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谭志灵(初中思想品德资阳初中思想品德一班)(安岳县双龙街初级中学)发表日期: 2011-10-02 09:38:30一段时期以来,初中的思品课堂教学一直陷入一个“怪圈”:上课时教师认真地讲“道理”,讲解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辛辛苦苦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复制要点,虽然兼顾了能力,却使得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甚至觉得所学的部分知识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没有精神、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课堂变成了只有老师的课堂,学生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这显然与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应该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上下功夫。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经过不断探究,浅谈以下几点教学方法,供同行共勉。
一、“交流会”教学法
初中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自主意识增强,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有“小大人”的一面,另外也有好奇心强、爱发表不同意见,活泼好动孩子气的一面。这样一来,教师如果不了解其心理特点,对他们“另类”的表现一味的压制,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堵不如疏”,为此,教师应巧妙设臵话题,引导他们畅所欲言。例如:在学习九年级第七课第一框“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时,教师讲授第一个问题:“感受身边的变化”,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自己的家乡(家庭)近几年发生的巨大变化,这样一来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同时,使学生发挥了在思品课堂上主体地位,赢得了主动权,也就提高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除了利用课本自身设计的问题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兴趣和生活相关的话题。如:我的理想是什么?我准备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如何正确面对考试?我的责任是什么?我有什么责任?我怎样承担责任?我承担了吗?我负责了吗?我尽心尽力了吗?我能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些什么?这样,上课时就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大家踊跃发言。针对具体问题学生各抒己见,课堂上充满了掌声、笑声,直到下课同学们仍会感觉意犹未尽。这时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渴望课堂教学的延续。
二、“辩论”教学法
初中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往往不会人云亦云,而是对许多问题都有了粗浅的但却是自己的是非观。在很多时候,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会使得教师和家长出乎意料。通过辩论的方式学习知识,一方面使学生更加全面地展示他们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在辩论中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这种“辩论”式的学习方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辩题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初中生的特点。比如:针对初中生中“追星”成风的现象。教师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三框“我心中的理想形象”时,就可以设计“追星有益还是有害”的辩题。
2、在辩论开始前,教师应适当点拨,启发引导,鼓励学生不拘泥于课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展示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3、辩论时,教师可充当主持人。辩论切忌走过场,一定要像正规的辩论会一样,这样同学们才会认真对待。
4、辩论结束时,教师应当对本次辩论进行及时的小结。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也可以说是落实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该针对正反两方的同学的不同表现,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客观且具有知识延伸性的肯定性评价。
“辩论式”课堂可以使学生在激烈的课堂气氛中不仅掌握知识,拓宽了知识面,还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主体”意识。
三、“实验”教学法
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一般都还不强,一味地进行枯燥乏味的理论传授,不仅徒劳无益,往往时间长了以后,学生会慢慢地失去了对思品课的兴趣,导致上课时没精打采。那么如何将抽象的理论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学生呢?笔者认为如果在思品课中也能引入物理化学课的实验环节,那么一定能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直观生动的形象。如:在学习“创建新集体需要共同目标——团结一致”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引入物理的力和反作用力的实验。通过两个学生从两个相反方向推动一张桌子,与从同一个方向推一张桌子的对比,让学生思考为什
么会有不同的效果。从学生细心观察实验,认真思考后得出结论: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这样方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实验虽然结束了,可留给同学们的思索仍在,同时还使学生发现了各个学科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四、“小舞台”教学法
小品因其诙谐幽默,贴近生活,引人思考而成为大众喜欢的文娱形式,在思品课中偶尔插入小品,能让同学们在身心放松的同时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如:在学习“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这一框题时就可以使用小品教学法。请几位学生表演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不同场所,充当形态各异的社会角色。学生一方面能够将自己生活的所见所闻表演出来,满足了自己的表现欲望,另一方面又能引发思考,使学生真正领会到在不同的社会场所,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从而使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应该做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的公民。
这样穿插了小品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情绪积极高涨,既能促进学生各方面才能的发展,又能使学生思维得到拓展,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还使学生分享到学习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育教学效率。
总之,在教与学的互动活动中,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创造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讨论,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切实改善初中思品课教学的枯燥乏味、效率低下的局面。让学生喜欢上这门功课,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第二篇:浅谈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
浅谈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他对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重要思想,紧密联系实际,生动具体的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品德修养、法律意识、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逐步使学生在基本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观念上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社会责任感。
随着当今的教学改革,从我们农村中学的实际,结合初中生的特点,针对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双边关系,笔者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阅读、新授、讨论、训练的四步曲教法,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阅读
阅读就是通过眼睛这个感官接受信息。在现实生活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信息是通过眼睛看这条渠道进入人的大脑的。这条渠道是否通畅,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发展。可见,阅读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思想品德属文科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且教材内容并不深奥,许多概念、原理等学生读后一般都能理解。一旦不读,那效果就完全不同。真是“书读百遍,词义自见”,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搞好阅读这个环节呢?
设计焦点问题来引导。初中思想品德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多,从页码上看,最少的四页,最多的九页。重点、难点也都贯穿在其中,如果能反复阅读,重点、难点也能领会,但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课堂内,不但做不到精读,就是反复阅读也不可能,往往只能是泛读,一目三行或许一目十行,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读完较多的教学内容,并且有一定的阅读效果 ,最好是有明确的阅读目的。如我在 教学修订本初二思想品德,第十课《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保卫祖国安全义务》第一框,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时,我在基础相同的不同班级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教学。一个班让学生自由阅读八分钟,学生自己找出问题,之后围绕教师的问题回答。另一个班围绕教师设计的焦点问题来阅读,时间仍八分钟,问题是:“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的统一?国家的统一真的那么重要吗?它应包括那些方面 ?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结果:前者时间到,学生能提出问题的很少,并且问题能抓住重点的不多,大部分的学生脑子里仍是一片空白,还没理清头绪。而后者时间到,大部分学生都能切中要害找到答案,对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已经掌握了近一半。从中不难看出,对于我们没有多媒体教学的穷山村中学,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阅读较多的内容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设计焦点问题来引读还是较为适宜。
二、新授
新授就是教师把新知识系统地讲解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教师的新授是否清楚、科学、合理,主要来自课前的准备工作。课备得好、准备充分,授课效率就高,反之亦然。教师的讲授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时间适当。不少文献资料都提出,课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说归说,真正落实还是不容易。课前准备不充分的教师,往往把一节课时间大都化在对教材的烦琐讲解上,出现了“连讲几节放一边,考前复习再见面”的错误方法。笔者认为:正确的新授课时限应是本节课的五分之二左右。人的大脑其实就是一部活的机器,也有疲惫的 时候,因此,把握效率最佳的一至二十分钟时间进行新授,远比一节课四十分钟的####讲解,学习效果要好。
2.方法得当。教师在备课时,教什么内容已是心中有数,需要考虑的则是教学方法。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笛卡尔也说:“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象瞎子一样盲目摸索”;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说得更深刻,“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因此,科学 中难能可贵的创造性才华,由于方法拙劣,可能被削弱,甚至被扼杀;而良好的方法。则会增长这种才华。”方法问题如此重要,我们教师怎能置之不理呢。就如何选择教学方法的问题上教师应该进行斟酌。如:新授识记的概念、原理,最好用“读书指导法”和“讲解法”,对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有重要作用。新授理解的重点、难点,最好用“讲授法”和“谈话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教师讲授的知识基础上通过思考来获取知识,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新授实践性较强的知识,最好用“参观法”和“讨论法”,有利于学生通过直观获取知识,提高学生自学和独立钻研的能力。等等。无论采用哪些教学方法,都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灵活运用。在某一次教学中,也不可能只用一种或两种教学方法,而是多种教学方法互相结合着教学。归根到底,教无定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3.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主要之处详讲,重点所在精讲,次要部分少讲,跟教学无关的不讲。以学生为中心,新授自己预先确定的,与本节教学目标紧密联系的重点知识,解答学生渴望解答的疑难之处。尽量做到张驰相济,有的放矢,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第三篇: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法探索与实践
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法探析及其教学实践
摘要:案例教学法因其自身的特点及遵循的教学原则,对大学生思想品德课教学在方法上具有明显的适应性。本文对此做了探析并进行了有效的教学实践。关键词:思想品德教法研究与实践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及其对思想品德课适应性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讨论、表达、分析和研究等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重视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对现实问题或某一特定事实进行积极思考,交互探索,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案例教学法1829年起源于英国,贝雷斯(ByLes)率先运用于法律教学。1970年,美国哈佛法学院的琅德尔(Lang-dell)教授也引入了案例教学法,其间经过了一些曲折的过程,至1919年,哈佛商学院全面地引进了案例教学法,它的《情景案例》成为MBA的必修课程。
案例教学的成功实践给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以重要的启示。思想品德课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教学目标,它要求教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抓住社会的热点问题,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案例教学正是这类课程比较适合的教学方法。它以真实案例的感染性、以课堂讨论及模拟法庭等形式的生动性、以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等特点,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作方法的有效移植具有明显的适应性。
二、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法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针对学生思想实际。选择案例应结合社会现实和大学生思想实际,能对他们在生活、学习和思想中的疑惑有所启迪。所选案例,也最好是本专业、本校或就近发生的,这样容易使学生受到震撼并获得教益。在给旅游专业学生讲到不能好高务远时,我选择了日本运输大臣之后,后来的最年轻的女内阁成员野田圣子,在进入社会时,先在帝国大酒店凭刷马桶出色而获得发展的案例,对学生触动很大。
(二)前置性原则
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中,事实上也有案例教学,但它是通过讲述基本原理来剖析案例,然后将理论实践化,应属后置性案例教学。而真正的案例教学法是前置性的,它是在实践中获取理论,要求学生通过一个典型案例的学习,积极地思考,并从中寻找真理的东西。如美国法学院的案例教学法的操作步骤是先让学生在课前阅读真实案例,然后来到课堂,教师则用苏格拉底教学法,问一系列有关案例的问题,学生进行激烈的讨论和辩论,然后再改变问题的假设条件,启发学生再思考再讨论,最后获得正确的理性认识。
(三)自主学习原则
卢棱的自然教育理论认为,不要对学生进行任何种类的口头教训,应当让他们从经验中去取得教训,主张让学生通过经验去学习,“经验具有生长的价值”“经验的不断改造或改组就是教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让学生自己搜集案例,分组研究,教师则主要给学生以更多的“背景性认识”,留下更多的不确定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争论,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目的性原则
思想品德课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因而带有明显的教育目的性。案例教学中不能只以案例取宠学生,而应在注重知识性、趣味性的同时,还要强化政治性和教育的目的性,要让学生在案例的学习中懂得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如讲到正确对待友情时,我选用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交往的案例,以激发学生对革命领袖的景仰,倡导革命健康的友谊。
三、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一)以案例为载体
案例教学法最突出的特点是案例的应用。在案例教学法模式下,每一课都以典 型案例为主线,通过生动的材料、有说服力的图片、有意义的活动等,寓理论于生动的案例之中。
(二)以课堂讨论为核心
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其形式上可采取学生间互论和师生共论,前者是在案例出现后,教师亮出具有思辨性的问题,让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后者是教师对案例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质疑,使教学成为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三)以生动性、合作性为动力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典型案例教学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景中,让其在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教学方法新颖、独特、形式活泼,能赋予学生真实的感知表象,有效地激励学习动机。同时伴随师生角色的转变,在师生间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民主关系,并在其交互的影响和思想碰撞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终极目标
高校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的目标设计、内容把握、方法选择等环节上,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剖析案例、发散思维、认识真理为出发点,达到发展学生智力、提升创造能力的目的。
四、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法的操作步骤
(一)课前准备
1、确立教学内容
有些国家把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即家庭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我国高校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内容则主要包含两个层次:一是现实性教育,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是理想性教育,即宣传和倡导共产主义理想和精神。在案例教学法中应将教学内容中的现实性与理想性进行有机结合。
2、精选教学案例
在教学内容确立后,就应有针对性地编选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比如在电类专业学生德育课中,应结合专业选择案例,让学生在个案的情境中去判断、去把握,并引发思辨,培养综合能力。如选择“电工人员利用公、母猫的帮助将电线成功穿过细长管道”的案例,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等。
3、构思引导方向
案例准备好以后,教师应在深层次认识案例的实质及意义的基础上,构思出学生争论的焦点及主题,并注意确定设疑点,预想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向,以备在学生思维受阻无所适从的时候给以及时的引导,从而保证教学过程的顺畅性。
4、确定人员组合人员分组可以小组、班级、专业等为单位,代言人可以民主推选也可由教师根据
掌握的情况指定,教学中每个人都允许自由辩论发言,教师则应在教学中全程跟踪引导,保证论辩环节通畅。
5、制作教学课件
案例教学应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丰富课程教学,使教学生动形象、富有实效。在具体运用上一是可以把案例做成CAI课件,在课堂上先展示案例,引发学生讨论,再把答案展现在屏幕上;二是可以将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片录下来,作为案例电化教育片使用。
6、调动学生参与
案例教学是前置性教学。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在教学开始前,应提前将案例发给学生,让学生先行阅读,查阅资料,进行学习准备。并要求学生写出案例分析材料,做好课堂思辨发言的题目及内容准备。
(二)教学实施
1、引入案例,学生质疑
教师可以不同的方式引入案例,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把握案例的主旨及倾向,并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引发深层次的质疑,其问题越尖锐越独特越好。但教师也要注意控制论题及情绪,避免学生漫无边际发问,尤其是对政治敏感性案例,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创造良好、健康、向上的教学气氛。
2、分析案例,加强引导
描述和分析案例可以由教师或比较有思想的学生主讲,要求做到紧扣案例、实事求是。这一环节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提炼材料以及把握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能力,以使教学的主旨思想朝预期的正确方向发展。
3、自由交流,重在提炼。
自由交流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异想天开,引发思想碰撞,闪现思维灵性,但也不能放任自流,更不能形成个人攻击或混战。教师必须恰到好处地控制辩论的主题和情绪,保证自由交流的有效性。
自由交流结束后,应先由各小组推选发言人阐述观点,并就焦点问题集中讨论,澄清模糊认识,之后教师应把学生分散的见解和认识集中起来给予系统化,并对其整体表现进行总结提炼,在总结提炼时应注意:一是导向性。教师应晓之以理,把学生
零散的、不很正确的观点引向正确的一面;二是知识性。教师在给予学生正确的健康的思想之外,还要传授给学生以更多的社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如在讲到敬业精神时,我引入了这样一个案例。青岛海尔集团在刚生产出滚筒洗衣机时,广东潮州一用户给海尔总裁张瑞敏写信想买一台。于是张派广州员工用出租车将洗衣机送去,当车至距潮州2公里时,因证照不齐被扣,这个员工在路上截了许多车都未成功,没办法,只有在38度高温下背着75公斤的洗衣机上路,走了近3个小时才到用户家里,用户还一直埋怨他来得太晚。这职工没吭声,安好洗衣机后就离开了。后来,用户知道了事情真相非常感动,就给《潮州日报》写了稿子,该报为此开辟了专题讨论,海尔集团由此声誉大振。我先让学生自由交流,然后由各组代表发言,鼓励观点独到甚至奇特。学生发言褒贬不一,十分活跃,教师再做提炼。从人性化的观点该怎样看?从企业文化和体现的企业精神该怎样看?良好的社会声誉对海尔团队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等,通过一连串问答式的提炼,学生的思想渐趋积极和健康。
4、撰写报告,科学考核
为帮助学生对其参与的案例教学过程做出理性的思考,在完成讨论总结任务之后,应向学生布置撰写书面案例分析报告,这有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对上交的报告应进行认真的批阅,并在规定时间内反馈给学生。
案例教学较传统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习过程,强调学习中的“自主、合作、探究、体验”,所以在考核方式上,既要看考试,更重要的还要看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状况和其优秀的表现。
五、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理论讲授
案例型教学虽然以案例分析为主,但也不能使理论讲授削弱。一般来说,案例引入和总结提炼阶段应是理论讲授的最佳时间,教师要抓住这一时机把核心理论特别是学生对现实中比较敏感的理论问题进行重点阐述,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理论来认识问题力。
(二)利用课外时间
案例教学中学生在课堂的自主学习时间增多,但因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对案例教学的有些环节需要学生用课外的时间来完成,如对较复杂的案例,可让学生先在课外
预习或书写案例分析报告等,从而拓宽案例教学的时间与空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加强教法整合对案例教学,要注意不同教法的整合,讨论法、辩论法、谈话法、演讲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穿插交互使用,会大大强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家军等.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中国教育学刊.2004.2
[2] 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浅议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贾力学)
浅议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
作者姓名:贾立学
单位:梨树县万发镇学校 出生年月:1965年01月
职务:教师
职称:中教二级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一定的认识论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所采取的途径、手段和方式,以及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思维方式。它对于学生获取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特别是提升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可见,教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尝试和探索,结合我校:“任务型‘三段式’教学模式”,我总结出了思想政治课五步教学法,即:教师导学——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小组共享双赢学习——学生自我展示——课堂反馈与评价。第一步:教师导学。
这一步,教师首先要把握学情;要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要明确告诉学生采取什么方法来达到学习目标。这一过程,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是学生在茫茫学海中的灯塔。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教师要做科学的预测;教师要明确提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我在教学“做一个善良的人”时,通过测评发现学生对所学知识很清楚,但学生难于做到的是导行问题。于是,我在设计导学达标题时,就紧紧围绕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设计了两个情感体验的实践活动:(1)为我校八年级某班身患绝症的学生表达爱心,比如:捐款捐物,做慰问卡,写慰问信等;(2)回家后给爸爸妈妈洗脚并写出自己的感受。通过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内化,从而突破难点。
第二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
自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正如著名教育家波利亚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无疑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我们应当注意,这一阶段的“学生自学”决不是放任自流,要特别强调“教师指导”。具体到 教学实践中,教师指导多少,如何指导,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结合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起初,教师的指导可能会多一些,细一些,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增长和提高,教师的作用要减弱,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例如,我在教学“做一个善良的人”时,把指导学生的重点放在了“以恰当方式表现我们的友善”上。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勤于巡视,对自学有困难的学生,教 师要及时进行方法、信心指导,对自学速度快和质量高的学生,要及时表扬,以示鼓励。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自主探索。
第三步:小组共享双赢学习。
“共享双赢”是未来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共享双赢学习是培养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共享双赢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共享双赢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小组共享双赢学习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各动态因素的多边互动,尤其是生生互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改变 了在传统集体教学中师生单向交流的被动局面,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好方式。教学实践中,要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安排好小组合作学习的人数,以6~7人为一组,成员以异质分组 按好、中、差搭配,成员之间要有明确分工,落实具体任务,每个人担任不同的角色。在一定 的时间内互换角色,使得每个人在不同角色、位置上得到锻炼与提高,全组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我校的“任务型三段式教学模式,对于组建固定的、合理的学习小组是非常有利的。
第四步:学生自我展示,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通过以上三个环节,学生对所学知识已经有了理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小组将自学、合作学习的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使知识共享。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对小组中存在的问题其他小组的同学能够给予提出、佐证。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提问,对于学生所提问题,如果是个性的,可以课后指导,对于共性问题,教师要在启发的前提下精讲,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真正排除疑难。第五步:课堂反馈与评价。
课堂反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通过一定训练,化知识为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堂反馈的习题要精心选择,可设计为一点多题以强化巩固,或一题多点以系统巩固,习题内容要结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难度要合适,既不拔高,又不过于简单,还可以布置不同层次的习题,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通过训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课堂训练要求学生独立、按时完成,这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善于独立思考、快速高效地学习的能力,同时有助于教师准确反馈学生学习情况,便于课后及时而准确地辅导解难。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及时进行评价,准确的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保持学习兴趣。课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生能否积极乐观地对待学习中的挫折和困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表现出勤奋、独立、自律 等优秀的个性品质。以上是我7年多来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科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适用于政治学科,不一定适用于其它学科。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教师应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模式,而不是请学生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参加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是必要的,但不能完全按事先设计的环节进行,要富有弹性,以便随学生的表现来灵活调整。
第五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浅探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浅探
沿河中等职业学校 夏光华
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在教学方法上采取“满堂灌”,让教育患上了“营养不良症”。如果教育不走出这个怪圈,将永远是死水一潭。因此,改革这种陈旧而落后的教学方法已势在必行。为此,笔者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第一,应当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而是方法。著名的教育家斯卡特金说:“理想的教学主要是讲授基本的、少量的知识,而在这些知识中,支架着科学的联系。”笔者认为,这里的“联系”既是知识的内在联系,也是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反思以前思想品德课在应试教育桎梏下,把学生作为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整齐划一的“一刀切”教学模式,导致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则“吃不消”的不良状况,这显然违背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规律,抹杀学生创新能力。而重记忆轻理解,囫囵吞枣则会导致学生“食而不知其味”,更谈不上学习中的乐趣了。久而久之,学生便会产生厌学情绪、逃学、辍学现象开始产生了,严重影响了我国全民素质的提高。为此,我在教学时,常常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讲解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特别是就当今社会发生的大事要事,国际新闻、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结合。这样一来,学生即学到了知识,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我让学生坚持每天收看《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并作笔记;二是布置学生看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书籍,然后写心得体会。学生在求知、深知和用知的乐趣中学习,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室把开启生活之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钥匙交给了学生。他们兴趣盎然地学习和深讨,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其次,引进“源头活水”,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学,让学生围绕教学活动“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起来”
素质教学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上,即把学生视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因此,采用行动之有效的办法,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让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动起来”,让课堂气氛“活起来”,一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当把学生看作教学主体,努力唤醒、激励其“主体参与”意识,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参与,更好地发挥其主体作用。如鼓励学生运动心理品质的有关知识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考试焦虑、心理障碍等问题。运用法律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纠纷,如消费纠纷等。由于思想课贴近现实生活,课堂教学引进了“活水源头”,学生们认识了思想品德课的重要作用,他们也渐渐爱上了思想品德课。
第三,面对认识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对个别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个别教育。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性、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没一个学生的智慧和才能,并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特此,挖掘其潜力,努力开发其非智力因素,把群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通过群体教育个人,使学生之间互相激励,取长补短,共同进步。