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阅读课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2 01:58: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怎样在阅读课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怎样在阅读课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第一篇:怎样在阅读课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怎样在阅读课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陈丹

中心词:

语文素养阅读教学 教师 学生自主参与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读,是人们从书本中获取信息的一种基本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心智过程,也是一种智力技能。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获取大量的信息和知识,以丰富头脑,增长见识,形成能力。《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学中应该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创造性。而自主、参与、创造不正是学生主体性的具体表现吗?阅读教学就是最能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贯彻学生的主体性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上好每个单元的精读课文: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精读课文的积极性,在精读课文的学习中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如在学习写人这一类文章的时候就启发孩子在学习中总结出阅读这一类文章的小

技巧——

1、抓住人物的外表特征,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品质;

2、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

3、通过典型事例,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内容;

4、分析写作目的,深化认识理解,正确归纳中心。这样在其他地方的阅读就有法可依了。同样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总结出记事类、状物类、写景类等类课文的阅读技巧。在其他地方的阅读学习中取到迁移借鉴,拓展巩固的作用。

二、诱发求知欲望,加强形象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象直观的教具,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用图片,多媒体,录音机等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直观的教学情景,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质疑问难,激发学生求知欲。疑问是获取知识的前提,有质疑才有思考的开始,才能唤起学生心理上的需要,增强参与意识,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学生才会自发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重读:

古人有“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其能自备”的说法。可见“读”是理解内容的重要手段。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细读——深探课文内容,质疑问难,并有自己看法,有自己的见解。深究重点段,品词品句,感悟思想内容,体会写作方法。特别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课文,对课文的理解思想感情的体会最有帮助。比如在教学《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课的时候,首先介绍写作背景,渲染引导,让孩子入情入境,自己就是印第安人中的一员,对脚下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情谊,如今要转让给白人,有着难以割舍的感觉,那难舍难分的情谊如同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在印第安人眼里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有了这样的感情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练习有感情朗读的过程中,就能很快入情入境了。读过,好多同学都感动地说,“老师,我好想哭,好舍不得。”有这种感觉就对了,那种眷恋,那种忍痛割爱的感觉就出来了。课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四、善导:

新课程理念强调,在教学中教师起的是主导作用。在阅读教学中做到讲读有机结合。“讲”、“读”的核

心是“导”,“讲”是“导”的措施,“读”是“导”的实践。阅读课文中不能讲得太多,要讲精点,讲规律,讲学生应知的,应会的难点疑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悟”,学生能悟出文中的道理,乃至字斟句酌理解作者的用意,还在于教师的“导”,导出作者的思想认识,写作意图,如何写作的,点到关键,析出思路。“讲”就是一个导读的过程,“读”是学生参与主动学习的自我活动。从整体上来说,是“讲”中有“读”,“读”中有“导”,以“讲”引“读”,以“导”促“读”的教与学的过程。让“讲”、“读”、“导”在学生的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认识过程中逐步得到提高,得到最佳的结合,最终为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服务。比如在学习《陶罐和铁罐》一课的时候,首先教师讲一讲这一类课文的特点:通过简单的故事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然后用多媒体播放动漫朗读,有声有色,孩子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这时,教师马上引导孩子进入角色,读一读,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的“导”,让孩子真的入情入境,把两个罐子的特点用朗读的方式充分的表现出来。然后很容易就能“悟”出其中蕴含的道理了,学习目标也就很轻松的达到了。孩子们也学得很轻松,愉快地就将知识掌握了。

五、巧练,课内带课外,扩大知识面,促进能力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加大学生的阅读面。大量的阅读有助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孩子能顺畅的进行阅读,除了培养阅读兴趣外,还得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在学生刚刚开始自由阅读的起步阶段,教师要“引”: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学生引上正确的阅读轨道。可以定期组织读书活动的检查评比,在活动中帮助孩子获得成功,获取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倍增。在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后,就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大量的阅读,但自我控制能力和阅读技巧,方法尚未掌握,这时教师应该“扶”着上“轨”:向孩子推荐有益的读物,提示总结一些读书方法(课内所学的读书方法)在课外阅读的时候灵活运用。同时指导学生把课内外阅读和作文练习紧密结合起来(如摘抄好词好句,写读后感,写日记,办手抄报等)。还要培养学生掌握运用工具书的能力,教给学生查阅《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方法,这样有不说话的老师相伴,阅读的难度就降低了。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后,教师应该大胆的“放”手,充分体现“自主参与”的主体性原则。让学生自愿,在宽松的气氛中博览,精

读,潜移默化的接受大量名篇佳作的陶冶和影响,储备丰富的材料,学习表达技巧,为作文奠定基础,铺平道路。这样学生运用课内外获得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去自学课文,进行大量的阅读,就落实了读写能力训练的重要过程,也是把学到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迁移运用的过程。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较高的语文素养也就慢慢形成。

第二篇:在课堂中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中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我们知道,要真正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英语课堂教学,通过英语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英语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通过英语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发展,就应通过英语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新时期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需要努力探索的问题。

主体性是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属性,可以说是人的独立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高度集中和概括。教育中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指导下,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能动性。当前,中学英语课在很多方面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如在目标上,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教法上,力求多样,并能从视听入手,进行听说训练,教学过程强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一定的层次性等等。但仍然存在着不利于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问题,如: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层次性,教学要求“齐步走”,致使部分学生在一开始接触英语学习时就掉队,过早出现两级分化,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造成障碍,在组织教学活动方面注重形式,学生参与的深度不够,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体现。

主体教育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真正体现出他们学习的主体性。那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呢?

第一、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主体参与欲。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能把学生看作是简单的认知体,要把他们看成是有完整生命的人。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懂得教师只是他们的疏导

者和助学者。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被动地接受中走出来,把自身当作认知的对象。经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外语学习的几个主要因素(动机、才能、智力)中,动机占三分之一。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动机,使其在主观上产生动力,要让每位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知识传播的客体,也是掌握知识的主体,教师要帮助学生强化自己的主体意识,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提出适当的要求,督促自己主动学习,以发展自己的自主性。

第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满足其主体成就感。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际上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可以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是促其主体性发展的基础条件。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从采用多种教法入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创设情景教学法,利用电教手段和直观教具形象地、有层次地将所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将传统教学媒体(如语言、教材、板书、实物、挂图、模型等)与现代教学媒体(如电视、录音、电脑等)相结合,强化学生的视听感觉,尽量做到能听的让他们听,能看的让他们看,能摸的让他们摸,充分发挥多种器官的作用,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引发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满怀激情地学习。

适宜的情感能唤起相应的激情,人处于相应的乐观的情境中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活动也是交际活动。交际中充满情感和乐趣,可以使教学气氛变得轻松、愉快,从而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和记单词的乏味感,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并且主动投入学习。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呢?教师是学生学习情绪的主导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情绪饱满,对上课充满信心,带着轻松自信的情绪走进课堂,以良好的情绪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充满信心,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多看学生优点,当学生出现小错误,或者由于胆小、害羞而不敢开口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谅解和适度的宽容,不要嫌他们“不聪明”、“耽误时间”,不要怪他们不能如教师所愿,而要引导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在自己的学习中,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加信心,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第三、精心设计主体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活动是更新教学观念,开创英语教学新局面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活动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英语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更是通过学生参与的主体活动实现的,因此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

按照中学英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活动可分为:a.呈现活动;b.练习活动;c.交际活动。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时要考虑到:(1)呈现活动的设计要以旧带新,在复习旧课的基础上创造情景,呈现新的教学内容,要力求生动形象,使学生处于积极状态,人人都想要参与。(2)练习活动的设计要多层面,要考虑不同程度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教学的可能性,要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练习活动。无论在学习内容还是在参与形式上,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一个机会可锻炼,都有机会展现自我。(3)交际活动要从培养交际意识逐步过渡到培养交际能力,教师要善于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互动、生生活动,使交际活动在模拟的或英语课堂教学本身真实的环境中展开,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上《Where is the post office ?》这一课时,把整个课堂变成一个交际情景:学生四人一个小组,地上画地图,墙上画路标,多媒体演示问路背景,桌子上摆放着各种各样自制道具,老师走入学生当中一起充当一个角色,学生自导自演,从学生单独讲演,到两人对话,到四人一组演小话剧,直至全班参与,整堂课气氛融融,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其主体意识、对英语的浓厚兴趣、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渴望程度都表露无疑。这就成功的让学生的主体性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

第四、完善课堂评价体系,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提高主体意识。

学生参与课堂评价,这也是学生的主体性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种体现,通过自评,让学生们能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树立信心。同时也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努力改进。通过同学互评,能有效地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师评则可以作为自评、互评的有效补充,这种师评、自评、他评的有效综合的评价体系,更客观、更全面,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参与。让学生感受到学会的乐趣,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满足其主体成就感,学生的“求新”、“求异”的心理得到满足。另外,教师鼓励性的语言会让学生充满自信,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主体活动。第五、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增强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而增强课堂的主体性。

从普通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语言环境对学生的口语能力,乃至整体掌握一门外语的影响很大。为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为学生的外语学习创造有利的环境(包括课堂小环境和课外大环境),以便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使学生能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更快速、更高效地掌握一门外语。学生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学习环境是学校,应该营造一个有着浓厚外语氛围的校园环境,把校园变成一个大课堂,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外语并且行之有效的快速提高外语水平。

第三篇:在语文课堂上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做语文课堂的主人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一目标的核心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成为语文课堂真正的主人。

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双向互动活动,作为语文老师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可以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学生上课时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都越来越意识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体现。但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较好地发挥语文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这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学会预习、朗诵训练、学以致用、主导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且教会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找到学习的乐趣。

一、学会预习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叶圣陶先生也早在四十年代就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的阶段是预习。学会预习是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准备,又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为了提高他们的预习效果,作为语文老师,首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先教会学生正确的恰当的预习方法:

1、阅读。阅读就是要阅读单元内容说明、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或自读提示,阅读文本教材,阅读课文的注释,阅读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之前应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结 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进行具体的单元学习前,要了解本单元读写训练的要求,通读单元各篇课文,在这过程中初步看出各篇课文的共性和各自不同的个性来。当具体预习每篇课文,课前的提示及课后的练习均是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的很好资料,因此是决不能忽视它的作用的。

2、攻克字词难关,巧用工具辞书。从高考前几道基础知识题就可以看出来,高考题目往往从字型或者发音角度入手,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字、词、句也就成为语文教育教学中的重点。;

其次,预习要避免千篇一律的公式化,学生的语文基础是参差不齐,所以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有针对性的,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在解决课前预习问题的时候,想要让学生思维活动充分的活跃起来,充分地发展智能。我在设计提问的时候,从整体参与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大显身手的机会。例如,在学习李白的《蜀道难》的时候,我的课前预习问题设计分别是:第一个问题是通过资料查找作者李白的生平经历和代表作品,这个属于基础性质的问题,比较简单易做,适合程度偏低的学生;第二个问题是通过对诗歌的整体感知,体会作者丰富奇妙的想象、高超的艺术技巧和诗歌所买回的奇丽风光。这个问题只要学生去反复的诵读课文就可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第三个问题是让学生去找到这首诗的线索:由古及今、由秦入蜀,抓住各处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这个问题需要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然后再加上反复的诵读,就可以解决问题,难度较大,适合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

最后还要重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上课前预习成果的检查。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检测,学生就会觉得预习与课堂教学没什么关系,从而降低了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朗诵训练

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尤其是在诗歌、散文、古文教学中显得重要。首先,我会引导学生自己自由的诵读,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意识;其次,给学生播放配乐范读,有利于学生品味文学语言,更加容易进入课文设置的情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最后,进行分组朗读比赛。这样可以使学生全神贯注的听讲,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也可以很快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和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当然,语文课堂上的朗读训练的形式也应多样化,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进行不同的朗读训练,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林黛玉进贾府》教学中,我运用的是具有感染力的分角色朗读法,让学生深入到课文中去,体会每个人物不同的表达情感方式,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要读出林黛玉寄人篱下的谨慎态度,王熙凤的泼辣、八面玲珑、善于逢迎的人物性格特点;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中,可以运用创设情境的想像朗诵法,通过播放豪迈的《三国演义》主题曲,把学生带入古战场的感觉,体会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情怀;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的《哈姆雷特》教学中,通过生动传神的表演朗诵法,让学生亲身去诠释自己心中不同的哈姆雷特。朗诵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一系列的朗诵训练,让学生积极投入教学全过程,成为受教育的主体,这样才可以才能使学生被动的接受教育转化为主动的自我教育。

三、学以致用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就是让学生快乐地得到发展,这才是新课标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教学过程就其本质就是在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实现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目标,正是要求教学应注重过程。

高中阶段正是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时期,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过程中,让学生从海明威充满魅力的文字中获取人生拼搏的力量,感受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对人性的认知,努力探索作品中的永恒的精神力量,激励学生面对困难的时候,应该勇敢的接受生活带来种种挑战,而不是选择逃避,进而加深学生对人生中成功与失败的辩证关系的认识。

青春期的孩子性格中还有一些叛逆存在,如何正确的疏导孩子心里的逆反情绪,显得至关重要。在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清兵卫与葫芦》的教学中,当看到清兵卫因为害怕、胆怯而不敢表达自己心里真实想法的,被老师和父母以粗暴的方式扼杀了自己对于葫芦的爱好。我们明白每一个孩子都有不被人理解的执着和不可限量的潜力,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更好地和家长老师,使用正确的恰当的方式去沟通交流,然后理解家长和老师的一片良苦用心,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学习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的《苏武传》时,要让学生了解作者尊重史实的态度以及学习苏武不管是在面对威逼利诱,死的威胁,还是肺腑之言的劝说时,忠贞如一的信念,引导学生要像苏武一样,做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爱国忠君的真君子。“怎样的文品就会又怎样的人品”,语文教学不仅负担着教授母语的工具性作用,也承载着培养塑造新一代精神家园的重责。如何把僵硬的说教转化为点点细雨、缕缕春风,让孩子们在和风细雨中滋润成长,得依靠每一个语文教师的探索。

四、语文老师的主导性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语文老师的主导作用,是顺利高效地实现教育目标的前提条件。但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要为学生服务,要摆正教与学的关系。语文老师主导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得以充分发挥的条件是语文老师的良好的整体素质。高素质的语文老师都会注重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和对学生整体基础的的把握,并有自己对教材独到的理解和新颖的见解。因此,我所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案,主要作用就是教材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语文老师的主导性可以的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是一个高素质善教者的体现。因此 ,提高语文老师的整体素质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与质量的前提条件,是有序、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的根本。

语文老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是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语文老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充分,越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越充分,就越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相结合、相辅相成,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

只有把课堂当做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就能真正的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真正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才能有效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人教版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M].人民教育出版社,延边教育出版社.[2] 谭海桃.《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资溪翠微名师工作室.[3]孙素梅..[J].2009年 第7期.6 《新校园:理论版》

第四篇:课堂教学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业务学习资料

课堂教学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从事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观,科学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和施加的思想影响,只有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练习和应用才能内化,变为自己的东西。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将所学的知识能够运用、更新、改造,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学生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学生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教育教学的目的。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教师的主导作用成为“决定的作用”,把学生视为容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压抑了学生的智慧和才能,压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领会、去感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丢掉枷锁,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可以反驳老师的观点,可以质疑。如语文教学中,有的词不只一个义项,或不只一种用法,还有的词属于特殊用法。如“到底”有多种义项,A:一竿子插到底。B:这项改革到底成功了。C:你跟他到底是什么关系?D:到底是年青人干劲大。如果教师直言告诉,把学生当做容器,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去联系,领会其含义。这样就发挥了学生的主观作用。从而使他们的智慧得到启迪,能力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得到真正体现。

(二)转变教师角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要“启智、陶性、冶性、锤志”。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做学生学习的伙伴。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利用学生求知的本能,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去读书,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地、专注地、饶有兴趣地去读,使他们在读的过程中积极展开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分析课文、解决问题时,教师给学生学习的时间,以自学为主,通过读、圈、画、批、注等不同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教师对重难点适时、适当地点拨,引导学生探究解决每个问题。

这样既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又能使学生从中领悟到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改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改善师生关系,实行教学民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有知识的多与少,先知与后知的差别,没有人格上的差别,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实践证明,教师唯我独尊,搞师道尊严,采用高压手段,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把学生看成是可以任意摆布的附属品。这种做法既不利于知识的传授,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保持师生之间的和谐,切不可认为我怎么教你就怎么学,我塑造你什么你就是什么,这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在课堂上,我们应充分发扬民主,允许提出不同的见解。只有教师关心和信任学生,学生因而具有一种良好的心境而提高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教师与学生彼此心心相印,水乳交融,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有机地结合起来了,从而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

(四)改变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是教与学。学是主,教是为学。教师种种努力都是为了使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学,都是为使学生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课堂教学中,不管学生爱听不爱听,听得懂听不懂,反正从头到尾讲下来,不顾实际地讲课,这种“填鸭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方

法的选择上更要注重学法,教师不但要把学生领入知识的殿堂,更要把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教师教导学生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启发诱导,学生边听边想,使教师的讲引起学生的联想、回忆、判断、推理,讲要讲得发人深思,引人入胜,学生觉得余音未绝。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自觉主动学习,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总之,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个有机整体,只有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军九校教导处

2009年下学期

第五篇:英语课堂教学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英语课堂教学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素质教育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改变以往应试化的模式,而应采取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一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提高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高层次表现。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呢?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首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更多的点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有了指路灯,才会有动力。其次,对于同一语言项目,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在教学时,对于学习较差者,要求他们理解其意思,能从文章中找到这个短语来,这样可以做替换练习。第三,减少课堂上这样那样,做这做那的规定,尽量多给学生一些自主,使学生能在较宽广的范围内发挥出最高水平。第四,创造积极实用的学习环境,尽量用学过的英语提出问题,讲解语法,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可一使学生尝试性的去说去写,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独立表达能力。第五,改变过去介绍语言的方式,改变以单纯的音素,单词短语和句子的孤立形式的教学,通过对话﹑故事﹑谜语﹑诗歌等形式,用话语来介绍语言,使学生接触大量的有情景,有意义的语言材料,丰富了可理解的内容,也提高了综合能力和分析能力。

以上谈到的是如何体现学生主动性的教学,下面再谈一下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非是教师的主导性不重要,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完全改变了以往的教师中心论,教师的控制减少了,学生投入增加了。在整个环节中,教师不论是示范﹑组织﹑监督,都起到的是协调﹑促进﹑指导的主导作用,教师需创造一种积极的气氛,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管学生的主动能力怎么样,教师都要对他们进行培养,使他们自主创新精神更加强烈,这都是由教师的主导作用所决定的,与学生的独立学习并不矛盾,不论如何,学生在教学中的选择并做出决定的能力,需要去促进和培养,为了创新,没有教师的协调﹑促进﹑指导,学生的主体性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但并不是无限的绝对自由: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用所学语言形式来表达意义时,学生只有做和做好的自由,而没有不做的自由。学生在课堂上对自由可能把握不好,有的会走弯路,兜圈子,教师这时的主导作用是他们发挥主动能力的后盾,会使他们有方向﹑有信心。

下载怎样在阅读课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怎样在阅读课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课堂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数学课堂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听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后的感想张以广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学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

    “学生主体性”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五篇范例)

    让主体意识浸润体育课堂 【摘要】: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渠道,运用多种方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创造出一个充满积极情感......

    关于学生主体性在英语数学中的体现的实习报告

    从XX年9月1日至XX年1月15日我在肇东市尚家镇红光小学就学生体现进行实习。主要通过课堂数学使学生充分地认识自我,通过课堂数学让学生主动发展即怎样通过课堂数学促进学生主......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已有二十多年了,我在教学中始终认为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数学老师十分的不易,特别是经历了上海的学习和考察之后,更是......

    阅读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的论文(五篇)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是阅读的主人,教师应把阅读的主动性交给学生。语文教师在阅读课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有一个合理的教学思路,或者说有一个基本的学法指导教......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摘 要:传统的翻译理论注重译本的忠实,强调与原作对等,而译者本人则被看做是翻译机器、仆人。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开始得到学界的关注。本文以张爱玲译作《老人与海......

    谈聋校数学课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谈聋校数学课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张家港市特殊教育学校 王文华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由此......

    在语文课上应该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语文课上应该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建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让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 学生喜欢上语文课,首先是来自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如果教者建立了正确的“教师观”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