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自主创造性教育

时间:2019-05-12 01:0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中国自主创造性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中国自主创造性教育》。

第一篇:浅析中国自主创造性教育

浅析中国自主创造性教育

为什么中国中学生参加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屡获世界冠军,而大学毕业后与科学上的世界大奖就无缘了?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思考。关于这个问题下面我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请老师批评指正,我个人认为这主要与我国的教育有关。

一、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传习式、授受式的,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都遵循统一的模式,限制了个人自由发展的空间。孩子们来自家长的过于严厉、过度期望、过分溺爱的教育成为潜在的消极因素,影响制约孩子自主人格的形成,使孩子产生沉重的债务意识,无法轻松惬意地学习,学生成为了死记硬背的考试机器。美籍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认为,中国的小学、中学、大学和研究院的教育一直都把学生赶到一个越走越窄的道路上去,使学生成为读死书的人。结果是“学生习惯接受而不习惯思考,更不习怀疑和考证。因此不容易培养出有创造性、有独立见解、有做开拓工作能力的人才”。

另很大一部分学生是不知道为什么而学的,努力地盲目的学,仅仅是为了考出个好成绩,以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表扬,还有同学的羡慕。就这样,慢慢地在学生的意识中就形成了这样一种错误的学习意识——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虚荣而努力。最后就直接导致了中国的学生缺乏自主意思及创造性。爱因斯坦指出

“认为用强制责任感就能增加观察和探索的兴趣,那是一种严重的错误。”自主创造性人格的培养需要宽松、自主闲散的环境。美国心理学家阿瑞提也提出 “与集体生活相补充的单独性,与紧张学习工作状态相对比的闲散状态,与理性思维相反的幻想,以及摆脱禁锢的自由思想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条件。”

二、中国的教育应该加强学生的自主创造力培养,需要创建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需要将自主学习与个性化教育相结合。

教育是引导人们从获取信息进入到掌握知识,最后到发展智慧的完整过程。教育应以培养具有自主创造力的个人为目的,坚决摒弃不假思索地、千篇一律地灌输,让学习成为学生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教育过程成为“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获得结果的过程。在学习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强调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自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精神。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多义性,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所面对的是不知道结果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触创新,形成创新意识,并对这种创新意识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及画龙点睛的指点,使学生充分品尝获得成功的快乐,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自尊心,产生自主创新的动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中,调动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实现自我激发、自我监控、自我建构。青春时期是创造力发展最

活跃、思想最敏锐、灵感最丰富的时期,因此创建一个相对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培养个人爱好和兴趣,鼓励独立思考、大胆质疑非常重要。

最后,我想说的是要实现自主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必须为人才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真正做到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摘取诺贝尔奖,为实现中华民族科技大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〇一二年十月八日

第二篇:2018国考申论:自主创新与中国创造

2018国考申论范文:自主创新与中国创造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发布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8公务员招考工作预告,报名时间为10月30日至11月8日,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12月10日。公告发布后会陆续发布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及考试大纲。湖南华图教育对历年国考信息进行分析汇总,并且会第一时间发布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为帮助广大考生快速了解国考、顺利备考,湖南华图教育对历年国考信息进行分析汇总,并且会第一时间发布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为广大考生的国考之路保驾护航!

【背景材料】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指出,中国目前只是一个制造大国,还不是一个创造大国,企业只有具备了相当的科技实力,才能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就目前来说,我国在这方面还面临着诸多挑战;科技投入占GDP1.5%目标至今没有实现,科技投入增长滞后于科技发展需要;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5%左右的对外技术依存度相比,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还高达50%;许多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还缺乏必要的政策环境支持,甚至出现某些政府采购也只选国外产品的非正常现象;高层次、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缺乏等。

中国创造的志向是掌握与世界同步甚至是领先于世界的先进技术,同时创立全球性的品牌;而中国制造的志向是通过为别国的品牌、用别国的技术、替别国公司做加工而赚取微薄的收入和利润,还有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拥有自己的品牌,但所使用的核心技术是别国的。以我们日化行业为例,大部分企业都是小富即安或偏安一隅型的,特别是南方地区的一些日化企业,不仅没有走向全世界的志向,甚至连走向全国的志向也没有。在中国,拥抱“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一理念的企业家还不太多。虽然中国企业在国际化方面的先驱很有可能成为先烈,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企业敢于梦想,大胆地进入国际市场,在世界舞台上竖起一面又一面鲜艳的“中国创造”的大旗。

【题目】

结合背景材料,请你从“民族精神与中国创造”的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内容充实,观点明确,说理充分,结构完整。篇幅不少于1000字。

【范文】

加强自主创新让“中国创造”闪亮世界舞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化进程,独特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使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产品占领了全球市场,也把“世界工厂”的“桂冠”戴在了中国头上。中国制造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促成了我国今天的国际地位,但长期以来也给世界造成了“低价格、低品位”的印象,“中国制造”一定程度上成为各国消费者心目中“低级产品”的代名词。与此同时,国内企业对自主创新能力的长期忽略,导致中国产业徘徊于世界产业链低端,并相伴而生了污染、能耗加剧和贸易壁垒等诸多问题,严重阻碍着中国产业升级和国经济总体落后局面的改变。

从全球范围来看,走工业生产的道路扩张经济总量,是美、英、日等发达国家都曾经历过的经济发展必经阶段。但这些国家的经验也表明,一个国家只有成功完成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成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创造型国家,才能最终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保证本国的经济安全和持久竞争力。当前,正是中国产业品牌崛起的战略机遇期,我国必须掌握世界先进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立全球性品牌,才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才能实现产业和经济的成功升级转型,才能实现追赶发达国家的目标。

韩国当年的情形与我国现状相似,然而韩国凭借强大的民族精神,凝聚了全民族合力打造世界品牌的共识,政府带动民间普遍使用国产产品,使得遍布国家的“现代”汽车、“三星”电器由站稳国内市场而占领国际市场、由民族品牌而成为世界品牌。给我国最重要的启示,就是一定要依靠民族精神,为民族品牌的成长壮大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为此,我国政府必须加强产业升级规划,引导企业把发展重心转移到技术开发和产品设计方面,大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中国制造产品的竞争力,创立属于本民族的世界品牌,抢占世界产业链的高端。为此,首先,应加强自主创新的科研基础,加大科技投入,在实现占GDP1.5%目标的基础上,保证科技投入满足科技发展的需要,增强自主创新、“中国创造”的能力,构建经济成长的持久动力。其次,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强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设计、品牌开发、市场营销工作,努力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生产出更先进、更优质、更能满足各国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把我国的低成本优势同创新的技术和设计结合起来,培育民族品牌,扩大中国企业的无形资产。同时,要加强政策扶持和舆论引导,给予自主创新的技术和产品更好的政策环境支持,政府应带头采购具有自主创新技术的国产产品,带动全体国民支持民族品牌,举全民族之力打造世界品牌,让更多的“海尔”、“海立”、“联想”等民族品牌闪亮于世界舞台。

按照党的十七大部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自主创新,就是弘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就是摆脱模仿照搬的老路,走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走出国际分工和世界产业链的低端,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让中国创造的民族品牌屹立于世界品牌之林!

【点评】

本文写作将中国制造产业升级问题,用“弘扬民族精神,加强自主创新,提升中国创造”这条主线统摄起来,主要立足于“自主创新”进行立意和阐发。通过准确审题,把握“民族精神与中国创造”这一“角度”提示下所蕴藏的自主创新“精神”和“战略”内涵,把观点沿着“中国制造”如何迈向“中国创造”的轨道逐步推进和深入。并逐层论述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对策措施。

文首由“优”转“忧”,先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成绩论起,并由此将话题引入到本文的正题——目前自主创新能力弱的问题上。起笔即着眼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全局,立意较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引入问题,为后文的引出做以铺垫,也为文章奠定了一个积极的基调。

接下来两段放眼全球,分析借鉴了国外发展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目前具体情况而论。显示了开阔的视野,同时也确立了文章的主方向,即“必须掌握世界先进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立全球性品牌”、及“一定要依靠民族精神”。至此,文章的总论点已凸显出来。

对策部分包含了三个具体方面的对策措施,对策论述细致全面,层次分明,有秩可循。文尾提出了按照十七大的部署,颇具官方的口吻,值得称道。并以积极的展望、希冀收笔,使文旨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总体来看,全文结构完整,脉络清晰,观点明确,说理充分,语言流畅,文气顺畅。在对策的推出前也对应有的必要性进行了铺垫性的论述,体现了布局上的严谨精当。

申论学习重在平时积累,日积月累终成大器!

第三篇:中国性教育2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日前对青岛5所高校800名本科生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青春期教育的两大主阵地——家庭和课堂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对于“获得性教育的途径”,来自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比重甚微。

今天,很多家庭和学校仍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转圈,对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很少关注。那么,青春期教育为何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性健康教育存在“禁区”

在家中,90%的父母假装不知道“这回事”,没跟孩子说过什么;在学校,它只是课本里一段“自己看”的知识

2000年,北京市海淀区某学校曾发生一起少女杀婴案。一名17岁的高二女生,学习很优秀,掌握艰深的知识,却不懂身体的奥秘。她与一名男生走得很近,糊里糊涂地怀孕了,却不知情。因为冬衣的遮掩,家长和老师也没发现,只以为这个孩子发育太快了。她怀孕7个月时,一次上体育课,肚子剧痛,被同学送回家。那时父母还没下班。她独自一人生出孩子后,拧断脐带,把已经成活的早产儿扔出窗外,邻居发现死婴报了警。在人生的花季,她被判两年劳教。

10年过去了,该事件至今仍令人深思:这个孩子因无知付出沉重代价,可是谁为她的无知承担责任?

“我从哪里来?”童年时,孩子们大都打过一个好奇的问号。“你是捡来的。”父母的答案大多秉持“回避”。

进入青春期,性发育已是绕不开的话题。

“然而,谁告诉过孩子,你来月经了,证明你有了生殖能力;谁告诉过孩子,卵子排进输卵管,在什么情况下会跟精子结合;谁告诉过孩子,精子是通过什么方式进入身体的?”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陈一筠说,对于这些生理常识,家长往往讳莫如深,采取“鸵鸟态度”。调查发现,90%的家长假装不知道“这回事”,没跟孩子说过什么。

“结果,一些孩子对真相确实不知。”陈一筠痛心地说,“知道的话,她还有个预防,至少跟男生过从甚密时,知道哪些行为是不可以做的;万一怀孕了,知道应该去妇产医院检查处理;知道即便一个婴儿,也不可以去杀害。”

“当前,学校的青春期性教育,多数就是初中的一门生理卫生课。” 山东省济南市民张先生回忆:“我儿子上初二时,学校给他们放生理健康的光盘。到了高中,也许担心它会诱发早恋,性教育成为禁区。”

“我们青春期时,生理卫生课讲到那儿,老师说不讲了,自己回去看吧。”陈一筠说,当年环境单纯,人也简单,所以就傻傻地过来了。但是,今天的年轻人生长在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网络的普及,意味着年轻人整天暴露在与性有关的图像和文字面前。家长不讲,学校不讲,孩子在准备好之前,就已经有了性行为的冲动,越轨行为难免发生。

陈一筠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世界卫生组织在珠海召开亚太地区首届艾滋病大会。闭幕晚宴上,一位世卫组织官员语重心长地说,中国要警惕艾滋病蔓延——因为中国尚未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作为一种严重的性传播疾病,艾滋病极易侵袭青少年,因为越早发生性关系,一生当中就越不可能保持一个性伴侣。而多一个性伴侣,就多一个感染的渠道。今天,在西方,艾滋病已经敲开青少年的大门,1/3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年龄在24岁以下。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必须警钟长鸣。性感情教育存在“盲区”

马加爵事件不是孤例,这个悲剧以极端的形式暴露了我国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情感教育和爱的教育的缺失

几年前,云南大学三年级学生马加爵杀死同寝室的4名男生,被判处死刑,引起社会一片哗然。当舆论普遍认为马加爵事件是社会不公、贫困所致的悲剧时,江西师范大学教授郑小江专程去云南调查详情,从另一个视角探问深层原因。

马加爵家里很穷,但学习很刻苦,两耳不闻窗外事,友情、爱情都没尝试过。到了大三,他暗恋上班里的一名女生,却不知怎么表达,于是就写情书。一次班里举行聚会,看见这名女生走进教室,他就慌乱地把情书塞了过去。女生拿到情书后,看都没看,当众就撕了。这让马加爵深受刺激,但并未激怒他,他最终也没杀这名女生。那么他杀人的动因是什么?是同寝室的4名男生不断用这件事对他嘲讽、挖苦。“贫穷并没把我击倒,我不能忍受的是人格上的侮辱,我只是向这位女生写了一封情书,我没做错什么。”而在他眼里,这4人最没资格羞辱自己——他们男女关系不检点,“他们堕落”。他不堪忍受了,做出愚蠢的选择,用一种犯罪去惩罚一种错误,最后同归于尽。

5个年轻的生命飘逝了,给家人带来永难愈合的伤痛,给社会留下至深且巨的拷问。“马加爵事件不是孤例,这个悲剧以极端的形式暴露了我们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情感教育和爱的教育的缺失。”陈一筠认为,马加爵事件事件之所以发生,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青春期没过好,他没在春天时去做春天该做的“脱敏”——与异性交流交往,放松神经,减轻压力,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不了解异性,不知道如何释放自己的性压力,没人给他指导——这种教育至今在大学生里也少有探讨。

马加爵暗恋的那名女生,同样缺乏情感教育,简单粗暴地伤害了一颗敏感的心。

陈一筠说,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因为荷尔蒙的作用,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心、神秘感、爱慕乃至暗恋之情。对于这种性感情发育及其引发的困惑,有几位家长、几所学校为孩子做过解释、疏导和教育?

有谁告诉过男生,你该怎样去表达这种感情,让自己不至于太尴尬、不至于有失自尊,让对方不至于太难为情?

有谁告诉过亭亭玉立的少女,因为你的才智,或者因为你的外表、性格,一名男生或者不止一名男生可能喜欢你、爱慕你。他们可以表达对你的感觉,这是他们的权利。你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但对他们的欣赏要心存感激。如果接受,如何处理与他们的友情?如果拒绝,该用什么方式不伤对方自尊、不失自己风度?

青春是一段激流,需要航标的指引。引领少男少女健康、安全地度过青春期,是家庭和学校应当承担的责任。遗憾的是,当今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引导,在多数家庭和学校教育里,还是一个盲区。青春期教育存在“难区”

家长不知道该怎么说,学校课表太满排不进去,而且难以做到隐私化和针对性,更缺乏训练有素的专业老师

陈一筠讲了一桩她在青苹果咨询室里亲历的事情。

一位妈妈焦虑地来咨询:“我11岁的儿子出了什么问题,日记写得这么恐怖?”陈一筠接过日记本,上面写道:“我卑鄙、我下流,我对不起老师,我见不得人。”陈一筠让妈妈把孩子带来,单独请到咨询室去聊天。问他平常都跟哪些同学比较好,喜欢哪个老师?问到老师时,他沉不住气了:“我最近老做梦,梦见与英语老师一起放风筝。这个女老师特别性感,我想去追她、拥抱她,可是还没碰到她呢,就吓醒了。”接着他又说:“我还梦见过和同桌女生拥抱接吻,其实我都没碰过那个女生!”做了这些梦后,他非常自责和焦虑,于是写在日记上。

陈一筠明白了,这个孩子与所有青春期少年一样,出现性幻想,做性梦了。“祝贺你呀小朋友,你长成男子汉了。”陈一筠拿出挂图给他讲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这些现象每位同学早晚都会发生,只不过你比别人可能身体好一点、发育得早一些。性梦、性幻想是自己的隐私,不需要跟别人说,也不需要写在日记里。”他听完后,慢慢释怀了。了解了孩子内心深处性感情发育中的困惑,家长才明白为什么儿子一上英语课就肚子痛,不上课了;为什么总要调位子,不想跟同桌女生坐在一起。

“如今,家庭和学校大多仍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转圈,对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少有探究,甚至对已有的事故、悲剧仍然麻木。” 陈一筠忧虑地指出,今天的中国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如果独苗出问题了,没有第二个孩子来补救。

家长是第一任老师,家庭是第一所学校。对于青春期教育,家长为什么不讲呢?“首先是观念守旧。” 陈一筠说,中国上千年处于一个性禁锢的文化环境,性发育是个敏感话题。家长年轻时,没有人给他们讲,“祖祖辈辈都无师自通过来了,干嘛要跟孩子说?”

其次,是知识匮缺。许多家长确实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一位妈妈见11岁的儿子遗精了,觉得很尴尬,说:“儿子,你怎么这么不要脸,这么小就想讨老婆了?”弄得儿子深感羞耻,以后一到睡觉就紧张、做梦,频繁遗精,半年下来身体垮了。

“不少家长期待青春期教育可以在学校里弥补,其实不容易!” 陈一筠分析,一方面,学校应试教育压力大,课表太满排不进去。目前,北京、上海、天津等试点学校已开设这门课,但多数学校没有安排。另一方面,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涉及到性隐私,而孩子们的发育有早有晚,参差不齐。作为公共教育场所,学校难以做到隐私化和有针对性,这是现实难题。此外,我国师范院校还没有设置青春期性教育的专业,没有足够训练有素的老师。这些困难,导致了今天青春期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缺位,在学校教育中同样缺席。

第四篇:申论:自主创新与中国创造 的分析

自主创新与中国创造

【背景材料】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指出,中国目前只是一个制造大国,还不是一个创造大国,企业只有具备了相当的科技实力,才能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就目前来说,我国在这方面还面临着诸多挑战;科技投入占GDP1.5%目标至今没有实现,科技投入增长滞后于科技发展需要;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5%左右的对外技术依存度相比,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还高达50%;许多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还缺乏必要的政策环境支持,甚至出现某些政府采购也只选国外产品的非正常现象;高层次、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缺乏等。

中国创造的志向是掌握与世界同步甚至是领先于世界的先进技术,同时创立全球性的品牌;而中国制造的志向是通过为别国的品牌、用别国的技术、替别国公司做加工而赚取微薄的收入和利润,还有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拥有自己的品牌,但所使用的核心技术是别国的。以我们日化行业为例,大部分企业都是小富即安或偏安一隅型的,特别是南方地区的一些日化企业,不仅没有走向全世界的志向,甚至连走向全国的志向也没有。在中国,拥抱“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一理念的企业家还不太多。虽然中国企业在国际化方面的先驱很有可能成为先烈,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企业敢于梦想,大胆地进入国际市场,在世界舞台上竖起一面又一面鲜艳的“中国创造”的大旗。

【题目】

结合背景材料,请你从“民族精神与中国创造”的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内容充实,观点明确,说理充分,结构完整。篇幅不少于1000字。

【范文】

加强自主创新 让“中国创造”闪亮世界舞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化进程,独特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使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产品占领了全球市场,也把“世界工厂”的“桂冠”戴在了中国头上。中国制造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促成了我国今天的国际地位,但长期以来也给世界造成了“低价格、低品位”的印象,“中国制造”一定程度上成为各国消费者心目中“低级产品”的代名词。与此同时,国内企业对自主创新能力的长期忽略,导致中国产业徘徊于世界产业链低端,并相伴而生了污染、能耗加剧和贸易壁垒等诸多问题,严重阻碍着中国产业升级和国经济总体落后局面的改变。

从全球范围来看,走工业生产的道路扩张经济总量,是美、英、日等发达国家都曾经历过的经济发展必经阶段。但这些国家的经验也表明,一个国家只有成功完成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成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创造型国家,才能最终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保证本国的经济安全和持久竞争力。当前,正是中国产业品牌崛起的战略机遇期,我国必须掌握世界先进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立全球性品牌,才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才能

实现产业和经济的成功升级转型,才能实现追赶发达国家的目标。

韩国当年的情形与我国现状相似,然而韩国凭借强大的民族精神,凝聚了全民族合力打造世界品牌的共识,政府带动民间普遍使用国产产品,使得遍布国家的“现代”汽车、“三星”电器由站稳国内市场而占领国际市场、由民族品牌而成为世界品牌。给我国最重要的启示,就是一定要依靠民族精神,为民族品牌的成长壮大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为此,我国政府必须加强产业升级规划,引导企业把发展重心转移到技术开发和产品设计方面,大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中国制造产品的竞争力,创立属于本民族的世界品牌,抢占世界产业链的高端。为此,首先,应加强自主创新的科研基础,加大科技投入,在实现占GDP1.5%目标的基础上,保证科技投入满足科技发展的需要,增强自主创新、“中国创造”的能力,构建经济成长的持久动力。其次,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强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设计、品牌开发、市场营销工作,努力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生产出更先进、更优质、更能满足各国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把我国的低成本优势同创新的技术和设计结合起来,培育民族品牌,扩大中国企业的无形资产。同时,要加强政策扶持和舆论引导,给予自主创新的技术和产品更好的政策环境支持,政府应带头采购具有自主创新技术的国产产品,带动全体国民支持民族品牌,举全民族之力打造世界品牌,让更多的“海尔”、“海立”、“联想”等民族品牌闪亮于世界舞台。

按照党的十七大部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自主创新,就是弘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就是摆脱模仿照搬的老路,走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走出国际分工和世界产业链的低端,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让中国创造的民族品牌屹立于世界品牌之林!

【点评】

本文写作将中国制造产业升级问题,用“弘扬民族精神,加强自主创新,提升中国创造”这条主线统摄起来,主要立足于“自主创新”进行立意和阐发。通过准确审题,把握“民族精神与中国创造”这一“角度”提示下所蕴藏的自主创新“精神”和“战略”内涵,把观点沿着“中国制造”如何迈向“中国创造”的轨道逐步推进和深入。并逐层论述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对策措施。

文首由“优”转“忧”,先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成绩论起,并由此将话题引入到本文的正题——目前自主创新能力弱的问题上。起笔即着眼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全局,立意较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引入问题,为后文的引出做以铺垫,也为文章奠定了一个积极的基调。

接下来两段放眼全球,分析借鉴了国外发展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目前具体情况而论。显示了开阔的视野,同时也确立了文章的主方向,即“必须掌握世界先进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立全球性品牌”、及“一定要依靠民族精神”。至此,文章的总论点已凸显出来。

对策部分包含了三个具体方面的对策措施,对策论述细致全面,层次分明,有秩可循。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文尾提出了按照十七大的部署,颇具官方的口吻,值得称道。并以积极 2 的展望、希冀收笔,使文旨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总体来看,全文结构完整,脉络清晰,观点明确,说理充分,语言流畅,文气顺畅。在对策的推出

前也对应有的必要性进行了铺垫性的论述,体现了布局上的严谨精当。

弘扬传统文化

【背景材料】

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只有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尊重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西方国家认识和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使我们的传统文化获得一种尊重。这将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应该所尽的责任和义务。摒弃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认真学习和汲取我们传统文化的营养,同时尊重西方文化,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兼容并包,那么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会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文化之颠。

【题目】

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论述文章。

要求:观点明确,重点突出;逻辑严密,结构完整;语言流畅,论述有力;提出的对策要具有可行性。字数在1000-1200字之间。

【范文】

传节日精髓 续民族血脉 ——谈弘扬传统文化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更加重视,如国家将中秋、端午等节日列为法定节日。可尽管有上述措施和手段,在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节日备受青年冷落,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中国人开始在圣诞节、情人节互赠礼物,在麦当劳、肯德基庆祝生日,很多人不知道大阿福,没划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识艾草、菖蒲为何物。

为什么传统节日渐渐被忽视,而“洋节受宠”?这是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问题。有人从生活方式的角度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青年生活方式趋同;有人从文化的角度认为,西方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而我国传统文化缺少适合年青人的文化内涵;还有的人则把它归结为商家和媒体的炒作的错误方式,认为现在过节只注重形而下,形而上的精神全

被抽空了,缺少传统文化产业去丰富、发展传统节日的内涵、外延,这样变味的节日过起来只能是空虚无聊。

这些观点都有道理,但根本问题是目前传统节日中形而上的精神内容被掏空了。传统节日里,月饼、元宵、粽子等都是商家绝不肯放过的利润点。然而,过分地强调饮食使传统节日变成了“饮食节”。春节吃一顿年夜饭、元宵节煮一锅汤圆、中秋节送几盒月饼、端午节吃几个粽子,节便过完了。传统节日给现代人留下的似乎只剩了饮食,节日中大量美好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意境,则变得越来越淡了。没有繁琐仪式要求的洋节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圣诞节的彻夜狂欢、情人节的互赠礼物、万圣节的魔鬼面具,洋节的随意简单让都市人很容易找到情感的发泄渠道,于是它们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开来。

我国不缺乏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缺乏的是传统文化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要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只有不断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节日的文化渊源,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如在传统节庆日给出专门时间,组织大型、健康、寓教于乐的活动,不断倡导、继承、创新节日文化。

从商家的角度,应该把眼光放得再远一些、更宽一些。挖掘传统节日的情感价值,不仅仅是扩展销售规模,更重要的是建立起消费者与企业、品牌间的情感联系,这是企业的最大利益所在。节庆消费要深刻挖掘消费者的情感价值,消费者最深层需求便是情感消费,这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价值挖掘得不够是厂家和商家的一种短视行为,传统节日其实有很多独特的价值,从目前来看,反倒是一些跨国企业独具慧眼,将中国的传统节日的营销做得非常到位。

我国传统文化深刻而久远,而传统节日则正是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光大传统节日内容,传承传统节日精神,是凝聚爱国意识、民族意识的强大力量,更是弘扬民族文化的有效手段。因此,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责任有义务传承传统节日之精髓、延续中华民族之血脉,让传统文化绽放出新的光芒!

【点评】

本文属于典型的评论性文章。全文围绕“弘扬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展开,评述了时下洋节受宠、传统节日被冷落的种种现象,并透过此现象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分析,从而论出了应当采取的一些策略。

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通过现象描述将传统节日受到冷落的话题引入;第二、三段为第二部分,分析了“洋节受宠”的具体原因,也是对此进行的深入思考;第四段为第三部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缺乏的是传统文化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对传统节日文化传承问题进行了实质性的分析评述;第五段为第四部分,从商家的角度论述了其应当采取的策略和秉持的态度;末段为第五部分,言明了弘扬名族文化、传承传统节日的重大意义,以及当前每个炎黄子孙的重大责任。

文章整体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构思新颖,思想性较强,语言较为流畅,是值得参考借 4

鉴的评论性文章。

治理建筑垃圾

【背景材料】

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以500-600吨/万平方米的标准推算,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然而,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题目】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建筑垃圾污染的问题,结合当前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字数1000~1200字。

【范文】

减量化 资源化 让建筑垃圾“消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环境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尤其是垃圾排放问题。由于前期对于垃圾处理没有很好的政策实行,尤其在化工产业、建筑业创造的不可再生垃圾,正在每天数以万计的速度侵蚀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也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课题。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垃圾也逐渐增加。这些垃圾不仅严重破坏了环境卫生,还带来了隐患。据了解,随意倾倒垃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严重污染环境,大量建筑垃圾堆积还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地表沉降。另外,建筑垃圾中的建筑用胶、涂料、油漆等还是难以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含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这些废弃物被埋在地下,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直接危害到周边居民的生活。

任何事情的出现都具有两面性,关键是我们如何趋利避害。如何破解建筑垃圾的难题,已成为中国环保亟须应对的要务之一。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首先是要减量化。我国的不少建筑由于施工质量不高,“楼歪歪”、“楼脆脆”等问题时有发生,加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随意拆建,导致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只有30年,远低于发达国家中英国的132年和美国的74年。因而,要从根本上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一是要提高施工质量,尽可能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并从工程设计、材料选用等源头上解决和减少施工现场建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数量;二是要杜绝盲目拆建,加强城市规划设计的长期性和权威性,严禁朝令夕改。

其次,要资源化,就是变废为宝。据专家介绍,根据我国目前建筑垃圾的特点,回收利用率可达95%以上。就拿利用建筑垃圾制作再生砖来说,与实心黏土砖相比,同样是生产1.5亿块标砖,可减少取土24万立方米,消纳建筑垃圾40多万吨,节约土地340亩。此外,在制砖过程中,还可消纳粉煤灰4万吨,节约标准煤1.5万吨,减少烧砖排放的二氧化硫360吨。

建筑垃圾资源化,不仅有着巨大的环境效益,还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按到2020年我国新产生建筑垃圾50亿吨估算,这些建筑垃圾如果能够转化为生态建材,创造的价值可达到1万亿元。然而,我国目前从事建筑垃圾再利用的企业只有20多家,全国再生利用率仅为5%左右,而欧盟国家每年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率超过90%,韩国、日本更达到97%以上。

到处是高耸的塔吊和林立的楼宇,这是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的第一印象。人们期待着,中国在拥有全球最大建筑业的同时,在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方面也能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政府和相关建筑行业的不懈努力,人们的美好愿望一定能够达成,建筑垃圾也必将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

【点评】

文章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环境污染、垃圾排放等难题困扰人们”开篇,引出建筑垃圾再生利用这一话题,顺势切入主题,水到渠成,下笔如有神。随之,通过建筑垃圾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即“变多为少”与“变废为宝”相结合,展开论述,紧锣密鼓,内外兼顾,攻克建筑垃圾这一难题,构思巧妙,观点平实,说服力强。

巨量、庞杂的建筑垃圾堆放与处理,已经极大地占用了土地资源,恶化了生产生活环境,给子孙后代的生存埋下隐患,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应对巨量建筑垃圾的不断产生及其带来的诸多弊端,正成为我国环保工作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围绕建筑垃圾这一主题,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脉络,在文章第一段引出建筑垃圾及其再生利用这一话题,此为文章第一部分,紧接着在第二段分析了建筑垃圾大量产生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及其危害,分析深入,论述全面,言简意赅,比较精到,此为文章第二部分。在文章第三部分即主体部分——第三、四段,指出破解建筑垃圾难题关键在两个环节:一是减量化(变多为少);二是资源化(变废为宝)。在论述“减量化”的过程中,作者又采用了层内分层、拨云见日的论证方法,使得行文观点与思路跃然纸上,清晰可辨,一语中的,药到病除,釜底抽薪。文章结尾处是对我国建筑垃圾治理的期待与信心,言辞平实,语气坚定,首尾呼应。因此,本文的写作主题鲜明,脉络清晰,观点准确,结构完整,语言规范,可谓佳作。(赵荣荣)

和谐城市需要文化滋养

随着上海世博会的举行,“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的探讨也逐步走向深入。透过世博会这个窗口,人们的目光越过日新月异的建筑形态,聚焦于城市的内在品质,寻求和谐城市之道。

和谐城市需要文化的滋养。

自人类有城市以来,无论其怎样变化、更新,都离不开自己一脉相承的历史和文化。它穿越时空,不断丰富、积淀,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印记,也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根基。那些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总是显出与众不同的气质,从民主城邦雅典到人文之城 6

威尼斯;从时尚之都巴黎到名刹环绕的奈良,独特的文化精神令城市历经千年,依然灿烂。人们看到,有什么样的文化精神,才会有什么样的规章制度,形成什么样的产业结构,结出什么样的经济之果,形成什么样的城市社会。

文化,作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犹如取之不竭的智慧宝库。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都江堰水利工程,之所以历经2200多年仍经久不衰、持续发展,不仅在于其科学选址和合理建构,还在于它深刻的文化动因。在这一传奇水利工程背后,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之道,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科学精神,以及“以人为本”人文理念的充分体现,正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传承和创新运用,使得一个水利工程不仅滋润了一方土地,更滋润了社会科学精神。

文化的滋养让城市注满爱与关怀,正如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内那些生动案例。从西班牙马德里公共廉租屋的创新实践,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天津市华明示范小城镇;从基于社区居民参与地方管治的巴西阿雷格里港案例,到以促进社会融合为方向的深圳城中村大芬村的再生故事。那些来自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给城市的前行者们以创新的勇气和探索的力量,促进城市的平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经济致用,文化致远——在当今时代,文化不仅是城市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核心力量。它具有巨大的经济容量和社会功能,提升着城市竞争力,孕育着城市未来。无数历史证明,地震、洪水或是战火可以毁灭一个城市的肌体,却扼杀不了一个城市的精神。只要从特有的文化开始,城市不仅可以迅速重建,而且能超越自己,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辉。

历史也同样证明,现代城市文明的标志不是竞相争锋的摩天大楼取代郁郁葱葱的森林,不是宽阔道路上拥挤的汽车淹没安静的街巷、清新的空气。现代城市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向着新文明阶梯进发的现代城市,当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望者——这是任何一个致力于未来的城市管理者必须的意识觉醒。文化传承与创新体现在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细节,可以是历史建筑、文物等有形文化资产的保护,也可以是地方方言、庙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它既需要政府的热情,也离不开民间的力量。而无论何种文化传承,创新必须贯穿其中。只有不断积累、创新,与时俱进,历史文化才显现其巨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力。

数千年人类历史,创造出无数光辉灿烂的文化。不同形态、不同地域文化的积累、渗透与传承创新,又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演进——从正在举行的以“城市”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城市文明的足迹。这足迹激发我们思考,激励我们前行。

第五篇:内蒙古2013申论热点:加强自主创新 提升中国创造

内蒙古2013申论热点:加强自主创新 提升中国创造 多年来,中国制造留给世界的印象是“价格低廉”,没有自己的品牌意识,这是不利于长久的发展。拥抱“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一理念的企业家还不太多。虽然,创造本身是极具风险的。但是我们希望敢于尝试,大胆走出国门,在世界舞台上彰显“中国创造”的力量。当然,中国创作一定要依靠民族精神,政府一定要为民族品牌的成长壮大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一、现状

就目前来说,我国在这方面还面临着诸多挑战;科技投入占GDP1.5%目标至今没有实现,科技投入增长滞后于科技发展需要;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5%左右的对外技术依存度相比,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还高达50%;许多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还缺乏必要的政策环境支持,甚至出现某些政府采购也只选国外产品的非正常现象;高层次、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缺乏等。中国创造的志向是掌握与世界同步甚至是领先于世界的先进技术,同时创立全球性的品牌;而中国制造的志向是通过为别国的品牌、用别国的技术、替别国公司做加工而赚取微薄的收入和利润,还有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拥有自己的品牌,但所使用的核心技术是别国的。以我们日化行业为例,大部分企业都是小富即安或偏安一隅型的,特别是南方地区的一些日化企业,不仅没有走向全世界的志向,甚至连走向全国的志向也没有。

二、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化进程,独特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使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产品占领了全球市场,也把“世界工厂”的“桂冠”戴在了中国头上。中国制造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促成了我国今天的国际地位,但长期以来也给世界造成了“低价格、低品位”的印象,“中国制造”一定程度上成为各国消费者心目中“低级产品”的代名词。与此同时,国内企业对自主创新能力的长期忽略,导致中国产业徘徊于世界产业链低端,并相伴而生了污染、能耗加剧和贸易壁垒等诸多问题,严重阻碍着中国产业升级和国经济总体落后局面的改变。

从全球范围来看,走工业生产的道路扩张经济总量,是美、英、日等发达国家都曾经历过的经济发展必经阶段。但这些国家的经验也表明,一个国家只有成功完成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成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创造型国家,才能最终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保证本国的经济安全和持久竞争力。当前,正是中国产业品牌崛起的战略机遇期,我国必须掌握世界先进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立全球性品牌,才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才能实现产业和经济的成功升级转型,才能实现追赶发达国家的目标。

三、解决措施

我国政府必须加强产业升级规划,引导企业把发展重心转移到技术开发和产品设计方面,大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中国制造产品的竞争力,创立属于本民族的世界品牌,抢通辽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tongliao.offcn.com/

占世界产业链的高端。为此,首先,应加强自主创新的科研基础,加大科技投入,在实现占GDP1.5%目标的基础上,保证科技投入满足科技发展的需要,增强自主创新、“中国创造”的能力,构建经济成长的持久动力。其次,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强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设计、品牌开发、市场营销工作,努力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生产出更先进、更优质、更能满足各国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把我国的低成本优势同创新的技术和设计结合起来,培育民族品牌,扩大中国企业的无形资产。同时,要加强政策扶持和舆论引导,给予自主创新的技术和产品更好的政策环境支持,政府应带头采购具有自主创新技术的国产产品,带动全体国民支持民族品牌,举全民族之力打造世界品牌,让更多的“海尔”、“海立”、“联想”等民族品牌闪亮于世界舞台。

四、结语

总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自主创新,就是弘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就是摆脱模仿照搬的老路,走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走出国际分工和世界产业链的低端,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让中国创造的民族品牌屹立于世界品牌之林!

当然,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我们要坚持不懈,通往成功的日子指日可待!

通辽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tongliao.offcn.com/

下载浅析中国自主创造性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中国自主创造性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学习》读后感

    读了《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学习》给我的感受颇深,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

    自主投资投劳创造幸福家园

    自主投资投劳 创造幸福家园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1日 19:13 来源:《求是》 期号:2006.10 作者:中共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委 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我区幸福村就有自主投劳进行基础设施......

    我国食品和饮料包装机械自主创造

    我国食品和饮料包装机械自主创造 近几年,我国食品和饮料包装机械制造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产品销售收入指标直线上升,每年以平均18%的增长率递增。2012年,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

    浅谈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浅谈“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2009年岁末,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广东省考察时,强调企业要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作出更大贡献。此前,中国商务部门不惜花重金在......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创造性教育分析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创造性教育分析 【摘 要】创新为二十一世纪带来了无数奇迹,培养创新思维的人才成为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教育目标。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目标是开发学生的智力......

    自主创业人员创造就业岗位奖励

    一、政策依据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圳市财政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圳市自主创业补贴办法》和通知(深人社规[2009]3号)二、奖励对象在本市自主创业并带动就业的户籍登记......

    创新设计与中国创造

    创新设计与中国创造 ---中科院原院长 路甬详 新时期与新常态 人类社会已进入全球知识网络时代。市场需求、消费结构与方式、科技与产业创新、企业经营模式与业态、社会服务......

    中国创造素材与解读

    中国创造素材与解读 黄助昌 素材链接:中国在继量子卫星成功发射之后,又一次在量子通讯技术领域实现十光子纠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十光子纠缠。一度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