中还了解到有电脑家庭的学生看电视的时间比没有电脑家庭的学生看电视时间明显偏 1
少,说明电脑对学生的吸引力是相当大的,也说明了电脑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也是较大的。
三、其他文化娱乐活动
学生除了阅读、看影视节目、玩电脑之外,还参加其他一些文化娱乐活动。调查表明,学生主要的兴趣爱好分别为音乐 绘画 体育 舞蹈 收藏 摄影 文学。许多学生表示,平时对很多活动都感兴趣,但因调查要求选择自己“最主要的”兴趣爱好,故只能忍痛割爱,由此反映出当代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广泛的。在对音乐的喜爱程度上,就音乐类型来说,喜欢中国流行音乐的占69%,喜欢中华民族音乐的占11%,喜欢外国交响音乐的占8%,喜欢外国摇滚音乐的占7%,不喜欢音乐的只占5%。在喜欢的音乐风格上,有35%喜欢轻松活泼的,有25%的喜欢热情奔放的,有30%喜欢优美抒情的,有10%喜欢狂热刺激的。
调查还显示,热衷电子或电脑游戏的学生人数众多。有10%的学生几乎每天都玩,有20%的学生经常玩,有50%的学生偶尔玩,有20%的学生从来不玩。游戏的目的在于娱乐消遣的占到了80%。有78%的学生是在公共网吧里玩游戏的。当然,经常玩游戏的学生中有60%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
综合上述调查结果,我门可以看出目前##市城区初中学生课外文化生活存在的一些问题,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以外,在家庭、学校和社会诸方面,同样有不尽如意的地方。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主要受到以下这些因素的制约。
一是学生家长对学生课业学习抓得紧,而对课外文化活动不够重视和支持。家长包括老师并不是直接干预他们,没有对他们的课外文化生活给予必要的指导,而是本身繁重的课业学习负担,压得学生根本无法从容地投身课外文化活动。二是学校和社会提供的适合初中学生特点、能满足他们需要的课外活动场所和环境比较缺乏。被调查的中学生,大多不太满意现有的课外文化活动,即使学校开展的课外文化活动,他们也觉得比较单一,缺少吸引力。而社会上的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宫等,都在利益驱动下以赚钱为目的,服务质量也较低,也很少有对学生免费开放的。
三是文化部门对公共网吧和电子游戏厅的监管不力。虽然命令禁止未成年人进入这些娱乐场所,但这些娱乐场所为了利益,根本不去考虑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对未成年人基本是来者不拒。
针对目前##市城区初中学生课外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和各方面的制约因素,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充分发挥学校在丰富初中学生课外文化生活中的指导功能。学校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对学生课外文化生活的指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课外文化生活对初中学生的价值和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加强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丰富校园的课外文化生活的内容和形式。组织各种社团和兴趣小组,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激发学生各方面的兴趣,尽可能满足他们的爱好。
第二,学生家长要发挥在初中学生课外文化生活中的教育和引导管教作用。首先,学生家长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不能因为工作忙等借口而对孩子的教育不管不问,放任自流,也不能只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而忽视孩子其他方面的兴趣爱好。其次,学生家长要以身作则,戒除不良嗜好,不参加对孩子有不良影响的活动。另外,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兴趣爱好,在正确引导的情况下,也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对孩子的一些不良嗜好,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和方法,给予引导,而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
第三,除了学校和家庭外,社会其他部门也应重视和关心孩子们的课外文化生活。文化部门要加大对未成年文化市场的整顿和治理,进一步净化未成年人文化生活环境。政府要充分利用我市优厚的文化历史资源,要加大对公共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宫等对青少年影响巨大的场所的投入,不断增加和更新适合未成年人的设施。同时,也要增强城市整体文化氛围对未成年人文化环境的带动作用。
初中阶段是人一生发展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阶段,也是人的心理发展中的一个高危时期。初中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是社会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和成材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各部门都要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出发,对他们的课外文化生活加以关心和重视。家长要以身作则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管教。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外文化引导和教育。另外,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有关初中学生文化市场的整顿和监管,进一步净化文化环境。总之,社会各方都应高度重视共同努力提高未成年学生的文化生活质量,为他们的健康快乐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第二篇:农民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农民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新的发展实践,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对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稳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大力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2005年12月11日,中办、国办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针对解决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突出问题做出了全面部署。于是在寒假期间我对梨园村及周边两个临近村庄的农村文化现状进行了调查,由此得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新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成因,并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振兴新农村文化的一些建设性建议。
此处探讨的文化生活,指的是农村居民除参加物质生产劳动以外的其他活动,例如学习娱乐、风俗活动、人际交往等。由于种养面积和数量的狭小、农田耕作方式的现代或务工时间的灵活性,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居民“八小时以外”的时间相对较多,因而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较强劲。这种需求促使“其他活动”的产生和活跃。这些活动不仅显示了农民的文化需要和精神追求,反映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而且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了解其现
状并予以分析应对,使之得以丰富和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民文化生活的现状
近期,对全乡农民文化生活现状和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民文化生活的现状令人担忧。
1、文化生活贫乏。通过对100名不同文化程度村民的问卷调查,他们的日常文化生活方式主要有看电视和打牌(含扑克、麻将、字牌等)两种。其中,94.6%的被调查者表示,看电视是日常最主要的文化生活方式,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在两个小时以上。除了看电视之外,最普遍的就是打牌,一走进农村,闲散无事的农民三五成群玩扑克、打麻将的情况随处可见,而且没有不“带彩”的,其带彩数额一般在1-10元不等,一次牌局的输赢大部分在几十元以上。其他的像棋类、球类之类的活动开展得很少,玩电脑游戏和进行业余文艺创作的人更少,很多35岁以上的人甚至不知道上网是怎样一回事,家庭上网为空白。
2、“三难”问题突出。这里讲的“三难”问题是指农民看电影难、看戏难和看书难。从问卷统计和谈话了解的情况来看,93%的农民过去一年没有看过电影和戏剧演出,看过的也仅限于一两场,并且大多是到外村观看的,是条件好的人家办红白喜事请来的。政府虽然每年都开展“三下乡”活动,但对于广大农村来说,一年有限的活动确实是杯水车薪。以前活跃在农村文化市场的电影和戏曲如今却成了农民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奢侈品。通过调查,八成以上的的农民因为在家门口看不到电影、戏剧和其他形式的文艺演出而对文化生活感到不满意。此外,从调查情况来看,有70%的农民没有阅读习惯,不经常学习新的农业技能和科技知识。在其中有阅读习惯的人中,有55.6%是40岁左右的中年人,其阅读主要目的是获取农业科技知识,而年轻人阅读则是主要是为了娱乐。由于有图书室的村很少,其阅读的途径基本都是找亲戚朋友借阅的,自购的很少,本次调查对象的农民家中书籍(不含中小学教材、教辅读物)藏量最多的不超过20本,近九成农民不买书。
3、个人信仰缺失。100名被调查村民中只有7人信仰共产主义,3人信鬼神,90%的人什么都不信,其中信仰共产主义的人信仰理由不明。这充分说明,当前农民存在严重的信仰缺失,非常需要正确引导。调查中未发现教会组织开展活动的情况。调查结果充分说明,虽然当前我区农村的生活条件已普遍改善,但与物质水平的显著提高相比,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远远滞后了。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原因,农民工因为打工收入有限,不舍得将钱用于文化消费;二是社会原因,社会各方面对农民的文化需求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不过在调查中我们感觉到,农民的文化需求是十分迫切的,他们希望政府能够定期进行一些电影、戏曲、图书、歌舞等文艺演出下乡活动,希望村里定期组织科技培训。
二、改善农民文化生活的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要求我们采取更为有利的措施,更新的发展思路,创新内容与形式,开创农村文化工作新局面。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活动的载体和组织者,直接影响农村文化建设。怎样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主要从农村文化站建设着手,我建议:
1、大力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组建村级文化骨干队伍。目前全区大部分乡镇文化站不过是一个空壳机构,人员未专用,设施场地缺乏,开展活动无经费。在巩固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在每个村委会设立一个文化骨干的岗位,经自愿报名、民主推荐、才艺展示、组织考核等程序,在当地农民中选拔一名有知识、有责任心的文化骨干上岗,让其负责全村文化事宜。对村文化骨干可以由区、乡两级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年终时进行考核,群众满意的续聘,对不合格者解聘。
2、积极开展“送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一是要建立良好的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将送文化下乡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要列入目标管理考核,不断丰富“送”的内容,活跃“送”的形式,选择“送”的时机,使“送文化”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二是政府设立文化建设专项基金,免费送电影、送戏、送图书到农村及开展大型文艺进村(社区)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三是对各级专业剧团的下乡演出给予演出场次的补助,同时鼓励民间文艺团体的演出和自娱自乐活动。四是政府应当采取相应措施鼓励各级艺术团体到农村演出,按照剧团演出场次及相应演出成本,地方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在保证演职员基本生活的情况下,保证让广大农民多看戏,看好戏。五是积极贯彻实施省“十一五”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定期免费为农民放电影,对下乡放电影进行补贴。文化单位可加强与科技单位的协作,在每部文艺片前放映农业科技宣传片,既满足了农民的需求,又可以集中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
3、培养民间艺术传承人,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农村流传多年的传统文化形式亟待保护和抢救。比如,我乡原有农民磨漆画艺人60多人,现在能坚持的只有2人;扎故事人员过去有几个班子20余人,现在只有4、5人。对于这些日益萎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和抢救,比如,采用经济补助和奖励的方式,鼓励艺人培养传承人等,确保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经过我们的实践与调研,我深深的认识到:在一定意义上说,农村文化的相对落后,是制约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着力点。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更要
充分地认识到,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把农村文化建设好、发展好。
希望的田野有了文化的滋润,才能更加欣欣向荣;勤劳的人民接受文化的熏陶,才能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我相信通过我的调研与实践可以进一步的认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让丰富多彩的文化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培养造就出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新农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设更加繁荣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三篇:农村文化生活现状调查问卷
关于农村文化生活现状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人员的个人情况
1、姓名:()
2、性别:□男 □女
3、年龄:□30岁以下 □30~40岁 □40~50岁 □50岁以上
4、家庭年收入:□1万元以下 □2~5万元 □5~10万元 □10万元以上
5、职业:□事业单位 □个体、私营 □农民 □无业 □其他
6、文化程度:□大专或本科 □硕士或硕士以上 □大专 □高中以下
7、所在城市()
二、经常参与或感兴趣的文化娱乐活动(可以多选)
1、玩麻将、纸牌游戏()
2、看电视、听广播()
3、串门()
4、上网()
5、赶集,逛庙会
6、广场舞()
7、其他活动()
三、每月平均用于文化生活的时间的选择率 1、15小时以下()2、15~30小时 3、30~60小时()4、60~90小时()5、90~120小时()6、120小时以上()
四、更喜欢哪种文化娱乐活动
1、外地或城里的文艺团体送戏下乡()
2、能够亲身参与的活动()
3、当地农民自编自演的节目()
4、观看反映基层群众生活的影视剧作品()
五、家中是否通有网络
1、有()
2、无()
六、上网目的
1、工作()
2、学习()
3、娱乐()
4、其他()
七、当地有无文化站或文化室等活动场所
1、有()
2、无()
八、是否经常到文化站参加活动
1、经常
()
2、偶尔()
3、从不参加()
九、对当地业余文化生活态度
1、满意()
2、不满意()
3、无所谓()
十、对政府文化生活方面工作的态度
1、满意()
2、不满意()
3、一般()你认为
十一、农村地区应该建设那些文化基础设施
1、乡镇文化活动中心()
2、村文化大院()
3、广播站()
4、体育健身设施()
5、图书室()
6、棋牌室()
7、有线电视()
8、网络()
9、其他()谢谢您的配合!
第四篇:农村文化生活现状调查策划书
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和活动现状调查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壮大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为了促进我我省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湖南新农村文化建设基金会组织发起首届大学生“走读湖南乡村文化活动”,广泛动员大学生深入农村,感悟生活,注重实践。而农村文化的建设作为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位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
二.活动目的⒈ 调查湖南省沅江市个别乡镇的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现状;
⒉ 认真贯彻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部等相关部门组织的关于开展首届大学生“走读湖南乡村文化”的文件。
⒊提高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
三.资源需要
人力资源:研究生代表
物力资源: 调查问卷300份
四.活动开展
本活动主要是以调查问卷和走访村民的形式开展,由参与此次活动的人员在各自所在的地区独立完成。
⒈ 选择当地2~3个经济发展水平有较明显差异的村镇作为开展调查活动的区域;
⒉ 向个村镇的乡镇干部和村委会干部了解该镇或村的人口总数、年龄组成等基本情况,据此选择合理的人数和恰当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可分为未成年人组、中年人组、老年人组三个小组;
3.开展问卷调查活动;
4.与乡镇干部或村干部交流,并做文字记录或相关照片采集;
5.统计并整理调查数据及相关文字整理工作;
6.将通过调查得到的数据和意见反映给村委会干部。并向其咨询该村镇在农村文化建设
方面的政策、措施或所遇到的困难等情况;
7.全面总结此次调查活动;
8.撰写论文
五.活动具体行程
7月9日早上7:00从农大出发,估计10:30左右可以到。把住宿地方安排妥当,与当地负责人联系好,午饭过后,稍作休息,开始调研工作。
7月9日下午第一站到琼湖镇
7月10日第二站到三眼塘镇莲子塘镇草尾镇
7月11日第三站到双丰镇万子湖乡新湾镇
7月12日调查工作结束返校
六.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1.此次调查活动主要在农村地区进行,且在暑假期间,各调查人员应注意人身安全;
2.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农民或乡镇以及村委会干部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方面的意
见或建议,除整理调查问卷外,各调查人员还做适当的文字记录和图片采集,要求
各项信息记录真实。
七.活动经费预算
调查问卷:300份×0.2=60元
防暑药品: 40元(藿香正气水,风油精,创口贴等)住宿:140元/晚×2×3=840元
吃饭:正餐25元/人×4×6=600元
水费:2元/瓶×3×4×4=96元
车费:待定
第五篇: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前言
一、调查的背景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现在的农村,基本已经告别了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正在逐步向小康生活迈进而农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开始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调查的目的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仅要致力于学习,更要关心自己的国家!而在中国,农民约占人口总数的56%,(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2007年10月22日表示,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仍占56%的大国,农业和农村发生的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对统计工作既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国家统计局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06年底中国大陆城镇人口为5.77亿,农村人口为7.37亿。)是不容我们忽视的一个大群体,因此,对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调查也变得举足轻重。为此,我利用暑假回家的时间,对我家附近几个村庄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的作用。全国大部分地区,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这几个村庄可以看成是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基本代表农民生活现状的整体状况时间:2011年6月17号至2011年6月30号地点: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新庄镇张集村,王楼村,徐庄村,陈庄村
方式:在村委会干部的帮助下,我对自己所在的张集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和统计分析,而对附近的几个村庄的调查主要是通过对一些亲戚朋友以及他们的家人进行个别查访来进行。
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摘要: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状态总的来讲是积极的、健康的、但也存在着一些急需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农民,精神文化,进步
近几年,我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为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加强农民的“精神家园”建设,镇村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文化生活日趋活跃、文化产品日益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焕发出勃勃生机。但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在内容、形式及阵地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从调查情况看,当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主要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一、人们学历普遍提高,但是素质并未提高。
这一代的农村年轻人比起上一代似乎素质要差多了。。跟城市人的差距更大了。尤其是一些进了城的年轻人,大学毕业了,衣着时髦了,发型讲究了,可是素质远远不如原来的农村人了。
现在农村的风气的确变坏了,女孩子 娇生惯养,跟城市女孩是一样的娇惯,可是性情却是越来越骄纵泼辣,骂人是张口就来。男孩则变得好吃懒做,自私自利,不愿意下地干活。最糟糕的是对父母的孝道都抛弃了,他说他们那里现在村里的风气就是比着虐待遗弃老人,把年迈的父母赶出门成了时尚,谁家里如果没有把家里的老人赶出门去,大家就会鄙视他。过去的农村孩子吃穿的比不上城里孩子,见识和教育都比不上城里孩子,可他们在素质方面却并不落后,反而更有着城市孩子没有的优势。
现在的农村孩子吃得好了,衣着讲究了时髦了,见识开广了,有很多上大学了进城了,当上农民企业家了,可是他们的素质却远不如从前了。。中国农村人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二、农民得到精神文化的形式越来越多,但是趋向于自娱自乐。
无论在范围上还是在时间上,“电视文化”成了农民文化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看电视相比,农民看露天电影、看地方戏剧、看文娱节目实况表演等文化活动形式都明显匮乏,农民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形式也比较少,群众参与面还不够广泛。除了家中婚嫁时,才会聚在一起。
三、农民以讹传讹现象严重,信服力低。
这个现象或许在很多地方都有,但是,由于农村人比较看重宗族关系,一件事情的传播,会关联到几个大家族,很可能会引来家族的纷争。
四、赌博现象较重。
农闲时,没事情做,就会三三两两的聚集虽然玩的都是小的,但是性质不好,而且有一些人比较赖皮,输了会不认帐,就会挑起事端。
五、迷信风气盛行
遇到困难或者是疾病会认为是有邪气入体,要让神灵帮忙祛除,并以重金酬谢,屡试不爽。
六、农民精神文化产品供给不足。
文化建设不断发展,但是这对于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难以接受高雅文化的熏陶,于是就出现了迷信的行为,改善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途径
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解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内容,2、继承发扬传统文化,鼓励农民自办文化,3、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应提高乡村教师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使农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教育,真正地学到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这必将对未来农村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4、国家可以加强农村就业机制,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亦可以适当减少赌博等行为的发生。
二、当前我市农民最迫切的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精神文化消费不再停留在原来的“天天守台电视机”的单
一、低水平的层次上,而是追求科技、教育、文化、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多层次、多样性的文化。调查显示,当前农民最迫切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民渴望自身素质提高,需求“知识武装”
农民普遍感到知识贫乏,多数农民感到自己的知识不够用,渴望参加培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农民渴望多学知识的动力比较足,农民需要的知识是多元的,但对“实用技能”和“党和国家政策”的需求较为集中。
同时,农民也提出了他们喜欢的学习方式
(二)农民渴望致富能力增强,需求“专业技能”
调查中,农民感慨:“现在要致富,比较难,不管干什么都必须有技术。自己创业需要技术,外出打工也需要技术,没有技术将一事无成”。有许多农民听到镇里有技能培训班,都积极报名参加,唯恐错过学习机会。
(三)农民渴望文化场所和文化设施完善,需求“资金投入”
文化场所完善、文化设施齐全,是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硬件。走访发现,凡是文化场所面积较大、文化设施齐全的村庄,文化活动自然开展得也比较好。如,被调查的陈庄村、徐庄村、等,村文化大院中丰富的文体活动设施为村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了良好条件。调查发现,农民对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和设施的要求非常迫切,纷纷建议“多建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多建图书馆和阅览室”,调查中,大多数农民认为,他们想娱乐,但 “缺乏活动场所”和合适的活动项目。
(四)农民渴望文化政策扶持引导,需求“文化自办”
目前农民文化的供给渠道主要有三种:政府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社会组织开展的公益性活动、农民群众自己组织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在走访中,有很多农民表示喜欢“民间文化”,喜欢看戏、舞龙、舞狮、划旱船、民间艺人表演等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农民群众自己组织的传统文化活动由于表演形式和表演内容贴近农民生活,农民不但欢迎,而且参与的热情很高。群众自己组织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有广阔的前景,如果政府在政策上加以扶持引导,“文化自办”将是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一条重要渠道。
(五)农民渴望公共文化服务强化,需求“文化下乡”
由于受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农村不能独立地开展文化活动,他们迫切需要外来文化。政府文化部门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是我市农村文化供给的主要渠道,深受农民欢迎。
(六)农民渴望文化队伍发展壮大,需求“文化带头人”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农民非常希望自己村里有文化队伍,一听到村里的锣鼓响起,就感觉特别高兴。走访中发现,凡是农村文化活动搞得比较好的村庄,大都有一支比较活跃的、有组织的“民间文化队伍”,特别是有一批“文化带头人”;凡是农村文化活动搞的好的镇,都有一支懂文化的文化专管员队伍。缺少
了文化队伍和文化带头人,即使有再完善的文化活动设施,农村文化也难以发展。目前活跃在我市20多个村庄的农民演出队伍,在市、镇、村三级的扶持引导下,已逐渐成为我市农村文化队伍的中坚力量。
调查总结:通过调查我发现农村虽然有诸多不足但是我相信在国家的帮助下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会得到改善的,并且会越来越符合人们心中的祈愿,而且在党的教育下,不良风气会渐渐的被抵制,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将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三农论坛;)
问卷调查
1您对自身现有知识的认识()
a很不够用b不太够用c基本够用d完全够用
2促使您学习知识的最主要原因()
a提高自身素质b可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c学习过程令人愉快d更好的胜任本职工作有兴趣
3您觉得自己最需要的知识()
a实用技能b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c科普知识
d体育锻炼与e保健知识f人文知识 4您盼望的送文化下乡的内容(多项选择)a地方戏剧演出 b歌舞演出c电影放映 d图书上门e文艺辅导培训
5您更喜欢哪种文化娱乐活动()
a农民自编自演的节目
b外地或城里的文艺团体送戏下乡
c能够亲身参与的体育健身、棋牌麻将等活动d上网聊天、打游戏类 其他
6您最希望通过哪种方式继续学习深造()
a电视教育b短期学习班c远程网络教育d听讲座报告 e函授教育f其他
7您对丰富休闲文化生活的建议和要求(多项选择)a多建文化娱乐活动场所b多建图书馆和阅览室c看到高质量的书籍、电影、电视、戏剧d举办音乐会、文艺晚会、舞会
e举办球类、棋类比赛 举办文艺、技能讲座f其他
8您农村的文化怎么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